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關「忍耐」的議論文素材
(1)春秋戰國時期,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降伏,勾踐佯裝稱臣,為吳王夫差養馬,吳王患病,勾踐親口為其嘗糞,獲得信任,被放回國。回國後的勾踐體恤百姓,減免稅賦,並和百姓同吃同住。他還在頭頂掛上苦膽,經常嘗苦膽之苦,憶在吳國所受的侮辱,以警示自己不要忘記過去。經過十多年的艱苦磨練,勾踐終於一舉滅吳,殺死夫差,實現了復國雪恥的抱負。
(2)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污辱司馬懿的故事也是人人皆知。諸葛亮六齣祁山時駐扎五丈原,司馬懿深知自己的韜略不如諸葛亮而採取拖延戰術久不出兵。諸葛亮派人向司馬懿送去一套女人服裝,並遞信說:「你如果不敢出戰,便應恭敬地跪拜接受投降;如果你羞恥之心還沒有泯滅,還有點男子氣概,便立即批回,定期作戰。」司馬懿的左右看後,非常氣憤,紛紛請戰,但司馬懿卻堅守不戰。不久諸葛亮因積勞成疾而死,司馬懿沒傷一兵一將,不戰而勝。難怪古人說:「必須能忍受別人不韓信的這個典故只是要表明「能屈能伸,此之謂大丈夫」的道理
(3)韓信的這個典故只是要表明「能屈能伸,此之謂大丈夫」的道理
能屈能伸:指能彎曲也能伸展。指人在不得志時能忍耐,在得志時能施展其 抱負。沒有志氣的人在惡勢力面前屈服,亦常以此語解嘲。語本《易·系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信,同「伸」。
借典故表明「看吧,那人能屈能伸,成了大丈夫。」
而不是表明屈了後就必然成為大丈夫
如果韓信當初沒受辱,誰也不能推斷他會不會功成名就
『貳』 素描里虛實到底怎麼表現
具體技巧如下:
1、整體虛實,對於素描整體的意識很強烈,要多注重大的整體關系,讓畫面充滿藝術感和美感。
而起形時候,先要構造一個大的素描關系,即空間關系、虛實關系、主次關系、形體關系、前後變化及構圖的協調性,素描的關系順序一定是整體再局部再整體,畫面感需要整體把握。在襯布上背景或者遠處是虛的,這樣就遠了,才能使前面的靜物突顯出來,形成明顯的虛實關系。
2、局部虛實,在畫一些靜物時,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這樣的物體都是實的,畫面沒有空間感的變化。離視線近的的,要使一個物體之間都有虛實變化,再詳細一點,單個物體靜物上,暗部、投影是虛的,亮部、高光是實的,明暗交界線也是實的,這樣畫面的形體感才能出來,物體才更加立體。
3、虛實關注點
受光區域往往要比暗部畫得實很多,結構轉折的地方要比過渡的結構實一些。排線要比擦抹實一些等等,這些都是有章可循的畫面虛實規律,在處理的時候要格外注意,通過虛實表現來豐富畫面的節奏感。
(2)虛實素材擴展閱讀:
素描中虛與實的關系很重要。在畫面中,虛實是一種對比的關系,有實才有虛,通過「大實」和「大虛」的對比才能表現出形體的空間感和畫面的節奏感。
比如範例中模特的臉一半處於暗面之中,處理得虛才能使結構和細節包含進去;而另一半則處於受光之中,只有把結構交代明確才能表現受光部分清晰的細節。也強化了畫面虛實強烈的對比關系,營造了畫面生動的氣氛。
『叄』 以「反省自我」為話題的作文素材
學會反省,走向成功
反省是一面鏡子,幫你找出自己的不足;反省是好友的一句鼓勵自己的話,鼓舞你不斷前進;反省是前進的動力,推動我們走向成功。
越王勾踐吳國打敗俘虜以後,每天都反省自己失敗的原因,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總結,激勵自己奮發圖強;反省自己應該怎樣才能夠再一次成為王者。通過幾年的反省後,他卧薪嘗膽,積蓄力量,終於戰勝了吳國,成就了夢想,他也因此成為一名賢能的君王。
反省的力量是多麼偉大!它能讓一名王國之君再次稱王。
商紂王,一代暴君,每天只知道荒淫享樂,不理朝政,被美女瓊漿所迷惑而不能自拔。在西周的打擊下多次失利,但他卻不知道反省,認為這只是一時的運氣不好,仍然每天沉溺於花天酒色之中,不思量自己的國家為什麼會如此動盪不安,最後被自己的一個諸侯小國戰敗。
反省自己是多麼的重要!紂王如果能聽信忠言,及時反省自己,絕不會走到身敗名裂的悲慘地步。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反省的重要意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要進步,就要不斷反省。每一個人都需要反省,一個組織需要反省,一個團體需要反省,一個政黨也是如此。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經過不斷反省,糾正來自黨內的「左」的和「右」的錯誤,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和平建設年代,我們黨系統總結了建國以來的經驗教訓,通過反省,糾正了「反右」「十年浩劫」的歷史錯誤,撥亂反正,應民心順民意地作出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使我們的國家出現了今天繁榮富強的喜人局面。
古往今來,成功總伴隨這反省而誕生的。朋友,讓我們學會反省,走向成功吧!
點評:文章條理清晰,先用排比句式突出反省的重要作用,然後從正反兩方面列舉了古代的兩個事例,接著又用中國現代史上的兩個事實進一步證明,最後進行小結,結構非常分明;特別是列舉完一個古代事例之後都要進行精要的總結,既突出了所舉事例的重要意義,增強了說服力,又使得結構嚴謹。但有兩點值得指出:一是第一段中的「反省是好友的一句鼓勵自己的話,鼓舞你不斷前進」,在後文沒有體現;二是勾踐和商紂王事例的順序應調換一下,這樣按時間先後的順序排列使文章內容更順暢。
5、住在心靈宮殿里的「反省」
大家好!我叫反省,我和虛榮、自私、狡猾等一起住在心靈的宮殿里。什麼?你問心靈宮殿是什麼?哦,告訴你也無妨。每一個人在出生之前都要在心靈的宮殿里選擇一種品性作為夥伴度過一生。不怕你們笑話,告訴你們,我已經在宮殿住了多年的「冷宮」了。奇怪,自從曾子我——反省作為夥伴後,就很少有人選擇我了,狡猾、自私等人倒變得熱門搶手了。唉,我只能靜候一位像曾子那樣的人來選擇我了……
「快,反省,有人選你了。」
「什麼,我沒聽錯吧?」終於到我表現自己的時候了。
於是,我有了一位小主人。「都怪你,要不是你,小主人怎麼會被爸爸批評呢?要不是你慫恿你主人把老師誤給加的幾分泄露出去,他現在怎麼會在房間哭呢?對願你。」這已是「虛榮」第三次指責我了,不過,我認為我做得對。
「唉,要不是你反省非讓小主人在考試時不去看別人的答案,他也不會被老師批評了。」和我一起被選來的「自私」也在指責我。誰選了你誰倒霉。」幾乎所有的人都指責我……
可我幫了主人很多,人們都誇小主人是個知錯就改、自省自悟的好孩子。
歲月如流水,轉眼,我已伴隨主人度過了幾十個春秋,主人現在已是功成名就。當很多人來拜訪主人時,「虛榮」「自私」等人還想把我擠在外面,主人卻把我第一個請進來,他自豪地對那些來訪者說:「我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我每天都在反省自己,我希望反省能一直陪伴在我身邊。」聽到了嗎?主人在表揚我呢!
