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參考文獻
曹永清.1999.東昆侖—柴達木盆地北緣岩漿活動、構造演化、深部過程與成礦(博士學位論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1~91
常承法,潘裕生,鄭錫瀾等.1982.青海高原地質構造.北京:科學出版社,20~60
常印佛,劉湘培,吳言昌.1991.長江中下游銅鐵成礦帶.北京:地質出版社,1~379
陳義賢,陳文寄,周新華等.1991.遼西及鄰區中生代火山岩.北京:地震出版社,1~279
陳義賢,陳文寄,周新華等.1997.遼西及鄰區中生代火山岩.北京:地質出版社,1~279
陳毓川主編.1999.中國主要成礦區帶礦產資源遠景評價.北京:地質出版社,1~536
池際尚,路鳳香主編.1996.華北地台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特徵.北京:科學出版社,1~292
鄧晉福,戴聖潛,趙海玲等.2002c.銅陵Cu-Au(Ag)礦床——流體-成礦系統和亞系統的識別.礦床地質,21(4):317~322
鄧晉福,鄂莫嵐,路風香.1985.東北地質新生代玄武岩及其與大陸裂谷構造的關系.見:國際交流地質學術論文集——為27屆國際地質大會撰寫,第3號.北京:地質出版社,13~22
鄧晉福,賴紹聰,趙海玲等.1994.青海陸內造山火成岩成對性與造山過程[A].見:歐陽自遠,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研究新進展(1)[C].蘭州大學出版社,134~135
鄧晉福,劉厚祥,趙海玲等.1996.燕遼地質燕山期火成岩與造山模型.現代地質,10(2),137~148
鄧晉福,莫宣學,羅照華等.1999.火成岩構造組合與殼幔成礦系統.地學前緣,6(2):259~269
鄧晉福,莫宣學,羅照華等.2001.青藏高原岩石圈不均一性及其動力學意義.中國科學(D),31(增刊):55~60
鄧晉福,莫宣學,肖慶輝等.2002b.地質事件序列與造山過程PTt軌跡.岩石礦物學雜志,21(4):336~342
鄧晉福,莫宣學,趙海玲等.1997.新生代以來中國大陸岩石圈尺度的大地構造分區.地球科學,22(3):227~232
鄧晉福,莫宣學,趙海玲等.1997.岩漿活動與地球多層對流系統.地學前緣,4(3~4):205~210
鄧晉福,莫宣學,趙海玲等.1998a.殼幔物質與深部過程.地學前緣,5(3):67~75
鄧晉福,莫宣學,趙海玲等.1999b.岩石圈/軟流圈系統的大災害與巨型礦集區形成.見:裴榮富,翟裕生,張來紅主編,深部構造作用與成礦.北京:地質出版社,36~43
鄧晉福,莫宣學,趙海玲等.1999c.中國岩石圈-軟流圈系統大災害與成礦環境.礦床地質,18(4):309~315
鄧晉福,吳宗絮.2001.下揚子克拉通岩石圈減薄事件與長江中下游Cu-Fe成礦帶.安徽地質,11(2):86~91
鄧晉福,楊建軍,賴紹聰等.1996b.格爾木-額濟納旗斷面走廊火成岩構造組合和大地構造演化.現代地質,10(3),330~343
鄧晉福,葉德隆,趙海玲等.1992.下揚子地質火山作用、深部過程與盆地形成.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1~184
鄧晉福,趙崇賀.1996a.華北地台的構造格局及其與金伯利岩岩漿活動的關系.見:池際尚,路風香主編:華北地台的金伯利岩及古生代岩石圈地幔特徵[C].北京:科學出版社,1989,7~15
鄧晉福,趙崇賀等.1980.武山含礦(銅)岩體的岩石學及其成因探討.礦物學岩石學論叢(一).北京:地質出版社,14~89
鄧晉福,趙海玲,莫宣學等.1996a.中國大陸根-柱構造.北京:地質出版社,1~110
鄧晉福,戴聖潛,吳宗絮等.2000a.大別造山帶岩石學結構和熱結構及其地質意義.地質學報,74(3):206~215
鄧晉福,莫宣學,趙海玲等.1994.中國東部岩石圈根/去根作用於大陸活化.現代地質,8(3):349~356
鄧晉福,汪洋,趙海玲等.2002a.岩漿-構造-熱事件序列PTt軌跡與造山深部過程.見:肖慶輝等花崗岩研究思維與方法.北京:地質出版社,121~127
鄧晉福,吳宗絮,莫宣學等.1999a.華北地台前寒武花崗岩類、陸殼演化與克拉通形成.岩石學報,15(2):190~198
鄧晉福,趙海玲,羅照華等.1998.岩石圈軟流圈系統的形成與演化[A].見:歐陽自遠主編,世紀之交礦物學岩石學地球化學的回顧與展望[ C].北京:原子能出版社,97~104
鄧晉福.1987.岩石相平衡與岩石成因.武漢:武漢地質學院出版社,1~198
鄧晉福.1989.開放的岩漿體系八十年代火成岩研究的新進展之一.地質科技情報,8(2):1~7
鄧晉福.1990.岩漿-成礦作用-板塊構造.地質科技情報,9(2):39~44
洪大衛,王式洗,黃懷曾.1991.中國北疆及其鄰區晚古生代—三疊紀鹼性花崗岩帶及其地球動力學意義初探,見:中國北方花崗岩及其成礦作用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40~48
洪大衛等.2000.興蒙造山帶正(Nd,t)值花崗岩的成因和大陸地殼生長.地學前緣,7(2):441~456
賴紹聰,劉池陽,Oreilly S R.2001.北羌塘高鉀鈣鹼火山燕系列成因及其大陸動力學意義.中國科學(D),31(增刊):34~42
李文達,毛建紅,朱雲鶴等.1996.中國東南部中生代火成岩與礦床.北京:地震出版社,1~157
羅照華,鄧晉福,曹永清等.1999.青海省東昆侖地質晚古生代—早中生代火山活動的區域構造演化.現代地質,13(1):51~56
莫宣學、路風香、沈上越等.1993.三江特提斯火成作用與成礦.北京:地質出版社
潘桂棠,王培生,徐耀榮等.1990.青藏高原新生代構造演化.北京:地質出版社,6~24
裴榮富,吳良士,熊群堯等.1998.中國特大型礦床成礦偏在性與異常成礦構造聚斂場.北京:地質出版社,1~418
邱瑞照,鄧晉福,周肅等.2004.華北地區岩石圈類型:地質與地球物理證據[J].中國科學(D輯),34(8):689~711
任紀舜,王作勛,陳炳蔚等.1999.中國及鄰區大地構造圖及其說明書.北京:地質出版社,1~50
湯中立,李文淵.1995.金川銅鎳(含硫)礦床成礦模式及地質對比.北京:地質出版社,1~209
唐永成,吳宗昌,儲國正等.1998.安徽沿江銅金屬礦床地質.北京:地質出版社,1~351
塗光熾.1998.試論非常規超大型礦床物質組成、地質背景、形成機制的某些獨特性.中國科學(D輯),28(增刊):1~6
塗光熾等.2000.中國超大型礦床(Ⅰ).北京:科學出版社,1~584
塗光熾主編.1995.龐然大物-與尋找超大型礦床有關的基礎研究.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116
韋永福,呂英傑.1994.中國金礦床.北京:地震出版社,379
吳福元,江博明,林強.1997.中國北方造山帶造山後花崗岩的同位素特點與地殼生長意義.科學通報,42:2188~2192
吳宗絮.1985.華南其些含稀土元素花崗岩的地球化學特徵及其形成的物理化學條件.岩石學報,1(1):34~48
肖序常,李廷棟.2000.青藏高原的構造演化與隆升機制.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313
翟裕生,鄧軍,李小波.1999.區域成礦學.北京:地質出版社,1~287
翟裕生,姚書振,林新多等.1992.長江中下游鐵銅(金)成礦規律.北京:地質出版社
翟裕生,張湖,宋鴻林等.1997.大型構造與超大型礦床.北京:地質出版社,1~180
翟裕生.1997.地史中成礦演化的趨勢和階段性.地學前緣,4(4):197~204
張理剛.1994.東亞岩石圈塊體地質.北京:科學出版社,1~379
趙一鳴,張德全.1997.大興安嶺及其鄰區銅多金屬礦床成礦規律與遠景評價.北京:地質出版社,1~318
Boyd FR.1989.Compositional distinction between oceanic and cratonic lithosphere.EPSL 96:15~26
Condie K.C.Plate tectonics and crustal evolution.New York:Pergamon,1982:1~310
