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嵇康的經典素材
我不喜歡余秋雨……但是我喜歡嵇康……8過這篇文章寫的倒是還不錯
遙遠的絕響
余秋雨
對於那個時代、那些人物,我一直不敢動筆。
豈止不敢動筆,我甚至不敢逼視,不敢諦聽。有時,我懷疑他們是否真的存在過。我曾暗自判斷,倘若他們真的存在過,也不能代表中國。但當我每次面對世界文明史上那些讓我們汗顏的篇章時,卻總想把有關他們的那些故事告訴異邦朋友。因此也惟有這些故事能代表中國。能代表中國卻又在中國顯得奇罕和落寞,這是他們的毛病還是中國的毛病?我不知道。
魏晉,是一個無序和黑暗的「後英雄時期」。文化名人的成批被殺,連後代史冊的筆調也平靜得如古井靜水。但有一些人從中回過神來,重新思考哲學、歷史以及生命的存在方式。他們橫下心來伸出雙手,要以生命的名義索回一點自主和自由。於是,一種獨特的人生風范,便從黑暗、混亂、血腥的擠壓中飄然而出。
阮籍喜歡一個人駕著木車游盪,木車上載著酒,沒有方向地向前行駛。路走到了盡頭。真的沒路了?他啞著嗓子自問,眼淚已奪眶而出。終於,聲聲抽泣變成了號啕大哭,哭夠了,持韁驅車向後轉,另外找路。另外那條路走著走著也到盡頭了,他又大哭。走一路哭一路,荒草野地間誰也沒有聽見,他只哭給自己聽。哭罷,一種沉鬱的氣流湧向喉頭,長長一吐,音調渾厚悠揚,收在唇齒間,變成一種口哨聲飄灑在山風暮靄之間。這口哨聲並不尖利,而是婉轉而高亢。這種歌吟方式,稱之為「嘯」。
對阮籍來說,更重要的一座山是蘇門山。蘇門山有一位有名的隱士蘇門先生孫登隱居其間。阮籍上山之後,蹲在孫登面前,詢問他一系列重大的歷史問題和哲學問題,但孫登好像什麼也沒有聽見,一聲不吭,甚至連眼珠也不轉一轉。
阮籍傻傻地看著泥塑木雕般的孫登,突然領悟到自己的重大問題是多麼沒有意思。那就快速斬斷吧,能與眼前這位大師交流的或許是另外一個語匯系統?好像被一種神奇的力量摧動著,他緩緩地嘯了起來。嘯完一段,再看孫登,孫登竟笑眯眯地注釋著他,說:「再來一遍。」阮籍一聽,連忙站起身來,對著群山雲天,嘯了好久。嘯完回身,孫登又已平靜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與這位大師的一次交流,此行沒有白來。
阮籍下山了,有點高興又有點茫然。但剛走到半山腰,一種奇跡發生了。如天樂開奏,如梵琴撥響,如百鳳齊鳴,一種難以想像的音樂突然充溢於山野林谷之間。阮籍震驚片刻後立即領悟了,這是孫登大師的嘯聲,如此輝煌和聖潔,把自己的嘯不知比到哪裡去了。但孫登大師顯然不是要與他爭勝,而是在回答他的全部歷史問題和哲學問題。阮籍仰頭聆聽,直到嘯聲結束。然後急步回家,寫下了一篇《大人先生傳》。
他從孫登身上,知道了什麼叫做「大人」。他在文章中說,「大人」是一種與造物同體、與天地並生、逍遙浮世、與道俱成的存在,相比之下,天下那些束身修行、足履繩墨的君子是多麼可笑。
對於歷代中國人來說,垂涎官場、躲避官場、整治官場、對抗官場,這些都能理解,而阮籍給予官場的卻是一種游戲般的灑脫。司馬昭想與他聯姻,每次到他家說親他都醉著,整整兩個月都是如此,聯姻的想法也就告吹。
他曾提出願意擔任軍職,並明確要擔任北軍的步兵校尉。但是,他要求擔任這一職務的唯一原因是步兵校尉兵營的廚師特別善於釀酒,而且打聽到還有三百斛酒存在倉庫里。到任後,除了喝酒,一件事也沒有管過。在中國古代,官員貪杯的多得很,貪杯誤事的也多得很,但像阮籍這樣堂而皇之純粹是為倉庫里的那幾斛酒來做官的,實在絕無僅有。把金印作為敲門磚隨手一敲,敲開的卻是一個芳香濃郁的酒窖,所謂「魏晉風度」也就從這里飄散出來了。
除了對待官場的態度外,阮籍更讓人感到怪異的,是他對於禮教的輕慢。隔壁酒坊里的小媳婦長得很漂亮,阮籍經常去喝酒,喝醉了就在人家腳邊睡著了,他不避嫌,小媳婦的丈夫也不懷疑。
特別讓我感動的一件事是:一位兵家女孩,極有才華又非常美麗,不幸還沒有出嫁就死了。阮籍根本不認識這家的任何人,也不認識這個女孩,聽到消息後卻莽撞趕去弔唁,在靈堂里大哭一場,把滿心的哀悼傾訴完了才離開。
阮籍不會裝假,毫無表演意識,他那天的滂沱淚雨全是真誠的。這眼淚,不是為親情而灑,不是為冤案而流,只是獻給一具美好而又速逝的生命。荒唐在於此,高貴也在於此。有了阮籍那一天的哭聲,中國數千年來其他許多死去活來的哭聲就顯得太具體、太實在、也太自私了。終於有一個真正的男子漢像模像樣地哭過了,沒有其他任何理由,只為美麗,只為青春,只為異性,只為生命,哭得抽象又哭得淋漓盡至。依我看,男人之哭,至此盡矣。
魏晉時期的一大好處,是生態和心態的多元。禮教還在流行,而阮籍的行為又被允許,於是人世間也就顯得十分寬闊。記得阮籍守喪期間,有一天朋友裴楷前去弔唁,在阮籍母親的靈堂里哭拜,而阮籍卻披散著頭發坐著,既不起立也不哭拜,只是兩眼發直,表情木然。
既然阮籍如此乾脆地扯斷了一根根陳舊的世俗經緯而直取人生本義,那麼,他當然也不會受制於人際關系的重負。他是名人,社會上要交結他的人很多,而這些人中間有很大一部分是以吃食名人為生的:結交名人為的是分享名人,邊分享邊覬覦,一有風吹草動便告密起鬨、興風作浪,剎那間把名人圍啄得累累傷痕。阮籍身處亂世,在這方面可謂見多識廣。他深知世俗友情的不可靠,因此絕不會被一個似真似幻的朋友圈所迷惑。他要找的人都不在了,劉邦、項羽只留下一座廢城,孫登大師只留下滿山長嘯,親愛的母親已經走了,甚至像才貌雙全的兵家女兒那樣可愛的人物,在聽說的時候已不在人間。難耐的孤獨包圍著他,他厭煩身邊虛情假意的來來往往,常常白眼相向。時間長了,阮籍的白眼也就成了一種明確無誤的社會信號,一道自我衛護的心裡障壁。但是,當阮籍向外投以白眼的時候,他的內心也不痛快。他多麼希望少翻白眼,能讓自己深褐色的瞳仁去誠摯地面對另一對瞳仁!他一直在尋找,找得非常艱難。在母喪守靈期間,他對前來弔唁的客人由衷地感謝,但感謝也僅止於感謝而已,人們發現,甚至連官位和社會名聲都不低的嵇喜前來弔唁時,閃爍在阮籍眼角里的,也仍然是一片白色。
