㈠ 中國傳統文化論文參考文獻
淺談佛教藝術中飛天形象的變遷【摘要】飛天是佛教藝術中的重要形象之一,其形象隨佛教藝術的產生和發展廣泛傳播,並隨佛教從印度傳播到中國,在這個過程中漸漸脫去印度藝術風格,糅合進中國的藝術特色。【關鍵詞】佛教藝術飛天形象的變遷。飛天是佛教藝術中多見的藝術形象,以輕快優美的動態和流轉飄動的舞姿吸引觀眾。飛天出現在經變、佛傳等故事壁畫中,一般分布於佛教石窟窟頂、壁面上方,以及佛像的背光之中。佛經中沒有對飛天進行正式的記錄,沒有明確出現過「飛天」這個詞語。關於這種現象,通常的看法是,「飛天」並不是一個佛教的詞彙,而是一種世俗的稱謂。關於飛天形象所包含的人物內容,有多種不同觀點,最早正式提出「飛天」名詞的是日本學者長廣敏雄。長廣敏雄在1949年出版的《飛天藝術》中正式提出這個名詞,是學術意義的角度上系統探討飛天藝術的開端。長廣敏雄認為佛經中「飛天」所描述的形象,總的來說是佛教諸天形象,而在佛教藝術中,飛天的形象大部分與演奏音樂和表現歌舞有關。在佛教諸神中,乾闥婆和緊那羅是音樂神,在佛說法時以音樂來供養佛,即凡是諸天舉行法會,都是他們擔任奏樂的工作,所以佛教藝術中的飛天形象通常以乾闥婆及妻子阿卜莎羅以及緊那羅的形象來表現。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在不同方面有不同差異的觀點。如認為「廣義的飛天,包括飛行無礙的諸天神,如侍從護法、歌舞散花、供養禮贊佛、帝釋天等等。狹義的來講,則是乾闥婆、阿卜莎羅、緊那羅、歌舞散花供養禮贊佛、菩薩,凌空飛舞的天神等。」在關於飛天形象的描繪范圍上,把飛天確認為乾闥婆、阿卜莎羅和緊那羅的觀點影響較廣。但無論是古代傳說,還是佛教經典的記述,都能看到佛本生故事、佛傳故事以及佛說法的場景中有諸天人、天女歌舞供養。當用藝術手法表現這些記述時,就是我們看到的飛天,其中自然包括乾闥婆、阿卜莎羅、緊那羅的形象,但很明顯,飛天所代表的形象不僅僅局限於此。因此以乾闥婆、緊那羅的形象來認識飛天所象徵的人物相對便利,而用「佛教諸天」來理解飛天所代表的廣泛含義更加准確。印度的佛教藝術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飛天的形象,例如巴爾胡特佛塔的浮雕、桑奇大塔的佛經故事中。巴爾胡特佛塔的兩片浮雕描述的是凡人禮拜佛塔的畫面,這一時期還沒有出現佛陀的形象,而以佛塔、菩提樹或者佛座來象徵佛,在表現供養或者禮拜佛塔的場景里,往往在佛塔或者菩提樹之上雕出飛天形象。馬拉圖雕刻中,飛天出現在佛說法的場面,並有了較規范的表現,在佛尊上部,佛光外圍的兩側各有一身飛天。公元1世紀,出現了最早的佛陀形象,2世紀到5世紀的馬拉圖雕刻中,飛天所環繞的形象也表現為佛陀的形象。這時候的雕刻技法也有了進步,以體型大小差異來表示不同人物的地位,飛天形象在畫面中以較小的體型表現。馬拉圖的雕刻是在深度空間中表現人物排列的前後順序,而相對小的體型和在佛光外圍的布局也可以顯示出飛天飛動的高度,人物排列方式顯示出更加生動真實的空間感。阿旃陀石窟是印度佛教藝術品內容最為豐富的石窟之一,石窟群內的飛天形象既出現在雕刻中,也出現在石窟的壁畫中。阿旃陀石窟中的飛天場景基本沿襲馬圖拉雕刻的範式。飛天形象肢體刻畫得像可愛的小孩,配以較大的動作,身形生動,服飾以較短的飄帶體現飛動的感覺。阿旃陀石窟不僅有單身飛天,還出現雙身飛天的對稱表現。這種雙身飛天並不出現在每身佛尊的上方,而是出現在相對更莊重的佛說法場面中。雙飛天形象大多裸體,或僅有飄帶纏身,特別突出女性的胸部和臀部,這種豐潤圓滿的表現是印度佛教藝術的特徵之一。阿旃陀壁畫中的飛天多集中在窟頂圖案中。一般在方形單元內,中央圓形圖案與外側方形之間的夾角中,有單身的天人,也有男女成組的天人。多用暈染法,人物效果真實,男女成組的飛天形象依偎,好像一對戀人。壁畫中的飛天形象大都看不出飛行的姿態,更像坐在地上。埃洛拉石窟也存有有豐富的飛天形象,大都是男女成組,表現歡樂騰飛的姿態。在第10窟外的門楣兩旁,有兩組飛天對稱向中央飛來。此處不同之處在於,飛天既不是單身,也不是雙身,而是各有兩女一男共三身飛天,形象依然裸體,女性飛天上部有刻劃為弧形的飄帶。隨佛教東傳,飛天形象伴隨佛教藝術傳入中國。傳播的過程中,受到中國神仙思想影響,飛天與中國式神仙逐漸結合,形象更加飄逸。佛教中諸天形象,如龍神、乾闥婆、人頭鳥身的緊那羅、阿修羅、迦樓羅等形象特徵都逐漸難見,演變為飛行於天空的人形。在組合形式上,飛天保持著來自印度的因素,既有單身飛天、雙身飛天,也有多身飛天,一部分保持對稱的格局,同時出現不完全對稱的變化。龜茲石窟中的飛天圖像是石窟壁畫中的主要內容之一,比重大大增加。