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朝鮮族文化特色的素材誰有
朝鮮族(韓:조선족),是朝鮮半島(或稱韓半島)和我國東北三省的主要居民。在大韓民國,被稱為韓民族(韓:한민족)。
在我國境內現有人口192.1萬。朝鮮族主要聚居在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其餘分布在吉林其他地區及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省區。
朝鮮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
朝鮮族人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有的信仰佛教。
朝鮮族自17世紀末開始從朝鮮半島遷入中國東北。特別是1869年朝鮮北部遭受大災荒後,大批朝鮮人遷入延邊等地。1910年,日本吞並朝鮮,又有大批朝鮮人遷入中國東北各地。
朝鮮族主要從事農業,以善種水稻聞名。
朝鮮族村落多半坐落在依山的平地上,房屋別具一格。屋頂四面斜坡,屋裡用木板隔成單間,各屋之間有門道相通。屋內設平地炕,炕底有火道,即使是嚴冬,室內也溫暖如春。
短衣長裙,是朝鮮族婦女服飾的一大特點。短衣,朝鮮語叫「則高利」,是一種斜領、無扣、以帶打結、只遮蓋到胸部的衣服;長裙,朝鮮語叫「契瑪」,腰間有細褶,寬松飄逸。這種衣服大多用絲綢縫制,色彩十分鮮艷。朝鮮族男子一般穿素色短上衣,外加坎肩,下穿褲腿寬大的長褲。外出時,多穿以布帶打結的長袍。
朝鮮族的傳統風味食品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冷麵、泡菜。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舂打成團、切塊、撒上豆面並加稀蜜、白糖 製成。冷麵是在蕎麥面中加澱粉、水,和勻成面條,煮熟後用涼水冷卻,加香油、辣椒、泡菜、醬牛肉和牛肉湯等製成,吃起來清涼爽口,味道鮮美。泡菜是將大白菜浸泡幾天,漂凈,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放進大缸密封製成。腌制時間越長,味道越可口。
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著稱於世,著名的民間舞蹈有農樂舞、長鼓舞、扇舞、頂水舞等。舞姿或輕盈舒展,或柔婉沉靜,或剛勁跌宕,明朗與含蓄相交織,細膩與大方相表裡。朝鮮族歌曲旋律流暢婉轉、歡快明朗,如《桔梗謠》、《阿里郎》、《諾多爾江邊》等人人會唱。著名的歌曲有大合唱《長白之歌》、獨唱《閨女之歌》.朝鮮族最有名的樂器是伽倻琴,伽倻琴有12根弦,音色深沉柔和,表現力很強。
朝鮮族人民熱愛體育運動。跳板和盪鞦韆是朝鮮族婦女喜愛的傳統運動,摔跤和踢足球則是男人們的運動。延邊素有「足球之鄉」的美稱。
朝鮮族人民非常注重禮節,尤其崇尚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晚輩對長輩必須用敬語,吃飯時長輩動筷後其餘人才能就餐。父母誕辰60周年這一天,女子們還要為老人舉辦「花甲宴」(也叫花甲禮)。花甲宴上,子女親戚歡聚一堂,老兩口穿上新衣端坐正中,身穿盛裝的子女以輩分長幼為序,依次向老人敬酒。禮畢後子女們盛情款待親朋好友。
朝鮮族很重視教育。1949年建起了中國第一所民族大學--延邊民族大學,並自籌資金建了百餘所小學。1952年,延邊普及了小學教育,1958年普及了初中教育,80年代城市普及了高中教育。
⑵ 作文素材:嵇康
作文經典素材之嵇康
一、稽康簡介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譙郡(今安徽宿縣西南)人。稽康早年喪父,家境貧困,但仍勵志勤學,以至博學多才,文學、玄學、音樂等無不精通並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稱嵇中散。嵇康作為魏晉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
(一)人物事略
博才嵇康 嵇康少時聰明好學,但是驕縱任性,遠邁不群,這種性格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為人處世,史書上稱他少有奇才,博覽群書,無師自通,學識淵博。他愛好音樂,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書法也很有名。造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眾鳥翱翔,群烏乍散。」他的詩也可以稱得上大家。
嵇康打鐵 嵇康愛好打鐵,鐵鋪子在後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築了一個小小的游泳池,打鐵累了,就跳進池子里泡一會兒。見到的人不是贊嘆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就是誇他「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從中可見其對生活的瀟灑姿態。
竹林七賢 為了避開曹魏政治斗爭的鋒芒,他離開了京城,到山陽隱居了下來。當時,他和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交往過密,幾個人常常遊玩於竹林,世稱「竹林七賢」。
嵇康飲酒 嵇康飲酒在當時也是很有名的。飲酒大醉,能夠忘掉世事,解除現實矛盾的纏繞。嵇康不但飲酒,還寫下了《酒會詩》,詩酒交融,讓人感覺到酒中有詩,詩中有酒。嵇康飲酒非常有節制,從不過量。他說:「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飲酒以逃避現實是暫時的,因為終究還是要醒來。所以這不是徹底解脫的辦法。
嵇康服葯 嵇康服一種叫「五石散」的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樣葯:石鍾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還配點別樣的葯。嵇康服葯一方面為了達到「轉弱為強」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輕政治環境給他帶來的精神壓力。但這沒有給他帶來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來越厲害。在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廣陵散絕 嵇康被司馬氏集團所殺,臨刑這天,嵇康要來一架古琴,調好後,開始彈《廣陵散》,霎時間,刑場上一片安靜,琴曲昂揚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悠長,縈回低囀。彈畢,嵇康長嘆一聲:「過去袁孝尼要跟我學《廣陵散》,我總是不肯教他,《廣陵散》今絕矣!」
嵇康與孫登 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葯,以至留連忘返,陶醉其中,在蘇門山中遇見孫登。孫登是大隱士,他對嵇康的提間不做任何回答。最後,稽康要離開了,他再一次間孫登:「先生竟無言乎?」孫登這次開口了,他說:「子識火乎?難乎免於今世。子無求乎!」孫登承認嵇康有才,但是又認為他識寡。所謂識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孫登是當時的一位很有見識的隱者,其隱逸之舉,也是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與迫害。嵇康說「今愧孫登」,就是因為沒有採納孫登的意見,未能及早隱居以致自蹈大禍的緣故。
(二)名家點評
(晉)顏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五君詠》)
(唐)白居易:呂安兄不道,都市殺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禍患安可防。使我千載後,涕泗滿衣裳。(《雜感》)
(宋)李清照:兩漢本紹繼,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詠史》)
二、素材運用
話題1:自我認識和別人的期待
「哐當、哐當……」聽見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清風拂面,強健的肌肉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熊熊的烈火陶冶著高尚的情操。嵇康,這個時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這兒過著鐵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樣,你也對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勸他人仕嗎?是否忘了《與山濤(山巨源)絕交書》?那鏗鏘的言辭己經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對仕途的不屑,就讓他做他自己吧,讓「竹林七賢」永遠過著「鄴下放歌」、「竹林飲酒」、「曲水流觴」、「南山採菊」的生活,不要讓世俗的穢氣覆蓋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認為是對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本色,拋開他人的期望,拋開他人的勸阻,向著自己的認識邁進。(2004年高考重慶滿分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節選)
話題2:心靈的選擇
歷來最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們似乎生來就進行著心靈上的選擇,在進與退之間,在生與死之間。
魏晉出英雄——歷史學家如是說。
我不知道在別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從他的每一次選擇中我斷定:他是個英雄。
嵇康也許天生一副傲骨,不屈於俗,不慕於官,過著白己田園隱士的生活。一代名將鍾會,慕名往謁,結果被拒之門外。鍾會在臨走時,沒忘記恨恨地瞪兩眼。於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謀亂。行刑前,執刑官問他還有何話說,他抬起頭,看著台下三千太學生稽首向著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司馬昭也看著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馬昭說一句懇求的話,往後則皆大歡喜。他的心在動,心在痛,屈服嗎?不,他知道自己並沒有錯。於是他說了句:「把琴拿來。」……他勇於赴死的從容給了歷史一個雋永的背景,那已成絕響的《廣陵散》餘音繞耳,嵇康是在尊嚴與生命之間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擇。
若干年後,我們會說:這是最令人回腸盪氣的選擇!(2002年高考山東優秀作文《心在刃上選擇》)
話題3: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沙漠上的狂風刮過古堡的廢墟,書本中妄自描述著空中花園的美麗,人們希冀希冀著聽到消逝已久古樂的音律,時光帶走了古文字的意義。歷史的車輪緩緩軋了過去,軋碎了多少文明古跡。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現。
昔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臨刑之前嘆息:「《廣陵散》從此絕矣。」一部名曲就這樣失傳了。當真是「後不見來者」。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現代人就將再次聽到這千古絕唱,嵇先生之記憶即是現代音樂家的曲譜。(1999北京市滿分作文《重現文明再創輝煌》節選)
