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PLC的參考文獻有些
· PLC
編程語言的國際標准
IEC 61131 是PLC 的國際標准,1992~1995 年發布了IEC 61131標准中的1 ~ 4 部分,
我國在1995 年11 月發布了GB/T15969-1/2/3/4(等同於IEC 61131-1/2/3/4)。
IEC 61131-3 廣泛地應用PLC、DCS 和工控機、 「軟體PLC」、數控系統、RTU 等產品。 定義了5 種編程語言:
1) 指令表IL(Instruction list):西門子稱為語句表STL。功能比梯形圖或功能塊圖強。
2) 結構文本ST(Structured text):西門子稱為結構化控制語言(SCL)。STEP 7 的S7 SCL(結構化控制語言)符合EN61131-3 標准。SCL 適合於復雜的公式計算、復雜的計算任務和最優化演算法,或管理大量的數據等。
3) 梯形圖LD(Ladder diagram):西門子簡稱為LAD。直觀易懂,適合於數字量邏輯控制。「能流」(Power flow)與程序執行的方向。
4) 功能塊圖FBD (Function block diagram):標准中稱為功能方框圖語言。「LOGO!」系列微型PLC 使用功能塊圖編程。
5) 順序功能圖SFC(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對應於西門子的S7 Graph。
· PLC國際標准組織
隨著PLC的快速發展,各相關國際組織也越來越多。當前電力線通信的國際組織主要有家庭插電聯盟HPA、PLC論壇、PALAS、OPERA、UPLC、PUA、EUPA以及日本的CEPCA等。所有這些國際組織都由研究機構及廠商共同組成,其中較具有影響力的是HPA
(HomePlug Alliance,家庭插電聯盟)和PLC(Powerline Communication Forum,電力線通信論壇)。
由Cisco、Intel、HP、Sharp等13家公司組成的家庭插電聯盟HPA成立於2000年4月,致力於創造共同的家用電力線網路通信技術標准。目前HPA已發展成為由100多家公司組成的組織。2001年6月,HPA發布了第一個規范版本HomePlug
1.0,將數據傳輸速率定為14Mbps(實際數據速率為5Mbps),採用OFDM調制解調技術,MAC層協議為CSMA/CA。盡管該規范定位於家庭內部網路應用,但製造商們已大量將
HomePlug 1.0晶元用於低壓寬頻接入。目前符合HomePlug
1.0的產品已經在北美、歐洲和亞洲銷售近三百萬套。最高速率達85Mbps的HomePlug 1.0 Turbo產品最近也已出現。
HPA聯盟於2003年2月開始HomePlug AV的制定工作。該規范著重於在家庭中傳送娛樂音視頻,最高速率可達200Mbps。HomePlug
AV於2005年8月獲得聯盟理事會批准,HPA會員Aztech Systems和Devolo AG最近宣布推出符合HomePlug
AV規范的產品,預期2006年底相關產品開始量產面市。
HomePlug聯盟正在制定另外兩種規范,一種是HomePlug BPL規范;另一種是用於家庭自動控制應用的命令和控制規范HPCC。
1. HomePlug BPL規范
2004年上半年,HomePlug宣布了開發電力線寬頻接入規范的意向,並向全球范圍內的電力公司、服務提供商和PLC組織發出了參與邀請。10~11月,HomePlug
BPL工作組成立,共有包括EDF、Intellon、Conexant、SPiDCOM、Current、Sharp等12家公司和PUA、UPLC等2個組織加入。2004年12月~2005年2月開發了HomePlug
BPL的市場需求文件,並於3月向成員發布徵求意見,同年5月該文件獲得理事會批准。
HomePlug
BPL市場需求文件的主要內容包括,文件的目的和意圖、市場概覽、BPL系統描述、BPL規范要求。BPL市場需求文件的主旨是追求最高的性能以及同HomePlug
AV的協同工作和無縫連接。
2005年夏天,HomePlug AV被選為BPL的基線技術,以實現兩者之間的完全互操作。HomePlug
AV解決了許多同樣存在於BPL的問題,如採用中心協調架構(相鄰網路問題)解決許可控制和帶寬管理。目前BPL規范正在進行低壓和中壓、北美和歐洲以及地埋和架空之間差異的技術分析。BPL還要進行規范開發、模擬測試、在電力公司和家庭電力線上進行的現場測試等工作,規范草案有望於2006年中期發布。
HomePlug BPL的主要特點包括:
· 基於HomePlug AV技術的200Mbps物理層
·
在高噪音的電力線信道上進行接近物理層極限容量的可靠通信
· 具有交流電工頻同步功能的TDMA和CSMA高效的MAC層協議
·
服務質量(QoS)保障
· 支持多種網路部署結構
· 高級網路管理功能,支持即插即用,可由用戶或服務提供商安裝和配置網路
·
在HomePlug AV中為實現同BPL有效協同的「相鄰網路」設計
· 基於128位AES的嚴格安全保障
·
共存模式支持多個戶內網路和接入網路間實現高效的帶寬共享
· 同HomePlug 1.0共存,兩者互通可選
HomePlug
BPL的應用分為以電力公司為主的服務和以用戶為主的服務。以電力公司為主的服務如遠程抄表、負荷控制、服務的遠程啟動/停止、竊電檢測、動態和匯總數據分析、電能質量監測、安全監視、停電通知、設備監視、配網自動化、分布式發電的監控等;以用戶為主的服務包括有網際網路寬頻接入、VoIP、視頻傳輸、安全服務、家庭病毒防禦、遠程網路管理和故障診斷等。
2. HPCC
HPCC(HomePlug Command &
Control)實現用命令控制家電,觸發諸如打開或關閉等相應動作。其要求包括:支持家電發回其狀態、網路覆蓋整個家庭、極高的連通性(目標為99.9%)、價格低廉、容易安裝(無需專門技能或復雜的配置)、無需相間耦合器或中繼器等附加設備。HPCC在2005年二季度向家居自動化行業的領導者發出徵求提案函,7家公司做出了回應,目前正在選擇基線技術。
3. IEEE電力線通信標准
當第一代HomePlug規范推出的時候,消費類電子製造商正致力於推動室內聯網,各國際標准組織讓HomePlug帶頭先行。但是隨著AV、BPL和控制逐漸被增添進來,IEEE開始重視HomePlug規范。目前IEEE中關於電力線通信的標准工作組有三個:P1901、P1675和P1775。
2005年6月IEEE批准成立P1901工作組。HomePlug是工作組的重要成員,其它重要成員還包括EUPA和日本的CEPCA。該工作組主要負責電力線寬頻接入的MAC/PHY部分標准,HomePlug
AV被IEEE P1901選為基線技術。工作組的目標是在2006年8月完成標准制定工作,目前主要審查室內聯網規范和接入規范間的共存,標准將滿足IEEE
P1775在電磁兼容性方面的限制;IEEE P1675負責硬體和安裝部分的標准制定工作,成立於2004年7月;IEEE
P1775工作組成立於2005年5月,主要負責電磁兼容EMC部分標準的制定,其目標是在2007年6月完成制定工作。
——資料來源機電之家網站
⑵ 求數控畢業論文 4000到5000字 、主要內容包括:寫作提綱、目錄、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淺談數控機床零件加工前的准備
近年來,為了適應市場需要,不少職業技術學校相繼開設了數控技術方面的專業。我校也於去年購置了兩台經濟型數控車床和一台數控床身銑床並配置華興數控模擬軟體(機床數控系統是南京華興數控操作系統)以滿足數控教學的要求。通過幾個學期的教學實踐,深感要做好數控機床操作,零件加工前的准備工作相當重要。
