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突出勵志的作文素材100到200字
讀了《來徐悲鴻勵志學畫》這源篇文章後,我為徐悲鴻的勤奮而感到自豪。
1919年,徐悲鴻向繪畫大師達仰學畫,達仰很熱情地指教他,卻得來了外國學生的歧視。他奮發圖強,終於取得優異的成績,轟動了整個畫界。那位外國學生也說自己有眼不識泰山。
有句話叫做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意思是說:世上沒有難事,只要認真去做,沒有做不成的。徐悲鴻當時可以去頂嘴,可他卻沒有這樣做。而是默默無聞地繼續學畫。終於讓外國學生主動向徐悲鴻道歉。
這使我想起四年級時的一件事。當時我對象棋著迷,還特意讓爸爸教我。我這種行為讓小澤憤怒,因為他不想再有一個人超過他。於是,他一下課就找我下棋,每次我都是孔夫子搬家——凈是輸(書)。小澤還驕傲地笑道:「你這三腳貓功夫,還想贏我?真是四兩棉花——談(彈)不上。」我怒了,用零花錢買了一本象棋書,奮發圖強地學象棋,最終遠遠超過了他。
我再次想起這句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它鼓勵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2. 徐悲鴻的事跡 作文250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 乙未)1歲
7月19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屺(qǐ)亭橋鎮。父親徐達章是私塾先生,能詩文,善書畫。母親魯氏從事家務。徐悲鴻為家中長子,原名壽康。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 辛丑)6歲
從父識文斷句。
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 壬寅)7歲
開始執筆學書,每日揮毫塗寫,興趣盎然。
1904年(光緒三十年 甲辰)9歲
已讀完《詩》、《書》、《易》、《禮》和《左氏傳》等書目。正式從父習畫,每日臨摹晚清名家吳友如的畫作一幅,並且開始學習調色、設色等繪畫技能。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 乙巳)10歲
幫父親在不重要的畫面上填彩敷色。歲末時,能夠幫鄉里人寫春聯。
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 戊申)13歲
隨父輾轉於鄰近的鄉村鎮里,賣畫為生。
1912年(民國元年 壬子)17歲
獨自到上海賣畫,並想借機學習西畫,以提高自身的繪畫水平。
1914年(民國三年 甲寅)19歲
父親病故。為養家糊口,返回故鄉並開始在彭城中學擔任圖畫教員,同時在始齊女子學校及宜興女子學校教習圖畫。
1915年(民國四年 乙卯)20歲
再次到上海。在黃警頑、黃震之的扶助下研習法、德文。結識畫家周湘、高奇峰、高劍父等人。
1916年(民國五年 丙辰)21歲
考入法國天主教會主辦的震旦大學。為猶太人哈同的「哈同花園」創作倉頡像,獲得高額報酬。結識維新派領袖康有為,並在書畫上深受康氏影響。
1917年(民國六年 丁巳)22歲
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回國後應蔡元培之邀受聘為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結識著名文人陳師曾。
1918年(民國七年 戊午)23歲
爭取到公派赴法留學的機會。與魯迅會晤。
1919年(民國八年 己未)24歲
3月,攜夫人蔣碧薇赴法留學。5月抵巴黎,入徐梁畫院進修。後考入巴黎美術學校,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接受正規的西畫教育。
1920年(民國九年 庚申)25歲
拜法國著名畫家達仰為師。
1921年(民國十年 辛酉)26歲
離開巴黎,轉至經濟蕭條的德國柏林,問學於畫家康普。
1922年(民國十一年 壬戌)27歲
從學於康普的同時,到博物館臨摹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並常去動物園畫各種動物,以提高寫生能力。
1923年(民國十二年 癸亥)28歲
返回法國巴黎繼續學習。5月,作品《老婦》入選法國國家美術展覽會(沙龍)。
1924年(民國十三年 甲子)29歲
未接到北洋政府發放的學費,生活窘迫,胃病復發。繪畫技法日臻成熟。
1925年(民國十四年 乙丑)30歲
與游歷法國的黃孟圭結伴,途經新加坡回國。田漢在上海舉行「消寒會」,向文化界人士介紹和舉薦徐氏及其作品。
1926年(民國十五年 丙寅)31歲
春日,返回法國。夏季,至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並在此臨摹藝術大師約斯坦的《豐盛》,受益匪淺。自感這一年是創作最多的一年,其中不乏得意之作,如油畫《簫聲》、《睡》等。
1927年(民國十六年 丁卯)32歲
先後游歷了瑞士及義大利的米蘭、佛羅倫薩、羅馬等地,觀賞到眾多名家畫作。5月,法國國家美術展覽會展出其作品9件。秋,抵達上海,任國立第四中山大學(後改稱中央大學)藝術系教授。
1928年(民國十七年 戊辰)33歲
1月,與田漢、歐陽予倩組織「南國社」。在上海成立南國藝術學院,擔任繪畫科主任。2月,應南京中央大學的聘請任藝術系教授。10月,任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年底辭職。
1929年(民國十八年 己巳)34歲
專職在南京中央大學任教。在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美展匯刊》上連續發表《惑》、《惑之不解》等文章,批判了歐洲美術界的現代形式主義藝術流派及其對中國的影響。提倡繪畫的寫實性、創新性。
1930年(民國十九年 庚午)35歲
完成油畫《田橫五百士》。夏,在江西南昌走訪民間木雕藝人范振華。
1931年(民國二十年 辛未)36歲
春,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辦個人畫展。完成《九方皋》第七稿。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 壬申)37歲
在參照南齊謝赫提出的中國畫「六法」論的基礎上,根據西洋繪畫的藝術法則提出了在素描創作上應遵循的「七法」。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 癸酉)38歲
完成油畫《徯我後》。應法國國立美術館之邀前往巴黎舉辦中國近代繪畫展。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甲戌)39歲
游歷義大利威尼斯、佛羅倫薩、羅馬等歷史文化名城。至德國柏林、前蘇聯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等地舉辦中國近代畫展,宣傳中國傳統繪畫。此次歐洲之行,在法、比、德、意、蘇共舉辦展覽7次,在各大博物館、大學中成立四處「中國近代美術展覽室」。這次中國近代繪畫的歐洲巡禮引起了各國的普遍重視,宣傳了中國繪畫藝術。8月,返回南京。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 乙亥)40歲
捐獻作品及收藏,擬在廣西桂林獨秀峰下建一美術館,由於全國抗戰爆發,未能實現。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 丙子)41歲
