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園林專業畢業生畢業論文怎麼寫
畢業論文和實習報告是有本質不同的,如果是實習報告,您可以寫實習期間的工作情況;如果是畢業論文,則必須要寫與本專業相關的內容。所以,您在寫畢業論文時要寫關於園林專業的內容。
提供一些園林專業的畢業論文的選題,供寫作參考。
1環境藝術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研究
2城市步行商業街的環境設計
3濱水綠地的環境景觀設計
4城市綠地景觀評價
5森林公園規劃設計
6觀光生態園規劃設計
7觀生態林評價指標
8手持GPS在園林規劃圖修測中的應用研究
9某企業園林規劃與設計
10幾種耐鹽鹼植物引種的研究
11鹽鹼地耐鹽植物引種的研究
12耐陰植物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
13常綠植物在園林綠地中的應用
14李果實色澤機理研究
15冰核細菌對杏花器官霜凍的研究
16耐旱地被植物選育
17耐旱性地被植物的抗性研究
18彩葉植物組織快繁
19幾種彩葉樹種抗寒性研究
20北方常用園林植物抗SO2能力的研究
21北方常用園林植物抗汽車尾氣能力的研究
22幾種園林樹木的耐陰性研究
23山桐子、四照花、清榨槭的光合特性研究
24幾種園林植物的組織研究
25黃連木花粉萌發特性研究
26天女木蘭的種子萌發過程
27生長調節在草坪上的應用效果
28草坪的合理建植與維護技術
29PGR對草坪根系發育的影響
30野生花卉栽培生理研究
31綠色通道植物多樣性配植研究
32園林植物標本資料庫研究
33彩葉植物葉色發育過程中的形態、生理變化
34彩葉植物葉色發育的分子研究
35紅色植物紅色素的攝取及特性研究
36常見花卉栽培技術的專家系統建立
37城市綠地景觀規劃與設計
38動物園景觀規劃與設計
39居住區綠地安全防護作用研究
40灤河景觀風光帶總體規劃
41濕地生態公園規劃設計
42園林建築小品及其植物配植研究
43居住小區景觀環境設計
44城市園林綠化樹種規劃研究
45樹樁盆景傳統造型的市場定位和創新思路
46文人樹盆景發展現狀和前景展望
47園林苗圃栽培與管理技術研究
48故宮御花園的造園分析
49園林工程的施工與管理
50蓮池造園藝術分析
Ⅱ 有關植物生理學方面的畢業論文可以做哪些方向
植物生理學方面
思路,我提供。
Ⅲ 園藝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求,詳細地說,謝謝
1
①談
「當地」(學生所在的地方)
休閑農業的現狀和發展
2
②談兒童活動區的規劃要求
3
③探討「生態」在公園規劃中的體現
4
④談園林景觀中的休閑空間及應用
5
①居住區景觀設計探討
6
②公園景觀設計探討
7
③廣場景觀設計探討
8
④小區水體景觀生態設計方法探索
9
①水生花卉及其在園林造景中的應用
10
②~~(省
/
市
/
縣)花卉產業現狀及發展方向
11
③~~(花卉)組織培養繁殖技術研究
12
④~~切花采後生理及保鮮技術
13
①城市道路綠化景觀分析研究
14
②開放性公園規劃設計初探
15
③匾額、楹聯在園林中的應用
16
④觀光農業園發展初探
17
①城市景觀大道植物造景
18
②居住社區植物造景
19
①~~(城市)色葉植物資源調查
20
②~~(城市)行道樹資源調查
21
①高校校園規劃設計
22
②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
23
③公園規劃設計
24
①鄉村旅遊(景觀)探討
25
②觀光農業(景觀)探討
26
③淺析
XXX
校園景觀
27
④淺析
XXX
城市景觀
28
①~~小區園林規劃設計
29
②~~社區公園規劃設計
30
③~~工廠核心區園林規劃設計
31
①濱水景觀設計
32
②城市公園規劃設計
33
③鄉村景觀保護與規劃
34
④公共綠地可達性調查研究
35
①淺談住宅小區景觀的色彩設計與應用
36
②園林景觀設計中水景的營造手法
37
③園林景觀設計中小品的表現手法和作用
38
④園林景觀設計中鋪裝材料調查
39
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研究
40
關於城市廣場人性化設計方法的思考
41
城市廣場植物景觀設計方法研究
42
關於城市廣場鋪裝設計方法的思考
43
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方法研究
44
城市步行街景觀設計方法的研究
45
城市濱水景觀設計方法的思考
46
山地城市中地形設計方法的研究
西南大學網路與繼續教育學院
2013
年春
園藝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1
當地果樹生產現狀及對策
2
當地蔬菜產業現狀調查及對策
3
設施栽培效益分析
4
節水灌溉系統的建設及管理
5
園藝作物節水灌溉效益分析
6
「某一種」蔬菜產銷體系的調查研究
7
當地蔬菜生產模式現狀與對策
8
當地食用菌產業發展方向與新技術推廣的研究
9
當地蚜蟲危害園藝作物的種類及消長規律研究
10
當地農業雜草種類的調查及防治方法研究
11
當地蔬菜生產與營銷現狀及對策
12
品牌在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研究
13
無公害蔬菜生產中農葯污染問題的調查研究
14
蔬菜標准化生產的實踐與思考
15
我國蔬菜種子產業發展現狀
16
綠色食品蔬菜生產中的問題及對策
17
蔬菜新品種引種比較試驗
18
果樹苗木繁殖技術研究
(以當地你感興趣的某一種果樹為材料)
19
xx
地區果樹產業現狀及發展策略研究(以某市或者某縣的果樹
產業為研究對象)
20
果樹病蟲害防治研究(以當地一種果樹的某種病害或者蟲害為
研究對象)
21
xx
地區水果行情調查分析(以某市或者某縣的水果行情為研究
對象)
22
某種蔬菜作物的繁殖技術研究
23
某種蔬菜作物的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
24
當地蔬菜生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25
當地特色蔬菜的開發與利用
26
植物激素在果樹生產上的應用
27
植物激素在蔬菜生產上的應用
28
植物激素在花卉生產上的應用
Ⅳ 請問作物生產技術專業的畢業論文怎麼寫我不會寫啊!
