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紀錄片選題主旨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紀錄片選題主旨

發布時間: 2021-03-17 11:50:34

① 急!!!大學生要拍一個紀錄片,時間十天左右,不知道拍什麼題材求選題!!

1、小初高課後輔導,揭黑幕或呼籲學生減壓,易出亮點,副作用還小。
2、農村特設小鎮建設成果,正能量。

② 請問大佬 大學生畢業作品紀錄片的話什麼選題比較好

首先大學生 校園題材的肯定是可以的 拍學習畢業季,或者拍學校的工作人員,然後再有美食紀錄片,拍攝小街小巷子里的小吃店,或者早餐店都可以

③ 我們的家的《我們的家》紀錄片主旨和目的

濟南作為歷史名城,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淳樸民風,該片以獨特的視角關注其美景、美食、特色物產、旅遊資源;並著重其人文特有的精神面貌,關注他們的生活狀態,講述屬於濟南人的故事。
在濟南這個民風朴實、文化積淀十分厚重的老城,故事、遺存很多,它們隱藏於每個街道的角落,它們需要被發現、被保留、被人們所了解,我們需要把它們挖出來,讓更多人了解、喜歡它們,讓人們在現代喧囂里追尋歷史的悠遠和蒼茫,同時感受田園的寧靜和安詳,更多的去品味濟南醇厚的韻致,去探求千年來文脈走向。

④ 紀錄片的選題報告怎麼寫

選題報告的基本內容有:
1、片子佔用的頻道和欄目,播出的時段和片子的時長。
2、片子的標題名稱,副標題以及供選擇的標題。
3、拍攝對象和拍攝內容。
4、片子收視對象和收視率預測。
5、拍攝目的和預期目標。
(拍攝場地、路線、設備、人員、經費以及拍攝製作過程)

其實老師說過的,
上課記筆記不太認真,大概是這樣的。

⑤ 紀錄片<<最後的山神>>的主題思想是什麼

行將消逝的古老文化

⑥ 如何評價一個紀錄片的選題和策劃

可以參照Wild China.

⑦ 紀錄片策劃案

一、選題
1. 來源:網路、媒體、其他
2. 打動你的地方、興奮點
3. 核心內容、事、人、回現象
4. 思維程度、啟迪答、訴求
5. 背景(社會、人文、歷史)
6. 把握度
7. 題材基本定位(邊緣、平民)

二、人物
1. 主角背景、材料(經歷、家庭、外表、細小動作、價值觀)
2. 人物——困難——呈現真相
3. 配角——戲分配、傳遞、推動
4. 配角——隱喻什麼?主角挖掘、空間

三、拍攝中可行性
1. 場景表、發生事件
2. 發生事件可能性、把握度
3. 發生意外可能性、把握度
4. 意外——象徵性意義

四、情節考慮
1. 情節轉折
2. 主要抗爭點、矛盾
3. 如何平衡關系?態度?
4. 拍攝可行性

這個是提綱
一、市場環境/活動背景/活動目的
二、活動目標群體
三、活動介紹(時間、地點)
四、活動主題
五、活動所需道具/物料
六、活動宣傳媒體資源
七、活動執行計劃(時間/內容/負責人)
八、活動費用預算

⑧ 如何闡述論文的選題主旨

就是他選題是什麼目的?要描寫什麼樣的情況?或者為什麼寫

⑨ 關於紀錄片選題

一、努力追求記錄事物本質的真實

人們都不會否認,真實性是紀錄片的生命。作為電視觀眾,選擇看紀錄片,就是想看到最真實的東西,否則會使觀眾喪失對紀錄片的信任感,這個信任感一旦喪失,整個紀錄片的概念都會垮掉。作為紀錄片的編創者,也是以追求真實性為創作原則的。不論是把紀錄片比作「打造自然的錘子」,還是「觀照自然的鏡子」,都毫無疑問地說明,在紀錄片中,故事的真實性是紀錄片的生命,這也是紀錄片區別於故事片的根本所在。然而,紀錄片決不是現實的原貌,編創者拍什麼,不拍什麼,取捨之中本身已具有了主觀色彩。「真實,實際上是人介入物質世界的產物,是人對物質世界形態的內涵的判定。客觀事物的『存在』是脫離人的精神世界而獨立的,這個物質世界不依賴人的感覺而存在,但它又是通過人的感覺去感知的」。因此,一部好的紀錄片,不是停留在表層的記錄,而是能夠通過客觀事物的深層記錄,表達出體現事物本質的真實。有良知的紀錄片編創者,所努力追求的正是最大化地接近事物本質的真實。

