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自然災害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自然災害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16 09:35:01

A. 在線等 急求 有關某種自然災害的論文一篇 三千字以上 謝謝

自己寫的哦 ~~~~如果不是濟南大學的同學可以隨便用·······

黃河下游地區洪水災害特徵分析及減災對策
摘 要
歷史上黃河兩岸以水災嚴重而著稱。由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造成的 水災遍及全河的上、中、下游。但主要在下游,集中表現為頻繁的洪水決口泛濫和河流改道給兩岸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洪災的特點是:決口頻次高,淹沒面積廣,水淹沙壓災情重,經濟損失大,後果嚴重,影響深遠。造成下游洪水危害日趨嚴重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水資源的大量開發利用,河道水量迅速減少,在上中游地區水土保持、生態重建等工程措施的減沙效益尚未跟上的情況下,致使河道主槽迅速淤積、萎縮,二級懸河急劇發展,行洪、輸沙能力成倍降低。其結果是不管洪水流量大小,只要漫灘,就會形成順堤行洪,走一路淹一路。這種情勢的發展必將導致重大險情的發生。
關鍵詞:黃河下游;洪水災害;二級懸河;
引 言
根據國際緊急災害資料庫(EM-DAT)統計,1970-2005年間,全球有172個國家共遭遇2565次洪水災害,其中,中國發生127次,僅次於印度141次,中國是洪水災害發生最頻繁的國家之一。素有「地上懸河」之稱的黃河洪水災情也尤為突出。
1998年7月,中國科學院地學部的兩院院士和有關專家,對黃河的情形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調查研究,結果認為:黃河下游斷流頻繁、泥沙淤積不僅造成「小水大災」,而且還存在著決口改道的危險。公元前602年至公元1938年的2540年中,黃河決口泛濫的年份就有543年。有時一年之中多次決溢,所以共計決溢次數1590多次。黃河決溢,造成的災害范圍和災情都是十分嚴重的。
作為中華人民的母親河,黃河的洪災也對沿河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脅。洪水給社會經濟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幾千億元人民幣,間接的經濟和生態損失難以估量。黃河洪水災害正向著「小水大災、「防不勝防」的不利局面發展。因而,治理黃河,消除隱患,是近期黃河下游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

1 黃河下游洪水災害的危害
黃河下游地區洪水危害嚴重,1958年,黃河花園口洪災造成的損失(僅河南省統計數據,缺山東省數據)為:淹沒村莊527個,受災人口24萬,淹沒耕地8萬hm2,倒塌房屋15萬間;1982年,黃河花園口洪災造成的損失為:淹沒村莊1303個,受災人口 93.27萬人,淹沒耕地14萬hm2,倒塌房屋40萬間;1996年,黃河花園口斷面洪峰流量為7860m3/s,僅為1958年的1/3強,洪災造成的損失為:淹沒村莊1345個,受災人口107萬,淹沒耕地23萬hm2,倒塌房屋22.65萬間,損壞房屋40.96萬間,直接經濟損失近40億元,是1949年以來洪災損失最大的一年。
1.1 農田淹沒、農業減產
洪澇的主要危害,往往使夏糧嚴重減產或絕收;每年減產90億kg,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全年用糧。1997、1998年,黃河花園口分別造成了灘區受災面積41.1萬畝和85萬畝的重大災害。
1.2 工業交通部門損失嚴重
黃河下游地區工業發達,交通便利,洪水後極易造成工廠、道路被淹,以至於企業停產、交通中斷,影響企業的正常發展,此外交通方面的災後重建耗資巨大。
1.3 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傷亡
1998年8月26日,黃河洪水一天兩次分別在鞏義、花園口出現險情。使兩戶村民的兩層樓房塌入水中,15戶村民房子地基被水浸泡,20戶村舍受到威脅,部分灘地被淹。
1.4 破壞土地資源和生態環境
黃河下游地區水量較大,沖擊力能夠破壞原有的水利設施、植被以及其他基礎設施等。該河段含沙量大,所到之處極易引發土地鹽鹼化,土地沙化,使土地退化並且污染引用水源。
2 黃河下游地區洪水災害的成災因素
2.1 氣象因素
黃河下游地區,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勻,對徑流的影響極為明顯。此外,蒸發雖然對一次降雨過程影響較小,但是對降雨前流域蓄水量影響很大。除此之外,溫度、飽和差、風等,都是通過降水和蒸發對徑流發生間接作用。
2.2 氣候因素
黃河下游地區受季風影響較為顯著,夏季盛行東南風,從海洋上帶來強大的暖濕氣流,降雨集中,容易造成黃河水位上漲,形成暴雨洪水。
2.3 下墊面因素
2.3.1 河槽嚴重淤積、洪水位抬高
黃河下游地區水沙條件的變化,引起上中下遊河道嚴重淤積,其下遊河道情況尤為突出。龍、劉大型水庫投入運用以來,每年攔截了上游泥沙0.54億t,上中遊河道每年淤積0.65億t,引水引沙1億t,中游黃土高原綜合治理平均每年減少入黃泥沙3億t,使得近年來進入黃河下游的年沙量僅8億t,下游引水引沙1億多噸,河道淤積2.4億t,輸送到河口地區泥沙3.8億t。986年以來黃河下遊河槽發生嚴重淤積,全斷面年均淤積量為2.4億t,其中河槽淤積1.66億t,佔全斷面的71%,十年間下遊河槽淤高1.06~1.87m。從30年來花園口站典型洪水位變化情況表明,由於主槽的嚴重淤積,使得洪水位升高,連年出現歷史最高洪水位。
2.3.5 二級懸河普遍存在,造成槽高灘低,一旦洪水漫灘則成大災。
上游水土流失,河水攜帶大量泥沙。到了下游,河道變寬,水流變慢,泥沙開始沉積,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懸河。經常走水的河槽逐年淤高,而又不能擺動。漫灘洪水在灘地上形成灘唇(自然堤),遠離主槽灘地很少落淤,主槽的抬升速度遠遠大於灘地抬升速度,造成槽高灘低。一旦洪水漫灘則形成大的淹沒損失。如1996年汛前,黃河下游的平灘流量不足3500m³/s,在8月份發生洪峰流量7860m³/s、最大含沙量126kg/m³的洪水,花園口站洪水位達94.73m,創歷史最高,使高灘上水,順堤行洪,造成極不合理的洪水演進過程。由此可見,造成小水大災的主要原因是二級懸河的普遍存在與河槽的過流能力小。
2.4 人為因素
黃河下游地區人類對林木的濫伐,不合理的耕作和放牧,使植被減少;在河湖內圍墾或築圍養殖,致使湖泊面積減少,調蓄洪水的能力下降,河道的行洪發生障礙。此外,黃河下游地區處在我國東部地區,人口密集,經濟發達,受災尤其嚴重。
3 黃河下游地區洪水災害的減災措施
3.1 加強洪水的監測和預報
3.1.1洪水監測
從最高洪峰水位(或流量)、洪峰出現時間、洪水漲落過程、洪水總量等方面,根據洪水形成和運動規律,利用歷史和實時水文氣象監測資料,對未來一定時間內的洪水情況進行預報。
3.1.2洪水預報
3.2 採取科學的工程防洪措施
主要通過興建水庫、修築堤防、整治河道、開辟分洪區、開挖分洪道等工程,改變洪水的自然狀況(如調整蓄洪量、削減洪峰、加大泄洪、分洪、滯洪能力等),以防止洪水災害的發生。
3.2.1 利用水庫調蓄洪水,削減洪峰
修建水庫調節供水。在被保護區域的河道上游修建水庫,調蓄洪水,削減洪峰;利用水庫攔蓄的水量滿足灌溉、發電、供水等發展經濟的需要,達到興利除害的目的。
利用相鄰水庫調蓄洪水。若相鄰兩河流A和B各有一座水庫A和B,位置相距不遠,高程相差不大。水庫A的庫容較小,而水庫B的容積較大,則可在兩水庫之間修築渠道或隧洞,將兩座水庫相互聯通,當A河道發生洪水時,通過A水庫調蓄後的部分洪水可通過聯通的渠道或隧洞流入B水庫,通過水庫B調蓄後泄入B河下游,從而確保水庫A下泄A河下遊河道的洪水是在河道安全泄洪範圍之內,以保證防護區的安全。
利用流域內干、支流上的水庫群聯合調蓄洪水。利用流域內干、支流上已建的水庫群對洪水進行聯合調蓄,以削減洪峰和洪量,保證下游防護區的安全;同時利用水庫群的聯合調度,合理利用流域內的水資源。
3.2.2 沿河修建防護堤
主要目的是,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
3.2.3 沿防護區修築圍堤
當防護區位於地勢比較低窪平坦的地區時,為了縮短防護堤的長度或有效地保護防護區免遭洪水的侵襲,可以在保護區的四周修築圍堤,以保證防護區的安全。
3.2.4 進行分洪
⑴向下遊河道分洪。在防護區上遊河道適當地修建分洪口和分洪道,從防護區上游將河道中超過防護區河段安全泄量的部分洪水,通過分洪道直接輸送到下遊河道,以減輕防護區河段的行洪壓力,保證防護區汛期的安全。
⑵向海洋分洪。對位於濱海地區的防護區,可在防護區上遊河道適當地點修建分洪口和開挖分洪道直達大海,將河道中超過防護區河段安全泄量的部分洪水(超標准洪水)排入大海,以保證防護區的安全。
⑶跨流域分洪。如果流域A內河道A的行洪能力較低,無法容納超標准洪水,而相鄰流域B內河道B的行洪能力較高,兩河相距又不遠,則可在河道A的防護區上游適當地點開挖分洪道,將河道A和河道B聯通,洪水時將河道A超過防護區河段安全泄量的部分洪水泄入河道B,以減輕河道A的防洪壓力,保證防護區的安全。
⑷利用湖泊滯蓄洪水。如果防護區上遊河道附近有天然湖泊,則可利用天然湖泊調蓄洪水,削減洪峰,等到河道洪峰通過後,再逐漸地將湖泊中滯蓄的洪水排入河道中。
3.2.5 修建排水工程
修建排水溝渠、排水井、抽水站等。
5.2.6 整治河道
提高局部河段的泄洪能力,使上下河段行洪順暢,可以避免因下遊河段行洪不暢,致使上遊河段產生雍水,而對上遊河段造成洪水威脅。主要措施包括:
(1)河道清障
(2)擴寬和疏浚河道。加大河道過水能力,使河道上下水流順暢。
(3)裁彎取直。彎曲河道凸岸往往淤積,凹岸常常沖刷,河槽極不穩定。同時由於河道彎曲,行洪不暢,上遊河道將會產生出水,對防洪造成威脅。為了使河道水流順暢,提高其行洪能力,應對彎曲河道進行裁彎取直。
(4)穩定河床。在河灘上植樹、加固灘地。
(5)加固岸坡和堤防。河岸加固:防止沖刷甚至被沖決。修建防護堤:防止汛期時洪水漫溢。在易遭受沖刷的一岸修建:丁壩、順壩、格壩等工程,穩定河床。
3.3.7.小流域綜合治理
在小流域內植樹種草、封山育林,進行溝壑治理;在山溝上修築谷坊、攔沙壩,攔截泥沙,保持水土。
3.3.8 防止河道上形成冰壩和冰塞
在北方地區,應在形成冰壩和冰塞的河段,及時進行爆破,炸開冰壩和冰塞,使水流順暢。爆破時應從下游向上游分段進行,以便使炸開的冰塊和水流及時下排。
3.3 採取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防洪措施:是通過法律、行政管理、經濟技術等手段來達到防洪減災的目的,它旨在利用自然和社會的條件去適應洪水的特性,以減少洪水帶來的損失。該措施主要包括:
(1)搞好洪水災害的監測和預報,為防洪做准備。
(2)建立洪水險情預警系統和災情對策信息系統。
(3)正確選擇和運作蓄洪區。如蓄洪區應選擇在重點保護地區的上游;或選擇多沙河流附近的地區蓄洪引淤;或選擇山崗丘陵地帶和交通條件較好的地區等。
3.4 制定洪水災害應急預案
防洪預案:系指防禦洪水的方案,即防禦江河洪水災害、山地災害、台風暴潮災害、冰凌洪水災害以及垮壩洪水災害等方案的統稱;制定暴雨洪水監測、水文情報預報、通信預警、工程監視、防護搶險、蓄洪滯洪、人員轉移安置、救災防疫、水毀修復等操作性方案;制定最佳分洪時機、分洪方式、分洪控制等意義:在現有工程設施條件下,針對可能發生的各類洪水災害而預先制定的防禦方案、對策和措施,是防汛指揮部門實施指揮決策和防洪調度、搶險救災的依據。
結論
黃河洪水災害正向著「小水大災、「防不勝防」的不利局面發展。黃河的洪災也對沿河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威脅。洪水給社會經濟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幾千億元人民幣,間接的經濟和生態損失難以估量。黃河洪水災害正向著「小水大災、「防不勝防」的不利局面發展。因而,治理黃河,消除隱患,是近期黃河下游防洪工作的重中之重。
參考文獻
1. 蘇仁瓊.黃河流域災害環境綜合治理對策.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8
2. 齊璞. 21世紀黃河下遊河道治理主攻方向. http://www.irtces.org. 2004-12-10/2010-11-27
3. 潘家錚.千秋功罪化水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