一、零件的加工程序編寫及校驗
在數控機床上加工零件,不管數控機床使用的是何種操作系統,必須要有與數控機床相適應的數控加工程序。首先,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零件圖自行編制加工程序。在編寫加工程序的時候先分析零件圖,根據零件圖的技術要求來分析加工工藝路線,確定加工步驟,合理選擇加工中每一道工序中要使用的刀具以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參數,並進行與數控加工程序相關的數學處理。在數學處理時會出現一些繁瑣的坐標計算問題,為簡化計算和縮短計算時間,我們讓學生在計算機模擬房內利用AutoCAD軟體先繪制零件圖,再利用AutoCAD軟體的查詢命令予以解決並記下數據。通過工藝分析與數學計算,再根據所確定的工藝路線與零件加工步驟來編寫程序。在編寫完數控加工程序之後,利用數控機床製造商提供的配套數控模擬教學軟體在計算機模擬室進行反復校驗和模擬模擬,以檢查程序的正確性,同時,對坐標數值、進給量、刀補值等參數進一步處理,以適應實際加工需要。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因為一般職業技術學校受經費等原因限制,數控機床數量較少,學生要同時上數控機床校驗不太可能,況且時間拖得長不利於教學。另一方面,通過校驗還可以使學生在數控機床操作之前熟悉數控加工軟體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數控機床的操作面板,為下一步的數控機床操作打好基礎。最後,教師對每個學生編制的加工程序做全面細致的審核,確定最終加工程序。教師審核的內容主要是程序結構的合理性、走刀線路、主軸轉速、進給量、吃刀深度以及刀具的選擇等,在審核的同時為學生提出建設性的修改意見,使學生知道為什麼要這樣修改,不改會造成什麼後果,程序確定之後,及時將程序記下以備操作。
二、加工材料及刀具、夾具的准備
程序准備僅僅是第一步,程序校驗通過以後,接下來就是加工材料及刀具和夾具的准備。這一步工作做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到數控操作的最終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認真做好。
目前,職業技術學校供數控機床操作教學用的材料主要是鋁材、尼龍棒、鋼材、石蠟、硬木砧板等,選用的材料要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數控操作教學的要求,同時要考慮經濟性。根據我校的實際情況,我們選擇鋁和石蠟作為車床和銑床的加工材料。刀具的選擇則要根據被加工材料的表面形狀、材質等來選擇,由於我們所選用的這些材料沒有很高的硬度,故對刀具無特別要求,選用普通刀具即可。但在加工時由於零件的形狀和技術要求不同,要選擇不同類型的刀具來加工,例如加工三角形螺紋要選擇三角螺紋車刀,加工圓弧則要選擇圓弧到或者是尖刀來進行加工等,合理的選擇加工刀具是加工好零件的基本保證。夾具的選擇比較簡單,如在數控車床上加工鋁棒和石蠟棒,鋁棒和石蠟棒直接由三爪自定心卡盤夾緊即可;而在銑床上加工時,只要按普通銑床的要求,用壓板將鋁或石蠟板固定在工作台上或機用平口鉗夾緊就可以了,夾緊力的控制以在加工過程中工件不發生移動為宜。
但是在實際數控機床加工應用中,要綜合考慮數控機床的技術要求、夾具的特點、工件材料的性能、加工工序、切削用量以及其他相關因素來正確選用刀具和夾具,而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把石蠟材料看成是金屬材料來進行加工,用加工金屬材料的切削參數來加工石蠟材料,在加工過程中合理分配加工餘量,將粗加工和精加工進行區分。通過以上做法,加工出的工件符合圖紙要求,效果良好,達到了數控機床操作的目的。
三、數控機床的調整與對刀
數控加工程序編寫完和零件材料准備好以及選擇了恰當的刀具後,要對數控機床進行調整、潤滑、檢查等工作,確保數控機床的性能。然後再進行對刀,使數控機床上每一把刀具的刀位點在刀架轉位後或換刀後,每把刀的刀位點的位置都重合在同一點。在對刀完成後即進行零件的試加工,以檢驗程序與對刀的精確性,如果試加工的零件的尺寸精度與形位公差不符合圖紙要求,則要進行刀具偏差的微量修調,然後再進行試加工,一直到所加工的零件符合圖紙要求。通過試加工以後,就可以對該零件進行批量加工了。一個數控加工的零件是否合格,數控機床的對刀起到關鍵的作用,也就是說所加工的零件是否合格的基本保證是對刀要准確。
四、安全教育工作
時時不忘安全,牢記安全第一的宗旨。針對機械加工的特點,在操作前進行安全教育是重要的。要求學生嚴格遵守數控實驗室管理制度、數控機床安全操作規程。同時我們還以一些因違反操作規程而造成傷亡的典型案例來教育學生,要求學生在操作過程中要嚴肅、認真和細心,從而增強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在上機前我們還將數控機床操作步驟以講義的形式分發給學生,要求學生細心領會和掌握,學生在數控機床操作過程中一定要按操作規程要求去做,確保不發生過安全事故。
教師只要在數控機床操作前認真做好准備工作,在數控機床操作教學中精心組織和指導,就一定能夠收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更多內容,請查看網路消息,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⑶ 求數控畢業論文範文
目錄
前言
摘要
一、數控技術是製造業的重要基礎
2、數控技術發展趨勢
2.1 性能發展方向
2.2 功能發展方向
2.3 體系結構的發展
三、中國數控的出路
四、結語
參考文獻
前言
沒有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
我國從事數控機床編程、加工工藝與維修工作的技術人員數以萬計,然而由於此項技術的復雜性、多樣性和多變性以及一些客觀環境因素的制約,還沒有形成一套成熟的、完整的理論體系。當今控制理論與自動化技術的高速,尤其是微技術和機技術的日新月異,使得數控技術也在同步飛速發展,數控系統結構形式上的PC基、開放化和性能上的多樣化、復雜化、高智能化不僅給其應用從觀念到實踐 ,帶來了巨大變化,也在其維修理論、技術和手段上帶來了很大的變化。因此,一篇論文形式的文章不可能把已經形成了一門專門學科的數控機床技術理論完整地表述出來,本文僅是將業內眾老師及同仁的經驗加以適當的歸納整理,以求對該學科有更深刻的認識
數控技術的發展趨勢淺析
摘要
簡要介紹了國內外數控技術及裝備發展的趨勢及我國數控裝備技術發展和產業化的現狀。製造技術和裝備就是人類生產活動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而數控技術又是當今先進製造技術和裝備最核心的技術。當今世界各國製造業廣泛採用數控技術,以提高製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對動態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從性能發展 體系結構等各方面深入討論了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趨勢,得出數控技術會向智能化 網路化 集成化 微機電控制系統和數字化的方向發展的結論;並從產業發展的角度考慮,進行了對數控技術與產業發展途徑的思考,分別從總體戰略和技術途徑兩方面進行了探討。並對我過數控產業發展進行了思考。
