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長征精神有關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長征精神有關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17 13:51:04

① 長征精神的現實意義 可供參考的文獻及書籍

長征精神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財富,雖然過去70年了,但是長專征不朽的精神屬和光輝永遠照耀著我們,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精神力量,是保持與人民群眾緊密聯系的重要法寶,是抵制腐敗現象的有力武器。同時,長征精神又是革命傳統教育的生動教材,是青少年一代進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用長征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青少年一代,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是共產黨人的神聖職責。我們一定要以革命先輩為榜樣,時刻牢記黨的宗旨,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把長征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激勵和鼓舞全國人民奮發圖強,開拓前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長征道路上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② 和長征精神相關的文獻

毛澤東:長征是宣言書、是宣傳隊、是播種機
同志們,你們看,差不多1年半以來,中國的3支主力紅軍都在作陣地的大轉移。從去年8月任弼時同志等率領第6軍團向賀龍同志的地方開始轉移起,接著就是10月開始的我們的轉移。今年3月,川陝邊區的紅軍也開始轉移。這3支紅軍,都放棄了原有陣地,轉移到新地區去。這個大轉移,使得舊區域變為游擊區。在轉移中,紅軍本身又有很大的削弱。如果我們拿著整個局面中的這一方面來看,敵人是得到了暫時的部分的勝利,我們是遭遇了暫時的部分的失敗。這種說法對不對呢?我以為是對的,因為這是事實。但是有人說(例如張國燾):中央紅軍失敗了。這話對不對呢?不對。因為這不是事實。馬克思主義者看問題,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體。一個蝦蟆坐在井裡說:「天有一個井大。」這是不對的,因為天不止一個井大。如果它說:「天的某一部分有一個井大。」這是對的,因為合乎事實。我們說,紅軍在一個方面(保持原有陣地的方面)說來是失敗了,在另一個方面(完成長征計劃的方面)說來是勝利了。敵人在一個方面(佔領我軍原有陣地的方面)說來是勝利了,在另一個方面(實現「圍剿」「追剿」計劃的方面)說來是失敗了。這樣說才是恰當的,因為我們完成了長征。

講到長征,請問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說,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於今,歷史上曾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12個月光陰中間,天上每日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別截,路上遇著了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我們卻開動了每人的兩只腳,長驅2萬余里,縱橫11個省。請問歷史上間有過我們這樣的長征么?沒有,從來沒有的。長征又是宣言書。它向全世界宣告,紅軍是英雄好漢,帝國主義者和他們的走狗蔣介石等輩則是完全無用的。長征宣告了帝國主義和蔣介石圍追堵截的破產。長征又是宣傳隊。它向11個省內大約兩萬萬人民宣布,只有紅軍的道路,才是解放他們的道路。不因此一舉,那麼廣大的民眾怎會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還有紅軍這樣一篇大道理呢?長征又是播種機。它散布了許多種子在11個省內,發芽、長葉、開花、結果,將來是會有收獲的。總而言之,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中國共產黨,它的領導機關,它的幹部,它的黨員,是不怕任何艱難困苦的。誰懷疑我們領導革命戰爭的能力,誰就會陷進機會主義的泥坑裡去。長征一完結,新局面就開始。直羅鎮一仗,中央紅軍同西北紅軍兄弟般的團結,粉碎了賣國賊蔣介石向著陝甘邊區的「圍剿」,給黨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毛澤東《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1935年12月27日)

③ 論長征精神

70年前,紅軍戰士戰勝世所罕見的艱難困苦,鑄造了舉世聞名的長征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象徵。長征精神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內涵。

一、崇高的理想 堅定的信念

崇高的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靈魂,是紅軍長征勝利的力量源泉。

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
堅定的革命信念,始終鼓舞著廣大紅軍將士在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克服種種艱難險阻。缺衣少食,彈葯匱乏,吃的是草根,咽的是樹皮,頭上敵機轟炸,四周敵軍圍追堵截,在這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嶺,實現了三大主力會師,走上抗日救國前線。紅軍靠的是什麼?靠的是廣大指戰員們對革命理想執著的信念,靠的是對革命事業的無比忠誠和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一位紅軍老戰士在回答「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你們在那麼艱難的條件下也不倒下?」的提問時,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於天。」正是靠著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撐,前進的道路被敵人封鎖了,就在崇山峻嶺、深山峽谷中辟路前進;部隊被敵人截斷了,就以鋼鐵般的意志實行突圍;子彈打光了,就拼刺刀,拋石塊,血戰到底。為了實現偉大的理想,無數先烈戰死沙場。如果說懂得為崇高理想而斗爭的軍隊是不可戰勝的話,那麼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紅軍正是這樣一支鋼鐵勁旅。

長征勝利表明:共產主義理想和革命必勝的信念是紅軍長征戰勝困難、爭取勝利的強大精神動力。這種偉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鑄造了我們的軍魂!