大田作物生產技術革新的生理基礎
本世紀來.第一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兩
度大躍進使得工業發達地區的大田糧食單位
面積產量增加了將近10倍,而投入的人力卻
減少到1八O上下。美國借它的豐富農產品傾
銷全世界。即使人多地少、工業發達的西歐
等國近些年來也能作到糧食自給而有餘。現
代農業的發展所以如此迅速充分證實科學技
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上世紀自然科學的
三大發現—細胞、進化論和物質不滅—大大地開闊了生物學者的眼界和研究的領
域。他們接受了唯物論的觀點和採用了物理
化學的先進技術,既向宏觀又向微觀領域進
軍。一切生物均是由細胞組成,從細胞衍生
發育而來,從細胞以至分子水平來分析生命
現象陸續揭發出的許多個中奧秘,得以制定
出各種微妙措施(諸如有性雜交、組織培養、
細胞融合、基因轉化等)來改造適合農業需
要的生物。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並非天造地設,
而是一脈相傳,相互依存,在適應環境的變
化和同化外界的物質與能量中由簡到繁地演
變成的。於是,從生物的系統發育和它們對
環境變化的適應與外界物質能量的利用,以
及生物之間的相生相剋等現象的多種植物生
理探討接踵而來。從這些研究的豐碩成果中
發展出來合理利用農業資源,提高生產效率
等措施,用來改善作物的生產環境,增進作
物產量與品質,調控作物生長發育,以及防
治病蟲草等的為害。如果說,第一次躍進在
於推廣農田排灌、發展機器作業、施用化學
肥料等改善了地利,那麼,第二次躍進由於
有了產前行業的資料(種子、肥料、葯劑、機
具等)配備,產後行業的加工與運銷,大大
地減少了田間作業時間與繁重勞動。多種技
術的綜合運用,成倍地增加了大田種植密度,
更加充分地利用了夭時。近代國際貿易往來
日益頻繁.第二三產業突飛猛進,多種企業
的標新立異不斷沖擊著自足自給小農經濟的
生產方式,迫使農民無論在生產上還是在生
活上,不得不走商品經濟的道路。隨著我國
近期農村經濟振興的實現與鄉鎮企業的發
達,相形之下,傳統的農業生產,盡管蘊藏
著需要繼承與發揚的豐富經驗,可是無論在
生產效率.經濟收益,產品質量,以及勞力
使用上,都遠落後於形勢。何況從現代農業
科學技術來衡量,現在通行的田間作業,不
論是原有的還是引進的,有時只求滿足眼前
的局部利益,卻給全局埋伏下隱患!
1農業生產依靠廣泛分布的再生資源
大田作物生產是人類創造的第一產業,
依靠「人和」選育良種改善「天時、地利」來
生產社會需要的各種產品。至今食物、飼料
及許多燃料和工業原料,最終都依靠它的供
應。農業生產之可貴處就在於它所利用的天
時、地利、人和、物種都是可以不斷更新、用
之不竭的再生資源。作物可以按照人類意圖
加以選育與更新。「天時」四季更新,周而復
始,但還會不時地出現難於控制的天災(旱
澇、霜凍、燥熱),雖然有限度地改善生態環
境和小規模地設置人工氣候裝備來克服惡劣
天氣的脅迫已見成效,今後尚需不斷發展。
「地利」經常在田間作業中不斷地改變著來滿
足作物的需要,但管理不當,會導致難於挽
回的水土流失。「人和」有賴於社會組織與集
體行動,現代農業要求勞工發展智力。和重
工業所依靠的日趨枯竭的礦產資源不同,這
四項資源在再生過程中,可以彼此影響。措
施得宜可以相互促進,進入良性循環,助長
作物生產;反之一著失誤又可相互制約.墮
進惡性循環,破壞田間作業。例如,森林可
以改善小氣候與土壤結構,有利於植被發展;
旱田灌溉不當.引起上壤鹽鹼化,致使作物
受害。根據不同農區的生產條件與實踐資料.
用計算機對農業大系統內的參數,加以統籌
運算,已成為田間管理持續增產方案預事檢
驗的有效方法。
此外,綠色植物的生產方式有其特殊的
優越性。在這方面現代工業至今還是望塵莫
及。首先.它能自我繁殖,擴展基地,它善
於利用陽光普照的能量,吸收環境中廣泛分
布但含量低微的原料:大氣中的CO:與土壤
中的營養元素都僅占萬分之幾。它無窮盡地
合成有機物的本領.供養著一切生物。所形
成的木料大量積存在地球表面,另有經過干
萬年的轉變與礦化的生物軀體以煤炭油氣形
式儲藏在地層中,至今還是有機原料最終的
供應者。
2我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策略
我國近80%人口在農村,主要依靠經營
當地農業資源來維持生計。自從解放直到農
村經濟振興的30年來,在各級領導的支持
下,大興水利,發揚精耕細作的優良傳統,引
Ⅳ 有關植物生理學方面的畢業論文可以做哪些方向
可寫的很多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代謝、植物呼吸、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礦質營養、植物體內運輸、生長與發育、抗逆性和植物運動等研究內容。可以就某一區域植物的某些植物生理特徵寫起,也可以寫某種植物的生理特徵,比如小麥的抗倒伏機理,乾旱區植物抗旱性研究等
Ⅵ 畢業論文:盆栽菊花的栽培技術
相關範文:
廣東年宵盆栽菊花生產技術初探
摘要:對廣東春節盆菊生產中的品種、成本、營銷和生產管理技術進行了初步總結,主要對補光控花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文對應節生產菊花有一定的指導和參考作用。
關鍵詞:年宵花;盆栽菊花;生產技術
菊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也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她色、香、姿、韻俱全。在廣州和廣東的迎春花市中,菊花歷來是傳統花卉中不可缺少的應節花卉,和年桔、聖誕花、大麗花、杜鵑等成為年宵花中的主角,持續花期長達20天以上,在布置花壇、花境、花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廣東是時花生產大省和強省,其中菊花的主要生產基地分布在廣州芳村、順德陳村、中山小欖等地,大部分花農在年宵花選擇上仍然會以菊花為主要的生產和銷售品種之一,但鮮見有系統的學術論文進行總結和研討,本文意在拋磚引玉,就菊花生產和經營方面進行初步探討。
1、廣東地區主要菊花生產品種。
