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一篇會計畢業論文,題目為會計准則探討
一 、新會計准則的頒布時間,背景和意義 1
(一)新會計准則的頒布時間 1
(二)新准回則出台的歷史背答景 1
(三)新會計准則的頒布意義 2
二、新准則的主要內容 2
(一)第一個層次,它是起統馭作用的基本准則 2
(二)第二個層次,主要是38項具體准則 2
1、一般業務准則 2
2、特殊行業的特定業務准則 3
3、報告准則 3
(三)第三個層次,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 3
三、新舊會計准則的變化 3
(一)基本准則有所變更 3
(二)存貨管理辦法發生變革 4
(三)計量基礎有了較大的變革 4
(四)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有重大改變 4
四、針對新舊會計准則比較的思索 5
(一)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大量引用是一把「雙刃劍」,有利有弊 5
(二)新准則有些定義雖然明確,需要會計人員好好理解和學習 5
(三) 新會計准則更加強化了會計的功能 5
(四)企業要採取積極措施, 從容面對新准則帶來的挑戰 5
❷ 求專科畢業論文一篇,字數8000字以上,題目:《新會計准則有關問題研究》 或者《新會計准則存在的問題》
說話不嫌閃舌頭,八千字的論文,今天發,還要原創,怎麼創呀
自己去文庫找吧,裡面多了。
❸ "新企業會計准則與新企業所得稅法差異分析" 本科畢業論文,希望提供相關資料,最好詳細到提綱
2007年1月1日即將實施的新會計准則與舊版內容的不同比較
一、《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一) 仍然稱為基本准則,所有企業均須執行,未按照國際慣例使用「財務會計概念框架」(CF)一詞。
(二)明確了會計目標。財務會計報告的目標是向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與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有關的會計信息,反映企業管理層受託責任履行情況,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從理論上講,我國的會計目標兼具受託責任觀和決策有用觀。但是,我國會計目標顯然將受託責任觀放在第一位,強調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與國際上普遍強調會計信息的相關性有一定差別。
(三) 刪除了會計核算的一般原則,而代之以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關性、清晰性、可比性、實質重於形式、重要性、謹慎性和及時性等八個方面。
(四) 權責發生制融合在基本假定中,歷史成本體現在會計要素計量部分。
(五) 會計要素定義遵照《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的規定,但收入與費用的定義部分地引入了資產負債觀,這主要是借鑒了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IASB)《編制財務報表的框架》的相關條款。
(六) 引入利得和損失兩個概念。同時,對於利得和損失又區分為直接計入所有者權益的利得和損失、直接計入當期利潤的利得和損失。在理論上,前一種利得和損失實質上尚未實現,後一種利得和損失已經實現。
(七) 首次規范會計計量屬性。規定了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和公允價值五種計量屬性,而且強調企業在會計計量時,一般應採用歷史成本。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編報財務報表的框架》中規定,財務報表的計量屬性包括歷史成本、現行成本、可變現價值和現值。
(八) 取消了會計記賬須用中文以及劃分資本性支出與收益性支出的要求。
二、 《企業會計准則第1號——存貨》
(一) 符合條件的存貨發生的借款費用可以資本化。這一規定體現在《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中,即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范圍擴大到某些存貨項目,也就是那些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夠達到可銷售狀態的存貨(如造船廠的船舶)。因為象大型船舶這樣的存貨,造船廠僅靠自有資金根本完不成,必須藉助於銀行借款,而企業取得的銀行借款又分不清專門借款與非專門借款,原准則規定只允許專門借款的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規定不夠合理。
(二) 取消了後進先出法。一是因為改進後的《國際會計准則第2號——存貨》取消了後進先出法;二是因為後進先出法不能反映存貨流轉的真實情況。
(三) 取消了移動加權平均法。因為移動加權平均法實質上是加權平均法的一種形式,國際會計准則也沒有移動加權平均法。
(四) 明確了低值易耗品和包裝物採用一次轉銷法或者五五攤銷法進行攤銷。
三、 《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
(一) 縮小了適用范圍。與原《企業會計准則——投資》相比,本准則僅規范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短期投資、長期債權投資由《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范,這一規范與國際會計准則完全一致。
(二) 對於企業合並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分別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採用不同的方法確定其投資成本,這主要是與《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相協調。