話題4:包容
嵇康的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於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濤讓他當官,是善意的,他卻氣得要死,認為對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這個山濤使他的兒子沒成為孤兒:鍾會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連正眼都不看一眼,這其實就是嵇康心胸狹隘的表現,不能像大山一樣包羅萬象,不能像大海一樣海納百川。
有人說,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執著。天性是什麼?天性就是包容。而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統治者也沒能容得下這樣一一個知識分子,把他作為一個異己給消滅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話題5:家庭教育
凡人們的言論、思想、行為,倘若自己以為不錯的,就願意自己的朋友都這樣做。但嵇康不這樣,不願意別人來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絕交書》就知道他的態度很驕傲的:但我們看他做給兒子看的《家誡》——當嵇康被殺時,其子方十歲,算來當他做這篇文章的時候,他的兒子是未滿十歲的——就覺得宛然是兩個人。他在《家誡》中教他的兒子做人要小心,還有一條一條的教訓:
一告後輩要立志,志之必堅。二告後輩要「見義而作」,賑災濟貧。三告後輩要慎言。
四告後輩要少欲,要寬容謙恭,要有涵養。五告後輩不要打探他人隱私。他說:「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強知人私。」六告後輩不要受人之饋。
他說:「匹帛之饋,車服之贈,肖深絕之」,因為「常人皆薄義而重利」,別人主動向你破財獻禮,則必有所求,必圖回報,這是「君子之所大惡也」。
我們就此看來,實在覺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樣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們知道,稚康自己對於他自己的舉動也是不滿意的。只是因為他們生於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並非他們的本態。
所以,後來被山濤推薦而做官的嵇紹,成了一個為皇帝忠誠保駕的馴臣。
有一次晉惠帝兵敗被困,文武百官紛紛逃散,惟有嵇紹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軀保護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節選)
話題6:自虐
自虐,實際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悶的象徵。魏晉士大夫的一個傾向是服葯、喝酒、身上多虱,這與其說是隱逸、瀟灑,倒不如說是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們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願與當時的社會達成妥協:在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內轉,通過自虐式的感官刺激來獲得暫時的宣洩和解脫。嵇康作為一位與時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壓迫與打擊,他別無他法,只有把常常飲酒、服葯、裝瘋等自虐形式作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悶之際,用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來澆心中塊壘。這也是一種無奈的自我保護方式。
話題7:堅持自我
其實嵇康是很有才氣的一個人,所以山濤就推薦他出來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願意接受的,於是嵇康就要和山濤絕交。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為嵇康當初說「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
自己認為最好的朋友,就因為這樣就結束了來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極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為不是因為按照什麼現成的規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體現。
話題8:路
嵇康啊嵇康,憤世嫉俗,絕望了這社會的一切而毀壞禮教者是你,「非湯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讓司馬氏安於枕席?你的一腔忠憤卻無人知,只好寄託於手中的鐵錘——第一錘,砸平世間不平事;又一錘,大泄胸中之悲鬱;再一錘,以警醒生前身後千年萬年所有的炎黃子孫: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樣一個世紀?「砰砰」錘聲中,鍾會來了,你並不理睬,只拋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一句「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於是你拋錘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湯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權柄!」這一笑,驚掉了司馬昭手中的玉杯,殺機頓生。
人說你毀壞禮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沒有發出的呼喊,就讓我替你喊出吧!或許,這有悖於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馬心的時代,這是稱那個「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時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毀壞禮教,實則是激憤於掛羊頭賣狗肉者之流(如司馬懿)的胡作非為,激憤之極而轉為不言禮教不信禮教,甚至於反禮教!其實啊!司馬懿何嘗是孝子?可司馬氏就是以不孝為名殺了你。悲哉!「陰陽易位,時不當兮」,屈子幾百年前的這一悲吟,不幸卻又應驗在了你的身上。(《哭嵇康》節選)
話題9:交友
冤哉!嵇康!
再不見你縱酒之豪情,再不聞你打鐵的錘聲。一壺酒,澆鑄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錘,鍛造了你鐵樣的個性。如此本色,如此個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在你的眼中,這世界應如你杯中之清酒,無塵渣毫粒,無腐臭之氣,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瑩,甜香賽芝蘭之悠長。可遺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國古代史》,你的名字卻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頁:滿眼是野蠻的屠戮,滿耳是大眾的悲鳴。其時,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飢寒我後當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謂之知言」的山濤,此時便棄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飲苦酒:「美酒今以之驅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貴識天性,曲者不以為桷兮,誠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對山濤的誘薦,你嬉笑怒罵,接輿狂歌。一紙《與山巨源絕交書》阻斷了後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後人敬仰之聲名。(《哭嵇康》節選)
三、成品展示(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
正義的選擇
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個遙遠的年代。夕陽西下,那個坐在地上,對著夕陽彈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他的琴聲低沉而又高亢,快樂而又悲涼,流露出無限的孤寂。他,一個孤高絕倫的隱士,一個絲毫未被遺忘的才子,在這夕陽下深深地體味人生……
他內心的焦灼與熱烈在這恬淡的竹林中絲毫沒有消散,反而在這時起時落的琴聲中得到完整的體現。他靜靜地聆聽著自己的琴聲,感到無比的欣慰。
那是一曲幾成絕響的妙曲:一個年輕的俠客,為報殺父之仇,一劍刺死了仇人——那個不可一世的國王,自己也毀容自刎。聽吧,高亢代表著刺客矢志不渝的決心,雄渾流露出毅然赴敵的沉勇,激盪顯示了拚死戰斗的壯烈,委婉透露出一絲的悲涼與贊嘆。這就是嵇康的《廣陵散》,那絕世的《廣陵散》。
嵇康是隱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淪,不屈地與司馬集團斗爭的戰士。他像一隻卓爾不群、傲立雞群的野鶴,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夕陽的余輝,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鏡:欲隱而不能隱,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他本可以選擇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訴他不能違背正義。他蔑視權貴,帶著一絲嘲諷的口吻問鍾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聞而去?」為了這種正義,他可以拋去一切:名與利,甚至於生命和友誼。那篇《與山巨源絕交書》不是最好的證明嗎?盡管人生短暫,他不知何時能看到司馬氏的沒落,然而,他還是義不容辭地捲入了朋友呂安的風波。他本來想什麼事都不問,只打他的鐵,種他的菜,可是卻有人用卑鄙的手法來從他身邊奪走幫他種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於是他選擇了正義,站在了被告一邊,自己也成了被告。
刑場上,他最後一次彈響了《廣陵散》,無數的人被他的琴聲所感動。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陽西下,他的小車經過你舊時的小屋,一切如舊,竹子依舊翠綠,夕陽依舊把它的余輝灑滿整個庭院,只有那個對著夕陽彈琴的影子,卻為何不見?那首感人至深的絕響為何不聞?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說?只有那晚來的涼風夾帶著遼遠的笛聲,吹過殘敗的牆垣,嗚嗚作響,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語。
