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史課題報告怎麼寫,主題是保定作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實證
一、 課題報告的結構及寫作方法 撰寫課題報告有一般性的共同要求。但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由於其結構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風格和特色。研究者撰寫課題報告,首先必須把握各類報告的特徵。 教育調查報告是對某種教育現象的調查,經過整理分析後的文字材料。一般由題目、引言、正文、討論或建議、結論等幾部分組成。 教育實驗報告是教育實驗之後,對教育實驗全過程及其結果進行客觀、概括地反映的書面材料。一般由題目、引言、實驗方法、實驗結果、結論、分析與討論、參考文獻和附錄等幾部分組成。 教育經驗總結報告是對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積極探索而積累起來的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的書面材料。由題目、引言、正文、結尾等幾部分組成。 至此可見,課題報告的寫作形式是不盡相同的,但可以歸結為前言,正文、結論這種三段式的基本格局。 一篇完整的教育課題報告。除了上述幾個組成部分外,還應有署名和參考資科兩個部分。其目的是表示對報告負責並表明對報告的所有權。附錄和參考資料是必須向讀者交代的一些重要材料,參考文獻是指在課題報告中參考和引用別人的材料和論述。應註明出處、作者、文獻標題、書名或刊名、卷期、頁碼、出版機構及出版時間。 二、撰寫課題報告的基本要求 1.引言 引言是課題報告的開場白。引言部分必須說明進行這項課題研究工作的緣由和重要性;前人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進展情況,存在什麼問題;本研究的目的,採用什麼方法,計劃解決什麼問題,在學術上有什麼意義等。要求簡明扼要,直截了當。應該指出的是,有的人在文章中對前人的工作隨意否定,或輕易斷言此問題前人沒有研究過,屬於 歷史空白,這是不妥當的。怎樣開頭為好,應根據課題報告的內容、各人的寫作風格等因素全面考慮後確定。但必須注意防止面面俱到,不著邊際,文不對題;或一步登天,言盡意止,不留餘地等毛病。 2.正文 正文是課題報告的主體,占報告的絕大部分篇幅;是課題報告的關鍵部分,體現著報告的質量和水平。所以,必須重視正文部分的撰寫。各種不同類型的課題報告在正文部分敘述的內容不盡相同。但要寫好正文部分,都必須掌握充分的材料,然後對材料進行分析、綜合、整理,經過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過程,最後得出正確的觀點。並以觀點為軸心,貫穿全文,用材料說明觀點。做到材料與觀點的統一,這是基本的要求。對初學者來說。往往易出現兩種毛病:一種是只限於表述自己的論點,而缺乏科學的論證;只有論點,沒有材料,缺乏說服力。另一種毛病是羅列大量材料,平鋪直敘,看不出其主要論點是什麼。出現上述毛病的原因就在於沒有能以確鑿的論據來說明論點,做到論點與論據的統一。為了科學、准確、生動形象地表達研究成果,提高說服力和可信性還應減少不必要的文字敘述,而採用圖、表、照片來集中反映數據和關鍵的情節。當然,選用的圖、表、照片也要注意少而精,准確無誤。 3.結論 課題報告的結論部分是作者經過反復研究後形成的總體論點,它是整篇報告的歸宿。結論必須指出哪些問題已經解決了,還有什麼問題尚待研究。有的報告可以不寫結論,但應作一簡單的總結或對結果開展一番討論;有的報告可以提出若干建議;有的報告不專門寫一段結論性的文字,而是把論點分散到整篇文章的各個部分。不論是哪種類型的科學研究報告。都必須總結全文,深化主題,揭示規律。而不是正文部分內容的簡單重復,更不是談幾點體會,喊幾個口號。寫結論必須十分謹慎,措詞嚴謹,邏輯嚴密,文字簡明具體,不能模稜兩可,含糊其辭。 三。撰寫課題報告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重點應放在介紹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方面。課題報告的價值是以方法的科學性和可靠性為條件的,而這兩者又有內在的聯系,因為只有研究方法是科學的,才能保證研究結果是可靠的。人們閱讀或審查課題報告,主要關心的是如何開展研究,在研究中發現了什麼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了沒有,是如何解決的。研究結果在現階段達到什麼程度,還有什麼問題需要繼續解決等。因此,寫作課題報告,主要精力應花在方法和結果部分,把研究方法交代清楚,使人感到該項研究在方法上無懈可擊,從而不得不承認結果的可靠性。 2.理論觀點的闡述要與材料相結合。在課題報告中怎樣使自己的觀點得到有力的論證,是應該關心的重要問題。論點的證實除了必須依靠邏輯的力量外,還需要依靠科學事實的支撐,做到論點與事實相結合。課題報告一定要有具體材料,尊重事實,從事實中列出觀點。首先在論述過程中要處理好論點與事實的關系,要求研究者首先選好事實。除了要注意事實的典型性、科學性以外,還要善於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來說明問題,揭示普遍規律。其次是恰當地配置事實,用事實論證,主要是用來幫助人們理解不熟悉的論點。 3.分析討論要實事求是,不誇大,不縮小。在下結論時要注意前提和條件,不要絕對化,也不要以偏概全,把局部經驗說成是普遍規律。
2. 雲南歷史文化名城的參考文獻
1.雲南歷史文化名城研究 ,木基元,出 版 社:雲南教育出版社
2.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叢書版-麗江,作者:權 戈阿干,出版社:旅遊教育出版社
3通海秀山:秀甲南滇的歷史文化名城,作者:楊楊,皮嬴 著,出版社:雲南出版集團公司,雲南美術出版社
4.雲南歷史文化名城(村鎮街)保護體系規劃研究,作者:劉學,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5.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研究——以雲南為例,作者:木基元 ,雲南民族博物館
6.雲南歷史文化名城,作者:周文華,出 版 社:雲南美術出版社出版
3. 以《我眼中的東莞城市精神》寫一篇歷史小論文,200字以上。速度回答!!
