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教師小課題如何選題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教師小課題如何選題

發布時間: 2021-03-25 16:08:01

『壹』 教育科研課題如何選題

一:課題的大小要適度,開始應以小課題研究為主,初搞教育科研的人,易犯的一個通病是,往往把研究課題選得過大,以為大課題就有研究價值。實際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些問題或者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本無法解決,或者無法獲得可信的科學結論。如「中國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研究」這個課題,就太大了,使人難以入手。一者它的研究對象是中國青少年,個人根本無法研究。二者「非智力因素」是一個外延很大的概念,要從哪一方面著手,「研究」並沒有加以限定,很難操作。但若進行較小課題的研究,如提高初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實驗、愉悅情感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中小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習習慣調查、學生考試「怯場」心理研究等,就容易獲得成果。因此,在選擇研究課題時,一定要從實際出發,選擇范圍大小與實際研究條件相適合的課題。而且,無論是微觀課題研究還是宏觀課題研究,綜合課題研究還是單項(單科)課題研究,都要力求使所研究問題清晰、具體與可操作化,提高研究成功的可能性。 二:選擇課題時要揚長避短,緊密結合本職工作 在教育科學研究中,無論是基礎理論研究還是應用研究,宏觀研究還是微觀研究,都是必要的。但對於工作在教育實踐第一線的廣大教師來說,一方面是實踐經驗豐富並能保持與教育對象的直接聯系,這是優勢,但另一方面也存在著不利之處,即教育教學任務繁重,難以有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從事科研。這就需要揚長避短,選擇那些與實踐聯系較密切的應用性課題、微觀課題進行研究。這樣既可以提高本職工作的質量,又較容易獲得成功。當然,若有條件者,也可以選擇理論研究或宏觀研究方面的課題。 三:選題時應大量參考相關文獻,同時參考的資料要高檔次,開始時應廣泛閱讀,先確定大題目;然後逐漸縮小。最後選定的課題題目應越小越好、越微觀越好。 四:研究的課題(包括學校的總課題和教師的子課題)應來自於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課題從教育教學的問題中來也是中學教育科研貼近、貼緊教育實際的具體體現。其實,在日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有許許多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如果你是學校的管理者,可能會發現諸如校本課程如何建設、教師積極性如何調動、德育工作如何提高實效性等問題;如果你是班主任,可能會發現諸如班主任角色如何正確定位、心理偏差學生如何教育、嚴格管理與民主管理的度如何把握等問題;如果你是老師,可能會發現諸如課堂教學中師生關系如何處理、怎樣教學生學會學習、如何避免學生中的抄作業現象等問題……這些大大小小的、司空見慣了的、甚至是熟視無睹的問題都可以成為研究的課題。一句話,就是要把令人最煩惱的問題作為課題。因此,中學老師都要做有心人,要煉就一雙「火眼金睛」,善於從紛繁蕪雜的教育教學中發現問題,然後圍繞問題去學習理論,再進行篩選,建立起有價值的研究課題,展開研究,積累資料與體會,並進行反思總結,形成規律,上升到理論。其思路為「 發現問題—學習理論(論證)—建立課題—開展研究—反思總結(理論) 」。如果我們中學的教育科研能夠真正做到從問題中來,通過研究解決問題,那麼,中學教育科研就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增強教育科研的針對性,提高教育科研的實效性。只有從問題中來,到問題中去中學的教育科研才是有生命力的,才可能結出累累碩果。

