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灣歷史與文化的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尋根探源——史前文化與早期居民
第二章 漂洋過海——歷史上兩岸往來
第三章 群魔亂舞——西方殖民者統治下的台灣
第四章 風雲變幻——鄭成功時代的台灣
第五章 九州方圓——康熙統一台灣
第六章 天翻地覆——台灣建省與近代化
第七章 暗無天日——日據時期的台灣
第八章 雲開霧散——抗戰勝利與台灣回歸
第九章 歲月如歌——台灣文學的風韻
第十章 賞心悅耳——台灣音樂的精妙
第十一章 巧奪天工——台灣美術的發展
第十二章 神刀鬼斧——台灣工藝的風格
第十三章 千姿百態——台灣戲曲的嬗變
第十四章 美不勝收——台灣舞蹈的魅力
第十五章 電光幻影——台灣電影的興衰
第十六章 山珍海味——台灣飲食文化的精華
第十七章 約定俗成——台灣民間習俗的積淀
第十八章 心誠則靈——台灣宗教的奧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台灣的歷史
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開始有人類居住。 較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南島語系民族的遺留[27]。 《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 但尚未證實這些中國古籍中的記載的地名就是今日的台灣(參見夷洲、流求國)。
而馬來波里尼西亞土著民族在也於13世紀以前就存在於台灣島上,這些原住民分布於台灣全島,屬於南島語系。 [28]
宋元明時期
主條目:澎湖寨巡檢司
顯示圖片
16世紀的台灣古地圖,16世紀前地圖均被描繪為三塊分開的島嶼
南宋時期,已開始有漢人在澎湖開墾。 宋孝宗幹道七年(1171年),正式駐兵澎湖,隸屬閩南晉江縣。 1225年趙括所著諸蕃志提到「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 正式確認台灣離島-澎湖,屬南宋版圖。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蒙古襲來日本因台風失敗,迂迴台灣,道經澎湖設澎湖巡檢司,企圖進取台灣,作為征日本之准備。 該地方區劃隸屬於福建泉州府,主官為澎湖寨巡檢。 澎湖巡檢司不但是澎湖群島的首次行政區劃,也是台灣地區的首次官署設置。
明朝仍依循前例於澎湖設置該官署,直至1384年因為實施封海政策,予以廢除。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復設澎湖巡檢司。 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佔領澎湖為止,但在1624年,明朝福建巡撫南居益又派兵進攻澎湖,並取得了澎湖之戰的勝利,從而將荷蘭勢力驅逐出澎湖,收復了澎湖列島。
至16世紀中期台灣原住民產生了大肚王國(Kingdom of Middag)。 由15至18個村社的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准王國」,共主稱為大肚番王(Quataong) ,領域范圍主要於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 該王國在1644年荷蘭人武力入侵後降服,荷蘭東印度公司與番王締約並承認其地方領主,於明鄭王朝時期遭受鎮壓近乎滅絕,至清雍正時期因抗清失敗最終滅亡。
到了16世紀中期,包含倭寇在內的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並將台灣作為躲藏地點。 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然後再到台灣,成為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 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殖民台灣的歐洲探險者,但是與台灣的實質關系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一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
1624年,顏思齊在魍港(另一說在笨港)設立十寨作為據點[29],其繼承人鄭芝龍後來成為中國東南沿海勢力最大的海盜,並在1628年接受明朝招撫。 同年閩南大旱,鄭芝龍曾提議招募飢民移殖台灣[30],亦有學者認為此提議從未執行[31]。 這段期間鄭芝龍曾強力控制中國東南沿海的商船,以及中國對台灣的貿易[32]。
荷西殖民時期
主條目:台灣荷西殖民時期
顯示圖片
熱蘭遮城,1875年作品。
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台灣南部,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為統治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遷往台灣開墾。 1626年至1642年,台灣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佔領[33],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與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並稱之為「聖救主」城(即聖薩爾瓦多城)。 之後又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
顯示圖片
約翰·芬伯翁作品《澎湖島及福爾摩沙海島圖》,約1640年繪。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荷蘭人對日本幕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引起日本鎖國政策(只有清帝國與荷蘭例外)。 為了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荷蘭人於1642年攻佔了西班牙的佔領的雞籠地區,趕走了西班牙人。
