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柳傳志素材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柳傳志素材

發布時間: 2021-03-19 06:49:51

1. 名人古人自律成材的故事

1,金末元初許衡:我的心還有主人。

許衡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歷法學家。一年夏天,許衡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於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飢渴難耐。這時,有人突然發現道路附近剛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樹,梨樹上結滿了清甜的梨子。於是,大家都你爭我搶地爬上樹去摘梨來吃,唯獨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於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有人便問許衡:「你為何不去摘個梨來解解渴呢?」許衡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問的人不禁笑了,說:「現在時局如此之亂,大家都各自逃難,眼前的這棵梨樹的主人早就不在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許衡說;「梨樹失去了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許衡始終沒有摘梨。

2,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後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裡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於苦讀書,後來終於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3,明朝名臣於謙:兩袖清風。

於謙居官清廉。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地的絹帕、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4,春秋時期魯班學藝。

年輕的魯班千里迢迢來到終南山學藝。上山的道有千把條,他選中正中間的一條套上山了,他來到山頂的三間小平房前,拜師學藝。 經過三年苦學,終於學好了手藝,成為木工祖師,他拿起了自己磨的刨子、鑿子和斧子,告別了師傅,下了山。永向人們奉獻出精緻的木材。而魯班在人們心中建起了深厚的位置,魯班學藝便成了後人磨練自己的目標。

5,宋代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代的大學問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這樣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2. 自製力強的名人事例

1、魯迅

魯迅小時候讀書遲到,被教書先生處罰,自那次後。魯迅就在書桌上刻了一個「早」字。意在提醒自己時刻記得早起上學,不要遲到,很大方面顯示了魯迅從小就很強的自製力。

2、勾踐

越王勾踐滅國以後,每天卧薪嘗膽,提醒自己的滅國恥辱,最後,終於在長期自製的情況下,在隱忍中慢慢積蓄力量,最後一舉復,為後人所稱道。

3、亞歷山大大帝

在遠征波斯之前,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其中一個叫皮爾底加斯的大臣非常驚奇。問道:「陛下,那你帶什麼起程呢?」「希望,我只帶這一種財寶。」亞歷山大回答說。

聽到這個回答,皮爾底加斯說:「那麼請讓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 希望是創造人生的路標,在任何時候都別放棄它。

4、柳傳志

時間觀念反映著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和生活態度。柳傳志以「自律」在業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現在他的守時上,柳傳志本人在守時方面的表現讓人驚嘆。在20多年無數次的大小會議中,他遲到的次數大概不超過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國人民大學去演講,為了不遲到,他特意早到半個小時,在會場外坐在車里等待,開會前10分鍾從車里出來,到會場時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溫州商界邀請柳傳志前往「交流」。當時,暴雨侵襲溫州,柳傳志搭乘的飛機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員建議第二天早晨再乘機飛往溫州,柳傳志不同意。

擔心第二天飛機再延誤無法准時參會,叫人找來「公務車」連夜趕路,終於在第二天早六點左右趕到了溫州。當柳傳志紅著眼睛出現在會場,溫州的那位知名企業家激動得熱淚盈眶。5、

5、張伯苓

張伯苓長期任南開大學校長,有一次他看見一個學生手指被熏得焦黃,便指著他說:「你看,把手指熏得那麼黃,吸煙對青年人身體有害,你應該戒掉它!」

但這位學生反唇相譏:「你不也吸煙嗎?怎麼說我呢?」當下張伯苓將自己所存呂宋煙全數拿出來,當眾銷毀,並表示再不吸煙,果真如此,張伯苓再沒吸過煙。

3.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的作文素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做人要遵紀守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句賢文,出自《孟子·離婁上》:「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原意是說如果沒有規和矩,就無法製作出方形和圓形的物品,後來引申為行為舉止的標准和規則。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做人要遵紀守法。

周亞夫執紀如山

周亞夫是漢朝功勛卓著的將軍,以英勇善戰、嚴守軍紀著稱。有一次,漢文帝要親自犒勞軍隊,先到達駐扎在灞上和棘門的軍營,文帝一行直接騎馬進入營寨,將軍和他的部下都騎馬前來迎送。