從此,我便成了心靈宮殿的名人,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我;於是越來越多的人走向成功,我也被列為傳統美德之一,被人們發揚光大。
點評:本文採用擬人的手法,將反省人格化,並用第一人稱敘述了自己被選擇、被使用、被認可的過程,手法較為新穎。文章先抑後楊,通過對比襯托,突出了反省為人所接受的曲折歷程及其重要的作用,個性突出,層次清晰。小作者要注意一些詞語使用的准確性,如「每一個人在出生之前都要在心靈的宮殿里選擇一種品性作為夥伴度過一生」,「品性」只能概括「虛榮、自私、狡猾」,而不能概括「反省」,可將制改為「品行」。
6、反省——成功的基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那些足跡印證著我們的成長。然而每個人都避免不了犯錯誤,如果做不到反省,只會讓自己錯上加錯,愈陷愈深。因此,反省是成功的基石。反省,使自己的品德更加高尚。古代的廉頗處處與自己的同事藺相如為難,但藺相如有不與計較的寬大胸懷。當廉頗聽到藺相如對敵狠對友寬的肺腑之言後,反省自己,最終悔悟,於是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二人終成好友,這一文一武成為趙國的中流砥柱。「將相和」的故事一直傳誦至今。因為廉頗的反省,讓他的品性得到了升華,讓他在自我的大海里找到了正確的航向。這種反省使人自然輕松,放棄錯誤的鎖鏈,從而走向成功。
反省讓人與人的關系更加和諧。高爾基說:「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承認錯誤,將會成為你與他人關系的調和劑。」有些人害怕承認錯誤,於是自欺欺人,從不反省自己,堅持自己才是對的,因為他害怕丟面子,使人際關系僵化,甚至到你至親的朋友也會棄你而去。韓愈年輕時曾到朋友家作詩會友,在創作時因情緒激動打翻了朋友的一隻碗,回到家後反省自己:雖然打破了一個碗事小,但如果辦公也意氣用事,豈不會壞了大事?於是他登門謝罪,削掉了一束頭發以作誓證。朋友被他這種精神感動,更加信任韓愈,成為至親至信之人。
由此看來,反省能讓你在他人眼中成為至誠之人,若人人如此,我們的世界豈不美好?
反省,讓一個國家興旺發達。作為中國人,誰都不忘近代屈辱的歷史。由於落後,中國貧窮積弱,猶如案板上的魚肉,任外國列強宰割。今天,我們反省自己的過錯,不再閉關鎖國,於是我們打開國門,實行改革開放。如今,我們的國家已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如果日本也能深刻反省當年侵華戰爭中的滔天罪行,那一衣帶誰的中日鄰邦,關系就會更加融洽。反省可以讓一個民族復興,讓世界和平永駐。
反省,化干戈為玉帛,化荊棘為坦途,化山重誰復為柳暗花明。反省既有如此至魅力,經常反省,不亦樂乎?
點評: 文章採用的「一三一」的論述模式:開頭通過簡單議論得出一個中心論點,然後列出三個分論點,最後進行總結。這種方式,使文章條理清晰,論述全面、充分。
特別是三個分論點,角度一致,范圍由小到大,而且論述做到「多樣的統一」——第一個分論點從正面擺事實講道理;第二個分論點正面講道理,反面擺事實;第三個分論點正反兩方面擺事實,靈活而豐富。小作者要注意語言的簡明連貫:一段中的「每個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足跡,那些足跡印證著我們的成長」完全可以去掉,三段中由反面論述到正面舉例應有一個過渡,三四段可合並為一段,五段中列舉日本的例子游離出了本段的中心內容。
7、年少不是借口
——寫給爸爸的一封信
爸爸:
對不起,我今天又和您吵架了。
您騎著摩托帶著我,路旁的街景剪輯般地向後退,我知道離考場越來越近了。我趴在您背上,還在拚命地背著「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您無數次問我考試用具准備好沒有,您不厭其煩,我卻早已聽厭:「爸,您能不能不煩我?」您終於沉默了。爸爸,您不知道,我無意間看到那發白的鬢角,我想起了媽媽藏在櫥子里快要用光的染發劑,那時我突然覺得自己是一個罪人,一個殺人犯,是我謀殺了您的青春。我不想讓您打斷我背誦那些古詩,因為我不想再謀殺了您美好的希望。
爸爸,您現在一定還在學校的大門外,找一張別人丟棄的傳單紙,撲在台階上坐著,捧著一瓶礦泉水等我出來。爸爸,對不起!我知道,年少不是借口;我知道,未來的路不能這樣走;我知道,從前的我任性執拗。
爸爸,您一定還記得一個月前,我揉破二模成績單,賭氣地對您說:「考多少分不用你管!」您一定還記得一年前我躲在床上不去上補習班,您對我大吼:「你別在折磨我!」您一定還記得三年前我因為您不讓我看《大風車》離家出走,當我望著小攤上的煎餅餜子正饞的流口水時,您伸出溫暖的手把我拉走……
爸爸,您一定還記得好多好多。爸爸,每一次您都原諒了我,爸爸,我錯了。
爸爸,還有十分鍾就收卷了。
爸爸,還有兩個月我就要上高中了。
爸爸,在有三年我就要遠離家鄉去讀大學了。
爸爸,我要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向您說:「對不起!」因為您等我,愛我,不僅僅是這兩個小時。
祝您
健康
願意拋棄年少這一借口的您的孩子
××××年×月×日
點評: 寫文章講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而本文這兩點做得非常好。首先,小作者通過敘寫父親送考及其引發的回憶,抒發了對父愛的贊美和對父親不理解的愧疚之情,情有所依,感人肺腑。其次,小作者採用想像聯想的手法,由眼前的所見所感,想像父親場外等考的情形,接著又聯想到以前與父親產生摩擦的事情,最後又想像未來的情景,虛實結合,思緒翩翩;小作者將敘事、描寫、抒情、議論,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做到了水乳交融;小作者又精彩的運用排比句式抒情、敘事,簡練而豐富,情真而意切,特別是最後四個排比段按時間順序排列,抒發了強烈的情感,催人淚下。總之,本文不失為一篇優秀的考場作文。
9、與心靈對話
我喜歡寂寞,喜歡在夜深人靜時獨處一室,這樣我就可以敞開自己的心扉,與自己的心靈對話。我在對自己的反省中,感受到前進的力量。