與汪亞塵、顏文梁等人組織畫會「默社」。創作《逆風》、《沉吟》、《柳鵲》等畫作。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 丁丑)42歲
在香港、廣州、長沙等地舉辦畫展。在香港購得視為自己生命的宋人畫《八十七神仙圖》卷。10月,隨中央大學內遷赴重慶。創作《巴人汲水》。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戊寅)43歲
繼續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接受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邀請籌備赴印辦展覽。10月,攜大批作品離開重慶。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己卯)44歲
在新加坡舉辦籌賑畫展。在印度國際大學舉辦中國近代畫展。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 庚辰)45歲
繼續在印度逗留,與泰戈爾結下深厚的友誼。在加爾各答舉行作品展。完成中國畫《愚公移山》。
1941年(民國三十年 辛巳)46歲
由印度回國,途經檳城、怡保、吉隆坡等地,舉辦畫展,並將幾年來賣畫所得近10萬元美金全部捐出用於抗戰救災。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 壬午)47歲
在雲南保山、昆明舉辦畫展。至重慶,繼續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在重慶磐溪籌備成立中國美術學院。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 癸未)48歲
繼續主持籌辦中國美術學院。在重慶舉辦畫展。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 甲申)49歲
因長期過度疲勞,患嚴重的高血壓及慢性腎炎,在中央醫院治療7個月,作品銳減。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 乙酉)50歲
與蔣碧微女士離婚。大病未愈,仍堅持在中央大學藝術系任教。在郭沫若起草的《文化界對時局進言》上簽名,主張廢除國民黨的一黨專政。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 丙戌)51歲
1月,與廖靜文女士結婚。擔任北平藝術專科學校校長,招納吳作人、李樺、葉淺予、馮法祀等一批有才華的進步美術家執教。擔任北平美術工作者協會名譽會長。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 丁亥)52歲
發表《新國畫建立之步驟》、《當前中國之藝術問題》等重要文章。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 戊子)53歲
與夫人廖靜文拒絕隨國民黨南遷,團結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全體師生員工保護學校。與吳作人、艾中信、董希文、馮法祀等人成立綜合性藝術團體「一二七藝術學會」。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 己丑)54歲
出席在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第一屆保衛世界和平大會、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當選為全國文聯的全國委員、文聯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和北京市人民政協委員。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
1950年(庚寅)55歲
在全國戰斗英雄、勞動模範代表大會上為戰斗英雄畫像。為創作《毛主席在人民中》畫了大量速寫和構圖。
1951年(辛卯)56歲
抱病到山東導沭整沂水利工程工地體驗生活,為勞模、民工畫像,搜集反映新中國建設的素材。7月,患腦溢血,半身不遂。
1952年(壬辰)57歲
抱病卧床一年有餘,腦溢血病症尚未完全消除。自9月起,加強身體鍛煉。
1953年(癸巳)58歲
抱病指導中央美術學院教學工作,為結業班的學生講課,為教員油畫和素描進修小組上課。為抗美援朝的志願軍畫《奔馬》。9月23日,擔任第二次文代會執行主席,腦溢血症復發。26日晨,逝世於北京醫院。周恩來總理前往弔唁。入葬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
參考資料:網路
3. 誰能提供5個作文素材
一、最權威的話題作文
方洲新概念話題作文叢書是在許多語文教育界專家支持下開發的一系列圖書,目前已出版近10個品種、20餘本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教材主編顧拜拜彪、特約編審陶伯英等都曾為叢書編寫提出不少建議。為了及時反映話題作文的最新教研成果,更好地幫助中學生提高話題作文寫作水平,叢書總編方洲先生特邀請眾多專家及一線特級教師召開話題作文水平,叢書總編方洲新概念話題作文叢書正是研討會成果的集中反映。
二、最專業的話題作??
方洲新概念話題作文的編輯都曾有過一線教學經驗,對作文教學有較深入的研究。為了編好這套話題作文,編輯們對專業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和研究,還走訪北京四中,北京五中,清華附中的不少名師,請他們參與編寫,為廣大讀者獻上了一系列既專業又實用的話題作文書。簡單說來叢書具有以下特點:1指導師性強,寫作方法簡單實用,立竿見影;2預見性強,體現中,高考的出題趨勢;3範文內容新穎生動,思想積極健康;4話題全面,集中收入最新的優秀話題,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三、最暢銷的話題作文
方洲新概念話題作文叢書自出版以來受到廣大師生的熱烈歡迎,在作文圖書市場引起了巨大震動。自2002年出版至今,整套圖書總銷量已超過300萬冊,其中僅《初中生活題作文題庫大全》《高中生活題作文題庫大全》兩本書的銷量就逾百萬冊。不少老師把方洲新概念話題作文作為輔導學生寫作的教材,眾多中學生把方洲新概念話題作文作為自己提高作文成績的好幫手。
四、最新的話題作文
為了使方洲新概念話題作文更好地為廣大師生服務,編輯依據話題作文研討會的最新成果對6個最暢銷品種,10本話題作文做了修訂。修訂後的話題作文堪稱理論最專業、內容最新的話題作文。
修訂工作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結合社會熱點和近兩年考試作文新動向,補充新話題;2挑選近兩年學生發表的優秀作品,補充新範文;3吸收一線教師最新教學經驗,補充寫作方法,增強實用性。具體來說,題庫大全「素材庫」「分類精評大全」「考場應對大全」等品種主要更新話題及範文,更新幅度在1/3以上;「創新示範大全」「文體訓練大全」等品種,對全書的篇章結構,輔導方法,話題及範文進行了全面調整,使寫作輔導更新、更全面、更符合話題作文的發展趨勢。
五.人生信念
不達目的不罷休
語言大師侯寶林只上過三年小學,由於勤奮好學,他的藝術水平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成為著名的語言專家。有一次,他為了買到自己想買的一部明代笑話書《謔浪》,跑遍北京所有的舊書攤也未如願。後來,他得知北京圖書館有這本書。時值冬日,他頂著狂風,冒著大雪,一連18天都跑到圖書館去抄書。一部10萬字的書,終於被他抄錄到手。侯寶林正是憑著「個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強毅力,才成為一代相聲藝術宗師的
