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植物病害畢業論文文庫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植物病害畢業論文文庫

發布時間: 2021-03-28 05:15:14

⑴ 有關植物病蟲害方面的論文

我國是自然災害嚴重多發國家,農作物病蟲災害是我國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它具有種類多、影響大、並時常暴發成災的特點。我國的重要農作物病蟲草鼠害達1400多種,其中重大流行性、遷飛性病蟲害有20多種。幾乎所有大范圍流行性、暴發性、毀滅性的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的發生、發展、流行都與氣象條件密切相關,或與氣象災害相伴發生。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和流行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一是有可供病蟲滋生和食用的寄主植物;二是病蟲本身處在對農作物有危害能力的發育階段;三是有使病蟲進一步發展蔓延的適宜環境,其中氣象條件是決定病蟲害發生流行的關鍵因素。 蟲害與氣象條件---害蟲生長、繁育和遷移活動的主要氣象要素有溫度、降水、濕度、光照和風等,特別是其綜合影響對於蟲害發生發展有重要作用。這些氣象要素還通過對寄主作物和天敵生長發育與繁殖的影響,間接地影響蟲害的發生與危害。 溫度: 農作物害蟲的活動要求一定的適宜溫度范圍,一般為6℃—36℃。在適宜溫度范圍內,害蟲發育速度隨溫度升高呈直線增長,害蟲生命活動旺盛,壽命長,後代多。 濕度和雨量: 濕度和降雨量是影響害蟲數量變動的主要因素。對害蟲生長繁育的影響,因害蟲種類而不同。喜濕性害蟲要求濕度偏高(相對濕度≥70%),喜乾性害蟲要求濕度偏低(相對濕度<50%)。例如,春季雨水充足,相對濕度高,氣候溫和,常有利於玉米螟的大發生。 光照: 對害蟲的影響主要表現為光波、光強、光周期三個方面:光波與害蟲的趨光性關系密切;光強主要影響害蟲的取食、棲息、交尾、產卵等晝夜節奏行為,且與害蟲體色及趨集程度有一定的關系;光周期是引起害蟲滯育和休眠的重要因子。自然界的短光照會刺激害蟲休眠。 風:風與害蟲取食、遷飛等活動的關系十分密切。一般弱風能刺激起飛,強風抑制起飛;遷飛速度、方向基本與風速、風向一致。 病害與氣象條件---病害發生發展的主要氣象要素是溫度、降水、濕度和風等,低溫、陰雨、乾旱和大風等不利條件將明顯影響寄主作物的抗病能力。 掌握病蟲害的發生與氣象條件之間的規律,用前期氣象因子和病蟲因子就可以預測未來病蟲害的發生情況。
農作物病蟲害與氣象密切相關

⑵ 誰有關於植物病蟲害及其防治的論文

有些比較專業的,要的話留個郵箱

最佳答案
轉載別人的東西,借花獻佛。希望你能喜歡。

園林植物病蟲害綜合治理策略
時間:2006-04-01 閱讀:887
作文網 zuowen.org 論文網整理收集
摘要: 以往防治病蟲害就是將害蟲和病原微生物趕盡殺絕,這個觀點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就必須更新這一舊有的觀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對有害生物不應只注重於殺死,更要注重於調節,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響植物觀賞效果就可以了。

關鍵詞: 園林植物 病蟲害 綜合治理策略

以往防治病蟲害就是將害蟲和病原微生物趕盡殺絕,這個觀點在大多數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而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就必須更新這一舊有的觀念,要容忍有害生物的存在。對有害生物不應只注重於殺死,更要注重於調節,只要把危害控制在不影響植物觀賞效果就可以了。

在人類管理的城市園林生態里,由於人類、植物、有害生物、環境條件和天敵等各組分之間存在著相當復雜的關系,所以其中任何一因子的變動,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整個園林植物的生態系統。在防治上要從生態學觀點出發,在管理上要創造不利於病蟲害發生的條件,減少或不用化學農葯,保護天敵,提高自然的控制能力,保持園林生態的穩定。