接著文帝到達細柳的軍營,那裡駐扎著周亞夫的軍隊。只見細柳營的將士們都身披鎧甲,手執鋒利的武器,拿著張滿的弓弩。文帝的先驅隊伍到了,想直接進去,營門口的衛兵不讓。先驅說:「天子馬上就要到了!」把守營門的軍門都尉說:「將軍有令:『軍隊里只聽將軍的號令,不聽其他指令。』」

過了一會兒,文帝也到了,仍然不能進入軍營。於是文帝便派使者持符節詔告將軍:「我想進入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達命令說:「打開軍營大門!」守衛軍營大門的軍官對文帝一行駕車騎馬的人說:「將軍有規定:在軍營內不許策馬賓士。」於是文帝等人就拉著韁繩緩緩前行。

一進軍營,周亞夫手執兵器對文帝拱手作揖說:「穿著盔甲的武士不能夠下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陛下。」文帝被他感動,表情變得莊重,手扶車前的橫木,稱謝說:「皇帝敬勞將軍!」完成儀式後才離去。

出了營門,群臣都表示驚訝。文帝說:「唉!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前面所經過的灞上和棘門的軍隊,就像兒戲一般,那些將軍很容易用偷襲的辦法將他們俘虜;至於周亞夫,誰能夠冒犯他呢?」說罷,文帝仍然不停地稱贊周亞夫,並傳令重賞。

曹操割發代首

曹操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許多故事為後人所熟悉,其中有一則割發代首的故事,今天讀來仍然很有意義。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曹操非常清楚贏得民心的重要性,因此對軍隊的紀律非常重視,三令五申地要求軍隊必須遵章守紀。針對有些士兵行軍作戰時不注意保護群眾利益的現象,曹操特意制定了嚴格而具體的法令,比如戰馬踏壞了群眾的莊稼即處以斬首。這些紀律一經頒布,深受群眾歡迎。

有一次,曹操自己的戰馬因突然受到驚嚇,竄入田中踏壞了幾顆青苗。監察官員一看是最高統帥的馬踏壞了莊稼,又情有可原,當然不好定罪。但曹操卻不肯原諒自己,一面抽打戰馬,一面抽出戰刀就要自裁,這時身邊的侍衛趕緊攔住,眾僚屬也趕緊進言相勸,說丞相您是國家的頂樑柱,為了國家的利益您也不能自殺,馬踏青苗是因馬受驚,情有可原,就是按紀律制裁也應該寬大處理,等等。而曹操卻一本正經地說,紀律剛剛頒布,如果因我而不執行,今後別人也就沒有辦法執行了,還是要堅持自殺。

眾僚屬就建議說,是不是可以變通處理呢?比如「割發代首」。於是曹操順坡下驢,同意作變通處理,自己用戰刀割下一把頭發,以示警戒。

這個故事今天讀起來也許覺得可笑,認為割把頭發還弄得那麼嚴肅。其實當時割頭發也是一種很重的懲罰。古人奉行孝道,強調身體發膚由父母所賜,本人是不能輕易毀傷的,否則就是不孝。因此,曹操這一「割發代首」之舉,起到了震懾全軍、令行禁止的效果。我們暫且不管曹操這出戲是真是假,對於最高統帥的他能做到這一點,這種遵紀守法的精神就足以值得學習。

柳傳志遲到罰站

創造了聯想神話的柳傳志也有許多傳奇故事,其中有一則是他嚴於律己、遲到罰站的。
聯想集團建立了每周一次的辦公例會制度,有一段時間,一些參會的領導由於多種原因經常遲到,大多數人因為等一兩個人而浪費 了寶貴的時間。柳傳志決定,補充一條會議紀律,遲到者要在門口罰站5分鍾,以示警告。紀律頒布後,遲到現象大有好轉,被罰站的人很少。有一次,柳傳志自己因特殊情況遲到了,柳傳志走進會場後,大家都等著柳傳志將如何解釋和面對。柳傳志先是一個勁地道歉解釋原因,同時自覺地在大門口罰站5分鍾