4. 有關國畫大師的材料作文
著名國畫大師張大千的好友徐悲鴻與趙望雲都擅長畫馬,而徐悲鴻比趙望雲的名聲大,趙望雲很不服氣。一天,趙望雲見徐悲鴻不在,就問張大千說:「人家都說悲鴻畫馬比我畫得好,你說說到底是誰的好?」「當然是他的好。」張大千直話直說。趙望雲聽了,大失所望,追問道:「為什麼?」「他畫的馬是賽跑的馬和拉車的馬,你畫的是耕田的馬。」
因為張大千留有長鬍子,還鬧出了一個笑話。在一次吃飯時,一位朋友以他的長鬍子為對象,接連不斷地開玩笑,甚至拿他消遣。可是,張大千卻不惱火,他不慌不忙地說:「我也奉獻諸位一個有關鬍子的故事。劉備在關羽、張飛兩弟亡故後,特意興師伐吳為弟報仇。關羽之子關興與張飛之子張苞復仇心切,爭做先鋒。為公平起見,劉備說:『你們分別講述父親的戰功,誰講得多,誰就當先鋒。』張苞搶先發話:『先父當年曾喝斷長坂橋,夜戰馬超,智取瓦口,義釋嚴顏。』關興口吃,但也不甘落後,說:『先父須長數尺,獻帝當面稱其為美髯公,所以先鋒一職理當歸我。』這時,關公立於雲端,聽完禁不住大聲罵道:『不肖子,為父當年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單刀赴會,這些光榮的戰績你不講,光講一口鬍子有何用?』」聽完張大千講的這個故事,眾人啞口,從此再也不提鬍子的事了。
5. 流行與經典作文素材400字
隨著時尚的腳步,讓我們與經典對話。
時尚不一定經典,但經典一定時尚過。中國的傳統戲劇、各名族風俗習慣;法國的埃菲爾鐵塔、巴黎聖母院、盧浮宮;日本的東京鐵塔、風靡一時的歌舞伎……各個國家、民族、地區都有屬於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化、建築等,歷久彌新,流傳至今。有人喜歡時尚,有人推崇經典,復古風、民族風愈吹愈烈,體現了這個時代思想的多元化。經典與時尚一同行走於時代大潮中是必要的,時尚與經典本來並行不悖。
經典具有開放性、超越性和多元性的特徵,是公眾話語與個人言說、理性與感性、意識與無意識的結合。
經典從不拘泥於一格。它可以是徐悲鴻的奔騰豪放,亦可以是莫奈的寧靜深遠;可以是貝多芬的起伏轉承,亦可以是阿炳的悲慟哀婉;可以是埃及金字塔,亦可以是春節端午。每個人眼中的經典各不相同,也沒有人能將經典一一列舉。
2009年,國學大師,國家圖書館名譽館長任繼愈、國學大師季羨林、「兩彈一星」功臣錢學森相繼離開了我們。回望他們的一生,凝優秀傳統於己身,為國家作出巨大貢獻,給世人留下了寶貴的遺產。他們創下的一個個經典,是我們時代的精神財富。很多不再年輕的藝術家還能創造經典——高產畫家畢加索,一生創作數萬張作品,多被大眾熟知;文學巨匠巴金晚年仍作經典《隨想錄》、《再思錄》——都是因為他們的內心還有激情未滅。
經典必須成為民族語言和思想的象徵符號。
一個經典的事物勢必會成為本民族的象徵,好比中國「China」的本意是指瓷器。經典與時尚相互交融:你可以在現代化都市的一角看到一座哥特式的教堂,或者從時尚之都巴黎的櫥窗中看到古色古香的旗袍。所以時尚與經典毋需對立。我們看到奧運會開幕式上展開的影像畫軸,氣勢磅礴的擊缶表演,充分說明著經典也需要時尚的方式來傳承。
經典是原創性文本與獨特性闡釋的結合。理解常常很難,發言往往簡單。理解後的發言不失經典,發言後再理解有時膚淺,以至經典的著作都是能用一種獨特的語言、視角來反映社會的。
經典是一個門檻,不能太過泛濫。如果任何流行性東西都能成為經典,那麼經典也就失去了它的價值,所以跟風炒作是經典最大的天敵。我們要堅持自己的觀念,就像有人說過:「我從不跟流行,因為我就是流行。」
時尚不一定是經典,但經典一定時尚過。與經典對話,走在時尚前沿。
6. 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人生信念篇:朱自清不吃嗟來之食
我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教授,晚年身患嚴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僅夠買3袋麵粉,全家12口人吃都不夠,更無錢治病。當時,國民黨勾結美國,發動內戰,美國又執行扶助日本的政策。一天,吳晗請朱自清在「抗議美國扶日政策並拒絕領美援麵粉」的宣言書上簽字,他毅然簽了名並說:「寧可貧病而死,也不接受這種侮辱性的施捨。」這年(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貧困交加,在北京逝世。臨終前,他囑咐夫人:「我是在拒絕美援麵粉的文件上簽過名的,我們家以後不買國民黨配給的美國麵粉。」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也不領美國的「救濟糧」,表現了中國人的骨氣。 分析:貪賤不能移的骨氣在朱自清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不吃美國「救濟糧」不僅是高貴人格的表現,更是國格的表現。 話題:「骨氣」「人格和國格」
作文素材人生信念篇:「看誰是蠢材」
徐悲鴻在歐洲留學期間,有一次在留學生的聚會上,一個金發碧眼的西方留學生站起來挑釁說:「中國人又蠢又笨,只配當亡國奴,就是把他們送到天堂里去深造,也成不了才!」一向溫和的徐悲鴻抑制不住憤怒,走到這個傲慢無禮的洋學生面前,大聲說:「你不是說中國人不行嗎?那好,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比一比,等學習結業時,看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你敢嗎?」 1924年,徐悲鴻的油畫在巴黎展出時,轟動了巴黎美術界。那個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不是中國人的對手。 分析:徐悲鴻能有那麼大的成績,除了扎實的繪畫技巧,無疑有更深層的東西在支撐著他,那就是:國家、民族、個人的尊嚴。 話題:「民族之光」「尊嚴」
作文素材人生信念篇:一次成功就夠了
以下是一個人一生的簡歷:5歲時,他父親就去世了;14歲時,他從學校輟學,開始了流浪生活;16歲時,他謊報年齡參了軍,而軍旅生活也是處處不順心;18歲時,他娶了個媳婦,可只過了幾個月,媳婦就變賣了他所有的財產逃回了娘家;他曾通過函授學習法律,可不久又放棄了;後來,他賣過保險,賣過輪胎,還經營過一條渡船,開過一家加油站,但都失敗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館的主廚和洗瓶師,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館,他又失業了;時光飛逝,眼看一輩子就這樣過去了,而他仍一無所有。65歲那年,郵遞員給他送來了他的第一份社會保險支票,他用這105美元保險金創辦了自己的一份嶄新的事業;88歲高齡時,他的事業終於大獲成功。 他,就是肯德基創始人——哈倫德·山德士! 分析:一輩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機會,你就會成功;如果你放棄追求,再多的機會,你都不會成功。 話題:「挫折是一筆財富」「困境與成功」
作文素材人生信念篇:無腿飛行將軍
蘇聯衛國戰爭期間,阿列克謝·梅列西耶夫的飛機被擊落,他在雙腿受傷、凍壞的情況下爬行了18個晝夜,最後回到自己的陣地。雙腿截肢後,他經過鍛煉,重又駕駛殲擊機作戰。他很重視人的體育積極性,這種積極性對健康和精神狀態都是不可缺少的。他從童年時代起就喜歡運動,喜歡劃船,踢過足球,當過守門員。他停飛後每天早晨拚命鍛煉,每天早晨洗冷水澡,以此預防感冒。 分析:對於一個雙腿截肢後又重回駕駛室的人來說,那絕對是一個奇跡。奇跡的發生需要一個支撐點,那就是毅力。 話題:「真正的殘廢」「殘而不廢」「精神的力量」