因為盆栽菊花售價不高,利潤較低,很少有科研機構願意進行科研生產和技術革新工作,主要以花農的傳統栽培方法為主。主要的生產品種約20個(以廣州地區的俗稱為主,非正式學名分類,文字為音譯,部分可能不標准),有黃色類的板臘黃、台黃、黃秀鳳、寧波黃、無錫黃,紅色類的台紅、東莞紅、黃心紅、牡丹紅、滿堂紅、花貓菊、光頭紅,白色的大白蓮,金色的麗金,綠色的綠綉球,其它色的一點金、一點銀、十八小姐等。按花徑的大小區分,大花類的有寧波黃、牡丹紅、綠綉球、大白蓮,小花類的有滿堂紅、黃心紅、花貓菊、光頭紅、一點金、一點銀,其它為中花類。一般市場比較好銷和栽培比較多的品種主要有:板臘黃、台紅、麗金、綠綉球、黃心紅。
2、盆栽菊花的成本和收益情況。
據測算,每生產一盆五寸花托的盆菊花成本約為2.00-2.50元,主要開支包括有菊花苗(每盆3株)0.45元,花盆0.40元,電費0.10元,竹子(每盆平均8支)0.20元,肥料0.30元,農葯0.20元,塘泥0.10元,人工費0.50元,水費0.20元,地租0.05元,各地情況不同,開支情況會略有出入。一般每個熟練工人平均可管理盆花約15000盆以上,每月工資約400-800元。
花農一般在進入農歷十二月十五日後,開始在生產花場內大量出售所栽種的年宵菊花給商販,在農歷廿十至廿八為銷售最旺季,只有部分未能售出的才會運到花市中擺攤,故在嶺南花卉市場、廣州花卉博覽園和陳村花卉世界很少能見到盆栽菊花出售。廣州芳村這幾年的盆花批發價(以七寸盆計)為2.50-5.00元(陳村和中山約為4-6元),以3.00-3.50元成交的最多,每盆約產生毛利0.50-2.50元,其中麗金菊又往往比其它品種售價略高0.50-1.50元。如果沒有異常的天氣,菊花花期適時,產量豐收,價格會偏低;而當氣候異常,菊花花期偏遲或偏早時,花價會上升不少,這種「靠天吃飯」的傳統種植模式使花農難以預料收益。隨著各地工業用地大量擠占農業用地,不少花農不得不移師花都、南海等地租地種植,花價估計會逐年有所上升。以每市畝可生產成品盆花約為4000盆計,每畝則可盈利約為2000-9000元不等。而商販將盆花運到當地花市上銷售時,售價一般為5.00-8.00元,每盆毛利約為1.50-4.50元,很明顯流通環節通常比生產環節更能賺錢。
3、冬季盆栽菊花的生產原理。
大多數菊花為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只有在短日照條件下(小於12小時光照,連續暗期12小時以上)才能開花,如秋菊的自然花期就在11-12月;在長日照條件下(日照17小時,連續暗期7小時)是不會開花的,如4-8月,菊花只進行營養生長,無法進行花芽分化和開花。菊花的營養生長期最好能處於日長夜短的長日照條件下完成,待長至一定高度後(如35CM以上),才進行短日照處理,以誘導花芽分化和開花。在秋冬季為了阻止花芽的形成,必須人工加光來延長日照,促進營養生長,抑制花芽分化。
中國的農歷春節一般都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之間,這「反季節」栽培的菊花,即使營養生長未達到一定的大小,也會形成花芽開花,並不能達到商品化質量和滿足使用要求。生產應節春節菊花的最好的辦法是在晚上加光,以中斷連續黑暗,使兩個暗期都小於7小時,促進營養生長。等到用花前約70-80天,才停止補光,讓菊花正常進行生殖生長,孕蕾和開花。
4、盆栽菊花的主要栽培管理技術。
4.1品種選擇。選擇生長期短,株型較矮,通過人工長日照補光處理後仍能正常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在比較低的溫度下能很好地進行花芽分化,花芽分化誘導日數短,花蕾發育良好,開花齊全一致;菊株較耐寒,低溫下生長良好,花器不容易受凍害的品種。
4.2扦插育苗。距春節前120-150天,在天晴,有陽光,露水已干時,在菊花母株苗床中,選用經過多次摘心後萌發的健壯側芽中剪取7-10CM嫩枝,在蔭涼下等葉片略萎焉後,摘去下部2-4枚葉片,捏一個約1CM的小土球,包住莖節基部,插入粗砂中,保持濕潤、蔭蔽,做好殺菌防病措施(可噴好生靈殺菌),一般在半蔭環境下,約經10-15天生根(氣溫高則生根快),發根後應盡早在一周內移植栽培。如用生根素處理,還可以提前生根,而且出根比較齊,比較多。一般在砂床扦插的十多天時間是不需要補光的,因為摘心後10-15天短日照,尚未促進花芽分化,而在苗床是要燈照補光的。
4.3上盆定植。春節盆菊的從定植至開花一般需110-140天,即在中秋節前後定植,最遲可推遲到農歷九月上旬或中旬。七寸花托盆栽一般2-4株/盆,中秋栽的可以2株/盆,九月上中旬定植的3-4株/盆。栽培基質要求富含有機質的壤土,能很好地保水、保肥、透水和透氣,原種過菊花的土壤不能輪用,廣東一般用塘泥配以谷殼、木糠、花生殼、煤渣、泥炭土、腐熟的雞糞等二種或多種基質。裝盆時下部排水孔應按人字形法放好疏水瓦片,不能堵塞,裝泥至花盆的7-8成滿即可,每立方米培養土可上七寸盆約400盆,燈照補光時期擺放時可以密排(有條件的可以在下部墊磚塊或花盆疏水),22-25盆/M2(不含路),17-19盆/M2(含45CM的通道)。定植時將盆土淋濕,用竹支在盆面插洞後再栽種菊苗,栽完後淋足定根水,定植後一周內應噴殺菌劑防病一次。栽後要蓋遮陽網3-7天,防止秋天的太陽光灼傷菊苗,然後轉入正常管理。
4.4淋水灌溉。菊花屬強陽花卉,性喜濕潤忌水漬,澆水過多易使菊株徒長,莖節伸長,葉片稀疏,爛根直至死亡,雨後應及時排除花盆內積水;澆水不足影響其正常生長發育,導致葉片枯黃,腳葉脫落,甚至會使花芽分化提前完成,花期偏早。掌握見干見濕,干透濕透,不幹不澆,澆要澆透的原則,一般晴天早晚各澆水一次,天氣寒冷時宜在早上天氣稍暖後才澆水。小苗耗水量少,要控制澆水,尤其摘心後控制澆水可使腋芽飽滿,待出芽後和營養生長旺季、含蕾發育、花蕾顯色後都要逐漸加大澆水量。花朵展開後,澆水時應盡量避免澆在花上,以免引起腐爛。
4.5肥料施用。施肥方法可以干施,液施或者葉面施,從定植後一周開始,每7-10天施一次,營養生長期追肥時施用氮肥為主,如尿素、發酵豆餅水;轉向生殖生長後應增施磷鉀肥,如復合肥、骨粉、磷酸二氫鉀等。也可在營養生長旺季和孕蕾期進行葉面施肥,每7-10天/次,在早上或傍晚進行,將葉的雙面噴灑均勻,濃度一般為尿素液0.1%-0.2%,過磷酸鈣液1%-3%,磷酸二氫鉀液0.2%-0.5%。施肥時如天氣乾旱,施肥宜淡次數要多;如天氣寒冷潮濕,施肥宜濃肥次數要少。施用時盆土要稍干,肥料切勿濺污葉片,如有污染應及時用水沖洗,以免落葉。發現葉片過大、肥厚,色濃綠,甚至卷邊下垂,則肥料過多,應控制肥料;如葉片瘦小而色黃,施肥不足,應追施肥。