(三) 重新規范了成本法與權益法的適用范圍。成本法適用於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單位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權益法適用於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並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上述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完全一致。也就是說,對於納入合並范圍的子公司,母公司應以成本法核算,編制合並財務報表時,應當按照權益法進行調整,即俗稱的「表上權益法」,完全不同於我國原來使用的「賬上權益法」。關於成本法與權益法適用范圍的變化,與相關國際會計准則協調一致。
(四) 取消了長期股權投資差額。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大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小於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其差額應當計入當期損益,同時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
四、 《企業會計准則第3號——投資性房地產》
(一) 投資性房地產須單獨列報。企業持有的土地、房產中專門用於投資而非自用的部分,應按本准則的規定核算,並在會計報表中單列「投資性房地產」項目。
(二) 規定投資性房地產的後續計量可以採用成本模式或公允價值模式,但以成本模式為主導。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成本模式進行後續計量時,與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類似,應提取折舊(或攤銷)及減值;在有確鑿證據表明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情況下,可以對投資性房地產採用公允價值模式進行後續計量,此時不再對該部分投資性房地產進行折舊或攤銷。已採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不得從公允價值模式轉為成本模式。但是,國際會計准則對投資性房地產的計量以公允價值模式為主。
五、 《企業會計准則第4號——固定資產》
(一) 首次定義了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固定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具有不同使用壽命或者以不同方式為企業提供經濟利益,適用不同折舊率或折舊方法的,應當分別將各組成部分確認為單項固定資產。
(二) 取消後續支出的確認原則。固定資產發生後續支出的確認原則與固定資產初始確認的原則相同,即該資產包含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也就是說,後續支出如果進行資本化,必須符合資產確認的條件。
(三) 規定了未來棄置費用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預計棄置費用等於未來處置固定資產所發生費用的現值,其應計入固定資產的成本並計提折舊。此類費用對於核電站、海上石油鑽井平台等大型固定資產尤為重要。企業確認的棄置費用應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確認一項負債。
(四) 重新定義預計凈殘值。一是強調預計凈殘值應是現值,而不是終值;二是在企業准備出售固定資產時,應復核預計凈殘值(通常等於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這一規定類似於《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第5號——持有待售的非流動資產和終止經營》的相關規定。
(五) 明確規定固定資產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的改變均屬於會計估計變更。
(六) 將發生的固定資產後續支出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應當終止確認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六、 《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
(一)明確了生產特產的分類。生物資產分為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國際會計准則第41號對生物資產並沒有明確的分類要求。
(二) 規定企業應採用成本模式計量生物資產。但有確鑿證據表明生物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的,應當對生物資產採用公允價值進行計量。而國際會計准則第41號要求全面採用公允價值計量生物資產。
(三) 要求生產性生物資產計提減值准備,而且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但公益性生物資產不得計提減值准備。
七、《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一)無形資產的定義發生了變化。新准則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把可辨認作為無形資產的基本特徵,從而將商譽排除在無形資產准則之外;取消了無形資產必須是「長期資產」的限制,與國際會計准則的無形資產定義相同。
(二)允許外購無形資產借款費用的資本化。購買無形資產的價款超過正常信用條件延期支付,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無形資產的成本以購買價款的現值為基礎確定。實際支付的價款與購買價款的現值之間的差額,除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應予資本化的以外,應當在信用期間內計入當期損益。
(三)改革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新准則規定對企業在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區別對待:研究過程中發生的費用應予以費用化;研究達到一定的階段而進入開發程序後發生的費用,如果符合相關條件,允許資本化。我國關於研究、開發費用的會計處理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但美國會計准則規定所有研究開發支出均資本化,但這一規定並沒有完全貫徹到所有準則中去。