人家弔唁他母親他也白眼相向!這件事很不合情理,嵇喜和隨員都有點不悅,回家一說,被嵇喜的弟弟聽到了。這位弟弟聽了不覺一驚,支頤一想,猛然憬悟,急速地備了酒、挾著琴來到靈堂。酒和琴,與弔唁靈堂多麼矛盾,但阮籍卻站起身來,迎了上去。你來了嗎,與我一樣不顧禮法的朋友,你是想用美酒和音樂來送別我操勞一生的母親?阮籍心中一熱,終於把深褐色的目光濃濃地投向這位青年。
這位青年叫嵇康,比阮籍小十三歲,今後他們將成為終身性的朋友,而後代一切版本的中國文化史則把他們倆的名字永遠地排列在一起,怎麼也拆不開。
嵇康是曹操的嫡孫女婿,與那個已經逝去的英雄時代的關系,比阮籍還要直接。
嵇康堪稱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等的可愛人物,他雖與阮籍並列,而且又比阮籍年少,但就整體人格論之,他在我心目中的地位要比阮籍高出許多,盡管他一生一直欽佩著阮籍。我曾經多次想過產生這種感覺的原因。想來想去終於明白,對於自己反對什麼追求什麼,嵇康比阮籍更明確、更透徹,因此他的生命樂章也就更清晰、更響亮了。
他的人生主張讓當時的人聽了觸目驚心:「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完全不理會種種傳世久遠、名目堂皇的教條禮法,徹底地厭惡官場仕途,因為他心中有一個使他心醉神迷的人生境界。這個人生境界的基本內容,是擺脫約束、回歸自然、享受悠閑。羅宗強教授在《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一書中說,嵇康把莊子哲學人間化,因此也詩化了,很有道理。嵇康是個身體力行的實踐者,長期隱居在河南焦作的山陽,後來到了洛陽城外,竟然開了個鐵匠鋪,每天在大樹下打鐵。他給別人打鐵不收錢,如果有人以酒餚作為酬勞他就會非常高興,在鐵匠鋪里拉著別人開懷痛飲。
一個稀世的大學者、大藝術家,竟然在一座大城市的附近打鐵!沒有人要他打,只是自願;也沒有實利目的,只是覺得有意思。與那些遠離人寰、瘦骨伶仃的隱士們相比,與那些皓首窮經、弱不禁風的書生們相比,嵇康實在健康得讓人羨慕。
嵇康長得非常帥氣,這一點與阮籍堪稱伯仲。魏晉時期的士人為什麼都長得那麼挺拔呢?你看嚴肅的《晉書》寫到阮籍和嵇康等人時都要在他們的容貌上花不少筆墨,寫嵇康更多,說他已達到了「龍章鳳姿、天質自然」的地步。一位朋友山濤曾用如此美好的句子來形容嵇康(叔夜):
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將崩。現在,這棵岩岩孤松,這座巍峨玉山正在打鐵,強勁的肌肉,愉悅的吆喝,爐火熊熊,錘聲鏗鏘。難道,這個打鐵佬就是千秋相傳的《聲無哀樂論》、《太師箴》、《難自然好學論》、《管蔡論》、《明膽論》、《釋私論》、《養生論》和許多美妙詩歌的作者?這鐵,打得真好。
嵇康打鐵不想讓很多人知道,更不願意別人來參觀。他的好朋友、文學家向秀知道他的脾氣,悄悄地來到他身邊,也不說什麼,只是埋頭幫他打鐵。說起來向秀也是了不得的人物,文章寫得好,精通《莊子》,但他更願意做一個最忠實的朋友,趕到鐵匠鋪來當下手,安然自若。他還曾到山陽幫另一位朋友呂安種菜灌園,呂安也是嵇康的好友。這些朋友,都信奉回歸自然,因此都干著一些體力活,向秀奔東走西地多處照顧,怕朋友們太勞累,怕朋友們太寂寞。
嵇康與向秀在一起打鐵的時候,不喜歡議論世人的是非曲直,因此話並不多。唯一的話題是談幾位朋友,除了阮籍和呂安,還有山濤。呂安的哥哥呂巽,關系也不錯。稱得上朋友的也就是這么五、六個人,他們都十分珍惜。在野朴自然的生態中,他們絕不放棄親情的慰藉。這種親情彼此心照不宣,濃烈到近乎淡泊。
對嵇康來說,真正能從心靈深處干擾他的,是朋友。友情之外的造訪,他可以低頭不語,揮之即去,但對於朋友就不一樣了,哪怕是一丁點兒的心理隔閡,也會使他焦灼和痛苦,因此,友情有多深,干擾也有多深。
這種事情,不幸就在他和好朋友山濤之間發生了。
山濤也是一個很大氣的名士,當時就有人稱贊他的品格「如璞玉渾金」。他與阮籍、嵇康不同的是,有名士觀念卻不激烈,對朝廷、對禮教、對前後左右的各色人等,他都能保持一種溫和友好的關系。但他並不庸俗,又忠於友誼,有長者風,是一個很靠得住的朋友。他當時擔任著一個很大的官職;尚書吏部郎,做著做著不想做了,要辭去,朝廷要他推薦一個合格的人繼任,他真心誠意地推薦了嵇康。
嵇康知道此事後,立即寫了一封絕交信給山濤。山濤字巨源,因此這封信名為《與山巨源絕交書》。我想,說它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一封絕交書也不過分吧,反正只要粗涉中國古典文學的人都躲不開它,直到千餘年後的今天仍是這樣。
嵇康還寫過另外一封絕交書,絕交對象是呂巽,即上文提到過的向秀前去幫助種菜灌園的那位朋友呂安的哥哥。本來呂巽、呂安兩兄弟都是嵇康的朋友,但這兩兄弟突然間鬧出了一場震驚遠近的大官司。原來呂巽看上了弟弟呂安的妻子,偷偷地佔有了她,為了掩飾,竟給弟弟安了一個「不孝」的罪名上訴朝廷。
呂巽這么做,無異是衣冠禽獸,但他卻是原告!「不孝」在當時是一個很重的罪名,哥哥控告弟弟「不孝」,很能顯示自己的道德形象,朝廷也樂於藉以重申孝道;相反,作為被告的呂安雖被冤枉卻難以自辯,一個文人怎麼能把哥哥霸佔自己妻子的醜事公諸士林呢?而且這樣的事,證據何在?妻子何以自處?家族門庭何以避羞?
