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服飾禮儀有哪些參考文獻
服飾禮儀是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為了相互表示尊重與友好,達到交往的和諧而體現在服飾上的一種行為規范。
服飾是一種文化,它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物質文明發展的程度。服飾具有極強的表現功能,在社交活動中,人們可以通過服飾來判斷一個人的身份地位、涵養;通過服飾可展示個體內心對美的追求、體現自我的審美感受;通過服飾可以增進一個人的儀表、氣質,所以,服飾是人類的一種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一。要想塑造一個真正美的自我,首先就要掌握服飾打扮的禮儀規范,讓和諧、得體的穿著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美學修養,以獲得更高的社交地位。
在選擇服飾色彩的時候,不僅要考慮色彩之間的相配,還要考慮與著裝者的年齡、體形、膚色、性格職業等相配。
(一)服色與年齡
不論年輕人還是年長者都有權利打扮自己。但是在打扮時要注意,不同年齡的人有不同的著裝要求。年輕人的穿著可鮮艷、活潑和隨意些,這樣可以充分體現年輕人朝氣蓬勃的青春美;而中老年人的著裝則要注意莊重、雅緻、含蓄,體現其成熟和端莊,充分表現出成熟之美。但無論何種年齡段,只要著裝與年齡相協調,都可以顯示出獨特的韻味。
(二)服色與體形
天下人等,高矮胖瘦各得其所,不同的體形著裝意識有所區別。
對於高大的人而言,在服裝選擇與搭配上,要注意:服色宜選擇深色、單色為好,太亮太淡太花的色彩都有一種擴張感,使著裝者顯得更高更大。
對於較矮的人而言,服色宜稍淡、明快柔和些為好,上下色彩一致可以造成修長之感。
對於較胖的人而言,在服色的選擇上,應以冷色調為好,過於強烈的色調就更顯的胖。
對於偏瘦的人而言,服色選擇應以明亮柔和為好,太深太暗的色彩反而顯得瘦弱。
(三)服色與膚色
膚色影響者服飾配套的效果,也影響者服裝及飾物的色彩。但反過來說服飾的色彩同樣作用於人的膚色而使膚色發生變化。一般認為:
膚色發黃或略黑,粗糙的人,在選擇服色時應慎重。服色的調子過深,會加深膚色偏黑的感覺,使膚色毫無生氣;反之,也不宜用調子過淺的服色,色澤過淺,會反襯出膚色的黝黑,同樣會令人顯得暗淡無光。這種膚色的人最適宜選用的是與膚色對比不強的粉色系、藍綠色。最忌色澤明亮的黃、橙、藍、紫或色調極暗的褐色、黑紫、黑色等。
膚色略帶灰黃,則不宜選用米黃色、土黃色、灰色的服色,否則會顯得精神不振和無精打采。
膚色發紅,則應配用稍冷或淺色的服色,但不宜使用淺綠色和藍綠色,因為這種強烈的色彩對比會使膚色顯得發紫。
(四)服色與性格
不同的性格需要由不同的色彩來表現,只有選擇與性格相符的服色才會給人帶來舒適與愉快。性格內向的人,一般喜歡選擇較為沉著的顏色,如青、灰、藍、黑等;性格外向的人,一般以選用暖色或色彩純度高的服色為佳,如紅、橙、黃、玫瑰紅等。
(五)服色與職業
不同的職業有不同的著裝要求。如法官的服色一般為黑色,以顯示出莊重、威嚴;銀行職員的服色一般選用深色,這會給客戶以牢靠、信任的感覺。
⑵ 民族風格服飾講解
民族風的服飾也分很多種啊~像我的話個人偏好波西米亞的風格~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民族風啦·
一、整體性
1、形式美的統一。少數民族服飾中,衣服與飾品相依相存,構成完整的形式美。少數民族的配飾造型與色彩在服裝整體美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造型一般大而突出,色彩在整體搭配中常常起到強調與對比的作用。比如黑彝男子基本著裝是身穿黑衣黑褲、黑披肩(察爾瓦),左耳戴綴有紅絲線蜜蠟玉大珠,手腕戴銀龍大鐲,頭頂黑布英雄髻。細長錐形的英雄結,高高地伸出帕外,配上肩上披的「察爾瓦」,襯托得彝家漢子格外英武。倒向右側的英雄結與左耳的大型耳飾形成不對稱但卻均衡的關系,紅黃色的耳飾還起到點綴與強調的作用。
2、裝飾性的統一。裝飾是飾品的最主要功能。主體的審美需求是民族飾品發展的原動力與總體趨勢。比如蒙古族的頭飾、藏族披掛於全身的裝飾,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滇南彝族臘魯姑娘的銀泡圍腰具有突出的裝飾性,圍腰色彩鮮艷,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排有一顆顆銀泡,周圍有花邊相配,圍腰下部用花邊花線鑲制而成,每塊圍腰上鑲嵌銀泡最少200顆,多的達684顆。每逢節日,姑娘婦女繫上銀泡圍腰跳舞賽歌,銀光閃爍,耀眼奪目,別有一番風情。水族婦女的綉花圍腰打破水族服飾的黑藍色調,其裝飾意味十分顯著。
3、實用性的統一。少數民族服制形式的產生常常是與其勞動生活密切相關的,因此在服裝中還有一類如披肩、背墊等等,因其常常與身相隨,事實上已成為民族服飾的—種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從實用還是審美出發都可將它歸為飾品的一部分。如風格獨特的獨龍麻毯是獨龍族的一個特殊標志,五色麻布製成的獨龍毯自肩斜披至膝,顯得粗獷豪放的風格與古樸原始的風貌。還有納西族的羊皮披肩,彝族的「察爾瓦」等等都具有將實用與裝飾融為一體的效果。
二、文化性
民族飾品的文化特徵可以從宗教、社會與民俗幾個方面分析。
我國少數民族所佩戴的飾品在很大程度上都保持著該民族原始崇拜的意義。苗族是蚩尤的後代,因蚩尤愛牛敬牛,故苗家最典型的頭飾是牛頭從草間花叢中冒出。苗女銀角頭飾中高高揚起的兩彎水牛角,是苗族美麗至尊的象徵,具有明顯的牛崇拜的色彩:在戴上由銀泡、銀片組成的銀冠後,還要戴上兩支連在一起的銀制水牛角,就象一個巨大的「U」字。每支角上雕一條龍,龍頭朝內,呈二龍戲珠之勢。兩支銀角中間,有扇形銀芒。它反映出濃郁的民族習俗風尚和古老的文化傳統,是崇拜圖騰文化和農耕文化相結合的產物。