4. 有關自律的作文,中間有名人自律小故事

白玉霜是著名評劇演員,演技很高,被人稱做「評劇皇後」。她為了做到自知、內自律,不論三容伏酷暑,還是三九嚴冬,一有時間就去練功,練嗓子。有人對她說:「你已成名了,幹嘛還這么苦練?」她笑笑說:「戲是無止境的。」並且她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不管什麼人,只要給她指出缺點,她都非常高興。
2.吳晗在清華大學時,想買一部《明史紀事本末》,因沒有錢,就趕寫了一篇《清明上河圖與金瓶梅的故事》換取了10元稿酬,買了這部書。但他對自己寫的這篇文章不太滿意,在與老師的信中說:「在暑假中倉促草成,本不想發表,因想買一部《明史紀事本末》一時湊不齊錢,所以只能送與本校周刊,拿到了10塊錢,大概可買一部了。」這件事吳晗深引以為疚,第二年為這篇文章寫了一個補記,進一步為這篇文章匡正與補缺,使自己的觀點趨於完善。

5. 名人嚴於律己的事例

1、古代嚴於律己的小故事東漢時期,有個清官叫楊震。他在荊州做官的時候發現了才華橫溢的王密,就推舉他做了昌邑縣令,當揚震東萊出任太守途經昌邑時,王密為答謝楊震以前對自己的舉薦之恩,趁夜深人靜懷揣10錠黃金到驛館拜見楊震。

楊震對王密此舉很是生氣,毅然拒絕。王密四下瞅了瞅說:"夜黑人靜,是不會有人知道的。」楊震義正辭嚴地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說沒有人知呢?」說完他生氣地將黃金擲於地上。

好一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雖然你不說我不說就每人知道了,但心知道了就整個世界知道了啊。

2、毛主席嚴於律己的故事毛主席不許在人民幣上印自己的肖像1947年,中國人民銀行籌備處在設計人民幣票版時,出於對領袖的尊敬而擬將毛主席像繪制在票版上,並呈請中央審閱。

毛主席的答復是:"人民幣是屬於國家的,是政府發行的,因此不能把我的像印在票面上。」1949年10月,中國人民銀行再次准備將毛主席像印在人民幣上。

當南漢宸行長請示毛主席時,毛主席說:"為了制止傳統的歌功頌德現象,不得在人民幣上印製我的像。」1953年,中國人民銀行欲將掛有毛主席像的天安門圖案印在一元人民幣的票面上,又被毛主席制止。



3、劉少奇嚴於律己的故事劉少奇沒花一個戈比1960年,劉少奇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團團長,率團去蘇聯參加八十一國共產黨會議。按規定,國家發給他5000盧布的零用費。

但到了莫斯科後,他沒花一個戈比(1盧布合100戈比),而是把錢全部交給了中國駐蘇聯大使館。劉少奇還從不接受饋贈。外賓送了禮品,他都如數上交。到外地視察時,他總是吃住在停靠在偏僻岔道上的專列上,以免妨礙交通和避免當地幹部的接待。

遇到有地方負責人送東西。他總是嚴肅地告訴工作人員:"給他退回去,請客送禮是中央規定禁止的。退回去,下一次他就不搞了;你不退,別的地方也就跟著來破壞中央的規定。」

4、周恩來嚴於律己的故事周恩來參加勞動不特殊1958年的一天,當周恩來率領中央和國家機關各部門領導幹部到北京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勞動時,有人建議他帶一位醫生去,周恩來卻說:"到了工地一點也不能特殊,我即使有點毛病,應該和大家一樣,請工地的醫生看看就是了。」

一到工地,周恩來就囑咐隨身的警衛說:"到了這里,一切都要按這里的規矩辦事,一點也不能特殊。」工地指揮部的同志在分配勞動任務時,說了句"我們歡迎首長們……」話還沒說完,周恩來就糾正說:"這里沒有首長。在這里,大家都是普通勞動者。」

在工地勞動的一個多星期中,周恩來同大家一樣,每天按時上下工,從不遲到,早退,並和工人們同在一個食堂吃大鍋飯,在同一個澡堂洗澡,什麼事也不特殊。

5、羅榮桓嚴於律己的故事羅榮桓不住別墅1947年7月,羅榮桓從莫斯科治病回國後,組織上考慮到他重病未愈,需要有一個較好的休養環境,便安排他家四口人住在哈爾濱市區原沙俄佔領時期一個官僚的別墅里。

