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分析女權主義運動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
女性主義-Feminism一詞,最早出現在法國,意味著婦女解放,後傳到英美,逐漸流行起來。五四時,傳到中國,定為女權主義。在西方,最初是指追求男女平等,首先是爭取選舉權。20世紀20-30年代,西方國家的婦女,基本上都爭取到平等的政治權利,但在社會生活與人們的觀念中,仍與男子不平等。女權主義者開始認識到,這其中有一個性別關系,性別權力的問題,所以女權運動就變為分析男女為何不平等,男女的權力架構,強調性別分析。在我國也認識到,先講女權是不行的,也要講性別分析。從女權主義--女性主義並沒有本質的區別,而是認識的加深。在國內目前多用女性主義,用性別研究兩性權力有深層次的意義,而且用女性主義也容易讓人們接受。女性主義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是一種男女平等的信念和意識形態,旨在反對包括性別歧視在內的一切不平等。
女權主義:女權主義有四種流派:代表了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條件下的婦女的不同需求。
①自由主義的女權主義
代表作:瑪麗·沃斯通克拉克拉特《女權辯護》,約翰·穆勒《婦女的屈從地位》傳統觀點認為女人智力低下,認為他們沒能力從事政治社會事務。而女權主義認為人人都有理性,都有權到參與社會政治生活,其理論根源於資產階級的啟蒙運動。其缺陷為a.沒找到男女不平等的原因,沒有實現平等的途徑,只是從人性上呼籲顯得蒼白無力b.沒看到在男人社會中也有等級差別,同一等級的男女是平等的,沒有用階級觀點分析問題。c.沒有看到私域的男女不平等。
②馬克思主義的女權主義
代表作: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貝貝爾《婦女與社會主義》,他們認為,自由主義的女權主義把爭取婦女平等訴諸於人性是靠不住的。而認為男女不平等是由於經濟的不平等,經濟問題解決了,男女問題也解決了。但這種觀點,把問題簡單化了,經濟解放固然是婦女解放的條件,但經濟問題解決了,婦女解放也不一定能實現。馬克思義的女權主義指出了經濟落後是婦女受壓迫的一個原因,其缺點在於誇大了階級,經濟的作用。
③激進的女權主義
代表作蓋爾·魯賓《走向婦女人類學》,凱特·米利特《性政治》他們認為,婦女的從屬地位不是經濟壓迫的結果,而性別制度才是根本原因,特別強調性的不平等。他們認為,男人通過性在社會各方面對女性加以控制,他們反對父權制,家長制,認為這是人類不平等的根源(男從先是統治女人,然後才統治被統治階級)。其缺點在於誇大了婦女的優越性,認為女人生育與性慾的特點表明了女人更關懷,更廣泛。這又陷入了本質主義,與認為男人天生優於女人無本質區別,這會導致女權主義是理論,女同性是實踐的惡果。
④社會主義的女權主義
代表作:朱麗葉·米切爾《婦女,漫長的革命》這一理論認為婦女受壓迫有四個關鍵因素:a.經濟地位低下b.生育的負擔c.性的差別d.兒童的社會化。並認為四個環節的解決缺一不可,任何單方面的完成都不可能使婦解放。
女性主義關懷:女性主義關懷是倫理學的內容,有女性主義論理學,它是與「關懷倫理學」(Ethics of Care)及「關懷模型」(Caring Model)相對立,以女性主義的視角,對生命倫理學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批評。審視女性主義對生命倫理學的批評,對照和比較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我們發現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的理論和內涵,確實給人以清新的感覺,女性主義關懷倫理學與生命倫理學如能互補,將對倫理推理和倫理難題的解決,提供較好的倫理理論和實踐方法。
B. 關於女權運動的議論文,四百字以上,只要觀點表達清楚即可,謝謝。
先用自己的話寫,然後有道詞典翻譯
C. 女權運動相關文件 從古至今的女權運動、婦女運動等的相關文件都有哪些,詳細一些 謝謝了(^_^)