1、捕捉能表現時代本質的紀錄片選題
在電視台的圈子內有這樣的說法:選題選好了就成功了一半。這句行話道出了選題對一部紀錄片的重要性。面對林林總總的大千世界,你選擇怎樣的題材來拍攝紀錄片,一百個人會出一百種選題,這涉及到每個人的興趣愛好、生活閱歷、交友圈子、知識范疇、對周圍世界的感知程度以及世界觀等等。但是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依據每個編導的新聞素質,這是我們選擇拍攝社會人文類紀錄片選題最重要的因素。所謂新聞素質,是指對社會與生活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當年拍攝紀錄片《毛毛告狀》的王文黎老師,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從別人那裡得知一個打工妹要打官司的事,很快便投入拍攝,結果不僅拍出了一個動人的生活故事,也從中折射出了在中國城市化進程中,農民進城打工,給社會倫理觀念帶來變革的深刻主題;紀錄片《重逢的日子》是編導王蔚在主持對台節目過程中,遇到了一位台灣老兵來大陸尋親,她追蹤拍攝,拍出了一個令人嘆惋的愛情故事,從一個側面演繹了海峽兩岸人民渴望統一的時代背景。2001年5月,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正式將中國古老的戲劇崑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看到這一消息,我想拍攝這個選題一定是很有藝術和歷史價值的,但是從哪個角度入手更能揭示事物的本質?我又在報紙上翻看到一則消息:上海閔行三中的學生學演崑曲。於是我決定從崑曲藝術的傳承這個角度來拍攝,最終獲得了成功。紀錄片《學崑曲記》入圍法國國際音像節(FIPA),受到了外國評委的好評,因為,崑曲的傳承是全世界、全人類共同關注的視角。

2、要有良好的創作心態
製作成功一部能反映出事物本質真實的紀錄片,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時間段,在這個階段中,要有一個不受外界干擾、耐得住寂寞、潛心創作的心態。記得1991年我開始拍攝紀錄片《德興坊》時,那時也不懂什麼紀錄片的理論,只是想用紀實的手法,拍攝一部能真實反映石庫門弄堂里老百姓生活的紀錄片。那時理解的真實,就是生活化,沒有一點虛假的成分,表現生活原汁原味的東西。於是攝制組在德興坊里跟蹤拍攝了八個月。弄堂里的生活,周而復始,瑣瑣碎碎,可我們卻從這平淡無奇的生活中發掘出了普通人真情實感的故事,這些故事又反映出了接近事物本質的真實性,即:20世紀9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老百姓的住房狀況以及石庫門弄堂里的人情世故。每一代人對下一代都可以成為財富,都可以留下寶貴的歷史資料,但前提是必須真實和有思想。到了2002年,中央電視台《見證》欄目策劃了「時間的重量」系列,選擇了一些90年代製作的中國經典紀錄片,組織重訪拍攝。我又重回了相隔10年的德興坊,拍攝10年後的德興坊。這次拍攝的感覺與10年前完全不同,我絲毫找不回10年前的那種真誠和對石庫門弄堂的興趣。根本原因就在於創作心態變了,變得浮躁,變得功利。《重訪德興坊》這部片子因而拍得十分糟糕。所以,當你遇上好的紀錄片選題,而你既無創作激情,又無好的心態時,最好是不要拍,因為紀錄片「是要用心來創作」的,拍攝紀錄片「耗費的是生命」。

3、拍攝紀錄片是反復思考的過程
反復思考是為了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真實。「呂西安·瓦爾說得好:『有許多影片,從劇本看,是過得去,導演也無疵點,演員也有才能,但是這些影片卻毫無價值。』這些影片所缺乏的,就是人稱為『靈魂』或『吸引力』,被命名為『存在』的東西。阿倍爾·甘斯(法國導演)說過:『構成影片的不是畫面,而是畫面的靈魂』」。我理解這里所指的「靈魂」,就是作品的創作靈感和思想火花,就是好的作品要具有深刻反映事物本質真實的深透性。人非天才,對於事物的本質的認識往往要有一個過程,由表及裡,由此及彼,才能達到認識的深度。我拍攝《德興坊》時,最初並不想涉及住房問題,因為那時住房尚未商品化,老百姓住房困難,怨氣很大,政府一時也無法解決,當時被列為敏感為題。但是既然要拍攝老百姓的生活,要表現事物的真實,這個問題是迴避不了的。為此我經歷了幾個回合的思考,最終將著眼點放在了住房問題上,真實地記錄了20世紀90年代初期,上海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狀態。所以,一個好的紀錄片編導,應該是一個擅長思考、有思想的人。俗話說「文如其人」。紀錄片作品也是如此,編導必須心中有,才能在作品中表現出來。

