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篇論文要完成,是關於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的,希望推薦一些參考書目!
推薦三本書都和經濟危機有關,第一本我正在看,其它兩本沒看過但是看介紹也是不錯的。
LZ,我推薦的幾本還是可以的都是學者的著作,索羅斯更是學知和一的人物。貨幣戰爭我不想說什麼,完全是嘩眾取寵的書。
《瘋狂、驚恐和崩潰:金融危機史(第四版)》
978年本書出了第一版,主要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金融危機。主要討論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金融危機。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再加上對較早前危機的更多研究,至少對我來說,表明有必要對第一版進行更新。1990年1月日本經濟的崩潰促使本書第三版的誕生。第三版至今又有一些日子了。
第四版對讀者來說可能會覺得沒有必要,它的問世可能只是出於作者的職業需要。推動力部分是來源於1994~1995年間的墨西哥危機,但更多的是由於1997~1998年的東亞危機,殷鑒不遠。此外,與過去一樣,其他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的研究已填補了歷史中的一些空白,本書也加以吸收,以充實前後發展的討論。
作者簡介
查爾斯·P.金德爾伯格(1910——2003):麻省理工大學經濟系資深教授,國際貨幣問題專家,擅長從歷史角度研究經濟問題,第二次世辦大戰後馬歇計劃的主要構建者之一。
《索羅斯帶你走出金融危機》
書名:索羅斯帶你走出金融危機
原名:The New Paradigm for Financial Markets: The Credit Crash of 2008 and What It Means
著者:喬治·索羅斯
出版時間:2008-11
ISBN:978-7-111-25438-6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定價:29.00元
新書內容介紹:
本書是索羅斯的最新著作,也是他自從寫作以來第一本名副其實的暢銷書。他從美國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入手,繼續闡述自己的金融理論——反射論。一開篇,索羅斯就來了一個下馬威:「這是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危機,它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終結。」在書中,索羅斯對近來國際經濟熱點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認為過於依賴自由市場的陳舊模式累積出了大量的泡沫,如今將世界經濟拖入困境。但是,新興國家如中國、印度等的強勁增長,將使全球市場避免崩潰,政府必須在市場中有所作為。他的看法先後引起了美國白宮、全球金融界的重視。
《終結次貸危機 》
次貸危機已經對數百萬人的生活造成了破壞,現在,它又對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造成了巨大威脅。毫無疑問,這場危機的嚴重性和破壞性正在逐漸顯現。這場危機是從哪裡起源的?它給美國和世界帶來了什麼影響?怎樣才能度過這場危機?所有人都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
蜚聲國際的耶魯大學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在他的新著中詳細解釋了過去一年來美國次級按揭風暴的來龍去脈,告訴讀者數以萬計美元的次按債券如何變成廢紙。希勒認為,次貸危機源於非理性繁榮,正是這種羊群效應的心理導致了美國20世紀90年代的股市泡沫和2000-2007年的房地產泡沫。書中以對美國金融制度歷史背景的深入觀察,描述了這些泡沫如何導致信貸的危險擴張,並最終演變成全球信貸危機的過程。
對美國來說,有解決這次危機的最佳方案嗎?希勒結合自己的分析,提出了短期和長期的解決措施,從政府救市的短期方案到重建美國金融制度的深入探討,相信這些富有建設性的方案對於解決次貸危機,甚至目前的金融危機都會有較強的參考意義。
Ⅱ FDI英文文獻及中文翻譯
用了我1小時~~~~~~~~~
Analysi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Last Updated(Beijing Time):2006-03-14 11:38
With a comprehensive view on th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since 2005, service instry, energy instry and its relevant sectors remain to be the hotspots of investment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a lot of inland cities begins to become the targeted areas of foreign investment. A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enhances its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it is also possible for the countryside to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ttracted into China, which hit the historic high of US$60.63 billion in 2004, has been witness a sustained growth; but in 2005, such a growth trend slowed down slightly with a little bit decrease on a year-on-year basis. In 2005, the number of newly established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across China amounted to 44,001 with a year-on-year growth of 0.77 percent but the foreign investment actually used amounted to US$60.325 billion with a year-on-year decrease of 0.5 percent.
