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設計船舶塗裝方面的畢業論文(大綱)
建議論文內容不要很深度
因為沒有真正實習過
船舶塗裝的 過程
一
鋼板的預處理(無機鋅 車間底漆)
1.鋼板銹蝕等級
2.除銹方法
二
壓載水艙和淡水艙(蒸餾水/冷卻水)塗裝要求
1.國際海事IMO的要求
2.使用壽命及施工要求
(施工 工藝 塗裝缺陷)
三
PSPC
1.作為塗裝的新規范 和 先前的區別
2.PSPC中國船舶企業中的情況
㈡ 急!!!求「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大學生的畢業論文!!
淺析船舶建造的安全現狀及改善措施
1. 引言
目前,浙江船舶已出口至全球24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出口歐盟市場的浙江船舶附加值較高。 浙江海關統計分析認為,盡管出口勢頭強勁,但是浙江造船業仍然存在較多問題。在機遇面前由於浙江民營資本在造船業的過熱投資,目前,浙江的溫州、台州、寧波、舟山等主要造船基地相繼出現低水平擴大投資、小規模生產發展、造船民企散亂等「低、小、散」一哄而上的局面。相關數據顯示,浙江雖然有造船企業500多家,但是規模以上的企業卻只有76家。浙江民營造船廠「低、小、散」的格局,導致船廠投入資金低,創新能力有限,設備更新緩慢,安全事故頻發。小型企業或作坊式、家族式管理生產企業。造船企業安全事故時有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呈高發趨勢。制約了企業發展,損失生命財產。
2. 船舶建造過程中存在的主要風險
2.1 高空作業的危險
船舶建造過程高處作業量很大,出現事故較多。施工人員必須使用安全帶、安全帽,安全帶應高掛低用,並注意防止擺動碰撞。作業過程中傳遞工具時沒有使用工具袋。高處作業位移時,工作人員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以為是瞬間完成的事,存在僥幸心理。如電焊的工作人員在桿塔上作業,雖然是一項經常性工作,但對桿架作業危險性重視不夠,對工作條件、工作環境認識不足,存在著麻痹思想,上落桿塔過程均沒保護措施。上桿架前不檢查登桿工具、防墜工具是否牢固、可靠、完整。
2.1.1梯子的使用
生產現場使用梯子的場合較多,也較頻繁較普遍,因而,也常常被作業人員忽視一些基本安全要求:需用梯子登高作業時,見到梯子隨手搬用,用前沒有認真檢查梯子是否符合基本安全要求。下梯子時,背向梯子而下。上下梯子時,手中持帶工具或設備。梯子不夠高時,臨時找墊物墊高使用。梯腳底部不堅實,梯腳沒有採用防滑橡膠套、橡膠墊或加以包紮。使用立梯時,梯子太陡,在梯子上作業時,將工具放置不妥。
2.1.2腳手架的使用
腳手架使用前未經嚴格驗收,腳手架上鋪設的踏板沒有綁扎固定,可以活動。導致施工人員從沒有綁扎固定的腳手架上失足墜落,腳手架的安全應引起高度重視。高處作業搭設的腳手架,有空隙和探頭板,跳板中部沒有支持物,兩頭綁扎松動。腳手架相互間連接不牢固,腳手架踏板厚度不符合要求。使用銹蝕的材料。不能夠承受站在上面的人員和材料等的重量,不具備足夠的牢固性和穩定性,在施工期間發生變形、搖晃、傾斜,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在高處上下層同時作業時,中間應搭設嚴密牢固的防護隔離設施,以防落物傷人。傳遞工具應使用工具袋。高處作業下方應設置圍欄或遮欄,並懸掛警告牌,不準人員通行和逗留。
2.2火災的控制與觸電
火災是企業生產中面臨的主要危險。由於船舶建造環境特殊,尤其修船、拆船環境更為復雜,有些焊工的安全意識比較差,對所焊割的設備、裝置或管道的性質了解不清,盲目動火,結果在焊割過程中釀成重大火災或爆炸事故。
下面一些情況常常會引起火災:
1、場地混亂,焊割炬隨處亂扔。有些焊工工作途中因其他原因離開艙室或工作結束,焊割炬沒有帶出,閥門又不嚴密,造成漏氣,可燃氣體泄出和空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工人點火發生爆炸。
2、維修油輪時,作業前不使用專業設備進行測爆。單憑操作人員的經驗處理問題,造成在操作時發生爆炸。 此種現象的發生在一些小船廠,尤其是一些私人修船廠、拆船廠比較常見。
3、作業現場有與明火相抵觸的工種同時作業。焊接是明火作業,周圍不應有禁火工種,如船體噴塗,以避免同時進行操作時發生爆炸。
4、由於艙室內空氣狀況差,為了改善內部條件直接向艙室內通入氧氣,而富氧狀態是誘發火災事故的直接原因。
觸電傷害主要表現為人體接觸或接近帶電物體時對人造成的電擊或電弧灼傷,一般發生在電氣設備的使用、維修時,或者相關電源供應、斷開等操作。
造成觸電的原因常常是由於絕緣的老化,修理不及時;使用不合格的電動工具,電路或電氣未安裝或安裝不合格的過載或漏電保護裝置,作業人員與帶電設備安全距離不夠、缺乏必要的電氣安全常識。
2.3壓力容器的爆炸
氣瓶使用不當或維護不良可以直接或間接造成爆炸、著火或中毒傷亡事故。開啟或關閉瓶閥時,未用手或專用扳手,使用錘子、管鉗、長柄螺紋扳手,損壞閥件。開啟或關閉瓶閥的速度過快,產生摩擦熱或靜電火花,從而帶來危險。
使用可燃氣體檢查氣瓶時存在的疏忽: 氣瓶上沒有粘貼氣體充裝後檢驗合格證的;氣瓶的顏色標記與所需的氣體不符,或者顏色標記模糊不清,或者表面漆色夜蓋在另一種漆色之上的;瓶體上有不能保證氣瓶安全使用的缺陷,如嚴重的機械損傷、變形、腐蝕等;瓶閥漏氣、閥桿受損、側接嘴螺紋旋向與所需要的氣體性質不符或螺紋受損的;在氧氣或氧化性氣體氣瓶上或瓶閥上有油脂物的;氣瓶不能直立、底座松動、傾斜的;氣瓶上未裝瓶帽和防震圈,或瓶帽和防震圈尺寸不符合要求或損壞的。在進行上述檢查時,對發現有缺陷的氣瓶,未隨時在氣瓶上用粉筆簡要註明,並向充氣單位或儲存單位交代清楚,給他人使用帶來危害。
氣瓶受熱爆炸:不慎將氣瓶靠近熱源。安放氣瓶的地點周圍lM范圍內,有明火或可能產生火花的工作。氣瓶在夏季使用時,未進行避光處理。瓶閥凍結時,處置方法不當:解凍溫度超過401℃的熱源對氣瓶加熱。盛裝易於自行聚合反應或分解的氣體的氣瓶,應避開放射性射線源。氣瓶未使用時,一般沒有立放,氣瓶滾、滑、翻的過程瓶壁受熱引發危險。
氧氣瓶和氧化性氣體氣瓶,瓶內氣體混人其他氣體或雜質,液化石油氣瓶向其他氣瓶倒裝,瓶體進行挖補、焊接修理。使用氧氣瓶和氧化性氣體氣瓶時,操作者未檢查自己的雙手、手套、工具、減壓器、瓶閥等有沽染油脂,凡有油脂的,必須脫脂干凈後,方能操作。
裝運罐車的停放靠近火、電區域,罐體受到利器撞擊後泄漏,自身管道內發生大量泄漏時未進行緊急止漏。裝運罐車未必須設置可靠的導靜電接地裝置,在停車和裝卸作業時,沒有進行充分接地。罐車的定期檢查不徹底,罐車發生重大事故重新使用前未全面檢驗。罐車的罐體外表面顏色應滿足規定的要求,一般汽車罐車罐體外表面顏色應為銀灰色,低溫型汽車罐車罐體外表面顏色應為鋁白色。
2.4起重設備的危險
船廠大量使用特種設備,例如起重機、高空作業車、廠內運輸車輛(叉車、運輸車)起重設備在使用上較為廣泛,同時發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大。
1.安全站位
在起重作業中,有些位置十分危險,如吊桿下、吊物下、被吊物起吊前區、導向滑輪鋼繩三角區、快繩周圍、站在斜拉的吊鉤或導向滑輪受力方向等等,如果處在這些位置上,一且發生危險極不易躲開。所以,起重作業人員的站位非常重要,不但自己要時刻注意,還需要互相提醒、檢查落實,以防不測。
2.吊索具安全系數小
起重作業中,對吊索具安全系數理解錯誤,選用往往以不斷為使用的依據,致使超重作業總是處在危險狀態。
3.拆除作業中留下隱患
由於種種原因,切割不徹底,拽拉物多,拆除件受擠壓增加荷重,連接部位未被發現強行起吊等等,造成吊車、吊索具驟加荷重沖擊而導致意外。
4.誤操作
起重作業涉及面大,經常使用不同的吊車、龍門吊。人員操作習慣不同,再加上指揮信號的差異影響,容易發生誤操作等事故。
5.綁扎不牢