城市精神通常指一個城市中歷史形成、共同具有的精神狀態和內在素質。它體現了一座城市的形象氣質,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力量,能激勵城市戰勝各種困難,應對各種挑戰,是一種人文理性的精神力量,能塑造市民精神,提高城市品位!
處於轉型期的東莞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來引領新一輪發展,以什麼樣的形象屹立於世人面前,這是關涉新時期東莞發展的重大課題。因此,今年4月以來,東莞市文明委正式發出通知,在全市掀起了新時期東莞城市精神討論的熱潮。
筆者曾有幸參與過這場討論,並且一直以來都在關注事情的進展。更有幸的是在東莞民間文藝家協會成立大會上認識了張磊先生,一個非常之熱愛自己家鄉的地道東莞人,一個非常之熱情的同我們這些操著普通話的新東莞人交流的老者,並且有幸的接觸到了先生關於東莞歷史的一本書——《東莞歷史文化名城》,找到了不同於以前的關於東莞城市精神的解讀方式,題為「東莞城市精神的另一種解讀」。
這另一種指的是張磊先生在《東莞歷史文化名城》中從歷史的角度,以「名鄉」為線索所反映的東莞的地方風貌和輝煌歷史,以一種簡潔的方式和獨特的視角向人們傳遞了東莞城市歷史形成、共同具有的精神狀態和內在素質。
「名鄉」是一種榮譽,是東莞人民集體智慧的創造和結晶。正因為是一種集體智慧和榮譽,就能更為集中的反映城市發展過程中所積淀下來的精神特質。「名鄉」這樣一個榮譽,這樣一種精神產品,它背後所體現的即是這方水土,這個城市的精神特質。東莞城市發展過程中所獲得的榮譽和成就,最終所體現的即是東莞的城市精神。因此,作者以「名鄉」為線索來反映東莞城市精神無疑是一個不錯的創意,一個個榮譽就如展出的一枚枚獎牌終將激勵和教育著一代又一代的東莞人弘揚東莞城市精神,推動東莞城市不斷前進和發展。
4. 2013年以來關於酒店管理的參考文獻
酒店管理論文參考文獻一:
[1](清)屈大均.廣東新語[M].北京:中華書局.2010
[2]潘谷西.中國建築史[M].第六版.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清)仇巨川.羊城古鈔[M].陳憲猷校注.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
[4]黃文寬.廣州古城磚拓片及修城考[M].黃大同編.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2007
[5]楊式挺等.廣州簡史·古代上冊[M].汪廷奎主編.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龍慶忠.中國建築與中華民族[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
[7]李雄飛,王悅主編.城市特色與古建築[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
[8]李雄飛.城市規劃與古建築保護[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9]李雄飛.城市規劃與古建築保護[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9
[10]周嵐.歷史文化名城的積極保護和整體創造[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11]王景慧,阮儀三,王林.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理論與規劃[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1
[12]楊萬秀.廣州簡史[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
[13](清)黃佛頤.廣州城坊志[M].仇江等點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2
[14](清)樊封.南海百詠續編[M].劉瑞點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15](清)阮元.廣東通志·前事略[M].李默點校.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
[16]周嵐,童本勤,蘇則民,程茂吉.快速現代化進程中的南京老城保護與更新[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酒店管理論文參考文獻二:
[1]陳麗榮.不同類型旅遊者體驗質量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安徽師范大學,2007.
[2]黃向.旅遊體驗心理結構研究.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1).
[3]戢芳,周庭銳.商業服務場景中的背景音樂與消費行為.經營與管理,2013(4),102-105.
[4]陳向明.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5]傑文斯.政治經濟學理論.郭大力譯.商務印書館,1984,34-51
[6]陳作松,季瀏.身體鍛煉對高中學生主觀幸福感.心理學報,2006,38 (4),562-575.
[7]襲金紅.服務場景中的「其他顧客」.商場現代化,2009(34),27-28.
[8]姜玲玲.大學生自助旅遊體驗研究.遼寧師范大學,2010.
[9]蘭龍耀.郵輪旅遊體驗分析.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3(3),77-78.
[10]馬慶國.管理統計,數據獲取、統計原理、SPSS工具與應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杜,2002, 320-378.
[11]李曉琴.旅遊體驗影響因素與動態模型的建立.桂林旅遊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7 (5),609-611.