(四) 根據無形資產使用壽命是否能夠確定分別采有不同的攤銷方法。使用壽命確定的無形資產,在其使用壽命內進行攤銷;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不進行攤銷。
(五) 取消了「企業為首次發行股票而接受投資者投入的無形資產,應以該無形資產在投資方的賬面價值作為入賬價值」的規定。
八、《企業會計准則第7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
1. 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取得的資產,分別採用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計量。交易具有商業實質且換入資產或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的,以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公允價值與換出資產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否則,應當以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換入資產的成本,不確認損益。
2. 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是判斷非貨幣資產交換公允性的基本標准。判斷一項非貨幣交易是否具有商業實質,主要考慮兩項因素:一是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在產生現金流量時間、金額、風險方面是否發生變化,以及換入資產與換出資產的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是否不同,以及其差額與換入資產和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相比是否重大;二是交易的雙方是否具有管理關系——存在關聯方關系的情況下,非貨幣交易一般不具有商業實質。這一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基本一致,與美國最近修訂的第154號准則完全相同。
3. 改變了非貨幣交易損益的處理方式。對於具有商業實質的非性資產貨幣交易,按換出資產的公允價值來計量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同時確認資產處置損益和非貨幣交易損益;對於不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交易,按換出資產的賬面價值來計量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交易的雙方均不確認損益。
九、《企業會計准則第8號——資產減值》
(一)單列准則規定資產減值的會計處理。准則主要對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使用成本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減值會計處理進行了規范。
(二)引入的資產組及資產組組合。資產組是指企業可以認定的最小資產組合,其產生的現金流入應當基本上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者資產組產生的現金流入,這一規定與定義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資產組組合,是指由若干個資產組組成的最小資產組組合,包括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以及按合理方法分攤的總部資產部分。資產組在國際會計准則中稱作現金產出單元,而對資產組組合則沒有單獨定義。
(三) 明確資產減值跡象的判斷。只有資產存在減值跡象時,才需要估計其可收回金額,但對因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和使用壽命不確定的無形資產,無論是否存在減值跡象,每年都應當進行減值測試。
(四) 詳細規定了可收回金額的計量。可收回金額應當根據資產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的凈額與資產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兩者之間較高者確定。資產賬面價值小於可收回金額時,資產即發生減值。
(五)明確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主要是為了防止利潤操縱,這也是我國新會計准則體系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實質性差異之一,但與美國公認會計准則的相關規定相同。必須注意的是,根據該准則的規定,不得轉回的減值准備只包括固定資產減值准備、無形資產減值准備和按成本計量的投資性房地產的減值准備;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5號——生物資產》規定,消耗性生物資產和生產性生物資產提取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或與該權益工具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金融資產的減值損失,不得轉回。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號——存貨》規定,存貨跌價准備可以轉回;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規定,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減值損失可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可供出售權益工具投資發生的減值損失,不得通過損益轉回;對於已確認減值損失的可供出售債務工具,在隨後的會計期間公允價值已上升且客觀上與確認原減值損失確認後發生的事項有關的,原確認的減值損失應當予以轉回,計入當期損益。
