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會生活作文素材
構建「生活作文」體系 一、走進生活,豐富素材庫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們注重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 1.以社會為背景,指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教學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並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如觀察鄉村、街道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設施的添置……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工作表現:如民警指揮交通,退休老工人維持社會秩序,醫生熱情為病人治病,營業員服務周到,教師關心熱愛學生,爺爺奶奶勤勞儉朴,叔叔阿姨尊老愛幼,同學之間友愛幫助……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花草、蟲魚鳥獸、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萊……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2.以活動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繫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繫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進行寫人作文的訓練時,若單靠作文指導時啟發學生選材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往往會一時想不起來而無從下筆。那麼在作文前我們組織學生開展「誇 X X」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學生就會有較多時間去有意回憶,搜集所寫人物對象的材料。這樣,既可激起學生表達的慾望,產生作文興趣,又可選取出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材料。在記事方面我們配合重大節日組織學生舉辦聯歡會、游藝會,利用中隊活動召開「談天說地」「暢想未來」、「世界之最報道」、「中國偉人介紹」、「著名風景區導游」、「地球吶喊沙龍」……平時組織學生郊遊,參觀工廠,深入農村……讓學生自辦活動「周末大家樂」、「早晨新聞發布會」……定期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運動會、「看我露一手」擂台賽……讓學生的表現意識得到培養,才華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3.以實踐為契機,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實踐出真知。我們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如種植花草樹木,讓他們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飼養蟲魚鳥獸,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參與家務勞動及公益勞動,體驗勞動的滋味;考察鄉生態環境的變化,從而懂得保護環境……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實踐的感受。如學會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責難、誤解甚至諷刺打擊時的憤慨……引導學生善於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二、描繪生活,譜寫七彩虹 1.從點切入,夯實基礎。 小學生作文,往往對客觀事物描摹得不夠具體,不夠真切。而單項素描,是小學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寫作基礎訓練,也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寫作基本功。基本功練得好,學生寫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運筆自如,才能把事物寫具體寫真切。因此我們首先強化學生的單項素描,指導學生運用敘述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對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動作等多方面的特點,進行形象的描繪,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在教學中我們具體地抓了這幾種素描:物件素描、植物素描、動物素描、景物素描、場面素描、外貌素描、動作素描、語言素描、心理素描。通過素描練習,學生練就了扎實的寫作基本功,為作文綜合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勇礎。2.分線入軌,掌握寫法。 小學生寫作文,無非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好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法,把握規律。比如,寫人可通過一件事寫人,可通過幾件事寫人;可表現人物一個方面的特點,可表現人物幾方面的特點。為了表現人物的特點,必須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點,必須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寫事呢,若寫一件事則要注意:記敘要完整,「六要素」缺一不可;內容要具體而有條理,事情的經過要詳寫;用准人稱,寫出真情實感。若寫幾件事,則要注意:中心明確,先後有序,有詳有略,注意幾件事情之間的聯系,讓幾件事緊密地成為一個整體。寫游記要按一定的順序把游覽的過程和所看到的景物有選擇、有重點地寫下來。寫參觀記最重要的是按時間的順序、地點的轉移,將參觀時所見所聞有選擇、有詳有略地具體地寫出來;既要寫人物的活動,又要進行景物的描寫,把參觀過程(動態)和看到的景物(靜態)寫清楚…… 讓學生掌握這些寫法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結合範文剖析,學生從讀寫中領悟。 3.全面拓展,自由傾吐。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後,我們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學生能以「生活」為基礎,以「真實」為准則,以「新穎」為前提,去描繪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喜怒哀樂的家庭生活,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自然生活。 三、創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聽聲想像。實踐證明,想像是創造的前提。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提供各種音響,激發情趣,引導想像,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里產生表達慾望。我們在指導聽聲作文時做到如下幾點。(1)收集聲響。藉助錄音機,有目的地采擷各種聲響,注意各種聲音之間的聯系,給學生留下想像的餘地。如把「笑聲」、「掌聲」、「喝采聲」這些生活中常現的聲音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想像發生在生活中的具體情境。(2)引導想像。先反復播放聲響,讓學生弄懂有哪些聲響,各是從什麼地方發出的,為什麼會發出這些聲音,然後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像。學生想像時,教師不作出某些限制,而是鼓勵學生充分發散思維,先求「大膽」,再逐步納入「合理」。(3)據聲寫文。當學生初步想像出基本內容後,教師再提出本次作文的訓練要求,讓學生獨立命題,構思成文。 2.看物聯想。小學生的想像力往往是隨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發的,具有無意性。根據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作文課上,我們有意識地出示幾件小物件,給學生直觀刺激。引導他們看物件,想聯系,構環節,寫成文。例如出示「一張照片」、「一本榮譽證書」、「一封表揚信」,再啟發他們提出問題,找出它們的橫向聯系,接著根據問題組織討論,想像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最後獨立成文。 3.動手創作。我們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小製作、小發明競賽,讓學生聯系生活的一些具體現象和問題,開展動手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大膽地發揮創造才能。於是一件件精美的小製作如筆筒、裝飾畫、手工紡織物脫穎而出,一項項構思獨特的小發明,如「橡筋動力航模飛機」、「搖控電動快艇」、「自動驅蠅 器」、「吸塵黑板擦」等也在省市比賽中頻頻獲獎。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導學生把構想的過程和實踐經過通過語言文字表述出來,並為此舉辦「創造杯」小論文競賽,這不僅鍛煉了學生求新求異思維,而且升華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4.設計生活。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我們注重為學生創造契機,讓他們自己設計生活,從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設計人物角色。我們讓學生假設自己是未來的老師、廠長、醫生、工人。農民……去設計符合自己願望和理想的社會、生活、職業、工作、成果。學生在作文中的每一細節,都是未來社會的格局,他們的敢想敢做,令人驚嘆!設計班隊活動。班隊活動怎樣搞才能更有趣味性、生動性、藝術性,我們讓學生出謀劃策,大膽想像。於是從主題到形式,從內容到過程,一份份活動方案新穎別致,讓人看了拍案叫絕。 設計美化校園。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怎樣使校園香化、綠化、美化,我們發動學生仔細察看校園環境,針對地形位置,構畫創建方案。畫廊的安排、雕塑的造型、花壇的裝點、噴泉的分布、假山的式樣……學生的設計充滿童趣,又具有現代氣息,儼然以學校主人的身份面對現實,著眼於未來,在構思著學校的宏偉藍圖。
