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大寶山露天礦畢業設計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大寶山露天礦畢業設計

發布時間: 2021-03-27 19:41:54

① 全國露天轉地下采礦的礦山有哪些

如果你要具體的數據的話,建議你到國家安監局去查! 根據我的了解,地下開採的比例大大多餘露天的! 地下在80幾接近百分之九十 露天最多佔百分之十

② 專欄三: 重點骨幹礦山的確定方法與應用

重點骨幹礦山是指在眾多礦山中具有支柱地位和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的礦山。因此,在篩選重點骨幹礦山時,以礦山規模、年產礦量和年銷售收入三個指標作為衡量依據。

一、主成分分析原理

在社會經濟的研究中,為了全面系統地分析和研究問題,必須考慮許多經濟指標,這些指標能從不同的側面反映我們所研究對象的特徵,但指標在某種程度上存在信息的重疊,具有一定的相關性。主成分分析試圖在力保數據信息丟失最少的原則下,對這種多變數的截面數據表進行最佳綜合簡化,也就是說,對高維變數空間進行降維處理。即研究指標體系的少數幾個線性組合,並且這幾個線性組合所構成的綜合指標將盡可能多地保留原來指標變數各方面的信息。這些綜合指標就稱為主成分。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步驟如下:假設有p個指標,即p個隨機變數,記為X1,X2,…,Xp,主成分分析就是要把這p個指標的問題轉變為討論p個指標的線性組合的問題,而這些新的指標F1,F2,…,Fk(k≤p)按照保留主要信息量的原則,充分反映原指標的信息,並且相互獨立。

這種由討論多個指標降為少數幾個綜合指標的過程,在數學上就叫做降維。主成分分析通常的做法是尋求原指標的線性組合Fi。其中,Xi是經過標准化後的變數。即

2009年度全國主要礦產品供需形勢分析研究

新生成的F1,F2,…,Fp滿足如下條件:

1)每個主成分的系數平方和為1。即

2009年度全國主要礦產品供需形勢分析研究

2)主成分之間相互獨立,即無重疊的信息。即

為第i個主成分的得分,αi為第i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此處,α1為0.88489,α2為0.08944。經過篩選,得出全國重點骨幹銅礦山共有10個(表12)。

表12 重點骨幹銅礦山篩選結果

注:F1———第一主成分;F2———第二主成分;F———綜合得分。

③ 南嶺及周邊地區值得開展深部找礦的礦床類型與實例

南嶺及周邊地區已經列入國家危機礦山資源接替專項的礦山包括:江西全南大吉山鎢礦、大余盪坪鎢礦、定南巋美山鎢礦;廣西佛子沖鉛鋅礦、南丹銅坑錫多金屬礦、融安泗頂鉛鋅礦、恭城栗木錫礦;廣東韶關瑤嶺鎢礦、石人嶂鎢礦、大寶山多金屬礦;湖南瑤崗仙鎢礦、水口山鉛鋅礦、黃沙坪鉛鋅礦、寶山鉛鋅礦、東坡鉛鋅礦等。

無論是已經列入還是沒有列入危機礦山的礦區,都還很難說「資源枯竭」。為此,此處對南嶺和周邊地區一些重要類型礦床的深部找礦問題作了簡單論述。

一、沉積變質型礦床

1.受變質的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西裘式

浙江的西裘銅礦(圖1-10)屬於受到變質的海相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以往鑽探控制深度已近千米,但礦體並沒有尖滅,從-200m標高到-700m標高礦體是連續的而且厚度是增大的,其礦體向下延伸的趨勢並沒有改變,可惜當時的鑽探技術已難以下追了(1973年8月結束勘探)。

圖1-10 浙江西裘銅礦剖面圖(轉引自黃崇軻等,2001)

此類礦床由於屬於海相火山沉積型,其礦體一般屬於層狀、似層狀和透鏡狀,而且可能存在多旋迴,即隨著海底火山噴發作用的多旋迴性而出現多個含礦層,每個含礦層中礦體的賦存位置不見得與同一個火山噴發中心相對應,因而可能出現側向的遷移。從目前的控製程度看,浙江西裘銅礦Ⅰ號礦體(佔全礦床儲量的95%)的延深長度(目前的垂深方向)有可能達到1km,比起世界上同類礦體來說也可以說是屬於最長的一類了,但是否還存在更多的層位則是需要進一步探索的。另外,西裘銅礦地表控制長度約1000m,因此,如果延深長度大於1000m,則礦體的延深方向實質上是其長度方向,而地表NE向的長度方向反而是其寬度方向。其他深部大於地表長度的同類礦體還有遼寧的紅透山、新疆的阿舍勒、甘肅的筏子壩、雲南的稀礦山等。遼寧紅透山工業礦體地表總長度約550m,但工程式控制制的斜深在1500m以上,相當於地表長度的3倍。山西胡家峪5號礦體(透鏡狀)走向長60~160m,最大厚度49m,傾向延深達500m;3號馬鞍狀礦體走向長130~200m,傾向延深>600m。山西篦子溝2號礦體走向長500m,傾向延伸大於1000m。雲南大紅山鐵銅礦的I-3號礦體長度大於7000m。深部發現盲礦體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如甘肅文縣的筏子壩等(表1-10)。

表1-10 國內外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主礦體的長度與厚度

南嶺地區典型的火山岩型塊狀硫化物礦床尚未確認,但也不能否認其存在的可能性。比如,贛南的青塘硫鐵礦,一種意見認為是熱液型,一種意見認為是與古火山活動有關的沉積變質型,但無論如何其深部找礦的問題也是值得注意的。

2.沉積變質型鐵礦———新余式

新余式鐵礦是南嶺地區最重要的鐵礦類型之一,以江西的楊家橋鐵礦為代表。該礦床為江西省目前探明鐵礦儲量規模最大的礦床(超過2億t)。

鐵礦層產於震旦繫上部松山群楊家橋組淺變質岩中。礦區分兩個礦段。主礦層全長1400m,寬800m,厚度變化大,一般厚1.5~15m,平均厚度10.56m。礦體平面上呈帶狀、扁豆狀;剖面上形態復雜,呈層狀、似層狀、「鄉」字形、台階狀和蘑菇狀(圖1-11)。在洋坡礦段,礦體長1380m,寬450m,厚14.19m,傾角50°~70°,礦體呈似層狀。其他礦段,礦體長7300m,寬450m,厚19.68m,傾角50°~70°,礦體呈層狀。

