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幾部關於"中小型企業管理的模式"的參考文獻
中小企業管理模式來與制度變自遷 作者:顏光華 等著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中小企業管理教程 作者:林漢川,邱紅 主編 出版社:上海財經大學 中小企業管理概論 作者:陳乃醒,白林 主編 出版社: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中小企業管理:概論與案例 作者:(美) 科林斯 等著;李麗 等譯 出版社: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其實更好的應該到中國期刊網的核心期刊上搜一下,有不少相關文獻,國內很多學者在做這方面研究,有一本專門的期刊<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質量一般般
B. 請問企業管理中激勵問題的參考文獻
試論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的有效運用
論文關鍵詞:企業人力資源激勵機制
論文摘要: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已經不是單純的物質競爭。以人力資源為基礎的競爭讓人才成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而激勵機制又是人力資源的重要內容。建立完善良好的激勵機制,調動知識型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挖掘員工的個人潛力是企業首要問題。因此探討構建激勵機制,有效地運用激勵機制對現代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一、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的內涵和特徵
(一)激勵機制的內涵
「激勵」指的是持續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過程。激勵機制,在企業內外部條件之內,通過各種激勵措施與規章制度來制定一套理性化的制度, 激發員工不斷為企業做出貢獻。
企業激勵機制又可分為外在激勵機制和內在激勵機制。外在勵因素主要包括薪金激勵因素和職工福利激勵因素兩個方面,企業直接控制的激勵資源,主要以物質激勵為體現。內在激勵是通過精神的滿足來強化個人行為的,主要要有目標激勵因素和情感激勵因素,且方法多樣。
(二)激勵機制的特徵
1、公平性。激勵機制的最基本原則是堅持公平公正,企業的上下層,在企業利益面前都應是一視同仁的,公平的給予獎懲,激勵機制才有效果。
2、針對性。不管是物質激勵還是精神激勵,都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針對性的對員工進行獎懲。
3、及時性。激勵要及時,企業要及時的對員工鼓勵與鞭策。管理者必須及時地對員工的工作成就等進行反饋,進行績效考核。
4、一致性。企業的目標是一致的,激勵是一種刺激,要明確目標,使員工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怎樣做,做的意義,為企業的目標而奮斗。
二、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激勵機制不健全
主要表現為人才引進機制不科學;培訓激勵機制不足;薪酬激勵機制欠缺等。企業為站的先機,都渴求招收到高素質、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但是在招聘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招聘要求,後期的培訓沒有明確的目標,且無法利用薪酬激勵來留住人才。
(二)激勵形式和手段單一
多數企業對激勵機制的理解十分片面。我國企業採用的激勵形式多數以激勵力度不夠強的工資、獎金、年薪制等為主。而股票期權和管理者持股等有效激勵方式並不常見。此外,我國目前只重視如年薪制等物質方面的獎 勵,確忽視了精神獎勵的作用。布恩那個從根本上調動員工的熱情,員工缺乏忠誠度和榮譽感。
(三)績效考核制度不科學
缺乏一套完善健全的員工業績考核機制,績效考核體系缺乏規范化、定量化,一指標模糊、考核指標沒有針對性,缺乏可信性,缺乏可以量化的指標; 二是缺乏適用性,考核脫節現象嚴重,考核沒有和員工的升職進行掛鉤,嚴重地打擊了員工工作的積極性。
(四)缺少健全完善的企業文化
目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意識還很淡薄,未把企業文化的建設作為協助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舉措。無法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帶企業發展中來,也留不住優秀的人才。員工缺乏共同的價值觀,主人翁意識不強,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瓶頸三、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的實際運用