生命
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
與NBA休斯敦火箭隊續約五年的姚明,身價高達7600萬美元,對他來說,一場重要的比賽,可以為他贏得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2005年,姚明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行列,記者為此采訪了他:「現在你是中華骨髓庫的志願者,是真的捐還是作為一個形象代言人?」
「我已經簽過意向書了,一旦匹配成功的話,馬上就捐。」
「如果你正在舉行一場重要的比賽呢?」
「有什麼比生命重要嗎?」
分析:姚明的反問已經作了最好的回答,在他心裡,生命高於一切。但願他的這句反問,能在那些漠視別人生命的人的心中,激起一份覺醒,激起一份良知,激起一份對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適用話題:生命、價值觀、愛心
寬容
寬大為懷的畢加索
畢加索對冒充他的作品的假畫毫不在乎,從不追究,看到有偽造他的畫時,最多隻把偽造的簽名塗掉。「我為什麼要小題大做呢?」畢加索說,「作假畫的人不是窮畫家就是老朋友。我是西班牙人,不能和老朋友為難。而且那些鑒定真跡的專家也要吃飯,當然,我也沒吃什麼虧。」
分析:畢加索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以寬大的胸懷包容他人的錯誤,實在不失為大師的風范,也彰顯了他的個性。俗話說,為別人留一條路,就是給自己推開了一扇窗。
適用話題:理智、寬容、個性、修養
淡泊
冰心老人耳聰目明
冰心老人曾諄告誡晚輩說:「人到無求,心自安寧。」從她一生的經歷中不難看出來,清心寡慾,淡泊寧靜,看輕功名利祿,正是老人精神健康的突出特點。半個多世紀以來,冰心老人將個人雜念全部拋諸腦後,一心撲在為孩子們的寫作、交流上,而孩子們也帶給她無限的喜悅和安慰。她心靜如水,永葆童心,耄耋之年仍然耳聰目明,思維敏捷,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奉獻著自己的余熱。
分析:古人雲: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冰心老人生活得灑脫,生活得自在,無欲無求,自然身輕體健,這是生命的極高境界。
適用話題:奉獻、愛心、淡泊
萊特兄弟淡泊名利
萊特兄弟是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成功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後,名揚全球。雖然成為世界知名人物,他們卻完全沒把名聲放在心上。
有一次,一位記者要求哥哥維爾伯發表講話,維爾伯回答說:「先生,你知道嗎,鸚鵡喜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怎麼也飛不高。」
還有一回,弟弟奧維爾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奧維爾順手從口袋摸出一條紅絲帶擦嘴,姐姐看見了問他:「哪來的手帕這么漂亮?」奧維爾毫不在意地說:「哦,這是法國政府發給我的榮譽獎章,剛剛嘴巴沾油沒手帕用,我就拿來擦嘴了。」
分析:萊特兄弟藐視名利,社名利乃身外之物,真是難能可貴。正是因為他們不慕名利,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科研上,改進飛機為世人所敬重。
② 人與社會的作文
善於觀察
如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常聽有些中學生說:「我就怕作文,一提筆就頭疼,總覺得沒東西可寫。」有的乾脆說:「我真不知道該 寫什麼,從何寫起。」有的學生作文雖然也交上來了,但仔細一看,剛開個頭,敷衍幾句,就草草收場。內容 空泛籠統,不知所雲。針對這些情況,我常常鼓勵學生,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會說話就會作文。而要想有話說 就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切忌胡編亂造,閉門造車。由於缺乏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分析,頭腦中缺乏材料 ,因而才覺得無話可說,無從下筆。
什麼是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遠「觀」近「察」,事事留心,時時注意,並養成一種習慣 。被譽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拜當時著名作家福樓拜為師。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裡編的准 備寫成小說的故事講給福樓拜聽。福樓拜聽後,說:「我勸你不要忙於寫這些虛擬的東西,你每天騎馬到外面 轉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確地、細致地記錄下來。」於是莫泊桑意識到福樓拜是教他首先學會用眼睛去觀 察生活,認識生活,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從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時間,每天外出觀察,終於寫成了小說《點 心》,並成為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後來莫泊桑在總結自己的創作經驗時,說:「對你所要表現的東西,要長時 間很注意地觀察它,以便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過的特點。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發現的東西……」魯 迅也曾說過:「留心各樣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點就寫。」這是魯迅長期創作的經驗總結。由此可見,要 想寫好文章必須重視觀察事物,提高觀察能力。但怎樣才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注意呢?這里我想談兩點:
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沒有動機任何學習都不能發生,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對於作文教學,教師要善於激發 學生的寫作慾望,調動他們的寫作積極性,變被動為主動。高中生已具備了較強的是非分辨能力,他們往往有 一種強烈的表現慾望。教師要緊緊抓住這種慾望,引導他們寫出優秀的文章來。
教學大綱對各個年級的作文教學都有明確的規定,而且要求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課內落實。課內作文,要 求具體,學生各方面都受到約束,往往顯得比較被動,但又是必不可少的。為此,我在作文教學上一直是採取 「雙管齊下」的辦法:一方面安排必要的課內作文,另一方面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外練筆。比如,去年我接了剛 入學的兩個高一班,除了兩周一篇大作文外,我要求每個學生每周至少寫一篇隨筆,隔周抽查一次,並進行講 評。
寫隨筆,就是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選材自由,命題自由,文體自由,字數自由。只管寫自己最熟悉、最 感興趣、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可議論,可抒情,可記敘、隨心所欲。洋洋灑灑幾千字,不嫌多;點點滴滴幾十 字,不嫌少:有話則長,無話可短,盡興而寫,隨意而止。這樣不自覺地培養了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興趣和能力 。他們寫的內容起初比較簡單,漸漸地,觀察視野不斷擴大,就從身邊的小事寫開去,寫社會、寫人生。內容 越來越豐富:班級的生活與風波,家庭的歡樂與憂愁,社會見聞等等,真是大到宇宙,小到自我,盡入筆底。 有個學生對校園常作細致觀察,從景到人,從人到事,連續寫了校園生活之一、之二、之三……在隨筆里,我 看到了學生的寫作慾望,也有到了學生因創作熱情而引出的觀察興趣。不僅有話可寫,而且更真實,更貼近生 活。一年多來,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不少學生談了寫隨筆的體會,一致認為寫隨筆的要求促使他們去觀察,去 思考。有的說:「我每天都要瞪大眼睛在生活里尋找。」有的說:「由於寫隨筆的需要,無論在家裡、在車上 、在學校里,我無時無刻不在觀察、在諦聽……」兩個班的學生全部完成了我布置的每周三篇的任務,而且由 於對周圍事物的興趣,不少人自覺多寫,並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
同時,在課內作文的教學中,我也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比如,我布置一篇作文《記本班一位最 熟悉的同學》,要求大家以班裡一位同學為描寫對象,抓住其外貌特徵進行描繪、刻畫,看誰觀察得細,寫得 像。而絕大多數學生都能抓住自己所寫的人的特徵來寫。再比如,在上完《景泰藍的製作》後,我又布置一篇 作文《××菜的製作》,從而引發學生觀察的興趣。於是乎,學生的興趣被調動了,創作熱情被激發了,紛紛 寫出了切合實際的優秀作品。總之,要想使學生寫出好的文章,首先必須讓他們練好觀察這一基本功。
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在激發學生的觀察興趣的同時,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怎樣去觀察。
