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2016物價上漲的因素畢業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2016物價上漲的因素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31 04:20:50

① 關於今年物價上漲的議論文

今年的物價就是個「漲」字,上漲的原因主要在於國際市場的美元貶值導致。第一、美元貶值人民幣增值,國際市場上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均出現大幅飆升行情,特別是黃金、白銀、銅等貴金屬的上漲引領資源類的礦產大幅飆升,從而引起鐵礦石、農產品、棉花等期貨大漲,影響我們的生活。第二、中國的高增長在美元貶值的時代對外圍熱錢更具吸引力,外資間接進入中國股市和樓市,致使資本市場價格虛高。第三、政府宏觀調控對市場的調節效果逐漸在減弱,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政府調控樓市只能通過加大經濟適用房、廉租房的供應量來滿足市場需求,而對商品房房價只能產生比較小的影響,特別是對。第四、未來物價走勢的預測。預計未來兩三年物價還會在高位運行,國家還會採取一系列的措施對關系國計民生的住房、糧油價格等進行調控,主要通過對貨幣供應、稅收政策和財政補貼等手段來解決高物價的問題,特別是要打擊囤積居奇或惡性操作等擾亂市場的投機行為。不過,既然是寫文章,你還是圍繞我提示的這些思路展開聯想與論證才可能寫得像那麼回事啊。呵呵,限於本人的水平,也只能是向你交差而已。祝你順利!

② 物價上漲及其對策(最少3000字)