關於節約話題的作文素材
1、天天過節
有朋友寫了一副對聯。上聯:節糧節錢;下聯:節水節電;橫批:天天過「節」。由此想到時下有句流行語也叫「天天過節」,指的是現在生活好了,天天「魚肉」,出門「時裝」,吃穿不愁。
的確,比起改革開放前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我們現在真稱得上是「天天過節」了。但我們在「天天過節」時,不應忘了上述對聯橫批所提的「天天過『節』」:不忘節約過每一天,不忘天天講節約,堅持做到「節」身自好。
談到節約,自然就要想到貧窮與富有的問題。其實,節約是一種美德,窮人、富人都不可「缺德」。而且,現實中越是富有越是踐行節約者不乏其人。據介紹,福建連江金源集團董事長黃如論,兩度成為大陸「首慈」,由「地產大王」一躍成為「慈善王」,2003年捐款2.1億元人民幣,2004年捐款2.86億元,今年頭4個月已有近億元捐助。如此富有的人物,個人生活中卻跟奢侈無緣。世界首富比爾·蓋茨被稱為「世界最樂於慈善事業的人」,這兩年捐助慈善機構的總額已達 256億美元,可他生活上卻相當節儉,穿普通的T恤衫,吃平常的漢堡包,沒有隨從。最近,他向外界公布遺囑,宣布把不到財產的2%留給自己的3個子女,而把財產的98%留給自己創辦的基金會,把這筆錢用於研究防治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並為貧窮國家抵禦這兩種疾病提供援助。節約的背後是樂善好施的美德。
節約是美德,需要人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身體力行,持之以恆。如此「天天過『節』」,我們才會有真正意義上的「天天過節」。末了,筆者也做一副對聯,算是對文前那副對聯的補充。上聯:美在節糧節錢節省財源中;下聯:德在節水節電節約能源里;橫批:節約是美德。
2、節約的快樂
某公司的一名打字收發員,每月要經辦3000多元的辦公耗材和郵寄費用。面對經理提出的節約要求,他曾想:「費用高和我有什麼關系,我一個小小的打字員能有什麼辦法呢?」然而,隨著對節約認識的提高,他開始在工作中嘗試一些小改革,如復印紙雙面使用等,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每個月的辦公耗材和郵寄費用比以前減少了一半。這位愛崗敬業的有心人深有感觸地說:「想著我這個小小的崗位一年也能為公司省下這么多錢,節約的快樂油然而生。」
節約的快樂來自哪裡?在一定意義上,節約是一種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是一種品質素養和美德。在很多時候、很多地方,節約不是「可為不可為」,而是「為與不為」,願為則百事可成。把節約看作創造價值、塑造自我的機會,就會千方百計地厲行節約,體味「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成就感。如果視節約為麻煩,把節約當負擔,就難免被動應付,對浪費現象熟視無睹。
節約如井,深挖下去,不但洞開聚集財富的源泉,而且涌流愉悅心田的快樂,何樂而不為?
3、食堂一周倒掉一畝糧
大學食堂一周被倒掉的飯相當於一畝地的產量!學校一年浪費的電量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用58年!這是某高校學生自己調查得出的結果。
面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字,每個人都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憑什麼浪費?」因為花了錢就可以為所欲為嗎?錢是你們的,但資源卻是大家的!因為飯菜不合口味嗎?這簡直是強詞奪理的混賬理論!食堂的飯菜未必十全十美,但同樣是勞動成果。在你把飯菜倒進垃圾桶的同時,就構成了對別人勞動的不尊重,更是在揮霍父母的血汗。須知,任何人都無權浪費!不能無知和麻木到這種程度!
僅僅一周的時間就有相當於一畝地產量的飯被倒掉,說明浪費普遍存在。然而,比現象更可怕的是學生們的漠然和節約意識的極度匱乏。所以,對浪費僅僅痛心疾首地反思是不夠的。學校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節約資源的規章制度,並把節約付諸行動,更應該教育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宣傳節約意識。作為大學生,不能把節約看成小事。諸葛亮說:「靜以修身,儉以養德。」可見,勤儉實在是一個人修身養德的必備條件啊。
作文素材:父愛
在我們每個人的身後,不僅有一位偉大的母親,更有一位偉大的父親,他用自己的肩膀為我們撐起了一片藍天,他是家裡的頂樑柱,更是我們心中的頂樑柱,父愛如山,在高考作文的時候許多人會選擇父愛這個話題,下面就是關於父愛的高考作文素材。
有了父愛,兒童快樂無邊;有了父愛,少年底氣十足;有了父愛,青年陽光明媚;有了父愛,中年無憂無慮;有了父愛,老年快樂無疆;有了父愛,一切兜風調雨順;有了父愛,就有了一切……父愛如詩,父愛似水,無聲卻又溫暖在我身邊。
父愛其實很簡單。它像白酒,辛辣而熱烈,讓人醉在其中;它像咖啡,苦澀而醇香,容易讓人為之振奮;它像茶,平淡而親切,讓人自然清新;它像篝火,給人溫暖去卻令人生畏,容易讓人激奮自己。
父親的肩似山,任你依靠;父親的胸似海,任你暢游;父親的手似舵,任你航行;父親的心似鐵,任你敲打;父親的情似酒,任你陶醉;父親的愛似棉,任你牽扯……而父親唯一不能給你的是他堅強且多情的眼淚!
父親就是一座山,高大,威武……也許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很多,也許有時候我們會覺得厭煩,但父親始終會在那裡,靜靜地等我們回家……
可能父親平常很少跟我們溝通,但是他對我們的愛是偉大的,只要他能給我們的,就會不顧自己而爭取,為的就是我們的笑臉,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是父親堅強的目光伴我們度過難關,感謝父親,感謝父愛。
作文素材:拒絕誘惑
一位年輕人問老者:「我怎樣才能成功地攀登到夢想的山巔?」
老者微微一笑,從地上撿起一張紙,疊只小船放在身邊的小河,小船不喧嘩,不急躁,借著水流,一聲不吭地駛向前方。途中,蝴蝶、鮮花向它騷首弄姿,它不為所動,默默前行……
老者說:「人的一生,金錢、美色、地位、名譽、誘惑太多。選定了奮斗目標,途中因思謀金錢而駐足,因貪戀美色而沉淪,因渴求名譽而浮躁,因攫取地位而難眠,故難以像小船一樣,不為誘惑所動,向著既定目標默然潛行。這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做事往往半途而廢,不能成功的原因。」年輕人恍然大悟,打點起行囊,迎著風向山頂爬去。
作文素材:買鞋子
珍妮發現一家鞋店掛著清倉甩賣的牌子,便走進去看看。驀然她的眼光被一雙紅色的吊帶涼鞋吸引住了。珍妮一試剛合腳,看看價格才17美元,太便宜了。珍妮滿心歡喜地去收銀台,收款員小姐看了看珍妮疑惑地說:「小姐,您真要花17美元買這雙鞋?」珍妮很納悶:「難道價錢不對,還差多少?」「不,是這雙鞋有問題。左邊的比右邊的大一碼。可能是上回哪個顧客拿錯了。我把它放在那兒並不準備賣,要不,我給您換一雙,行嗎?」珍妮細心一看,可不是嘛,左邊的比右邊的稍大一些,不過不仔細看是看不出的,頓時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笑話反映出的哲理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裡一定沒有錢!」—你對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內心真正的態度?
