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難道搜一下沒有嗎?
Ⅱ 急求播音主持本科畢業論文 同學論文被斃 快急瘋了
我一向只鄙視要作文的。。今兒算是見識了。。居然還有要論文的。。孩子,這次我不鄙視你,我給你講哈~你給多少懸賞也不會有人給你的。。寫一論文你當容易啊還給你,還畢業論文。。都是要花錢買的。。不然就自己找資料拼去~
哎。。深深的為教育嘆息。。
Ⅲ 播音主持畢業設計
須製作一個視頻和音頻。可是由於我不經常上
我了解
Ⅳ 播音主持畢業論文範文
我之前在(新聞傳播科學)的期刊裡面看待關於播音主持的文章,你也可以去探究下吧·~~
Ⅳ 播音主持專業畢業論文
論新聞播音中的情感一、新聞播音中的情感依據
新聞既是對人類社會實踐
的客觀、真實的反映,又是人(記
者、報道者、編輯、播音主持人)
對於人類社會實踐的認識反映,
因而是人的主觀選擇,因此,人
不得不把自己的主觀選擇———
進而把自己的立場、觀點、態度、
傾向,乃至於自己的興趣愛好、
性格特徵、愛憎好惡、情感取向
等,盡量隱藏於新聞之下,使自
己製作的(寫作的、播講的)新聞
保持客觀、真實、公正的面貌。
但是,人乃血肉之軀,是富
有感情的靈性。新聞播音員(主
持人)必須用自己的聲音語言,
乃至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把
新聞內容傳達給受眾。就是說,
新聞播音員(主持人)必須在理
性傳達———即盡量客觀、公正、
真實地傳達新聞內容的同時,也
將自己感性的一面———即使用
自己的器官、感官、表情、動作的
一面———直接表露在受眾面前。
在新聞播音主持實踐中,新
聞播音員(主持人)恰當表露自
己的情感,已為廣大受眾所接
受。雖然仍有一些著名新聞播音
員(主持人)至今還在堅持客觀
冷靜的風格,堅持自己的情感不
為新聞內容所左右的做法,但
是,更多的新聞播音員(主持人)
已在自己播音、主持新聞節目
時,大膽流露自己的情感傾向。
而後者,反而比前者更加顯得貼
切自然,更能與新聞內容融為一
體,也更為廣大受眾所接受。
二、新聞播音中情感的分寸
把握
找到新聞播音(主持)的情
感依據———包括實踐的依據和
理論的依據,並不等於說,新聞
播音(主持)可以濫用情感。實際
上,新聞播音(主持)的情感流
露,只存在於一個狹小的空間。
就像用攝影鏡頭遠距離聚焦,如
果想要保持攝影對象焦點清晰,
焦點前後景深就只有一點點的
距離,稍有差池就會造成攝影對
象焦點模糊。這也就是所謂的
「分寸感」或「情感分寸」。曾經有
人在電視新聞播音(主持)中「熱
淚盈眶」,也有人在廣播新聞播
音(主持)中「泣不成聲」,這些都
嚴重超越「情感分寸」,後來都給
人留下極為深刻的教訓。為了保
持「焦點清晰」,或者說,保持新
聞播音(主持)的情感分寸,就得
弄清楚所謂「焦點景深」或「情感
分寸」的細微界線到底在哪裡。
應該說「,焦點景深」或「情感分
寸」有一前一後兩條界線。前面
一條界線是新聞的客觀性原則
和真實性原則。任何新聞都必須
嚴格保證新聞內容的客觀性和
真實性。這就要求:在以播音(主
持)方式傳遞新聞內容時,必須
時刻牢記「客觀、公正、真實」是
新聞播音(主持、播報)的本質立
場,本來態度。後面一條界線是
必須牢牢把握新聞播音員(主持
人)和新聞內容之間的距離。新
聞是對客觀事實的報道,因此,
新聞內容和播音員(主持人)之
間必然存在距離。新聞和新聞播
音員(主持人)之間的距離,決定
了新聞播音(主持)的「感情分
寸」。如果超越這種分寸,就會給
人以「假」的感覺,「做作」的感
覺,就會喪失新聞播音(主持)的
客觀性、真實性和公證性原則。
新聞播音(主持)的情感表
達,應該來源於新聞稿件。這種
情感表達絕大部分隱藏於對新
聞內容的層次和節奏以及語言
邏輯和重音的把握中。新聞播音
員(主持人)為恰當表達情感,必
須首先找出新聞稿件的主旨和
立意在哪裡,找到了新聞的主旨
和立意,也就找到了新聞的要點
和邏輯、層次和節奏。這樣,在播
音(主持)時才可以通過形象、生