高空吊裝拆除時對被吊物未採取「鎖」的措施,而用「搭」的方法;對被吊物的尖銳稜角掛擦其他物體。成束材料垂直吊送捆縛不牢,致使吊物空中一旦顫動、受刮碰即失穩墜落或「抽簽」。
6.臨時吊鼻焊接不牢,載荷增加或受到沖擊,在空中運送的過程中被起吊物體進行旋轉、下滑形成慣性,從而對發生斷裂。
7.吊裝工具或吊點選擇不當
貪圖方便,非專職人員操作。吊裝工具的性能和操作技術盲目靠經驗操作,一處失穩,導致危險。
2.5機器工具傷害
機器工具傷害事故是指機械性外力所造成的事故,一般表現為人身傷害或設備的損壞。船舶修理作業中所使用的機器設備,包括冷加工所需的金屬加工設備(如 車床、銑床、鑽床、刨床、磨床、沖床、砂輪機等)及機械熱加工所需的焊接設備以及搬運過程中所需的超重機械設備。
機械傷害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各種情況:
安全操作規程不健全或管理不善,對操作者缺乏基本功訓練,操作者不按規程進行操作,沒有穿戴合適的防護服和符合國家標準的防護工具。由於機器在運轉時敞露的部分較大,切屑和金屬絲、刀具、工件及零件,若不加防護或防護不當,工作地點布局不合理,使用管理不當就會發生工傷事故。
機械設備在非最佳狀態下運轉,機械設備在設計、結構和製造工藝上存在缺陷,機械設備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護裝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導致傷害事故。
工作場所環境不好,場所環境混亂。如工作場所照明不良,溫度及濕度不適宜,雜訊過高,地面或腳踏板被乳化液弄臟,設備布置不合理。
工藝規程和工裝不符合安全要求,新工藝、新技術採用時無安全措施。
根據事故統計分析,機械傷害主要由人和設備兩方面因素引起的,如操作者不按操作規程操作、安全設施缺少或有缺陷、沒有穿戴或穿戴不正確的防護用品、機床非正常狀態下運轉。
2.6中毒與職業病
船舶在塗裝和漆裝中容易發生中毒事件。在艙室內作業時,對空間狹小的環境,要保證內部通風良好。不僅要驅除內部的有毒有害氣體,而且要向內部送入新鮮空氣。做好個體防護,減少煙塵對人體的侵害。在條件惡劣,通風不良的環境下,還必須採用更多的防護措施,如使用通風頭盔、送風口罩、空氣呼吸器等。
施工過程中常見有毒物質及其防止方法如下:
1.苯 無色、透明具有芳香的液體,油漆中用來作溶劑,沸點80℃,極易揮發。苯中毒後頭痛、頭昏、記憶力減退、無力,失眠等。另外還能引起皮膚乾燥騷癢,發紅。熱苯還可以引起皮膚水泡,出現脫脂性皮炎。預防的方法,應加強自然通風和局部的機械通風,嚴禁用苯洗手。
2.鉛 包括鉛白、鉛鉻綠、紅丹、黃丹等含鉛化合物。它是一種慢性中毒的化合物,日久方能發覺體弱易倦、食慾不振、體重減輕、臉色蒼白、肚痛、頭痛、關節痛等。預防的方法是以刷塗施工方法為宜,加強通風等防護措施,飯前洗手,下班淋浴,最好能用其他防銹漆來代替紅丹防銹漆。
3.刺激性氣體 如氯氣,對呼吸道、皮膚和眼睛有損害。應加強個人防護,加強通風和局部機械通風,使作業場所有害氣體濃度降低到容許濃度的下限。
4.汽油 無色透明液體,具有很強的揮發性,若在超過汽油蒸汽容許濃度時的環境中長期工作,能使神經系統和造血系統損害,皮膚接觸後可能產生皮炎、濕疹和皮膚乾燥。因此,在高濃度環境工作時,要戴防毒面具或加強機械通風;手上可塗保護性糊劑進行保護;工作結束後,用肥皂水洗凈,並用水沖洗干凈。
船舶建造過程中除銹、校正敲打等作業產生的震耳雜訊,可能對人員造成潛在的雜訊聾;從事除銹(包括噴丸、噴砂)、油漆、油艙洗艙、氣割、熱處理等作業人員經常吸入鐵銹煙易引起塵肺或肺病,並刺激皮膚和眼睛引起過敏。
電焊作業中產生的氧化錳煙霧,過多吸入會產生個「金屬煙塵熱」中毒。焊件、焊條揮發出大量有毒煙塵、氣體,尤其船舶焊接主要是用鹼性(低氫型)條,而鹼性焊條比酸性焊條更容易揮發煙塵、有毒氣體(氟化物)。這些有害物質若不能及時排出,被焊工長期吸入引發眼、鼻、咽喉等疾病。
灼傷易發於焊割作業,立體交叉作業,上面焊接的焊渣或熔渣隨風飄落,極易落在下面操作者身上,發生灼傷事故。切割是工件未散熱,從而燙傷皮膚。
3. 船舶建造企業安全防護現狀分析
3.1政策和法律上的原因
在國家政策和法律對船舶修造行業的市場准入和源頭管理的規定不夠明確,准入門檻太低,造成船舶修造行業良莠不齊,競爭無序,缺乏行之有效、相互配合的監管措施和行政手段,致使日常管理針對性不強,管理不到位。
一是行業的快速發展與管理不相適應。首先,船舶修造業作為多工種、多設備交叉作業的高危機械行業,在行業准入口國家尚未設置相應的門檻。其次是在安全生產管理上缺乏相對統一的、可操作的規范化標准。再次是相關的管理部門職責尚需進一步明確,力量也有待於加強。
二是違規現象嚴重。部分企業員工有章不循,冒險蠻干,違章指揮、違反操作規程、違反勞動紀律和工作時間的現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3.2體制和機制上的原因
長期以來,船舶修造業大多數是由所屬地掛靠管理,而縣級以下政府無專門主管機構,綜合監督和專項監管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制尚未完善,監管職責不清,責權不一致。加之,缺乏統一的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行業標准和操作規程,惡性競爭有愈演愈烈,也是造成事故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一是作業人員復雜。船舶的焊接、組裝、合攏、下水等工種絕大部分都是外來施工隊承包完成,外包隊伍中的特殊工種絕大多數都是由農民工組成,由於利益和效益驅動,對於人員的管理十分渙散。
二是現場管理亂。企業安全管理體系不健全,作業現場無專職安全員監管;員工勞動防護用品配戴不齊,特種作業人員無證上崗或證書過期現象屢見不鮮,
3.3責任落實和管理上的原因
企業負責人安全生產法律意識淡薄,責任主體不明確,職責不落實,尤其是租用場地生產的企業通過層層發包或掛靠,安全生產存在短期行為,一些外包工程隊對安全設施、安全生產管理以及安全管理人員在配備上互相推諉,導致管理環節脫節。
資金投入不到位。一些企業以及外包工程隊由於資金匱乏,大部分資金都投入到生產經營中,致使安全生產資金不落實,絕大多數企業沒有設立安全生產資金專戶,更沒有按照規定提取足額的安全生產保證金,企業用於安全生產的技改投入、隱患排查與整改、員工安全教育與培訓、應急救援等只是流於形式,導致抗風險和抗禦事故發生能力差,為事故高發埋下了禍根。
放火設備防護不到位。焊機及配電箱直接裸露在場地上,防護措施不到位,長期的日曬,焊機的防護罩、樁頭、龍頭線老化、破損,漏電、短路時有發生,還有部分設備「帶病」運行,不少特種設備和壓力容器等沒有實行嚴格的檢測、保養,安全閥、壓力表、消防栓設備配備不齊全、不配套,設備安全性能和能力均不能及時有效地預防和抵禦事故發生。工作人員大意麻痹,無規章可遵。
安全控制不到位。電器設備直接裸露在場地上,電線亂拉亂接,線路老化和破損、無漏電保護裝置、有的甚至無配電箱和開關箱,船艙油污不清洗,明火動用不測爆的現象還有存在。絕大多數作業現場既沒有明顯的標識,也沒有嚴格執行規定,觸電事故居發生事故之首。
環境保護不到位。船體拼裝後,船體除銹打磨、職工不帶口罩和防毒面具,到處可見。後續動火都是悶艙作業,由於各段空間狹小,通風不夠,作業環境差,救護措施不落實,進艙作業沒有嚴格執行的制度和動火制度,特別是油漆工和焊工作業,極易發生重大惡性事故。
安全教育不到位。安全投入少。不少企業法人重效益、輕安全現象普遍存在,在安全投入上往往是能減則減,能少則少,能不投入就不投入,安全設施,整改措施落實不及時、不到位,職工的三級安全教育和正常培訓工作得不到保證,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設備陳舊,超期「服役」、「帶病」運行,為事故的高發埋下了隱患。安全生產責任制不落實。不少單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流於形式,主體責任沒有得到真正落實。部分企業特別是一些外來承包隊伍中的電焊工、冷作工、吊車工、鏟車工、電工等人員無證上崗,缺乏應有的安全知識,不了解操作規程,給企業埋下了安全生產事故隱患。