祭儀是許多少數民族的重要社會活動。祭儀活動中需要許多道具,服飾特別是配飾是道具中最具強化神性的物質實體。祭儀中重要角色巫師的形象便是由特殊而神秘的服飾體現,頭部往往需要神秘面具或是誇張的頭飾。民間的祭儀活動更多的則是演變為一種社交活動,而這種社交活動中的主角便是青年男女。少數民族男女交往通常以對歌開始,發展為互贈信物,信物常常是腰帶、手帕、荷包等隨身的飾品。
納西族婦女的羊皮披肩是最精緻也是最富有文化內容的。納西婦女的主體服裝異常樸素,缺乏裝飾,最具特色的飾品便是用作背墊的羊皮披肩,這與納西文化習俗有很大的關聯。納西民族是一個崇尚文化的民族,文化的主要承擔者是男性,男性一般居家學習經文,而大大小小的農活主要由女性承擔。圍裙與披肩成為女性的主要配飾,納西族婦女所披羊皮上方,有兩個大型圓飾,代表日月,下方有七個小形圓飾,名為七星。一方面羊皮有蛙崇拜的象徵,兩個大圓飾與東巴文化的象徵「黃金大蛙」的眼睛有關,另一方面有「日月」 與「七星」的披肩稱為「披星戴月」,反映了納西婦女勤勞能乾的個性和美德。
三、歷史性
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形象的「網路全書」,更是民族發展的「活化石」。民族配飾的歷史性可以從象徵性與地域性兩方分析。
1、象徵性。服飾往往可以反映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的等級差別和一些特殊的財產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階級差別逐漸消除,而配飾在財富的象徵意義上依然十分顯著。
以藏飾為例,西藏傳統首飾的表現形式,取決於藏民族的思想觀念、社會形態,以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尤其是傳統的游牧生活。游牧生活需要將全家,甚至幾代人所積累的財產轉化為珠寶首飾滿身披掛,而四處搬遷去尋找水草豐盛之地,既安全又方便。所以藏民族所穿戴披掛的不僅是服裝飾件,而且是一筆巨大的財產,顯示的不僅是美,而且象徵著豪華與富有。
每逢有祭祀活動,高山族人便喜愛戴高大的銀盔。每一個高山族人成家以後,就用實物換來銀幣,製成銀圈,然後做成頭盔,從此便父子相傳,代代相承,繼承人必須在銀盔上增加最少一個圈。因此,銀盔是財富積累的記錄,是勤勞、節儉和有本事的象徵。
苗族姑娘全身的銀飾常常達二、三十斤,全身閃亮的銀飾一方面使姑娘美麗出眾,另一方面則是顯示家裡的富裕情況。
2、地域性。特殊的地理環境往往構成特殊的文化環境,而歷史文化的發展反過來又受地理因素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少數民族由於所處地理環境特殊,配飾在不同程度上都保持了民族歷史發展的地域性特徵。即使是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地區亦有不同的表現。
貴州自古以山高路險,氣候惡劣多變,構成一個封閉的自然環境,造成支系繁多的服制形式。即使相隔百里之遙,也有不同的裝扮,同樣都有大量的銀飾,但造型、圖案等卻各不相同。如西江型的銀角上插有白雞羽毛;而施洞型銀角呈扇形,頂端為蝴蝶。不同地域的配飾都記載了各支系的圖騰崇拜與文化習俗。
四、民族配飾對現代服飾形式的啟迪
少數民族服飾的這些「附加物」豐富多彩,它們作為服飾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強烈的裝飾性,更具有代用物、補充物、保護物的多種功用,因而顯得十分實用,不可或缺。從更深的文化層次考察,它們在另一方面又具有民族、歷史、愛情等象徵意義。
配飾為民族服飾增輝添彩,成為民族服飾的精華,服中有飾、飾可成服是民族服裝的一個特色。而從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嬉皮風格,到近幾年再度燃起的民族風格,配飾對服裝風格個性的強化作用越來越突出。比如表面斑駁而陳舊的鑲有天然石頭、珊瑚、動物骨頭的充滿異域風情的銀質藏飾,平實的材料散發出濃烈的古味、土味,將現代時尚與異族風情搭配得完美而協調。從我國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中,我們應進一步挖掘設計靈感,在民族風格的大前提下創造符合潮流的新的穿作風格與新的搭配形式,將中國民族風格發揚光大。
⑶ 民族服裝設計靈感說明範文
具體是什麼民族?有蒙古族,藏族,苗族,各大少數名族,你主題沒確定好呢,確定好了再找那個民族的元素,包括他們的民族故事,都可以作為設計靈感
⑷ 世界上各民族服裝風格特色和歷史文化
從民族方面看,目前全世界有2000多個民族,分布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中國有56個民族,亞洲擁有50多個民族的國家還有印度、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據說,印度尼西亞有150個民族。世界上民族最多的國家要數奈及利亞,8000多萬人口中大小民族卻有250個,佔世界民族總數的1/8。
據不完全統計,世界上大約有2000個民族。
世界各民族的人口數量相差懸殊,多的達十多億人,少的只有幾十人。超過1億人口的民族有7個:漢族人、美利堅人、孟加拉人、俄羅斯人、日本人、巴西人、印度人。1000萬至1億人口的民族有60個,100萬至1000萬人口的有202個,10萬至100萬人口的有92個。
亞洲的民族總數在1000個以上,大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是民族最多的一個洲。歐洲的民族大約有170個,基本單一民族的國家約有20個。所以你要我們回答各民族的服飾和歷史,這很難阿
⑸ 民族風格服飾的特徵
一、整體性