女權運動(feminism movement;woman's rights;women's liberation)又譯婦女解放運動[1] 或女性運動[2] ,即反對歧視女性,使女性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和權利,實現兩性權利完全平等的女權革命家的一項社會目標或社會運動。[3-4]
資產階級婦女解放運動和無產階級婦女解放運動即是女權主義用語,兩者本質沒有區別。[5] 其目的是為婦女爭取平等權利,使她們具有與男子同等的地位,並能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職業和生活方式。[6]
在男權制社會,爭取婦女解放意味著首先要制定保障女子在種族、性別、財產上完全平等及婚姻自由的法律。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消除階級社會遺留下來的重男輕女(溺嬰、束胸、纏足等),歧視、玩弄、殘害婦女的傳統偏見和習慣勢力,逐步實現兩性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家庭各個方面的平等。
D. 西方女權主義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哪些
西方女權主義代表作有阿德里安·里奇的《強迫性異性戀與女同性戀的存在》、奧德瑞·洛德的《情慾的利用:情慾及力量》、莫妮卡·威蒂格的《異性戀思維》、蓋爾·盧賓的《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經濟學初探》和朱迪斯·巴特勒《性別麻煩》,具體如下:
1、阿德里安·里奇(Adrienne Rich):女同性戀連續體。1980年文章《強迫性異性戀與女同性戀的存在》為女同性戀女性主義的重要經典。其重要主張「女同性戀連續體」:包含所有認同女人的女人,其認同方式從情感、性慾到政治無所不包,對里奇而言,所有的女人都可以是女同性戀。
2、奧德瑞·洛德(Audre Lorde):情慾小黃球。慣以「圈外姊妹」(sister outside)自居,以凸顯其身具女人、黑人、女同性戀的多重邊緣身份位置。重要主張「情慾小黃球」。洛德對女性主義之貢獻,不僅在於凸顯差異政治之迫在眉睫,更在於以己身女同性戀的性愛經驗為出發所倡導的情慾革命觀。在《情慾的利用:情慾及力量》一文中,他企圖區分女人自主的「情慾」(the erotic)與男人定義下的色情之不同,前者涵蘊性愛、生理、情感、心靈與智識的內在生命能量與創造力,後者則是將一切化約為性交與感官刺激而無情感與力量可言。因此洛德視情慾為女人的能量、慾望與創造力的原動力,並將其比喻為小黃球。
3、莫妮卡·威蒂格(Monique Wittig):異性戀思維與性范疇。為當代法國女同性戀小說創作者與理論家,他的小說充滿文體與性慾的實驗,常被喻為「陰性書寫」的代表。他的理論文字則是在後結構論述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將女同性戀標舉為打破異性戀機制中男女二元對立的主要動力。重要發表,1980年《異性戀思維》(The Straight Mind),主要主張「異性戀思維與性范疇」。認為唯有全面摧毀獨裁宰制的「性范疇」,才能開放自由思考的空間。
4、蓋爾·盧賓(Gayle Rubin):女同性戀S╱M與性階級。為美國女性主義文化人類學者與女同性戀理論家,1975年以《女人交易——性的政治經濟學初探》(The Traffic in Women—Note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of Sex)一文聞名,提出「性、性別系統」的概念,指呈文化以男女生理之別以區隔掌控社會之別,而後更以1984年的《論性:性慾取向政治的基進理論筆記》,直接切入80年代初女性主義陣營中的「性論戰」。提出「情慾少數」的口號,企圖囊括所有被異性戀婚姻、一夫一妻、陽具掛帥,生殖中心排拒在外的各種性慾樣態,如同性戀、易服者、變性人,S╱M等。
5、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lter):T與婆的性別嘲諷。1990年著作《性別麻煩》(Gender Trouble),標示了同性戀研究的一個新里程碑,該書成功的顛覆了傳統女性主義「生理性別、社會性別」的劃分。巴特勒特別提出《性別表演》(gender performativity)的概念,強調性別不是可揮灑自如的角色轉換,也非可脫下換上的服裝表演,而是異性戀機制下「強制而又強迫的重覆」。巴特勒的理論不僅強調性別本身的社會建構,也同時凸顯任何身份認同的不穩定性。