這使艱苦樸素慣了的羅榮桓感到不安,幾次向有關部門提出將這所別墅挪作公用,自己另找一處房子。一次,他看到譚政住著一幢二層小樓,於是就對譚政說:"跟你們搭個鄰居怎麼樣?你家住樓上,我們住樓下。歡迎嗎?」譚政當時還以為羅榮桓是在開玩笑,可沒過兩天,羅榮桓真成了他的鄰居。

6. 無規矩不成方圓素材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做人要遵紀守法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是人們比較熟悉的一句賢文,出自《孟子·離婁上》:「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原意是說如果沒有規和矩,就無法製作出方形和圓形的物品,後來引申為行為舉止的標准和規則。這句賢文旨在教育人們,做人要遵紀守法。

周亞夫執紀如山

周亞夫是漢朝功勛卓著的將軍,以英勇善戰、嚴守軍紀著稱。有一次,漢文帝要親自犒勞軍隊,先到達駐扎在灞上和棘門的軍營,文帝一行直接騎馬進入營寨,將軍和他的部下都騎馬前來迎送。

接著文帝到達細柳的軍營,那裡駐扎著周亞夫的軍隊。只見細柳營的將士們都身披鎧甲,手執鋒利的武器,拿著張滿的弓弩。文帝的先驅隊伍到了,想直接進去,營門口的衛兵不讓。先驅說:「天子馬上就要到了!」把守營門的軍門都尉說:「將軍有令:『軍隊里只聽將軍的號令,不聽其他指令。』」

過了一會兒,文帝也到了,仍然不能進入軍營。於是文帝便派使者持符節詔告將軍:「我想進入軍營慰勞軍隊。」周亞夫這才傳達命令說:「打開軍營大門!」守衛軍營大門的軍官對文帝一行駕車騎馬的人說:「將軍有規定:在軍營內不許策馬賓士。」於是文帝等人就拉著韁繩緩緩前行。

一進軍營,周亞夫手執兵器對文帝拱手作揖說:「穿著盔甲的武士不能夠下拜,請允許我以軍禮參見陛下。」文帝被他感動,表情變得莊重,手扶車前的橫木,稱謝說:「皇帝敬勞將軍!」完成儀式後才離去。

出了營門,群臣都表示驚訝。文帝說:「唉!這才是真正的將軍!前面所經過的灞上和棘門的軍隊,就像兒戲一般,那些將軍很容易用偷襲的辦法將他們俘虜;至於周亞夫,誰能夠冒犯他呢?」說罷,文帝仍然不停地稱贊周亞夫,並傳令重賞。

曹操割發代首

曹操是三國時期偉大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許多故事為後人所熟悉,其中有一則割發代首的故事,今天讀來仍然很有意義。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弄得民不聊生,怨聲載道。曹操非常清楚贏得民心的重要性,因此對軍隊的紀律非常重視,三令五申地要求軍隊必須遵章守紀。針對有些士兵行軍作戰時不注意保護群眾利益的現象,曹操特意制定了嚴格而具體的法令,比如戰馬踏壞了群眾的莊稼即處以斬首。這些紀律一經頒布,深受群眾歡迎。

有一次,曹操自己的戰馬因突然受到驚嚇,竄入田中踏壞了幾顆青苗。監察官員一看是最高統帥的馬踏壞了莊稼,又情有可原,當然不好定罪。但曹操卻不肯原諒自己,一面抽打戰馬,一面抽出戰刀就要自裁,這時身邊的侍衛趕緊攔住,眾僚屬也趕緊進言相勸,說丞相您是國家的頂樑柱,為了國家的利益您也不能自殺,馬踏青苗是因馬受驚,情有可原,就是按紀律制裁也應該寬大處理,等等。而曹操卻一本正經地說,紀律剛剛頒布,如果因我而不執行,今後別人也就沒有辦法執行了,還是要堅持自殺。

