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哲學與人生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哲學與人生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22 02:40:04

❶ 急求1500字哲學與人生論文

人們常說環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的確,不同的環境能給人帶來大小不同的影響,只不過相對來說有些人情況明顯一點。但環境不能把一個人發生質的變化,就好比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改變的那部分就好比是物理變化,從根本上說,當我們把握好「質」(即思想和內心世界),就不會發生化學變化。因為:是我們自身的思想和感受而非外部環境造就了我們的生活閱歷。第八節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出現在05年超女中的一首歌:「想唱就唱,要唱的響亮,即使沒有人為我鼓掌。。。」是啊,想唱就唱,不受任何束縛,任何約束,只要自己開心這就是屬於我們的自由。當一個人感覺受壓抑時,他的思想和情感定勢已經被自己內心那種條條框框所圈定,而這些圈定不是外部環境所為,也不是別人所為,正是他自己。當這些條條框框越圈越多時,我們會想當然的認為它是正確的,並對它深信不疑。打個比方說:很多人到某一風景區遊玩,每個人都用相機去選拍一些景物,通過焦點,有些人看到的或許是山,有些人看到的或許是水,所以每個人所看到的都對眼前的風景有著不同的感受和觀點,但你不能把自己所得的感受和觀點強加與人,讓別人也符合你的想法,更不能想當然的認為如果別人不符合你的想法,他就是錯誤的。再繼續下去,更為糟糕的是,我們用這種習慣的思維定勢去解決其他更多的問題,那麼就永遠無法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全面的認識。常常受制於這種自我認同感覺當中,會讓你對這個世界越看越狹隘,導致你無法看到更多更美的東西。所以我們要擺脫這種條框的思維支配,要很好的把握局限性和自我認同感的相互利用,做到這一點你就會成為萬綠層中的一點紅了。第九節生活的事,總是越想越復雜,請把自己搞的越簡單越好。很多情況下一些復雜的事物令我們頭昏目漲,擾亂我們的思緒,打亂我們的正常生活。但這些復雜又是如何產生?從何而來呢?其實我們的思維情感定勢從本質上而言是不正確的,不自然的。很多「復雜」都是我們想當然想出來的。那麼這些想當然會影響著我們對生活做出的反應,這些反應讓我們疲憊不堪,耗費著大量的精力,同時也占據著我們太多的空間,沒有了空間的生活就失去了活力。 事實上是空間無處不在,不管是在獨處中寧靜,還是在繁華中喧囂,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空間里。只不過你沒意識到,因為你的腦子被想當然纏繞,塞的太滿,終日為個人世界營營役役,在圍著自己打轉。但不管你是個如何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抑或這個「自我」如何人排斥一切外來因素,簡單和空間這兩個因素都客觀地存在於我們的內心世界,只是你沒有去尋找而已。當我們的心靈得到凈化,當我們超越了自己,我們便走進了這個空間,這個境界中充滿著愛和美的事物,這個境界的一切都是簡單和簡約的,它會讓我們的生活無處不是生機。第十節 時間不能倒流。沒有人能改變過去,也沒有人能預知未來。不能改變和無法預知的都不能給我們現在的生活帶來什麼。所以我們要把視覺和聽覺集中於當下,去關注當下的感受,在這中感受中去靜靜地體會和享受萬事萬物間的和諧統一,讓超然意識賦予我們更清醒的頭腦,更高的智慧,運用更高的智慧去鑒賞、辨析一切世界美好的事物。最基本的就是你應該明白你現在在做什麼?你真的是清醒的在做著這件事嗎?在人生這條路上,你是否注意到眼前的風景?一條路走來只顧幻想著能不能達到目的地,或是達到目的地後是什麼樣子,因為精力不集中,分心走神而錯過了眼前最美好的風景,這不是我們所求的。第十一節 我們生活在一個自由的社會和國度。我們每個人的言論和思想都自由的,它可以馳騁在一個無限的空間,但一旦我們被自己的思維情感定勢束縛了手腳,我們還擁有這種真正的自由嗎?一個有條理、清晰的思維方式能讓我們更具創造性,思想更具穿透力。 大膽說出你的想法,放開你的思維,沖出局限性的束縛,你的智慧就會大放異彩!《在單位里,有一次我設計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案,卻因為害怕不被採納遭到批評而久久不敢拿給領導看。後來這套方案也被另一個同事想到並呈報給領導,方案被採納了,同事不但晉升高級管理,從此也拿上了高薪。令我對自己悔之莫及。並非我羨慕他的升遷和高薪,而是覺得自己也擁有同樣的智慧,卻受制與擔心和害怕失敗的局限性而落後一步。》當你決策一件事時,大膽地說出你的想法,展開你豐富的想力吧!!