[12]李祗輝,白諱,馬琪,等.體驗經濟視角下服務場景對顧客滿意影響的實證.科技管理研究,2014,34 (6),197-200.
[13]金立印.服務接觸中的員工溝通行為與顧客響應一一情緒感染視角下的實證研究.經濟管理,2009 (18),28-35.
[14]倏靜,張麗華.旅遊體驗的層次性及影響因素分析.過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 (1),41-43.
[15]王志文.購物對旅遊體驗的影響分析--以海南島為例.現代商貿工業,2011, 23 (21) , 10-12.
[16]梁鳳華,程肇基.大學生人際依戀風格與主觀幸福感:情緒智力的中介效應.教與學術月刊,2012 (5) , 39-42.
[17]魏遇,周倩雯,林諷.茶文化旅遊體驗質量評價研究以長興縣顧緒村為例.雲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22 (5),387-390.
5. 關於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外文文獻有哪些
1、D.J.Timothy. Managing heritage and cultural tourism resources essays [J].Land use policy,2009(4):1205
2、Nick Marriner, Christophe Morhange. Under the city centre, the ancient harbour Tyre and Sidon: heritages to preserve[J]. 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 2005(6):183-189
3、Les Secteur Sauvegardes. editions Villes Terrrtoires,1997
4、Sharon Zukin:"cultural btrategie and urban identifies: Remaking public space. In New Yord, Cities in transformation-in cities, Avebury, p205.
5、H.L.Gornham. Maintaining the Spirit of Place
6、Philip Jodidio. Sir Norman Foster. taschen, 2001:74
7、Kenneth Powell.La Ville de Demain. Edition Seuil, 2000:234
8、Muriel Rosemberg. Le Marketing Urn en Question. economica, 2000:89.
6. 怎麼合理開發臨沂歷史文化名城開發1500小論文
城市,是人類文明的結晶,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政治、經濟與文化的中心。歷史文化名城是指保存文物特別豐富、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和革命意義的城市。在當前國家全面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新形勢下,歷史文化名城與一般城市相比,以其獨特的文物古跡遺存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對城市的發展產生著重大的影響,發揮著更大的經濟作用
所謂轉型時期,是指事物的結構形態、運轉模型和人們觀念的根本性轉變過程。不同轉型主體的狀態及其與客觀環境的適應程度,決定了轉型內容和方向的多樣性。轉型時期是主動求新求變的過程,是一個創新的過程。例如:一個企業的成功轉型,就是決策層按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的體制機制、運行模式和發展戰略大范圍地進行動態調整和創新,將舊的發展模式轉變為符合當前時代要求的新模式。
中國是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現在中國的許多重要城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和第二批的62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包括了北京、上海、天津和重慶的中國全部4個直轄市和中國的華北、東北、西北、東南、華南、西南六大行政區中心城市,號稱中國七大古都的西安、洛陽、北京、安陽、南京、開封、杭州,均在歷史文化名城之列。
在上述歷史文化名城中,廣義上看絕大多數均屬於歷史上的中國古代都城,這些古代都城涵蓋了幾乎所有中國歷史上的統一王朝或王國、帝國時期的都城,還有國家分裂時期的重要王朝、王國的都城,以及地方政權的政治中心。這些歷史文化名城的主要歷史文化內涵應該是其古代遺址,由於這些古代遺址分布范圍巨大、歷史意義重大,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們將其形象的稱之為「大遺址」,如西安作為中國古代建立都城時間最長、歷史地位最為重要的都城,是因為西安是中國歷史上的十三朝故都所在地,特別是周秦漢唐等中國古代重要王朝均建都於此。洛陽則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國家――夏商王朝都城所在地,被譽為「九朝故都」。
象西安、洛陽等這樣一些在中國文化遺產事業上十分重要的歷史文化名城,它們的主要文化遺產內涵是作為古代都城的城址及其宮城、宮殿、宗廟、官署、庫廄、池苑、宅邸、里居、市場、作坊遺址等,以及都城附近的帝王陵寢、貴族和百姓墓地等。古代都城作為古代國家的政治統治中心、經濟管理中心、軍事指揮中心、文化禮儀活動中心,成為古代國家歷史的縮影,成為承載古代國家、民族歷史的內涵最為豐富、意義最為重要的文化遺產。這些文化遺產一般均在「地下」,它們是歷史文化名城的「地下博物館」,是歷史文化名城的「活化石」,是古代國家與民族的「歷史網路全書」。因此,近年來中國政府對於「大遺址」文化遺產保護,從人力、財力等諸多方面,給與極大重視,成為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點。
但是,毋庸諱言作為古代都城的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其涉及領域之大、社會相關問題之多是其它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中所很少遇到的。
文化遺產保護轉型過程中現代城市的「大遺址」,必須以保護為主、利用為輔,旅遊產業、文化產業應作為「大遺址」文化遺產保護的「副產品」,不能將其視為這里的「主業」。文化遺產保護事業不是「生業」,不屬於經濟活動范疇,不能按照市場經濟管理。但是,文化遺產事業具有「經濟功能」,可以產生「經濟效益」,而且隨著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其「經濟效益」也會越來越大,但這永遠是作為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副產品」!我們需要牢記的是,歷史文化名城、人類文化遺產事業的主體,保護永遠是第一位的!