一、數控技術是製造業的重要基礎
數控技術是用數字信息對機械運動和工作過程進行控制的技術;是製造業實現自動化、柔性化、集成化生產的基礎;是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勞動生產率必不可少的物質手段;是國防現代化的重要戰略物質;是關繫到國家戰略地位和體現國家綜合國力水平的重要基礎性產業。當今世界各國製造業廣泛採用數控技術,以提高製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對動態多變市場的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大力發展以數控技術為核心的先進製造技術已成為世界各發達國家加速經濟發展、提高綜合國力和國家地位的重要途徑.裝備工業的技術水平和現代化程度決定著整個國民經濟的水平和現代化程度,數控技術及裝備是發展新興高新技術產業和尖端工業的使能技術和最基本的裝備。馬克思曾經說過「各種經濟時代的區別,不在於生產什麼,而在於怎樣生產,用什麼勞動資料生產」。製造技術和裝備就是人類生產活動的最基本的生產資料,而數控技術又是當今先進製造技術和裝備最核心的技術。因此,專家們預言: 機械製造的競爭,其實質是數控技術的競爭。
根據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的具體需求,設計製造「高、精、尖」重大數控裝備,打破國外封鎖,掌握數控裝備關鍵技術,創出中國數控機床品牌,提高市場佔有率是全面提升我國基礎製造裝備的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二、數控技術發展趨勢
2.1 性能發展方向
(1)高速高精高效化 速度、精度和效率是機械製造技術的關鍵性能指標。由於採用了高速CPU晶元、RISC晶元、多CPU控制系統以及帶高解析度絕對式檢測元件的交流數字伺服系統,同時採取了改善機床動態、靜態特性等有效措施,機床的高速高精高效化已大大提高。
(2)柔性化 包含兩方面:數控系統本身的柔性,數控系統採用模塊化設計,功能覆蓋面大,可裁剪性強,便於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群控系統的柔性,同一群控系統能依據不同生產流程的要求,使物料流和信息流自動進行動態調整,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群控系統的效能。
(3)工藝復合性和多軸化 以減少工序、輔助時間為主要目的的復合加工,正朝著多軸、多系列控制功能方向發展。數控機床的工藝復合化是指工件在一台機床上一次裝夾後,通過自動換刀、旋轉主軸頭或轉台等各種措施,完成多工序、多表面的復合加工。數控技術軸,西門子880系統控制軸數可達24軸。
2.2 功能發展方向
(1)用戶界面圖形化 用戶界面是數控系統與使用者之間的對話介面。由於不同用戶對界面的要求不同,因而開發用戶界面的工作量極大,用戶界面成為計算機軟體研製中最困難的部分之一。當前INTERNET、虛擬現實、科學計算可視化及多媒體等技術也對用戶界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圖形用戶界面極大地方便了非專業用戶的使用,人們可以通過窗口和菜單進行操作,便於藍圖編程和快速編程、三維彩色立體動態圖形顯示、圖形模擬、圖形動態跟蹤和模擬、不同方向的視圖和局部顯示比例縮放功能的實現。
(2)科學計算可視化 科學計算可視化可用於高效處理數據和解釋數據,使信息交流不再局限於用文字和語言表達,而可以直接使用圖形、圖像、動畫等可視信息。可視化技術與虛擬環境技術相結合,進一步拓寬了應用領域,如無圖紙設計、虛擬樣機技術等,這對縮短產品設計周期、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產品成本具有重要意義。在數控技術領域,可視化技術可用於CAD/CAM,如自動編程設計、參數自動設定、刀具補償和刀具管理數據的動態處理和顯示以及加工過程的可視化模擬演示等。
(3)插補和補償方式多樣化 多種插補方式如直線插補、圓弧插補、圓柱插補、空間橢圓曲面插補、螺紋插補、極坐標插補、2D+2螺旋插補、NANO插補、NURBS插補(非均勻有理B樣條插補)、樣條插補(A、B、C樣條)、多項式插補等。多種補償功能如間隙補償、垂直度補償、象限誤差補償、螺距和測量系統誤差補償、與速度相關的前饋補償、溫度補償、帶平滑接近和退出以及相反點計算的刀具半徑補償等。
(4)內裝高性能PLC 數控系統內裝高性能PLC控制模塊,可直接用梯形圖或高級語言編程,具有直觀的在線調試和在線幫助功能。編程工具中包含用於車床銑床的標准PLC用戶程序實例,用戶可在標准PLC用戶程序基礎上進行編輯修改,從而方便地建立自己的應用程序。
2.3 體系結構的發展
(1)集成化 採用高度集成化CPU、RISC晶元和大規模可編程集成電路FPGA、EPLD、CPLD以及專用集成電路ASIC晶元,可提高數控系統的集成度和軟硬體運行速度。應用FPD平板顯示技術,可提高顯示器性能。平板顯示器具有科技含量高、重量輕、體積小、功耗低、便於攜帶等優點,可實現超大尺寸顯示,成為和CRT抗衡的新興顯示技術,是21世紀顯示技術的主流。應用先進封裝和互連技術,將半導體和表面安裝技術融為一體。通過提高集成電路密度、減少互連長度和數量來降低產品價格,改進性能,減小組件尺寸,提高系統的可靠性。
(2)模塊化 硬體模塊化易於實現數控系統的集成化和標准化。根據不同的功能需求,將基本模塊,如CPU、存儲器、位置伺服、PLC、輸入輸出介面、通訊等模塊,作成標準的系列化產品,通過積木方式進行功能裁剪和模塊數量的增減,構成不同檔次的數控系統。
(3)網路化 機床聯網可進行遠程式控制制和無人化操作。通過機床聯網,可在任何一台機床上對其它機床進行編程、設定、操作、運行,不同機床的畫面可同時顯示在每一台機床的屏幕上。
(4)通用型開放式閉環控制模式 採用通用計算機組成匯流排式、模塊化、開放式、嵌入式體系結構,便於裁剪、擴展和升級,可組成不同檔次、不同類型、不同集成程度的數控系統。閉環控制模式是針對傳統的數控系統僅有的專用型單機封閉式開環控制模式提出的。由於製造過程是一個具有多變數控制和加工工藝綜合作用的復雜過程,包含諸如加工尺寸、形狀、振動、雜訊、溫度和熱變形等各種變化因素,因此,要實現加工過程的多目標優化,必須採用多變數的閉環控制,在實時加工過程中動態調整加工過程變數。加工過程中採用開放式通用型實時動態全閉環控制模式,易於將計算機實時智能技術、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CAD/CAM、伺服控制、自適應控制、動態數據管理及動態刀具補償、動態模擬等高新技術融於一體,構成嚴密的製造過程閉環控制體系,從而實現集成化、智能化、網路化。
三、中國數控的出路
縱觀目前我國的數控市場,我國數控產品在性能、外觀、可靠性方面與國外產品有一定差距,特別是國外企業有雄厚的資金,加上外國企業為佔領中國市場,對我國能夠生產的數控系統壓價銷售,而對我國未能生產的數控系統,不僅高價而且附加許多限制。在國外數控企業採用技術封鎖和低價傾銷的雙重策略下,中國數控產業經歷了坎坷的歷程,我國曾花巨資引進西門子和FANUC的技術,並希望在此基礎上吸收消化,開發我國自己的數控技術。如北京密雲所引進了FANUC的數控系統,可是,FANUC賣給我們的都是即將過時的落後技術。我國引進後,尚未來得及吸收消化和批量生產,FANUC即宣布停止生產該系統的生產,並將性能價格比更好、質量更高、體積更小的數控系統推向中國市場。這種總是跟在別人後面走的做法,必然受人制約,永遠落在後面。中國數控出路何在?