嵇康的影子終於在風中找到……
⑶ 《狗十三》有哪些精彩片段
正如桃桃林林對電影《狗十三》的評價:「《狗十三》與常規青春片最大不同是:不煽情、不抓馬。映後交流,我們都不約而同地聊起自己。」這份魅力除了劇本構建的「真實」之外,與導演和攝影指導在電影拍攝方式和鏡頭構成上的反復推敲密不可分。在「重回現場」的對談中,據曹保平導演和攝影指導羅攀回憶,當初兩人在構思時,本打算採用非介入式的旁觀角度調度拍攝,但最終兩人選擇了「介入式」角度,從李玩的感受出發去講述故事。曹保平導演將其形容為:「這是一種逼近演員,某種意義上和演員一同呼吸的方式。
⑷ 找素材、、、語文作文高中議論文
你的問提回答如下:
本文章下載於www.Txt66.com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話題1:自我認識和別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哐當、哐當……」聽見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清風拂面,強健的肌肉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熊熊的烈火陶冶著高尚的情操。嵇康,這個時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這兒過著鐵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樣,你也對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勸他人仕嗎?是否忘了《與山濤(山巨源)絕交書》?那鏗鏘的言辭己經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對仕途的不屑,就讓他做他自己吧,讓「竹林七賢」永遠過著「鄴下放歌」、「竹林飲酒」、「曲水流觴」、「南山採菊」的生活,不要讓世俗的穢氣覆蓋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認為是對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本色,拋開他人的期望,拋開他人的勸阻,向著自己的認識邁進。(2004年高考重慶滿分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節選)
話題2:心靈的選擇
材料加工:
歷來最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們似乎生來就進行著心靈上的選擇,在進與退之間,在生與死之間。
魏晉出英雄——歷史學家如是說。
我不知道在別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從他的每一次選擇中我斷定:他是個英雄。
嵇康也許天生一副傲骨,不屈於俗,不慕於官,過著白己田園隱士的生活。一代名將鍾會,慕名往謁,結果被拒之門外。鍾會在臨走時,沒忘記恨恨地瞪兩眼。於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謀亂。行刑前,執刑官問他還有何話說,他抬起頭,看著台下三千太學生稽首向著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司馬昭也看著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馬昭說一句懇求的話,往後則皆大歡喜。他的心在動,心在痛,屈服嗎?不,他知道自己並沒有錯。於是他說了句:「把琴拿來。」……他勇於赴死的從容給了歷史一個雋永的背景,那已成絕響的《廣陵散》餘音繞耳,嵇康是在尊嚴與生命之間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擇。
若干年後,我們會說:這是最令人回腸盪氣的選擇!(2002年高考山東優秀作文《心在刃上選擇》節選)
話題3: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材料加工:
沙漠上的狂風刮過古堡的廢墟,書本中妄自描述著空中花園的美麗,人們希冀希冀著聽到消逝已久古樂的音律,時光帶走了古文字的意義。歷史的車輪緩緩軋了過去,軋碎了多少文明古跡。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現。
昔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臨刑之前嘆息:「《廣陵散》從此絕矣。」一部名曲就這樣失傳了。當真是「後不見來者」。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現代人就將再次聽到這千古絕唱,嵇先生之記憶即是現代音樂家的曲譜。(1999北京市滿分作文《重現文明再創輝煌》節選)
話題4:包容
材料加工:
嵇康的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於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濤讓他當官,是善意的,他卻氣得要死,認為對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這個山濤使他的兒子沒成為孤兒:鍾會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連正眼都不看一眼,這其實就是嵇康心胸狹隘的表現,不能像大山一樣包羅萬象,不能像大海一樣海納百川。
有人說,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執著。天性是什麼?天性就是包容。而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統治者也沒能容得下這樣一一個知識分子,把他作為一個異己給消滅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話題5:家庭教育
材料加工:
凡人們的言論、思想、行為,倘若自己以為不錯的,就願意自己的朋友都這樣做。但嵇康不這樣,不願意別人來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絕交書》就知道他的態度很驕傲的:但我們看他做給兒子看的《家誡》——當嵇康被殺時,其子方十歲,算來當他做這篇文章的時候,他的兒子是未滿十歲的——就覺得宛然是兩個人。他在《家誡》中教他的兒子做人要小心,還有一條一條的教訓:
一告後輩要立志,志之必堅。
二告後輩要「見義而作」,賑災濟貧。
三告後輩要慎言。
四告後輩要少欲,要寬容謙恭,要有涵養。
五告後輩不要打探他人隱私。他說:「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強知人私。」
六告後輩不要受人之饋。他說:「匹帛之饋,車服之贈,肖深絕之」,因為「常人皆薄義而重利」,別人主動向你破財獻禮,則必有所求,必圖回報,這是「君子之所大惡也」。
我們就此看來,實在覺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樣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們知道,稚康自己對於他自己的舉動也是不滿意的。只是因為他們生於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並非他們的本態。
所以,後來被山濤推薦而做官的嵇紹,成了一個為皇帝忠誠保駕的馴臣。
有一次晉惠帝兵敗被困,文武百官紛紛逃散,惟有嵇紹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軀保護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節選)
話題6:自虐
材料加工:
自虐,實際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悶的象徵。魏晉士大夫的一個傾向是服葯、喝酒、身上多虱,這與其說是隱逸、瀟灑,倒不如說是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們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願與當時的社會達成妥協:在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內轉,通過自虐式的感官刺激來獲得暫時的宣洩和解脫。嵇康作為一位與時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壓迫與打擊,他別無他法,只有把常常飲酒、服葯、裝瘋等自虐形式作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悶之際,用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來澆心中塊壘。這也是一種無奈的自我保護方式。
話題7:堅持自我
材料加工:
其實嵇康是很有才氣的一個人,所以山濤就推薦他出來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願意接受的,於是嵇康就要和山濤絕交。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為嵇康當初說「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
自己認為最好的朋友,就因為這樣就結束了來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極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為不是因為按照什麼現成的規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體現。
話題8:路
材料加工:
嵇康啊嵇康,憤世嫉俗,絕望了這社會的一切而毀壞禮教者是你,「非湯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讓司馬氏安於枕席?你的一腔忠憤卻無人知,只好寄託於手中的鐵錘——第一錘,砸平世間不平事;又一錘,大泄胸中之悲鬱;再一錘,以警醒生前身後千年萬年所有的炎黃子孫: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樣一個世紀?「砰砰」錘聲中,鍾會來了,你並不理睬,只拋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一句「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於是你拋錘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湯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權柄!」這一笑,驚掉了司馬昭手中的玉杯,殺機頓生。
人說你毀壞禮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沒有發出的呼喊,就讓我替你喊出吧!或許,這有悖於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馬心的時代,這是稱那個「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時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毀壞禮教,實則是激憤於掛羊頭賣狗肉者之流(如司馬懿)的胡作非為,激憤之極而轉為不言禮教不信禮教,甚至於反禮教!其實啊!司馬懿何嘗是孝子?可司馬氏就是以不孝為名殺了你。悲哉!「陰陽易位,時不當兮」,屈子幾百年前的這一悲吟,不幸卻又應驗在了你的身上。(《哭嵇康》節選)
話題9:交友
材料加工:
冤哉!嵇康!