1、形式美的統一。少數民族服飾中,衣服與飾品相依相存,構成完整的形式美。少數民族的配飾造型與色彩在服裝整體美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造型一般大而突出,色彩在整體搭配中常常起到強調與對比的作用。比如黑彝男子基本著裝是身穿黑衣黑褲、黑披肩(察爾瓦),左耳戴綴有紅絲線蜜蠟玉大珠,手腕戴銀龍大鐲,頭頂黑布英雄髻。細長錐形的英雄結,高高地伸出帕外,配上肩上披的「察爾瓦」,襯托得彝家漢子格外英武。倒向右側的英雄結與左耳的大型耳飾形成不對稱但卻均衡的關系,紅黃色的耳飾還起到點綴與強調的作用。
2、裝飾性的統一。裝飾是飾品的最主要功能。主體的審美需求是民族飾品發展的原動力與總體趨勢。比如蒙古族的頭飾、藏族披掛於全身的裝飾,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滇南彝族臘魯姑娘的銀泡圍腰具有突出的裝飾性,圍腰色彩鮮艷,分上下兩部分,上部排有一顆顆銀泡,周圍有花邊相配,圍腰下部用花邊花線鑲制而成,每塊圍腰上鑲嵌銀泡最少200顆,多的達684顆。每逢節日,姑娘婦女繫上銀泡圍腰跳舞賽歌,銀光閃爍,耀眼奪目,別有一番風情。水族婦女的綉花圍腰打破水族服飾的黑藍色調,其裝飾意味十分顯著。
3、實用性的統一。少數民族服制形式的產生常常是與其勞動生活密切相關的,因此在服裝中還有一類如披肩、背墊等等,因其常常與身相隨,事實上已成為民族服飾的—種很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從實用還是審美出發都可將它歸為飾品的一部分。如風格獨特的獨龍麻毯是獨龍族的一個特殊標志,五色麻布製成的獨龍毯自肩斜披至膝,顯得粗獷豪放的風格與古樸原始的風貌。還有納西族的羊皮披肩,彝族的「察爾瓦」等等都具有將實用與裝飾融為一體的效果。
二、文化性
民族飾品的文化特徵可以從宗教、社會與民俗幾個方面分析。
我國少數民族所佩戴的飾品在很大程度上都保持著該民族原始崇拜的意義。苗族是蚩尤的後代,因蚩尤愛牛敬牛,故苗家最典型的頭飾是牛頭從草間花叢中冒出。苗女銀角頭飾中高高揚起的兩彎水牛角,是苗族美麗至尊的象徵,具有明顯的牛崇拜的色彩:在戴上由銀泡、銀片組成的銀冠後,還要戴上兩支連在一起的銀制水牛角,就象一個巨大的「U」字。每支角上雕一條龍,龍頭朝內,呈二龍戲珠之勢。兩支銀角中間,有扇形銀芒。它反映出濃郁的民族習俗風尚和古老的文化傳統,是崇拜圖騰文化和農耕文化相結合的產物。
祭儀是許多少數民族的重要社會活動。祭儀活動中需要許多道具,服飾特別是配飾是道具中最具強化神性的物質實體。祭儀中重要角色巫師的形象便是由特殊而神秘的服飾體現,頭部往往需要神秘面具或是誇張的頭飾。民間的祭儀活動更多的則是演變為一種社交活動,而這種社交活動中的主角便是青年男女。少數民族男女交往通常以對歌開始,發展為互贈信物,信物常常是腰帶、手帕、荷包等隨身的飾品。
納西族婦女的羊皮披肩是最精緻也是最富有文化內容的。納西婦女的主體服裝異常樸素,缺乏裝飾,最具特色的飾品便是用作背墊的羊皮披肩,這與納西文化習俗有很大的關聯。納西民族是一個崇尚文化的民族,文化的主要承擔者是男性,男性一般居家學習經文,而大大小小的農活主要由女性承擔。圍裙與披肩成為女性的主要配飾,納西族婦女所披羊皮上方,有兩個大型圓飾,代表日月,下方有七個小形圓飾,名為七星。一方面羊皮有蛙崇拜的象徵,兩個大圓飾與東巴文化的象徵「黃金大蛙」的眼睛有關,另一方面有「日月」 與「七星」的披肩稱為「披星戴月」,反映了納西婦女勤勞能乾的個性和美德。
三、歷史性
民族服飾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形象的「網路全書」,更是民族發展的「活化石」。民族配飾的歷史性可以從象徵性與地域性兩方分析。
1、象徵性。服飾往往可以反映進入階級社會以後的等級差別和一些特殊的財產觀念。隨著社會的發展階級差別逐漸消除,而配飾在財富的象徵意義上依然十分顯著。
以藏飾為例,西藏傳統首飾的表現形式,取決於藏民族的思想觀念、社會形態,以及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尤其是傳統的游牧生活。游牧生活需要將全家,甚至幾代人所積累的財產轉化為珠寶首飾滿身披掛,而四處搬遷去尋找水草豐盛之地,既安全又方便。所以藏民族所穿戴披掛的不僅是服裝飾件,而且是一筆巨大的財產,顯示的不僅是美,而且象徵著豪華與富有。
每逢有祭祀活動,高山族人便喜愛戴高大的銀盔。每一個高山族人成家以後,就用實物換來銀幣,製成銀圈,然後做成頭盔,從此便父子相傳,代代相承,繼承人必須在銀盔上增加最少一個圈。因此,銀盔是財富積累的記錄,是勤勞、節儉和有本事的象徵。
苗族姑娘全身的銀飾常常達二、三十斤,全身閃亮的銀飾一方面使姑娘美麗出眾,另一方面則是顯示家裡的富裕情況。
2、地域性。特殊的地理環境往往構成特殊的文化環境,而歷史文化的發展反過來又受地理因素的影響。我國大多數少數民族由於所處地理環境特殊,配飾在不同程度上都保持了民族歷史發展的地域性特徵。即使是同一民族,生活在不同地區亦有不同的表現。
貴州自古以山高路險,氣候惡劣多變,構成一個封閉的自然環境,造成支系繁多的服制形式。即使相隔百里之遙,也有不同的裝扮,同樣都有大量的銀飾,但造型、圖案等卻各不相同。如西江型的銀角上插有白雞羽毛;而施洞型銀角呈扇形,頂端為蝴蝶。不同地域的配飾都記載了各支系的圖騰崇拜與文化習俗。
四、民族配飾對現代服飾形式的啟迪
少數民族服飾的這些「附加物」豐富多彩,它們作為服飾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具有強烈的裝飾性,更具有代用物、補充物、保護物的多種功用,因而顯得十分實用,不可或缺。從更深的文化層次考察,它們在另一方面又具有民族、歷史、愛情等象徵意義。