E. 介紹女權運動的書籍
書籍:
1、《兩性對話——20世紀中國女性與文學》,荒林、王光明 著,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年版。
2、《美學與性別沖突》,文潔華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
電影:
《破浪(Breaking the Waves)》
導演:拉斯·馮·提爾(Lars von Trier)
出品時間:1996
出品國:丹麥/法國
片長:159min
《破浪》是一個關於信仰的童話 ,對於宗教這樣一個敏感問題,從伯格曼、布萊松到基斯洛斯基,幾乎所有現代電影大師都有所觸及,盡管如此,1996年《破浪》的上映還是掀起了軒然大波,影片對宗教與生命、情及欲之間關系的探討令人們大為震驚。影片說的是一個天主教徒的新婚妻子,為了讓因意外事故而高位截癱的丈夫有恢復的可能,鋌而走險,和其他男人發生關系,回來後在枕邊悄悄說給丈夫聽,從妻子的講敘與自己的想像中,他汲取了生存的力量,最終,丈夫獲救了,這女人卻被殘殺了。影片講述了一個充滿激情同時又帶有神秘色彩的愛情故事,貝絲被定義為一個忠實的信徒,一個義無返顧的殉道者,一個純潔的天使。她的一切行為都與其堅定的宗教信念緊緊相連,她所面臨的實際上是堅持愛的信念與屈從於那個偏僻的鄉村中教會對村民的嚴厲管制所帶來的壓力之間的選擇。
F. 女性主義該從哪幾方面研究
女性主義理論可以被劃分為宏觀理論和微觀理論兩大類,可以從這兩方面來研究。
1、宏觀理論
女性主義宏觀理論包括一些對世界和歷史加以闡釋的宏大敘事,如世界體系理論。這一理論原本只是將世界區分為中心地域、半邊緣地域和邊緣地域,分析這些地域之間的權力關系,完全忽略了女性主義的因素。
2、微觀理論
交換理論:這一理論指出,理性的人一向被假定為自私的、相互隔離的、無情感的行為者,而女性主義理論則做出了另一種假設,它假設人是相互連結的、利他的、有情感的。女性主義還用交換理論解釋男女兩性之間的不平等:男性佔有了份額較女性大得多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知識資源。
女權主義與女性主義是同一個英語單詞(feminism)在國內的兩種譯法。女權主義是跟男女分工等值,婦女權益相聯系的。
G. 女權運動對當代人們有何影響 (200字,回家作業啊,幫幫忙)
隨著歐洲封建社會文化對人類精神的束縛逐漸松動,西方的女權運動開始萌芽。女權運動者的初衷是:自然、法律和造物者對人都是公平的,無論是男還是女。婦女在生活、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上具有和男子相同的權利。英國是女權運動的發祥地。素有女性天堂之稱,他們崇尚「女性優先」的紳士風度,尊卑有序。還有女性掌權聽政則是國運隆昌的信條。
1914年1月11日,倫敦爆發了著名的女權運動者沖擊白金漢宮,向英王喬治五世請願的行動,這個事件標志著女權運動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
人類社會進入19世紀後,隨著西方近代工業文明的發展,封建社會文化對人類精神的束縛逐漸松動。在這種社會背景下,婦女要求在家庭中具有同男子相等地位的呼聲越來越高,女權運動開始萌芽。
女權運動者的初衷是:自然、法律和造物者對人都是公平的,無論是男還是女。婦女在生活、自由和對幸福的追求上具有和男子相同的權利。
世界女權運動起源歐美國家。女權運動的發展緊緊跟隨著人類工業革命的進步,每一次產業革命都帶來女權運動的飛躍式發展。19世紀末,第一次工業革命帶來了女權運動的萌芽,1869年美國婦女選舉權協會成立。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時女權運動在歐美國家廣泛展開。
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女權運動牢牢建立在相應的社會物質文明的基礎上,同時它也帶動了社會文化,特別是人權運動的發展。
70年代後,新女權運動從美國波及到歐洲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國。聯合國曾宣布1975年為國際婦女年.