再不見你縱酒之豪情,再不聞你打鐵的錘聲。一壺酒,澆鑄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錘,鍛造了你鐵樣的個性。如此本色,如此個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在你的眼中,這世界應如你杯中之清酒,無塵渣毫粒,無腐臭之氣,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瑩,甜香賽芝蘭之悠長。可遺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國古代史》,你的名字卻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頁:滿眼是野蠻的屠戮,滿耳是大眾的悲鳴。其時,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飢寒我後當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謂之知言」的山濤,此時便棄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飲苦酒:「美酒今以之驅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貴識天性,曲者不以為桷兮,誠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對山濤的誘薦,你嬉笑怒罵,接輿狂歌。一紙《與山巨源絕交書》阻斷了後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後人敬仰之聲名。(《哭嵇康》節選)
三、成品展示(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
正義的選擇
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個遙遠的年代。夕陽西下,那個坐在地上,對著夕陽彈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他的琴聲低沉而又高亢,快樂而又悲涼,流露出無限的孤寂。他,一個孤高絕倫的隱士,一個絲毫未被遺忘的才子,在這夕陽下深深地體味人生……
他內心的焦灼與熱烈在這恬淡的竹林中絲毫沒有消散,反而在這時起時落的琴聲中得到完整的體現。他靜靜地聆聽著自己的琴聲,感到無比的欣慰。
那是一曲幾成絕響的妙曲:一個年輕的俠客,為報殺父之仇,一劍刺死了仇人——那個不可一世的國王,自己也毀容自刎。聽吧,高亢代表著刺客矢志不渝的決心,雄渾流露出毅然赴敵的沉勇,激盪顯示了拚死戰斗的壯烈,委婉透露出一絲的悲涼與贊嘆。這就是嵇康的《廣陵散》,那絕世的《廣陵散》。
嵇康是隱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淪,不屈地與司馬集團斗爭的戰士。他像一隻卓爾不群、傲立(又鳥)群的野鶴,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夕陽的余輝,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鏡:欲隱而不能隱,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他本可以選擇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訴他不能違背正義。他蔑視權貴,帶著一絲嘲諷的口吻問鍾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聞而去?」為了這種正義,他可以拋去一切:名與利,甚至於生命和友誼。那篇《與山巨源絕交書》不是最好的證明嗎?盡管人生短暫,他不知何時能看到司馬氏的沒落,然而,他還是義不容辭地捲入了朋友呂安的風波。他本來想什麼事都不問,只打他的鐵,種他的菜,可是卻有人用卑鄙的手法來從他身邊奪走幫他種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於是他選擇了正義,站在了被告一邊,自己也成了被告。
刑場上,他最後一次彈響了《廣陵散》,無數的人被他的琴聲所感動。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陽西下,他的小車經過你舊時的小屋,一切如舊,竹子依舊翠綠,夕陽依舊把它的余輝灑滿整個庭院,只有那個對著夕陽彈琴的影子,卻為何不見?那首感人至深的絕響為何不聞?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說?只有那晚來的涼風夾帶著遼遠的笛聲,吹過殘敗的牆垣,嗚嗚作響,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語。
嵇康的影子終於在風中找到……
話題1: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材料加工:
人是感情的動物,然而感情並不是放在天平上的,它有傾斜,有側重,在這種不客觀因素指導下認識事物,勢必也有傾斜。中國惟一的女皇帝武則天的當政,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長河中,被一-些衛道士們認為違反天理,違反人理綱常,然而,這些評價公正嗎?顯然不。
武則天當政期間,知人善任,提倡有識之士自薦,並廣開言路,重視發展經濟。在她統治下,唐朝經濟繼續朝前發展,之後便出現了「開元盛世」,難道這些違反天理了嗎?
然而,面對古人,封建衛道士在感情上親近封建倫理,尊崇封建道德,所以否定她;而我們站在歷史長河上,用理性的思維去認識這件事,所以能給予正確評價。這便是根據感情親疏判斷事物的片面性,不準確性。(2003年高考安徽優秀作文《莫讓感情蒙住雙眼》節選)
話題2:相信自己
材料加工:
我認為,武則天是聰明坦盪的,她由一個宮女成為一個女皇,幹了那麼多石破天驚的大事,主宰了46年的江山,卻在自我評價上留下了一張白紙,也拒絕了別人在她的墓碑上對她歌功頌德。
「擔當生前事,何計身後評」。「生前事」是最重要的,它意味著使命感和責任感;至於「身後評」,那是後人的事,褒貶「於我何有哉」?武則天和曹操都是這樣的歷史人物。如果他們在「擔當生前事」的時候就想到後人會對自己如何評價,思前想後,諸多顧忌,就可能會束縛他們的手腳,使其不敢大刀闊斧地行事。而這也正是他們最大的悲哀。(2004年重慶市高考優秀作文《相信自己》節選)
話題3:感情和理智
材料加工:
有人說,女人是靠感情生活的動物。女人永遠離不開感情,女人更珍惜感情。一個可以為了事業而放棄感情的女人,又會怎樣呢?我個人的回答是:勢不可擋。有一句話說「只要有了仇恨,一個女人可以扳倒十個男人。」但我看,只要沒了感情,一個女人足可令百萬男人低頭稱臣。
漂亮是女人天生的幸運。在有智慧的女性手裡,更是一把無堅不摧的寶劍。如果在這以男人為中心的世界裡,女人想要出人頭地,就得充分運用這把寶劍。一個女人若能像一柄劍那樣冰冷無情,雪亮鋒利,卻又外表美艷,楚楚動人,就是想得天下也並非不可能。
而武則天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漂亮,有野心,工於心計,最出色的地方就是無情。她才是女人裡面的「獨孤九劍」!美貌+野心+多謀+無情=天下無敵!她為了坐上皇位,前前後後一共殺了四個親兄弟,一個親姐姐,兩個親兒子,一個親甥女,這種「劍法」,簡直讓任何梟雄也要瞠目結舌,自愧不如。你說,這個放棄親情不談愛情的女人厲不厲害?(《武則天和南丁格爾》節選)
話題4:寬容
材料加工:
《唐語林》卷一中有一則武則天和駱賓王的小故事。駱賓王在他剛成年時,正好遇到徐敬業在徐州造反,於是便作了著名的《討武曌檄》,臭罵武則天,後兵敗被殺。武則天看到「蛾眉不肯讓人,狐媚偏能惑主」(意指武則天用花言巧語誘惑了皇上),一笑了之,及至讀到「一抔之土末干,六尺之孤安在?」川意指高宗剛死,墳土末干,武則天就篡奪了王位,如今太子又在什麼地方呢?),她很不高興,對左右埋怨說:「宰相安得失此人!」(宰相怎麼沒注意到這樣的人才!)
駱賓王死後,武則天找人尋訪他的作品,找到了十卷,「盛傳於世」。
駱賓王任侍御史時入獄,寫了《在獄詠蟬》,說:「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他死後,決沒想到「表」他「心」的竟是他的頭號敵人!武則天的肚量,由此可見!(《筆伐》節選)
話題5:無字碑
材料加工:
墓碑,是中國一種特殊的文化寶庫。歷史學、考古學要研究它、利用它:在文學、書法藝術方面,墓碑同樣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樹碑立傳,自古以來已成慣例:然而,唐代女皇武則天卻為自己立了一塊不書文字的無字碑,此碑至今還在乾陵武則天墓旁。
其實,無字碑並非無字,如果仔細觀察,上面密密麻麻刻了許多文字,這全是宋、金以來人們因「無字」之憾而添補的題識。女皇武則天對唐高宗樹碑立傳,為何對自己樹碑而不立傳呢?