我曾給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古代波斯有位珠寶商很會做生意,他在出售金銀首飾時,常常盯住顧客的 眼睛不放,結果生意非常興隆。別人想探究其中的奧妙,他卻守口如瓶,直到臨死前,他才向自己的獨生子傳 授這一訣竅:「盯著對方的眼睛,不,准確地講,盯著對方瞳孔,瞳孔是不會撒謊的。如果一隻鑽戒的熠熠光 澤使對方瞳孔擴張,你就大膽地把原價提高三成或更高;如果一條項鏈沒能使對方張大瞳孔,你就立即更換一 只……總之,盯著對方的瞳孔!」
當然,這個珠寶商傳授的生意經,不是我們要學的,但這種抓住買主的外部表情,從而推測其心理變化的 方法卻很值得我們去借鑒。
在觀察中,我注重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而不只是「看」。現代文壇名將魯迅不愧是一位出色 的觀察家。尤其是在觀察人物方面他實在是獨具慧眼而又細致入微的。他曾說過:「要極儉省地畫出一個人的 特點,最好是畫他的眼睛。」前不久,我在講授他的短篇小說《祝福》時,著重分析了魯迅對祥林嫂的眼睛的 三次描寫。初到魯家時總是「順著眼」,表現了她的溫順善良;第二次到魯家時雖還「順著眼」,但「眼角上 帶著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表明她精神上受到過巨大的刺激,極度悲傷;在淪為乞丐之後,祥林 嫂整個人完全與先前不同了:臉上「彷彿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她是一個活物」 。說明這時的她已瀕於死亡,精神麻木,內心受到極大的摧殘。魯迅正是抓住主人公祥林嫂的眼睛,通過對比 ,寫出了人物的悲慘遭遇和內心世界的變化。而後,我布置了一篇作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去觀察,記我 們學校的一位退休工人老袁。這位工人雖然幾年前就退休了,但負責收發報紙的工作一直承擔下來。每天早晨 六點半准時把每封信件送至各班,上午八點又准時把報紙、雜志送到各教研組。除星期天外,從未間斷過。於 是,有的學生著重描寫了他的「那副眼鏡」;有的卻抓住老袁因左腿有毛病而走路不穩的姿勢來寫;還有的刻 意在他的衣著上做文章。於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從每個學生的筆端躍出,從不同的側面,不同的角度 。這樣,學生就慢慢學會了對周圍各種事物的「觀察」,而不只是「看」。
當然,我們在強調學生要注重觀察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運用正確的健康的思想去觀察。比如,有的學生 看到了我們社會現實中的種種腐敗現象、不正之風,便認為在作文中聯系實際就是揭露陰暗面,讓他們發牢騷 。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我跟學生分析,生活中確實有愚昧落後、勾心鬥角,有挫折,也有失敗,這些東西不承 認不行。但是必須注意:什麼才是我們生活的主流?從你呱呱落地到現在成為一名重點中學的高中生,是承受 的陽光雨露多,還是遭受的急風暴雨多?周圍的東西是正面的多還是反面的多?再者,生活中的不正之風確實 今人痛恨,應該揭露、鞭撻,但決不能因此而使我們喪失了對生活的信心,讓丑惡的東西佔據我們的心靈,而 應該讓我們的生活處處都充滿陽光。經過我的引導,許多學生認識到,通過觀察寫出的東西一方面是真實的, 發自內心的;另一方面還應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
由於我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許多學生的作文水平漸漸提高了,尤其涌現出不少表露真情實感的好的 作品。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散文《搏》,記的是他的一位鄰居,一個由高考落榜到榜上有名的青年。這位青年 去年因兩分之差落榜,看著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還有那上初二的小弟弟,他不 忍心再復習了。盡管父親說要去借錢,但他還是懷著一顆歉疚而苦楚的心,還有一大摞高考復習資料,去南方 打工了。這一年裡,他每日白天打工,晚上挑燈在帳下苦讀。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他回來參加了今年的高考 ,結果省財貿學院的通知書來了。這位學生寫道:「他又走了,但這次是全村人送他。在列車啟動時,他又看 到了父親那佝僂的身軀,母親那布滿皺紋的臉,於是他的眼睛模糊了……」多麼感人的場面,又是多麼真實的 鏡頭!後來我問這位學生所寫的是不是真事。他說:「這全是我親眼見的,這位青年就是我的一個堂哥。送他 的那天,我還特地請假趕回家與他道別的,我寫的就是真的,我只想把我看到的記下來。」
是的,我們只要留心一下,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都會使我們有所發現。不是嗎?蘋果落地,再平常不過 了,牛頓卻從中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開創了科學的新紀元;壺水翻滾,是很平常的事,瓦特卻因此發明了蒸 汽機,導致了一場工業革命。正如契訶夫曾對一位青年作者所說的:「您看這堵牆,似乎它連一點有趣的地方 都沒有,可是你凝神地看著它,就會在那裡面有所發現,找到別人以前還沒注意到的東西,那您就可以把它寫 下來了……」這就是說,要觀察,要思考,並且是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
留心你身邊的日常事物吧,它將使你獲得知識,使你發現生活的真諦。
作文要學會積累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古人這些總結,從正反兩方面說明了「積累」在寫作中的重要性。「平時靠積累,考場憑發揮」,這是考場學子的共同體會。
(一)語言方面要建立「語匯庫」。語匯是文章的細胞。廣義的語匯,不僅指詞、短語的總匯,還包括句子、句群。建立「語匯庫」途徑有二:第一是閱讀。平時要廣泛閱讀書籍、報刊,並做好讀書筆記,把一些優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製作讀書卡片上。第二是生活。平時要捕捉大眾口語中鮮活的語言,並把這些語言記在隨身帶的小本子或卡片上,這樣日積月累、集腋成裘,說話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會妙筆生花。
(二)要加強材料方面的積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許多學生由於平時不注意積累素材,每到作文時就去搜腸掛肚,或者胡編或者抄襲。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是積累素材。平時有條件的可帶著攝像機、錄音機、深入觀察生活、積極參與生活,並與寫生、、寫日記、寫觀察筆記等形式,及時記錄家庭生活、校園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記錄時要抓住細節,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徵。這 樣,寫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觀點是文章的靈魂。文章中心不明確,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說明作者思想膚淺。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庫」。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獲。」平時要深入思考,遇事多問問「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本質。還要隨時把思維的「火花」、思索的結論記錄下來。第二要輯錄,也就是要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總之,作文要加強積累,建立好「語匯庫」、「素材庫」、「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並要定期盤點、整理、分門別類,且要不斷充實、擴容。
二、寫好作文先學會觀察
魯迅先生在回答文學青年「如何才能寫出好文章」的問題時強調了兩點:一是多看,二是多練。這里的「多看」即指多觀察。這就說明:要寫好文章,要掌握嫻熟的文章寫作手法,就要多觀察,學會觀察,觀察是寫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礎。
俄國小說家契訶夫就這樣諄諄告誡初學者:「作家務必要把自己鍛煉成一個目光敏銳永不罷休的觀察家!——要把自己鍛煉到觀察簡直成習慣,彷彿變成第二個天性。」把觀察鍛煉成習慣,鍛煉成第二天性,這是一種很需要時間去磨練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人、事、景、物,從中獵取你作文時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對一些看似不大實則很有意義的事情產生興趣,注意觀察起因、過程和結果;你要留意校園花壇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變化它的顏色,學會刨根問底,弄清這些變化的來龍去脈;你要走向社會,同更多的人接觸,觀察他們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東西,隨時將它們匯入自己思想的長河。這就是觀察的過程,觀察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觀察決不要僅僅局限於「用眼看」。廣義的更有實際意義的觀察是指要將人的五官全部調動起來:用耳朵去聆聽,用身體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腦去思索,這樣的觀察才會更加細膩、深刻。
(二)觀察過程中要注意運用好「爛筆頭」。俗語說得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好多同學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於隨時記下來,這樣就會使觀察到的材料付之東去,許多有價值的東西也會白白浪費掉。
(三)觀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恆。別犯「腦熱病」,三分鍾的熱度對與寫好作文是沒有益處的,你要將觀察生活、思索生活貫穿於你生活的每一天,這樣你才會寫出妙文佳作來。
學會觀察對於寫好作文有著巨大的奠基和推動作用,離開了觀察,你往往會感到難以下筆。願你學會觀察,不斷培養,提高贊成的觀察能力,在寫作實踐中取得得大的進步。