(六) 單獨規定商譽減值。企業合並所形成的商譽,至少應當在每年年度終了進行減值測試。商譽難以獨立於其他資產為企業單獨產生現金流量,應當結合與其相關的資產組或者資產組組合進行減值測試。國際會計准則也規定商譽只能進行減值測試,不得攤銷。
十、《企業會計准則第9號——職工薪酬》
(一) 規范了職工薪酬所涵蓋的內容。職工薪酬是企業付給職工的所有報酬。值得注意的是,新准則規定非貨幣性福利也屬於職工薪酬的范圍,意味著企業必須確認職工帶薪休假等類似福利所產生的負債。
(二) 統一了各項社會保險支出的列支渠道。目前,對於醫療保險費、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有些企業全部計入管理費用,有些企業根據職工崗位分別計入成本費用。本准則規定所有的職工薪酬均應根據職工崗位分別計入成本或費用。
(三) 單獨規定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相關支出的會計處理。對於滿足一定條件的解除勞動關系的相關支出,企業應確認因解除與職工的勞動關系給予補償而產生的預計負債,同時計入當期費用。
十一、《企業會計准則第10號——企業年金基金》
1. 鑒於我國法律法規的限制,我國企業年金基金會計只規定了類似於國際會計准則第26號中的設定提存計劃退休福利的會計處理,這也是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的實質性差別之一。
2. 企業年金是一個獨立的會計主體,委託人、受託人、賬戶管理人以及投資管理人的資產與賬戶要與企業年金基金的資產分開管理,分別核算。
3. 企業年金基金形成的投資按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原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
4. 企業年金基金的財務報表由資產負債表、凈資產變動表和附註組成。
十二、《企業會計准則第11號——股份支付》
(一)明確了股份支付會計規范的范圍。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企業為獲得商品而發行股份,不屬於本准則規范的內容,而國際會計准則所規范的股份支付包括通過發行股份而獲得商品的交易。
a) 股份支付均以公允價值計量。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其公允價值變動計入資
本公積;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其公允價值計入當期損益。
十三、《企業會計准則第12號——債務重組》
(一) 重新規范債務重組的含義,將讓步作為判斷債務重組的基本標准。新准則關於債務重組的定義與2001年修訂後債務重組准則相比變化較大,但與1998年最初發布的債務重組准則基本一致。
(二)允許確認債務重組損益。債務人應確認債務重組利得,債權人應確認債務重組損失。同時,對於以非貨幣資產進行的債務重組,債務人還要確認資產轉讓損益。
(三)債務重組形成的資產按公允價值計量。
(四)債務人應當確認或有應付金額,但債權人不得確認或有應收金額。
十四、《企業會計准則第13號——或有事項》
(一)企業不應當確認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但由或有事項導致的符合條件的現時義務,應確認為預計負債。
(二)預計負債的計量引入了中間值、概率及貨幣時間價值等因素。
(三) 首次明確變成虧損合同的待執行合同的會計處理。如果待執行合同變成虧損合同,該虧損合同產生的義務滿足預計負債條件的,應當確認為一項負債。例如,企業原簽訂的合同明確,企業將向購買方按每單位100元銷售一批商品,但在資產負債表日,該商品的進價已經達到110元,企業履行該合同必定虧損,企業應對履行上述合同可能產生的虧損計提預計負債。該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相一致。
(四) 企業不應當就未來經營虧損確認為預計負債,但可以為符合條件的重組確認預計負債。
十五、《企業會計准則第14號——收入》
(一)收入定義變化。新准則規定,收入是指企業在日常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的、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該定義引入要素定義的資產負債觀,表明我國會計准則制定部分地轉向了資產負債觀,與國際會計准則逐漸趨同。
(二) 明確銷售商品的合同價或協議價與公允價值差額的會計處理。合同或協議價款的收取採用遞延方式,實質上具有融資性質的,應當按照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的公允價值確定銷售商品收入金額。應收的合同或協議價款與其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應當在合同或協議期間內採用實際利率法進行攤銷,計入當期損益。這一規定實質上引入了貨幣時間價值概念,可以有效地劃分商品(或勞務)收入與利息收入。
十六、《企業會計准則第15號——建造合同》
本准則與原《企業會計准則——建造合同》差異不大,在此不予贅述。(續)
十七、《企業會計准則第16號——政府補助》
(一) 政府補助全面採用收益法進行會計處理。我國原來許多法律法規規定,企業獲得的政府補助應採用資本法進行會計處理,即將政府補助計入資本公積。而《國際會計准則第20號——政府補助的會計和政府援助的披露》規定,政府補助均採用收益法,即將政府補助均計入收益。本准則與國際會計准則全面趨同,要求採用收益法核算政府補助。
(二) 將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和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當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配,計入當期損益。但是,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直接計入當然損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用於補償企業以後期間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確認相關費用的期間,計入當期損益;用於補償企業已發生的相關費用或損失的,計入當期損益。
(三) 已確認的政府補助需要返還的,應當作為會計估計變更處理。