4.6摘心抹芽。摘心可促進側枝生長,達到預期開花的朵數,可控制菊株的高度和適當延遲花期。凡早摘心的菊花節間短,分株低,可使株型美觀,生長粗壯。年宵菊花定植後至開花一般摘心二次(春節前100天定植的摘心一次,節前120-135天定植的可摘心2次,節前135-150天定植的可摘心3次),第一次在定植後10-15天,苗高15-20CM,有6-7片葉時進行,留基部3-4片葉;第二次在距春節90-100天時進行,腋芽萌發長有側枝5-6片葉,在側枝上留2-3片葉後摘除頂端。一般每株苗摘心一次可萌發枝條2-3條,開花2-3朵,摘心二次有枝條4-6條,開花3-5朵,如果每盆3株,摘心二次,則每盆有枝條10條以上,可開花8朵以上。當最後摘心後的側枝長至15-20CM時,選擇生長勢相當,高矮一致,位置勻稱的枝條保留,除去過於強、弱、高、矮的枝條,葉腋間不斷萌發的新芽也要隨時抹除。廣州地區花農根據實際經驗,往往會在停止補光後,對麗金、黃心紅等進行摘心,俗稱「掃頂」,可以使株型和花期比較整齊、統一。少量品種(如黃心紅)或少量盆花因個體差異,對光照強度要求高,補光燈照期間會發生花芽分化,出現花蕾或出現柳葉(不再長高),應及時從基部進行摘除,讓其重新萌發新芽。
4.7病蟲防治。在濕度大、光照弱、通風不良時最易發生病害,如白粉病、葉斑病、銹病、根腐病、枯萎病等,可用粉銹寧、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靈、好生靈等防治。菊花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蠐螬、線蟲等,可用氧化樂果、樂果、敵百蟲、馬拉松、萬靈、殺蟎劑等防治。防病蟲應以預防為主,即使未發現病蟲危害,也要每10-15天進行一次預防。實際經驗證明,在盆中施放3%呋喃丹顆粒劑可防治蚜蟲、線蟲等,基本不會有害蟲發生,殘效期長達40-50天。
4.8插竹綁扎。在停止電燈補光後,當菊株長至35CM以上,有花蕾可見,距春節還有60-30天時就可以進行插竹和綁扎了。綁扎前盡量選擇在澆水前或中午前後菊株略萎蔫時進行,以免折斷枝葉。一般大花類(如牡丹紅、寧波黃)的需插竹約60CM,中花類(如板臘黃、台紅、麗金)的需插竹約40-50CM,小花類(如黃心紅、一點金、滿堂紅)的一般不用插竹。廣東地區一般流行每盆插竹8支,將截好的小籬竹插入盆土中,將枝條分布均勻,用細鐵線綁好,分上下二道進行綁扎,讓花梗緊貼支柱竹。進行插竹和疏盆後,加上工作通道可擺放盆菊7-8盆/M2(不含路時9-10盆/M2)。菊花出圃時應剪去過長的竹支,使頭狀花朵略高於竹子頂端。
4.9疏蕾。為達到使用要求,一般大花類的盆菊都需要進行疏蕾,如寧波黃、牡丹紅、綠綉球等,使養分集中於主蕾。時間以主蕾有豌豆大小時,按用花要求,自下而上陸續剝除側蕾(可酌情留1-2個預備蕾,當確認主蕾發育正常,又未受到病蟲危害時,再去除預備蕾),一般每枝花留三個花蕾。多本菊可利用留預備蕾的辦法,調整花朵大小和花期,使花朵整齊,大小一致。花朵小的品種一般不疏蕾,如黃心紅、一點金、滿堂紅等。
4.10花期控制。這是栽種冬菊最為關鍵的技術。
4.10.1菊花正常花期在秋季,於11月中下旬開放。廣東地區地處北回歸線附近,一般進入8月下旬(處暑節氣)後,日照時間縮短,轉入短日照,約經40天完成進行花芽分化,(肉眼看不見),再經約40天花芽長大、孕蕾、顯色、開花,故短日照之後約80天菊花便可孕蕾開花。
4.10.2補光延遲開花。延遲至1月下旬和2月上中旬的春節年宵菊花,為了阻止尚未完成營養生長的菊苗在短日照條件下形成花芽,必須用人工補光的方法來延長光照,在人工製造的長日照條件繼續營養生長,抑制開花。
補光時間:一般在花秧上盆定植後,即要開始進行補光,同時地栽的菊花母株也要進行補光。一般補光4小時,以晚上10-2時補光為最好效果,可用微電腦時控開關自動控制開啟和關閉。在晴天、陰天、小雨天均燈照,大雨天可暫停一二天,燈泡若有燒壞或不亮時要及時更換。 因此在菊花栽培區入夜後的7-10時,燈火通明的景觀即是人工為菊花進行補光。
電燈安裝:用竹桿作支柱,接220V照明用電,室外電線用銅芯聚氯乙烯絕緣軟電纜(BV)連接,選用螺口防水白熾燈泡(36V,40W或60W),用串聯法聯接,比較省電,5-6個/組(電壓低時可接5個),燈距3M*3M米,燈離盆面高1.5-1.8米,平均100-120盆/燈。
停燈時間:中秋節後種植的年宵菊花一般補光40-60天不等,至春節倒數前65-80天時停燈(即農歷十月中下旬)。各主要品種停燈後至春節開花所需的天數匯總如下:牡丹紅、花貓菊、綠綉球、黃秀鳳80天;無錫黃78-80天;滿堂紅75天;台紅73-75天;麗金70天;光頭紅、寧波黃68-70天;板臘黃65-68天;一點金、黃心紅63-65天。
如氣溫比較低或地處粵北,可適當提前2-3天停燈。如果想延遲到元宵甚至3-4月才需要用花,可依以上停燈時間依次順延便可實現,但只有板臘黃、黃心紅、台紅、東莞紅等品種能實現在3-4月仍能開花,其它品種不能形成花芽或不能正常生長,可能與氣溫和日照不同有關(未作深入研究)。
花期調控:因天氣、水肥、補光時間等原因,可能會使調控的花期出現或先或後的誤差。如發現花期太遲,可噴赤黴素或者植寶素進行催花;如花期太早,可在花蕾顯色前噴矮壯素(B9)2-4次(一般噴一次B9可推遲花期約7-8天),一周一次,同時多澆水、適當蔭蔽等方法可適當延遲開花。另外,寧波黃和牡丹紅因植株比較高,可用B9進行矮化,方法是在苗高20CM時噴一次B9,第二次在有花蕾時進行。
綜上所述,年宵花中盆菊的栽培技術主要是花期調控,選擇合適的品種,中秋節前後種植,晚上進行人工補光,加強肥水和病蟲管理,後期進行綁竹、疏蕾,便可產出應節菊花。但新技術和新品種的應用並不多,希望能有更多的科研機構進行技術創新和推廣,使菊花生產能躍上一個新的台階。
僅供參考,請自借鑒
希望對您有幫助
Ⅶ 園藝專業的畢業論文有哪些方向啊
很多呀,花卉、果樹、蔬菜等植物,可分別做調查、生理、栽培內、分子生物等
比如栽培容可寫:不同栽培基質對菊花生長的影響、
生理可寫:不同溫度處理對菊花生長的影響
當然具體最後還得導師說了算,所以你可向導師確定做什麼後,再去學校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或者直接網路文庫裡面找,很多的
歡迎追問,滿意請採納 謝謝
Ⅷ 生物科學畢業論文有哪些題目可以選擇
擬南芥轉座子插入突變體CS27
黃鱔血液生理特性與細胞形態
磚茶菌發酵條件的研究
紅足回蒿提取物的抑菌作用研究
白額答高腳蛛毒腺cDNA文庫構建
復制因子C亞基3基因突變對擬
不同質地植煙土壤酶活性差異
三角帆蚌溶菌酶基因的克隆
芒屬種質資源花粉育性的評價
芒屬植物轉化受體系統等等參考地址:
http://www.56doc.com/polytechnic/biotechnology
Ⅸ 幫忙找一下植物組織培養方向的論文 ,要寫畢業論文 很重要.