三、意高則文勝
立意,就是確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圖。那麼文章在立意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一)立意要正確
正確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義,所謂正確就是要保證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觀點正確,符合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符合我
③ 2011年中考作文人與自然和社會的素材
聆聽自然
清澈,明亮的小溪緩緩地流向山的深處,婉轉、歡快的叫聲直沖那雲霄深處,活潑、熱烈的瀑布歡快地躍入潭水深處……這一幅幅的美景無一不是大自然的傑作。大自然就如一位畫家,他自如地揮灑手中的筆墨,描繪出一幅幅人間奇景;大自然又如一位鋼琴家,他盡情地敲擊手中的琴鍵,彈奏出一支支美妙的旋律;大自然又如一位魔法師,他盡情地發揮無限的想像力,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大自然是什麼顏色?綠色?紅色?黃色?紫色?……不,大自然是五顏六色的。
然而大自然這位畫家總是偏愛於綠色,綠色代表著永恆,象徵著和平與永恆。大自然自從誕生的那一刻起,身上就攜帶有綠色的基因,然而正是這些基因造就了如今生機勃勃的大千世界,同時已孕育著人類這一偉大的智慧生命。大自然這位畫家自如地調弄手中其它顏色的油墨來點綴美化這大千世界,紅色、黃色等顏色代表繁榮與昌盛,正是因為有了這些顏色基因,大自然才呈現出如今的五彩繽紛與色彩斑斕。
大自然是五顏六色的,那麼什麼是它生命的真諦呢?
"魚翔淺底,鷹擊長空,駝走大漠"這一派和諧的景象不正透露出大自然生命的真諦嗎?
當你從地上拾起一片火紅的楓葉時,你能感受到它的熱烈與悲壯嗎?那火紅的楓葉恰似向你傾吐大自然特有的語言,它教給你"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的道理,透過那一片火紅的楓葉,你能否感受到大自然的熱烈與無畏呢?
你聆聽過大自然的聲音嗎?那淙淙的流水淌過那蜿蜒綿亘的小溪的聲音;那雲雀直沖雲霄的鳴叫聲;那雄鷹振翅搏擊長空的聲音,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你將更深一層地理解大自然地深邃與神秘。
當你將腳丫伸入清澈的溪流中,當你在森林中盡情沐浴著清新的陽光,此時此刻的你已經與大自然進行了零距離的接觸,你能不有所感悟嗎?
聆聽自然,感悟自然。
④ 作文素材 理性看待社會 保持靈魂的高貴 人與自然的和諧 關注自我成長 每個話題五個素材 共四個話題
自然應該是人類最重要的東西。如果沒有自然,人類無法呼吸;如果沒有自然,人類就不能飲水;如果沒有自然,人類將飢腸轆轆無法生存。 最近我看了一篇科幻小說《喂——出來》,裡面講述了人類發現了一個深不可測的洞後,人類就肆意將原子能廢料、機密文件、動物屍體、流浪者屍體、警察沒收的假鈔票、犯罪分子的罪證以及城市的廢物污水等東西,統統都扔進洞中,這個洞任勞任怨地給城市洗刷著各種骯臟的東西,在人類愉快地享受洞帶給他們的潔凈與美好時,洞忍無可忍,欲將所有人類所給予的連同那句「喂——出來」統統還給人類…… 我的家鄉也發生過這樣的故事,很久以前,我們這里的一條大河一直是我們的驕傲,以前外婆她們去長興、湖州都從這條河乘船到達,隨著交通發展,我們都已經不需要用這樣慢吞吞的交通工具了,於是很多河道被填滿後開發成工廠,餘下的河邊建造了很多房屋。非典那年,我們鎮上發生了怪事,很多人包括我大姨媽莫名其妙得了傷寒症,久治不愈,防疫站的人對我們的飲水檢測時,驚恐地發現我們河裡的水檢測出居然含有大便,原因是檢測的水段是河邊居民密集居住區,這里的房屋下水道直接通向河裡,大家都以為流動的河水會將所有臟東西帶走,沒想到深受其害的竟然是自己!後來這里整治好了家家戶戶建造了封閉的化糞池,門口安放了固定垃圾箱,可是由於通向大河的源頭被填滿了建造成很多工廠,這條小河變成一條死河,河水黑乎乎的,長滿水草,河面上漂浮著許多垃圾,我總覺得這河水會散發陣陣臭味可是我還沒能證實。 人類破壞大自然,終將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短時間里人類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久後抱應必然會到來。珍惜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大自然才會給人類反饋更多更多……
⑤ 關於個人,家庭,校園,社會的作文素材
您好: 57965954
您所需要的作文素材如下:
①家庭:
1.在最無助的人生路上,親情是最持久的動力,給予我們無私的幫助和依靠;在最寂寞的情感路上,親情是最真誠的陪伴,讓我們感受到無比的溫馨和安慰;在最無奈的十字路口,親情是最清晰的路標,指引我們成功到達目標。
2.簡簡單單,親情只是一個由幾根樹枝搭起的小巢。但我更小,可以一下子輕快地鑽進去,裡面有一碗水,涼涼的,甜甜的,滋潤我乾渴的靈魂;裡面有一袋鼓鼓的,香香的,填飽我無止盡的慾望;裡面有一張床,軟軟的,暖暖的,撫慰我莫名的憂傷;裡面還有一盆花,一幅畫,一首詩,綴著些叮嚀,嵌著些囑托……這就是親情,一個小小的巢,使我不斷地長大。
3.親情,是一把斜背著的吉它,越到情深處,越能撥動你的心弦;親情,是一掛藤蘿,不管你身在何方,它總是緊緊牽著你的手;親情,是一串掛在頸間的鑰匙,打開的是一扇扇憂郁的門窗。親情,就在眉眼顧盼間,淺淺的微笑里,就在我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
4.親情,是木蘭替父的故事;親情,是孟母三遷的佳話;親情,是阿炳二泉映月的旋律。
5.親情是雨,帶走煩燥,留下輕涼;親情是風,吹走憂愁,留下愉快;親情是太陽,帶走黑暗,留下光明。親情是最偉大的,不管你快樂,沮喪,痛苦,彷徨,它永遠輕輕地走在你的路上,悄悄地伴著你的一生。
6.沒有「白頭生死鴛鴦浦」的轟轟烈烈,卻也使「夕陽無語為之動」;沒有「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海誓山盟,卻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血脈相連無絕期」的亘古永恆;沒有「身似門前雙柳樹,枝枝葉葉不相離」的長相守,卻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默默祝願……飄落的雪花帶不走凝固的記憶,穿越時空的凝重進入不會老去的歲月,蓓蕾般地默默等待,夕陽般地戀戀不舍,在心的遠景里,在靈魂深處折射出兩個字.[Page]——「親情。
7.親情是樹,每個人都是它的一條根,讓它吸收營養永葆青春;親情是河,每個人都是它的一條支流,讓它永不幹涸澎湃向前;親情是火,每個人都是它的一根木柴,讓它永不熄滅溫暖四方。
8.面對失敗和挫折,親情是一劑良葯,填補你那失落的心,然後重整旗鼓,這是一種勇氣;面對誤解和仇恨,親情是一杯涼水,澆滅你那心頭的火,然後坦然面對,這是一種達觀;面對贊揚和奉承,親情是一把錐子,刺破你那虛無的夢,然後不斷進取,這是一種警示;面對煩惱和憂愁,親情是一陣輕風,吹去你那雜亂的思緒,然後平和釋然這是一種境界。
9.親情如水,使紛繁經過過濾變得純凈;親情似火,使平淡通過煅燒日顯稜角;親情是詩,使乏味經過修飾達到一種意境。親情,生命永恆的動力。
10.親情猶如一江剪不斷的春水,流動的是遊子心中永遠的思念;親情猶如一丘數不盡的細沙,沉澱的是長年堆積的牽掛;親情猶如夜空中那顆北斗,指引的是那迷路的羔羊回家的方向。
11.親情是什麼?是甘甜的乳汁,哺育我們成長;是明亮的雙眸,指引我們前進;是溫柔的話語,呵護我們的心靈;是嚴厲的責罰,督促我們改錯。我們離不開親情,有如高飄的風箏掙不脫細長的繩線;我們依賴親情,有如瓜豆的藤蔓纏繞著竹節或籬笆;我們擁有親情,有如寒冷的小麥蓋上了潔白的雪被,溫暖如春,幸福如蜜。
12.當生命的第一聲號角吹響,親情就是那盪漾在母親眼眶中的淚水,是那綻放在父親臉的笑痕;當生命之舟開始擺渡時,親情就是那撥動著清水推動小船向前的雙槳,是那守候在空中為小船指航的燈塔;當生命之舟即將靠岸,親情就是那靜靜的港灣,是那擁抱著你的那默默的流水。
13.親情就是父親揚起的手掌,顫動的雙唇和恨鐵不成鋼的怒容;親情就是母親灼灼的淚水,柔情的呼喚,和溫暖舒適的懷抱;親情就是子女肯定的目光,尊敬的語言,和一份小小的禮物。親情的船要靠在愛的港灣,親情的樓要建在愛的基石;親情的泉要流在愛的大地,親情的星要亮在愛的蒼穹,親情的花要開在愛的園圃。
14.親情是長白山頂的積雪,簡潔卻永恆;親情是底格里斯河的流水,輕柔卻又悠長;親情是西西里島的那輪落日,纏綿卻又絢爛;親情是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碑文,模糊卻又雋永。親情,親情!親情……超越了時空,編織了人生最美麗的彩虹。
15.親情,就像一滴春日裡的甘露,總能在悲愴的歲月里,鮮活懷舊者那風乾的記憶;親情就像一片夏日裡的綠蔭,總能在炎炎烈日中,撐起迷茫者的藍天;親情,就像一縷秋日裡的陽光,總能在蕭瑟的風雨中,溫暖失落者的心田;親情就像一場冬日裡的白雪,總能在污濁的旅途中,滌盡跋涉者的征塵。它就是這樣,沒有雜質,沒有距離,更沒有虛偽,僅僅是相通的血脈間彼此默默地相互關懷。
16.親情是一股涓涓的細流,給心田帶來甜甜的滋潤;親情是一縷柔柔的陽光,讓冰凍的心靈無聲溶化;親情是一個靜靜的港灣,讓遠航的疲憊煙消雲散。親情是父母額上增多的白發,是父母眼中無限的關懷和盼望,親情是黑暗中的一束燈光,給你的無可替代的家的感覺與溫馨。是的,世間最美的感情便是人間的親情
17.親情,是你生病時的探望與呵護,她使你在黑暗裡感受到陽光的溫暖,增強你戰勝病魔的決心;親情,是你頓挫時的鼓勵與支持,她使你在絕望中感受到無私的胸懷,鼓舞起你繼續前行的信心;親情,是你得意忘形時的棒喝,她使你在驕橫無比時感受到嚴厲的目光,保證你正確前進的方向。
18.親情是一瓢飄灑在春天的小雨,使落寞孤獨的人滋潤心靈的乾涸;親情是一汨流淌在夏夜的清泉,使燥熱不安的人領略到詩般的恬靜;親情是一柄撐起在雨夜的小傘,使漂泊異鄉的人到得愛的庇護;親情是一道飛架在天空的彩虹,使滿目陰霾的人感受到世界的溫馨。.[Page]
19.親情,是一盞明燈,給浪子回頭照亮了道路;親情,是一個避風港,給飄泊的遊子一個平靜的港灣;親情,是一碗心靈雞湯,給受傷的心靈一聲呵護;親情,也是一把利劍,給不知悔改的人一招力劈華山。親情就是人類心靈最深處,無法磨滅的烙印,就是人類最純潔,最真摯,最熱情的感情的升華。
20.親情是成長的搖籃,在她的哺育下,你才能健康成長;親情是力量的源泉,在她的澆灌下,你才能茁壯成長;親情是靈魂的聖火,在她的照耀下,你才能事業有成;親情是治療傷痛的靈葯,在她的撫慰下,你才能百痛全消。鳥需要藍天顯示雄姿,蛛需要編網橫行天下,而人需要親情來維系一生。
21.她,是一盞不滅的明燈,永久地照亮在我生命的黑暗;她,是一葉不歇的扁舟,永久地擺渡在我生命的渡口;她,是一朵永遠艷麗鮮花,永久地開放在我生命的花園,我願意用世上最美最溫暖的詞彙來贊美你——親情!