飛天本身沒有承載深厚的內容,卻在氣氛的渲染中起重要作用。龜茲石窟飛天圖畫出現在主室正壁、後室券頂處較為重要和面積較大的壁畫中。形體比例明顯增大,多呈V字形彎曲。龜茲飛天形體的力量構成畫面中的渾重氣勢,如克孜爾1窟後室券頂飛天,雖然券頂較低,但飛天與真人尺寸相同。龜茲飛天的姿態可分兩種,一種是飛天雙腿坐奔騰跳躍的動作,是一種舞蹈化了的運動動作;另一種是飛天動作中雙腿動態幅度較少,整個形體的飛動感主要靠腰部的動態變化體現。在飛天的服飾中,龜茲飛天較少使用飄帶傳達飛動的效果,而是由人物動作呈現雄渾躍起的狀態。伎樂飛天形象大量出現,在空中持各種樂器,強化了龜茲石窟濃郁的樂舞氛圍。敦煌石窟是中國佛教藝術的寶庫,留存有最豐富的飛天藝術。敦煌北涼272窟的南北壁說法圖,有對稱的雙飛天,北魏254、260等窟至北周428窟說法圖中在佛上部出現對稱的雙飛天。繪畫依然採用凹凸畫法,人體豐滿程度低於印度繪畫。從西魏開始,受中原風格影響,飛天多為結隊飛行,如285窟南壁共12身飛天,排成一行隨流動的雲朵而輕盈飛翔。出現在同一場面的飛天數目呈增長趨勢,如北周和隋代,常在窟頂相連的地方,繪一周飛天;隋代佛龕擴大,佛像的上部,也畫出大量飛天,如412窟的佛龕,飛天多達20多身;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唐,如初唐321窟中,在象徵天空的藍色背景中畫出成群的飛天。雲岡北魏7、8窟,窟內頂部藻井部分的飛天,兩兩緊身相靠,行動一致,使人聯想到印度男女飛天組合的形式,但此處無明顯男女差異。類似的還有敦煌北周428窟。飛天從形象到服飾,從數量到布局的變化可簡要歸納為以下幾點:1.人物身體描繪上由豐滿逐漸轉向俊逸;動作由較為僵硬機械逐漸轉向流暢婉轉。印度佛教藝術中裸體的女性飛天形象在中國基本消失。2.人物服飾由裸體纏裹飄帶轉為衣裙伴以飄帶,衣飾刻畫由較死板的刻畫發展為生動的飄動。這些繪畫技法的提升與中國畫技法發展緊密相連,例如唐代飛天飛舞的飄帶,明顯給人「蒓菜條」技法的印象。3.飛天形態由散花發展為舞蹈、伎樂等多種供養形態。4.飛天組合由單身飛天、雙身飛天發展為多身飛天,成群的飛天,表現效果更加輝煌。5.總體來說,無論是人物身體、服飾或是動作、表現場面,都是由簡單發展為繁復而華麗。飛天在中國,其數量遠超過印度,飛天在中國的變遷反映了中印兩國審美精神的差異。印度所欣賞的注重肉體感官之美的形態在中國幾乎消失殆盡,而代以自魏晉以來對神仙境界的追求,在形式上則追求流動飄逸的美。中國畫的流暢舒展的線條美在飛天身上淋漓盡致的表現,也是中國藝術所追求的目標之一。參考文獻:[1]王志強《美術大觀》2007.10自由飄灑話飛天--佛教藝術形象解析。[2]陳劍《藝術探索》2007.21(2)飛天的美學意蘊。[3]師娟《莫高窟藝術中「飛天」的本土化研究》。
㈡ 文化如何傳承與創新
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
㈢ 求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參考文獻
推薦在OA圖書館查詢。我幫你查了一篇,更多你可以自己去查。
1、推進卓越管理共創和諧環境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http://pub.nsfc.gov.cn/sficcn/ch/reader/create_pdf.aspx?file_no=1168394604970257&flag=1&journal_id=sficcn
㈣ 如何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參考文獻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創造生產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精神文化產品為目標,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要牢固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進一步增強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決沖破一切妨礙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文化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文化發展的體制弊端。