B. 誰可以提供有關自然災害方面的文獻資料

自然災害的概述
(natural disaster/natural hazard)
「自然災害」是人類依賴的自然界中所發生的異常現象,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觸目驚心的。它們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發、泥石流、海嘯、台風、洪水等突發性災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乾旱、海岸線變化等在較長時間中才能逐漸顯現的漸變性災害;還有臭氧層變化、水體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災害。這些自然災害和環境破壞之間又有著復雜的相互聯系。人類要從科學的意義上認識這些災害的發生、發展以及盡可能減小它們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國際社會的一個共同主題。
地球上的自然變異,包括人類活動誘發的自然變異,無時無地不在發生,高低溫試驗箱當這種變異給人類社會帶來危害時,即構成自然災害。因為它給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以勞動為媒介的人與自然之間,以及與之相關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災害都是消極的或破壞的作用。所以說,自然災害是人與自然矛盾的一種表現形式,具有自然和社會兩重屬性,是人類過去、現在、將來所面對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
世界范圍內重大的突發性自然災害包括:旱災、洪澇、台風、風暴潮、凍害、雹災、海嘯、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森林火災、農林病蟲害等。
中國自然災害種類繁多。地震、台風、暴雨、洪水、內澇、高溫、雷電、大霧、灰霾、泥石流、山體滑坡、海嘯、道路結冰、龍卷風、冰雹、暴風雪、崩塌、地面塌陷、沙塵暴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國和局部地區發生,造成大范圍的損害或局部地區的毀滅性打擊。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形成與發展
凡危害動植物的各類事件通稱之為災害。縱觀人類的歷史可以看出,災害的發生原因主要有二個:一是自然變異,二是人為影響。因此,通常把以自然變異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自然災害,如地震、風暴,海嘯;將以人為影響為主因的災害稱之為人為災害,如人為引起的火災、交通事故和酸雨等。
自然災害形成的過程有長有短,有緩有急。有些自然災害,當致災因素的變化超過一定強度時,就會在幾天、幾小時甚至幾分、幾秒鍾內表現為災害行為,像火山爆發,地震、洪水、颶風、風暴潮、冰雹等,這類災害稱為突發性自然災害。旱災、農作物和森林的病、蟲、草害等,雖然一般要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成災,但災害的形成和結束仍然比較快速、明顯,所以也把它們列入突發性自然災害。另外還有一些自然災害是在致災因素長期發展的情況下,逐漸顯現成災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環境惡化等,這類災害通常要幾年或更長時間的發展,則稱之為緩發性自然災害。
許多自然災害,特別是等級高、強度大的自然災害發生以後,常常誘發出一連串的其他災害接連發生,這種現象叫災害鏈。災害鏈中最早發生的起作用的災害稱為原生災害;而由原生災害所誘導出來的災害則稱為次生災害。自然災害發生之後,破壞了人類生存的和諧條件,由此還可以導生出一系列其它災害,這些災害泛稱為衍生災害。如大旱之後,地表與淺部淡水極度匱乏,迫使人們飲用深層含氟量較高的地下水,從而導致了氟病,這些都稱為衍生災害。
當然,災害的過程往往是很復雜的,有時候一種災害可由幾種災因引起,或者一種災害因會同時引起好幾種不同的災害。這時,災害類型的確定就要根據起主導作用的災因和其主要表現形式而定。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特徵
突然、是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通常是劇烈的,其破壞力極大。持續時間有長有短。災難包括了很多因素,它們會引起受傷和死亡,巨大的財產損失以及相當程度的混亂。一次災難事件持續時間越長,受害者受到的威脅就越大,事件的影響也就越大。另一個影響災難程度的主要特徵,是人們是否獲得了足夠的預警。
自然災害有許多重要的特徵,它們突然、有力,無法控制,引起破壞和混亂,通常很短暫,有最低點,有時可以預報。
[編輯本段]自然災害的影響
災難影響行為和精神健康的方式有多種:
⑴災難會帶來實質性的創傷和精神障礙;
⑵絕大多數的痛苦在災後一兩年內消失,人們能夠自我調整;
⑶由災難引起的慢性精神障礙非常少見;
⑷有些災難的整體影響可能是正面的,因為它可能會增加社會的凝聚力;
⑸災難擾亂了組織、家庭以及個體生活。
自然災害會引起壓力、焦慮、壓抑以及其它情緒和知覺問題。影響的時間以及為什麼有些人不能盡快適應仍然是未知數。在洪水、龍卷風、颶風以及其它自然災害過後,受害者表現出惡念、焦慮、壓抑和其它情緒問題,這些問題可以持續一年。
一種極度的災難的持續效果,稱為創傷後應激障礙,即經歷了創傷以後,持續的、不必要的、無法控制的無關事件的念頭,強烈的避免提及事件的願望,睡眠障礙,社會退縮以及強烈警覺的焦慮障礙。
[編輯本段]中國的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其中對我國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有七大類。
1、氣象災害
氣象災害有20餘種,主要有以下種類:
(1)暴雨:山洪暴發、河水泛濫、城市積水;
(2)雨澇:內澇、漬水;
(3)乾旱:農業、林業、草原的旱災,工業、城市、農村缺水;
(4)乾熱風:乾旱風、焚風;
(5)高溫、熱浪:酷暑高溫、人體疾病、灼傷、作物逼熟;
(6)熱帶氣旋:狂風、暴雨、洪水;
(7)冷害:由於強降溫和氣溫低造成作物、牲畜、果樹受害;
(8)凍害:霜凍,作物、牲畜凍害,水管、油管凍壞;
(9)凍雨:電線、樹枝、路面結冰;
(10)結冰:河面、湖面、海面封凍,雨雪後路面結冰;
(11)雪害:暴風雪、積雪;
(12)雹害:毀壞莊稼、破壞房屋;
(13)風害:倒樹、倒房、翻車、翻船;
(14)龍卷風:局部毀滅性災害;
(15)雷電:雷擊傷亡;
(16)連陰雨(淫雨):對作物生長發育不利、糧食霉變等;
(17)濃霧:人體疾病、交通受阻;
(18)低空風切變:(飛機)航空失事;
(19)酸雨:作物等受害。
2、海洋災害
海洋災害主要有如下種類:
(1)風暴潮:包括台風風暴潮、溫帶風暴潮;
(2)海嘯:分遙海嘯與本地海嘯2種;
(3)海浪:包括風浪、涌浪和近岸浪3種,就其成因而言又分台風浪、氣旋浪;
(4)海水;
(5)赤潮;
(6)海岸帶災害:如海岸侵蝕、滑坡、土地鹽鹼化、海水污染等;
(7)厄爾尼諾的危害。
3、洪水災害
(1)暴雨災害;
(2)山洪;
(3)融雪洪水;
(4)冰凌洪水;
(5)潰壩洪水;
(6)泥石流與水泥流洪水。
4、地震災害
(1)構造地震;
(2)陷落地震;
(3)礦山地震;
(4)水庫地震等;
5、農作物生物災害
(1)農作物病害:主要有水稻病害240多種,小麥病害50種,玉米病害40多種,
棉花病害40多種及大豆、花生、麻類等多種病害;
(2)農作物蟲害;主要有水稻蟲害252種,水麥蟲害100多種,玉米蟲害52種,棉
花蟲害300多種,及其它各種作物的多種蟲害;
(3)農作物草害:約8000多種;
(4)鼠害。
6、森林生物災害
(1)森林病害:2918種;
(2)森林蟲害:5020種;
(3)森林鼠害:160餘種。
7、森林火災
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 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一、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岩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後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一) 泥石流。泥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於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鬆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二) 滑坡。滑坡上的岩石山體由於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
滑坡的條件:斜坡岩、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
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
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三) 崩塌。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岩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岩)的地質現象。
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岩崩兩大類。
崩塌的活動時間: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後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後。
崩塌的地域性: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四)地面下沉。地面下沉是由於長期乾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采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五)地震。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二、 洪澇及其它災害
(一) 雨澇。雨澇是指大范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二) 洪水。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並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三) 凌汛災害。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並引起災害的現象。
(四) 地震災害。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三、大風災害。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
大風的危害:危害性大風主要指台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
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台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四、熱帶氣旋災害。熱帶氣旋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旋性渦旋。
強烈的熱帶氣旋伴有狂風、暴雨、巨浪、風暴潮,活動范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旋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五、冰雹災害。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雲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江寶還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六、海洋災害
(一) 風暴潮。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旋通過交互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
風暴潮的類型:台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旋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旋型;強蒙古低壓型;
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台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二) 災害性海浪。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
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台風、溫帶氣旋、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並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
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台風型;氣旋型;冷高壓與氣旋配合型。
(三) 海冰。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
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台,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旋槳或船體,並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
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於結冰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四) 海嘯。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於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
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於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里氏震級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牆」,並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後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後漲,有時反復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五) 赤潮。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值,引起一定范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
赤潮的危害: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後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後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後中毒死亡;在以下幾節中,我們將對幾種常見的,危害面積大的自然災害進行介紹,同時介紹一些防災救災的措施。