我問心靈了:「心靈,我對家人是不是很關心?」
心靈不語,但她在我的腦海中展現出了幾幅畫面。畫面中的我匆匆而去的關門聲掩蓋住了媽媽那一聲「多加小心」的關懷。畫面中的我那對飯菜不滿的情緒,讓姥姥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看了這兩幅畫面,我感到無比愧疚,我知道了對家長的粗魯,對親情的淡漠。於是,我對心靈保證,我下次一定要關心家人。心靈笑了。
我又問心靈:「心靈,我對朋友是不是很友善?」
心靈贊許地點了點頭,說道:「有一位朋友遇到了困難,你能夠熱情地幫助;有一次朋友遇到了傷心事,你能真誠地去安慰;有一位朋友因考試的失敗而氣餒,你能鼓勵他,使他充滿了信心。你對朋友的關懷已經做得很完美,謝謝你!」 我甜甜地笑了。
我再一次問心靈:「心靈,我對他人是不是做到了尊重?」
心靈搖搖頭,說:「你還沒有做到。有一位同學不小心碰了你的東西,你對他大加指責了一番;有一位陌生人向你問路,你卻因忙著回家而昧心說『不知道』。還有……
聽了心靈的話,我感到萬分慚愧,甚至有些無地自容,我認識到了自己的冷漠,對朋友以外的人缺少關愛之情。我靜靜地告訴心靈,以後,當他人需要幫助的時候,我一定會伸出援助之手,以尊重的心態對待每一個人。心靈在為我加油。
在與心靈的對話中,我不斷反省自己,使每一天的我都變得那麼通情達理,善解人意。所以,我感謝心靈,感謝她對我的提醒;是她讓我反省,是她帶我成長,是她讓我的生活更加和諧美麗。
點評:有很多考生將這次作文寫成了反省書、檢查稿,這也難怪,反省嘛。可是本文的小作者卻將抽象的反省形象化,寫得有滋有味。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小作者將反省經過虛擬成為一場自己與心靈的對話,並且從親人、朋友、他人三個角度出發,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最後總結出反省對自己成長的重要意義,水到渠成,條理清晰。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很能避免重復和單調,第一次通過展現畫面再現「我「對親人的態度,第二次第三次從正反兩方面通過心靈的表述再現「我」對朋友和他人的態度,做到了「多樣的統一」。
10、反省的魅力
夜空由於繁星的點綴而更加絢麗奪目;池水由於魚兒的陪伴而愈加清澈宜人;成長由於反省的魅力而留下閃光的軌跡。
——題記
獃獃地凝望著漆黑的夜空,一種恐懼感油然而生,慢慢擴散到我的周身;眼前漸漸地模糊,思緒乘著風的飛船行駛在那個讓我不願意提及的早晨……
淚水從我的眼中滑落,淌到唇邊,滴到心間,漾起一層層苦澀的漣漪。一向聽話的我,今天竟與老師頂撞了。我能看到老師的憤怒,但我心中的怒火也越燒越旺,一不經意,就會像一條火龍般噴發出來,後果將難以想像。
不知是被我的淚水所打動,還是由於她心中的不忍,暴風與最終還是沒有來臨。她只是平淡地丟下一句話:「回家自己想想吧!」而後便轉身離去,只留下我一個人孤單的身影。
這寂寞的深夜正是讓我清醒的時刻,我回憶著白天那一幕幕場景,深切地體味到,她是多麼寬容地對待我,而我卻毫無察覺。你眼底分明是疼愛的淚水,那淚水中飽含著對我的關愛,但我卻沒有感覺,直到這深夜的反省,才讓我體味到了老師對我的關懷,對我的寬容和無私的愛。
深夜裡寂靜的反省讓我體味到了老師的愛,病床上悲傷的反省讓我感受到了母親的愛,教室里孤單的反省讓我觸摸到了同學的愛,成長路上的反省讓我品味到了人間的真愛。反省,讓我品味到了無窮無盡的包容,豐富多彩的成長歷程,真心實意的情感樂園,這就是反省的魅力所在。
漆黑的夜空中劃過一道亮光,那是流星,慌亂與驚奇中,我許下一個美麗的願望,讓我永遠都能品味到反省的魅力!
後記:森林因動物的存在而富有生機;夢想因信念的存在而更加美麗;我的人生會因反省的魅力而更加亮麗。
點評:小作者在寫作中嘗試運用了電影剪輯技巧,選取特寫鏡頭剪拼,這既能給讀者留下空白,又省卻了繁冗的敘述文字,可謂一舉兩得。小作者又將大量筆墨用於心理剖析和議論抒情,真正體現反省的價值所在。這一大膽的嘗試盡管有很多不成熟之處,諸如情節的跳接與事件清楚明白的交代出現的矛盾、以點(與老師的摩擦)輻面(親人、同學、人間等的真愛)的蒼白無力、人稱使用的混亂等,但還是證明了其魄力所在。此外,小作者用題記和後記相照應的手法突出了中心,特別是運用排比句式和比興的手法,讓人刮目相看。還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形象化的語言,也給文章增了光、添了彩,如「淚水從我的眼中滑落,淌到唇邊,滴到心間,漾起一層層苦澀的漣漪」,「 我心中的怒火也越燒越旺,一不經意,就會像一條火龍般噴發出來」等。
讓反省之花開滿心房
輕輕打開一扇窗,靜靜啜飲一口茶,讓窗外梔子花香與茶中馥香一道,伴我沉思,伴我品味反省的味道。
--------題記
讓反省之花開滿心房,讓生命之樹永遠茁壯。
嘆-------花落無言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一曲紅樓演繹了人間的悲歡情愁,「玉帶枕中撞」林黛玉,柔情中透露著一絲倔強,智慧中不乏一絲高傲。命中註定你的悲劇,含淚葬花是你凄婉的結局。
黛玉,你何不反省一下,倘若自己多一絲曠達,少一份憂郁;倘若自己多一絲寬容,少一分小氣,也許可以續寫人生的喜劇。
賞--------真情無語
「素月寄孤舟,隻影隨水流,家國破,一盞殘酒,酒淡怎敵晚風爽,梧桐雨點點愁。」李清照你才華橫溢,文采飛揚,曾與丈夫對酒當歌,歡暢淋漓,然而你也是不幸的,中年之後,獨自悲秋,與你相伴的唯有愁。
清照,你何不反省一下,人生無常,寂寞常有,倘若你放開心胸,笑對人生,又怎會落得腸斷無人訴,人比黃花瘦。
品---------壯志無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獨處汨羅江畔,看滔滔江水,訴說自己的愛國親情,訴說自己的報國壯志,你縱身一躍,構成了最美的弧線。
屈原,你何不反省一下,既然皇帝昏庸,君王無能,你何必留戀,何必擔憂。胸懷大志,也許這才是你人生的追求
讓反省之花開滿心房,嘆黛玉花落,賞清照真情,品屈原壯志,反省之花如影隨形。
漫漫青青大道,我若有所思,反省是一朵嬌艷美麗的花,反省,讓我學會曠達,讓我學會樂觀,讓我擁有豪情,反省,裝點我們的人生,滋味無窮!