1957年,地質部309航測隊在贛中地區進行航磁測量,發現兩條強度分別為500~1500γ和500γ的磁異常帶。1958~1961年,江西地質局原907地質隊在第一條磁異常帶的楊家橋地區進行地質勘查及驗證,結果就發現了楊家橋鐵礦。從圖1-11可以看出,楊家橋地區的勘探深度最深才363.70m。2006~2009年實施危機礦山資源接替項目以來,在良山鐵礦區完成鑽探14008.57m,累計新增333鐵礦資源量2536萬t。其中,在良山礦段1線,原鑽孔最深276.65m,危機礦山資源接替項目深孔達629m,但礦體實際上並沒有消失(圖1-12)。

圖1-11 楊家橋鐵礦53 線地質剖面圖

二、碳酸鹽岩容礦型銅鉛鋅礦

1.層狀矽卡岩型銅鋅礦———拉么式

拉么鋅銅多金屬礦床位於大廠錫多金屬礦田中部龍箱蓋岩體與泥盆系地層的接觸部位(圖1-13)。賦礦圍岩主要為泥盆系五指山組的寬條帶灰岩和扁豆灰岩,次為榴江組硅質岩和羅富組泥質灰岩。礦化主要受接觸帶構造控制,成礦元素以Zn、Cu為主,伴有Sn、Ag和Au等。礦體主要分布於岩體西側的外矽卡岩帶中,相當於上泥盆統扁豆狀灰岩層和條帶狀灰岩層位內,後者被強烈矽卡岩化、大理岩化和角岩化。礦體呈似層狀交代產出,保持原有的扁豆狀、條帶狀構造。礦層產狀一般走向30°~80°,傾向NW,傾角20°左右,有的礦層延長可達700m,厚1.8~3.8m。

整個拉么礦區乃至於整個龍箱蓋岩體的周邊地區(圖1-14),交代成礦作用是非常強烈的,因為除了發育沿層交代的矽卡岩型鋅銅礦床之外,甚至還見到沿層交代成因的層狀花崗質岩石(王登紅,1992)。在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執行過程中,於拉么與銅坑之間又發現了一些層狀隱伏交代礦體,如95號礦體和96號礦體。礦體的埋藏深度已超過800m,但仍然未見到岩體。因此,深部找礦的潛力仍然是存在的。

2.層-脈復合型鉛鋅礦———凡口式

廣東的凡口鉛鋅礦曾經被當作是南嶺地區的典型層控型鉛鋅礦床,也曾經按照層控型礦床的找礦思路開展沿層找礦工作。該礦床雖然是我國骨幹鉛鋅礦之一,但自1968年投產以來保有儲量非但沒有減少還不斷新增(據礦山地質測量科介紹),原因就在於深部新礦體不斷發現,而新發現的礦體往往是沿著斷裂產出的,如沿F3斷裂(圖1-15)。從圖1-15清楚可見,凡口鉛鋅礦不是單一的層狀礦體,而是在以斷裂帶控制為主前提下的沿層交代與充填。盡管對於F3等陡傾斷層的性質有同生斷裂和後生斷裂的不同認識,對於礦體的成因也還存在同生與後生的爭論,但無論是何種看法,都不能否認深部找礦的潛力。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實施以來,凡口鉛鋅礦又在深部和邊部增加鉛鋅金屬量62萬t##。

圖1-12 江西良山鐵礦區良山礦段1線地質剖面圖(轉引自《全國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專項2008年度成果報告》,2009)

圖1-13 拉么矽卡岩鋅銅礦床13號地質縱剖面圖(據陳毓川等,1993)

3.岩溶充填型錫鉛鋅銻多金屬礦———龍頭山(100#礦體)式

廣西大廠龍頭山一帶的100#礦體,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該礦體從近地表(海拔680m)呈螺旋狀延伸到-185m的深部仍然沒有什麼大的變化。以往在勘探過程中沒有想到礦體是螺旋狀的,因此在剖面線上礦體是不連續的(圖1-16),但實際上是連續的(圖1-17),並且很可能跟深部的105礦體是一個整體,值得深部找礦。2009年5月,廣西最深的固體礦產勘查深孔開始施工(號稱「廣西地質深孔第一鑽」),孔位在東風窿一帶,目的也是要探測深部的礦化情況。

圖1-14 拉么鋅銅礦床530m中段平面地質圖(據王登紅,1992)

圖1-15 廣東凡口鉛鋅礦剖面圖(據宋叔和,1989)

圖1-16 大廠礦床4線生物礁剖面圖(據宋叔和,1989)

圖1-17 廣西大廠龍頭山100#礦體模型示意圖(黃色者為岩牆)

三、破碎帶蝕變岩型金-銀礦

1.盆地窪陷區破碎帶蝕變岩型金銀礦———長坑-富灣式

廣東三水盆地及周邊地區蘊藏著石油、天然氣、油頁岩、石膏、岩鹽和膨潤土、煤、水泥灰岩等能源和非金屬礦產資源,20世紀80年代以來又先後發現了一系列金屬礦床,包括長坑大型金礦和富灣超大型銀礦。另外還有一些規模較小的金屬礦床,如南蓬山中型錳礦、西樵山小型銀礦、橫江小型鉛礦、河村小型鉛鋅礦、茶山小型鉛鋅礦及黎邊山鈮鉭礦點、大堯山多金屬礦點、雞陵崗金銀礦點、鹿洲銀鉛鋅礦點、迭平銀礦點、松柏坑黃鐵礦礦點、西安農場銀鉛礦點、鐵崗多金屬礦點、倫涌鉛鋅礦點、高灘黃鐵礦點、慶雲洞鉛鋅礦點等等。這些礦床中,與花崗岩有關的有鉛、鋅、銀、金礦床,與火山作用有關的有銀、鈮鉭礦床,與盆地流體作用有關的有金、銀、鉛鋅、鈾、鉬礦床,與表生作用有關的有錳、鐵和砂金(如丹灶一帶)礦床等,其中直接賦存在火山岩中的礦床有西樵山的銀礦和鈮鉭礦,它們均屬於「廣東三水-羅定盆地與岩漿-流體作用有關的銀多金屬礦床成礦系列」(王登紅等,2005a)。廣東的長坑金礦和富灣銀礦雖然是近20年來新勘查的,但富灣銀礦(是我國最大的獨立銀礦之一)的深部仍然具有找礦潛力(圖1-18)。近年來在廣東三水盆地及其西緣三洲盆地中先後發現了長坑大型金礦和富灣超大型銀礦及橫江、茶山等鉛鋅礦。為了查明橫江鉛鋅銅礦的成礦時代,本文採用了兩種不同方法、在兩個不同實驗室分別測得橫江鉛鋅銅礦床中石英的形成年齡為35Ma(流體包裹體Rb-Sr等時線法)和36~39Ma(40Ar/39Ar快中子活化法),二者基本一致,表明多金屬成礦作用發生在漸新世,晚於長坑金礦(136Ma±)和富灣銀礦(65Ma±。杜均恩等,1996;王登紅等,2005a)。最近在橫江鉛鋅礦中發現銅的含量也很高,揀塊樣用ICP-MS測定的結果是18.39%,用光譜法檢查測試的結果則達19.72%。鏡下鑒定主要是黃銅礦、輝銅礦、閃鋅礦和方鉛礦。因此,銅礦化的存在與富集,為三水盆地及周邊地區貴金屬和有色金屬的地質找礦提供了重要的新線索,同時也為其他盆地區尋找有色金屬礦床打開了新思路。