農副產品價格上漲及其政策
農產品價格的起落不僅影響農產品的需求,對生產的刺激作用更為明顯。歷年來,農產品的生產量在排除氣候因素的前提下總在隨著價格的波動而起伏,價格高了,農產品的生產面積增加,生產資料上的投入相對加大,農民從中獲得的收入也相應增加;反之,價格下跌,農民的收入隨之下降。
一、當前我市農產品價格上漲情況及其原因
根據我市農產品生產價格抽樣調查顯示,前三季農產品生產價格綜合指數為116.2(以上年同期為100,下同),比上年同期上漲16.2,其中:農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產品生產價格指數分別為111.9、106.2、136.3和100.9,我市主要農產品生產價格全面上揚,走勢呈現以下特點:
(一)種植業產品價格大幅上漲
前三季度,在糧、棉、油、菜、果價格全線上漲的拉動下,我市種植業產品價格同比上漲11.9%。
1、糧食價格繼續保持高位運行
前三季度,我市穀物(原糧)生產價格同比上漲5.25%。其中,早秈稻、晚秈稻價格為每公斤1.46元和1.54元,同比上漲5.36%和6.07%,小麥價格為1.30元/公斤,同比上漲4.43%,玉米價格漲勢強勁,同比上漲9.51%。
2、油料價格大幅上揚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油料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36.43%。其中花生上漲15.76%,芝麻上漲7.22%,油菜籽價格漲勢突出,同比上漲39.08%。
3、蔬菜價格上漲
受供求關系及天氣變化影響,今年前三季度我市蔬菜價格小幅上揚,同比漲幅為2.12%。其中瓜菜類價格上漲8.64%,茄果菜類價格上漲13.52%,水生菜類價格上漲5.12%,菜用豆類價格上漲10.23%,而食用菌類價格下跌0.61%。
(二)林業產品生產價格上漲
隨著市場對林產品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林業部門對成材林砍伐控制力度的加大,我市林產品生產價格繼續保持上漲態勢。木材價格上漲7.71%,竹材價格上漲4.78%。
(三)畜牧業產品生產價格大幅上漲
前三季度,我市畜牧業產品價格在生豬價格持續走高的影響下大幅上漲28.37個百分點。分季度來看,一季度上漲18.32個百分點,二季度加速上揚,上漲34.88個百分點,三季度上漲44.25個百分點,較一季度漲幅擴大25.93個百分點。
綜上所述,今年我市農產品價格走勢增幅較大,除受政策、供求關系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外,其上漲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第一,成本推動的影響。一是原材料的大幅上漲。這是目前農副產品價格一路走高的重要推動力,玉米和魚粉是養殖業主要飼料原料。從去年以來,玉米和進口魚粉價格是持續上升的態勢,只在個別月份略有回調。今年1-9月份玉米價格連續9個月保持在1.5元/公斤以上,平均價格為1.52元,同比上漲19.7%。豆粕和育肥豬、肉雞、蛋雞配合飼料價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漲幅分別為3.1%和10.4%、7.3%、8.1%。目前的飼料價格自從2006年初漲價以來,到今年9月份就一直沒有下降過,每噸飼料上漲了200元,一頭肉豬的成本基本上有80%至90%都要花費在飼料的購買上,飼料原料價格的上漲,直接推動了養殖成本和主要畜產品價格的上升。二是農資大幅漲價。化肥、農葯等農資價格持續在高位運行。化肥價格漲幅20%—30%,農葯價格漲幅達15%-20%。
第二,數量短缺的影響。由於前兩年生豬養殖過剩、價格持續低迷、飼料價格持續上漲等原因,嚴重打擊了養殖戶的積極性。2006年末生豬存欄量下降3.7%,其中能繁殖母豬淘汰現象尤為突出,同比下降8.5%,時下豬苗少,價格相當高,所以即使肉價上漲,不少人也覺得投資風險大而不願重新養豬。豬源緊張、豬價上漲帶來了一系列連鎖效應。售商進貨貴,市場競爭激烈又不敢大幅提升零售價,利潤因此大幅下降,甚至虧本,不少檔口乾脆暫時不賣豬肉。豬肉貴了,市民轉吃凍肉、雞、雞蛋、牛肉、水產等,也帶旺了這些產品的銷售,但最後使得這些產品價格也大幅上漲,整個肉菜市場漲聲一片。可見,生豬存欄量下降,貨源減少是導致市場豬肉供求緊張的主要因素。自然災害和疫情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劇供求矛盾。
第三,中間成本抬升的影響。農副產品調控偏弱,在農副產品銷售的終端領域,深受流通成本影響。近幾年,汽油、柴油不斷上漲,及對運輸車輛限重限載等因素影響,導致流通成本不斷增加,進而推動農副產品價格上漲。
第四,品質差異的影響。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品質、無污染的農產品越來越受青睞。隨著優質、無公害農產品生產規模的擴大,其對農產品價格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2004年以來農民主要是靠「漲價增收」和「增產增收」。當前農民增收是建立在相對較高基礎上的,農村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仍然是農民增收困難,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影響目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農業生產資料價格持續上漲最令人擔憂。從今年前三季度住戶調查資料情況看,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平均上漲10.6%,其中化肥價格上漲12.8%。畝均化肥支出為65.8元,比上年增加9.8元。由於化肥支出占農資總支出的30%以上,化肥價格的波動對種糧收益影響很大。還有水、電、柴油,這些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都在上漲,農民種糧成本不斷增加。據計算,農資漲價使糧食平均每畝物資費用投入比上年增加20—40元。農業生產資料價格在繼續上漲。一方面是農業生產資料生產受上游產品價格上漲的影響,降低農業生產資料生產成本的難度很大;另一方面,國際農業生產資料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尿素的價格甚至高於國內市場,對國內生產資料市場影響很大。
