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跪求城鎮化可做碩士論文的方向有哪些,求大仙的指點、、、
有什麼要求呢??題目老師審核同意通過了沒?
論文是需要多少字呢
開題報告 任務書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訴我具體的排版格式要求,論文想寫好,先要找好相關資料,列好大綱,確定好題目,老師同意後在下筆,還有什麼不了解的可以直接問我,希望可以幫到你,祝寫作過程順利。
最近老是要寫論文,尤其是上了文科類的專業。
寫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你會遇到滯礙。這有很多原因,而且不一定能順利解決。但是過於追求完美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其實寫作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當你發現所寫的不是你開始想寫的,寫下粗稿,以後再修補。寫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漸漸進入狀態。如果寫不出全部內容,就寫綱要,在容易寫具體的內容時再補充。如果寫不出來,就把想到的東西全部寫出來,即使你覺得是垃圾。當你寫出足夠的內容,再編輯它們,轉化成有意義的東西。
另一個原因是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有序的寫出來(in order)。你可能要從正文寫起,最後在你知道你寫的到底是什麼的時候再寫簡介。寫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時候一天只能寫上一頁。追求完美也可能導致對已經完美的文章無休止的修改潤飾。這不過是浪費時間罷了。把寫作當作和人說話就行了。無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內容也是常犯的錯誤。要避免這種情況。
從每一段到整個文章都應該把最引人入勝的東西放在前面。讓讀者容易看到你寫的東西(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what you've done)。注意處理摘要(carefully craft the abstract)。確定(be sure)說出了你的好思想是什麼。確定你自己知道這個思想是什麼,然後想想怎麼用幾句話寫出來。大篇的摘要說明文章是寫什麼的,說明有一個想法但沒有說到底是什麼。不要大肆誇耀你自己做的事情。你經常會發現自己寫的句子或者段落不好,但不知道怎麼修補。這是因為你自己進入了死胡同。你必須回去重寫。這會隨著你的練習減少。確信你的文章真的有思想(ideas)。要說清楚為什麼,不僅僅是怎麼樣。 為人而寫,不要為了機器而寫。不僅僅需要正確,還需要易讀。讀者應該只做最明顯簡單的推理。
完成文章以後,刪除第一段或者前面的幾句話。你會發現這些話其實對主旨沒有影響。 如果你在所有的工作做完以後才開始寫,就會失去很多好處(benefit)。一旦開始研究工作,好的方法是養成寫不正式文章的習慣,每隔幾個月(every few months)記下最新的和你剛學的東西。從你的研究筆記開始比較好。用兩天時間來寫,如果太長的話就說明你太追求完美了。這不是要進行判斷的東西,而是與朋友共享的。在封面上說明「草稿」(DRAFT-NOT FOR CITATION)。拷貝很多份,給那些感興趣的人看,包括導師。這種做法對以後寫正式的論文很有好處。
❷ 尋一篇有關中國城市化的論文字數大概在4千到6千
從城市化與現代化的關系探討中國城市化道路
城市化是現代化過程中最富生氣和活力的形態之一,產業革命以來城市化浪潮靡滿全球的社會現實已充分證明其本身的普遍性。與此同時,在人文社會科學界,至少有社會學、人口學、地理學、經濟學、歷史學等不同學科的專家學者對此給予熱情的關注。紛繁復雜的城市化理論,林林總總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顯得模糊不清,甚或無所適從。大體而言,社會學家從人類行為方式的角度考察,認為城市化是人們行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農村社區向城市社區轉化的過程;人口學家強調城市化是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地理學家視城市化為一種地理景觀,認為城市化是鄉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轉化過程;經濟學家側重於產業結構的變化,認為城市化是人們從農業向非農業部門轉變的過程;歷史學家則認為,城市化是一個變傳統農業社會為現代工業社會的歷史過程。
應當說,從不同學科的基本特徵出發,給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內涵,是學術史上的正常現象。值得重視的是,無論學者們給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種「較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數學科所接受,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過程即為城市化,因為,社會是一個以共同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口集團,城市作為一個重要的社會單元,必定集中一定數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來源必然來自農村。較早提出這一概念的埃爾德里奇(H.T.Eidridge)認為:人口集中的過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義。人口不斷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斷發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隨即停止。(註:參見於洪俊、寧越敏:《城市地理概論》,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頁。)《大英網路全書》的定義是: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詞,是指人口向城鎮或城市地帶集中的過程。這個集中化的過程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城鎮數目的增多,二是各個城市內人口規模不斷擴充。(註: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選編:《國外城市科學文選》,貴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頁。)