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武則天無字碑之謎》節選)
話題6:評價
材料加工:
武則天,一代女皇,中國歷史上亘古一人。那麼,如何評價中國古代封建zhuan社會出現的這一位不同凡響的女性?暴君乎?明主乎?風流女皇乎?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武則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應該否定的地方。武則天當政期間,貞觀以來經濟發展的趨勢,仍在繼續:在處理唐高宗去世前後的復雜局面中,她表現了不平凡的個人才幹:就納諫和用人這兩點,連許多具有封建正統思想的人士,都為之贊嘆不已。但是,武則天的消極面也十分突出。她為了鞏固個人的地位,任用酷吏,也曾濫殺無辜,崇信佛教,奢侈浪費。特別是統治後期,朝廷政治日趨腐敗,形成一批為武則天所縱容支持的新的特權貴族。最終導致武則天被迫交出權力,還政於唐中宗。她知道對自己的一生,人們會有各種各樣的評價,碑文寫好寫壞都是難事,因此決定立無字碑,由後人去評價。(《一代女皇武則天》節選)
三、成品展示
無字碑上的智慧
公元705年底,一代女皇武則天走完了她功過參半、榮辱參半、是非參半、褒貶參半、毀譽參半的一生。她的一切,無不成為歷代文人墨客筆下永遠的傳奇。各種版本的正史野史層出不窮,各個時期各個影視劇種的常演不衰,各大明星名角兒的爭相垂青,無不闡釋著她的傳奇,她的不凡,她的史學價值、文學魅力、藝術生命。
溺女,浸透著多少他人無法體會的辛酸與無奈?滅子,隱含著多少世人無法體諒的悲涼與痛楚?攝夫,郁結著多少常人無法體悟的失望與恨鐵不成鋼?寵張,蒼涼著多少後人無法體味的孤寂與失落?垂簾,昭示著她足以令朝臣汗顏的謀略與膽識。稱帝,昭示著她令男兒仰止的威嚴與氣度。改元,昭示著她欲與先人試比高的雄心與決心。一個曌字,昭示著她常人無法企及的豪氣與霸氣。一尊無字之碑,更昭示著她令世人無法企及的智慧與卓識。
自古碑者,或文或畫,或庄或諧:或洋洋千言,或寥寥數語:或歌功頌德,或說罪道過:或祭頌逝者,或警示後人:或淺顯直白,或深刻雋永,莫衷一是,不拘一格。修陵築墓,樹碑立傳,文過飾非,以求不朽,古今中外,無論尊卑貴賤,無不孜孜以求。有誰想到過立一尊無字之碑?武則天就在她給後人韶下的這個千古之謎中,享受著後人永遠的關注與探究,猜測與好奇,祭奠與唾棄。
這偌大的空白就是她智慧的寫照。她苦難奢靡、蒼涼悲壯、磅礴恢弘、輝煌跌宕的一生,豈是一段碑文所能述說得完,一塊石碑所能記載得下的?她的榮辱,她的功過,她的幸與不幸,又豈是他人所能體會得到參悟得透的?
石頭再硬,也有被風化的一天。碑面再大,也有一定的厚薄長短。碑文再長,也有完結詞窮的時候。有的人,把名字刻人石頭,想『不朽』,結果名字比屍首爛得更早。難道武則天早就先知先覺了?無作有時有亦無,有作無時無亦有,難道武則天早就參透悟透了?
無字,方能不朽:無言,方能萬言。
此處無字勝萬言!無字碑,書寫著武則天人生最後的精彩,千百年來,櫛風沐雨,歷久彌堅。這,就是武則天的不凡。話題1:自我認識和他人的期待
材料加工:
是否還能記起那個視楚國相位持竿不顧、依然決定曳尾於塗中的莊子?這個心如澄澈秋水,再如不系之舟的清高居士,擁有舉世的才華,然而卻不肯向權勢顯貴屈服,一生過著清貧飄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勸他人世,期望他能為祖國為社會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業?是的,所有人都希望如此。然而,莊子他認為自己就是一棵樹、一棵捍衛心靈月亮的樹,如果你硬要將他拔起,種在污穢的社會泥土裡,他將立刻枯萎死亡。就讓他永遠地做一棵樹吧,他身邊會有一株傲岸的菊花陪著他。(2004年重慶高考優秀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節選)
話題2:換一種角度
材料加工:
其實,莊子錯了,他忽略了魚的處境,既然是泉己乾涸,魚相處於陸,那麼它們只能靠相濡以沫了,又如何能夠各自遊走到大江大湖呢?而即使有那樣一種萬一的可能,在經歷了相呴以濕,相濡以沫的艱辛後,哪尾魚還能夠搖搖頭,甩甩尾地將那樣一種刻骨銘心的情境忘卻?
「相忘於江湖」,又豈是一句話那樣簡單?所以更多的人們僅記住了莊子蘊意相濡以沫中相互依靠、相互偶依的內涵,而寧願忘卻那句相忘於江湖。
忽然了悟,世間美麗的詞其實很多,但是它們表現的不是表面的形式,就是飄忽的意境,而形式與意境卻是最容易風吹雲散的,相濡以沫卻是一個過程,因為不易,因為難得,才更顯其境界的深遠,韻味的綿長,也因此才會成為生命中愈嚼愈美的詞彙。(《夏日黃昏》節選)
偶翻《莊子》,看到了這樣一行話: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由莊子看來,在一個幾乎沒水的地方,兩條魚只能相互呼吸一些濕氣和水泡,與其這樣,不如各自遊走,在大江大湖中互相忘卻。
話題3:魅力
材料加工:
莊周先生,可謂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等可愛的人物,散發著一種難以言盡的人格魅力。很難用一種中規中矩的評價來概括他的一生,我們未嘗不可說,莊周是個特立獨行的思想家,是文采斐然的散文家,是幽默大師,是故事大王,是邏輯學家,是心理醫生,是窮光蛋,是常常感到寂寞的高手,是藐視權貴的奇才,是淡泊名利的隱士,是悲天憫人的仁者,是滔滔不絕的辯士,是好抬杠的朋友,是田園詩人,是經常援引神話的無神論者,是喜歡異想天開的理想主義者,是濮水邊的漁翁,是田間的歌者。這一切,都不足以窺見他生前的點點滴滴。他本人也自命不凡,在他眼底下,凡夫俗子就如一窩嘰嘰喳喳、跳躍撲騰的小麻雀,官僚是一群豬玀,文人學士則如爭吵不休的猴子。讀讀他筆下大鵬和小鳥的比喻,河伯與海神的對話,以及井底之蛙的設喻,便可見他的胸襟。(《忙裡偷閑讀莊子》節選)
話題4:感情親疏和對事物的認知
材料加工:
大地有高山和峽谷,人間有高尚和卑下。人世中充滿著七情六慾的煙和霧,一切親情、友情、愛情……猶如四面八方的風籠罩著這個煙霧交錯的世界。立於天地間,誰能夠脫離紅塵的牽絆,誰能拋開一切俗念?古今中外又有幾人能夠穿越感情的煙霧?像莊子的豁達與放逸嗎?像屈原的忠誠愛國嗎?雖然莊子能與鯤鵬為友,能穿透世間有為的境界,但他卻無法脫離塵世的紛紛擾擾。屈原放棄一切而忠誠於國,卻赴清流來保全自己的清白。莊子和屈原都把自己放在廣闊無垠的宇宙外層,卻不知在他誕生之日,地球上的灰塵己把他們都打上了人間的烙印。於是,無論怎樣去俯視這宇宙,都是帶著感情的牽絆,彷彿地面有無數的線牽連著各處器官,你又如何能夠把這層煙霧撥開?(2003年湖北高考滿分作文《感情和認知》節選)
話題5:買鏡
材料加工:
(一)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在如此清貧的生活之中,仍保有一顆寧靜之心的人,非莊子莫屬。在功名利祿、宦海煙雲的俗世幾經浮沉,惟有莊子,常常磨洗那片心靈的明鏡,才不致被滔滔的官場蝸角虛名所動,始終保持一顆善鑒萬類的赤子之心。(2004年湖北高考優秀作文(明月為鏡,昭然我心》節選)
(二)心有明鏡,活得超然。
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他能馮虛御風,他是聖人,是神人。身居青山笑王侯,他扔下了秕谷足以塑成堯,塑成任何明君,他超然了。心中的真理,化作明鏡,倒映了他一身神清氣爽。(2004年湖北高考優秀作文《心有明鏡》節選)
話題6:人文素養與發展
材料加工:
也許,我們並不能像莊子那樣,有一種看透世俗的泰然,以及一副泥濘中亦可的大無畏……雖然我們不能達到偉人的高度,卻可以構建自己的伊甸園。
構建精神的伊甸園 ——這是我們發自內心的呼喊,保持良好的人文精神,培養深厚的人文素養,不僅會讓你變得深刻,更會使你出類拔蘋。(2004年浙江高考優秀作文《精神的伊甸園》節選)
項羽「提供」的作文素材(伊情雨的文苑)
素材1:
項羽攻入函谷關後,擁有大軍四十萬,實力強大,士氣正旺,頗為自負。「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以為劉邦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鴻門宴上坦然接受劉邦恭卑的謝罪,其傲慢輕敵的思想最終為自己的悲劇埋下了禍根。
運用角度:
輕敵思想要不得,在任何時刻都不要忽略了對手的存在;要尊重對手、警惕對手,對對手不能過於傲慢自負。
素材2:
范增向項羽進諫,劉邦「其志不在小,有天子氣,急擊勿失」;項伯卻勸項羽,「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羽對此沒有自己的主見,也沒能正確對待兩人的不同建議。
運用角度:
要善於採納別人的建議,擇其善者而從之;對待不同的意見自己要有主見,不能人雲亦雲。
素材3:
在項伯的勸說下,項羽放棄了原先攻打劉邦的計劃;鴻門宴上,范增幾次暗示項羽要殺死劉邦,項羽默然不應。
運用角度:
做事不能優柔寡斷,患得患失;果決才是做事應有的態度。
素材4:
鴻門宴上,劉邦卑詞「謝罪」,項羽便非常坦率地說出告密者是劉邦手下曹無傷,致使曹無傷被劉邦誅殺。
運用角度:
坦誠是有條件的,對敵人坦誠相待只能被敵人所利用;為人處世,必要的時候還是要有點城府和心機;要保守秘密,保護投誠者,才會吸引更多人敢投靠自己。
⑸ 給幾個真誠待人待己的名人例子
1.真誠待人
弗萊明是蘇格蘭一個窮苦的農民。有一天,他救起一個掉到深水溝里的孩子。第二天,佛來明家門口迎來了一輛豪華的馬車,從馬車走下一位氣質高雅的紳士。見到弗萊明,紳士說:「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親,我今天特地過來向你你表示感謝。」弗萊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報酬。」
正在兩人說話之際,弗萊明的兒子從外面回來了。紳士問到:「他是你的兒子嗎?」農民不無自豪的回答:「是。」紳士說:「我們訂立一個協議,我帶走你的兒子,並讓他接受最好的教育,如果這個孩子能象你一樣真誠,那他將來一定會成為讓你自豪的人。」弗萊名答應簽下這個協議。數年後,他的兒子從聖瑪利亞醫學院畢業,發明了抗菌葯物盤尼西林,一舉成為天下聞名的弗萊明.亞歷山大爵士。
有一年,紳士的兒子,也就是被弗萊明從深溝里救起來的哪個孩子染上了肺炎,是誰將他從死亡的邊緣來了回來?是盤尼西林。那個氣質高雅的人是誰呢/他是二戰前英國上議院議員老丘吉爾,紳士的兒子是誰呢?他是二戰時期英國著名首相丘吉爾。
本傑明。富蘭克林曾說過,一個人種下什麼,就會收獲什麼。我們如果真誠的待人,別人也會真誠地對待我們。弗萊明因為真誠才讓自己的兒子有了成才的機會。老丘吉爾也因為真誠才挽救了自己兒子的生命,並使之成為20世紀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政治家。
2.劉備 三顧茅廬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豫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豫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成語「三顧茅廬」由此而來,比喻訪賢求才,真心誠意地邀請別人。