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一乎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要協調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根本任務是為人民群眾提供簽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努力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體現人文關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鼓勵社會參與,在改革中貫徹「增加投人、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方針,切實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社會效益。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根本任務是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在改革中貫徹「創新主體、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方針,調動社會力量發展文化產業,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在關鍵環節上實現新突破。圍繞解決主要矛盾,破解難點問題,著力在重塑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改善宏觀管理、健全政策法規、轉變政府職能等關鍵環節上取得新的突破。加快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盤活國有文化資源上拿出新辦法;打破傳統的文化資源和產品分配體制,在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繫上推出新成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各種配套政策,在加強宏觀管理上獲得新進展。要把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結合起來,以改革促創新、促發展,推動文化觀念、文化內容、文化形式、文化科技的全面進步。
㈤ 關於創新提質增效論文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要是你現在還想找,去找國淘論文寫作,我在他們家寫過,挺靠譜的
按議論的性質不同可以把畢業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立論性的畢業論文是指從正面闡述論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一篇論文側重於以立論為主,就屬於立論性論文。立論文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嚴密,以理和事實服人。駁論性畢業論文是指通過反駁別人的論點來樹立自己的論點和主張。如果畢業論文側重於以駁論為主,批駁某些錯誤的觀點、見解、理論,就屬於駁論性畢業論文。駁論文除按立論文對論點、論據、論證的要求以外,還要求針鋒相對,據理力爭。
㈥ 創新創業與發展的看法的論文的參考文獻
全民創業是發展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是發達國家、發達地區走過的成功之路;自主創業是解決當前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的根本出路,鼓勁支持自主創業,也是我國推出創業促就業的一個重要政策,也是按照「三個有利於」,學習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廣大青年只有進行自主創業才能帶來社會穩定和經濟繁榮,才能促進社會發展,也能真正體現個人價值。因此,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現代化建設,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經濟,加快自主創業,充分發揮勞動者自主擇業的積極性,推動更多的勞動者自謀職業,自主創業。