配飾為民族服飾增輝添彩,成為民族服飾的精華,服中有飾、飾可成服是民族服裝的一個特色。而從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嬉皮風格,到近幾年再度燃起的民族風格,配飾對服裝風格個性的強化作用越來越突出。比如表面斑駁而陳舊的鑲有天然石頭、珊瑚、動物骨頭的充滿異域風情的銀質藏飾,平實的材料散發出濃烈的古味、土味,將現代時尚與異族風情搭配得完美而協調。從我國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中,我們應進一步挖掘設計靈感,在民族風格的大前提下創造符合潮流的新的穿作風格與新的搭配形式,將中國民族風格發揚光大。
⑹ 歷代傳統民族服飾相關資料
漢民族服飾研究
中國這樣一個古老的國家,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主體民族漢族更是創造了無數燦爛文明。衣冠服飾作為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更是集中體現了漢族的審美觀和價值觀。
漢服的概念
漢服即漢族服飾的簡稱: 主要是指明末以前,在自然的文化發展和民族交融過程中形成的漢族服飾。
漢服作為一種獨立服飾體系,在歷史的傳承與發展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背景和民族風貌,即已形成了鮮明的風格特色,並且明顯區別於我國其它民族,及世界任何一個民族的傳統服裝,更與現代服飾在制式風格上有著質的不同。
漢族服飾博大精深。因為其歷史悠久,應用地域廣泛,並在不斷的創新與融合中發展演變,使得對中國服飾研究較少的人難以把握,而作為一個大的服飾體系,不能僅以表象和簡單的制式來界定漢服,而應以其主導風格為界定標准。
所以漢服的界定標准可以用以下文字進行表述:「上溯炎黃,下至宋明,漢(先秦時期則為華夏)族人民所穿著的服飾為基礎,並在此基礎上自然發展演變而形成的一種明顯具有獨特風格的一系列服飾的集合。」
如此界定漢服—漢民族的傳統服飾,主要基於以下三點性質的考慮:
第一:漢服的民族性,即漢服是漢民族的服飾。而中國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裝不能稱為漢服。民族是個整體的概念,所以一個漢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裝,也不能稱其為漢族的傳統服飾。
第二:漢服發展的傳統性,而傳統又必須分為兩方面,即傳承性與統一性。漢服的傳承性表現在:漢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國上古黃帝時期,並一直保留風格傳承而不斷的發展演化。漢服的統一性表現在從黃帝時期到宋明,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在歷時近五千年的時間跨度,和數百萬平方公里的空間廣度上,所有漢族人的服飾在其主流中擁有的共同特點。即以右衽、大袖、深衣為典型代表。
第三:漢服發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強制下,漢人自覺自願的情況下,通常不易被人們明顯覺察到的自然的發展,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發展的常規規律。而漢服發展的自然性,更是一個民族傳統服裝的傳承性的基礎,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發展軌跡之下的正當發展演變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過一般的規律,向前追溯其源頭,也可以向後預測其發展方向。
以此界定下,中國古代,除了清裝外,只要是明末以前的漢人所穿的服裝,不論樣式、地域、融合、分化、發展,都可稱為漢服,而現代古戲裝,除清戲裝以外,雖然與古代有所區別,但也是依照傳統風格合理改制而來,所以也可以稱為漢服。而漢服,用肉眼是很容易將其與其它民族的傳統服裝(包括滿裝、洋裝、現代裝)區分開的,現在這種漢服,又多被稱為「古裝(除清裝外)」。
清朝的服飾,向前追溯,來源於滿族的服飾,向後觀察,也非漢服傳統。所以雖然是漢人所穿,但不符合漢族傳統服飾的「傳統性」要素,所以不能劃入漢服范疇;而今天漢人所穿的服裝,其源流主要是來自西方,「唐裝」馬褂、旗袍等主要(要分清主次)源流來自滿族的傳統服裝,所以不能稱為:漢族的「傳統服裝」。即要分清,一個漢族人所穿的服裝和漢民族整體的傳統服裝之間的區別。
漢服的來源
由於我們是一個慎終追遠的民族,所以盡管商周確實存在過較為接近對襟的式樣,但整體上我們一直保留了祖先最初的選擇……這是交領右衽的由來。至於長袖和寬袖,可能是在財富積累後上層產生的習俗,但由於當年孔子重視大袖(縫掖之衣)所以成為了士人裝飾的必備元素和突出特徵(當然,也反應了我們的生活觀念)。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人們的生活日趨穩定,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隨著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的發展,原始社會的解體,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出現了一個質的變化,從無階級社會過渡到了階級社會。從此,衣冠服飾便成了統治階級"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黃帝時代冕冠的出現標志著等級的差別.開始有了區別貴*的黼黻,尊卑貴*,各有分別,服飾制度逐漸形成。
漢服的基本特點
男裝的式樣:
「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傳下來的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大帶那種(秦漢服飾為代表),延續了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日本和服最常見的式樣便是如此。