動、鮮活的語言,自然而然恰到
好處地表露自己的情感傾向。情
感是新聞的內核,它深深隱藏於
新聞內容之中,因此也深深隱藏
於新聞播音(主持)之中。只有很
好地把握新聞的主旨和立意,把
握新聞的邏輯和要點,才能把隱
藏在新聞後面的情感內核發掘
出來,表露出來。缺乏情感的播
音(主持),就像是缺乏色香味的
菜餚一樣令人乏味。
事實上,許多新聞稿件由於
作者的生活經歷不同,立場觀點
不同,情感態度不同,稿件文字
本身就滲透了各種不同的情感
因素。這個時候,新聞播音(主
持)就必須格外小心地處理好自
己的情感表露,不能隨波逐流,
更不能恣意發揮。恰恰相反,當
新聞稿件本身明顯流露出作者
的情感趨向時,新聞播音(主持)
就必須更加冷靜客觀,嚴格把握
分寸。比如,本台新聞綜合頻率
2008年3月15日《738早新聞》
節目中,有一條反映某商家損害
消費者利益的消息。這條文字稿
件雖然沒有強烈抨擊商家的語
言,主要還是以客觀陳述為主,
但記者的立場明顯站在消費者
一邊,對某些商業行為進行了嚴
肅的揭露和批評。但在我看來,
商家盡管犯有一定的錯誤,但還
不致於到達傷天害理的地步,沒
有對消費者造成嚴重損害。因此
我在播音情感處理中,十分注意
把握分寸,盡量做到語速平穩,
氣息平和,與人為善。這就在一
定程度上使稿件播出保持了客
觀、公正的立場和態度。
三、新聞播音中的情感調節
新聞播音(主持)的情感表
達不能摻入個人好惡。新聞播音
員(主持人)富有自己的生活經
歷、立場觀點和情感態度,這在
現實生活中屬於完全正常的狀
態。但是,新聞播音(主持)工作,
主要以文字稿件為依據,責任在
於把文字稿件的內容播報給廣
大的受眾。因此,除了恰當表露
稿件文字所含情感元素之外,不
應該摻入新聞播音員(主持人)
自己的情感立場或情感傾向。日
常生活中,有時新聞播音員(主
持人)也會遇到某件不愉快的私
事,導致心情惡劣,或者完全沒
有心情。這時候,新聞播音員(主
持人)必須盡快調整自己的心
態,不以自己的私人感情影響播
音(主持),更不能把個人的好惡
帶入對稿件的再創作中。
依照我多年從事新聞播音
(主持)工作的經驗,許多情況
下,即使在一次播音(主持)過程
中,情感流露表達也往往處於運
動變化之中。這種情感流露表達
的運動變化,一般都取決於稿件
本身所表露的情感變化。稿件本
身的情感變化,又會引發播音
(主持)的情感變化。這時候,需
要播音員(主持人)恰當地適應
和調節這種變化,理智地掌握這
種變化,合情合理地表達好這種
變化。播音員(主持人)必須學會
遵循稿件內容來激發自己的情
感,同時又具有對情感的自我調
節能力。有時候,在某一次特定
節目中的各篇稿件之間,會出現
多次情感調整和變化,甚至一篇
稿件中的某個段落與層次之間,
也會出現情感上的差異和變化。
這時候,往往需要播音員(主持
人)進行必要的調節和把握。只
有這樣,才能准確恰當地,恰到
好處地表達出稿件本身所含有
的情感傾向。
四、新聞播音中的情感分
配。
新聞節目形態十分豐富,一
擋新聞節目往往由多種形態稿
件組成。比如,會有時政新聞、社
會新聞、批評新聞、人物新聞、新
聞通訊、新聞背景等。不同的新
聞稿件需要進行不同的情感把
握,決不能用一種方式,一個腔
調,一播到底。這就需要新聞播
音員(主持人)進行必要的情感
分配。記得2006年底,我主播一
期《738晚新聞》,由於對不同形
態的新聞作了恰當的情感分配,
使整檔節目聽起來抑揚頓挫,有
聲有色。不但層次分明,而且既
感情飽滿,又跌宕起伏。這檔節
目被評為省廣電學會年度優秀
播音作品二等獎。
仔細分析這檔晚新聞節目,
實際上是整組稿件圍繞一個共
同主題———獻愛心、送溫暖展
開。當時正好時近年關,各地開
展了各種送溫暖活動。稿件中
有政府領導給困難群眾送溫暖
的內容,也有社會各界人士自發
獻愛心活動。還有一條重頭稿件
是講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十六歲
女孩,在社會各界的關愛下,成
功實施骨髓移植手術的消息。當
時這條消息的播出,牽動了整個