Since April 2005 (except September 2005), China's amount of foreign funds actually used in a single month has been witnessing a downtrend and the decrease margin for the amount of foreign funds actually used in the three respective months of the second quarter all surpassed 10 percent. Such a huge decrease margin is rarely seen in recent years.
So far as the source of foreign funds invested in China is concerned, the number of newly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with US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the amount of such investment decreased by 4.69 percent and 22.32 percent respectively in 2005. The number of newly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with funds from 10 Asian countries (regions) in China increased by 0.69 percentages, but the amount of such investment actually used decreased by 5.19 percentage. The newly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with funds from some free ports in China also decreased by 3.21 percent; yet, the number of newly established enterprises with funds from the original 15 EU member countries in China and the amount of such investment did increase by 17.46 percent and 22.52 percent respectively.
The facts that the economies of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picked up the developing speed and such countries attracted foreign investors with their own advantages have influenced the scale of China's utilization of foreign funds to some extent. In 2005, Russia attracted US$16.7 bill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s, which accounted for 2.2 percent of Russia's GDP. Russia, where the growth rate of market was only second to that in China, ranked the second in the world.
In 2005, the volume of foreign funds attracted to India, which has thus become the country ranking the second in the world, has surpassed that attracted into the United States. Vietnamese Ministry of Planning and Investment announced that Vietnam would attract US$4.5 - 4.6 billion, thus becoming one of the countries with the quickest economic growth rate in Southeast Asia.
The transition period after the entry into WTO has further cut down the doorsill for the Chinese market. The potentials to enjoy the largest growth rate of the service and trade market i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for China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It is expected that ring a rather long forthcoming period of time, the service instry will remain as a field in the favor of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Retailing commerce is a service instry through which foreign investment entered into China rather early; the opening-up of the insurance instry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foreign companies to enter into China graally. At the end of 2004, the Chinese insurance instry had opened up all areas and all businesses except some statutory insurance businesses to foreign investment. The year 2005 is the first year for the Chinese insurance instry to implement the all-rounded opening-up to the outside world, and the market shares seized by foreign-funded insurance companies increased to nearly 7 percent ring that year.
As shown by statistics of the China Insurance Regulatory Commission (CIRC), the domestic insurance market opened up step by step in 2005: three foreign insurance companies were permitted to enter into China's market, and 25 foreign-funded insurance agencies set up in China. For the time being, the number of foreign-funded insurance companies has increased from 14 in 2000 to 40 in 2005. Altogether 27 out of the 46 insurance companies listed into the Fortune Top 500 of the World have set up their agencies in China.
Ever since December 6, 2005, China has further scaled up the opening-up of its banking instry. Foreign-funded financial institutions' management of Renminbi businesses has been extended to Shantou and Ningbo while five other cities of Harbin, Changchun, Lanzhou, Yinchuan and Nanning were opened up in advance. The latest statistics indicate that the businesses of foreign-funded banks in China develop very rapidly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respective annual growth rates of assets, deposits, and loans are all above 30 percent.
In September 2005, the Beijing Office of the US Peabody Energy Corporation, which is the largest private coal company in the world, officially set up. For the moment, Peabody Energy has contacted with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Shenhua Group and some large Iron & Steel enterprises; in future, it will also provide raw materials to and conct technological exchange with Chinese power and Iron & Steel enterprises. Before that, the US Asian American Coal Inc. (AACI) had established the Shanxi Asian American Daning Energy Co., Ltd. and seized the holding right of 56 percent. Moreover, the US Morgan Bank purchased the 170 million H-stocks of the Yanzhou Mine, and companies from countries like Australia, South Korea, and Japan also went to China's major coal-procing provinces and autonomous regions like Shanxi, Shaanxi, and Inner Mongolia to seek to get shares in local coal mines opened up.