面對最大的無恥和無賴,受害者往往一籌莫展。因為製造無恥和無賴的人早已把受害者不願啟齒的羞恥心、社會公眾容易理解和激憤的罪名全都考慮到了,受害者除了淚汪汪地引頸就刎,別無辦法。如果說還有最後一個辦法,最後一道生機,那就是尋找最知心的朋友傾訴一番。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平日引為知己的朋友早已一一躲開,朋友之道的脆弱性和珍罕性同時顯現。有口難辯的呂安想到了他心目中最尊貴的朋友嵇康。嵇康果然是嵇康,立即拍案而起。呂安已因「不孝」而獲罪,嵇康不知官場門路,唯一能做的是痛罵呂巽一頓,宣布絕交。
這次的絕交信寫得極其悲憤,怒斥呂巽誣陷無辜、包藏禍心;後悔自己以前無原則地勸呂安忍讓,覺得自己對不起呂安;對於呂巽,除了決裂,無話可說。我們一眼就可看出,這與他寫給山濤的絕交信,完全是兩回事了。
盡管他非常憤怒,他所做的事情卻很小:在一封私信里為一個蒙冤的朋友說兩句話,同時識破一個假朋友,如此而已。但僅僅為此,他被捕了。
理由很簡單:他是不孝者的同黨。
這是中國文化史上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居然還有太陽。
嵇康身戴木枷,被一群兵丁,從大獄押到刑場。
刑場在洛陽東市,路途不近。嵇康一路上神情木然而縹緲,他想起了一生中好些奇異的遭遇。
他想起,他也曾像阮籍一樣,上山找過孫登大師,並且跟隨大師不短的時間。大師平日幾乎不講話,直到嵇康臨別,才深深一嘆:「你性情剛烈而才貌出眾,能避免禍事嗎?」他又想起,早年曾在洛水之西遊學,有一天夜宿華陽,獨個兒在住所彈琴。夜半時分,突然有客人來訪,自稱是古人,與嵇康共談音律,談著談著來了興致,向嵇康要過琴去,彈了一曲《廣陵散》,聲調絕倫,彈完便把這個曲子傳授給了嵇康,並且反復叮囑,千萬不要再傳給別人了。這個人飄然而去,沒有留下姓名。嵇康想到這里,滿耳滿腦都是《廣陵散》的旋律。他遵照那個神秘來客的叮囑,沒有向任何人傳授過。一個叫袁孝尼的人不知從哪兒打聽到嵇康會演奏這個曲子,多次請求傳授,他也沒有答應。刑場已經不遠,難道,這個曲子就永遠地斷絕了?——想到這里,他微微有點慌神。
突然,嵇康聽到,前面有喧鬧聲,而且鬧聲越來越響。原來,有三千名太學生正擁擠在刑場邊上請願,要求朝廷赦免嵇康,讓嵇康擔任太學的導師。顯然,太學生們想以這樣一個請願向朝廷提示嵇康的社會聲譽和學術地位,但這些年輕人不知道,他們這種聚集三千人的行為已構成一種政治示威,司馬昭怎麼會退讓呢?嵇康望瞭望黑壓壓的年輕學子,有點感動。孤傲了一輩子的他,因僅有的幾個朋友而死的他,把誠懇的目光投向四周。一個官員沖過人群來到刑場高台上宣布:宮廷旨意,維護原判。
刑場上一片山呼海嘯。
但是,大家的目光都注視著已經押上高台的嵇康。
身材偉岸的嵇康抬起頭來,眯著眼睛看了看太陽,便對身旁的官員說:「行刑的時間還沒到,我彈一個曲子吧。」不等官員回答,便對在旁送行的哥哥嵇喜說:「哥哥,請把我的琴取來。」
琴很快取來了,在刑場高台上安放妥當,嵇康坐在琴前,對三千名太學生和圍觀的民眾說:「請讓我彈一遍《廣陵散》。過去袁孝尼他們多次要學,都被我拒絕。《廣陵散》於今絕矣!」刑場上一片寂靜,神秘的琴聲鋪天蓋地。
彈畢,從容赴死。
這是公元旦262年夏天,嵇康三十九歲。
㈡ 有關嵇康的寫作素材
嵇康,「竹林七賢」之一,字叔夜,譙郡銍人[1]。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是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幼年喪父,成年後娶長樂亭主(一說為曹操孫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說為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孫女)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 嵇康不喜為官,平時以打鐵為樂(一說以此謀生)。大將軍司馬昭曾想聘他為自己的掾吏,嵇康堅守志向不願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 晉墓壁畫中的嵇康
司隸校尉鍾會想結交嵇康,輕衣肥乘,率眾而往。嵇康與向秀在樹蔭下鍛鐵,對於鍾會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沒有迴音後,鍾會准備離開。嵇康開口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結下讎隙。 景元二年,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由大將軍從事中郎遷任吏部侍郎,舉薦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因此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自己的心志。 嵇康原本與東平呂巽呂安兄弟為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呂巽姦汙,呂安原本准備休妻並起訴呂巽。呂巽請嵇康從中勸解,並發誓不會惡人先告狀,於是嵇康勸說了呂安將這件事平息下來。但是之後呂巽害怕呂安反悔,於是搶先告呂安不孝。嵇康義不負心,寫信與呂巽絕交,並出面為呂安作證,因此也被收押。鍾會勸司馬昭乘此機會除掉嵇康。 嵇康入獄後,立刻激起輿論的不滿,許多豪傑紛紛要求與嵇康一同入獄。經有司勸諭後,眾人一時遣散,然而最後嵇康和呂安卻被判處了死刑。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求讓嵇康來太學做老師。這些要求並沒有被同意。 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說完後,嵇康從容地就戮,時年四十。
㈢ 請問你提供的《12.3高考滿分作文經典素材[嵇康篇]》百度百科是從書上摘下來的么是哪本書呢
不是摘抄的 是我們課堂的課件 你可以下載這些網路文庫 具體我也不記得是哪本書了 不好意思
㈣ 跪求關於辛棄疾 霍爾頓 王爾德 阮籍 嵇康的素材
王爾德說 藝術家是沒有道德取向的,如果有,那是不可饒恕的風格的矯飾
藝術沒有美與丑,就像生活沒有對與錯
藝術家沒有病態的,藝術家什麼都可以表達
司馬懿想讓女兒和阮籍的兒子聯姻,去找阮籍,阮籍便喝酒大醉一個月,拒之門外
嵇康寫下千古絕唱廣陵散之後便被司馬集團殺害
㈤ 關於嵇康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嵇康(224—263),字叔夜,譙國銍縣(現安徽宿州境內)人。嵇康在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釋私論》),成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之一。在整個魏晉文藝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極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他精通音律,「廣陵散絕」體現的是嵇康作為一個偉大音樂家的悲劇。 嵇康風度非凡,為一世之標,史載: 嵇康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世說新語·容止》) ●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答曰:「君未見其父耳。」(《世說新語·容止》) ●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晉書·嵇康傳》) ●康嘗采葯游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反。