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標准格式是指為了撰寫論文而引用已經發表的文獻的格式,根據參考資料類型可分為專著[M],會議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雜志[G]。
1、期刊論文類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論文名稱[J].期刊名稱,發表年份(第幾期):頁碼.
注意:一般而言,參考文獻里的標點符號用的是英文狀態下輸入的標點符號。輸完漢字要切換到英文狀態,再輸入相應的標點符號。
示例:沈延生.村政的興衰與重建[J].戰略與管理,1998(6):1-34.
2、學位論文類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論文名稱[D].畢業院校所在城市:畢業院校,論文提交年份:頁碼.
示例:
劉楊.同人小說的著作權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2:12-15.
3、書籍著作類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著作名稱[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稱,出版年份:頁碼.
示例:金太軍.村治治理與權力結構[M].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2008:50.
(1)社會結構的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最主要的是根據載體把文獻分為印刷型、縮微型、機讀型和聲像型。
(1)印刷型:是文獻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鉛印、油印、膠印、石印等各種資料。優點查可直接、方便地閱讀。
(2)縮微型:是以感光材料為載體的文獻,又可分為縮微膠卷和縮微平片,優點是體積小、便於保存、轉移和傳遞。但閱讀時須用閱讀器。
(3)計算機閱讀型:是一種最新形式的載體。它主要通過編碼和程序設計,把文獻變成符號和機器語言,輸入計算機,存儲在磁帶或磁碟上,閱讀時,再由計算機輸出,它能存儲大量情報,可按任何形式組織這些情報,並能以極快的速度從中取出所需的情報。出現的電子圖書即屬於這種類型。
(4)聲像型:又稱直感型或視聽型,是以聲音和圖像形式記錄在載體上的文獻,如唱片、錄音帶、錄像帶、科技電影、幻燈片等。
❷ 社會實踐報告中的參考文獻具體指的是什麼
比如你的社會實踐報告涉及某個領域,那麼關於這個領域的知識,你選擇的看了那些資料,你把它們的書名,作者名,以及書的大致內容,寫下就可以了!
❸ 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哪些參考文獻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第1版
❹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7.
[2]樊傑.主體功能區戰略與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28(2): 193~206.
[3]劉衛東,金鳳君,劉彥隨,等.2011中國區域發展報告.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307.
[4]孫曉宇,蘇奮振,呂婷婷,等.黃河三角洲濕地資源時空變化分析.資源科學.2011,33(12): 2277~2284.
[5]路曉,吳莉,應蘭蘭,等.北部灣經濟區土地利用變化及其驅動力研究.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1,(5):23~26.
[6]劉巧玲,王奇,李鵬.我國污染密集型產業及其區域分布變化趨勢.生態經濟.2012,(1): 107~112.
[7]何龍斌.國內污染密集型產業區際轉移路徑及引申.經濟學家.2013,(6): 78~86.
[8]陳夢熊.中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事業的發展與成就.北京:地震出版社.2003,1~655.
[9]李紹武,周國雲.中國城市地面沉降研究概況及存在問題.中國地質.1988,(10): 27~29.
[10]陳夢熊,曾祥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事業的發展歷程與主要成就.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89,(6): 1~5.
[11]地礦部地質環境管理司.我國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工作的回顧和發展前景.中國地質.1989,(10):1~5.
[12]朱耀琪.中國沿海開放城市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作。見:陳元普主編,中國地質礦產年鑒(1986),北京:地質出版社.1989,15~19.
[13]孫培善.水文、工程、環境地質工作的成就與發展.中國地質.1992,(8): 9~12.
[14]段永侯.我國地面沉降研究現狀與21世紀可持續發展.中國地質災害與防治學報.1998,9(2): 1~5.
[15]程光華,翟剛毅,庄育勛,等.城市地質與城市可持續發展.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1~256.
[16]哈承佑.環境地質學進展與展望.水文地質工程地質.1999,(5): 24~29.
[17]壽嘉華.調整思路,明確目標,認真做好地質調查工作的部署與實施.國土資源通訊.2002,(10): 31~39.
[18]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地質大調查成果總結報告(1999—2010年).北京:地質出版社.2012,1~220.