隨著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基於微機的開放式數控是數控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傳統數控技術方面,我國處於相對落後的狀態,開放式數控為我國數控產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契機,加強和重點扶持開放性數控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我國的數控產業才有發展壯大可能,才有可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四、結語
制定符合中國國情的總體發展戰略,確立與國際接軌的發展道路,對21世紀我國數控技術與產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文在對數控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的分析,對我國數控領域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的基礎上,對21世紀我國數控技術和產業的發展途徑進行了探討,堅持可持續發展道路的總體發展戰略。在此基礎上,研究了發展新型數控系統、數控功能部件、數控機床整機等的具體技術途徑。
我們衷心希望,我國科技界、產業界和教育界通力合作,把握好知識經濟給我們帶來的難得機遇,迎接競爭全球化帶來的嚴峻挑戰,為在21世紀使我國數控技術和產業走向世界的前列,使我國經濟的發展和數控技術共同騰飛!
參考文獻
1 施法中.計算機輔助幾何設計與非均勻有理B樣條.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4
2 陳玉祥.中國機械工程, 1998,9(5):1~4[4]
3 熊鳴鏑.三維設計將CAD應用引向深入.機電一體化.1997.(5):5~7
⑷ 求一篇數控技術的論文
不能投機取巧啊
⑸ 誰有關於數控機床方面的論文啊
數控機床發展史
摘要:機械繫以機械為主,所以必須掌握好各種機械的專業知識,從這學期開始,開始接觸機械專業基礎課。我會本著認真的態度對待專業課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接下來我將介紹一下我對數控機床發展史的認識。
20世紀中期,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自動信息處理、數據處理以及電子計算機的出現,給自動化技術帶來了新的概念,用數字化信號對機床運動及其加工過程進行控制,推動了機床自動化的發展。
採用數字技術進行機械加工,最早是在40年代初,由美國北密支安的一個小型飛機工業承包商派爾遜斯公司(ParsonsCorporation)實現的。他們在製造飛機的框架及直升飛機的轉動機翼時,利用全數字電子計算機對機翼加工路徑進行數據處理,並考慮到刀具直徑對加工路線的影響,使得加工精度達到±0.0381mm(±0.0015in),達到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1952年,麻省理工學院在一台立式銑床上,裝上了一套試驗性的數控系統,成功地實現了同時控制三軸的運動。這台數控機床被大家稱為世界上第一台數控機床。
這台機床是一台試驗性機床,到了1954年11月,在派爾遜斯專利的基礎上,第一台工業用的數控機床由美國本迪克斯公司(Bendix-Cooperation)正式生產出來。
在此以後,從1960年開始,其他一些工業國家,如德國、日本都陸續開發、生產及使用了數控機床。
數控機床中最初出現並獲得使用的是數控銑床,因為數控機床能夠解決普通機床難於勝任的、需要進行輪廓加工的曲線或曲面零件。
然而,由於當時的數控系統採用的是電子管,體積龐大,功耗高,因此除了在軍事部門使用外,在其他行業沒有得到推廣使用。
到了1960年以後,點位控制的數控機床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因為點位控制的數控系統比起輪廓控制的數控系統要簡單得多。因此,數控銑床、沖床、坐標鏜床大量發展,據統計資料表明,到1966年實際使用的約6000台數控機床中,85%是點位控制的機床。
數控機床的發展中,值得一提的是加工中心。這是一種具有自動換刀裝置的數控機床,它能實現工件一次裝卡而進行多工序的加工。這種產品最初是在1959年3月,由美國卡耐·;特雷克公司(Keaney&TreckerCorp.)開發出來的。這種機床在刀庫中裝有絲錐、鑽頭、鉸刀、銑刀等刀具,根據穿孔帶的指令自動選擇刀具,並通過機械手將刀具裝在主軸上,對工件進行加工。它可縮短機床上零件的裝卸時間和更換刀具的時間。加工中心現在已經成為數控機床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品種,不僅有立式、卧式等用於箱體零件加工的鏜銑類加工中心,還有用於回轉整體零件加工的車削中心、磨削中心等。
1967年,英國首先把幾台數控機床連接成具有柔性的加工系統,這就是所謂的柔性製造系統(FlexibleManufacturingSystem——FMS)之後,美、歐、日等也相繼進行開發及應用。 1974年以後,隨著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微處理器直接用於數控機床,使數控的軟體功能加強,發展成計算機數字控制機床(簡稱為CNC機床),進一步推動了數控機床的普及應用和大力發展。
80年代,國際上出現了1~4台加工中心或車削中心為主體,再配上工件自動裝卸和監控檢驗裝置的柔性製造單元(FlexibleManufacturingCell——FMC)。這種單元投資少,見效快,既可單獨長時間少人看管運行,也可集成到FMS或更高級的集成製造系統中使用。
目前,FMS也從切削加工向板材冷作、焊接、裝配等領域擴展,從中小批量加工向大批量加工發展。
所以機床數控技術,被認為是現代機械自動化的基礎技術。
那什麼是車床呢?據資料所載,所謂車床,是主要用車刀對旋轉的工件進行車削加工的機床。在車床上還可用鑽頭、擴孔鑽、鉸刀、絲錐、板牙和滾花工具等進行相應的加工。車床主要用於加工軸、盤、套和其他具有回轉表面的工件,是機械製造和修配工廠中使用最廣的一類機床。
古代的車床是靠手拉或腳踏,通過繩索使工件旋轉,並手持刀具而進行切削的。1797年,英國機械發明家莫茲利創制了用絲杠傳動刀架的現代車床,並於1800年採用交換齒輪,可改變進給速度和被加工螺紋的螺距。1817年,另一位英國人羅伯茨採用了四級帶輪和背輪機構來改變主軸轉速。
為了提高機械化自動化程度,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1848年,美國又出現回輪車床;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製成一台單軸自動車床,不久他又製成三軸自動車床;20世紀初出現了由單獨電機驅動的帶有齒輪變速箱的車床。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軍火、汽車和其他機械工業的需要,各種高效自動車床和專門化車床迅速發展。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產率,40年代末,帶液壓仿形裝置的車床得到推廣,與此同時,多刀車床也得到發展。50年代中,發展了帶穿孔卡、插銷板和撥碼盤等的程序控制車床。數控技術於60年代開始用於車床,70年代後得到迅速發展。
車床依用途和功能區分為多種類型。
普通車床的加工對象廣,主軸轉速和進給量的調整范圍大,能加工工件的內外表面、端面和內外螺紋。這種車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產效率低,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和修配車間。