❷ 求哲學與人生的關系論文1500字左右

前 言

有人認為一部哲學史便是人類自我覺醒、自我發現與成長歷程的紀錄,當人類在自己存活的自然環境中覺醒,發現到人與自然的區別之後,便開始嘗試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發掘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人類幡然醒悟到認識人自身、解開生命之謎、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生命在自然中奮斗、存活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說認識人本身,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終極關懷的首務。從剛開始素樸的理解到現在多學科的發展,例如,醫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等,一言以蔽之,無不是在探究與解釋人類生命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而已。

然而由於近代以來,學術的分工,專門化、部門化的發展,固然深化了各個層面的理解,相對的,也造成各個學科都只偏重研究人類的某一個面向;再則由於受到實證主義的影響,各學科對人的研究也都傾向於把人當作一個客觀事實來研究,並嘗試經由經驗歸納去表述和證明「人」這一客觀事實。長期以來,造成人被當作一個客觀的存在物來觀察,並且被割裂地去研究。相較於這種割裂分析的研究,哲學則採取較為宏觀、整體的觀點去思索人的問題,哲學不是將人割裂地、當作一個客觀對象而已,哲學所要研究的是做為一個整全的人是什麼;主要探究的不只是當下的人,而是探索人始終是什麼的問題。主要問題有:人開始時是什麼?什麼力量賦與人去改變所遭遇到的環境?在主體性的意義上,屬於人自身的東西是什麼?人可以相信些什麼,能運思些什麼?人應當在什麼范圍內懷疑自身所要求的對象的確定性?人能對其自身所遭遇而又參與其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指望什麼?在艱難的人生過程中,人繼續生活的勇氣從何而來?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所接納的對象的人本身是什麼?人生命終止於何處?此種種便是哲學所探究人類生命問題的主要課題(赫爾曼。施密茨,1997,頁IX)。換句話說,從哲學立場整體地去探索生命,可以避免把人當作對象物、割裂的研究傾向;而且透過哲學性的探索,不僅只是知道現實上的「人是什麼」、「人能知道什麼」而已;更可以了解到作為一個理想的人,「應當做什麼」,「可以期望什麼」。如此哲學性探索的方向,可以作為人類謀劃未來,應當如何行事的參考,更是有關人的生命教育課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學科。有關探索生命的課題相當多,無法一一陳述,在此僅嘗試就哲學的立場擇要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問題。對其他生命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則可進一步閱讀有關生命哲學的相關著作。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

在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之前,首先必須要澄清的是究竟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問題。這個問題不是在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不是在問「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是有關「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的詢問;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是在追問「生命」本身有什麼意義。本文所要探討則是「生命的意義」本身是什麼。人的「生命」從人類受胎開始就已經存在了,但是「生命的意義」並不是始於人的受胎成形,也不是天生現成的,而是人在有所自覺之後才開始自己構畫賦與的。誠如諾齊克(Nozick)所說的:「生命的意義:一個人根據某種總體計畫來構畫他的生命,就是賦與生命意義的方式;只有有能力這樣構畫他的生命的人,才能具有或力求有意義的生命。」(尼古拉斯.布寧、余紀元,2001,頁596)「生命的意義」是人類自我所賦與的,是在人們根據某個總體計畫,或者說是依照某個總體的生命藍圖來構畫自己的生命方向時才賦加上去的,也就是說隨著每個人所選擇總魯生命藍圖的不同,所構畫出的「生命的意義」也有所差異。在這層理解之下,當我們面對生命,或許不必先急著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要先問:「人應該如何賦與生命意義」,或者說:「人應該如何去構畫出生命的意義」,只有人們開創了自己生命的意義,而後才能去追問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去對人所建構出來的生命意義進行肯認。因此不必惋嘆生命沒有意義,畢竟「生命的意義」是在每一個人如何去構畫自己「生命」的活動中賦與的,責任在每一個賦與生命意義的人,只有人們去構畫自己的生命,並努力成就自己的生命,生命才活出了意義。

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一個人想要活出生命意義的人,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自我立定志向、目標去找尋一個總體計畫或是總體生命藍圖,依照這個總體生命藍圖去構畫自己的生命,同時能夠貫徹實行自己的構畫,才能活出自我生命的意義。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會根據宗教的計畫來構畫自己的生命,並活出具宗教意義的生命;一個注重傳統的人,可能選擇根據傳統的計畫來構畫自己的生命,並活出承襲傳統的生命意義;一個凡事要求合理化的人,可能根據各種不同的理論模型來構畫自己的生命,過著他所認為的合理的生活;……。無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選擇、找到了什麼樣的總體生命藍圖;然而依照該計畫來構畫生命,進一步活出有意義的生命,並不是件簡單的工作。因為總體生命藍圖不是現成的羅列在眼前,任由我們隨意去評比揀選,就可以對我們的生命活動產生影響力的;總體的生命藍圖必須要內化為自己堅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才能影響生命的方向。