Davis G A,Qian X-L,Zheng Y-D et al.1996.Mesozoic deformation and plutouism in the Yunmeng Shan:a metamorphic core complex noreh of Beijing,China.In:Yin A.&Harrison TM eds.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Asia,Carmb.Univ.Press.253~280
Davis GA,Zheng YD,Wang C et al.,2001.Mes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Yanshan fold and thrust belt,with emphsis on He-bei and Liaoning provinces,northern China,GSA,Memoir 194,171~197
Deng Jinfu,Luo Zhaohua,Zhao Hailing,et al.1998.Trachyte and syenite:petrogenesis constrained by the petrological phase e-quilibrium.北京大學國際地質科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地質出版社,745~757
England P C & Thompson A B.1986.Some thermal and tectonic models for crustal meleting in continental collision zones[A].Coward & Ries.Collision Tectonics[ C],GSA Spec.Pub.,19:83~94
Falloon T J&Danyushebsky L V.2000.Melting of rafractory mantle at 1.5,2and 2.5 Gpa under anhydrous and H2 O-undersatu-rated condition:Implications for the petrogenesis of high-Ca boninites and the influence of subction components on mantle meltong,H.Petrol.,41(2):257~283
Flower M F J,Tamaki K&Hoang N.1998.Mantle extrusion:A model for dispersed volcanism and DUPAL-like asthenosphere in east Asia and the westera Pacific.In Flower et al eds,Mantle plane and plate interactions in East Asia,Geodyn.series,27,AGU,Washington,67~88
Flower,MFJ,Russo RM,Widom E et al.2000.The significance of boninite in Tethyan subction-accretion complexes,IGCP-430 workshop I,Civasna Romania,Abstract,20~22
Frey FA 1978,Intergrated models of basaltic petrogenesis:A study of quartzw tholeiite to olivine melilite from south eastern Aus-tralia utilaizing geochemical and experimental petrological data,J.Petrol.19:463~513
Gee L L & Sack RO,1988,Experimental petrology of melilite nephilinites,J.Petrol,29:1233~1255
Gill JB.1981.Orogenic andesites and plate tectonics,New York:Springer-Verlag,390
Grovew TL&Kinzler RJ,1986.Petrogenesis of andesites,Ann.Rev.Earth Plant.Sci.,14:417~454
Huang X,Ziwei B and DePaolo.1986.Sm-Nd isotope study of early Archean rocks.Qiannan,Hebei Province,China.Geochim.Cosmochim.Acta,50:625~631
Jahn B M,Zhou XH,Li JL.1990.Formation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southeadtern China and Taiwan:Isotopic and geochemical constraints.Tectonophys.183:145~160
Jahn BM,Vidal P,Kroner A.1984.Multi-chronometric ages and origin of Archaean tonalitic genisses in Finnish Lapland:a case for ling crustal residence time.Contrib,Mineral Petrol.,86:398~408
Jin Wei and Lin Shuxun.1994.The lithological association and geological features of early Proterozoic orogenic belt Daqinshan,Nei Mongol,in:Qian X andWand R.eds.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gramulite terrain in north part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Beijing:Seismol.Press,32~4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Johnston A D and Wyllie P J.1988.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of Archean trondhjimites based on phase relationships of Nuk gneiss with H2 Oat 15kbar.Contrib.Mineral.Petrol.,100:35~46
Kushirn I,1990.Partial melting of mantle wedge and evolution of island arc crust,JGR 95(B10)15929~15939
Le Fort P.1981.Manashi leucogranite:a collision signature of the Himalaya,a model for it genesis and emplacement,JGR,86(B11):10545~10568
Liegeois J-P,Navez J,Hertogen J et al.1998.Contrasting origin of post-collisional high-k calc-alkaline and shoshonitic versus al-kaline and peralaline granitoids.The use of sliding normalization.Lithos,45:1~28
Lu Liangzhao,Xu Xuechun and Lin Fula.1996.Early Precambrian khondalite serier in north part of China.Zhangchun:Zhang-chun Press.1~276
Martin H.1987.Petrogenesis of Archean Trondhjemitesn tonalities and granodiorites from eastern Finland:major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J.Petrol.28:921~953