因此,在現階段制定園林植物病蟲害治理對策時,應全面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防治效果和經濟效益,放寬防治指標,將有害生物控制在可允許為害范圍之內。基於此,我們的植保工作必須以搞好植物檢疫為前提,養護管理為基礎,積極開展生物、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學農葯,協調各種防治方法。

1.把好植物檢疫關

在調入苗木和花卉時,實行嚴格的植物檢疫,發現有害生物則要進行除害處理,嚴重者予以銷毀,防止新的病蟲害傳入,以免給園林綠化帶來更大的損失。

2.搞好城市園林植物的種植規劃

在考慮城市美化的基礎上合理配置植物品種,要注意長遠解決病蟲害問題。針對本地區發生嚴重的害蟲種類,減少其喜食植物的種植,多規劃和栽植抗病蟲的或耐性強的植物,減少有害生物的適生寄主。

3.加強養護管理,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病蟲的發生和危害在相當程度上與植物的生長勢相關。對生長勢差的應及時施肥、澆水、鬆土鋤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蟲能力,並結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蟲枝條。這樣不但可以調節植物養分,還可以減少病蟲來源,通風透光增強樹勢,營造不利於病蟲害越冬、繁衍、為害的環境條件。

4.推廣應用無公害防治技術

(1)保護利用天敵,開展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對病蟲害的控製作用是持久的,效果是顯著的。一旦天敵在田間建立了自己的種群,它就可以長期持續地對害蟲發揮控製作用,這是化學農葯所無法達到的。城市具備開展生物防治的條件,一是城市園林植物種類豐富,適合天敵的生存和繁衍,我們應該加強對天敵的利用和保護,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葯,創造利於天敵群落發展的條件。二是城市建築對園林植被的分割形成的「海島生態」有利於釋放天敵。目前,一些發達國家加強了對植保工作的立法和管理,建立了植物保護工作新的管理標准,特別是作為可持續植物保護中重要措施的生物防治技術,在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和推廣,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有很多生產和銷售害蟲天敵產品的公司,生物防治正逐步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

(2)選擇使用生物農葯

生物農葯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能有效地保護天敵,消滅害蟲,對人畜危害小,對環境污染小,相對於化學農葯來講對病蟲害的控製作用具有持久性。如:利用Bt乳劑防治國槐尺蠖,每年噴兩遍葯即可控制其危害,而用化學農葯每代害蟲都必須防治兩遍以上。1987年鄭州市園林植物大袋蛾大發生,危害成災,施用生物農葯滅幼脲進行超低容量飛噴防治,防治效果達到98%以上,完全控制了該蟲再度大發生,分析原因主要是既消滅了害蟲又保護了天敵。生物農葯除了Bt 乳劑、滅幼脲外,最近幾年生產的花保、煙滲鹼等,這些都是防治園林病蟲害的首選農葯。

5.合理使用化學農葯

化學防治只在必需應急時進行,實施靶標防治,盡可能地選用具有選擇性、低毒、對環境污染小的葯劑,少用或不用廣譜性的化學農葯,經常變化用葯品種和混用配方,以免害蟲產生抗葯性。施葯方式也應採取塗莖、根施和注射等方法,以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6.改進農葯施用技術

目前,城市病蟲害防治中大多使用常規噴霧方法。據測算,常規噴霧從施葯器械噴灑出去的農葯只有25%至50%能沉積在植物葉片上,不足1%的農葯能沉積在靶標害蟲上,而僅有0.03%的葯劑能起到殺蟲作用。這種施葯方法不僅效率低,造成農葯浪費,還使大量農葯流失到非靶標環境中,造成人畜中毒,污染環境。因此必須改進化學農葯的施用(特別是噴霧)技術,提高農葯的利用率,降低農葯在非靶標環境中的投放量,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⑶ 求植物病蟲害防治論文