(一)健全一個系統性的激勵機制
首先應明確構建激勵機制的目標,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規范化的招聘和培訓體系,綜合利用各種激勵手段,,建立人性化,系統化,全方位的激勵新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的人才,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過程檢查與及時糾偏相結合,在激勵機制中,並不僅僅是為了激勵而激勵,而是用激勵來更好地促進與保障企業總目標的實現。
(二)創新激勵形式和手段
首先,物質與精神激勵兼顧,實行全面激勵,促使潛能的開發在進行物質獎勵的同時,注重給予精神激勵,片面採用加薪方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員工的基本需要,當物質需求得到滿足後,人們的需求會向更高層次發展,即精神需求,單純的物質激勵或精神激勵都難以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只有二者相結合,即在物質激勵的基礎上;再次,創建適合企業特點的公平的激勵機制,在加大懲罰力度的同時,要注意獎懲分明;最後,增強激勵的針對性,提高員工素質和自我激勵根據需求的層次理論,不同的人需求是不一樣的,而是應根據員工的需求類型,對症下葯,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有差別的激勵,從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三)完善薪酬、績效考核體系
員工的薪酬必須改變原有的一刀切的模式,應該根據發展的需要,將員工的薪酬分為基本和績效考核獎勵兩部分,建立動態的激勵薪酬機制,幫助員工提高工作的績效,具體的來講,員工薪酬激勵應該包括固定薪酬和浮動薪酬兩部分,在固定薪酬裡面主要應該從附加薪酬、基本工資和崗位津貼等幾個方面對各崗位進行均衡的考核;而對於浮動薪酬部分要根據個人的工作崗位的具體情況從個人成長基金和績效。
(四)營造有歸屬感的企業文化
首先,要充分尊重員工。尊重也是一種基本的激勵手段,聽取不同崗位,不同階層員工的意見與建議,其次,要加強團隊協作。注意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加強員工間的理解與溝通, 促進員工間的和諧與協調。再次,要採取措施,鼓勵創新。應採取多種有效手段,不斷激勵員工, 開拓創新。在企業文化指導下進行員工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員工 自身的發展成長,實現自我價值。
現代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是一個復雜的過程,企業應通過完善和有效執行企業激勵機制,增進員工的成長和發展,優化企業隊伍,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為經濟和社會全面協凋發展提供高質量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
參考文獻:
[1]張進芳:淺析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的問題與對策 《 商場現代化》 2010.5
[2]李元勛 黃法得:如何使物質獎勵具有精神激勵作用人才 《能源開發》,2006.9
C. 公司戰略參考文獻
公司戰略是指企業根據環境的變化,本身的資源和實力選擇適合的經營領域和產品,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並通過差異化在競爭中取勝,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和隨之而來的國際競爭的加劇,對公司戰略的要求愈來愈高。
公司戰略是設立遠景目標並對實現目標的軌跡進行的總體性、指導性謀劃,屬宏觀管理范疇,具有指導性、全局性、長遠性、競爭性、系統性風險性六大主要特徵。
公司戰略是對企業各種戰略的統稱,其中既包括競爭戰略,也包括營銷戰略、發展戰略、品牌戰略、融資戰略、技術開發戰略、人才開發戰略、資源開發戰略等等。公司戰略是層出不窮的,例如信息化就是一個全新的戰略。公司戰略雖然有多種,但基本屬性是相同的,都是對企業的謀略,都是對企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例如:企業競爭戰略是對企業競爭的謀略,是對企業競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企業營銷戰略是對企業營銷的謀略,是對企業營銷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企業技術開發戰略是對企業技術開發的謀略,是對企業技術開發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企業人才戰略是對企業人才開發的謀略,是對企業人才開發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的計謀。以此類推,都是一樣的。各種公司戰略有同也有異,相同的是基本屬性,不同的是謀劃問題的層次與角度。總之,無論哪個方面的計謀,只要涉及的是企業整體性、長期性、基本性問題,就屬於公司戰略的范疇。