2、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業生產、 農民增收的作用顯著下降。總體看來,農產品價格上漲是把「雙刃劍」,是否對農民利好應分開看,一方面價格上漲是今年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卻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有抑製作用。此次農副產品輪番上漲,農民由此得到的好處名義上很多,但實際上不一定有多少。上世紀80年代末糧食、豬肉也輪番上漲過,但最後受害的還是農民等廣大中低收入者。
具體分析,第一,牲豬等主要農產品價格上漲是今年農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我市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682.44元,同比增長20.36 %。由於豬價上漲,前三季度農民牧業現金收入人均增加了436.17元,同比增長20.93 %。應當清醒地認識到,雖然當前的生豬價格非常樂觀,但同時養殖成本也不可低估。據悉,近期玉米等飼料原料市場價格又有上調,飼料成本居高不下,仔豬價格也在高位運行,加之夏季高溫多雨,又進入豬病的高發多發季節,國內重大動物疫病時有發生,雖然這些疫情最後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對於人們的消費心理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進而波及到整個產業鏈的正常發展。此外,用工、環保等費用支出的加大,也拉動了生豬價格的上揚。就整體而言,近期所反映的畜禽產品價格波動是由階段性的供需矛盾所致,並非完全由消費需求拉動。因此,在市場消費需求總量不會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下,隨著畜禽存欄量的增加,仍會形成供大於求的局面。因此,對於受市場制肘的養殖業來說,面對當前利好形勢,雖然後市值得期待,但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的作用十分有限。第二,宏觀上看,有關政府部門信息服務缺位使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業生產、農民增收的作用顯著下降。養豬業目前多數還是一家一戶養殖,單個農戶迫切需要在關鍵時刻獲得信息指導,以在價格下跌時不傷元氣,價格上漲時不盲目跟進,有效地避免損失,也有效地避免市場的大起大落。這是有關政府部門應盡的職責和可以提供的服務,為農村、農業和農民提供及時准確的生產和市場信息,就是當前最好的服務。現在肉價上漲自然也帶動了生豬收購價上漲,這讓一些養豬戶喜出望外,很多人琢磨著購買價格不菲的仔豬加大補欄力度,期望著好行情持續長久。就在養豬戶大量補欄,很多農民重新加入養豬業的時候,政府有關部門也應該及時出面,提供市場發展趨勢和行情預測信息,讓養豬「散戶」們注意防範風險,千萬別重蹈往年豬多肉賤收入減的覆轍。肉價的變化也說明了物極必反的道理,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有關部門除了提供信息,是否還應該考慮對畜牧業也採取一種保底收購的政策,給跌到價格低谷的畜牧業一個養精蓄銳、東山再起的機會,給市場一個穩定的原料來源,給養殖戶一個穩定收入的預期,也給市場一個穩定有序的發展。
3、農產品生產價格上漲對糧食進一步增產有限。去年糧食增產,播種面積增加因素的作用佔25%,單產提高因素的作用佔75%。適宜的氣候條件是上年單產提高的重要因素。受耕地面積的限制,數據顯示,今年播種面積繼續增加的空間已經很小。
以上分析可知,今年農產品價格及其對農民增收的拉動效應呈穩中趨降形勢,農產品價格上漲對農業增收的作用將明顯下降。
解決「三農」問題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農民增收是「三農」問題的核心,而保持農產品價格平穩運行又是實現農民增收的關鍵。為保持農產品價格平穩運行應採取對策措施是:
(一)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促進農業生產持續穩定的發展。進一步加大財政支農力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繼續對種糧農民實行直接補貼,增加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完善補貼政策和方式,以確保糧食等農副產品供給安全。
(二)加快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建立發達完善的市場體系是發揮市場機制形成合理農產品價格的必要條件,也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必須加快推進農產品市場體系建設,完善基礎設施,改善綜合服務,增強流通能力,提高流通效率,創造更好的市場流通條件,有效實現農產品價值,拉動農業和農村經濟持續發展。
(三)抑制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過快上漲。農資價格上漲加大生產成本,降低生產效益,不利於農產品價格穩定和農民增收。應進一步落實對化肥農葯生產的優惠政策,加強對化肥農葯市場及價格的監管力度,凈化市場環境,嚴厲打擊哄抬農資價格和制售假冒偽劣農資的違法行為,遏制農資價格的過快上漲。