筆者認為:廣大有志青年必須緊緊抓住當前良好的創業機遇,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一、自主創業是事業發展的機遇創業是發展之基,崛起之途,官民之本,全民創業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根本要求,是推進跨越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基礎。眼下,不少大學畢業生、下崗職工為找工作而大傷腦筋的時候,從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等聯合召開的「落實就業政策推動創業促就業工作座談會」上卻傳出這樣的信息:每一人創業可帶動3人就業。據了解,最近2年,全國1460萬實現再就業的下崗失業人員中,230萬人成為個體工商戶,22萬人創辦了私營企業,兩項合計共有17%的下崗失業人員自謀職業、自主創業。自主創業是一條邁向事業成功的大門。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推動創業促就業的條件已經成熟。一方面,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以小額擔保貸款、稅費減免、場地安排、創業培訓為主的扶持創業的政策體系。其中小額擔保貸款余額到今年5月已達45.88億元。另一方面,各地在實踐中創造了不少自主創業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表示,在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就業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的情況下,國家將更加註重發揮勞動者自主擇業的積極性,推動更多勞動者自謀職業、自主創業。對於我們安徽來說,當前正處在一個十分緊要的關口。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我省已經邁上了人均國民產值1000美元的新平台,但目前,人均發展指標與全國平均水平有相當大的差距。正當我們以滿懷加快安徽崛起的昂揚激情迎接「十一五」之際,省委、省政府向全省人民發出全面實施全民創業行動,掀起全民創業熱潮,努力開創安徽跨越式發展的新局面的號召。這是時代要求,這是人民意願,符合安徽實際,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到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上來,在江淮大地掀起全民創業的新高潮,唱響加快發展的主旋律,奏出奮力崛起的最強音。全民創業則是激發廣大幹部群眾的創業精神,艱苦創業、自主創業,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走自力更生、勞動致富之路,促進安徽崛起和全體人員的共同富裕。廣大有志青年必須正確把握全民創業的深刻內涵,走出認識上的誤區,消除思想上的障礙,抓住機遇,迎接挑戰,自覺勇敢地投身於自主創業的大潮。振興安徽,皖人有責;奮力崛起,從我做起。二、自主創業要勇於做到五大創新改革是推動發展的強大動力,創新是促進創業的不竭源泉,掀起全民創業熱潮,引導青年自主創業,必須堅持改革為先、發展為上、創新為魂,以改革促創新,以創新促發展。開展自主創業,需要從社會文化,制度環境,政策措施、政府、社會和個人諸多方面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從觀念、文化、技術、人才、環境方面進行創新。1、必須大力推進觀念創新開展自主創業,必須堅決破除一切妨礙創業的思想觀念。當前制約我省全民創業的最大觀念障礙,就是農耕文化下形成的小富即安、不富也安的小農意識和「萬般皆下品、唯有仕途高「的官本位思想。因此,要加強對全社會的宣傳教育,大力弘揚徽商艱苦創業的傳統,克服瞻前顧後,不敢想、不敢闖、不敢乾的保守觀念,樹立敢為人先的開拓精神;克服無所作為的等靠要思想和仇富嫉富的不健康心理,增強艱苦創業、敢與強者爭高低的競爭意識。克服唯書唯上、保官陞官的官本思想,強化開拓創新、勇於創業的奮斗精神。