十八、《企業會計准則第17號——借款費用》
(一) 擴大了借款費用資本化的資產范圍。「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包括需要經過相當長時間才可以達到可使用狀態或者可銷售狀態的固定資產、投資性房地產和存貨,從而將存貨納入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例如,船舶、飛機等製造時間非常長,相關借款費用允許資本化,這一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
(二) 擴大了可以資本化的借款范圍。新准則規定,可以資本化的借款,不再僅僅局限於專門借款,還可以包括為生產、製造「符合資本化條件的資產」而發生的一般借款。國際會計准則第23號也允許一般性借入資金借款費用的資本化。
(三) 取消了借款溢折價攤銷的直線法。新准則規定,借款存在折價或溢價的,應當按照實際利率法確定每一會計期間應攤銷的折價或者溢價金額,調整每期利息金額,不再使用直線法進行攤銷,而國際會計准則對此沒有明確規定。
十九、《企業會計准則第18號——所得稅》
(一) 禁止採用應付稅款法,規定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核算所得稅費用,而不是財政部1994年制定的《企業所得稅會計處理的暫行規定》(財會字〔1994〕第025號)規定的損益表債務法。資產負債表債務法以資產負債表為基礎確認和計量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二)用暫時性差異取代時間性差異。這是採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的結果,也是與國際會計准則第12號趨同的結果。暫時性差異是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與其計稅基礎的差異,所有的時間性差異均是暫時性差異,但某些暫時性差異並非時間性差異。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企業收回資產賬面價值過程中,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自應稅經濟利益中抵扣的金額,即資產的計稅基礎=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期間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予抵扣的金額,即負債的計稅基礎=賬面價值-未來可稅前列支的金額。
(三) 暫時性差異分為應納稅暫時性差異和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產生遞延所得稅負債,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產生遞延所得稅資產。
(四)稅率變化時,要求相應調整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
(五) 禁止對對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進行折現。
(六) 要求在資產負債日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進行復核。如果未來期間很可能無法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以抵扣遞延所得稅資產利益,應當減記遞延所得稅資產的賬面價值。在很可能獲得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時,減記的金額應當轉回。
二十、《企業會計准則第19號——外幣折算》
(一)明確了記賬本位幣和境外經營記賬本位的確定方法。記賬本位幣的確定要考慮企業收入、支出及融資活動的所使用的主要貨幣;境外經營記賬本位幣的確定要考慮經營活動的自主性、企業交易占境外經營交易的比重、現金流量是否存在限制以及取得的現金流量是否足夠償還可預期的債務。
(二)在資產負債表日,對貨幣性項目和非貨幣性項目按採用的計量模式分別折算。外幣貨幣性項目,採用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折算,因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與初始確認時或者前一資產負債表日即期匯率不同而產生的匯兌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以歷史成本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採用交易發生日的即期匯率折算。該規定與企業會計制度關於期末對外幣賬戶按期末匯率進行折算的要求有所不同,與國際會計准則第21號規定相比,新准則沒有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外幣非貨幣性項目的折算方法。
(三)首次規定 惡性通貨膨脹條件下境外經營外幣報表的折算。企業在並入處於惡性通貨膨脹經濟中的境外經營的財務報表時,應首先對資產負債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予以重述,對利潤表項目運用一般物價指數變動予以重述,然後再按照最近資產負債表日的即期匯率進行折算。
(四) 明確了處置境外經營時相應外幣折算差額的結轉方法。企業在處置境外經營時,應當將資產負債表中所有者權益項目下的、與該境外經營相關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自所有者權益項目轉入處置當期損益;部分處置境外經營的,應當按處置的比例計算處置部分的外幣財務報表折算差額,轉入處置當期損益。
二十一、《企業會計准則第20號——企業合並》
(一) 明確了企業合並的定義。企業合並,是指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並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企業合並還包括業務合並(如聯想集團購買IBM的PC電腦業務)。
(二) 規定了企業合並的兩種類型及其相應的合並會計處理方法。根據參與合並的企業合並前後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多方的最終控制,把企業合並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