讓反省之花開滿心房,路上春色正好,天天太陽心情,青春的路上,反省伴我行。
PS:樓主也是長春市的吧。
『肆』 秋天的作文800字虛實結合側面描寫
大雪過後,一切都變得銀裝素裹起來。天上仍飄著雪花,輕輕細細地撒在大地萬物上,房頂變白了,汽車變白了,樹木穿上了白色衣服,草兒戴上了白色帽子,大面上鋪上了白色的地毯,一切都是白色的,一切是那麼的壯觀美麗。確美麗,這小小的雪花落在手上,冰冰的,很舒適,但是這美麗卻很短暫,值得珍惜。地來到大地媽媽的懷抱,給沉睡的小草蓋上了厚厚的棉被;給高大的樹木穿上了大大的睡衣,地上一個個的腳印是冬天的標志。雪地上,就會發現:冬天漫天雪花也是那麼有趣,一地的積雪怎麼玩兒都可以,你可以堆雪人、打雪仗、享受冬天這白色的美麗,當然還可以坐雪橇、滑雪,都十分有意思。趣,一切都是白色,美麗在冬季。
『伍』 求高考作文素材 富有時代感 最好是那種"萬能的"
作文很多時候都是短時間里沒有靈魂的文字排列
『陸』 寫一篇虛實結合的200字作文
考試 「同學們,今天晚上考數學,好好復習。」數學老師對我們說。接著語文老師來 接班了:「大家注意,明天考語文第六單元。」後面又來了物理老師:「我說個 事情,在星期天,要搞一個測驗。」「哇!怎麼這么多的考試啊!」同學們正在 感嘆,化學老師進來了,他說:「聽著,我給大家說……」還未說完,我們便叫 了起來:「明天考試,好好復習。」化學老師笑了…… 接著,是我們緊張地復習。我數學定理還未背完,又拿出語文書匆匆忙忙地復習 起來了,突然想起物理還有一個問題未弄懂,便又拖出物理書,拿物理書看見化 學書,又覺得化學還成問題……剛看了幾頁,「叮零零」下課了,我無可奈何地 嘆了口氣:「完了,只好開夜車了。」於是慌慌張張抱起書就跑。 跑進寢室,用最快的速度洗完腳,便上床仔細地看起了書,可剛一會兒,滅燈鈴 又響了,寢室里一下沒了光亮。滅燈鈴,你好討厭,我恨死你了。沒辦法,只好 用被子蓋住,在裡面用手電筒看書。可這樣很難受,又忍不住打起了呵欠。幾個 呵欠之後,我睡著了。 「叮零零」,起床了,我一骨碌爬起來,一看錶:「天啊!時間咋過得這么快。 」手忙腳亂地洗臉,漱口,梳頭,沖進教室看起了書。「做操了——」外面,值 班老師拿著喇叭喊。哎!我伸了個懶腰,加入了做操的隊伍。 上早自習了,我可以好好看書了。「啊—嚏——」我打了個響亮的噴嚏,糟了, 怎麼感冒了?馬上就要考試了,叫我怎麼辦? 「考試了,快坐好。」老師叫著。拿到試卷,我發昏了,卷子在我面前模糊起來 ,我……不用說,語文考得一團糟。接著化學、物理這些科也沒有好結果。幾乎 每一科成績都給我當頭一棒,幾乎每一道題都感到陌生。我該怎麼辦呢?犯愁中 ,歷史老師抱著卷子神氣十足地進來了,我心中好怕。發卷後,我做了一道又一 道,好容易。我好高興,老師見了,立刻給我號了一個一百分。我高興地叫了起 來,還跳呢! 「鄭小娟,你干什麼?深更半夜,打什麼床?」下鋪的同學對我說。「什麼,我 打床?」我醒了,原來我是在做夢。 起床了?媽呀!今天還要考試,我一骨碌起床,便去教室看書,但願老天保佑, 今天的考試順利……
『柒』 高中名人故事寫作素材
記得兩年前我也在積蓄這些名人故事的素材。。。 建議樓主自己多看書多積累,對感興趣的名人多了解,然後對自己掌握的名人給他寫傳記,盡量語言優美。或者掌握別人的感覺很不錯的。。。。。
李白於武則天長安元年(公元701年)出生於西域的碎葉, 五歲時隨家人定居於昌隆(今四川江油縣)的青蓮鄉.
李白少時, 好任俠, 且喜縱橫. 昌隆所在的綿州地區, 自漢末以來, 便是道教活躍的地方.
因此, 李白從少年時起, 常去戴天山尋找道觀的道士談論道經.
後來, 他與一位號為東岩子的隱者隱居於眠山, 潛心學習, 多年不進城市. 他們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 飼養了許多奇禽異鳥. 這些美麗而馴良的鳥兒, 由於飼養慣了, 定時飛來求食, 好像能聽懂人的語言似的, 一聲呼喚, 便從四處飛落階前, 甚至可以在人的手裡啄食穀粒, 一點都不害怕. 這件事被遠近傳作奇聞, 最後竟使綿州刺史親自到山中觀看鳥兒們的就食情況. 這位刺史見他們能指揮鳥類的行動, 認定他們有道術, 便想推薦二人去參加道科的考試. 可是, 二人都婉言拒絕了.
當時有名的縱橫家趙蕤也是李白的好友, 此人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長短經》十卷. 那時李白才十六歲. 趙蕤這部博考六經異同、分析天下形勢、講求興亡冶亂之道的縱橫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極大的興趣. 他以後一心要建功立業, 喜談王霸之道, 也正是受到這部書的影響.
二、 仗劍遠游
開元十三年(公元725年), 李白出蜀, "仗劍去國, 辭親遠游". 他乘舟沿江出峽, 漸行漸遠, 家鄉的山巒逐漸隱沒不可辨認了, 只有從三峽流出的水仍跟隨著他, 推送著他的行舟, 把他要送到一個陌生而又遙遠的城市中去.
1·江陵幸遇司馬禎
李白沒有想到在江陵會有一次不平凡的會見, 他居然見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馬禎.
天台道士司馬幀不僅學得一整套的道家法術, 而且寫得一手好篆, 詩也飄逸如仙. 玄宗對其非常尊敬, 曾將他召至內殿, 請教經法, 還為他造了陽台觀, 並派胞妹玉真公主隨其學道.