圖1-18 廣東長坑金礦—富灣銀礦區剖面圖(據王登紅等,1999)

2.變質岩區破碎帶蝕變岩型金礦———河台式

作為南嶺地區最大的獨立金礦床之一,河台金礦床產於華南造山帶雲開隆起區NE向廣寧-羅定斷裂帶東北端與NNE向的吳川-四會斷裂帶的交匯部位。礦床嚴格受河台韌性剪切帶控制,礦床產於韌性剪切帶的次一級構造糜棱岩帶或構造裂隙中。賦礦地層為震旦系樂昌群,為一套整體無序的變質岩組成,岩性以石英絹雲母片岩、二雲母石英片岩、變粒岩、片麻岩、混合岩、混合花崗岩等為主,局部遭受了強烈的韌性剪切變質作用形成糜棱岩系列的岩石,河台金礦床就產於糜棱岩系列的岩石中。礦區西部出露海西期中粒黑雲母二長花崗岩、黑雲母斜長花崗岩;礦區東北部被燕山期的伍村巨斑狀黑雲母花崗岩侵入。

從目前控製程度看,河台深部無疑具有找礦潛力。以往礦區勘探期間控制的深度也就是400m左右,因此,500m以下到1000m深度「第二」找礦空間非常值得探索(圖1-19)。

南嶺及周邊地區與河台金礦屬於同一類型的還有江西的金山金礦等,其深部也多還具有找礦潛力。成礦條件類似,但屬於多元素共伴生的礦產地就更多,如沃溪式鎢銻金礦等。

3.穹窿區破碎帶蝕變岩型銀礦———鳳凰山式

鳳凰山銀礦床是20世紀80年代末發現的一處大型脈狀獨立銀礦床。地處廣西隆安縣與扶綏縣交界的鳳凰山北東側。屬華南加里東褶皺系,右江褶皺帶,西大明山隆起。鳳凰山銀礦就位於廣西西大明山復背斜北部之淥郁山背斜中,礦體受走向近EW、傾向南的走向斷裂破碎帶控制。礦區出露地層為寒武系,北部外圍有下泥盆統(圖1-20)。寒武系是一套深水槽盆相類復理石沉積。礦體賦存在寒武系黃洞口組地層中。從目前控製程度看,鳳凰山礦區深部的礦體還有可能找到新的礦體或Ⅰ-①、Ⅱ-①等礦體本身還存在向下延伸的可能性(圖1-21)。

圖1-19 廣東河台金礦勘探線聯合剖面(廣東719隊資料,轉引自羅鎮寬等,1993)

圖1-20 廣西鳳凰山銀礦地質簡圖(轉引自黃崇軻等,1997)

圖1-21 鳳凰山銀礦床8號勘探線剖面圖(據陳海等,1997)

圖1-22 貴州晴隆大廠銻礦剖面圖(據宋叔和,1989)

2.碳酸鹽岩區緩傾斜銻礦———錫礦山式

錫礦山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銻礦,其主礦體產出特徵與貴州的晴隆大廠銻礦類似,也是以近水平的層狀樣式賦存在兩種不同岩性地層之間的破碎帶(圖1-23)。從圖1-23明顯可見,總體上,銻礦體的埋藏深度在距離300m以淺的部位,其北西側受到F75斷裂帶的制約,但其南東側實際上還有深部找礦的空間。目前對於礦區各種性質斷裂帶和斷層的成因及其控礦意義還有不同認識,但無論是形成於成礦之前還是形成於成礦之後,即無論是導礦構造還是破壞、錯動礦體或礦層,都會對地質找礦尤其是深部找礦產生影響。危機礦山資源接替找礦專項實施以來,2006~2008年間累計施工17個鑽孔,在F75斷層深部受棋梓橋組層位控制的Ⅳ號礦體新增333級別銻金屬量5.30萬t。

圖1-23 錫礦山銻礦床31線地質剖面圖(據宋叔和,1989)

3.碎屑岩區陡傾斜型鎢銻金礦———渣滓溪式

與錫礦山式銻礦不同,渣滓溪式銻礦一方面產出於淺變質的碎屑岩中(而不是碳酸鹽岩),另一方面礦體呈陡傾斜的脈狀,類似於「五層樓」式的石英脈型鎢礦。從圖1-24可見,脈群呈「火炬」狀分布,單一脈體受到斷裂破碎帶控制,同一斷裂破碎帶中的礦體可以尖滅再現。

五、「五層樓+地下室」型高溫熱液型石英脈型鎢多金屬礦

1.「地下室」為主的石英脈型鎢礦———大明山式

大明山鎢礦位於廣西武鳴縣城北東兩江鄉北部。距離武鳴縣城55km,交通較方便。該礦床相傳由老鄉發現於1936年,但地質工作主要是1949年以後開展的。1960~1962年12月,廣西冶金地質勘探公司272地質隊對似層狀黑鎢礦床進行揭露,隨後又對七風至河裡一帶似層狀細網脈浸染型黑鎢礦床進行詳查,對大脈型鎢礦及花崗岩中細網脈鎢礦進行系統控制,發現了隱伏在泥盆系蓋層下產於寒武系砂質岩中的細脈帶型鎢礦。至1967年4月,共探明三氧化鎢儲量16.02萬t。

大明山礦區地處大明山箱狀背斜北西傾伏端,主要構造為七風背斜。區內斷裂發育,岩漿活動頻繁。出露黑雲母花崗閃長岩、石英斑岩、細粒花崗岩和斑狀白雲母花崗岩、細晶岩等。斑狀白雲母花崗岩與黑鎢礦床關系密切(圖1-25)。

