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名人故事寫作素材
記得兩年前我也在積蓄這些名人故事的素材。。。 建議樓主自己多看書多積累,對感興趣的名人多了解,然後對自己掌握的名人給他寫傳記,盡量語言優美。或者掌握別人的感覺很不錯的。。。。。
李白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葉, 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於昌隆(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
李白少時, 好任俠, 且喜縱橫. 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 自漢末以來, 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
因此, 李白從少年時起, 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
後來, 他與一位號為東岩子的隱者隱居於眠山, 潛心學習, 多年不進城市. 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 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 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 由於飼養慣了, 定時飛來求食, 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 一聲呼喚, 便從四處飛落階前, 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 一點都不害怕. 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 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 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 認定他們有道術, 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 可是, 二人都婉言拒絕了.
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 此人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 那時李白才十六歲. 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冶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 他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 喜談王霸之道, 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二、 仗劍遠游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劍去國, 辭親遠游". 他乘舟沿江出峽, 漸行漸遠, 家鄉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 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 推送著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馬禎
李白沒有想到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 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禎.
天台道士司馬幀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 而且寫得一手好篆, 詩也飄逸如仙. 玄宗對其非常尊敬, 曾將他召至內殿, 請教經法, 還為他造了陽台觀, 並派胞妹玉真公主隨其學道.
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 自然十分開心, 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 李白器宇軒昂, 資質不凡, 司馬禎一見己十分欣賞, 及至看了他的詩文, 更是驚嘆不已, 稱贊其「有仙風道骨, 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 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 又不汲汲於當世的榮祿仕宦, 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 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贊美他. 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 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 和後來賀知章贊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 他決心去追求「神遊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興奮之餘, 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 以大鵬自喻, 誇寫大鵬的龐大迅猛. 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
從江陵起, 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 途經岳陽, 再向南去, 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當泛舟洞庭時, 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 李白悲痛萬分, 他伏在朋友的身邊, 號陶大哭, "泣盡繼之以血". 由於他哭得過於傷痛, 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 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 真是無可奈何, 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於洞庭湖邊, 自己繼續東游, 決心在東南之游以後再來搬運朋友的屍骨.
李白來到了廬山, 在此寫下了燴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詩.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 此地江山雄性, 虎踞龍盤, 六朝宮閱歷歷在目. 這既引起李白許多感慨, 也引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自豪感. 他認為往日之都, 己呈一片衰頹之氣, 沒有什麼好觀賞的了, 根本不及當今皇帝垂拱而治, 天下呈現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氣雖己消亡, 但金陵的兒女卻飽含深情地接待李白. 當李白告別金陵時, 吳姬壓酒, 金陵子弟殷勤相送, 頻頻舉杯勸飲, 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 流過了人們的心頭, 使人難以忘卻.
李白告別金陵後, 從江上前往揚州.
揚州是當時的一個國際都市. 李白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熱鬧的城市, 與同游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 到了盛夏, 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 《系馬垂楊下, 銜杯大道邊. 天邊看綠水, 海上見青山》, 好不愜意. 到了秋天, 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 卧病他鄉, 思緒很多, 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 又深深地思念家鄉, 惟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 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李白在准南病好之後, 又到了姑蘇. 這里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 李白懷古有感, 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 這首詩後來得到了賀知章的贊賞, 稱其 "可以泣鬼神矣". 由此看來, 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 卻多別出新意.
姑蘇的歷史遺跡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 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贊美不己. 在昔日西施浣紗的蔦蘿山下, 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為現今在浣紗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優美的速寫.
李白由越西歸, 回到了荊門.
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 雖然思鄉心切, 但功業沒有一點成就, 他自覺難於回轉家園. 最後, 他決定再度漫遊.
首先, 他來到洞庭湖, 把吳指南的屍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 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 又從他那裡了解到孟浩然的為人, 於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 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 《贈孟浩然》
不久, 李白到了安陸, 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 然而, 隱居於此並非長久之計, 他仍然想尋找機會, 以求仕進. 在隱居壽山時, 李白以干謁游說的方式結交官吏, 提高自己的聲譽.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後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 便將其招為女婿. 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並沒有令李白外出漫遊以圖功業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 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地, 又幾次出遊, 結識了 一些官吏和貴公子, 並於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三、一進長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獵. 玄宗即位後, 己有過多次狩獵, 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 耀武揚威, 以此震懾鄰國. 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 玄宗又有一次獰獵, 正好李白也在西遊, 因上《大獵賦》, 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 "大道匡君, 示物周博", 而 "聖朝園池遐荒, 殫窮六合", 幅員遼闊, 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 誇耀本朝遠勝漢朝, 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 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西來的目的是獻賦, 另外, 也趁此游覽一下長安, 領略這座"萬國朝拜"的帝京風光. 他居住在終南山腳下, 常登臨終南山遠眺. 當他登上終南山的北峰時, 眼前呈現出泱泱大國的風貌. 他深感生存在這樣的國家是不平凡的, 因此頗有自豪之感. 可一想到這興旺發達的帝國內部己產生了腐朽的因素, 他的軒昂情緒又受到打擊".
李白進長安後結識了衛尉張卿, 並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 最後兩句說 "何時人少室, 王母應相逢", 是祝她入道成仙. 李白還在送衛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 希望引薦, 願為朝廷效勞. 由此, 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
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 李白有次去紫極宮, 不料竟在那裡遇見了賀知章. 他早就拜讀過賀老的詩, 這次相遇, 自然立刻上前拜見, 並呈上袖中的詩本. 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 興奮地解下衣帶上的金龜叫人出去換酒與李白共飲. 李白瑰麗的詩歌和嘯灑出塵的豐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 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
一年快過去了, 李白仍然作客長安, 沒有機會出任, 他的心情有些沮喪. 好友誠意相邀, 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陽的別業幽居, 但李白無意前往. 這次去長安, 抱著建功立業的理想, 卻毫無著落, 這使李白感到失望並有點憤懣. 往王公大人門前干謁求告, 也極不得意, 只有發出"行路難, 歸去來"的感嘆, 離開了長安.
