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為人交友的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為人交友的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25 19:52:05

Ⅰ 關於做人和交朋友的名言警句格言 外加一點賞析(初一的水平) 謝謝...

做人格言:1】你可以不高尚,但不能無恥;你可以不偉大,但不能卑鄙;你可以不聰明,但不能糊塗;你可以不博學,但不能無知;你可以不交友,但不能孤僻;你可以不樂觀,但不能厭世;你可以不慷慨,但不能損人;你可以不追求,但不能嫉妒;你可以不進取,但不能倒退。
2】在人之初,別拿人當幼欺;在人之暮,別拿人當弱辱;在人之前,別拿己當眾揚;在人之後,別拿人當猴謗;「在人之上,別拿人不當人;在人之下,別拿己不當人。」
3】什麼都可以丟,但不能丟臉;什麼都可以再來,唯獨生命不能再來;什麼都可以拋去,唯有信仰不能拋去;什麼都可以接受,唯獨屈辱不能接受。
4】聽從命運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運的才是強者;沒有主見的是盲從,三思而行的是智者。
92】財富是一時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久的財富;榮譽是一時的榮耀,做人才是永久的根本;學歷是一時的知識,學習才是永久的智慧!
93】認認真真學習,清清靜靜思考,踏踏實實做事,勤勤勉勉工作,淡淡泊泊生活,真真誠誠交友,悠悠閑閑散步,清清白白做人。
109】什麼是幸福?沒有痛苦就是幸福。什麼是快樂?內心愉悅就是快樂。什麼是成功?不懈追求就是成功。什麼是前進?沒有止步就是前進。什麼是真誠?實事求是就是真誠。什麼是朋友?危難相助就是朋友。什麼是偉大?能給人幸福就是偉大。
113】人生四大樂:青春活力,創業有成,家庭和順,鄰里和諧。人生四大悲:病魔纏身,患得患失,重蹈覆轍,一事無成。
114】
121】生活不要過分追求檔次,只要心裡踏實就最真實。正如窮人吃豆腐和富人吃海鮮一樣美,百姓穿棉衣和大款穿貂皮一樣暖,市民踏單車和富人駕轎車一樣悠閑,鄉間小道穿梭和在林蔭大道漫步一樣快樂。
122】生活=信念+奮斗,健康=(好)習慣+鍛煉,樂趣=追尋+浪漫,滿足=淡泊+體驗,創業=執著+開拓。
123】多想想父母的困苦就會滿足今天的生活,多看看農民種田的辛苦就會了解生活的艱辛,多聽聽病人的呻吟就會懂得健康的可貴,多瞧瞧冠軍的汗水就會明白金牌的付出。
124】為人要有風度,站立要有高度,做事要有法度,工作要有熱度,思維要有深度,待人要有溫度,嗜好要有適度,行進要有速度。
142】如果你能把做事當鍛煉,把忙碌當享受,把挫折當成長,把吃虧當收獲,把不幸當噩夢,把成功當往事,那麼,你的生活就會感到無比寬慰,無比自在!
145】沒有永遠的春天,卻有永遠的春意;沒有永遠的纏綿,卻有永遠的思念;沒有永遠的成功,卻有永遠的追求;沒有永遠的年青,卻有永遠的青春!
146】生活可以沒有魚肉,但卻不能沒有創意;學習可以沒有紙筆,但卻不能沒有思考;交友可以沒有煙酒,但卻不能沒有真誠;賺錢可以沒有利潤,但卻不能沒有良心。

Ⅱ 有沒有一本關於為人處世交朋友的好書

關於為人處世
必須講一個人
就是曾國藩大師了
如今市面上的書籍都是整理出來的
有家書,全集
也有為人處世系列的
大可去看看...

Ⅲ 大學生網路社交調查報告參考文獻有哪些

[1] 尚瓊瓊. SNS與網路時代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探析[J]. 青年記者. 2010(11)
[2] 李園園. 校內網對大學生的影響[J]. 青年記者. 2009(17) [3] 梁世敏,孫理,張麗偉. 基於校園SNS網路的大學生思想教育初探[J]. 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9(02)
[4] 朱峰,呂偉. 校園SNS時代青年網路社會人際交往行為透視——以校內網現象為例[J]. 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 2009(03) [5] 劉文娟,袁文芳. 校內網的SNS人際傳播特徵分析[J]. 東南傳播. 2009(05)
[6] 陳卉. 社會性網路服務(SNS)流行原因分析[J]. 新聞世界. 2009(05) [7] 汪陽. 大學生校內網上交友狀況調查——以蘭州地區為例[J]. 青年記者. 2009(11)
[8] 張楠,錢艷麗. SNS網路社區的出現及走紅——以校內網為代表[J]. 今日南國(理論創新版). 2009(03) [9] 張丹. 利用校園SNS網路開辟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方式[J]. 才智. 2009(08)
[10] 郝若琦. 淺析基於Web2.0時代的校園SNS網站的盛行原因[J]. 東南傳播. 2008(12)
[1] 劉蕾. 試論網路交際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的負面影響及對策[J]. 教育與職業. 2009(12)
[2] 阮敏爾. 大學生虛擬生存的影響及對策[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3) [3] 伍安春,張新福,余惠瓊. 網路對大學生道德的沖擊及對策思考[J]. 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4(03)
[1] 田卉,柯惠新. 網路環境下的輿論形成模式及調控分析[J]. 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 2010(01)
[2] 杜駿飛,魏娟. 網路集群的政治社會學:本質、類型與效用[J]. 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0(01)
[3] 葛晨光. 高校網路論壇輿論形成及引導芻議[J]. 南陽師范學院學報. 2009(11)
[4] 劉建. 高校網路輿論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其引導[J]. 南陽理工學院學報. 2009(05)
[5] 王一春. 試論當代大學生網路憤青現象[J]. 上海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9(03)
[6] 周千賀. 傳統媒體和網路的輿論監督及其互動[J]. 青年記者. 2009(23)
[7] 任海. 高校校園網路輿論的形成、特點及引導策略[J]. 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2)
[8] 陶曉華,高健. 高校校園網路輿論的現狀、影響因素和引導策略[J]. 南方論刊. 2009(05)
[9] 李雪瑩,鄧飛. 從傳播學視角看高校網路輿論及其引導[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09(14)
[10] 倪曉莉,陳思路,顏虹. 網路依賴行為研究及其干預模型的理論構建[J]. 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2)