二、牢記宗旨 心繫人民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利益的忠實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宗旨。長征時期,黨堅持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支持與擁護,為取得長征勝利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

長征途中,物質極其匱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條件都不具備,但紅軍戰勝了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終於實現了自己的戰略目標。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密切聯系群眾,緊緊依靠人民群眾,這是紅軍長征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在長征途中,紅軍所過之地絕大多數是偏辟的山區、農村和少數民族地區。紅軍每到一地,就積極動員群眾,宣傳北上抗日的方針,嚴格遵守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認真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不動群眾一草一木,不拿群眾一針一線,並幫助各民族人民群眾建立起人民政權和革命武裝。紅軍將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各民族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和大力支持。當地廣大人民群眾主動為紅軍捐糧草,給紅軍帶路,照顧傷病員,甚至參軍打仗,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長征。

長征勝利教育我們: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興亡的根本因素。得民心則興、失民心則亡,這是鐵的規律。因此,弘揚長征精神,就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心繫人民,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堅持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三、胸懷全局 嚴守紀律

中國共產黨是一個有著嚴明紀律的政黨,黨的紀律是全黨意志的體現,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准則。胸懷全局,是模範執行黨的紀律的前提。只有胸懷全局,嚴守紀律,才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執行,才能維護黨的團結統一。

長征的勝利是黨和人民軍隊鐵的紀律的勝利。長征途中,紅軍指戰員從革命利益出發,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嚴守紀律,真正做到個人服從組織,局部服從全局,只要上級一聲令下,堅決完成戰斗任務,可謂「軍令如山重,紀律似鐵堅」。懋功會師時,擔任後衛任務的紅五軍團第37團剛翻過雪山到達鎮口,突然接到上級命令,要他們原路返回鹽井坪,為會師部隊擔任警戒。該團沒有任何怨言,忍著飢餓、寒冷和極度疲勞,重翻夾金山,到達指定地點。長征中,紅軍將士還自覺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和群眾紀律,得到了沿途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的支持。

長征中,紅軍團結統一,嚴守紀律,還表現為各部隊相互配合、協同作戰,以及同鬧分裂搞獨立的行為作斗爭。長征中的各路紅軍實行戰略轉移雖然獨立進行,但在長征這一全局中,大家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紅一、四方面軍懋功會師後,曾發生過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嚴重事件。黨中央為了維護黨和紅軍的團結統一,同張國燾的分裂活動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最終戰勝了張國燾的分裂主義,維護了紅軍的團結統一。

長征勝利告訴我們: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是長征勝利的重要保障。同樣,遵守黨的紀律,維護黨的團結,也是現代化建設和改革取得勝利的根本保證。

四、艱苦奮斗 甘於奉獻

艱苦奮斗、甘於奉獻,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我們黨85年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斗的歷史。在探索興黨、強國、富民的道路上,艱苦奮斗作為強大的精神力量,激勵我們黨百折不撓,頑強進取;作為圖強求興的奮斗方式,使我們黨在改變中國面貌的歷程中創造出輝煌的業績;作為高尚純潔的政治品格,確保我們黨在各種困難和考驗面前巍然屹立。

一部紅軍長征史,就是人民軍隊的艱苦奮斗史。萬里長征,艱苦卓絕。紅軍將士與天斗,與地斗,與敵人斗,斬關奪隘,搶險飛渡,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具有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雪山草地是紅軍長征中最為艱苦的歷程。「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海拔4000多米的川康雪山,使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長眠於此;千里沼澤、連鳥獸都不能出沒的川西草地,吞噬了多少紅軍戰士的生命。「風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飢志越堅」。紅軍戰士在「爬過雪山就是勝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號的鼓舞下,以驚人的毅力戰勝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惡魔,並且表現出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長征勝利的歷史表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只要有艱苦奮斗、一往無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長征精神是我們黨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國人民發展進步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精神支柱。

一、長征精神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價值取向,為建設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價值取向,主要包括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的精神、愛好和平的理念、勤勞勇敢的作風和自強不息的鬥志。長征精神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價值取向,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精神的升華,為中華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時代內容。

長征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和一往無前、所向無敵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她是中華民族矢志不渝、百折不撓精神的升華。理想是維系和激勵人們前進的精神支柱。紅軍長征是在極為險惡的戰爭環境和自然條件下進行的。天上有敵機狂轟濫炸,地上有幾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紅軍指戰員在缺吃少穿的情況下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爬雪山、過草地,經歷和承受了人世間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作出了巨大的犧牲。紅軍將士之所以能夠取得最後勝利,就是因為他們心中有一個崇高的理想,即堅信北上抗日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堅信中國革命一定能夠勝利。正如張聞天所說:「中國共產黨人曾經完成了二萬五千里長征。這件事震動了全世界。為什麼二萬五千里長征能夠有這樣偉大的影響呢?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在這次長征中充分地表現出了她為了自己的理想而犧牲奮斗與堅持到底的精神。」

長征精神就是萬眾一心、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團結統一、顧全大局光榮傳統的集中體現。團結協作,顧全大局,密切配合,這是紅軍取得長征勝利的決定性因素。長征途中,為了集體的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為了整體利益而犧牲局部利益的事例比比皆是。在同強大的敵人和惡劣自然條件的殊死搏鬥中,紅軍各部隊之間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紅軍幹部戰士政治上同心同德,戰斗中同仇敵愾,他們用鮮血和生命譜寫了團結戰斗的光輝篇章。紅軍十分重視軍民團結和民族團結,所到之處,嚴格遵守群眾紀律,堅持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贏得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正是這種講團結、顧大局和團結協作、步調一致的精神,使全黨全軍團結統一,既戰勝了窮凶極惡的強敵,也粉碎了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圖謀。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勝利,團結起來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這是長征精神留給我們的最寶貴啟示。