22.親情有時是那被王室爭權者拋棄的軟弱,有時是那被金錢吝嗇者所利用的資本,有時是那被地崇拜者攀爬的繩索。大義滅親,是正義戰勝邪惡,包庇縱容,是情感代替了理智。用好你的親情,因為她也是一把雙刃劍,弄不好既害了親人,也害了自己。
23.親情是無形的,沒有人能夠說清楚他是什麼樣子;親情是無償的,沒有人會讓你為此付出錢物;親情是無價的,世上沒有什麼事物的價格比得上她;親情是無私的,世上沒有東西比她更能犧牲自己;親情是無盡的,你的一生無時無刻不在體會到他的存在。
24.當你在嬰兒時,親情是哺育你成長的乳汁;當你在少年時,親情是你避難的港灣;當你在年老時,親情是夕陽西下的一抹安慰。這是一種血脈相連的愛,這是一種永不斷去的情。
25.朦朧中感到父親的關懷,徐徐的風兒撩起窗紗;隱約中聽到母親的叮嚀,柔柔的雨兒爬上窗檯。當我憂郁時,親情給我安慰;當我遲疑時,親情給了我鼓勵;當我快樂時,親情給了我祝福。
26.如果你是綠葉,親情便是那供你源源不斷養分的枝幹;如果你是船帆,親情便是那推你不斷前進直到勝利彼岸的海風;如果你是夜行者,親情便是那照你尋找方向的北斗;如果你是種子,親情便是那使你離開黑暗走向光明的土地;如果你是小鳥,親情便是那任你飛翔的廣闊天空。是的,不管你是什麼,親情必定是你的依靠,你的依戀你的期盼。
27 .父親是一口礦井,風雨中,疲勞的脊背在晨曦中縮短又被落日拉長;母親是一柱火把,黑暗中,輕柔的的嗓音在歌謠中,沙啞又在半夜裡重復;我是一粒小胚胎,晴空下,稚嫩的手臂在沃野上破土又在火光中挺立。
28.親情是一道岸堤,在你心靈脆弱時,為你築起堅強的信心;親情是一道彩虹,在你經歷風雨後,為你畫上美麗的燦爛;親情是一點雲朵,在你落寞時,為你綉上一朵美麗的花朵。親情是遠方的守候,守候你的歸來;親情是永久的思念,思念你的一切;親情是離別後不盡的哀傷,哀傷你遠去的背影;親情是團聚時無限的快樂,快樂著你的平安及歸來。
29.有一種愛,遲了就無法再來;有一種情,走了就無法追溯,它就是親情!從最初的出生,到懂事,到成年,它,一直陪伴著我們;從小小的傷害,到挫折,到失敗,它,從未離開過我們。孩童時,以為送一瓶爸爸愛喝的啤酒就是親情;年少時,以為取得好成績給媽媽看就是親情;長大後,才知道,原來親情還必須就是,當我們說要一輩子照顧他們時,他們卻還嘴硬地說著「誰稀罕呢!不稀罕嗎?稀罕著呢!這正如我們深深地感激著他們一樣——這就是親情。
30.如果你是一粒種子,親情就是土壤,為你提供生長必要的養分;如果你是一株小草,親情就是大樹,為你張開擋風遮雨長臂;如果你是汪洋中的一艘船,親情就是燈塔,為你指引返航的歸程;如果你是一條小河,親情就是大海,為你永遠敞開那包容的胸懷。親情是陽春三月的綿綿細雨,滋潤你的心田;北情是酷暑的炎炎烈日,點燃的是你的心燈;親情是秋天的累累碩果,慰藉的是你收獲的喜悅;親情更是嚴冬臘月的陽光,溫暖的是你的永遠的希望。.[Page]
31.親情是陽光,拂照你如拂乍暖還寒時風中的花瓣;親情是燈,在你獨行夜路時給你的那一點溫暖的光亮;親情是風,是在你迷茫時推你向前的那股動力。親情是你心中那一團生生不熄的火,照耀著你走上永無止境的進取之路;親情是蠶吐的絲,不斷線不斷根,任憑路再坎坷,再艱險,它總永遠在你身邊相伴。親情永存。
32.你以湖的平靜,撫平我心靈的高低起伏;你以愛的眼光,目送我孤獨的遠航;你以有力的臂膀,擁抱我感情的經年流浪。你是親情,親情是你!你是一個重要的樞紐,天上地下,人間萬象,都被你縝密地維系;你是一種註定的緣分,從早到晚,從近到遠,從生到死,相伴永遠;你是一首無聲的心曲,陽光是你的序曲,月色是你的旋律,還有那燭光是你的音符;你是親情,親情是你。你望眼欲穿卻情意綿綿,你百感交集卻一如既往,你處處皆是卻感天動地。你是親情,親情是你。你是柳絮,你是荷葉,你是蓮花……親情,原來你有名字。
33.這是碗蛋炒飯,平凡,但在我飢餓時能撫慰我漉漉飢腸;這是張面巾紙,真實,但在我傷心時能拭乾我晶瑩的淚水;這是杯白開水,無味,但在我口乾時能澆滅我熾熱的火焰;這是一塊口香糖,由濃變淡,但在要吐掉時,才發現它已伴你那麼久長;這是一團棉花糖,還未全入口,它就融進了你的心田:這是一塊牛排,燉得越久,它就越香氣逼人;這是一瓶老酒,存得越久它就越醇。這就是親情,有愛情的堅貞不渝,有友情的天長地久,還有愛情友情沒有的:蛋炒飯的平凡,面巾紙的真實,白開水的無味,口香糖的持久,棉花糖的溫柔。它是牛排,是老酒,時間是它們的最好的凝固劑。記住,人可以沒有愛情,甚至可以沒有友情,但絕對少不了親情。
34.親情是什麼?親情是春天的種子,是夏天的清涼,是秋天的果實,是冬天的溫暖;親情是什麼?親情是喧囂世界外的桃源,是洶涌波濤後平靜的港灣,是無邊沙漠中的綠州,是寂寞心靈中的慰藉;親情是什麼?親情是你迷航時的燈塔,是你疲倦時的軟床,是你受傷後的良葯,是你口渴時的熱茶;親情是什麼?親情是「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囑咐,是「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牽掛,是「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來」的思念,是「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的守候。世間最無私的,無過於親情,世間最博大的,無過於親情。
35.小時候,親情是溫馨的家,住著爸爸、媽媽、姐姐和我,是輸了石頭剪刀布卻要耍賴把紙條貼在哥哥臉上的調皮,是面對媽媽做的美餐卻再也撐不下的遺憾,是犯錯時爸爸那可怕的拳頭;少年時,親情是爸媽為兒女升學時的勞苦奔波,是風霜在爸媽臉上寫滿日子的蒼老,是希冀卻又欲言又止的眼神;成年時,親情是一張永遠有效的船票,是一根永遠不斷的風箏的線,是一張貼上信封就不愁寄不到的郵票;再後來啊,親情就是《常回家看看》的感動。
36.親情是一件溫暖的外套,是外套一抖行將脫落的紐扣;親情是一張珍藏的唱片,是唱片上的一首老歌;親情是一盞清心的茶,親情是一隻停電後的手電筒,只照亮別人,不照亮自己;親情是一段骨肉相離的歷史,西班牙、埃及與蘇伊士,大陸與台灣;親情是割捨不去的情愫,是義無反顧的追隨,是壯士訣行時的依戀,是海枯石爛的訣別,是無需言行的默契……
37.親情是雨後的那滴甘露,滋潤了原本貧瘠的土壤;親情是破曉的那聲雞啼,喚醒了原本沉睡的大地;親情是汪洋大海上的那葉小舟,拯救了掙扎著在其中的人們;親情是漆黑港口的那盞孤燈,希望著那返航的人們;親情是陽關古道上的那個驛站,親切著那浪跡的遊子。親情如良葯,可以治癒你受傷的傷口;親情如美酒,愈久愈香醇;親情如影子,無論貧富,無論貴賤,總是無怨無悔的伴你一生.[Page] 。
38.心灰意冷時,親情是那給人以希望的梅花,看到它,一睹破萬難;心煩意亂時,親情是那釋愁的一杯烈酒,喝下它,一醉解千愁;心滿意足時,親情是那催人奮進的號角,聽見它,一聲震百里。這就是親情,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她都將永遠陪伴著你。
39. 親情是朱自清父親的背影;親情是孟郊慈母手中的針線;親情是阿爾勃累喜特丟勒兄弟《祈求的手》;親情是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感嘆;親情是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祝願,親情是……
40.有位同學在做完這練習後這樣寫道:親情真是一個難以言表的概念,也許因為我詞窮,叫我用自己的語言去描述親情真的有點……我不能像其他同學那樣用自己富有色彩的語言,或真誠樸素的情感去描述親情,但縱使我能寫好多好多的句子,好美好美的詞藻,卻也無法表達出我對父母對親情的熱愛,我愛爸爸媽媽!我想,只有以我自己的實際行動來描述對親情的感受,這才是我最要做的。
41.(親情)親情是一盞燈,它會指引你走向正確的地方,但有時也會把你帶向歧途;親情是一盆火,它會溫暖你的心,但有時也會將你的理智燒掉;親情是一顆葯,它會治療你的創傷,但有時也會加重你的病情。
42. 人生真的如棋,一路上將面對許多決策和挑戰,在父愛的陪伴下,使我鼓起勇氣去面,去挑戰這條危機四伏的路,走進一條光明大道。
43. 自從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我們便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親情。回味一下家庭生活,你便會在親人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里,一個隨意的動作中,一句最平常不過的叮嚀中,一件日常的瑣事中,深深地感受到它——悠悠親情。
44. 其實,倒杯茶,蓋個被等細微動作都是出自親情的溫泉,親情是理解與支持,信任與體貼,難怪有人說:我們挾著寒氣而來,又攜著溫暖而去。我們擔著失落而來,又捧著希望而去。
45. 人們都贊美母愛的偉大,我要說父愛同樣偉大。父愛是寓學於玩的生動故事;是拭淚的紙巾;是廣闊的大海;是無邊的草原;是三岔路的引路人;是童年回憶中的嘻嘻哈哈。
46. 「搖呀搖,搖呀搖,搖到外婆橋……」不知是誰輕輕哼了一句,把我從思緒中拉回。外婆橋,外婆橋,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的眼前彷彿又浮現出了她探著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門檻上,踮腳倚門盼望的情景。此時,一股濃濃的親情如春天那溫暖的陽光,灑進我的心田,令我感到幸福無比。
②校園(朋友):
寫朋友:晚風吹起如花般易碎的流年,你的笑容成為我生命途中最美的點,看天,看雪,看季節深深的暗影,那一點一滴的回憶,是我在校園里最美的經歷。
當我一個人在操場上行走的時候,你不在我眼前,但在我心裡。我一直都想寫一篇名叫《爬山虎的葉子紅了》的文章,但只能寫出:「秋天的紅是跳躍的,有著夏日余留的熱情,有著淡淡的明快。卻也顯示著落寞的秋的來到,而我載著落寞的秋的季節里看到的紅是溫暖的,快樂的,幸福的。爬山虎的葉子紅了,我長大了,而心情是明快的。」那時我寫出來的文章總是時而明快時而悲涼,寫不出秋的味道。我不是認為秋天就應該是悲戚的,而是我所認為的秋是寂寞中蘊含著悲涼的希望。清幽的環境中,感受繁華的遠去,內心卻懷著對明天的希望。哎,你說你啊,連我寫文的風格都影響了,我的心情總是被你影響。就像不久前看到的話:朋友就是那個掌握著你心情隨時變化的密碼的人,快樂時在你背後望著你,悲傷時在你身邊鼓勵你。但是,這樣重要的你,只存在於秋天,因為冬天到來時,你已經走了。
③社會:
構建「生活作文」體系 一、走進生活,豐富素材庫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們注重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 1.以社會為背景,指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教學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並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如觀察鄉村、街道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設施的添置……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工作表現:如民警指揮交通,退休老工人維持社會秩序,醫生熱情為病人治病,營業員服務周到,教師關心熱愛學生,爺爺奶奶勤勞儉朴,叔叔阿姨尊老愛幼,同學之間友愛幫助……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花草、蟲魚鳥獸、日月星空、小河田野、瓜果蔬萊……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2.以活動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繫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繫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進行寫人作文的訓練時,若單靠作文指導時啟發學生選材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往往會一時想不起來而無從下筆。那麼在作文前我們組織學生開展「誇 X X」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學生就會有較多時間去有意回憶,搜集所寫人物對象的材料。這樣,既可激起學生表達的慾望,產生作文興趣,又可選取出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材料。在記事方面我們配合重大節日組織學生舉辦聯歡會、游藝會,利用中隊活動召開「談天說地」「暢想未來」、「世界之最報道」、「中國偉人介紹」、「著名風景區導游」、「地球吶喊沙龍」……平時組織學生郊遊,參觀工廠,深入農村……讓學生自辦活動「周末大家樂」、「早晨新聞發布會」……定期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運動會、「看我露一手」擂台賽……讓學生的表現意識得到培養,才華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3.以實踐為契機,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實踐出真知。我們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如種植花草樹木,讓他們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飼養蟲魚鳥獸,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參與家務勞動及公益勞動,體驗勞動的滋味;考察鄉生態環境的變化,從而懂得保護環境……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實踐的感受。如學會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責難、誤解甚至諷刺打擊時的憤慨……引導學生善於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二、描繪生活,譜寫七彩虹 1.從點切入,夯實基礎。 小學生作文,往往對客觀事物描摹得不夠具體,不夠真切。而單項素描,是小學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寫作基礎訓練,也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寫作基本功。基本功練得好,學生寫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運筆自如,才能把事物寫具體寫真切。因此我們首先強化學生的單項素描,指導學生運用敘述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對事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動作等多方面的特點,進行形象的描繪,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在教學中我們具體地抓了這幾種素描:物件素描、植物素描、動物素描、景物素描、場面素描、外貌素描、動作素描、語言素描、心理素描。通過素描練習,學生練就了扎實的寫作基本功,為作文綜合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勇礎。2.分線入軌,掌握寫法。 小學生寫作文,無非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好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法,把握規律。比如,寫人可通過一件事寫人,可通過幾件事寫人;可表現人物一個方面的特點,可表現人物幾方面的特點。為了表現人物的特點,必須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點,必須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來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而寫事呢,若寫一件事則要注意:記敘要完整,「六要素」缺一不可;內容要具體而有條理,事情的經過要詳寫;用准人稱,寫出真情實感。若寫幾件事,則要注意:中心明確,先後有序,有詳有略,注意幾件事情之間的聯系,讓幾件事緊密地成為一個整體。寫游記要按一定的順序把游覽的過程和所看到的景物有選擇、有重點地寫下來。寫參觀記最重要的是按時間的順序、地點的轉移,將參觀時所見所聞有選擇、有詳有略地具體地寫出來;既要寫人物的活動,又要進行景物的描寫,把參觀過程(動態)和看到的景物(靜態)寫清楚…… 讓學生掌握這些寫法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結合範文剖析,學生從讀寫中領悟。 3.全面拓展,自由傾吐。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後,我們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學生能以「生活」為基礎,以「真實」為准則,以「新穎」為前提,去描繪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喜怒哀樂的家庭生活,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自然生活。 三、創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聽聲想像。實踐證明,想像是創造的前提。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提供各種音響,激發情趣,引導想像,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里產生表達慾望。我們在指導聽聲作文時做到如下幾點。(1)收集聲響。藉助錄音機,有目的地采擷各種聲響,注意各種聲音之間的聯系,給學生留下想像的餘地。如把「笑聲」、「掌聲」、「喝采聲」這些生活中常現的聲音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想像發生在生活中的具體情境。(2)引導想像。先反復播放聲響,讓學生弄懂有哪些聲響,各是從什麼地方發出的,為什麼會發出這些聲音,然後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像。學生想像時,教師不作出某些限制,而是鼓勵學生充分發散思維,先求「大膽」,再逐步納入「合理」。(3)據聲寫文。當學生初步想像出基本內容後,教師再提出本次作文的訓練要求,讓學生獨立命題,構思成文。 2.看物聯想。小學生的想像力往往是隨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發的,具有無意性。根據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作文課上,我們有意識地出示幾件小物件,給學生直觀刺激。引導他們看物件,想聯系,構環節,寫成文。例如出示「一張照片」、「一本榮譽證書」、「一封表揚信」,再啟發他們提出問題,找出它們的橫向聯系,接著根據問題組織討論,想像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最後獨立成文。 3.動手創作。我們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小製作、小發明競賽,讓學生聯系生活的一些具體現象和問題,開展動手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大膽地發揮創造才能。於是一件件精美的小製作如筆筒、裝飾畫、手工紡織物脫穎而出,一項項構思獨特的小發明,如「橡筋動力航模飛機」、「搖控電動快艇」、「自動驅蠅 器」、「吸塵黑板擦」等也在省市比賽中頻頻獲獎。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導學生把構想的過程和實踐經過通過語言文字表述出來,並為此舉辦「創造杯」小論文競賽,這不僅鍛煉了學生求新求異思維,而且升華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4.設計生活。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我們注重為學生創造契機,讓他們自己設計生活,從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設計人物角色。我們讓學生假設自己是未來的老師、廠長、醫生、工人。農民……去設計符合自己願望和理想的社會、生活、職業、工作、成果。學生在作文中的每一細節,都是未來社會的格局,他們的敢想敢做,令人驚嘆!設計班隊活動。班隊活動怎樣搞才能更有趣味性、生動性、藝術性,我們讓學生出謀劃策,大膽想像。於是從主題到形式,從內容到過程,一份份活動方案新穎別致,讓人看了拍案叫絕。 設計美化校園。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怎樣使校園香化、綠化、美化,我們發動學生仔細察看校園環境,針對地形位置,構畫創建方案。畫廊的安排、雕塑的造型、花壇的裝點、噴泉的分布、假山的式樣……學生的設計充滿童趣,又具有現代氣息,儼然以學校主人的身份面對現實,著眼於未來,在構思著學校的宏偉藍圖。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的提問有所幫助
⑥ 以人和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
論天時地利人和
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是在中華民族獨有的處世觀念,其核心文化思想,為一「和」字,經過5000多年的心心相傳,已演變為一精神,升華為一種境界.
?
?天地人和,禮之用,和為貴,王之道,斯之美」如何正確理解?這句話源於《論語·學而》.原句是「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就是說:禮的應用,以和諧為貴.古代君主的治國方法,可寶貴的地方就在這里.
?
?三國演義中為了揚劉抑曹,產生了一句名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天時,天,包括天氣,氣候變化等.人們常說靠天吃飯,比如適度下雨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時,選擇就是做事的時間.比如農業的春播秋收,就是順應了天時.《說文》:「時,四時也.」即春夏秋冬的季節變遷.又說:「旹,古文時,從之日.」查甲骨文「時」作「?」,正是從之從日,意指「日之行」,即太陽的運行.這表明人們很早就直觀地感覺到太陽運行引起季節的變遷,而稱之為「時」.
?
?天時,有天下大勢和機會,也有自然環境的影響,這裡麵包括疾病的流行.唐末梁晉之爭,開始梁軍占盡優勢,幾次包圍太原,都因為大疫,士卒損失過半而罷兵,最後輸給了晉軍.天時,可為我們所運用,正所謂順天而行道.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巧用了天時草船借箭,就是很好的例子:
?
?三國演義中,吳國的元帥周瑜,在研究了魏軍的情形後,決定用弓箭來防守來犯之敵.可是怎麼在較短時間內造出作戰所必需的十萬枝箭呢?回為根據當時吳國的工匠情況,要造出這么多箭,至少要用十天時間,而這對於吳國的防守來說,顯然是時間太長了.
?