③ 以「物價上漲使我的生活產生了哪些變化」為題5000字左右論文,急!!!!!

2010年以來,正鑲白旗市場物價水平呈現較強的上升趨勢,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累計為103.3%,較2009年同期增加了3.2 個百分點。

物價水平的不斷上漲,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反響,成為公眾媒體關注的焦點之一;而在廣大居民當中,普遍關心的是物價上漲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特別是低收入群體,更擔心物價上漲會導致生活水平的大幅度下滑。那麼,物價到底上漲到了什麼程度?還會繼續上漲嗎?對居民造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物價上漲有何利弊?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根據2010年上半年所取得的相關調查資料,就有關物價上漲情況以及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進行了粗淺分析。

一、當前物價上漲屬於結構性上漲,而不是全面上漲

根據調查資料分析,正鑲白旗市場物價運行的基本特點是:食品類價格上漲,衣著類價格下降,教育、燃料價格趨增,而家電類、交通通訊工具類價格下降。

2010年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走高的主要原因有兩個:第一個原因是翹尾因素的影響,去年物價走勢是前低後高,1—8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平均為100.1%,9—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平均為104.4%,對今年的市場物價必然會產生很大的翹尾影響。第二個原因,在新漲價因素中,主要是食品及燃料類價格上漲普遍而且比較頻繁。因此,可以斷定當前的物價上漲仍然是結構性上漲,而非全面上漲,不屬於經濟學意義上的通貨膨脹,隨著翹尾因素影響的消失,下半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將會趨於下降,但是考慮到新漲價因素的不可預期,這種下降將是平緩的。

二、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因收入不同而異

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因收入層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為此我們根據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低按照等距分組的方法,抽出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個群體中的代表戶進行觀察,來分析物價上漲對不同收入群體的影響程度。

