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限制模糊語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限制模糊語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28 17:13:43

A. 商務英語 禮貌用語 參考文獻

禮貌原則是人們在商務交際過程中必須遵守的一
個原則,禮貌的社會功能在於保持人與人之間的融洽
與和諧,消除抵觸並促成合作。[1 ] 禮貌原則被視為語用
學的一個重要內容。英國學者Brown 和Levinson 於
1978 年首次就禮貌、面子進行了系統的探討,此後該理
論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大量研究,英國語言學家Geof2
frey Leech1981 年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禮貌原則。筆者
試圖運用這些理論成果來闡述商務英語活動中的交際
策略,著重探討禮貌原則在商務交際中的具體運用和
認知軌跡。
一、合作原則與禮貌原則
Grice 提出會話含義理論,認為在所有的語言交際
中,為了達到特定的目標,交際雙方都有互相合作,求
得交際成功的願望。為此,人們必須遵守合作原則(co2
operative principle) :數量准則、質量准則、關系准則、方
式准則。然而在實際語言交際中,人們並不嚴格遵守
這些准則,有時甚至會故意違反這些准則。Leech 等人
社會學、心理學、修辭學的角度提出了禮貌原則(po2
liteness principle) 。[2 ] 該原則回答了人們為什麼要有意
地違反合作原則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是出
於禮貌的需要。該原則包含6 項准則: 1. 機智准則
( Tact Maxim) :盡量減少對別人的損失,盡量增加對別
人的利益;2. 慷慨准則( Generosity Maxim) :盡量減少
對自己的利益,盡量增加對自己的損失;3. 贊譽准則
(Approbation Maxim) :盡量減少對別人的貶低,盡量增
加對別人的贊譽;4. 謙虛准則(Modest Maxim) :盡量減
少對自己的贊譽,盡量增大對自己的貶低;5. 同意准則
(Agreement Maxim) :盡量減少和別人之間的分歧,盡
量增大和別人之間的共同點;6. 同情准則(Sympathy
Maxim) :盡量減少對別人的反感,盡量增大對別人的
同情。
Leech 的禮貌原則是建立在損(cost) 和惠(benefit)
這兩個概念基礎之上的。「損」是指語言交際內容給交
際者帶來的不便和損失,「惠」是語言交際內容給交際
者帶來的便利或好處。禮貌的程度和「他人」受損,或
者說和「自身」受惠成反比,禮貌的程度和語言的間接
程度一致。合作原則用於解釋如何會產生會話含義,
而禮貌原則用於解釋為什麼使用間接手段傳遞交際意
圖,兩者相互補充,又相互作用。商務交際是語言交際
的有機組成部分,禮貌原則不僅同樣適用於商務交際,
而且禮貌語言運用得當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商貿
業務的成功與失敗。
二、詞彙層面
(一) 動詞名詞化
大多數英語動詞都有與其相對應的名詞,一般說
來,使用名詞最得體、禮貌,動名詞次之,動詞最末。[3 ]
例1 : Your confirmation on this point would be ap2
preciated.
例2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the pleasure of hear2
ing from you again soon.
使用動詞時,其主語是動作的實施者,對行動負直
接責任。當這一行動在語言上被名詞化了之後,行動
的執行者在形式上變成了名詞的定語,其對行動的責
任亦由此變得間接起來,因而使語氣變得溫和,表達更
加得體禮貌。
(二) 復數人稱代詞的選用
由於外貿英語信函大多是公文函電性質,行文時
經常使用復數人稱代詞,而與之相對應的名詞也多用
復數,這樣可以突出公函的語體意義。
例3 :We are large exporters of Duplicating machines
in England and are looking for an Agent in Asia.
例4 :We regret to find that our suppliers cannot get
the shipment ready before the expiration of the shipping
time.
在選擇代詞時,要注意採用「收信人態度」(you2at2
titude) ,就是要站在收信人的立場上,從使他人受惠最
大的角度出發,考慮他人的願望、問題、背景、感情等。
例5 : We allow 2 percent discount for cash pay2
ment s.
例6 : You earn 2 percent discount when you pay2
cash.
例6 句中「收信人態度」比例5 中「寫信人態度」
(we2attitude) 恰當,因為例6 中第二人稱指示語置於句
首,把收信人置於中心位置上,使人感覺較得體禮貌。
收稿日期:2008211220
作者簡介:甄曉婕(1976 - ) ,女,江蘇徐州人,南京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
89