每一個安徽人都應認真思考:「全民創業,我能做什麼」「自主創業,我該如何做」?從而進一步轉變觀念,增強創業意識,激發創業熱情。2、必須大力培育創業新文化創業文化是與經濟發展關聯最為緊密的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發展最深厚的底蘊。要建設創業文化,就要創新文化理念。這是創業文化建設的前提。要激活人們擺脫貧窮、求富創業的慾望和沖動,使創業成為人們普遍接受的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就應以創新文化理念為前提,繼承和弘揚我省艱苦創業、領潮創新、誠信和融、互幫互助等優秀創業文化傳統,堅決摒棄小農意識、官本位意識、小富即安、求穩怕變、不思進取、甘於清貧怕冒風險、怕受損失等落後觀念,形成體現時代要求,人們普遍接受的創業生活理念和生存方式。當前,應著重樹立「四個新理念」:第一,牢固樹立創大業理念。引導人們立志干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立志成大業,不要立志攀高位。第二,牢固樹立求富理念。引導人們窮則思變、敢於致富,鼓勵人們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在致富的道路上你追我趕、競相超越。第三,牢固樹立開拓理念。引導人們不甘現狀、永不停滯,吃苦耐勞、百折不撓。第四,牢固樹立自強理念。引導人們自力更生、奮力有為,勇於探索、敢於爭先。要建設創業文化,就要培育一套全社會能夠認同和接受的創業價值觀念。這是創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應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創業光榮」和「公平正義」等共同價值觀,營造勞動致富光榮和崇尚公平正義的氛圍。 3、必須大力推進科技創新。開展自主創業,必須依託科技創新的強力支持。我省具有豐富的科教資源,這是安徽發揮後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優勢,也是我們創新創業的寶貴財富。我省一大批企業通過技術創新成功走上發展壯大道路,數量眾多的民營科技企業正在蓬勃興起,成為自主創新、自主創業的亮點。要進一步強化企業技術創新的主體地位,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進一步完善支持和鼓勵技術要素參與分配的政策,增強創新創業的內在動力。加快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發展壯大風險投資,促進中小企業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著力優化高校辦學結構和學科設置,加強職業技術教育,為創新創業提供更多的創新型人才。4、必須大力突破人才創新人才是最寶貴、最重要的戰略資源。科技創新,人才為本。抓第一生產力,必須緊緊抓住人才這個第一資源,堅持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要依託重大人才培養計劃、重大科技項目、重點學科和重點科研基地,加快培養和引進一批科技拔尖人才、領軍人物,抓緊培養造就一批中青年科技專家,形成門類齊全、梯次合理、素質優良、規模宏大的科技創新人才隊伍。要建立激發創新活力的人才制度,堅決破除那些不合時宜、束縛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觀念和體制,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體制。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綜合運用分配、產權、社會價值激勵等方式,積極推動知識、技術等生產要素參與收益分配,重獎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鼓勵和支持科技人員創辦科技型企業,形成有利於創新創造進而帶動全民創業的良好局面。5、必須大力營造創新環境環境出生產力,環境出競爭力。推進自主創業,關鍵是提供優越的創新條件和良好的創新環境。開展自主創業必須大力鼓勵各類人員和各種形式的創業,努力造就一批充滿活力的創業大軍。既要激活本土創業活力,也要在東向發展和全方位開放中吸引更多的外來創業資源。