自隋唐開始盛行的圓領衫(唐太宗李世民所穿) 延續了唐、五代、宋、 蒙元、明,並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宋太祖,明太祖所穿均是這個類型服飾。至今日本天皇出席某些場合穿的服飾就是這種漢服的變種。
女裝式樣相對稍多些,但基本式樣大體也只有兩種
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同樣以秦漢服飾為代表)。
隋唐興起的大襟低胸這種,同秦漢深衣不同的是服飾分為上衣下裳,不再像深衣那樣衣裳連在一起。這兩種女服式樣對宋明時期以及日本朝鮮的民族服飾(女服)影響非常大。隋唐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窄袖緊身翻領的胡服,但那些胡服基本是作為流行服飾來穿的(或者說是出於獵奇心理),並不是漢族傳統民族服飾。宋明時期漢族婦女也穿過一些別的式樣,但影響並不廣。
大家看到了秦漢唐宋明服飾某些地方有些不同,但主體部分相同。西漢的深衣和明朝的漢服基本式樣是相同的,只是在細枝末節上不同。共性是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其實象大襟右衽交領寬袍大袖博衣裹帶那種漢服在唐朝時期漢人依然在穿,不過在以長安為中心的北方以圓領為主,而在吳越地區則兩者兼顧,宋明類似。日本和服就是在飛鳥奈良時期(中國唐朝時期)引進漢人服飾發展成為今天的日本和服。
漢族服飾的風格是怎樣的呢?如果我們把漢族同歐洲民族相比的話,我們會發覺二者在許多方面都呈現明顯的不同。漢族服飾幾千年來的總體風格是以清淡平易為主。漢族古代的袍服最能體現這一風格,這種袍服的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形制雖然簡單,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樣,神采殊異,可塑性很強。我們現在雖然不能見到這種服裝的千姿百態的原型,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漢代的帛畫和魏晉隋唐遺留下的一些人物畫中窺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簡單的漢裝大衣附著在不同體態的人物身上頓時具有了一種鮮活的生命力,線條柔美流暢,令人浮想聯翩。樸素平易的裝束反而給他們增添了一種天然的風韻。袍服充分體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漢服的流變發展
春秋戰國時期(男服): 服飾大致沿襲商代的服制,只是略有變化。衣服的樣式比商代略寬松。衣袖有大小兩式,領子通用矩領。這個時期的服裝還沒有扭扣,一般在腰間系帶,有的在帶上還掛有玉制的飾物。當時的腰帶主要有兩種:一種以絲織物製成,叫「大帶」或叫「紳帶」。另一種腰帶以皮革製成,叫「革帶「。女服則曲裾袍服。曲裾深衣與其他服裝相比,除了上衣下裳相連這一特點之外,還有一明顯的不同之處,叫「續衽鉤邊」。「衽」就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就是形容衣襟的樣式。它改變了過去服裝多在下擺開衩的裁製方法,將左邊衣襟的前後片縫合,並將後片衣襟加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穿時繞至背後,再用腰帶系扎。
秦代服飾:秦尚黑,所以秦的服飾標准色都是黑色。但式樣依然是大襟右衽交領這種。基本沿襲戰國時期。女服則曲裾深衣,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西漢服飾漢代男子的曲裾深衣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在資料中有很多反映。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魏晉南北朝服飾 :男子的服裝有時代特色,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直到南朝時期,這種衫子仍為各階層男子所愛好,成為一時的風尚。魏晉時期婦女服裝承襲秦漢的遺俗,並吸收少數民族服飾特色,在傳統基礎上有所改進,一般上身穿衫、襖、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為上儉下豐,衣身部分緊身合體,袖口肥大,裙為多折襇裙,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效果。
唐朝服飾: 漢族男服的另一個式樣-----圓領窄(寬)袖袍衫。頭上的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唐代以後,人們又在襆頭裡面增加了一個固定的飾物,名為「巾子」。巾子的形狀各個時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襆頭的兩腳也有許多變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來的軟腳改變成左右各一的硬腳。唐代文吏服飾--唐代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隋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唐朝漢族女服另一基本服飾,上襦下裙。對後世女服影響很大。襦裙是唐代婦女的主要服式。在隋代及初唐時期,婦女的短襦都用小袖,下著緊身長裙,裙腰高系,一般都在腰部以上,有的甚至系在腋下,並以絲帶系扎。中唐時期的襦裙的比初唐的較寬闊一些。