第2 6 卷第1 期
2 0 0 9 年1 月

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Journal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Vol. 26 , No. 1
January , 2009
(三) 使用模糊限制詞
Brown 和Levinson 在研究禮貌問題時指出,表達
一個可能威脅對方面子的言語行為時,說話者可以使
話語模糊一些,以此來避免傷害對方面子。[1 ] Channell
在《模糊語言》一書中也提到:「理解模糊策略對於分析
某些類型的禮貌是至關重要的。[4 ] 」何自然在討論「面子
理論」時提出了避免傷害面子的間接禮貌策略:避免直
言不諱、不直接觸及對方的面子,說話人可通過有意含
糊其辭,使用模糊語言或模糊限制語。[5 ]
有分寸地使用模糊語言可以有效地保護貿易雙方
的經濟利益。如在外貿中的報盤分為實盤和虛盤。一
經報盤且為對方接受,就不能再變動;而虛盤則允許對
所報的條件進行途中修改。因此,虛盤對報盤人沒有
約束力,也不需要很確切的內容。這時如果使用模糊
語言,對保護報盤人的經濟利益很有作用。如用refer2
ence price , acceptable price , subject to the goods availa2
ble 等不確定、不明確的句子報價,且在報盤時註明
subject to our being unsold , subject to your reply reac2
hing us before the end of this week 等條件。再看以下
兩例:
例7 :We cannot begin shipping until September 2.
例8 :We will begin shipping in early September.
在商務交際中,要注意遵循「強調積極方面」這一
基本原則。第二句表達從正面使用了語用模糊,從而
產生積極的作用「, early」為自己留了迴旋餘地。
三、句法層面
(一) 使用條件句
Heringer 指出,使用條件句時,說話人假定自己得
到了對方的許可來請求或建議,因此,對方對自己的請
求或建議就不會很介意了。[6 ]
運用if 條件句使主句表達的內容具有了條件性,
使提出的建議聽起來更具有試探性。
例9 : If you are in a position to supply leather
shoes , please let us know.
例10 :We sh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advance
shipment .
在涉及請求、指令、或提示等意思的商務信函時,
適當地使用條件句,可表示尊重對方的意志,留給對方
自行決定的餘地,策略地表示出禮貌。
例11 :Please expedite the dispatch of Shipping Ad2
vice if it is convenient for you.
(二) 被動語態
使用被動語態可令動作的承受者成為句中的強調
對象,令對方的積極面子得到提升,同時降低對自身作
用的渲染。Ashley 認為:「在商務函電中,為了使函電
更加禮貌得體,除了選用一些得體語言外,還應多使用
被動語態,這樣會使你的請求更加溫和。[7 ]
例12 :Please be informed that the relevant L/ C has
been opened today.
在表示批評或指責等情況下,使用被動語態還可
以避免直接提到對方,淡化了對動作執行者的斥責,使
對方的受損盡量減輕,語氣緩和,更顯禮貌。
例13 : It is regretted that the goods were delivered
in error.
道歉傷自己的面子,被動語態卻將說話人從道歉
這種語言行為中除去,給自己留消極面子。
(三) 過去式的使用
例14 :Did you want to see the newly2designed prod2
uct ?
例15 : I was wondering if you could lower the price.
例16 : I was hoping you could send us some sam2
ples.
Lyons 指出,空間結構是人類認知活動中最基本的
概念,由此引申到時間概念、各種各樣的抽象概念、由
空間認知域向時間認知域以及抽象的認知域映像和投
射(projecting) ,這就是人類隱喻認知的過程。[8 ] 以上的
「禮貌距離」通過隱喻認知模式,利用動詞過去式所表
示的時間與說話人所指的時間存在著「距離」來使句子
禮貌婉轉。
(四) 進行體的使用
英語動詞進行體在用於提出請求、建議等句式中,
可以使語氣婉轉禮貌。
例17 :We were discussing the problem yesterday.
例18 :We were hoping you』d accept 8 %.
進行體是展現動態情況的動詞的復合語法形式,
它最本質的語法意義是過程性。[9 ] 這種過程是持續的
動態過程,充滿著變化。動詞進行體的這一語義特性
決定了它在一定的語境中表現出持續未完成性、暫時
性和不確定性。在提出請求時,如果要使其聽上去委
婉禮貌,人們共同的做法是使語氣不確定,以便留有回
旋的餘地,避免與受話者的想法和意願發生直接對抗。
而進行體的「不確定性」正是它能在以上句式中表示禮
貌委婉的原因。進行體的這種禮貌功能是人類禮貌原
則在英語動詞時與體中的映射和投射。[10 ]
四、結語
Leech 的人際交際修辭理論更多地是對一些修辭
手段和現象中的社會心理的探索和注釋。人,作為社
會化的動物,其行為必然受到社會群體心理的影響。
語言交際除了傳遞信息以外,自然也擔負著調節人際
社會關系的功能。[11 ] 總之,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想得
到別人的尊重,商務交際更是如此。因此,在商務交際
過程中使用禮貌原則有助於商務英語交際的全方位構
思和表達方法的選擇,從而成功地傳達交際信息,最終
促進貿易活動的順利進行,能夠使交際過程變得更加
愉快、和諧。

B. 參考文獻裡面能不能引用國家標准

參考文獻裡面能引用國家標准。

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試行)》和《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修訂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對參考文獻和注釋作出區分,將注釋規定為「對正文中某一內容作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的文字」,列於文末並與參考文獻分列或置於當頁腳地。

2008年起開始部分刊物開始執行新的規范「綜合性期刊文獻引證技術規范」。該技術規范概括了文獻引證的「注釋」體例和「著者—出版年」體例。

不再使用「參考文獻」的說法。這兩類文獻著錄或引證規范在中國影響較大,後者主要在層次較高的人文社會科學學術期刊中得到了應用。

(2)限制模糊語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縮寫 著者、編者以及以姓名命名的出版者,其姓全部著錄,而名可以縮寫為首字母( 參見6.1.l) 。如用首字母無法識別該人名時,則宜用全名。

出版項中附在出版地之後的州名、省名、國名等( 參見6.7.1.1) 以及作為限定語的機關團體名稱可照公認的方法縮寫。 期刊刊名的縮寫應按照本標准附錄 C ISO 4-1984 《文獻工作--期刊刊名縮寫的國際規則》的規定執行。

大寫字母 著錄外文文獻時,大寫字母的使用要符合文獻本身使用文字的習慣用法。

著錄用符號 參考文獻可使用下列規定的符號:「:」用於副題名、說明題名文字、出版者、製作者、連續出版物中析出文獻的頁數;「,」用於後續責任者、出版年、製作年、專利文獻種類、專利國別、卷號、部分號、連續出版物中析出文獻的原文獻題名;

用於叢書號、叢刊號、後續的「在原文獻中的位置」項;「( )」用於限定語、期號、部分號、報紙的版次、製作地、製作者、製作年;「[ ]」用於文獻類型標識以及著者自擬的著錄 內容 ;「?」除上述各項外,其餘的著錄項目後用「?」號。