2.晚飯後,母親和女兒一塊兒洗碗盤,父親和兒子在客廳看電視。突然,廚房裡傳來打破盤子的響聲,然後一片沉寂。兒子望著他父親說道:「一定是媽媽打破的。」「你怎麼知道?」「她沒有罵人。」—我們習慣以不同的標准來看人看己,以致往往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
3.妻子正在廚房炒菜。丈夫在她旁邊一直嘮叨不停:慢些!小心!火太大了!趕快把魚翻過來!快鏟起來!油放得太多了!「老公,」妻子脫口而出,「我懂得怎樣炒菜。」「你當然懂,老婆。」丈夫平靜地答道,「我只是要讓你知道,我在開車時,你在旁邊喋喋不休,我的感覺如何。」—學會體諒他人並不困難,只要你願意認真地站在對方的角度和立場上看問題。
4.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夜深人靜之時突然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在你面對沖突和爭執時,先想一想自己是否有理虧的地方,或許很快就能釋懷了。
5.某日,張三在山間小路開車,正當他欣賞著美麗的風景時,迎面開來一輛貨車,滿口黑牙的司機搖下窗戶對他大叫了一聲:「豬!」張三越想越納悶,也越想越氣,於是他也搖下車窗回頭大罵:「你才是豬!」才剛罵完,他便迎頭撞上一群過馬路的豬。—不要錯誤地詮釋別人的好意,那隻會讓自己吃虧,並且使別人受辱。在不明所以之前,先學會按捺情緒,耐心觀察,以免事後生出悔意。
友誼的經典故事:最珍貴的友誼
朋友的「記錄」
這是一個阿拉伯傳說。從前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途中他們因為一件事吵了起來,他們越吵越厲害,其中一個人還打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
被打的人覺得非常委屈,他陰沉著臉,一言不發地在沙子上寫下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往前走。終於走出了沙漠。可是在過河的時候,那個被朋友打了一巴掌的人一不小心差點淹死,幸好被他的朋友救起來了。
被救起來以後,他滿懷感激地拿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下了一行字:「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的朋友不解地問:「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卻刻在石頭上呢?」 這個人微微一笑,回答說:「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相反,如果得到了朋友的幫助,我們就要把它刻在心靈深處,那裡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中國演講網專家的話:確實如此,在現實生活中,即使是再好的朋友也會有分歧、有摩擦,有時還有可能會傷害到對方。但我們必須清楚的是,朋友的傷害是無心的,幫助是真心的。所以,讓我們像這個阿拉伯人一樣,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真心幫助,珍惜世間最珍貴的友誼吧。
這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應用范圍是相當廣泛的。作為父母或老師,當孩子們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發生口角或「冷戰」的時候,我們可以語重心長地給他們講這個故事,告訴他們不要對朋友間的傷害耿耿於懷,而要多想想朋友對自己的幫助,使他們主動舉起友誼的橄欖枝,重歸於好;同時,當周圍有人向我們傾訴朋友(包括戀人、配偶)的種種不是,甚至信誓旦旦地宣稱要絕交或分手的時候,為了平復他們激怒的心情,我們可以不動聲色地給他們講這個故事,然後再頗具深意地問上一句:「我為什麼要給你講這個故事,明白了吧?」通過這個問句啟發他們進行深入而有益的思考;最後,這個故事還可用於當眾講話,我們可以充滿真情地講述這個故事,並由此提升出「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真心幫助,珍惜世間最珍貴的友誼」等觀點,把我們的演講或講話推向高潮。
7. 作文素材 法律的底線不可逾越
道德底線作文素材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礎(季布一諾千金)季布是秦朝末年楚地(泛指今江淮流域)人,他年輕的時候很喜歡結交朋友,很講義氣和信用,凡事答應過人,就一定會竭盡全力去做到。季布言而有信的品質使他在同輩的朋友中贏得了聲譽。後來他的名聲更加遠揚,連北方的許多游俠之士都知道了,以至民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為政應取信於民(商鞅立木取信)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為新法。秦孝公有些擔心,猶豫不決。商鞅終於說服了秦孝公實行變法,發布了新的政令。為了取信於民,商鞅立三丈之木於國都市南門,招募百姓中有能把此木移到北門的,給予10金。百姓對這種做法感到奇怪,沒有敢去移動這塊木頭的。然後,商鞅又布告國人,能移動者給予50金。有個大膽的終於移動了這塊木頭,商鞅馬上就給了他50金,以表明誠信不欺。這一立木取信的事實,終於使百姓確信新法是可信的,從而推行了新法。氣節徐悲鴻拒絕給蔣介石畫像1935年,名聲鼎盛的大畫家徐悲鴻從巴黎剛回來,蔣介石就特意差張道藩來請徐悲鴻給他畫一張半身像。張道藩盡管說了許多好話,可是都被徐悲鴻斷然拒絕了。徐悲鴻說:「我是畫家,對你們季員長絲毫沒有興趣。你還是另請高明吧!」張道藩非常吃驚地說:「對委員長你沒有興趣,你對什麼有興趣?」徐悲鴻冷冷地笑了笑說:「我對人民大眾感興趣。」張道藩說:「這么說肯定不願給蔣委員長畫像了?」徐悲鴻說:「是的,是這樣。」張道藩急。「徐先生,你是才華橫益的藝術家,我奉勸你還是不要做這樣愚蠢的事,免得後悔。」徐悲鴻看了張道藩一眼說:「我永遠不後悔。」齊白石憤然拒日寇之求40年然,齊白石在北平藝專任教。由於齊白石在字畫上的成就,許多人都以得到一幅他的字畫而感到自豪。蘆溝橋事變後,當地日本駐軍和漢奸也附庸風雅,仗勢向徐徐石老人索要字畫,遭到拒絕。後來,為了擺脫這些人的糾纏,齊白石憤而辭去教授職務,閉門謝客,還在門上貼著「自己已死」的條子,表現了他高尚的民族氣節。寧死不從敵命抗戰時期,有一天日本特務機關命令北平梨園公益會出面組織京劇界捐獻飛機的義演。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程硯當即拒絕:「我不能給日本人唱義務戲,叫他們買飛機去炸中國人。」公益會的人很害怕:「以程先生在戲曲界的地位,如果堅決不答應,同仁受影響是小事,恐怕於您更不利呀!」「我一人做事一人當,決不能讓大家受連累,
8. 關於齊白石的作文素材
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畫家生平
齊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於北京,終年九十四歲。宗族派名純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並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後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者、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
齊白石家道貧寒,少時讀書一年,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1877年做木匠學徒,次年改學雕花木工,曾習摹《芥子園畫傳》並據以作雕花新樣。1888年起始學畫,曾任龍山詩社社長。1890年二十六歲時轉從蕭薌陔、文少可學畫像,二十七歲始從胡沁園、陳少蕃習詩文書畫。三十七歲拜碩儒王闓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松庵、楊度等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先後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館、茹家沖寄萍堂。自四十歲起,離鄉出遊,五齣五歸,遍歷陝、豫、京、冀、鄂、贛、滬、蘇及兩廣等地,飽覽名山大川,廣結當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詒、郭葆蓀等皆為摯友。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體。五十五歲避亂北上,兩年後定居北京。時與陳師曾、徐悲鴻、羅癭公、林風眠等相過從。