收稿日期:2007-10-25
基金項目:深圳市科技和信息局基金資助項目
作者簡介:王丹(1982-),女,遼寧本溪人,碩士研究生,從事植物生物技術研究。
註:雷江麗為通訊作者。
大花美人蕉莖尖組織培養技術研究
王 丹1,2,雷江麗2,吳燕民3,呂 慧2,郁繼華1
(1.甘肅農業大學 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2.深圳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廣東 深圳 518003;3.中國農業科學院 生物
技術研究所,北京 100081)
摘 要:以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根莖莖尖為外植體進行組織培養技術研究,篩選出芽誘導適宜的
培養基為MS + 6-BA 8.0mg/L(單位下同)+ TDZ 0.03;MS + 6-BA 8.0 + TDZ 0.03 + NAA 0.1 培養基能較好地
誘導分化出叢生芽, 繼代增殖培養中與MS + 6-BA 3.0 + TDZ 0.03 + NAA 0.1 培養基交替使用可減少畸形芽,
增殖系數達1.67;適宜的生根培養基為MS + 6-BA 1.0 + NAA 0.5,生根率達66.67%,且植株生長健壯,移栽
易成活。
關鍵詞:大花美人蕉;莖尖;組織培養
中圖分類號:Q94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7791(2008)01-0033-04
Research on Shoot-tip Culture of Canna×generalis
WANG Dan1,2, LEI Jiang-li2, WU Yan-min3, LÜ Hui2, YU Ji-hua1
(1.College of Agronomy,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 2.Shenzhen Institute of Landscape
Gardening, Shenzhen 518003, Guangdong China; 3.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studied on tissue culture of Canna×generalis with the stem tips as
expl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ud inoculation medium was MS + 6-BA 8.0mg/L+ TDZ
0.03mg/L; the best of clump shoot in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medium was MS + 6-BA 8.0mg/L +
TDZ 0.03mg/L + NAA 0.1mg/L; using MS + 6-BA 3.0mg/L + TDZ 0.03mg/L + NAA 0.1mg/L as
proliferation medium, an optimal proliferation rate was obtained. When the two kinds of medium
used alternatively, the effect was better. The optimum rooting medium was MS + 6-BA 1.0mg/L +
NAA 0.5mg/L, the rate of rooting could reach 66.67%, and cultured in this medium, the plant grew
well and easy to survival.
Key words: Canna×generalis; shoot-tip; tissue culture
大花美人蕉(Canna×generalis)屬美人蕉科(Cannaceae)美人蕉屬(Canna)的園藝雜交種[1],是多年生
喜光宿根草本花卉,原產美洲熱帶和非洲等地。其枝葉茂盛、花朵艷麗、姿態優美、花期長,在深圳
地區幾乎全年開花,是配置大型花壇的優良品種。大花美人蕉不僅觀賞價值高,而且能吸收硫、氯、
氟、汞等有害物質,具有凈化空氣、保護環境的作用,因此,世界許多城市的園林綠化中都廣泛應用。
美人蕉傳統的繁殖方式主要採用分切地下根莖的方法,繁殖速度慢、增殖效率低,而且連續營養
繁殖造成病毒積累致使病毒病在各地相當普遍,嚴重影響其觀賞價值。利用莖尖組織培養進行脫毒試
管苗快繁,是目前大力繁殖與推廣美人蕉的主要手段。關於美人蕉組織培養的研究報道較少[2,3],本研
究探索其組織培養高效的再生體系,以期為品種提純復壯及遺傳轉化、性狀改良奠定基礎。
2008,37(1):33-36.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第·34· 37 卷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供試材料為目前城市綠化中普遍應用的大花美人蕉『President』品種。
1.2 外植體選擇與處理
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母株,挖取帶芽胞的根莖,去除表面老皮並用肥皂水清洗。用75%
乙醇棉擦拭,然後採用不同的消毒劑及處理時間(0.1%升汞10min、2%次氯酸鈉10min、2%次氯酸鈉
20min、2%次氯酸鈉 + 0.1%升汞5min、2%次氯酸鈉 + 0.1%升汞10min),封閉式振搖滅菌。無菌水
沖洗5 次,置於超凈工作台上備用。接種前,剝去外部葉片,露出生長點,立即切取莖尖進行接種。
1.3 培養方法及培養條件
試驗於2006 年10 月在深圳市園林科學研究所組培室進行。誘導、增殖和生根培養基均選用MS
為基本培養基,在不同培養階段附加不同種類、不同濃度配比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表2~表4),蔗糖
3%,pH 5.8。培養溫度(28±2)℃,光照強度2 500 lx,光照周期為14h/d,相對濕度70%~80%。每處
理接種30 瓶。定期觀察試管苗生長與分化情況。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消毒處理方式對外植體無菌化的影響
因供試外植體取自美人蕉地下根莖,表面污染物較多,不易消毒,且不同植物及外植體的成熟度
對消毒劑的反應不同,故本試驗選用升汞和次氯酸鈉進行滅菌效果比較,以篩選合適的消毒劑及消毒
處理時間。
由表1 可知,2%次氯酸鈉
20min 處理的無菌化效果較好,
但莖尖褐化較嚴重,說明滅菌時
間過長對去老皮後的幼嫩根莖影
響較大。0.1%升汞10min 處理與
2%次氯酸鈉 + 0.1%升汞 10min
處理,無菌化效果差異不大,但2%次氯酸鈉 + 0.1%升汞 10min 處理有輕微葯害。因此,後續實驗選
用0.1%升汞處理10min 進行外植體消毒。
2.2 不同生長調節劑配比對芽誘導的影響
以MS 為基本培養基,附加不同濃度6-BA、NAA、2,4-D、KT、TDZ 等(表2),以篩選出較適