礦區目前已查明鎢礦的主要工業類型包括:①石英網脈型黑鎢礦:產於七風區斑狀白雲母花崗岩體上部,由黑鎢礦石英細網脈組成,長400m,厚55~75m,網脈密度一般15~25條/m2;②石英細脈帶型黑鎢礦:分布於寒武系地層中,多為泥盆系覆蓋的盲礦,由多組不同產狀黑鎢礦石英細脈組成,一般分布范圍較小,含二氧化鎢0.2%~0.4%;③石英-黑鎢礦大脈型:一般厚度大於10cm,多分布在白雲母花崗岩外接觸帶寒武系及下泥盆統砂岩內,少量分布在花崗岩中。石高地段已發現大脈35條,長度一般100~300m,斜深100~250m,脈厚0.1~0.57m,含三氧化鎢一般0.45%~1%。河裡地段已發現10餘條大脈,一般規模大,但礦石較貧,含三氧化鎢0.05%~0.21%;④細網脈似層狀黑鎢礦型:分布在七風至河裡地段,主要在七風背斜軸部及兩翼富集,產於下泥盆統蓮花山組中部中-細粒含泥質石英砂岩中,個別地段見於上部石英細砂岩及那高嶺組下部砂質頁岩中。礦體呈層狀、似層狀產出,一般1~3層,呈疊層狀,產狀與圍岩一致。沿走向長2000m,斜深已控制300m,礦層厚度12~40m。主要由條帶狀礦石組成,礦石組分簡單,含WO3一般在0.1%~0.5%之間,變化不大,靠近白雲母花崗岩附近礦石較富,含鉬也較高。

圖1-24 湖南渣滓溪銻礦0線剖面圖

近年來的采礦和調查工作也發現,大明山地區除了發育典型的五層樓式直立石英脈型鎢礦(圖版1。400m中段大脈型石英脈型黑鎢礦,礦脈已經延深進入花崗岩岩體)和岩體型鎢礦(圖版2。400m中段岩體型鎢礦,以白鎢礦化為特點)外,還發育接觸帶網脈型(圖版3。320m中段圍岩中網脈狀石英脈型鎢礦)和緩傾斜乃至於近水平產出(圖版4。320m中段圍岩中緩傾斜石英脈型鎢礦,既含白鎢礦也有黑鎢礦)的石英脈型鎢礦,四者在空間上具有一定的分帶性(直立石英脈型鎢礦可以貫通岩體和接觸帶;緩傾斜和網脈型鎢礦主要產於接觸帶,而岩體型鎢礦主要在岩體內部),但均圍繞燕山期花崗岩岩體產出,構成「四位一體」的礦化格局。總體上看,大明山鎢礦與贛南石英脈型鎢礦不同的是,層狀、似層狀礦體(包括緩傾斜的石英脈型鎢礦脈)的重要性要超過陡傾斜的石英脈型鎢礦脈。也就是說,「地下室」的意義可能要超過「五層樓」,這在坑道照片和42線勘探剖面上清晰可見(圖1-26)。

圖1-25 大明山鎢礦區地質簡圖(據李水如等,2008)

2.「五層樓」為主的石英脈型鎢多金屬礦———淘錫坑式

詳見在第四章。盡管從目前的控制情況看,淘錫坑礦區的「地下室」不是很發育,但還不能否認其存在,也還不能否認多期次「五層樓」疊加的可能性。

六、岩體型鎢錫鉬鉍多金屬礦

1.斑岩型鉬礦———圓珠頂式

粵西封開圓珠頂銅鉬礦床,是廣東地勘局719地質隊在2005年在封開縣境內所發現潛在經濟價值巨大的大型銅鉬礦床。該礦床位於粵西-桂東成礦帶的肇慶市封開縣圓珠頂大山上,礦體延伸深度約300m。經過兩年多的野外工作,完成了該礦區從普查到詳查的各勘查階段工作,初步評價該礦床為一個大型斑岩型含銅鉬礦。2007年10月10日,由719地質大隊完成的《廣東省封開縣圓珠頂礦區銅鉬礦詳查報告》,正式通過了國土資源部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的評審驗收,最終確定該礦床為大型銅鉬礦床。目前探明鉬金屬量26萬t,銅金屬量98萬t##。

陳富文和李華芹等對圓珠頂礦區進行了較系統的同位素定年,獲得花崗斑岩體的SHRIMPU-Pb年齡為132±5Ma(95%可信度,MSWD=1.6,N=8)和151±16Ma(95%可信度,MSWD=3,N=3)(鋯石樣品采自礦區ZK-23-120鑽孔,孔深236~241m之間的岩心);獲得輝鉬礦Re-Os等時線年齡為155±5Ma(樣品采自礦區ZK12-112鑽孔,孔深為284~313m之間的輝鉬礦化礦石)。

圖1-26 大明山鎢礦石高礦區42勘探線剖面圖(據李水如等,2008)

圓珠頂礦區目前可能是華南地區最大的斑岩型銅鉬礦,礦區地表沒有大面積岩體出露,屬於隱伏岩體,但以往圈定出Pb和Cu的化探異常。另外,外圍還存在眾多的金礦產地和Cu、Pb、Au的化探和重砂異常,因而該地區擴大資源潛力的可能性很大(圖1-27)。

2.斑岩-石英脈型銅鉬鎢礦———昆侖關式

昆侖關岩體是華南地區一個比較關鍵的岩體,主要由細-中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和細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組成。對於其形成的構造環境還有不同的認識,但位於區域性NE向和NW向斷裂交叉部位、NW向天馬-蘆圩大斷裂又錯動岩體的特徵一直給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昆侖關岩體內部及其接觸帶產出有一個銅-鎢礦床,即廣西賓陽縣的王社銅鎢礦,在1∶20萬的南寧幅礦產圖中稱為高田銅礦。該礦床已經有了近百年的開采歷史,老硐等采礦遺跡清晰可見。但是,以往主要是開採石英脈型銅礦,對礦床本身的研究程度非常低。礦體主要呈脈狀產於昆侖關花崗岩內,賦存於大斷裂附近的NW和NE向節理中,鎢礦與細粒斑狀黑雲母花崗岩關系最密切。

昆侖關花崗岩體為燕山中晚期重熔型侵入岩體,呈一長軸為NW向的岩株產出,為一復式岩體,分主體和晚期補充侵入體,兩者呈突變接觸關系。岩體岩性復雜,主體岩性為中-中粗粒黑雲母花崗岩,岩相分異現象較明顯,由內部至邊緣鉀長石減少,斜長石增多;晚期侵入體的岩性為細粒黑雲母花崗岩、閃長玢岩、細晶岩等,是礦體的主要圍岩,與成礦關系十分密切,如細粒黑雲母花崗岩是含鎢石英脈及網脈狀銅鎢礦的主要圍岩;閃長玢岩脈的周圍及附近往往有含銅鎢雲英岩發育,二者在空間上關系密切。花崗岩內裂隙構造發育,以NW和NE向為主,是主要的控礦裂隙,次為NNE、NWW、EW和SN向等(圖1-28)。含鎢石英脈主要產於細粒黑雲母花崗岩中,多沿NW、NE向斷裂充填,受多組裂隙控制。礦脈走向上具分支復合、尖滅再現和尖滅側現現象。礦石礦物主要為黑鎢礦,次為白鎢礦、黃鐵礦、黃銅礦、輝鉬礦及少量自然鉍等;表生氧化礦物有鎢華、鉬華、孔雀石、褐鐵礦及泡鉍礦等;脈石礦物以石英為主,次為白雲母等。礦石主要呈他形-半自形晶粒狀、浸染狀構造。