時有樵蘇者遇之,咸謂為神。(《晉書·嵇康傳》) ●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正爾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世說新語·容止》引《康別傳》) ●康美音氣,好容色。(《文選·五君詠》引《嵇康別傳》) 也就是說,嵇康身材高大(魏尺無明確換算標准,約在漢尺與晉尺之間,摺合約為(181.74~191.1),儀容俊美,聲音悅耳,文采卓越。雖然不刻意裝扮自己,卻能通過超脫的氣度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編輯本段生平介紹 嵇康,「竹林七賢」之一,字叔夜,譙郡銍人 [1] 。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是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幼年喪父,成年後娶長樂亭主(一說為曹操孫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說為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孫女)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並有一子嵇紹。嵇紹被其父與獄中交付與山濤撫養,並且被山濤推薦為官,但他的為官之道與其父親截然不同,他成為了一個為皇帝忠誠保駕的馴臣。有一次,晉惠帝兵敗被困,文武百官紛紛逃散,唯有嵇紹衣冠端正的以自己的身軀保護了皇帝,死的忠心耿耿。 嵇康不喜為官,平時以打鐵為樂(一說以此謀生)。大將軍司馬昭曾想聘他為自己的掾吏,嵇康堅守志向不願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 晉墓壁畫中的嵇康 司隸校尉鍾會想結交嵇康,輕衣肥乘,率眾而往。嵇康與向秀在樹蔭下鍛鐵,對於鍾會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沒有迴音後,鍾會准備離開。嵇康開口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結下讎隙。 景元二年,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由大將軍從事中郎遷任吏部侍郎,舉薦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因此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自己的心志。 嵇康原本與東平呂巽呂安兄弟為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呂巽姦汙,呂安原本准備休妻並起訴呂巽。呂巽請嵇康從中勸解,並發誓不會惡人先告狀,於是嵇康勸說了呂安將這件事平息下來。但是之後呂巽害怕呂安反悔,於是搶先告呂安不孝。嵇康義不負心,寫信與呂巽絕交,並出面為呂安作證,因此也被收押。鍾會勸司馬昭乘此機會除掉嵇康。 嵇康入獄後,立刻激起輿論的不滿,許多豪傑紛紛要求與嵇康一同入獄。經有司勸諭後,眾人一時遣散,然而最後嵇康和呂安卻被判處了死刑。行刑當日,三千名太學生集體請願,請求赦免嵇康,並要求讓嵇康來太學做老師。但最終司馬昭還是判決其死刑。 臨刑前,嵇康神色不變,如同平常一般。他顧看了日影,離行刑尚有一段時間,便向兄長要來平時愛用的琴,在刑場上撫了一曲《廣陵散》。曲畢,嵇康把琴放下,嘆息道:「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說完後,嵇康從容地就戮,與公元262年,時年三十九歲。 編輯本段史料記載 《晉書·嵇康傳》 嵇康字叔夜,譙國銍人也。其先姓奚,會稽上虞人,以避怨,徙焉。銍有嵇山,家於其側,因則命氏。兄喜,有當世才,歷太僕、宗正。 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恬靜寡慾,含垢匿瑕,寬簡有大量。學不師受,博覽無不該通,長好《老》《庄》。與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養性服食之事,彈琴詠詩,自足於懷。以為神仙稟之自然,非積學所得,至於導養得理,則安期、彭祖之倫可及,乃著《養生論》。又以為君子無私,其論曰:「夫稱君子者,心不措乎是非,而行不違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氣靜神虛者,心不存於矜尚;體亮心達者,情不系於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於所欲,故能審貴賤而通物情。物情順通,故大道無違;越名任心,故是非無措也。是故言君子則以無措為主,以通物為美;言小人則以匿情為非,以違道 嵇康像 [2] 為闕。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惡;虛心無措,君子之篤行也。是以大道言『及吾無身,吾又何患』。無以生為貴者,是賢於貴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賢也,不察於有度而後行也;任心無邪,不議於善而後正也;顯情無措,不論於是而後為也。是故傲然忘賢,而賢與度會;忽然任心,則心與善遇;儻然無措,而事與是俱也。」其略如此。蓋其胸懷所寄,以高契難期,每思郢質。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沛國劉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遂為竹林之遊,世所謂『竹林七賢』也。戎自言與康居山陽二十年,未嘗見其喜慍之色。 康嘗采葯游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反。時有樵蘇者遇之,咸謂為神。至汲郡山中見孫登,康遂從之游。登沈默自守,無所言說。康臨去,登曰:「君性烈而才雋,其能免乎!」康又遇王烈,共入山,烈嘗得石髓如飴,即自服半,余半與康,皆凝而為石。又於石室中見一卷素書,遽呼康往取,輒不復見。烈乃嘆曰:「叔夜志趣非常而輒不遇,命也!」其神心所感,每遇幽逸如此。 山濤將去選官,舉康自代。康乃與濤書告絕,曰: 聞足下欲以吾自代,雖事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也。恐足下羞庖之人獨割,引屍祝以自助,故為足下陳其可否。 老子、莊周,吾之師也,親居賤職;柳下惠、東方朔,達人也,安乎卑位。吾豈敢短之哉!又仲尼兼愛,不羞執鞭;子文無欲卿相,而三為令尹,是乃君子思濟物之意也。所謂達能兼善而不渝,窮則自得而無悶。以此觀之,故知堯舜之居世,許由之岩棲,子房之佐漢,接輿之行歌,其揆一也。仰瞻數君,可謂能遂其志者也。故君子百行,殊塗同致,循性而動,各附所安。故有「處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返」之論。且延陵高子臧之風,長卿慕相如之節,意氣所託,亦不可奪也。 吾每讀《尚子平》、《台孝威傳》,慨然慕之,想其為人。加少孤露,母兄驕恣,不涉經學,又讀《老》《庄》,重增其放,故使榮進之心日頹,任逸之情轉篤。阮嗣宗口不論人過,吾每師之,而未能及。至性過人,與物無傷,惟飲酒過差耳,至為禮法之士所繩,疾之如仇讎,幸賴大將軍保持之耳。吾以不如嗣宗之資,而有慢弛之缺;又不識物情,暗於機宜;無萬石之慎,而有好盡之累;久與事接,疵釁日興,雖欲無患,其可得乎! 又聞道士遺言,餌術黃精,令人久壽,意甚信之。游山澤,觀魚烏,心甚樂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廢,安能舍其所樂,而從其所懼哉! 