古城市民的心。節目中,除了記
者與在上海的小姑娘養父進行
連線采訪,以及對小姑娘的主治
大夫進行采訪屬於錄音以外,其
他內容都要靠播音(主持)來播
報傳遞。在這期節目中,我特別
注重情感分配,用不同的情感色
彩,向聽眾介紹手術情況,小姑
娘術後恢復情況,社會各界對小
姑娘無微不至關懷的情況,以及
台灣慈濟會為小姑娘進行骨髓
配型和捐贈骨髓等一系列詳細
背景資料等。另外,我還在節目
後半段《方月說事》小單元中,向
聽眾詳細講述了這個患白血病
的小姑娘和她的養父母,以及許
多不知名的社會人士之間一幕
幕感人至深的故事。在對這些稿
件的處理中,我把主要情感分配
到幾條重點稿件中,著意加大情
感投入的份量。由於稿件文字十
分感人,作為播音員,我首先已
被深深打動。但我深知自己的責
任:我要把我的感動傳遞給我的
聽眾,感染給我的聽眾。而對於
其他稿件,我作了相對平穩的處
理。這樣,使重點稿件顯得更加
突出,更有份量。
我一向認為:播音不是簡單
的吐字發音,播音不是印刷機或
鉛字,它不但需要播音員用眼
用口去播講,更需要播音員用
腦、用心、用感情去表達。它是一
項創造性工作。
用悅耳的聲音吸引人,用真
摯的情感打動人,用振奮的精神
感召人,我一直在努力。
Ⅵ 播音主持畢業論文答辯一般是要說什麼
這些看法和主張必須是經過認真的思考或者一定的實踐,確實是自己所獨有的正確的認識和見解,或者是切實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主張。要使讀者感到有新意,增長知識,提高對事物的認識。
Ⅶ 播音主持的畢業論文怎麼寫
一、順理成章,依理定形 一般來說,文章採用的基本推理形式,決定著文章的內在結構形式。例如,一篇文章主要是想探討某一事物產生的原因,反映在結構上,必然有因果關系的兩個部分。或者由結果推斷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斷結果,缺一不可。又如,論述事物一般與個別的關系,或從個別到一般,或從一般到個別,或從個別到個別,反映在結構上,從個別到一般,總是要逐一分析個別事物的特徵,然後歸納出一般事物的特性;從一般到個別,也必然一般結論在先,而後再觸及個別事物的特徵。如果違背了這一發展邏輯,其結構就會顯得不合理。比如,有的學生為了得出一個一般結論,只建立在一個事例的剖析上,如果沒有充分理由證明這一事例本身具有普遍性,那麼從中得出的一般結論是沒有說服力的,論文的結構是不合理的。再如,在論述事物的對立統一關系時,總少不了正反、前後、表裡、上下、質量等各對矛盾的兩個方面的分析對比。忽略一個方面,就會產生片面性。不少畢業論文也往往犯這一錯誤,比如《國有公路運輸企業單車承包之我見》一文,針對社會上和企業內部對單車承包的各種否定看法,提出自己的見解,這雖然是可以的,但問題在於論文基本上完全肯定了這種承包方法,實際上這種承包方法既有其正面作用,也不可否認有它的反面作用,這已為實踐的發展所證實。片面地肯定某一方面,這種偏激的論述方式往往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所以,理的發展,不能不遵循人類的思維規律。違反了,理就不通,文就不順。講同樣一個道理,比如,人類是在不斷進步的,社論、文學評論、經濟論文的外在形式,可以是完全不同的。但在這個理論的內部結構上又是一致的。當然,我們這里講的是基本形式,並不排斥與其它推理形式的結合與交替使用。 二、畢業論文要以意為主,首尾員一 意是文章的中心,是主腦,是統帥。要寫好畢業論文,就要抓住中心。這個中心的要求應當是簡單明了的,能夠一言以蔽之,可以達到以簡治繁的目的。抓住這樣的中心,緊扣不放,一線到底,中途不可轉換論題,不可停滯,不可跳躍遺隙,這樣就能使中心思想的發展具有連續性。比如,論文《關於提高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之我見》就緊緊圍繞中心論點,論述了: 1.