Morgan P.1984.The thermal structure and thermal evolution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Phys.Chem.Earth,15:107~193
Morrison G W.1980.Characteristics and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shoshonite rock association.Lithos,13:97~108
Mysen B.1975.Partitioning of iron and magnesium between crystals and partial melts in peridotite upper mantle.CMP,52:69~76
Oliver J.1986.Fluids expelled tectonically from orogenic belts:Their role in hydrocarbon migration and other geologic phenomena Geol.14:99~102
Pan Y,Kidd W S F.1992.Nyainqentanglha shear zone:Alate Miocene extensional detachment in the southern Tibetan Plateau.Geol.,20:775~778
Pei Rongfu & Hong Dawei.The granite of south China and their metallogeny.Episodes,1995,18(1~2):77~82
Polet J&Anderson D L.1995.Septh estent of cratous as inferred from tomograpohic studies Geol.,23:205~208
Qian Xianglin and Wang Renmin et al.1994.Geological evolution of the granulite terrain in north China craton.Seismol.Press.1~234
Rapp RP,Watson E B,Miller C F.1991.Partial melting of amphibolite/eclogite and the origin of Archean trindhjemites and to-nalites,Precamb.Res.,51:1~25
Ringwood AE.1975.Composition and petrology of the Earth』s mantle,McGraw-Hill,Inc.1~618
Sun Dazhong and Wu Weixing et al.1993.Precamlrian age-tectonic framework and age-crustalstucture of Zhongtiao Shan,Bejing:Geol.Pub.house,1~180
Sun Weiton,Ben Zichang and Zhi Xianchang et al.1997.Os-isotopic composition of peridotite xenolith in Panshishan by N-TIMS method.Chinese Sci.Bull.42(21):2310~2313
Sylvester PJ.1989.Post-collisional alkaline granites.J.Geol.,97:261~280
Takahashi E&Kushino I.1983.Melting if a dry peridotite at high pressure and basbaltic magma genesis,Am,Miner.68:859~879
Thomposon A B&England PC.1984.Pressure-temperature-time paths of regional metamorphism.Ⅱ,Their inference and inter-pretation fron using mineral assemblages in metamorphic rocks.J.Petrol.,25(4):929~955
Tu Guang.1995.Some problems pertaining to super-large ore deposits of China.Episodes,116
Wang Hongzheng,MoXuanxue.1995.An outline of the tectonic evolution of China.Episodes,18(1~2):6~16
Zhai YS,Deng J.1996.Outline of the mineral reaources of China and their tectonic setting.Austral.J.Earth Sci.,43:673~685
❷ 論文參考文獻的基本要求有哪幾點
畢業論文的撰寫及答辯考核是順利畢業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衡量畢業生是否達到要求重要依據之一。但是,由於許多應考者缺少系統的課堂授課和平時訓練,往往對畢業論文的獨立寫作感到壓力很大,心中無數,難以下筆。因此,就畢業論文的撰寫進行必要指導,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畢業論文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於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二)、選好課題後,接下來的工作就是研究課題,研究課題一般程序是:搜集資料、研究資料,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最後是執筆撰寫、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課題的基礎工作——搜集資料。考生可以從查閱圖書館、資料室的資料,做實地調查研究、實驗與觀察等三個方面來搜集資料。搜集資料越具體、細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資料的文獻目錄、詳細計劃都列出來。首先,查閱資料時要熟悉、掌握圖書分類法,要善於利用書目、索引,要熟練地使用其他工具書,如年鑒、文摘、表冊、數字等。其次,做實地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能獲得最真實可靠、最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調查研究時要做到目的明確、對象明確、內容明確。調查的方法有:普遍調查、重點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調查的方式有:開會、訪問、問卷。最後,關於實驗與觀察。實驗與觀察是搜集科學資料數據、獲得感性知識的基本途徑,是形成、產生、發展和檢驗科學理論的實踐基礎,本方法在理工科、醫類等專業研究中較為常用,運用本方法時要認真全面記錄。
第二、研究課題的重點工作——研究資料。考生要對所搜集到手的資料進行全面瀏覽,並對不同資料採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如閱讀、選讀、研讀。
第三、研究課題的核心工作――明確論點和選定材料。在研究資料的基礎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和見解,根據選題,確立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提出自己的觀點要突出新創見,創新是靈魂,不能只是重復前人或人雲亦雲。同時,還要防止貪大求全的傾向,生怕不完整,大段地復述已有的知識,那就體現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
第四、研究課題的關鍵工作――執筆撰寫。下筆時要對以下兩個方面加以注意:擬定提綱和基本格式。
第五、研究課題的保障工作――修改定稿。通過這一環節,可以看出寫作意圖是否表達清楚,基本論點和分論點是否准確、明確,材料用得是否恰當、有說服力,材料的安排與論證是否有邏輯效果,大小段落的結構是否完整、銜接自然,句子詞語是否正確妥當,文章是否合乎規范。
