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素材參考 » 十二五規劃參考文獻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十二五規劃參考文獻

發布時間: 2021-03-15 11:58:34

❶ 論文中想要引用《十三五規劃》里的內容,請問參考文獻怎麼寫 格式要正確的!

寫十三五規劃的發布文件「號年份」,例:
1,如是地方縣、省的十三五規劃,就用省、或縣文號、和十三五規劃名稱,
2,如是中央的,則可用中央的發布文號和名稱即可
3,也可以按照之前經驗或要求格式寫。可以查閱某刊物的過期刊物參照,也可查閱參照你的學長論文格式
4,不同的學校有不同要求,不同刊物也有不同習慣。

❷ 求十二五規劃的參考文獻 謝謝

《學習「十二五」規劃剛要的體會(大學生形勢與政策論文)》.
中國新聞報《「十二五」規劃深談》
「十二五」規劃綱要
《「十二五」民生發展對策:以遼寧為例》

❸ 有關十二五規劃的論文1500字

「『十一五』時期是我國發展史上極不平凡的五年。」這是剛剛勝利閉幕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重要判斷。「十一五」取得的輝煌成就,充分證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強大力量,充分表明了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極端重要性,充分表明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極端重要性。這一切,必將極大地激發全國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極大地增強全國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自覺性和堅定性。
五中全會已把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寫入制定「十二五」規劃的指導思想,把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全面落實人才發展規劃作為「十二五」規劃建議的重要內容。專管全國人才工作的中組部部長李源潮也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第二十九次會議上指出,抓住和用好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必須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充分發揮人才第一資源作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
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社會各個方面在思想認識上,還沒有跟上畢業生將成為城鎮新增勞動力的主要成分的現實,缺乏對高校畢業生即將成為社會就業主要矛盾的思想認識和心理准備。二是在政府促進就業政策安排上存在缺位。例如,在中央政府每年投入的上百億元就業工作經費中,長期沒有安排用於促進畢業生就業的專項經費;出台的鼓勵畢業生創業的政策與再就業的創業優惠基本相似,不能滿足和適應畢業生創業的需要等。三是社會、經濟發展轉型的階段性滯後與畢業生高速增長的階段性不匹配,以及以「創業教育」為核心的教育理念變革的滯後,增加了就業崗位與畢業生需求之間的錯位。四是勞動力管理、社會保障體系和戶籍制度改革沒有到位,分割的勞動力市場的體制和機制性障礙,嚴重影響高校畢業生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和就業。五是教育費用分擔機制設計上存在缺失,政府對公共事業的財政投入不足。例如,高職、二級學院的高收費與學生畢業後低回報的矛盾,違背了高投入、高回報的普遍認知和經濟規律,造成就業慾望與社會崗位需求的錯位,促使有業不就狀況的增加。
面對這些問題,首先,社會各個方面要加強對高校畢業生即將成為社會就業的主要矛盾的認識,增強對就業形勢變化的心理承受的准備,形成良好的社會主流輿論環境。政府要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為重要目標,加快社會、經濟轉型改革的步伐,完善促進創業的環境,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其次,堅持高校畢業生就業改革的方向,完善和發揮政府主導畢業生就業改革的市場配置勞動力資源的環境和效益;完善國家的公共事業財政政策,調整教育費用分擔比例;調整政府促進就業的工作重心,建立適應高校畢業生成為社會新增就業崗位主要競爭者的就業政策體系、就業服務的組織構架;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經費方面要有保障和傾斜性的安排。第三,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規范就業,防範畢業生大量出現體制外就業。制定促進各種所有制單位吸納高校畢業生的相應優惠政策;加強勞動執法,維護高校畢業生的合法權益,保障他們在體制內就業。如果大量的高校畢業生在體制外就業,失去了社會保障,很容易成為邊緣人群,必然增加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影響和諧社會的建立。
因此,促進大學生就業需要尋求四個突破:
第一,大學生就業應在就業觀念上求突破。一是大學畢業生要明確就業的目的。二是倡導先就業再擇業的理念。大學生要擺正心態,正確地認識自己和就業環境,消除盲目性,珍惜每一次就業機會。考研的學生也要處理好考研與就業的關系,不要輕易錯過難得的就業機會。
第二,大學生就業應在技能單一型向復合型轉變上求突破。一是要建立完善的 「預備就業」機制。 「預備就業」是大學生在 「學校待業」與正式 「上崗就業」之間,學生根據企業工種需求再學另一種職業技能的過渡階段。在校學習有餘力的大學生,也應多學一門應用技能,以增加就業機會。二是要在高等職業院校全面實施和完善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 「雙證書」制度。
第三,大學生就業應在打工型向創業致富型就業方式轉變中求突破。引導大學生積極參加政府提供的免費創業培訓,結合自己所學知識來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由 「找飯碗」向「造飯碗」模式轉變,以創業促就業,通過成功創業吸納更多的大學生就業,掀起創業致富的熱潮。
第四,大學生就業應在人才資源充分利用上求突破。一是高校應建立人才庫,對最優秀的人才向企業等用人單位輸送,進行重點培養。二是企業和學校實行聯合辦學,為企業培養和造就適用人才。三是利用並進一步完善現有就業扶持政策,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到城鄉基層就業,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鼓勵骨幹企業和科研項目單位吸納更多的大學生。四是通過與更多的國家的合作,拓寬大學生出國深造和工作的渠道,讓越來越多的學子在全球范圍內擇業。