The situation of tense power supply goes on as before. Multinationals think highly of the huge market of power-generating equipment in China, thus having expedited their investment in China. In October 2005, a joint venture invested by Mitsubishi Heavy Instries, Ltd. (MHI) from Japan in Guangzhou was completed and began to proce heat components, the core components of turbines; and it is expected that its sales would amount to 8 billion yen by 2010. Early as in April 2002, MHI signed a "Joint Venture Agreement" with Dong Fang Steam Turbine Works on the joint investment to set up the Mitsubishi Heavy Instries Dongfang Gas Turbine (Guangzhou) Co., Ltd., a Chinese-foreign joint venture manufacturing heat components on gas turbines and providing after-sale services and maintenance of gas turbines. The total investment in the joint venture is approximately 4.5 billion yen with MHI offering 51 percent of the overall investment and Dongfang Steam Turbine offering the other 49 percent, and the term for the joint venture is 20 years.
In 2004, the French Alsthom Ltd. signed a framework agreement to set up a joint venture with the Beijing Jingche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Holding Co. Ltd (JCH) and its subordinate enterprise Beijing Heavy Electrical Machinery Factory so as to set up a long-term partnership between two parties on the manufacture of 60,000kw steam turbine sets.
Since the Tenth Five-year Period, China has expedited its steps in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in agriculture and made prominent achievements. From 2001 to 2003, agricultural projects making us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mounted to nearly 3,000 with a total agreement sum of US$5.7 billion. The annual amount is about US$1.9 billion on average, nearly twice the average annual agreements sum of foreign investment made use of ring the 20 years before.
The salary costs in China's inland cities is 20~50 percent lower than in coastal cities, and the rising rate of salaries is slower than that in large cities and coastal cities as well; however,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in such cities has got consummated graally in 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some foreign investors have stopped their investment in metropolises like Shanghai, Beijing, and Guangzhou; instead, they begin to cast their eyes on Nanjing, Wuhan, Chongqing, Ningbo, Dalian, Shenyang etc., and slightly less eye-catching cities of the second echelon formation.