不論企業大小、不分地域內外、不究創業形式、不管人員身份,只要願意在我省創業,都要大力鼓勵支持,真正讓每一位立志創業者都有創業的機會、幹事的舞台。優化創業環境。要以加強機關效能建設為抓手,加快政府職能轉變,著力打造服務優質高效的政務環境;嚴格規范執法行為。著力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大力推進「信用安徽」建設,著力打造誠實守信的信用環境;加強和改善宣傳工作,著力打造鼓勵創業的輿論環境。通過全社會的努力,著力營造創業的沃土、創新的熱土、創造的樂土。全民創業潮湧之日,正是江淮大地崛起之時。三、自主創業必須具備五大要素創業是一個艱苦而充滿快樂的選擇,在追求理想的同時,一定要做自主創業的實踐者。1、必須堅決摒棄五種心態。一是投機的心態:現在是誠信時代,不是過路財神,是鎖定消費者,鎖定人才,不斷地選擇開頭,最後損兵折將。二是僥幸的心態:利用別人的心態,掩耳盜鈴。不腳踏實地,總想天上掉餡餅。三是試試看的心態:今年試試看,但明年連試試看的機會都沒有了,事物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定會遇到坎坷。試試看不會開發出自身的潛能。試試看的人沒有大夢想。試試看的結果是:進一步退一步,原地踏步,等於沒進步。三試,兩試,機會就沒有了,永遠地失去了。四是依賴的心態:最終被人當包袱甩掉。要相互合作,不要依賴。要把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五是回本的心態:當你的回本目標完成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停下來。不要用回本的心態,擋住了你真正的未來和價值。回本的心態是鼠目寸光,今天的生活源於我們前些年的努力!2、必須把握創業的四個階段作為一個創業者,要創建一個新的企業或者發展一個新的經營方向,必須把握好四個階段:從企業發展的生命周期來說,新創業需要經過初創期、早期成長期、快速成長期和成熟期。在不同的階段,企業的工作重心有所不同。因此創業者需要根據企業成長時期的不同來採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以有效地控制企業成長,保持企業健康的發展。比如,在初創時期和早期成長期,創業者直接影響著創業者的命運,在這一時期,集權的管理方式靈活而富有效率,而到快速成長期和成熟期,分權的管理方式才能使企業獲得穩步的發展。3、必須注重培養八種能力一是隔山打虎。就是學會與別人合作,而不是什麼事情都親自去做,因為你不能是位全才,要學會不糾纏於雞毛蒜皮的小事。巨大的財富通常是有眼光的帥才同多才多藝的智者通力合作的結果。二是當機立斷。學會迅速地審時度勢。快速決斷能夠使你占據領先優勢,拖拖拉拉、畏首畏尾、不敢決斷是創業之大忌,這會讓你一次次貽誤良機。三是窮追猛打。成功者往往是持之以恆、埋頭苦乾的人,一個專心於目標並致力於此的人,做事有頭無尾、遇到一點挫折就退縮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要創業就不能怕辛苦,如此則成功可期。四是眼觀六路。就是注意與善於觀察,對新觀點、新事物要保持敏銳的頭腦,隨時發現生財之道,然後迅速開始實施。五是膽大心細。要知道世界上絕沒有萬無一失的賺錢之道。貿然作決定也是不可取的。要避免失敗,就要處處小心,躲開可能碰到的陷阱。六是借雞下蛋。借錢賺錢,借雞下蛋不丟人。賺錢的機會稍縱即逝,所以當機會來了,你一時又沒有資本時,看準了不妨借錢出擊。死守著有一分錢花一分錢的老觀念將難成大事。七是動如脫兔。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有時間觀念,決定做一件事情以後,行動要迅速,絕不能把今天的事留到明天去做。時間就是金錢,拖沓的作風是賺錢的天敵,行動不敏捷很難適應現代市場的競爭。八是創意制勝。努力開發你的創造力,圍繞你的事業讓思維不受拘束地展開聯想。經營最可靠的是創意,一個好點子、好創意往往能使你的經營之路柳暗花明,財富屬於那些具有創意而又能把新觀念付諸行動的人!4、必須具備以誠信為本的品德誠實是做人的基本要求,誠信友愛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徵。以誠待人、以誠行事、以誠立信是維系整個社會良性發展的需要行為准則。過去人說,人而無信,百可皆虛,意思是人如果不講誠信,那就什麼事也做不成。要想在這個世界上成就一番事業,必須言而有信,一諾千金,否則,將會為失信付出沉重的代價。改革開放初期,一部分溫州人一心追逐利潤,粗製濫造,嚴重敗壞了溫州鞋的聲譽。