4. 針對現狀,對策措施
船舶安全的意義在於預防和杜絕事故的發生。生產計劃處於安全平穩的狀態下進行。切實把牢船舶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抓好各項工作。船舶安全文化就是要實實在在地做到提高安全意識,樹立「安全建造」的理念,使安全工作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動;就是要糾正不良的工作作風,樹立全局觀念,消除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只顧現在不顧將來的片面行為發揮工作行為、工藝技能、生產環境等外在因素的最大優勢,排除一切不利於安全的因素,確保船舶建造的安全。「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管,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針對船舶修造業存在的問題,為預防和遏制安全生產事故發生,作者認為應採取以下應對措施:
4.1加大政策引導力度
充分利用國家對造船行業政策調整的契機,研究制定出一套有針對性的地方產業政策。調整目前的產業結構,適當提高門檻,依照市場經濟的法則,規范市場准入,實行優勝劣汰,通過政策引導和法律的支撐,大力推行標准化建設,避免不良競爭,使造船企業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逐步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的本質安全度。
4.2加大行業領導力度
一是政府要強化領導,目前,船舶修造業地(市)級以上由同防科工委主管,而縣級以下政府沒有專門的船舶管理部門,大部分在經發委內設或帶管,並且沒有專門行政主管機構。特別是實施沿江開發戰略後,不少企業由內河向沿江遷移,企業管理權仍由原鄉鎮管理,出現了安全生產管理的一個「空白地」。對此。縣級以下政府應設立專門主管部門。
二是實行行業管理,通過政府牽頭組建行業管理協會實施有效的安全生產監督。三是實行注冊安全主任代理制度,幫助企業完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安全台
帳,開展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及時發現消除安全隱患。
4.3加大資質審查力度
目前我國船舶修造企業的准入門檻還很低,很多船舶修造項目採用掛靠或使用外包隊伍,按照《安全生產法》有關規定,行業主管部門要嚴格對使用的外包企業及外包工程隊的法定代表人、安全員和特種作業持證,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台帳以及過去安全生產等情況進行安全資格和資質審查,抓好源頭管理和監控。
4.4 設立安全生產資金
各造船企業要確保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及使用。按照國家有關安全生產政策精神由地方相關部門建立相應的制度,單獨列帳,企業足額提取安全費用,保障安全生產重大設施、設備、人員培訓、隱患整改的資金。針對船舶修造業曾出現的高處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爆燃等安全隱患,要從發展的眼光,投入一定的資金,按照高標准、高起點的要求,加強對安全生產科學規劃、分類管理。對重大安全隱患整改的投入。對日常檢查、集中檢查、重點檢查、全面檢查中排查出的重大隱患,督促企業及時糾正安全問題,使「零違章」的關口前移,把「事後懲戒」轉變為「事前疏導」,將被動防範轉變為主動預防,把「要我安全」真正變成「我要安全」。
4.5建立安全監管的機制
聯合整治。各級安監、經貿、質監、消防等部門要各司其職,強化對船舶修造企業的管理和監督。尤其是各級安監部門應加強對船舶修造企業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嚴重違反《安全生產法》的單位或個人要依法作出處理,同時,要嚴格按原則處理事故,查明事故原因,分清事故責任,嚴格經濟處罰、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追究工作。
企業應制定出具體的安全生產檢查工作制度建立好檢查台帳,同時要建立安全生產組織網路,把安全生產各項目標落實到車間、班組。船舶修造發包工程都必須有施工作業安全方案,同時要建立安全監管信息聯席制度,採取部門檢查、企業自查、事故調查分析,會同相關職能部門共研究確定安全監督檢查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促進企業安全生產、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5. 結束語
船舶安全文化的作用,一言以蔽之,通過教育、管理來營造一種企業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作用是致力於人的主體工作潛能,樹立良好風氣,倡導職業道德規范,塑造價值觀念;這樣,船舶安全文化建設就為船舶安全生產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用嚴謹的科學態度、規范的管理對應一切內、外部環境。我們扎扎實實地實現上述各項要求,船舶安全建造就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5.1.走出船舶建造的誤區
這些誤區主要有:認為不出事故就是安全,滿足於現狀,把安全隱患、事故苗頭、潛在危險拋之腦後,喪失了防範意識;認為昨天安全今天也安全,沒有認識到安全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制度歸制度,工作行為依然我行我素,使規章制度得不到有效落實。「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以前別人怎麼做我現在仍然這么做,別人解決不了的問題我也解決不了,致使安全生產「老大難」問題得不到解決。安全工作只抓表面不抓本質,導致安全生產時好時壞,重復事故常有發生;這種種誤區都是船舶安全文化建設的絆腳石和致命傷,給企業、人員、海洋作業造成極大的危害,給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甚至企業的生死存亡造成極大的影響,更嚴重的還影響到國家政治聲譽。要建設好船舶安全文化就必須從這些誤區中走出來。
5.2 走進安全管理的范疇
船舶安全建造離不開先進的管理機制和方法。管理出安全,各項管理工作沒有做好,安全工作就是一句空話。沒有規范的管理程序,也就沒有可靠的安全保證。只有規范的管理程序,才有可靠的安全保證。公司各部門要通力合作,從管好設備、提高人員素質人手,在加大船舶生產建造調整力度基礎上,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添加一些市場運作比較成熟的企業管理理念,建立一套科學的、全面的、符合現代化管理理念的管理制度,逐步形成一種長效和良性的競爭機制,實現人機的完美統一。
安全生產管理作為船舶修造企業行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堅持安全管理與生產經營管理同布置、同檢查、同落實,規范該行業生產秩序,提升整體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朱清明.船舶修理作業的安全風險分析與控制2006 Vol.19 No.3 P.5-8
[2] 張永興.探討修船火災原因及對策[J].航海技術.2006.