四、翰林供奉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 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 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 對其十分仰慕, 便召李白進宮. 李白進宮朝見那天, 玄宗降輦步迎, 「以七寶床賜食於前, 親手調羹」. 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 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 胸有成竹, 對答如流. 玄宗大為贊賞, 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 職務是草擬文告, 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 利用他敏捷的詩才, 賦詩紀實. 雖非記功, 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 以盛況向後人誇示.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 同僚不勝艷羨, 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初, 每年冬天玄宗都帶著酋長、使臣去溫家獰獵, 李白自然侍從同去, 當場寫賦宣揚玄宗的盛德, 歌頌聖朝威力, 深得玄宗賞識. 此時, 玄宗寵愛楊玉環, 每與她在宮中游樂時, 玄宗都要李白寫些行樂詞, 譜人新曲歌唱. 李白懷著「長揖蒙垂國士恩, 壯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 竭盡才思采寫這些詩.
在長安時, 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 也經常在長安市上行走. 他發現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 正蘊藏著深重的危機. 那便是最能夠接近皇帝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 他們如烏雲一般籠罩著長安, 籠罩著中國, 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
與此同時,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謗, 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嫌隙. 宦官和外戚的受寵, 使李白"大濟蒼生"的熱情驟然冷了下來, 自己雖在長安, 但也沒有施展自己管、晏之術的機會.
朝政的腐敗, 同僚的詆毀, 使李白不勝感慨, 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 誰料就在此時, 倒被賜金放還, 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 這次被賜金放還似乎是李白說了不合時宜的話.
這次的歸山, 實在是體面一點的放逐.
五、再次遠游
1·漫遊梁宋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 李白到了東都洛陽. 在這里, 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 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 此時, 李白已名揚全國, 而杜甫風華正茂, 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 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 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 兩人以平等的身份, 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陽時, 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 訪道求仙.
這年秋天, 兩人如約到了梁宋. 兩人在此抒懷遣興, 借古評今. 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 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 然而, 三人各有大志, 理想相同. 三人暢游甚歡, 評文論詩, 縱談天下大勢, 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 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 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 李杜又一次分手, 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 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簏, 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 成為道士. 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 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篆的蓋寮, 為他造了真寰. 此次的求仙訪道, 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年 (公元745年)秋天, 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 他們兩次相約, 三次會見, 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 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 就在這年冬天, 兩人分手, 李白准備重訪江東.
2·東去吳越
李白離開東魯, 便從任城乘船, 沿運河到了揚州. 由於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 也就沒有多滯留.
到了會稽, 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 不久, 孔巢文也到了會稽, 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 泛舟靜湖, 往來剡溪等處, 倘佯山水之中, 即興描寫了這一帶的秀麗山川和美麗婦女.
在金陵, 李白遇見了崔成甫. 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 情懷更加相投. 每次遊玩時, 都盡情暢游, 不計早晚. 他們泛舟秦淮河, 通宵達旦地唱歌, 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 拍手為他們助興. 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 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 友情更深厚, 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 每當想念, 便吟誦一番.
3·探幽燕, 走江南
李白在吳越漫遊了幾年, 漂泊不定. 這時國家混亂, 情況一年比一年差. 在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心情引導下, 他決計去幽燕(今北京一帶), 以探虛實.
到了幽燕之後, 李白親眼看到安祿山秣馬厲兵, 形勢己很危急, 自己卻無能為力. 安史之亂前兩三年, 李白漫遊於宣城、當塗、南陵、秋浦一帶, 仍然衣食依人, 經常賦詩投贈地方官, 以求幫助.
在此次漫遊期間, 李白因夫人許氏病亡, 又娶宗氏. 家庭多變, 國家多事, 李白一面求仙學道, 一面企圖為國建功, 對於國家安危, 頗多關切, 雖然仍事漫遊, 已與過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寶十四年, 安史之亂策發, 李白避居廬山. 那時, 他的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 永王李磷恰在此時出師東巡, 李白應邀人幕.
李白人幕後, 力勸永王勤王滅賊, 而對於政治上的無遠見, 他也作過自我檢討. 同在江南的蕭穎士、孔巢文、劉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 參加, 以此免禍, 李白在這點上顯然不及他們.
永王不久即敗北, 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 這時崔渙宣慰江南, 收羅人才. 李白上詩求救, 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 將吳兵三千軍駐扎在潯陽的宋若思, 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 並讓他參加了幕府. 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 為宋寫過一些文表, 並跟隨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 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 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但不知什麼原因, 後來不但未見任用, 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梓潼), 完全出乎意料. 因為當時永王幕下的武將均巴得到了重用. 事情之所以發生變故, 可能與崔渙、張鎬這批人的失勢有關.
至德二年 (公元757年)冬, 李白由潯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 因為所判的罪是長流, 即將一去不返, 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 "夜郎萬里道, 西上令人老", 不由更覺憂傷.
由於李白在海內素負盛名, 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請, 大家都很尊重他, 並沒有把他看做一個遭流放的罪人.
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 李白行至巫山, 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 宣布大赦, 規定死者從流, 流以下完全赦免. 這樣, 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 終於獲得了自由. 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 而那首著名的《朝發自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
到了江夏, 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 李白便逗留了一陣. 乾元二年, 李白應友人之邀, 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 發思古之幽情, 賦詩抒懷. 不久, 又回到宣城、金陵舊游之地. 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 他往來於兩地之間, 仍然依人為生. 上元二年, 己六十齣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 他的生活相當窘迫, 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上元三年 (公元762年), 李白病重, 在病塌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 賦 《臨終歌》而與世長辭, 終年六十二歲.
⑵ 素材與題材的區別與聯系和區別
(一)題材與素材的區別與聯系
文學造型階段的第一步是素材生產。對素材作心理美學分析,首先得說明:社會生活是以何種形態進入作家大腦而轉化為文學素材的?