『貳』 小學教師如何做好小課題研究

(一)首先要選好課題
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
過去比較多的是從上之下,下達課題,往往大而空;我比較主張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如我校的校本教研課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選題的基本原則
(1)前瞻性原則:新意——對象新、視角新
(2)科學性原則: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3)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的可能性。
(4)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5)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准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與外延,並且表述准確。
(6)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范
3、選題注意事項
(1)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求全。如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如果在進一步歸化出具體的學科範圍,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
(3)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積極參與活動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參與綜合實踐?」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裡因素地影響?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作一些個案分析,就會發現學生不喜歡參與活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慾強,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綜合實踐活動不想參與?為什麼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於是,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主體參與能力的研究」
總之,量力而行。從專業特長、愛好興趣、研究能力出發,選體驗深、實踐多、研究透的課題。所以,綜合實踐活動立足於學生的經驗和生活,倡導課程向學生生活世界的回歸,基於整體論的視野而力圖超越原有的學科分割的局面,通過活動,把各種知識和技能綜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並促進其個性的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不管在課堂開展,還是在課外實施,都必須一個一個、一次一次地進行。每一個活動、每一次活動都需要對活動主題設計,每次的主題設計都要對活動要素進行思考,並因人因時、因地、因事、因物等的不同而作出必要的選擇,才能完成主題活動的方案設計。
課題的資源是生成性的,可流動性的,如:我校外面有幾個食品攤點,學生買小食品的現象時有發生,看到了一點,我和校領導商量確定了活動主題《班級地上的食品袋》讓學生在師生生成的課題中調查,活動的同時,接受了環衛教育。在學生學習過後,發現學生的興趣濃厚,在與其商量後,以此為活動主題,在書與生生成的主體中,學生再次感覺到了節約的必要性。環境的保護與節約教育的主題從而產生,遵循著師生生成,校生生成,生生生成,社會生成的原則,這樣的設計面向了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超越了嚴密的知識體系和分門別類的學科界限,立足於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健全、整體發展,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設計要有課程開發意識,重視和開發、可利用四種課程資源:從學生的活動需求實際出發,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發學生的個性潛能;從教師對活動提供指導的實際出發,發展教師的愛好和特長,開發教師的教學潛能;從學校對活動提供幫助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重視利用學校的傳統的優質資源和辦學特色資源,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強化和新增學校特色;從社區和當地社會環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利用社會性資源實踐。

『叄』 小學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

——記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首先要選好課題
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
過去比較多的是從上之下,下達課題,往往大而空;我比較主張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如我校的校本教研課題: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2、選題的基本原則
(1)前瞻性原則:新意——對象新、視角新
(2)科學性原則:要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3)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的可能性。
(4)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5)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准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與外延,並且表述准確。
(6)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范
3、選題注意事項
(1)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求全。如綜合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如果在進一步歸化出具體的學科範圍,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
(3)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積極參與活動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參與綜合實踐?」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裡因素地影響?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作一些個案分析,就會發現學生不喜歡參與活動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慾強,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綜合實踐活動不想參與?為什麼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於是,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主體參與能力的研究」
總之,量力而行。從專業特長、愛好興趣、研究能力出發,選體驗深、實踐多、研究透的課題。所以,綜合實踐活動立足於學生的經驗和生活,倡導課程向學生生活世界的回歸,基於整體論的視野而力圖超越原有的學科分割的局面,通過活動,把各種知識和技能綜合在一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並促進其個性的發展。
綜合實踐活動不管在課堂開展,還是在課外實施,都必須一個一個、一次一次地進行。每一個活動、每一次活動都需要對活動主題設計,每次的主題設計都要對活動要素進行思考,並因人因時、因地、因事、因物等的不同而作出必要的選擇,才能完成主題活動的方案設計。
走過一年的綜合實踐課的歷程,我深深地體會到,課題的資源是生成性的,可流動性的,如:我校外面有幾個食品攤點,學生買小食品的現象時有發生,看到了一點,我和校領導商量確定了活動主題《班級地上的食品袋》讓學生在師生生成的課題中調查,活動的同時,接受了環衛教育。在學生學習過後,發現學生的興趣濃厚,在與其商量後,以此為活動主題,在書與生生成的主體中,學生再次感覺到了節約的必要性。環境的保護與節約教育的主題從而產生,遵循著師生生成,校生生成,生生生成,社會生成的原則,這樣的設計面向了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超越了嚴密的知識體系和分門別類的學科界限,立足於每一個學生個性的健全、整體發展,體現了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綜合性和開放性。
實踐使我懂得,開發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資源一定要從實際出發,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設計要有課程開發意識,重視和開發、可利用四種課程資源:從學生的活動需求實際出發,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發學生的個性潛能;從教師對活動提供指導的實際出發,發展教師的愛好和特長,開發教師的教學潛能;從學校對活動提供幫助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重視利用學校的傳統的優質資源和辦學特色資源,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強化和新增學校特色;從社區和當地社會環境支持的可能性的實際出發,利用社會性資源和網路資源。