[3] 呂洪勝.修船企業安全教育應實現系統化和規范化2006 Vol.19 No.6 P.6-7,10
[4] 王勤章.《船舶建造安全》哈爾濱大學出版社
[5] 中國船舶商情網. 浙江船舶出口額大幅增加.2007-8-2
[6] 浙江省地方標准DB33/ 630—2007.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2007-3-13發布
建造質量
涉及到船舶的使用壽命 其中包括很多元素
比如最初的設計科學和合理性.
以及船廠的建造能力和管理水平.
以及在建造的過程中不可抗拒的非人為因素.
對於質量這個關鍵詞論題涉及比較難以把握.
答辯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漏洞.對於一個船廠實習的畢業生來說.論述的科學依據性也不高.
個人建議可從船廠的建造安全來著手.具有典型的重工業代表性.
論文如下:(本人做畢業設計時候所用的材料)
希望提供幫助
㈢ 急大專船舶畢業論文
把你的設計要求發到我Q郵箱,72小時內給你答復,質量保證,包過!
㈣ 船舶畢業設計論文
有的,交給我吧
㈤ 船舶專業畢業論文題目,不要太大,最好小一點。
這個你要結合你所學的知識點和結合你熟悉的方向去選擇最好。
最好多選幾個,然後選個自己最合適的。范圍能縮小就縮小。
淺析質量管理在船舶塗裝工程中的應用
計算機在船舶結構工程中的應用
淺談船舶修理工程節能環保現狀與對策
船舶大修工程項目中的計量支付工作分析
船舶工程虛擬現實應用平台設計研究
加強流體力學技術研究引領船舶海洋工程創新
高職院校船舶工程行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
船舶修理工程節能環保現狀與對策研究
對高職院校船舶工程專業學生管理技能培養的探討
結合船舶工程建設需求探討我國自主CAE軟體產業建設
航道工程船舶機務維修與安全管理
常用耐磨材料在工程船舶的應用與探討
基於物流模擬的工程船舶建造系統優化研究
新形勢下加強工程船舶黨建工作的思考
工程船舶動力機械繫列化監測系統的設計
海洋工程船舶電氣系統和設備的現狀及展望
工程船舶安全管理對策探討
工程船舶液壓設備故障分析
淺談工程船舶及其他機務管理特點研究
試論烏江航運建設工程船舶設計與應用
岷江航道整治工程船舶事故溢油預測和分析
㈥ 求「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大學生的畢業論文,有關7000噸油船分段生產設計課題
威海職業學院
畢業論文
5000T雜貨船油船船舯典型分段生產設計設計與製造
學 生 姓 名: 王建坡
指 導 教 師: 余秀麗、王正海
專 業 名 稱: 船舶工程技術
所 在 系 部: 船舶工程系
目 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前言 1
第二章 船體說明書 2
2.1總體部分 2
2.1.1 概述 2
第三章 船舯分段構件數量 3
3.1縱向構件 3
3.1.1縱骨:52 件 3
3.1.2第二、三甲板:2×2 件 3
3.1.3旁底桁:6 件(水密旁底桁1件) 4
3.1.4縱向艙壁:1 件 4
3.2橫向構件 5
3.2.1強肋位上強結構:16×5 件 5
3.2.2弱肋位上強結構:23×12 件 6
第四章 識圖 7
第五章 分段拆分 8
第六章 零件套料 9
第七章 舯部分段裝配 9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11
致謝 12
摘要
本文介紹的是5000t油輪的舯部典型分段設計過程,採用的是母型船改造法。設計過程包括主尺度的確定,總布置設計,艙容和各種載況下的穩性計算。整個設計過程以貨艙艙容、穩性、操縱性和經濟性為中心。確保設計的船具有足夠的艙容,改善設計船的穩性和操縱性,同時具備良好的經濟性。
關鍵詞:5000t油船,典型分段,結構,設計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design process of midship 5000t oil ship is introced, in which basic ship method is used. The design process involve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principal dimensions, general layout design, general arrangement, stability calculation
That centers on volume of compartment,stability,maneuverability,economy in design course. Ensure that oil ship have volume of compartment enough,improve stability and maneuverability of the designing ship . Meanwhile,having good economy.