❹ 十二五規劃參考文獻

民不聊生,物價暴漲,道德淪亡,環境惡化等等!

❺ 規劃屬於哪一種類型的參考文獻例如十二五規劃

比如十三五就這么寫,
[1] 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6-03/17/content_5054992.htm

❻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二五規劃全文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全文)
目 錄
第一篇 轉變方式 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第一章 發展環境
第二章 指導思想
第三章 主要目標
第四章 政策導向
第二篇 強農惠農 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第五章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第六章 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第七章 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第八章 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
第三篇 轉型升級 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
第九章 改造提升製造業
第十章 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第十一章 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
第十二章 構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第十三章 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十四章 推進海洋經濟發展
第四篇 營造環境 推動服務業大發展
第十五章 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
第十六章 大力發展生活性服務業
第十七章 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環境
第五篇 優化格局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和城鎮化健康發展
第十八章 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
第十九章 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
第二十章 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
第六篇 綠色發展 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第二十一章 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
第二十二章 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
第二十三章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第二十四章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第二十五章 促進生態保護和修復
第二十六章 加強水利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第七篇 創新驅動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
第二十七章 增強科技創新能力
第二十八章 加快教育改革發展
第二十九章 造就宏大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第八篇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第三十章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第三十一章 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第三十二章 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
第三十三章 健全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
第三十四章 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
第三十五章 提高住房保障水平
第三十六章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
第九篇 標本兼治 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
第三十七章 創新社會管理體制
第三十八章 強化城鄉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
第三十九章 加強社會組織建設
第四十章 完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
第四十一章 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
第十篇 傳承創新 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第四十二章 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
第四十三章 推進文化創新
第四十四章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第十一篇 改革攻堅 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第四十五章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第四十六章 推進行政體制改革
第四十七章 加快財稅體制改革
第四十八章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第四十九章 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
第十二篇 互利共贏 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第五十章 完善區域開放格局
第五十一章 優化對外貿易結構
第五十二章 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
第五十三章 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和區域合作
第十三篇 發展民主 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第五十四章 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第五十五章 全面推進法制建設
第五十六章 加強反腐倡廉建設
第十四篇 深化合作 建設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第五十七章 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
第五十八章 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大業
第十五篇 軍民融合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五十九章 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
第六十章 推進軍民融合式發展
第十六篇 強化實施 實現宏偉發展藍圖
第六十一章 完善規劃實施和評估機制
第六十二章 加強規劃協調管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2011-2015年)規劃綱要,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編制,主要闡明國家戰略意圖,明確政府工作重點,引導市場主體行為,是未來五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宏偉藍圖,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行動綱領,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

【由於規劃全文太多,這里僅發布了《十二五規劃》目錄,網路知道回答有字數限制,請通過此鏈接查看全文:http://www.gov.cn/2011lh/content_1825838_2.htm】

