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農村文化資源,要有出處,文獻綜述用的,謝謝
農村文化資源是根植在農村的可以產業化的文化存在對象,具有濃烈的鄉土氣息和時代特徵。包括農村歷史文化資源、 農村生產文化資源、 農村名人故里與歷史遺跡文化資源、 農村民情民俗文化資源、 農村景觀文化資源、 農村飲食文化資源、 農村傳統工藝文化資源、 農村口述文化資源等等.
論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文化資源開發,王 沖,經濟研究導刊,2010,34期
黃映輝,史亞軍.農村文化資源的開發與經營[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09
或者你可以自己下定義,通過文化資源的定義,你自己下一個農村文化資源的定義,這樣比較好。
2. 論文參考文獻格式
試論現代企業的管理理念與完善
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
[
09-11-03
15:50:00
]
作者:李勝利
編輯:studa20
摘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和國內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企業必然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嚴峻形勢,分析企業管理中存在的部分管理理念,提出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樹立經營戰略、打造核心競爭力、優化企業文化等經營理念。
關鍵詞: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經營戰略;核心競爭力
1引言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和國內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內企業必然面臨著經濟全球化,市場競爭白熱化的嚴峻形勢。在機遇和挑戰並存的勢態下,國內企業應該在強化自身管理上下功夫,發現自身管理理念上的部分不足,樹立現代管理理念並以此指導和貫穿於企業管理活動之中。
2現代企業管理理念現狀及相應措施
2.1經營戰略殘缺
誰擁有戰略,誰就擁有未來的市場。在日本企業界的調查中,90%以上的日本企業家認為:「最占時間、最為重要、最為困難的事,就是制定戰略規劃。」
經營戰略又稱「經營單位戰略」。經營戰略是企業面對激烈變化、嚴峻挑戰的環境,為求得長期生存和不斷發展而進行的總體性謀劃。它是企業戰略思想的集中體現,是企業經營范圍的科學規定,同時又是制定規劃的基礎。更具體地說,經營戰略是在符合和保證實現企業使命的條件下,在充分利用環境中存在的各種機會和創造新機會的基礎上,確定企業同環境的關系,規定企業從事的事業范圍、成長方向和競爭對策,合理地調整企業結構和分配企業的全部資源。從其制定要求看,經營戰略就是用機會和威脅評價現在與未來的環境,用優勢和劣勢評價企業現狀,進而選擇和確定企業的總體、長遠目標,制定和抉擇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
企業經營戰略的主要作用是:(1)通過制定經營戰略,對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的調查分析,明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所處的地位,對於企業增強自身經營實力有了明確的方向;(2)企業有了經營戰略,就有了經營發展的總綱,發揮企業的整體效益,有利於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3)便於國家和有關部門對企業進行指導,有利於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的有機結合和協調發展;(4)有利於全面推進企業管理現代化。
事實上,任何一個企業戰略目標的確立與實現,都不能離開企業所處的環境背景以及其所承擔的使命。企業戰略目標的確立和實現需要把握兩個關鍵和一個明確:一個關鍵是對環境信息的充分掌握,另一個關鍵是用正確的方法和思路來整合有關信息並得出相應的論斷、決策和行動方法,以利於企業戰略目標的達成;一個明確則是企業戰略目標一定要能很好地回答企業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等問題,並且明確地指出實現這些目標的途徑,特別是對於正處於轉型階段的中國企業,提出符合企業自身狀況的願景、使命和價值觀是企業統一思想、提高企業凝聚力的有力手段,更是制定中長期戰略規劃的當務之急。
一個科學的戰略規劃必須能夠反應「戰略四步曲」,即我在哪裡、我將往何方、我如何去、如何走好。而目前我國不少企業所制訂的「戰略思路」在這方面常常是內容不足過程殘缺,由於實務的需要他們聚焦精力於「如何去」的問題,對其他方面都不甚清楚,這種偏重於行動的思考而不是偏重於過程的思考不僅使得戰略毫無亮點,而且定向思維會導致其他可能存在的優秀戰略得不到採納。
基於此,我國的現代企業應對企業經營戰略有一個深入的認識,並從以下幾方面樹立並做好企業經營戰略:(1)建立專門機構,進行市場調研和行業分析,確立本企業在國內外市場、在國內外同行業領域內所處的經濟地位,現有的主要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對企業現有經營項目和主要產品所面臨的挑戰及發展趨勢做出分析與評價,對企業現實的經營環境及可能的選擇做出分析和判斷。(2)通過對多種不同方案的分析與評價,提出企業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主導產品和戰略產品,提出經濟發展的基本政策、戰略方針,提出可供選擇的主要投資項目、發展目標和重大經濟指標。(3)提出實現企業經濟發展戰略目標應採取的主要政策措施:包括企業的組織結構、管理體制、人才戰略、分配方式、科技政策等。(4)提出和制訂基本的經濟發展目標和重大經濟指標,包括成長性目標、收益性目標、有效性目標和社會性目標。並將這些目標和指標分解到各所屬企業和集團的各職能部門。
2.2對「核心競爭力」認識模糊
「核心競爭力」這一術語首次出現是在1990年,著名管理專家C.