一、總體生命藍圖的內化與建構--一種永恆的追求

總體生命藍圖在內化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的過程中必須經過漫長而艱辛的磨鍊:人必須經過一段不斷選擇、結構、解構、重構的接受過程。這個內化的過程從人們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從我們開始會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去詢問「為什麼」並努力找尋解答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從事一種建構的謀劃,至於說要到人生的那個階段才構畫冗成滿則不得而知,或許可以說人終其一生都在構畫一個總體而完整的生命藍圖,這是人終極的追求。這並不是說要構畫完成一個最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人的生命才有意義;事實上,隨著個人生命的成長與發展,隨著個人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之增廣,個人所構畫出的總體生命藍圖有其廣度及深度上的差異,每個階段的完成,對個人而言都有其階段性的意義;只不過對一個追求成為完備的人而言,永遠不會停滯於現階段的完成,因為他明白只有不斷地開拓總體生命藍圖的廣度與深度,個人的生命意義,才能不斷地開展。總之,內化到個人心中的總體生命藍圖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是開放的,一個可以不斷擴展與加深的內在世界,所以人與其說是在找尋一個總體的生命藍圖,不如說是人在心中不斷地調整與構畫著一個較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而正是因為這個永恆的追求,使人生命的意義具有了無限開展的可能性。

二、建構內在總體生命藍圖的重要性

人究竟該如何在心中建構總體的生命藍圖呢?簡單地說,就是「即事而問」,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斷地去扣問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及問自己「為什麼如是存在」、「為什麼展現如是的生命現象」並積材地去找尋解答。在人生過程中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問「是什麼」,與問「為什麼」是兩個不同的發問。「是什麼」的發問,主要意味著我們想要進一步了解所遭遇到的事物本身的結構如何?這個事物本身有那些特性?這個人事物本身之所以為人事物自身的本質又是什麼的問題;而問「為什麼」的問題則並不只是想要去認識人事物本身是什麼而已,「為什麼」的發問是人們企圖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進行解釋與理解,企圖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納入到他個人內在意義世界時的一種提問。接觸過小孩子的讀者,大概都領教過他們每事必問的工夫吧?!一連串的「為什麼」時常會問到大人們無力招架,或感到困窘,甚或有時會因為不耐煩而惱怒。小孩子真的是每事必問,這為什麼這樣,那為什麼那樣,何止十萬個為什麼!孩子這一連串「為什麼」,意謂著在孩子的小腦袋瓜子里正在尋求一個解釋、一種答案,以便去編織一個對自我而言充滿意義的世界,他必須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一一在他腦袋中加以編碼連結,使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能納入到他意識中原本已經自我建構的意義網路中而得到安頓與理解,才會使孩子暫時的停止發問。若是面臨到無法理解的人事物,也就是無法將現實中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納入原先已經構成的內在意義網路,孩子們就會又開始進行這個「為什麼」的提問過程。在詢板與找尋解答的過程中,孩子不只是將獲得的答案納入一己原先構畫的網路中,同時也開始去對原先建構起來的意義網路進行解-相應新的人事物,調整自己原本建構起來的意義網路,直到重構出一個可以將所遭遇到的、新的人直物一一納進來的意義網路為止。這個相應於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不斷地追問「為什麼」並找尋解答的過程,並因此而建構起來的內在意義世界,就是一個已經內化為個人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的總體生命藍圖。

人的真實生命是在與情境的互動中展開的,相對於人的內在世界,外在世界雖然是被給與的,但是外在世界也必須被人的內在理智所掌握,並稚有經過人的詮釋才能被人理解。人雖然是世界的一個部分,但是人必須經過不斷的與世界交往互動,並經過人不斷地去向世界追問「為什麼」,從而為自己的提問找尋答案,再三琢磨確認,才能消除內心對世界的陌生感,有了這種確切的認知,人在生存世界之中,才能逐漸獲得一種安居其中的熟悉感及確定自己該如何行事的方向感。如果仔細觀察,或許會發現當孩子們面對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事物時,「為什麼」、「是什麼」的發問特別多,多到令大人們覺得有些聒噪了,換個角度想想,似乎這也意味著這個孩子急著重構自己內在的意義世界,因為他原本建構起來的內在意義世界,無法安置所面臨的哀的人事物;孩子的聒噪,顯示了孩子無法將新的人事物納人內心意義世界時,內心引發的焦慮不安,及不知所措、失去行動方向感的困窘。所以說對所遭遇到人事物去追問「為什麼」的問題,並找尋解答的努力,絕不只是哲學家們無聊的思想游戲而已,基本上這種活動,是參與生存世界中的人,企圖在心中構成總的生命藍圖,活出生命意義的嚴正活動。有意義的生命,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轉化成為可理解的,並且能運用在實際生存情境中,去獲得一種熟悉戊及決定行動的方向感,讓人安居在生存世界中而不致焦慮不安、不知所措。

三、建構內在總體生命藍圖的可能方式

如前所述,人是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斷地去扣問「為什麼」並努力找尋解答的過程中建構起生命藍圖的。根本而言,找尋解答的方式非常的多,比如我們問說:「為什麼我會感到痛苦?」一方面我們可以對這個問題提出生理學角度的解釋,亦即把痛苦當作一種生理現象,並去描述痛苦的生過程;另方面我們也可以提出宗教上的解釋,將痛苦解釋成源自人本身的無名;或者也可以從心理的角度來理解,將痛苦理解成是某種心理狀態;……總之,找尋解答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同一件生命事件,放在不同的脈絡中則展現不同的意義。換句話說,生命的意義是如何的,決定在我們將生命現象放在什麼樣的脈絡背景中去理解。