❸ 主要參考文獻
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 .1997.可持續發展詞語釋義 [M] .北京: 學苑出版社
國家環境保護局自然保護司 .1995.中國生態環境補償費的理論與實踐 [M]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擺萬奇 .2000.深圳市土地利用動態趨勢分析 [J] .自然資源學報,15 (2): 112 ~116
擺萬奇,趙士洞 .1997.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研究模型綜述 [J] .自然資源學報,12 (2): 169 ~175
畢曉麗,洪偉 .2001.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進展 [J] .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17 (5): 122 ~125
卞建民,林年豐,湯潔 .2002.土地鹽鹼荒漠化預警理論及實證研究 [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 .22 (2): 207 ~209
蔡運龍 .2001.土地利用/土地覆被變化研究: 尋求新的綜合途徑 [J] .地理研究,20 (6): 645 ~652
常慶瑞,蔣平安,周勇等 .2004.遙感技術導論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暢軍慶,張榮南 .1997.南水北調湖北庫區水環境現狀及問題分析 [J] .環境科學與技術,(2): 1 ~4
陳百明 .1997.試論中國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變化及其人類驅動力研究 [J] .自然資源,(2): 31 ~36
陳國階 .1996.對環境預警的探討 [J] .重慶環境科學,18 (5): 1 ~4
陳國階 .2002.論生態安全 [J] .重慶環境科學,24 (3): 1 ~4
陳國階,何錦峰 .1999.生態環境預警的理論和方法探討 [J] .重慶環境科學,21 (4): 8 ~11
陳美蘭,吳延熊,周國模等 .1999.預測、監測和預警關系的初步探討 [J] .浙江林學院學報,16 (1): 10 ~13
陳佑啟,PeterHVerburg.2000.中國土地利用-覆被的多尺度空間分布特徵分析 [J] .地理科學,20 (3): 197 ~65
陳治諫,陳國階 .1992.環境影響評價的預警系統研究 [J] .環境科學,13 (4): 20 ~26
丁一匯,王守榮主編 .2001.中國西北地區氣候與生態環境概論 [M] .北京: 氣象出版社
竇明,左其亭,胡彩虹 .2005.南水北調工程的生態環境影響評價研究 [J] .鄭州大學學報 (工學版),26 (2): 63~ 66
方創琳,張小雷 .2001.乾旱區生態重建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研究進展 [J] .生態學報,21 (7): 1163 ~1170
傅伯傑 .1991.區域生態環境預警的原理與方法 [J] .資源開發與保護,7 (3): 138 ~141
傅伯傑,陳利頂 .1996.景觀多樣性的類型及其生態意義 [J] .地理學報,51 (5): 454 ~461
傅伯傑,陳利頂,劉國華 .1999.中國生態區劃的目的、任務及特點 [J] .生態學報,19 (5): 591 ~595
傅伯傑,陳利頂,馬克明等 .2001.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高更和 .2002.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源頭區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南陽市漢水流域研究 [J] .水土保持通報,(3): 65 ~68
高志強,劉紀遠,庄大方 .1999.基於遙感和 GIS 的中國土地利用/土地覆蓋的現狀研究 [J] .遙感學報,3 (2): 134~ 139
顧朝林 .1999.北京市土地利用/覆被變化機制研究 [J] .自然資源學報,14 (4): 307 ~312
關文彬,謝春華,李春平等 .2003.荒漠化危害預警原理與評價方法 [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5 (3): 79 ~83
關文彬,謝春華,孫保平等 .2001.荒漠化危害預警預景指標體系研究 [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3 (1): 44 ~47
郭中偉 .2001.建設國家生態安全預警系統與維護體系———面對嚴重的生態危機的對策 [J] .科技導報,(1): 54 ~56
胡安焱,郭生練,劉燕等 .2006.乾旱區內陸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模糊綜合評價 [J]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17 (2):69 ~ 73
黃秉維 .1996.論地球系統科學與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基礎 [J] .地理學,51 (4): 289 ~294
惠映河,蔣曉輝 .2001.水資源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J] .水土保持通報,21 (1): 30 ~34
蔣國富,白耕勤 .2004.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區生態環境問題探析 [J]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3(9): 72 ~ 76
金嵐主編 .1992.環境生態學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靳英華,趙東升,楊青山等 .2004.吉林省生態環境敏感性分區研究 [J] .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36 (2): 68 ~74
康慕誼,江源,石瑞香 .2000.NECT 樣帶 1984 ~1996 年土地利用變化分析 [J] .地理科學,20 (2): 115 ~120
李紅鷹 .2000.層次分析法在農業生態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J] .監測與環境,(7): 30 ~31
李峻,董立克,慕金波等 .2000.區域環境質量預警研究 [J] .山東環境,(3): 19 ~20
李平,李秀彬,劉學軍 .2001.我國現階段土地利用變化驅動力的宏觀分析 [J] .地理研究,20 (2): 129 ~138
李如忠 .2001.巢湖流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初步研究 [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4 (5): 987 ~990
李崧,邱微,趙慶良等 .2006.層次分析法應用於黑龍江省生態環境質量評價研究 [J] .環境科學,27 (5): 454 ~461
李曉兵 .1999.國際土地利用/土地覆蓋變化的環境影響研究 [J] .地球科學進展,14 (4): 395 ~399
李曉秀 .1997.北京山區生態環境質量評價體系初探 [J] .自然資源,(5): 31 ~35
李秀彬 .1996.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核心領域 [J] .地理學報,51 (6): 553 ~556
李祚泳,鄧興民 .1995.綜合環境質量的 B-P 網路二級評價 [J] .環境科學研究,8 (3): 32 ~35
李祚泳,彭荔紅 .1999.基於人工神經網路的農業病蟲害預測模型及其效果檢驗 [J] .生態學報,19 (5): 759 ~762
林年豐,湯潔 .2000.GIS 與環境模擬在環境地學研究中的作用和意義 [J] .土壤與環境,9 (4): 259 ~262