保護與發展的關系是辯證關系。所謂保護,是在歷史城市和村鎮的演化過程中去粗取精,優勢劣汰,對歷史精華的保留、呵護與傳承;而發展則是順應人類社會進步需要,在持續創新中對歷史文化遺產的延展和擴大。人類社會循序漸進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沒有保護文化遺產作為基礎,割斷歷史,拋棄既有文明,就無從談起發展、創新和進步;而沒有發展、創新和進步,也就不可能再產生新的歷史文化遺產積淀,無法持久永續地豐富歷史城市和村鎮的文化內涵。
於是在悠久的歲月長河裡,一些具有生命力的歷史建築物、構築物、建築群體形態、街道格局和傳統風貌必然會延續下來,作為歷史信息的載體,伴隨一代又一代人相繼保護與傳承;與此同時,一些新的具有特殊歷史價值、實用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建築物、構築物也會在城市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人類社會正是在歷史與未來的交替變化中一路走來,進入了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和信息化時代。
對於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而言,保護與發展構成的對立統一體從來都是相輔相成,遵循著一條亘古不變的永恆法則。只有在不斷傳承文明中創新發展,在不斷創新發展中傳承文明,才能始終保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生命與活力。無論怎樣一座歷史文化名城、街區、名鎮和名村,都是無數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以及憑借這座歷史時空大舞台傳承社會文化的縮影,都是銘刻在不同特色的物質形態上的歷史教科書。由於它們的存續方式具有動態屬性,因而承載著歷朝歷代和各個時期的豐富信息,絕不是某一歷史瞬間的「定格」,更不能視為靜態的館藏文物。
如今進入城市轉型發展的重要時期,給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不斷提出了一些新的課題。因而要求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加快建立保護監管機制,把科學合理的控制、整治、更新作為保護與發展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的有效途徑,堅持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形態保護與文脈傳承的統一。
7. 關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參考文獻都有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
國家建委、國家文物局、國家城建總局向國務院提交的《關於保護我國歷史文化名城的請示》
8. 江南水鄉古鎮保護中著名的研究者及其著作,以參考文獻的標准格式列在下邊
[1] 王莉,陸林,童世榮;江南水鄉古鎮旅遊開發戰略初探——浙江烏鎮實證分析[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3年06期
[2] 趙勇,張捷,秦中;我國歷史文化村鎮研究進展[J];城市規劃學刊;2005年02期
[3] 羅瑜斌;肖大威;;歷史文化村鎮保護規劃技術流程的思考[J];華中建築;2010年01期
[4] 任軼蕾;王穎;;白洋淀水鄉城鎮保護與更新研究[J];山西建築;2010年18期
[5] 趙勇;高朝暄;李國慶;王廣和;;歷史文化名鎮規劃編制內容與方法研究——以河北省蔚縣代王城歷史文化名鎮為例[J];南方建築;2009年04期
[6] 阮儀三,邵甬,林林;江南水鄉城鎮的特色、價值及保護[J];城市規劃匯刊;2002年01期
[7] 王雲才;陳田;郭煥成;;江南水鄉區域景觀體系特徵與整體保護機制[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境;2006年06期
[8] 胡曉玲;;以文化的視野探討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J];城市發展研究;2006年04期
[9] 阮儀三,邵甬,林林;江南水鄉城鎮的特色、價值及保護[J];城市規劃匯刊;2002年01期
9. 求宗教文化與旅遊論文參考文獻
徐亞非.溫寧軍.楊先明 民族宗教經濟透視 1991 羅竹風 人·社會·宗教 1995 劉稚.秦榕回 宗教與民俗 1991 張橋貴答.陳麒書 宗教人類學 1993 祥和 佛教文化:新世紀雲南旅遊發展的一個新亮點 [期刊論文] -思想戰線2000(5) 繆家福.張慶和 世紀之交的民族宗教—雲南少數民族宗教形態與社會文化變遷 1999 李江敏.李志飛 文化旅遊開發 2000
10. 急求論文參考文獻!!
