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關於房地產市場發展分析與預測畢業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關於房地產市場發展分析與預測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5 13:17:33

A. 求畢業論文的相關參考文獻(內容是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趨勢和經營取向)

提供一些《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趨勢和經營取向》畢業論文的參考文獻,供寫作參考。

[1] 成蹊. 當前房地產形勢判斷和2009年市場趨勢分析[J]. 住宅產業, 2009,(01) .
[2] 孟昭莉. 中國房地產市場分析報告[J]. 中國中小企業, 2009,(01) .
[3] 朱中一. 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及發展趨勢[J]. 中國房地信息, 2008,(12) .
[4] 張宏. 美國次貸危機下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發展趨勢[J]. 合作經濟與科技, 2009,(03) .
[5]次貸危機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啟示[J]. 中國建材資訊, 2009,(01) .
[6] 易憲容. 當前國內房地產市場形勢分析與對策[J]. 理論前沿, 2009,(03) .
[7] 張金娟. 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問題及未來發展探討[J]. 當代經濟, 2009,(04) .
[8] 肖元真,夏惠干. 2009年,房地產業持續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對策[J]. 上海房地, 2009,(01) .
[9] 正直. 房市降價可回春——對房地產市場購銷現狀及房價發展趨勢的分析[J]. 價格與市場, 2009,(01) .
[10] 馮國亮. 綠色地產: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J]. 住宅產業, 2009,(01) .

B. 急急!求一篇關於當前房地產發展形勢的小論文~!

一、當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公房地產金融業務面臨的形勢

1.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向

預計2007年房地產調控的關鍵是加強政策的執行力,政策的重點是加快住房結構調整,二是完善住房保障制度,三是大力規范市場秩序,四是繼續抓好督促檢查。與此同時,鑒於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矛盾的復雜性及房地產市場各主體行為的不確定性,房地產調控政策仍有—定的不確定性。

2.房地產市場狀況

預計2007年我國房地產市場總體發展趨好,結構調整趨勢進一步加大,市場差異化特徵進一步明顯,但市場的完善仍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這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房地產市場需求依然較旺盛;二是房地產市場投資、供給結構將有較大改善;三是房價總體漲幅將下穩回落,各細分市場的價格走勢會有所分化;四是中西部及二、三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較快發展的態勢基本形成,大型房地產企業集團跨區域經營的格局進一步明顯,房地產市場在全國范圍內的波浪式擴展格局已經形成。

3.同業競爭進一步激烈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對公房地產信貸業務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特別是近年來各家銀行都把大力發展個人住房貸款業務作為戰略轉型的重點,為促進個人住房貸款業務的發展,各家銀行都加大對優質房地產開發企業和優質住宅樓盤的對公房地產信貸資源的配置。目前,對公房地產信貸業務開辦最早、規模最大的中國建設銀行憑借其傳統優勢依然佔有較大的市場份額、保持較強的競爭優勢;中國農業銀行近年來一直積極發展在該行業務結構中資產質量和效益較好的房地產信貸業務,快速增長勢頭十分迅猛;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上市後對公業務板塊的調整大大增強了其業務競爭力和後發優勢;民生銀行等股份制商業銀行依靠靈活的激勵機制日益加大對優質客戶的營銷;外資銀行隨著我國加入NT0滿五年後的金融業全面開放,在基本處於完全平等競爭的情形下,將充分利用其更具優勢的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依託領先的產品和服務,在北京、上海等重點城市進一步佔領部分高端市場。此外,隨著國家開發銀行逐步向商業銀行轉軌,將進一步加劇市場競爭。

4.直接融資的影響

發展房地產直接融資既是我國房地產市場和金融市場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觀需求,也是中國人民銀行等政府部門積極倡導並為之積極努力的發展目標。近年來,在銀行信貸閘門繼續收縮之後,或者出於資金鏈條緊張的原因,或者出於業務拓展儲備土地資源的需要,或者出於並購其他房地產企業股權或資產的需要,許多房地產開發企業紛紛謀求通過IPO、配股、定向增發、私募股權、信託、債券等多元化融資渠道募集資金。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特別是優質房地產企業將謀求更多形式的資金支持,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分流我國商業銀行較優質的信貸需求。

二、當前形勢對我國商業銀行對公房地產金融業務的影響

當前形勢對我國商業銀行對公房地產金融業務來說,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1.發展機遇

第一,有利於商業銀行業務持續健康發展。根據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居住目標》,要實現2010年全國城鎮人均住房面積30平方米的目標,可以清晰地預見未來我國房地產業發展空間依然較大,這為商業銀行拓展房地產金融業務空間提供了基礎。目前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控,有利於房地產業的長遠發展,從而有利於房地產金融業務的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有利於商業銀行優化業務結構。土地、信貸政策的從緊,房地產市場將會進一步出現優勝劣汰的局面,這將有利於商業銀行優化房地產客戶結構;中西部及二、三線城市的發展有利於商業銀行拓展業務、發展的新的區域空間;以普通住宅為主的自住性需求進一步得到政府的引導和支持,有利於商業銀行貸款進一步投向有真實需求的普通住宅項目。

第三,有利於商業銀行防範和化解信貸風險。一是2006年調控政策再次重申對自有資金達不到35%等貸款條件的企業不得發放貸款,並增加了新的信貸管理要求,表明管理部門旨在建立規范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的長效機制,有利於商業銀行進一步加強風險防範意識。二是有關量化指標有利於商業銀行清晰、准確地把握政策,增強了管理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比如90平方米以下住宅佔比不低於70%,這有利於商業銀行分支機構以此為標准,把握普通住宅項目的准入條件,預先排查風險;再如,有關空置三年的商品房銀行不得作為貸款的抵押物的規定,將促使商業銀行在發放貸款時選擇更加優質的抵押物或加快貸款資金回收。三是房地產市場信息透明度將加強,有利於商業銀行實時監控項目銷售情況。