客觀的社會生活不能以固有的物質實在形態進入大腦。石頭壘成的巴黎聖母院無論如何夜塞不進小說家的腦門。一方面,宇宙萬物似乎都可成為作家的描寫對象;而另一方面,就物理性空間、時間角度說,比起以光年或世紀為計量單位的浩瀚天體或人類史,個體人鬧的容積或生命期都不過似滄海一粟。但人腦卻有能力以印象或文字編碼形式,將它所承接的極度豐富的外界信息濃縮在記憶系統,具有100億神經細胞的人腦足以儲存來自體內外的一切信息,從無比壯觀的宇宙大爆炸,新舊制度更替到纖若游絲的淑女情懷,都能在作家的心靈王國找到位置。無怪雨果詠嘆:「比海洋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靈。」這與其說是一支浪漫主義的人的頌歌,毋寧說也是以詩歌的語言猜測或暗示了,雜色紛陳、波疊不絕的社會生活是以某種心理學形態進入人腦,才內化成叩響文學之門的素材的。
素材是作家藝術積累中原始的、零碎的生活材料,還指並沒有意義的生活細節、生活現象等,是純客觀的東西,在形態上是自然的。素材有直接的內在的素材,也有間接的外在的素材。直接的,指作家本人目睹或親身經歷過的事實。間接的,指作家耳聞或從文字資料中積累的事實。素材是尚未寫進作品的文學原料。要確定素材的藝術心理特性,似乎有兩條路可走:一是鑽進正在體驗生活的作家心中,直接洞幽其素材生產的隱秘程序,但現代科技至今未能提供這類超級探測手段;二是剖析著名作家的手記。作為文學創作備忘錄,它是孕育藝術珍品胚胎。
契可夫手記是有助於我們進行素材的心理美學分析的珍貴資料。這位俄國批判現實主義大師留下的《手記(1892年——1904年)》搜集了他在創作成熟期隨手記下的對生活的瞬間感觸,將來作品的腹稿,讀書心得以及從別人著作中摘下的精粹。契可夫手記不僅在精神風格上與其作品一樣朴質、簡潔、正直,蘊有一種深刻的人生、社會批評力度和純正的幽默,並且,從中還可以看到他的許多名作的影子。契可夫手記確是他搞創作的素材庫。
細細品味訶夫手記,發現:素材並不象流行文論所說的是一種認識性的社會生活事實,實際上,它是一種既包含生活真實、同時又凝聚著作家對現實的感知、理解、想像與感情的心理復合體。契可夫手記內含條文約600則,其中對日常場景、事件、對話、人物肖像的實錄350則,約佔59%;社會、人生斷想150餘則,約佔25%;詼諧性文辭小品近100則,約佔16%;顯然,占手記容量41%的生活短評和文辭小品並不是社會現實的客觀再現,而是植根於崇高道德心靈的作家所煥發的智慧之光,但它們無疑是構成契可夫的素材庫的特種部門。即便是占手記容量59%日常場景、事件、對話和人物肖像的實錄,也不是照相機式的機械留影,而是有感而發,亦庄亦諧,妙趣盎然,滲入了作家特有的褐色幽默和道德評判。譬如一個又高又肥的女招待留給他的印象就是「豬與白鱘魚之間的混血兒」,這當然不是一種客觀性的知覺痕跡,而是揉金了作家的想像、評判和體驗。又如「彼得魯沙的母親,已經到了做祖母的年紀了,還要塗黑眼圈」一則,頗短,只有一句話,乍看不過是對某一社會現象的客觀截取,無一字涉及主體,但潛心回味作家的手筆,還是可從契可夫那不動聲色的字行悟出潛台詞,這就是對粗俗女人的虛榮心的含蓄嘲諷。他的嘲笑是幽雅的,同時也是深沉的。不加言傳,卻可意會,「不著一字,盡得風流」,這是契可夫的魅力所在。這說明大作家對生活的瞬間感觸的心理內涵確實豐富,也說明素材遠不是對社會生活事實的簡單再現,從心理美學角度來說,素材不是對認識性的知覺痕跡的單純記錄,它是作家以整個心靈擁抱生活時流露的精神分泌物,它是一種集作家的知、情、意於一身即多元心理融合的統覺經驗或印象。
題材,是作家藝術家在生活積累的基礎上即素材的基礎上,經過作家藝術家選擇、加工、比較、改造、發展,組織成為作品的一個內容因素的生活材料。它打上了作家思想感情烙印,因此它是主客觀統一的觀念形態的東西,屬於精神現象范疇。
巍巍在《我怎樣寫〈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創作體會中談過他在朝鮮戰場上所搜集的一百多個生動感人的戰斗故事,這就是他所積累的生活素材;而經過他的選擇和提煉,最後寫進《誰是最可愛的人》中去的「松骨峰戰斗」、「馬玉祥三次撲入火窟捨身搶救朝鮮兒童」、「志願軍戰士在防空洞里的日常生活」三個典型生活事件,就成為這篇文藝通訊的題材。可見,素材是題材的基礎,題材則由素材提煉而成。素材積累的越豐富,作家就越能夠在更廣大的范圍中,把握生活的深刻本質和它的生動表現,也就越有利於進行藝術的集中、提煉,獲得深刻、充實的題材。傑出的作家總是十分注意積累豐富的生活素材。他們常常在生活中觀察、體驗、研究種種生活情景,人物、細節、事件,作為構成未來作品的題材的原始材料。
題材有廣義狹義之分。廣義題材,泛指文學作品所描繪的社會領域而言,即現實生活中的某一方面,如通常所說的農村題材、工業題材、軍事題材、歷史題材、現代題材等等。但不同的視角,也可有不同的理解,《喬廠長上任記》既是工業題材,又是改革題材。廣義是就題材的性質、范圍和方面而言。狹義題材,指文學作品中用以構成藝術形象,體現主題思想的具體生活材料。我們講的是狹義題材,即作為作品構成因素的題材。
⑶ 作文素材
議論文常見事實、道理論據集錦
素材運用之一
信念
【話題內涵】
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是人生走向成功的基礎。它是人們在一定認識基礎上,對某種思想理論、學說或理想所抱的堅定不移的觀念以及真誠信服與堅決執行的態度。堅定的信念是認識、情感和意志的融合,是一種高尚的理想和堅信理想必然實現的心志的統一。
【名言警句】