長征精神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戰天斗地、百折不回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的生動表現。長征是一部驚心動魄、感人肺腑的英雄詩篇,寫下了「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大無畏事跡」,展示了「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豪情壯志。艱苦奮斗是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是人民軍隊的政治本色。在長征途中,無論敵人多麼兇殘,無論黨內斗爭多麼嚴峻,也無論自然條件多麼惡劣,紅軍指戰員始終保持著高昂的鬥志,對革命前途充滿信心。正如埃德加·斯諾所說:「冒險、探索、發現、勇氣……英勇犧牲、忠心耿耿,這些千千萬萬青年人的經久不衰的熱情、始終如一的希望、令人驚詫的革命樂觀情緒,像一把烈焰,貫穿著這一切,他們不論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絕不承認失敗……所有這一切以及還有更多的東西,都體現在現代史上無與倫比的一次遠征的歷史中了。」皚皚雪山、茫茫草地留下了紅軍的歌聲、笑聲。紅軍指戰員正是以這種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戰勝了各種艱難險阻,始終如一地保持著高度的凝聚力和頑強的戰鬥力。

……

長征精神既屬於歷史,也屬於當代,更屬於未來。長征勝利後,在中國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歷史階段,黨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浴血奮戰、開拓前進過程中所形成的抗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以及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載人航天精神、青藏鐵路精神等等,都是長征精神的繼承和拓展,都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的弘揚與升華,都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

二、長征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的鮮明政治本色,為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啟示

先進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和鮮明政治本色,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長征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政治本色的一次集中體現。紅軍之所以能夠通過長征使中國革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就是因為我們黨在長征中始終注意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始終注意使全黨全軍尤其是高中級領導層保持堅定的黨性原則和大局觀念、保持建立在正確路線基礎上的鐵的紀律和堅強團結。總結中國共產黨在長征中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寶貴經驗,對於當前繼續推進黨的先進性建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長征精神就是實事求是精神,長征的勝利就是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勝利。如果說,長征之前,紅軍遭受挫折;長征本身,紅軍出於無奈;長征之初,紅軍面臨毀滅之險,飽嘗了王明為代表的「左」傾中央領導違背實事求是原則的苦果;那麼,後來紅軍擺脫險境,爭得主動,贏得勝利,則是在品嘗遵義會議後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共中央確立和堅持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甘甜。遵義會議後,紅軍每一個戰略方向的改變,每一項戰略任務的確定,每一套戰略戰術的實施,每一次戰斗勝利的取得,都是共產黨人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結果。長征的經驗啟示我們: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始終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必須始終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使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不斷與時俱進,保證黨的全部工作始終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始終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保持黨的先進性,既要靠思想教育,又要靠制度保證。實踐證明,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先進性,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有一套以民主集中制和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為核心的根本制度,同時有一套保證這些制度實施的政治紀律。長征時期,張國燾擁兵自重,無視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一個人推翻中央的集體決議,身為紅軍總政委卻不執行中央的命令。為此,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與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錯誤行為進行了堅決的斗爭,明確指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而決不容許槍指揮黨」,從而維護了黨的高度集中統一,捍衛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長征的經驗啟示我們: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和完善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制度,形成堅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維護中央權威、嚴肅黨的紀律、保證政令暢通的制度保障。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圍繞實現黨的中心任務來進行。黨的先進性建設,只有與時代發展的方向和趨勢相吻合,同實現黨面臨的歷史任務相統一,才能真正落到實處。長征時期,中國共產黨緊緊圍繞「北上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爭取民族獨立」這個中心任務抓自身建設,要求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成為民主革命的先鋒、民族解放的先鋒、聯系群眾的先鋒,在頑強斗爭、浴血奮戰中體現黨的先進性,在推動歷史進步中實現和堅持黨的先進性,創造性地解決了在革命處於低潮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堅持黨的先進性問題,從而使堅持黨的先進性真正落到了實處,最終領導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長征的經驗啟示我們: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只有始終圍繞實現黨的中心任務來進行,才能使之與黨和人民的事業相互促進。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我們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要求黨的各級組織和廣大黨員要努力成為解放思想的模範、落實第一要務的模範、求真務實的模範、開拓創新的模範,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體現黨的先進性。

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黨的先進性的根本要求。長征時期,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紅軍時時處處關心群眾的疾苦,每到一地都宣傳群眾、武裝群眾、幫助群眾建立革命政權。各部隊都遵照中央軍委、總政治部關於宣傳組織群眾應「首先從群眾的切身利益開始,然後逐步進入到蘇維埃的基本主張的宣傳」的指示,處處嚴守紀律,維護群眾利益。針對少數民族對紅軍存在懷疑、恐懼的心理,紅軍總政治部多次發出指示,要求部隊「嚴格政治紀律,絕對不準對少數民族群眾有任何的騷擾,嚴禁將少數民族中的富裕分子當土豪打」。由於黨堅持了正確的群眾政策和民族政策,始終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從而使紅軍贏得了各族人民群眾的衷心愛戴和真誠援助。長征的經驗啟示我們:「民心向背是檢驗一個政黨是否具有先進性的試金石。一個政黨,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就會失去生命力,更談不上先進性。」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必須緊緊圍繞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這個核心,做到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三、長征精神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光榮革命傳統的豐富時代內涵,為新世紀新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動力