1.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是指參與合並的各方在合並前後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控制且該控制並非暫時性的(判斷是否屬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要運用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應按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即按賬面價值核算所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合並方取得的凈資產賬面價值與支付的合並對價賬面價值(或發行股份面值總額)的差額,應當調整資本公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美國公認會計原則及國際會計准則均禁止使用權益結合法,由於我國的企業合並大多涉及同一控制下的國有企業合並,加之我國市場發不完善,此類合並所支付的對價一般不夠公允,按權益結合法進行會計處理容易抑制企業對利潤的操縱。
2.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指參與合並的各方在合並前後不屬於同一方或多方最終控制的情況下進行的合並,屬於非關聯企業之間所進行的合並,對此要求採用購買法進行會計處理,按公允價值進行核算,相關規定與國際會計准則一致。
(三) 對於形成母子關系的企業合並,要求編制購買日的合並財務報表。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形成母子關系的,在購買日須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合並利潤表和合並現金流量表,被購買企業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均以賬面價值計量,被購買企業的自合並期初實現的利潤及現金流量均應納入合並;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形成母子關系的,在購買日只編制合並資產負債表,被購買企業的可辨認資產和負債均以公允價值計量。
二十二、《企業會計准則第21號——租賃》
(一) 取消了承租人未確認融資費用的直線攤銷法和年數總和法,要求承租人分攤未確認融資費用時,採用實際利率法。
(二) 取消了出租人未實現融資收益分攤的直線法和年數總和法,要求出租人採用實際利率法計算確認當期的融資收入,將未實現融資收益在租賃期內各個期間進行分配。
二十三、《企業會計准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
(一) 明確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的分類。金融資產分為四類:一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包括交易性金融資產、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二是持有至到期投資,三是貸款和應收款項,四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分為兩類:一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包括交易性金融負債、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負債),
❹ 畢業論文《我國國有企業如何面對新會計准則的挑戰》
國企如何應對新會計准則實施
新企業會計准則的頒布被視為我國會計領域的歷史性變革,對絕大部分國企來說,新准則的實施將使其會計處理和財務信息產生根本性改變。本期德勤視點專欄的主題即為國企如何應對新准則實施,深入剖析了新准則對國企所帶來影響的幾個主要方面,並提出了應對的措施建議。
新會計准則的實施對國有企業的經營運作具有深遠影響,這不僅僅是因為新准則的復雜性和革新性,也是由國有企業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
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正式頒布了期待以久的新會計准則,此次新准則的頒布是我國會計准則的歷史性變革,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趨同。
雖然目前新准則僅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率先在上市公司實施,但是國有企業全面施行新會計准則是必然趨勢。據悉,財政部計劃對新准則的未來實施作出總體部署,未來3年准則實施范圍將擴至全部大中型國企,而2008年准則實施范圍即將擴大到央企。因此,國有企業已站在了新會計准則體系的大門口,一些企業已經逐步開始進行試點。新准則作為日趨全球化經濟社會的通用規則,對國有企業來說既是挑戰又是機遇,如何穩健地跨入這扇世紀之門,是國有企業決策層、管理層以及監管部門面臨的迫在眉睫的新課題。
新准則一經頒布,立即引起業界的強烈反響,有贊成叫好的,也有心存疑慮的,有人認為新准則能夠提高財務報表質量,也有業內人士擔心新准則給企業提供了更大的利潤操縱空間⋯⋯也許很多國有企業的決策管理層會產生這樣的疑問,新准則到底新在哪裡?對企業來說影響到底是正面還是負面的?為什麼說新准則是我國會計行業的顛覆性變革?
對於新會計准則,可以從以下兩個層面進行剖析:
第一,新會計准則將對整個企業的運作產生根本性影響。長期以來,傳統觀念認為財務會計就是記賬編報表,很多企業管理者往往忽略了財務工作的重要性,從而導致企業財務信息片面和滯後,企業的經濟活動不能在財務報表中全面及時地反映。雖然原准則對財務信息也有相關要求,但很多企業的財務信息在實務中沒有真正做到全面性和前瞻性。
而新准則強調會計信息需要真實地反映企業的經濟實質,將財務會計工作提高到企業經營活動核心的高度,強調企業需要有一個完善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以保證財務信息能夠可靠、及時、真實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活動。同時,新會計准則更著眼未來,要求財務信息對企業未來的經營決策有前瞻性和指導作用,要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應當與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的經濟決策需要相關,有助於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對企業過去、現在或者未來的情況作出評價或者預測。」