宜美人蕉莖尖誘導分化的配方。因美人蕉根莖具有休眠特性,芽誘導分化較難。TDZ 具有很強的促進
細胞分裂活性,0.05~1.0μmol/L 即可有效促進分化[4],因此,本實驗對TDZ 的誘導效果進行初步探索。
試驗表明,在不添加任何生長調節劑的MS 基本培養基(1 號)上,莖尖接種10d 後開始生長,葉
片展開後,生長停止;15d 後轉接到新的MS 培養基上無明顯生長,隨後葉片逐漸變黃、萎蔫,說明基
本培養基中添加生長調節劑是美人蕉離體培養的必要條件。
在僅添加6-BA 的2、3、4 號培養基中,高濃度的2 號培養基分化率為33.33%,明顯好於3、4
號培養基,說明美人蕉啟動芽誘導分化需要高濃度的細胞分裂素(表2)。
11~16 號培養基添加物為不同生長調節劑與TDZ 組合(表2)。僅添加TDZ 的培養基分化率為0,
而多種生長調節劑配合使用分化效果更好[5]。其中15 號培養基的側芽分化率最高,達63.33%,且每個
莖尖可增殖2~3 個側芽,但個別莖尖經多次轉接後有畸形芽;與2 號培養基相比,分化率明顯提高,
說明添加低濃度TDZ 可促進芽誘導分化(表2)(圖版-a)。
5、6、7 號培養基為生根培養基,探討NAA 對美人蕉莖尖生長和生根的影響。試驗結果初步說明
美人蕉在6-BA/NAA 小於2/0.5 時生根率可達50%以上(表2)。
8、9、10 號培養基,探討美人蕉脫分化,誘導愈傷組織,但結果均不理想。因此,建立高效的美
表1 不同消毒劑及處理時間對外植體無菌化的影響
處 理 接種數污染數污染率(%) 葯害情況
0.1%升汞10min 30 5 16.67 基本無葯害
2%次氯酸鈉10min 30 12 40.00 無葯害
2%次氯酸鈉20min 30 4 13.33 20%有輕微葯害
2%次氯酸鈉+0.1%升汞5min 30 10 33.33 3%有輕微葯害
2%次氯酸鈉+0.1%升汞10min 30 5 16.67 7%有葯害
第1 期 王丹,等:大花美人蕉莖尖組織培養技術研究 ·35·
人蕉遺傳轉化再生體系還需進一步探索愈傷組織誘導途徑。
2.3 芽繼代增殖
為了探討優化的芽繼代增殖培養基配方,按表3 設計6-BA、NAA、TDZ 的正交實驗,以15 號培
養基上分化出的叢生芽為接種材料,進行繼代增殖培養(圖版-b)。
由表3 可見,除17、18 號培養基外,低濃度TDZ(0.03mg/L)的分化促進作用較高濃度(0.3mg/L)
的效果好,說明高活性的TDZ 濃度過高反而抑制分化。當TDZ0.03mg/L 時, NAA 0.1mg/L 促分化作用
顯著優於NAA0.5mg/L。在TDZ、NAA 濃度相同的情況下,隨著6-BA 濃度的升高,分化率提高。但
隨著繼代次數的增多,含高濃度
6-BA的27 號培養基分化率略有
下降,甚至有個別畸形芽產生,
說明高濃度細胞分裂素對短期
的分化有促進作用[9],但繼代數
次後,芽已經萌動,自身具有分
化能力,需適當降低6-BA 濃度
進行壯苗,以避免畸形芽產生。
因此,在增殖過程中交替使用分
化增殖系數較高的19 號培養基
和27 號培養基,既可保證較高
的芽分化率,又可使繼代苗生長
健壯,減少畸形芽。
2.4 生根誘導
增殖芽3~5cm 長時,轉接到生根培養基上培養約10d 後,可見到根生成(圖版-c)。接種20d 後
統計生根結果(表4)。從表4
可見,所用培養基上都有根生
成,說明美人蕉生根較容易;
結合生根率和生長勢,我們認
為MS + 6-BA 1.0 + NAA 0.5
培養基較適宜美人蕉生根。
表2 不同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的比較
植物生長調節劑(mg/L) 編號
6-BA NAA 2,4-D KT TDZ
分化率(%) 生根率(%) 備注
1 0 0 0 0 0
2 9 0 0 0 0 33.33 參考[2]
3 5 0 0 0 0 23.33 參考[3]
4 3 0 0 0 0 6.67
5 2 1 0 0 0 60.00
6 2 0.5 0 0 0 56.67
7 2 0.2 0 0 0 0
8 0 0 4 0 0
9 0 0 2 1 0 參考[6]
10 0 0.2 0 2 0 參考[7]
11 0 0 0 0 0.2 0
12 0 0.1 0 0 0.2 23.33 參考[8]
13 0 0 0.5 0 0.1 3.33
14 0 0 1 0 0.1 6.67
15 8 0 0 0 0.03 63.33
16 5 0 0.5 0 0.03 50.00
表3 不同生長調節劑配比對芽繼代繁殖的影響
生長調節劑(mg/L) 編號
6-BA NAA TDZ
接種數
分化率
(%)
增值系數 生長勢
17 3.0 0.5 0.03 30 30.00d 1.20d ++
18 3.0 0.5 0.30 30 36.67cd 1.50bc ++
19 3.0 0.1 0.03 30 56.67a 1.67a ++
20 3.0 0.1 0.30 30 33.33cd 1.46bc ++
21 5.0 0.5 0.03 30 43.33c 1.60ab ++
22 5.0 0.5 0.30 30 26.67d 1.33c ++
23 5.0 0.1 0.03 30 56.67a 1.60ab ++
24 5.0 0.1 0.30 30 53.33ab 1.57b +
25 8.0 0.5 0.03 30 50.00b 1.53b ++
26 8.0 0.5 0.30 30 26.67d 1.37c +
27 8.0 0.1 0.03 30 60.00a 1.73a ++
28 8.0 0.1 0.30 30 26.67d 1.37c +
註:++ 表示生長勢強;+表示生長勢弱。同列中不同字母表示差異顯著(P<0.05=,表4 同。
表4 不同的生長調節劑配比對組培苗生根的影響
生長調節劑(mg/L) 編號
6-BA NAA
接種數
生根
苗數
生根率
(%)
植株
生長勢
29 0 0.5 30 19 63.33b +
30 0 1.0 30 21 70.00a ++
31 1.0 0.5 30 20 66.67ab +++
32 1.0 1.0 30 16 53.33c ++
註:+++ 表示生長勢強;++表示生長勢中等;+表示生長勢弱。
第·36· 37 卷
3 結 論
美人蕉根莖生長在土壤中,無菌化操作較困難。滅菌試驗表明,0.1%升汞震盪滅菌10min 效果較
好,採回的外植體應盡快處理接種,放置時間過長傷口處易染菌,導致接種後褐化較嚴重。
MS + 6-BA 8.0 + ZDT 0.03 + NAA 0.1 培養基能較好地誘導分化叢生芽,MS + 6-BA 3.0 + TDZ 0.03
+ NAA 0.1 為較好的增殖培養基,在增殖培養過程中這兩種配方交替使用效果更好;短時間使用高濃度
生長調節劑對增殖有促進作用,但長時間使用高濃度生長調節劑會使組培苗質量下降。在試驗中還發
現,轉接次數多的莖尖較轉接次數少的分化率大,建議在接種後的10~20d 內及時轉接。
選用MS + 6-BA 1.0 + NAA 0.5 為生根培養基,生根率較高,根系粗壯、根毛密集,植株生長健壯
(圖版-d),且移栽成活率較高。
參考文獻:
[1] Segeren W, et al. The genus Canna in Northern South America[J]. Acta Bot Neerl., 1971,20(6): 663-680.