醫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乃至哲學,所有的知識都足以提供人們作為理解生命現象的背景。所以廣讀這些學科的知識,可以幫助人們走出狹隘的認知,而廣泛的理解生命現象,從而在其中揀擇、構成總體的生命藍圖。但必須要指出的是,無論我們採取那一個學科領域對人的研究成果來理解生命現象,所構成的總體生命藍圖,仍只是一種思想的存在或是意識的存在。這種思想的或是意識的生命藍圖,所能解決的不過是我們理論理性的要求,滿足我們知性上合理化的需求而已。不可諱言的,凡事要撾有一個合理化的解答,對人類的生存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我們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去思索「為什麼」的問題,而各種知識性的理論模式,都是勇於嘗試解答者,盡可能的為我們提供一種可能的、理解生命現象的途徑。然而人類的認識能力終究是有限的,生命對我們而言永遠是個待解的謎,我們似乎永遠無法知道生命「為什麼如此」,對一個明白自己認識限度的人而言,再完備的理論體系,都無法完全安頓他對生命的提問。如果他還堅持要問「為什麼」,那麼似乎要尋求其他的解答途徑了。在這種狀況下,訴諸傳統、信仰都是可以嘗試的途徑,也是一般較熟悉的途徑。

不過以下所要討論的並不是傳統的或是信仰的答解途徑,而是較為人們所忽略的另一種途徑,亦即人透過身體與周圍的一切保持不斷的互動關聯時,身體所體會和感受到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

❸ 關於哲學與人生的論文

人生哲學與人生觀
...
在艱難的人生過程中,人繼續生活的勇氣從何而來?超越版自身權、超越自身所接納的對象的人本身是
...
www.biyelunwen.cn/show.asp?id=10414

❹ 哲學與人生5000字論文

哲學,在絕大多數人眼中是一個神秘而又陌生的一個字眼。沒錯,在許多哲學家身上我們能找到事例來證明哲學是多麼的獨具一格,他們的思想高深莫測,難以理解,他們的生活也總是與常人格格不入,甚至有的人是我們眼中的「瘋子」。哲學永遠是一個只屬於少數人的事業,只有那些有閑暇時間思考的關注者才能適應哲學的孤獨。
哲學是孤獨的,因為他必須具有那種批判的精神,只有批判的哲學才能成為前進的一股力量。有批判才能有前進,這是所有哲學家應有的專業素養。批判的第一步就是懷疑,不僅僅是以一種肯定的接受的眼光對待現實的世界,反之必須要有所疑問。哲學的批判當然不是怨婦般的抱怨或者是為利益的爭奪,最重要的是藉助理性之光,並加以實踐得出規律,在規律中獲得真理。笛卡爾那句著名的「我思故我在」正是在普遍懷疑的基礎上得來的。馬克思則是對資本主義進行了無情的批判為我們帶來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帶來了對未來社會主義的追求嚮往,批判是哲學永葆青春的不竭動力,使得哲學成為一團永恆的活火又或者是激盪心靈的流水。哲學不是哲學史,也不僅僅是某些哲學家的只言片語,哲學關注現在,關注歷史,更關注未來。哲學家的許多發現即使當時不能得到證明,在未來卻成為了真理,所以說偉大的哲學家不是屬於現在屬於自己,而是屬於未來屬於全人類,他們為人類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❺ 求大神做一篇哲學與人生的論文,急需

不算很難啊,自己不會?

❻ 求哲學與人生論文一篇,謝絕摘抄,2500字以上

論艾思奇哲學人生中的人生哲學

【摘要】 艾思奇的人生是哲學的人生,其哲學的人生充滿著他踐行人生哲學的智慧。改革開放以後,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背景下,學術界重新掀起研究艾思奇哲學思想的熱潮,自有其歷史和邏輯的必然性,一方面緣於艾思奇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上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是新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多年來,學界對艾思奇哲學思想的研究雖有貢獻,但仍有不能讓人滿意之處。主要表現為:其一,對其建國後50至60年代所參與的哲學三大論戰研究甚少,尤其是關於一分為二與合二而一的問題所涉更少。即使有些文章論及至此,也不是很深刻;其二,對其馬克思主義哲學大眾化、現實化的方法論意義研究不夠;其三,是缺少對艾思奇人生哲學思想的研究,其中不僅缺少專題性、系統性的研究,甚至連普通的研究文章都少見。為了彌補前人研究上的某些缺憾,又鑒於自身學識與資料的限制,我以艾思奇的人生哲學為主題,努力做好以下兩項工作:第一,從科學的人生哲學、批判的人生哲學、革命的人生哲學、奉獻的人生哲學四個方面對艾思奇的人生哲學展開討論,力求展現艾思奇哲學人生中的人生哲學智慧,深化對艾思奇哲學思想的研究。揭示艾思奇的人生哲學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各部分之間相互交織、相互滲透,從某種角度講,每一部分的內容都兼涵著其他三部分的內容。第二,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及系統的闡發與評述,梳理艾思奇的理論貢獻及局限,以期為新時期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化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教訓。本文的貢獻在於:第一,第一次較為系統地研究了艾思奇的人生哲學,從而拓寬了艾思奇哲學思想研究的途徑。第二,第一次揭示了艾思奇的人生哲學是科學的而非玄學的;是批判的而非調和的;是革命的而非腐朽的;是奉獻的而非索取的。第三,嘗試性地將側重理論層面的「體系的人生哲學」與側重踐行層面的「體現的人生哲學」協調起來,豐富、拓展了「人生哲學」的內涵與外延。研究中我們注意到艾思奇的成功主要基於這樣幾點,其一,是時代的需要;其二,是基於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科學性;其三,是基於理論家們創造性工作(如哲學通俗化、大眾化等)。這三者如若缺一項,都不可能獲得這樣的成功,取得如此的成就。其中的經驗和教訓是發人深省的,我們應該深刻反思今天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工作何以達不到預期效果?當然,在充分肯定艾思奇卓越貢獻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忽視艾思奇哲學思想中的某些片面性、局限性,但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他個人也是難於避免的。辯證地看,這些片面性、局限性本身也是我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大眾化和現實化的反向度的經驗和教訓,更需引起注意。