相關範文:
會展旅遊發展路徑及實例分析
內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會展旅遊的特點及發展會展旅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會展旅遊發展的路徑。大中城市可以通過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提升城市旅遊的整體實力、擴大旅遊企業的積極作為、融合主題會展與主題旅遊,從而達到會展拉動旅遊、旅遊促進會展的互動發展。
關鍵詞:會展旅遊 會展業 旅遊業
商務和會展旅遊是在國際上普遍被看好的前景廣闊的旅遊形態,國內外很多大中城市都專門設置了會展服務機構,積極發展會展旅遊。如瑞士的日內瓦、德國的漢諾威、法國的巴黎、新加坡及我國的香港、北京、上海、廣州、大連等城市。隨著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來中國投資,會展設施需求將進一步擴大,會展旅遊市場的重要性也將更加突出。
會展與會展旅遊
會展業是集商品展示交易、經濟技術合作、科學文化交流為一體,兼具信息咨詢、招商引資、交通運輸、城市建設、商業貿易、旅遊服務等多功能的一種新興產業。通過會展活動,能帶動巨大的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進而推動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會展旅遊正是在會議、展覽、展銷會、交易會、博覽會等舉辦的前提下,延伸到旅遊業的產物。
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會展旅遊也作出了各種界定,但目前仍未有統一的內涵。如以研究事件旅遊而聞名的學者蓋茨(GETZ)就認為,展覽會、博覽會、會議等商貿及會展事件是會展業(MEETING INDUSTRY)的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同時,有許多學者主張將會展旅遊概念泛化。本文所討論的會展旅遊對應發達國家所指M、I、C、E細分事件旅遊市場的概念,即Meetings(會議)、Incentices(獎勵旅遊)、Conventions(大會),Exhibitions(展覽),並包括節日慶典和體育賽事為主題的節事(Events)在內的旅遊形式。即會展旅遊是指藉助舉辦的各種類型的會議、展覽會、博覽會、交易會、招商會、文化體育、科技交流等活動,吸引遊客前來洽談貿易,觀光旅遊,進行技術合作、信息溝通和文化交流,並帶動交通、旅遊、商貿等多項相關產業發展的一種旅遊活動。
會展旅遊的特點
盡管會展業和旅遊業是兩個獨立的產業部門, 但是會展與旅遊的相互介入是經濟活動發展普遍聯系的外在表徵。會展業和旅遊業同屬於第三產業,具有較強的產業關聯性,舉辦會展不僅使當地的展覽館、飯店、餐飲服務業受益,而且對相關的電信、交通、購物、旅遊服務以及城市市政建設,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從事會展業是旅遊有多元化戰略之一,而會展業則可以利用旅遊業提供的各種服務和資源,二者緊密相連、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一)會展對旅遊的促進作用
會展本身具有行業性、產業性以及組辦規模大等特點,這勢必將吸引政府、民間組織的會展團、參觀團、旅行社組織的觀光團隊。會展由於會議規格高,參會人員均是有較強消費能力的商務客人、較高文化素質客人,其消費檔次、規模均比普通旅遊者要高得多。一個大型或知名展會的舉行,對本地旅遊業中的酒店、旅行社、景區、旅遊交通、購物均會產生較大的促進帶動作用。同時,對於一般旅遊團隊或旅遊者來說,若在旅遊過程中恰逢舉辦會展,由於會展所帶來的強烈的氣氛,使其旅遊情趣大增。會展旅遊還具有時段不受氣候和季節影響的特徵,從而消除了觀光旅遊時段性明顯的缺點。會展活動大多數安排在城市的旅遊淡季,會展旅遊的發展有利於提高城市旅遊設施和服務的使用率。會展為城市提供了一次旅遊資源、旅遊產品展示的良機。有利於帶動城市功能的提升、增加城市的知名度,這些都為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提動了有利的環境。
(二)旅遊對會展的輔助作用
無論從會展業的發展歷史沿革,還是從會展的具體活動內容來看,旅遊業所涉及的六大要素都與會展的舉辦形影相隨。會展的構成要素及圓滿完成所需的服務正是旅遊業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優勢。在會展旅遊的發展過程中,旅遊業為會展的舉辦提供相應服務,協助會展樹立品牌,成為了會展旅遊集約型發展趨向中關鍵的因素。會展的成功舉辦除了參會者的規模或專業性等因素之外,一定程度上還有賴於旅遊業的參與程度。開展分工協作建立完善的利益共享機制是實現會展業接待專業化分工的前提。如果旅遊企業與會展公司進行專業化分工,會展公司負責展會的招募、宣傳、布展和會場內的組織管理工作,旅遊企業則向參加商或參觀者提供場外的「六要素」服務,各司其職,各取所長,通過專業化的服務令參展商、參觀者和當地居民均感便利而滿意,從而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和獲得更多的、持久的支持,從而樹立展會的品牌,使會展的帶動作用得以充分發揮,最終形成以會展帶動旅遊、以旅遊完善會展的互動互惠的發展新局面。