二、努力追求紀錄的藝術

對於紀錄片而言,「記錄」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是紀錄片事實的載體,是表意語言的構成基礎,是表現手法的顯現形式,是拍攝記錄的一個過程。約翰·格里爾遜將紀錄電影明確地定義為「對現實的創造性處理」,這個定義的積極意義在於否定了那些簡單復制日常生活的紀錄片,將紀錄片劃分到藝術創作的范疇。因此,追求紀錄片的藝術性,是創作紀錄片的重要環節。

「紀錄片是拍出來的」。紀錄片不同於故事片,故事片在事先有完備的劇本,所有場景和鏡頭都是人為安排的。紀錄片則完全不同,不僅事先沒有劇本,幾乎所有的場景都是自然狀態的(情景再現除外),是攝制人員在現場的記錄。現場是客觀事物存在的空間狀態,過程則是客觀事物運動發展的時間流程。因此,攝像機在現場要從一切有利的角度去搶拍正在進行著的事物。拍攝的好壞,直接影響紀錄片的成敗。

1、在現場要入戲
在每一個特定的場景拍攝,都有其特定的內涵,這需要攝制組全體成員(編導、攝像、錄音、燈光),都能很快地進入到特定的情景中去,協調一致,緊張工作,精神狀態絕不能游離在拍攝場景之外。拍攝主體處於正在進行時,它是主動的,而你是被動的,處於被動方的你必須注意力高度集中,否則被拍攝的事物稍縱即逝,後悔莫及,直接影響記錄的真實性。每一位攝製成員只有進入到正在拍攝的情景中去,才能做到有預見性,預見到下一步可能發生的情況,准確無誤地捕捉到事物的發展過程。在紀錄片《學崑曲記》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陳婕到北京昆劇院去報考,在大廳里,陳婕看著別人考試,心裡緊張,她突然轉身朝門外跑去,原來,她是想到外面練練嗓子,把嗓子開一開。開始攝像不知陳婕要干什麼,但是他很快就敏感到她可能要練嗓子,於是抗著攝像機緊隨其後,記錄下了這一過程。在這個突發情節的長鏡頭中還有一個小小的處理:陳婕有點害羞,不願讓人看見她練聲,她跑到一座房子後面藏了起來。攝像龔衛沒跟上去,而是停在遠處,從空間錄下了陳婕練嗓的聲音。這個處理非常之好,不僅使事情顯得更真實,而且留下了空間,使人更有回味。所以,拍攝紀錄片對攝影師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不僅要有嫻熟的攝像技術,還要有對事物的洞察力和判斷力以及較強的敬業精神。

2、在現場要有創作激情
吉加·維爾托夫稱攝像機為「電影眼睛」,他說:「電影眼睛在事件、空間內工作和移動,以完全不同於人眼的方式進行觀察和紀錄印象。」應該說,「電影眼睛」是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的。高於生活本身就體現了創作過程。這種創作不是虛構,而是在於發現。在拍攝現場,攝制組全體成員都應有飽滿的創作激情,用不同於人眼的方式進行記錄,攝影機不僅記錄生活的圖像,而且要記錄生活的情境。圖像是實物的復制形式,具有表意的符號功能,而情境是一個完整的、具體的敘事概念。因此,攝影機不能只是機械地復制圖像,而是應該完整地記錄生活的情境。這個情境之中,既有事物的主體,也有環境、背景;既有敘事的語言,也有想像、抒情的語境。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靠的是創作的激情。在拍攝紀錄片《上海灘最後的三輪車》時,我們了解到陸文義老人自從老伴死後,一直孤獨地住在一間租來的小屋裡,生活十分悲涼。我們攝制組追蹤拍攝到他家裡,注意到牆上掛著他老伴的遺照,攝影師建議老人將鏡框的積灰擦拭乾凈,老人輕輕地將鏡框擦了擦,一切都是那麼自然,攝影師將這個場景記錄了下來。片子播放時,許多觀眾說,看到這個鏡頭,禁不住流淚了,這個鏡頭那麼有感染力——這是攝影師帶著激情而生發的「電影眼睛」。我相信,只要我們帶著激情去拍攝紀錄片,就會在各種場景中有新的發現。

三、紀錄片是編輯的藝術

紀錄片同故事片一樣,是靠鏡頭和鏡頭間的組接變化來形成自己特有的藝術語言。後期的編輯工作,是把這種特殊的藝術語言付諸實現的關鍵環節。這一階段的創作,對紀錄片而言有舉足輕重的意義。愛森斯坦認為,「主題」(theme)是一個使作品的每一部分具有意義的結構,隨著作品這一思想或主題在時間上的展開,它便獲得了節奏的形式。即隨著各部分在時間上的發展,它們之間具有表現力的相互關系便構成節奏。從愛森斯坦的這一觀點可以看出,「主題」涵蓋了作品的內容、思想、結構和節奏,高度概括了後期編輯工作將要達到的目標。