【關鍵詞】 人生哲學; 艾思奇; 革命戰士; 理論學者

❼ 有關哲學與人生的論文1500字

人生觀問題離不開世界觀和歷史觀。對待人生一些根本問題的回答都是與世界觀、歷史觀相聯系的。共產主義人生觀是無產階級世界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關於人生意義、價值、目的的基本觀點,完全是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依據的。
首先,人生觀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是對人的本質、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理解。正是在這個基礎點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為共產主義人生觀奠定牢固的理論基石。馬克思主義哲學關於世界的本質和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的觀點,使得馬克思主義在思考人的生命的意義時突破了歷來著眼於人的生物性和人壽長短的局限。人與自然的關系不同於其它動物與自然的關系。人在自然界中處於一種特殊地位,原因在於人是能進行自覺勞動的創造性動物。人的創造能力使得人超越其它動物之上。世界上只有人為自己創造了一個人化的世界,創造了自然界本來不存在的東西。
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正如其它生命一樣不是永恆的。人的生命的意義在於它的創造性。人的一生很短,如果盡干壞事,又會被世人感到太長。如果在有限的生命中充分發揮它的創造作用為社會作出貢獻,這種生命光輝而充實。人的生命的創造意義並不僅僅限於生時。不少人生時寂寞、窮困、潦倒,甚至為人誤解,頻遭摧殘,可死後被重新發現,再現輝煌。許多學術著作亦復如此。生時無法出版,死後成為不朽之作。這說明生命的長短並不是人的生命意義的關鍵所在。
人不僅是創造性的動物,而且是社會性的動物。這兩者是不可分離的。馬克思說過:「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恩格斯選集》新版第1卷第56頁)這就是說,離開了社會,離開了人與人的相互關系,是無法說清人生的意義和價值的。如果僅僅把人看成孤立的個體,必然把人的生命看成一支短短的暫時點燃的蠟燭,很快化為灰燼。從人的社會本性出發,把人作為社會成員來考察,就會看到,人的一生雖然短暫,但由個人組成的社會卻是久遠的。人不是一支短短的蠟燭,而是由人類組成的火炬。每一代人都應該把它燒得更旺。這同時也就是把個體的生命由暫時變為永恆、有限變為無限。這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沒有對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人的社會本質的正確理解是不可能的。
其次,生與死的問題,是人生觀中最重要、最難解決的問題。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從自然規律和社會規律兩方面對生與死的問題作了回答。
人作為一個有生命的個體是自然存在物,它與宇宙中的一切生命現象一樣,必然是有生有死、有始有終。人的自然壽命有限,而且只有一次。追求長生久視、成仙成佛,都是宗教唯心主義的幻想。辯證法的規律是理解生與死的鑰匙。毛澤東把死稱為辯證法的勝利。
對生與死的理解不能僅僅以自然規律為依據,而必須求之於社會規律。同樣是生,有的生得偉大,有的苟且偷生;同樣是死,有的死得偉大,有的死得窩囊。所謂重於泰山、輕於鴻毛講的就是死的意義問題。這個死的意義是人生觀的重要內容。可以說,英雄與懦夫、留名千古與遺臭萬年的分界線往往決定於對死亡的態度。中國古訓臨難毋苟免,講的就是氣節,也是對待死亡的態度。死亡中最壯烈最感人的是為事業、為正義而獻身,死在刑場和戰場上。我們不僅要以哲學家的通達服從自然規律來對待自然的死亡,而且要以革命家的氣概以視死如歸的勇氣對待為正義和真理而獻身的死亡。前者是智者,後者是勇者。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烈士的名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是對死的認識的最高境界,是對死的意義理解的通達至極,是勇者與智者的結合,是以對自然規律與歷史價值認識為依據的人生態度。