會展業與旅遊業的融合是全球會展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會展旅遊是旅遊屬性結合會展活動的特點而衍生出來的產品。優化會展業與旅遊業之間的關系,建立新的發展模式、發展會展旅遊是中國會展業、旅遊業協調發展的必由之路。
我國發展會展旅遊存在的問題
在會展業每年為全球帶來的近3000億美元收入中,中國卻未能佔到應有的市場份額。目前發展會展旅遊存在的問題主要在於會展業與旅遊業的關系呈現鬆散狀態,發展水平仍停留在初級階段。
管理層次上,大多數省份的會展活動(除個別會展發達的城市外)既沒有明確統一的部門統一管理與規劃,缺少專門管理機構的指導,主辦者大都集中精力於申請、審批、接待事務,很少甚至沒有考慮到同旅遊部門的廣泛合作以及對會展旅遊的綜合效應認識不足;經營層次上,由於多頭管理、利潤導向等局限性,政府在組織會展公司和旅遊企業聯合開展宣傳促銷時存在現實的困難;活動內容上,參展商、與會者及觀展人員的主要目的局限於參加或觀看會展,僅有很少一部分人自發的小規模的參與游覽、購物或文娛活動;旅遊部門提供給參展商及觀眾的服務主要是交通、住宿和餐飲,文娛表演、購物向導和游覽活動組織等服務項目明顯不足;綜合效益上,會展活動給旅遊企業帶來的綜合效益不夠大(盡管帶動了旅遊業的吃、住、行三要素),旅遊業內部各行業的收益很不平衡,住宿、餐飲、交通體現明顯,獲利較多;游覽、購物、娛樂三要素未有效開發,獲利較少,現有的旅遊資源尤其是城市及周邊地區的景點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面對新的市場形勢和發展環境,中國會展旅遊必須探索新的發展道路,以迅速實現「規范化、集約化、品牌化、合作化」。為此,我國會展界和旅遊界應相互促進,相互協作,共同構建中國會展旅遊發展的優化模式。
發展會展旅遊的實例分析
在中國,會展旅遊也已經成為了一個主要細分市場。對於城市來說,發展會展旅遊具有重要經濟價值。下文就以長沙市發展會展旅遊為例,作出分析。
(一)長沙發展會展旅遊的基礎
從長沙的經濟發展水平、商貿發展水平來看,根據商務部的統計口徑,2005年,長沙市實際利用外資突破9億美元大關,到位外資規模居中西部省會城市第一,超過武漢和成都。消費市場方面,長沙通過會展的拉動以16.1%的增速,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43.43億元,躋身全國十強,初步實現了建設區域性商貿中心的目標。
從區域交通條件、地理區位條件來看,長沙地處中國中南腹地,承東啟西,是聯系沿海發達地區與廣大西部地區的橋梁,為中南地區重要的資金、技術、原材料集散地和交通樞紐。
從會展場館設施狀況、旅遊業接待能力來看,就2005年,全年共舉行217個會展活動,其中全國性會展有20多個,會展銷售收入達到50多億元。會展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全市擁有現代化、正規化的會展場館四處,即湖南省展覽館、湖南國際會展中心、長沙國際會議展覽中心、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場館總建築面積達21.9萬平方米,室內展廳面積12.9萬平方米,標准展位總數4961個。展館數量和室內展廳面積分別位居全國第4和第6位,具備了承接2000個標准展位以內,10萬專業觀眾以上的各類會展項目的硬體能力。三星級以上酒店或相當於三星以上酒店一百餘家,日接待能力超過十五萬人次。先後成功舉辦了全國糖酒會,全國煤炭交易會,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第五屆全國城市運動會等等一大批會展活動。2005年,長沙市接待國內旅遊者2489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75.2億元;接待入境旅遊者25.55萬人次,國際旅遊外匯收入2.02億美元;國際國內旅遊總收入191.2億元;旅遊業新增值相當於全市GDP增加值的14%,旅遊就業人數達10萬人,成為長沙市第三產業的龍頭。
從長沙的旅遊資源、城市形象與城市旅遊吸引力來看,長沙是國務院首批頒布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長沙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和三國孫吳紀年簡牘震驚中外,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傳承久遠。長沙是風光瑰麗的山水洲城,城內嶽麓山巍然屹立,湘江水奔流不息,橘子州浮碧江心,山、水、洲、城渾然一體,使長沙充滿了雋永的靈氣和獨特的魅力。城外有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灰湯溫泉國際旅遊度假區等旅遊勝地。長沙市舉辦的全國和國際性會展活動較多,加強了與各地、各界的廣泛交流與合作,提升了長沙市的會展整體形象和城市知名度。長沙是一座蓬勃發展的會展新城,被高票評選為2005年新銳會展城市,並朝著最佳會展旅遊城市邁進。