圖1-27 廣東封開圓珠頂斑岩型銅鉬礦地質簡圖(據1∶20萬梧州幅區域地質圖修改)

以往對於王社銅鎢礦的認識,主要集中在脈狀礦體上,因而確定的是「石英脈型」的鎢礦,在相關的圖件上也一目瞭然地顯示出脈狀礦體的特徵。但是,實際上,除了類似於贛南和大明山地區的「五層樓」式含鎢石英脈之外,岩體中還存在浸染狀礦化和不規則細脈狀礦化,礦種也擴展為以銅和鉬為主(圖版5~8)。為此,王登紅等提出了該地區可能存在斑岩型銅鉬礦的認識,並建議在該地區除了尋找大明山式「五層樓+地下室」型鎢礦之外,還應該注意對斑岩型銅鉬礦的評價。

2008年3月20日,王登紅等根據井下考察,該礦區可見Cu、Mo和W的礦化現象,目估含量在邊界品位以上。這3個元素都可獨立成礦。已有的分析結果顯示Cu的平均品位在0.3%以上,Mo和W也達到工業品位。建議開展綜合分析,尤其是要對Au的含量進行分析。礦床的工業類型應該定位在以斑岩銅鉬礦為主,疊加有石英脈型的鎢礦。含鎢石英脈主要有兩條,寬度均不足50cm,含黑鎢礦和白鎢礦,並見輝鉬礦和輝鉍礦等金屬硫化物,石英脈本身具有分帶性,外側是白雲母,中間是硫化物和黑鎢礦等,並見晶洞。有的石英脈中見放射狀黑色電氣石。之所以把主要礦化類型定位在斑岩銅礦,是基於下列依據:①岩體以黑雲母花崗岩為主,但穿插有花崗斑岩,二者之間常常宏觀界線清楚而實際界線不清楚,顯示「隱爆」特點;②礦化以細脈浸染狀為主,細脈的產狀多種多樣,不固定一個方向,一般在1m范圍內細脈數量在10條以上,總的脈幅可達5cm以上。無論是脈中還是脈外均見礦化;③金屬礦物主要是黃銅礦和輝鉬礦,粒度一般較細且分散;④蝕變發育,尤其是硅化和鉀化。硅化的石英顏色偏暗。目前斜井控制50m高度,沿脈控制長度300m以上,寬100m±,但均在礦化范圍內,找礦潛力巨大。

圖1-28 賓陽縣王社銅鎢礦床高田礦段地質草圖(改編自南寧幅1∶20萬地質圖)

鑒於上述認識,建議:①沿NW向斷裂帶面上展開,②在NE向裂隙與NW向主斷裂交匯部位開展深入調查,選擇富礦體;③礦床類型應該向斑岩型發展,即查證是否具有「低品位大噸位」的特徵;④在面上展開、深部鑽探控制的基礎上,應考慮露天開采而不是井下單獨開採石英脈型鎢礦和銅礦;⑤必須考慮綜合利用;⑥加強選礦研究;⑦加大勘查投入。

綜上所述,南嶺及鄰區值得開展深部找礦的礦區很多,除了已經列入危機礦山接替資源勘查計劃的礦區(如雲南的個舊錫多金屬礦床和東川銅礦,貴州的獨山銻礦和晴隆銻礦,廣西大廠的銅坑錫多金屬礦床、佛子沖鉛鋅礦、泗頂鉛鋅礦和栗木錫礦,湖南的黃沙坪鉛鋅礦和瑤崗仙鎢礦,廣東的瑤嶺鎢礦、石人嶂鎢礦、石菉銅鉬礦和大寶山多金屬礦,海南的石碌鐵礦,江西的大吉山、巋美山、盪坪等鎢礦,浙江的治嶺頭金礦等)之外,還可以列舉很多,此處建議廣東韶關的凡口鉛鋅礦和梅縣的玉水銅坑、雲南會澤的麒麟廠和瀾滄的老廠鉛鋅礦、廣西的大明山鎢礦、廣東的長坑金礦-富灣銀礦、湖南的後江橋鉛鋅礦、浙江的西裘銅坑等「危機」或非「危機」礦區都應該加強深部找礦工作。

④ 開采方式不同導致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西南地區礦產開發主要有兩種方式:露采礦山和井下開采礦山。不同的開采方式,形成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不同。

1.露天開采導致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西南地區露采礦產的種類較多,有釩鈦磁鐵礦、鐵礦、錳礦、煤礦、鉻鐵礦、銅礦、鉛鋅礦、金礦、稀土礦、錫礦、磷礦、硫鐵礦、各類非金屬礦等。導致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有采場、廢石場土地破壞與佔用,地形、地貌景觀影響和破壞,采場崩塌、滑坡、石漠化和張裂,尾礦庫、廢石場滑坡、泥石流以及廢石、尾礦、廢水污染等。露采導致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的主要因素如下:

1)露采礦建設期間。礦山生產區、辦公區以及生產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輸系統的建設都佔用土地,建設過程中必將對礦區原有的土地、水系、植被和大氣等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

2)露采礦生產期間。首先是礦區開采上覆岩層和表土的剝離,需進行大規模的開挖,其開挖面積和速度取決於露采礦的規模和生產能力。開挖范圍內原有的土地和生態環境將徹底破壞,同時可能對周圍的土地、水文、植被和大氣造成不利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水土流失,地下水位降低和生態環境惡化。其次是開挖出來的土石方需另地存放,即大量剝離物存放場要壓占土地,其壓占土地的面積則取決於剝離量和堆存方式,這與井下開采時煤礦煤矸石排放場的情況相似,但其堆放量和佔地面積將遠比煤矸石多。壓占區的土地和地面附著物將被徹底掩埋而喪失,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程度則與排放場的位置和剝離物本身的理化性質有關。

3)建材非金屬採石場對植被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比其他礦產露天開采更為嚴重。這類礦山企業點多面廣,開采一般沒有設計或保護措施,倚坡開挖,露天作業,隨意性很大。特別是在一些石灰岩採石場,往往是多用途開采,一方面直接將荒料運走,作為建築材料或水泥生產原料;另一方面就地燒制石灰,並對生石灰進行粉碎和過篩,這樣不但將開挖區植被全部破壞,而且在風的作用下將石灰粉吹到周邊一定范圍內把植被燒死。另外頻繁的放炮震動對環境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在主要交通干線附近開採石料易形成高陡斜坡,人為造成崩塌、滑坡地質災害隱患,對交通干線形成威脅。如西藏地區露采礦山主要為砂金礦,對土地資源造成了破壞,特別是牧區草場破壞嚴重,形成許多深坑和亂石堆,並造成河流阻塞和泥石流地質災害隱患。