C. 我急需要對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參考文獻8-10個,請編輯好格式

共10篇,尋找不易,如有疑問請追問,滿意還望採納

[1] 李保俊, 袁藝, 鄒銘, 等. 中國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研究進展與對策[J]. 自然災害學報, 2004, 13(3): 18-23.
[2] 王學棟, 張玉平. 自然災害與政府應急管理: 國外的經驗及其借鑒[J]. 科技管理研究, 2006, 25(11): 149-151.
[3] 王振耀, 田小紅. 中國自然災害應急救助管理的基本體系[J]. 經濟社會體制比較, 2006 (5): 28-34.
[4] 馮凱, 徐志勝, 馮春瑩, 等. 城市公共安全規劃與災害應急管理的集成研究[J]. 自然災害學報, 2005, 14(4): 85-89.
[5] 付林, 周晶晶. 淺議我國地方政府自然災害應急管理[J]. 商業經濟, 2010 (2): 24-25.
[6] 薛瀾, 鍾開斌. 突發公共事件分類, 分級與分期: 應急體制的管理基礎[J]. 中國行政管理, 2005, 2: 102-107.
[7] 王強, 田濤, 李軍, 等. 自然災害風險與中國應急管理制度[J]. 中國農業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09 (3): 161-170.
[8] 鄧雲峰, 鄭雙忠, 劉鐵民. 突發災害應急能力評估及應急特點[J].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 2006, 1(5): 56-58.
[9] 曹麗. 關於自然災害應急管理的思考[J]. 商場現代化, 2007 (08S): 246-247.
[10] 莫靖龍, 夏衛生, 李景保, 等. 湖南長株潭城市群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評價[J]. 災害學, 2009, 24(3): 137-140.

D. 氣候變暖的危害的參考文獻

全球變暖可能造成的影響

全球變暖將給地球和人類帶來復雜的潛在的影響,既有正面的,也有負面

的。例如隨著溫度的升高,副極地地區也許將更適合人類居住;在適當的條件下,

較高的二氧化碳濃度能夠促進光合作用,從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導致

植物生長的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產效應,這是全球變暖的正面影響。但是與正

面影響相比,全球變暖對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將更為巨大和深遠。今年8月份CCTV報道,由於氣候變暖的影響,珠穆朗瑪峰的頂峰下降了1.3米。

祁連山冰川縮減危及河西走廊:近年來,祁連山冰川融化比上個世紀70年代減少了大約10億立方米,冰川局部地區的雪線正以年均2-2.6米的速度上升。專家分析,冰川退縮,雪線上升除自然氣候因素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口膨脹,超載超牧,過度開墾,亂砍濫伐,濫采地下水有關。《中國環境報》2004-9-16

1、海平面上升的影響

過去的百年海平面上升了14.4cm,我國上升了11.5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熱膨脹,當海洋變暖時,海平面則升高。全球升溫會引起地球南北兩極的冰山融化,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響有以下幾個方面:

(1) 低地被淹:

英國加高堤壩應對氣候變暖

全球變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風雨頻率增加,這使英國人不得政治面目 加高防洪堤壩。據英國官方近日公布的統計數據,在過去的20年中,由於泰晤士河的水位隨全球變暖而升高,當地政府機構不得不先後88次加高防洪堤壩,以保障倫敦人的生命財產安全。,據悉,人們現在平均每年4次加高其堤壩。據估計,在2030年以前,其加高堤壩的頻率會達到每年30次。鍾和 中國環境報2004-10-19

(2) 海岸被沖蝕

(3) 地表水和地下水鹽分增加,影響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遊業受到危害(海平面上升50米,大連、秦皇島、青島、北海、三亞濱海旅遊區向後31-366料,沙灘損失24%,北戴河沙灘損失60%。2002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報道,沿海旅遊業已成為第一大產業,其產值為2503億元,占海洋產業總產值的34.6%。

(6) 影響沿海和島國居民的生活(佔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脅。如果極地冰冠融化,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會被海水吞沒,馬爾地夫、塞席爾等低窪島國將從地面上消失,上海、威尼斯、香港、里約熱內盧、東京、曼谷、紐約等海濱大城市以及孟加拉、荷蘭、埃及等國也將難逃厄運。

2、對動植物的影響

氣候是決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氣候變化能改變一個地區不同物種的適應性並能改變生態系統內部不同種群的竟爭力。自然界的動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無法適應全球變暖的速度而做適應性轉移,從而慘遭厄運。以往的氣候變化(如冰期)曾使許多物種消失,未來的氣候將使一些地區的某些物種消

失,而人些物種則從氣候變暖中得到益處,它們的棲息地可能增加,競爭對手和

天敵也可能減少。比如說桔子,過去20世紀70年代,它的最北的邊界線是在黃

山一線,宣城市也曾經試種過,但到冬天的一場大雪,樹木就凍死了。但現在我

們校園里的桔子樹都長得很好。又如,揚子鱷只生活在宣城、涇縣和南陵這樣狹

小的地帶,如果北界線北移,揚子鱷可能會自然絕種。這是從我省的局部地區來

講。從全國來講,我國把冬季1月0度等溫線作為副熱帶北界,目前這一界線處

於我國秦嶺-淮河一帶。研究發現,氣溫升高會使這一界線北移至黃河以北,徐

州、鄭州一帶冬季氣溫將與現在的杭州、武漢相似。

3、對農業的影響

一年中溫度和降水的分布是決定種植何種作物的主要因素,溫度及由溫度引起降水的變化將影響到糧食作物的產量和作物的分布類型。氣候的變化曾經導致生物帶和生物群落空間(緯度)分布的重大變化。如公元800-1200年北大西洋地區的平均溫度比現在高1℃,使玉米在挪威種植成為可能,但到了公元1500-1800年,西歐出現小冰川期,平均氣溫也只比現在低1-2℃,就造成了挪威一半農場棄耕,冰島的農業耕種活動則幾乎全部停止。除此之外,全球變暖還會使高溫、熱浪、熱帶風暴、龍卷風等自然災害加重。因此,全球氣溫升高後,世界糧食生產的穩定性和分布狀況將會有很大變化。