轉塔車床和回轉車床具有能裝多把刀具的轉塔刀架或回輪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裝夾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種工序,適用於成批生產。
自動車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動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動上下料,重復加工一批同樣的工件,適用於大批、大量生產。
多刀半自動車床有單軸、多軸、卧式和立式之分。單軸卧式的布局形式與普通車床相似,但兩組刀架分別裝在主軸的前後或上下,用於加工盤、環和軸類工件,其生產率比普通車床提高3~5倍。
仿形車床能仿照樣板或樣件的形狀尺寸,自動完成工件的加工循環,適用於形狀較復雜的工件的小批和成批生產,生產率比普通車床高10~15倍。有多刀架、多軸、卡盤式、立式等類型
立式車床的主軸垂直於水平面,工件裝夾在水平的回轉工作台上,刀架在橫粱或立柱上移動。適用於加工較大、較重、難於在普通車床上安裝的工件,一般分為單柱和雙柱兩大類。
鏟齒車床在車削的同時,刀架周期地作徑嚮往復運動,用於鏟車銑刀、滾刀等的成形齒面。通常帶有鏟磨附件,由單獨電動機驅動的小砂輪鏟磨齒面。
專門車床是用於加工某類工件的特定表面的車床,如曲軸車床、凸輪軸車床、車輪車床、車軸車床、軋輥車床和鋼錠車床等。聯合車床主要用於車削加工,但附加一些特殊部件和附件後,還可進行鏜、銑、鑽、插、磨等加工,具有「一機多能」的特點,適用於工程車、船舶或移動修理站
看機床的水平主要看金屬切削機床,其他機床技術和復雜性不高,就是近幾年很流行的電加工機床,也只是方法的改變,沒什麼復雜性和科技含量。
我國的數控磨床水平不錯,每年都有大量出口,因為它簡單,基本屬於勞動密集型。
金屬加工主要是去除材料,得到想得到的金屬形狀。去除材料,主要靠車和銑,車床發展為數控車床,銑床發展為加工中心。高精度多軸機床,可以讓復雜零件在精度和形狀上一次到位,例如,飛機上的一個復雜零件,以前由很多種工人:車工、銑工、磨床工、畫線工、熱處理工用好幾個月干,其中還有報廢的,最新的復合數控機床幾天甚至幾個小時就全乾好了,而且精度比你設計的還高。零件精度高就意味著壽命長,可靠性好。
由普通發展到數控,一個人頂原來的十個,在精度上,更是沒法說,適應性上,零件變了,換個程序就行。把人的因素也降為最低,以前在工廠,誰要時會車渦輪、蝸桿,沒個10年8年的不行,要是誰掌握了,那牛得很。現在用數控設備,只要你會編程,把參數輸進去就可以了,很簡單,剛畢業的技校學生都會,而且批量的產品質量也有保證。
自美國在50年代末搞出世界一台數控車床後,機床製造業就進入了數控時代,中國在六十年代也搞出了第一代數控機床,但後來中國進入了什麼年代,大家都知道。等80年代我們再去看世界的數控機床水平,差距就是20年了,其實奮起直追還有希望,但國營工廠不思進取,到了90年代,我們再去看世界水平,已有30年的差距了。中國改革開放前走的是蘇聯的路子,什麼叫蘇聯的路子,舉個例子來講:比如,生產一根軸,蘇聯的方式是建一個專用生產線,用多台專用機床,好處是批量很容易上去,但一旦這根軸的參數發生了變化,這條線就報廢了,生產人員也就沒事做了。在1960-1980年代,國營工廠一個產品生產幾十年不變樣。到了1980年代後,當時搞商品經濟,這些廠不能迅速適應市場,經營就困難了,到了90年代就大量破產,大量職工下崗。現代的生產也有大批量生產,但主要是單件小批量,不管是那種,只要你的設備是數控的,適應起來就快。專業機床的路子已經到頭了, ;西方走的路和前蘇聯不一樣,當年的「東芝」事件,就是日本東芝賣給蘇聯了幾台五軸聯動的數控銑床,讓蘇聯在潛艇的推進螺旋槳上的製造,上了一個檔次,讓美國的聲納聽不到潛艇聲音了,所以美國要懲處東芝公司。由此也可見,前蘇聯的機床製造業也落後了,他們落後,我們就更不用說了。雖然,美國搞出了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但數控機床的發展,還是要數德國。德國本來在機械方面就是世界第一,數控機床無非就是搞機電一體化,機械方面德國已沒問題,剩下的就是電子系統方面,德國的電子系統工業本來就強大,所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就執機床界的牛耳了。
但日本人的強項就是仿造,從上世紀70年代起,日本大量從德國引進技術,消化後大量仿造,經過努力,日本在90年代起,就超越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一大數控機床生產國,直到現在還是。他們在機床製造水平上,有一些也走在了世界前面,如在機床復合(一機多種功能)化方面,是世界第一。數控機床的核心就在數控系統方面,日本目前在系統方面也排世界第一,主要是它的發拿科公司。第一代的系統用步進電機,我們現在也能造,第二代用交流伺服電機。現在的數控系統的核心就是交流伺服電機和系統內的邏輯控制軟體,交流伺服電機我們國家目前還沒有誰能製造,這是一個光學、機械、電子的綜合體。邏輯控制軟體就是控制機床的各軸運動,而這些軸是用伺服電機驅動的,一般的系統能同時控制3軸,高級系統能控制五軸,能控5軸的,五軸以上也沒問題。我們國家也由有5軸系統,但「做秀」的成份多,還沒實用化。我們的工廠用的五軸和五軸以上機床,100%進口。
機床是一個國家製造業水平高低的象徵,其核心就是數控系統。我們目前不要說系統,就是國內造的質量稍微好一點的數控機床,所用的高精度滾珠絲杠,軸承都是進口的,主要是買日本的,我們自產的滾珠絲杠、軸承在精度、壽命方面都有問題。目前國內的各大機床廠,數控系統100%外購,各廠家一般都買日本發那科、三菱的系統,佔80%以上,也有德國西門子的系統,但比較少。德國西門子系統為什麼用的少呢?早期,德國系統不太能適合我們的電網,我們的電網穩定性不夠,西門子系統的電子伺服模塊容易燒壞。日本就不同了,他們的系統就燒不壞。近來西門子系統改進了不少,價格方面還是略高。德國人很不重視中國,所以他們的系統漢語化最近才有,不像日本,老早就有漢語化版的。
就國產高級數控機床而言,其利潤的主體是被外國人拿走了,中國只是掙了一個辛苦錢。
美國為什麼沒有能成為數控機床製造大國呢?這個和他們當時制定產業政策的人有關,再加上當時美國的勞動力貴,買比製造劃算。機床屬於投資大,見效慢,回報率底的產業,而且需要技術積累。不太附和美國情況。但後來美國發現,機床屬於戰略物資,沒有它,飛機、大炮、坦克、軍艦的製造都有問題,所以他們重新制定政策,扶植了一些機床廠,規定了一些單位只能買國產設備,就是貴也得買,這就為美國保留了一些數控機床行業。美國機床在世界上沒有什麼競爭力。
歐洲的機床,除德國外,瑞士的也很好,要說超高精密機床,瑞士的相當好,但價格也是天價。一般用戶用不起。義大利、英國、法國屬於二流,中國很少買他們的機床。西班牙為了讓中國進口他們的機床,不惜貸款給中國,但買的人也很少??借錢總是要還的。
韓國、台灣的數控機床製造能力比大陸地區略強,不過水平差不多。他們也是在上世紀90年代引進日本技術發展的。韓國應該好一點,它有自己製造的、已經商業化了的數控系統,但進口到中國的機床,應我們的要求,也換成了日本系統。我們對他們的系統信不過。韓國數控機床主要有兩家:大宇和現代。大宇目前在我國設有合資企業。台灣機床和我們大體一樣,自己造機械部分,系統采購日本的。但他們的機床質量差,壽命短,目前在大陸影響很壞。其實他們比我們國產的要好一點。但我們自己的差,我們還能容忍,台灣的機床是用美金買來的,用的不好,那火就大了。台灣最主要的幾家機床廠已打算把工廠遷往大陸,大部分都在上海。這些廠目前在國內的競爭中,也打著“國產」的旗號。
近來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也引起了世界一些主要機床廠商的注意,2000年,日本最大的機床製造商「馬扎克」在中國銀川設立了一家數控機床合資廠,據說製造水平相當高,號稱「智能化、網路化」工廠,和世界同步。今年日本另外一家大機床廠大隈公司在北京設立了一家能年產1000台數控機床的控股公司,德國的一家很有名的企業也在上海設立了工廠。
目前,國家制定了一些政策,鼓勵國民使用國產數控機床,各廠家也在努力追趕。國內買機床最多的是軍工企業,一個購買計劃里,80%是進口,國產機床滿足不了需要。今後五年內,這個趨勢不會改變。不過就目前國內的需要來講,我國的數控機床目前能滿足中低檔產品的訂貨。