C. 探索英語教學模糊限制語與英語教學畢業論文致謝怎麼寫

畢業論文致謝(英語專業),mysupervisor,..,.Second,,.sh:Professordddd,Professorssss,..ultcourseofthethesis.範文1:本論文是在某某老師的親切關懷和悉心指導下完成的,他嚴肅的科學態度,嚴謹的治學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深深地感染和激勵著我。*老師不僅在學業上給我以精心指導,同時還在思想、生活上給我以無微不至的關懷,在此謹向*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我還要感謝在一起愉快的度過畢業論文小組的同學們,正是由於你們的幫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個一個的困難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順利完成。在論文即將完成之際,我的心情無法平靜,從開始進入課題到論文的順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師長、同學、朋友給了我無言的幫助,在這里請接受我誠摯的謝意!最後我還要感謝培養我長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謝謝你們!最後,再次對關心、幫助我的老師和同學表示衷心地感謝!範文2:大學三年學習時光已經接近尾聲,在此我想對我的母校,我的父母、親人們,我的老師和同學們表達我由衷的謝意。感謝我的家人對我大學三年學習的默默支持;感謝我的母校****給了我在大學三年深造的機會,讓我能繼續學習和提高;感謝****的老師和同學們三年來的關心和鼓勵。老師們課堂上的激情洋溢,課堂下的諄諄教誨;同學們在學習中的認真熱情,生活上的熱心主動,所有這些都讓我的三年充滿了感動。這次畢業論文設計我得到了很多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其中我的論文指導老師黃志敏老師對我的關心和支持尤為重要。每次遇到難題,我最先做的就是向黃老師尋求幫助,而黃老師每次不管忙或閑,總會抽空來找我面談,然後一起商量解決的法。黃老師平日里工作繁多,但我做畢業設計的每個階段,從選題到查閱資料,論文提綱的確定,中期論文的修改,後期論文格式調整等各個環節中都給予了我悉心的指導。這幾個月以來,黃老師不僅在學業上給我以精心指導,同時還在思想給我以無微不至的關懷,在此謹向黃老師致以誠摯的謝意和崇高的敬意。同時,本篇畢業論文的寫作也得到了韋芳、譚冬柳等同學的熱情幫助。感謝在整個畢業設計期間和我密切合作的同學,和曾經在各個方面給予過我幫助的夥伴們,在此,我再一次真誠地向幫助過我的老師和同學表示感謝!範文3:大學生活一晃而過,回首走過的歲月,心中倍感充實,當我寫完這篇畢業論文的時候,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感慨良多。首先誠摯的感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老師。她在忙碌的教學工作中擠出時間來審查、修改我的論文。還有教過我的所有老師們,你們嚴謹細致、一絲不苟的作風一直是我工作、學習中的榜樣;他們循循善誘的教導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給予我無盡的啟迪。感謝三年中陪伴在我身邊的同學、朋友,感謝他們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議和意見,有了他們的支持、鼓勵和幫助,我才能充實的度過了三年的學習生活。本論文是在導師00教授和00研究員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導師淵博的專業知識,嚴謹的治學態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誨人不倦的高尚師德,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崇高風范,朴實無華、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對我影響深遠。不僅使我樹立了遠大的學術目標、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還使我明白了許多待人接物與為人處世的道理。本論文從選題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導師的指導下完成的,傾注了導師大量的心血。在此,謹向導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本論文的順利完成,離不開各位老師、同學和朋友的關心和幫助。在此感謝岳保珍高工、張曾教授、李兵雲老師、何婉芬老師的指導和幫助;感謝重點實驗室的……等老師的指導和幫助;感謝福建農林大學謝擁群教授、陳禮輝教授、黃六蓮高工的關心、支持和幫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謝。沒有他們的幫助和支持是沒有法完成我的博士學位論文的,同窗之間的友誼永遠長存。這部分就是個形式,沒人在意,參考一下別人的,隨便摘抄點就行。

D. 在檢索信息時幾種限制的方式,如「精確」、「模糊」、「前方一致」、「後方一致」含義及作用是

精確就是檢索詞與資料庫中的標引語詞要完全一致才顯示檢索結果。
比如,你要查王麗的人,精確出來的結果只是「王麗」,模糊呢就會出來王曉麗這樣的結果。

前方一致,就是只要檢索詞的前面一個或幾個字元與資料庫中的標引詞(或檢索結果)的前面一致就符合要求。
這里舉個例子,比如要檢索與北京有關的信息,只需要檢索結果中第一個詞是北京即可。
同理後方一致就是檢索詞後面一個或幾個字元與資料庫中的標引詞(或檢索結果)的前面一致就符合要求。

E. 論文寫作中,對參考文獻的某些語句進行照抄,屬抄襲嗎

在使用他人的觀點或語句時沒有做恰當的說明的時候就屬於抄襲,並且在論文的引專言或綜述文章中屬介紹他人的成果時,不能照抄他人論文或綜述中的表述,而必須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

如果是照抄他人的表述,則必須用引號把照抄的部分引起來,以表示是直接引用。否則的話,即使註明了出處,也會被認為構成文字上的剽竊,抄襲。

(5)限制模糊語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下列行為屬於抄襲行為:

①匿引:是指論文裡面採用了別人的論述,使用了別人的研究成果,卻不把別人的研究成果版作為參考文獻所列出來,權匿引是文獻裡面計量學中漏引的一種行為,和其他的漏引區別在於,這種引用是故意為之的。

②轉引:著錄參考文獻的時候,作者應該只限制於親自查閱和引用的原始文獻,不能去轉引,所以轉引是指那些沒有親自的的去查閱某些的行為,而是從其他的參考文獻裡面去轉載,而直接從別人的書籍上面轉引,這就反映了轉引的行為會帶來的麻煩。