4、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人類健康取決於良好的生態環境,全球變暖將成為下個世紀人類健康的一個

主要因素。極端高溫將成為下世紀人類健康困擾變得更加頻繁、更加普遍,主要

體現為發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瘧疾、淋巴腺絲蟲病、血吸蟲病、鉤蟲病、

霍亂、腦膜炎、黑熱病、登革熱等傳染病將危及熱帶地區和國家,某些目前主要

發生在熱帶地區的疾病可能隨著氣候變暖向中緯度地區傳播。

E. 急求一篇有關氣候變暖及其影響的文獻綜述!

新華網綜述:隨著全球人口的急劇增長、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無節制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自上世紀70年代起,全球氣候已明顯變暖。但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科學家們似乎尚無定論,盡管它對全球經濟發展和人類社會活動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但對它們的評估務必謹慎,因為這是人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決策的依據。
全球變暖的原因眾說紛紜
全球變暖致家園告急
據新的科學研究顯示,目前地球正變得越來越熱的原因是,太陽輻射處於近一千年來最強烈的時期。著名的馬克斯·普朗克太陽能系統研究所的負責人薩米·索蘭基博士認為:「這一點現在可能影響到了全球溫度。」
索蘭基博士說,強烈的太陽輻射,以及高水平的溫室氣體,這兩個因素共同導致了地球溫度的變化,但他說不準哪個因素對全球變暖的影響更大一些
在過去幾十年中,大多數科學家都同意溫室氣體效應導致了全球變暖,但對太陽輻射增強是否也是全球變暖的一個因素存疑。
為了確定太陽對全球變暖的影響,索蘭基博士的研究組對太陽耀斑進行了測量。他們還分析了過去幾百年的太陽耀斑數據,終於發現:太陽耀斑較少的年份,往往對應於地球的一個低溫期 — 這一時期可能長達50年 — 但上世紀,太陽耀斑的數量明顯增多,地球的溫度也穩定上升。
但索蘭基博士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太陽輻射增強,也不知道這一過程將持續多長時間。他說,過去20年中太陽輻射的增強還不足以引起地球上所發生的氣候變化,他相信,太陽輻射增強對臭氧層和雲層的影響給氣候帶來的變化可能比太陽光本身造成的影響更大。
瑞士皇家氣象學會成員、氣候學家比爾·伯羅斯博士對索蘭基博士的研究成果表示贊賞。他說:「這一研究顯然是非常有價值的。它表明值得對太陽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在我們還沒有確信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之前,我們也許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上。」
不過,英國氣象局的氣候研究員加雷思·瓊思博士說:「太陽輻射可能的確對氣候變化造成了影響,但這一因素需要與其他因素結合起來看。」
雷多雨密也是全球變暖的次要原因之一
還有就是溫室效應其原理我想就不必講了吧!
其實原因是很多的氣候的變暖應從另一方面歸咎與人類的活動。經專家分析地球如果不節制的變暖會引起地球的頻繁活動,即恐龍滅絕的事件會重演。我們人類按其這種發展下去不出兩百年地球文明就將毀滅,現在的情況我們大家都知道的,氣候一年比一年差頻繁的自然災害肆意的撕殺著我們人類。我們還無所顧及的無科學性的開發,這導致的是什麼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不是不發展而應有規劃,有科學性的發展。我們整個世界是大家共有的不是哪個人的私有財產,美國不是俄國不是中國也不是,我們的共同努力給我們的後代一點呼吸的空間。全人類應大聲急呼我們要生存。

F. 中國自然災害

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少數國家之一,平均每年造成近2萬人死亡,直接 經濟損失高達國家財政收入的1/4至1/6。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活動的增 強,自然災害的損失還在以更快的速度增長,進入90年代已達到每年上千億元的水平, 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了巨大損失,嚴重影響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針對目前的災害現 狀,我國的部分學者在分析了我國當前減災工作狀況後, 提出了建立減輕自然災害系 統工程的意見(馬宗晉等,1990,1992),並對建立這樣 一個系統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了分析,對減災系統工程的主要內容進行了詳盡的論述(馬宗晉等,1991;馬宗晉 等,1998),指出我國的減災系統工程應包含十個方面:監測、預報、評估、防災、 抗災、救災、災後安置與重建、教育與立法、保險與基金、規劃與指揮,並對這十個 方面之間的相互關系作了分析。 但是,目前關於在我國建立減災系統工程的問題上尚有一些問題值得研究:1)國 際上已有的減災系統工程有那些特色,我們可以從中得到那些啟迪? 2)建立減災系 統工程的過程中,需要解決那些最為緊迫的問題?本文將以美國和日本為例,討論這 兩個問題。 一、我國減災系統工程現狀

圖1、我國減災系統工程示意圖 建國以來,我國政府極為重視減災事業,先後成立了七大類的減災管理部門,此外 全國防汛抗旱工作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負責,通過40餘年的努力,使我國的減災能 力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 盡管前40多年的減災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我國每年的災害損失還在逐年上升 ,僅1996年就達到2800多億元,1998年預計將會超過3000億元。這說明自然災害已成為 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之一,減災已成為一個重大的社會問題。 目前,我國的減災工作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如:減災立法尚不完善,缺少一個規 范全國減災工作的綜合性法律;沒有一個長遠的減災機構及減災物質儲備;減災通訊建 設滯後;減災、救災體制不完善;抗災、救災資金短缺;各種抗災工程老化問題嚴重; 減災工作未能納入各級政府的經濟發展計劃中;各種減災監測、預報等系統分散管理, 重復建設,效益較低;各地區沒有制訂與減災工作要求相適應的社會經濟發展政策。這 些問題的最終解決必須要依靠建立減災系統工程,並在立法的基礎上,由國家統一領導 這一系統工程。 各種自然災害都不是孤立的,單靠某一種減災措施是無法解決我國日益嚴重的災害 問題的,特別是巨災。要想更好地搞好減災工作,必須強調由單項減災走向綜合減災, 建立全國統一的減災系統工程。減輕自然災害的各種措施,包括監測、預報、評估、防 災、抗災、救災、安置與新建、教育與立法、保險與基金、規劃與指揮,都可以作為減 災系統工程的一部分統籌考慮、綜合實施(馬宗晉,1991、1993、1998)。圖1是我國 減災系統工程的基本框架。 下面簡要介紹防災減災系統工程各部分的含義:

1.1 監測 監測就是監視成災預兆,測量變異參數,及災後對災情進行監視和評估等。對自然 災害的監測是減災的先導性措施,通過對自然災害的監測提供數據和信息,從而進 行示警和預報,因而災害監測的作用和任務是相當明確的,也是抗災、減災工作所 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近40年來,中國已建成7大類自然災害的單項監測網路, 這些監測網一般由國家綜合台站、區域監測台站和各地方台站等幾級組成。目前的 監測系統網主要處於單項發展,以通信手段為主的現狀。各監測系統的發展極為不 平衡,這無疑影響了中國的災害監測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由於各種自然災害之間有 著有機的聯系,因而今後的災害監測系統的建設應該是在繼續完善各單類監測系統 的基礎上,逐步向全國性的綜合監測網方向發展。首先進行災害信息的交叉使用, 並建立全國性統一的災害資料庫,然後以遙感、遙測數值記錄、自動傳輸為基礎, 建立空、地、人的立體監測網和綜合信息處理系統。

1.2 預報 預報分為長期、中期和短期預報,及臨災預報,它是減災工作的前期准備和各級減 災行動的科學依據。對預報工作,目前主要是強調災害的群發性及鏈發性,突出研 究災害的綜合特點。在對綜合自然系統的變異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加強對各類 單項自然災害的預報工作,並逐步走向系統性、綜合性的預報,這是當前災害預報 科學中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在中國,雖然各單項災害預報均有一定的經驗和理論基礎,但總的預報水平卻極不 均衡,如地震災害的預報成功率僅為20%,而在短期天氣預報方面則可達70%以上。 如果我們對自然災害的監測、預報能力,數據分析方法上不進行重大改進的話,則 短期內是難以提高綜合預報水平的,在這方面,大力引進先進的監測預報系統及手 段,擴大國際交往,加速信息交流與消化,是我們今後的努力方向。

1.3 評估 對災害的評估是指在災害發生的全過程中,對災害的自然特點及其對社會的損害程 度作出的估計和判斷。具體來說,評估又可分為:災前預評估、災時跟蹤評估和災 後災情評估。對災害進行評估是衡量減災效益的主要手段,災前評估的正確與否對 於研究災害來臨時的防範措施、抗災救災對策是必不可少的。災時及時准確的評估 是現場領導進行抗災決策的主要依據之一(如炸壩、移民、疏散等工作均需災時評 估作為依據),災後災情評估對於救災工作的開展,對於救災人力、物力的籌集與 調動也是必不可少的。 災害評估工作的重要性使得我們不得不下大力氣去研究它的工作方法及各種實際問 題和理論問題。就中國目前的具體情況來看,尚缺乏一個科學的數據系統,尤其缺 乏全國統一的評估標准和方法。我們曾嘗試按災度將自然災害劃分為五個等級,在 此基礎上研究災害的評估方法,研究救災防災的責任等問題。