2.井下開采導致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

西南地區井下開採的典型礦山有四川天寶山鉛鋅礦、丹巴鎳礦、廣旺煤礦、雲南易門銅礦、大紅山鐵銅礦、都龍錫礦、貴州萬山汞礦、六盤水煤礦、重慶南桐煤礦和西藏澤當銅礦等。導致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有地面塌陷、廢石場土地破壞與佔用,地裂縫、建築物開裂、下沉、礦坑突水、區域水均衡破壞、尾礦庫潰壩泥石流、礦坑水、尾礦、廢石污染等。井下開采導致的礦山環境地質問題的主要因素如下:

1)采空區塌陷可使塌陷范圍內的地表發生垂直沉降。如果地下水水位較淺,或有外來水源排入,或因大氣降水,就可能造成塌陷區積水而淹沒土地。

2)采礦沉陷區沉降和移動不均衡,使沉陷區產生不同的附加傾斜、彎曲、裂縫甚至滑坡或崩塌,使土地本身可利用性及其附著物受到破壞。地面建築物、構築物、水利、交通和電力等工農業生產設施因采礦塌陷而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

3)采礦塌陷引起的地表沉降和裂縫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地表徑流方向和匯水條件,使部分地表水沿裂縫滲入地下,同時也可使地下水沿上覆岩層裂縫滲入采空區或深部岩層,從而使礦區地表水減少,潛水乾涸,井、泉斷流,同時使地下水位降低,甚至使上覆岩層中的含水層遭受破壞。地表水通過采動裂縫滲入地下的同時,地表污水也隨之進入含水層,從而污染地下水源;地下水通過采動裂縫進入采空區時,又可能受到采礦污染;礦坑水通過排水系統排放到地表水系中又使地表水系受到污染,因而礦區水環境將不斷惡化。而水環境的惡化又將進一步導致整個礦區生態環境的惡化。

4)井下開采形成的固體廢棄物如煤矸石、廢石、廢土等,占壓、破壞土地資源,雨季還易誘發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

⑤ 核心技術被「卡脖子」世界最大稀土礦長期被當鐵礦開采

稀土被譽為“萬能之土”,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截至目前,已被多國列為“關鍵礦產”。

生產第一、出口第一、應用第一……我國稀土產業擁有資源與市場兩大優勢。近年來,通過加強資源保護,創新體系建設,我國努力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私挖盜采、“黑礦”走私等亂象依然存在,影響稀土資源價值體現。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白雲鄂博礦,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稀土礦。由於家底長期不清,基礎研究“斷檔”,交易“惡性競爭”等原因,白雲鄂博稀土礦長期被當成鐵礦開采,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稀土價格偏離真實價值。

專家建議,應盡快摸清白雲鄂博礦家底,補上基礎研究短板,建立統一的國家交易平台,努力建設稀土強國,助推高質量發展。

60多年一直被當成鐵礦開采。

稀土是重要的戰略資源,也是不可再生資源。美、日等發達國家也都將稀土列入戰略礦產資源。

內蒙古自治區白雲鄂博礦,是全球唯一一個同時包含17種稀土元素的礦。然而,在長達60多年的時間里,這個礦一直被當成鐵礦開采。

中國稀土學會副理事長、白雲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占峰表示,目前業界所採納的白雲鄂博礦稀土儲量數據,仍是20世紀50年代的評估結果。因受限於當時鐵礦石的需求和勘探手段,整個礦床並未完全探清,鐵礦體外圍和地表500米以下未做詳細勘探。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范宏瑞說,起初認為礦體是一個倒扣的碗狀型,後來認為礦體像一口大鐵鍋,但現在發現主礦富含稀土的礦脈,呈兩個“大板子”狀向下延伸,不知道它有多深。

范宏瑞認為,白雲鄂博的稀土,實際上不止目前普遍認為的占我國83.7%的儲量,“它可能超過世界目前探明儲量1.2億噸的總量”。

白雲鄂博礦輕稀土儲量巨大是業界共識,但重稀土也不容忽視。“白雲鄂博中重稀土雖然比例很低,但因其稀土總含量高、總儲量大,中重稀土總量仍然是百萬噸級。”北方稀土集團董事長趙殿清說。

此外,內蒙古科技大學白雲鄂博礦稀土及鈮資源高效利用實驗室研究發現,白雲鄂博礦里作為核工業重要原料的鈮和釷的含量,目前均居世界第二位。

多位專家說,由於歷史原因,對白雲鄂博礦的開采比較粗放,鐵礦石中所含的其他礦產資源,都隨著選礦廢渣、廢水進入到尾礦庫里,未被有效利用。

白雲鄂博礦開采之初,就有“以鐵為主”還是“以稀土為主”的定位之爭。“當時稀土研究水平有限,而國家對鋼鐵需求緊迫,於是在1965年確定‘以鐵為主,綜合利用’的方針。”楊占峰說。

不過,自1957年白雲鄂博鐵礦正式投產,距今已過去63年,早已超出鐵礦開採的50年設計年限。目前已進入深部露天開采,開采成本越來越高,經濟價值日趨降低,且產能不斷下降。

業界認為,經過60多年的開采,白雲鄂博鐵礦的歷史使命已經結束。依託白雲鄂博礦發展起來的包鋼集團,也在謀求戰略轉型。

“2016年以來,包鋼實施以稀土為重心的戰略轉型,稀土產業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稀土營業收入達到180億元。”包鋼集團主要負責人表示,60多年來,包鋼命運始終與共和國建設發展相連,新中國成立之初急需鋼材,包鋼作為首批鋼鐵企業而誕生,如今國內鋼鐵產能已經過剩,包鋼也應積極轉型,尋找新的歷史使命。

楊占峰等認為,隨著鐵礦開采期限的結束,應對白雲鄂博礦進行重新定位和再認識,並助力包鋼轉型升級為世界一流的稀土行業領軍企業、全球最優稀土鋼生產基地。

“不能再當鐵去采了。”一位受訪專家坦言,“白雲鄂博礦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獨特寶庫,在全球空前重視戰略礦產的大背景下,國家有必要組織專家隊伍,重新開展白雲鄂博礦地質勘探研究,摸清家底,重新定位其礦產價值,提升白雲鄂博礦資源戰略地位。”

“隨著全球新的稀土礦床及深海潛在稀土資源的相繼發現,我國現有的稀土資源優勢面臨嚴峻挑戰。”楊占峰說,亟須摸清白雲鄂博礦床稀土、鈮等戰略性礦產資源的准確家底,為國家制定長期戰略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主任池建義等人建議,立足白雲鄂博礦產資源,制定全國稀土資源利用及應用發展規劃,區別對待重稀土與輕稀土管控政策,將重稀土資源作為國家戰略資源,將輕稀土資源依據市場供需規律運作,保證國家戰略需求和稀土下游應用市場的平衡發展。