③濫引:是說故意的把一些論文主題關系不大好的東西或者是無關的文獻作為參考文獻,用來修飾自己的論文,另外對於參考文獻的引用不恰當,也是造成濫引的原因之一。

F. 模糊語之研究

一、季老高抬「模糊」語

為盡量避免曲解季老言論, 茲詳引季羨林先生有關論述如下:

1996年5月16日, 吳江藍受《中外文化與文論》編輯部委託采訪季羨林先生, 請季老談了對文藝理論學科建設的看法, 季老為此特地准備了發言提綱。訪談內容後來以「文藝理論建設應改弦更張」為題, 發表於《中外文化與文論》第2期(1996年10月)。季老認為:「西方的思維方式是一分為二, 分析的, 中國是合二為一, 是綜合的」(第2頁);「西方思維特點是整體觀念不強, 是解剖性的」;「我認為, 中國的語言好就好在模糊」(第3頁);「不能學西方給每個概念下定義。為每個慨念下定義是西方的玩意兒」, 「『風骨』是什麼?用西方任何科學術語都說不清」(第4頁);「現在外國流行模糊學……和模糊學相關的是混沌論」(第6頁),「混沌論等等的興起, 我覺得是西方思想向東方靠攏的朕兆」(第7頁)。

文學評論》1996年第6期發表了季羨林《門外中外文論絮語》一文, 對上述論點作了進一步補充、發揮。他說:「西方主分析, 想把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搞個清清楚楚, 涇渭分明。但是, 根據一般人的經驗來看, 宇宙間絕對清清楚楚、涇渭分明的是沒有的」, 「(西方模糊思維)同東方的綜合的思維方式卻不謀而合」(第128頁);「中國這些話語(指「羚羊掛角」等詞語——引者), 表面看起來似乎很籠統, 很不確切……我現在卻認為, 妙就妙就模糊上。模糊能給人以整體概念和整體印象。這樣以來, 每個讀者都有發揮自己想像能力和審美能力完全的自由」(第129頁)。

以上, 就是季老關於文論「模糊性」的基本論點。其實, 以「模糊」與「精確」區分中西文化, 也並非季老獨家發明。在這之前, 金克木先生就有簡明扼要的概括:「外國喜確切, 中國重模糊」〔1〕。只是季老有更充分的發揮罷了。但不管怎樣, 此類主張, 不能不引發嚴肅的學術思考與質疑。

二、中西思維並非簡單二元對立

季老的中西思維「分析」與「綜合」二元對立說, 是其「文論模糊好」論的理論根基。因此, 我們的辨析就從這里開始。

西方確有分析傳統。但這種傳統主要是在近代發展起來的。在古希臘時期, 還是樸素整體思維占據主要地位。德謨克利特《宇宙論大系統》一書, 就專論整體。他還提出了「整體大於部分的總和」的論斷〔2〕。到康德、黑格爾, 已有對整體思維的強調。到19世紀中後期, 則出現了注重事物聯系與整體的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你總不好說它是「整體觀點不強」的「分析」思維吧?在分析哲學大發展的20世紀, 又誕生了「系統論」。以上, 均是眾所周知的哲學史常識。怎好講西方只是「一分為二」的「分析」思維呢?

中國是有整體綜合傳統。「五行」、「八卦」和中醫, 就都是整體思維表現形式。但中國也不乏分析傳統。古代文化對「陰」、「陽」兩元素的分析, 可謂已臻極致。所謂「物生有貳」(《左傳·昭公三十二年》), 所謂「明於天人之分」(《荀子·天論》), 不都是「分析」思維嗎?而古代文化的許多重要命題, 諸如「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系辭上》), 「有無之相生也, 難易之相成也」(《老子》第二章), 「究天地之際, 通古今之變」(司馬遷《報任安書》), 不都是「分析」與「綜合」的有機結合嗎?以文論而言, 《文心雕龍》之「囿別區分」、「割情析采」就是分析, 而「擘肌分理, 唯務折衷」(《序志》)則是分析與綜合的統一。又怎好說中國思維只是「合二而一」的「綜合」呢?

以上歷史事實充分證明了恩格斯的如下論斷: 分析與綜合, 「是必然相互聯系著的」〔3〕。任何民族都不可能只是單一的分析或綜合。我們的任務, 也許是辨析中西分析、綜合及二者結合的細微差別, 及其各自的利弊得失。不過這已超出了本文論證范圍。

在季老眼裡, 「模糊」似乎也是中國的國粹。而實際不然。被季老引為同道的「模糊語言學」專家伍鐵平指出:「科學意義上的模糊性是人類思維的共同特點, 而不是什麼區別東方人和西方人的特點」〔4〕。這話簡直就象是針對金、季二老而發。季老所說的那種直覺感悟式的「模糊」思維特徵, 也決非中國獨家之秘。正如有人所指出的, 作為「對顯現實際對象的瞬問把握」, 「一種精確的直覺」的「領悟」, 在古希臘以來的西方文化中也一直存在〔5〕。

同樣, 中國文化也自古存在追求「精確」的傾向, 而並非一味地「模糊」, 學術語言尤為突出。漢末的劉劭, 就以其「推步詳密」、「分數精比」〔6〕為時人稱道。中國文化大典《四庫全書》的收錄標准之一, 即「率以考證精核、辨論明確為主」(《凡例》)。極富中國特色的乾嘉學術, 也追求「其所辨正, 皆確乎不可易」〔7〕, 並謂「如桑門以『不立文字』為最上乘者, 非吾儒之學也」〔8〕。在在均是追求精確, 毫無「模糊」蹤影。連敏銳的西方學者也能感受到此點。英國著名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就曾指出:「在中國人過去的時代精神中, 顯然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止人們去發現那些符合於最嚴格的考據原則、精確性和邏輯推理知識」〔9〕。怎能說中國語言「妙就妙在模糊」呢?