Key words:5000t oil shiptanker; typical subsection; structure; design
第一章 前言
我國5000T鋼質油輪油輪行業正在逐步走出低谷,而且該行業已經基本步走出了全球經濟蕭條的低迷期。5000T鋼質油輪油輪行業在現代濟危機時代背景下,面臨更多新的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增加了判斷未來經濟走勢和把握經濟增長與通貨膨脹之間關系的難度。5000T鋼質油輪油輪行業是否持續低迷?5000T鋼質油輪油輪生產企業的決策影響很大,要求我們站在全球經濟背景下、把握好經濟發展的周期、剖析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走向,認清5000T鋼質油輪油輪行業發展形勢、抓住機遇,准確預測5000T鋼質油輪油輪行業未來走勢,制定正確的發展規劃、及時調整發展戰略、積極開拓新的市場,在危機後迅速崛起。
沿海成品油運輸歷來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但我國成品油供需存在地區間的不平衡,形成了「北油南運,西油東進」的格局。為緩解成品油運輸壓力,提高成品油運輸的經濟性和安全性,迫切需要開發新型成品油船。
第二章 船體說明書
2.1總體部分
2.1.1 概述
設計船為5000t油輪,航區為Ⅱ類航區,主要作業海區為各大洋近海航區1。本論文是畢業設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了設計中的重要計算過程,以及部分重要設計步驟。畢業設計是我們大學學習生涯中重要的一環,是我們學習新的知識,對以往所學知識的應用及檢。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我們實際應用知識的能力。這對我們將來學習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幫助。
本船為5000T近海成品油船。本船的設計是油船船舯典型分段設計,總體上滿足設計所需的要求。本分段共有17個肋位組成。
2. 1.2 主要數據
2. 1.2.1 主尺度
總長 :94.80m
型寬 :16.50m
型深 :9.20m
吃水 :6.5m
垂線間長:89.00m
2. 1.2.2 主要船型系數
長 寬 比 Lpp/B 5.39
長 深 比 Lpp/D1 9.67
寬 深 比 B/D1 1.79
寬度吃水比 B/T 2.54
2. 1.2.3 載重量
載重量(噸)噸:5000
第三章 船舯分段構件數量
3.1縱向構件
3.1.1縱骨
:52 件
圖3.1縱骨
3.1.2第二、三甲板
:2×2 件
圖3.2甲板
3.1.3旁底桁
:6 件(水密旁底桁1件)
3.1.4縱向艙壁
:1 件
3.2橫向構件
3.2.1強肋位上強結構:16×5 件
3.2.2弱肋位上強結構:23×12 件
扶強材:若干
第四章 識圖
在對圖紙進行拆分前,應認真觀察圖紙中的符號與數據。船體中線¢表示船體的縱向中心,吃水符號表示水浸沒船體的位置,一般接縫表示兩塊板拼接時的焊縫,分段接縫表示兩分段合攏時的焊接縫,連續符號表示零件是連續的,間斷符號表示兩結構是斷開的,小開口剖面符號,剖切符號表示縱向構件的詳細縱向剖面圖,肋位符號#表示肋骨所在的位置排號。
第五章 分段拆分
5000t油輪按1:6的比例縮小後將其舯部剖面圖拆分成不同的零件圖。使用autoCAD軟體將5000t油輪原圖縮比後,把油輪舯部橫剖面圖的局部移出,然後使用CAD軟體中的工具修正,將需要拆分的零件呈現出來,把除零件外其它多餘部分清除,然後把每個零件的零件圖進行排列,按我所要設計的船舯典型分段肋位數,復製成若干。我所設計的船舯典型分段需要17個肋位,其中包含5個強肋位和12個弱肋位。在我拆分船舯橫剖面圖時,首先拆分強肋位上的強結構,每一個強肋位上需要拆分16個強結構,同時每個強結構上都附有扶強材(加強筋),對扶強材拆分時要注意,扶強材需要削斜時斜邊的長度應該是扶強材面寬的3倍。其次在圖紙上拆分弱肋位上的零件,每個弱肋位上共有23個零件,每個零件上附加著扶強材。將橫向結構中的零件全部拆分完畢,把強肋位上的強結構復制5份,弱肋位上的所有零件復制12份。
對船舯典型分段圖縱向構件進行拆分,根據縱向構件的詳細圖解進行拆分,每件縱向結構附加著扶強材,縱向結構中旁桁材5件,第二、三甲板4件,縱向艙壁1件。對內外板的拆分,根據工具測量內外板的尺寸進行拆分。上述所有的零件中需要安裝扶強材的,應作出位置線便於安裝校正。將所有的零件拆分完畢,對零件進行進行排版,排版原則:零件厚度一致,排列緊密。把厚度相同的零件排列在同一塊板上,盡可能的利用板的空間。排版完畢後,按板的厚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放好。(注意:縱向構件的兩端應位於肋距的1/4或1/3處。)
第六章 零件套料
對使用autoCAD軟體拆分出的零件圖進行列印,將列印出的圖紙粘貼到硬紙板上,用剪刀或小刀對拆分零件進行套料,製作出每個肋位上的零件。對零件的套料必須精準,便於組裝。
第七章 舯部分段裝配
7.1托盤管理4【4】
使用托盤管理,對套料後的零件進行分組,同一肋位上的零件放到一起,並編寫順序號;縱向構件放到一起,並編寫順序號。在分段裝配中,首先進行的是小組立安裝,所有開孔的強結構都需安裝扶強材。
7.2裝配順序
7.2.1船底分段裝配
在分段裝配中,首先裝配船底分段,使用反造法,將船底內板反放,便於縱桁材和橫向強結構的安裝。縱向結構和橫向結構安裝時應與內底板上的劃線相一致,以提高裝配的效率和准確性。船底分段裝配中首先安裝旁桁材,由船中向兩側對稱安裝,旁桁材沿船底位置線定位後,對旁桁材全面塗膠進行固定粘結,旁桁材兩端應留有50mm暫不粘2。橫向結構進行安裝時,由中間向兩側粘貼,橫向結構粘貼時應先粘橫向接縫,後粘角接縫。
7.2.2舷側分段裝配
對舷側分段裝配時,使用側造法,以舷側內殼為底,便於舷側縱骨和橫向強結構的安裝,縱骨和強結構安裝時應與內殼板位置劃線相一致,以提高裝配效率和縮小誤差。其粘貼順序同船底構件安裝順序相同,縱骨兩端仍留50mm暫不粘2。
將所有的零件拆分完畢,對零件進行進行排版,排版原則:零件厚度一致,排列緊密。把厚度相同的零件排列在同一塊板上,盡可能的利用板的空間。排版完畢後,按板的厚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放好。
7.3裝配成果
一段文字說明
附上裝配成果圖片
第八章 結論與建議
歷時兩個多月的畢業設計與製作,通過這次畢業設計對大學三年所學的專業知識有了系統的運用,對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同時提高了自己的動手能力。
這次的設計是關於5000t油船的船舯典型分段的設計與製作,通過網路和圖書館查閱了很多相關的知識,對5000t油船的船體設計、套料、裝配、建造有了深入的系統的了解。這次設計運用的最多的軟體是AutoCAD,通過這次畢業設計對AutoCAD的運用更加熟練,速度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還有對EXCEL編程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衷心的建議學校能夠更多的引進這方面的軟體,讓同學們能更早的接觸這方面的知識,對將來能更快的適應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礎。
致謝
參考文獻