1.4 防災 這里所說的防災是指減災的非工程性措施,如人員和可動產的減災措施和災時行動 計劃等,具體來說,如大工廠的計算機系統、生產自動化流水線,國家文物的防災 措施等等均屬於防災的范疇。在災害預報和預警的前提下,在災害發生之前,有效 地轉移和保護各種可動產及人員也是防災的一個重要課題。中國是一個災情較為嚴 重的國家,每年因此而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影響了經濟持續高速地發展。所以, 使各級政府和全國人民認識到這一點,動員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參與減災活動,積極 行動起來,在平時作好防災的一切准備工作,這樣一旦災害來臨時,就會有所防範, 減少財產損失,這無疑將極大地推進經濟的發展。

1.5 抗災 同防災相比,抗災主要是指永久性和臨時性的工程措施,如:建築、堤壩、廠房等 工程性措施。在這方面,通過中國政府的努力,在過去的40年中,已經有了相當大 的進展,有著很好的抗災工程基礎,這對於抗水、抗風、抗海潮、抗震等抗災工作 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抗災工程措施,我們提倡在由工程選址到施工的每一環節,均應有防災、抗災 措施。在制定國土規劃時,在進行城市建設與工程選址時,應迴避風險程度大的地 區。 就近期來說,根據過去40年的防災、抗災經驗,我們認為抗災工程應包括以下幾項: ①各大江河防汛抗旱工程;②重要大城市的防汛、抗震工程;③險堤、險庫的加固 工程;④沿海地區的地面沉降防治措施;⑤山區的防塌、防滑工程;⑥國土綠化工 程。

1.6 救災 救災是指災害發生時,對人民生命財產的急救,對次生災情的搶險。救災是一項極 為復雜的、社會性的、半軍事化的緊急行為。從搶救到醫學,從生活秩序到社會秩 序,從技術到工程,從決策到指揮,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救災系統。根據災害預測預 報意見和災害區劃,需要有組織地採取針對性的綜合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 失,以利於災後重建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主要應加強研究救災的技術手段,增加 救災設備,建立應急性的通訊網路系統和交通運輸系統。

1.7 災後安置與重建 每當大災發生後,盡快安置災民,解決他們的生活困難就成為一個社會最為緊要的 問題。由於中國經濟發展還較為落後,各種醫療、住房體制尚未完善,因而缺乏這 方面綜合的管理體制。為了預防今後各種災害的侵襲,目前中國正在組織力量進行 各種類型城市、工礦企業的減災預演工作,目的是為了在災害來臨時,妥善做好各 種救災工作,特別是災民的生活安置工作。 災後重建,包括迅速恢復社會生活秩序和恢復經濟生產,破舊立新,重建家園,這 是減災工作最具體的表現。一次大災過後,各種建築設施的破壞,工礦企業的停產, 金融貿易的停滯,家庭結構的破壞等均會引起巨大的衍生損失,因此為了盡快安置 災民,恢復生產,就必須強調災後重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中國政府平均每年有10 多億元的資金用於自然災害後的重建,同時在特大災害後(如1991年大水後),還有 非災區人民的救助及部分國際援助。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的目標是要在中國建立 一整套完善的災後重建體制,以適應於中國災害多發的現狀,在這方面的國際合作 和資金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1.8 教育與立法 教育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是各項工作的基礎,同樣也是減輕自然災害,提高人 民防災減災意識的重要手段。對人民的國情教育也應包含災情教育,防災減災的常 識教育,要從兒童和學生作起,認真充實減災知識,這是中國目前防災工作中所面 臨的一項最為緊迫的任務。在這方面,我們還十分薄弱,幾乎處於一種空白狀態。 現在所說的自然災害中,有相當部分是由於災害來臨時,人們的驚慌失措或災前不 重視防災措施的完善而造成的。在過去的幾年中,中國有關部門已進行了大量災害 知識方面的宣傳教育,雖然使人們的災害意識有所提高,但災害知識缺乏,承災能 力低下,平時不重視減災工作的現象依然存在。因而,繼續加強災害教育,提高全 民的減災意識,仍是一項十分迫切的工作,要使人們平時就有災情思想,只有這樣, 在災害來臨時,才能鎮定自若,全身心投入抗災救災活動中去。 災害立法是最終保障防災減災體制順利建立和發展的根本出路。為了保證各項減災 措施的實施,節制人類盲目地開發和非科學活動,懲治對減災工程和減災工作的破 壞行為,必需制定法規,以法減災。建立減災各個環節的法規,進行全民族減災法 制教育,建立減災立法的執行與監督機構,是需立即開展的工作,並應首先著手制 定中國的"減災法"和災害評估規范。只有通過有關法律、法規的頒布,才 能從根本 上建立起全國統一的防災體制,明確各級政府的職責,使人們在減災活動中,有法 可依,依法行事。建議成立國家一級的減災委及國家減災中心,全面領導、組織、 協調各個部門和區域的減災業務和科研工作,加速實現減輕自然災害的目標。

1.9 保險與基金 抗災、救災,安置災民,重建生產,需要大量的資金和人力物力。在中國目前經濟 尚不富裕的情況下,適當應用保險與基金的策略無疑是一條可行之路。這樣,就可 以動員全社會力量,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人力物力,投入到抗災、救災工作中去。 過去幾年的實踐證明,保險工作在重建災區,安置災民生活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大量保險款項的投入,極大地加速了災區的經濟重建。在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大潮 中,災害保險是將保險工作推向社會化、市場化的最佳方式。目前,中國的災害保 險業務尚處於摸索階段,但國內外已有的事實說明它是減輕自然災害的一項重要措 施。當前,我們需要擴大保險業務范圍, 保險災害區劃,使全社會都來協助減災、 救災。 基金是指政府和社會籌集的專門用於災後災民生活救濟的款項。中國目前尚未開展 這項工作,但國際經驗表明,專項救災基金的發放,對於災區重建,人民生活安置 所起的作用絕不亞於保險。因而,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家和社會團體及個人收 入的增加,適時增設抗災、救災基金是十分必要的。

1.10 規劃與指揮 減災工作應作為經濟建設的一項重要措施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保 持經濟的正向發展和減少負向效應是國民經濟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自然災害的發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減輕自然災害主要是在順乎自然 規律的前題下,發揮人類的作用,運用技術、經濟、法律、行政、教育等手段削弱、 消滅或迴避災害源;削弱、限制或輸導災害體;保護或轉移受災載體。這些目標的 實現,需要全社會協調行動,需要由某些行政部門進行管理。長期以來,減災系統 分散成多個方面,處於分散管理的狀態,既容易造成不同專業部門重建的浪費,又 不適應對減災綜合作用的認識和綜合減災的要求,因此為了有效地調動全社會力量 進行減災活動,中央及省市政府應建立健全減災組織,建立減輕自然災害的指揮決 策系統,加強災情聯防、聯抗工作。明確國家減災工作重點,中國減災工作的重點 應放在對國計民生有重大影響的多發性、突發性的特大災害上,應對人口稠密、經 濟發達,對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有重要影響的災害多發區重點加強組織工作。建 立減災綜合示範區,加強立法工作,促進國際減災交流合作,特別是環太平洋地區 的減災合作與交流。增加減災工程投入,特別應加強與減災有關的重大科研項目的 投入。

重大災害的預防和進入抗災、救災階段都要有一個統一協調強有力的指揮系統,它 也是單項和綜合減災預案的平時和災時的執行系統,其關鍵意義顯而易見,但由於 目前減災管理體制上的某些弱點,減災的指揮系統的組織方式和工作力度還急待研 究和加強。

二、同美、日兩國的減災系統的對比 美國和日本是世界上災害防治工作做得比較好的國家,早在上個世紀,美日兩國就 已開始針對本國的災害問題進行立法工作,同時不斷引進防災新技術,修建抗災工程,研 究災害機制。在此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適合各自國情的減災系統工程,使得美日兩國抵 抗自然災害的能力大幅度提高,減少了災害對經濟建設的負面效應。在許多方面,它們的 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圖2和圖3分別是美國和日本減災系統工程的示意圖。(略) 美國幅員遼闊,其國土面積同我國相近,主要災害為颶風、地震、洪水、乾旱等。 美國對災害的戰略主要是在於預防,並且下大力氣研究與災害有關的一系列基礎理論問題 和社會行為,如:災害預報、環境控制、災情救治、災後流行病防疫等等。 從圖2我們可以看出,美國的減災系統工程有如下幾個重要特點:

1)、 重視對災害的科學研究,特別是災害發生的動力學機制問題的研究;

2)、非常重視災害對自然環境的影響,將減災和環境保護結合起來;

3)、把人與自然災害之間的關系放在突出位置上,十分重視人的生命價值;

4)、從制度上、法律上把防災、減災作為聯邦政府及州政府的一項日常任務確定下 來,有十分明確的責任劃分;

5)、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災害網路,包括監測、預報、救災、通訊等等,當災情發生 時,各種服務系統自動進入救災狀態;