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孔明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我堅守自己的信念,沉默而頑強地走自己認為應該走的路。毀譽無動於衷,榮辱在所不計。——李澤厚
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麼艱苦都能忍受,什麼環境也都能適應。 ——丁玲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泰戈爾
勇敢和必勝的信念常使戰斗得以勝利結束。 ——恩格斯
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 ——羅曼•羅蘭
寧可孓然而自豪地獨守信念,也莫不辨是非地隨波逐流。 ——丘吉爾
只有信念使快樂真實。 ——蒙田
信念,這強烈的精神搜索之光,照亮了道路,雖然凶險的環境在陰影中潛行,我卻毫不畏懼地走向「魔林」。 ——海倫•凱勒
你有信仰就年輕,疑惑就年老;有自信就年輕,畏懼就年老;有希望就年輕,絕望就年老;歲月使你皮膚起皺但是失去了熱忱,就損傷了靈魂。
——卡耐基
即使拿走我現在的一切,只要留給我信念,我就能在十年之內又奪回它。 ——洛克菲勒
【故事新聞【
蘇格拉底:不會放棄我的信念
蘇格拉底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他是人類思想史上最早因為思想而被定罪並且因為堅持自己的思想而甘願被處死的思想家。
蘇格拉底認為哲學的目的不在於認識自然,而在於「認識自己」。「未經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必須追求好的生活遠過於生活」,這是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為自己申辯時所說的話。當時奴隸主統治者以傳播異說、陷害青年、反對民主的罪名判處他死刑。在死之前,蘇格拉底從容地對法官說:「作為哲人,我堅持哲人的節操,如果你們提出條件,說只要我以後不要從事哲學研究,就可以放我,讓我活下去,那麼,我的回答是:只要我活著,就不會放棄我的信仰。」所以當法庭以「拋棄哲學」為條件赦他無罪時,他堅定地拒絕了。
運用指導:
只有心懷堅定的信念,才能做到誓死捍衛堅持真理的權利。思想的價值,經由時間和歷史的考驗,方能顯示出長久的影響力。
賴斯:要比別人做得好
在美國的一個商場里,一位黑人主婦帶著女兒在買衣服,卻被一個白人店員擋住,不讓她女兒進試衣間。白人店員還鄙夷地說:「此試衣間只有白人才能用,你們只能去儲藏室里一間專供黑人用的試衣間。」可那位母親根本不理睬,她毫不客氣地對店員說:「我女兒今天如果不能進這個試衣間,我寧可不在這里買衣服。」女店員為留住生意,只好領她們去了試衣間,自己則站在門口望風,生怕有人看到。此情此景,女孩感觸頗深。
又有一次,女孩因為在店裡摸了摸帽子而受到白人店員的訓斥,這次又是母親挺身而出:「請不要這樣對我女兒說話。」然後,她對女兒說:「康蒂,你現在把這店裡的每一頂帽子都摸一下吧。」女孩按照母親的吩咐把這店裡的每一頂帽子都摸了摸,女店員只能站在一旁乾瞪眼。
對這些歧視和不公,母親對女兒說:「記住,孩子,這一切都會改變的。這種不公正不是你的錯,你的膚色和你的家庭是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改變自己低下的社會地位,就要做得比別人更好。」
後來,這位出生在亞拉巴馬伯明翰種族隔離區的黑丫頭,榮登《福布斯》雜志「全世界最有權勢的女人」的寶座。她就是前任美國國務卿賴斯。
賴斯回憶說:「母親對我說,你的人生目標不是從「白人專用」的店裡買到漢堡包,而是只要你想,並且奮斗,你就有可能做成任何事情。」
運用指導:
做人要有一種不卑不亢的信念。信念的力量在於即使身處逆境,亦能幫助你鼓起前進的航帆;信念的魅力在於即使遇到挫折,亦能召喚你鼓起生活的勇氣;信念的偉大在於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永遠保持崇高的心靈。要使人生不在平平庸庸中度過,讓生命放射出奪目的光輝,信念就是第一道光焰。不卑不屆、勇敢做人的信念,是賴斯受用一生的財富。
薩科齊:我必須成為總統
薩科齊,1955年1月28日出生在法國巴黎。他的祖父是希臘猶太人,父親是匈牙利人,母親則是法國人。他的名字帶有明顯的外國人的特徵,這使他從小就遭受到歧視和嘲笑。十歲那年的一天,他心愛的山地車被當地的幾個孩子摔得傷痕累累,他委屈地向父親哭訴:「他們總是一起來欺負我,而我從來都是一個人,他們說我是外來的小崽子!」「外來的小崽子?這又怎樣,沒權利騎山地車嗎?不!別說騎山地車,就是總統也一樣可以當!」父親大聲地說。那天晚上,他在自己的日記本里寫下這樣一句話:「我不是想成為總統,但我必須成為總統。」
薩科齊後來回憶說,童年時的不幸遭遇對他今後的人生產生了重大影響,他很小的時候就培養起獨立和自強的性格,希望證明自己能力的慾望十分強烈。薩科齊在學校里的成績十分出色,曾先後在巴黎第十大學和巴黎政治學院學習,獲法律碩士學位,畢業後成為一名律師。後來薩科齊加入了右翼陣營,並且結識了倡導戴高樂主義、正在法國升起的政治明星希拉克,成為希拉克的得力助手。在2007年5月6日舉行的法國總統選舉第二輪投票中,薩科齊勝出,當選新一任法國總統。誰能想到,薩科齊就是當年那個在日記本里寫下「我必須成為總統」的孩子呢?