2.面臨的挑戰

第一,政策風險仍將存在。目前我國房地產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政府主導型市場,調控政策能否實現預期的目標還有賴於有關部委和各地政府下一步細化的具體措施及市場各主體的反應,市場發展及今後的政策取向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這增加了商業銀行對市場、項目、客戶的判定難度,信貸業務潛在風險加大。

第二,局部地區房地產市場風險仍將存在。首先,局部地區部分樓盤銷售進度放緩或銷售不出去的可能性仍將存在。其次,在宏觀調控背景下,部分中小房地產開發企業綜合實力不強、負債率較高,不能獲得持續的資金支持,資金鏈條有斷裂的風險。再次,土地供應方式、土地使用權出讓收支的調整和拆遷規模的控制對土地儲備貸款有一定的影響。如調控政策對土地供應方式做了調整,由過去單一的價高者得地,轉變為在限套型、限房價的基礎上,採取競地價、竟房價的綜合招標方式,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可能出現地價下滑或出現「流拍」現象,並可能導致政府獲得的土地出讓收入低於已經發生的土地收儲成本或完全沒有實現土地出讓收入;又如調控政策對拆遷的規模和進度進行了適度控制,這將使得土地收儲工作進程的不確定性增大。

第三,市場發展差異化加速對商業銀行房地產信貸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房地產市場的差異性不僅體現在不同區域層次范圍內的同一種產品市場,也體現在同一區域層次范圍內的不同產品市場。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必須根據市場的差異化特徵進一步細化商業銀行的房地產信貸政策,科學地制訂區別對待、有保有壓、有進有退的差別化政策。

第四,同業競爭加劇、融資渠道多元化等對商業銀行管理、服務提出更高要求。近年土地和金融調控政策的加強,進一步彰顯了資金和企業實力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如土地的招投標方式對地價款的支付時間要求較為嚴格,沒有足夠資金實力的公司無法在短期內完成地價款的支付。這使得一方面商業銀行會在少數符合監管條件的優質客戶和項目上加劇競爭,另一方面由於開發企業的資金需求與符合監管條件的信貸投放在時間上出現錯位,往往是房地產開發企業符合「四證齊全」等信貸條件時不再特別急需銀行信貸支持。越來越多的開發企業開始積極尋找傳統銀行信貸外的其他途徑來獲取資金,這些將對商業銀行的有效信貸需求造成較大的影響,這就要求商業銀行在信貸流程、品種、服務上積極採取相應對策,以拓展有效業務需求。
三、當前形勢下我國商業銀行對公房地產金融業務的發展策略

l.正確解讀調控政策、科學分析房地產市場形勢,特別應加強對當地房地產市場的分析和相關政策的研究

我國商業銀行應正確理解房地產調控政策對促進房地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深遠意義,理解調控的重點是發展「滿足當地居民自住需求」的「普通商品住房」;理解認真貫徹執行調控政策與穩健發展業務具有內在的協調一致性。鑒於房地產業地域性強,各地情況差異較大,商業銀行一方面應加強與當地政府部門的溝通聯系,重點分析和關注當地政府計劃、土地、規劃、建設等有關部門已出台或將要出台的實施細則或政策措施;另一方面,應認真分析當地房地產市場的供求狀況、市場運行特點,各項政策對當地市場及商業銀行房地產信貸業務可能產生的影響。通過加強對區域性市場的分析研究,增強對業務發展環境判斷的准確性,為業務決策提供更為科學的依據。

2.強化經濟資本對風險資產的約束,實施科學的貸款總量和投放節奏策略

商業銀行應以監管部門的資本充足率要求為導向,強化資本對風險資產的約束,以經濟資本分配為核心,實現對公房地產金融業務各項風險資產的有效配置。應根據自身資產負債結構狀況、房地產行業風險限額等指標,合理確定全行全年房地產對公信貸業務的發展規模,同時綜合考慮各分行2006年業務發展情況、2007年房地產市場情況、客戶及項目儲備情況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制訂2007年各分行房地產對公信貸業務發展計劃,並建立各分行業務新增控制目標與資產質量水平掛鉤的動態調整機制。對資產質量出現不同程度惡化的分行,應適時相應調減其新增規模。為了避免全年業務發展大起大落,商業銀行應引導轄內分支機構加強對年度內擬投放的客戶及項目的分類排序和計劃管理,按照全年新增規模合理配置信貸資源,科學把握貸款投放節奏,切實做到投放時間均衡、規模控制有效。

3.細分客戶,扶優逐劣,實施客戶結構調整策略

商業銀行應在細分客戶的基礎上,根據各類業務的不同特點,制定科學、合理的客戶准入、退出標准,實施優良客戶准入、劣質客戶退出機制,實行「有進有退,進退並重、進而有為、退而有方」的客戶結構調整策略。一方面,在業務受理前期,應該嚴格按照所制定的客戶准入標准進行把關,規范客戶信貸營銷和信貸管理,前移風險控制關口。在房地產開發貸款業務方面,應重點支持資質等級高、信用良好、綜合實力強、經營業績良好的房地產企業(集團),或具有較好成長性和盈利能力的房地產項目公司;對於不屬上述優質客戶范圍的一般客戶發放貸款,除要求客戶具備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等規定的貸款條件之外,還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開發企業或其股東、主要負責人具有豐富的房地產開發經驗,有已成功運作的樓盤案例,近兩年內投資方及開發企業沒有拖欠銀行貸款的不良信用記錄:對空置量大、資產負債率高的房地產開發企業,要嚴格控制發放貸款;對資本金達不到規定標准、挪用和抽逃注冊資金的開發企業及不按合同約定支付工程款被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列入信用不良單位的開發企業,不得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在土地儲備貸款業務方面,應重點支持法人組織機構完善、資本金充足、經營管理規范、能夠實行壟斷經營,且當地政府財政狀況及信譽良好、房地產市場行為規范、發展前景良好的省、直轄市、經濟發達地區中心城市行的土地儲備機構;對符合上述條件的其他城市的土地儲備貸款應審慎發放。另一方面,商業銀行應實施劣質客戶退出機制,利用調控的有利契機,主動從規模小、風險大、效益差的客戶中退出。對客戶雖然能正常經營但發展前景差、財務狀況呈劣變趨勢,客戶決策出現偏差和失誤,或具有潛在風險,或客戶經營期限即將到期、所經營的項目即將完工時,應採取措施主動退出。