夫人 嵇康半身像 [3] 之相知,貴識其天性,因而濟之。禹不逼伯成子高,全其長也;仲尼不假蓋於子夏,護其短也。近諸葛孔明不迫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強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終始,真相知者也。自卜已審,若道盡塗殫則已耳,足下無事冤之令轉於溝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歡,意常凄切。女年十三,男年八歲,未及成人,況復多疾,顧此恨恨,如何可言。今但欲守陋巷,教養子孫,時時與親舊敘離闊,陳說平生,濁酒一杯,彈琴一曲,志意畢矣,豈可見黃門而稱貞哉!若趣欲共登王塗,期於相致,時為歡益,一旦迫之,必發狂疾。自非重仇,不至此也。既以解足下,並以為別。 此書既行,知其不可羈屈也。 性絕巧而好鍛。宅中有一柳樹甚茂,乃激水圜之,每夏月,居其下以鍛。東平呂安服康高致,每一相思,輒千里命駕,康友而善之。後安為兄所枉訴,以事系獄,辭相證引,遂復收康。康性慎言行,一旦縲紲,乃作《幽憤詩》,曰: 嗟余薄枯,少遭不造,哀煢靡識,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無威,恃受肆姐,不訓不師。愛及冠帶,憑寵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庄》《老》,賤物貴身,志在守朴,養素全真。 日予不敏,好善暗人,子玉之敗,屢增惟塵。大人含弘,藏垢懷恥。人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創痏。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負宿心,外恧良朋。仰慕嚴鄭,樂道閑居,與世無營,神氣晏如。 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實由頑疏,理弊患結,卒致囹圄。對答鄙訊,縶此幽阻,實恥訟冤,時不我與。雖曰義直,神辱志沮,澡身滄浪,曷雲能補。雍雍鳴雁,厲翼北游,順時而動,得意忘憂。嗟我憤嘆,曾莫能疇。事與願違,遘茲淹留,窮達有命,亦有何求? 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萬石周慎,安親保榮。世務紛紜,祗攪余情,安樂必誡,乃終利貞。煌煌靈苓,一年三秀;予獨何為,有志不就。懲難思復,心焉內疚,庶勖將來,無馨無臭。採薇山阿,散發岩岫,永嘯長吟,頤神養壽。 初,康居貧,嘗與向秀共鍛於大樹之下,以自贍給。潁川鍾會,貴公子也, 嵇康磚畫像 [4] 精練有才辯,故往造焉。康不為之禮,而鍛不輟。良久會去,康謂曰:「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曰:「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會以此憾之。及是,言於文帝曰:「嵇康,卧龍也,不可起。公無憂天下,顧以康為慮耳。」因譖「康欲助貫丘儉,賴山濤不聽。昔齊戮華士,魯誅少正卯,誠以害時亂教,故聖賢去之。康、安等言論放盪,非毀典謨,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釁除之,以淳風俗。」帝既昵聽信會,遂並害之。 康將刑東市,太學生三千人請以為師,弗許。康顧視日影,索琴彈之,曰:「昔袁孝尼嘗從吾學《廣陵散》,吾每靳固之,《廣陵散》於今絕矣!」時年四十。海內之士,莫不痛之。帝尋悟而恨焉。初,康嘗游於洛西,暮宿華陽亭,引琴而彈。夜分,忽有客詣之,稱是古人,與康共談音律,辭致清辯,因索琴彈之,而為《廣陵散》,聲調絕倫,遂以授康,仍誓不傳人,亦不言其姓字。 康善談理,又能屬文,其高情遠趣,率然玄遠。撰上古以來高士為之傳贊,欲友其人於千載也。又作《太師箴》,亦足以明帝王之道焉。復作《聲無哀樂論》,甚有條理。子紹,別有傳。 編輯本段主要成就 嵇康通曉音律,尤其喜愛彈琴,著有音樂理論著作《琴賦》《聲無哀樂論》。他主張聲音的本質是「和」,合於天地是音樂的最高境界,認為喜怒哀樂從本質上講並不是音樂的感情而是人的情感。嵇康作有《風入松》,相傳《孤館遇神》亦為嵇康所作。又作《長清》、《短清》、《長側》、《短側》四曲,被稱為「嵇氏四弄」,與蔡邕創作的「蔡氏五弄」合稱「九弄」,是我國古代一組著名琴曲。隋煬帝曾把彈奏「九弄」作為科舉取士的條件之一,並曾彈奏一名曲《廣陵散》。 嵇康擅長書法,工於草書,唐張彥遠《法書要錄》品為草書第二。又善丹青,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載其時有嵇康《巢由洗耳圖》《獅子擊象圖》傳世,可惜現在俱已失佚。 編輯本段文學創作 嵇康的文學創作,主要是詩歌和散文。他的詩今存50餘首,以四言律詩為多,佔一半以上。 嵇康著作,《隋書·經籍志》著錄有集13卷,又別有15卷本,宋代原集散失,僅存10卷本。明代諸本卷數與宋本同,但篇數減少。明本常見的有汪士賢刻《嵇中散集》(收入《漢魏六朝二十名家集》中),張溥刻《嵇中散集》(收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等等。1924年,魯迅輯校《嵇康集》,1938年收入《魯迅全集》第9 卷中。戴明揚校注的《嵇康集》196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此書除校、注外,還收集了有關嵇康的事跡、評論材料。 幽憤詩 嵇康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煢靡識。越在襁緥。母兄鞠育。有慈無威。恃憂肆妲。不訓不師。爰及冠帶。憑寵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朴。養素全真。曰余不敏。好善闇人。子玉之敗。屢增惟塵。大人含弘。藏垢懷恥。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創痏。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負宿心。外恧良朋。仰慕嚴鄭。樂道閑居。與世無營。神氣晏如。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疎。理弊患結。卒致囹圄。對答鄙訊。縶此幽阻。實恥訟寃。時不我與。雖曰義直。神辱志沮。澡身滄浪。豈雲能補。嗈嗈鳴鴈。奮翼北游。順時而動。得意忘憂。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與願違。遘茲淹留。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萬石周慎。安親保榮。世務紛紜。祗攪予情。安樂必誡。乃終利貞。煌煌靈芝。一生三秀。予獨何為。有志不就。懲難思復。心焉內疚。庶勖將來。無馨無臭。採薇山阿。散發岩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 此詩為嵇康入獄時作,當時嵇康並沒有料到自己會有殺身之禍,所以在詩的結尾說,自己一旦脫離困境將遠離塵世,「採薇山阿。散發岩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但是嵇康得罪小人太多,特別是鍾會,抓住這個機會,報復嵇康,力勸司馬昭殺掉他。從此廣陵散絕矣。 代秋胡歌詩七首 一 富貴尊榮。憂患諒獨多。富貴尊榮。憂患諒獨多。古人所懼。豐屋蔀家。人害其上。獸惡網羅。惟有貧賤。可以無他。歌以言之。富貴憂患多。 二 貧賤易居。貴盛難為工。貧賤易居。貴盛難為工。恥佞直言。與禍相逢。變故萬端。俾吉作凶。思牽黃犬。其計莫從。歌以言之。貴盛難為工。 三 勞謙寡悔。忠信可久安。勞謙寡悔。忠信可久安。天道害盈。好勝者殘。強梁致災。多事招患。欲得安樂。