運用指導:
薩科奇的傳奇人生讓我們受到多方面的啟發:給生命一面旗幟,給自己一個信念,讓宏偉目標激勵我們沖向人生的制高點;對於生活的強者而言,磨難是一筆財富,它使人的目光變得堅定,理想變得高遠,性格變得堅強;在這個世界上能夠解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你必須學會獨立,學會自強不息。
趙小蘭:只要有信念,就敢於選擇和堅持
趙小蘭,華裔美國人。 2001年1月1日,她成為進入美國總統內閣的華裔第一人。在美國勞工部長的崗位上,她又創造了新的優秀業績。
趙小蘭初到美國,生活非常困難,居住條件簡陋,語言不通,沒有朋友。面對陌生的土地、陌生的文化,她總是這樣鼓勵自己:相信明天會更好。她從未覺得困難不可戰勝。這種信念首先來源於趙小蘭父母的勇氣,這種信念還來源於歷代華人移民艱苦奮斗的傳統,這種信念還來源於對美國寬容他人和熱心助人等文化的理解和認同。這一切鑄就了趙小蘭樂觀豁達、堅強有力的人生態度,更成就了她輝煌的事業。
本來趙小蘭在金融業已有相當的成就,任舊金山美國商業銀行國際金融副總裁時,年薪已達十多萬美元。但是 1983年,她毅然下定決心轉變人生發展方向,放棄銀行業高薪,考取美國白宮實習生,走上從政之路。
趙小蘭說,人只要有信念,就敢於選擇。勇於堅持,就能顯示出決心和魄力,就能從內心勉勵自己克服困難,就一定會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
運用指導:
趙小蘭的成功源於她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戰勝困難的堅定勇氣,有果敢選擇的決心和魄力。這一點,許多人無法做到,誰做到了,也就離成功不遠了。
素材運用之二
勇氣
【話題內涵】
勇氣,指敢做敢為毫不畏懼的氣魄。在我們身邊,見義勇為的英雄是有勇氣的,因為他們敢於面對歹徒的威脅;挑戰極限的運動員是有勇氣的,因為他們敢於不斷挑戰自我;那些最普通的下崗再就業工人也是有勇氣的,因為他們能夠直面生活,重新開始…人生之路是拼搏之路,沒有勇氣就無法開拓前進。
【名言警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後漢書》
臨危不懼,勇也。 ——駱賓王
敢為天下先。 ——孫中山
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慨——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魯迅
勇氣是身處逆境的光明。 ——沃夫納格
你若失去了財產,你只失去了一點;你若失去了榮譽,你就丟掉了許多;你若失去了勇敢,你就把一切都丟掉了。 ——歌德
我崇拜勇氣、堅忍和信心,因為它們一直助我應付我在塵世生活中所遇到的困境。——但丁
勇敢產生在斗爭中,勇氣是在每天對困難的頑強抵抗中養成的。 奧斯特洛夫斯基
勇氣是人類最重要的一種特質,倘若有了勇氣,人類其他特質也就具備了。 ——丘吉爾
幸運喜歡照顧有勇氣的人。 ——達爾文
有了勇氣便能粉碎厄運。 ——塞萬提斯
太膽小是懦弱,太膽大是魯莽,勇敢是適得其中。 ——塞萬提斯
出於虛榮心、好奇心,或者貪心去冒生命危險的人,不是勇敢的人。 ——托爾斯泰
【故事新聞】
沈從文的名氣與膽氣
1928年,沈從文被當時任中國公學校長的胡適聘為該校講師。沈從文只有小學文化,帶一身泥土氣息,闖入十里洋場的上海為時不久,即以一手靈氣飄逸的散文震驚文壇,當時已頗有名氣。
但是,名氣不是膽氣,在他第一次走上講台的時候,慕名而來聽課的人很多。面對台下滿堂渴盼知識的莘莘學子,這位大作家竟整整呆了十分鍾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開始講課了,原先准備好要講授一個課時的內容,被他十分鍾就講完了,離下課時間還早呢!但他沒有天南海北地瞎扯硬撐「面子」,而是老老實實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課,人很多,我害怕了。」於是,引得全堂爆發出一陣善意的笑聲。
運用指導:
膽氣,是西楚霸王站在獵獵風中血刃敵兵的那把得劍,是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那柄羽扇,是關雲長身跨赤兔過五關斬六將的青龍偃月刀。然而,膽氣不只是沙場中廝殺的無畏,不僅指眼看血流成河的鎮靜自若,也指沈從文一樣的坦言與直率。
張強:抗震救災優秀少年
張強,男,16歲,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鎣華鎮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小學三年級時,一場車禍奪走他左手的五個手指,雙腿也因為手術變得一長一短,成了一個殘疾人。
張強的教室在四樓,當他跑到三樓時,地震已將教學樓扯開了無數裂口,磚頭、水泥塊、樓板開始垮落。他看到了樓外的升旗旗桿,縱身越過三樓的陽台,死死地抱住旗桿,平安地滑到地面。
自己脫險後,他立即跑向廢墟救人。沒有工具,只能用手,左手不行,他就用右手。當救助隊來時,張強已經從廢墟中救出了四名同學。而他的右手被劃出了無數道血口,身上被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第二天早上,在徵得父母的同意後,張強報名參加了志願者。在成都、德陽和金堂等地,進行志願服務。
運用指導:
在優秀少年張強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三種勇氣:一是因車禍而殘疾後的生活勇氣;二是強震中,躍出教學樓抱住旗桿的逃生勇氣;三是逃生後,沖向廢墟,營救同學的仁愛勇氣。
華羅庚向權威挑戰
1930年的一天,沒有上過大學的年輕的華羅庚,看到一篇數學論文,作者是當時的權威人士——數學家蘇家駒。華羅庚反復讀了幾遍,覺得這篇論文有問題。他迅速拿起筆來,經過縝密的推理和運算,竟得出同蘇教授的論文完全相反的結論。經過反復驗算,他最後認定自己的結論是正確的。於是,他發表了論文,並在數學界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運用指導:
華羅庚最可貴的地方,是他不但不迷信權威,而且勇於向權威挑戰,這是一般人難以做到的。
跨出勇敢的一步