H. 關於美國的女權運動
美國婦女選舉權協會早在1869年就成立了。到20世紀初,女權運動者越來越多地採取富於戰斗性的策略,至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已在11個州為婦女爭取到選舉權。圖為美國的女權運動人士。
女權運動
女權運動,即婦女解放運動。目的是為婦女爭取平等權利,賦予婦女以與男子平等的地位,以及選擇自己的職業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對婦女權利的關心可追溯至啟蒙運動時期,這一時期的自由、平等主義和改良主義的理想當時正由中產階級、農民和城市勞動者擴大至婦女。這一時期關於婦女權利的早期思想在M.沃斯通克拉夫特的《為女權辯護》(1792)一書中得到充分的闡述。該書對女性的存在只是為了取悅於男性的觀念提出挑戰,並建議婦女在教育、工作和政治上應獲得與男子同樣的機會。但在19世紀,這種關於婦女需與男子平等的認識,卻集中體現在獲得婦女選舉權的運動上,對婦女的社會地位、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在經濟中所佔的位置未能作出根本的或具有深遠影響的重新估計。19世紀後期,一些婦女開始在專業領域中工作。20世紀上半葉,婦女作為整體獲得投票權,但對婦女所能從事的工作仍然受到明顯的限制,流行的觀念也仍然是把婦女限制在妻子、母親和家庭主婦的傳統角色之中。
與此同時,造成婦女地位低下(或至少是依賴)的經濟條件正在發生變化,婦女生育的孩子少了,家用電器使她們免做許多以前與管理家務連在一起的笨重雜活。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數十年間,西方世界經濟中服務行業的發展促使創造了婦女同男子一樣能夠勝任的新的工作。所有這些因素使越來越多的婦女認識到,社會對她們的傳統看法不像婦女的真實生活狀況那樣改變得快。此外,60年代美國的民權運動鼓舞著婦女通過相似的群眾鼓動活動和社會批判來改善她們的狀況。
波伏瓦的《第二性》(1949)一書是新女權主義興起的里程碑。該書成為一本遍及全球的暢銷書。它通過訴諸婦女的解放亦即男子的解放這一思想來喚起女權主義的覺醒。另一本重要的書是美國人B.弗里登的《女性的神秘》(1963)。她抨擊失去活力的家庭生活——使婦女同意成為被動的角色和依賴男性支配的原因。1966年弗里登和其他女權主義者成立了全國婦女組織。緊接著其他爭取平等權利的婦女組織在美國和西歐紛紛成立。這些組織爭取推翻迫使婦女地位低下的歧視性法律和慣例,諸如在契約和財產所有權問題上、就業和工資問題上、工資收入的處理上,以及有關性和孩子生育(即避孕和墮胎)的問題上的歧視。
日益成長的女權運動更廣泛地爭取改變社會的成見,即認為婦女是比較脆弱、慣於被動和有依賴性的人,她們比男子缺少理性而易動情感。女權主義爭取為婦女獲得工作上的更大自由,並在經濟上和心理上使之獨立於男人,如果她們願意的話。女權主義者批評社會普遍強調婦女只是性慾的對象,爭取提高婦女的覺悟和擴大她們的機會,以達到與男子平等的目的。女權主義的另一個目標是推動婦女參與政治決策和社會生活的一切領域。
西方發達國家的女權主義者抨擊大眾媒體對婦女作出抱有偏見、成見或歧視性的描述。在非洲的一些地區,女權主義者的目標較低,諸如取消新娘聘金等。在伊斯蘭教的中東,她們爭取放寬婦女穿衣服的規則和被隔離的規則。在許多國家,她們公開譴責妻子簽署契約或提出訴訟需要得到丈夫的同意。
蘇珊·B·安東尼(Susan Brownnell Anthony)(1820年2月15日-1906年3月13日),19世紀美國女權主義者,社會活動家,對爭取美國婦女參政權貢獻卓著。
在1872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安東尼帶領一群婦女前往投票所參加投票。由於當時婦女投票是違法的,她被逮捕並遭到起訴,最終判決有罪並科以一百美元的罰金。但她拒付罰金,事後也沒有人向她索款。
I. 跪求,《女權運動對性別歧視的影響》的文獻綜述怎麼寫
文獻綜述是在對文獻進行閱讀、選擇、比較、分類、分析和綜合的基礎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語言對某一問題的研究狀況進行綜合敘述的情報研究成果。文獻的搜集、整理、分析都為文獻綜述的撰寫奠定了基礎。
文獻綜述格式一般包括:
文獻綜述的引言:
包括撰寫文獻綜述的原因、意義、文獻的范圍、正文的標題及基本內容提要;
文獻綜述的正文:
是文獻綜述的主要內容,包括某一課題研究的歷史 (尋求研究問題的發展歷程)、現狀、基本內容 (尋求認識的進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尋求研究方法的借鑒),已解決的問題和尚存的問題,重點、詳盡地闡述對當前的影響及發展趨勢,這樣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確定研究方向,而且便於他人了解該課題研究的起點和切入點,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礎上有所創新;
文獻綜述的結論:
文獻研究的結論,概括指出自己對該課題的研究意見,存在的不同意見和有待解決的問題等;
文獻綜述的附錄:
列出參考文獻,說明文獻綜述所依據的資料,增加綜述的可信度,便於讀者進一步檢索。