眾僚屬就建議說,是不是可以變通處理呢?比如「割發代首」。於是曹操順坡下驢,同意作變通處理,自己用戰刀割下一把頭發,以示警戒。

這個故事今天讀起來也許覺得可笑,認為割把頭發還弄得那麼嚴肅。其實當時割頭發也是一種很重的懲罰。古人奉行孝道,強調身體發膚由父母所賜,本人是不能輕易毀傷的,否則就是不孝。因此,曹操這一「割發代首」之舉,起到了震懾全軍、令行禁止的效果。我們暫且不管曹操這出戲是真是假,對於最高統帥的他能做到這一點,這種遵紀守法的精神就足以值得學習。

柳傳志遲到罰站

創造了聯想神話的柳傳志也有許多傳奇故事,其中有一則是他嚴於律己、遲到罰站的。

聯想集團建立了每周一次的辦公例會制度,有一段時間,一些參會的領導由於多種原因經常遲到,大多數人因為等一兩個人而浪費了寶貴的時間。柳傳志決定,補充一條會議紀律,遲到者要在門口罰站5分鍾,以示警告。紀律頒布後,遲到現象大有好轉,被罰站的人很少。有一次,柳傳志自己因特殊情況遲到了,柳傳志走進會場後,大家都等著柳傳志將如何解釋和面對。柳傳志先是一個勁地道歉解釋原因,同時自覺地在大門口罰站5分鍾。

7. 成功人士的青春奮斗事例

1、鄧亞萍

眾所周知,鄧亞萍從小就酷愛打乒乓球,她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在世界賽場上大顯身手。卻因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於國家隊的大門之外。但她並沒有氣餒,而是把失敗轉化為動力,苦練球技,持之以恆的努力終於催開了夢想的花蕾——她如願以償站上了世界冠軍的領獎台。

在她的運動生涯中,她總共奪得了18枚世界冠軍獎牌。鄧亞萍的出色成就,不僅為她自己帶來了巨大的榮耀,也改變了世界乒乒壇只在高個子中選拔運動員的傳統觀念。

2、牛頓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於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後,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

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3、司馬光

宋朝司馬光出生於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餘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

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製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於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4、卓別林

卓別林能編,能導,能演,是不可多得的全能影人。有一次,他召開影片攝制會議,一隻蒼蠅在他四周繞著圈子飛。起初他用手打幾下,沒有打到,就要了一個蒼蠅拍。會議進行中,他就握著蒼蠅拍,擺出打蒼蠅的姿態,眼睛狠狠地望著那蒼蠅。

可是打了三次,都沒有打到。後來蒼蠅就在他面前的桌上,他慢慢地拿起蒼蠅拍,正要作死命一擊時,忽然放下手中武器,讓蒼蠅飛走。旁邊在座的人看了,就說:為什麼你不把它打死?這位諧星聳了聳肩,說:這只不是方才那隻!

5、約翰遜

約翰遜博士,他的父親經營一個大舊書攤。有一次,距離不遠處有個節目,大家都去趕集,這天正下著雨,他的父親想要約翰博士分一部份書籍,運到趕集的地方去販賣。

他的父親接連呼喚他三次,要他去,可是約翰遜博士這時正專心閱讀一本又厚又大的書,竟假裝聽不見,也不理睬,父親嘆了一口氣,只得自己親自去了。這時候,約翰遜博士年十八歲。

五十年後,有一天中午十一時,當地人看見這個體態臃腫的老年人,跪在街心,他把帽子夾在腋下,拐杖放在一邊,低頭跪在太陽下,熱淚直流。這時約翰遜博士業已成名,大家都來看他,他對大家說:五十年前的同一天,同一時刻,我不聽父親的話,現在我跪在這里懺悔!

8. 中國夢我的夢素材 急急急!