『肆』 學習資料一:教師如何撰寫小課題研究方案

課題研究方案,也叫教育科研課題研究計劃,是如何開展課題研究的具體設想,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在課題立項後,開展研究時,無從下手的現象,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研究方案也是一個課題質量與研究者科研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在具體操作時,要注意以下要求:1. 課題的選擇應具體、實在,研究范圍宜小一些,適合教師個人(或同備課組的兩到三人)開展研究。2. 加強選題對教育教學實踐指導的針對性,選擇自己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需要解決又力所能及的問題進行研究。3. 充分考慮選題的主客觀條件,注意選擇自己有較多經驗積累,或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一些成果而研究尚不深入的問題進行研究。4. 課題名稱的表述准確,注意使用科學概念和規范用語,不要使用誇張等修辭手法。5. 課題選題要有創新意識,突出具體研究內容的特點,可以是將一種理論、一個觀點應用到實際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可以借鑒他人的成果,結合自己的教學加以改進;也可以運用新的方法、新的視角,去探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途徑。 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1.課題的表述2.課題提出的背景3. 課題涵義4.研究目標5.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措施6.研究步驟7.成果形式1.課題名稱 研究課題必須有一個名稱表述其所研究的問題。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得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了整個課題的形象和質量。一個好的課題名,要符合準確、規范、簡潔、醒目的要求。准確就是課題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研究內容)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如:「游戲走進低年級語文課堂的研究」、「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2.課題提出背景 作為課題方案,首先應對課題研究的背景和要達到的研究目的進行闡述,回答「為什麼要進行研究」這樣一個問題,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 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計算是數學知識中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和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在小學中年級數學教材中計算所佔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因為數學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過計算來進行;數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步驟、結果也要通過計算來落實;幾何知識的教學中涉及公式的推導與運用同樣離不開計算。可見學生的計算能力是至關重要的。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有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於樹立學生認真、細致、耐心、不畏困難的品質。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就成了小學數學教學研究的重要問題。而在實際的教學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往往不太重視計算能力的提高,重思維能力的訓練而忽視了基本技能的訓練,造成了學生計算能力的低下。3.課題涵義 教育研究總是指向一定的對象。進行研究時必須先對之明確界定,以避免不同人從不同的視角來理解而帶來的混亂。說得通俗一些,就是要對課題名稱中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名詞下一個比較明確的定義。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計算能力是指學生數學基本計算中的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本課題旨在研究在新課程實施中,以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中年級數學中造成學生數學計算的速度慢、計算正確率低的原因,與此同時尋找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計算速度和計算正確率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4.研究的目標 此部分要詳細寫明課題研究的具體內容、方法和措施,即把課題研究的內容細化為各個小問題或具體內容,並針對各部分內容設計研究方法、途徑和策略。在方案設計時,要根據研究課題的性質不同,操作方法應有不同的側重:①對於總結性的課題,要根據自身成功的教育教學經驗或案例設計一套可操作性的模式和策略;②對於問題性的課題,要著力分析問題的成因,闡述問題解決中所運用的方法以及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並對問題解決中的方法、過程詳細闡述;③對於應用性課題,即優質教育教學模式、方法的應用和先進教育教學理念的應用,首先要著眼於使這些模式、方法與理念的本土化改造,以適合於所在學校的實際情況,然後再對這些方法、模式或理念進行分解和具體化,形成本地區可操作的模式與策略。6.研究的對象和范圍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一般情況下,步驟基本上包括方案准備階段,方案實施階段,專家論證評價、總結驗收和結題三個階段。如:「提高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研究」(1)前期准備階段:調查了解學生的計算能力,以及對數學課的興趣愛好的程度。上網查閱有關資料。針對問題確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2)具體實施階段:A.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通過摸底測試等途徑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基礎,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並備好每一課,在數學中落實好計算的訓練。B.密切觀察學生的表現,分層次進行作業布置。既要關注能力相對好的學生更要關心能力相對低的學生,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對自己充滿信心。C.在班裡開展各類競賽活動,探索合理的激勵評價機制;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3)研討總結階段: 對研究過程中積累的材料進行一次全面的整理。對研究對象進行後測,進行前後對比分析, 得出結論。8.成果形式