荷蘭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的政權,並有少量對平埔族的教育與傳教事業。 佔領目的是作為對中國、日本、朝鮮半島與南洋貿易據點的樞紐,台灣據點成為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據點的第二名,獲利主要是配送給公司股東。
由於苛征與限制,使得原住民在1635年與1636年,分別發起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反抗。 到了1652年,以鄭芝龍舊部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移民,也對殖民者展開大規模的反抗。 平息之後,荷蘭人興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以加強防範反抗事件。 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灣。 1661年,由鄭成功所領導的鄭軍圍攻熱蘭遮城,1662年2月荷蘭人接受條件開城投降,結束對台灣統治。
明鄭時期
主條目:台灣明鄭時期
顯示圖片
全台首學孔子廟
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打敗東印度公司起,經鄭氏三代統治台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共23年。
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迫使荷蘭台灣長官揆一於1662年2月1日(黃歷12月13日)簽字投降,撤離台灣,自此台灣歸為明鄭治理,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 鄭氏改赤崁建都為東都明京,即今台南市所在之地,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 鄭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 其子鄭經繼位,1664年改東都為東寧,外人以東寧王國稱全台。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沙王國」[34]。 在陳永華的輔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 鄭經死後,經過政變,鄭成功之孫克塽繼位,於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為清軍所敗,鄭克塽被迫投降。 清廷官員雖曾建議放棄台灣,但康熙帝仍將台灣劃入大清帝國版圖,歸福建省管轄。 [35]
清朝統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清治時期
顯示圖片
沈葆楨於1874年於台南海濱所建之「二鯤鯓礮台」(億載金城)。
台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取台灣,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為迄,實質統治台灣的時間計212年。
1684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是台灣首次成為大清帝國的一部分。 在17世紀初期清朝政府起初對於台灣的統治采消極政策,治台政策盡量以較低的成本來經營建設,並鼓勵人民開墾,先是將十幾萬在荷鄭時期就已居住在台灣的漢人強制遣返大清帝國內地原籍,再對內地人移民台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但中國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台,在台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台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36]。 由於初期清廷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台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造成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不斷發生,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台灣的三大「叛亂案」。
到了18世紀乾隆後期開始出現大量開墾移民,而此台灣移民又以漳州人與泉州人居多。 由於先來後到的土地分配沖突而相繼發生泉漳械鬥武裝沖突爭執。 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無法禁絕遏止,地方官甚至借漠視兩方爭斗與分化,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可能的叛亂力量。 這種族群間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 經19世紀末期兩族群許多地方仕紳努力,才逐漸有所改善。 不過到如今,族群分立觀念仍多少還是受其影響。
19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台灣在1860年起,開放部分港口開放對外通商。 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台灣外海,試圖佔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歸於失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台灣清治時期第一次野心的行動。
顯示圖片
1867年的打狗港哨船頭
1874年,日本因台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事件,出兵恆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37]。 這對清廷以往消極的台灣經營成為一種警訊。 清廷在日軍出兵台灣後的1874年5月27日,迅速派遣沈葆楨來台,顯著地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並革新台灣行政、以積極政策使台灣發展。 由其繼任者、福建巡撫丁日昌繼承下來。 隨後1884年,清法戰爭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台灣北部[38]。 這都讓清朝更加重視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年,清朝設立台灣省[39],並由劉銘傳出任台灣首任巡撫。