怎樣防治苗木浸染性病害
常見的苗木浸染性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葉斑病。這類病害發生快,可以互相傳染,常造成缺苗斷壟,要注重防治。
栽培防病 堅持輪作制,不在同一塊圃地連續培育同一種苗木,不選擇地勢低窪易積水的地塊作苗圃,苗圃地要有相應的排灌設施。精細整地,適時播種,注意播種深度,蓋土不過厚,使種子能迅速萌發出苗,可增強幼苗的抗逆性。增施腐熟的有機肥料,滿足苗木對各種營養元素的要求,使苗木健壯生長。
種子消毒 播種前精選種子,淘汰弱種,因弱種發芽率低,而且往往是病害的初浸染源。用0.5%的福爾馬林液噴灑種子,拌勻後覆蓋堆悶2小時,然後攤開,待福爾馬林氣體跑干凈後再行播種,或者先將種子在冷水中預濕4-6小時,然後放入49-50℃的溫水中浸10分鍾,取出晾乾後再播種。
土壤處理 在播種前2-3周將土壤耙松,每平方米用福爾馬林40毫升對水1-3公斤(加水量隨土壤濕度而定),澆濕後覆蓋薄膜4-5天,揭膜後約經2周待葯揮發完再播種,或者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10%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雙或70%z氯硝基苯等殺菌劑,每平方米用葯8-10克,加拌干細土10-15公斤,拌成葯土,在播種前先將三分之一葯土均勻撒施作墊土,播種後再將剩下的三分之二葯土作為覆土,並保持土壤濕潤。
葯劑治療 對於根病,如果在苗圃中發現少數病株,拔除後可噴銅氨合劑消毒。其配方是:硫酸銅2份、碳酸銨11份或硫酸銅2份、硫酸銨15份、消石灰4份,充分混合,密閉24小時。使用時取1份葯加400份水噴施,7-10天後再噴一次。噴葯後土面濕度過高時,可撒草木灰降低濕度。對葉斑病等地上部病害,可選用1%波爾多液、50%代森銨、代森鋅等殺菌劑噴施,每隔7-10天噴一次,直至控制住病害為止。

侵染性病害往往會在短期內造成苗木大量死亡,給苗農帶來很大損失。常見的苗木幼苗侵染性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葉斑病、炭疽病等,現介紹幾種綜合防治措施。
選好圃地
應選水源較好而地勢較高的輕粘壤土或沙壤土作圃地,堅持輪作制,不在同一塊圃地連續培育同一種苗木。
育苗時,苗圃土壤要事先消毒,主要方法有以下4種:①福爾馬林消毒:每平方米苗圃用福爾馬林50毫升加水10公斤均勻噴灑地表,然後用塑料薄膜或草袋覆蓋,悶10天左右揭開覆蓋物,使氣體揮發,兩天後可播種。②多菌靈消毒:用50%的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拌1.5克。也可按1∶20的比例配製成葯土撒在苗床上,均能有效防治苗期病害。③五氯硝基苯消毒:每平方米苗圃地用75%五氯硝基苯4克、代森鋅5克,混合後再與12公斤細土拌勻,播種時下墊上蓋,對炭疽病、立枯病、猝倒病、菌核病等有特效。④硫酸亞鐵消毒:用3%的硫酸亞鐵溶液處理土壤,每平方米用葯液0.5公斤,可防治針葉花木的苗枯病,桃、梅的縮葉病,兼治花卉缺鐵引起的黃化病。圃地最好冬季深翻,第二年播種時淺翻一次。
種子消毒
播前應精選種子,淘汰病、弱種。播種時要將種子進行葯物處理,可用0.3%~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或將種子用50攝氏度溫水浸種24小時,然後將下沉的種子取出用0.2%的福爾馬林溶液浸種30分鍾,取出後再悶2小時。也可用0.5%~1%硫酸銅溶液浸種1個小時~2小時,然後撈起種子用清水沖凈葯液,陰干後適時播種。播種時注意深度,蓋土不宜過厚,以便種子萌發出苗。
葯劑治療
從出苗期開始,每隔7天~10天每畝苗床用0.5%~1%的波爾多液50公斤~75公斤噴灑林木幼苗,使幼苗外部形成保護膜,防止病菌侵入。同時,要把好施肥關,肥料應以施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垃圾肥、堆肥和廄肥可能帶病菌,應堆置發酵腐熟後才能使用。發病後,及時清除病苗,在病苗穴周圍撒石灰粉,以防止蔓延,並每隔10天~15天施葯1次,可每畝用敵克松500倍~800倍液100公斤,或65%的代森鋅300倍~800倍液100公斤噴霧,也可用1∶100的甲基硫化砷葯土150公斤,或8∶2的草木灰石灰粉混合後適量撒施於苗床上,進行治療。也可用銅銨合劑噴施治療。