❼ 國家十二五規劃全文

輸入「十二五規劃全文」網路即可。實在粘貼不下。 http://ke..com/view/2192926.htm

❽ 請問碩士畢業論文中參考文獻有政府工作報告,例如各個部門的十二五規劃綱要,這樣的文獻格式如何寫

報告用字母抄R來代表。

參考文獻類襲型及文獻類型,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以單字母方式標識:

專著M ; 報紙N ;期刊J ;專利文獻P;匯編G ;古籍O;技術標准S ;

學位論文D ;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 ;檢索工具W;檔案B ;錄音帶A ;

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

樂譜I; 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 ;幻燈片Z;微縮平片F;其他E。

例如:[4]馮西橋. 核反應堆壓力管道和壓力容器的LBB分析[R]. 北京: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1997.

(8)十二五規劃參考文獻擴展閱讀:

在學術論文後一般應列出參考文獻(表),其目的有三,即:

為了能反映出真實的科學依據;

為了體現嚴肅的科學態度,分清是自己的觀點或成果還是別人的觀點或成果;

為了對前人的科學成果表示尊重,同時也是為了指明引用資料出處,便於檢索。

畢業論文的撰寫應本著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處,均應按論文中所出現的先後次序列於參考文獻中,並且只列出正文中以標注形式引用或參考的有關著作和論文,參考文獻應按正文中出現的順序列出直接引用的主要參考文獻。

❾ 論文中引用國家十二五規劃,文章後面的參考文獻格式應該怎麼寫

新華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http://www.china.com.cn/,2011-03-16.
把上面的粘貼就行了,作為網上引用的文獻ok