1987年,上海南京路上一家百貨商店,打出了「本店無溫州鞋「的標志。同年,在杭州最繁華的武林門廣場,一把沖天的大火,將數萬雙劣質溫州鞋一燒而空。老子說:「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如果自己在誠信方面做得不足,別人怎能相信你?丟失誠信的結果是自己幾乎無路可走,不少溫州企業為了能夠賣出產品,不得不與其它地方的企業聯營,貼別人的牌。杭州燒鞋事件後,溫州人進行了沉痛的反思。當地政府提出了「二次創業、質量立市」的發展口號,市人大常委通過了質量立市實施辦法,搞假冒偽劣屢教不改的,注銷營業執照,不準其再在當地做老闆。如果再出現大面積的質量問題,不僅要追究企業負責人的責任,還要追究有關部門和各級政府的責任。2002年8月2日溫州人將15年前火燒皮鞋的8月8日立為「誠信日」以喚起全體社會成員對誠信形成共識。有誠信才有發展,信用也是生產力,現在是精明的溫州商人深信不疑的真理。5、必須具備永不言敗的精神萬事開頭難,創業並非都一帆風順。失敗了,不要怕,跌倒了,爬起來,繼續前進,成功屬於意志堅強的人。「心若在夢就在,只不過是重頭再來!」曾幾何時,劉歡的《從頭再來》這首歌打動了不少下崗工人和創業失利者的心。面對曾經的輝煌,面對曾經的艱辛,很多人在下崗後、在遭到挫折後一蹶不振,但是也有一些人,他們以此為契機,從頭再來,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輝煌。永不言敗、一往無前,轉換一片天,他們活得更精彩。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思想的魅力是無窮的。天上不會掉餡餅,惟有創業才能崛起。我們正面臨著發展的大好機遇,我們正在從事奮力崛起的大業。機遇不可喪失,大業一定要成,我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科學發展觀,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在全民創業的熱潮中,用我們每一個人的智慧和雙手,一定能開創出自主創業發展的嶄新局面。
㈦ 創新創業參考文獻
以下文獻均可用作創業創新論文的文獻參考,在知網等相關論文網站都能找到。
1、傳統高等教育的固有思維影響地方本科高校轉型
2、創新創業教育和創新思維進一步融入地方高校整體轉型發展體系
3、 創新創業轉型發展資源的整合
4、建設創新創業型地方高校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5、創新創業型地方高校崛起和演化的原動力
6、創新創業精神與高等教育的整合
7、創新創業型地方高校持續健康發展的內涵
8、學科建設的發展方向
9、創新創業教育——創新創業型地方高校人才培養的應有模式
(7)參考文獻文化創新擴展閱讀:
創新創業動力影響因素分析
在黨十八大報告中就已經對創業問題有涉及。當代大學生特點鮮明、敢闖敢沖,非常符合創業所需要的條件,因此,大學生創業是幫助他們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方式。有數據顯示,我國當前的大學生創業率大約是2%,而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率則達到了20%-30%[2]。
與之相比差距較大。大學生創業對於社會發展來說,是將自身的文化和技術積淀轉化為社會價值,體現教育的重要作用,促進社會經濟和諧發展。就我國大學生創業來說,其發展並不充分,由於起步較晚,而後創業成功率低,且社會中的相關制度和措施不夠全面。
尤其是在地方院校中的大學生來說,可能會面對更多的困難和挫折,需要更多的扶持與幫助。在經濟結構不斷且較高速的轉型化發展進程以及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加劇,創新創業漸漸演變為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的一種普遍職業選擇方式。
㈧ 關於創新的參考文獻
在中國知網上輸入關鍵字可檢索到大量的參考文獻
優爾設計 提供
㈨ 巴尼特《創新:文化變遷的基礎》是誰翻譯的,我用來當參考文獻的
參考文獻吧,當然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來進行參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