⑷ 談談植物病害的診斷及防治。

植物病害的診斷目前主要是根據病害的外部特徵、表現去判斷。比如作物病害主要分為真菌性、細菌性、病毒性、生理性病害,各病害表現的病症不同。
一、真菌性病害
會產生不同形狀的病斑,病斑上產生不同顏色的霉狀物或粉狀物,無臭味。
二、細菌性病害
1、葉片上病斑無霉狀物或粉狀物,而且病斑處很薄易破裂或串孔。
2、根莖葉易腐爛,有臭味。
3、果實上有瘡痂,果實表面有小突起。
4、根部尖端維管束易變褐色。
三、病毒性病害
主要表現在嫩葉上,種類雖少,但危害大,易得難治。
1、花葉病毒:葉片皺縮,黃綠相間,金黃易凹,深綠易凸。
2、厥葉型:葉片細長,葉脈上沖,呈線狀。
3、卷葉型:葉片扭曲,向水彎曲。
4、條斑型:在西紅柿要成熟果實上,出現青白色,漸變鐵銹色,不易著色,果實皮里肉外有褐色條紋。辣椒果尖端向變黃色,在變黃部位出現短的褐色條紋。
四、生理性病害
不具傳染性。易出空洞果、畸形果、落花落果、花打頂、自打頂,葉片黑厚而小濃綠、易老化、乾枯。

⑸ 植物病害參考文獻

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 作者:盧希平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7-313-03588-8 出版時間:2004-03-01.
園林樹木養護問答內200例。
家庭花卉診所 作者:劉振宇 出版社:容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 ISBN:7-5331-2954-7 出版時間:2001-01-01.

⑹ 研究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植物病毒對植物生長產生的危害作用是使植物的葉或花改變顏色。正是因為病毒的侵染,使花瓣上的原有顏色上產生了花斑或條紋,使花色更加奇異、絢麗,起到對花卉的美化作用。植物病毒對植物生長產生的危害作用是使植物的葉或花改變顏色。正是因為病毒的侵染,使花瓣上的原有顏色上產生了花斑或條紋,使花色更加奇異、絢麗,起到對花卉的美化作用。

⑺ 植物病害的化學防治及其現狀是怎麼樣的

化學防治是利用化學葯劑等化學手段來防治植物病害,是控制植物病害的一種強有力的方法,是IPM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方法是施用化學農葯。