公司戰略:是一種應對競爭力量或者尋找產業中最薄弱力量的防禦性構築。
摘自--邁克爾.波特 《競爭論》24頁
影響公司戰略的因素
第一個影響戰略的因素應該是遠景規劃。使命,核心價值觀和遠景是遠景規劃的三個組成部分。也是一個企業存在時最核心的部分。在戰略規劃的過程中,使命和遠景始終指引著戰略制定的方向的要求;而核心價值觀引導著戰略的思考方式以及執行策略。
影響戰略管理的第二個因素是外部環境。這個外部環境,包括了宏觀環境和產業環境。所謂宏觀環境主要是看區域的經濟狀況以及每個經濟周期的經濟狀況。而產業環境則可以借鑒波特的五力模型。包括了:供應商,客戶,競爭者,替代者以及潛在的競爭者。
同時戰略管理也和內部因素是相關的。內部因素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哈默爾和普拉哈拉德所推崇的所謂企業核心競爭力。
第二是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對公司戰略的影響主要包括以下幾點(亨利*明茨伯格《戰略歷程》):
1、決策風格
2、阻止戰略的轉變
3、克服對戰略改變的阻礙
4、主導價值觀
5、文化沖突
基於資源與能力的跨國公司戰略管理模式分析
基於資源的戰略管理模式
基於資源的觀點認為,公司內部環境同外部環境相比,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對企業創造市場優勢具有決定性的作用。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業不斷地積累戰略制定所需的各種資源,需要企業不斷學習、超越和創新。企業內部所擁有的資源是決定一個企業能否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企業所擁有的資源決定了一個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地位。企業可以通過資源關聯性增長,實現企業市場的擴展,最優的企業成長戰略就是實現開發己有資源潛力與發展新資源間的平衡。隨著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的日趨成熟,跨國公司往往傾向於採取在子公司建立專門的R&D機構,實現R&D本化,這一般都離不開對當地人才的引進。像這樣以當地人才為依託,才能更好的提升跨國公司的競爭力。IBM、微軟、Intel等巨頭就紛紛在全球設立了研發機構,這就是一種基於資源的戰略模式。
基於能力的戰略管理模式
基於能力的觀點認為組織是一個知識系統,在組織中通過學習創造新的知識並把創造的新知識傳遞到組織層面制度化能夠更好地提升企業動態能力。公司能力是公司所積累的存在於公司成員或職能機構中完成某項工作的可能性,是一種主觀的行為能力。公司之間的競爭本質在於公司能力的競爭,因而考察公司的競爭戰略與競爭優勢不能僅從公司外部的產業環境入手,而應該關注公司的內部,公司競爭優勢來源於公司的能力(特別是公司的核心能力)。
國際市場中資源與能力的協調運用
從戰略角度來看,跨國公司進入國際市場是建立在對資源的有效利用與核心能力的構建的基礎上的。由於跨國經營存在著諸多的不確定性,因而跨國公司需要發展公司的管理結構以降低資源控制的成本。跨國公司可以通過外國直接投資來降低不確定性,但公司在未來戰略的實施方面增加了資產成本與機會成本並降低了靈活性。因此,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中的資源與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之前戰略所帶來的影響,也就是說,一個成功的跨國公司往往先以在本國市場上的成功為基礎。但是,不同市場的特質與環境是不同的,這也是中國很多企業至今未真正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並不是所有資源與能力都適合跨國公司,尤其是在新環境中,有些資源與能力根本就不適用。
結論
基於資源與能力的戰略管理模式在跨國公司的發展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跨國公司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離不開對資源與能力的協調運用。甚至可以說,全球化的跨國公司是市場不能滿足其發展目標時,將資源和能力,尤其是無形資產的資源與能力,跨國進行傳送的機制。跨國公司要想在國際市場上嶄露頭角,開拓出一片新的市場空間,就要從資源與能力的角度來分析並實施其戰略。綜上所述,在國際市場中合理的利用各種資源與能力才是跨國公司取得核心競爭力從而獲得利潤的保證。
公司戰略的三種狀態
戰略形態是指企業採取的戰略方式及戰略對策,按表現形式,可以分為:拓展型、穩健型、收縮型三種形態。
拓展型戰略
拓展型戰略是指採用積極進攻態度的戰略形態,主要適合行業龍頭企業、有發展後勁的企業及新興行業中的企業選擇。具體的戰略形式包括:市場滲透戰略、多元化經營戰略、聯合經營戰略。
1、市場滲透戰略
市場滲透戰略是指實現市場逐步擴張的拓展戰略,該戰略可以通過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能力、增加產品功能、改進產品用途、拓寬銷售渠道、開發新市場、降低產品成本、集中資源優勢等單一策略或組合策略來開展,其戰略核心體現在兩個方面:利用現有產品開辟新市場實現滲透、向現有市場提供新產品實現滲透。