劉昌明 .2002.南水北調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J] .海河水利,(1): 1 ~5
劉昌明,沈大軍 .1997.南水北調工程的生態環境影響 [J] .大自然探索,16 (2): 1 ~6
劉彥隨 .2001.山地土地類型的結構分析與優化利用 [J] .地理學報,56 (4): 426 ~436
陸登櫆 .1997.遙感技術在農業工程中應用 [M] .北京: 科技出版社
羅先香,鄧偉 .2000.松嫩平原西部土壤鹽漬化動態敏感性分析與預測 [J] .水土保持學報,14 (3): 36 ~40
馬乃喜 .1998.區域生態環境評價中的幾個理論問題 [J] .西北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8 (4): 330 ~334
毛漢英 .1996.山東省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初步研究 [J] .地理研究,15 (4): 16 ~23
梅寶玲,陳舜華 .2003.內蒙古生態環境預警指標體系研究 [J] .南京氣象學院學報,26 (3): 384 ~393
苗鴻,王效科,歐陽志雲 .2001.中國生態環境脅迫過程區劃研究 [J] .生態學報,21 (1): 7 ~13
牛文元 .1994.持續發展導論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13 ~16
歐陽志雲,王效科,苗鴻 .2000.中國生態環境敏感性及其區域差異規律初步研究 [J] .生態學報,20 (1): 9 ~12
冉聖宏,金建君,薛紀渝 .2002.生態脆弱區評價的理論與方法 [J] .自然資源學報,17 (1): 117 ~122
任志遠,張艷芳 .2003.土地利用變化與生態安全評價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邵東國,李元紅,王忠靜等 .1996.基於神經網路的乾旱內陸河流域生態環境預警方法研究 [J] .中國農村水利水電,(6): 10 ~ 12
盛連喜,馮江,王娓 .2005.環境生態學導論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史德明,梁音 .2002.我國脆弱生態環境的評估與保護 [J] .水土保持學報,16 (1): 6 ~10
史培軍,陳晉,潘耀忠 .2000.深圳市土地利用變化機制分析 [J] .地理學報,55 (2): 151 ~160
史培軍,宮鵬,李小兵等著 .2000.土地利用/覆蓋變化研究方法與實踐 [M] .科學出版社
史培軍,江源,王靜愛等 .2004.土地利用/覆蓋變化與生態安全響應機制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蘇維詞,李久林 .1997.烏江流域生態環境預警評價初探 [J] .貴州科學,15 (3): 207 ~214
孫希華 .1999.山東農業生態環境質量評價與發展策略 [J]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14 (2): 161 ~165
湯潔,林年豐,卞建民 .1999.農業生態地質環境質量綜合評價———以吉林省乾安縣為例 [J] .世界地質,18 (2):89 ~ 94
湯麗妮,張禮清,王卓 .2003.人工神經網路在生態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J] .四川環境,22 (3): 69 ~72
唐劍武,葉文虎 .1998.環境承載力的本質及其定量化初步研究 [J] .中國環境科學,18 (3): 227 ~230
陶駿昌主編 .1994.農業預警概論 [M] .北京: 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1 ~10
王根緒,錢鞠,程國棟 .2001.區域生態環境評價 (REA)的方法與應用 [J] .蘭州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37(2): 131 ~ 140
王立群 .1991.關於建立我國森林資源預警系統的初步研究 [J] .林業經濟,(5): 16 ~19
王良健,劉偉,包浩生 .1999.梧州市土地利用變化的驅動力研究 [J] .經濟地理,19 (4): 74 ~79
王龍 .1995.山西煤炭開發與生態環境預警初探 (J).生態經濟,(5):
王橋,楊一鵬,黃家柱等 .2005.環境遙感 [M] .北京: 科學出版社
王讓會,樊自立 .1998.塔里木河流域生態脆弱性評價研究 [J] .乾旱環境監測,12 (4): 218 ~323
王思敬,戴福初 .1997.環境工程地質評價、預測與對策分析 [J] .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8 (1): 27 ~34
王秀蘭 .1999.基於遙感的呼倫貝爾盟農牧業土地利用變化及其對地區農業持續發展影響 [J] .地理科學進展,18(4): 322 ~ 330
文傳甲 .1997.三峽庫區大農業的自然環境現狀與預警分析 [J] .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 6 (4): 340 ~345
文傳甲 .1998.三峽庫區農業生態經濟系統的預警分析 [J] .山地研究,16 (1): 13 ~20
伍黎芝 .2000.生態脆弱區土地資源可持續利用問題 [J] .中國土地科學,14 (2): 13 ~16
武永峰,任志遠 .2002.陝西省脆弱生態環境定量評價研究 [J] .乾旱區資源與環境,16 (2): 10 ~14
夏軍 .1999.區域水環境及生態質量評價 [M] .武漢: 武漢水利電力大學出版社
謝志仁,劉庄 .2001.江蘇省區域生態環境綜合評價研究 [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11 (3): 85 ~88
徐福留 .2001.城市環境質量多級模糊綜合評價 [J] .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14 (2): 13 ~15
徐正春 .1993.森林資源預警系統初步研究 [J] .林業經濟,(1): 58 ~62
許學工 .1996.黃河三角洲生態環境的評估和預警研究: (J).生態學報,16 (5): 461 ~468
閻積惠,康慧,陳懷亮 .1995.TM 圖像地質應用原理與方法 [M] .北京: 冶金工業出版社
顏衛忠 .2002.環境預警指標體系研究 [J] .長沙電力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17 (3): 87 ~90
楊桂山 .2001.長江三角洲近 50 年耕地數量變化的過程與驅動機制研究 [J] .自然資源學報,16 (2): 121 ~127
楊天柱 .2005.丹江口庫區生態林現狀與建設對策 [J] .河南林業科學,25 (2): 38 ~40
楊偉光,付怡 .1999.農業生態環境質量的指標體系與評價方法 [J] .監測與評價,(2): 42 ~43
楊志峰,徐俏等 .2002.城市生態敏感性分析 [J] .中國環境科學,22 (4): 360 ~364
姚建 .1998.AHP 法在縣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J] .重慶環境科學,20 (2): 11 ~14
姚建,王燕,雷蕾等 .2006.岷江上游生態脆弱性的模糊評價 [J]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3 (2): 90 ~92
葉文虎,欒勝基 .1994.環境質量評價學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葉亞平,劉魯君 .2000.中國省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J] .環境科學研究,13 (3): 33 ~36
喻良,伊武軍 .2002.層次分析法在城市生態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 [J] .四川環境,21 (4): 38 ~40
張大任 .1991.洞庭湖生態環境預警 [J]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7 (2): 42 ~44