獨有無愆。歌以言之。忠信可久安。 四 役神者弊。極欲令人枯。役神者弊。極欲令人枯。顏回短折。下及童烏。縱體淫恣。莫不早徂。酒色何物。自令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五 絕智棄學。游心於玄默。絕智棄學。游心於玄默。遇過而悔。當不自得。垂釣一壑。所樂一國。被發行歌。和氣四塞。歌以言之。游心於玄默。 六 思與王喬。乘雲游八極。思與王喬。乘雲游八極。凌厲五嶽。忽行萬億。授我神葯。自生羽翼。呼吸太和。煉形易色。歌以言之。思行游八極。 七 千載長生。歌以言之。徘徊於層城。 幽憤詩 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煢靡識。越在襁緥。母兄鞠育。有慈無威。恃憂肆妲。不訓不師。爰及冠帶。憑寵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莊。賤物貴身。志在守朴。養素全真。曰余不敏。好善暗人。子玉之敗。屢增惟塵。大人含弘。藏垢懷恥。民之多僻。政不由己。惟此褊心。顯明臧否。感悟思愆。怛若創痏。欲寡其過。謗議沸騰。性不傷物。頻致怨憎。昔慚柳惠。今愧孫登。內負宿心。外恧良朋。仰慕嚴鄭。樂道閑居。與世無營。神氣晏如。咨予不淑。嬰累多虞。匪降自天。寔由頑疎。理弊患結。卒致囹圄。對答鄙訊。縶此幽阻。實恥訟寃時不我與。雖曰義直。神辱志沮。澡身滄浪。豈雲能補。嗈嗈鳴雁。奮翼北游。順時而動。得意忘憂。嗟我憤嘆。曾莫能儔。事願違。遘茲淹留。窮達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時恭默。咎悔不生。萬石周慎。安親保榮。世務紛紜。祗攪予情。安樂必誡。乃終利貞。煌煌靈芝。一生三秀。予獨何為。有志不就。懲難思復。心焉內疚。庶勖將來。無馨無臭。採薇山阿。散發岩岫。永嘯長吟。頤性養壽。 四言詩十一首 四言詩十一首(一) 淡淡流水。淪胥而逝。泛泛柏舟。載浮載滯。微嘯清風。鼓檝容裔。放棹投竿。優游卒歲。 四言詩十一首(二) 婉彼鴛鴦。戢翼而游。俯唼綠藻。託身洪流。朝翔素瀨。夕棲靈洲。搖盪清波。與之沉浮。 四言詩十一首(三) 藻泛蘭池。和聲激朗。操縵清商。游心大象。傾昧修身。惠音遺響。鍾期不存。我志誰賞。 四言詩十一首(四) 斂弦散思。游釣九淵。重流千仞。或餌者懸。猗與庄老。棲遲永年。寔惟龍化。盪志浩然。 四言詩十一首(五) 肅肅泠風。分生江湄。卻背華林。俯溯丹坻。含陽吐英。履霜不衰。嗟我殊觀。百卉且腓。心之憂矣。孰識玄機。 四言詩十一首(六) 猗猗蘭藹。殖彼中原。綠葉幽茂。麗藻豐繁。馥馥蕙芳。順風而宣。將御椒房。吐熏龍軒。瞻彼秋草。悵矣惟騫。 四言詩十一首(七) 泆泆白雲。順風而回。淵淵綠水。盈坎而頹。乘流遠逝。自躬蘭隈。杖策答諸。納之素懷。長嘯清原。惟以告哀。 四言詩十一首(八) 抄抄翔鸞。舒翼太清。俯眺紫辰。仰看素庭。凌躡玄虛。浮沉無形。將游區外。嘯侶長鳴。神□不存。誰與獨征 四言詩十一首(九) 有舟浮覆。紼纚是維。栝檝松棹。有若龍微。□津經儉。越濟不歸。思友長林。抱朴山嵋。守器殉業。不能奮飛。 四言詩十一首(十) 羽化華岳。超游清霄。雲蓋習習。六龍飄飄。左配椒桂。右綴蘭苕。凌陽贊路。王子奉軺。婉孌名山。真人是要。齊物養生。與道逍遙。 四言詩十一首(十一) 微風清扇。雲氣四除。皎皎亮月。麗於高隅。興命公子。攜手同車。龍驥翼翼。揚鑣踟躕。肅肅宵征。造我友廬。光燈吐輝。華幔長舒。鸞觴酌醴。神鼎烹魚。弦超子野。嘆過綿駒。流詠太素。俯贊玄虛。孰克英賢。與爾剖符。 五言贈秀才詩 雙鸞匿景曜。戢翼太山崖。抗首漱朝露。晞陽振羽儀。長鳴戲雲中。時下息蘭池。自謂絕塵埃。終始永不虧。何意世多艱。虞人來我維。雲網塞四區。高羅正參差。奮迅勢不便。六翮無所施。隱姿就長纓。卒為時所羈。單雄翩獨逝。哀吟傷生離。徘徊戀儔侶。慷慨高山陂。鳥盡良弓藏。謀極身必危。吉凶雖在己。世路多嶮巇。安得反初服。抱玉寶六奇。逍遙游太清。攜手長相隨。
㈥ 關於嵇康的作文素材寫相由心生
素材
字叔夜,譙國銍縣(現安徽宿州境內)人.嵇康在正始末年與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學新風,主張「越名教而任自然」、「審貴賤而通物情」(《釋私論》),成為竹林七賢的精神領袖之一.在整個魏晉文藝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極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嵇康是著名的琴藝家和哲學家.他精通音律,「廣陵散絕」體現的是嵇康作為一個偉大音樂家的悲劇. 嵇康風度非凡,為一世之標,史載: 嵇康 ●嵇康身長七尺八寸,風姿特秀.見者嘆曰:「蕭蕭肅肅,爽朗清舉.」或雲:「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山公曰:「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獨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將崩.」(《世說新語·容止》) ●有人語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鶴之在雞群.」答曰:「君未見其父耳.」(《世說新語·容止》) ●康早孤,有奇才,遠邁不群.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人以為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晉書·嵇康傳》) ●康嘗采葯游山澤,會其得意,忽焉忘反.時有樵蘇者遇之,咸謂為神.(《晉書·嵇康傳》) ●康長七尺八寸,偉容色,土木形骸,不加飾厲,而龍章鳳姿,天質自然.正爾在群形之中,便自知非常之器.(《世說新語·容止》引《康別傳》) ●康美音氣,好容色.(《文選·五君詠》引《嵇康別傳》) 也就是說,嵇康身材高大(魏尺無明確換算標准,約在漢尺與晉尺之間,摺合約為(181.74~191.1),儀容俊美,聲音悅耳,文采卓越.雖然不刻意裝扮自己,卻能通過超脫的氣度流露出自然的美感. 編輯本段生平介紹 嵇康,「竹林七賢」之一,字叔夜,譙郡銍人 [1] .三國時魏末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音樂家,是魏晉玄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幼年喪父,成年後娶長樂亭主(一說為曹操孫女,沛王曹林之女;一說為曹操曾孫女,曹林之孫女)為妻,任郎中,中散大夫,並有一子嵇紹.嵇紹被其父與獄中交付與山濤撫養,並且被山濤推薦為官,但他的為官之道與其父親截然不同,他成為了一個為皇帝忠誠保駕的馴臣.有一次,晉惠帝兵敗被困,文武百官紛紛逃散,唯有嵇紹衣冠端正的以自己的身軀保護了皇帝,死的忠心耿耿. 嵇康不喜為官,平時以打鐵為樂(一說以此謀生).大將軍司馬昭曾想聘他為自己的掾吏,嵇康堅守志向不願出仕,離家躲避到河東. 晉墓壁畫中的嵇康 司隸校尉鍾會想結交嵇康,輕衣肥乘,率眾而往.嵇康與向秀在樹蔭下鍛鐵,對於鍾會不予理睬.等候很久也沒有迴音後,鍾會准備離開.嵇康開口問「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鍾會回答:「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從此結下讎隙. 景元二年,同為竹林七賢的山濤由大將軍從事中郎遷任吏部侍郎,舉薦嵇康代替自己的位置.嵇康因此寫下了著名的《與山巨源絕交書》以明自己的心志. 嵇康原本與東平呂巽呂安兄弟為友.呂安的妻子被其兄呂巽姦汙,呂安原本准備休妻並起訴呂巽.呂巽請嵇康從中勸解,並發誓不會惡人先告狀,於是嵇康勸說了呂安將這件事平息下來.但是之後呂巽害怕呂安反悔,於是搶先告呂安不孝.嵇康義不負心,寫信與呂巽絕交,並出面為呂安作證,因此也被收押.鍾會勸司馬昭乘此機會除掉嵇康.