1884年清朝與法國因越南的戰爭爆發,使得劉銘傳被清廷重新啟用派往台灣。 劉銘傳在台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台的計劃,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登台。 1885年清廷將台灣從福建分離出來建立台灣省,劉銘傳任巡撫。 到1891年為止劉銘傳在台灣設立防禦措施,整理軍備,同時也在台灣開發和建立了許多基礎設施,他督台期間台灣的第一條鐵路開通,從基隆港到新竹,台灣與福建之間的第一條電纜被鋪設,此外他還建立了電報局、煤務局、鐵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機構,使台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份。 [40] 但是劉銘傳的新政並沒有考慮到官吏的廉潔以及台灣本身財政負擔的問題,導致台灣省財政負擔大幅增加,官員貪污頻繁,以及人民的反抗。 1889年彰化就曾經因為清田賦問題而爆發「公道大王」施九緞事件。
而後至1894年12月由唐景嵩就任台灣巡撫。 時已正發生甲午戰爭,由於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之主權讓給了當時積極向外擴展勢力的日本。 台灣人建立台灣民主國對抗日本,以藍地白虎的「黃虎旗」當作國旗,以唐景嵩就任臨時大總統,劉永福任大將軍。 日軍於貢寮登陸後,台灣民主國兵敗如山倒,日本接收台灣。
日本統治時期
主條目:台灣日治時期和台灣民主國
顯示圖片
1911年時的日本地圖,其中包括台灣
自1895年6月17日日本於台北城舉行「始政式」起,至1945年10月25日中華民國接收台灣為止,台灣由日本管轄的時期計約50年。
日本接收台灣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嵩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結果日軍甫登陸唐景嵩立刻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 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 之後三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造成14000名台灣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41]。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軍人為台灣總督,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陸軍將領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灣。 日本以保甲制度管理台灣,後到日本大正年間,台灣政局趨轉穩。
1908年,鐵路縱貫線全線貫通,讓過去台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的1日內。 1919年日本政府派任田健治郎為台灣的首任文官總督,開始大量建造各項基礎建設,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 為推動「農業台灣,工業日本」的政策,鼓勵台灣農民種植蔗糖、稻米;並大量開採金銅煤礦、森林、食鹽等台灣自然資源,以供應日本內地工業所需。 同時,日本重新劃定台灣行政區域,對重要的區域都市開始進行「市區改正」工作,擬定都市計畫,改變過去台灣常見的清末閩南地區的鄉鎮風光,使得街道風貌漸為西洋化,並規劃全台道路橋梁、公園綠地、自來水與下水道、電氣工程、衛生機構、公家廳舍等。
顯示圖片
日本時期鐵道部廳舍,普見的巴洛克式建築與整齊街景成為主要特色
另一方面,出於殖民政策的考慮,日本對台灣人進行殖民教育。 雖然在教育制度上對台灣本地人並沒有明文限制,但是台灣人仍有差別待遇或歧視,日本人在山區設番學校,平地設小學校與公學校,並沒有規定台灣人不能到小學校上課,但因為小學校學費高,所以學生大多是日本人子女與台灣的富家子弟。 但日治時代的台灣人,除了能接受醫學、農牧等技術性質高等教育,不乏是在日治時代修習文、法科而成就卓著者:如台大文學院長林茂生、高等法院推事吳鴻麒、新竹地檢處檢察官王育霖(為台灣人在日治時代第一位檢察官),台南市名律師湯德章等,政府對推廣台灣教育之普及亦有其功。 [42]
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沖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西來庵事件,還有以莫那魯道為首的霧社事件,但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
自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結合偶發的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但到了後期,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日本殖民政府加強壓制力道而逐漸消沉。
蓬勃的日治黃金時期在的台灣博覽會達到頂峰,鐵路路線擴建、米糖產量增加、郵信電信普及等等經濟成果也導致台灣社會人口增加、公學校普及和放足徹底實施、現代衛生環境建立與守時守法觀念養成等重大民生改革,進而舉行了台灣首次選舉。 1930年4月10日由八田與一規劃監造的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順利通水使用,成為全台灣第一、日本第一、亞洲第一甚至是全世界第三的大型水利工程設施,使台南州地區多達150000甲的土地擁有充沛水量。
顯示圖片