新世紀新階段,我們正在進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長征」。不久前,在中央政治局對長征勝利進行回顧和思考時,胡錦濤總書記強調:要把學習中國革命史與推進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緊密結合起來,把學習中國革命史與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把學習中國革命史與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把學習中國革命史與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這深刻揭示了弘揚長征精神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

其一,要把弘揚長征精神、發揚光大革命傳統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緊密結合起來。在黨和紅軍處於生死存亡的重大歷史關頭,是什麼因素起了決定性作用,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我們黨在遵義會議後形成的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堅強中央領導集體,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的重大問題,適時調整紅軍的戰略方針並最終確立和堅決貫徹北上抗日、會師陝北的戰略方針,將被動的戰略退卻轉變為開辟抗日前進陣地的偉大進軍;實行機動靈活的戰略戰術,使紅軍從根本上擺脫了長征初期的被動局面;克服了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的束縛,堅持不懈地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長征勝利的歷史啟示我們:只有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的思想路線,堅持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才能確保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從勝利走向勝利。弘揚長征精神,就要學習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善於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剖析中國社會的特點,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揭示中國革命發展規律的科學態度;學習他們善於把黨和人民取得的實踐經驗不斷上升為理論並在實踐中不斷檢驗、豐富、發展理論的創新精神;學習他們善於運用民族語言和人民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回答和闡明中國革命理論和政策問題的理論方法。實踐無止境,理論創新也無止境。我們要堅持以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領會和深刻理解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面對新的形勢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

其二,要把弘揚長征精神、發揚光大革命傳統與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明確、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核心。共同的理想信念把紅軍戰士凝聚在一起,鼓舞他們戰勝千難萬險,把為革命理想而奮斗的精神推向前所未有的崇高境界。盡管紅軍將士開始時還不知道長征的落腳點在哪裡、戰略轉移何時才能結束,盡管他們時刻都面臨著流血犧牲,但他們深信「只要跟黨走,一定能勝利」。正是在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支撐下,紅軍官兵經受住了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經受住了超越人類生理極限的磨練。長征勝利的歷史啟示我們:崇高理想、堅定信念具有何等巨大的精神力量,可以創造出怎樣的人間奇跡!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我黨我軍奪取革命勝利的強大精神支柱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新世紀新階段,我國所處的國內外環境、我們黨所肩負的使命任務發生了深刻變化,對廣大幹部群眾堅定理想信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弘揚長征精神,就要注重學習和弘揚革命先輩對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對黨和人民無比忠誠、對革命事業鍥而不舍的堅定信念,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信念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做到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持理想信念不動搖、革命意志不渙散、奮斗精神不懈怠,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其三,要把弘揚長征精神、發揚光大革命傳統與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70年前的紅軍長征,是集挑戰、搏鬥、考驗、洗禮於一體的革命大熔爐,熔鑄了偉大的長征精神。這種精神,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於一切,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這種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這種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這種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時代體現與升華。長征勝利的歷史啟示我們: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軍隊,只要有這樣的民族精神,就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任何艱難險阻,就能立於不敗之地。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既是歷史的也是時代的,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它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70年後的今天,長征精神的每一個音符都蘊含著時代的因子,都具有撼人心魄、發人深思、催人奮進的精神力量。弘揚長征精神,就要既注重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堅持弘揚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不斷賦予民族精神以新的時代內涵,引導廣大黨員和全體人民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不斷提高全體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激發全民族的創新活力,以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開拓奮進!

長征那英勇的足跡鐫刻在為類追求解放的歷史中,始終為中國人民銘記;長征那革命英雄主義的精神,始終是中國革命和建設奪取成功的基礎;長征那戰勝一切困難的氣概,始終激勵著中國人民朝著一個堅定的方向輝煌前進。長征以它的精神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英雄業績,譜寫民驚天地泣鬼神的偉大革命篇章,是為估排除萬難,挑戰生命極限的典範。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呀!它是不怕流血犧牲,不畏艱難險阻,團結互助,勇往直前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在生活中長征精神對我也有極大的幫助,它鼓舞了我,它啟發了我,它使我徹底覺悟了,催我不斷前進,走向成功。我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小學生,家離學校很遠,交通很不方便,上學還要翻幾座山,只要一下雨,我就要摸黑上學。有一天晚上下了一場大雨,那天的早上我只好早點起床上學。我獨自一人走在泥濘不堪的小路上,眼前一片漆黑,有了不想走也不敢走的念頭。正在這時,我的腦海里浮現了紅軍戰士在長征路上一幕幕排除萬難、自強不息的情景。飛奪瀘定橋時紅軍戰士們冒著大雨、忍著飢餓、踩著泥濘、摸著黑火速前進,而且一路上還有敵人的堵截。紅軍戰士們為了人民能過了和平而幸福的生活,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而我就因為上學天黑路遠就不想走了。這與紅軍在彈火硝煙里走過二萬五千里長征相比,這一點點困難算得了什麼呢?這難道是我們和紅軍戰士不一樣嗎?還是我們不能像紅軍戰士那樣?能,一定能,只要我們不畏艱難險阻、勇往直前就一定會到達光輝的頂點。於是我咬緊牙關,不管眼前多麼黑,前面的路程多遠,一步一個腳印地走著。不知不覺,我一會兒功夫就到了學校。從這件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需要長征那種百折不撓、積極向上的精神,只有這樣才會戰勝任何困難。
我們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是社會主義建設新長征路上的主人。走向21世紀的中國青少年,一定要接過長征前輩的火炬,讓偉大的長征精神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征路上,譜寫出更加壯麗的詩篇!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④ 關於長征精神的內容