㈦ 作文素材:嵇康
作文經典素材之嵇康
一、稽康簡介
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譙郡(今安徽宿縣西南)人。稽康早年喪父,家境貧困,但仍勵志勤學,以至博學多才,文學、玄學、音樂等無不精通並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稱嵇中散。嵇康作為魏晉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
(一)人物事略
博才嵇康 嵇康少時聰明好學,但是驕縱任性,遠邁不群,這種性格深深地影響了他的為人處世,史書上稱他少有奇才,博覽群書,無師自通,學識淵博。他愛好音樂,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當時是首屈一指的高手。稽康的書法也很有名。造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眾鳥翱翔,群烏乍散。」他的詩也可以稱得上大家。
嵇康打鐵 嵇康愛好打鐵,鐵鋪子在後園一棵枝葉茂密的柳樹下,他引來山泉,繞著柳樹築了一個小小的游泳池,打鐵累了,就跳進池子里泡一會兒。見到的人不是贊嘆他「蕭蕭肅肅,爽朗清舉」,就是誇他「肅肅如松下風,高而徐引」。從中可見其對生活的瀟灑姿態。
竹林七賢 為了避開曹魏政治斗爭的鋒芒,他離開了京城,到山陽隱居了下來。當時,他和阮籍、山濤、向秀、劉伶、阮咸、王戎交往過密,幾個人常常遊玩於竹林,世稱「竹林七賢」。
嵇康飲酒 嵇康飲酒在當時也是很有名的。飲酒大醉,能夠忘掉世事,解除現實矛盾的纏繞。嵇康不但飲酒,還寫下了《酒會詩》,詩酒交融,讓人感覺到酒中有詩,詩中有酒。嵇康飲酒非常有節制,從不過量。他說:「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飲酒以逃避現實是暫時的,因為終究還是要醒來。所以這不是徹底解脫的辦法。
嵇康服葯 嵇康服一種叫「五石散」的葯達到了痴迷的程度。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樣葯:石鍾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還配點別樣的葯。嵇康服葯一方面為了達到「轉弱為強」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減輕政治環境給他帶來的精神壓力。但這沒有給他帶來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服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來越厲害。在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廣陵散絕 嵇康被司馬氏集團所殺,臨刑這天,嵇康要來一架古琴,調好後,開始彈《廣陵散》,霎時間,刑場上一片安靜,琴曲昂揚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悠長,縈回低囀。彈畢,嵇康長嘆一聲:「過去袁孝尼要跟我學《廣陵散》,我總是不肯教他,《廣陵散》今絕矣!」
嵇康與孫登 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葯,以至留連忘返,陶醉其中,在蘇門山中遇見孫登。孫登是大隱士,他對嵇康的提間不做任何回答。最後,稽康要離開了,他再一次間孫登:「先生竟無言乎?」孫登這次開口了,他說:「子識火乎?難乎免於今世。子無求乎!」孫登承認嵇康有才,但是又認為他識寡。所謂識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孫登是當時的一位很有見識的隱者,其隱逸之舉,也是為了避免政治上的猜疑與迫害。嵇康說「今愧孫登」,就是因為沒有採納孫登的意見,未能及早隱居以致自蹈大禍的緣故。
(二)名家點評
(晉)顏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驗默仙,吐論知凝神。立俗迕流議,尋山洽隱淪,鸞翮有時鎩,龍性誰能馴?(《五君詠》)
(唐)白居易:呂安兄不道,都市殺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禍患安可防。使我千載後,涕泗滿衣裳。(《雜感》)
(宋)李清照:兩漢本紹繼,新室如贅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詠史》)
二、素材運用
話題1:自我認識和別人的期待
「哐當、哐當……」聽見那清脆的打鐵聲了嗎?清風拂面,強健的肌肉散發出生命的氣息,熊熊的烈火陶冶著高尚的情操。嵇康,這個時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這兒過著鐵匠的生活。和其他人一樣,你也對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勸他人仕嗎?是否忘了《與山濤(山巨源)絕交書》?那鏗鏘的言辭己經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對仕途的不屑,就讓他做他自己吧,讓「竹林七賢」永遠過著「鄴下放歌」、「竹林飲酒」、「曲水流觴」、「南山採菊」的生活,不要讓世俗的穢氣覆蓋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或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認為是對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嚴、追求英雄本色,拋開他人的期望,拋開他人的勸阻,向著自己的認識邁進。(2004年高考重慶滿分作文《菊花飄香的時節》節選)
話題2:心靈的選擇
歷來最為矛盾的便是文人,他們似乎生來就進行著心靈上的選擇,在進與退之間,在生與死之間。
魏晉出英雄——歷史學家如是說。
我不知道在別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從他的每一次選擇中我斷定:他是個英雄。
嵇康也許天生一副傲骨,不屈於俗,不慕於官,過著白己田園隱士的生活。一代名將鍾會,慕名往謁,結果被拒之門外。鍾會在臨走時,沒忘記恨恨地瞪兩眼。於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謀亂。行刑前,執刑官問他還有何話說,他抬起頭,看著台下三千太學生稽首向著一個高高在上的人,司馬昭也看著嵇康。嵇康知道,以他的名望,只要向司馬昭說一句懇求的話,往後則皆大歡喜。他的心在動,心在痛,屈服嗎?不,他知道自己並沒有錯。於是他說了句:「把琴拿來。」……他勇於赴死的從容給了歷史一個雋永的背景,那已成絕響的《廣陵散》餘音繞耳,嵇康是在尊嚴與生命之間做出了令人回味的抉擇。
若干年後,我們會說:這是最令人回腸盪氣的選擇!(2002年高考山東優秀作文《心在刃上選擇》)
話題3:假如記憶可以移植
沙漠上的狂風刮過古堡的廢墟,書本中妄自描述著空中花園的美麗,人們希冀希冀著聽到消逝已久古樂的音律,時光帶走了古文字的意義。歷史的車輪緩緩軋了過去,軋碎了多少文明古跡。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的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現。
昔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臨刑之前嘆息:「《廣陵散》從此絕矣。」一部名曲就這樣失傳了。當真是「後不見來者」。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現代人就將再次聽到這千古絕唱,嵇先生之記憶即是現代音樂家的曲譜。(1999北京市滿分作文《重現文明再創輝煌》節選)
話題4:包容
嵇康的死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容於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濤讓他當官,是善意的,他卻氣得要死,認為對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這個山濤使他的兒子沒成為孤兒:鍾會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連正眼都不看一眼,這其實就是嵇康心胸狹隘的表現,不能像大山一樣包羅萬象,不能像大海一樣海納百川。
有人說,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執著。天性是什麼?天性就是包容。而那個時代,那個時代的統治者也沒能容得下這樣一一個知識分子,把他作為一個異己給消滅了,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話題5:家庭教育
凡人們的言論、思想、行為,倘若自己以為不錯的,就願意自己的朋友都這樣做。但嵇康不這樣,不願意別人來模仿他。嵇康,一看他的《絕交書》就知道他的態度很驕傲的:但我們看他做給兒子看的《家誡》——當嵇康被殺時,其子方十歲,算來當他做這篇文章的時候,他的兒子是未滿十歲的——就覺得宛然是兩個人。他在《家誡》中教他的兒子做人要小心,還有一條一條的教訓:
一告後輩要立志,志之必堅。二告後輩要「見義而作」,賑災濟貧。三告後輩要慎言。
四告後輩要少欲,要寬容謙恭,要有涵養。五告後輩不要打探他人隱私。他說:「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強知人私。」六告後輩不要受人之饋。
他說:「匹帛之饋,車服之贈,肖深絕之」,因為「常人皆薄義而重利」,別人主動向你破財獻禮,則必有所求,必圖回報,這是「君子之所大惡也」。
我們就此看來,實在覺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樣高傲的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們知道,稚康自己對於他自己的舉動也是不滿意的。只是因為他們生於亂世,不得已,才有這樣的行為,並非他們的本態。
所以,後來被山濤推薦而做官的嵇紹,成了一個為皇帝忠誠保駕的馴臣。
有一次晉惠帝兵敗被困,文武百官紛紛逃散,惟有嵇紹衣冠端正地以自己的身軀保護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節選)
話題6:自虐
自虐,實際上是精神的流亡,是精神苦悶的象徵。魏晉士大夫的一個傾向是服葯、喝酒、身上多虱,這與其說是隱逸、瀟灑,倒不如說是這些部含有自虐的成分。他們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的人格,不願與當時的社會達成妥協:在理想與現實的沖突中,生命的能量只能向內轉,通過自虐式的感官刺激來獲得暫時的宣洩和解脫。嵇康作為一位與時代相悖的人,他承受了太多的精神壓迫與打擊,他別無他法,只有把常常飲酒、服葯、裝瘋等自虐形式作為自我拯救的方式。在精神苦悶之際,用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來澆心中塊壘。這也是一種無奈的自我保護方式。
話題7:堅持自我
其實嵇康是很有才氣的一個人,所以山濤就推薦他出來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願意接受的,於是嵇康就要和山濤絕交。從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為嵇康當初說「所與神交者,惟陳留阮籍,河內山濤,豫其流者河內向秀……¨。
自己認為最好的朋友,就因為這樣就結束了來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極其重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為不是因為按照什麼現成的規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本性,所有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體現。
話題8:路
嵇康啊嵇康,憤世嫉俗,絕望了這社會的一切而毀壞禮教者是你,「非湯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讓司馬氏安於枕席?你的一腔忠憤卻無人知,只好寄託於手中的鐵錘——第一錘,砸平世間不平事;又一錘,大泄胸中之悲鬱;再一錘,以警醒生前身後千年萬年所有的炎黃子孫: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樣一個世紀?「砰砰」錘聲中,鍾會來了,你並不理睬,只拋一句「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會一句「聞所聞而來,見所見而去。」於是你拋錘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湯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權柄!」這一笑,驚掉了司馬昭手中的玉杯,殺機頓生。
人說你毀壞禮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沒有發出的呼喊,就讓我替你喊出吧!或許,這有悖於你不屈的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馬心的時代,這是稱那個「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的時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毀壞禮教,實則是激憤於掛羊頭賣狗肉者之流(如司馬懿)的胡作非為,激憤之極而轉為不言禮教不信禮教,甚至於反禮教!其實啊!司馬懿何嘗是孝子?可司馬氏就是以不孝為名殺了你。悲哉!「陰陽易位,時不當兮」,屈子幾百年前的這一悲吟,不幸卻又應驗在了你的身上。(《哭嵇康》節選)
話題9:交友
冤哉!嵇康!