❿ 十二五規劃綱要論文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近40年來,每年由氣象、海洋、洪澇、地震、地質、農業、林業等七大類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災死亡數萬人。此外,經濟發展,人口增長和生態惡化,尤其是災害高風險區內人口、資產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災害的發生頻率、影響范圍與危害程度均在增長,成為一些地區長期難以擺脫貧困的重要制約因素。
17.2中國自然災害的多發性與嚴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環境決定的,並與社會、經濟發展狀況密切相關。中國大陸東瀕太平洋,面臨世界上最大的台風源,西部為世界地勢最高的青藏高原,陸海大氣系統相互作用,關系復雜,天氣形勢異常多變,各種氣象與海洋災害時有發生;中國地勢西高東低,降雨時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圍的洪、澇、旱災害;中國位於環太平洋與歐亞兩大地震帶之間,地殼活動劇烈,是世界上大陸地震最多和地質災害嚴重的地區;中國約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數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農業產值分布在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和地震災害都十分嚴重的沿海及東部平原丘陵地區,所以災害的損失程度較大;中國具有多種病、蟲、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條件,隨著近期氣候溫暖化與環境污染加重,生物災害亦相當嚴重。另外,近代大規模的開發活動,更加重了各種災害的風險度。
17.3中國人民在長期與自然災害的斗爭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制定了「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防救結合」等一系列方針政策。50年代初,組織了大規模的江河治理,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規模的防洪、防潮、排澇、灌溉工程體系,使常遇洪、澇、旱災得到初步控制。70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後,加強了地震災害監測、預防的組織領導。80年代以來注重了建立健全有關防災減災的法律、規劃及對自然災害的管理工作。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中國已初步建立了防禦各種自然災害的工作體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學科基本配套、門類比較齊全的科技隊伍。監測主要自然災害的台網已初具規模,取得了大批有科研價值的觀測資料。對主要自然災害的形成、發展規律有了一些認識,積累了一定的預測、預報經驗,並取得了一批有價值的科技成果,其中一些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對一些重大自然災害作出了較成功的預測、預報。各項防災工程的設計施工技術有了一定進步。這些都是今後加強防災減災工作,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礎。
17.490年代為國際減災十年。從基本國情出發,中國既難以象一些人口密度低的國家那樣採取嚴厲限制向災害高風險區發展的策略,也無力在短期內大幅度增加投資來降低災害的風險度。針對中國自然災害的基本特點與保障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加強防災減災工作的總目標是:
(a)建立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綜合運用工程技術與法律、行政、經濟、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減災能力,為社會安定與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b)加強災害科學的研究,提高對各種自然災害孕育、發生、發展、演變及時空分布規律的認識,促進現代化技術在防災體系建設中的應用,因地制宜實施減災對策和協調災害對發展的約束;
(c)在重大災害發生的情況下,努力減輕自然災害的損失,防止災情擴展,避免因不合理的開發行為導致的災難性後果,保護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條件,增強全社會承受自然災害的能力。
17.5本章以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最大的自然災害--洪水、乾旱以及其他災害,如地震、台風、風暴潮、滑坡、泥石流及病、蟲、鼠等生物災害的防治為主要論述對象,並涉及減少由人類活動導致災害風險加重的問題。對於以人為因素為主的環境公害、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的人為破壞等問題,分別在其他有關章節中予以論述。
17.6本章設3個方案領域
A.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管理水平;
B.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減輕自然災害損失;
C.減少人為因素誘發、加重的自然災害。
方案領域
A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管理水平