因此,不論是從深度不是從廣度來看,新准則對企業都具有深遠影響,新准則對企業的管理體系、內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且要求企業的每個人、特別是企業的管理層都參與到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的活動之中。
第二,新會計准則對原會計准則進行了顛覆性改革。這一改革不僅是內容上的豐富和更新,更重要的是會計原則的改變和新會計概念的引入。
首先,新准則在理論上改革了會計核算基礎原則,歷史成本不再作為會計核算唯一的基本原則,而更強調了公允價值、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現值的重要性;尤其是「公允價值」概念在新准則中廣泛運用,將大幅改變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改變了以前我國會計核算一直以歷史成本為主要依據的計價基礎,意味著市場價值體系的重估。例如,若企業發生1萬元的經濟業務,在原准則下,按照1萬元入賬大多不會錯,但在新准則下,按1萬元入賬很可能就錯了,經濟對象的公允價值、貨幣的時間價值都需要在會計處理時充分考慮。
其次,新准則引入了新的會計概念,比如金融工具、投資性房產等。尤其是金融工具概念的引入,將原來的股(債)權投資、應收(應付)款、貨幣資金、銀行借款、金融衍生產品等原先不同性質的資產負債表項目納入同一概念范疇,並規范會計處理。隨著國內企業經濟金融環境的完善和復雜化,金融工具概念的引入能夠為企業處理各種復雜的經濟和金融業務提供理論和實務平台。
再次,新准則在內容上也進行了擴充和細化。一方面對一些特殊經濟事項進行了具體規范,如股權支付、政府補助、職工薪酬、企業年金等;另一方面對一些特殊行業首次進行了規范,如農業、石油天然氣開采、保險業等;此外,新准則對信息披露進行了更加明確的規范,如財務列報、合並報表、每股收益等。
由此可見,新准則的實施是我國會計領域的重大變革,將對整個經濟社會產生深遠的影響。而對於國有企業來說,新准則可能在以下幾個主要方面對其產生影響:
企業合並及重組並購
合並財務報表是很多大型國有企業的重要財務工作。關於合並的范圍,新准則明確以控制為基礎確定合並報表的合並范圍,即母公司控制的所有子公司都必須納入合並范圍,包括母公司直接或間接擁有半數以上表決權的子公司和母公司擁有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但能夠實施控制的子公司,而且不再強調重要性原則,無論是小規模的子公司還是經營業務性質特殊的子公司均納入合並范圍。
對於國有企業在改制時常見的兼並收購,新准則提出了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與非控制下的企業合並的概念,並規定了不同處理原則。對於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原則上應按照類似國際准則中的「權益結合法」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被收購資產按照同一控制下企業的歷史成本計量;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原則上應按照購買法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被收購的資產按照公允價值計量。
政府補助
政府補助在國有企業中也是一個較普遍的現象,原准則並沒有相關規范。而新准則根據我國現實情況結合國際通行方法,將政府補助分為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以及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與資產相關的政府補助應確認為遞延收益,並在資產使用年限內攤銷;與收益相關的政府補助,確認為當期損益。但是對如研發撥款等文件明確會計處理方法的,應根據其撥款時的規定處理(例如將專項撥款視同國家投資,計入資本公積)。
減值准備
減值准備對國有企業來說並不是新名詞,8項減值准備的概念早已普遍運用。而新准則主要是明確了計提的減值准備不得轉回,以防止企業進行利潤操縱。但資產減值損失不得轉回的范圍僅限於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等,而存貨、應收款項、短期投資等其他資產減值應根據其適用的其他具體准則規定。此外,新准則在減值准備中引入了資產組的概念,當某項資產產生的主要現金流入難以獨立於其他資產或資產組時,應當按照該資產所屬的資產組為基礎確定可收回金額,並據以確定資產的減值損失。
投資性房地產
許多國有企業都持有一定的土地和房產,新准則引入投資性房地產這個概念,就是為了規范企業持有非自用房地產的會計處理,以反映企業房地產的構成情況及各類房地產對企業經營業績的貢獻。新准則規定了滿足一定條件時,企業可以按公允價值計量作為投資性房地產後續計量的基準模式,並要求公允價值的變動將直接記入當期損益。因此,如果企業選擇了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今後投資性房地產的市場價值和盈利能力將直接反映在企業的經營業績之中。
債務重組
債務重組也是國有企業在進行重組改制、優化資產的過程中經常碰到的問題,新准則改變了「一刀切」的規定,將原債務重組溢利計入資本公積改為計入營業外收入,同時對於實物抵債業務引入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基礎。按新准則規定,一旦企業獲得債務全部或部分豁免,其收益將直接反映在當期利潤表中,這一重大改變將對重組企業的財務報表產生很大影響。
特殊行業
很多國有企業均涉及多種基礎行業,因此在新准則中,石油天然氣開采、生物資產、金融工具、原保險合同、再保險合同、套期保值等這些全新的會計准則對這些國有企業的會計核算和財務報表將產生根本性影響。
此外,股權支付、企業年金、職工薪酬等新准則的運用,也是很多國有企業在相關經濟業務的核算中需認真加以考慮的。
顯然,新會計准則的實施將對絕大部分國有企業的會計處理和財務信息產生根本性改變,而針對這一變革,我們的國有企業應該做一些怎樣的准備呢?