4.合理把握貸款項目投向,實施項目結構調整策略

與商業銀行的一般公司類貸款相比,包括房地產開發貸款、土地儲備貸款在內的對公房地產信貸業務的顯著特點是還款來源主要依賴於具有特殊性質的產品—房地產項目的銷售/出讓收入。因此,貸款項目的選擇對於商業銀行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我國政策導向和市場發展狀況,商業銀行的房地產開發貸款應重點投向具有區位優勢、適銷對路的中低價位、中小戶型住宅項目,積極支持節能省地型項目;嚴格控制向大戶型、房價明顯高於當地平均水平的高檔商品住房和寫字樓、商業設施等非住宅類項目發放房地產開發貸款;嚴禁向不符合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及各類違規開發的房地產項目發放貸款。對於土地儲備貸款,商業銀行要慎重選擇土地儲備貸款項目,擬收購儲備的土地應符合城市發展建設的需要和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納入政府制定的土地收購儲備年度計劃,具有擬收購土地的選址意見書。對未納入統一規劃管理,未按要求編制和調整近期建設規劃的各類開發區、園區以及撒市(縣)改區以後的土地,不得發放土地儲備貸款。

5.積極關注區域發展變化趨勢,實施區域結構調整策略

根據我國經濟和房地產市場發展特點,東部地區,特別是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依然是市場發展最主要地區,值得商業銀行重點支持,其中應重點投向市場秩序規范、具有後發優勢、房價平穩增長的地區中心城市。要注意審慎投向房價高、波動幅度大的城市,嚴格控制投向房地產投資過熱、房價上漲過快、房地產市場秩序混亂的地區。此外,應積極支持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中西部及二、三線城市,穩步提高其市場份額。

6.區別對待,實施差異化服務和管理策略

為了有效實現上述客戶、項目、區域結構調整,商業銀行應著力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信貸服務和管理。一是建立業務流程綠色通道,對重點支持的區域、客戶和項目可優先受理,減免信貸准入審核環節,優先安排專業人員完成重點客戶評價及項目評估,優先審批,並適度延長授信期限;二是建立差別化定價、擔保機制,對重點支持的區域、客戶和項目的貸款利率予以優惠,適度降低擔保條件;而對審慎支持的區域、非重點支持的客戶和項目原則上應提高貸款利率和擔保條件;三是建立差別化的客戶服務團隊。對於重點支持的客戶和項目,特別是跨地區的重點客戶應建立專門的、包括總分支和跨部門的客戶服務團隊,為客戶提供及時、便利的服務:四是建立差別化的資源配置機制,對重點支持的區域、客戶和項目在信貸規模和營銷費用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

7.強化風險和質量意識,實施風險動態監測、預警,穩步提高資產質量策略

首先,應加強防範市場風險。商業銀行應提高對房地產市場發展形勢的分析預測能力,對不利於房地產信貸業務發展的因素及時做好預警分析,規避和防範房地產市場風險。要特別關注不同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帶來的區域性市場調整風險,關注不同地區房地產市場發展程度不同可能導致產品供應的結構性失衡風險,關注國家對房地產市場加強調控的政策風險,規避因市場本身不成熟和不規范可能導致的市場風險。其次,應加強防範信用風險。商業銀行應提高對客戶的信用風險評估能力。對房地產公司客戶要加強信用評價和綜合授信工作,積極推進客戶信用等級評定工作,擴大信用等級評定覆蓋面,做到科學測算、合理授信、提高客戶評價和額度授信工作質量。應根據客戶的評級結果和額度授信量,科學、合理地開展信貸業務。第三,應加強防範操作風險。商業銀行應認真貫徹執行房地產金融各項業務操作規程,嚴格執行貸款「三查」制度(指對企業發放貸款時所做的貸前調查、貸時審查、貸後檢查),加大對違規發放貸款的處罰力度,切實防範操作風險。根據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土地儲備貸款的業務特點,商業銀行應探索並完善推行項目貸款資金的封閉運作管理,把好資金的「進」、「出」兩個關口,有效監控項目信貸資金的使用,防範客戶抽逃、占壓或挪用資金而造成的信貸風險。

8.以客戶為中心,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實施產品創新策略

首先,商業銀行應加快對傳統房地產開發貸款產品進行梳理,對傳統信貸產品進行優化。應根據住宅、寫字樓、商業設施、工業用房等不同物業的屬性及其.目標客戶的特點,對房地產開發貸款的產品要素進行細化、區分,並制訂差別化的服務措施,提升房地產開發貸款對客戶需求的滿足程度。當前,應結合當地政策、市場狀況,特別要加快探索適合於中低收入人群、中低價住房需求特點的產品,實現我國商業銀行商業價值與社會利益有機結合。其次,商業銀行應積極開拓新的業務品種和業務模式。如針對部分企業對一些商用物業採取長期持有經營而非傳統的開發後銷售的運營模式,加快研發適用於經營性物業的產品。與此同時,應加強信貸業務與投資銀行業務的聯動配。合,如為客戶提供財務顧問等服務,積極順應客戶多元化融資發展趨勢和商業銀行綜合經營發展趨勢。

C. 急求求《我國房地產發展趨勢分析》畢業論文

房地產企業發展趨勢分析
前言
房地產企業是我國房地產企業的主體,占我國房地產企業總數的百分之八十多。房地產開發業是競爭性行業,所需資金量大,資源佔用多,而且涉及到社會非常敏感的住房問題。分析我國房地產企業發展趨勢,對促進房地產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乃至維護整個社會的穩定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研究概述