[2] 劉文萍,等. 美人蕉莖尖組織培養及快繁技術[J]. 北方園藝, 2001(6): 32.
[3] 丁愛萍,等. 美人蕉組織培養及快速繁殖技術[J]. 園林科技, 2006(1): 11-12.
[4] Singh N D, et al. The effect of TDZ on organogenesis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in pigeonpea (Cajanus cajan L. Millsp)[J].
Plant Science, 2003,164(3): 341-347.
[5] 王關林,等. 高活性細胞激動素TDZ 在植物組織培養中的應用[J]. 植物學通報, 1997,14(3): 47-53.
[6] 宣朴,等. 生薑莖尖組培快繁技術研究[J]. 西南農業學報, 2004,17(4): 484-486.
[7] Kromer K, et al. In vitro cultures of meristem tips of Canna indica L.[J]. Acta Horticulturace, 1985,167: 279-286.
[8] Vendrame W A, et al. In vitro propagation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om Doritaenopsis Purple Gem 'Ching Hua' flower
explants[J]. HortScience, 2007,42(5): 1 256-1 258.
[9] 劉敏. 花卉組織培養與工廠化生產[M]. 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02: 101-102.
Ⅹ 植物生理學領域的世界最頂級雜志
現在的名字叫 An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
植物生理學其目的在於認識植物的物質代謝、能量轉化和生長發育等的規律與機理、調節與控制以及植物體內外環境條件對其生命活動的影響。包括光合作用、植物代謝、植物呼吸、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礦質營養、植物體內運輸、生長與發育、抗逆性和植物運動等研究內容。
定義
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動規律及其與環境相互關系、揭示植物生命現象本質的科學。
意義
植物生理學是植物學的一部分。但它同時也可看作普通生理學的一個分支。植物的基本組成物質如蛋白質、糖、脂肪和核酸以及它們的代謝都與其他生物(動物、微生物)大同小異。但是,植物本身又有一些獨特的地方,如:①能利用太陽能 ,用來自空氣中的 CO2和土壤中的水及礦物質合成有機物,因而是現代地球上幾乎一切有機物的原初生產者。②植物紮根在土中營固定式生活,趨利避害的餘地很小,必須能適應當地環境條件並演化出對不良環境的耐性與抗性。③植物的生長沒有定限,雖然部分組織或細胞死亡,仍可以再生或更新,不斷地生長。④植物的體細胞具全能性,在適宜的條件下,一個體細胞經過生長和分化,就可成為一棵完整的植株。因此植物生理學在實踐上、理論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發展簡史
產生
植物生理學的起源一般都追溯到16世紀荷蘭人范埃爾蒙的實驗。他把一條柳枝栽在盆中,每天澆水,5年以後柳枝增重30倍,而盆中土的重量減少甚微,因此他認為植物的物質來源不是土而是水。這是第一次用實驗的方法研究植物的生理現象。到18世紀後期和19世紀初期,英國的J·普里斯特利,荷蘭的J·英恩豪斯等人陸續發現了光合作用的主要環節,證明綠色植物能在光下將空氣中的CO2和土壤中的水合成有機物並放出O2。義大利人M·馬爾皮基,英國S·黑爾斯,法國J·B·布森戈,德國J·von·李比希,英國C·R·達爾文等人分別發現或闡明了植物中的物質運輸、水分吸收與蒸騰、氮素營養、礦質吸收、植物的感應性和運動等現象。隨著知識的積累和系統化,1800年,瑞士的J·塞內比埃撰寫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植物生理學》。
走向微觀
19世紀後期德國的J·von·薩克斯首先開設了植物生理學專門課程。在他和他的學生們努力下,植物生理學從植物學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專門的學科。特別是20世紀20~30年代,由於物理、化學、微生物學和普通生理學的進展以及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的興起,使植物生理學深入到細胞水平。30~40年代進入細胞器水平,如以離體的線粒體、葉綠體來分析呼吸和光合等作用的機理,50年代以後,更深入到大分子的組合,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離體酶系的作用,以至電子傳遞系統機理等縱深方面,跨入分子水平或亞分子水平,成為分子生物學的一個方面。就研究的時間尺度而論,從范埃爾蒙實驗的5年縮短到幾天,幾小時,甚至縮短到秒級,毫秒(10-3秒)級,微秒(10-6秒)級,納秒(10-9秒)級甚至皮秒(10-12秒)級了。
走向宏觀
植物生理學發展的另一端是走向宏觀。由對植物個體,擴展到群體、群落的研究。因為無論是在人為的農田或自然界中,植物都是聚集在一起,很少單株生存;農業生產也常是以土地面積為單位,而不是按單株來計算產量。因此必須注意群體的結構和活動;植物體與外界環境及其他植物之間的相互影響和關系;通風透光、土壤水肥供應情況以及共生和互斥的現象和機理。這樣植物生理學就與生態學接壤,並發展出了植物生理生態學和生態生理學這兩門分支學科。
定量及模擬階段
近代植物生理學家的研究工作,已部分進入定量的階段,在引入電子計算機等新技術後,開始了對植物生理活動的數學模擬。因為植物幾乎是吸收和轉化太陽能的唯一成員,所以在探討生命起源、開發能源、宇宙航行、地球外生命以及仿生模擬等問題時,植物生理學也是必不可缺的。
最早記錄
遠在3000多年前(公元前14~前11世紀),中國的甲骨文中就有涉及植物生理活動的關於農業耕耘施肥的記述。其後在《氾勝之書》(約公元前100),《齊民要術》(533~544),《天工開物》(1637)等專著中更有許多闡述。明末《天工開物》的著者宋應星(1587~1660)在與范埃爾蒙差不多同時所著的《論氣》一書中曾說:「氣從地下催騰一粒,種性小者為蓬,大者為蔽牛干霄之木,此一粒原本幾何?其餘皆氣所化也。」已明確指出了植物利用空氣來生長。
在中國的發展史