夢想是什麼,夢想就是一種讓你感到堅持就是幸福的東西。我們只有在失敗中尋找勝利,在絕望中尋求希望。
——題記
有一種土鱉叫成東青,有一種海龜叫孟曉駿,有一種憤青叫王陽,有一種兄弟叫做中國合夥人,有一種夢想叫做中國式夢想!
看完了新上映的勵志電影《中國合夥人》。
一次青春與夢想撞出的絢爛火花,三個男人的起起落落、創業、朋友、兄弟,一段不能回頭的創業故事。
我們90後不得不承認70後是集浪漫主義,理想主義,現實主義於一身的一代人。
我很羨慕《中國合夥人》的三位男主角,因為,在他們那個時代,他們年少輕狂;他們擁有好的時代契機;他們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同時自身又因為各種原因努力奮斗,去嘗試著改變世界,而不是任由世界改變自己。
10000個在美國留學的中國學生,四分之三出自於新夢想。而正是他們三位,創造了新夢想,圓了許許多多的中國學生一個中國人應該有的夢。讓他們知道不僅僅只有美國夢——在夢想面前人人機會均等,新夢想照樣可以幫你實現一個中國式夢想。
三位男主角在劇中,他們的成功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他們懂得的不僅僅是怎麼樣去教書,他們也還是要學會怎樣去經營,怎樣去管理!
就像我,我是學葯學專業的,我的夢想是在畢業後考上執業葯師,但是我要學的不僅僅是葯,還有人的思想,市場營銷,這樣我才能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我覺得,如果用幾個詞來形容我們這一代人。那一定就是「青春」、「夢想」、「奮斗」。
三位男主角之間的友情還有為夢想而奮斗的激情真的讓我感動。
我不禁感慨:青春——友情——夢想!
誰沒有年少輕狂過,誰不憧憬外面的世界,誰不對自己的未來抱有幻想?
可是當碰壁受挫時,才知道外面的世界雖然很精彩但也很無奈。
誰沒有夢過?誰沒有想過?誰沒有在夢想面前放肆過?
但夢想終歸是夢想,青春的懵懂、無知、天真總會在你覺得最美好的時候給你重重一擊,然後痛的你爬都爬不起來。
實際上,之前我的想法很天真。可是,當真正的涉足於現實的/復雜的社會的時候,我才發現,社會需要的不僅僅是知識,還需要有人脈,勢脈,還得學會如何去適應這個社會?
所以,這個社會中的每一個小小的基層職工,或是每一個懷揣著遠大夢想而屈身於上級底下的員工,必須要學會「為人處世」,才得以「適者生存」。
如果說,我對《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的理解是:年輕就是資本!在自己年少輕狂時可以大膽肆意的追求自己所謂的幸福。
那麼,我對《中國合夥人》的理解就是:夢想就是動力!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逆境中發奮圖強。
現在把自己與兩部影片的主人公作一比較,發現兩部影片中都有自己的影子,但無論是甜蜜的失意,還是成功的或是失敗的,都可以坦然地對自己說:"我的青春,為夢想而奮斗,一直沒有懈怠。我為夢想奮斗的日子就是我對青春最完美的詮釋。
如果我們沒有年輕的,敢為夢想而奮斗的心,那麼我們的青春終將逝去。也只有我們為夢想奮斗過,我們的青春才能不老不死不休。
因為我們有夢想,故而瘋狂過,也認真過;麻木過,也改變過;迷茫過,也努力過……
雖然說,在夢想的道路上,完全是靠自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路上的艱辛,也只有自己清楚。雖然前途迷茫著,但夢想會帶著我奮斗,也許道路會艱辛,也許盡頭開滿著鮮花,也許在天的那一邊,你們看到的是雨,而我看到的卻是彩虹!
許許多多的成功人士柳傳志、馬雲、楊瀾、徐小平、俞敏洪、李開復,哪一個不是身懷夢想,哪一個不是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的,哪一個不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
就像阿里巴巴的馬雲,雖然辭了總裁之位,可是他的名字、他的事跡卻人人贊頌。也許我們只看到了馬雲的成功,卻不知道馬雲曾經一天工作20個小時。也許我們只知道馬雲有錢,卻不知道馬雲曾吃了九個月的泡麵。也許我們只知道馬雲座駕豪車,卻不知道馬雲曾經騎單車上班三年。
這就是一個成功人士的過去。
試問有哪一個成功人士不是從小人物起家?我們皆是小人物,不要奢望大目標。
我們還年輕,我們有夢想,有目標,有動力。努力吧,夢就在不遠的地方。天在高又能怎樣,踮起腳尖就能更接近陽光。
我們得趁年輕,趁青春正在進行時,趁還有時間,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為夢想而奮斗。
有一種夢想叫青春,只有一起奮斗過才能體會其中的樂趣、才能知曉其中不能言語的辛勞,為我們自己譜寫青春的贊歌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