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綜述; 2.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下降的現狀; 3.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下降的原因; 4.提高國有公路運輸企業整體優勢的途徑。 可謂「以意為主,首尾貫一」,點滴不漏。 作為一篇論文,從思想的發展來說,要一層一層地講,講透了一層,再講另一層意思。開頭提出的問題,當中要有分析,結尾要有回答,做到前有呼,後有應。比如論文《對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的有關問題思考》,圍繞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這一中心論點,首先從理論和實踐雙重角度論述了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的地位和作用,其次從深化體制改革和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分析中探索了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的條件和基礎,從條件和基礎的差距出發再探究發展和完善建築市場的方向和過程,提出了建築市場的長遠發展方向和發展全過程;最後,對近期建築市場的發展提出操作性很強的措施和對策。層層剖橋,前後呼應,成為一篇優秀論文。雖然,作為一篇優秀論文,還須做到每層之間瞻前顧後,後面講的與前面不要有矛盾,留在後面說的,也不要在前面一氣說光。中心思想能夠貫通始終,才能真正做到「文以傳意」,不流其詞,文章自然增色。 三、畢業論文要求層第有序,條理清晰 文章要有層次,有條理,這和材料的安排處理關系極大。材料之間的相互關系不同,處理方式也不同,不能錯亂,錯亂了,層次就不清楚,自然也不會有條理。 例如,平行關系。文章各部分材料之間,沒有主從關系,在順序上誰先誰後都可以,影響不大。例如介紹利潤率,有成本利潤率,工資利潤率,資金利潤率等;介紹價格,有消費品價格、生產資料價格、服務價格、土地價格、住宅價格等等,不論先介紹哪一個都可以。 遞進關系,有些材料之間的次序不可隨意顛倒,遞進關系就是這樣,這些材料之間是一種一層比一層深入的關系,顛倒了就會造成邏輯混亂。同樣以上面的價格為例,如果要結合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來談論它,那就應該先講消費品價格,因為我們最早承認消費品是商品,其次應介紹生產資料價格,在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之後,我們拋棄了傳統的「生產資料不是商品」的觀點;接下去才介紹服務價格、土地價格、住宅價格,等等,這一類要素價格一直到1992年之後,我們才認識到必須主要由市場形成,以上這種表述,表明了我們認識的不斷深化。遞進關系處理得好,就能造成步步深入,道理猶如剝繭抽絲,愈轉愈雋。 接續關系。前一部分與後一部分有直接的邏輯聯系,層次雖分,道理末盡。前一層有未盡之意有待後面續接,不可中斷。比如按行進過程順序安排論據,闡述某些事實,就比較多的採取這一種方式。像在論述股份合作制經濟的發展時,作者就往往從起緣、發展、完善這樣一個行進過程來層層展開,顯得層次清楚,有條有理。 對立關系。文章論述的事理是對立統一體。為正反、表裡、前後、質量、勝負、成績缺點等等。它們有聯系又有區別。論述的重點在於闡明它們是辯證的統一,不能將它們孤立地對待。那麼在論述時,就不能強調了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由於畢業學員理論功底不很深厚;辯證思維的方式掌握得不是很好,所以,往往在畢業論文的撰寫中犯片面性錯誤,為強調某一事物的作用,就把其說得好得不得了,通篇都是正面材料,沒有任何不足之處;而要否定某一事物,就把其說得差得不得了,通篇都是反面材料,沒有任何長足之處,這種論文從結構的角度來說是層次失 衡,有悖常理。 