1.1 我國房地產發展歷史

我國房地產業在計劃經濟時代曾經一度銷聲匿跡,被福利化的單位住房供應制度所取代。自從20世紀80年代房地產業重新興起,90年代進入快速發展時期以來,我國住房分配和供應體制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據統計,自從1992年以來,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已超過五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城鎮人均居住面積由1992年以前的8平方米,提高到了現在的20平方米。

八十年代以前,沒有人公開地把房地產看成商品,更不會把它作為商品來買賣。它自然就不會形成產業。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在經濟體制改革的帶動下,房地產業,這一億萬價值的巨大商品開始起動,開始流通。八十年代的中國

房地產業是初步形成和發展階段,是房地產業的第一次高潮,使住房這一大商品的屬性得到了明確。進入九十年代,黨和政府為房地產業的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制定了政策依據。1991年4月,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建設中要求:「城鎮住房建設要保持合理規模和增長速度,適當加快房地產綜合開發和住宅商品化進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有力地推動了房地產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房地產業已經出現走向商品經濟的第二次高潮。而其重要標志就是,房地產業在整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作用、意義突出地顯現出來。歷史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紀,隨著西部大開發步伐的加快,及中國入世後投資環境和法律與國際慣例靠攏,國外公司和企業將以更大的規模進入我國,尤其是外資機構的進入,則有利於改善房地產開發的融資環境,刺激房地產業的發展。這意味著房地產業發展的第三次高潮已經到來。

形勢喜人,但存在的問題不少,困難很大。房地產開發具有資金密集型和生產周期長的特點,而這正決定了其規模經營的性質。但是,我國的房地產企業大部分是各自為政,分散經營,綜合實力弱,發展緩慢,競爭力差。而且各開發企業的狀況也不平衡,總體看是東南實力強,西部實力弱。這些都極不適應當前迅猛發展的經濟形勢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和要求。

我國房地產業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套適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的運行機制,整個行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到目前為止,全國房地產企業已達到3萬多家,房地產行業從業人員已突破1000萬人,並且出現了一大批優秀樓盤和高素質的房地產開發、經營與管理人才。除房地產開發業外,十年來,還逐步形成了以評估、經紀、咨詢為內容的房地產中介業,以及以經營管理樓宇、小區為主的物業管理業,從而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中國房地產業的產業構架體系。全國各地房地產業蓬勃發展,各地出現了許多成功的房地產經營模式,它們中有成功樓盤的開發,也有成功的中介經紀和成功的物業管理。

1.2 研究房地產企業發展趨勢的意義

房地產業作為我國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將會在新世紀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一方面,個體消費者已成為我國房地產市場的消費主體,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消費者需求等方面不斷發生變化,引起了國內房地產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劇,

使全行業從「暴利時代」迅速轉入「微利時代」,利潤水平向價值回歸,市場逐漸走向規范;另一方面,中國加入WTO後,海外資金和開發商進入中國房地產業的成本大大下降,將導致海外的開發商搶灘中國房地產市場,從而形成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全球化競爭格局。海外的開發商運作經驗豐富,專業化程度高,管理水平先進,資金實力雄厚,具有強大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我國加入WTO,外國大型房地產企業將大舉進軍國內市場,將會給國內房地產企業帶來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由於國外企業在資金、技術和管理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勢必使開發的商品房質量更好,品質更佳,建設成本更低,房地產市場競爭格局將會發生明顯變化。為了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優勢,房地產企業必須要有市場危機意識,強化企業管理,逐步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以高科技、高品質、高效益、低消耗、低成本、創品牌的房地產開發,不斷開拓市場、佔領市場,才能維持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因此, 探討一條我國房地產企業的良性發展之路,以迎接全球化經濟所帶來的高層次競爭,已成為國內房地產業面臨的重要課題。

2 、房地產企業現狀和問題

2.1 我國房地產市場現狀及展望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度過了市場化初級階段,基本上完成了市場化進程。現在的市場在產品供給和企業"市場類型和消費者"產品和科技進步等方面都呈現出不同的特徵。具體地講,有以下三大特徵:

從產品供給和企業角度來講,現有的房地產市場呈現出以下五個特點:(一是房地產產品價格差異擴大,各種檔次的價格相互之間的參照性減低,低價更低,高價更高,總體均價趨降;(二是房地產行業邊際利潤水平降低,既有市場競爭因素,也有資金成本因素,但因其銷售規模較大,因而對投資仍具較強吸引力(三是資金"技術"品牌"土地等行業門檻大大提高,迫切需求職業化的專業隊伍,尤其是土地資源的限制,使得進入成本大增(四是房地產項目的銷售速度減慢,雖然市場總量迅速擴大,但政府管制趨強,而消費沖動趨減,銷售周期加長(五是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造成營銷成本上升,客戶服務成本亦呈上升趨勢,營銷成本使項目利潤更趨降低。

從市場類型和消費者角度來說,房地產市場正由生存消費型轉向投資消費型。隨著房地產市場產品供應的日趨豐富及消費者的成熟,房地產市場的需求形態及消費者購房心理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消費者對房地產的需求正從必需品轉向追求享受的消費品,住房的功能也由原先的保值"增值的房產功能向消費、享受功能擴展。由於產品供應日漸豐富,消費者無須擔心房價的漲落而難以把握購房時機,而可以根據自身的喜歡及需求去決定。但消費者在如此有利的市場中也並非絕對的贏家,還是要承擔進入市場必然應當承擔的買家風險和投資風險。 在從生存消費向投資消費轉型的過程中,消費者改善居住需求而消費房地產的消費需求仍然是拉動市場發展的核心動力,但這並不說明現在的房地產市不熱,因為改善人們居住條件是個持續、長期的過程,不能在短期內實現。如果各種資金都為追求利潤而盲目進入市場,人們都為改善居住而過度透支消費,房地產投資增幅及消費速度超過房地產市場所能容納的合理限量及所能承受的合理速度,房地產市場就會產生)泡沫。