【1】. 《船舶設計原理》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2. 李忠林、魏莉潔、張子睿《船舶建造工藝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3. 彭公武 《船舶結構與制圖》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4. 黃廣茂 《造船生產設計》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5. 刁玉峰 《船舶舾裝工程》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7] 楊永祥,茆文玉.《船體制圖》.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1994
[7] 楊永祥,茆文玉.《船體制圖》.哈爾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1994
㈦ 畢業論文題目:船舶建造先行中日程計劃設計。請問該寫些什麼上去
船舶建造先行中日程計劃設計
沒問題
可以
㈧ 關於船舶的畢業論文
首先:聲明,不是我總結的
中國的航海有著悠久的歷史,對歷史經濟的發展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在陸上交通工具不發達的時代,船舶運輸擔當著主要的交通工具。從"刳木為舟,剡木為楫"到鄭和下西洋,再到現代的先進的遠洋技術,中國航海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中國同時通過海路走向世界, 同世界各國進行經濟文化交流, 發展友好關系, 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人類使用船舶作為運輸工具的歷史,幾乎和人類文明史一樣悠久。從遠古的獨木舟發展到現代的運輸船舶,大體經歷了四個時代:舟筏時代、帆船時代、蒸汽機船時代和柴油機船時代。
舟筏時代 人類以舟筏作為運輸、狩獵和捕魚的工具,至少起源於石器時代。中國1956年在浙江出土的古代木槳,據鑒定是四千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遺物。說明舟筏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年代。
獨木舟 原始人類將巨大樹干用火燒或用石斧加工成中空的獨木舟,是最古老的水水上運輸工具。它的蹤跡遍於全世界,至今在南美洲和南太平洋群島的居民,仍使用獨木舟作為生產和交通工具。
筏 遠古人類就知道將樹干、竹竿、蘆葦等捆紮成筏,或用獸皮做成皮筏,在水上漂行。筏較獨木舟吃水淺,航行平穩,而且取材方便,製造簡易。在中國東南山區溪流中,使用竹筏作為交通工具迄今仍然相當普遍。
木板船 進入青銅器時代以後,人類對木材的加工能力提高了,於是將原木加工成木板來造船。木板船可以造得比獨木舟大,性能比筏好。木板平接或搭接成為船殼,內部用隔壁和肋骨以增加強度,形成若干個艙室。早期的木板船,板和板之間、船板和框架構件之間是用纖維繩或皮條綁縛起來的,後來用銅釘或鐵釘連接。板和板之間則用麻布、油灰捻縫,使其水密。
槳、篙和櫓 舟筏時代的船舶靠人力來推進和操縱,所用的工具為槳、篙和櫓。槳不受水域深度和廣度的限制,在地中海區域應用極為廣泛。古羅馬的劃槳船,用奴隸劃槳,一船槳數多至數十根甚至百餘根。篙可以直接觸及水底和河岸,使用輕便,主要用於淺水航道。櫓是比槳先進的劃船工具,效率高而不佔水面,兼具推進和操縱航向的功能,在中國內河木船上廣泛使用。
帆船時代 據記載,遠在公元前四千年,古埃及就有了帆船。中國使用帆船的歷史也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從15世紀到19世紀中葉,是帆船發展的鼎盛時期。15世紀初中國航海家鄭和遠航東非,15世紀末C.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他們的船隊都是由帆船組成的。在帆船發展史中,地中海沿岸地區、北歐西歐地區和中國都曾作出重大貢獻。19世紀中葉美國的飛剪式快速帆船,則是帆船發展史上的最後一個高潮。不同地區的帆船,在結構、形式和帆具等方面各有特色。
地中海的古帆船 埃及出土的一件公元前四千年的陶器上繪制有最古的帆船的圖象。船的前端突出向上彎曲,船的前部有一個小方帆,這種船隻能順風行駛,無法利用旁風。公元前2000~前1600年,腓尼基人、克里特島人和希臘人都先後在地中海上行駛帆船。克里特島人的帆船兩端翹起,單桅懸一方帆,這種船型在地中海應用了幾千年之久。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帆船備有槳,只在進出港口和調度時才使用。古希臘帆船干舷高,耐波性好,單桅上掛方帆,船尾兩側有巨大的尾槳,起舵的作用。船首伸出的桅桁上增一小帆便於操縱。單桅橫桁上邊增設三角頂帆。古羅馬的帆船又有改進,增設前後三角帆,船的操縱性能得到改善。
北歐和西歐帆船 公元9~11世紀北歐的維京人,是當時世界上優秀的航海民族,航跡遠達格陵蘭和北美。他們用當地出產的橡木造出了適航性能良好的帆船。這種帆船長約30米,寬約6米,首尾形狀接近對稱,有龍骨和首尾柱。外殼板搭接並用鐵釘相連。船上樹單桅,裝有支桅索,掛一面方帆,能在橫風下行駛。船形瘦削,耐波性優於地中海帆船。
1492年,C.哥倫布率領西班牙船隊到達西印度群島。他所乘坐的「聖瑪麗亞」號,是一艘長28米、排水量約200噸的三桅帆船。1497年,V.da.伽馬率領葡萄牙船隊繞過好望角發現通往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F.麥哲倫率領的西班牙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這一系列地理上的發現,大大刺激了歐洲航海和造船事業的發展。16世紀以後,歐洲帆船的排水量逐漸增大到500~600噸,帆具日益復雜,三桅船漸趨普遍,帆面不斷增大。大桅上增裝了頂桅和頂帆,主帆下裝了底帆,桅的支索上張了三角帆,船上整個空間都張滿了帆,航速得到提高。1800年前後,英國繼葡萄牙、西班牙之後成為最大的海上強國。英國及其殖民地擁有海上帆船達5000艘。
飛剪式帆船 這是起源於美國的一種高速帆船。前期的飛剪式帆船,可以1833年建造的「安·瑪金」號為代表,排水量為493噸。飛剪式帆船船型瘦長,前端尖銳突出,航速快而噸位不大。19世紀40年代,美國人用這種帆船到中國從事茶葉和鴉片貿易。以後美國西部發現金礦而引起的淘金熱,使飛剪式帆船獲得迅速發展。1853年建造的「大共和國」號,長93米,寬16.2米,深9.1米,排水量3400噸,主桅高61米,全船帆面積3760平方米,航速每小時12~14海里,橫越大西洋只需13天,標志著帆船的發展達到頂峰。19世紀70年代以後,作為當時海上運輸主要工具的帆船,被新興的蒸汽機船迅速取代。
中國帆船 中國帆船也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朝曾派徐福攜帶童男童女及工匠人等數千人,乘船出海。三國時代東吳太守萬震所著《南洲異物志》中,有關於訪問今日的柬埔寨、越南等地所乘大船的記述。唐代與日本文化交往頻繁。中國當時的帆船已能駛側向逆風,有較好的耐波性。唐貞觀年間,從今溫州至日本,僅需6天;以後能以3天時間從中國鎮海駛抵日本。宋代造船和航海事業均有顯著進步。當時所造海船能載500~600人,並已使用指南針羅盤,航程遠及波斯灣和東非沿海地區。1974年在福建省泉州灣出土一艘宋代海船殘骸,船體瘦削,具有良好的速航性能和耐波性,船內有12道水密隔壁,船側外殼板由三層杉木板組成,結構堅固,估計船全長約35米,載重量200噸以上。明朝初年,鄭和曾率領龐大的船隊於公元1405~1433年間七次遠航,遍歷東南亞、印度洋各地,遠達非洲東海岸。據記載,鄭和所乘「寶船」長44丈,寬18丈,有12帆,是當時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優秀帆船。