總之, 把中西思維方式區別簡單歸結為「分析」與「綜合」、「精確」與「模糊」的二元對立, 不符合基本歷史事實。此外, 「綜合」是相對「分析」而言, 而季老所謂「模糊」是相對「精確」而言, 二者並無內在聯系。所以, 不管怎樣, 「綜合」論都不能充當「模糊」說的理論依據。

三、這「模糊」不是那「模糊」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 高抬中國「模糊性」的季老, 卻不時向西方「模糊學」、「混沌論」尋求支持, 當然, 他稱之為「西方思想向東方靠攏的朕兆」。然而, 此「模糊」是否彼「模糊」呢?

也許是季老討厭「學西方給每個概念下定義」罷, 他從未對「模糊」一詞作明確邏輯界定。我們只能聯系其上下文推知, 他有時將其理解為不那麼「清清楚楚, 涇渭分明」、「不太精確」、「不太明確」, 有時又理解為可以「發揮想像」的含蓄性。這都是中文裡的日常義, 而並非特定的學科義。但西方「模糊學」中的「模糊」是否也是此義呢?回答是否定的。

現代「模糊學」是西方文化的產物。從認識論角度說, 「模糊性就是人們認識中關於對象邊界和性態的不確定性」〔10〕,而並非泛指意義「不明確」。「模糊學」首先是從精密科學數學興起的。所謂「模糊數學」, 就是「運用精確的數學方法來刻劃和處理對象的模糊特徵」〔11〕, 而「模糊命題的真值運算, 實際上就是隸屬函數的運算」〔12〕。因而模糊數學是一點也不「模糊」的。而「對於混沌系統而言, 動力學定律必須在概率層次上進行表述」〔13〕。所以, 「混沌學」也屬精密學科, 並非「不明確」。至於方興未艾的「模糊語言學」, 則是主要研究詞義的「模糊性」, 也即「詞義的外延適用界限的不確定性」〔14〕。但詞義的中心部分也即內涵, 還是確定的。由上可知, 西方「模糊學」、「混沌論」中的「模糊」, 其含義實與季老的理解大相徑庭。

模糊語言學的研究指出, 模糊語主要存在於日常自然語言中, 多存在於表示時空范圍和事物性狀的詞語之中。有人說:「表示詞的模糊集所在論域基本上是數量尺度」〔15〕。因而,「 可以用模糊限制詞來檢驗模糊性。任何可以和這類限制詞結合的均屬模糊類型」, 而「被修飾的詞可以用程度來表現」〔16〕, 如「較大」、「很大」、「極大」等。顯而易見, 季老文中所列文論「模糊」語, 均不屬此類。

四、文學語言並非只有「模糊」妙

季老認為, 文學語言「妙就妙在模糊」。他以「雞聲茅店月, 人跡板橋霜」、「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等詩句為例, 說明「這種模糊的語言給人以想像的絕對自由, 各人根據自己的經歷進行想像」〔17〕。且不說前句的句法在漢語中也很少見, 即使承認它是中文特色, 也不過是一種「含蓄」的技法和風格。這些詞語本身的含義一點也不「模糊」, 「模糊」的只是其言外之意。它雖然能給人以想像的自由, 卻又不是「絕對」的。因為除了要受鑒賞者經歷制約外, 還要受所掌握作品背景知識的制約。而如果過度「模糊」, 則會構成欣賞障礙, 如白居易那首《花非花》, 以及某些當代朦朧詩。因此, 不可過分誇大「模糊」話語的作用。

還應看到, 文學語言的這種「模糊」(含蓄)表達方式即有可取, 也不應是、不可能是唯一最佳表達方式。確如梁啟超所說:「向來寫情感的, 多半是以含蓄蘊借為原則, 像那彈琴的弦外之音, 像吃橄欖的那點回甘味兒, 是我們中國文學家所最樂道」。但他接著又指出:「但是, 有一類的情感, 是要忽然奔進一瀉無余的, 我們可以給這類文學起一個名, 叫做『奔進的表情法』……在這種時侯, 含蓄蘊借, 是一點用不著」。他還以《詩經》之《蓼莪》、《黃鳥》,和《箜篌引》、《隴頭歌》,以及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作品為例做了說明。最後, 他稱贊此類作品「是情感文中之聖」〔18〕。此外, 象裴多斐的《生命與愛情》,《天安門詩抄》中的《揚眉劍出鞘》, 也屬此類詩作。它們也均能給人以想像的餘地。由此可見, 文學語言是否「模糊」, 應視內容、對象、作者心境和美學追求而定, 切不可一概而論。

已如上述, 與意為「含蓄」的「模糊」相對應的, 是「狀溢目前」的「直露」和「直率」, 而不是與「含混」相對應的「精確」。無論從什麼意義上講, 「模糊」都不可能是文學語言的本質特徵。因為語言的本質和功能是交際性, 「語言是一種實踐的、既為別人存在並僅僅因此也為我自己存在的、現實的意識」〔19〕。因此「詞表義的精確性是詞義的基本屬性」〔20〕。即使是文學語言, 也不能違背這一屬性。高爾基曾指出:「語言的真正的美, 產生於言辭的准確, 明晰和動聽」〔21〕。因此, 不能簡單、籠統地講文學語言「妙就妙在模糊」。