五代時期服飾:基本沿襲了唐朝服飾。從《韓熙載夜宴圖》圖中可以看出一些大致情況。男子除韓熙載及另一僧人以外,都戴襆頭著襕袍,襕袍的顏色,一律用綠色,似與當時的制度有關。襆頭的兩腳,微微下垂,可能在中間納有「絲弦」,故有一些彈性,是晚唐五代通用的樣式。韓熙載本人,則頭戴紗帽,身穿寬衫,腳著練鞋,完全是一種家常便服。圖中婦女服飾,也符合當時的實情,以短襦及長裙為主,也有圓領袍衫。腰間一般都用絛帶系束,餘下部分下垂,形似兩條飄帶。披帛較唐代狹窄,但長度有明顯增加,長度大約在三至四米之間。
宋朝服飾: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服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圓領式樣,相比唐朝宋朝男服袖口變的寬大。宋朝漢族女服基本式樣有兩種:大襟右衽交領和對襟。
明朝服飾:男子服式依然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女裝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明代婦女的服裝,主要有衫、襖、霞帔、背子、比甲及裙子等。衣服的基本樣式,大多仿自唐宋,一般都為右衽,恢復了漢族的習俗。
漢服的周邊傳播
日本和服:在日本飛鳥和奈良時代,中國對日本經濟和文化生活的影響進入最重大的時期,這時,中國古代吳越地區的寬袖、疊襟式長衫流傳到了日本,成為上流社會正式場合的禮服,特別是朝廷的正規制服。在此後的歷史變遷中,小袖由內衣變為外裝,和服的袖筒變短變長,腰帶變窄變寬,花紋圖案不斷翻新,染織工藝日益精製豪華。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和服的基本要素始終沒有脫離吳服的定格,所以直至今日,日本人仍將和服又稱為吳服,在許多教授和服飾學校里,都要講述和服來源於中國隋唐文化的歷史知識。
日本和服是從中國引進的,和漢服重要的不同在於:男裝基本相同,只是袖口稍短稍窄些,下擺緊湊些。自日本明治維新後,日本男子穿和服的越來越少。今天日本穿和服的更主要是女性。女裝不同點在於和服後面有背包,袖口同樣稍短稍窄些,下擺緊湊些,腰帶寬些,還有服飾上的花紋有日本本民族的特色。日本婦女頭型和所穿的木屐和棉襪也是唐朝時期漢族婦女的傳統,今天在中國已難尋蹤跡,但在日本卻生根發芽。
高麗服飾:南朝鮮宮廷中女生的服式,有許多華麗的裝飾。與漢族服飾相似,但是裙子比較寬松、而且蓬蓬的。
漢服的劫難
滿清入關之後,正式頒布剃發令的時間為順治二年農歷六月十五日,換算為公歷則為公歷1645年7月8日,也就是1645年的7月8日,滿清撕下了不強迫剃發的假面具,徹底強硬的執行起剃發令來,至此展開了江陰等其他各地人民反剃發的斗爭,至慘至烈,難以筆盡。死亡人數無法統計。
滿清使漢族人的服裝面貌產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將延續了三千年的漢民族冠冕衣裳送進了墳墓。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命令,從公文所到之日起,在10天內要將全體男子統統剃去頭發,改梳發辮,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當時由於穿漢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
漢族對清政府的命令極力抵制,反抗活動此起彼伏。長期的抵制斗爭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族衣裝中的特點。
滿清建立後為什麼要強迫漢人剃發垂辮易服? 按常理,穿什麼服飾,留什麼發型和統治並無多大關系,但滿洲人入關並建立清後賦予了它們新的內涵。漢人不能接受異族統治主要不是因江山社稷落入異族之手,而是因漢人從骨子裡看不起周邊蠻夷民族,認為他們野蠻愚昧沒文化,接受他們的統治對漢人來講是種侮辱。漢族有幾千年的文明史,有燦爛的文化,相比異族,漢人有一種強烈的文化優越感,相比之下,滿洲人文化實在膚淺,實在自愧不如。這種民族自卑感一方面促使滿洲貴族拚命學習漢文化,另一方面又使滿洲貴族深恐漢人看不起他們,因此要想統治漢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使漢人習異族風俗,以人格侮辱的方式使漢族精神萎縮,使漢人喪失自尊、自信,打掉漢人骨子裡的民族優越感。
清建立後全國因服飾,發式而被殺的漢人不下幾百萬,當時在中國的一位西方傳教士看到這些情景寫到:「全世界像漢族這樣因服飾,發式而遭屠殺的民族絕無僅有。」
怎樣看待「胡服騎射」與「剃發易服」?
我們應當接受外族先進的東西——但是在保留我們的基本典章的前提下。
所謂「中道」是也!——拒絕,那是故步自封;但失掉自己,那是背棄祖先!
胡服,包括唐的胡服,都是在保留漢家傳統衣冠的前提下,進行的。
胡式服裝,只是作為方便勞作的職業服裝,和某個特定時期特定區域的流行風尚。而作為國家典禮的祭祀、朝見、禮賓——則一律是使用標準的傳統漢服。
漢服一直是莊重、禮儀制度的代表;胡服,只是時尚、實用主義的流行。
胡服騎射——是我們主動學習外來文化的典型;
剃發易服——是我們的奇恥大辱,被奴役的標志。
鳳凰涅磐,浴火重生
復興漢服記事
她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以其高超的美學工藝屹立於世界服飾藝術之巔,她是漢民族一脈相承的傳統服飾,將中華文明的精神理念譜入古國生活點滴之間。
從質朴的秦漢風格到超然的魏晉神韻,都在滲透著華夏民族的理想追求;從開放的大唐情懷到含蓄的宋明格律,無不流露出漢族文化的哲學信念。漢族服飾,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進程里,已成為華夏民族的發膚與漢族兒女血脈相連。
然而,她卻是漢族人民最深的傷口--在被異族剝去皮膚的同時,鮮血盪漾在古國的錦綉山川,三百六十年歲月,漫長的時間……時至今日,我們遙望著祖先創造的輝煌成就,卻充當著世界上唯一沒有自己民族服裝的赤裸民族
---華夏之漢!
眼見的是無耐,心懷的是不甘!