❺ 人類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參考文獻
和諧社會,是人類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自古以來,人類總是嚮往和追求「國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樂業」的穩定的和諧社會。也就是說,和諧社會是人類千百年來追求的一種社會理想。和諧是古往今來人們不斷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人們嚮往的美好生活狀態。
中西方文化中和諧社會理想
在中華文化傳統中,中國人始終在追求一種「大同世界」的社會理想。早在2500年前偉大的思想家孔子有感於當時社會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周室衰微、諸侯割據的現實,提出了「大同世界」的社會理想:人與人之間注重誠信,講求仁愛友善、和睦相處、平等對待;社會財產為公共所有,整個社會選賢舉能、富庶安康,一派安寧、和諧、祥順的社會景象……在近代,孫中山則在民族存亡的關頭確立了「天下為公」「世界大同」的社會理想。
在西方也提出過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想。從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整個天是一個和諧」、柏拉圖的「理想國」,到空想社會主義者傅立葉的「全世界和諧」、歐文「新和諧公社」,都反映了人們對和諧美好社會的憧憬。總之,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在「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的社會里,種種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張都沒有實現的現實條件,都只能是流於空想或烏托邦。
構建和諧社會適應歷史潮流
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是對黨的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有關「社會更加和諧」要求的進一步展開和豐富。胡錦濤同志提出的「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是我們建設和諧社會的初步指導思想。
所謂「和諧社會」是指社會結構均衡、社會系統良性運行、相互協調,人與人之間相互友愛、相互幫助,社會成員各盡其能、各得其所,人與自然之間協調發展的社會。而社會和諧,首先是指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面的綜合協調狀態。
我黨在新世紀之初及時提出構建和諧社會,既適應了中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的客觀要求,又體現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願望。
講求和諧是我國古哲先賢們所追求的社會理想,是中華文化基本精神之一,內涵十分豐富,充滿大智大慧。我國歷來就有「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內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濟」、「政通人和」、「親仁善鄰,國之寶也」之說。
中華傳統文化講求和諧,中華兒女希望和平,希望統一,希望安定,所以就有分久必合的期盼,就有經過戰國爭雄後的秦始皇統一全國,就有經過魏晉南北朝動亂後的大唐氣象,就有漢唐和大清的民族融合,就有經過百年屈辱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團結和諧。所以中華文化的和合精神,有利於進步勢力的成長,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立場上
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和諧」,作為一種調節社會矛盾使之達到適度、適時、適當的和諧狀態的深刻哲理,體現豐富的思想內涵和文化合理性,的確為中華民族帶來了穩定和祥和,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中起了積極的作用。可以說,建設一個富足祥和、人人各盡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充滿活力的社會,是中華民族幾千年追尋的夢想。傳統文化中提倡的大同社會,實際上就是古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設想。
當然,這一種美好假想,與共產黨人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想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我們要始終站在有利於最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立場上來尋求解決社會矛盾的最佳方式,逐步構建政權良性運作的最佳制度,進一步擴大人民群眾的有序政治參與,切實保證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權利,使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更好地發揮出來,促進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和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全體社會成員的良好傳統和現代先進的思想道德素質,要求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具有良好的個體美德和精神心理,以確保社會的和諧、有序與安寧。
❻ 社會主義論文的參考文獻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鮮明特色:
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實踐特色,二是民族特色,三是 時代 特色。這三個方面的特色,是 科學社會主義在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
吸收實踐經驗、融入民族傳統、反映時代要求的必然表現。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特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表現出獨特的魅力,體現出特有的生機。
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實踐,它源於科學社會主義,但主要是從實踐中產生,在實踐中發展,由實踐來檢驗,並在實踐中獲得 理論 上的突破,實現制度上的創新。
堅持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規定;立足於實踐,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要求。離開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會偏離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 規律 和價值要求。
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民族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特徵上是民族的,它在實現科學社會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中,也與中國的傳統文化相融合,與中華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相貫通,表現出民族的氣派和風格。
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都願意用自己熟悉的 語言和風格反映自己的情感和追求。可以說,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總是滲透著不同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體現著民族的特色。
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也是時代的產物,它解決中國 經濟 社會發展 問題 的同時,也順應著時代的潮流,體現著時代主題的要求,提升著時代精神,從而具有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和平與發展成為時代主題的背景下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上世紀70年代以後,國際形勢在動盪中發生了重大變化,爭取和平,謀求合作,促進發展。
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感想:
《形式與政策》是我們當代大學生在本科階段的必修課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陣地,是我們每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程。