市場滲透戰略是比較典型的競爭戰略,主要包括: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三種最有競爭力的戰略形式。成本領先戰略是通過加強成本控制,使企業總體經營成本處於行業最低水平的戰略;差異化戰略是企業採取的有別於競爭對手經營特色(從產品、品牌、服務方式、發展策略等方面)的戰略;集中化戰略是企業通過集中資源形成專業化優勢(服務專業市場或立足某一區域市場等)的戰略。在教科書上,成本領先戰略、差異化戰略、集中化戰略被稱為「經營戰略」、「業務戰略」或「直接競爭戰略」。
2、多元化經營戰略
多元化經營戰略是指一個企業同時經營兩個或兩個以上行業的拓展戰略,又可稱「多行業經營」,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同心多元化、水平多元化、綜合多元化。同心多元化是利用原有技術及優勢資源,面對新市場、新顧客增加新業務實現的多元化經營;水平多元化是針對現有市場和顧客,採用新技術增加新業務實現的多元化經營;綜合多元化是直接利用新技術進入新市場實現的多元化經營。
多元化經營戰略適合大中型企業選擇,該戰略能充分利用企業的經營資源,提高閑置資產的利用率,通過擴大經營范圍,緩解競爭壓力,降低經營成本,分散經營風險,增強綜合競爭優勢,加快集團化進程。但實施多元化戰略應考慮選擇行業的關聯性、企業控制力及跨行業投資風險。
3、聯合經營戰略
聯合經營戰略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立的經營實體橫向聯合成立一個經營實體或企業集團的拓展戰略,是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形式。實施該戰略有利於實現企業資源的有效組合與合理調配,增加經營資本規模,實現優勢互補,增強集合競爭力,加快拓展速度,促進規模化經濟的發展。在工業發達的西方國家,聯合經營主要是採取控股的形式組建成立企業集團,各集團的共同特點是:由控股公司(母公司)以資本為紐帶建立對子公司的控制關系,集團成員之間採用環行持股(相互持股)和單向持股兩種持股方式,且分為以大銀行為核心對集團進行互控和以大生產企業為核心對子公司進行垂直控制兩種控制方式。在我國,聯合經營主要是採用兼並、合並、控股、參股等形式,通過橫向聯合組建成立企業聯盟體,其聯合經營戰略主要可以分為:一體化戰略、企業集團戰略、企業合並戰略、企業兼並戰略四種類型。
企業合並戰略是指參與企業通過所有權與經營權同時有償轉移,實現資產、公共關系、經營活動的統一,共同建立一個新法人資格的聯合形式。採取合並戰略,能優化資源結構,實現優勢互補,擴大經營規模,但同時也容易吸納不良資產,增加合並風險。
企業兼並戰略是企業通過現金購買或股票調換等方式獲得另一個企業全部資產或控制權的聯合形式。其特點是:被兼並企業放棄法人資格並轉讓產權,但保留原企業名稱成為存續企業。兼並企業獲得產權,並承擔被兼並企業債權、債務的責任和義務。通過兼並可以整合社會資源,擴大生產規模,快速提高企業產量,但也容易分散企業資源,導致管理失控。
穩健型戰略
穩健型戰略是採取穩定發展態度的戰略形態,主要適合中等及以下規模的企業或經營不景氣的大型企業選擇,可分為:無增長戰略(維持產量、品牌、形象、地位等水平不變)、微增長戰略(競爭水平在原基礎上略有增長)兩種戰略形式。該戰略強調保存實力,能有效控制經營風險,但發展速度緩慢,競爭力量弱小。
收縮型戰略
收縮型戰略是採取保守經營態度的戰略形態,主要適合處於市場疲軟、通貨膨脹、產品進入衰退期、管理失控、經營虧損、資金不足、資源匱乏、發展方向模糊的危機企業選擇。可分為:轉移戰略、撤退戰略、清算戰略三種戰略形式。轉移戰略是通過改變經營計劃、調整經營部署,轉移市場區域(主要是從大市場轉移到小市場)或行業領域(從高技術含量向低技術含量的領域轉移)的戰略;撤退戰略是通過削減支出、降低產量,退出或放棄部分地域或市場渠道的戰略;清算戰略是通過出售或轉讓企業部分或全部資產以償還債務或停止經營活動的戰略。收縮型戰略的優點是通過整合有效資源,優化產業結構,保存有生力量,能減少企業虧損,延續企業生命,並能通過集中資源優勢,加強內部改制,以圖新的發展。其缺點是容易荒廢企業部分有效資源,影響企業聲譽,導致士氣低落,造成人才流失,威脅企業生存。調整經營思路、推行系統管理、精簡組織機構、優化產業結構、盤活積壓資金、壓縮不必要開支是該戰略需要把握的重點。
公司戰略特徵
公司戰略是設立遠景目標並對實現目標的軌跡進行的總體性、指導性謀劃,屬宏觀管理范疇,具有指導性、全局性、長遠性、競爭性、系統性、風險性六大主要特徵。
一、指導性
公司戰略界定了企業的經營方向、遠景目標,明確了企業的經營方針和行動指南,並籌劃了實現目標的發展軌跡及指導性的措施、對策,在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起著導向的作用。
二、全局性
公司戰略立足於未來,通過對國際、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及行業等經營環境的深入分析,結合自身資源,站在系統管理高度,對企業的遠景發展軌跡進行了全面的規劃。
三、長遠性
「今天的努力是為明天的收獲」、「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兼顧短期利益,公司戰略著眼於長期生存和長遠發展的思考,確立了遠景目標,並謀劃了實現遠景目標的發展軌跡及宏觀管理的措施、對策。其次,圍繞遠景目標,公司戰略必須經歷一個持續、長遠的奮斗過程,除根據市場變化進行必要的調整外,制定的戰略通常不能朝夕令改,具有長效的穩定性。