據調查資料,2010年上半年正鑲白旗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102元,比2009年同期增長了10.2 %,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實際增長6.7%。資料顯示低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和高收入群體上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619元、7488元、13483元,較2009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0.5%、2.3%元和15.3%,扣除物價上漲因素後實際增長16.7%、-1%和11.6%。

可以看出,低收入群體的收入增長幅度較大,但是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絕對值依然很低,僅有高收入群體的26.8%,而中等收入群體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上下降了1%。低、中、高三個不同收入群體的人均收入比例大約是1:2:4,呈現幾何變化態勢,懸殊明顯。

由於物價上漲,居民消費支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2010年上半年,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群體人均消費支出分別為2002元、4165元和8346元,與2009年同期相比,低收入群體、中等收入群體均呈下降趨勢,而高收入群體則表現為上升勢頭。這表明,物價上漲給中低收入群體帶來的影響比較大。低、中、高三個不同收入群體的人均消費支出比例同樣是1:2:4,可見支出與收入關聯程度較高,收入大體上決定著支出。

從食品支出來看,盡管低收入群體人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但是仍與高收入群體人均支出有差距。事實上是由於物價上漲,低收入群體上半年用於購買食品而增加的支出部分佔其同期收入增加部分的比例是15.3%,而高收入群體這一比例只有7.5%。

如果更進一步分析,中低收入群體用於購買肉、蛋、奶、鮮菜(鮮果)等主要副食品的數量較上年同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支出卻有所增多,表明中低收入群體今年上半年購買與去年同期等量的主要副食品就要多花錢了,換言之,中低收入群體特別是低收入群體上半年所增加的收入中,有相當一部分被物價上漲「吃」掉了。而高收入群體則在數量和支出上均有所上升,表明高收入群體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實際消費能力遠大於中低收入群體。

無論是從調查數據上看,還是從實際生活消費上包括居民的切身感受上來看,中低收入群體受物價上漲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特別是低收入群體中那些依靠社會最低保障收入生活的較為貧困的家庭,受物價上漲的影響更為明顯。

三、物價上漲有利有弊

我們知道,市場機制要發揮調節作用,必須通過價格機制才能順利實現。當前的物價上漲,在很大程度上是價格機制中的調節機制在發揮作用,其中最為主要的調節功能之一是實現收入再分配,價格的高低變動會改變國民收入在各部門或各利益集團之間的再分配比例。因此,價格適度的上漲體現了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個過程,有利於收入分配的動態平衡。前面已經談到,目前的價格上漲屬於結構性上漲,其實就是三次產業之間的收益分配,由於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收入偏低,生產受到影響,進而影響了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此時就需要通過價格機制來實現國民收入再次分配流向第一產業領域,提高從業人員的收入,以達到各產業之間大體上的平衡。此其有利的一面。

辨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利弊相伴而生。物價上漲的另一方面則會對居民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前面的分析表明,當前價格上漲對收入較高群體的影響是微乎其微的,而對中低收入群體就有影響了,特別是對低收入群體來說這種影響較為明顯。此其有弊的一面。

四、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近年來,國家為了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多次大幅度調整了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收入,提高了離退休人員及低保標准。收入的不斷增加,促進了消費量的增加,拉動了物價上漲。在居民收入不斷提高的條件下,價格上漲應該是利大於弊的。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為三個「較弱」:

1、居民收入偏低,承受能力較弱。2007年以來,正鑲白旗連續幾年遭受沙塵暴、乾旱、蝗蟲等自然災害的侵襲,農牧業生產受到嚴重影響,農牧民收入增速緩慢,絕對值偏低。2010年上半年牧民人均現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3%,為1762元,比全盟平均水平少2110元,為全盟各旗縣(區)最低;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為1258元,比全盟平均水平少985元,亦為全盟各旗縣(區)最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0.2%,為7102元,比全盟平均水平少148元,同樣為全盟各旗縣(區)最低。居民在收入不高的情況下還要安排養老、醫療、購房、子女上學及嫁娶等預期消費,這樣居民的即期消費能力就十分有限,承受物價上漲的能力較弱。

2、社會保障功能較弱,還有待於加強。正鑲白旗在落實有關社會保障政策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做到了應保盡保,解決了低保戶的一些生活困難。但是在創新保障工作方法方式上還顯不足,沒有充分發揮各方面的積極作用,特別是在服務領域有待進一步加強。

3、市場監管體制不完善,應對市場物價突變能力較弱。市場經濟是個大舞台,市場的發展主要靠自我調節,但是也不能脫離相關部門強有力的監督與管理。由於目前對市場與物價的監管力量還不足,不能夠適應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致使有一些投機取巧、鑽營蒙騙之徒在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而不斷侵害著守法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的利益。其結果就是市場發展的後勁越來越小,對整個地區經濟來說不易形成外向型市場,不易獲得長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謹建議:

1、要創造條件,不斷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尤其是要提高廣大農牧民的收入水平和低保標准。因為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只有這一群體具備了一定的消費能力,消費市場才能繁榮起來,物價的合理上漲才會被廣大的消費者接受,並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

2、在社會保障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創新保障方式。依據地方財力、實際保障任務和補差水平等進行科學分類、合理負擔,切實提高被保障對象的收入水平,確保他們的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還可以在用水、用電、就醫、住房、教育等方面研究制定一些針對低保戶的優惠措施,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也可以動員社會力量來協作解決一些基本生活困難問題。

3、要強化市場監督管理功能,完善管理體制,為投資者創造安全寬松的運作環境,為經營者創造良好的發展條件,為消費者創造放心的消費場所。這樣,就能使市場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④ 關於物價上漲 ,通貨膨脹的論文呢

青年文學家陳銘龍:分析物價上漲真正原因
當前物價狂飆,老百姓幾乎是在一片「漲」聲中度過的。種種跡象表明,我們正在進入一個物價持續上揚的時期,雖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不大,但由於上漲的多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令民眾感受到了不小的壓力。

面對這一現實問題,目前,國內著名經濟專家紛紛探析,但是他們的解釋是否把握到當前問題的實質則是另外一回事。正因為這些解釋與現實經濟生活相差較遠,從而也就無法找到一種應對這種通貨膨脹的有效政策。但依筆者看,其主要成因則是外資在操作加劇,如果沒有及時處理外資問題,那麼物價還是會繼續上漲。

可以這樣說,中國物價高漲的背後我們可以看到某些外資業的推波助瀾。其中:孟山都控制農作物種子,導致農作物源頭上漲,四大國際糧商---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控制中國食品油,導致食品油上升,以高盛為首的外資企業控制了中國的肉食品行業,導致豬肉等相關產品上漲。

有資料表明,中國食用油85%都是由外資生產銷售,其中四大糧商控股我國的金龍魚、魯花、福臨門等主要食用油品牌,因為2004年我們在美國政府和華爾街聯合發動的大豆金融戰中慘敗,敗的結果就是我們每一個人吃的油,都要看華爾街的臉色行事,他一不高興就給你抬高價格。四大國際糧商之一ADM(Archer Daniels Midland),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起開始走向世界。1983年它開始在香港設立亞太分公司,1986年在歐洲進行擴張,2000年正式進入中國。現已在全球擁有超過24000個員工。它與新加坡豐益集團共同組建了益海嘉里集團,其在國內直接控股的工廠和貿易公司已達38家,另外還參股魯花等多家國內著名糧油加工企業,工廠遍布全國,堪稱全中國最大的糧油加工集團,金龍魚就屬於該集團。豐益國際並不惜巨資挺進東北的大豆根據地。而在全球32個國家已擁有450多個工廠的邦吉(Bunge),據公開報道稱,目前它是巴西最大的穀物出口商,美國第二大大豆產品出口商、第三大穀物出口商、第三大大豆加工商,全球第四大穀物出口商、最大油料作物加工商。除了糧食加工與出口,邦吉還將營業范圍擴展到了紡織、化肥、油漆以及銀行等行業,工廠和業務遍及巴西、美國。2000年它正式進入中國,成為中國最主要的大豆和油籽的供應商。目前該集團在中國已運營三個大豆加工廠,正在廣州興建另外一家工廠。2004年大豆危機之後,它高調宣布收購山東三維集團旗下一家位於日照的油廠。

冷靜分析,對這些壟斷的外資企業的支持或縱容,對政績的飢渴與沖動,對自身利益的考量以及利益相關者的尋租,這些都能成為目前某些商品與支出飆升的潛在理由。公共管理者應該意識到,物價的上漲背後更多的是民生問題,而不僅僅是表面的利益與政績問題。相關審計與監察部門,也應該盡力消除這種物價虛高現象,還物價一個真實的水平。而要切實做到這一點,則必須對外資企業做出相關的遏制措施,以保護中國食品、肉品、農業等傳統行業,強烈杜絕上市,外資變相控股。