『伍』 教師如何選擇研究課題_(轉)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教育科研課題的選擇非常重要,選題作好了,應當說研究就成為可能。 課題要反映現有的理論和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要反映科研前景的廣度與深度,需要創造力與想像力。 過去比較多的是從上之下,下達課題,往往大而空;我比較主張從自己身邊選題,從教育教學實踐的困惑中選題。如,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小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培養等。 二、選題的基本原則 1.前瞻性原則:新意對象新、視角新:如,小學生抄寫題目與解決問題正確率關系的研究。這個課題視角就比較新穎。 2.科學性原則:如,利用氣功提高學生自理能力的研究 就缺乏科學性 3.可行性原則:與主客觀條件相符,有實現的可能性。如,開發大腦潛能的研究 ,可行嗎?對於一線教師顯然不適宜研究。 4.價值性原則:看其理論價值與應用價值。 一是理論價值(學述價值):指課題對檢驗、修證和發展教育理論,建立科學教育理論體系的作用 二是應用價值:指選定的研究課題及其成果可直接運用於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如,新課程背景下校本教研管理模式的實驗與研究 (5)明確性原則:要求選題能准確反映各研究要素的內涵與外延,並且表述准確。 (6)倫理性原則:符合倫理道德、法律規范 三、選題注意事項 1.從實際出發,研究中實踐,實踐中研究 2.不要貪大求全。如小學生學習心理的研究,就顯得大了些,如果改成小學生學習數學概念思維特點的研究,就比較適合一線教師做。 3.注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首先我們要有問題意識。要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平時時時處處留心觀察,在工作中要多問幾個為什麼。善於發現工作中的問題,總結自己的教學經驗。如有的學生不喜歡舉手發言這個現象,就可以當一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喜歡舉手發言?我們可以做這樣的思考:僅僅是他的智力問題嗎?僅僅是她的個性問題嗎?有沒有心裡因素地影響?等等。如果你以科研的眼光去和學生交談,去調查一下,作一些個案分析,就會發現學生上課不舉手發言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反思:小孩的天生求知慾強,他們對世界充滿了好奇,滿腦子的問號。但他們為什麼在課堂上不想問?在課堂上為什麼選擇沉默?這就是問題。於是,我們就可以確定一個課題:學生在課堂中主體參與意識的研究 4.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大家知道,近兩年來,不少學校開展了教育敘事的研究,將回歸經驗總結法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將教學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記錄下來,通過講自己的課程故事和案例來闡述新的思想理念。實時的反思就是是經驗總結,往上升華就是課題研究。觀察中小學相關研究,真正引起共鳴的是那些既有實踐經驗又有理論高度的專家型教師的案例,而且課題研究越深入越是這樣!因為這是教師真正能夠模仿,真正能夠受益的。前蘇聯成就的一批教育家大多都有這樣的背景。何克抗教授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家出在中小學,不在高校。這句話的確意味深長。 1.選教育科研的前沿課題 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人特我快,達到特色創新的統一。把教學需要做為第一選擇,在學科間尋找交*點與結合部,圍繞熱點問題下功夫、做文章。如,教師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方式關系的研究 2.選擇應用研究型課題 與應用研究相對的基礎研究。基礎研究以抽象、一般為特徵,主要是增加科學知識的組織體系,並不一定會產生直接的實際價值的結果。應用性研究以具體、特殊為特徵,主要是解決直接的實際問題,增加科學知識的目的是第二位的。一般地選擇帶有典型性教育實踐經驗為題,在司空見慣的教育現象中提出問題和解決方法。如,《開放教育與普通教育實踐性環節比較研究》、《現代漢語網路教學資源的收集與整理研究》。一線教師應當以應用研究為主。這是因為學校是教育實踐的核心,它時刻產生著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應用性研究的成果實用性、操作性強,可以推廣開來,並有效的使更多的老師運用這些成果。 3.選擇主觀條件比較成熟的課題 4.選客觀條件比較具備的課題 理論條件 資料信息 設備工具 氛圍環境 5.選擇大小較適宜的中觀、微觀課題 通常情況下,題域越窄,題目越小,越容易把問題講透徹;題域越寬,例證說不清楚,道理講不明白,面面具到,點到為止,沒有深度難成佳作,題目小一點、格調新一點、討論透一點。對教材、教法、教學對象的研究都可以有深度。如,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意識培養的實驗與研究等。