6)、聯邦及州政府對於救災、抗災都有 專門的財政預算撥款。 日本的減災系統有著其獨有的特點,由於日本國土狹小,經濟發達,因而災害的發 生對日本經濟的打擊要遠遠大於同等程度的災害對美、中這些大國的打擊,因此,各屆 日本政府均十分重視防災、減災工作。日本的主要災害是地震、雪災、洪水、 台風這幾大 災害,其次的還有火山災害、滑坡等等。以上這些因素從根本上決定了日本的減災系統工 程不同於美國和中國這樣幅員遼闊、災種繁多的國家的減災系統工程。總體上說,日本的 減災系統工程有以下幾個特點: 1)十分重視對災害的法制化管理 ; 2)重視主要災害的防治工作,並制訂專門的單項災害防治法規,以指導國民的救 災工作,如:大地震對策特別措施法、河川法等(程曉陶,1992); 3) 建立由政府首相任主席的中央防災委員會,指導和部署全國的減災工作; 4)對於同減災活動有關的各項計劃,如:災害科研、防災設施、救災行動、災情 監測等均有專門的國家預算予以特別支持; 5)特別重視防災通訊系統的建設,並將其作為一項單獨的減災工程加以建設,其 通訊網路從中央防災機構一直到居民區, 形成了一個可以及時通報災情,及時 進行救災工作的現代化防災通訊系統。 從美日兩國的減災系統工程中, 我們可以一些共同特點: 1)國家對減災工作有充足的專項財政保證; 2)重視災害基礎理論研究; 3)大力發展防災通訊網路; 4)利用法律、法規來管理減災工作,並在建設適合各自國家的減災管理部門; 5)有充足的救災物質儲備和十分發達的救災緊急行動計劃; 6)將減災活動同經濟發展,社會進步聯系在一起; 7)強調提高人民的防災意識。 三、對我國減災系統工程的分析和幾點建議 1、減災系統工程的動態運行及其分析 由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整個減災系統工程中,災害立法和國家強有力的統一領 導是系統的龍頭,沒有這個龍頭,就無法將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管理起來。此外,無論 是建立中央及各地方的減災管理機構、制訂減災國家預算,將目前分散的各單項減災系 統統一起來,還是促進災害保險、城市規劃等,以及提高人民的災情意識均需要以立法 為基礎。 根據我們對現有減災系統的分析,認為當前影響我國減災系統工程能否順利建立 和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是:1)災害立法;2)資金投入;3)通訊聯絡;4)中央管理機 構;5)災害科學研究。 2、幾點重要建議 (1)建立我國自己的減災法規體系,並依法建立防災、減災組織 從世界其他國家來看, 無不把災害立法作為推進減災工作順利發展的基礎。對於 經常發生的、對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破壞的重大災害,更是要制定專門的法律文件來 指導各團體及個人的減災防災措施。 就我國的情況來看,從1949年到1991年,我國已制訂了同防災、減災有關的法律、 法令近百件。特別是1978年以來,我國的災害立法工作開展較為順利,頒布了許多有關 災害的法律,如:《防震減災法》等近70 件,但尚無一個綜合性規范防災減災工作的全 面大法。作者認為,由於我國災害問題的復雜性,迫切需要制定全國性的減災方面的綜 合性法律,如災害基本法和災害救助法,並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使立法工作適應於我 國目前和未來的抗災減災工作需要。 《災害基本法》是規范各級政府、組織、團體及個人在減災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的 法律。它對災害管理的基本內容、基本原則、管理制度、管理組織及大政方針予以原則 性規定,其中最重要的是有關災害管理組織和災害防禦預算方面的內容。從長遠的觀點 來看,應該建立全國性的防災減災基金,由中央政府的相應專門機構來管理,以解決目 前我國普遍存在的減災資金不足的嚴重問題。 《災害救助法》是用於規范災後對災區開展救災工作的減災救助法案,其中應明確 根據分級負擔的原則規定中央、地方、社會團體及個人在減災救災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 確定減災資金的來源,根據災情的嚴重程度,按照不同的比例,來確定各級政府應承擔 的減災救災費用。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減災救災積極性,增強各級政府的災 害意識,減輕災害所帶來的損失,促進經濟的發展。 (2)加強政府對減災工作的投入和管理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方面的原因,我國的減災投入問題至今未能很好地解決,一方面 國家財政困難,拿不出更多的錢用於防災減災投入,另一方面, 由於投入不夠,每年災 害造成的損失越來越大,又影響了國家的財政稅收;另外,各地方政府等、靠、要思想嚴 重,減災投入意願較為薄弱。這種現狀使得災害造成的損失一年比一年大,在個別地方, 還變成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因而需要對當前的減災投入政策予以改變,適應現代災害 管理的需要,防災減災工作從根本上講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公益性事業,各級政府均應責 無旁貸地承擔起這項任務,各種抗災救災的資金投入均應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之下進行。 減災投資可分為二部分:一是主動性的災前投資,用於災害預防和研究,以及修建 各種抗災設施;二是被動性的減災投入,主要用於災後的救災與災民救濟,災區重建等 (孫玉科等,1992)。針對現在災害損失越來越大的情況,特別是1998年的大水災,我 們建議加大災前主動性投資的比例,包括對各種已建工程的維護和改善。 在減災投入政策方面,應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分級負擔的原則,採取小災由 地方各級政府承擔,大災巨災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擔(中央政府負擔大頭)的 原則,並將減災投資應列入各級政府財政預算中,隨著經濟的發展逐步增加其比重。 (3)建立現代化的減災通訊聯絡系統 從各國的減災系統運行情況來看,通訊問題處於一個十分突出的位置上。在我國, 情況同樣如此,在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通訊同幾乎所有的措施之間都有著聯系。從我國 歷次災害的救災工作經驗來看,通訊聯絡是通報災情、疏散群眾、請求支援的關鍵環節, 沒有一個健全的通訊信息保障,減災工作是無法順利進行的。 由於歷史的原因,我國的減災通訊系統歷來是一個薄弱環節,特別是縣鄉一級的通 訊系統有些還很落後。1996年雲南麗江地震中,由於通訊中斷,使得災區災情信息48小時 後才報告到北京,極大地延誤了救災工作的進行,同時造成部分災區所受損失也非常大。 如果有完善、暢通的災情預警和直至鄉村一級的災情通訊系統,救災及時,損失就會小得 多。 目前,我國的公共通訊網還不夠發達,加上有線電話網很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破壞, 這就需要各級政府下大力氣,增加通訊建設投入,特別是流動通訊系統的建設,確保災害 來臨時,通訊網路的暢通。 經過長期建設,我國一些與災害有關的部門和行業已經建立或正在建設信息通訊處 理系統,如地震信息系統、氣象信息系統等。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在現有各類通訊網路的基 礎上, 將各單項通訊網連接起來,一來能夠充分利用現有的設施和能力,二來這是建立 全國災害信息通訊網的一條捷徑,建成後,將大大提高我國災害應急快速反應能力。 參考文獻 略

G. 有關於地震的參考文獻嗎

國際地震動態

1986年12期
目 錄

1986年5—7月上海地震謠言事件概況及對策
A GENERAL ACCOUNT OF THE RUMOUR OCCURRING IN SHANGHAI DURING MAY-JULY OF 1986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IT 蘇公望 張君儀 李錦芳 王祖康
我國地震區劃工作回顧與展望
REVIEW AND PROSPECT OF SEISMIC ZONING WORK IN CHINA 鄢家全
我國地震地下水動態監測與研究工作展望
PROSPECT OF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ON THE BEHAVIOR OF UNDERGROUND WATER AND ITS RELATION WITH EARTHQUAKES IN CHINA 王鐵成
1986年4—6月的全球地震動態
DEVELOPMENTS IN GLOBAL SEISMICITY FOR APRIL—JUNE OF 1986 吳佳翼
一幢裝有滑動帶的住宅 靳君達
1626年北京地區特大災異綜合研究學術討論會概況
A BRIEF ACCOUNT OF THE SYMPOSIUM ON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CATASTROPHE IN BEIJING AREA IN 1626 徐好民
1985年度上半年全世界破壞性地震災害情況綜合匯編
A COMPREHENSIVE COMPILLATION OF DESTRUCTIVE EARTHQUAKE DISASTERS ALL OVER THE WORLD DURING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1985 李懷英 宋守全
《地震對策》專著已正式出版並向國內外公開發行
THE MONOGRAPH「EARTHQUAKE COUNTERMEASURES」FORMALLY PUBLISHED AND OPENLY DISTRIBUTED AT HOME AND ABROAD 商宏寬
《國外地震科技情報》1987年度繼續出版征訂 董泰
希臘大地震臨震前地電場的周期變化 邁耶 趙玉林
墨西哥地震的長周期波 竹內敬二 趙仕萬
高加索的地震活動性特徵與其地質構造的對比 雷姚鎮 孔多爾斯卡婭
預測地下風暴 靳君達 馬爾金
用空氣代替混凝土作為水壩抗震防護層 科雷洛夫 靳君達
測試核反應堆在地震中的安全性 索洛 卓秀榕 許萬通
「《國際地震動態》文集之三、之四、之五:國際震磁研究、國際地震學實驗研究、國際地震預報警報和地震對策研究」將分別出版並征訂發行 董泰
《中國地殼上地幔地球物理探測成果》一書即將出版 姚家榴
《災害學》雜志創刊 董泰
《自然災害及其對策研究》文集出版並征訂發行 董泰
零訊
《國際地震動態》榮獲國家科委頒發的全國科技情報系統科技情報成果獎

往期檢索

http://www.cnki.com.cn/Journal/A-A5-GJZT-1986.htm

H. 參考文獻

[1]樊傑.主體功能區戰略與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28(2): 193~206.