?當時蜀國的軍師諸葛亮正好出訪吳國.諸葛亮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周瑜於是向他請教怎樣以最快的速度造出所需的箭.諸葛亮對周瑜說,三天時間就可以了.諸葛亮接受任務後,並不著急.他向吳國的大臣魯肅說,要造這么多箭,用普通的辦法自然是不可能的.接著,諸葛亮讓魯肅為他准備二十隻小船,每隻船上要軍士三十人,船上全用青布為幔,並插滿草.
?
?諸葛亮說三天時間就能備好十萬支箭.第三天半夜時分,諸葛亮命令二十隻小船用長繩子連接在一起,向魏軍的宿營地進發.
?
?當天夜裡,大霧漫天,諸葛亮命令船隊快速前進.到船隊接近魏軍營地時,諸葛亮命令把船隊一字排開,然後命令軍士在船上擂鼓吶喊.聽到擂鼓吶喊聲,魏軍派出約一萬名弓箭手趕到江邊,朝著有吶喊聲的地方猛烈射箭.一時間,箭象雨點一樣飛向諸葛亮的船隊,不一會兒,船身的草把上都扎滿了箭.
?
?諸葛亮的船隊到達吳軍的營地時,吳國的主帥周瑜已經派五百名軍士等著搬箭了,經過清點,船上的草把中足足有十萬支箭.吳國的元帥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智慧了.諸葛亮怎麼會知道當天晚上水上會有大霧呢?原來,他善於觀察天氣變化,經過對天象的仔細推算,也得出當天晚上水面上有會大霧的結論.就是這樣,諸葛亮運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從敵軍那裡弄來了十萬支箭.
?
?可以說,草船借箭是諸葛亮成功的利用了天時的經典之作.
?
?地利,古人把「地」看成是「萬物之本原,諸生之根菀」(《管子·水地》),「利」字後人多從「鋒利」、「利益」等意義上使用它.「地利」完全是從農業生產中得出的概念.「利」雖用「以刀割禾」會意,但「禾」只是作代表,「利」可泛指土地之所出.與「地利」密切相關的還有「地宜」或「土宜」的概念.《左傳》成公二年:「先王疆理天下,物(視也)土之宜而布其利.」講「土宜」正是為了盡「地利」,因為只有用其宜,才能得其利.地,選擇做事的地方,在軍事上常講佔有有利地形,說明地利也很重要.
?
?《地道戰》曾經是一部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的影片.影片中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創造了消滅敵人,保存自己的地道戰,同日本侵略者展開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地道成為擁有地利的表現形式,成功的利用有利地形取得了勝利.當然,這里也離不開人和.
?
?人和的主體是「人」,中心思想則為「和」.這里的「和」取意「中和」、「平和」、「和諧」之意.
?
?人,是做人,為人處事.人為萬物之本,亦為萬世之主.做人,是一種態度,也是一門學問.學會如何做人,則人生無憂也.我欲做人,應先學會立足於「天地」之「中」.
?
?人,生長於天地之間.下立足於」地」,上敬奉於」天」.在」天地」之間休養生息本意應該是取其」中」.
?
?「天地人和」---將人處於」和諧」與」平和」的世界之中,處於天地之中.它所闡述的是一種思想,更應該是一種境界.」天地人和」,傳承於古而宣揚於今,順應社會發展,共建」和諧」與」和平」.更有」天時,地利,人和」的意境,如果真如此,則事業昌盛,人生吉祥也!
?
?闡述人和的重要,或許下面的故事更能說明問題.
?
?獵人在湖邊布下羅網,許多鳥兒落網了,然而這些鳥很大,帶著網飛走了.獵人跟在鳥兒後邊跑,農夫看到說:「你要跑到那裡去呀,你能用一雙腿追上鳥兒嗎?」獵人回答說:「如果只有一隻鳥,我是沒有辦法把它捉住的,但像現在這樣,我是十拿九穩的.」
?
?後來證明果然如此,那些鳥兒各自朝自己的方向飛回去,一隻要去森林,一隻要去沼澤,一隻要去田野,到頭來就一起連網掉到了地上,獵人把它們捉住了.
?
?故事的啟示:一群鳥兒的目的都是為了逃跑,但由於群鳥沒有共同的方向最終失敗.說到底就是不和造成的.一隻鳥就能成功逃脫的原因就是一個字「和」.可見,人和的重要.其實,古人也十分重視人和:
?比如說三國演義中魏吳蜀三國,會講魏得天時,吳佔地利,蜀有人和.三國能在群雄混戰中割據一方,各有立國之本.其實,得天下的戰略表面看來有天地人各種因素,說穿了只有一條:人和.曹魏集團能統一北方,勢力最大,不過是人才最多而已.劉備重視人和,三顧茅廬傳下美名,桃園三結義是人和的具體體現.但也只能是文用孔明,武用關張,心胸有限,人才也有限.蜀國伐魏不成,先主攻吳喪師,均是人才戰略上出了問題.而曹操一生敗袁術、破陶謙、平張邈、殺呂布、滅袁紹、定烏桓、降劉琮、走赤壁、克馬超、收張魯、封魏王.戎馬四十載,多勝少敗,究其根本,乃是人才濟濟,你看謀士方陣: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劉曄、賈詡、華歆……武將有:樂進、李典、於禁、張遼、許褚、徐晃、龐德……文武群臣中,先事他人再降曹操者多矣,曹操不以為疑;劉備、孫權不行———劉備要講哥們義氣,孫權要講來路出身.曹操困住關羽,關羽降漢不降曹,曹允之;關說待打聽到劉備去處,就跳槽,曹再允之;關過五關斬六將,曹不究;知劉備乃梟雄,也幾度容之,還與其煮酒論英雄.可見,曹操在人和上表現突出.這說明人和是關鍵,而天時、地利均是輔助條件.人氣為貴,人和為王.
?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先秦·孟軻《孟子·公孫丑下》).這段話:孟子在這里則主要是從軍事方面來分析論述天時、地利、人和之間關系的,而且是觀點鮮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者之中,「人和」是最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地利」次之,「天時」又次之.這是與他重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一貫思想分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系的目的分不開的,同時,也是與他論述天時、地利、人和關系的目的分不開的.正是從強調「人和」的重要性出發,他得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因為天地人和沒有運用好的例子也很多,如美國將軍評朝鮮戰爭時說,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與錯誤的對手打了一場的錯誤的戰爭.那麼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合適的人物才行.也就是把握好天時、地利、人和.
?
?在天地人和中,「人」與「天」「地」並列,既非大自然(「天」、「地」)的奴隸,又非大自然的主宰,他是以自然過程的參與者的身份出現的.《荀子·天論》:「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是之謂能參.」最能反映「三才」理論中人與自然的關系.在這個天地人的統一體里,人和自然是相互協調的,而不是相互對抗的.進一步說,天地萬物都是和諧統一的,「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正是在這個基礎上,中國很早就出現了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思想.人們從正反兩方面的經驗中認識到「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荀子·天論》說:「財非其類以養其類,夫是之謂天養.」這里的所謂「養」已包含了自然界各種生物之間互養共生的意義在內.人們要注意不去打斷天地萬物互養共生的這種自然再生產過程,進而採取適當的措施去輔助它和促進它,並有節制地加以利用,以期達到和諧發展、永續利用的目的.
?
?當然,「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不僅是名言,而且,還更為廣泛地應用於各個領域.包括商業競爭、體育比賽尤其是足球比賽的狂熱之中.這充分說明它所蘊含的哲理是豐富、深刻而具廣闊的延展性的.
?
?天之美,在乎於浩瀚廣宇匆匆劃過流星的印痕.地之美,在乎於錦綉山河如詩如畫.人之美.在乎於奔涌騰湃熱血中煉獄的靈魂.和之美,在乎於與之相輔相承相襯相依的默契.掌天時之機,獲地利之先.擁人和之便,成吉祥之家.
?
?天地人和,它闡述了一種思想,頌揚了一種精神,順應了社會文化的發展趨勢,更為我們的生活指引了方向.
⑦ 社會素材作文素材
構建「生活作文」體系 一、走進生活,豐富素材庫
葉聖陶先生說:「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在「生活作文」的研究中,我們注重把學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學
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指導學生做積累素材的有心人. 1.以社會為背景,指導學生觀察生活.
作文教學中的即興觀察或有意觀察,都是認識生活、獲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平時我們教給學生觀察方法並有意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美好的人和事.如觀察鄉村、
街道的重大建設與細微變化,留心家庭中一些生活設施的添置……觀察社會各階層人物的工作表現:如民警指揮交通,退休老工人維持社會秩序,醫生熱情為病人治
病,營業員服務周到,教師關心熱愛學生,爺爺奶奶勤勞儉朴,叔叔阿姨尊老愛幼,同學之間友愛幫助……觀察大自然的樹木花草、蟲魚鳥獸、日月星空、小河田
野、瓜果蔬萊……通過觀察,激起學生的作文興趣,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陶冶學生的情操. 2.以活動為載體,組織學生參與生活.