⑹ 初中語文的寫作素材積累
這些都是素材,寫作時要發揮自己的文采,加以修飾哦!
1.苗族踩花山
苗族踩花山,是他們在正月里過的一個傳統民族節日。這一天,在踩花山的山坡場上,匯集了附近苗寨的人們,可以說是人山人海。他們穿著節日盛裝,成群結隊地從四面八方趕來,在花山場尋找自己的親戚朋友。踩花山場上最惹人注目的是穿著華麗的姑娘們。她們十幾個人圍在一起,有說有笑,互相贊美那些精工細作的銀首飾和刺綉作品,這是她們互相媲美和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的最好的機會。她們給踩花山場染上了鮮艷的色彩。
踩花山的節日活動豐富多彩,有組織的鬥牛、斗畫眉、吹蘆笙、爬花桿等吸引著人們。爬花桿是苗族人特有的娛樂活動,在花山場上高高地豎立著一根10多米長的花桿,花桿上裝飾綠葉,又稱花樹。花桿原是苗族人祈禱生兒育女的供物,後來漸漸地成為踩花山活動中最吸引人的中心活動。花桿下聚集著許多青年男女,他們有說有笑地觀看爬花桿表演。爬花桿的小夥子,腰扎綵帶、頭束布帕,面向花桿,手腳並用地向上攀,不一會兒便登上桿頂。一鬆手,刷地就滑回地面,贏來了陣陣喝彩聲。
最精彩的是倒爬桿,只見爬桿者背貼花桿,雙手向上反扳,於是頭朝下腳在上,一縱一縱地向上躍,一眨眼的工夫就到了桿頂。有的表演者還在爬桿時吹蘆笙,他們在各種姿勢下都能吹蘆笙,看上去十分精彩有趣。
隨著表演活動高潮過去,人群的活動也有轉移。各自圍在一起的小夥子和姑娘們慢慢聚攏,因為踩花山活動中談情說愛是一項重要內容,小夥子和姑娘們不會放棄這一求愛的好機會。愛情從唱歌開始,一群小夥子和一群姑娘對歌,一唱一和用歌聲互相提問、互相了解,逐漸地變成了一個個小夥子與一個個姑娘的對唱,他們開始互相傾訴愛之情,就在這個節日里又有有情人終成眷屬.
2.藏族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其餘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也越隆重。對尊者、長輩,獻哈達的時候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把哈達捧到座前。對平輩,只要把哈達送到對方手裡或手腕上就行;對晚輩或下屬,就系在他們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單手送,都是不禮貌的。接受哈達的人最好做和獻哈達的人一樣的姿勢,並表示謝意。
藏民在見面打招呼時,點頭吐舌表示親切問候,受禮者應微笑點頭為禮。有客人來拜訪,藏民們等候在帳外目迎貴客光臨。藏民們見到長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脫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見到平輩,頭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禮貌。男女分坐,並習慣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對客人有敬獻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禮俗。客人到藏族家裡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會不會喝酒,都要用無名指蘸酒彈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彈,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讓添酒。連喝兩口酒後,由主人添滿杯,客人一飲而盡。這樣,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滿意。按照藏族習俗,主人敬獻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絕,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歡迎。
敬酥油茶的禮儀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邊,女主人拿一隻鑲著銀邊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著提壺或熱水瓶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主客開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壺,客人就可以端起碗來,輕輕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後呷上一口,並說些稱贊茶打得好的話;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壺時,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備告辭,可以多喝幾口,但不能喝乾,碗底一定要留點漂著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認為是觸犯禁規,對人畜不利。
3.維吾爾族
維吾爾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信奉伊斯蘭教。維吾爾人非常重視禮貌,接待見面,習慣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體前傾30度或握手,並連聲說:「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雙腿直伸,腳底朝人;院落的大門禁忌朝西開,忌諱睡覺時頭朝東腳朝西,所以在給他們分配房間、安放卧具和枕頭時,特別要注意。忌隨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講究衛生,經常在自來水龍頭下直接沖洗手、臉。到維爾吾族家裡做客,進門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壺給客人沖洗雙手,一般洗3次。習慣一人專用茶杯,住宿期間也不換。當第一次給茶杯的時候,要當著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後再用。
在屋裡就坐的時候,要跪坐,忌雙腿直伸、腳朝人。
吃完飯有長者領著做「都瓦」的時候,忌東張西望或站起。
在飲食方面,喜歡喝奶茶、吃饢,喜歡吃拉麵和包子以及「燉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鍋貼」。烤羊肉串是這個民族最出名的風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諱吃豬肉、狗肉、騾肉、鴿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過膝,褲腳到腳面,最忌戶外穿著短褲。
肉孜節、古爾幫節是傳統的盛大節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歡戴著四楞小花帽。他們最喜歡的體育技藝是高空走大繩。
3.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信仰喇嘛教,牧民愛穿滾邊長袍,頭上戴帽或纏布,腰帶上掛著鼻煙壺,腳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傳統禮節,主要有獻哈達、遞鼻煙壺、裝煙和請安等,當然現在還有鞠躬禮和握手禮。獻哈達的禮節和藏族一樣。蒙古族牧民十分熱情好客、講究禮儀。請客人進入蒙古包時,總是立在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門,請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敬獻上奶茶和美酒,並把哈達托著獻給客人。
當接過主人的奶酒,最得體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一滴酒彈向頭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彈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彈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隨後把酒一飲而盡。如果客人不會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來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貴客,主人會設全羊席來款待你,表示主人對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諱吃狗肉,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臟和肥肉。送客的時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邊界。
路過蒙古包的時候,要輕騎慢行,以免驚動畜群。進蒙古包前,要把馬鞭子放在門外,否則,會被視為對主人的不敬。進門要從左邊進,入包後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邊;離包的時候要走原來的路線。
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馬上車,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後,再上馬上車。
如果蒙古包前左側縛著一條繩子,繩子的一頭埋在地下,說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族傳統節目,一般在農歷七、八月份舉辦,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眾性的盛大集會。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較重要的節日(大年就是春節,小年在臘月二十三)。
⑺ 搜集話題作文素材
小荷作文網
⑻ i關於狗肉該不該吃的問題作文素材
按廣西玉林風俗,「夏至狗,荔枝酒」,每到夏至,當地人會來到街頭呼朋喚友吃荔枝,品狗肉,喝老酒,熱鬧程度不亞於中秋節,後來逐漸成為民間約定俗成的節日。廣西玉林狗肉節越來越紅火,近期卻因為「狗肉節」引發軒然大波。像炎熱的天氣一樣,廣西玉林「荔枝狗肉節」風波近期在網上持續升溫,有網友呼籲應堅決取消玉林狗肉節。