Mr. Wei Xinghua, the AmCham-China Chairman, expressed that in 2006, the investmen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in China will not only increase in a sustained way but nearly a half of US companies will also seek to invest in cities on the second and third-tier bench like Xi'an, Cheng, and Dalian, etc. in the 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parts of China. According to him, quite many instries are all shifting from place to place at present; for example, the electronic assembly instry that was originally in Guangdong can go to Hohehot Municipality to conct proction. Moreover, there were originally some instries with traditional advantages like agriculture, large machinery, energy resources, chemical instry, etc. in the middle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Inland cities begin to demonstrate their charms, which will create conditions for foreign enterprises to invest there.
譯文:
分析:外商對華直接投資
上次更新時間(北京時間) :2006 - 03 - 14日11時38分
通過全面觀察的外國直接投資自2005年以來,服務行業,能源行業及其相關行業仍是投資增長的熱點。與此同時,許多內陸城市開始成為有針對性的領域的外國投資。隨著我國政府加強其建設新農村,也有可能用於農村,以吸引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年來,外國直接投資吸引到中國,創下了歷史最高水平的美國六百零六點三零零億美元在2004年,已經看到了持續增長,但在2005年,這種增長趨勢放緩略有一點點減少的一年上年度的基礎上。 2005年,一些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為全國各地的44001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0.77 ,但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為美國六百零三點二五零億美元與去年同期減少了0.5個百分點。
2005年4月以來(除2005年9月) ,我國的數額為實際利用外資單月已經出現了下跌和利潤減少的數額實際利用外資在三個各自個月的第二季度都超過百分之十。如此巨大的下降幅度是罕見的在最近幾年。
迄今為止的源泉外資在華投資而言,一些新成立的企業,美國在華投資的金額減少了這些投資4.69百分之百分之22.32 ,分別於2005年。在一些新成立的企業,資金來自亞洲10個國家(地區)在中國增加了0.69的百分比,但這種投資金額實際使用比例下降了5.19 。新成立的企業在資金,一些免費的港口中也減少了百分之3.21 ;然而,一些新成立的企業,資金從原來的15個歐盟成員國中和這種投資的數額也增加了百分之17.46和22.52百分之分別。
的事實,經濟的周邊國家和發達國家拿起發展的速度和這些國家吸引外國投資者與自身優勢產生了影響的規模,我國利用外資的資金在一定程度上。 2005年,俄羅斯吸引美國一百六十七點〇 〇億美元外國直接投資,佔百分之二點二,俄羅斯的國內生產總值。俄羅斯,那裡的市場增長率只有第二,在中國,排名世界第二位。
2005年,外國資金大量吸引到印度,因此成為該國排名世界第二,已經超過了,吸引到美國。越南計劃和投資宣布,越南將吸引4.5美元-共有46億美元,從而成為一個國家的最快經濟增長速度在東南亞。
過渡期加入WTO後,進一步降低門檻的中國市場。享受的潛力最大的增長速度,服務貿易市場是一個比較優勢的中國吸引外國投資。預計,在相當長的即將到來的一段時間內,服務業將繼續作為一個領域中的支持外商來華投資。
零售商業是通過這些服務行業的外國投資進入中國,而早期;開放保險業,使外國公司進入中國逐漸。截至2004年底,我國保險業開辟了所有領域和所有企業的法定保險以外的一些企業的外國投資。 2005年是第一年的中國保險業實施全方位開放,向外部世界,並檢獲的市場份額由外資保險公司增至近百分之七在這一年裡。
統計數據顯示的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CIRC ) ,國內保險市場的開放,一步一步在2005年: 3家外國保險公司獲准進入我國市場,和25家外資保險機構在華設立。就目前而言,在一些外資保險公司數量已從14個在2000年至40年。共有27個的46家保險公司的上市公司到財富500強的世界已建立了自己的機構中。