從產品和科技進步角度來說,隨著產品技術的進步,房地產市場已經基本上實現了以產品為主題的產業化。在這個過程中,產品同質化成為市場主流發展趨勢。 因產品品質水平普遍提高及所購產品大體相似,大多數人享有基本相似的居住條件,人們對住房進行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 房地產商利用建築業"建材業"設計業的技術應用,不斷推出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的新產品,表現出電子業的某些現象。由於競爭日趨激烈,房地產創新不再是簡單的應用新技術,而是最大程度地發揮土地資源潛力,通過綜合和優化市場因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在以產品為主題的房地產市場中,房地產企業專業化水準大大提高,全行業明顯進步而且更加理性,發展商已熟練掌握房地產業的規律和技術,模仿和照搬都有助於行業發展,但不能保證項目成功。 整個房地產市場從你死我活的競爭轉向資源組合,行業內部不同優勢的各方走向尋求共同利益。 專業咨詢代理機構的市場不斷擴大。

2.2 我國房地產企業發展現狀

房地產企業數量多,規模小。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到現在,雖然我國房地產開發業不再象以前那麼混亂,許多房地產公司已初具規模,有些還頗具實力,但相對「 小、散、差」的特點並沒有改變。截至2003年,我國房地產企業具有一級資質的企業僅有349家。

房地產企業開發能力低,規模經濟差。房地產企業是非常典型的資金密集型企業,並且具有高投入、高回報、規模經濟性強的特點。而我國大多數房地產企業規模小,資源分散,企業整體開發能力低,與其資源密集型的行業特點極不相適應。例如,上海市目前的房地產企業有2000多家,平均注冊資本金不足2000萬元,實收資本金不足6000萬元。上海市房地產企業數量多而開發項目規模小,在2003年全市8267.51萬平方米的施工面積中,平均每個企業的開發面積僅為3.3萬平方米,銷售百強的房地產企業總共只佔市場份額的4%左右。

房地產企業資產負債率偏高,經營風險大。由於歷史上的種種原因,我國房地產企業普遍存在著自有資金不足的問題,企業所需資金主要是靠銀行貸款解決。目前,國內最大的房地產企業凈資產規模也不過幾十億元人民幣,與境外房地產企業動輒幾十億、幾百億美元相比,實在相距甚遠。我國房地產企業資產負債率多在70%以上,有的高達90%。這種過高的負債必然影響企業的資信,增加其運作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財務成本,使其盈利水平下降或出現虧損現象,甚至引發負效應的連鎖反應。

房地產企業信用差,不重視品牌的創立。由於我國的房地產企業的利潤率一般都超過社會其它行業的利潤率,同時由於房地產開發業的進入壁壘較低,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大批社會游資湧入房地產開發行業。這些開發商短期行為嚴重,既沒有長期的企業發展規劃,也不重視自身的信用和品牌,面積縮水、價格欺詐、質量低劣,延遲交房等問題時有發生。這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而且直接影響著房地產企業自身的發展。

作為現代經濟的基本單位和資源配置基本手段的企業,必須具備一系列的條件,如:企業的產權界定要清晰,企業必須有充分的自主權,企業要以個人財產或法人財產對企業債務負完全責任或有限責任。這些條件其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從這些條件和要求來看,中國的房地產企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總體來說還不能很好地滿足這些要求。然而,中國房地產企業的未來發展態勢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中國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業的未來走勢和發展方向,不論是開發商還是政府管理部門都需要對這些問題及其未來發展趨勢有一定的把握。

我國房地產企業管理是指房地產企業從開發項目的選擇、開發過程直至項目完成後的售後服務等全過程的管理。與其他企業一樣,房地產企業還處在一種能人管理、經驗管理的體制上。素質高、能力強的企業家隊伍是房地產企業成功的關鍵。企業家的素質與能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集團的成敗。它的有利之處在於:能人有魅力、有經驗、有智力、有威信、有獻身精神,通過他們孜孜不倦的工作、奮斗,推動了企業的不斷發展。然而,能人也是有局限的,首先,能人的數量有限,假設有100萬家企業,而只有10萬名能人,意味著有90%的企業找不到能人;其次,能人也有分類, 也分專業,難以與各種不同門類的企業對口;再次,能人也有自身局限性,如個人的隨意性和模式化管理的科學性之間存在著深刻矛盾,這時的能人,實際將成為企業發展的阻力。先進的管理模式是企業長治久安、不斷發展的根本保證。有了好的管理模式,一般水平的職業經理也能使企業正常運作;沒有好的管理模式,能人也會無用武之地;有了好的管理模式,能人離去,企業會受振動,但不會受重傷。

房地產企業是中國房地產企業的主體,目前官方統計的數字是全國近3萬家,佔中國房地產企業總數的80%多。中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個人購房取代集團購買成為市場交易的主流,以及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對外開放步伐大大邁進等內外因素,給中國房地產企業的未來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宏觀總體來看,目前中國房地產企業的現狀不容樂觀,其中許多問題都亟待解決,集中表現在所有制、規模、效益等三個方面。

2.3 我國房地產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3.1 企業的所有制性質問題

盡管國內學者對於國有企業問題的研究如火如荼並日益深化,但卻少有人對國有房地產企業問題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實際上,工業國企中的問題和弊端房地產國企中都有,如預算軟約束。代理人內部控制,激勵機制不合理、普遍存在著人才浪費和企業效率低下等。並且,由於房地產業本身的特點以及它在國民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而對宏觀經濟的增長和波動造成的影響更大,如在經濟增長中房地產業的重大貢獻及其對宏觀經濟的拉動作用,以及在歷次大的經濟波動中房地產業所起的推波助瀾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破壞作用,都正在為越來越多的經濟學家所重視。