⑤ 關於2010的物價上漲的畢業論文

這次物價上漲主要是中國貨幣濫發和成本上漲有關。
2008中國為了對應經濟危機,採取寬松的經濟政策,發布了四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從這一個政策發布開始,就決定了中國進入一個通貨膨脹的時代。
按照貨幣的基本原理,經濟每增長一元錢,政府就應該供給一元貨幣,多發行就是超出,中國多發行四萬億就是嚴重超出,嚴重的超出很容易帶來通貨膨脹。
過度的貨幣追逐一定商品,結果必然是通貨膨脹,物價上漲。
就如同飛機理論一樣,一個飛機在一個小國拋灑貨幣,使這個國家每一個持有現金增加一倍,這必然會導致物價上漲一倍。
成本上漲也是一個很重要原因,因為中國進入劉易斯拐點,未來青壯年勞動力數量不斷下降,低端勞動力工資水平持續快速上升,從而全面推動物價,這個大的趨勢中國未來都不會改變,只要這個大的趨勢不改變,中國物價就不會停下來。
上漲不會停止,最好情況是上漲速度逐步減緩,最後與CPI持平,到達讓民眾可以接受階段。

⑥ 物價上漲的原因、分析及解決的方法與途徑

物價上漲原因:
首先是需求推動,內需強勁和外需回暖。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1.92%,反映出中國經濟有很強的需求動力。這包括,大量在建項目加速建設和激活民間投資短期內都會推動投資繼續強勁增長;刺激消費政策力度不減,未來消費增長趨勢仍可保持;受歐美發達經濟體持續復甦影響,出口趨勢仍然較好。

其次是成本推動。隨著全球經濟的緩慢復甦,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勢頭明顯,今年以來世界能源、金屬及礦產品、農產品及原油價不同程度上漲。

第三,去年信貸高速投放,形成的過多貨幣供給

價格上漲趨勢有些是長期的,有些是短期的,比如農產品價格由於土地、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價格會是一個長期的上漲趨勢,但是像蔬菜的漲價是受氣候的影響,這就是短期的因素。解決的根本措施是要發展生產,目前我國糧食完全可以自給,都是產大於需,個別餘缺要靠進出口調劑。

我國很多商品對外依存度高,例如鐵礦石、大豆、油料、石油、銅等,石油的對外依存度是50%左右,鐵礦石更高。周望軍表示,這確實不是政府通過國內的政策能調控的,需要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發展壯大,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定價話語權增強了之後,才能影響國際市場。他表示,這是我國一個長期的艱巨任務。

>>途徑

對低收入群體適當補貼

專家說,建議採取四項措施應對生活必需品價格過快上漲。第一就是要發展生產,重點是發展農業生產,只要糧食、生豬等農產品和基本的消費品供應能夠保障,應對通貨膨脹就有了堅實的基礎。再通過物資調配、進出口等手段調節,供應肯定沒問題。接著就要對低收入群體予以適當的補貼,包括城鄉低收入群體、在校家庭貧困學生等,通過財政的渠道進行適當的補貼,使他們的生活水平不因為物價上漲而降低。

防止游資炒生活必需品

對於目前「游資炒作」對物價的影響,周望軍說,首先不允許炒作群眾基本生活必需品,如糧油蛋等。同時要完善制度,因為游資能炒作的產品肯定是供小於求的產品,比如炒作大蒜,是因為減產了,棉花也存在供需缺口。同時要建立專門的機制,對游資動向進行監管,嚴格制止他們進入實體經濟,特別是居民的生活必需品市場炒作。

減少流通環節控製成本

針對農產品價格,周望軍說,目前我國蔬菜流通環節費用占成本比例偏高,達到50%,甚至三分之二。產地是9毛錢的蘿卜,到消費者的餐桌上賣3塊,換了5次手,加了5次價。所以要減少流通環節的倒手次數,鼓勵農超對接,就是超市直接到農民手上采購。

同時,他建議農民組成蔬菜合作社,一家一戶沒有談判的基礎,一個縣組成一個蔬菜協會跟若干超市采購單位進行談判就容易得多。亂收費問題要繼續治理,他說,很多城市為了綠化、美化,「退市進超」,超市的價格比路邊攤的價格要高。另外,不是城市的核心景觀區也沒有必要「退市進超」。

⑦ 影響中國未來物價走勢因素分析畢業論文

可分析好的,偶在的

⑧ 宏觀經濟學角度分析物價上漲800字小論文

第一部分,通貨膨脹的現象描述。
第二部分,宏觀經濟基本對市場的分析是供需分析。描述供需對價格的影響。指出通貨膨脹的最終原因是需求過度或供給嚴重不足。
第三部分,治理通貨膨脹的途徑

⑨ 急求一篇1000字以上論文「物價上漲對人民生活的影響」謝了!