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床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因其社會條件不同,各有特點。
1.美國的數控發展史
美國政府重視機床工業,美國國防部等部門因其軍事方面的需求而不斷提出機床的發展方向、科研任務,並且提供充足的經費,且網羅世界人才,特別講究「效率」和「創新」,注重基礎科研。因而在機床技術上不斷創新,如1952年研製出世界第一台數控機床、1958年創制出加工中心、70年代初研製成FMS、1987年首創開放式數控系統等。由於美國首先結合汽車、軸承生產需求,充分發展了大量大批生產自動化所需的自動線,而且電子、計算機技術在世界上領先,因此其數控機床的主機設計、製造及數控系統基礎扎實,且一貫重視科研和創新,故其高性能數控機床技術在世界也一直領先。當今美國生產宇航等使用的高性能數控機床,其存在的教訓是,偏重於基礎科研,忽視應用技術,且在上世紀80代政府一度放鬆了引導,致使數控機床產量增加緩慢,於1982年被後進的日本超過,並大量進口。從90年代起,糾正過去偏向,數控機床技術上轉向實用,產量又逐漸上升。
2.德國的數控發展史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戰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於1956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德國特別注重科學試驗,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基礎科研與應用技術科研並重。企業與大學科研部門緊密合作,對數控機床的共性和特性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質量上精益求精。德國的數控機床質量及性能良好、先進實用、貨真價實,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數控機床。德國特別重視數控機床主機及配套件之先進實用,其機、電、液、氣、光、刀具、測量、數控系統、各種功能部件,在質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門子公司之數控系統,均為世界聞名,競相採用。
3.日本的數控發展史
日本政府對機床工業之發展異常重視,通過規劃、法規(如「機振法」、「機電法」、「機信法」等)引導發展。在重視人才及機床元部件配套上學習德國,在質量管理及數控機床技術上學習美國,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後,1978年產量(7,342台)超過美國(5,688台),至今產量、出口量一直居世界首位(2001年產量46,604台,出口27,409台,佔59%)。戰略上先仿後創,先生產量大而廣的中檔數控機床,大量出口,佔去世界廣大市場。在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一步加強科研,向高性能數控機床發展。日本FANUC公司戰略正確,仿創結合,針對性地發展市場所需各種低中高檔數控系統,在技術上領先,在產量上居世界第一。該公司現有職工3,674人,科研人員超過600人,月產能力7,000套,銷售額在世界市場上佔50%,在國內約佔70%,對加速日本和世界數控機床的發展起了重大促進作用。
4.我國的現狀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 中國於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床,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大階段。在1958~1979年間為第一階段,從1979年至今為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中對數控機床特點、發展條件缺乏認識,在人員素質差、基礎薄弱、配套件不過關的情況下,一哄而上又一哄而下,曾三起三落、終因表現欠佳,無法用於生產而停頓。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盲目性大,缺乏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在第二階段從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進數控系統技術,從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奧、韓國、台灣省共11國(地區)引進數控機床先進技術和合作、合資生產,解決了可靠性、穩定性問題,數控機床開始正式生產和使用,並逐步向前發展。通過“六五」期間引進數控技術,「七五”期間組織消化吸收「科技攻關」,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產業發展迅速,1998~2004年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9.3%和34.9%。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2004年中國機床主機消費高達94.6億美元,國內數控機床製造企業在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加明顯,70%以上的此類設備和絕大多數的功能部件均依賴進口。由此可以看出國產數控機床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深度不夠、製造水平依然落後、服務意識與能力欠缺、數控,系統生產應用推廣不力及數控人才缺乏等。我們應看清形勢,充分認識國產數控機床的不足,努力發展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培訓服務力度,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問的差距。
在20餘年間,數控機床的設計和製造技術有較大提高,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培訓一批設計、製造、使用和維護的人才;通過合作生產先進數控機床,使設計、製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通過利用國外先進元部件、數控系統配套,開始能自行設計及製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軸聯動加工的數控機床,供應國內市場的需求,但對關鍵技術的試驗、消化、掌握及創新卻較差。至今許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動化刀具、數控系統依靠國外技術支撐,不能獨立發展,基本上處於從仿製走向自行開發階段,與日本數控機床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象日本「機電法」、「機信法”那樣的指引;嚴重缺乏各方面專家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缺少深入系統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數控系統不配套;企業和專業間缺乏合作,基本上孤軍作戰,雖然廠多人眾,但形成不了合力。 