台北大空襲的城內彈著略圖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為加強對台灣的控制,推行皇民化運動。 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 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 「鼓勵」台灣人說日語並推行日式教育,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奉祀傳統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盤接受日化生活[43] 。 另外日本當局也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召集台灣人從軍或負擔軍隊勞役,投入中國及東南亞戰場,並在脅迫、欺騙或是不可抗力的情況下徵集許多慰安婦。
1944年後,受到盟軍25次大空襲影響,受波及的台灣農工生產值於戰爭結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點[44]。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結束。 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並開始了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統治至今。
中華民國時期
中華民國主題首頁
主條目:台灣戰後時期
顯示圖片
台北市太平町慶祝光復之景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並簽署《降伏文書》,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代表何應欽接收降書,而後設立由陳儀出任最高行政首長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中華民國開始實質統治台灣。 當時接管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不當引發民怨,加上戰後經濟崩潰與惡性通貨膨脹等,最後在1947年初,因查緝私煙所引發的警民沖突,使得無法宣洩的民怨促使二二八事件爆發。 之後國民政府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與事件無關的各界菁英與百姓也被無故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 此事件埋下後來台灣人與外省人族群與黨派對立與台灣獨立運動的種子。
顯示圖片
「蔣公塑像」代表蔣家政權影響台灣的歷史象徵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戰敗而播遷台灣。 由於解放軍仍持續攻擊國軍,從1949年10月24日渡海進攻大金門的古寧頭戰役開始發生不少大小規模的慘烈戰役,直至1958年金門八二三炮戰國軍一方防衛成功,使得雙方暫時停火。 之後經過二年(1960年),與往後1965年間偶發零星小戰斗,此軍事沖突直到1978年底才正式宣告兩岸對峙時代結束,台灣海峽危機得以正式終止[45]。
由於1948年5月10日公布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1949年5月20日施行《戒嚴令》,中華民國政府撤退至台灣後,時任總統蔣介石為穩定政權、防止中共滲入台灣,展開長期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 之後中華民國政府在台灣一方面利用美援,推行經濟上的變革,穩定農業,扶植工業及中小企業;一方面透過前述兩項法令,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持續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控制,鞏固一黨專政體制,並壓制許多反對言論或行動。
顯示圖片
現代台灣地圖
1950年代,台灣開始實行地方自治,縣級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及省議會由公民直選產生。 政府開始一系列扶植農業的政策,時任台灣省省主席陳誠推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穩定農業。在工業方面,藉由土地改革,帶動了民營企業和工商業發展,並以加工出口導向為主。 1953年,台灣經濟已逐漸恢復到戰前水準,由於日治時期的基礎、中國來台的資金人才與技術及美援等因素下,台灣經濟逐步走向迅速成長。
1960年代,台灣進口替代產業面臨國內市場飽和問題,同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面臨工資上漲等因素,紛紛搬遷到一些具工業基礎又勞工成本低廉的地區,台灣的經濟政策遂改為出口擴張。 1966年,政府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 1963年,工業佔台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逐漸超過農業。 此後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台灣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成長率。 1968年,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對台灣社會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
顯示圖片
中沙大橋屬於中山高速公路的環節,象徵十大建設期間沙烏地阿拉伯對台援助的情況
1970年代台灣進入經濟起飛時代,由於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1973年11月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大建設以穩定經濟發展。 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病逝後,由副總統嚴家淦繼任總統至1978年屆滿。 1978年蔣經國經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擔任了第六、七任總統,並持續發展本土化及民主化,不過仍有特務政治情形。 台灣產業形態也由以農漁業為主順利轉型為以工業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為主,台灣經濟發展迅速,人民所得與生活水準均有顯著提升。