中國帆船的構造和歐洲帆船不同。歐洲帆船兩端尖而上翹,中國帆船則兩端用木板橫向封閉而形成平底的長方形盒子。舵位於尾部中心線上,尾部造成樓形高台,以防止上浪。船內有多道水密隔壁,結構堅固。中國帆船的帆是橫向用竹竿加強的「硬篷」。這種平衡縱帆,操作靈便,能承受各個方向的風力。15世紀時,中國帆船無論在尺度和性能上都處於領先地位。16世紀以後,歐洲帆船才逐漸超過中國帆船。
蒸汽機船時代 18世紀蒸汽機發明後,許多人都試圖將蒸汽機用於船上。1807年,美國人R.富爾頓首次在「克萊蒙脫」號船上用蒸汽機驅動裝在兩舷的明輪,在哈德遜河上航行成功。從此機械力開始代替自然力,船舶的發展進入新的階段。
早期的蒸汽機船 19世紀上半葉是由帆船向蒸汽機船過渡的時期。早期的蒸汽機船裝有全套帆具,蒸汽機只是作為輔助動力。1819年美國人M.羅傑斯建造的「薩凡納」號蒸汽機帆船,用了27天時間橫渡大西洋,在整個航程中只有60小時是使用蒸汽機推進,其餘時間仍用風力。在早期,蒸汽機安裝在甲板上,驅動裝在兩舷的巨大明輪。1839年,第一艘裝有螺旋槳推進器的「阿基米德」號船建成,船長38米,主機功率80馬力。早期蒸汽機是安裝在木帆船上的。1850年以後,逐漸用鐵作為造船材料。1880年以後,鋼很快代替鐵作為造船材料。1876年英國建造的新船隻有8%用鋼材建造,而到1890年,則只有8%是鐵船了。
「大東方」號蒸汽機船 1854~1858年英國人I.K.布魯內爾建造的「大東方」號鐵船被認為是造船史上的奇跡。布魯內爾第一個將關於梁的力學理論應用於造船,在船體建造上首創了縱骨架結構和格柵式雙層底結構。雙層底向兩舷延伸直到載重水線以上,形成了雙層船殼。上甲板也用同樣結構以增加船體強度。「大東方」號長207米(680英尺),排水量27000噸,比當時的大型船大6倍。船內部用縱橫艙壁分隔成22個艙室。船上安裝兩台蒸汽機,一台驅動直徑56英尺的明輪,另一台驅動直徑24英尺的螺旋槳,蒸汽機總功率8300馬力,最高航速每小時16海里。船上有6根桅,帆總面積8747平方米(85000平方英尺)。它能載客4000人,裝貨6000噸。直到半個世紀以後才出現比它更大的船。「大東方」號盡管經營失敗,但在造船理論和技術方面,卻為現代鋼船開辟了道路。
蒸汽機船的完善 早期蒸汽機船驅動明輪用的蒸汽機是單缸搖臂式,汽壓也很低。19世紀80年代出現了三漲式蒸汽機,汽壓提高到10.5千克力/厘米2。此時明輪已為螺旋槳所代替,三漲式蒸汽機配合螺旋槳成為典型的動力裝置。19世紀末,蒸汽機已發展到四漲式六汽缸,蒸汽壓力提高到 13.6千克力/厘米2,功率達到1萬馬力。高壓水管鍋爐也逐漸取代了蘇格蘭式火管鍋爐。20世紀初,貨船一般是用三漲式蒸汽機作主機,功率約2000馬力,航速約每小時10海里,載重量增大到6000噸。航行於大西洋上的大型遠洋客船,以往復式蒸汽機為動力,單機功率達到2萬馬力。
汽輪機船、柴油機船的問世 1896年,英國人C.帕森斯將他發明的反作用式汽輪機成功地應用於船上;同年,瑞典人C.迪拉瓦爾發明了沖擊式汽輪機。進入20世紀以後,船用汽輪機不斷改進,因為重量輕,功率大,旋轉均勻和無往復運動部件等,普遍應用於大型高速船。至今,某些大功率船仍用汽輪機作為推進動力。1892年,德國人R.狄塞爾發明壓燃式內燃機,即柴油機,20世紀初開始應用於船上。柴油機熱效率高、油耗低,因而得到廣泛應用。40年代末,柴油機船的噸位即已超過蒸汽機船。
油船和散貨船的出現 早期的雜貨船承攬一切貨種的運輸,包括散裝的煤炭、穀物等和桶裝的油類。1886年開始出現具有現代油船特徵的船,也就是將貨油直接裝在分隔的油密艙室內並用泵和管系進行裝卸。進入20世紀後,對石油的需求日增,油船逐漸形成一支專用船隊。1944年最大的油船載重量為 23000噸。散貨船略早於油船出現,但在20世紀上半葉由於港口裝卸效率不高,發展緩慢,最大的載重量只有1萬噸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工業國經濟恢復,原料需求劇增,油船和散貨船都向大型化發展。
大型遠洋客船的興起 19世紀70年代以前,運輸船舶都是客貨混裝的。1870年,英國人S.丘納德和T.伊士梅創辦丘納德汽船公司和白星汽船公司,在英國和北美之間航線上開辟旅行條件舒適的客船航班,豪華客船「海洋」號航行成功。此後各國相繼建造大型豪華客船,航行於大西洋航線和東方航線上。80年代,已有載客千人以上,載重萬噸以上,航速每小時超過20海里的豪華客船。20世紀30年代,大型遠洋客船的建造達到高潮,如著名的「瑪麗皇後」號、「伊麗莎白皇後」號和「諾曼第」號都是在這個時期建造的。它們的載重量都在 8萬噸以上,主機為汽輪機,功率16萬馬力,航速每小時超過30海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這一勢頭又恢復了,到60年代,因遠程噴氣客機的興起才停止下來。大型遠洋客船的建造,對造船科學技術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也使某些保障航行安全的法規逐步建立和完善。例如1912年「泰坦尼克」號海難事件導致了後來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的簽訂。
柴油機船時代 柴油機船問世後,發展很快,逐漸取代了蒸汽機船。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工業化國家經濟的迅速恢復和發展,國際貿易的空前興旺,中東等地石油的大量開發,促使運輸船舶迅速發展。1982年同1948年相比,船舶艘數增長了1.6倍,總噸位增長了4.3倍(見世界商船隊)。船舶普遍採用柴油機推進。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為了適應戰時運輸的需要,美國建造的2610艘自由輪(萬噸級使用燃油鍋爐和蒸汽機的雜貨船)是最後建造的一批往復式蒸汽機遠洋運輸船舶。為了提高船舶運輸的經濟效益,船舶出現了大型化、專業化、高速化、自動化和內燃機化的多種趨勢。
船舶大型化 首先是油船噸位的增長和油船的大型化。1930年的世界商船隊中,油船噸位只佔總噸位1/10,1980年上升為1/2。1983年初,各種油船的載重量達到3.3億噸。油船噸位的劇增主要在於油船大型化。50年代,3~4萬噸的油船已被認為是 「超級油船」。60年代中期,就出現了20萬噸以上的超大油船和30萬噸以上的特大油船。70年代又出現了50萬噸以上的大油船。石油危機發生和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後,這種趨勢已經停止,許多大型油船正面臨拆毀的命運。在油船大型化的同時,也出現了裝運煤炭、礦砂、穀物等的干散貨船的大型化。60年代末,大型散貨船的載重量超過10萬噸,最大的已達17萬噸。從50年代後期起,建造了能兼裝原油和干散貨的兼用船,如油散船和油散礦船等。
船舶專業化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種專用船發展很快。雜貨船用途廣泛,適應性強,在艘數上至今仍占首位。典型的雜貨船都以低速柴油機為動力,載重量不超過2萬噸,航速每小時15海里左右。中國設計的「風」字型大小和「陽」字型大小貨船都是典型的雜貨船。為了提高雜貨船運輸多種貨物的能力,近年製造出多用途船,除載運普通件雜貨外,還能載運集裝箱、重貨、冷藏貨和散貨等。