我國數控技術的發展起步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通過「六五」期間引進數控技術,「七五」期間組織消化吸收“科技攻關」,我國數控技術和數控產業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數控產業發展迅速,1998~2004年國產數控機床產量和消費量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39.3%和34.9%。盡管如此,進口機床的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從2002年開始,中國連續三年成為世界機床消費第一大國、機床進口第一大國,2004年中國機床主機消費高達94.6億美元,國內數控機床製造企業在中高檔與大型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更加明顯,70%以上的此類設備和絕大多數的功能部件均依賴進口。由此可以看出國產數控機床特別是中高檔數控機床仍然缺乏市場競爭力,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國產數控機床的研究開發深度不夠、製造水平依然落後、服務意識與能力欠缺、數控,系統生產應用推廣不力及數控人才缺乏等。我們應看清形勢,充分認識國產數控機床的不足,努力發展先進技術,加大技術創新與培訓服務力度,以縮短與發達國家之問的差距。
2003年開始,中國就成了全球最大的機床消費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數控機床進口國。目前正在提高機械加工設備的數控化率,1999年,我們國家機械加工設備數控華率是5-8%,目前預計是15-20%之間。 一、 什麼是數控機床 車、銑、刨、磨、鏜、鑽、電火花、剪板、折彎、激光切割等等都是機械加工方法,所謂機械加工,就是把金屬毛坯零件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狀,包含尺寸精度和幾何精度兩個方面。能完成以上功能的設備都稱為機床,數控機床就是在普通機床上發展過來的,數控的意思就是數字控制。給機床裝上數控系統後,機床就成了數控機床。當然,普通機床發展到數控機床不只是加裝系統這么簡單,例如:從銑床發展到加工中心,機床結構發生變化,最主要的是加了刀庫,大幅度提高了精度。加工中心最主要的功能是銑、鏜、鑽的功能。 我們一般所說的數控設備,主要是指數控車床和加工中心。 我國目前各種門類的數控機床都能生產,水平參差不齊,有的是世界水平,有的比國外落後10-15年,但如果國家支持,追趕起來也不是什麼問題,例如:去年,沈陽機床集團收購了德國西思機床公司,意義很大,如果大力消化技術,可以縮短不少差距。大連機床公司也從德國引進了不少先進技術。上海一家企業購買日本著名的機床製造商池貝。, 近幾年隨著中國製造的崛起,歐洲不少企業倒閉或者被兼並,如馬毫、斯濱納等。日本經濟不景氣,有不少在80年代很出名的機床製造商倒閉,例如:新瀉鐵工所。 二、 數控設備的發展方向 六個方面:智能化、網路化、高速、高精度、符合、環保。目前德國和瑞士的機床精度最高,綜合起來,德國的水平最高,日本的產值最大。美國的機床業一般。中國大陸、韓國。台灣屬於同一水平。但就門類、種類多少而言,我們應該能進世界前4名。 三、 數控系統由顯示器、控制器伺服、伺服電機、和各種開關、感測器構成。目前世界最大的三家廠商是:日本發那客、德國西門子、日本三菱;其餘還有法國扭姆、西班牙梵谷等。國內由華中數控、航天數控等。國內的數控系統剛剛開始產業化、水平質量一般。高檔次的系統全都是進口。 華中數控這幾年發展迅速,軟體水平相當不錯,但差就差在電器硬體上,故障率比較高。華中數控也有意向數控機床業進軍,但機床的硬體方面不行,質量精度一般。目前國內一些大廠還沒有採用華中數控的。廣州機床廠的簡易數控系統也不錯。 我們國家機床業最薄弱的環節在數控系統。
參考文獻:
1.《機床與液壓》20041No17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4.《機床數控系統的發展趨勢 》 黃勇 陳子辰 浙江大學
⑹ 數控畢業論文
我有數控論文 大專的 本科的 看看合適 就好 合適 便宜
球球 331279590
⑺ 談談數控編程論文
我是數控專業的應屆畢業生,今年五月份剛做完畢業論文,只是自己的做法沒什麼熱別的高見,把我的大概給小弟說下吧
在寫論文前,學校會給相對的主題,根據主題做出以下要點
關鍵詞 零件 特點 要求 加工過程 目的
目 錄
1.前言 …………………………………………………………………………1
2.加工工藝分析 ………………………………………………………………1
2.1 零件圖工藝分析 ………………………………………………………1
2.2 選擇設備 ………………………………………………………………2
2.3 確定零件的定位基準和裝夾方式 ……………………………………2
2.4 確定加工順序及進給路線 ……………………………………………2
2.5刀具選擇 ………………………………………………………………2
2.6切削用量的確定 ………………………………………………………2
3.制定工藝路線 ………………………………………………………………3
4.程序代碼 …………………………………………………………………6
4.1工序1程序代碼 ………………………………………………………6
4.2工序2程序代碼 ………………………………………………………6
4.3工序3程序代碼 ………………………………………………………8
5.結論 ………………………………………………………………………8
參考文獻 ……………………………………………………………………9
致謝 …………………………………………………………………………10
最後個人總結
⑻ 哪個有數控技術專業的畢業論文,要全面點的
以下給你提供幾個相關的題目和內容,因字數限制,所以內容有限!!你可以做為參考!!經濟型數控車床控制系統設計數控車床系統XY工作台與控制系統設計特殊螺紋軸的數控加工工藝設計數控銑削加工工藝規程設計SSCK20A數控車床主軸和箱體加工編程CM6132型精密車床主傳動系統數控改造設計螺栓數控銑床設計........範文:斜聯結管數控加工工藝摘要:本課題設計的是高級轎車發動機斜聯結管數控加工工藝,是發動機排氣的重要零件之一,其零件的好壞直接影響排氣系統的正常運行, 是高級轎車,所以生產批量不是很大,我們要通過數控加工來實現加工要求。對於數控專業說,本課題的畢業設計是具有很大意義的.根據斜聯結管的零件圖制定加工工藝方案及數控加工工序卡,利用CAD/CAM繪制工裝的三維造型,完成零件圖、裝配圖及零件的NC代碼。本設計側重於數控加工工藝,數控編程及工裝設計。數控加工具有柔性程度高、自動化程度高、加工精度高且加工質量穩定可靠、生產效率高、生產管理現代化等優點。數控加工作為現代機械製造業的重要標志,隨著個性化產品日益為消費者鍾愛,數控加工技術顯得日益重要。隨著CAD/CAM軟體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幾乎所有的個性化產品設計都在CAD軟體中設計完成.並與CAM軟體結合使三維造型出來的產品可以直接生成NC代碼。這樣使產品開發到產品出貨的周期大大縮短,是現代製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關鍵字: 工藝、造型、模擬、數控 前言 隨著我國製造業的發展,數控加工的需求也在增加,它的總的發展趨勢是:高精化、高速化、高效化、柔性化、智能化和集成化,並注重工藝適用性和經濟性。而斜聯結管的加工充分的適應了現代化生產的需要.。 數控加工技術已廣泛應用於機械加工製造業中,如數控銑削、鏜削、車削、線切割、電火花加工等,其中數控銑削是復雜多變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數控設備為精密復雜零件的加工提供了基本條件,但要達到預期的加工效果,編制高質量的數控程序是必不可少的,這是因為數控加工程序不公包括零件的工藝過程,而且還包括刀具的形狀和尺寸、切削用量、走刀路徑等工藝信息。對於簡單的模具零件,通常採用手工編程的方法,對於復雜的模具零件,往往需要藉助於CAM軟體編制加工程序,如Pro/ENGINEER、UG、Cimatron、Mastercam等。