[2]樊傑,王亞飛,湯青,等.全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監測預警(2014版)學術思路與總體技術流程.地理科學.2015.35(1): 1~10.

[3]吳紹洪,趙艷,湯秋鴻,等.面向未來地球計劃的陸地表層格局研究.地理科學進展.2015.34(1): 10~17.

[4]Future Earth Interim Secretariat.Future Earth 2025 Vision.Pari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lliance for global sustainability.2014.

[5]Om,H.T.,Self-Organization,Transformity,and Information.Science.1988.242: 1132—1139.

[6]張子龍,陳興鵬,楊靜,等.甘肅省經濟增長與環境壓力關系動態變化的結構分解分析.應用生態學報.2010.21(2): 429~433.

[7]張雅潔,張傑,卞曉峰.基於RBF的安徽省資源環境壓力動態預警.中國農學通報.2015.31(1): 174~179.

[8]徐福留,趙珊珊,杜婷婷,等.區域經濟發展對生態環境壓力的定量評價.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4,14(4):30~36.

[9]Steinberger J.K.,Krausmann F.,Eisenmenger N.Global patterns of materials use: A socioeconomic and geophysical analysis.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 1148—1158.

[10]Wernick I.K.,Irwin F.H.,2005.Material flows accounts: a tool for making environmental policy.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Report,Washington DC,pp1—43.

[11]Ayres R.U.,Kneese A.V.Proction,consumption and external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3):282—297.

[12]Environment Agency Japan.Quality of the Environment in Japan 1992.Tokyo: Environment Agency Japan,1992.

[13]Schütz,H.,Bringezu,S.Major Material Flows in Germany.In: Fresenius Environmental Bulletin.1993.2(8),pp.443—448.

[14]Adriaanse A.,Bringezu S.,Hammond A.,et al.Resource flows: the material basis of instrial economies.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uppertal Institute,Netherlands Ministry of Housing,Spatial Planning,and Environment,Japan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Washington,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Report.1997.1—60.

[15]Matthews E.,Bringezu S.,Fischer-Kowalski M.,et al.The weight of nations: material outflows from instrial economies.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ashington.2000.1—123.

[16]Pedersen O.G.DMI and TMR for Denmark 1981,1990,1997.An assessment of the material requirements of the Danish economy.Statistics Denmark.2002.

[17]Mäenpää I.,Juutinen A.Materials flows in Finland.Resource use in a small open economy.Journal of Instrial Ecology.2001.5: 33—48.

[18]Hammer M.,Hubacek K.Material flow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material flow analysis of the Hungarian economy.IIASA Interim Report IR-02–057,Laxenburg,Austria.2003.

[19]DETR/ONS/WI.Total material resource flows of the United Kingdom.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Transport and the Regions of the UK,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of the UL,Wuppertal Institute.2001.

[20]Machado J.A.Material flow analysis in Brazil.Report to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DG XI,EU FP4 INCO-DEV project「Amazonia21」.2001.

[21]Rapera C.L.Southeast Asia in transition.The case of the Philippines 1981 to 2000: Part 1.SEARCA Publishing,Laguna.2004.

[22]Scasny M.,Kovanda J.,Hak T.Material flow accounts,balances and derived indicators for the Czech Republic ring the 1990s: result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methodological improvements.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5:41—57.

[23]de Marco O.,Lagioia G.,Mazzacane E.P.Materials flow analysis of the Italian economy.Instrial Ecology.2000.4(2): 55—70.

[24]Palm V.,Jonsson K.Materials flow accounting in Sweden material use for national consumption and for export.Journal of Instrial Ecology.2003.7(1): 81—92.

[25]陳效逑,喬立佳.中國經濟–環境系統的物質流分析.自然資源學報.2000.15(1): 17~23.

[26]EUROSTAT.Economy-wide material flow accounts and derived indicators(Edition 2000): A Methodological Guide.European Communities,Luxembourg.2001.1—92.

[27]Paul H.,Helmut R.Practical handbook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Washington,D C: Lewis Publishers.2004.1—318.

[28]OECD.Measuring material flows and resource proctivity: the accounting framework.Paris: OECD Publishing.2008.

[29]Moll S.,Bringezu S.,Schütz H.Resource use in European countries: An estimate of materials and waste streams in the Community,including imports and exports using the instrument of material flow analysis.Wuppertal Report No.1.2005.1—103.

[30]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esource efficiency: economics and outlook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Bangkok.2011.1—250.

[31]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Recent trends in material flows and resource proctivity inAsia and the Pacific 2013.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Bangkok.2013.1—29.

[32]Steinberger J.K.,Krausmann F.,Eisenmenger N.Global patterns of materials use: A socioeconomic and geophysical analysis.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 1148—1158.

[33]Neumann-Mahlkau,P.Anthropogenic material flow-A geologic factor.第30屆國際地質大會論文集(第2卷):地學與人類生存、環境、自然災害.北京:地質出版社.1999.63~67.

[34]Niu,W.,Harris,W.M.China: the forecast of its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996.47: 101—114.

[35]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 2020: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smart,sustainable and inclusive growth.Communication from the Commission COM(2010).European Commission ,Brussels.2010.1—34.

[36]尹科,王如松,姚亮,等.生態足跡核算方法及其應用研究進展.生態環境學報.2012.21(3): 584~589.

[37]Rees W.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Environment and Urbanization.1992.4(2): 121—130.

[38]Wackernagel M,Rees W.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re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Philadelphia,PA and Gabriola Island,B.C.,Canada: New Society Publishers.1996.1—160.

[39]W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concept.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3): 375—390.

[40]常志華,陸兆華,甘莉,等.生態足跡方法研究及應用展望.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6.(6): 49~51.

[41]林積泉,王伯鐸,馬俊傑,等.環境成本核算研究綜述.工業安全與環保.2006.32(5): 1~4.

[42]修瑞雪,吳鋼,曾曉安,等.綠色GDP核算指標的研究進展.生態學雜志.2007.26(7): 1107~1113.

[43]徐自華,陳秋波.綠色GDP核算研究與應用進展.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06.12(1): 49~54.

[44]The World Bank.Expanding the measure of wealth: indicators of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monographs series No.17.Washington ,D C.1997.1—110.

[45]雷明.綠色投入產出核算—理論與應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46]Holdren J.,Ehrlich P.Human population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American Scientist.1974.62: 282—292.

[47]Daily G.,Ehrlich P.Population,sustainability,and earth』s carrying capacity: A framework for estimating population sizes and lifestyles that could be sustained without undermining future generations.BioScience.1992.42(10):761—771.

[48]王永剛,王旭,孫長虹,等.IPAT及其擴展模型的應用研究進展.應用生態學報.2015.26(3): 949~957.

[49]黃初龍.東北地區農業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研究.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6.48~86.

[50]彭佳捷,周國華,肖國珍.基於物質流分析的長株潭生態包袱測算.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09.26(6): 7~12.

[51]Ewing B.,Reed A.,Rizk S.M.,et al.Calcula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national footprint accounts,2008 Edition.Oakland: Global Footprint Network.2008.1—17.

[52]Adriaanse A.,Bringezu S.,Hammond A.,et al.Resource flows: the material basis of instrial economies.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Wuppertal Institute,Netherlands Ministry of Housing,Spatial Planning,and Environment,Japan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Environmental Studies.Washington,DC.: 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Report.1997.1—60.

[53]Global Footprint Network.National footprint accounts,2015 Edition.2015.

[54]張亮.水資源:節流開源應對緊缺態勢.見:劉世錦主編,中國經濟增長十年展望.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497~517.

[55]謝高地,曹淑艷,魯春霞,等.中國生態資源承載力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1~374.