水路集裝箱運輸於50年代中期興起,1957年出現第一艘集裝箱船。這是件雜貨運輸形式的重大變革。這種運輸形式在貨物包裝、裝卸工藝、碼頭管理和水陸聯運等方面都有所突破。採用集裝箱運輸,可以大大縮短船舶停港時間,節約人力,保證貨運質量和實現「門到門」運輸。20多年來集裝箱船發展很快。1982年全世界已有全集裝箱船718艘,1294萬總噸,分別佔世界商船總數的1%和總噸數的3%。這種船船型瘦削,航速高,貨艙內有導軌,甲板上有縛固設備,一般不設裝卸設備,而是依靠港口專用設備進行裝卸。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得到發展的重要專用船還有:裝運液化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的液化氣船;船上設有跳板,能使牽引車、叉車載貨自駛上下的滾裝船(又稱開上開下船);以駁船作為運輸單元,不需要停靠碼頭進行裝卸而能實現江海直達運輸的載駁船等。
遠洋客船自從被噴氣客機取代後,客船的性質已發生變化。60年代以來,旅遊事業興起,出現了一批定期、定航線,甚至環球航行的旅遊船,為旅遊者提供旅遊、療養、文化娛樂、社會活動以至海洋天文教育等綜合性的服務。與此同時,在重要的短程航線上,還出現了一種噸位較小、除載客外還能攜帶旅客自備汽車的汽車客船。
船舶高速化 自50年代起,航運界為了加快船舶周轉,一度掀起船舶高速化的熱潮。普通雜貨船航速提高到每小時18海里,集裝箱船航速在每小時20海里以上,美國建造的「SL-7」型高速集裝箱船,以兩台6萬馬力汽輪機為主機,最高航速達每小時33海里。但從石油危機以來,燃料費在運輸成本中的比重直線上升。迫使營運中的高速船紛紛減速行駛,新造船舶的航速也出現下降趨勢。但是非排水型的高速客船,如水翼船和氣墊船已應用於短途客運航線上,並日益發展。
船舶自動化 60年代初期以來,各國航運企業為了減少船員人數、改善船員勞動條件和提高船舶營運的經濟效益,逐步實現了輪機、導航和艤裝三個方面的自動化。如60年代中期造出機艙定期無人值班的船舶,已得到各國船級社的承認。
船舶內燃機化 船舶內燃機化是指船舶普遍採用柴油機為主機。柴油機同蒸汽機比較,具有熱效率高、油耗低、佔地小等優點。自從1911年造出第一艘柴油機海船以來,採用柴油機為主機的貨船和客船日益增多。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止,世界商船隊中蒸汽機船仍佔多數。戰後,低速大功率柴油機由於增壓技術的進步,單機功率不斷提高,最大已達5萬馬力。過去必須安裝汽輪機的大型高速船也能應用柴油機。另一方面柴油機對燃用劣質油的適應性也不斷改善,這樣在經濟上便具有優越性。對於機艙空間受限制的滾裝船、集裝箱船、汽車渡船等,則可以選用體積小、重量輕的中速柴油機,通過減速箱來驅動螺旋槳。油耗低、能燃用劣質油的不同功率的柴油機現在幾乎佔領了船用發動機的全部市場。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運輸船舶發展階段被稱為柴油機船時代。
㈨ 急求一篇 船舶工程技術 的畢業論文
中小型船舶船體結構的缺陷補償
摘要:扼要分析和闡述了中小型船舶船體結構在裝配過程中的缺陷,對難於採取返修的典型缺陷,提出了可以採取補強的可行性方案。
關鍵詞:船體結構;結構強度;缺陷;補償
船舶下水之前,造船廠檢驗部門將對船體結構(包括線型)進行全面的測量以及完整性的驗收,以便將可靠的數據及有關資料提供給船級社和驗船機構備查審核。鑒於船體是一個復雜的結構體,盡管在各道工序中實施了嚴格的管理措施以及按照工藝規程操作,由於工作量大,結構復雜,局部處施工條件差,因此仍免不了還會存在一定數量的缺陷。在這種情況下,採取適當的補強乃是保證船體結構局部強度的一種有效手段。下面就以實例來探討缺陷的補強方法。
1分段或總段對接處肋距超差
按照船體建造精度要求,對於已完成的分段或總段對接大接縫,心須測量其間的肋骨間距,並規定了極限誤差值。因為一旦超差,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船體強度。一般可在大接縫區域適當位置增加中間肋骨或在相鄰兩肋骨間增設數道縱桁予以補強,對於局部偏差的,可在局部增設縱桁,但縱桁兩端必須作必要延伸,以防止產生應力集中。
2船體外表變形超差
船體外板線型平順與否是衡量一艘船舶船體建造質量的標志之一。根據船體建造精度要求,規定了在一個肋距內或在一米長度范圍內外板的不平度誤差。船體外板的變形超差,最常見於線型變化曲率較大的艏艉部及相鄰分段對接的大接縫區域。當然應首先考慮盡量利用工裝夾具及冷熱加工等措施矯正外板超差處的不平度。對於不平順面積較小的外板,可按圖1所示補強,圖中表示了分段接縫處外板的缺陷及補強辦法,如採用扁鋼補強,則扁鋼尺寸可取比肋骨型號略小的型材進行補強。
對於相鄰肋骨間不平順面積較大的外板,在不平順處採用縱橫向十字交叉結構的型材補強,縱橫向型材的兩端應分別削斜過渡。
3外板上肋骨腹板與理論平面超差
對於中小型船舶的艏艉段,一般在胎架上以甲板為基準面採用反造法進行建造。這樣在吊裝肋骨框架定位時,如若肋骨框架稍有扭曲或定位時未與甲板上的中心線相垂直,這樣就會造成肋骨腹板與外板連接後所形成的角度不符要求,焊後就稱為肋骨腹板變形,對於由此形成的缺陷,由於結構空間狹窄,特別是在焊後很難矯正。所以選用肘板進行補強就顯得既方便又實際。
4船體結構節點構件連接尺寸超差
船體是一個復雜的結構體,船體內部構架密集,各種型式的構件縱橫相交,形成了所謂結構節點。例如縱骨與肋板相交、龍骨與艙壁相交、橫梁與縱桁相交等等。這些相交的結構節點,若在施工中因技術不熟練或稍有疏忽大意,就會造成節點處相交構件連接尺寸間隙過大,致使無法施焊,直接影響結構的剛度和強度。
A橫梁與肋骨相交處間隙過大
如圖2所示,橫梁與肋骨間間隙安裝後為30mm。對於中小型船舶,船體建造精度要求中間間隙應在10~20mm之間,最大不得超過20mm。針對上述缺陷,可以考慮用割換一段肋骨來處理。但由於肋骨與舷側板焊接已結束,動用割炬切割會使該區域舷側板因受熱而產生局部變形,同時由於肋骨多了一條對接縫,將影響肋骨本身的強度。故可考慮圖2中適當加大肘板尺寸的辦法予以補強,使肘板與肋骨相交的焊縫長度能滿足原有焊縫長度的要求。
B縱骨穿過構件處割空超差
對於中小型船舶,縱骨架式結構的底部和甲板,當縱骨穿過實肋板或橫梁時,規范要求該節點處的縱骨腹板與實肋板或橫梁應進行焊接。但往往因裝配時劃線有誤,使切割後間隙過大,難於施焊,如圖3a所示,為了彌補該缺陷,一般可採用與實肋板或橫梁等厚度的補板予以補強,見圖3b所示。補板尺寸可據該處縱骨大小而定。
C龍骨與橫艙壁相交處間隙過大
龍骨包括中內龍骨與旁內龍骨。龍骨與橫艙壁均屬主船體的主要結構,它們對一艘船舶的縱橫向強度起著重要的作用,特別是中內龍骨,是縱向連續構件。在中內龍骨與橫艙壁相交的節點處,由於偶然操作不慎在裝配時將中內龍骨多割了一部分,使該處腹板及面板與橫艙壁無法施焊,見圖4a所示,此時,如果因此而將一段連續的中內龍骨割換,則不論對重新裝焊還是在外觀乃至質量上都將留有不足,如果該處多割的間隙不超過12~15mm,則採用加裝墊板的方式進行補強就顯得既方便又可行。見圖4b所示,墊板厚度可比間隙小3~5mm,其尺寸視該處中內龍骨尺度具體選用。如若多割的間隙較大,那麼就不能隨意增加墊板厚度,否則該節點將形成為「硬點」。此時應考慮採用割換或其它工藝措施來消除其缺陷。
D上層建築扶強材根部與甲板間空隙過大
中小型船舶的上層建築結構,一般在胎架上製成整體分段後,再在主甲板上進行定位吊裝。施工中常見圍壁上的扶強材根部與甲板間隙過大,見圖5a所示,此時,可在扶強材根部與甲板間加裝肘板來補強,見圖5b所示。
以上列舉的幾例,是中小型船舶船體裝配中比較典型的常見缺陷。當然,缺陷的形成也有工序間聯系不夠、管理不善、未遵循工藝要求,有時也有違章作業等原因所致。對船體建造中的各種缺陷必須針對具體問題作具體分析,對不同船型、不同結構型式的船舶提出不同的方案,決不能一概而論。同時在實際工作當中,要多積累經驗,改進造船工藝,不斷提高船舶的建造質量。
參考文獻
[1]船舶設計實用手冊[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98,(12).
[2]華乃導主編.船體修造與工藝[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