房地產國企退出房地產業的速度較之工業國企也許更快一些。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國房地產企業發展的初期,國有房地產公司佔了絕大多數;隨著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的發展,國有房地產企業的比例逐漸縮小,90年代中期下降至不到50%;到90年代末本世紀初,房地產國企的比例已然降至20%多。然而,即使是只佔總數的20%,由於其佔有的土地、人才、資本等社會稀缺資源的數量巨大,國有房地產企業對市場的影響仍然舉足輕重。此外,如果加上大部分的集體企業、一部分並不規范的股份制企業——這些企業在性質上其實與房地產國有企業類似,即產權不清晰,企業與政府的邊界模糊,此外,其數量在統計資料中無法明確顯示——那麼由於所有制問題給中國房地產企業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從而對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的制約效果就更加顯著了。

http://www.studa.net/qiye/070720/11583576.html

D. 關於中國房地產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的論文

你好,我們可以完成這個關於中國房地產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的論文,請告訴我論文的要求。

E. 求幾份關於房地產市場的分析和房地產市場營銷策略方面的圖表,畢業論文里用的~

網路營銷有很多種方式,包括微博營銷,搜索引擎營銷,圈子營銷等,問答。如果你想提升銷售轉化,那建議搜索引擎營銷,問答營銷。你可以咨詢網娛智信,之前有合作,效果很好。

F. 畢業論文:濟南市房地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一 市場供給趨勢
1、房地產開發商向規模化、品牌化方向發展。在房地產過熱時期,房地產業的利潤率比較高,因而吸引了過多商家進入,但一些房地產公司規模較小,開發的樓盤規模偏小,配套設施不齊全。經過幾年的調整後,房地產業的盈利能力已呈下降趨勢,房地產開發商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在此情況下,規模優勢、品牌優勢越來越成為企業贏得競爭的關鍵。許多綜合實力較強的房地產開發商將把發展成熟品牌管理體系、實現高效與科學管理、建設高品質服務體系作為提高自身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②房地產供給將向多元化方向發展。配合住房制度改革,中國城鎮住房多渠道供應體系將逐步形成。房地產供給方面不僅有面向中高收入階層的商品房,而且還有面向中低收入階層的經濟適用房,以及面向貧困階層的解困房和低租金公寓等,房地產供給的多元化將大大地改善中國城市家庭的居住狀況。

③商品住宅價格將穩中有降。近年來,商品住宅市場供過於求,依照供求規律,商品住宅價格應下降以刺激需求。商品住宅價格居高不下,供求規律在中國房地產市場中不起作用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是一個發育不完全的市場,其需求主體不是個體消費者,而是集團。1998年中國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福利住房制度改革,規定了停止福利分房時間表,逐漸將個人住房消費推向商品房市場,商品房市場需求主體也將逐步由集團向個人轉移,需求規律在房地產市場中作用逐漸增大。因此,在商品住宅大量積壓的情況下,住宅價格當有逐步下調的可能。

二 市場需求預測

2000年底我國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0.4平方米,正好處在中等收入國家人均住房水平上。世界各國的經驗表明,在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0~35平方米之前,會保持較旺盛的住房需求。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數量的增加。大量危舊房改造及房地產二級市場、租賃市場的加快發育,住房市場還存在較大的發展空間。最近一些機構對多個城市調查結果顯示,居民對現住房的滿意率尚不到20%,約有48%的居民提出在兩、三年內願意換購住房;己購公房戶中有67%希望通過換購住房改善居住條件和環境,再加上還有不少的居民願意投資住房,因此,住房潛在需求量還相當大。以城鎮人口人均增長10平方米計,就需增加住房近40億平方米。加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住房需求的增加和住房的自然淘汰(每年l億平方米左右),今後10年,我國的住房建設有持續的發展。具體表現在投資和消費會同步增長(投資增速有可能減緩),加入WTO後,我國的房地產市場將逐漸由集團或機構消費為主,改變為個體消費者為主。個人買房的比例還會提高,住房質量會有進一步改善,銷售環節會加快規范,住房消費服務領域會有更大的拓展,住房個人貸款的總量還會上升,物業管理的覆蓋面還將擴大,住宅與房地產法制建設將得到加強。

①加入WTO商業用房將會走俏。目前,外資企業對中國經濟形勢一般持觀望態度,不少外國公司只在中國內地設辦事處而非公司,並且除了大集團公司外,一般只租不買。入世後,關稅等條件放寬,在中國投資有了保障,各種不同規模的外資企業具備了進入國內市場的條件和信心,可為寫字樓和外銷公寓市場提供一個可觀的客戶群。而房地產業由於其本身的不流動性,將導致「入世」後的房地產市場只有外銷需求的擴大而不會有境外供給的直接增加。

②普通居民住房需求繼續增長。據統計,中國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只有10多平方米,中國城鎮居民有5億人,潛在需求很大,加上家庭規模小型化趨勢,小戶型市場將會增加。在福利分房制度下,普通居民的購房能力不足。從而使得房地產市場有效需求不足,實行貨幣分房以後,這種狀況可望得到很大的改變。

③城鎮人口增加的市場需求量預測。當前,中國城市化水平為40%,城鎮人口約5.1億。預計202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55%,全國人口14億,城鎮人口增至7.7億,城鎮人口凈增2.6億,按人均居面積10平方米,即建築面積20平方米計算,共需為新增人口建設住房52億平方米,平均每年需建設住房3億平方米。

④居住條件改善增加的市場需求。目前城鎮居民住房人均居住面積為13.6平方米,「十五」末要提高到22平方米,與發達國家有相當大的差距。如美國人均住房居住面積40平方米,歐洲45平方米,德國為38平方米,日本為31平方米,新加坡30平方米和台灣省28平方米,這都是使用面積。最保守估計,按2020年城鎮人口達到7.7億人、每人增加4平方米計算,前20年為提高居住水平需求新建住房30.8億平方米,平均每年1.8億平方米。

⑤拆遷改建增加的市場需求。預計每年需拆除重建1億平方米。今後20年,每年需新建住房至少5.8億平方米。剔除重疊部分,中國未來20年每年住房需求大約維持在4~5億平方米。