自2005年12月6號,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其銀行業。外資金融機構管理的人民幣業務已擴大到汕頭和寧波,而其他5個城市的哈爾濱,長春,蘭州,銀川,南寧市已開辟了提前。最新的統計數據表明,企業的外資銀行在我國發展十分迅速,近年來,和各自的年度增長率的資產,存款和貸款都超過百分之三十。
2005年9月,北京辦事處的美國皮博迪能源公司,這是最大的私營煤炭公司在世界上,正式成立。目前,皮博迪能源已接觸與華能國際電力國際公司,神華集團以及一些大型鋼鐵企業,在未來,它還將提供原料和開展技術交流與中國電力和鋼鐵企業。在此之前,美國亞美煤炭公司( AACI )成立了山西亞美大寧能源有限公司,並檢獲控股權的百分之五十六。此外,美國摩根銀行購買了一萬七點〇萬氫儲存的兗礦,公司從國家,如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也到中國的主要產煤省,自治區像山西,陝西,內蒙古尋求獲得的股票在地方煤礦開放。
緊張的狀況供電接著以前一樣。跨國公司認為非常的龐大市場的發電設備中,從而加速其在華投資。 2005年10月,共同投資組建的合資企業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三菱重工)由日本在廣州已經完成,並開始產生熱量的元件,其核心組成部分渦輪; ,預計其銷售額將達到八十零點零零億日元到2010年。早在2002年4月,三菱重工簽署了「合資協議」的董伐嗯汽輪機廠聯合投資成立的三菱重工東方燃氣輪機(廣州)有限公司,一個中外合資製造業熱部件氣輪機,並提供售後服務和維修的燃氣渦輪機。該項目總投資在合資公司約450億日元,三菱重工產品的百分之五十一的整體投資和東方汽輪機提供其他百分之四十九,並任該合資企業為20年。
2005年9月,北京辦事處的美國皮博迪能源公司,這是最大的私營煤炭公司在世界上,正式成立。目前,皮博迪能源已接觸與華能國際電力國際公司,神華集團以及一些大型鋼鐵企業,在未來,它還將提供原料和開展技術交流與中國電力和鋼鐵企業。在此之前,美國亞美煤炭公司( AACI )成立了山西亞美大寧能源有限公司,並檢獲控股權的百分之五十六。此外,美國摩根銀行購買了一萬七點〇萬氫儲存的兗礦,公司從國家,如澳大利亞,韓國,日本也到中國的主要產煤省,自治區像山西,陝西,內蒙古尋求獲得的股票在地方煤礦開放。
緊張的狀況供電接著以前一樣。跨國公司認為非常的龐大市場的發電設備中,從而加速其在華投資。 2005年10月,共同投資組建的合資企業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三菱重工)由日本在廣州已經完成,並開始產生熱量的元件,其核心組成部分渦輪; ,預計其銷售額將達到八十零點零零億日元到2010年。早在2002年4月,三菱重工簽署了「合資協議」的董伐嗯汽輪機廠聯合投資成立的三菱重工東方燃氣輪機(廣州)有限公司,一個中外合資製造業熱部件氣輪機,並提供售後服務和維修的燃氣渦輪機。該項目總投資在合資公司約450億日元,三菱重工產品的百分之五十一的整體投資和東方汽輪機提供其他百分之四十九,並任該合資企業為20年。
2005年9月,北京辦事處的美國皮博迪能源公司,這是最大的工資費用在我國內陸城市的20 〜 50百分之低於沿海城市,以及工資上漲率是低於大城市和以及沿海城市,但是,投資環境等城市逐步得到了完善,近年來。因此,一些外國投資者已停止他們的投資在大城市如上海,北京和廣州;相反,他們開始投他們的眼睛對南京,武漢,重慶,寧波,大連,沉陽等,略低於引人注目城市的第二梯隊。
衛興華先生,在美國商會中國委員會主席表示,在2006年,投資由美國在華不僅將持續增長的方式,但將近一半的美國公司也將尋求投資於城市的第二和第三級替補像西安,成都,大連等西部和東北部的部分中。據他說,不少行業都轉移地點舉行,目前,例如,電子裝配業,最初在廣東省可以到呼和浩特市進行生產。此外,還有一些原來的傳統優勢產業,像農業,大型機械,能源,化學工業等在中東和西部地區中。內陸城市開始展示他們的魅力,這將創造條件吸引外國企業來投資。
Ⅲ 急需「會計國際化問題的探討」畢業論文拜託了各位 謝謝
接上面 濟地位的理由之一,就是中國會計標准與國際標 准差異較大。由於中國會計准則不被國際認可, 往往導致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嚴重受損。尤其近幾 年,我國跨國上市和發行證券等國際性籌資活動 規模日益擴大,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但 由於所使用的會計標准未與國際接軌,在國際資 本市場中會對會計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 總之,會計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在促進國際貿 易、國際資本流動和國際交流方面的作用日益突 出,因此,加快我國會計准則國際化的步伐不僅 是必要的,而且是緊迫的。 三、我國會計國際化所面臨的問題 1.我國會計准則存在不足 會計國際化的基礎和前提是會計准則國際 化。我國會計准則結構由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構 成,並將類似於概念框架的內容歸入了基本准則 中,而國際會計准則卻不存在基本准則與具體准 則之分。國際會計准則概念框架《編制財務報表 的框架》明確指出「:本框架不是一份國際會計准 則,因此不對任何特定的計量和列報問題確立標 准,本框架的任何內容均不支持特定的國際會計 准則」;而我國卻將基本准則列入會計准則的范圍 內,不僅混淆了概念框架的作用和性質,而且削 弱了概念框架對准則在制定過程中的指導作用。 