1971年中華民國政府被迫宣布退出聯合國[46],此後各國陸續解除邦交關系。 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斷交,外交處境造成相當沖擊。 台灣的黨外團體開始透過私下發行的政論雜志,對國民黨執政的政府進行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 1979年12月,在高雄市發生美麗島事件,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民主抗爭事件,之後對被逮捕相關人士的軍事審判更引起國際矚目。 [47]
1980年代,隨著產業從農業發展到輕重工業、國民教育普及,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六千美元,台灣名列亞洲四小龍,股市指數曾高達萬點,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台灣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此時台灣個人電腦主板產量因此位居世界第一,台灣達到新興工業國家(NIEs)水平。
隨著民主運動蓬勃展開,於1986年戒嚴狀態下政府仍默許民主進步黨成立。 由於陳文成命案、江南案、十信案相繼爆發、黨外人士的抗爭與民主訴求,終於在1987年7月14日總統蔣經國頒布宣布「解嚴」。 隨後更進一步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及國會改革。 1988年蔣經國去世,副總統李登輝繼任,蔣家父子兩代統治隨之結束。
顯示圖片
中國的地對空飛彈在台灣海峽覆蓋總范圍
1990年代台灣進一步落實民主,街頭抗爭成為台灣日後自由民主社會的常見現象,著名的如五一九綠色運動、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五二〇農運、無殼蝸牛運動。 李登輝於1990年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總統選舉當選之後,仍持續推動民主化與台灣本土化政策,在任內陸續推動六次修憲。 1990年大學生發起三月學運,李登輝總統認同此學運並宣布修憲及改選國民大會,在1991年5月1日宣布結束「動員戡亂」,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之後決定在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 1995年3月,全民健保正式實施,台灣福利制度的完善初見端倪。
1995年中共在接近台灣的島嶼舉行一連串攻島軍事演習與飛彈試射,讓海峽兩岸緊張關系升高到極點,當時造成台灣人民恐慌,美國為此派航空母艦戰斗群前往台灣海域確保台灣海峽平靜。 1996年3月23日,李登輝與連戰贏得了中華民國第九任正副總統職位,也是中華民國史上首次直接民選的正副總統。 1998年,中華民國政府為了解決中央與地方行政區的過度重疊而通過了省虛級化(凍省)[48]。 1999年,李登輝總統受訪提出了特殊的國與國關系,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為兩個對等的國家,再使兩岸緊張關系提高。 1999年9月21日發生芮氏規模達7.3的大地震,此為20世紀末期台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
21世紀伊始,2000年3月18日,由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任正副總統,寫下首次政黨輪替的紀錄。 於2001年1月1日,廈門與金馬小型三通實施,首度實現兩岸小規模正式通商、通航和通郵。 2001年以「台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年8月,時任總統陳水扁公開表示台灣與中國大陸的關系是「一邊一國」,引發台灣、大陸及美國各界爭議。 2003年3月14日台灣首例非典型肺炎引發SARS風波,使得全台灣產生恐慌浪潮,創下台灣1949年以來,醫院封院、街坊封樓、醫院外全面發燒篩檢的首見景況。 2004年,第三次總統直選陳水扁及呂秀蓮當選連任,其競選期間發生槍擊案引起社會廣大爭論。 2005年6月立法院預算審核通過新十大建設。 2006年9月9日,因民進黨執政政府爆發多起弊案,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反貪腐大遊行,台灣社會產生了廣大政治對立並產生了許多特殊次文化效應。 2008年3月22日,由中國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蕭萬長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勝出,當選第十二任正副總統,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第二次政黨輪替。
㈡ 急需國際貿易論文參考文獻
我的是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很有用
《國際服務貿易》 李小牧
電子工業出版社
《國際服務貿易:自由化與規則》
何茂春
世界知識出版社
《國際服務貿易》
程憲 程大中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世界貿易組織與中國對外貿易研究》
王文舉 安廣實 經濟日報出版社
《國際服務貿易》
汪素芹
機械工業出版社
《聯合國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公約》
《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賈建華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國際服務貿易發展趨勢及動因分析》 劉紹堅
《國際服務貿易》
張漢林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服務業跨國轉移的趨勢、影響及對策》 王子先,王雪坤,杜娟.