長征精神是紅軍指戰員在長征途中表現出了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無比的忠誠、堅定的信念,表現出了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的無產階級樂觀主義精神,表現出了顧全大局、嚴守紀律、親密團結的高尚品德。這些構成了偉大的長征精神:不怕犧牲、前赴後續的精神,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精神,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精神。

(4)長征精神有關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弘揚長征精神有利於弘揚民族精神,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為社會的全面進步提供精神動力,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與發展,可以使人們正確認識歷史,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生活,有利於發揚艱苦奮斗和艱苦創業精神,鼓舞廣大人民為實現小康社會而努力奮斗。長征精神是不畏艱難,不怕困苦,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

⑤ 關於長征精神的論文

關鍵詞屬於主題詞中的一類。主題詞除關鍵詞外,還包含有單元詞、標題詞的敘詞。
主題詞是用來描述文獻資料主題和給出檢索文獻資料的一種新型的情報檢索語言詞彙,正是由於它的出現和發展,才使得情報檢索計算機化(計算機檢索)成為可能。 主題詞是指以概念的特性關系來區分事物,用自然語言來表達,並且具有組配功能,用以准確顯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概念關系的動態性的詞或片語。
關鍵詞是標示文獻關建主題內容,但未經規范處理的主題詞。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要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篇論文可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

⑥ 有關論長征精神在當下的意義論文1500字

長征是歷史上紀錄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精神指引我們向著光明跋涉,指引我們不畏艱險,勇敢與困難作斗爭。
70年來,許許多多的人們都在歌頌長征精神,但是有人卻說:"長征已經成為一個老外婆的故事"。但是現實卻表明,隨著歲月流逝,它以自己越來越深刻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到長征路上去追尋,去思考。一位重走長征路的年輕青年寫出了這樣的詩句"地址都成了遺址,笑容都成了遺容;長征是他們的苦難,苦難是他們的光榮。" "吃水不忘挖井人,時刻想念毛主席。"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永遠離不開毛主席,永遠離不開長征,永遠離不開長征路上那千千萬萬拋頭顱、灑熱血的英勇壯士。在那段風雨如晦的歲月里,30萬紅軍經過長征,只剩下了3萬,而他們活到今天的已不足300人。但這用無數生命寫下的英雄史詩,已成為中國革命和人類歷史上一座高聳入雲的豐碑,一段永不磨滅的鐵骨精魂的回憶。
有一次過草地時,一位在戰斗中剛剛入黨的警衛員,為了搶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獻出了年僅18歲的生命。當他漸漸沉下去的時候,手裡緊緊攥著一塊白洋,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黨費。他的年齡和我們相差並不遠,可他那視死如歸,熱愛祖國,寧願犧牲小我,成全大我的精神與我們今天有些人是完全格格不入的。有些人不愛自己的祖國,發出"月亮都是外國的圓"的怪論;有些人為了個人利益,寧願對外國人卑躬屈膝,毫不在乎祖國和民族的尊嚴,他們真不配做中國人,不配做長征精神的傳人!
在長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紅軍將領的母親,在當地要飯,聽說兒子在部隊享福,便氣沖沖找上山去。隊伍正好開飯,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樹皮、草根,外加一段生皮帶她流淚了,提起籃子將自己要來的生芋頭全部倒進了鍋里。就這,竟成為將士們難得的一頓美餐。為了歡迎老人的到來,戰士們演唱了自編的〈〈牛皮腰帶歌〉〉:"牛皮腰帶三尺長,草原荒地好乾糧,熬湯煮菜別有味,端給媽媽來品嘗。"老媽媽掛滿淚花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這些可親可敬的戰士面前,她怎能不為之動情,為之自豪?長征中,這樣奇特感人的事情幾乎天天都有,這樣的奇跡幾乎天天都在發生。然而隊伍每天都在頑強地向前,向前……美國著名作家索爾茲伯里驚呼這是前所未有的神話。而遠涉中國的西方記者斯諾則把這稱之為"東方魔力"。千百年來我們所固有的,具有強大凝聚力、鼓舞力、戰鬥力和創造力的民族精魂支撐著紅軍,創造了這一驚心動魄的奇跡。從孟子"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從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吉鴻昌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歷史雄辯地證明:民族的精神一旦喚起,其威力是無窮無盡的!
當同學們你們美好絢爛的嚮往化為烏有時,當你們因一點小小的困難而准備放棄學業時,當你們嫌棄食堂飯菜的無味而將其倒掉時,當你們厭惡衣服的檔次低而羞於穿它時,當你們因零花錢少而感到抬不起時……想一想長征吧,我們的紅軍在槍林彈雨,雪山草地之間打不爛,拖不垮,他們的骨頭無疑是最硬的;面對敵人的屠刀與誘惑,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他們的性格無疑是最寶貴在奔向21世紀的長征路上,我們同樣需要這種錚錚鐵骨的精神,同樣需要這種用黃河、用泰山塑造起來的民族精魂!
傳承長征精神,就是要樹立忠於人民、忠於事業的理想主義精神;傳承長征精神,就是要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英雄主義精神;傳承長征精神,就是要發揚萬眾一心、團結拼搏的集體主義精神。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走進21世紀的中國青年,請相信我,也請相信你們自己,你們一定能夠接過前輩長征的火炬,譜寫出更加壯美的青春之歌!