2.經濟和法律環境的不同導致我國會計准則 難以與國際接軌 會計准則的制定依賴於一定的經濟環境,我 國正處在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期,企 業間的交易行為十分不規范,市場競爭不充分,公 允值難以形成。因此,我國現行會計規范側重於 規范利潤表,而國際會計准則關注資產。我國當 前上市公司監管強調利潤指標傾向,使我國會計 准則在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和披露方面難以實 現與國際會計准則接軌。 此外,會計准則必須服從法律並以法律為依據。 現行的國際會計准則的制定和一些國際慣例的形 成主要是以英美法系為指導,而我國的法律體系 類似於大陸法系,與國際會計准則賴以存在的法 律環境存在差別。 3.會計信息的目標不同 國有控股企業中國家是企業最大的股東,社 會公眾投資者是離散小股東。我國《企業會計准則》認為,會計信息首先應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 理的要求;而國際會計准則認為,會計信息主要 是為投資者和債權人服務的。 4.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素質不高 目前我國會計人員整體素質不高,缺乏必要的 職業判斷能力,加上近幾年會計准則、制度變化較 快,會計人員沒有足夠的時間消化和掌握這些新知 識,致使會計准則在執行中遇到了一定的困難。 四、我國會計國際化的對策建議 1.借鑒國際慣例,加快中國會計准則體系的 建立 中國會計准則的制定與實施只有10多年的 歷史,至今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基本會 計准則中有些規定已不適應環境的發展,需要進 一步修改;會計領域新出現的一些業務還沒有明 確的具體准則來指導,特別是一些特殊行業,如金 融、農業、房地產等。我國必須加快具體會計准則 的制定步伐,修訂原有不適應環境發展的會計准 則,以促進我國會計准則的國際化,適應世界經 濟一體化要求。 2.為信息使用者提供客觀、公允的會計信息 建立與發展會計准則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採用 正確的會計方法,客觀真實地向信息使用者提供 各類經濟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信息使用 者根據會計信息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各 經濟主體既是會計信息的提供者同時也是使用 者。在制定會計准則時,不同的企業可以有不同 的要求,但不能為了滿足某些企業的需要而給予 他們特殊的待遇,犧牲其他利益相關者和公眾的 利益。 3.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加快培育國際會計人才 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會計人員培訓制度,在會計 人員培養上,既要重視通過增加國際會計准則、外 語、網路技術等新的教學內容和完善會計專業技 術考試制度來造就復合型的國際會計人才,同時 又要加強現職會計人員的後續教育,使會計人員 能夠及時更新知識和觀念,盡快向國際標准靠攏。 4.正確處理會計國際化與中國國情的關系 盡管國際會計准則的發展規模及其認可程度 日益擴大,但中國特定的會計環境使得我們既不 能全盤接受國際會計准則,也不能全盤否認國際會計准則,而應在吸收、借鑒其先進的會計理論、 方法的同時體現出自己的特色。中國會計的環境 特徵主要表現為政府是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法制 化程度、市場發育、會計人員整體業務素質都還 不高。因此,我們在推動中國會計國際化的進程 中,必須充分考慮中國的國情,不能一味地強調 國際化,而過分強調本國的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又 會阻礙國際化,我們必須認真處理好兩者之間的 關系。 會計國際化過程歸根結底是各國利益之爭。 所以,我們應立足於國情,除了那些與我國法律 法規存在沖突或明顯不符合我國實際的情況外,[參考文獻] [1]馮淑萍.關於我國當前環境下的會計國際化問題[J]. 會計研究,2003(2):2. [2]閆春艷.試論中國會計准則的國際化協調[J].財會研 究,2006(12):56. [3]張珏虹,王愛民.淺談我國會計國際化現狀及對策[J]. 交通科技與經濟,2006(3):127. 我們都應努力使我國會計標准與相關國際會計准 則或國際慣例協調一致,積極參與國際會計准則的 制定,爭取更多的國家利益,以增強我國在國際經 濟事務中的主導地位。
Ⅳ 國際金融學的圖書信息1
書名:國際金融學
套系名稱:精品課程配套教材
書號:978-7-113-10729-1
版次:1
開本:16開
頁碼:268頁
作者:郭曉立 編著
出版時間:2010-01-25
定價:32 元
適用專業:金融學專業
出版社:中國鐵道出版社 第1章 國際收支
1.1 基本概念
1.2 國際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原理
1.3 國際收支分析
1.4 國際收支調節的機制與政策
1.5 國際收支調節理論
第2章 匯率與匯率制度
2.1 基本概念
2.2 匯率的標價與分類
2.3 匯率決定理論
2.4 匯率變動的因素與經濟的影響
2.5 匯率制度
第3章 國際金融市場