1926年,齊白石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名譽教授、北平美術作家協會名譽會長、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央文史館研究館員、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主席、全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兩次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連續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1954年8月當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與毛澤東主席交誼甚深並受到過接見;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榮譽獎狀及「人民藝術家」稱號;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授予其通訊院士榮譽狀;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會授予其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9月舉行授獎儀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戰爭期間,表示「畫不賣與官家」。1946年重操賣畫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舉辦個展,並任北平藝專名譽教授。著有《借山吟館詩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傳》等。出版有《齊白石全集》等各種畫集近百種。七十四歲游蜀,與黃賓虹、金松岑相見。
藝術風格與主張
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繪畫師法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以其純朴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篆刻初學丁敬、黃小松,後仿趙撝叔,並取法漢印;見《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篆法一變再變,印風雄奇恣肆,為近現代印風嬗變期代表人物。其書法廣臨碑帖,歷宗何紹基、李北海、金冬心、鄭板橋諸家,尤以篆、行書見長。詩不求工,無意唐宋,師法自然,書寫性靈,別具一格。其畫印書詩人稱四絕。一生勤奮,硯耕不輟,自食其力,品行高潔,尤具民族氣節。留下畫作三萬余幅、詩詞三千餘首、自述及其他文稿並手跡多卷。其作品以多種形式一再印製行世。
齊白石作品的藝術特色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他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他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齊白石作品的市場行情
齊白石一生創作勤奮,作畫極多,一天不畫畫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癢,創作多得驚人,好得出奇,僅1953年一年,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1922年,陳師曾把齊白石的畫介紹到東京,參加中日聯合會繪畫展覽會,結果大受歡迎。全部以高價賣出,但當時在國內他的畫作價卻很低。20年代,齊白石得到徐悲鴻的提攜,作品逐漸被收藏家所認識,價格穩步提高。現在,國內一級市場已難見到齊白石作品進行公開出售,書畫商店見到他的真跡自會以高價收購,而標價出售則極少能見到。在香港和紐約市場,每年固定拍賣齊白石作品,他是作品被拍賣最多的現代畫家。在香港市場,他的最新價格大約是30-100萬港元,較高價格是1989年創造的,達120萬港元。國內拍賣市場中,齊白石的價格最高,最高記錄是嘉德拍賣公司拍賣的一件《山水》冊頁,為517萬元。後來嘉德公司又搞了一次齊白石作品專場拍賣,效果雖然較好,但此後齊白石作品的價格一直處於較低狀態。
生活中的兩三事
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請國畫大師齊白石 (1863一1957年)赴宴作畫。 齊白石來到宴會上, 環顧了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灑。 轉眼之間,一隻水墨螃蟹躍然紙上。 眾人贊不絕口,宣鐵吾喜形於色。 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橫行到幾時」,後書「鐵吾將軍」 , 然後仰頭拂袖而去。
一個漢奸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塗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 烏紗白扇儼然官, 不倒原來泥半團, 將妝忽然來打破, 渾身何處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北平。 齊白石為了不受敵人利用,堅持閉門不出,並在門口 貼出告示,上書:「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 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 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不接見。」 齊白石還嫌不夠,又畫了一幅畫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畫面很特殊,一般人畫悲翠時,都讓它站在石頭或荷徑上,窺伺著水面上的魚兒;齊白 石卻一反常態, 不去畫水面上的鱘魚,而畫深水中的蝦,並在畫上題字:「從來畫悲翠 者必畫魚,余獨畫蝦,蝦不浮,悲翠奈何? 」齊白石閉門謝客,自喻為蝦,並把作官的 漢奸與日中人比作裴翠,意義深藏,發人深思。
齊白石70多歲的時候,對人說:我才知道,自己不會畫畫。人們齊聲稱贊老人的謙遜。老畫家說,我真的不會畫。人們越發稱贊,當然沒有人相信他說的話。
齊白石老人的教學觀
魯譯元
白石老人有一條重要的繪畫理論:「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但白石老人對子女、對弟子、學生風格各異、嚴寬有別的教學方法,我們卻缺乏一定的了解與認識。今年9月16日,是白石老人逝世50周年,本文就老人對子女、對弟子、學生的不同教學方法談一點膚淺的認識,與大家共勉。
白石老人一生教過許多學生。既有社會名流,也有普通的百姓兒女。他一生帶過多少弟子、學生,恐怕誰也說不準確。在中國近、現代書畫史上,大凡一些有成就的書畫名家,多與白石老人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學習藝術門類,是很重視師承關系的。無論是哪一門學科,能遇到一位好老師,可謂三生有幸。畫畫也一樣,需要名師扶持、引導、指點。當然,學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礎上更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凡事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天道酬勤就是這個道理。
白石老人很懂得心理學、倫理學和社會學,很會調動學者的積極性。人都有好奇心、虛榮心,如果沒有好奇心、虛榮心,就不會有上進心。白石老人對弟子、學生們的教學與作品點評中,大多都是寬慰、激勵的語言。畫畫,生活,做人……
老人常將弟子、學生與自己相提並論,無不透著老人的一種慈祥與大度、寬容與平等的高貴情操。這種朋友式、兄弟般的師生情,是老人像父愛那樣對弟子、學生們的一種責任,一種期盼。
然而,白石老人在對待子女的繪畫學習上,卻採取與弟子、學生們截然不同的方法。我們從白石老人給子女們的一些作品評語中,卻很難看到贊揚、誇獎的語言。一句「要得」、「有能學之能」,就算是最高的評分。就是老人在給子女們的篆刻印章中,也大多是一些名章或者「白石後人」、「白石第幾子」、「大匠之門」等這樣的印章。對這個問題,我曾專門向齊良遲老師作過討教。他說:「我父親覺得弟子、學生畢竟是家裡的客人,來一趟不容易。所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增強他們的繪畫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他們有了學習的動力,就可以受益終生。而子女畢竟是家裡人,與父母朝夕相處,學習條件要好得多。同樣一件事,因時間、地點、對象不同,要達到好效果,就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