再不見你縱酒之豪情,再不聞你打鐵的錘聲。一壺酒,澆鑄成你狂放的本色:一把錘,鍛造了你鐵樣的個性。如此本色,如此個性,才成就了你的一生。
你「剛腸疾惡,輕肆直言,遇事便發」在你的眼中,這世界應如你杯中之清酒,無塵渣毫粒,無腐臭之氣,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瑩,甜香賽芝蘭之悠長。可遺憾的是,翻遍一卷《中國古代史》,你的名字卻印在了最昏晦的那一頁:滿眼是野蠻的屠戮,滿耳是大眾的悲鳴。其時,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飢寒我後當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謂之知言」的山濤,此時便棄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飲苦酒:「美酒今以之驅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貴識天性,曲者不以為桷兮,誠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對山濤的誘薦,你嬉笑怒罵,接輿狂歌。一紙《與山巨源絕交書》阻斷了後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後人敬仰之聲名。(《哭嵇康》節選)
三、成品展示(2002年高考優秀作文)
正義的選擇
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個遙遠的年代。夕陽西下,那個坐在地上,對著夕陽彈琴的影子,赫然印人我的心扉。他的琴聲低沉而又高亢,快樂而又悲涼,流露出無限的孤寂。他,一個孤高絕倫的隱士,一個絲毫未被遺忘的才子,在這夕陽下深深地體味人生……
他內心的焦灼與熱烈在這恬淡的竹林中絲毫沒有消散,反而在這時起時落的琴聲中得到完整的體現。他靜靜地聆聽著自己的琴聲,感到無比的欣慰。
那是一曲幾成絕響的妙曲:一個年輕的俠客,為報殺父之仇,一劍刺死了仇人——那個不可一世的國王,自己也毀容自刎。聽吧,高亢代表著刺客矢志不渝的決心,雄渾流露出毅然赴敵的沉勇,激盪顯示了拚死戰斗的壯烈,委婉透露出一絲的悲涼與贊嘆。這就是嵇康的《廣陵散》,那絕世的《廣陵散》。
嵇康是隱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淪,不屈地與司馬集團斗爭的戰士。他像一隻卓爾不群、傲立雞群的野鶴,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夕陽的余輝,把他的心照得如同明鏡:欲隱而不能隱,欲退又不能退的境遇,使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他本可以選擇退而自全,但文人的良知告訴他不能違背正義。他蔑視權貴,帶著一絲嘲諷的口吻問鍾會:「何所聞而來?何所聞而去?」為了這種正義,他可以拋去一切:名與利,甚至於生命和友誼。那篇《與山巨源絕交書》不是最好的證明嗎?盡管人生短暫,他不知何時能看到司馬氏的沒落,然而,他還是義不容辭地捲入了朋友呂安的風波。他本來想什麼事都不問,只打他的鐵,種他的菜,可是卻有人用卑鄙的手法來從他身邊奪走幫他種菜的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於是他選擇了正義,站在了被告一邊,自己也成了被告。
刑場上,他最後一次彈響了《廣陵散》,無數的人被他的琴聲所感動。而你可知道向秀的思念?夕陽西下,他的小車經過你舊時的小屋,一切如舊,竹子依舊翠綠,夕陽依舊把它的余輝灑滿整個庭院,只有那個對著夕陽彈琴的影子,卻為何不見?那首感人至深的絕響為何不聞?向秀的孤寂,更向何人說?只有那晚來的涼風夾帶著遼遠的笛聲,吹過殘敗的牆垣,嗚嗚作響,似乎在回答他的心語。
嵇康的影子終於在風中找到……
㈧ 竹林七賢作文素材
《世說新語·任誕》:「陳留阮籍樵國嵇康、河內山濤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亞之。預此契者,沛國劉伶。陳留阮咸、河內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謂竹林七賢』。」 喻指文人放盪不羈,或指獨立於世俗之外,或喻朋友的交情深厚。後有典故「竹林笑傲」。
㈨ 求一些偏僻卻又知名的寫作人物素材,像嵇康,李斯,納蘭······要整理好的素材,可以直接應用的。
納蘭的應該不大偏僻吧..覺得安意如和余秋雨寫嵇康的文章很感動我。
納蘭的:(自己以前寫的) 夫京華之倦夢兮,著飲水以忘情。倚東籬之菊下兮,嘗抱影於林泉。渺十丈紅塵兮,嘆情深之不壽。恨碧落之茫茫兮,結來生以相期.想側帽之來時兮,短蘭成已憔悴。念鶴華之孤表兮,彼奉倩獨神傷.夢梁溪之高士兮,許彈指以相知,訪諫亭之舊友兮,共登高以為賦。憑寄語勸加餐兮,仰南國之紅豆。羈金馬之空門兮,追名高之有錫。羨蘇軾買田於陽羨兮,苦冷暖之自知;學舜欽淪放得滄浪兮,造麯徑以訪山家。為生死以赴兮,因梁汾之報意。問泥犁何歡兮,共秦七與黃九。疑花間何憾兮,管詩正與詞閑!
山非山兮水非水,生非生兮死非死!結同心而人遠羅浮兮,看蓮花之漏轉.更深哭而夢好難留兮,除巫山之非雲。企芳名未朽兮,餘一段纖華。徒浮名相累兮,難脫屣宦途。憑君忍魑魅搏人兮,更自問與誰相倚。聽君道銜恨為月兮,天上人間兮誰與共圓!遺十年之蹤跡兮,待秋潮寄我雙魚,留靈飈之殘詩兮,信萍水傳我荷燈。瞬息浮生兮,塵緣未斷,薄命如斯兮,觸緒還傷。寫紅箋而約總難憑兮,只當離愁滯海涯!
問何意於人間兮,酒醒心醉。撫湘弦記前生兮,情多轉薄。本非緇塵舊客兮,生得玉樹芳家。唯念情深緣堅兮,可及當年綠萼華。花開落兮雲舒捲,偶向人間一展眉。風蕭蕭兮雨如晦,情深我自判憔悴!
㈩ 關於嵇康的作文素材有哪些
讀書讓我們心情愉快,讓我們進入一個情感世界,有時我們彷彿隨書進入茫茫宇宙,去探索外星人的消息,有時我們將進入大沙漠中旅行,有時我們進入海底探索寶藏,有時來到天山,感受那天山帶來的涼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