五、文論話語還是「精確」好

如果說文學語言要求精確也允許「模糊」, 那麼理論語言, 文學理論語言, 就只能要求精確, 雖然亦可增飾一點文采。拉瑞·勞丹講得好:「理論的功能是消除含混牲, 化無規律為有規律以及表明事物是可以理解的和可以預測的。」〔22〕而季老卻常常將這兩種語言混在一起一鍋煮。

下面, 讓我們對季老引證的文論「模糊」語作點具體分析。

一類是高度概括的形容詞語, 諸如「飄逸豪放」、「沉鬱頓挫」、「峻切」、「清捷」等。這類詞語的優點是簡潔, 符合語用經濟性原則。至於能否給人「整體印象」, 卻還是個問號。除「飄逸豪放」較為常見, 含義大致明確外, 其他多是文人提煉而成的比較生辟的詞語, 一般讀者確實較難領會。要把握其基本含義, 就要追溯詞源, 熟讀原作, 翻閱、查證大量文獻, 反復推敲、琢磨, 真可謂「上窮碧落下黃泉」、「為伊消得人憔悴」。即使如此, 也難保討個明白, 從而產生交流的阻力。這就不僅違背經濟性原則, 也背離了語言的本質——交際性原則。

一類是形象化的比喻, 諸如「羚羊掛角」、「水中之月」、「鏡中之象」等等。它們本來都是禪宗話頭, 被嚴羽《滄浪詩話·詩辨》借用來喻解詩道。如果脫離了特定的理論語言環境, 它們就只能把人們引向禪境, 或者什麼也不是, 還談什麼「發揮想像」、「整體印象」?茲錄其原文如下:「夫詩有別材, 非關書也;詩有別趣, 非關理也。然非多讀書, 多窮理, 則不能極其致。所謂不涉理路, 不落言筌者, 上也。詩者, 吟詠情性也。盛唐諸人惟在興趣, 羚羊掛角, 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徹玲瓏, 不可湊泊, 如空中之音, 相中之色, 水中之月, 鏡中之象, 言有盡而意無窮。」顯而易見, 此段「文眼」是在諸如「不涉理路, 不落言筌」、「盛唐諸人惟在興趣」、「言有盡而意無窮」等非比喻性語句。那些比喻性「模糊」語, 不過是增加了一點形象、生動與趣味罷了。它們並無獨立的理論地位和內涵, 談不上什麼「整體印象」和「想像自由」。上述精確語言, 已經達到了「整體把握」。總之, 季老所引文論「模糊」語, 實在並不太「妙」。

綜觀中國古代文論, 其主體和精萃部分, 也決非那種「模糊」論述, 而是精確表述。即使在《滄浪詩話》中, 那種「鏡花」、「水月」式語句, 也屬增飾和點綴。更不用說代表中國古代文論水準的《文心雕龍》了。它不僅表現出對精確性的自覺追求, 諸如主張、肯定「鋒穎精密」(《論說》)、「精思以纖密」(《指瑕》)、「會詞切理」(《附會》)等;而且在寫作實踐中也確實空前完美地實現了精確性追求。《文心雕龍》雖然受到駢文文體的制約, 大部分篇章還是保持了語言的清晰、縝密與明快。象《神思》、《物色》等最佳篇章, 也恰是語言最為平易、明晰的篇章。「下定義」也並非只是「西方的玩意兒」, 《文心雕龍》也有許多明確的定義。因而, 後人贊之為「議論精鑿」、「窮神盡狀」、「體大慮周」、「精理密意」〔23〕。當時還根本沒受西方「分析」式思維影響, 卻從未有以「模糊性」稱譽《文心雕龍》者。怎能說「模糊」是中國文論話語特色, 而且「妙就妙在模糊」呢?季老稱用西方科學術語「說不清」《文心雕龍》中的「風骨」。中國術語不是也一直未能說清嗎?而這恰恰源於原作的「模糊」(不精確), 反證了「模糊」之? 弧懊睢薄?/P>

唯一的例外, 也許是「比物取象, 目擊道存」(《詩法萃編》本許印芳《二十四詩品跋》)的《二十四詩品》。此著確實充滿「含蓄」意義上的「模糊」。但依我之學術立場視之, 其中雖不乏閃光的思想, 卻很難說是真正的理論形態。其理論性質與含量, 遠不如同是詩體的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與其說它是一部「詩論」, 還不如說它是以鑒賞感悟為基礎、描摹文學風格的一部詩集。人們很難以理論思維解讀它。因此, 古人便「每苦其意旨渾涵, 卒難索解」、「迄今四十餘年, 猶模糊未得其旨歸」;慨嘆「解也難, 說之也難……臆焉而已」;或推之於「久能自悟」、「可以意會, 難以言傳」〔24〕。這就給研究和交流帶來極大障礙, 也導至名目繁多的注釋迭床架屋、積案盈箱, 從而造成智力資源的極大浪費, 也違背了現代社會的效率原則。

總之, 從正反兩方面考察, 文論話語都要求精確, 排斥「模糊」(不精確)。即使作為「含蓄」的「模糊」, 也只能是精確話語的補充, 而不應成為主導話語。

六、余論

張揚民族特色, 發揚民族傳統, 應該有一種冷靜、平和的心態和全面觀照的視角, 切不可簡單、輕率、感情用事。否則,中國文藝理論的「改弦更張」就可能走上邪路。

現代思維要求清明的理性, 雖然也需感性、悟性和靈性的平衡。從總體上看, 分析性、精確化的理性思維在中國並未得到充分發展, 對整體的把握也多籠統而粗率。中國式的的樸素整體思維, 未經近代科學分析思維的辯證揚棄, 就難以螺旋式上升為現代系統論和整體觀。諸如控制論、資訊理論、系統論、混沌學、模糊學等新興綜合學科, 不在「整體」思維發達的中國產生, 而在「分析」思維發達的西方產生, 難道是偶然的例外嗎?稱其為「向東方靠攏」, 有什麼根據呢?