我聯想起齊良遲請他父親白石老人給他題齋名的事。那時,齊良遲老師在北京輔仁大學早已畢業,並在詩、書、畫、印方面嶄露頭角。有一天,他央求白石老人給他題個齋名,說:「爸爸,您叫『寄萍堂』,我叫什麼堂號好啊?」白石老人看了看良遲四子,笑道:「那好,給你也題一個,題什麼字呢?」白石老人想了想然後說:「你呀,就叫『補讀齋』吧。你書念得太少,還得補讀啊!」良遲老師當時聽後很失望。心想幹嘛起這么個堂號呢?我已經讀了不少書了,怎麼還要「補讀」呢,看到白石老人給他剛剛寫的「補讀齋」條幅,嘴裡不說什麼,接過來放回自己的屋裡,始終沒有掛,覺得太丟面子。到了良遲老師七十歲後,他把這件認為「丟臉」的事當做笑話來講。他說:「人到了這個年齡,愈來愈感到『補讀』的渴求,也愈來愈感到我父親白石老人當年的良苦用心……」
白石老人在對待子女與對弟子、學生的育才方式上雖然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就是盼望晚輩早日成才,展翅高飛……
畫家簡介
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畫家生平
齊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於北京,終年九十四歲。宗族派名純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並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後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者、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
齊白石家道貧寒,少時讀書一年,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1877年做木匠學徒,次年改學雕花木工,曾習摹《芥子園畫傳》並據以作雕花新樣。1888年起始學畫,曾任龍山詩社社長。1890年二十六歲時轉從蕭薌陔、文少可學畫像,二十七歲始從胡沁園、陳少蕃習詩文書畫。三十七歲拜碩儒王闓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松庵、楊度等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先後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館、茹家沖寄萍堂。自四十歲起,離鄉出遊,五齣五歸,遍歷陝、豫、京、冀、鄂、贛、滬、蘇及兩廣等地,飽覽名山大川,廣結當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詒、郭葆蓀等皆為摯友。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體。五十五歲避亂北上,兩年後定居北京。時與陳師曾、徐悲鴻、羅癭公、林風眠等相過從。
1926年,齊白石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名譽教授、北平美術作家協會名譽會長、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央文史館研究館員、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主席、全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兩次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連續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1954年8月當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與毛澤東主席交誼甚深並受到過接見;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榮譽獎狀及「人民藝術家」稱號;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授予其通訊院士榮譽狀;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會授予其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9月舉行授獎儀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戰爭期間,表示「畫不賣與官家」。1946年重操賣畫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舉辦個展,並任北平藝專名譽教授。著有《借山吟館詩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傳》等。出版有《齊白石全集》等各種畫集近百種。七十四歲游蜀,與黃賓虹、金松岑相見。
藝術風格與主張
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繪畫師法徐渭、朱耷、石濤、吳昌碩等,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以其純朴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篆刻初學丁敬、黃小松,後仿趙撝叔,並取法漢印;見《祀三公山碑》、《天發神讖碑》,篆法一變再變,印風雄奇恣肆,為近現代印風嬗變期代表人物。其書法廣臨碑帖,歷宗何紹基、李北海、金冬心、鄭板橋諸家,尤以篆、行書見長。詩不求工,無意唐宋,師法自然,書寫性靈,別具一格。其畫印書詩人稱四絕。一生勤奮,硯耕不輟,自食其力,品行高潔,尤具民族氣節。留下畫作三萬余幅、詩詞三千餘首、自述及其他文稿並手跡多卷。其作品以多種形式一再印製行世。
齊白石作品的藝術特色
齊白石在繪畫藝術上受陳師曾影響甚大,他同時吸取吳昌碩之長。他專長花鳥,筆酣墨飽,力健有鋒。但畫蟲則一絲不苟,極為精細。他還推崇徐渭、朱耷、石濤、金農。尤工蝦蟹、蟬、蝶、魚、鳥、水墨淋漓,洋溢著自然界生氣勃勃的氣息。山水構圖奇異不落舊蹊,極富創造精神,篆刻獨出手眼,書法卓然不群,蔚為大家。齊白石的畫,反對不切實際的空想,他經常注意花、鳥、蟲、魚的特點,揣摩它們的精神。他曾說: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張神,要自己畫出自己的面目。他的題句非常詼諧巧妙,他畫的兩只小雞爭奪一條小蟲,題曰;「他日相呼」。一幅《棉花圖》題曰:「花開天下暖,花落天下寒」。《不倒翁圖》題「秋扇搖搖兩面白,官袍楚楚通身黑。」
齊白石作品的市場行情
齊白石一生創作勤奮,作畫極多,一天不畫畫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癢,創作多得驚人,好得出奇,僅1953年一年,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1922年,陳師曾把齊白石的畫介紹到東京,參加中日聯合會繪畫展覽會,結果大受歡迎。全部以高價賣出,但當時在國內他的畫作價卻很低。20年代,齊白石得到徐悲鴻的提攜,作品逐漸被收藏家所認識,價格穩步提高。現在,國內一級市場已難見到齊白石作品進行公開出售,書畫商店見到他的真跡自會以高價收購,而標價出售則極少能見到。在香港和紐約市場,每年固定拍賣齊白石作品,他是作品被拍賣最多的現代畫家。在香港市場,他的最新價格大約是30-100萬港元,較高價格是1989年創造的,達120萬港元。國內拍賣市場中,齊白石的價格最高,最高記錄是嘉德拍賣公司拍賣的一件《山水》冊頁,為517萬元。後來嘉德公司又搞了一次齊白石作品專場拍賣,效果雖然較好,但此後齊白石作品的價格一直處於較低狀態。
生活中的兩三事
抗日戰爭時期,北平偽警司令、大特務頭子宣鐵吾過生日,硬邀請國畫大師齊白石 (1863一1957年)赴宴作畫。 齊白石來到宴會上, 環顧了一下滿堂賓客,略為思索,鋪紙揮灑。 轉眼之間,一隻水墨螃蟹躍然紙上。 眾人贊不絕口,宣鐵吾喜形於色。 不料,齊白石筆鋒輕輕一揮,在畫上題了一行字--「橫行到幾時」,後書「鐵吾將軍」 , 然後仰頭拂袖而去。
一個漢奸求畫,齊白石畫了一個塗著白鼻子,頭戴烏紗帽的不倒翁,還題了一首詩: 烏紗白扇儼然官, 不倒原來泥半團, 將妝忽然來打破, 渾身何處有心肝.?