Ⅳ 人際關系溝通技巧類的參考文獻在哪裡可以找到。急

這個很簡單,你到中國知網或者萬方資料庫,輸入關鍵字後,下面就出來了,如果還不懂,你就聯系我們。

Ⅳ 以交友為話題的議論文

認識一個人很容易。逢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與我們擦肩而過的人是太多了。可是從擦肩開始,要與一個人交往下去,無論是維持以書信或見面作客的形式,都可以敞開心扉相與細論者,可就少而又少了。人們常說千金易得,知己難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懷視之。的確,朋友能交至莫逆,在成為知己後,關心你,愛護你,在你困難的時候寬慰你,成功的時候祝福你,忘形的時候提醒你,灰心的時候鼓勵你,酒可以一起醉飲,山可以一起亂爬,那就已經是非常非常地難得了。我想,沒有一個人會不願傾己一生一世交這么一個朋友的。好的朋友,可以點綴你的生命,使你體味情感的豐富層次,生活的斑斕色彩,更加生氣蓬勃,肯定生命的價值。

要在茫茫的人海中覓到朋友,覓到知己,除了那不可解的緣分(即此時此地此人以及此機遇)外,最最重要的還是要靠自己的修養和努力,就像要吃果子得先栽果樹一樣。朋友不會自己無緣無故地來找你,也不會無緣無故地就與你成為知己了。要得朋友,必須首先使自己成為一個比較容易為人欣賞的人,這種欣賞當然包括容貌、風度。但更重要的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品質和修養,例如寬廣的胸懷,善解人意等等。

交了朋友之後,始終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也是非常重要的。假如有一個朋友很欣賞你,在各種場合、各種時候、各種情況下非常地關心和愛護你;而你只是很舒服、很感溫暖地享受這份友情,卻不懂得也應該以同樣的真誠去回報他;那麼這一段本來會發展得枝繁葉茂的友誼,也許就會中途夭折。付出以心相許的情感,才能得到終生不渝的友誼,故古人雲:百心不可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

交友貴在真誠,要有一種以做到無怨無悔地付出的心懷。希望自己能交到一個為你生為你死的朋友,首先自己要具備能為朋友兩肋插刀的素質。假如自己對朋友做不到這一點,那就想也不要去想啦!同時又要重信,不能想像一個食言的人,會擁有真正的朋友。孔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乎!」

Ⅵ 談交友 議論文 作文

人們常常說:「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個人的社會活動中無疑是非常重要的。朋友像一本書,通過他可以打開整個世界。
朋友有好壞之分,良朋益友可以給你帶來許多幫助,狐朋狗友卻會給你帶來許多麻煩,甚至引你走向邪路。由此可見,選擇朋友非常重要。一個人有什麼樣的朋友,直接反映著他的為人。
那麼,怎樣才能交上好朋友呢?
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要想交到好朋友,就應懂得「諒解」和「理解」。能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也讓別人看到你身上的長處。
孔老夫子曾說:「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辭,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就是說要交誠實、正直和學識淵博的朋友。那些當著你的面誇耀你,又在背地裡損你,這種典型的「兩面派」我們交這種朋友幹啥?
選擇一個朋友,就是選擇一種生活方式。看看在朋友的圈子裡面,看看你是一個良性因素還是一個惡性因素,還要看看你的素養、才能。這樣才能交到一個知心的朋友,也能體會到交友的樂趣。