張合平,劉雲國 .2002.環境生態學 [M]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張明 .1999.區域土地利用結構及其驅動因子的統計分析 [J] .自然資源學報,14 (4): 381 ~384
張天義,張興遼,張克偉等 .2003.遙感 .河南省國土資源綜合調查與評價 [M] .北京: 地質出版社
張崢,張建文,李寅年等 .1999.濕地生態評價指標體系 [J] .農業環境保護,18 (6): 283 ~285
趙躍龍 .1999.中國脆弱生態環境類型分布及其綜合治理 [M]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趙躍龍,劉燕華 .1994.中國脆弱生態環境類型劃分及其范圍確定 [J] .雲南地理環境研究,6 (2): 34 ~44
趙躍龍,劉燕華 .1996.中國脆弱生態環境分布及其與貧困的關系 [J] .地球科學進展,11 (3): 245 ~251
趙躍龍,張玲娟 .1998.脆弱生態環境定量評價方法的研究 [J] .地理科學,18 (1): 73 ~79
鄭新奇,王愛萍 .2000.基於 RS 與 GIS 的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綜合評價研究———以山東省為例 [J] .環境科學學報,20(4): 489 ~ 493
朱東紅,上官鐵梁,蘇志珠等 .2000.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方法 [J] .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 64 ~67
朱發 .1999.層次分析法在石羊河流域生態環境現狀評價中的應用 [J] .甘肅水利水電技術,(1): 66 ~68
朱曉華,楊秀春 .2002.層次分析法在區域生態環境質量評價中的應用研究 [J]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18 (5): 43 ~46
庄鎖法 .2000.基於層次分析法的綜合評價模型 [J] .合肥工業大學學報 (自然科學版),23 (4): 582 ~590
左偉,王橋,王文傑等 .2002.區域生態安全評價指標與標准研究 [J] .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8 (1): 67 ~71
Annemarie.1997.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the LUCC Science Plan in Europe [M] .LUCC new sletter,(1): 7 ~ 10
Barnthouse LW.1992.Tlne role of models i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Environ Toxicol Chem,(11): 1751 ~ 1760
Blaszczynski J S.1997.Landform Characterization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Photogrammetric 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63 (2): 183 ~ 191
Boughton DA,Smith ER and O'Neill RV.1999.Regional vulnerability: A conceptual framework.Ecoyst Health,(5): 312 ~322
Edwards G, Lovwel.K E1996.Modeling Uncertainty in Photointerpreted Boundaries.PhotogrammetricEngineering and Remote Sensing.62 (4): 377 ~ 3
Farina A.1988.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M] .London: Chapman & Hall,1 ~ 130
Lambin E F,Baulies X etal.1999.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A] .IGBP Report No.48 & IHDP Report No.10 [C] .Stochkholm: IGBP,11 ~ 16
TurnerⅡBL,Skole D,Sanderson S et al.1995.Land-use and land-cover change science / research plan [M] .IGBP Report No.35 and HDP Report No.7.Stochkholm: IGBP
Turner I BL,David Skole, Steven, Sanderson.1995.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LUCC ): Science / Research Plan[R] .IGBP Reports,No.35
Turner II BL.1990.Two type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definitional and spatial scale issues in their human dimension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Humanand Policy Dimension,1 (1): 14 ~ 22
❹ 論文參考文獻
免費下載到需要的論文參考文獻的方法:找網路經驗【 cnki中國知網怎麼免費下版載論文 】權
摘要類型
報道型摘要表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及內容梗概的簡明摘要。
指示型摘要表明一次文獻的主題范圍的簡明摘要。
報道/指示型摘要 是以報道型文摘的形式表述一次文獻中信息價值較高的部分,而以指示性文摘的形式表示其餘的部分的文摘形式。
摘要特點
報道型摘要方法、結果、結論等3部分必須寫得詳細,目的和其他等2部分寫得簡單。
指示型摘要目的部分必須寫得詳細,而方法、結果、結論、其他等4部分可以寫得簡單。
報道/指示型摘要上述5個部分都必須寫得詳細。字數一般以400字左右為宜。
❺ 參考文獻的標准格式
畢業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按專著、論文等分類後順序列出,置於致謝之後,由另頁開始。
(1)文獻標識
論文正文中須標識參考文獻編號,按出現順序用小四號字體標識,置於所引內容
最末句的右上角(上標)。文獻編號用阿拉伯數字置於方括弧「[
]」中,如:×
××××[1];×××××[4,5];×××××[6-8]。當提及的參考文獻為文中
直接說明時,其序號應該與正文排齊,如「由文獻[8,10~14]可知……」。
(2)書寫格式
參考文獻題頭用黑體四號字居中排寫。其後空一行排寫文獻條目。
參考文獻書寫格式應符合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按論文引用順
序編排,文獻編號頂格書寫,加括弧「[
]」,其後空一格寫作者名等內容。文字
換行時與作者名第一個字對齊。
常用參考文獻編寫規定如下:
著作圖書類文獻——[序號]□作者.書名.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
止頁
翻譯圖書類文獻——[序號]□作者.書名.譯者.版次.出版者,出版年:引用
部分起止頁
學術刊物類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學術刊物名.年,卷(期):引用
部分起止頁
學術會議類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編者名.會議名稱,會議地址,年
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學位論文類文獻——[序號]□學生姓名.學位論文題目.學校及學位論文級別.