有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某天突然開進來了一輛汽車。這可是件新鮮事,全村人都圍了過來。從車上走下幾個人,其中一個穿黑皮夾克的中年男子問大家:「你們想不想演電影?誰想演請站出來。」一連問了幾遍,村民們都不說話。這時,一個十幾歲的女孩子站了出來,說:「我想演。」她長得並不漂亮,單眼皮兒,臉蛋紅撲撲的,透出一股山裡孩子特有的倔強和淳樸。「你會唱歌嗎?」男子問。「會。」女孩子大方地回答。「那你現在就唱一個。」「行!」女孩子開口就唱,一邊唱還一邊扭,「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艷……」
村民大笑,因為她的歌唱得實在不怎麼好聽,不但跑了調,而且到一半時還忘了詞。沒想到,那中年男子卻用手一指:「好,就是你了!」這個勇敢向前邁了一步的女孩子叫魏敏芝。她幸運地被大導演張藝謀選中,在電影《一個也不能少》中出演女主角,她的名字很快傳遍大江南北。
運用指導:
只要敢於跨出第一步,成功也許就跟著來了。第一步的機會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把握的,勇氣是機會的墊腳石。
素材運用之三
智慧
【話題內涵】
智慧指人對事物的辨析、判斷、處理能力以及人的發明和創造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小智慧,使生活變得輕松自如;在人生道路上,我們需要大智慧,讓生命充溢淡泊幽遠的清香。
【名言警句】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 ——孔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愚者暗於成事,智者見於未萌。 ——商鞅
小聰明的人,往往不能快樂。大智慧的人,經常笑口常開。 ——三毛
鐵不用會生銹,水不流會發臭,人的智慧不用就會枯萎。 ——達芬奇
智慧並不產生於學歷,而是來自於對知識的終生不懈的追求。 ——愛因斯坦
人們解決世界上的問題,靠的是大腦的智慧和創造性思維,而不是照書本。 ——愛因斯坦
我們最穩當的保證人就是自己的智慧。 ——華盛頓
縱然我們可以借他人的知識而增進見聞,但是,智慧者需依靠自己的智慧,倒是確然的事。——蒙田
知識可以言傳,但智慧則不然。人們可以去發現它,用它生活,以它自強,憑借投資區創造奇跡,但卻無法把它交流和傳授。 ——海賽
智慧、友愛,這是照明我們的黑夜的惟一光亮。羅曼•羅蘭
智慧和命運交鋒時,如果智慧有敢作敢為的膽識,命運就沒有機會動搖它。 ——莎士比亞
【故事新聞】
丁謂一舉濟三役
宋代皇宮曾經失火,大臣丁謂受命重建宮室。當時,丁謂遇到了幾個難題:一是建築材料只能由水路運到汴河,距工地尚遠;二是建築用土須從幾十里外的郊外運來;三是皇宮燒毀的瓦礫須拉到郊外。這三件事,都費時費工,影響工程進度,針對這種情況,丁謂想了一個絕招,他先下令順大道開了一道渠,把汴河水引到皇宮門前。這樣運傑船隻就可直達工地,開渠的土又能用於建築,不必到郊外去拉;到皇宮修好後,再把瓦礫等填到渠中,恢復原來的大道。如此,「一舉而三役濟,省錢以億萬計」。
運用指導:
丁謂實在算是一個用智的典範。丁謂開渠運料,把開渠挖的土用作建築皇宮,然後把瓦礫填入渠中,一舉三得,開動腦筋,運用智慧,省時、省錢、省力。
謝絕酬金的智慧
一雜志社總編輯接受邀請到某學院演講,雙方議定的酬金是100美元。
總編輯的演講獲得了很多掌聲。當學院准備付酬勞時,他告訴院方他已經得到了回報並謝絕了酬金。第二天學院院長向他的2000名學生宣布了總編輯先生拒絕收酬金的事。院長激動地說:「在我主持這家學院的20年間,我曾經邀請過幾十位名人來學院發表演說,但是,這是第一次有人拒絕接受演講酬金。這位先生是一家雜志社的總編輯,因此,我建議你們每個人都去訂閱他的雜志。因為像他這樣的人,一定擁有許多美德和能力,是你們將來離開學院,踏入社會時所必須學到的。」
不到一周,那位總編輯的雜志社已經收到了該院6000美元的訂刊費。在以後的兩年中,那些學生以及他們的朋友一共訂閱這家雜志社5萬美元的雜志。
運用指導
謝絕100美元的酬金,卻收到了更多的訂刊費,這是美德的價值,也是智慧的價值。養成美好品德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損失,但其受益是無窮的。這便是這則短文給我們的啟示。
馬小鳳,女,17歲,四川省德陽市東汽中學高二年級學生。馬小鳳從震後昏迷中醒來,用唯一能動的左手迅速檢查身體,發現後腦勺出血,就立即用書將自己的頭墊起來。做了這些自救,她聽到從廢墟右側的一堵牆壁外傳來同學殷少華呼救的聲音,便立即大喊殷少華,「不能哭,不能浪費能量」。隨後,馬小鳳調勻呼吸,把自己的右手和雙腿從石縫中抽出來,去幫助殷少華。但因斷牆阻隔,未能成功。馬小鳳嘗試著大聲呼救,沒有聽到回應。她摸到了半截課桌腿,不斷敲擊頭上的水泥板,還是沒有回應。她用雙手和這半截課桌腿,在廢墟中艱難地開出道路,一點一點地向前移動了10米,仍無法找到出口。在這期間,她又聽到了幾個同學的聲音。馬小鳳不時提醒大家,要相互鼓勵,要堅持,千萬不能睡覺。經過近75個小時的等待,他們的呼救聲被救援人員聽到,並被先後救出。
運用指導:
震後被埋在廢墟里的馬小鳳,表現出超凡的鎮靜、勇氣和智慧。在黑暗中,她沒有畏懼,沒有絕望,冷靜處事,關照同學,積極求生,最終獲救。
邵飄萍的機智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也想讓中國參戰。在做出參戰決定之前,段祺瑞為了防止泄露秘密,讓國務院及各下屬機關全都掛出「停止會客三天」的牌子。當時的著名記者邵飄萍不僅自己辦有一份《京報》,還兼任上海幾家報社的駐京特派員。他為獲取這條消息,也曾多次碰壁。最後,他借來一輛掛有總統府牌照的汽車,將車直接開進國務院的大門。
邵飄萍見到了段祺瑞,保證3天之內如在北京走漏風聲,自己甘願受置,並以全家生命財產為擔保。有了這個保證,段祺瑞這才將中國政府決定參戰的消息告訴了邵飄萍。
邵飄萍辭別段祺瑞出門後,急忙趕到電報局,用密碼將此消息拍到上海。上海報館馬上將此消息在報上發表,還印了十幾萬份「號外」。當時津浦鐵路尚未通車,上海的報紙都由輪船運送到北京,要4天才能運到。所以,當刊登有「中國參戰」消息的報紙運到北京時,已是4天之後。邵飄萍沒有違背他的諾言。段祺瑞對此很惱火,但也無可奈何。
運用指導:
這則材料中所使用的計謀用我們日常的話講就是「鑽字眼」。邵飄萍答應不在北京泄漏,但沒有承諾不在上海發布。一個詞的妙用,就搶得了新聞的先機,佩服!