首先,新會計准則的實施要有一個有效的信息系統,以保證財務信息的及時性和可靠性。國有企業規模大、子公司眾多,一些企業存在信息脫節滯後問題,要做到信息的及時正確並非易事。而在新會計准則下,很多會計處理和信息披露所需要的原始信息並非僅僅是財務方面的信息,且信息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因此企業必須建立一個有效的信息系統,保證集團內部信息溝通的暢通和正確。
其次,新會計准則的實施要有一個完善的管理體系和內部控制系統,以保證會計處理的正確公允。新准則在會計政策、確定會計處理方面給予企業管理層相當大的選擇范圍,比如金融資產的劃分、公允價值的確定,管理層的意圖和判斷將對經濟交易的價值確定和會計處理產生很大影響。會計處理的具有一定自由度,目的是避免簡單劃一的硬性規定影響財務信息的真實性,然而也勢必給舞弊和操縱利潤提供了機會。因此,一套有效的管理體系和內控系統能夠保證企業對信息的會計處理准確公允,真實客觀反映經濟活動的實質意圖,而不受或少受某些個人意志的影響。
再次,新會計准則的實施對財會人員和企業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會計准則強調的是對交易的經濟實質理解而不是對會計准則的生搬硬套,很多方面需要的判斷能力超過了財會人員的專業范圍,因此企業的財會人員和企業的管理人員若缺乏必要的財務知識,會影響新准則的實施和運用,甚至導致財務報表的錯報漏報。所以,對企業各級人員進行恰當培訓也是順利實施新准則所必不可少的。財會人員應該具備較高的會計專業水準,以處理復雜的會計核算;而管理層也應該掌握新准則的基本理念,了解新准則對業務流程、經營決策的影響,尤其應深刻認識到全面實施新會計准則是整個企業的所有部門和人員的任務,而不僅僅是財會人員的事。
新會計准則的實施對國有企業的經營運作具有深遠影響,這不僅僅是因為新准則的復雜性和革新性,也是由國有企業的特殊性質所決定的。我們的國有企業,一方面要進行市場化運作,走國際化道路,同時又要接受相關部門的監管,保證資產的保值增值,因此國有企業管理層必須打一場有準備之仗,在各個方面為實施新會計准則打好堅實基礎,確保向新准則的平穩過渡。
❺ 求會計專業畢業論文新會計准則對保險企業信息披露的影響英文文獻原文一篇,求高人指點
計專業畢業論文新會計准則對保險企業信息披露的影響英文文獻原文一篇,求
q
搜
天成
論文網
❻ 求一篇關於新舊會計准則之變化的畢業論文
談新舊會計准則的比較
[摘要]本文針對財政部於2006年2月15日頒布的《企業會內計准容則》及其應用指南,與原准則和相關制度進行對比分析,對資產減值准則在形式上、適用范圍方面、資產減值的判斷標准、計量和確認等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比較,指出了新准則與原准則的差異、特點和優勢。
❼ 新舊會計制度的比較 畢業論文怎麼寫.很急很急
建議你寫某一具體會計制度,范圍太大反而不好寫,突不出重點
❽ 會計學畢業論文《淺談新會計准則的主要變化及其對企業的影響 》開題報告 和任務書 怎麼寫啊 能幫寫下最好
看了你的要求 你說的很詳細
但你第一次寫起來 因為沒經驗
是很棘手的專
如果你沒時間寫或不想屬寫
可以咨詢一下我
咨詢一下總是有好處的
具體看下面。我們的號子
6.4.2.6.6。。。。。下面繼續.....
........7.4.4.1。。。。。。。結束
(上面兩排排加起來是我的號子 加我 在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