李白能見到這個備受恩寵的道士, 自然十分開心, 還送上了自己的詩文供其審閱. 李白器宇軒昂, 資質不凡, 司馬禎一見己十分欣賞, 及至看了他的詩文, 更是驚嘆不已, 稱贊其「有仙風道骨, 可與神遊八極之表」. 因為他看到李白不僅儀表氣度非凡, 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 又不汲汲於當世的榮祿仕宦, 這是他幾十年來在朝在野都沒有遇見過的人才, 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獎的話贊美他. 這也就是說他有「仙根」, 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 和後來賀知章贊美他是「謫仙人」的意思差不多, 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這便是李白的風度和詩文的風格給予人的總的印象.
李白為司馬禎如此高的評價歡欣鼓舞. 他決心去追求「神遊八極之表」這樣一個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興奮之餘, 他寫成大賦《大鵬遇希有鳥賦》, 以大鵬自喻, 誇寫大鵬的龐大迅猛. 這是李白最早名揚天下的文章.
從江陵起, 他開始了他鵬程萬里的飛翔.
2·洞庭葬友
李白自江陵南下, 途經岳陽, 再向南去, 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當泛舟洞庭時, 發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 李白自蜀同來的旅伴吳指南暴病身亡. 李白悲痛萬分, 他伏在朋友的身邊, 號陶大哭, "泣盡繼之以血". 由於他哭得過於傷痛, 路人聽到都為之傷心落淚. 旅途上遇到這樣的不幸, 真是無可奈何, 李白只好把吳指南暫時殯葬於洞庭湖邊, 自己繼續東游, 決心在東南之游以後再來搬運朋友的屍骨.
李白來到了廬山, 在此寫下了燴炙人口的《望廬山瀑布》詩.
3·江南之行
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 此地江山雄性, 虎踞龍盤, 六朝宮閱歷歷在目. 這既引起李白許多感慨, 也引起了他對自己所處時代的自豪感. 他認為往日之都, 己呈一片衰頹之氣, 沒有什麼好觀賞的了, 根本不及當今皇帝垂拱而治, 天下呈現出的一片太平景象.
金陵的霸氣雖己消亡, 但金陵的兒女卻飽含深情地接待李白. 當李白告別金陵時, 吳姬壓酒, 金陵子弟殷勤相送, 頻頻舉杯勸飲, 惜別之情如東流的江水, 流過了人們的心頭, 使人難以忘卻.
李白告別金陵後, 從江上前往揚州.
揚州是當時的一個國際都市. 李白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熱鬧的城市, 與同游諸人盤桓了一些時日. 到了盛夏, 李白與一些年輕的朋友 《系馬垂楊下, 銜杯大道邊. 天邊看綠水, 海上見青山》, 好不愜意. 到了秋天, 他在淮南(治所在揚州)病倒了. 卧病他鄉, 思緒很多, 既感嘆自己建功立業的希望渺茫, 又深深地思念家鄉, 惟一能給他帶來點安慰的, 便是遠地友人的書信.
李白在准南病好之後, 又到了姑蘇. 這里是當年吳王夫差與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 李白懷古有感, 寫了一首詠史詩《烏棲曲》. 這首詩後來得到了賀知章的贊賞, 稱其 "可以泣鬼神矣". 由此看來, 李白的樂府詩有時雖襲用舊題, 卻多別出新意.
姑蘇的歷史遺跡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懷古之情, 美麗單純的吳姬、越女更讓李白贊美不己. 在昔日西施浣紗的蔦蘿山下, 李白以自己的生花妙筆為現今在浣紗石上的越女留下了一幅幅優美的速寫.
李白由越西歸, 回到了荊門.
在荊門他一呆就是三個月. 雖然思鄉心切, 但功業沒有一點成就, 他自覺難於回轉家園. 最後, 他決定再度漫遊.
首先, 他來到洞庭湖, 把吳指南的屍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 他在江夏結識了僧行融, 又從他那裡了解到孟浩然的為人, 於是便去襄陽拜見孟浩然, 由此寫下了著名的五律詩 《贈孟浩然》
不久, 李白到了安陸, 在小壽山中的道觀住了下來. 然而, 隱居於此並非長久之計, 他仍然想尋找機會, 以求仕進. 在隱居壽山時, 李白以干謁游說的方式結交官吏, 提高自己的聲譽.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後時宰相許圉師的賞識, 便將其招為女婿. 李白與夫人許氏在離許家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過了一段幸福美滿的婚姻生活. 可是美好的夫妻生活並沒有令李白外出漫遊以圖功業的心志有所衰微減退. 他以安州妻家為根據地, 又幾次出遊, 結識了 一些官吏和貴公子, 並於開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 謁見荊州長史兼襄州刺史韓朝宗.
三、一進長安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獵. 玄宗即位後, 己有過多次狩獵, 每次都帶外國使臣同去, 耀武揚威, 以此震懾鄰國. 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 玄宗又有一次獰獵, 正好李白也在西遊, 因上《大獵賦》, 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賞識.
他的《大獵賦》希圖以 "大道匡君, 示物周博", 而 "聖朝園池遐荒, 殫窮六合", 幅員遼闊, 境況與前代大不相同, 誇耀本朝遠勝漢朝, 並在結尾處宣講道教的玄埋, 以契合玄宗當時崇尚道教的心情.
李白西來的目的是獻賦, 另外, 也趁此游覽一下長安, 領略這座"萬國朝拜"的帝京風光. 他居住在終南山腳下, 常登臨終南山遠眺. 當他登上終南山的北峰時, 眼前呈現出泱泱大國的風貌. 他深感生存在這樣的國家是不平凡的, 因此頗有自豪之感. 可一想到這興旺發達的帝國內部己產生了腐朽的因素, 他的軒昂情緒又受到打擊".
李白進長安後結識了衛尉張卿, 並通過他向玉真公主獻了詩, 最後兩句說 "何時人少室, 王母應相逢", 是祝她入道成仙. 李白還在送衛尉張卿的詩中陳述自己景況很苦, 希望引薦, 願為朝廷效勞. 由此, 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統治階級的上層.
李白這次在長安還結識了賀知章. 李白有次去紫極宮, 不料竟在那裡遇見了賀知章. 他早就拜讀過賀老的詩, 這次相遇, 自然立刻上前拜見, 並呈上袖中的詩本. 賀知章頗為欣賞《蜀道難》和《烏棲曲》, 興奮地解下衣帶上的金龜叫人出去換酒與李白共飲. 李白瑰麗的詩歌和嘯灑出塵的豐采令賀知章驚異萬分, 竟說:「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間?」
一年快過去了, 李白仍然作客長安, 沒有機會出任, 他的心情有些沮喪. 好友誠意相邀, 希望他同去青山之陽的別業幽居, 但李白無意前往. 這次去長安, 抱著建功立業的理想, 卻毫無著落, 這使李白感到失望並有點憤懣. 往王公大人門前干謁求告, 也極不得意, 只有發出"行路難, 歸去來"的感嘆, 離開了長安.