行動依據
17.7災害管理是政府、有關單位與社會集團為防災、減災所進行的一系列立法、規劃、組織、協調、干預和工程技術活動的總和,貫穿防災活動的全過程,是社會減災行動系統的中樞。
17.8自然災害的發生,一般具備災害源、災害載體和受災體三個條件,包含自然與人為兩方面因素。自然災害的可管理性,體現在通過科學地規劃與協調人類的活動,在順乎自然規律的前提下,發揮人類的積極作用,有可能消除、削弱或迴避災害源,調節、控制或疏導災害載體,保護、轉移受災體或提高受災體的承災能力,減少人為因素誘發的災害源,達到減輕自然災害損失的目的。
17.9災害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賴於災害管理體制的健全。中國現有的防災減災體系是在經濟不發達、技術起點低的困難條件下形成的。與發達國家相比,對自然災害的綜合管理水平有較大差距,災害管理法制尚不健全,國家尚缺乏防災的總體規劃,災害管理體系與制度建設,以及協調運作機制均有必要加強。
目標
17.10本方案領域的目標為:
(a)健全災害管理的法律、制度、規范及規劃,提高其科學性、權威性與可行性;
(b)增強災害管理的協調、監督、獎懲、教育機制,推動災害管理體制的完善;
(c)促進災害管理方式由部門、區域、環節、學科相分離的封閉式的單項管理向綜合、系統、協調式的管理方向發展;
(d)提高社會發展與減災防災要求相協調的能力。
行動
17.11加強災害管理法制建設和健全減災規劃管理制度:
(a)制定綜合的災害管理基本法,洪水、地震等重大災害的災害管理法,部分配套法規,加強地方減災立法等,同時加強執法隊伍建設;
(b)制定國家的減災總體規劃,並將其納入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之中,使經濟建設與減災工作協調進行;
(c)在國家減災總體規劃的指導下,自上而下制定各有關部門、各級政府的切實可行的減災規劃,對已有的減災規劃重新審議,補充、提高、完善;
(d)制定各級政府重大自然災害的應急行動計劃,用於指導政府、有關部門、廠礦企業及居民在重大災害發生後作出緊急反應,協調行動,減輕災害損失。
17.12進一步加強災害管理的組織機構建設。中國在長期的減災實踐中形成了由政府內災害管理職能部門、輔助救災部門、救災決策指揮機構和臨時性協調機構所構成的災害管理組織體系。在重大災害發生的地區,各級政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各有關部門分工協作,接受救災決策指揮機構的領導,實行崗位責任制。從災害綜合管理的角度看,機構組織建設有待加強的主要方面有:
(a)增強協調機構的職能:政府部門臨時性協調機構下設常務性行政辦事機構、可以依託的災害信息管理機構和從事宏觀災害管理研究的專家組織;對負責統籌規劃大江大河防洪安全建設與流域綜合治理的流域管理機構,以立法的形式明確其管理許可權和保障這些權力實施的各種措施,加強中央政府對流域管理機構的支持和管理上的直接參與,協調解決流域治理中地方行政區域間的沖突;
(b)健全政府管理部門的執法和監督職能;
(c)制定提高行政領導災害管理水平的培訓計劃,形成制度,長期實施;
(d)健全災害調查、評估與統計的組織管理體系;
17.13加強和深入開展自然災害管理的科學研究,主要活動有:
(a)開展全國自然災害的風險分析,包括風險辯識、風險估算、風險評價三個部分;目前,急需開展重要經濟開發區的自然災害風險綜合分析和城市重大自然災害的風險分析。合理確定城市災害防禦標准,科學制定防災方案,優化防災體系建設的實施順序;
(b)深入開展自然災害綜合區劃的研究:根據災害種類的空間分布、影響范圍、影響程度及風險度,結合考慮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上的差異而進行區劃,制定區域性的減災對策與實施政策,組織協調行政區之間的減災活動,對土地利用模式與經濟發展布局作出合理調整;
(c)加強自然災害損失調查與評估的研究,制定自然災害評估方法和標准。
17.14加強自然災害信息處理技術研究與信息管理:
(a)籌建「國家災害信息管理中心」,加強區域、部門之間災害信息的交流與管理;
(b)在「國家災害信息管理中心」、有關部門、地區、科研單位或大學有計劃地建立不同層次的若干個自然災害資料庫;
(c)以年鑒或其他適當形式匯編中國自然災害統計資料,有關防災減災的法制建設、科技研究、對策實施等的年度進展情況,公開發行。
17.15加強國際和區域合作與協調:
(a)加強學術交流,組織不同層次的災害管理講習班或研討會;組織力量系統翻譯、整理、研究各國有關災害管理的文獻,從中吸收有益的經驗;組織必要的出國考察;
(b)災害管理法規中有關海洋、大氣、跨國河流等部分要與國際社會通行慣例相協調;
(c)增強與國際有關自然災害管理組織的信息交流與交往。
B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減輕自然災害損失
行動依據
17.17防災減災體系是人類社會為了消除或減輕自然災害對生命財產的威脅,增強抗禦、承受災害的能力,災後盡快恢復生產生活秩序而建立的災害管理、防禦、救援等組織體系與防災工程、技術設施體系,包括災害研究、監測、災害信息處理、災害預報、預警、防災、抗災、救災、災後援建等系統,是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所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體系。
17.1880年代以來,中國不僅自然災害總損失在增加,受災面積也在增加,反映了防災體系已與社會經濟發展需要不相適應,必須大力加強災害綜合防禦體系的建設。
目標
17.19本方案領域的目標為:
(a)建立與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災害綜合防禦體系,提高社會防災抗災總體能力;
(b)加強災害科學與防災減災技術的研究,提高防災減災體系的現代化水平;
(c)提高受災地區的恢復重建速度,盡快消除災害的不利影響。
行動