化學農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到了突破性進展。化學防治的主要作用是保護和治療植物、增強植物的免疫能力和鈍化病原物,即或殺滅病原物,或抑制病原物侵染和擴展,或治療受侵染的組織,或增強植物抗病性。但是,現實中人們在利用化學防治方法時,一般強調徹底滅殺病原物,把重點放在解決已經危害的病害上,這是策略上的一種失誤。它忽略了寄主種群、環境、微生物種群和人為因素以及它們之間的互作,而事實上要實現病害防治生態經濟最高效益的目標,這些都是必須考慮的因子。加上化學防治具有防治速度快、范圍廣、成本低和便於使用等優點,因此實踐中人們往往忽視栽培防治等方法,不求防患於未然,寧願見病才治,大量依靠葯劑防治。化學防治對暴發性生物災害的減免作用是其他措施不可比擬的。但其引起的生態、環境和經濟問題十分嚴重。目前全世界年農葯使用量近200萬t,我國每年需要33.4萬~80萬噸化學農葯防治農業病蟲草害,每年用葯面積超過1.7億hm2,僅次於美國,並躍居世界第二位,而且高毒、高殘留農葯占約500t,導致化學農葯綜合症加重。化學農葯雖能快速有效地達到防治病害的目的,但是,隨著化學農葯的長期和大量使用而引起病原產生抗葯性(Resistance),造成病蟲害再猖獗(Resurgence)或新種群的大發生,污染農作物產品及環境殘毒(Resie)等一系列問題,通稱為化學農葯綜合症,又稱為3R。據統計,隨著化學農葯的長期和大量使用,目前已經有150多種病原、100多種雜草和500多種害蟲對化學農葯產生了抗性。另外,由於在噴灑的農葯中,真正對病蟲起到防治作用的農葯僅占噴施量的0.1%,其餘99.9%的農葯都揮發到大氣或淋溶流失到土壤和水域中或殘留於作物中造成污染。

我國目前的現狀:①全國農田受不同程度污染面積達2000萬hm2,佔耕地面積的1/5,減產糧食100億kg以上,經濟損失150億元以上。②食用農葯殘留超標的農作物產品直接影響了人類健康。農葯殘留包括農葯原體、有毒代謝物、降解物和雜質。一些農葯一旦進入食物鏈,很難消除。使用農葯後,直接殘存在環境、生物體內和土壤中,例如殘存於穀物、蔬菜、果品、畜產品、水產品中以及土壤和水體中。農葯從土壤、水、植物表面揮發,間接進入大氣,隨風飄移,對大氣環境造成污染。全世界每年約有200萬人因使用化學農葯而中毒,其中大約有4萬人死亡,農葯中毒事件每年發生5萬~7萬起。③農葯殘留威脅著整個生態系統,對生物多樣性產生影響,對非靶標生物的直接危害,使病蟲害防治更加復雜和困難。我國農產品出口中因農葯殘留超標所造成的損失達70多億美元。目前歐盟禁止使用的農葯中涉及我國生產與使用的有70多種。

鑒於此,有人過分地貶低化學防治,希望完全摒棄化學防治,而提出以生物防治等來完全替代化學防治。但是,現實並非如此,生物農葯尚不能取代化學農葯的地位,未來70%~80%的農葯市場仍將由創新化學農葯控制。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化學農葯已經成為植物病害防治過程中一種較為有效的防治方法,而且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化學農葯的生產技術和使用技術已經取得長足的發展,正朝著低用量、低毒性、高效率的方向發展,再加上化學農葯本身高效、快速、容易使用等特點,化學農葯的地位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可能被完全取代。農業措施、抗病育種、生物防治等非化學防治方法不能很好地解決全部病害,相反在很多病害面前變得束手無策,不僅無法挽回因病害造成的損失,而且還帶來了技術和經濟上的負擔,甚至還有可能導致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態問題。化學防治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都有可能是綜合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措施,我們務必在研究和應用中重視它與其他方法的利弊互補和相輔相成,同時還要注意以生態學、經濟學和綜合治理的思想來指導化學防治。

⑻ 植物病害的一些簡答題 以一種病害為例,提出將不同防治措施綜合起來的病害治理方案。 植物病原生物

病狀:變色,斑點腐爛,萎蔫,畸性。病徵霉狀物,粉狀物,顆粒狀物,線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