K.
Prahalad
和Gary
Hamel在他們所著的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一書中指出:「核心競爭力是在一組織內部經過整合了的知識和技能,尤其是關於怎樣協調多種生產技能和整合不同技術的知識和技能。」他們認為,隨著世界的發展變化,競爭加劇,產品生命周期的縮短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強,企業的成功不再歸功於短暫的或偶然的產品開發和靈機一動的市場戰略,而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外在表現。按照他們給出的定義,核心競爭力是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殊利益的一種獨有技能或技術。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源泉,然而它本身不會自動轉化成競爭優勢。如果沒有相應的機制和條件加以支持,核心競爭力將一無是處,毫無價值。也正是基於這一點,如今人們又把核心競爭力的外延拓展到企業的方方面面,包括各個職能系統,而不是像過去那樣主要局限在研究開發和產品生產上。
核心競爭力首先能很好地實現顧客所看重的價值,如能顯著地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提高服務效率,增加顧客的效用,從而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索尼公司的核心能力是「迷你化」,它給顧客的核心利益是好攜帶;聯邦快遞的核心能力是極高水準的後勤管理,它給顧客的核心利益是即時運送。
其次,核心競爭力還必須是企業所特有的,並且是競爭對手難以模仿的,也就是說它不像材料、機器設備那樣能在市場上購買到,而是難以轉移或復制。這種難以模仿的能力能為企業帶來超過平均水平的利潤。
最後,核心競爭力還具有延展性,能夠同時應用於多個不同的任務,使企業能在較大范圍內滿足顧客的需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光學鏡片成像技術和微處理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成功地進入了復印機、激光列印機、照相機、掃描儀以及傳真機等二十多個產品領域;本田公司的核心專長是引擎設計和製造,這支撐了小汽車、摩托車、割草機和方程式賽車的製造。
核心競爭力不僅可以表現在技術上,還可以表現在生產經營、營銷和財務上。如蘋果電腦的產品設計創新能力,它首開使用滑鼠操作電腦的先河,它的麥金托電腦可看可感的設計,極大地促進了個人和家庭電腦市場的發展;寶潔、百事可樂優秀的品牌管理及促銷能力;豐田的精益生產能力等。正是由於具有這種獨特的能力,使公司取得了成功。
遺憾的是,我國部分企業在打造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方面表現得非常盲目並在核心競爭力的認識上仍有很多模糊的觀念:(1)競爭力等於核心競爭力。任何企業,相對來講都有競爭力,但絕不是所有企業都有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必須有獨特性,是在企業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積累形成,深深地印上了企業特殊組成、特殊經歷的烙印,其他競爭對手很難復制。核心競爭力的鍛造對一個試圖做大做強的企業來講,好比它的生命。沒有競爭力的鍛造,沒有核心競爭力的鍛造,一個企業不可能有生命力,不可能有將來,不可能有客觀的市場表現,不可能有豐厚的市場利潤。(2)認為擁有核心業務就有核心競爭力。擁有核心業務並不等於自然有了核心競爭力。公司集中資源從事某一領域的專業化經營,在此過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管理、技術、產品、銷售和服務等多方面與同行的差異。在發展這些差異時,企業能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可提高消費者特殊效用的技術、方式和方法。這些「異質性(差異性)」決定了企業之間的效率差異,只是有可能構成今後公司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之一。(3)沒有核心技術,就認為沒有核心競爭力。戴爾(Dell)公司沒有個人電腦的核心技術,但並不妨礙它成為行業翹楚,因為戴爾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高效的供應鏈管理。
針對以上情況,我國的現代企業應對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概念上要有一個准確的把握,要想真正營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唯一的辦法就是綜合分析、正確判斷企業的各方條件,尋找自己的長處,從生產管理、質量、規模、銷售模式、渠道、售後服務、品牌認知、價格、人才等各方面入手,以優勢領域為突破點,對傳統的優勢產業進行改造升級,聘用優秀的管理者和員工,堅持技術創新,走信息化之路,加強營銷知識積累,營造企業文化等等,只有做好其中一項或多項工作,並揚優成勢,才能最終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2.3
企業文化沒有個性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它包含著非常豐富的內容,其核心是企業的精神和價值觀。這里的價值觀不是泛指企業管理中的各種文化現象,而是企業或企業中的員工在從事商品生產與經營中所持有的價值觀念。