四、競爭性
競爭是市場經濟不可迴避的現實,也正是因為有了競爭才確立了「戰略」在經營管理中的主導地位。面對競爭,公司戰略需要進行內外環境分析,明確自身的資源優勢,通過設計適體的經營模式,形成特色經營,增強企業的對抗性和戰鬥力,推動企業長遠、健康的發展。
五、系統性
立足長遠發展,公司戰略確立了遠景目標,並需圍繞遠景目標設立階段目標及各階段目標實現的經營策略,以構成一個環環相扣的戰略目標體系。同時,根據組織關系,公司戰略需由決策層戰略、事業單位戰略、職能部門戰略三個層級構成一體。決策層戰略是企業總體的指導性戰略,決定企業經營方針、投資規模、經營方向和遠景目標等戰略要素,是戰略的核心。本書講解的公司戰略主要屬於決策層戰略;事業單位戰略是企業獨立核算經營單位或相對獨立的經營單位,遵照決策層的戰略指導思想,通過競爭環境分析,側重市場與產品,對自身生存和發展軌跡進行的長遠謀劃;職能部門戰略是企業各職能部門,遵照決策層的戰略指導思想,結合事業單位戰略,側重分工協作,對本部門的長遠目標、資源調配等戰略支持保障體系進行的總體性謀劃,比如:策劃部戰略、采購部戰略等。
六、風險性
企業做出任何一項決策都存在風險,戰略決策也不例外。市場研究深入,行業發展趨勢預測准確,設立的遠景目標客觀,各戰略階段人、財、物等資源調配得當,戰略形態選擇科學,制定的戰略就能引導企業健康、快速的發展。反之,僅憑個人主觀判斷市場,設立目標過於理想或對行業的發展趨勢預測偏差,制定的戰略就會產生管理誤導,甚至給企業帶來破產的風險。
正確認識何謂戰略
中國很多企業,在戰略規劃上常常表現為「有戰無略」。這一方面是由於好多企業創
戰略思維圖
辦人忙於應酬拉關系和營銷,不能好好的靜下心來思考;但更多的原因卻出在對戰略管理的認識不夠或錯誤認知,存在著很多的誤區。
現在,很多企業都把策略當成了戰略,就是把做什麼、怎麼做當成戰略了,把具體的操作步驟、流程當作了戰略。我們的企業經常是先確定要做什麼事情,在這個既定的前提下,將怎麼組織人,怎麼組織錢,怎麼來打市場作為企業的戰略。這么做,實際上意味著企業沒有戰略,而是直接到了策略層面。
還有一些企業,比如已經投資布局了幾個行業,他們的戰略觀就是把這幾個領域做強做大。這不是戰略,這是把目標替代為戰略了。
戰略 策略 戰術 即戰力
戰略:
是目標和策略的組合,企業遠景、使命、命題等的全局規劃和方針及定位。戰略的核心問題是方向的確定和策略的選擇。
策略:
是創造持久的競爭優勢。
是提供指導思想和行動的框架。將戰略轉化為具體目標,計劃,行動後的績效。
戰術:
是執行策略或戰略的手段。是執行策略的行動技術。
即戰力:
就是即使進入全新的環境,也能夠通過冷靜地觀察發現事物的本質,繼而迅速做出正確的判斷與計劃的專業能力。外語能力、專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三大基本能力。
先搞清楚概念
戰略首先是一種選擇、一種取捨。所謂策略,就是如何來組織資源來落實戰略。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企業的經營策略是相互依託的。企業在制定其戰略和策略時如果概念混淆,把策略和戰術問題當做戰略問題來思考,這會導致企業的方向性錯誤。
戰略的衡量標准
決定戰略成功的根本要素:
企業核心競爭力能否與行業關鍵成功要素相匹配。公司戰略方向與規劃必須以核心競爭力為依託或者是在強化自身的核心競爭力,而這一競爭力必須能夠同行業成功關鍵要素咬合在一起。 很多企業做戰略,都存在盲目操作的問題,分析完了自身的能力,然後就進行戰略規劃,光有能力有什麼用啊。比如說我現在有大量的資金,似乎就可以投資房地產,問題是房地產行業關鍵是靠關系,有錢又有什麼用。這一點非常關鍵,一定要分析核心競爭力和關鍵成功要素,然後才有成功的可能。戰略管理上有這樣一句話,戰略要一次做成,從這角度看,我們就不難理解了,這是戰略的規律。 需要注意的是,行業的成功關鍵要素是在不斷變化與發展的,在行業的不同階段,行業的成功關鍵要素是不同的,所以企業要不斷發展新的核心競爭力,要考慮怎樣同行業將來的成功要素相匹配。這一點不難理解,當行業競爭發展到一定階段,同一競爭領域的企業之間的核心競爭力相差無幾的時候,決定企業能否突圍的行業關鍵要素一定會發生變化。
戰略的形成是一個科學的規劃過程,只要內外環境沒有根本性的改變,行業競爭制勝的關鍵要素沒有改變,企業的戰略就不需要調整,只要堅持下去就會實現既定的目標,不能被眼前的一些變化所左右。戰略目標的實現是有一個實施期的,並非一蹴而就。很多跨國企業剛進入中國市場時,連續虧損,但他們仍然堅持了下來,最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當然,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環境的變數呈幾何狀增長,技術升級越來越快,資金流動愈加頻繁,因此企業必須嚴密關注環境的變化。
戰略執行體系
戰略確定了,怎麼建立一個戰略執行體系並不難。戰略執行體系由戰略(方向)、策略(組織)、戰術、即戰力四個層次構成,這四個層次缺一不可。但在實際操作當中,企業一談戰略執行,就是定指標、配資源,超越了策略層直接跑到具體的戰術、計劃層,執行層上去了。
所謂策略,就是如何來組織資源來落實戰略。如何把策略落實下去,就需要形成計劃。小企業一般可以合二為一,但是集團化戰略規劃,一定要分兩步來做,一定是要先形成策略。