素材運用之四
律己
【話題內涵】
「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強調為人處世應嚴格要求自己,寬容別人。領導幹部嚴於律己,抵制誘惑,為普通群眾做好表率,工作就能順利開展。普通群眾嚴於律己,從小事做起,保持一顆純潔美好的心靈,做一個純粹的人,高尚的人,有利於人民的人。
【名言警句】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荀子
正己然後可以正物,自治然後可以治人。 ——岳飛
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責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高攀龍
能自製的人,就是最強有力的人。 ——塞尼卡
一個人最大的勝利就是戰勝自己。 ——安德雷耶夫
有兩樣東西使我無限贊美和警畏:一是頭頂燦爛的星空,一是內心的道德律。——康德
反省是一面鏡子,它能將我們的錯誤清楚地照出來,使我們有機會改正。 ——海涅
不管人家愛你還是恨你,都要檢查你自己的行動。伏尼契
我是自己的一切批評者中最凶的、最嚴厲的批評者。 ——奧斯特洛夫斯基
要進行嚴厲的自我剋制,因為這種克制本身就可以作為人的一種精神的寄託。——泰戈爾
自尊、自知、自製,只有這三者才能把自己引向最尊貴的王國。 ——丁尼生
【故事新聞】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齊桓公喜歡穿紫色的衣服,國人都效法他。桓公想制止他們這樣做,管仲獻策說:「這好辦,明天你朝見群臣,有意對穿紫色衣服的人說你討厭他們的衣裳。」國人聽說桓公不喜歡紫色,於是穿紫衣的人漸漸少了。
齊靈公即位後,喜歡宮中婦人都穿男子服裝,於是國都里的婦女都效仿起來。齊靈公讓官吏禁止宮外的婦人穿戴男人服飾,卻始終不能禁止。晏嬰對靈公說:「您讓宮女們在王宮內著男裝,卻想在王宮外禁止別的婦女這樣做,這哪能行呢?您應該先在宮內禁止,外面的婦女就不敢再著男裝了。」靈公依其言行事,果然奏效。
運用指導:
上行下效。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行得正,走得端,表裡如一,內外一致,才能服人。
曹操割發代首
三國時期,曹操親率大軍征戰,為爭取民心,下令軍隊沿途不得踐踏老百姓的莊稼,違者格殺勿論。可偏偏就是曹操自己的坐騎在受到驚嚇後進了老百姓的莊稼地,他雖經眾將苦勸沒有取下自己的腦袋,但也割下了自己的頭發以示懲罰。在古代,人們視發如首,把頭發割掉,在當時已算是一種不輕的弄罰。特別是在那個刑不上大夫的時代,曹操能割發代首,以示自刑,確也體現出紀律嚴明的治軍之道。這件事後被人傳為佳話。
運用指導:
嚴肅紀律,嚴明法紀。一支隊伍要想打勝仗,能打硬仗,首先要有鐵的紀律。要嚴明法紀,收服眾人,首先要從自身做起。曹操「割發代首」,就是從自我做起,嚴肅軍紀。
松下幸之助以身作則
作為日本著名的企業家,松下幸之助是一個「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而他自己也將「以身作則」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曾經這樣講述說:
「1918 年,我考上了日本著名的一所高中,住進了學校宿舍,開始了集體生活。當時自修教室的清潔衛生工作,應該由包括我在內的幾個同學共同負責。可是,每天做衛生工作的時候,都只有我一個人幹活。我覺得這不公平,就向同鄉的一位學長告狀。當時我說得慷慨激昂,覺得公理應該在自己這一邊。」
「可是那位學長等到我情緒穩定之後,只是慢悠悠地說了一句:『只要你自己盡到了責任和義務,不就好了嗎 ? 你又何必去責備別人呢 ?』於是從第二天早晨開始,我就默默地獨自清掃自修教室。其他的同學雖然仍舊沒有參加,可我已不放在心上了。不久,那些同學看我一個人忙,又沒怨言,便有些看不過去了,於是,他們也逐漸加入到了清掃教室的隊伍之中。」
運用指導:
不去計較別人怎麼做,堅持盡到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松下幸之助在學生時代形成的這一品德,不僅使他最終打動了拒做清潔的同學,更使他在後來的創業中逐步走向輝煌。
李光耀:廉政「從我做起」
多年來,名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新加坡,一直被國際社會稱作「亞洲最廉潔的國家」。
在倡導廉政建設上,新加坡的黨和國家領導人起到了良好的模範帶頭作用。
在李光耀尚未離任前,他的夫人在倫敦突然中風。為便於治療,他委託新加坡航空公司的一架班機將夫人接回國內住院,但事後他便自掏腰包支付了全部費用。李光耀曾坦然地說:「從1959年6月執政的第一天起,我們就確保稅收的每一塊錢怎麼花都要有適當的交代。到達基層受益人手上的時候,一塊錢照舊是一塊錢,中途沒有被抽掉一部分。」
運用指導:
只有從自我做起,才能有威懾作用。古人說的「廉者自威」就是這個道理。
⑷ 我想要王國維和王昭君的寫作素材~
「啪」,玉釵落地,斷為兩截,昭君的手劇烈地顫抖著。處於生死之交的蛾兒在飄轉的火焰中狂亂地掙扎著,終於,像離弦的箭一般,沖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卻沒有壓垮她不屈的心靈。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靈發出對生的呼喚,爆發出無窮的力量,讓她從壓迫、死亡中振翅飛出。
昭君震驚了,若有所思地看著蛾兒,看著她越飛越遠,飛出圍牆,飛出重重封鎖,飛向遙遠的自己的天地。
這一夜,昭君無眠。
她想到了宮廷的陰森,想到了和親的艱險,還想到了異域的清冷,兩國永久的安寧。宮廷的猜忌、冷落、傾軋、空虛像陰影死死揪住她的心,讓她顫抖;異域的寂寞、無助、排擠、思鄉卻又像寒流時時侵襲她的心,讓她驚駭。和親的隊伍浩浩盪盪,待嫁的少女舉目無親,戍邊的將士浴血奮戰,無辜的父兄沙場喋血,一幕幕,在昭君腦海里,頻頻跳動……
天明時,有人奉旨來挑選宮女。一遍遍地述說著皇帝的封賞、嫁妝的豪華、國家的邊患、戰事的緊張。宮女一個個雙眉緊鎖,一想到遙遠的異域他邦,就舌底打顫。官員失望了,哀嘆著准備離去,卻迎面遇上一位淡妝素衣少女,淺淺地笑著,一如當年的明麗……
昭君出塞,留給後人一座青冢和無盡的遐思……
可是,詩人們都錯了。「分明怨恨曲中論」,「公主琵琶幽怨多」,多情的詩人憐惜隻身出塞的少女,卻錯解了昭君當年心靈的選擇。
生命,不一定瀕臨死亡才顯示深刻,用心去做,用心去選擇,譜一曲美麗的生命之歌。
⑸ 求小說素材城市名,王國名,都城名,有內涵的,全一點謝謝
崝福(城市名,zheng fu 政府)
天昭國,(天朝,朝多音字。tian zhao(chao),王國名)
澄關(城管,都城)
⑹ 王國維六不作文素材.