針對這件事,首先,要勸大家盡量不要亂吃狗肉,因為現在我國對肉狗檢疫檢驗把關不嚴,可能導致問題狗肉流入市場,從而可能導致諸如狂犬病等疾病的傳播。
其次,竊認為,以「狗是人類的朋友」為由而干涉他人食用狗肉的行為是一種無理取鬧。以這種邏輯,豬牛羊不也是人類的朋友嗎?難道我們連豬牛羊肉也不能吃了?打著聖靈平等的旗號,卻得出了如此厚此薄彼的謬論。你可以不吃狗肉,但你不能影響別人吃狗肉。你有你的選擇,我有我的訴求,二者之間應並向而行而不是相向交叉。但是,現在網路上就有某些自詡為「動物保護主義者」之人,打著道德的旗號,干涉他人自由買賣狗肉,干涉他人自由食用狗肉。有人甚至在高速路上攔截載有肉狗的車,希望能以自己「高尚無私」的行為阻攔「狗肉節」的舉辦。
我認為,若狗肉來源合法,狗肉衛生,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動物保護條例,狗肉節為什麼不能舉辦?其二,狗肉和我們平常所吃的豬肉、羊肉、牛肉一樣都是肉食產品,為何只保護狗卻允許豬牛羊等被屠殺?那些所謂的動物保護主義者們,你們有什麼資格對著牛排大快朵頤,面對狗肉卻大談動物保護呢?你們難道聽不到豬羊牛們發出的「生而不平等」的抗議嗎?
每個人都有做法律允許的范圍之內的事情的自由與權力,沒必要對一個民間習俗上綱上線大談同情和憐憫。你可以堅持己見,但千萬不要強迫他人並干涉他人的選擇。
⑼ 高考作文素材七
[高考作文素材七]高考作文素材例文(嵇康)7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譙郡(今安徽宿縣西南)人,高考作文素材七。稽康早年喪父,家境貧困,但仍勵志勤學,以至博學多才,文學、玄學、音樂等無不精通並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稱"嵇中散"。嵇康作為魏晉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人物事略博才嵇康嵇康少時聰明好學,但是驕縱任性,遠邁不群,這種性格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為人處世,史書上稱他少有奇才,博覽群書,無師自通,學識淵博。他愛好音樂,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書法也很有名。造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眾鳥翱翔,群烏乍散。"他的詩也可以稱得上大家。嵇康打鐵嵇康愛好打鐵,鐵鋪子在後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築了一個小小的游泳池,打鐵累了,就跳進池子里泡一會兒。見到的人不是贊嘆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就是誇他"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從中可見其對生活的瀟灑姿態。竹林七賢為了避開曹魏政治斗爭的鋒芒,他離開了京城,到山陽隱居了下來。當時,他和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交往過密,幾個人常常遊玩於竹林,世稱"竹林七賢"。嵇康飲酒嵇康飲酒在當時也是很有名的。飲酒大醉,能夠忘掉世事,解除現實矛盾的纏繞。嵇康不但飲酒,還寫下了《酒會詩》,詩酒交融,讓人感覺到酒中有詩,詩中有酒。嵇康飲酒非常有節制,從不過量。他說:"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飲酒以逃避現實是暫時的,因為終究還是要醒來。所以這不是徹底解脫的辦法。嵇康服葯嵇康服一種叫"五石散"的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樣葯:石鍾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還配點別樣的葯。嵇康服葯一方面為了達到"轉弱為強"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輕政治環境給他帶來的精神壓力。但這沒有給他帶來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來越厲害。在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廣陵散絕嵇康被司馬氏集團所殺,臨刑這天,嵇康要來一架古琴,調好後,開始彈《廣陵散》,霎時間,刑場上一片安靜,琴曲昂揚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悠長,縈回低囀。彈畢,嵇康長嘆一聲:"過去袁孝尼要跟我學《廣陵散》,我總是不肯教他,《廣陵散》今絕矣!"嵇康與孫登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葯,以至留連忘返,陶醉其中,在蘇門山中遇見孫登。孫登是大隱士,他對嵇康的提間不做任何回答。最後,稽康要離開了,他再一次間孫登:"先生竟無言乎?"孫登這次開口了,他說:"子識火乎?難乎免於今世。子無求乎!"孫登承認嵇康有才,但是又認為他識寡。所謂識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孫登是當時的一位很有見識的隱者,其隱逸之舉,也是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與迫害。嵇康說"今愧孫登",就是因為沒有採納孫登的意見,未能及早隱居以致自蹈大禍的緣故。素材運用話題1:自我認識和別人的期待材料加工:"哐當、哐當…"聽見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清風拂面,強健的肌肉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熊熊的烈火陶冶著高尚的情操。嵇康,這個時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這兒過著鐵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樣,你也對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勸他人仕嗎?是否忘了《與山濤(山巨源)絕交書》?那鏗鏘的言辭己經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對仕途的不屑,就讓他做他自己吧,讓"竹林七賢"永遠過著"鄴下放歌"、"竹林飲酒"、"曲水流觴"、"南山採菊"的生活,不要讓世俗的穢氣覆蓋了菊花淡淡的幽香。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認為是對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本色,拋開他人的期望,拋開他人的勸阻,向著自己的認識邁進。(滿分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節選)話題2:心靈的選擇材料加工:歷來最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們似乎生來就進行著心靈上的選擇,在進與退之間,在生與死之間。魏晉出英雄--歷史學家如是說。我不知道在別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從他的每一次選擇中我斷定:他是個英雄。嵇康也許天生一副傲骨,不屈於俗,不慕於官,過著白己田園隱士的生活。一代名將鍾會,慕名往謁,結果被拒之門外。鍾會在臨走時,沒忘記恨恨地瞪兩眼。於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謀亂。行刑前,執刑官問他還有何話說,他抬起頭,看著台下三千太學生稽首向著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司馬昭也看著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馬昭說一句懇求的話,往後則皆大歡喜。他的心在動,心在痛,屈服嗎?不,他知道自己並沒有錯。於是他說了句:"把琴拿來。"…他勇於赴死的從容給了歷史一個雋永的背景,那已成絕響的《廣陵散》餘音繞耳,嵇康是在尊嚴與生命之間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擇。若干年後,我們會說:這是最令人回腸盪氣的選擇!(優秀作文《心在刃上選擇》節選)話題3: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材料加工:沙漠上的狂風刮過古堡的廢墟,書本中妄自描述著空中花園的美麗,人們希冀希冀著聽到消逝已久古樂的音律,時光帶走了古文字的意義。歷史的車輪緩緩軋了過去,軋碎了多少文明古跡。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現。昔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臨刑之前嘆息:"《廣陵散》從此絕矣。"一部名曲就這樣失傳了。當真是"後不見來者"。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現代人就將再次聽到這千古絕唱,嵇先生之記憶即是現代音樂家的曲譜。(1999北京市滿分作文《重現文明再創輝煌》節選)話題4:包容材料加工:嵇康的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於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作文素材《高考作文素材七》。山濤讓他當官,是善意的,他卻氣得要死,認為對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這個山濤使他的兒子沒成為孤兒:鍾會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連正眼都不看一眼,這其實就是嵇康心胸狹隘的表現,不能像大山一樣包羅萬象,不能像大海一樣海納百川。有人說,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執著。天性是什麼?天性就是包容。而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統治者也沒能容得下這樣一一個知識分子,把他作為一個異己給消滅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話題5:家庭教育材料加工:凡人們的言論、思想、行為,倘若自己以為不錯的,就願意自己的朋友都這樣做。