『陸』 個人課題如何選題

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每天都要投身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因此,我們擁有最
鮮活、最寶貴的教育教學資源。教師專業化的成長需要課題研究。雖然,我們
擁有最鮮活、最寶貴的資源,但璞玉雖好,尚須雕琢。對於一個從不思考、不
研究的老師來說,教幾十年書只不過將他第一年的做法重復了幾十遍,有句話
說的很好:"重復的地方沒有風景"。充其量他只能做一個地道的"教書匠"。
新時代呼喚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教師,同時,從功利的角度講,快速的成
為為骨幹教師,參與並最終能獨立承擔課題是必不可少的條件。
教育科研是以課題的形式來研究和探討某方面的具體問題的。於是,課題
的確定就成了首要的問題。要確定一個科研課題,首先是要能提出問題。提出
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可以說,提出一個新穎的、有創造性
的、可行性的、好的問題並形成課題,課題研究就已經完成了一半。所以我們
選擇課題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盲目上馬,否則會造成"爛尾樓"工程。
1.別人未曾研究過的問題。
2.雖然別人已經研究過,但結論不完全或者欠妥當的問題,從新的角度進行再研究。
3.平常教學實踐中發現的問題
對於一般的人來說,天天完成的教學工作和所看到的現象好象沒有任何特
別的感覺,甚至也不願意多考慮它一下。但是敏銳的思維則往往可以看出其中
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多是我們可以解決的、有價值的問題。
其次要選擇有可行性的課題。換句話說,就是對選擇的課題你有沒有條件
去做,有沒有能力做。有沒有條件做。既包括硬條件,也包
括軟條件。比如:你選定網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方面的課題,如果學校
即便你有網路,如果你沒有一批具有較高教學業務素質和計算機水平的老師,
課題研究也無法深入展開。
有沒有能力做。課題涉及的范圍不宜太大、太空。如素質教育的策略,這
樣的課題讓教育部去組織,小學數學教師還應"知難而退"。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讓我們好好選題吧~!

『柒』 課題研究如何選題

研究的主題往往有三個來源:一是自己的教育實踐中遇到了某些問題,需要通過研究來解決這些問題;二是在閱讀他人的研究成果或聽課時發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三是研究者本人的學術興趣,這種興趣不僅影響研究者的研究主題,而且影響研究者選擇具體的研究途徑。 第一節 從他人的研究成果中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研究的課題可能來源於自己的教育實踐,這是比較理想的研究課題,但是,從選擇課題的「捷徑」來看,可以先從他人的研究成果那裡獲得啟示。當研究者不知道研究什麼主題時,可以參閱相關的教育著作,看別人在做什麼研究,這種研究有什麼進展,是否留出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一、閱讀期刊與專著他人的專著包括教育經典名著和現當代教育著作。對中小學老師來說,閱讀大量的經典名著幾乎不太可能,但至少應該選擇兩到三本教育經典名著比如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羅素的《論教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編寫的《學會生存》等作為重點閱讀的文本。當然,也可以閱讀時下流行的比較有影響的某個當代研究者的著作。除了閱讀教育著作之外,教師需要重點閱讀幾本專業學術期刊。與專著相比,專業學術期刊對選題具有更重要的意義。有質量的專業學術期刊總是大量地發表相關的課題研究報告。這些課題研究報告不見得都能夠引起某個具體的研究者的共鳴,但是,一般而言,研究者總能在這些課題研究報告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主題。 二、向他人請教除了考慮他人的研究成果之外,還可以「打聽」他人的建議,包括直接向相關的研究者請教和間接地查看他人的建議。他人的研究成果既可能顯示為相關的專著和專業雜志中,也可能隱含在研究者的專業講座中。這需要研究者在「聽講座」的過程中形成「傾聽」與「提問」的習慣。傾聽意味著聽講者欣賞、領會講座者的主題和意義;提問意味著聽講者從講座中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很可能會形成自己的選題或成為自己論文研究的一個重要觀點。對那些尚未形成閱讀習慣的人來說,聽「講座」比「讀書」可能更有利於發現問題和選擇課題。他人的建議也可能顯示為「課題指南」。研究者可以從不同部門的「課題指南」中獲得啟示:哪些問題是當下值得研究的?哪些問題是「過期」的、「過氣」的課題?各個地方都有教育科學研究管理機構或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這些研究管理機構或部門會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一些教育科研「課題指南」,比如《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2006年度課題指南》。研究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專業興趣和實際條件從這些「課題指南」中選擇某個「課題意向」,然後逐步將這個「課題意向」化為具體的研究課題。 