我們整理起祖先的遺產,誓讓那斬斷的文明再綻新妍。
漢服復興大事記(略表)
自製漢服第一人青松白雪訪談;
全發漢服第一人信而好古訪談;
王珊以真正唐裝獲國際小姐選美最佳民族服飾獎;
「改制漢服第一人」寒音館主訪談錄;
湖南在線開辦漢服專刊;
萬壑聽松第一次在高校公開宣傳漢服;
漢族服飾重現神州——壯志凌雲訪談錄;
馬來西亞華人趙里昱漢服美國上街直播;
深圳網友聚會;
蒙元「專家」等對漢服復興的胡批事件;
「以漢服之名張揚文化」--東方早報周刊對漢服復興的報導;
「漢服教育從青少年開始」——漢流蓮訪談;
第一家漢服專營公司——古徑衣飾公司成立;
溟之幽思在高校宣傳漢服;
「為人師表」-軒轅慕雪訪談錄;
阿根廷華人蓮竹子——華夏衣冠震天南;
到作此文之時,漢服的身影已出現在鄭州、濟南、哈爾濱、西湖、重慶、廣州、深圳、貴州、江蘇、湖南、河北、上海、北歐、美國、澳洲、馬來西亞、阿根廷、新加坡……還有很多很多……每年的7月8日為漢恥日,漢網同仁於此日設祭,以告慰當年為保衛漢民族文化而死在清兵屠刀下的英雄們。每年的7月8日有漢服的會員們會穿著他們最華麗的漢服上街,以此表明漢服沒有死亡。沒有漢服的會員則在那一天早起時默哀三分鍾,表示對無辜遇難先人的哀悼。若有江陰市的會員則在那一天穿著華麗的漢服(如果穿喪服豈不是表示漢服已經死了)進行一次祭祀活動,祭祀那些當年反抗剃發的英雄以示其漢服沒有死亡,英雄的子孫後代沒有讓他們失望。
為什麼要恢復復興漢服?
服飾是一種文明,是伴隨人類文明發展而產生的,是人類文明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叫囂:「衣冠復古,不如退回獸皮草裙!」之說,不但是對衣冠文明的否定,更是對人類文明本身的褻瀆和否定!
服飾是一種文化,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演化及自然地理氣候等條件的變化而產生、發展、演化著的文化體系,並時時受這些客觀條件的制約。由於世界各地、各民族之間所存在的自然地理氣候與人文歷史傳統的差異,是導致各民族的服飾有所差別的根本原因。也正是因為這種差別,也使得各民族的人民,對其傳統服飾產生了特殊的熱愛之情,而這種熱愛,實際就是民族感情的具體表現。
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裝,產生於五千年前,植根於華夏大地,更與漢民族血脈相連,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由漢服和漢族的歷史所決定的。
一 服飾產生的地理背景,是造成不同服飾體系之間差別的決定因素。
漢族服飾,產生於中原地區,其制式與中原的地理氣候等自然條件不可分割,且一直受其影響。漢族故土----華夏大地,地處溫帶,總體氣侯溫和,故其所形成的漢族服飾,遮蔽全身,無立領,大袖等等特徵與熱帶、寒帶等地有明顯區別。
例如:產生於較寒冷地區的滿族服飾,就與其有著顯著差別,如滿族服飾中出現的立領,窄袖就是當地人民為了抵擋嚴寒所特製,因此滿族服飾實際根本就是與漢族服飾淵源完全不同的服飾體系!將這兩種服飾體系混淆實際是對歷史的無知!
二 服飾的風格是與其民族文化思想不可分割。其中,對不同社會的哲學指導思想方向,直接影響到服飾的風格。以漢族服飾,皆為平面裁剪,不強調以服裝來刻劃人體曲線,這與西方的立體裁剪風格是完全不同的。而類似的風格差異,不但也體現在繪畫、建築、音樂等領域,更體現在兩種社會背景下,人們的思維方式之中,同時也影響到科學等領域的發展。這實際是因為不同社會背景下人類世界觀和方法論之間所隱含的差異的表觀體現。這種差異的產生,歸根到底,是由地理環境的差異所造成的人類社會形成初期的文化差異所決定,並由歷史一代代傳承演化至今。(包括歷史較短的美國思想,實際也是有其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其根源與西方文明,尤其是希臘、羅馬文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與東方的華夏文明相關甚少。所以,今天世界流行的服飾,歸根結底,其主流設計思想是由西方創立的,與傳統的華夏文明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所以,將今天漢人所穿的服裝等同於漢民族的傳統服裝也是對歷史的無知。
三 服飾風格與其所屬民族的生活習性息息相關。例如古代文化較為先進,而政權相對穩定的農業國家,如古中國的特色服飾---即漢族服飾,以寬袍大袖為主,正是漢族人生活條件優越的表現。而相對落後且生活不穩定的游牧民族服飾,則多以靈活便利的制式為主。而現代快節奏的工業社會,更以季節實用為服飾界的主導思想。所以,游牧民族服飾、現代服飾均無漢族傳統服飾風格的體現,更不能作為漢族傳統服飾的替代品進行概念性混淆。
四 服飾發展,與其所屬民族的文明進程互相影響。例如,華夏民族的農業(棉、麻、桑蠶業等)、輕工業(紡織業、印染、刺綉,甚至造紙等)都對服飾的發展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某些朝代,將漢族的服飾工藝推向了頂峰,至今仍另世人嘆為觀止。而古代工農業(尤其是桑蠶、刺綉等)相對落後的西方社會,是無法匹敵的(更不要文明幾乎沒有開化的游牧民族了!)並且我們可以看到,至今我國在這些領域中仍保持著領先優勢。這種優勢是與華夏文明的歷史分不開的。
五 由於服飾的差別存在的原因,民族服飾對於該族人民,不僅是其民族身份的標志,也代表了對該族人民對本民族文化的認同,更是對其民族的認同。而這種認同感,不僅是理性層次上的對本民族歷史的認識和對本民族傳統精粹的認可,更是感情層次上的精神追求,即是對本民族熱愛之情的具體體現。而這種熱愛之情,是建立在了解、理解其民族的歷史文化淵源和文明精髓的基礎上的,所以,不熱愛自己民族服飾的人,通常也是那些對其民族歷史文化同樣茫然漠視的人,即漠視其民族的人(無知,再加自私淺薄的人)。難道被其族人所漠視的民族還有前途可言嗎?