3.1 國際金融市場概述
3.2 國際資本市場
3.3 國際證券市場
3.4 外匯市場
3.5 國際黃金市場
第4章 外匯交易
4.1 外匯交易的基本知識
4.2 即期外匯交易
4.3 遠期外匯交易
4.4 掉期外匯交易
4.5 外匯期貨交易
4.6 外匯期權交易
4.7 套匯交易與套利交易
4.8 貨幣互換
第5章 國際儲備
5.1 國際儲備概述
5.2 國際儲備管理
5.3 中國的國際儲備
第6章 國際資本流動
6.1 國際資本流動概述
6.2 國際資本流動的類型
6.3 國際資本流動的動因及影響
6.4 資本管制
6.5 國際資本流動的相關理論
第7章 國際金融風險管理
7.1 金融風險概述
7.2 債務危機與外債管理
7.3 貨幣危機
第8章 國際貨幣體系
8.1 國際貨幣體系概述;
8.2 國際金本位制度
8.3 布雷頓森林體系
8.4 牙買加體系
8.5 國際貨幣制度創新
第9章 國際金融組織
9.1 國際金融組織概述
9.2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9.3 世界銀行
9.4 國際開發協會
9.5 區域金融組織
9.6 國際金融組織的改革與發展趨勢
附錄A:美國次貸危機
附錄B:主權財富基金 書 名: 國際金融學
作者:黃梅波
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2-1
ISBN: 9787561531365,7561531362
開本:16開
定價: 38.00元 前言
導論
第一章國際收支和國際收支平衡表
第一節國際收支
第二節國際收支平衡表
第三節國際收支平衡和國際收支均衡
第四節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
復習思考題
第二章國際收支調節理論
第一節國際收支調節的彈性分析法
第二節國際收支調節的吸收分析法
第三節國際收支調節的貨幣分析法
第四節幾種分析方法的評價和比較
復習思考題
第三章國際收支調節政策與內外均衡
第一節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機制
第二節國際收支失衡的政策調節
第三節內外均衡沖突及政策搭配
第四節政策搭配的兩個模型
復習思考題
第四章外匯管制與外匯儲備
第一節外匯管制
第二節貨幣自由兌換
第三節國際儲備及其管理
復習思考題
第五章匯率決定理論
第一節購買力平價說
第二節利率平價說
第三節匯率決定的貨幣模型
第四節資產組合平衡法
復習思考題
第六章匯率制度與匯率政策
第一節匯率制度介紹
第二節匯率制度的選擇理論
第三節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第四節政府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復習思考題
第七章外匯交易與外匯風險
第一節外匯、匯率與外匯市場
第二節主要外匯交易
第三節外匯風險及其防範
復習思考題
第八章國際金融市場
第一節國際金融市場概述
第二節國際金融市場的構成
第三節歐洲貨幣市場
復習思考題
第九章國際金融衍生工具
第一節金融衍生工具的定義及種類
第二節金融期貨
第三節金融期權
第四節互換交易
第五節遠期利率協議
復習思考題
第十章國際資本流動與國際金融危機
第一節國際資本流動
第二節國際長期資本流動和債務危機
第三節國際短期資本流動和貨幣危機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 貨幣危機理論
第一節 第一代貨幣危機理論——克魯格曼貨幣危機理論
第二節 第二代貨幣危機理論——預期自我實現模型
第三節 第三代貨幣危機理論
復習思考題
第十二章 國際貨幣體系及其演變
第一節 國際貨幣體系概述
第二節 國際金本位制度
第三節 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四節 牙買加體系
復習思考題
第十三章 國際貨幣體系與國際貨幣合作
第一節 國際貨幣合作及其演進
第二節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國際貨幣合作
第三節 七國集團及其宏觀經濟政策協調
復習思考題
第十四章 區域貨幣合作的理論與實踐
第一節 區域貨幣合作與最優貨幣區理論
第二節 歐洲的貨幣一體化
第三節 東亞貨幣合作的構想及實踐
復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書 名: 國際金融學
作者:楊勝剛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0年01月
ISBN: 9121271056945
開本:16開
定價: 32.00 元 《國際金融學(第2版)》內容簡介:21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蘊含著一系列的突破與創新,其中教材的創新即是重點之一。湖南省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十一五」規劃教材,是在湖南省「九五」、「十五」規劃立項教材建設的基礎上,面向21世紀而推出的一套容量大、體例新、質量精、系統性強、適應面廣的全新系列規劃教材。它既匯聚了我省過去十多年來在經濟管理類教材建設中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又代表了我省在新時期積極探索教材改革與創新的最新發展趨勢。