《國際服務貿易》 饒友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國際服務貿易》 程憲
立信會計出版社
《國際服務貿易》 劉東升 中國金融出版社
國家統計局 (www.stats.gov.cn)
《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ICES》
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0
㈢ 1979年台灣對外進出口貿易數據
2019年全年中國台灣省貨物貿易報告
據台灣關稅總局統計,2019年台灣貨物進出口額為5914.7億美元,與上年持平。其中,出口3050.7億美元,下降0.9%;進口2864.0億美元,增長0.9%。貿易順差186.6億美元,下降21.7%。
分國別(地區)看,2019年台灣對中國大陸、美國、中國香港和日本分別出口835.9億美元、444.9億美元、364.7億美元和197.4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5.0%、18.8%、-0.5%和1.5%,佔台灣出口總額的27.4%、14.6%、12.0%和6.5%;自中國大陸、日本、美國和韓國進口574.7億美元、440.9億美元、358.0億美元和177.5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6.9%、-0.1%、8.2%和-9.1%,佔台灣進口總額的20.1%、15.4%、12.5%和6.2%。台灣貿易順差主要來源地是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2019年順差額為354.0億美元和261.2億美元,前者增長0.5%,後者下降23.7%。貿易逆差主要來自日本,2019年逆差額243.6億美元,下降1.4%。
分商品看,台灣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是機電產品,2019年出口1738.2億美元,增長4.5%,佔台灣出口總額的57.0%。其中,電機和電氣產品出口1354.3億美元,增長2.7%;機械設備出口383.9億美元,增長11.4%。賤金屬及製品、塑料橡膠和化工產品是台灣出口的第二至第四大類產品,2019年出口266.9億美元、222.0億美元和174.1億美元,下降10.5%、10.6%和16.0%,佔台灣出口總額的8.8%、7.3%和5.7%。
台灣的進口商品以機電產品、礦產品、化工產品和賤金屬及製品為主,2019年進口1224.0億美元、489.0億美元、274.2億美元和199.7億美元,增減幅分別為13.0%、-10.9%、-9.6%和-10.9%,佔台灣進口總額的42.7%、17.1%、9.6%和7.0%。在機電產品中,電機和電氣產品進口792.9億美元,增長5.9%;機械設備進口431.0億美元,增長29.0%。
2019年台灣主要出口商品構成
㈣ 中國貿易論文參考文獻範例
國際貿易書目(1) steven husted,michael melvin,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m ] ,(第五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2) salvatore dominick,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m ] ,(第五版) ,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影印本(3) paul krugman。翻譯: 黃勝強。保羅 · 克魯格曼的國際貿易新理論。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4) ,邁克爾 · 波特著。李明軒,邱如梅譯。國家競爭優勢。華夏出版社,2002(5)陶明,吳申元,等。服務貿易。山西經濟出版社,2001(6)亞當?史密斯。對國家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商務印書館,1981年。政治經濟學和稅收原理。商務印書館,1981年。區域間和國際貿易。商務印書館,1986年。發展中國家在世貿組織中的地位和利益。科學出版社,2001年(10)。農產品的國際貿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11)陳同秋,薛榮久。國際貿易(1997年版)。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第一章(十二)李月雲。國際貿易基礎。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第一章(13)楊全發。新版國際貿易。中山大學。第一章世界經濟期刊世界經濟研究期刊國際商務期刊國際貿易期刊國際貿易問題期刊世貿組織指南期刊
㈤ 如何看待台灣問題的參考文獻怎麼寫
㈥ 台灣文學的參考文獻
張系國,《民族文學的再出發》
張深切,《對台灣新文學的路線的一提案》專
王拓,《是「現屬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台灣文學史綱》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
李筱峰,《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1995年