I. 災害學和自然災害學那個雜志好一些

災害學可定義為以災害及災害系統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學科,它是國家學科分類代碼GB/T13745—92中明確規定的。災害學研究災害的成因和時空分布規律尋求減輕災害損失的途徑。災害學涉及眾多的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是一門綜合性強並不斷擴展的科學,災害學是一大類學科的總稱,其學科體系應包括如下層次即(1)基礎理論災害學:它主要研究災害形成機理、規律、特點,也包括某些交叉學科如災害動力學、災害歷史學、巨災學、未來災害學等。也可按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做出劃分如自然科學類有災害物理學、災害化學、災害及救援醫學、災害地學、生態災害學、環境災害學、災害天文學、災害信息學等;社會科學類有災害社會學、災害心理學、災害倫理學、災害管理學、災害經濟學、災害戰略學、災害法學等。(2)應用災害學:它主要是在基礎理論災害學指導下,根據減災科技發展及教育要求發展起來的學科,主要有:防災學、災害預測學、災害評估學(安全風險學)、災害區劃學、減災工程學、減災設計學、減災系統工程、減災決策學、災害保險學等。(3)分類災害學,它主要按減災部門及區域做出劃分:其一,就自然災害類型分,國內權威部門將其歸納為七大類,如氣象災害學、海洋災害學、地質災害學、地震災害學、農林業災害學;生物災害學、天文災害學等。如氣象災害學又可進一步分成洪澇災害學、乾旱災害學、低溫災害學等;其二,根據災害所涉及的產業部門又可分為工業災害學、農業災害學、建築災害學、交通災害學、商業災害學、旅遊災害學、軍事災害學等;其三,根據災害的區域特徵又可歸納劃分:城市災害學、農村災害學、草原災害學、沙漠災害學、海洋災害學、山地災害學、森林災害學等。
跨學科研究越來越受到科學家和科學管理者的重視,災害學的初創絕不是—批學者們的主觀臆想,而是災害科學本質的必然反映。當今的災害科學走過一條從單學科到多學科合作,從多學科向跨學科發展的軌跡。事實上,現在國內外正開展的災害學研究包括自然與社會兩大方面,其基本研究內容是:(1)自然災害事件的性質特點;(2)自然災害事件發生的誘發因素及其成災機制;(3)原發自然災害與次生自然災害的關系;(4)自然災害事件規模和損害程度的評定(含減災措施實施實際效能的評定);(5)自然災害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等。
跨學科的災害學研究方法比較困難,因為它通常不具備資料齊全與可比性強的特點,所以總體講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統計、推理、不同學科的互補以及高新技術的模擬模擬等。常用的方法有(1)歷史災害分析方法;(2)相關因子的比較分析;(3)典型災例的實地調查分析;(4)計算機技術及網際網路的應用;(5)編制減災規劃及應急預案等。
災害學研究表明,災害防治比減輕災害有更高一層的目標和要求,需要較高的經濟投人,而且其效果通常有兩面性,所以,任何減災預案確定都要慎之又慎,至少要深入如下項目研究:(1)要有可靠的預報意見,使之形成立項依據;(2)自然災害防治的經濟投入一定要遠小於受保護區的經濟創造;(3)自然災害防治可分為三個不同層次水平上的目標即延遲災害發生時間、改變災害事件的規模和特性、制止災害的蔓延等;(4)特別要認真考慮災害對人類社會產生不利影響的問題等。總之,災害學研究就是要遵循災害成因→災害加劇過程→災害管理決策等思路展開,此外,災害學屬於開放系統,其學科完善有待更加深一步。

雜志《災害學》
編輯

《災害學》簡介
本雜志是全國最早綜合系統研究災害問題(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的科技期刊,1986年創刊。設有理論·思路與爭鳴、預測·防治與對策、實例·經驗與教訓、資料·信息與報道、雜談·未來與展望等欄目。

主要欄目
理論思路與爭鳴
預測防治與對策
災例經驗與教訓
資料信息與報道
雜談未來與展望

獲獎情況
國家「雙效」期刊
第一屆、二屆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
中國地震局第二屆科技期刊評比優秀獎

期刊信息
ISSN:1000-811X
CN:61-1097/P
地址:西安市邊家村水文巷4號
郵政編碼:710068

圖書《災害學》
編輯

基本信息
書名:災害學

定價: ¥39.00元 出版/發行時間: 2008-01-01
出版社: 煤炭工業出版社
作者: 李樹剛
ISBN: 9787502032326
版次: 1
開本: 16
頁數: 278

內容簡介
本書分析了全球災害概況及災害風險狀況,系統講述了災害的內涵及其基本屬性和分類特徵。闡述了地質災害、氣象災害、環境災害及人為災害的特徵、致災機理與相應的防災減災技術。介紹了災害風險的基本理論、主要內容、相關模型及災害應急管理與綜合減災方面的知識。
本書可作為安全工程、采礦工程、環境工程、地質工程等專業本科生學慣用書,也可作為安全技術及工程、防災減災技術等學科的研究生教學參考,還可作為工礦企事業單位從事安全工程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參考用書。

本書目錄
0 緒論
0.1 全球災情狀況
0.2 中國災害規律
0.2.1 中國百年自然災害特徵
0.2.2 中國百年人為災害特徵
0.3 災害基本概念及屬性分類
0.3.1 災害的基本概念
0.3.2 災害的基本屬性
0.3.3 災害的分類體系
0.3.4 災害分類
0.4 災害學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0.4.1 災害學的性質與特點
0.4.2 災害學研究的大科學體系及其內在結構
0.4.3 災害學宏觀層次研究
0.4.4 災害學的研究方法
思考題
1 地質災害
1.1 地質災害概述
1.1.1 地質災害的分類
1.1.2 地質災害對人類危害
1.2 地震災害
1.2.1 地震概述
1.2.2 基本名詞和概念
1.2.3 地震活動概況及地震分布
1.2.4 地震成因及概況
1.2.5 地震的預報
1.2.6 工程結構的抗震設防
1.2.7 地震的破壞作用
1.2.8 減輕地震災害的基本對策
1.2.9 地震應急活動
1.3 滑坡災害及其防治
1.3.1 滑坡災害及分級分類
1.3.2 滑坡要素與滑坡分級分類
1.3.3 滑坡的形成
1.3.4 滑坡的防治措施
1.3.5 滑坡的監測與預報
1.3.6 崩塌災害及防治
1.3.7 泥石流的災害及防治
1.3.8 中國的滑坡與泥石流
1.3.9 地面沉降及其防治
思考題
2 氣象災害及其他自然災害
2.1 大氣環流與氣象災害
2.1.1 決定大氣環流的基本因子
2.1.2 氣象災害
2.2 典型氣象災害分析
2.2.1 熱帶氣旋災害
2.2.2 乾旱災害
2.2.3 洪澇災害
2.2.4 龍卷風災害
2.3 海洋災害
2.3.1 風暴潮
2.3.2 海浪
2.3.3 海嘯
2.3.4 海冰
2.3.5 赤潮
2.4 森林火災
思考題
3 環境災害
3.1 環境災害概念及其基本屬性
3.1.1 環境災害概念
3.1.2 環境災害的自然屬性與社會屬性
3.1.3 環境災害與自然災害、人為災害的辯證關系
3.1.4 環境災害的分類體系
3.1.5 環境災害的基本特徵與原理
3.2 環境災害的成災機制
3.2.1 廣義人-機-環境系統
3.2.2 人為失誤——產生環境災害的根本動因
3.2.3 人-機-環境系統——環境災害的孕育環境
3.2.4 人-機-環境系統的演變規律
3.2.5 從熵與耗散結構角度探討環境災害成災機制
3.2.6 環境災害的混沌成災機制
3.2.7 環境災害的物能異常聚散與突變成災機制
3.3 大氣污染及防治
3.3.1 大氣污染及污染源
3.3.2 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3.3.3 大氣質量控制標准
3.3.4 影響大氣污染的氣象因素
3.3.5 大氣污染防治
3.3.6 大氣污染導致典型災害
3.4 水體污染及其防治
3.4.1 水體污染及其污染源
3.4.2 水污染物質的類型及其污染指標
3.4.3 水污染防治方法
3.4.4 水體富營養化
3.5 其他環境災害
3.5.1 垃圾災害
3.5.2 核輻射災害
思考題
4 人為災害
4.1 人為災害及其危害
4.1.1 基本概述
4.1.2 人為災害的危害
4.1.3 人為災害特徵
4.1.4 人為災害的成因
4.2 城市火災及其防治
4.2.1 火災的危害及特點
4.2.2 火災的分類
4.2.3 建築火災的燃燒特性
4.2.4 特殊危險建築物的防火
4.2.5 城市火災消防
4.3 城市爆炸災害及其預防
4.3.1 爆炸基本概念
4.3.2 可燃氣體、可燃液體蒸氣的爆炸及預防
4.3.3 粉塵爆炸及其預防
4.4 城市環境雜訊控制
4.4.1 環境雜訊源
4.4.2 雜訊的危害及允許標准
4.4.3 城市環境雜訊的控制
思考題
5 災害風險分析及其評估
5.1 災害風險管理的基本理論
5.1.1 災害風險管理的基本概念
5.1.2 災害風險的類型
5.1.3 災害風險管理的內容
5.2 災害風險分析的基本內容
5.2.1 風險分析的主要內容
5.2.2 風險分析的一般程序
5.2.3 災害風險的分析要素
5.2.4 災害風險分析的基本原理
5.3 風險識別
5.4 風險估計與評價
5.4.1 風險估計的概率分析法
5.4.2 風險評價的主要方法
5.4.3 風險評價指標
5.5 風險決策
5.6 減災決策
5.6.1 減災決策的特點
5.6.2 減災決策的過程
5.6.3 減災決策方法
5.7 災害模型示例
思考題
6 災害應急與管理
6.1 災害應急管理的由來和演化
6.1.1 災害管理與緊急事務管理的含義
6.1.2 災害應急管理的由來
6.1.3 災害應急管理的演化
6.1.4 國內外應急災害管理的現狀
6.2 城市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
6.2.1 編制城市災害應急預案的要求
6.2.2 應急救援預案的類型
6.2.3 應急救援預案的分級
6.2.4 應急救援預案的基本要素
6.2.5 應急預案的組成
6.2.6 城市中需要編制應急預案的單位和場所
6.2.7 城市災害應急預案的編制流程
6.2.8 城市災害應急預案的內容
6.3 全球綜合減災
6.3.1 全球綜合減災關鍵問題
6.3.2 認知現代災害不可忽略非傳統安全
6.3.3 現代災害研究要樹立憂患意識
6.3.4 災害風險與保險機制研究很必要
6.3.5 城市綜合減災能力培養
6.4 城市災害的監測與預警體系
6.4.1 人類科學管理災害的必然途徑
6.4.2 我國城市災害預警體系的建立
6.4.3 城市災害信息管理與災情報告機制
思考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