答辯年份:引用部分起止頁
其中:文獻作者為多人時,一般只列出3
名作者,不同作者姓名間用逗號相隔。
外文姓名按國際慣例,將作者名的縮寫置前,作者姓置後;學術刊物文獻無卷號
的可略去此項,直接寫「年,(期)」。
是這樣的。不然
你到
腳丫
代寫論文
站了解下
❻ 基坑哪些參考文獻
基坑工程手冊(2009 第二版)
深基坑工程設計施工手冊-龔曉南-1998
❼ 參考文獻翻譯,麻煩幫忙翻譯
3] Gao Xueshen, Zou Houcun, Jiang Bizhong. Large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influence on adjacent buildings [J]. engineering quality of.2010
(04): 15-18
[4] Chen Fuquan, Su Feng.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n
bearing capacity of foundation near [J]. Journal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engineering excavation. 2008 (04): 468-472
[5] Guan Zhiyong,
an Qi Road, blue, Li Shaofeng. Fractal characteristics of settlement curves of
building foundation [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8 (05):
1415-1418
[6] Song Xinghai. A raft foundation of high rise building
structure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settlement analysis of [D]. Chongqing
University, 2009
[7] Chen Zixiong foundation pit excavation on adjacent
building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 Chongqing University, 2012
[8] Dong
Jianhua, Zhu Yanpeng. A deep foundation pit in Lanzhou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2012 (S1):
93-97
[14] Gong Dongqing, deep foundation pit caused by adjacent
buildings damage assessment method of [J],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8, 30 (S0): 138-143
[15] Lu Xinzheng, Song Erxiang, Jilin, et al. A
super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idering retaining structure and soil interaction
of 3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J]. Chinese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3, 25 (4): 488-491.
[16] Song Erxiang, Lou Peng, Lu XZ, et al. A super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 three-dimensional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J].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2004, 25 (4): 538-543.
❽ 本人急需畢業論文中樁基礎工程的參考文獻,誰知道請告訴下,謝謝!
急需畢業論文中樁基礎工程的參考文獻
偶在寫的時候,都是有人指導的,你可以去找客服幫您一下。我知道一家,他們的文章不錯,免費指導您寫作,也會為您推薦優秀資料.加為好友就行
:四
九
三
零
九
二
五
二
四
❾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試論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與完善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9-11-03
15:50:00
]
作者:李勝利
編輯:studa20
摘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和國內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企業必然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嚴峻形勢,分析企業管理中存在的部分管理理念,提出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樹立經營戰略、打造核心競爭力、優化企業文化等經營理念。
關鍵詞: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經營戰略;核心競爭力
1引言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和國內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企業必然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嚴峻形勢。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勢態下,國內企業應該在強化自身管理上下功夫,發現自身管理理念上的部分不足,樹立現代管理理念並以此指導和貫穿於企業管理活動之中。
2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現狀及相應措施
2.1經營戰略殘缺
誰擁有戰略,誰就擁有未來的市場。在日本企業界的調查中,90%以上的日本企業家認為:「最占時間、最為重要、最為困難的事,就是制定戰略規劃。」
經營戰略又稱「經營單位戰略」。經營戰略是企業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環境,為求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而進行的總體性謀劃。它是企業戰略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經營范圍的科學規定,同時又是制定規劃的基礎。更具體地說,經營戰略是在符合和保證實現企業使命的條件下,在充分利用環境中存在的各種機會和創造新機會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同環境的關系,規定企業從事的事業范圍、成長方向和競爭對策,合理地調整企業結構和分配企業的全部資源。從其制定要求看,經營戰略就是用機會和威脅評價現在與未來的環境,用優勢和劣勢評價企業現狀,進而選擇和確定企業的總體、長遠目標,制定和抉擇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
企業經營戰略的主要作用是:(1)通過制定經營戰略,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調查分析,明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處的地位,對於企業增強自身經營實力有了明確的方向;(2)企業有了經營戰略,就有了經營發展的總綱,發揮企業的整體效益,有利於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3)便於國家和有關部門對企業進行指導,有利於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發展;(4)有利於全面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
事實上,任何一個企業戰略目標的確立與實現,都不能離開企業所處的環境背景以及其所承擔的使命。企業戰略目標的確立和實現需要把握兩個關鍵和一個明確:一個關鍵是對環境信息的充分掌握,另一個關鍵是用正確的方法和思路來整合有關信息並得出相應的論斷、決策和行動方法,以利於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一個明確則是企業戰略目標一定要能很好地回答企業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等問題,並且明確地指出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特別是對於正處於轉型階段的中國企業,提出符合企業自身狀況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是企業統一思想、提高企業凝聚力的有力手段,更是制定中長期戰略規劃的當務之急。
一個科學的戰略規劃必須能夠反應「戰略四步曲」,即我在哪裡、我將往何方、我如何去、如何走好。而目前我國不少企業所制訂的「戰略思路」在這方面常常是內容不足過程殘缺,由於實務的需要他們聚焦精力於「如何去」的問題,對其他方面都不甚清楚,這種偏重於行動的思考而不是偏重於過程的思考不僅使得戰略毫無亮點,而且定向思維會導致其他可能存在的優秀戰略得不到採納。
基於此,我國的現代企業應對企業經營戰略有一個深入的認識,並從以下幾方面樹立並做好企業經營戰略:(1)建立專門機構,進行市場調研和行業分析,確立本企業在國內外市場、在國內外同行業領域內所處的經濟地位,現有的主要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對企業現有經營項目和主要產品所面臨的挑戰及發展趨勢做出分析與評價,對企業現實的經營環境及可能的選擇做出分析和判斷。(2)通過對多種不同方案的分析與評價,提出企業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主導產品和戰略產品,提出經濟發展的基本政策、戰略方針,提出可供選擇的主要投資項目、發展目標和重大經濟指標。(3)提出實現企業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應採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體制、人才戰略、分配方式、科技政策等。(4)提出和制訂基本的經濟發展目標和重大經濟指標,包括成長性目標、收益性目標、有效性目標和社會性目標。並將這些目標和指標分解到各所屬企業和集團的各職能部門。
2.2對「核心競爭力」認識模糊
「核心競爭力」這一術語首次出現是在1990年,著名管理專家C.