總之,理清了事物間的相互關系,並在結構中體現出來,文章的眉目就清楚了。 四、畢業論文要求接榫細密,轉折自然古人作文講究起、承、轉、合。起、合是總起、總結問題。承、轉是接榫、轉折問題。要使文章上上下下渾然一體,沒有斷裂痕跡,使文氣貫通下來,說理有節奏,接榫和轉折是不能不注意的問題。 接榫是一部分內容與另一部分內容接頭的地方。就像木製傢具的「榫頭」。凹凸之處,不能大,不能小,要正好合適,做出來的東西才能精美。如接不下、接不緊,就既難看,又不適合,寫畢業論文也是如此。一篇論文很好,但一個接榫出毛病,就會鑄成錯誤。因為它在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上下聯系的紐帶,稍不留意,就會造成意的脫節。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交代明白聯系的媒介與中心環節,通常是通過過渡來實現的。在論文中有段落作過渡,比如,一篇論述農村股份合作制的論文,在介紹了五種不同的開發農村股份合作制形式之後寫道「上述這些形式,由於生產要素不同,入股合作的方法也不同,因此,收益分配的比例也有差異。」用這段過渡,接下去就很自然地轉到對這幾種不同股份合作制形式的收益分配的剖析上。也有以句子作過渡,比如有一學員對鄧小平的農業思想指引著××市農業生產不斷發展進行論述,先敘述了鄧小平同志一系列「農業是根本」的思想,接著要論述××市農業生產在這一思想指引下不斷發展的問題,中間就以「在鄧小平同志『農業是根本』的思想指引下,××市對農業重要性認識不斷深化」作為過渡,顯得很平穩、自然。還有更多的是用詞語作過渡,像「所以」、「因此」、「顯然」等等都屬於這一類。為使過渡得法、得體,必須弄清楚上下兩段關系怎樣,然後再決定用什麼形式把它們聯結起來。有些地方需要議論發揮,有的地方需要借曾穿插,有的地方要有比較復雜的判斷與推理,不能抽掉它們。省略了,文章就會急轉直下,使人感到突冗。 轉折,指兩層意思的轉換。在論文中也同樣有段落作轉折,有句子作轉折,也有詞語作轉折。比如有一學員對傳統勞動用工制度進行剖析,先實事求是地論述了我國國有企業實行的固定工制度曾經起過作用,接著要論述這種固定工制度的實行越來越不適應社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中間就以「但是由於長期來片面地把人人就業當作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看待,由此帶來了兩大問題」,這就是以句子作為轉折,使上下文之間顯得轉折得體、自然。此外,我國傳統的轉折手法還有提法(明轉)、駐法(暗轉),有急轉、緩轉,有在前頭富開一筆勾魂動魄的後轉,也有篇末暗送秋波的前轉。具體選取何種方法轉折,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五、畢業論文要注意瞻前顧後,調整結構 結構是文章內容的組織安排形式,論文的結構應是順暢有序,層次清晰,前呼後應,合乎邏輯。結構一旦確定下來,還須進行一番修改工作,以防止事後的返工。結構的修改主要從三方面檢查入手:其一,看各層次是否明白清晰,有無重復或相互矛盾的地方,有無缺少或多餘之處,意思上是否連貫通暢,是否達到了各分論點的證明要求;其二,看各層次之間的過渡與照應是否吻合,起承轉合是否自然得體,各段落之間的銜接是否緊密;其三,看序論、本論與結論是否協調一致,是否有前已呼而後不應,前面提出問題而後面沒有做回答的情況。總之,結構上的修改,是要把混亂的層次劃分清楚,把不合理的段落安排妥當,把上下不銜接的改得連貫,把前後不照應的改得呼應,把詳略不得體的改得相宜。盡量做到天衣無縫,不留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