❽ 求一篇中專《哲學與人生》論文

哲學與人生讀後感

「人當用理性反省經驗的時候,才是真正清醒的時刻」。不過,理性思考有時候是很困難的,生活中的許多問題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也經常因此,一句「明天再說吧!」到最後乾脆不想,就是因為實在想不清楚,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復雜的事情發生。其實這也正是我想學習哲學的原因,只有學會用哲學性的思維,來思考這些事,才能更快的解開這些迷霧。書中有一段話我很喜歡,也在此摘錄下來,做為對自己的勉勵吧!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後,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 書中給出的關於培養智慧的啟示案例: 愛因斯坦曾說過「專家只是訓練有素的狗。」這句話的用意並不在罵人,而是要提醒我們,不要只是做一個專家,還要設法透過自己的知識進一步體驗到智慧。智慧也有其自身的特點,總結為兩點:「完整」與「根本」。 舉兩個例子來說明: 許多人因生活環境從小就在責罵聲中長大,形成了氣質自卑,甚至認為自己的人生都是黑暗的。然而難道人生就真的只有這短短20、30年就可以決定了嗎?林肯曾為人刷盤子,低人一等的生活非但沒有讓他屈服,反而激發了他的鬥志,他始終沒有放棄學習的信念。人只要還沒有進棺材,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要把生命視為一個整體,對任何事情成敗得失的判斷,都不能只看某一點,而要考量整體生命。只有完整的看待,才能夠在面臨挫折的時候,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發,以及在得意的時候知所收斂。 人活在世界上,有些問題只是表面的小問題,而有些問題則是屬於根本的大問題。生死就是最根本的大問題。除了生死的問題以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也屬於根本的問題。譬如:人為什麼有不一樣的命運及不一樣的遭遇?為什麼有些人做壞事卻沒有遭受報應?為什麼有些人生下來就必須受苦受難? 總的來說,培養智慧代表要超越感性的限制,慢慢在知識的范圍裡面奠定基礎。有了基礎之後就要進一步達到完整而根本的境界,而這個境界和個人主體的覺悟和體驗有關。這里的覺悟是要我們放棄個人成見,去發現真理,所謂「道並行而不悖」,通往目標的道路並不是只有一條。而體驗是需要人來完成的。如果光是敘述各種道理與格言,而沒有自己去體驗的話,到了最後還是只能在知識的迷霧中打轉。當克服身體的惰性,讓自己的心靈更加自由,去接受體驗的時候,由體驗去印證價值,那麼隨著生命的成長,他的經驗將越來越豐富。

❾ 求一篇中職生〈哲學與人生〉論文…謝謝

有人認為一部哲學史便是人類自我覺醒、自我發現與成長歷程的紀錄,當人類在自己存活的自然環境中覺醒,發現到人與自然的區別之後,便開始嘗試去了解自然、了解自己,發掘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系,更重要的是人類幡然醒悟到認識人自身、解開生命之謎、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生命在自然中奮斗、存活的真正目的,也就是說認識人本身,追求生命的意義,才是人終極關懷的首務。從剛開始素樸的理解到現在多學科的發展,例如,醫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等等,一言以蔽之,無不是在探究與解釋人類生命過程中的各種現象而已。

然而由於近代以來,學術的分工,專門化、部門化的發展,固然深化了各個層面的理解,相對的,也造成各個學科都只偏重研究人類的某一個面向;再則由於受到實證主義的影響,各學科對人的研究也都傾向於把人當作一個客觀事實來研究,並嘗試經由經驗歸納去表述和證明「人」這一客觀事實。長期以來,造成人被當作一個客觀的存在物來觀察,並且被割裂地去研究。相較於這種割裂分析的研究,哲學則採取較為宏觀、整體的觀點去思索人的問題,哲學不是將人割裂地、當作一個客觀對象而已,哲學所要研究的是做為一個整全的人是什麼;主要探究的不只是當下的人,而是探索人始終是什麼的問題。主要問題有:人開始時是什麼?什麼力量賦與人去改變所遭遇到的環境?在主體性的意義上,屬於人自身的東西是什麼?人可以相信些什麼,能運思些什麼?人應當在什麼范圍內懷疑自身所要求的對象的確定性?人能對其自身所遭遇而又參與其中的日常生活和活動指望什麼?在艱難的人生過程中,人繼續生活的勇氣從何而來?超越自身、超越自身所接納的對象的人本身是什麼?人生命終止於何處?此種種便是哲學所探究人類生命問題的主要課題(赫爾曼。施密茨,1997,頁IX)。換句話說,從哲學立場整體地去探索生命,可以避免把人當作對象物、割裂的研究傾向;而且透過哲學性的探索,不僅只是知道現實上的「人是什麼」、「人能知道什麼」而已;更可以了解到作為一個理想的人,「應當做什麼」,「可以期望什麼」。如此哲學性探索的方向,可以作為人類謀劃未來,應當如何行事的參考,更是有關人的生命教育課程中所不可或缺的學科。有關探索生命的課題相當多,無法一一陳述,在此僅嘗試就哲學的立場擇要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問題。對其他生命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則可進一步閱讀有關生命哲學的相關著作。