17.20加強大型防災抗災骨幹工程的統籌規劃與建設管理。同時解決重建設、輕管理、輕配套、已建工程老化失修和關鍵時刻無力發揮作用等問題。以立法形式確定中央、地方與社會集團在防災工程建設上的投資分攤比例,對工程進行減災效益評價和環境影響評價,力求防災工程產生多目標的綜合效益。
17.21開展城市綜合防災規劃與減災綜合對策的研究。針對不同災種,不同城市發展的特點,制定協調各部門聯合防災減災行動的規劃,制定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性減災對策。
17.22建立城市和地區性的減災綜合實驗區,探索在災害測、報、防、抗、救、援等方面的總體經驗和技術,積極推廣有效的減災防災技術。
17.23開展減災政策的研究。目前急需研究的問題有:
(a)實行災害保險的政策研究;
(b)建立減災基金制度的政策研究;
(c)分滯洪區應用後的補償政策研究等。
17.24開展對各種自然災害觀測和監測技術的研究,逐步建立災害監測系統。重點是:
(a)地震觀測與實驗設備的研究;
(b)災害性天氣、氣候和洪水監測系統的研究;
(c)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動態監測技術的研究;
(d)海洋災害監測數據實時收集系統的研究;
(e)大氣監測數據處理自動化技術的研究等。
17.25各種主要自然災害的發生規律與預測、預報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如:
(a)災害性天氣和氣候的數值預報方法;
(b)地震預測、預報的新理論與新方法;
(c)海洋災害預報、預警系統;
(d)農作物和森林病蟲害動態模擬技術和數值預報方法;
(e)中國地質災害發育趨勢的預測研究;
(f)多沙游盪型寬淺槽河流洪水演進預報模型的研究等。
17.26防災、抗災、救災方法和技術的研究與應用,如:
(a)防災對策最佳組合方案的研究;
(b)防災工程體系災時優化調度方案;
(c)居民避難系統的優化設計;
(d)城市重點生命線工程的防災保護與應急措施;
(e)救災快速反應系統裝備技術現代化;
(f)災區大批死、傷、病人緊急處置、疫情控制、災民飲食飲水清潔處理等醫療衛生技術等。
17.27加強信息處理系統的建設:
(a)大力改善通訊系統;
(b)進一步發展海洋災害警報傳播分發系統,保障漁民和其他海上活動的安全;
(c)促進遙感等高技術在災情監測與損失評估中的應用。
17.28建立綜合防治重大自然災害的示範工程項目,如:
(a)淮河、太湖流域水利工程;
(b)海南防颱風工程;
(c)四川省滑坡、泥石流治理工程;
(d)山東省萊州灣海水侵染治理工程等。
17.29在防災減災體系的建設中,應大力加強與國際社會的交流與合作,如:
(a)在災害監測、信息處理、預警、預報、通訊聯絡等系統的建設中,引進國外的先進設備和技術,並對使用人員進行培訓;
(b)綜合防治重大自然災害的示範工程項目的國際合作,如引進先進的技術設備,向國內外公開招標等;
(c)發展西太平洋沿岸國家區域海洋災害聯合警報業務,充分利用中國海洋災害預警系統的資源和中國的地域優勢,加強區域合作,逐步形成統一的業務系統;
(d)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後,爭取國際社會的救援,以幫助災區人民盡快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e)開展雙邊或多邊的國際合作研究。
C減少人為因素誘發、加重的自然災害
行動依據
17.30現代社會中自然災害不斷加重的趨勢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密切相關。森林減少與土地資源的過度開墾是加重水土流失及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災害,加速河道、湖泊的淤積和導致調蓄洪水的能力降低以及洪旱災害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地下水資源的過量開采,導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標准降低、內澇加重等一系列問題。
17.31災害高風險區人口、資產密度的提高,是災害損失增加的重要原因。然而,災害高風險區的開發在中國是不可迴避的。經濟發展既可能加重災害威脅,又增加了防災抗災的能力,因此探討發展規模、發展方式與防災減災保護措施的相互協調是最重要的。
目標
17.32減少人為因素誘發、加重自然災害。具體目標如下:
(a)預測人類活動及其造成的環境破壞的變化趨勢,研究未來自然災害的演變特徵及防禦對策;
(b)通過調整人類活動方式或減緩人類活動強度,減少未來自然災害可能發生的頻率,減輕自然災害的危害。
行動
17.33加強區域規劃和開發建設項目的災害影響評價。評價內容包括:
(a)開發建設項目是否對其周圍環境引發災害性後果;
(b)項目實施區域周圍的環境是否對開發建設項目有潛在的災害影響;
(c)重大工程設施設計標准、抗災能力與保護措施的是否經濟合理。
17.34加強執法機構的建設。對破壞森林、草原、土地、礦山、海洋資源和破壞災害監測、通訊、防災設施等違法行為給予堅決打擊與糾正,克服有法不依的現象。
17.35研究人類活動及其造成的環境破壞與各種自然災害的相關關系:
(a)圍湖造田與洪、澇、旱災害的相關關系;
(b)毀林開荒、開墾草原與山地災害、水旱災害、風沙災害的相關關系;
(c)地下水超采與各種自然災害的相關關系;
(d)大型工程建設與各種自然災害的相關關系。
17.36研究人為因素引起的未來自然災害的演變特徵及防禦對策:
(a)城市空間立體開發引起的地震、火、水、風、地面沉降等各種災害的演變特徵及防禦對策;
(b)大量施用農葯引起的農業病蟲害災害的演變特徵及防禦對策;
(c)礦產開發引發的自然災害。
17.37探討通過調整人類活動方式或減緩人類活動強度,減少未來自然災害發生頻率的可能性和減輕其危害的途徑。
17.38加強與世界各國的交流與合作,認真汲取世界的經驗和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