但嵇康不這樣,不願意別人來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絕交書》就知道他的態度很驕傲的:但我們看他做給兒子看的《家誡》--當嵇康被殺時,其子方十歲,算來當他做這篇文章的時候,他的兒子是未滿十歲的--就覺得宛然是兩個人。他在《家誡》中教他的兒子做人要小心,還有一條一條的教訓:一告後輩要立志,志之必堅。二告後輩要"見義而作",賑災濟貧。三告後輩要慎言。四告後輩要少欲,要寬容謙恭,要有涵養。五告後輩不要打探他人隱私。他說:"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強知人私。"六告後輩不要受人之饋。他說:"匹帛之饋,車服之贈,肖深絕之",因為"常人皆薄義而重利",別人主動向你破財獻禮,則必有所求,必圖回報,這是"君子之所大惡也"。我們就此看來,實在覺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樣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們知道,稚康自己對於他自己的舉動也是不滿意的。只是因為他們生於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並非他們的本態。所以,後來被山濤推薦而做官的嵇紹,成了一個為皇帝忠誠保駕的馴臣。有一次晉惠帝兵敗被困,文武百官紛紛逃散,惟有嵇紹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軀保護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節選)話題6:自虐材料加工:自虐,實際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悶的象徵。魏晉士大夫的一個傾向是服葯、喝酒、身上多虱,這與其說是隱逸、瀟灑,倒不如說是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們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願與當時的社會達成妥協:在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內轉,通過自虐式的感官刺激來獲得暫時的宣洩和解脫。嵇康作為一位與時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壓迫與打擊,他別無他法,只有把常常飲酒、服葯、裝瘋等自虐形式作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悶之際,用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來澆心中塊壘。這也是一種無奈的自我保護方式。話題7:堅持自我材料加工:其實嵇康是很有才氣的一個人,所以山濤就推薦他出來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願意接受的,於是嵇康就要和山濤絕交。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為嵇康當初說"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自己認為最好的朋友,就因為這樣就結束了來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極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為不是因為按照什麼現成的規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體現。話題8:路材料加工:嵇康啊嵇康,憤世嫉俗,絕望了這社會的一切而毀壞禮教者是你,"非湯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讓司馬氏安於枕席?你的一腔忠憤卻無人知,只好寄託於手中的鐵錘--第一錘,砸平世間不平事;又一錘,大泄胸中之悲鬱;再一錘,以警醒生前身後千年萬年所有的炎黃子孫: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樣一個世紀?"砰砰"錘聲中,鍾會來了,你並不理睬,只拋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一句"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於是你拋錘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湯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權柄!"這一笑,驚掉了司馬昭手中的玉杯,殺機頓生。人說你毀壞禮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沒有發出的呼喊,就讓我替你喊出吧!或許,這有悖於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馬心的時代,這是稱那個"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時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毀壞禮教,實則是激憤於掛羊頭賣狗肉者之流(如司馬懿)的胡作非為,激憤之極而轉為不言禮教不信禮教,甚至於反禮教!其實啊!司馬懿何嘗是孝子?可司馬氏就是以不孝為名殺了你。悲哉!"陰陽易位,時不當兮",屈子幾百年前的這一悲吟,不幸卻又應驗在了你的身上。(《哭嵇康》節選)話題9:交友材料加工:冤哉!嵇康!再不見你縱酒之豪情,再不聞你打鐵的錘聲。一壺酒,澆鑄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錘,鍛造了你鐵樣的個性。如此本色,如此個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你"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在你的眼中,這世界應如你杯中之清酒,無塵渣毫粒,無腐臭之氣,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瑩,甜香賽芝蘭之悠長。可遺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國古代史》,你的名字卻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頁:滿眼是野蠻的屠戮,滿耳是大眾的悲鳴。其時,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飢寒我後當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謂之知言"的山濤,此時便棄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飲苦酒:"美酒今以之驅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貴識天性,曲者不以為桷兮,誠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對山濤的誘薦,你嬉笑怒罵,接輿狂歌。一紙《與山巨源絕交書》阻斷了後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後人敬仰之聲名。(《哭嵇康》節選)成品展示正義的選擇(高考優秀作文)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個遙遠的年代。夕陽西下,那個坐在地上,對著夕陽彈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他的琴聲低沉而又高亢,快樂而又悲涼,流露出無限的孤寂。他,一個孤高絕倫的隱士,一個絲毫未被遺忘的才子,在這夕陽下深深地體味人生…他內心的焦灼與熱烈在這恬淡的竹林中絲毫沒有消散,反而在這時起時落的琴聲中得到完整的體現。他靜靜地聆聽著自己的琴聲,感到無比的欣慰。那是一曲幾成絕響的妙曲:一個年輕的俠客,為報殺父之仇,一劍刺死了仇人--那個不可一世的國王,自己也毀容自刎。聽吧,高亢代表著刺客矢志不渝的決心,雄渾流露出毅然赴敵的沉勇,激盪顯示了拚死戰斗的壯烈,委婉透露出一絲的悲涼與贊嘆。這就是嵇康的《廣陵散》,那絕世的《廣陵散》。嵇康是隱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淪,不屈地與司馬集團斗爭的戰士。他像一隻卓爾不群、傲立雞群的野鶴,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夕陽的余輝,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鏡:欲隱而不能隱,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他本可以選擇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訴他不能違背正義。他蔑視權貴,帶著一絲嘲諷的口吻問鍾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聞而去?"為了這種正義,他可以拋去一切:名與利,甚至於生命和友誼。那篇《與山巨源絕交書》不是最好的證明嗎?盡管人生短暫,他不知何時能看到司馬氏的沒落,然而,他還是義不容辭地捲入了朋友呂安的風波。他本來想什麼事都不問,只打他的鐵,種他的菜,可是卻有人用卑鄙的手法來從他身邊奪走幫他種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於是他選擇了正義,站在了被告一邊,自己也成了被告。刑場上,他最後一次彈響了《廣陵散》,無數的人被他的琴聲所感動。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陽西下,他的小車經過你舊時的小屋,一切如舊,竹子依舊翠綠,夕陽依舊把它的余輝灑滿整個庭院,只有那個對著夕陽彈琴的影子,卻為何不見?那首感人至深的絕響為何不聞?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說?只有那晚來的涼風夾帶著遼遠的笛聲,吹過殘敗的牆垣,嗚嗚作響,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語。嵇康的影子終於在風中找到…〔高考作文素材七〕【征服畏懼、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確實的方法,就是去做你害怕的事,直到你獲得成功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