什麼是「生命的意義」

在探討如何活出生命的意義之前,首先必須要澄清的是究竟什麼是「生命的意義」問題。這個問題不是在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也不是在問「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什麼是有關「生命」的本質是什麼的詢問;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是在追問「生命」本身有什麼意義。本文所要探討則是「生命的意義」本身是什麼。人的「生命」從人類受胎開始就已經存在了,但是「生命的意義」並不是始於人的受胎成形,也不是天生現成的,而是人在有所自覺之後才開始自己構畫賦與的。誠如諾齊克(Nozick)所說的:「生命的意義:一個人根據某種總體計畫來構畫他的生命,就是賦與生命意義的方式;只有有能力這樣構畫他的生命的人,才能具有或力求有意義的生命。」(尼古拉斯.布寧、余紀元,2001,頁596)「生命的意義」是人類自我所賦與的,是在人們根據某個總體計畫,或者說是依照某個總體的生命藍圖來構畫自己的生命方向時才賦加上去的,也就是說隨著每個人所選擇總魯生命藍圖的不同,所構畫出的「生命的意義」也有所差異。在這層理解之下,當我們面對生命,或許不必先急著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而要先問:「人應該如何賦與生命意義」,或者說:「人應該如何去構畫出生命的意義」,只有人們開創了自己生命的意義,而後才能去追問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去對人所建構出來的生命意義進行肯認。因此不必惋嘆生命沒有意義,畢竟「生命的意義」是在每一個人如何去構畫自己「生命」的活動中賦與的,責任在每一個賦與生命意義的人,只有人們去構畫自己的生命,並努力成就自己的生命,生命才活出了意義。

如何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一個人想要活出生命意義的人,首要的工作就是要自我立定志向、目標去找尋一個總體計畫或是總體生命藍圖,依照這個總體生命藍圖去構畫自己的生命,同時能夠貫徹實行自己的構畫,才能活出自我生命的意義。一個有宗教信仰的人可能會根據宗教的計畫來構畫自己的生命,並活出具宗教意義的生命;一個注重傳統的人,可能選擇根據傳統的計畫來構畫自己的生命,並活出承襲傳統的生命意義;一個凡事要求合理化的人,可能根據各種不同的理論模型來構畫自己的生命,過著他所認為的合理的生活;……。無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選擇、找到了什麼樣的總體生命藍圖;然而依照該計畫來構畫生命,進一步活出有意義的生命,並不是件簡單的工作。因為總體生命藍圖不是現成的羅列在眼前,任由我們隨意去評比揀選,就可以對我們的生命活動產生影響力的;總體的生命藍圖必須要內化為自己堅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才能影響生命的方向。

一、總體生命藍圖的內化與建構--一種永恆的追求

總體生命藍圖在內化為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的過程中必須經過漫長而艱辛的磨鍊:人必須經過一段不斷選擇、結構、解構、重構的接受過程。這個內化的過程從人們還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從我們開始會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去詢問「為什麼」並努力找尋解答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從事一種建構的謀劃,至於說要到人生的那個階段才構畫冗成滿則不得而知,或許可以說人終其一生都在構畫一個總體而完整的生命藍圖,這是人終極的追求。這並不是說要構畫完成一個最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人的生命才有意義;事實上,隨著個人生命的成長與發展,隨著個人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之增廣,個人所構畫出的總體生命藍圖有其廣度及深度上的差異,每個階段的完成,對個人而言都有其階段性的意義;只不過對一個追求成為完備的人而言,永遠不會停滯於現階段的完成,因為他明白只有不斷地開拓總體生命藍圖的廣度與深度,個人的生命意義,才能不斷地開展。總之,內化到個人心中的總體生命藍圖不是一個封閉的世界,而是開放的,一個可以不斷擴展與加深的內在世界,所以人與其說是在找尋一個總體的生命藍圖,不如說是人在心中不斷地調整與構畫著一個較完整的總體生命藍圖,而正是因為這個永恆的追求,使人生命的意義具有了無限開展的可能性。