(二)會展旅遊發展對策
1.政府的宏觀指導。會展業在中國還是一項新興的產業,而會展旅遊持續、健康發展需要各級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積極引導。政府應主要在產業規劃、行業管理、基礎設施建設、城市整體宣傳等方面發揮宏觀調控和行業指導作用。
會展活動不僅應體現在當時的轟動效應,更應考慮到長遠效應,考慮到參加者對會展活動的整體印象,對各種服務的回味和展會品牌的樹立。政府在產業規劃、整合行業優勢、城市整體宣傳方面應該擔負起重要的協調與促進作用,使會展部門應主動和旅遊部門協作,開展聯合促銷,將展會、節慶、體育賽事與城市及周邊的旅遊資源和旅遊接待設施結合起來;或者將會展業納入旅遊部門統一管理、統一促銷或聯合管理、聯合促銷,或單獨設置一個專門的會展營銷與協調機構,這一機構必須與本城市及省內的主要的關聯企業具有廣泛聯系,與全國和世界各地的重點關聯企業有一定程度的聯系,發揮起協調和溝通作用。專門負責會展節事和設施的銷售。2003年7月,長沙在全國率先成立的屬於市政府直接管轄的會展工作管理辦公室對會展行業發揮了重要的管理、規劃、協調和服務作用,但是會展旅遊的規模化及專業化需要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來協調二者的關系。正如評選中國最佳商務會展旅遊城市中,城市會展銷售工作的組織情況包括旅遊局與飯店、會展設施及其他旅遊設施經營者之間的協調,是否成立專門的會展局進行合作推銷佔30%的評分分值,這不僅是發展會展旅遊的必要因素,同時也是會展旅遊長遠發展的重要條件。
統一規劃場館建設與周邊飯店的建設。在會展活動順利展開過程中,具有合理布局的飯店服務設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近年來,長沙市城市基礎設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交通設施發達,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較好地滿足了會展業發展的要求。全市三星級以上賓館有近100家,擁有標准床位近8萬個。旅館業和餐飲業總體上能滿足舉辦各種類型會展項目的需要。但各展館周邊賓旅館數量偏少,布局不合理,是會展主辦方考察展館時意見最大的一個方面。如國際影視會展中心只有五星級的高檔服務酒店,中檔酒店缺少,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地處城市南郊,周圍很少有服務完善的酒店。湖南省展覽館、長沙市國際會展中心整體布局相對較好。政府在城市規劃和設計時應同時考慮會展和旅遊的關聯性及統一性,實現合理布局、整體規劃。
2.城市的整體旅遊實力。城市旅遊產品多樣化。會展城市起碼應具有一般旅遊城市的吸引力。在會展時間以外,城市應考慮提供可以觀光的多樣的旅遊項目和可以使用的完善的休閑娛樂設施。參加會展的客人在閑暇時,同樣喜歡進行其他的旅遊活動,如購物、觀光、休閑、娛樂活動等。而與會代表會常常偕同家人一同前往,在逗留期間從事常見各種旅遊活動。如果旅遊節慶、都市觀光和休閑購物等能有效地穿插在會展活動中,從而為當地經濟帶來更大的綜合效益。目前,長沙市可以提供的主要旅遊項目有人文景觀如馬王堆漢墓、嶽麓山風景名勝區、天心閣旅遊走廊、賈誼故居等及自然景觀如橘子洲及其它江心洲嶼、濱江城市風光。如果旅遊產品本身不足,缺少吸引力,它限制了旅遊業與會展業的聯動效應充分發揮。因此,如何增加城市旅遊吸引力,使城市旅遊整體提升,旅遊產品的多樣化,將是旅遊行業應認真思考的如何發展會展旅遊的重要問題。
除了會展企業繼續開展大型展會以吸引觀眾外,旅遊部門可考慮將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現代化場館作為都市觀光的一個重要目的地,以提高場館的利用率。長沙紅星國際會展中心是中國現代農業博覽交易中心的一個標志性建築、國際影視會展中心也可以成為長沙都市觀光的重要目的地。
城市旅遊形象的宣傳。科技是為傳統的會展業和新興的會展旅遊業提供了一個可資利用的技術工具。因此,我們必須關注科技動態及會展業的發展趨勢,尋找網路技術與傳統會展業和現代會展旅遊業的結合點,更加突出服務的必要性與快捷性,變網路技術的挑戰為我們市場開拓的機遇,使雙方相互補充,共同推進會展旅遊業的健康發展。由長沙市會展辦和長沙市會展協會主辦的長沙會展網,其中包括長沙概況、會展業基本情況、會展資訊、會展預告、會展管理、會展服務各個欄目,其中會展服務中還具體提供會展法規、會展場館以及餐飲、購物、飯店、娛樂場所、交通與旅遊指南等詳細信息。可以說,長沙會展網是一個服務項目較完善的網站,同時也起到了一定的會展、旅遊雙效應的宣傳作用,但是經過仔細分析,網站中為旅遊服務的購物、娛樂場所、旅遊指南中的介紹仍有需改進之處。