一、文獻綜述不應是對已有文獻的重復、羅列和一般性介紹,而應是對以往研究的優點、不足和貢獻的批判性分析與評論。因此,文獻綜述應包括綜合提煉和分析評論雙重含義。
文獻綜述範文1:「問題——探索——交流」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研究
... ...我們在網上瀏覽了數百種教學模式,下載了二百餘篇有關教學模式的文章,研讀了五十餘篇。概括起來,我國的課堂教學模式可分三類:
(1) 傳統教學模式——「教師中心論」。這類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根據是行為主義學習理論,是我國長期以來學校教學的主流模式。它的優點是... ...,它的缺陷是... ...
(2) 現代教學模式——「學生中心論」。這類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主張從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管理等方面均以學生為中心,20世紀 9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得到迅速發展。它的優點是... ...,它的缺陷是... ...
(3) 優勢互補教學模式——「主導——主體論」。這類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兼取行為主義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之長並棄其之短,是對「教師中心論」和「學生中心論」的揚棄。「主導——主體論」教學模式體現了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但在教學實踐中還沒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可表述為「復習導入——傳授新知——總結歸納——鞏固練習——布置作業」。這種教學模式無疑束縛了學生學習主體作用的發揮。當今較為先進的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可表述為「創設情境,提出問題——討論問題,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決問題——模擬練習,運用問題——歸納總結,完善認識」。這種教學模式力求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廣大教師所接受,並在教學實踐中加以運用。但這種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習局限於課堂,學習方式是為數學而數學,沒有把數學和生活結合起來,沒有把學生學習數學置於廣闊的生活時空中去,學生多角度多途徑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創造性地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受到限制,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此,我們提出「『問題——探索——交流 』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研究」課題。
文獻綜述範文1中,研究者對有關研究領域的情況有一個全面、系統的認識和了解,對相關文獻作了批判性的分析與評論。對於正在從事某一項課題的研究者來說,查閱文獻資料有助於他們從整體上把握自己研究領域的發展歷史與現狀、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爭議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趨勢、被研究者忽視的領域、對進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議等。
文獻綜述範文2: 農村中學學生自學方法研究
1.國外的研究現狀
國外的自學方法很多。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程序學習法... ...,程序學習使學習變得相對容易,有利於學生自學。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所創設的試誤學習法... ...,它主要解決學習中的問題。還有超級學習法,查、問、讀、記、復習法、暗示法等。
2.國內的研究狀況
我國古代就非常重視自學方法的研究,有「溫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 ...,我國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主張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盧仲衡同志首先提出「自學輔導教學法」... ...,這種方法的主要優點在於... ...,魏書生的語文教學主張通過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來提高學習效率... ...