K.
Prahalad
和Gary
Hamel在他們所著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一書中指出:「核心競爭力是在一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於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他們認為,隨著世界的發展變化,競爭加劇,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強,企業的成功不再歸功於短暫的或偶然的產品開發和靈機一動的市場戰略,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按照他們給出的定義,核心競爭力是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殊利益的一種獨有技能或技術。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會自動轉化成競爭優勢。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和條件加以支持,核心競爭力將一無是處,毫無價值。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如今人們又把核心競爭力的外延拓展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各個職能系統,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主要局限在研究開發和產品生產上。
核心競爭力首先能很好地實現顧客所看重的價值,如能顯著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效率,增加顧客的效用,從而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迷你化」,它給顧客的核心利益是好攜帶;聯邦快遞的核心能力是極高水準的後勤管理,它給顧客的核心利益是即時運送。
其次,核心競爭力還必須是企業所特有的,並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也就是說它不像材料、機器設備那樣能在市場上購買到,而是難以轉移或復制。這種難以模仿的能力能為企業帶來超過平均水平的利潤。
最後,核心競爭力還具有延展性,能夠同時應用於多個不同的任務,使企業能在較大范圍內滿足顧客的需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光學鏡片成像技術和微處理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成功地進入了復印機、激光列印機、照相機、掃描儀以及傳真機等二十多個產品領域;本田公司的核心專長是引擎設計和製造,這支撐了小汽車、摩托車、割草機和方程式賽車的製造。
核心競爭力不僅可以表現在技術上,還可以表現在生產經營、營銷和財務上。如蘋果電腦的產品設計創新能力,它首開使用滑鼠操作電腦的先河,它的麥金托電腦可看可感的設計,極大地促進了個人和家庭電腦市場的發展;寶潔、百事可樂優秀的品牌管理及促銷能力;豐田的精益生產能力等。正是由於具有這種獨特的能力,使公司取得了成功。
遺憾的是,我國部分企業在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方面表現得非常盲目並在核心競爭力的認識上仍有很多模糊的觀念:(1)競爭力等於核心競爭力。任何企業,相對來講都有競爭力,但絕不是所有企業都有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必須有獨特性,是在企業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積累形成,深深地印上了企業特殊組成、特殊經歷的烙印,其他競爭對手很難復制。核心競爭力的鍛造對一個試圖做大做強的企業來講,好比它的生命。沒有競爭力的鍛造,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鍛造,一個企業不可能有生命力,不可能有將來,不可能有客觀的市場表現,不可能有豐厚的市場利潤。(2)認為擁有核心業務就有核心競爭力。擁有核心業務並不等於自然有了核心競爭力。公司集中資源從事某一領域的專業化經營,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管理、技術、產品、銷售和服務等多方面與同行的差異。在發展這些差異時,企業能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可提高消費者特殊效用的技術、方式和方法。這些「異質性(差異性)」決定了企業之間的效率差異,只是有可能構成今後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之一。(3)沒有核心技術,就認為沒有核心競爭力。戴爾(Dell)公司沒有個人電腦的核心技術,但並不妨礙它成為行業翹楚,因為戴爾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高效的供應鏈管理。
針對以上情況,我國的現代企業應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概念上要有一個准確的把握,要想真正營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唯一的辦法就是綜合分析、正確判斷企業的各方條件,尋找自己的長處,從生產管理、質量、規模、銷售模式、渠道、售後服務、品牌認知、價格、人才等各方面入手,以優勢領域為突破點,對傳統的優勢產業進行改造升級,聘用優秀的管理者和員工,堅持技術創新,走信息化之路,加強營銷知識積累,營造企業文化等等,只有做好其中一項或多項工作,並揚優成勢,才能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3
企業文化沒有個性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說。廣義上講,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講,文化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與制度。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體現的總和。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是不同的。我們現在主要是從狹義的層面強調文化。
目前在我國,企業文化漫天喊,但絕大部分企業沒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中國的企業界,真正優良、有其個性色彩的企業文化非常少。往往表現在:(1)沒有將文化建設提升到戰略的高度,領導重視不夠;(2)將企業文化工作混同於思想政治工作,認為企業文化工作就是協助所在單位黨組織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3)將企業文化建設混同於精神文明建設,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搞活動、樹典型、唱贊歌;(4)將企業文化混同於員工娛樂文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組織員工開展業余文化生活;(5)企業文化建設中大多沒有科學具體的短期目標和中期目標;(6)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往往只注重表層硬文化建設,一味在視覺識別上做文章,而對流程再造、制度建設、育人和領導力水平的提高等高層次文化重視較少;(7)企業文化建設往往是大同小異,缺少企業特色、缺乏自身個性,缺乏本單位、本地區的創意,陷入低水平重復怪圈。
所以,中國企業應當逐步樹立企業文化建設理念,但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米不夠水來湊」,而應該以非常嚴肅的態度來建設自家的企業文化。從共同價值觀念的培育、企業精神的構塑、經營哲學的確立和企業形象設計等多方面入手,多角度全方位構建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代中國企業應立足我國現實國情,放眼全球市場,靜心思考在企業管理理念方面的不足之處,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使企業具有活力和競爭力,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