購物場所局限於一般的消費超市和百貨大樓,而忽略了旅遊定點商店,旅遊紀念品上應著重介紹本地特色的產品如極具藝術價值和欣賞價值的中國紅瓷器、湘綉及菊花石。而娛樂僅僅停留在歌廳文化,其他休閑娛樂設施介紹太少,范圍太小。考慮到會展旅遊的綜合效益中,網站對購、娛的因素介紹不夠全面,缺少湖湘文化的特色。旅遊資源的介紹較詳盡,但缺少實用線路設計和景點內容介紹。我們應該很好地利用網路優勢作好宣傳和引導工作,同時利用發達的影視業的媒體宣傳作用,在大型會展尤其是國家級會展和國際會展期間製作相應的專題旅遊宣傳片,帶動旅遊全面開花,樹立會展旅遊城市形象,使會展拉動經濟的即時效應與長期效應完美結合。
3.旅遊企業的積極作為。會展旅遊的深度發展客觀要求會展業與旅遊業之間呈良好的對接關系狀態,在會展期間旅遊企業為參展人員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專業服務,在豐富了會展活動之餘,旅遊企業也獲得了客觀的收入及穩定的客源。旅遊業的整體形象和勢力得到了提升,旅遊行業可以得到全面、持續地發展。這樣良好的發展勢頭反過來會促進會展企業招徠業務,從而形成會展與旅遊發展的良性互動循環。我們所提倡的會展旅遊,不是讓旅遊企業去舉辦各種會議和展覽,而是讓旅遊企業發揮行業功能優勢,為會展的舉行提供相應的外圍服務。因此, 旅遊企業應積極為參展商、與會者和觀眾提供「食、住、行、游、購、娛」等一系列服務,並因時因事,根據展會的特徵調整服務內容,針對會展的主題、營銷計劃、服務接待計劃進行可行性分析,選擇企業所能參與的部分;盡量將豐富多彩的旅遊節慶活動與大型會議或展覽結合起來。
如在長沙舉行的各種大型會議或展覽上,長沙市各旅遊飯店及各旅行社利用完善的服務網路,設立各種服務專櫃或專業部門,盡量為參展商、與會者及觀眾提供從交通、通訊、票務到購物的全方位服務。並且,旅遊企業不要僅停留在機票、訂房的差價上,而是應使自己的服務融入到整個會展活動中去,甚至細微到參展商的臨時需求。旅遊飯店應該利用會展的有利時機為獲得穩定的客源提供優質服務,獲得綜合效益。同時,旅行社可以針對會展主題提供旅遊線路設計及相關服務,在會展之餘為與會者提供參觀游覽、娛樂購物等活動設計與服務,為他們介紹當地風景名勝與民俗風情等咨詢與介紹。在長沙會展旅遊的過程中,旅行社可以為與會者設計比較有代表性的同時考慮到場館分布的旅遊線路,如有以湖南省展覽館為基點楚湘文化大觀游線路,即馬王堆、簡牘博物館、天心閣、清水塘旅遊文化步行街、第一師范、賈誼故居、嶽麓書院、嶽麓山、雷鋒紀念館、銅官窯,以國際影視會展中心為基點的現代城市風光游線路即金鷹文化城、世界之窗、湘江風光帶、橘子洲;並整合周邊縣市旅遊資源又兼具湖湘特色的線路,如瀏陽河、瀏陽煙花、大圍山的名山名水風情游;長沙、曾國藩墓、韶山、花明樓、灰湯的名泉名人故里游;長沙、屈子祠、岳陽的楚湘文化游線路。
4.主題會展活動與主題旅遊的融合。會展旅遊還應選擇具有特色的主題,通過旅遊的強大吸引力來為會展提供更多的專業觀展者和潛在顧客,同樣會展也可通過舉辦強勢品牌的展會為舉辦城市帶來更多的旅遊者。選擇與城市旅遊資源及特色相關聯的主題會展將使會展和旅遊憑借各自的優勢互動發展。眾所周知,雲南昆明世界博覽會對其城市旅遊、會展旅遊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研究表明1999年世界博覽會提升了昆明旅遊在全省和全國的地位,推進了昆明旅遊目的地品牌化進程,是中國會展旅遊發展史上的大事件之一。
借鑒昆明的成功經驗,長沙市發展會展旅遊應努力從會展活動中的大型會展如金鷹電視藝術節、瀏陽國際煙花節、全國糖酒交易會、省農博會著手,嘗試將主題會展活動與主題旅遊結合,挖掘市場的深度。如金鷹電視藝術節與影視旅遊產品、建立影視藝術中心、展示中國電影電視藝術文化結合,瀏陽國際煙花節旅遊與本地的旅遊資源結合,開發生態旅遊,在全國糖酒交易會、省農博會、茶文化節會展期間強調湖湘特色的旅遊資源(如星沙的百里茶廊、長沙的白沙古井、寧鄉的旅遊資源),與休閑旅遊、鄉村旅遊聯姻,使傳統的酒文化、茶文化與長沙周邊的旅遊特色整合。如長沙的烈士公園,是全國十大公園之一。烈士公園每年的遊客近400萬人次,每年成功舉辦燈展和車展,每次觀展人數達三十餘萬人次。目前,長沙在嘗試以「生態、文化、科技、現代園林」的烈士公園為陣地,斥資1.5億元在二年內打造「國際生態會展」,讓旅遊者欣賞烈士公園的美景同時,還可以感受長沙國際生態會展的魅力。這樣的思路將會展和旅遊完全融合,從而將大大促進二者的共同發展。
旅遊業具有聚集人氣、繁榮市場、拉動消費、促進招商的強勁推動力,因而是長沙市經濟發展戰略中的關鍵環節。旅遊業在長沙市第三產業中的比重與其他著名旅遊城市相比有較大差距。因此,著力整合長沙市旅遊資源,加快旅遊產業開發建設,培育發展旅遊新市場—會展旅遊,構建內外對接的旅遊網路,打造湖湘文化底蘊厚重和長沙特色鮮明的整體品牌,是為長沙經濟注入新的活力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陸大道.區位論及區域研究方法[M].科學出版社,1991
2.王春雷.中國會展旅遊發展的優化模式[J].旅遊學刊,2002(2)
3.卞顯紅,黃震方.關於發展會展旅遊的初步研究——以南京市為例[J].華東經濟管理,2001,15(4)
4.馬艷輝.會展旅遊:經濟迅速騰飛的「絲綢之路」[J].現代企業,2000(12)
5.林越英.對中國發展會展旅遊的若干問題的探討[J].旅遊學刊,2002,17(4)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