2007年物價上漲對城鎮居民生活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作者:陳芳 文章來源:統計局 點擊數:732 更新時間:2008-2-28 15:38:50

今年以來,受宏觀經濟形勢、市場發展、政策及縣域經濟發展和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我縣城鎮居民收支狀況出現了新的變化,城鎮居民家庭抽樣調查資料表明:收入快速增長,物價漲幅較大,低收入群體生活受到一定影響。
2007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0148元,比去年增加了1549元,增長18%。居民消費性支出7673元,比上年增加了880元,增長13%。
一、城鎮居民收入總體變化狀況
(一)由於國家實行新的工資政策,職工工資及補貼收入的增加,帶動城鎮居民收入增長。2007年工薪收入8104元,增加1269元,增長18.6%。工薪收入的增加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額的81.9%;
(二)近年來,由於我縣不斷加大對縣域環境的整治力度、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以及各項經營優惠政策的落實,經營凈收入快速增長,2007年經營凈收入達到1912元,增加663元,增長53.1%。(三)隨著居民理財方式的轉變和股市持續走高影響,財產性收入穩步增長, 2007年全縣財產性收入達275元,增加263元,增長219倍,其中股息與紅利收入達到257元,增加256元。
二、2007年物價運行總體特徵
(一)居民消費價格水平呈「二升五降一平」格局。食品類和家庭設備及服務分別上漲22.7個百分點和4.5個百分點;煙酒及用品、衣著類、交通和通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和居住類分別下降5.1個百分點、7.2個百分點、3.3個百分點、17.9個百分點和3.6個百分點;而醫療保健和用品基本與上年持平。
(二)糧、油、肉禽及製品、鮮菜及鮮果價格居高不下。糧、油、肉禽及製品、鮮菜及鮮果價格總體上看比較平穩,月度間波動不大,但延續了上年末走勢,高開高走,分別上漲了21.1個百分點、32.1個百分點、40.7個百分點、20個百分點和20.5個百分點。
三、造成物價上漲的原因
造成食品類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國際市場漲價的影響,也有成本增加的推動;既有供求關系變化的影響,也不排除個別經營者不正當行為的推波助瀾。
1、農產品價格的大幅上升造成物價異常上漲。2007年年集貿市場糧食、油脂、肉禽及製品價格不同程度上揚,與2006年同期相比,分別上漲21.1、32.1和40.7個百分點;因此,完全可以說,物價較大幅度上漲完全是由農產品價格上漲和市場進價上漲所至。據調查統計,由於食品、果蔬類平均漲幅已達8%左右,其中糧食、蛋類肉禽及其製品、水產品價格漲幅平均在10%左右,尤其是糧食的缺口促成了農產品價格普遍大幅度上升。從全縣來看,一是近年來糧食種植面積和總產量持續減產。二是個體糧販主宰了糧食流通渠道,對澱粉、大米及副食品價格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在糧食市場全面放開後,由於種種原因,國有糧食流通體系漸漸萎縮,糧食流通環節已完全由個體糧販控制。三是長期以來調整和優化農業結構產生了一定的效果。解決「三農」問題,促進農產品價格的合理歸位,農產品價格的上升,也包含有這一方針政策多年推動的成果。糧食、農資和主要生產資料價格先後大幅上漲。糧食是「百價之基」,一價帶百價,糧食價格上漲必然帶動其它食品類價格上漲。
2、蔬菜及肉類副食品價格上漲的內部和外部原因。我縣冬春秋季市場蔬菜和生豬等大宗農副食品供應量的70%以上都需從張掖、酒泉、玉門、敦煌調運,且本縣無大型蔬菜種植基地和生豬養殖企業,所產蔬菜和生豬等大宗農副食品供應僅能滿足本地市場需求的30%左右,受外地蔬菜種植及肉類副食品供應影響較大,加之成品油價格上漲,運費增加,2006年之前每車蔬菜及肉類副食商品的運費在2500-3000元左右,2006年高速公路通車後因過道費開收及油價上漲等因素,導致運費上漲到每車4000元左右。調運成本的增加導致蔬菜及肉類副食品價格的大幅上漲。
3、食品類價格上漲除了上述原因之外,也不排出不正當價格行為加劇了食品價格的上漲。少數經營者串通漲價、合謀漲價,擾亂市場秩序,對價格上漲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4、居民收入增加推動了物價上升。自去年以來,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進行了工資改革,國家工作人員收入有了較大提高,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工資普遍上漲。同時,由於縣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個體、私營經濟進一步活躍,促進了我縣城鎮居民經營性收入的持續增長。居民總體收入的不斷增加,有效拉動了內需,推動了物價上漲。
5、金融市場趨旺總體帶動了物價上漲。近期以來,銀行存款利率的連續上調和股市的持續走高,使城鎮居民金融資產不斷增加,財產性收入穩步增長,進而影響、推動了物價上漲。
四、物價上漲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從瓜州縣城鎮住戶調查中,從不同收入階層的城鎮居民家庭購買食品多支出的金額來看,2007年,人均食品支出額:最低收入家庭1630元,受食品漲價影響多支出43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額的12.4%;最高收入家庭3560元,受食品漲價影響多支出132.00元,占可支配收入增加額的5.3%。
從這些數字可以看出,對於低收入家庭而言,今年增加的收入有12.4%被食品價格上漲所抵消,這一比例高於高收入戶7.1個百分點。因此,低收入家庭經濟負擔更大,對食品上漲的承受能力更弱。
1、物價上漲增加了城鎮低收入居民生活負擔。
從統計數據來看: 2007年低收入家庭豬肉消費數量減少了 4.3千克,消費金額卻反而增加5.62元;活雞消費數量略減0.01千克,消費金額增加26.92 元;鮮蛋消費數量減少 0.93千克,消費金額減少了1.86元。2007年以來的這一輪以食品為主的物價上漲,給瓜州縣城鎮低收入居民生活帶來較大壓力。
2、部分低收入家庭被迫降低生活消費標准
低收入家庭為了最大限度地減低物價上漲帶來的生活壓力,不得不降低消費檔次。主要表現在購買價廉質次的商品或改變生活方式,來滿足生活基本需要。如少吃豬肉,或由買好一點的肉改為次一點的肉,或吃肉的間隔時間比過去延長,以及盡量購買超市促銷活動時的特價米、肉、蛋等食品。
3、由於物價的持續上漲,預期消費增加,使低收入人群的消費信心下降,人們對於除食品等「剛性」消費外的其他各項消費持觀望態度,不敢輕易涉足購房、家電等方面的消費。
五、穩定市場物價的對策建議
從當前消費品市場運行總體情況看,穩中趨升是市場運行的基本格局,從對GDP的貢獻來看,消費品需求對經濟發展起著積極的拉動作用,是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瓜州縣消費需求的現狀和差距,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尤其是近年來,消費拉動將是支撐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動力,我們應及時抓住居民消費升級的需求旺勢,採取更加積極的消費政策,努力擴大消費需求,促進經濟穩步健康發展。針對當前消費品市場運行狀況,要從根本上保證消費品市場持續快速增長,必須在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做好工作。
1、增加城鄉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費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的前提是發展經濟,政府的經濟管理部門要重視研究適應消費需求的擴大和升級,加快發展全縣的經濟優勢和挖掘資源優勢,根據消費需求結構變化調整經濟結構,在繼續做大做強工業的同時,大力發展商貿、物流、信息、旅遊等產業,繼續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大力調整農產品結構,提高農產品加工水平和效益,讓老百姓最大限度地分享經濟增長的成果,穩定增加收入,不斷提高消費需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穩定居民收支預期。目前制約消費需求擴大的主要原因是預期收入和支出的不確定性。加快養老、醫療、就業、醫保、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擴大社會保障的覆蓋面,免除人們的後顧之憂,從而穩定消費支出,增強低收入群體對價格上漲的承受能力。
2、認真落實穩定生產、保障供應的各項價格優惠政策措施,確保供應不斷檔、不脫銷。
3、採取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對達到一定規模的人民群眾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企業實行提價申報制度,達到一定規模的生活必需品的批發、零售企業實行調價備案制度。
4、加大價格監督檢查的力度。加大市場價格巡查的力度,特別是節假日要加大對生活必需品、農貿市場、旅遊景區的價格監督檢查力度,嚴厲查處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非法牟取暴利,以及不按規定履行提價申報、備案的違法行為;加強對行業組織、中介機構和重點企業的宣傳教育,督促其遵守價格法律法規,自律其價格行為,共同維護市場價格穩定,自覺履行社會責任。
5、搞好價格的預測預警。除繼續搞好主要副食品日報和專報外,進一步擴大監測的品種和范圍,把重要農業生產資料、工業生產資料、建材和部分日常生活用品納入監測的范圍,提高監測的准確性、及時性和預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