楊占峰等建議,依託白雲鄂博礦產資源“大上項目,上大項目”,形成十萬噸級稀土提取加工、萬噸級鈮金屬冶煉等有用成分綜合回收利用示範產業,讓世界級寶山——白雲鄂博礦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戰略。

人才匱乏制約我國稀土科技研發

“當今世界每六項新技術的發明,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范宏瑞說。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我國稀土研發,特別是基礎研究層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檔”,核心技術被“卡脖子”,多年來難以擺脫“挖土賣土”、稀土賣成“白菜價”的尷尬。

“根本原因在於研發落後,特別是基礎研究更是少有人問津,核心技術專利大量向國外購買。”池建義坦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衛表示,當前我國供應著全世界90%的稀土,生產著全球70%的稀土磁性材料,“但專利大多在日本和美國企業手中,出口產品還得向人家付專利費。生產的許多稀土材料部件,都不知道人家用在了什麼地方”。

在楊占峰等人看來,我國稀土整體研究水平與國外大約相差20年,許多方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由徐光憲院士率領的科研團隊,20世紀70年代研發的稀土串級萃取理論工藝,是我國在稀土領域少有的國際領先技術,正是靠這一優勢,我國在稀土分離方面搶佔了制高點。

之後,我國在稀土技術研發上並無大的建樹。據楊占峰介紹,直到2020年初,我國在江西贛州成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目前,各大院校沒有稀土專業,沾邊的也僅有中南大學和東北大學等高校的冶金工程專業。

人才匱乏已經成了我國稀土科技研發的瓶頸。目前,全國20餘位與稀土研究相關的院士中,專門研究稀土的幾乎沒有。

內蒙古包頭市有一所白雲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僅有13人建制,其中11位是從外面臨時聘請的專家。

池建義等認為,由於人才匱乏、力量分散,我國很難就統一的稀土研究課題進行合作攻關,更難形成共同的稀土理論研究成果,使得我國稀土基礎研究不連貫,核心技術研發乏力,難搶制高點。

被譽為“稀土之父”的徐光憲先生曾說,目前人類對稀土的認識不足四千分之一,探究空間巨大。

“現在我們像在‘蒸饅頭’,只知道放‘鹼面’,不知道背後的化學反應是什麼。”楊占峰說,基礎研究滯後制約著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亟須數、理、化等多學科交叉,攻克稀土元素的內在機理。此類“燒錢”、費時費力的事情,需國家頂尖研究團隊才能完成。

專家建議,在有一定基礎的高校設立稀土專業,培養後續人才;同時,可由科技部牽頭在稀土科研力量、設施設備、產業較集中的內蒙古包頭市,組建一個國家級稀土綜合研究院所。

他們認為,新組建院所決不能走老路,一定要創新體制機制,打造產、學、研、政、企共同參與的稀土研究應用國家平台,讓稀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盜采偷賣“黑稀土”仍屢禁不止

位於包頭市黃河大街上的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簡稱“包頭稀交所”),是國內稀土“明碼標價”的交易所。

記者在這里看到,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各種稀土產品的交易量和價格,展現著稀土系列指數和價格走勢。

包頭稀交所董事長李振宏頗為感慨地說,國內稀土企業交易絕大部分通過雙方協商交易完成,真實成交價格就像“袖筒里掰手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國內一家稀土生產企業負責人坦言,公司一直採用傳統貿易方式,稀土定價由公司領導內部開會決定,“就是靠低價競爭,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六大稀土集團及下屬企業,在銷售環節仍各自為戰,貿易方式傳統,成交價格不透明,行業內部競爭混亂。

“原因之一在於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稀土產品交易市場,缺乏客觀價格形成機制。”李振宏說。

其實早在2011年5月,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內蒙古就批准成立了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由北方稀土、中鋁稀土、五礦稀土、國儲中心等13家稀土骨幹企業、機構共同出資組建,當時此舉被視為中國稀土產業謀求國際定價權的關鍵之舉。此後,國內相繼設立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江西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等平台。

然而9年過去了,國內稀土交易依然是線上線下“兩張皮”。目前,全國稀土企業在公開交易平台上的交收量微乎其微。2019年,包頭稀交所的實際交收額僅13.3億元,交收量僅0.3萬噸。

李振宏分析,除本身交易機制不夠成熟外,平台級別低、指令性生產和市場化交易相矛盾等因素疊加,嚴重製約稀土交易平台發揮作用。

一方面,交易制度的設計空間不足。2011年以來,我國對非國家級交易所制定了很多限制措施,包頭稀交所等幾大交易平台,都是省區級交易平台,服務稀土行業的功能難以發揮。

另一方面,行業客戶參與度不高。多家下游稀土應用企業反映,稀土產品生產是計劃性管理,而下游應用是市場化行為,造成計劃管理和市場行為的不協調。

稀土與黃金、石油一樣都是國家戰略資源,理應像黃金、石油一樣有國家設立的交易所。業內人士和專家建議,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級統一交易平台,避免“區自為戰”,形成公平、公開、公正的稀土定價機制,將稀土定價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業內專家認為,統一的國家級交易平台可以通過商業收儲調節市場供需,實現供應穩定、開采銷售可控,並建立出口可追溯機制,解決行業偷逃稅問題,堵住“黑稀土”交易,避免稀土賣個“白菜價”。

包頭市市長趙江濤表示,一個公開透明的全國統一市場,既可以通過價格形成機制理順產業,也能成為實施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的抓手。

⑥ 世界最大稀土礦一直被當做鐵礦挖,其中有什麼隱情

稀土被譽為「萬能之土」,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截至目前,已被多國列為「關鍵礦產」。


生產第一、出口第一、應用第一……我國稀土產業擁有資源與市場兩大優勢。近年來,通過加強資源保護,創新體系建設,我國努力推動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此同時,私挖盜采、「黑礦」走私等亂象依然存在,影響稀土資源價值體現。


位於內蒙古自治區的白雲鄂博礦,是世界公認的最大稀土礦。由於家底長期不清,基礎研究「斷檔」,交易「惡性競爭」等原因,白雲鄂博稀土礦長期被當成鐵礦開采,核心技術被「卡脖子」,稀土價格偏離真實價值。


專家建議,應盡快摸清白雲鄂博礦家底,補上基礎研究短板,建立統一的國家交易平台,努力建設稀土強國,助推高質量發展。



人才匱乏制約我國稀土科技研發


「當今世界每六項新技術的發明,就有一項離不開稀土。」范宏瑞說。


記者采訪發現,目前我國稀土研發,特別是基礎研究層面,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斷檔」,核心技術被「卡脖子」,多年來難以擺脫「挖土賣土」、稀土賣成「白菜價」的尷尬。