有意識組織活動,使學生有可能積累較典型的寫作材料.這不僅關繫到作文教學的成功與否,也關繫到能否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活的過程中,深化作文主題.如進行寫
人作文的訓練時,若單靠作文指導時啟發學生選材是遠遠不夠的,學生往往會一時想不起來而無從下筆.那麼在作文前我們組織學生開展「誇 X
X」或「我佩服他(她)」「他真行」等演講形式的主題活動,學生就會有較多時間去有意回憶,搜集所寫人物對象的材料.這樣,既可激起學生表達的慾望,產生
作文興趣,又可選取出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材料.在記事方面我們配合重大節日組織學生舉辦聯歡會、游藝會,利用中隊活動召開「談天說地」「暢想未來」、「世
界之最報道」、「中國偉人介紹」、「著名風景區導游」、「地球吶喊沙龍」……平時組織學生郊遊,參觀工廠,深入農村……讓學生自辦活動「周末大家樂」、
「早晨新聞發布會」……定期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體育運動會、「看我露一手」擂台賽……讓學生的表現意識得到培養,才華得到展示,表達能力得到提高.
3.以實踐為契機,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實踐出真知.我們從作文教學的需要出發,有計劃地引導學生為積累作文材料而進行社會生活實踐.如種植花草樹木,讓他們了解植物的生長過程;飼養蟲魚鳥獸,
了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參與家務勞動及公益勞動,體驗勞動的滋味;考察鄉生態環境的變化,從而懂得保護環境……
在實踐過程中,我們注重引導學生體會實踐的感受.如學會技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做了好事受到他人贊揚的歡樂;遇到困難、挫折時的懊喪;受到責難、誤解甚至諷
刺打擊時的憤慨……引導學生善於把這一切所見所感裝進自己的「素材庫」. 二、描繪生活,譜寫七彩虹 1.從點切入,夯實基礎.
小學生作文,往往對客觀事物描摹得不夠具體,不夠真切.而單項素描,是小學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寫作基礎訓練,也是學生必不可少的寫作基本功.基本功練得好,
學生寫作起來才能得心應手.運筆自如,才能把事物寫具體寫真切.因此我們首先強化學生的單項素描,指導學生運用敘述描寫相結合的手法,對事物的形狀、顏
色、聲音、動作等多方面的特點,進行形象的描繪,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如臨其境.在教學中我們具體地抓了這幾種素描:物件素描、植物素描、動物素描、
景物素描、場面素描、外貌素描、動作素描、語言素描、心理素描.通過素描練習,學生練就了扎實的寫作基本功,為作文綜合訓練打下了堅實的勇礎.2.分線入
軌,掌握寫法.
小學生寫作文,無非是寫人記事,寫景狀物等,寫好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法,把握規律.比如,寫人可通過一件事寫人,可通過幾件事寫人;可表現人物
一個方面的特點,可表現人物幾方面的特點.為了表現人物的特點,必須選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點,必須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來展示人物的內
心世界.而寫事呢,若寫一件事則要注意:記敘要完整,「六要素」缺一不可;內容要具體而有條理,事情的經過要詳寫;用准人稱,寫出真情實感.若寫幾件事,
則要注意:中心明確,先後有序,有詳有略,注意幾件事情之間的聯系,讓幾件事緊密地成為一個整體.寫游記要按一定的順序把游覽的過程和所看到的景物有選
擇、有重點地寫下來.寫參觀記最重要的是按時間的順序、地點的轉移,將參觀時所見所聞有選擇、有詳有略地具體地寫出來;既要寫人物的活動,又要進行景物的
描寫,把參觀過程(動態)和看到的景物(靜態)寫清楚…… 讓學生掌握這些寫法的主要途徑是教師結合範文剖析,學生從讀寫中領悟.
3.全面拓展,自由傾吐.
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表達方法之後,我們讓學生自由表達,不受課本的要求限制,不為教師的指定所左右,題目可自擬,體裁可自定,內容可自選,做到形式多樣
化,取材生活化,語言兒童化,讓作文成為學生傳情達意的工具,讓寫作成為學生生活的需要.因而學生能以「生活」為基礎,以「真實」為准則,以「新穎」為前
提,去描繪那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喜怒哀樂的家庭生活,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絢麗多彩的自然生活. 三、創造生活,展示新天地
1.聽聲想像.實踐證明,想像是創造的前提.因此在作文教學中我們提供各種音響,激發情趣,引導想像,讓學生在愉悅的環境里產生表達慾望.我們在指導聽聲
作文時做到如下幾點.(1)收集聲響.藉助錄音機,有目的地采擷各種聲響,注意各種聲音之間的聯系,給學生留下想像的餘地.如把「笑聲」、「掌聲」、「喝
采聲」這些生活中常現的聲音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想像發生在生活中的具體情境.(2)引導想像.先反復播放聲響,讓學生弄懂有哪些聲響,各是從什麼地方發
出的,為什麼會發出這些聲音,然後指導學生進行合理的想像.學生想像時,教師不作出某些限制,而是鼓勵學生充分發散思維,先求「大膽」,再逐步納入「合
理」.(3)據聲寫文.當學生初步想像出基本內容後,教師再提出本次作文的訓練要求,讓學生獨立命題,構思成文.
2.看物聯想.小學生的想像力往往是隨著外界事物刺激而引發的,具有無意性.根據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作文課上,我們有意識地出示幾件小物件,給學生直觀
刺激.引導他們看物件,想聯系,構環節,寫成文.例如出示「一張照片」、「一本榮譽證書」、「一封表揚信」,再啟發他們提出問題,找出它們的橫向聯系,接
著根據問題組織討論,想像事情發生的起因、經過、結果,最後獨立成文.
3.動手創作.我們組織學生定期開展小製作、小發明競賽,讓學生聯系生活的一些具體現象和問題,開展動手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大膽地發揮創造才能.於是
一件件精美的小製作如筆筒、裝飾畫、手工紡織物脫穎而出,一項項構思獨特的小發明,如「橡筋動力航模飛機」、「搖控電動快艇」、「自動驅蠅
器」、「吸塵黑板擦」等也在省市比賽中頻頻獲獎.在此基礎上,我們引導學生把構想的過程和實踐經過通過語言文字表述出來,並為此舉辦「創造杯」小論文競
賽,這不僅鍛煉了學生求新求異思維,而且升華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4.設計生活.學生不僅是學習的主人,更是生活的主人.因此我們注重為學生創造契機,讓他們自己設計生活,從而發展學生的創造力.
設計人物角色.我們讓學生假設自己是未來的老師、廠長、醫生、工人.農民……去設計符合自己願望和理想的社會、生活、職業、工作、成果.學生在作文中的每
一細節,都是未來社會的格局,他們的敢想敢做,令人驚嘆!設計班隊活動.班隊活動怎樣搞才能更有趣味性、生動性、藝術性,我們讓學生出謀劃策,大膽想像.
於是從主題到形式,從內容到過程,一份份活動方案新穎別致,讓人看了拍案叫絕.
設計美化校園.學校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怎樣使校園香化、綠化、美化,我們發動學生仔細察看校園環境,針對地形位置,構畫創建方案.畫廊的安排、雕塑的
造型、花壇的裝點、噴泉的分布、假山的式樣……學生的設計充滿童趣,又具有現代氣息,儼然以學校主人的身份面對現實,著眼於未來,在構思著學校的宏偉藍
圖.
⑧ 關於人與人的關系的作文素材
我們存在的這個社會有著不同身份的人,有高傲的千金小姐,有偉大的人民教師,有辛勤的農民,工人,不同的人對社會關系的處理不同,不同的人社會觀點不同,千金小姐傲視一切,對從事普通事業的工作人員都存在著藐視和不滿,她注重的是人的身份和地位;人民教師平視一切,對從事普通事業的工作人員都存在著敬佩和關心;農民,工人笑著看著一切,對其他人都是平等的,管你是誰,是皇上,是公主都認為你只是一位要吃飯的人而已!
看著諾福克公爵的行為,我也明白了,其實不管是誰,不管地位有多低下,不管自己有多渺小,也許一文不值,也許微不足道,但是你也有屬於自己生存在世界的權利!不是嗎?諾福克公爵就是個榜樣,他沒有鄙視愛爾蘭來的女人,那女人還是他家的女傭,他幫助了她,但在此同時他也得到了一先令小費,因為他知道付出後必然會有回報的。當我看到這里「公爵這時走上前來,他穿著隨便就像普通人一樣。他答應替小女孩把行李搬到城堡去。他提起行李,陪著女孩,邊走路邊和她談話。」寫出公爵的隨和,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更是平易近人呢!也突出公爵不在乎權利,地位和金錢,不會用權利,地位和金錢做前提與人交流,做到了人人平等!
「到達城堡以後,他接受了那一先令,再三說「謝謝「,沒有讓她知道他是誰。一直到第二天,女孩見到城堡主人時,才明白昨天幫她把行李從車站搬來城堡,並且接受那一先令小費的人,就是諾福克公爵!」很驚訝吧,是啊,公爵怎麼會去當搬運工呢?公爵又不差錢,但是,公爵這樣做只是為自己的付出要一份回報而已,是很正常的啊!
我敬佩公爵的隨和,勤儉節約,不鋪張浪費,平易近人!不在乎權利,地位和金錢,不會用權利,地位和金錢做前提與人交流,做到了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