以上國內外的研究經驗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從文獻綜述範文2看,該課題綜述列舉了國內外有代表性的專家、學者關於自學方法方面的論述和做法,並對部分內容的優點進行了概述。在選好了大的研究方向後,在確定具體的研究課題之前,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了解有關研究情況,有助於研究者通過比較、分析,根據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的興趣和能力等方面限定研究內容,確定課題的研究范圍,更好地駕馭和把握課題。但是,文獻綜述對每位專家、學者所持理論和做法的優點與不足所進行的批判性分析與評論不夠,特別是缺少對國內外研究現狀的綜合提煉與分析。
二、文獻綜述要文字簡潔,盡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語言把作者的觀點說清楚,從原始文獻中得出一般性結論。
文獻綜述的目的是通過深入分析過去和現在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研究狀態、應該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和未來的發展方向,並依據有關科學理論、結合具體的研究條件和實際需要,對各種研究成果進行評論,提出自己的觀點、意見和建議。應當指出的是,文獻綜述不是對以往研究成果的簡單介紹與羅列,而是經過作者精心閱讀後,系統總結某一研究領域在某一階段的進展情況,並結合本國本地區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提出自己見解的一種科研工作。
三、文獻綜述不是資料庫,要緊緊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確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與本課題研究直接相關,其內容是圍繞課題緊密組織在一起,既能系統全面地反映研究對象的歷史、現狀和趨勢,又能反映研究內容的各個方面。
文獻綜述範文3:農村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與方法的實驗研究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現狀述評:... ...1998年國際心理衛生協會強調「健康的定義... ...」
心理健康運動的發起人是美國的C.比爾斯。... ...馬斯洛的人本主義強調「自我實現」;費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論」;奧爾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論」... ...
美國是最早開設心理輔導的國家,... ...將「心理輔導」定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 ...,前蘇聯教育部1984年頒布「蘇聯普通學校心理輔導條例」;日本也積極從美國引進心理輔導... ...
我國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較晚,20世紀80年代在個別地區、個別學校起步了... ...,中小學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全國進行大規模的調查,並於1997年 6 月 7 日公布了結果,引起了國人特別是教育界的震動... ...
1988年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改革和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通知」。1989年12月20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兒童權益公約》,... ... 1993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通過多種方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導... ...」1997年10月國家教委關於《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再一次強調了對中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應該說自20世紀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上海中小學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國前列,1994年上海教委出台了關於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關文件,並出版了有關教材。但他們把絕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學生身上。與此同時北京市西城區成了「心育中心」丁榕老師一馬當先做了許多工作,但仍是把精力放在了城市學生身上。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在生活、學習等條件上都存在著較大差異,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著較大不同,但至今沒有人提出農村中小學心理教育的途徑與方法的成型經驗。因此農村中小學心理教育的途徑與方法是值得研究的問題。
從文獻綜述範文3中可以看出,課題組成員翻閱了大量資料。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和方法」的綜述不多;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心理健康差異的分析也不多。「農村」的特點不清,「方法途徑」不知道新不新。這樣會給後面的研究方向和設計帶來麻煩。
四、文獻綜述的綜述要全面、准確、客觀,用於評論的觀點、論據最好來自一次文獻,盡量避免使用別人對原始文獻的解釋或綜述。
J. 紫色中生態女性主義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萬方資料庫或者知網,國外的jstor資料庫,研究機構、大學圖書館應該都有電子資料庫資源,你自己搜搜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