在策略層級最為關鍵的是組織。戰略決定組織,組織傳承戰略,決定因素在組織上,落實在組織上。需要強調的是,這里的組織不僅僅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組織結構,更多是指組織狀態與布局,組織結構只是組織狀態與布局最後的一個載體、一個框架。
組織是由三個要素構成的:
一個是組織結構,一個是流程,一個是責權體系, 三個組到一塊才形成完整的組織。企業如果只抓其中一塊,比如說單獨進行流程變革而沒有結構和責權的調整來配合,往往容易導致失敗。人是為組織服務的,所有的人要匹配組織,資金、技術等其它的資源同樣需要在戰略的指引下依靠組織去配置。
績效考核體系的價值
從戰略角度而言,績效考核體系是幫助執行層了解公司戰略的工具,而不是「秋後算賬」的工具。很多公司戰略執行失敗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績效考核體系設計失誤,尤其是對企業中層的考核。企業存在一個「倍乘效應」,中層偏一偏,整個組織下來之後就會離題萬里。
戰略執行體系圖
企業的績效管理體系必須從戰略角度設計,並且企業的戰略最後一定要落實到績效管理體繫上。
原因有二:
一是讓企業的戰略意圖真正被戰略執行者理解是很困難的事情; 二是執行者即使理解了願意不願意遵照執行也是個很大的問題。這樣就需要企業依靠績效考評體系作為指引與約束。 我們從戰略規劃或者說推導的過程來看一下績效考核體系的價值。
首先企業要做行業的取捨與選擇,比如企業做不做餐飲;如果通過各方面分析確定了要進入餐飲業,再就要分析如何布局了,這就進入執行階段了,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價值創造能力與行業競爭關鍵要素形成戰略點;戰略路線確定後,剩下就是人與組織搭配的問題了,簡單說,就是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最後,以戰略為導向,設定企業相關的激勵機制與業績評價體系,評價體系明確了,企業自然會朝著既定戰略目標邁進。
總結:集團化戰略執行步驟
首先企業要做行業的取捨與選擇 分析如何布局進入執行階段 確定戰略路線 人與組織搭配 最後,以戰略為導向,設定企業相關的激勵機制與業績評價體系。
公司戰略落實中的問題
在一個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中,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取勝、要想取得長遠的發展,必須有一套清晰的戰略。沒有戰略的企業通常只能著眼於現在,為短期的物質利益而疲於經營,最終往往落得銷聲匿跡。戰略定義和決定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明確自身需要搭建什麼樣的架構,需要建設什麼樣的文化,如何去吸引和培養人才。戰略源自組織的使命和遠景。只有先明確了組織存在的根本理由和價值之所在,預見並逐步清晰了組織要達到的目標狀態,才能制定出相應的戰略。 戰略本身也是一種構想,是對未來的預測,以及對現在的指導。企業的戰略構想通常形成於企業的領導者;他們在理解企業的使命和遠景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企業外部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以及企業的現狀,通過一系列非因果決定的邏輯、非線性思考進行戰略分析,從而確定企業的戰略。戰略制定出來之後,就需要考慮如何去落實戰略。 戰略通常以目標的形式表現出來;因為目標是可見的,便於傳遞和理解,從而使企業所有成員的努力都能夠朝向一個共同的東西,以實現領導者的戰略意圖。但在現實中,企業即使有了一個好的戰略,並制定出了相應的目標,也往往難以落實,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其原因何在?影響戰略落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外部環境的變化、企業成員的素質、企業文化等;而從目標本身來看,它能否得到有效的傳遞,是戰略能否得以落實的極為重要的先決條件。在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德魯克提出的「目標管理」(Management By Objects)[1]能夠成為在管理學歷史上有著深遠影響意義的概念了。
D. 幫忙給下「中國民營企業管理模式」論文題目用的上的參考文獻。謝謝。
機械工業出版社華章經管剛出版了一本《發現中國管理模式》,內有十家企業的案例。幾乎全是民營的。
E. 求:論文 企業文化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的參考文獻
1 陳霞;;如何加強企業文化建設[J];北方經濟;2006年20期
2 汪曉民;;企業文化的價值取向[J];當代經理人;2006年01期
3 廖政中;張岩;;中小企業文化建設研究與思考[J];廣東科技;2009年15期
4 孫政委;劉升;;中國企業文化發展現狀及對策初探[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5 周晶;;淺析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6 陳曉軍;作為組織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文化[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年S1期