誠如唐逸先生所說:「理性思維的不成熟, 嚴重阻礙社會的效率化、自覺化和科學化」〔25〕。在中國, 理論思維經常受到感悟思維的沖擊和扭曲, 在語言表述上就往往呈現出「模糊性」。理論的過分主觀化、情緒化和文藝化, 正是其聲譽欠佳的重要原因之一。鑒賞與評論不分, 文學與理論混淆, 常見於文論研究。也許, 將銳敏的感悟, 清通簡要和情采兼備的表達, 與西方式的邏輯清晰、條理與系統相結合, 才是中國文論重建與創新的最佳途徑罷?

中國現當代文論, 雖然較多地吸納了西方文藝思想和范疇, 但在運思和表述方式上還是根深蒂固傳統式的。這就不能不給國際學術交流帶來障礙。且不說西方學者, 就連東方的日本學者, 也每為中國文學研究「太文藝化」、「感情、感性上的因素過多」而苦惱, 甚至「覺得不是學術著作, 而是一種『文學創作』」;並呼籲中日學者間建立「共同研究的『基礎』」, 其中包括「研究方式、題目、思路、語言等等」〔26〕。參與國際學術交流, 應熟悉並遵守通行的游戲規則, 邏輯清晰是最起碼的一條。理論話語「妙就妙在摸糊」論, 必然與這種潮流格格不入、背道而馳, 除非想自我封閉在國際學術交流之外, 所謂「各人說各人的」。但我相信, 絕大多數人都不願走這條路。

注釋:
〔1〕 金克木:《蝸角古今談》,遼寧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第168頁。
〔2〕 馬清健:《系統和辯證法》,求實出版社, 1989年11月版, 第5頁。
〔3〕 恩格斯:《自然辨證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下冊,人民出版社, 1972年5月版, 第548頁。
〔4〕 伍鐵平:《模糊語言學》自序,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99年11月版。
〔5〕 尼古拉·布寧、余紀元編箸:《西方英漢對照哲學詞典》, 人民出版社, 2001年2月版, 第166頁。
〔6〕 《三國志·劉劭傳》引夏侯惠評語。
〔7〕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38, 《嚴先生衍傳》。
〔8〕 同上書, 卷24, 臧玉林《經義雜識》序。
〔9〕 李約瑟:《科學技術史》第一分冊,第312、313頁, 轉引自漆永祥《乾嘉考據學研究》,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12月版, 第50、51頁。
〔10〕李曉明:《模糊性:人類認識之謎》, 人民出版社, 1985年12月版, 第12頁。
〔11〕同上書, 第31頁。
〔12〕張躍等編著:《模糊數學方法及其應用》, 煤炭工業出版社, 1992年4月版, 第35頁。
〔13〕伊利亞·普里高津:《確定性的終結》,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1998年12月, 第85頁。
〔14〕張喬:《模糊語義學》,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年2月版, 第21頁。
〔15〕吳望名:《模糊推理的原理和方法》編寫說明, 貴州科技出版社, 1994年1月版。
〔16〕同上書, 第113頁。
〔17〕吳江藍整理:《文藝理論建設要改弦更張——季羨林教授訪談錄》, 《中外文化與文論》第2輯, 1996
年10 月 版, 第4頁。
〔18〕梁啟超:《中國韻文里頭所表現的情感》, 轉引自周振甫《詩詞例話》, 中國青年出版社, 1979年5月第2版, 第352頁至355頁。
〔19〕馬克思、恩格斯:《費爾巴哈》,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上冊,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 第
35頁。
〔20〕蘇寶榮:《辭義研究與辭書釋義》, 商務印書館, 2000年10月版, 第93頁。
〔21〕高爾基:《論文學》, 廣西人民出版社, 1980年1月版, 第57頁。
〔22〕拉瑞·勞丹:《進步及其問題》, 華夏出版社, 1999年版, 第15頁。
〔23〕楊明照:《文心雕龍校注拾遺》,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12月版, 第436頁、438頁、440頁、441
頁。
〔24〕《詩品臆說》序、自序, 《二十四詩品淺解》跋, 孫聯奎、楊廷芝著, 孫昌熙、劉淦校點《司空圖〈詩品〉解說二種》, 齊魯書社, 1980年8月版, 第三頁、第五頁、第一二五頁。
〔25〕唐逸:《榮木譚——思想隨筆與文化解讀》, 商務印書館, 2000年1月版, 第143頁。
〔26〕中島碧:《與陳平原書》, 《中華讀書報》, 2001年5月16日第17版。

G. 論文中引用別人著作的話字數限制多少

論文中引用別人著作沒有字數限制

參考文獻是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對某一著作或論文的整體的參考或借鑒。徵引過的文獻在注釋中已註明,不再出現於文後參考文獻中。

按照字面的意思,參考文獻是文章或著作等寫作過程中參考過的文獻。然而,按照GB/T 7714-2015《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的定義,文後參考文獻是指:「為撰寫或編輯論文和著作而引用的有關文獻信息資源。

根據《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檢索與評價數據規范(試行)》和《中國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編排規范(修訂版)》的要求,很多刊物對參考文獻和注釋作出區分,將注釋規定為「對正文中某一內容作進一步解釋或補充說明的文字」,列於文末並與參考文獻分列或置於當頁腳地。

(7)限制模糊語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這是作者在撰寫論文過程曾經借鑒、引用過的重要文章和著作。論文寫好後,要將參考文獻編輯目錄,附在論文後邊。