1937年,日本侵略軍佔領了北平。 齊白石為了不受敵人利用,堅持閉門不出,並在門口 貼出告示,上書:「中外官長要買白石之畫者,用代表人可矣, 不必親駕到門,從來官 不入民家,官入民家,主人不利,謹此告知,恕不接見。」 齊白石還嫌不夠,又畫了一幅畫來表明自己的心跡。 畫面很特殊,一般人畫悲翠時,都讓它站在石頭或荷徑上,窺伺著水面上的魚兒;齊白 石卻一反常態, 不去畫水面上的鱘魚,而畫深水中的蝦,並在畫上題字:「從來畫悲翠 者必畫魚,余獨畫蝦,蝦不浮,悲翠奈何? 」齊白石閉門謝客,自喻為蝦,並把作官的 漢奸與日中人比作裴翠,意義深藏,發人深思。
齊白石70多歲的時候,對人說:我才知道,自己不會畫畫。人們齊聲稱贊老人的謙遜。老畫家說,我真的不會畫。人們越發稱贊,當然沒有人相信他說的話。
齊白石老人的教學觀
魯譯元
白石老人有一條重要的繪畫理論:「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但白石老人對子女、對弟子、學生風格各異、嚴寬有別的教學方法,我們卻缺乏一定的了解與認識。今年9月16日,是白石老人逝世50周年,本文就老人對子女、對弟子、學生的不同教學方法談一點膚淺的認識,與大家共勉。
白石老人一生教過許多學生。既有社會名流,也有普通的百姓兒女。他一生帶過多少弟子、學生,恐怕誰也說不準確。在中國近、現代書畫史上,大凡一些有成就的書畫名家,多與白石老人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系。
學習藝術門類,是很重視師承關系的。無論是哪一門學科,能遇到一位好老師,可謂三生有幸。畫畫也一樣,需要名師扶持、引導、指點。當然,學者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礎上更要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凡事離不開個人的努力,天道酬勤就是這個道理。
白石老人很懂得心理學、倫理學和社會學,很會調動學者的積極性。人都有好奇心、虛榮心,如果沒有好奇心、虛榮心,就不會有上進心。白石老人對弟子、學生們的教學與作品點評中,大多都是寬慰、激勵的語言。畫畫,生活,做人……
老人常將弟子、學生與自己相提並論,無不透著老人的一種慈祥與大度、寬容與平等的高貴情操。這種朋友式、兄弟般的師生情,是老人像父愛那樣對弟子、學生們的一種責任,一種期盼。
然而,白石老人在對待子女的繪畫學習上,卻採取與弟子、學生們截然不同的方法。我們從白石老人給子女們的一些作品評語中,卻很難看到贊揚、誇獎的語言。一句「要得」、「有能學之能」,就算是最高的評分。就是老人在給子女們的篆刻印章中,也大多是一些名章或者「白石後人」、「白石第幾子」、「大匠之門」等這樣的印章。對這個問題,我曾專門向齊良遲老師作過討教。他說:「我父親覺得弟子、學生畢竟是家裡的客人,來一趟不容易。所以,激發他們的求知慾望,增強他們的繪畫興趣是十分重要的。他們有了學習的動力,就可以受益終生。而子女畢竟是家裡人,與父母朝夕相處,學習條件要好得多。同樣一件事,因時間、地點、對象不同,要達到好效果,就應該採取不同的方法。」
我聯想起齊良遲請他父親白石老人給他題齋名的事。那時,齊良遲老師在北京輔仁大學早已畢業,並在詩、書、畫、印方面嶄露頭角。有一天,他央求白石老人給他題個齋名,說:「爸爸,您叫『寄萍堂』,我叫什麼堂號好啊?」白石老人看了看良遲四子,笑道:「那好,給你也題一個,題什麼字呢?」白石老人想了想然後說:「你呀,就叫『補讀齋』吧。你書念得太少,還得補讀啊!」良遲老師當時聽後很失望。心想幹嘛起這么個堂號呢?我已經讀了不少書了,怎麼還要「補讀」呢,看到白石老人給他剛剛寫的「補讀齋」條幅,嘴裡不說什麼,接過來放回自己的屋裡,始終沒有掛,覺得太丟面子。到了良遲老師七十歲後,他把這件認為「丟臉」的事當做笑話來講。他說:「人到了這個年齡,愈來愈感到『補讀』的渴求,也愈來愈感到我父親白石老人當年的良苦用心……」
白石老人在對待子女與對弟子、學生的育才方式上雖然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樣的。就是盼望晚輩早日成才,展翅高飛……
9. 有天齊白石的作文及素材
齊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二十世紀中國畫藝術大師,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畫家之一,世界文化名人。
畫家生平
齊白石1864年元旦(清同治二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湘潭縣白石鋪杏子塢,1957年9月16日(丁酉年八月二十三日)病逝於北京,終年九十四歲。宗族派名純芝,小名阿芝,名璜,字渭清,號蘭亭、瀕生,別號白石山人,遂以齊白石名行世;並有齊大、木人、木居士、紅豆生、星塘老屋後人、借山翁、借山吟館主者、寄園、萍翁、寄萍堂主人、龍山社長、三百石印富翁、百樹梨花主人等大量筆名與自號。
齊白石家道貧寒,少時讀書一年,牧牛砍柴之餘讀書習畫。1877年做木匠學徒,次年改學雕花木工,曾習摹《芥子園畫傳》並據以作雕花新樣。1888年起始學畫,曾任龍山詩社社長。1890年二十六歲時轉從蕭薌陔、文少可學畫像,二十七歲始從胡沁園、陳少蕃習詩文書畫。三十七歲拜碩儒王闓運為師,並先後與王仲言、黎松庵、楊度等結為師友。齊白石在家鄉先後居出生地星斗塘、梅公祠借山吟館、茹家沖寄萍堂。自四十歲起,離鄉出遊,五齣五歸,遍歷陝、豫、京、冀、鄂、贛、滬、蘇及兩廣等地,飽覽名山大川,廣結當世名人,樊樊山、夏午詒、郭葆蓀等皆為摯友。畫風由工轉寫,書法由何紹基體轉學魏碑,篆刻由丁、黃一路改學趙之謙體。五十五歲避亂北上,兩年後定居北京。時與陳師曾、徐悲鴻、羅癭公、林風眠等相過從。
1926年,齊白石任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名譽教授、北平美術作家協會名譽會長、中央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央文史館研究館員、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理事、中國畫院名譽院長、北京中國畫研究會主席、全國美術家協會主席;1949年7月、1953年9月兩次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連續當選為全國文聯委員;1954年8月當選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與毛澤東主席交誼甚深並受到過接見;1953年1月文化部授予其榮譽獎狀及「人民藝術家」稱號;1955年12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國藝術科學院授予其通訊院士榮譽狀;1956年4月世界和平理事會授予其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9月舉行授獎儀式;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會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抗日戰爭期間,表示「畫不賣與官家」。1946年重操賣畫治印生涯,同年赴南京、上海舉辦個展,並任北平藝專名譽教授。著有《借山吟館詩草》、《白石詩草》、《白石印草》、《白石老人自傳》等。出版有《齊白石全集》等各種畫集近百種。七十四歲游蜀,與黃賓虹、金松岑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