無論是手工編程或計算機輔助編程,在編制加工程序時,選擇合理的工藝參數,是編制高質量加工程序的前提。在這里我用Pro/ENGINEER造型、Mastercam加工,充分的學習他們的優點,用於斜聯結管的加工。 限於編者水平,錯誤與不正之處在所難免,歡迎讀者給予指正。 二、工件的結構分析 1 、斜聯結管是一個彎管,就是周圍分布著有規律的六根肋板,還有一個75度直徑為38的孔。對於彎管的數控銑削加工必須滿足以下要求: (1)、斜聯結管加工前要先用車床做,圖1、然後在鑽床上加工,再要在數控銑床上前把肋板加工出來,加工肋板時必須要利用分度頭來保證肋板分布時的加工。 ..............目錄:一、 設計課題分析 —————————————51、 設計任務分析 —————————————5二、 工件的結構分析—————————————6.........參考文獻:1《機械製造基礎》 主編 陳茂貞 上海交通大 2《機械加工技術》 主編 孫學強 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機電類專業教材編委會3《簡明機械零件設計實用手冊》 主編 胡家秀 機械工業出版社4《互換性與測量技術》 主編 鄭建中 浙江大學出版社.......作者點評:時間總是會在不經意中溜走,為期8周的畢業設計也即將結束了。此次畢業設計主要是設計「高級進口轎車發動機排氣聯結管」,具有加強筋的整體式法蘭聯結彎管。這次畢業設計主要是利用我們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利用,把這個復雜的零件的加工起來,也是對我們在學校里學的知識的一種考驗,所以要盡心盡力把它做到最好。回顧8周的設計,感觸最多的就是時間比較寬裕。但是凡事都是相對的,太寬裕的時間會帶來思想上的懶惰,會無意之間形成一種惰性,總覺得反正時間還早呢,就放慢了設計的進度,最終導致的結果可能就是設計思路不完善,設計任務完成的不徹底。......以上內容均摘自 http://paowen.com/thesis/2009/0226/down_46670.html 更多詳細內容 請登錄 刨文網 http://www.paowen.com 」,這里的文章全部是往屆高校畢業生發布的原創畢業論文,內容詳細,符合自身的專業水平。
⑼ 數控加工畢業論文怎麼寫
典型零件加工工藝擬訂及自動編程(Mastercam) 字數:14571,頁數:37 論文編號:JX071 前言 數控機床是綜合應用計算機、自動控制、自動檢測及精密機械等高新技術的產物。它的出現以及所帶來的巨大效益引起世界各國科技界和工業界的普遍重視。隨著數控機床已是衡量一個國家機械製造業技術改造的必由之路,是未來工廠自動化的基礎。需要大批量能熟練掌握數控機床編程、操作、維修的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但是我們裝備製造業仍存在「六有六缺」的隱憂,即「有規模、缺實力,有數量、缺巨人,有速度、缺效益,有體系、缺原創,有單機、缺成套,有出口、缺檔次。目前,振興我國機械裝備製造業的條件已經具備,時機也很有利。我們要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克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把我國從一個製造業大國建設成一個製造業強國,成為世界級製造業基地之一。 我選擇這個題目是因為此零件既包括了數控車床的又含有數控銑床的加工。用到了銑端面、銑凸台、鑽通孔、擴孔、絞孔、攻螺紋。對我們學過的知識大致都進行了個概括總結。這份畢業設計主要分為5個方面:1.抄畫零件圖2.工藝分析3.切削用量選擇4.工藝文件5.計算編程。零件圖通過在AUTOCAD上用平面的形式表現出來,更加清楚零件結構形狀。然後具體分析零件圖由那些形狀組成。數控加工工藝分析,通過對零件的工藝分析,可以深入全面地了解零件,及時地對零件結構和技術要求等作必要的修改,進而確定該零件是否適合在數控機床上加工,適合在哪台數控機床上加工,此零件我選擇在加工中心上進行是因為加工中心具有自動換刀裝置,在一次安裝中,可以完成零件上平面的銑削,孔系的鑽削、鏜削、鉸削、銑削及攻螺紋等多工位的加工。加工的部位可以在一個平面上,也可以在不同的平面上因此,既有平面又有孔系的零件是加工中心首選的加工對象,接著分析某台機床上應完成零件那些工序或那些工序的加工等。需要選擇定位基準;零件的定位基準一方面要能保證零件經多次裝夾後其加工表面之間相互位置的正確性,另一方面要滿足加工中心工序集中的特點即一次安裝盡可能完成零件上較多表面的加工。定位基準最好是表面已有的面或孔。再確定所有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和加工方案;選擇刀具和切削用量。然後擬訂加工方案確定所有工步的加工順序,把相鄰工步劃為一個工序,即進行工序劃分;先面後孔的加工順序,因為平面尺寸輪廓較大,用平面定位比較穩定,而且孔的深度尺寸又是以平面為基準的,故應先加工平面後加工孔。最後再將需要的其他工序如普通加工工序插入,並銜接於數控加工工序序列之中,就得到了要求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路線。切削用量經過查表和計算求得,然後在填入工藝文件裡面。最後就是編程編程分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這里採用MASTERCAM軟體自動編程。整個設計就算是完成了。最後,讓我們在數控機床上加工出該零件達到要求。 數控技術的廣泛應用給傳統的製造業的生產方式,產品結構帶來了深刻的變化。也給傳統的機械,機電專業的人才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通過本次畢業設計讓我們畢業生更好的熟悉數控機床,確定加工工藝,學會分析零件,掌握數控編程。為即將走上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 目錄 1.抄畫零件圖 1 2.零件的工藝分析與加工方案擬定 1 2.1零件工藝分析 1 2.2定位基準選擇 1 2.3選擇機床 1 2.4選擇加工方法 1 2.5工件的夾緊和定位 2 3.切削用量的確定 2 3.1毛坯的外輪廓尺寸 3 3.2工序一切削用量的選擇 3 3.3工序二切削用量的選擇 5 4.零件的工藝卡 12 4.1工序二的工件安裝與零點設定卡 12 4.3工序二的工序卡 12 4.4工序二的刀具卡 13 5.1 Master CAM軟體介紹 14 5.2 Master CAM實體模擬加工 14 總結28 參考文獻 29機械類畢業設計資料網( www.lw328.com )
⑽ plc參考文獻有哪些
PLC
編程語言的國際標准
IEC 61131 是PLC 的國際標准,1992~1995 年發布了IEC 61131標准中的1 ~ 4 部分,
我國在1995 年11 月發布了GB/T15969-1/2/3/4(等同於IEC 61131-1/2/3/4)。
IEC 61131-3 廣泛地應用PLC、DCS 和工控機、 「軟體PLC」、數控系統、RTU 等產品。 定義了5 種編程語言:
1) 指令表IL(Instruction list):西門子稱為語句表STL。功能比梯形圖或功能塊圖強。
2) 結構文本ST(Structured text):西門子稱為結構化控制語言(SCL)。STEP 7 的S7 SCL(結構化控制語言)符合EN61131-3 標准。SCL 適合於復雜的公式計算、復雜的計算任務和最優化演算法,或管理大量的數據等。
3) 梯形圖LD(Ladder diagram):西門子簡稱為LAD。直觀易懂,適合於數字量邏輯控制。「能流」(Power flow)與程序執行的方向。
4) 功能塊圖FBD (Function block diagram):標准中稱為功能方框圖語言。「LOGO!」系列微型PLC 使用功能塊圖編程。
5) 順序功能圖SFC(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對應於西門子的S7 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