四、翰林供奉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 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贊, 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 對其十分仰慕, 便召李白進宮. 李白進宮朝見那天, 玄宗降輦步迎, 「以七寶床賜食於前, 親手調羹」. 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 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 胸有成竹, 對答如流. 玄宗大為贊賞, 隨即令李白供奉翰林, 職務是草擬文告, 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請或郊遊, 必命李白侍從, 利用他敏捷的詩才, 賦詩紀實. 雖非記功, 也將其文字流傳後世, 以盛況向後人誇示.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寵信, 同僚不勝艷羨, 但也有人因此而產生了嫉恨之心.
天寶初, 每年冬天玄宗都帶著酋長、使臣去溫家獰獵, 李白自然侍從同去, 當場寫賦宣揚玄宗的盛德, 歌頌聖朝威力, 深得玄宗賞識. 此時, 玄宗寵愛楊玉環, 每與她在宮中游樂時, 玄宗都要李白寫些行樂詞, 譜人新曲歌唱. 李白懷著「長揖蒙垂國士恩, 壯士剖心酬知己」的心情, 竭盡才思采寫這些詩.
在長安時, 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 也經常在長安市上行走. 他發現國家在繁榮的景象中, 正蘊藏著深重的危機. 那便是最能夠接近皇帝的專橫的宦官和驕縱的外戚. 他們如烏雲一般籠罩著長安, 籠罩著中國, 給李白以強烈的壓抑感.
與此同時, 李白放浪形骸的行為又被翰林學士張坦所誹謗, 兩人之間產生了一些嫌隙. 宦官和外戚的受寵, 使李白"大濟蒼生"的熱情驟然冷了下來, 自己雖在長安, 但也沒有施展自己管、晏之術的機會.
朝政的腐敗, 同僚的詆毀, 使李白不勝感慨, 他寫了一首《翰林讀書言懷呈集賢諸學士》表示有意歸山. 誰料就在此時, 倒被賜金放還, 這似乎令李白感到非常意外. 這次被賜金放還似乎是李白說了不合時宜的話.
這次的歸山, 實在是體面一點的放逐.
五、再次遠游
1·漫遊梁宋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 李白到了東都洛陽. 在這里, 他遇到正在蹭蹬不遇的杜甫. 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兩位詩人見面了. 此時, 李白已名揚全國, 而杜甫風華正茂, 卻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長十一歲, 但他並沒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業嗜酒」、「結交皆老蒼」的杜甫, 也沒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頭稱頌. 兩人以平等的身份, 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陽時, 他們約好下次在梁宋(今開封商丘一帶)會面, 訪道求仙.
這年秋天, 兩人如約到了梁宋. 兩人在此抒懷遣興, 借古評今. 他們還在這里遇到了詩人高適, 高適此時也還沒有祿位. 然而, 三人各有大志, 理想相同. 三人暢游甚歡, 評文論詩, 縱談天下大勢, 都為國家的隱患而擔憂. 這時的李杜都值壯年, 此次兩人在創作上的切磋對他們今後產生了積極影響.
這年的秋冬之際, 李杜又一次分手, 各自尋找道教的師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 李白到齊州(今山東濟南一帶)紫極宮清道士高天師如貴授道簏, 從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儀式, 成為道士. 其後李白又赴德州安陵縣, 遇見這一帶善寫符篆的蓋寮, 為他造了真寰. 此次的求仙訪道, 李白得到了完滿的結果.
天寶四年 (公元745年)秋天, 李白與杜甫在東魯第三次會見.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 他們兩次相約, 三次會見, 知交之情不斷加深. 他們一道尋訪隱士高人, 也偕同去齊州拜訪過當時馳名天下的文章家、書法家李邕. 就在這年冬天, 兩人分手, 李白准備重訪江東.
2·東去吳越
李白離開東魯, 便從任城乘船, 沿運河到了揚州. 由於急著去會稽會見元丹丘, 也就沒有多滯留.
到了會稽, 李白首先去憑吊過世的賀知章. 不久, 孔巢文也到了會稽, 於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文暢游禹穴、蘭亭等歷史遺跡, 泛舟靜湖, 往來剡溪等處, 倘佯山水之中, 即興描寫了這一帶的秀麗山川和美麗婦女.
在金陵, 李白遇見了崔成甫. 兩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 情懷更加相投. 每次遊玩時, 都盡情暢游, 不計早晚. 他們泛舟秦淮河, 通宵達旦地唱歌, 引得兩岸人家不勝驚異, 拍手為他們助興. 兩人由於性格相投、遭遇相似, 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為默契, 友情更深厚, 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詩系在衣服上, 每當想念, 便吟誦一番.
3·探幽燕, 走江南
李白在吳越漫遊了幾年, 漂泊不定. 這時國家混亂, 情況一年比一年差. 在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心情引導下, 他決計去幽燕(今北京一帶), 以探虛實.
到了幽燕之後, 李白親眼看到安祿山秣馬厲兵, 形勢己很危急, 自己卻無能為力. 安史之亂前兩三年, 李白漫遊於宣城、當塗、南陵、秋浦一帶, 仍然衣食依人, 經常賦詩投贈地方官, 以求幫助.
在此次漫遊期間, 李白因夫人許氏病亡, 又娶宗氏. 家庭多變, 國家多事, 李白一面求仙學道, 一面企圖為國建功, 對於國家安危, 頗多關切, 雖然仍事漫遊, 已與過去有所不同.
六、病逝途中
天寶十四年, 安史之亂策發, 李白避居廬山. 那時, 他的胸中始終存在著退隱與濟世兩種矛盾的思想. 永王李磷恰在此時出師東巡, 李白應邀人幕.
李白人幕後, 力勸永王勤王滅賊, 而對於政治上的無遠見, 他也作過自我檢討. 同在江南的蕭穎士、孔巢文、劉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 參加, 以此免禍, 李白在這點上顯然不及他們.
永王不久即敗北, 李白也因之被系潯陽獄. 這時崔渙宣慰江南, 收羅人才. 李白上詩求救, 夫人宗氏也為他啼泣求援. 將吳兵三千軍駐扎在潯陽的宋若思, 把李白從監牢中解救出來, 並讓他參加了幕府. 李白成為宋若思的幕僚, 為宋寫過一些文表, 並跟隨他到了武昌. 李白在宋若思幕下很受重視, 並以宋的名義再次向朝廷推薦, 希望再度能得到朝廷的任用. 但不知什麼原因, 後來不但未見任用, 反被長流夜郎(今貴州梓潼), 完全出乎意料. 因為當時永王幕下的武將均巴得到了重用. 事情之所以發生變故, 可能與崔渙、張鎬這批人的失勢有關.
至德二年 (公元757年)冬, 李白由潯陽道前往流放之所——夜郎. 因為所判的罪是長流, 即將一去不返, 而李白此時已屆暮年, "夜郎萬里道, 西上令人老", 不由更覺憂傷.