三、留意有爭議的問題歷史常常有驚人的重復現象。現實生活中的很多問題很可能在歷史中已經出現。當代學者研究的課題很可能在歷史中曾經發生過激烈的爭論。真實的教育道理總是隱含在教育沖突之中,教育實踐不過是教育沖突的某種妥協或變形。教育歷史實際上是一個充滿有教育爭議的地方。整個教育史,不過就是一個意見紛爭、眾說紛紜的展覽館。凡是有教育爭議的地方,就隱含了相關的教育道理和值得研究的主題。這需要閱讀教育史的人能夠從大量的教育事件中發現、領會其中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紛爭和訴訟。在這些不同的意見中,某個意見很可能成為研究的主題。教育學已經分化為多種學科,有一個學科永遠是重要的,這就是教育史學以及與之相關的中國教育史、外國教育史和比較教育學。教育史是一個沒完沒了的研究領域,這導致教育史的著作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新的版本。對中小學教師來說,完整地閱讀中外教育史也不太可能,但中小學教師至少可以就某個主題試探性地考察中外教育史中的相關意見。嚴格地說,一個研究者在研究某個主題時,如果沒有到中外教育史中尋找相關的研究和相關的意見,這個研究就是不完整的、殘缺的研究。一般而言,所研究的主題應該是一個具體的問題,盡量避免研究「宏大」的課題。研究者需要不斷提醒自己:所選擇的主題是否過於龐大,顯示「蟒蛇吞象」的氣魄。並不是說,宏大課題就不值得研究。長期的、「規劃」的課題研究尚可以選擇一些宏大的課題,比如《中國教育理論研究的世紀走向》、《知識與教化:課程知識觀的重建》,而實踐研究應該研究具體的現實的教育問題,比如《應用電子檔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行動研究》。某些長期的、「規劃」的課題研究者發表《中國教育理論研究的世紀走向》、《知識與教化:課程知識觀的重建》尚可以理解,可是,如果某個教育碩士研究如此宏大的主題,會成為笑柄。在閱讀他人的研究成果時,研究者除了可能有某種追逐「宏大課題」的沖動之外,還可能有「追尋熱點」或「追逐時髦」、「追趕時尚」的激情。殊不知,真正有學術精神的研究恰恰不是追逐新奇或時尚,而是在日常教育生活中選擇一個陌生化的主題。即便追逐宏大理論和熱點問題,也需要考慮所追逐的宏大理論和熱點問題對改進自己的實踐工作是否有真實的幫助。否則,選題的意義就會貶值。一旦確定了某個研究主題,在主題的表述上盡量避免一些「細節錯誤」:一是使用宣傳口號式的祈使句。比如《關注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大力提倡以人為本的教育觀》、《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了每一個孩子的發展》等等。學位論文的主題在表述上一般為陳述句或疑問句,應避免使用宣傳口號式的祈使句。但是,這並不是說所有的教育論文都不能使用祈使句作為標題。教育口號以及相關的教育宣傳當然是重要的,但學位論文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解決、研究某個問題,這個研究是否規范或有價值尚待答辯委員會作出評審,所以不宜以教育口號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研究主題。一般而言,比較嚴肅的學位論文的主題不宜採用「祈使句」的形態,應該盡可能採用陳述句。常用的形式是「論……」或「……研究」。二是在主題中看不到論文的關鍵詞。一般而言,論文的主題由論文的主要觀點中的關鍵詞加上研究方法構成,比如《小學三年級學生誠信教育的行動研究》,《廣州市海珠區初中任務型外語教學的調查研究》、《高中二年級學生閱讀治療的實驗研究》,等等。三是文不對題或題不對文,即主題的范圍與正文的實際內容和方法不對稱。比如論文的正文主要討論「小學三年級學生誠信教育」問題,但標題卻表述為《小學德育的行動研究》。或者,論文主要採用的是調查研究,應該表述為《廣州市海珠區初中任務型外語教學的調查研究》,但由於研究者誤以為自己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實際地呈現為《廣州市海珠區初中任務型外語教學的行動研究》。

『捌』 教師如何做課題

你好。解答如下:
【做法】:
一般做一個課題主要分三大步:第一步選題,立項;第二步就是實踐操作;第三步是分析、總結。
1、學會選題。在剛進入課題研究時,選題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為我們的課題研究規定了方向和一定的范圍。雖然題目以後可以改,但選一個確切、實用、新穎的題目還是應該慎重的。
2、學習理論文獻。選題後要做的工作就是查閱與本題有關的重要文獻,對所選題目進行進一步的了解。通過學習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的理論素養,為做課題尋找理論支撐,也能確定好我們課題研究的基點。
3、設計好課題方案。一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一個課題方案中要明確:研究的問題及其范圍,要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的抽樣,時間進度等。其中要研究什麼(研究的內容)一定要明確,可操作性。
4、善於合作交流。要得到學生和家長的支持,領導和老師的支持,專家和家人的支持。

【流程】:
1、根據參考材料選擇確立子課題
2、填寫課題申請報告書
3、總課題組審核(10個工作日批復)
4、下發課題立項通知書
5、開始研究(總課題組提供專家指導、專業的研究參考材料)
6、結題(填寫課題結題報告書,匯編課題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總報告)
7、頒發課題結題證書(課題獲獎證書)

【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