六 人類是感情生物,人類社會的演化及人類文明的發展也是有其客觀規律的。而人性(人類的感情等)是這種客觀規律中不可忽視的人部分。即,人類的感情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研究社會文明和人類發展,卻漠視人類本身的感情需要是十分荒謬的。而服飾的發展演化,也是人類文明進程的一部份,必然受到人類感情的左右。而民族感情是人類集體所共有的情感,帶有普遍意義,所以撇開民族感情談民族服飾發展也是不科學的。
七 人類的感情受其所獲知識影響,而人類的知識是在歷史中積累而來的。由於知識在傳播中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所以,通常各族人民,對本民族的文化了解程度高於對他族的了解。並且,人類本性中對「自我價值體現」的追求,使其會對屬於自己的文化抱有深厚的感情,而對本民族服飾的感情正是這種人性的體現之一(對本民族服飾沒感情的人,也可以說是缺乏人性的人)。
八 就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本身來說,不但有以上七個方面的屬性,更有著其區別於其它服飾的發展歷程、文化背景,工藝水平及特殊而慘痛的滅絕過程。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使得有民族感情的漢人對漢族服飾更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感!
其內容如下:
1漢族服飾有著和華夏文明同樣悠久的歷史,而華夏族人,將其視為其民族祖先黃帝所制,是本民族文明的象徵,也是區別於他族的標志,歷來就有」齊民心,別夷狄」的作用。
2漢族服飾一脈傳承,五千年不斷,千萬里江山皆存有其最典型的風格制式,本身就是世界服飾史上的一大奇跡。
3漢族服飾在人類歷史上創造空前絕後的工藝水平(注意:是空前絕後,即使科技發達的現代也沒達到),更是華夏的驕傲。
4漢民族自古就有重衣冠的思想,不但有先聖哲人的典籍論著,更反應在傳統中國的方方面面,衣冠文明與華夏文化本身就是密不可分的,不論如何發展演化,只有華夏文明的存在,就要受到漢族衣冠文明的影響(比如現在的戲劇影視等的服裝,就可窺見一斑)。
5由於,漢族衣冠消失的特殊過程,更令漢人對本民族的傳統服裝有著痛徹骨髓的復雜的感情(沒有的就不配稱漢人!)這種痛與愛的強烈的感情是精神層次上的,帶有神聖性與理想性,是可以超越世俗,跨越時代的情感,更非一般世俗之情可以相比擬!
6當今,漢民族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自已民族傳統服裝的民族,這對於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高度文明的十億人口的中國的主體民族來說,是十分遺憾而難堪的,在世界上也是極具諷刺意味的。
所以漢服是:漢民族的代表性衣冠;漢人的精神氣節的凝集;深深植根於漢族歷史文化,尤如其漢人之發膚,相連於漢人之血脈心靈;漢服——永遠伴隨著漢民族和漢族人民,無論歷史、現在、還是將來,只要有漢民族的存在,就有漢服的存在。漢服,作為漢民族的傳統服飾的地位就永遠不容有任何辯駁的餘地!即是漢民族不容許有任何形式的虛化、非化或其它任何概念替代!所以,提及漢民族傳統服裝,不考慮這些感情,就是對人性漠視和對漢民族感情的褻瀆和抹殺!
九 社會的發展,也有其規律性,是螺旋上升並迂迴前進的。而現在人類社會整體正從工業社會步入後工業社會,而中國也隨之不斷的發展向前。從世界范圍來看,人類對其生活方式不斷的提出新的要求,即要求人性化、個性化,要求舒適安逸的生活方式,追求精神的充實更迫切於物質生活的滿足,這不但人本性的體現,也是社會發展、生產力進步的客觀條件所決定的。而且當代社會人類,正在努力滿足人類的追求。如工時的減少,假日增多,工作時間計算的多樣自由化,網上工作,家庭辦公等的出現,都使人類的生活更加適應人性本身的慾望要求。就中國來說,雖然現在人們整體的生活節奏還在不斷加快,但也有向此方向發展的趨勢。所以僅看到當今人們生活水平加快,而不看其發展趨勢,就否定漢服的適應性,是不客觀的做法。
十 漢服的復興,不等於衣冠的復
⑺ 論民族服裝的現狀與發展
基本與我國的現狀相符合。主要是生產,基本沒有拿得出手的設計款式。研發基本是抄襲,而且審美標准以歐美馬首是瞻。這個現狀要改變從根本上說要靠社會的進步,要發展到文化和意識形態比經濟物質更重要的程度。大概的方向就是這樣。
我覺得民族服裝的現狀不是很好..
現在穿衣服基本上沒人會注重民族服裝的,就象下樓說的,日本人和韓國人在外面都注重穿著,,,但我們中國熱鬧就不一樣了,,
暫且不說那些穿西裝和牛仔的,,我曾看到我身邊的許多同學,他們拿著許多照片,,是他們穿著和服照的,,,不久前不是流行著什麼大長今的嗎,,我就看到在許多地方都有穿韓服(就是朝鮮族的服裝)的
而我們中國人呢,不要說在外國,,就是在本國,,穿民族服裝的都可以說沒有,,,,甚至有一些人連我們漢族穿什麼服裝的都不知道,。這種情況很讓人擔心,
但我相信隨著我們中國 的國力不斷增強(雖然我不知道國力跟民族服裝有什麼關系,但我知道日本國力強了,其他的國家就流行他的文化。韓國也是,就象美國的西裝和牛仔)也會流行起來的,,
所以我相信我們中國 的民族服裝會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