由於李白在海內素負盛名, 此行沿路受到地方官的宴請, 大家都很尊重他, 並沒有把他看做一個遭流放的罪人.
乾元二年 (公元759年), 李白行至巫山, 朝廷因關中遭遇大旱, 宣布大赦, 規定死者從流, 流以下完全赦免. 這樣, 李白經過長期的輾轉流離, 終於獲得了自由. 他隨即順著長江疾駛而下, 而那首著名的《朝發自帝城》最能反映他當時的心情.
到了江夏, 由於老友良宰正在當地做太守, 李白便逗留了一陣. 乾元二年, 李白應友人之邀, 再次與被謫貶的賈至泛舟賞月於洞庭之上, 發思古之幽情, 賦詩抒懷. 不久, 又回到宣城、金陵舊游之地. 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 他往來於兩地之間, 仍然依人為生. 上元二年, 己六十齣頭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 他的生活相當窘迫, 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上元三年 (公元762年), 李白病重, 在病塌上把手稿交給了李陽冰, 賦 《臨終歌》而與世長辭, 終年六十二歲.
『捌』 心中的彩虹為素材,用虛實結合的表達法式寫一段抒情的話
彩虹是美麗的化身,它象徵著一個又一個美好的品質。曾幾何時,我的心中也出現過這樣幾道美麗的彩虹,綻放出了迷人的光輝。目光停留在我的第一次演講比賽上。那時的我,代表我們學校到市裡參加這項活動。我講述的內容是一位位偉人通過不懈的努力與艱辛,最終獲得了真正成功的故事。為了這次比賽,我曾在炎炎烈日下練習我的站姿;曾在老師、父母面前一遍又一遍背誦著文稿;我曾在書山題海中尋覓著那幾句我所需的優美片段;曾在鏡子面前反復比劃著那些枯燥無味的手勢……但是,當我如行雲流水般講完並贏得了評委和觀眾的陣陣掌聲時,我知道,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也像那些名人一樣,通過努力獲得了屬於我的成功。頓時,我心中出現了一道勤奮的彩虹。
『玖』 《三國演義》中的作文素材
三顧茅廬的故事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三國時■州長社人,為著名謀土)和司馬徽(三國時■洲陽翟人,也是著名謀士)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隆中(現今湖北襄陽縣)卧龍崗去請諸葛亮出來幫助他替國家做事。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轉回去。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看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閑游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劉備只得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些時候,劉備吃了三天素,准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一個虛名,未必有真此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地捆來。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訪諸葛亮。到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自己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諸葛亮見到劉備有志替國家做事,而且誠懇地請他幫助,就出來全力幫助劉備建立蜀漢皇朝。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之句。於是後世人見有人為請他所敬仰的人出來幫助自己做事,而一連幾次親自到那人的家裡去的時候,就引用這句話來形容敦請人的渴望和誠懇的心情。也就是不恥下問,虛心求才的意思。
空城計的故事
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
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
葛臨危不懼,傳令大開城門,還派人去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己則登上城樓,端坐彈琴,
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怕城中有伏兵,因此不
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三顧茅廬
劉備屯住新野時,自知蹉跎半生之緣由是身邊雖有關羽,張飛等猛將,而無出謀劃策運籌帷幄之謀士,便禮儀賢下士,尋求良輔。在司馬徽和徐庶的薦舉下,劉備與關羽,張飛便來到襄陽隆中,拜訪諸葛亮。
第一次來到茅廬時,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見亮好友崔州平;數日後,劉、關、張頂風冒雪,二顧茅廬。途中,遇亮好友石廣元,孟公威。到達茅廬,只見亮弟諸葛均,方知亮已出遊,備留下一箋,表達傾慕之意。返回時,在隆中山下小橋邊遇見亮岳父黃承彥;過了一段時間,劉備與關羽、張飛三顧茅廬,適逢亮在家,但晝寢未醒。劉備吩咐關、張在門外等候,自己徐步而入,拱手立於階下,直到亮醒後,方才相見。[ 三顧堂: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作《隆中對》的紀念堂。]
隆中對
官渡大戰以後,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縣)。
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裡總是悶悶不樂。他想尋找個好助手。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
司馬徽說:「這一帶有卧龍,還有鳳雛(音chú),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馬徽告訴劉備:卧龍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名叫龐統,字士元。
徐庶也是當地一位名士,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請人才,特地來投奔他。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 徐庶說:「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卧龍,將軍是不是願意見見他呢?」 劉備聽了徐庶的介紹,說:「既然您跟他這樣熟悉,就請您辛苦一趟,把他請來吧!」 徐庶搖搖頭說:「這可不行。像這樣的人,一定得將軍親自去請他,才能表示您的誠意。」
劉備先後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著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裡接待劉備。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虛心請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說:「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占據江東一帶,已經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看來,也只能和他聯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著,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今四川、雲南和陝西、甘肅、湖北、貴州的一部)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裡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
最後,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後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佔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了。」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
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五丈原
五丈原位於寶雞市岐山縣境內,東距西安130公里,西距寶雞56公里,北距岐山縣城25公里。高20餘米,面積約12平方公里,五丈原南依棋盤山,北臨渭河,東西兩面為河流沖的深溝,形勢險要。三國時期,諸葛亮屯兵五丈原與司馬懿對陣,後因積勞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聞名於世。是三國時諸葛亮最後一個戰場。
公元234年,諸葛亮率兵由漢中出發,穿過秦嶺,進駐五丈原。初來乍到,糧草不濟,先屯田練兵,待機伐魏。魏將司馬懿深知諸葛亮神機妙算,在渭河北岸固守,不敢貿然出兵。雙方在五丈原相持百天不戰,諸葛亮不得不引誘魏兵入葫蘆溝作戰,並放火燒斷谷口,欲大敗魏將司馬懿未料一場大雨,魏軍死裡逃生。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死軍中,蜀軍敗退。當司馬懿進兵諸葛亮指揮作戰的地方時,看到蜀軍陣地之險要,驚嘆道:「天下奇才也。」後人為了紀念諸葛亮,在這里修建了寺廟。
據當地民間傳說,諸葛亮去世時,一顆明星從天而降,所以才起這個名字。當年諸葛亮屯田的地方,人稱「諸葛田」。當年諸葛亮設軍帳指揮作戰的地方還留有半米高的城牆殘跡,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近100米。當地群眾給這個小城堡起名「豁落城」。在豁落城南邊的秦嶺山坡,有一塊平展的石頭,上面似有棋盤線條。據說當年諸葛亮在這里下過棋,所以這座山得名「棋盤山」。在五丈原的土中,已找出不少「諸葛鍋」,鐵鍋上鑄有漢代隸書文字。五大原如今是一片農田,遊客來這里總想找一找古戰場的遺跡和傳聞。在農田的中間有一道河灣,當地叫落星灣,灣中的村子叫落星堡。
五丈原北端有諸葛亮祠,創建於元初年,明清曾重修。祠內獻殿內兩側牆壁上有一幅幅三國故事畫,如古城會、空城計、三戰呂布等。壁畫下鑲嵌著40塊青石,石刻岳飛手書《出師表》,字跡蒼勁有力。石前有明太祖朱元璋贊頌岳飛的石刻:「純正不曲,文如其人」。(一說是襄陽隆中,也說是南陽,難定論?)