張德水,《激動!台灣的歷史:台灣人的自國認識》,1992年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1998年
庄宜文,《在君父的城邦-三三文學集團研究(下)》,國文天地十三卷第九期
《全台詩·智慧型全台詩資料庫》,[13]
《台灣文獻叢刊》(網路版),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4]
許俊雅,《九○年代台灣古典文學研究現況評介與反思》[15]
翁聖峰《台灣古典詩的研究概況》,文訊雜志,2001年6月1日[16]
思想編委會,《後解嚴的台灣文學》,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28日
下村作次郎、藤井省三、中島利郎、黃英哲,《よみがえる台灣文學》,東方書店,1995年10月1日
徐錦成,《鄭清文童話現象研究:台灣文學史的思考》,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8月31日
㈦ 急求國外的外貿單證參考文獻
你可以參考如下文獻資料: 1、 楊良宜著:《信用證》,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回2、 韓德培主編:答《國際私法新論》,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3、 薛兆誠著:《信用證實務大全》,香港萬源財經資訊公司1986年版 4、 王江雨譯:《美國統一商法典---信用證篇》,中國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5、 楊良宜著:《外貿及海運詐騙 貨物索賠新發展》,大連海運學院1994年版 6、 顧民著:《最新信用證操作指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7、 陳正雲著:《金融欺詐及其防治》,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 貿茂白菜蘿卜 貿茂網-合眾外貿幫助團-以振興中華貿易為己任。
㈧ 有關台灣跟祖國之間的歷史的參考文獻有些什麼
中日《馬關條約》
《開羅宣言》
《波茨坦公告》
鄧小平《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白皮書
㈨ 國際貿易畢業論文參考文獻
e-國際貿易與企業實施問題的分析 姚鍾華 張濤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 2004年 第08期
跨國經營企業國際市場進入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研究 宋亞輝 郭繼鳴 李勝歌 文獻來自:河北工業大學學報 2004年 第06期
跨國公司無國籍化的發展趨勢及其政策含義 邱巍 巫寧耕 文獻來自:經濟科學 2001年 第02期.
東亞跨國公司的競爭優勢 吳先明 文獻來自:世界經濟文匯 2002年 第04期
淺析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國際競爭力 蔡筱霞 文獻來自:林業財務與會計 2004年 第08期
論中國企業跨國並購 武勇 譚力文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探索 2004年 第08期
有關跨國公司與國際技術轉移的理論分析 王學鴻 文獻來自: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0年 第03期
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動因——兼談鄧寧國際生產折衷理論在發展中國家跨國並購中的適用性 李金環 文獻來自:黑龍江對外經貿 2004年 第09期
現代西方跨國公司理論的發展 林丹明 文獻來自:南開管理評論 1997年 第02期
風險感知與國際市場進入戰略決策的互動研究——兼論中國企業跨國經營的風險防範 許暉 文獻來自:經濟問題探索 2004年 第10期
創國際名牌做跨國企業 肖瑩 文獻來自:中國紡織報 2006年
國際貿易發展趨勢與我國企業的策略 王方 全偉 文獻來自:國際經貿探索 2002年 第01期
國際貿易中企業國際營銷戰略階段研究及中國企業國際營銷戰略的演變
徐頔 林媛 楊翠平 文獻來自:財經界(下半月) 2007年 第02期
跨國零售集團采購會:國際貿易方式的創新 汪素芹 文獻來自:國際貿易問題 2002年 第11期
我國跨國經營企業實施國際稅收籌劃策略分析 楊惠芳 文獻來自:國際貿易問題 2003年 第08期
巧用國際資本 加快我國企業跨國經營 張菁 文獻來自:冶金財會 1996年 第04期
我國企業海外投資戰略淺談
張凌 2002 (頁數: 3) 中文期刊
經濟前沿
中國跨國企業的形成與發展特徵
史彧 2002 (頁數: 3) 中文期刊
黑龍江對外經貿
跨國企業並購與中國企業的對策
何茂青 2001 (頁數: 2) 中文期刊
中國信息導報
國際灰市場對跨國經營企業的經濟影響分析
周宏 1996 (頁數: 7) 中文期刊
北方工業大學學報
跨國並購的盈利可能性:對稱與非對稱兩種情況的分析
胡峰 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3/01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參與國際競爭對策研究
杜建耀 改革與戰略 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