二、建構內在總體生命藍圖的重要性

人究竟該如何在心中建構總體的生命藍圖呢?簡單地說,就是「即事而問」,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斷地去扣問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及問自己「為什麼如是存在」、「為什麼展現如是的生命現象」並積材地去找尋解答。在人生過程中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問「是什麼」,與問「為什麼」是兩個不同的發問。「是什麼」的發問,主要意味著我們想要進一步了解所遭遇到的事物本身的結構如何?這個事物本身有那些特性?這個人事物本身之所以為人事物自身的本質又是什麼的問題;而問「為什麼」的問題則並不只是想要去認識人事物本身是什麼而已,「為什麼」的發問是人們企圖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進行解釋與理解,企圖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納入到他個人內在意義世界時的一種提問。接觸過小孩子的讀者,大概都領教過他們每事必問的工夫吧?!一連串的「為什麼」時常會問到大人們無力招架,或感到困窘,甚或有時會因為不耐煩而惱怒。小孩子真的是每事必問,這為什麼這樣,那為什麼那樣,何止十萬個為什麼!孩子這一連串「為什麼」,意謂著在孩子的小腦袋瓜子里正在尋求一個解釋、一種答案,以便去編織一個對自我而言充滿意義的世界,他必須對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一一在他腦袋中加以編碼連結,使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能納入到他意識中原本已經自我建構的意義網路中而得到安頓與理解,才會使孩子暫時的停止發問。若是面臨到無法理解的人事物,也就是無法將現實中所遭遇到的人事物納入原先已經構成的內在意義網路,孩子們就會又開始進行這個「為什麼」的提問過程。在詢板與找尋解答的過程中,孩子不只是將獲得的答案納入一己原先構畫的網路中,同時也開始去對原先建構起來的意義網路進行解-相應新的人事物,調整自己原本建構起來的意義網路,直到重構出一個可以將所遭遇到的、新的人直物一一納進來的意義網路為止。這個相應於所遭遇到的人事物,不斷地追問「為什麼」並找尋解答的過程,並因此而建構起來的內在意義世界,就是一個已經內化為個人世界觀、人生觀或人觀的總體生命藍圖。

人的真實生命是在與情境的互動中展開的,相對於人的內在世界,外在世界雖然是被給與的,但是外在世界也必須被人的內在理智所掌握,並稚有經過人的詮釋才能被人理解。人雖然是世界的一個部分,但是人必須經過不斷的與世界交往互動,並經過人不斷地去向世界追問「為什麼」,從而為自己的提問找尋答案,再三琢磨確認,才能消除內心對世界的陌生感,有了這種確切的認知,人在生存世界之中,才能逐漸獲得一種安居其中的熟悉感及確定自己該如何行事的方向感。如果仔細觀察,或許會發現當孩子們面對新的環境,接觸新的人事物時,「為什麼」、「是什麼」的發問特別多,多到令大人們覺得有些聒噪了,換個角度想想,似乎這也意味著這個孩子急著重構自己內在的意義世界,因為他原本建構起來的內在意義世界,無法安置所面臨的哀的人事物;孩子的聒噪,顯示了孩子無法將新的人事物納人內心意義世界時,內心引發的焦慮不安,及不知所措、失去行動方向感的困窘。所以說對所遭遇到人事物去追問「為什麼」的問題,並找尋解答的努力,絕不只是哲學家們無聊的思想游戲而已,基本上這種活動,是參與生存世界中的人,企圖在心中構成總的生命藍圖,活出生命意義的嚴正活動。有意義的生命,意味著我們可以將所遭遇到的人事物都轉化成為可理解的,並且能運用在實際生存情境中,去獲得一種熟悉戊及決定行動的方向感,讓人安居在生存世界中而不致焦慮不安、不知所措。

三、建構內在總體生命藍圖的可能方式

如前所述,人是在日常生活的遭遇中,不斷地去扣問「為什麼」並努力找尋解答的過程中建構起生命藍圖的。根本而言,找尋解答的方式非常的多,比如我們問說:「為什麼我會感到痛苦?」一方面我們可以對這個問題提出生理學角度的解釋,亦即把痛苦當作一種生理現象,並去描述痛苦的生過程;另方面我們也可以提出宗教上的解釋,將痛苦解釋成源自人本身的無名;或者也可以從心理的角度來理解,將痛苦理解成是某種心理狀態;……總之,找尋解答的方式可以是多樣,同一件生命事件,放在不同的脈絡中則展現不同的意義。換句話說,生命的意義是如何的,決定在我們將生命現象放在什麼樣的脈絡背景中去理解。

醫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學科,乃至哲學,所有的知識都足以提供人們作為理解生命現象的背景。所以廣讀這些學科的知識,可以幫助人們走出狹隘的認知,而廣泛的理解生命現象,從而在其中揀擇、構成總體的生命藍圖。但必須要指出的是,無論我們採取那一個學科領域對人的研究成果來理解生命現象,所構成的總體生命藍圖,仍只是一種思想的存在或是意識的存在。這種思想的或是意識的生命藍圖,所能解決的不過是我們理論理性的要求,滿足我們知性上合理化的需求而已。不可諱言的,凡事要撾有一個合理化的解答,對人類的生存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因為我們總是不可避免的會去思索「為什麼」的問題,而各種知識性的理論模式,都是勇於嘗試解答者,盡可能的為我們提供一種可能的、理解生命現象的途徑。然而人類的認識能力終究是有限的,生命對我們而言永遠是個待解的謎,我們似乎永遠無法知道生命「為什麼如此」,對一個明白自己認識限度的人而言,再完備的理論體系,都無法完全安頓他對生命的提問。如果他還堅持要問「為什麼」,那麼似乎要尋求其他的解答途徑了。在這種狀況下,訴諸傳統、信仰都是可以嘗試的途徑,也是一般較熟悉的途徑。

不過以下所要討論的並不是傳統的或是信仰的答解途徑,而是較為人們所忽略的另一種途徑,亦即人透過身體與周圍的一切保持不斷的互動關聯時,身體所體會和感受到的、身體化的總體生命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