7 陳紅玉;;對中國企業文化發展的再認識[J];經濟與管理;2006年09期
8 楊磊;;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J];科技經濟市場;2006年06期
9 常穎;;企業文化解說[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8年01期
10 黃左煜;;淺談企業文化的改造[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1李秋紅;;企業文化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A];第三屆中國質量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2潘平;;淺議企業的文化建設[A];用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陝西省首屆企業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3鄭義銑;;按照「三個代表」要求 推進企業文化建設[A];福建企業文化在創新——福建省企業文化創新研討暨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14 李義俊;;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思考[A];用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陝西省首屆企業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15 白寶存;;開展企業文化建設初探[A];用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陝西省首屆企業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發表學術論文,可咨詢編輯小宋
F. 電子商務與企業管理參考文獻書籍
[1] 宋義秋,魏亞楠. 淺談電子商務帶來的企業管理的變革[J]. 科技資訊, 2009,(03) .
[2] 林魯生. 談電子商專務企業組織結構屬設計[J]. 商業時代, 2009,(12) .
[3] 周星. 淺析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J]. 科技創新導報, 2009,(07) .
[4] 徐曉雨. 電子商務——傳統企業管理現代化的加速器[J]. 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8,(01) .
[5] 王尊民. 電子商務促進企業管理現代化[J]. 現代商業, 2008,(08) .
[6] 周海兵. 電子商務時代的企業管理變革[J]. 時代經貿(下旬刊), 2008,(11) .
[7] 石正喜. 電子商務對企業管理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 商場現代化, 2007,(27) .
[8] 李莉. 論電子商務環境下企業管理新模式[J]. 企業經濟, 2008,(05) .
[9] 吳靳. 電子商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J]. 會計之友(中旬刊), 2009,(03) .
[10] 林震. 論電子商務對企業物流管理的影響[J]. 現代商貿工業, 2009,(09)
G. 經營模式的參考文獻
[1] 邱添. 淺析我國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策略[J]. 淮海文匯, 2008,(04) .
[2] 王艷華. 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優劣勢分析[J]. 經濟師, 2009,(01) .
[3] 潘曉璐. 對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策略思考[J]. 商場現代化, 2009,(12) .
[4] 邱暢. 海爾與華為跨國經營模式的對比分析[J]. 商場現代化, 2009,(10) .
[5] 張書瑞. 對我國企業跨國經營動因的思考[J]. 河南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9,(01) .
[6] 劉海月. 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比較優勢分析[J]. 學術交流, 2009,(08) .
[7] 蔣維華. 全球化條件下中國企業跨國經營思維模式的系統構建[J]. 國際經濟合作, 2009,(03) .
[8] 周松濤. 我國中小企業跨國經營的SWOT分析[J]. 企業活力, 2009,(03) .
[9] 祖明. 談我國企業的跨國經營戰略[J]. 華東經濟管理, 2009,(06) .
[10] 畢海霞,劉立坤. 我國企業跨國經營的發展現狀、問題與對策[J]. 特區經濟, 2008,(09) .