三 房地產配套體系發展趨勢

①房地產金融的完善和發展。房地產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產業,金融的介入是房地產業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房地產金融一般可分為開發信貸和消費信貸,就中國目前情況來講,這兩種房地產金融業務發展很不均衡。開發信貸業務開展的時間比較長,業務量也比較大,有效地支持了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但消費信貸的發展卻還是近一兩年的事。隨著福利住房制度改革的推進,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需求主體逐漸由集團向個人轉移,住房消費信貸對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出來,各大商業銀行紛紛推出以個人住房抵押貸款為核心的住宅消費信貸業務。1997年5月人民銀行公布《住宅擔保貸款管理試行辦法》不僅給按揭業務提供了法律依據,對房地產金融也是一大突破。從當前按揭業務發展現狀看,還存在貸款時間短、貸款比例低、擔保方式單調、風險迴避不夠的缺陷。可以預計,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和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房地產消費信貸業必將有迅速的發展,近期可以預計的是擔保方式可能會有較大突破,如試行一次擔保和引入保險機制。

②住房一級市場將對房地產業發展起著越來越大的作用。現在對住房需求大的往往不是沒錢無房戶,而是有錢有房的人。這些人有房想擴大居住面積,辦法之一就是換房,通過市場交易增加需求。據預測,住房實物分配切斷後走向貨幣分配,個人收入將增加。全面開放一級市場所產生的效益要比切斷實物分配產生增加量還要多。未來住房一級市場將充滿活力,將是買方惜金挑剔的市場。住房是個人最大的消費品,買房貨比三家,非常審慎。所以,房地產商要注重產品質量和品位、服務的提高。

四 「十五」時期房地產行業發展
「十五」時期是中國房地產業蓬勃發展的時期。2000年中國城鎮居民為4.58億人,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9.8平方米(按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數據推算而得),預計到2005年,全國城鎮人口將達到5.4億人,按平均每人22平方米建築面積推算,在「十五」期間需增加住房建築面積28億平方米;如果原有舊住宅每年按4%的比例拆遷重建,5年合計20%,總面積為18億平方米;兩者合計,「十五」時期需新建住宅46億平方米。按2000年城鎮商品住宅平均每平方米造價1000元計算,「十五」時期城鎮住宅建設投資將達到4.6億元。如果按商品住宅占商品房面積的85%(1996~2000年平均數)推算,5年中城鎮需要竣工商品房54億平方米;按2000年商品房平均每平方米造價1139元(見2001年《中國統計年鑒》)計算,5年中商品房建設投資總額將達到6.2億元。「十五」時期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大約為221064億元,商品房投資占其28%,表明房地產業在第十個五年計劃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將占據顯著的地位。

G. 求一篇關於房地產的畢業論文!15000字左右!有重謝!

房地產專升本畢業論文
1.房地產經濟走向:目前重慶,武漢,杭州等經濟受到國家政策的打壓房產的價格開始回落。
2.房地產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因素實證研究:房地產企業業績影響因素研究現狀

運用線性回歸的方法,選取流動負債率和長期負債率、有息融資率和無息融資率、長期借款率和短期借款率分別作為資本結構的衡量指標,而將總資產貢獻率和總資產利潤率分別作為公司業績的衡量指標。研究結果表明:總體來看,各項指標相關性不顯著,但是就所有指標而言,正負相關的傾向還是比較明顯的。就這一實證結果,本文結合我國房地產行業的實際情況,分別從房地產行業所處的階段特徵、政策面的影響以及公司治理結構方面進行了分析。運用數據包絡分析(DEA)模型評價房地產上市公司績效,關注房地產上市公司的經營效率、管理效率及資本配置總體效率的價值評判標准,以我國房地產業23傢具有代表性的房地產上市公司為研究對象,通過設立多輸入和多輸出的指標進行綜合評價,找出相對有效的行業標桿,同時分析行業整體和單個公司的資源配置效率,並提出了優化資源配置和提高房地產上市公司績效的途徑。從我國上市公司績效影響因素及貨幣政策、物價變動與績效相關性的一般理論思考出發,揭示出了我國上市公司績效受國家宏觀政策影響的理論依據。(嚴格意義上來說績效評價體系包括業績目標、業績輔導和業績評價。但是現在一般都模糊了這種概念,把兩者視為一樣)從MM理論出發,引進貨幣傳導機制理論和兩權分離的相關理論,得出房地產這個行業的所有績效指標都與貨幣政策、CP工存在一定相關性。得到物價上漲會對房地產這個行業的經濟績效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國家的宏觀政策對地產行業影響甚微的結論。分析比較了目前上市公司經營業績評價的主要方法,並剖析其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此基礎上引入因子分析模型,並構建評價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指標體系,然後應用該模型對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做實證研究,最後得出研究結論,並指出了由於會計信息失真等因素的存在,使得該研究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結果的現實指導意義。《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實證研究》選取GDP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數據支持,以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作為房地產行業發展的適合量度,運用協整分析方法對我國房地產行業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動態均衡關系作相關研究。結論是:房地產行業發展狀況對當前GDP變動的影響並不是很顯著,我國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不存在明顯的因果關系。認為人民幣升值通過兩種途徑對不同行業產生影響。一是因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時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二是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最後認為人民幣升值將使房地產行業受益。而從理論分析的角度得出人民幣升值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有利好、利空兩方面。利空影響:貨幣持續過度升值會導致經濟減速(因為FDI下降、凈出口下降),外資需要下降,從而使房地產需求下降並會導致通脹水平下降,從而使房地產價格漲速下降。利好影響:第一,升值預期導致外資對房地產的投資需求加大。貨幣升值預期會導致外資的湧入,並大量投資到房地產上。從而增加房地產投資需求,推高房價,這是貨幣升值過程中必然發生的;第二,收入效應及財富效應導致國內房地產需求增加。張敏利用理論結合模型回歸分析研究了股權結構的三個關鍵因素(股權集中度、股權屬性及股權流通性)與公司治理績效的關系。得到結論(1)房地產行業的股權集中度低於市場平均水平,而且股東之間的力量比較均衡,大多數公司的股權結構都呈現出多元共治的局面,並且第一大股東控股比例與公司績效沒有明顯關系。(2)分析股權控制類型時,發現國有控股企業與法人控股企業、流通股主導型企業的公司績效都沒有明顯的差別。(3)國有股比重、流通股比重與經營績效沒有顯著相關關系。而法人股比重與公司績效有著顯著負相關關系。(4)控股股東相對控制權越大,公司績效越差。採用單位根檢驗、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等現代經濟學計量方法,對湖北省房地產業的發展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發現湖北省經濟增長是房地產業發展的Granger原因,經濟的快速增長帶動了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反之房地產投資對經濟拉動作用卻不顯著。介紹房地產開發投資與GDP關系的研究方法,並通過近十年來浙江省房地產開發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和貢獻率進行分析,以反映房地產市場發育程度及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風險性。應用協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技術以及Granger因果分析對我國房地產價格與GDP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結果表明:我國的房地產價格與GDP之間存在長期穩定的動態均衡關系;無論長期還是短期,我國的GDP波動都是房地產價格波動的Granger原因,GDP的走勢對於房地產價格的漲跌起著決定性的影響,GDP的波動有助於預測房地產價格的走勢;短期內經濟的過熱容易引起房地產價格的過快增長。利用誤差修正模型對三者關系進行計量分析,得出協整關系的結論。定量結果表明,GDP、FDI對房地產價格有正向的推動作用,但GDP是主要影響因素。這個結果基本排除了境外「熱錢」對房地產市場的沖擊威脅假說。