參考文獻著錄的目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反映論文作者的科學態度,說明論文具有真實、廣泛的科學依據,也反映了論文的起點和深度。科學技術研究工作都有繼承性,現在的研究都是在過去的研究基礎上進行的,今人的研究成果或研究工作一般都是前人研究工作或研究成果的繼續和發展。

因此,在論文中涉及研究的背景、理由、目的等的闡述,必然要對過去的工作進行評價,著錄參考文獻既能表明言之有據,並明白交待出該論文的起點和深度。

2、能方便地將論文作者的成果與他人研究成果區別開來,論文所報道的研究成果雖然是論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闡述和論證過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研究成果。若對引用部分加以標注,則他人的成果將表示得十分清楚。這不僅表明了論文作者對他人勞動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襲、剽竊他人成果的嫌疑。

3、能起索引作用。讀者通過著錄的參考文獻,採用追溯法即可方便地查閱到與此研究方向相關的一系列研究資料。

4、能夠節省文章篇幅。論文中需要表達的某些內容,凡已有文獻所載者不必詳述,只需著錄於文後即可。

5、有助於科技情報人員進行情報研究和文獻計量學研究。

參考文獻著錄的原則:

1、只著錄最必要、最新的文獻。著錄的文獻要精選,僅限於著錄作者親自查閱過並在論文中直接引用的文獻。

2、只著錄公開發表的文獻。公開發表是指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報刊或正式出版的圖書上發表。內部刊物和內部資料不宜作為參考文獻。這是因為內部資料不易查到,而且尚未公開的資料有可能處於保密的范圍。

3、採用規范化的著錄格式。採用順序編碼時,對引用的文獻,按它們在論文中出現的先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將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並視具體情況把序號作為上標,或者作為語句的組成部分,然後在文後參考文獻表中,按照順序由先到後進行著錄。

著錄順序號時,用阿拉伯數字左頂格書寫,後邊不加標點符號,空一格再寫下一個項目。

著錄作者時,對於個人作者,包括譯者和編者,在書寫時,其姓名一律姓在前,名在後(中外文相同);名可縮寫為首字母(大寫),但不加縮寫點。作者為三人或少於三人時應全部寫出,之間用「,」號相隔;三人以上只列前三人,後加「等」字。著錄題名、刊名、或書名時,不註明書號。

文後「參考文獻」的內容一般按照下列順序排列: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篇名、書名或刊名)、文獻標識碼、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H. word中參考文獻的設置

需要撰寫畢業論文的童鞋不妨進來學習咯,具體設置步驟如下:
一、論文注釋
當頁頁下注怎麼設置
1、知道你需要在哪裡寫注釋:你的論文中用到了某一個資料中的某一個觀點;你的論文中出現了一個術語來自某個文獻;某個並不太熟悉但是很重要人物等等。這些情況都需要你進行注釋。
2、在需要注釋的位置輸入一個腳注,方法是點擊逗引用地,然後找到插入腳注。我們選擇插入腳注。

3、這時候我們的游標自動跳轉到了頁腳,這里就是我們插入腳注的地方。我們看到在正文和頁腳都多了一個小逗1地這是腳注的序號。

4、如果你覺得腳注序號的格式不對,你需要點擊這個位置,展開腳注對話框。然後選擇編號格式。

5、點擊右邊的小三角可以展開看到有很多格式可以選擇,根據論文的格式要求進行選擇。

6、知道了怎樣添加腳注還要知道腳注的書寫格式。筆者列出如下格式標准和例子:
著作類引用格式:責任者(必要時加註責任方式):《題名》其他題名信息(如卷冊),其他責任者(如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必要時加註版次),引文頁碼。範例:[1]孔飛力:《叫魂》,陳兼、劉昶譯,上海:上海書店,1999年,第207頁。
期刊類:責任者:《文章題名》,《連續出版物(期刊、報紙)題名》其他題名信息(中國大陸以外出版的中文報刊出版地)出版年、卷、期或出版日期,頁碼或版次(任選),影印或其他方式出版的合訂本版本信息。範例:[2]王晴佳:《中國二十世紀史學與西方——論現代歷史意識的產生》,《新史學》(台北)第9卷第1期,1998年3月,第55-82頁。
外文文獻:著作、著作中析出文獻、連續出版物析出文獻注項與順序同中文,但須用英文標點,即責任者與題名間用英文逗號,著作題名為斜體,析出文獻題名為正體加英文引號,出版日期為全數字標注,責任方式、卷冊、頁碼等用英文縮略方式。範例:著作:[1]Randolph Starn and Loren Partridge, The Arts of Power: Three Halls of State in Italy, 1300-16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1992, pp. 19-28.譯著:[2]M. Polo, 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 trans.by William Marsden, Hertfordshire: Cumberland House, 1997, pp. 55, 88.
二、參考文獻怎麼弄
1、參考文獻需要在論文的最後獨立一個版面,列出引用過的文獻資料。
2、首先在論文的末尾插入一個分頁。把游標放到參考文獻的前面,然後點擊插入——分頁。注意,有的論文並不要求分頁,你注意自己學校的要求。

3、按照論文引用的順序列出參考文獻,注意文獻的順序一定不能錯了。最好的方法就是你一邊寫論文一邊寫參考文獻,這樣參考文獻與論文引用的順序就是一致的。另外參考文獻的書寫格式是和腳注的書寫方式一樣的,我們參考上面步驟⑥的例子寫。

4、編排參考文獻的格式:每一篇文獻都是一個自然段,每個自然段用序號開始,格式為[1][2][3]……

5、調整各自然段的字體,一般字體為宋體,大小為小五。

I. 有沒有講模糊限制語語用功能的書籍

高健 2009.元話語研究:理論與實踐
Hyland, K. 2008. Metadiscourse
蔣婷 2006.
論學術英語中的情態模糊限制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