諸葛亮故事
------以下是應網友要求而整理。2004.03.31
吃 瓜 留 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么一個規矩: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規矩」也是當年請葛亮留下來的。
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要種在沙土地上,上麻餅或香油腳子。好多人都來問他要西瓜種子,因為以前沒有注意留瓜子,許多人只好掃興而歸。第二年,西瓜又開園了,他在地頭上插了個牌子,上面寫道:「瓜管吃好,瓜子留下。」
諸葛亮把瓜子冼凈、曬干,再分給附近的瓜農。現在,漢水兩岸沙地上的賈家湖、長豐洲、小樊洲的西瓜仍有名氣,個大、皮薄、味沙甜。有些地方還遵守那條「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神機妙算救後代
這件事情的真否無法考證,從記載來看,可能性還是有的。
相傳,諸葛亮在臨死前對後代說:「我死後,你們中的一個將來會遇到殺身大禍。到那時,你們把房拆了,在牆裡面有一個紙包,有補救的辦法。」
諸葛亮死後,司馬0打下天下當了皇帝。他得知:朝廷中的一員將軍是諸葛亮的後代,便想治治他。有一天,司馬0找了個借口,把這個將軍定了死罪。在金殿上,司馬0問:「你祖父臨死前說了些什麼?」這個將軍就一五一十地把諸葛亮的話說給他聽。司馬0聽後,使命令上兵們把房子拆了,取出紙包。只見紙包裡面有封信,上面寫著「遇皇而開」。土兵們把信遞給0,0打開信,只見裡面寫道:「訪問後返三步。」0立即站起身退後三步。他剛站穩,只聽「咔嚓嚓」一聲響,0龍案上面正對的房頂上,一根玉掉下來。把桌椅砸得粉碎。0嚇得出了一身冷汗。反過來再看信後面寫道,「我救你一命,請你留我後代一命。」看完這封信,暗暗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後來.他把那個將軍官復原職
諸葛亮的八卦衣
在戲劇和圖面中,諸葛亮都是身披八卦衣,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姿態。據民間傳說諸葛亮的八卦衣是他勤奮好學,師母所賞賜。
諸葛亮少年時代,從學於水鏡先生司馬徽,諸葛亮學習刻苦,勤於用腦,不但司馬德操賞識,連司馬的妻子對他也很器重,都喜歡這個勤奮好學,善於用腦子的少年。那時,還沒有鍾表,記時用日晷,遇到陰雨天沒有太陽。時間就不好掌握了。為了記時,司馬徽訓練公雞按時鳴叫,辦法就是定時餵食。諸葛亮天資聰穎,司馬先生講的東西,他一聽便會,不解求知飢渴。為了學到更多的東西,他想讓先生把講課的時間延長一些,但先生總是以雞鳴叫為准,於是諸葛亮想:若把公雞嗚叫的時間延長,先生講課的時間也就延長了。於是他上學時就帶些糧食裝在口袋裡,估計雞快叫的時候,就喂它一點糧食,雞一吃飽就不叫了。
過了一些時候,司馬先生感到奇怪,為什麼雞不按時叫了呢?經過細心觀察,發現諸葛亮在雞快叫時給雞餵食。司馬先生在上課時,就問學生,雞為什麼不按時叫鳴?其他學生都摸不著頭腦。諸葛亮心裡明白,可他是個誠實的人,就如實地把雞快叫的時候餵食來延長老師授課時間的事如實報告了司馬先生。司馬先生很生氣,當場就把他的書燒了,不讓他繼續讀書了。諸葛亮求學心切,不能讀書怎麼得了,可又不能硬來,便去求司馬夫人。司馬夫聽了請葛亮喂雞求學遭罰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馬先生說情。司馬先生說:「小小年紀.不在功課上用功夫,倒使心術欺矇老師。這是心術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馬夫人反復替諸葛亮說情,說他小小年紀,雖使了點心眼,但總是為了多學點東西,並沒有他圖。司馬先生聽後覺得有理,便同意諸葛亮繼續讀書。
司馬先生盛怒之下燒了諸葛亮的書,後經夫人勸解,又同意諸葛亮來繼續讀書。可沒有書怎麼讀呢?夫人對司馬先生說:「你有一千年神龜背殼,傳說披在身上,能使人上知千年往事,下曉五百年未來.不妨讓諸葛亮一試.如果靈驗,要書作甚?」司馬先生想到把書已燒了,也只好按夫人說的辦。
諸葛亮將師母送的神龜背殼往身上一披,即成了他的終身服飾——八卦衣,昔日所學,歷歷在目,先生未講之道,也能明白幾分。
諸葛亮的鵝毛扇
諸葛亮的鵝毛扇代表著智慧和才幹,所以在有關諸葛亮的戲曲中,孔明總是手拿鵝毛扇。
關於鵝毛扇,民間流傳著這樣的故事,黃承彥的千金小姐黃月英並非醜陋,而是一個非常聰明美麗、才華出眾的姑娘。黃承彥怕有為的青年有眼不識荊山玉,故稱千金為「阿丑」。阿丑黃月英不僅筆下滔滔,而且武藝超群,她曾就學於名師。藝成下山時,師傅贈送她鵝毛扇一把,上書「明」、「亮」二字。二字中還密密麻麻地藏著攻城略地、治國安邦的計策。並囑咐她,姓名中有明亮二字者,即是你的如意郎君。後來黃承彥的乘龍快婿,就是吟嘯待時、未出隆中便知天下三分的名字中有「明」、「亮」二字的未來蜀國丞相諸葛亮。結婚時,黃月英便將鵝毛扇作為禮物贈給諸葛亮。孔明對鵝毛扇愛如掌上明珠,形影不離。他這樣作不僅表達了他們夫妻間真摯不渝的愛情,更主要的是熟練並運用扇上的謀略。所以不管春夏秋冬,總是手不離扇。
清朝康熙年間,襄陽觀察使趙宏恩在《諸葛草廬詩》中寫道:「扇搖戰月三分鼎,石黯陰雲八陣圖」,就足以證明諸葛亮手執鵝毛扇的功用以及他手不離扇的原因。
NOTE: 南陽武侯祠同樣有「三顧茅廬」一說,難以定論。大家可以看。
諸葛亮《前出師表》
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姦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後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於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凶,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至於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雲。
諸葛亮《後出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