該系列教材擬推出共28本,包括:政治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管理學、市場營銷學、會計學、統計學、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金融學、貨幣金融學、財政學、管理信息系統、財務管理學、現代企業管理、技術經濟學、管理經濟學、國際經濟學、電子商務概論、投資學、保險學、企業戰略管理、生產與運作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現代企業物流管理、供應鏈管理、市場調研、組織行為學等。這套系列教材基本上涵蓋了經濟管理類各專業的核心課程,成為一個具有可塑性的核心教材庫,可供經濟管理類各專業各層次根據學生的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挑選和組合。在我的印象中,如此浩大而具有系統的教材建設工程,在我省尚無先例。 第一章 國際收支
第二章 外匯、匯率與外匯市場
第三章 匯率制度與外匯管制
第四章 國際儲備
第五章 國際金融市場
第六章 國際金融風險管理
第七章國際資本流動與國際金融危機
第八章 國際貨幣制度
第九章國際金融協調與機構
參考文獻
……
Ⅳ 高分求一篇關於網路經濟的文獻翻譯,中英文都有的!謝謝
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21122&id=34144
這么長的文獻難道要自己硬翻譯過來嗎?」
既然你自己都覺得,太長的文獻翻譯太內麻煩,
那該誰容來翻譯,誰願意做免費「譯工」,而且是專業翻譯!
「找英文文獻時就應該順帶找到中文譯本」,
運氣很好應該是可能的。
(那些英文的大部頭是有翻譯,但是你不怕露餡嗎?)
其實,用在線翻譯輔助一下,會省很多事的
還有,開頭結尾可以仔細一點,其它的就不必仔細推敲了,大體通順就可以
Ⅵ 國際經濟合作的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國際經濟合作概論
第一節國際經濟合作的內涵
第二節國際經濟合作的研究對象
第三節國際經濟合作的類型和方式
第四節國際經濟合作的產生和發展
第五節當代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的新特點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二章國際經濟合作理論
第一節傳統國際經濟合作理論
第二節經濟一體化理論
第三節生產要素國際移動理論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三章國際直接投資
第一節國際直接投資概述
第二節當代國際直接投資的特點
第三節國際直接投資環境評估與決策
第四節跨國公司與國際直接投資
第五節我國直接利用外資與對外直接投資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四章國際間接投資
第一節國際間接投資概述
第二節國際股票投資
第三節國際債券投資
第四節國際基金投資
第五節國際信貸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五章國際資本合作新形式
第一節國際風險投資
第二節國際BOT投資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六章國際勞務合作與國際工程承包
第一節國際勞務合作
第二節國際工程承包
第三節我國的國際勞務合作與國際工程承包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七章國際租賃
第一節國際租賃概述
第二節國際租賃的種類
第三節國際租賃的運作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八章國際技術轉讓
第一節國際技術轉讓概述
第二節國際技術轉讓的內容
第三節國際技術轉讓的方式
第四節知識產權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九章國際信息合作
第一節國際信息合作概述
第二節WTO《基礎電信協議》與(信息技術協議》
第三節國際信息合作的經濟影響
第四節國際信息安全合作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十章國際發展援助
第一節國際發展援助概述
第二節聯合國發展系統
第三節世界銀行貸款
第四節主要發達國家的對外發展援助
第五節我國與國際發展援助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國際經濟合作組織
第一節國際經濟合作組織概述
第二節政府間磋商與政府首腦會議
第三節全球性經濟合作組織
第四節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國際經濟協調
第一節國際貿易協調
第二節國際金融協調
第三節國際投資協調
第四節國際稅收協調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我國對外經濟合作
第一節我國對外經濟合作概況
第二節中美經濟合作
第三節中日經濟合作
第四節中歐經濟合作
第五節中俄經濟合作
思考題
[案例分析]
第十四章「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我國對外經濟合作政策
第一節國際資本流動與我國政策選擇
第二節國際技術轉移與我國政策選擇
第三節國際人力資源流動與我國政策選擇
第四節企業國際化與我國政策選擇
思考題
[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