文化有廣義和狹義之說。廣義上講,文化是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上講,文化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組織機構與制度。而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在生產經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為全體員工所認同並遵守的、帶有本組織特點的使命、願景、宗旨、精神、價值觀和經營理念,以及這些理念在生產經營實踐、管理制度、員工行為方式與企業對外形象體現的總和。它與文教、科研、軍事等組織的文化性質是不同的。我們現在主要是從狹義的層面強調文化。
目前在我國,企業文化漫天喊,但絕大部分企業沒有自己的「企業文化」。中國的企業界,真正優良、有其個性色彩的企業文化非常少。往往表現在:(1)沒有將文化建設提升到戰略的高度,領導重視不夠;(2)將企業文化工作混同於思想政治工作,認為企業文化工作就是協助所在單位黨組織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3)將企業文化建設混同於精神文明建設,認為企業文化建設就是搞活動、樹典型、唱贊歌;(4)將企業文化混同於員工娛樂文化,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組織員工開展業余文化生活;(5)企業文化建設中大多沒有科學具體的短期目標和中期目標;(6)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往往只注重表層硬文化建設,一味在視覺識別上做文章,而對流程再造、制度建設、育人和領導力水平的提高等高層次文化重視較少;(7)企業文化建設往往是大同小異,缺少企業特色、缺乏自身個性,缺乏本單位、本地區的創意,陷入低水平重復怪圈。
所以,中國企業應當逐步樹立企業文化建設理念,但不能操之過急,更不能「米不夠水來湊」,而應該以非常嚴肅的態度來建設自家的企業文化。從共同價值觀念的培育、企業精神的構塑、經營哲學的確立和企業形象設計等多方面入手,多角度全方位構建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
3結束語
綜上所述,當代中國企業應立足我國現實國情,放眼全球市場,靜心思考在企業管理理念方面的不足之處,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企業管理理念,使企業具有活力和競爭力,長盛不衰。
3. 成都飲食文化資源的旅遊開發屬於哪一類論文參考文獻標識
成都的飲食文化的話還是很多的,畢竟四川有這么多個地方。
4. 論文:世界遺產的保護與開發. 需要些什麼參考文獻
我知道[1] 宋偉宏. 文化遺產保護與文化旅遊利用的良性互動發展[J]. 博物館研究, 2006,(03). [2] 周武忠. 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發展共贏[J]. 國際學術動態, 2007,(05). [3] 敏顏. 我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應重點抓五方面工作[J]. 城市規劃通訊, 2006,(10). [4] 劉建平,陳姣鳳,林龍飛. 論旅遊開發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J]. 貴州民族研究, 2007,(03). [5] 陳峰雲,范玉仙,朱文晶,李長安. 世界文化遺產旅遊開發與保護研究——以平遙古城為例[J].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1). [6] 周武忠. 文化遺產保護和旅遊發展共贏——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發展國際研討會綜述[J]. 藝術百家, 2006,(07). [7] 安群. 國際文化遺產保護制度的比較分析[J]. 遼寧信息職業技術教育, 2006,(02). [8] 賈鴻雁. 論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性旅遊開發[J]. 改革與戰略, 2007,(11). [9] 喻學才. 我國當前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八大難題[J]. 旅遊學刊, 2005,(05). [10] 梅術文.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知識產權[J]. 國際學術動態, 2007,(05). 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資料庫 共找到 3 條 [1] 康俊香. 供需視角下文化遺產旅遊可持續發展研究[D]西北大學, 2007. [2] 趙曉寧. 論我國世界遺產地周邊環境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四川大學, 2006. [3] 林芳芳. 中國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法律保護的缺陷及對策[D]中國政法大學, 2007. 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 共找到 4 條 [1] 李文華,閔慶文,孫業紅. 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中幾個問題的探討[J]地理研究, 2006,(04). [2] 霍改華,甘聯君. 重慶溫泉旅遊基本構件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05). [3] 王艷平. 溫泉旅遊基本構件研究[J]旅遊學刊, 2006,(10).