「根本原因在於研發落後,特別是基礎研究更是少有人問津,核心技術專利大量向國外購買。」池建義坦言。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衛表示,當前我國供應著全世界90%的稀土,生產著全球70%的稀土磁性材料,「但專利大多在日本和美國企業手中,出口產品還得向人家付專利費。生產的許多稀土材料部件,都不知道人家用在了什麼地方」。


在楊占峰等人看來,我國稀土整體研究水平與國外大約相差20年,許多方面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由徐光憲院士率領的科研團隊,20世紀70年代研發的稀土串級萃取理論工藝,是我國在稀土領域少有的國際領先技術,正是靠這一優勢,我國在稀土分離方面搶佔了制高點。


之後,我國在稀土技術研發上並無大的建樹。據楊占峰介紹,直到2020年初,我國在江西贛州成立中科院稀土研究院。目前,各大院校沒有稀土專業,沾邊的也僅有中南大學和東北大學等高校的冶金工程專業。


人才匱乏已經成了我國稀土科技研發的瓶頸。目前,全國20餘位與稀土研究相關的院士中,專門研究稀土的幾乎沒有。


內蒙古包頭市有一所白雲鄂博稀土資源研究與綜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僅有13人建制,其中11位是從外面臨時聘請的專家。


池建義等認為,由於人才匱乏、力量分散,我國很難就統一的稀土研究課題進行合作攻關,更難形成共同的稀土理論研究成果,使得我國稀土基礎研究不連貫,核心技術研發乏力,難搶制高點。


被譽為「稀土之父」的徐光憲先生曾說,目前人類對稀土的認識不足四千分之一,探究空間巨大。


「現在我們像在『蒸饅頭』,只知道放『鹼面』,不知道背後的化學反應是什麼。」楊占峰說,基礎研究滯後制約著技術研發和產業應用,亟須數、理、化等多學科交叉,攻克稀土元素的內在機理。此類「燒錢」、費時費力的事情,需國家頂尖研究團隊才能完成。


專家建議,在有一定基礎的高校設立稀土專業,培養後續人才;同時,可由科技部牽頭在稀土科研力量、設施設備、產業較集中的內蒙古包頭市,組建一個國家級稀土綜合研究院所。


他們認為,新組建院所決不能走老路,一定要創新體制機制,打造產、學、研、政、企共同參與的稀土研究應用國家平台,讓稀土在國民經濟中發揮「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盜采偷賣「黑稀土」仍屢禁不止


位於包頭市黃河大街上的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簡稱「包頭稀交所」),是國內稀土「明碼標價」的交易所。


記者在這里看到,大屏幕上實時滾動著各種稀土產品的交易量和價格,展現著稀土系列指數和價格走勢。


包頭稀交所董事長李振宏頗為感慨地說,國內稀土企業交易絕大部分通過雙方協商交易完成,真實成交價格就像「袖筒里掰手腕」——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國內一家稀土生產企業負責人坦言,公司一直採用傳統貿易方式,稀土定價由公司領導內部開會決定,「就是靠低價競爭,維持自己的市場份額」。


記者調查發現,國內六大稀土集團及下屬企業,在銷售環節仍各自為戰,貿易方式傳統,成交價格不透明,行業內部競爭混亂。


「國外都是大買家,而我們是上百家企業分散對外銷售,國外買家在低價時大量買進,價格上漲時則停止采購、使用庫存,逼著國內企業競相降價出售。」李振宏說。


「黑稀土」交易是稀土市場另一亂象。盡管近幾年,國家持續整治打擊「黑稀土」,但假借廢料回收、進口稀土名義盜采偷賣的「黑稀土」仍屢禁不止。


2019年全國稀土開采量配額控制在13.2萬噸,但實際產量大大超出。據業內估計,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稀土中,來源不明、生產指令性計劃外的「黑稀土」,已經超過一半以上,導致供過於求,加劇稀土低價外銷現象。


數據顯示,近年來國內六大稀土集團的銷售毛利率也明顯下降。其中,北方稀土集團的銷售毛利率,從2011年最高72.8%,下降到2019年的10%左右。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出口國、消費國,擁有稀土資源與市場兩大優勢地位,但一直沒有取得相應的稀土定價權。


「原因之一在於沒有形成全國統一的稀土產品交易市場,缺乏客觀價格形成機制。」李振宏說。


其實早在2011年5月,在國家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內蒙古就批准成立了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由北方稀土、中鋁稀土、五礦稀土、國儲中心等13家稀土骨幹企業、機構共同出資組建,當時此舉被視為中國稀土產業謀求國際定價權的關鍵之舉。此後,國內相繼設立湖南南方稀貴金屬交易所、江西贛州稀有金屬交易所等平台。


然而9年過去了,國內稀土交易依然是線上線下「兩張皮」。目前,全國稀土企業在公開交易平台上的交收量微乎其微。2019年,包頭稀交所的實際交收額僅13.3億元,交收量僅0.3萬噸。


李振宏分析,除本身交易機制不夠成熟外,平台級別低、指令性生產和市場化交易相矛盾等因素疊加,嚴重製約稀土交易平台發揮作用。


一方面,交易制度的設計空間不足。2011年以來,我國對非國家級交易所制定了很多限制措施,包頭稀交所等幾大交易平台,都是省區級交易平台,服務稀土行業的功能難以發揮。


另一方面,行業客戶參與度不高。多家下游稀土應用企業反映,稀土產品生產是計劃性管理,而下游應用是市場化行為,造成計劃管理和市場行為的不協調。


稀土與黃金、石油一樣都是國家戰略資源,理應像黃金、石油一樣有國家設立的交易所。業內人士和專家建議,必須盡快建立國家級統一交易平台,避免「區自為戰」,形成公平、公開、公正的稀土定價機制,將稀土定價權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業內專家認為,統一的國家級交易平台可以通過商業收儲調節市場供需,實現供應穩定、開采銷售可控,並建立出口可追溯機制,解決行業偷逃稅問題,堵住「黑稀土」交易,避免稀土賣個「白菜價」。


包頭市市長趙江濤表示,一個公開透明的全國統一市場,既可以通過價格形成機制理順產業,也能成為實施國家戰略和產業政策的抓手。


池建義等人指出,市場應用較多的輕稀土儲量並不低,而且隨著澳大利亞、美國、越南等國外稀土企業的投產,多元化的全球供應格局逐漸形成,輕稀土的開放競爭已經不可避免。因此,我國稀土調控政策不能輕重不分,應適時放開輕稀土,管住重稀土,促進輕稀土交易進入公開透明的市場化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