1、提煉主題
製作現實題材的紀錄片,主題有可能是在定選題時就確立了的,也有可能是在拍攝過程中確立的,但無論如何,在拍攝的中後期,主題一定已經確立。而後期編輯是實現主題和完善主題的具體操作階段。首先要將前期拍攝的素材進行整理。因為在前期拍攝中,由於主題的不確定性和人物、事件的不確定性,拍攝的素材會很多。一般我製作紀錄片的片比大約在30比1,即拍攝30分鍾素材,可以編成1分鍾的紀錄片。當然,這得根據個人的創作習慣,有人更多些,有人更少些。所以,後期要根據主題和內容的需要,將脫離主題的素材去除。如果說前期拍攝是做加法,那麼後期編輯就是做減法。提煉主題的過程,就是「要求作品的每一部分都含有統領整個作品的那個主題」(愛森斯坦語)。這個過程往往會很痛苦,因為在拍攝過程傾注了太多的感情,會產生思維的慣性,往往捨不得剔除有些自認為精彩的情節和場景,而這些情節和場景又游離了主題。所以這個過程必須是很理性地來完成。不然的話,這也想要,那也捨不得放棄,把這些素材編輯在一起,相互之間缺少邏輯聯系,弄得雜亂無章,主題不突出,節奏上不去,絕對成不了好的紀錄片。

2、找到一種最恰當的結構方式
紀錄片發展到今天,整個趨向是敘事和表現方法由封閉走向開放,由說教走向多元。僅有真實畫面的紀錄片是遠遠不夠的,觀眾想看真實生動而又具有深刻內涵的東西。格里爾遜主張,紀錄片拍攝「門前石階上發生的戲劇性事件」。我們的生活中到處都是故事,觀眾是帶著一定的期待來看敘事片的。「戲劇性」和「故事性」永遠是引人入勝的重要元素,講一個動人的故事,是對所有紀錄片編創者提出的挑戰。有的紀錄片題材,本身就是一個故事,本身就具備戲劇性的元素:人物、事件、矛盾沖突……比如紀錄片《毛毛告狀》、《重逢的日子》等,就是這一類的選題。然而大部分紀錄片選題,本身沒有很強的戲劇性。只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情節,如何將這類選題的內容和情節組織好,編得觀眾愛看,這得依靠編創者積極開動腦筋,調動各種手段,多嘗試幾種編輯方案,多次反復,找到一種最恰當的結構方式,方能成功。我在編輯《學崑曲記》時,就遇到了挑戰。我們從學校新學年的開學那天開機拍攝,經歷了學校崑曲劇社招收新學員,新學員接受啟蒙教育,追蹤三位學員的成長過程,一直到其中一人報考專業劇團,最終被錄取,走上獻身崑曲藝術的道路。起初我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建立結構,編了100分鍾,總感到節奏拖沓,敘事方式沒有起伏。我又在原來基礎上加以緊縮,去掉了一個人物,再去掉一些多餘的情節,編成了80分鍾。然而,通篇看下來,還是有節奏拖沓的感覺。另外一個難以處理的是,結尾一場孩子們的匯報演出,鏡頭十分精彩,內容也有深度,展示了孩子們稚嫩的表演,折射出中國崑曲藝術後繼有人的思想內涵。然而,這場鏡頭用多了又像戲曲節目,用少了總覺得不過癮。後來,我採用了另一種結構方式,將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列為一條主線,這條線是以時間順序建立的;第二條線是孩子們的匯報演出,這是時空集中的一條線。這兩條線有機地組合起來,形成了一種愛森斯坦提出的復雜的蒙太奇概念,即被愛森斯坦稱之為「理性蒙太奇」——即兩個互不相乾的和不完全的意義在碰撞後生成一個全新的意義。這個結構,改變了拖沓的節奏,從視覺上注入了一種新的元素——美學。後來紀錄片《學崑曲記》成片為64分鍾,內容不僅沒有減少,藝術性和思想性顯然也提高了。「畫面再現了現實,隨即進入第二步,即在特定的環境中,觸動我們的感情,最後便進入第三步,即任意產生一種思想和道德意義。」

紀錄片擁有其它媒介無法取代的獨特魅力,擁有認知世界和認知自我的強大功能,是富有啟發性的文化內涵的藝術。作為從事紀錄片創作的專業人員,應切忌浮躁,努力遵循紀錄片的創作原則,努力探尋紀錄片的藝術創作空間,對選題進行深層記錄。那麼,我們的熒屏上就會少一些浮躁之作,多一些有價值的紀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