5. 如何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參考文獻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改革為動力,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以創造生產更多更好適應人民群眾需求的精神文化產品為目標,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要牢固樹立新的文化發展觀,進一步增強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堅決沖破一切妨礙文化發展的思想觀念,堅決改變一切束縛文化發展的做法和規定,堅決革除一切影響文化發展的體制弊端。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一乎抓公益性文化事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要協調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是保障人民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政府主導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益性文化事業的根本任務是為人民群眾提供簽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努力構建覆蓋全社會的比較完備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普及文化知識,傳播先進文化,提供精神食糧,體現人文關懷,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文化需求。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要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鼓勵社會參與,在改革中貫徹「增加投人、轉換機制、增強活力、改善服務」的方針,切實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發揮公益性文化事業的社會效益。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途徑。經營性文化產業的根本任務是繁榮文化市場,滿足人民群眾多方面、多層次、多樣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發展經營性文化產業,要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在改革中貫徹「創新主體、轉換機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方針,調動社會力量發展文化產業,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
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要堅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重點,在關鍵環節上實現新突破。圍繞解決主要矛盾,破解難點問題,著力在重塑市場主體、完善市場體系、改善宏觀管理、健全政策法規、轉變政府職能等關鍵環節上取得新的突破。加快推進國有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在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盤活國有文化資源上拿出新辦法;打破傳統的文化資源和產品分配體制,在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繫上推出新成果;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完善各種配套政策,在加強宏觀管理上獲得新進展。要把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創新結合起來,以改革促創新、促發展,推動文化觀念、文化內容、文化形式、文化科技的全面進步。
6. 我學旅遊管理,選的畢業論文題目是:秦皇島旅遊文化資源開發研究,請大家給我推薦幾本參考文獻
我也是學旅管的,你可以去圖書館看看,我都忘了用了什麼書了,我們那時候是讓寫一個旅遊策劃。很簡單的,祝你好運!
7. 旅遊論文參考文獻
[1] 王琳. 從旅遊產品的特點看青島旅遊產品的開發策略[J]. 科技信息(學術研究), 2007,(01) .
[2] 孫梅. 奧帆基地:青島旅遊新坐標[J]. 招商周刊, 2006,(16) .
[3] 李鷺. 抓住奧運契機 推動青島旅遊新發展[J]. 現代商貿工業, 2007,(07) .
[4] 行懷勇. 青島市旅遊經濟優劣分析與對策[J]. 商場現代化, 2008,(09) .
[5] 董玉明. 海洋文化與青島旅遊開發[J]. 海岸工程, 2002,(01) .
[6] 劉成順. 青島旅遊:統計有水 市場少魚[J]. 招商周刊, 2006,(21) .
[7] 孫玉敏. 建言青島旅遊[J]. 招商周刊, 2003,(14) .
[8] 陳娟. 2008年奧運會與青島旅遊宣傳策略[J]. 求實, 2004,(S3) .
[9] 李恆光. 認清產業定位,抓住契機,推進青島旅遊經濟發展[J].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4,(04) .
[10] 野世箴. 青島旅遊資源和發展旅遊業淺見[J].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1993,(Z1) . [1] 馬波, 張瑞清. 對青島旅遊名牌戰略的理論思考[J]. 東方論壇, 1997,(03)
[2] 孫玲. 誰影響了2007青島旅遊?[J]. 半島新生活, 2008,(02)
[3] 野世箴. 青島旅遊資源和發展旅遊業淺見[J].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1993,(Z1)
[4] 王瑛. 青島會展旅遊發展分析[J]. 甘肅高師學報, 2006,(03)
[5] 錢光明. 不只為「齊讀」叫好[J]. 教育文匯, 2008,(05)
[6] 張廣海, 劉佳. 青島海洋旅遊資源開發整合研究[J]. 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01)
[7] 孫宏霞. 構築琅琊文化特色促進青島旅遊可持續發展[J]. 青島大學師范學院學報, 2004,(02)
[8] 田旺軍, 趙遷遠. 青島市文博旅遊資源分析及其開發思路[J].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02)
[9] 奧帆賽讓青島更美麗[J]. 城色, 2008,(06)
[10] 辛志娟, Tim Turner. 旅遊景區英譯亟待規范——以青島旅遊景區翻譯為例[J]. 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