⑦ 長征精神對當代大學生有何啟示及參考文獻

長征精神是我們黨和國家的偉大精神財富,必須要世世代代弘揚和繼承。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須借鑒紅軍長征途中的方式方法,對當代大學生進行理想信念教育、艱苦奮斗教育、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和服從組織紀律等方面的教育。

⑧ 參考文獻格式

參考文獻標准格式是指為了撰寫論文而引用已經發表的文獻的格式,根據參考資料類型可分為專著[M],會議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雜志[G]。

1、期刊論文類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論文名稱[J].期刊名稱,發表年份(第幾期):頁碼.

注意:一般而言,參考文獻里的標點符號用的是英文狀態下輸入的標點符號。輸完漢字要切換到英文狀態,再輸入相應的標點符號。

示例:沈延生.村政的興衰與重建[J].戰略與管理,1998(6):1-34.

2、學位論文類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論文名稱[D].畢業院校所在城市:畢業院校,論文提交年份:頁碼.

示例:

劉楊.同人小說的著作權問題研究[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12:12-15.

3、書籍著作類

一般格式如下:

作者.著作名稱[M].出版社所在城市:出版社名稱,出版年份:頁碼.

示例:金太軍.村治治理與權力結構[M].廣州:廣州人民出版社,2008:50.

(8)長征精神有關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最主要的是根據載體把文獻分為印刷型、縮微型、機讀型和聲像型。

(1)印刷型:是文獻的最基本方式,包括鉛印、油印、膠印、石印等各種資料。優點查可直接、方便地閱讀。

(2)縮微型:是以感光材料為載體的文獻,又可分為縮微膠卷和縮微平片,優點是體積小、便於保存、轉移和傳遞。但閱讀時須用閱讀器。

(3)計算機閱讀型:是一種最新形式的載體。它主要通過編碼和程序設計,把文獻變成符號和機器語言,輸入計算機,存儲在磁帶或磁碟上,閱讀時,再由計算機輸出,它能存儲大量情報,可按任何形式組織這些情報,並能以極快的速度從中取出所需的情報。出現的電子圖書即屬於這種類型。

(4)聲像型:又稱直感型或視聽型,是以聲音和圖像形式記錄在載體上的文獻,如唱片、錄音帶、錄像帶、科技電影、幻燈片等。

⑨ 有關長征精神的文章

長征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奇跡,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話,突破時代和國界,在世界上廣為傳揚。中國工農紅軍的長征是一部史無前例、雄偉壯麗的史詩。「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

長征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

盡管,紅軍長征已經過去了七十年,但它的豐功偉績,驚天地,泣鬼神,彪炳史冊,萬古流芳,長征精神萬歲!

人民是革命的母親

人民是革命的母親。紅軍一切為了群眾,又很好地依靠了群眾。在長征中,紅軍嚴格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對人民群眾的財產秋毫無犯。在經過少數民族地區時,紅軍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與少數民族群眾坦誠相見、交朋友。劉伯承同志與彝族首領小葉丹面對青山碧水歃血盟誓,結為兄弟的故事,成為紅軍長征中的千古佳話。由於紅軍所到之處,真心誠意為群眾辦事,打土豪分田地,幫助窮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廣大群眾把紅軍視為自己的子弟兵,是窮人的隊伍,把紅軍稱為「菩薩兵」。紅九軍團經過雲南東川一帶,由於得到當地幹人兒的幫助,因而順利攻下了東川縣城。紅軍打開糧倉,把糧食發放給窮苦群眾,並且根據群眾的要求,公審處決了反動縣長和一個大土豪,城內外群眾對此拍手稱快。在東川縣城,紅軍得到群眾的大力支援,籌款達6萬余元,幹人兒踴躍參加紅軍,不到一天半的時間,便擴大了800多個紅軍戰士。

紅軍在長征途中遇到的許多難以想到的困難,都是依靠地方群眾的幫助解決的。紅軍強渡大渡河時,不僅要冒著對岸敵人的炮火,還要克服大渡河的急流險灘。要強渡過河,必須找到熟練的船工。經過做工作,十幾名船工來了。戰鬥打響了,老鄉們冒著槍林彈雨,一槳連一槳地拚命劃著。船到河中向下滑出幾十米,撞在大礁石上,在面臨船毀人亡的危急關頭,四名船工跳進滾滾的急流里,用背頂著船,船上的船工盡力用竹篙撐著,經過驚心動魄的搏鬥,終於脫離了險境,把紅軍勇士們送到對岸。在紅軍面臨茫茫草地的時候,當地一位六十多歲的藏族通司不畏艱險,帶領紅軍在水草地行軍四天四夜,終於開辟了一條可以讓紅軍大部隊通過的生命線。