給個開頭。後面靠自己。希望你能從中獲得一些靈感。

Ⅶ 有關交友的論述五條

曾國藩:世上有九種人不能交,看看你身邊有沒有,避免被小人拖累
曾國藩在為人處事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去深究去學習的地方。他為官數十年,善於同人的舉止行為得知其本性如何。他覺得,人生在交友方面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交多交幾個摯友,遠離小人。他在自己的日誌中曾寫道,這個世上有九種人不可交往。
第一種是志向不一樣的人。志向不一樣的人,雖然短暫的可能會合作,但長久發展來看,還是會因為目標方向不同而分開。
第二種是善於阿諛奉承之人。這種人習慣用高調的語言來抬高別人,除了不真誠,說話不可信之外。很有可能在阿諛奉承的背後,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第三種是恩怨不分明的人。知道別人的恩情,並找機會來報答,這是人最基本的原則。如果連安遠都不分明,用仇恨來報答恩情,這種人是萬萬不可以相交的,因為不知何時有可能會被他反咬一口。
打開網路App,看更多美圖
第四種是貪戀小利的人。貪小利說明這個人自私且不容易滿足。
第五種是毫無主見的人。這種人做任何事都沒有自己的看法,很容易跟風,別人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不果斷。沒有深遠的謀略。

第六種是不孝順的人。對於人來說,對父母孝順是最基本的,沒有知恩圖報的心怎能交流。
第七種是頑固不化的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界,這個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可以通過後天的學習和培養不斷的加深,不斷的擴充。有一類人就是難以交流,因為這種人不聽別人的意見,以自我為中心。

第八種是落井下石之人。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應該雪中送炭,而不是落井下石。對於這樣的人,應該盡早結束交往,因為不知何時,你也會變成他們對付的對象。

第九類人是品格低下的人。這種人沒有高尚的品格,心中眼中看到的只有利益。另外曾國藩還有交八種朋友的見解,想知道可以自己查閱

Ⅷ 交友交際,為人處世方面的方法或是書籍

你是男生嗎?看你這么說來肯定比較有同情心的,無論對方接不接受你的善意,你自己就要為這優點欣慰。既然她不要,你就不要再說什麼,因為你用盡全力跟虛榮心解釋,你最終肯定會灰頭土臉的,甚至氣急敗壞。不要覺得這樣自己就懦弱,情商低的樣子,原本就不是你的原因,何必強加到自己頭上。 其實你沒說話是正確的,淡然一些,或許你現在不會理解為什麼,但總比彼此面紅耳赤來的正確。
你說書籍,為人處世方面的,有很多,但是這方面相對比較枯燥,如果真想學習,最主要是自身的文化修養,已經人文素養,多看看書,無論什麼樣的書籍,都有自身的魅力與價值。人就是這樣一點點把自己的修養 蓄積起來。
你還是學生,盡量去多交友,別怕方法不對,只有試過,才知道對不對,閱歷就是這樣來的,他必須自己去實踐,積累。書籍只是提供方法。
等到你交友多了,也就知道哪些朋友值得你去深交,而有些,可能只是淡泊如水。

加油吧。你應該更加自信!!!

Ⅸ 論語中有沒有講為人,就是交朋友的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孔子在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同時其實他也在說,有朋友不亦樂乎;他在說,我到遠方看朋友不亦樂乎;他還在說,結識新朋友,莫忘老朋友 ,不亦樂乎,好朋友不分彼此無論遠近.不亦樂乎.孔老夫子若知道現如今已經是信息時代,他也一定還會說,有朋友在遠方,不亦樂乎!

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
主張不同,不互相商議謀劃.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君子不自重,就沒有尊嚴,學習也不能鞏固。要堅持忠誠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不要怕改正。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別人不了解我,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
別人不了解自己的長處沒有關系,就怕自己不了解別人哪個方面比自己更優秀更值得自己學習.

子張問行.子曰:"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竟敬,雖州里,行乎哉?立則見其參與前也,在輿則見其倚與衡也,夫然後行.
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通達.孔子說:"說話要忠誠守信,行為要篤實嚴謹,即使到了邊遠的部族國家也可以行的通.如果說話不忠誠守信,行為不篤實嚴謹,就是在本鄉本土能行的通嗎?站著,彷彿看到"忠信篤敬"這幾個字顯現在面前;坐車,就好象看到這幾個字刻在車轅前的橫木上,這樣才能使自己處處通達."子張把這四個字記在束腰的衣帶上.其實,把真誠銘刻在心,只要真誠的待人處事,還會有什麼不可以做到的事情,還有什麼值得後悔的事情嗎?

孔子曰,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損矣.
"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亦有三種.和正直的人交友,和守信的人交友,和見聞多,有廣博知識的人交友,這就有益.和善於巧飾,偽裝,內無真誠的人交友,和善於恭維,媚悅,不正直的人交友,和慣於花言巧語,不忠誠的人交友,這就有害了.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焉..擇其善之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師的人;選擇他們的長處來學習,至於他們不夠好的地方,作為借鑒來改正自己的缺點."

子曰:"可與共學,未必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與可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可以與你求學,學習做人處事的道理的人,未必可以和你一同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有時我們共同接受了道理,但無法共同去實踐.有些人可以一同實踐,向理想的目標走去,但有未必可以立足與同一個理想狀態里.你可以和他一起共學適道立足,但"未可與權"即不能和他一起權衡輕重應付各種突發狀況.
這也就是說知音難覓,知己難求.遇之,惜之.

這是在一篇博文上看到的,轉載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