在我們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擔負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貫徹落實了中央的有關精神,是我們當代大學生關注的熱點問題,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經過對《形勢與政策》課的學習,我對國內外的形勢與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實的了解,雖然只是短暫的一節課,但卻使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作為一名大學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國內外的形勢是非常必要的,而學習這一門課程是對我們學生進行形勢與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幫助我們掌握正確分析形勢的立場和觀點。
❼ 急需和諧社會的參考文獻,和社會建設的參考文獻
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改革開放繼續推進,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思想觀念都在發生深刻變化。這種以社會轉型形式出現的空前社會變革,一方面給我國的發展進步帶來巨大活力,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一系列新的鮮明特徵,並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增添了新的內容;另一方面也必然帶來這樣那樣的社會矛盾和問題,其中深層次的矛盾逐步顯現,影響社會和諧的問題日益增多。例如,從社會學視角來看,未富先老問題、社會財富分配和社會風險分配的雙重壓力問題等許多古典現代性問題和當代現代性問題,集中出現在我們面前,使我們不得不同時加以應對;而在發達國家,這兩種問題是先後出現的,因而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從容處理。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長期存在「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問題,社會事業發展明顯滯後,社會體制和政策不完善、社會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愈益明顯。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和公共服務體系能力不強,也日益成為我們不能不面對的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只有著力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為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創造良好的環境與條件,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才能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強社會創造活力,保持社會安定有序,有效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得更為順利和健康。
解決突出問題的需要
歷史經驗表明,僅有經濟發展和社會財富總量增加,並不能自然實現社會和諧。一些拉美國家上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失去的十年」的教訓,佐證了這一點。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然存在種種不平衡因素、不協調現象。例如,就業壓力沉重;城鄉、區域、行業之間發展不平衡,收入差距拉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農民的社會保障尤為脆弱;很多地方教育水平不高,醫療衛生體制落後,上學難、上學貴和看病難、看病貴等問題依然存在;文化事業發展滯後;安全生產形勢嚴峻;等等。如果我們只顧經濟增長而忽視社會發展,不僅會加重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的矛盾,而且經濟發展最終也將難以為繼。
我們追求的發展,應該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發展,是全體人民共享發展成果的發展。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關於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和戰略舉措,就是針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而提出的,必將指導我們不斷開創科學發展的新局面,不斷取得和諧社會建設的新成就。應當強調的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人類歷史上從未經歷過的偉大事業,對這一過程中出現的種種不平衡因素、不協調現象,我們既要有常態感,有一種從事這樣的偉大事業不可能不遇到矛盾和困惑的平和心態;又要有緊迫感,抓緊研究解決如何把社會代價減少到最低限度、控制在最小范圍。
轉變政府職能的xu要
把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作為重點,也是推進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設的一個強大動力。要真正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就必須建設服務型政府,逐步理順政府、企業和各類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決定》明確要求「建設服務型政府,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正是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的重要部署。這是因為,各級政府擁有人民賦予的權力,掌握著大量公共資源,處於經濟社會管理者的特殊地位,在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中承擔著主要責任。反過來說,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的實踐,又會推動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強化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
為了推動促進社會發展和解決民生問題與建設服務型政府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決定》明確提出,以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為重點,優化公共資源配置,注重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傾斜,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當前,我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供給差距大。必須擴大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覆蓋范圍,更加註重向農村、基層、欠發達地區傾斜,向社會各種困難群體傾斜,保障這些群眾的基本公共需求。這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是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緩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公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級政府轉變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必由之路。由於長期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一些政府工作人員往往更多地是從行使權力的角度來看待施政問題,存在著重權力輕責任、重管理輕服務的現象。發展社會事業和解決民生問題的實踐,能夠強化政府提供服務和履行責任的意識,推動政府從「權力本位」向「責任本位」轉變,從管制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轉變,從偏重行政控制向科學化的公共治理轉變。
❽ 結構洞理論的參考文獻
1.↑董雪梅,李妃養.基於結構洞理論的農村民間借貸監管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第08期 2.↑聶磊.「結構洞」理論分析——解析《結構洞:競爭的社會結構》[J].《群文天地:下半月》2011年第8期
3.↑梁魯晉.結構洞理論綜述及應用研究探析[J].《管理學家(學術版)》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