長征中軍民魚水情,譜寫了一曲曲動人的篇章。1935年11月19日,紅二、六軍團攻佔湖南錫礦山。工人群眾個個興高采烈,不僅夾道歡迎,而且還燃放鞭炮,自發地在門口點上小油燈給部隊照路。時值初冬天氣,紅軍的衣著單薄,群眾紛紛把好房子騰給紅軍,把厚實的被子讓給紅軍,並主動為紅軍做飯、燒水。我們的紅軍戰士也爭著為群眾做事,真是軍民一家人啊!一天晚上,一連一排30多名紅軍戰士夜裡睡覺煤氣中毒,周圍群眾聞訊後,很快弄來了新鮮蘿卜和淘米水,把鮮蘿卜磨碎後和淘米水一起煮沸,然後一口一口地喂給中毒的戰士們吃,由於搶救及時,中毒的戰士全部蘇醒過來了。紅17師在一次作戰後,有47名傷員打算寄放到六寨。在經過新寨時,苗族首領揚以沙老人帶領全寨男女老少,趕到路邊,硬是把傷員們「搶」到他們寨子里去治療休養。傷員們到新寨後,全寨三十幾戶人家爭著讓出自己的床鋪安置傷員。婦女們為傷員端屎端尿,男人們扛上火槍站崗放哨。在遇到民團搜查時,苗族群眾就把傷員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後來,有幾位傷員因傷勢惡化,光榮犧牲,苗寨用最隆重的儀式進行安葬,並特意為烈士們修建了「紅軍墳」,成為長征中軍民魚水情的歷史見證。

紅軍長征,當時各個方面軍團結一致,統一聽從中央軍的指揮,密切合作,最後勝利會師,取得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勝利。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各級組織、各個單位、各個部門也需要發揚團隊精神,團結友愛,優勢互補,互相補台,向著共同目標齊心協力,「人心齊、泰山移」!

紅軍長征,走到哪裡都受到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紅軍為人民服務,也得到了當地群眾的大力支持。結合今天的改革發展,我們所有的工作也都需要密切聯系群眾,走群眾路線,與群眾充分溝通,特別是涉及到廣大群眾切身利益的政策和方案要充分考慮群眾的利益和需求,使企改革和發展得以順利進行。

團結是力量源泉

在革命生死攸關的時刻,召開遵義會議,充分體現了黨內和紅軍內部團結的極端重要性。當時,為了挽救黨、挽救紅軍,必須把紅軍的領導權從「左」傾路線代表手中奪過來。

會前,周恩來同志做了大量耐心細致的工作。在遵義會議上,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劉少奇等都旗幟鮮明地支持毛澤東同志,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和全軍的領導地位。在遵義會議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張聞天同志一直擔任黨的總書記職務。他與毛澤東同志的合作是很成功的。體現了黨內高度的團結。毛澤東同志曾風趣地說:洛甫同志是「開明君主」。周恩來同志積極協助毛澤東同志組織和指揮紅軍,林伯渠當時抒寫下「堅持遵義無窮力」「陽光坦盪己無歧」的詩句。這詩句既反映出他熱誠擁護確立毛澤東同志在中央的領導地位的激動心情,又贊頌了當時全黨全軍團結一致的精神面貌。

花開吐芳菲,彝海含笑迎賓朋。五月,春意盎然的彝海,一派生機勃勃。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陸軍學院、涼山州、冕寧縣主辦的,萬人紀念紅軍長征過涼山暨「彝海結盟」70周年慶祝大會,在陽惹雪山下彝海之濱隆重舉行,追憶70年彈指一揮間的紅色詩篇。

省副省長張作哈在講話中說,70年前,中國工農紅軍踏上涼山這決神秘而又神奇的土地,發生了對中國革命有著重大而深遠影響的兩件大事:一是召開了著名的會理會議,進一步鞏固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確立了團結一致、繼續北上的方針;二是紅軍先遣軍總司令劉伯承同志與彝族首領果基約達在彝海邊歃血結盟,創造了一段民族團結的佳話。彝海結盟不僅為紅軍取得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為我黨在復雜歷史條件下正確處理民族問題開創了成功的範例,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解放後,古老的涼山實現了「一步跨千年」的歷史性飛躍。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涼山各族兒女奮發圖強、勵精圖治,全州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社會各項事業蒸蒸日上,彝海結盟所凝聚的軍民團結、民族團結精神正在大小涼山6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薪火相傳並發揚光大。

3月10日,以色列軍人武大衛從江西瑞金出發,沿著當年紅軍長征的路線行進。7月25日順利到達陝西吳起鎮,歷時138天,行程24000多公里(汽車行駛里程),其中步行1200多公里。途經9個省、自治區,參觀了當年紅軍重要會議和戰場舊址,穿越了雪山草地,采訪了近百名老紅軍,拍攝了3000多張照片。對於這次「長征之行」,70歲的老人有著太多的激動,太多的感慨——長征路應該列為世界人類遺產保護