選取一系列房地產價格指標與宏觀經濟指標進行研究分析,總體看,我國房地產價格趨於合理,居民的住房購買能力逐漸加強。房地產價格的增長速度已經受到來自其他價格指數增長緩慢的壓力,開始進入調整階段;隨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逐漸提高,房價收入比不斷降低,居民的購房能力逐步提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對房地產的需求仍將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房地產價格是基於宏觀經濟發展水平的平台上的,一旦價格增長過快,超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承受能力和消化能力,將帶來非常嚴重的後果;但價格下降,也會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並不是越低越好。從資本結構、股權結構、公司規模和公司風險等四個方面選取了可能影響企業盈利能力的多個指標變數運用因子模型進行了實證分析,但在財務指標的選取上,只是建立在規范研究的基礎上,對影響經營業績的變數只局限於財務指標本身,一些與經營業績有重大因果關系的變數未選人,比如說國家的產業政策、宏觀經濟條件、公司管理者的能力、職工的技能水平等等因此此文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對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經營業績的分析在實際指導方面的作用有所下降。從房地產市場的過度需求、產業結構不合理、法律法規不完善、政府的執行效率有待完善、地產信息不對稱、人民幣升值等方面進行了理論分析,並提出一些建議。建立我國近年來房地產價格宏觀經濟影響因素的線性模型,選取6個宏觀經濟指標作為方程初始導入自變數,與房地產價格進行初步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以解決自變數之間多重共線性問題;進而選取出兩個自變數與房地產價格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方程,並對回歸結果進行分析在一個簡單的局部均衡模型基礎上,利用1999一2003年全國31個省市的房地產市場的面板數據分析了中國房地產市場結構和價格問題。從房地產價值的自然增長、市場供求關系和心理預期三個方面探討了房價波動的構成、機制和影響因素,並提出了相應的房價調控對策。運用2001一2003年中國上市公司年報中披露的分行業信息,研究了房地產類上市公司多元化水平與財務績效和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表明,多元化水平與財務績效之間存在顯著的負相關,但是與用托賓Q衡量的公司價值之間不存在顯著的相關性。針對我國目前房地產泡沫膨脹可能波及金融安全的現狀,提出了如何優化房地產業資本結構的問題,並根據2000一2002年深滬兩地A股房地產上市公司資料,對我國房地產企業上市公司的資產負債率與公司規模、經營業績之間的相關關系以及資本結構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並提出相關的建議。論文從影響企業的緒論碩一七論文外部因素入手,分析外部因素對公司績效的影響程度。結合我國的物價變動、貨幣政策與對上市公司的績效的相關性進行實證性分析。並運用了實證分析法中的OSL分析法,得到上面的結論。這些結論可以幫助企業在我國當前的形勢下如何提高自身的績效與價值。可以為上市公司在物價變動時和當前貨幣政策條件如何利用財務杠桿來提高企業的績效的目的提供幫助。通過聚類分析找出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的差距大小,並將其歸為幾類,以此總結出影響房地產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因素所在,並提出企業發展對策和政策建議。論文由六章組成,本研究所採用聚類分析方法,具體分為兩個步驟,首先,在不明確房地產上市公司能夠分為幾類的情況下,為避免主觀誤差,採用系統聚類的方式,從SPSS輸出的樹狀圖直觀的看出不同公司之間的距離;在此基礎上,確定分為幾類,然後採用快速聚類的方式,將房地產上市公司分類,找出房地產上市公司的特點和共性。從房地產價格的相關理論出發,主要從房地產需求、房地產供給、房地產金融和房地產宏觀調控等角度對影響房價的因素展開分析。以房地產統計數據為基礎,採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和統計分析方法,主要從實證角度分析各因素對房價的影響。首先,分析房地產需求各因素對房價的影響,明確了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城市化、房地產投機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等因素導致的房地產需求擴張是房價上漲的首要因素。隨後,從房屋建造成本、土地價格等角度分析供給因素對房價的影響,並以北京、上海和武漢三城市為例分析了房價和地價的關系。接下來,以房地產開發投資來源及構成為基礎,分析了房地產金融對房價的影響,指出個人住房貸款推動了房價的上漲。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