作指導及例文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閱讀上述材料,從中你得到哪些啟示?請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不要脫離材料的范圍和含意。【經典賞析】此條是王國維的讀詞心得,也是王國維對創業、治學之路的精闢闡釋。所謂三種境界就是借用宋詞來形容後天刻苦努力、日日精進所經歷的三個階段。賞析如下:第一境界:以西風勁吹,黃葉凋零,表示入門前茫無頭緒、求索無門的疑慮與痛苦,只有頭腦冷靜,目標明確,信念堅定,方能居高臨下,高瞻遠矚,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排除干擾,一往直前。作用:第一境界也就是立志、下決心,為實現第二、第三境界奠定基礎。第二境界:是叩門時以苦作舟、以勤為徑、上下求索的艱辛與執著。描述為理想而努力奮斗,人瘦了、憔悴了,仍然無怨無悔。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要堅持奮斗,不懈進取。既敢於創新,又善於等待。為了心中的理想,百折不撓,赴湯蹈火,亦在所不惜。作用:第二境界也是前進路上最困難、最漫長、最不易堅持的階段,第二境界的實質是執著追求,忘我奮斗。第三境界:則是功夫到處,靈犀閃現,參透真理,豁然開朗的頓悟與喜悅。經過多次周折、多年磨練之後,逐漸成熟,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領通。心智臻善,功到事成。成功的鮮花、會心的微笑自然而然地呈現於眼前。作用:第三境界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在第一第二捷徑的基礎上的提升階段,是成績輝煌的成功階段。王國維的三境界論,鞭辟入裡,貼切渾融,深致寓語已超越詞話的范圍,即使晏、歐諸公在世,想也無容置喙,不得不嘆服王氏的才情和睿智吧。只是這三種境界又有幾人能通通品嘗呢?未上高樓,已先自嘆息駐足,更何消說為伊憔悴、驀然回首呢?三境界之說是對成功創業或治學之道的形象描述,他強調的是一種執著忘我、獻身殉道的精神。那既是一條充滿荊棘和險阻的艱辛之路,也是使人體驗最高身心愉悅的理想境界,蘊涵的人生哲理太深邃了!【寫作提示】1.人在追求目標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困難,這個時候,需要的是頭腦冷靜,目標明確,信念堅定,方能居高臨下,高瞻遠矚,排除干擾,一往直前。重點是:目標明確,信念堅定—?人生目標問題。2.遇到再大的困難,都要堅持奮斗,不懈進取。既敢於創新,又善於等待。重點是:執著追求,忘我奮斗——人生態度問題。3.經過多次周折、多年磨練之後,逐漸成熟,別人看不到東西他能明察秋毫,別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領通。心智臻善,功到事成。重點是:苦盡甘來,風雨後見彩虹——成功後的喜悅。【寫作指導】1.這三種境界可以同時運用,作為自己的三個分論點論述,以此來抒寫人生的常態:目標—追求——成功或迷惘——探索——收獲2.也可以抓住其中一個階段來書寫論述,重點突出,把握人生的關鍵和核心,就會解決了人生的難題。3.也可以編寫故事,採用故事的形式【用典出處】蝶戀花??晏殊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 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蝶戀花??柳永佇倚危樓風細細,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 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歌,強樂還無味。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青玉案??辛棄疾東風夜放花千束。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她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考試作文】逐日之徒華夏古時有一巨人,名曰誇父,身材魅梧,氣宇軒昂,時人奇之,然終寂(不用「死」,而用「寂」,明誇父精神不死之意,為下文青年繼其逐日之志而張本)於逐日之途,又不得不使人喟嘆,後人感其精神,遂築桃園以記之。然不知何年何月,此地突出(古今異義詞)一青年,自謂夢遇誇父之託,遂繼其逐日之志。人皆嗤之,謂之曰狂徒。然其猶不加沮,立碑以彰其志:「鶴鳴九皋,聲聞於天(不用「野」而「天」,即不示「隱」而彰此青年逐日之浩然志氣,好!)。今我逐日,以此勵世!」人皆笑之,或謂之曰:「小子妄矣!汝不及誇父之神武,安能逐日?切莫空談,速毀此碑去也!答曰:「吾固不能日行千里,然駑馬十駕,功在不舍。吾固不能旦飲江河,然誇父未遂之志,能促我積跬步而行,終將有吾行止之日!」遂西行,不顧旁人譏諷。(多含《勸學》語,頓生親切之感)(以上文字,材料中所蘊含第一境界是也)比至日出,青年愈加奮力前行,竟不知飢渴。此生善奔,往日世人謂之曰有神速,只聞兩耳呼嘯,
⑺ 王國之心2fm 素材收集拜託各位了 3Q
素材有很多種的,大部分都是在敵人身上掉落,以下是敵人圖鑒(有詳細敵人出現的地點)怪物圖鑒: http://asp.levelup.cn/article/html/games/gl/2006-01/990039.htm 道具合成表(含索拉最終武器): http://asp.levelup.cn/article/html/games/gl/2006-01/985344.htm 索拉三人武器圖鑒&入手方法: http://asp.levelup.cn/article/html/games/gl/2006-01/7150844.htm
⑻ 關於王國之心2FM版素材的問題
http://kh2.ffsky.cn/synthesis4.htm
⑼ ドレスウイッチキャロル ~リスディア王國の魔法洋服店中的一個素材在呢
公眾號抽象acg里有這個游戲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