一個職業軍人,武大衛以其獨特的視角,用自己的親歷概括了長征精神。他說,長征的內涵和精髓就是「崇高精神、空腹、飛毛腿」。「這次長征之行,讓我知道了什麼樣的軍人才是真正的軍人,才是能夠打勝仗的軍隊,才是代表人民利益的軍隊」。武大衛動情地說,中國紅軍表現出來的精神是全世界的珍貴財富,值得世界各國軍人景仰和學習。可以說,紅軍在長征路上的經歷是悲慘的,但他們的超凡毅力和精神卻是悲壯的。沒有精良的裝備、沒有吃的、沒有交通工具,憑著為人民謀幸福的崇高精神,空著肚子,光著腳,爬雪山,兩條腿竟然比敵人的現代交通工具跑得還快。「說紅軍是超人,是飛毛腿,一點都不為過」。他說,以前,總以為長征路是一馬平川的坦途,這次一走才明白,長征哪裡有路啊,許多地方是紅軍走過了之後才有了人的足跡,也才有了路。 紅軍的思想政治工作堪稱中國紅軍勝利之本,也是中國人民軍隊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長征精神要好好發揚光大,它是一筆世界珍貴的精神財富和軍事財富。

⑩ 誰有有關長征精神感悟的文章啊急用!!

感悟「長征」

文化是經濟和政治在觀念形態中的存在方式,是人類精神活動的表現和產物。而長徵文化,便是「五四」以來形成的最重要的革命傳統文化之一。「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當年紅軍長征勝利到達陝北之後,毛澤東同志曾就長征作過如此精闢的總結。紅軍長征已過去了七十年,但長征精神依然鮮活地留在人們心中,鼓舞著我們每一人。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熟悉了紅軍的事跡,特別是「會澤擴紅」更加耳熟能詳,隨著年齡增長,這種情結愈發強烈。在我眼裡,紅軍能完成「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的長征,每一位紅軍將士都是英雄好漢。連外國人斯諾·索爾茲伯里都高度評價了紅軍長征。沒有長征,就不能保存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和革命根據地,就不會有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的勝利,也不會有新中國,更不會有現在改革開放的成就。

飲水思源,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也是我們紀念紅軍長征的動力,在紅軍長征七十周年之際,我們用自己的方式舉行紀念活動,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就是為了把這感動一代代人的革命精神發揚光大。

面對自己的先輩,每一個人都應該捫心自問,我們的幸福生活來自哪裡?我們有沒有忘記那些為我們打天下的革命先輩?

有人可能會認為,當年窮人參加紅軍是為了有飯吃。確實是有這樣的人,但是他們當了紅軍以後,其信念就不只是為了吃飯。我們在長征七十年後的今天,仍然能深深地感受到紅軍長征的艱苦卓絕和巨大犧牲,「送郎當紅軍」絕不僅僅是為了吃飯而去的,而且有一些紅軍將領就出身於書香門第,家裡有飯吃,他們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大眾的解放扛起了搶。

假如僅僅為了吃飯,你就無法解釋這樣的故事,紅軍長徵到雲南時,有12位紅軍傷員被敵人抓住了。敵人說,只要你們不當紅軍了,就可以放你們生路,不殺你們,但是這幾位紅軍戰士個個堅強不屈,敵人沒有辦法,就把紅軍傷員帶到半山腰一個深不見底的地下河洞口,把前面兩個傷員推到山洞裡面,在後面的10位紅軍就說:「不用你們推,我們自己跳」。當地群眾後來把這個洞叫「紅軍洞」,這個事跡刻在那個洞口的碑上。

我覺得,紅軍作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在那個年代裡,承擔起了自己的歷史責任。這種歷史責任感,最值得我們紀念,也是今天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最需要的。

什麼樣的精神讓我落淚?那就是寧可犧牲自我,去保全集體的團隊精神。當年紅三十四師師長陳樹湘率部隊為紅軍墊後,掩護主力隊伍撤退以後,他們只剩下四五百人。等到他們撤退的時候,湘江已經被國民黨封鎖了。他們又餓著肚子翻山越嶺退回到湘西打游擊。撤退途中,陳師長腹部中了敵人的子彈,他命令其他的戰士撤退,自己來掩護,不幸被敵人抓住。敵人非常得意,在抬著他去邀功的時候,陳師長把自己的腸子掏出來扯斷,最後壯烈犧牲,年僅29歲。這個故事讓我流淚,長征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紅軍戰士為了大部隊的安全,犧牲了自己,如果一支軍隊,一個民族擁有這種精神,那就無堅不摧了。長征精神是一個寶庫,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能讓我們受益匪淺。

如果要問我,紀念長征的感悟是什麼?我們今天紀念紅軍「長征」,已經沒有了戰火紛飛的氛圍,七十年前艱苦程度甚至超乎我們的想像,但其精神卻會永遠激勵著我們。毛主席曾說過:「一個人做點好事並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艱苦奮斗幾十年如一日,這才是最難最難的啊!我想,人生可以平談,但不能虛度光陰。這就是我的最大感悟。我們今後要繼續發揚紅軍長征精神。遙望著眼前的山山水水,眼前總會浮現長征中一個個鮮活的面容。今天的紀念活動遠遠無法表達出我們對紅軍的崇敬之情。

繼承長征精神,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是中國共產黨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迫切需要,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讓「三個文明」建設結出豐碩的成果,讓長征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