中國比較系統的實驗性植物生理學是從國外引進的。20世紀20年代初,錢崇澍、張珽留學回國後,開始講授植物生理學;李繼侗1927年起先後在南開大學、清華大學,羅宗洛自1931年起先後在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浙江大學、中央研究院,湯佩松自1933年起先後在武漢大學、清華農業研究所等處建立了植物生理實驗室。他們的研究成果至今仍常為國外文獻所引用。他們所教育的第一、二代學生,是國內本學科的主力。30~40年代由於抗日戰爭和戰後國內的動亂,各大學及研究所顛沛流離,植物生理學亦與其他科學一樣未得充分發展,專業隊伍總共不過30人。1949年以後,植物生理的研究和教學工作發展很快,在有關植物生理學的各個領域里,都程度不等地開展了工作,尤其是在光合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有重要意義的結果。目在中國設有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各大地區的植物研究所及各高等院校中,設有植物生理學研究室(組)或教研室(組);農林等部門設立了作物生理研究室(組)。中國植物生理學會自1963年成立後,已召開過4次全國性的代表大會,並出版了論文集。許多省、市、自治區陸續成立了地方性植物生理學會。中國植物生理學會主辦了《植物生理學報》和《植物生理學通訊》兩刊物,北京植物生理學會主辦有不定期刊物《植物生理生化進展》。
學科內容
現代植物生理學研究一般分為以下10個方面。
光合作用
①光合作用。綠色植物的特殊功能。它們有光合色素,能吸收太陽光。色素在受激發後發生電荷分離,電子經過一系列的載體傳遞後,引起氧化還原反應:在一端分解水分子,放出氧氣;另一端還原輔酶Ⅱ,同時造成質子(氫離子)轉移,形成葉綠體中類囊體膜內外的電位差和氫離子濃度差,推動腺苷三磷酸(ATP)的合成。這樣 ,將光能轉變成還原輔酶Ⅱ與ATP中的化學能,最後經過一系列的酶反應,把從空氣中吸入的CO2固定並還原成碳水化合物。[2]
植物代謝
②植物代謝。可以分為兩大方面 ,一方面是合成代謝——將光合作用產生的比較簡單的有機物通過一系列酶反應,組成更復雜的包括大分子的有機物如蛋白質,核酸、酶、纖維素等,構成植物身體的組成部分;或貯存物如澱粉、蔗糖、油脂,以供其生命活動中所需的能量。另一方面是分解代謝——把大分子的物質水解(或磷酸解)成為簡單的糖磷酯 ,再經過糖酵解形成丙酮酸,同時產生少量的ATP和還原的輔酶(NADH或NADPH)。
植物呼吸
③植物呼吸。同動物一樣,植物也進行呼吸,但沒有像鰓、肺那樣專門進行氣體交換的呼吸器官。分解代謝所形成的還原的輔酶或幾種簡單的有機酸,經過一系列的電子傳遞(呼吸鏈),最後把吸入的氧氣還原成水。電子傳遞和末端氧化是在線粒體內進行的。電子傳遞同時偶聯著ATP的形成,供應各種生命活動的能量需要。呼吸作用(respiration)是氧化有機物並釋放能量的異化作用(disassimilation) 。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指生活細胞利用分子氧將體內的某些有機物質徹底氧化分解, 形成CO2和H2O,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無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一般指生活細胞在無氧條件下利用有機物分子內部的氧,把某些有機物分解成為不徹底的氧化產物,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
植物水分生理
④植物水分生理。植物的生活需要大量的水分,其中只有一小部分用於光合作用和代謝過程,絕大部分是在陽光照射下,氣孔(器)開放、進行光合作用時,從葉面蒸發出去的。陸生植物適應於蒸騰作用對水分的需求,演化出各種結構。由發達的根系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通過木質部的導管或管胞輸送到地上部的葉和其他器官。進入大氣時所經過的氣孔能控制水分的散失。在乾旱地區的植物,更有減少蒸騰的特殊構造和代謝方式。
植物礦質營養
⑤植物礦質營養。除CO2和水外,植物還需要多種化學元素。需要量較大的氮(N)、磷(P)、鉀(K),是農業上常需以肥料形式施加的元素。需要量次之的為鈣(Ca)、硫(S)、鎂(Mg)、鐵(Fe),是構成植物體內生活物質包括某些酶的必要成分。此外還需一些微量元素,如錳(Mn)、鋅(Zn)、硼(B)、銅(Cu)、鉬(Mo)等。
植物體內運輸
⑥植物體內運輸。植物沒有血液循環系統,但製造有機物質的光合器官(葉子)位於地上,吸收土壤中無機養料和水分的根系處於地下,生殖器官(花、種子、果實)等則要從兩者取得營養物質的供應。適應地上部與地下部之間和各種器官之間物質運輸的需要,植物演化出兩種特殊的通道,即主要輸送水和溶於其中的礦質元素的木質部,和主要輸送有機物的韌皮部中的篩管。
生長與發育
⑦生長與發育。生長主要是通過細胞的分裂和膨大,發育是通過細胞的分化而形成不同的組織和器官。植物的生長發育受內在因素和外界環境的制約,具有一定的階段性和季節性。在寒、暖、雨、旱季節變化明顯的地區的植物常有休眠期。種子多在冬季或旱季到來之前形成,在休眠狀態下度過不良環境。從營養生長(葉、莖、根的生長)向生殖生長(分化花芽、開花、結實)轉化的過程常與自然環境的年度變化相偶合。植物有一系列感受環境變化的機制,光周期現象是其中之一。植物的細胞具有很大的全能性,身體許多部分的細胞,離體後在人工培養基中,都可以脫分化而長成愈傷組織。在適當的情況下,又可以再分化,形成根、莖、葉等器官以至長成完整的植株。
植物激素
⑧植物激素。植物沒有神經系統,各器官間的生理活動,除隨營養物的供求關系相互制約以外,大都是通過一些特殊的化學物質來相互調節和控制的。這種化學物質稱為植物激素,它們在某些部位形成,轉移到另一些部位起作用。如最先發現的生長素就是在生長頂端形成,促進下面的細胞伸長。隨後相繼發現許多其他激素,如脫落酸、赤黴素、細胞分裂素、乙烯。除去通過化學物質而調節控制之外,植物中也能有迅速的物理的信息傳導,如電位的變化。
抗逆性
⑨抗逆性。不同植物對不良環境的耐性和抗性的差異很大,有的能在極乾旱的條件下生存,有的能抵抗低溫。品種之間的差異也很大,在自然界中,不同生境中植物的分布很大程度上是由它們對不良環境的抗禦能力決定的。在農業生產上,擴大作物的種植,了解抗逆性的生理機理,有助於採取措施以提高抗逆性,或為育種工作中抗逆品種的篩選提供生理指標。
植物運動
⑩植物運動。生活在水中的低等植物,有些具有特殊器官如鞭毛,可以游泳,作趨光運動。陸生植物雖然著生位置固定,卻並非完全不能運動。根有向地(重力)性,葉子有向光性,是通過生長來運動,稱為生長運動。有些植物能做機械運動,如睡蓮的花晝開夜合;合歡的復葉晚間閉攏;含羞草和食蟲植物豬籠草等,動作更為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