[1] 韓正忠. 德國企業管理的主要特色[J]. 江蘇統計, 2001,(10)
[2] 張熙, 張永來. 企業管理現代化要素分析[J]. 甘肅社會科學, 2000,(05)
[3] 延永慧. 網路經濟時代企業管理模式研究[J]. 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3)
[4] 姜小奇, 徐雨明, 唐亮.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發展策略分析[J]. 衡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9,(03)
[5] 楊忠學, 張可起. 論地方性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 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 2009,(07)
[6] 秦亮生, 李玉榮. 高校學術團隊的組建模式及運行機制研究[J]. 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7] 張濤, 陳忠. 《高等數學》分級教學方法與效果[J].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8] 高慧榮. 用循環經濟理論構建企業文化[J].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9,(04)
[9] 王恩科. 班級管理之我見[J]. 中國校外教育, 2009,(06)
[10] 袁莎莎, 楊利瓊. 我國行政訴訟模式探討[J]. 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3)
H. 企業創新管理論文的參考文獻怎麼寫
提供一些企業創新管抄理的參考文獻,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 姜偉. 現代企業的創新管理[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 2005,(06) .
[2] 陳麗萍. 企業創新管理簡論[J]. 泰山鄉鎮企業職工大學學報, 2007,(03) .
[3] 胡燕文. 論企業創新管理[J]. 山西建築, 2008,(07) .
[4] 張峻濤. 現代企業創新管理淺析[J]. 內蒙古林業, 2004,(06) .
[5] 王歡. 淺談現代企業創新管理[J]. 科教文匯(上半月), 2006,(07) .
[6] 戴洪余. 創新管理 快速發展成功之道[J]. 雲南科技管理, 2007,(04) .
[7] 高景松,高建為. 構建企業創新管理體系[J]. 中國電力企業管理, 2006,(04) .
[8] 毛杜若. 創新管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J]. 陝西水利, 2007,(02) .
[9] 黃桂琴,梁艷. 美日企業創新管理模式比較及啟示[J]. 商場現代化, 2007,(02) .
[10] 龔傳洲. 企業創新管理的過程分析[J]. 科學管理研究, 2001,(02) .
I. 急求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參考文獻
[1] 王建輝: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比轉企更難[J]. 出版參考, 2010,(01)
[2] 許飛青. 抓住重點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工作推向前進[J]. 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1995,(03)
[3] 劉淑安, 鞠樹林. 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加強檔案管理關系的點滴認識[J]. 黑龍江檔案, 1997,(01)
[4] 劉繼武, 李春艷.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與企業檔案工作[J]. 黑龍江檔案, 1996,(06)
[5] 曾錚. 對發展現代企業制度的再認識[J]. 企業導報, 1997,(03)
[6] 邵秉仁. 關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若干問題的思考[J]. 科學中國人, 1995,(01)
[7] 本刊編輯部. 關於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組稿要點[J]. 有色金屬工業, 1994,(02)
[8] 著名經濟學家林凌認為 政府的改革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J]. 甘肅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1994,(02)
[9] 周江華, 賴曉琳. 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檔案管理發展模式探討[J]. 機電兵船檔案, 2005,(02)
[10]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難點與對策[J]. 山東社會科學, 1995,(04)
[1] 陳薇. 淺析國有企業的改革—基於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J]. 經營管理者, 2009,(17) .
[2] 付黎宏,俞富. 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進國企改革[J]. 現代企業, 2008,(03) .
[3] 褚博洋. 現代企業制度與國有企業改革[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09,(04) .
[4] 崇學時. 淺析社會主義現代企業制度[J]. 遼寧經濟, 2009,(09) .
[5] 季景澤,陸麗君. 探討國有企業如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J]. 科技信息, 2007,(03) .
[6] 林民書,王昊英. 產權改革、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與外部制度環境[J]. 當代經濟管理, 2009,(05) .
[7] 劉敏. 淺談如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J]. 中外企業家, 2009,(10) .
[8] 林修鳳,游棟明. 強化公司治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J]. 現代企業, 2008,(04) .
[9] 鄧經國. 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初探[J]. 新重慶, 2009,(04) .
[10] 蔣才勇. 國有中小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初探[J]. 烏蒙論壇, 2007,(02)
J. 求「企業管理的參考文獻」
現代企業管理》課程選用的教材由黃詩義主編,中國商業出版社,2004年出版。內
(2)《現代企業容管理》課程選用了多本國內外優秀參考書。如:
[1]《現代企業管理》季輝主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5年出版
[2]《管理學》(第七版),[美]斯蒂芬·P·羅賓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3]《人力資源管理》(第六版),[美]加里·德斯勒著,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4] 徐二明著:《企業戰略管理》,中國經濟出版社,1998年第1版
[5] 哈羅德孔茨· 海因茨韋里克著《管理學》 經濟科學出版社 1998年
[6] 龔益鳴主編:《質量管理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7] [美]菲利普·科特勒/梅汝和等譯:《營銷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8] 石後芬著:《中國企業營銷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教育部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企業管理》和《企業管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