由此可見,農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
城市化也是中國近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世紀二三十年代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隨著城市史 研究在國內外的普遍展開,人口流動與中國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經取得相應的成就,對此進行學術史意義上的檢討,或許會對中國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
一
檢討中外學者關於中國近代人口流動與城市化的研究歷程,以本世紀70年代為分界,我將此分為兩個階段。
早在本世紀20年代,中國社會的人口流動和城市化現象即已引起學界重視。然而,直至70年代初的整整半個世紀中,本領域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有關資料的整理方面,「足夠系統的研究」尚未出現。著名社會學家陳達先生在其「寫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中」的英文本《現代中國人口》中如此寫道:
國內的遷徙運動,是最普通的一種移民運動。在近幾十年來,一直進行著鄉村與都市的人口移動,這種移動的結果,不斷地使許多年青人從鄉村徙入都市裡,包括長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如上海、無錫、漢口、廣州及天津等地。潮水似的繼續不斷的徙民都是來自鄉間的。雖然移民運動的進行,其吸引力及離心力究是如何,還沒有足夠系統的研究,但大量人口朝向都市流入,確是普遍的事實。(註:陳達:《現代中國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8頁。)
國內對本研究領域的關注首先出現在20、30年代活躍的社會學界。1929年由世界書局出版的吳景超的《都市社會學》首開中國城市社會學的先河,該書簡明扼要地指出了都市社會學的研究范圍,介紹了西方都市社會學的研究方法,並對都市經濟、人口、區域和控制進行了初步論述。一些研究中國人口問題的著作也開始涉及此一領域,如1922年由上海世界書局印行的黎世衡的《歷代戶口通論》,就有根據海關報告整理的各商埠人口資料和10萬人口以上都市表。1930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許仕廉《中國人口問題》(此書為作者在燕京大學所講「中國社會問題」之一部分),列有「城鄉人口之分布」一節並對當時中國城鄉人口比重作出估計。
20年代以降,農民離村問題成為中國社會嚴重問題之一,初步統計對此進行研究的論文至少在20篇以上。其中最有份量者,乃是《東方雜志》第三十四卷,第十五號(1937年8月),第二十二——二十四號(1937年12月)連載的吳至信的《中國農民離村問題》專文。該文分農民離村之時代背景、原因、數字分析、出路、社會影響、展望、結論七部分,對此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而系統的研究。另一篇重要的研究論文是地理學家竺可楨先生的《論江浙兩省人口之密度》(《東方雜志》第二十三卷,第一號1926年1月),該文在研究江浙兩省人口密度的基礎上,對江浙地區人口在一萬至十萬以上的城邑進行統計分類,並與全國及世界主要國家進行了對比。
日本學者對本領域的研究具有自己的學術風格。20-70年代,加藤繁、佐伯富、中村治兵衛等人對明清乃至民國時期中國的集市作了大量細致的研究,其中一些論文對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集市人口作出了統計或估計。(註:參見(美)施堅雅(Skinner)「十九世紀中國的區域城市化」,注釋20,原文載Skinner.G.W.ed: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Staofard University Press,1977。按,筆者至少見到施堅雅此文的三種中譯本,即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第2輯;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 城市史 研究》第1輯;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中國封建社會晚期城市研究——施堅雅式》。惟《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有注釋譯文,後兩種均刪去未刊(或未譯?),亦屬憾事。本文以下引用施堅雅此文者,均依前者。)加藤繁的《清代村鎮的定期市》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該文根據康熙、乾隆以來,以至光緒、宣統和民國時期的大量方誌,考察了直隸(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福建、廣東、廣西七省各州縣的定集市,並盡可能地估計了各州縣定集市的平均人口。(註:原文載1936年2月《東洋學報》第23冊第2分冊,中譯文見加藤繁《中國經濟史考證》第三卷,商務印書館1973年版。)另一位不應忘記的日本學者是飯田茂三郎。1934年10月,根據飯田茂三郎在「望月軍四郎氏基金中國問題講座」的演講稿,由洪炎秋、張我軍合譯《中國人口問題研究》由北平(北京)人人書店刊行,該書專辟「中國人口的都市和村落別的構成」一節,對30年代初的中國都市化提出看法。另外,在1929年《社會月刊》第一卷第六號上,還刊登過曾任上海《每日新聞》及《上海周報》記者的田中忠夫《中國農民的離村問題》一文,該文分農民離村的沿革、農民離村的數量、農民離村的質量,農民離村的原因、農民離村的類別、農民離村的時期、農民離村的職業、農民離村的影響,共八章近兩萬言,對此問題進行了全面的論述(比吳至信同題文章早8年)。
大洋彼岸美國學者也對本領域資料的整理和初步研究作出了貢獻。筆者所見最早的此類資料整理是夏之時(Father Richard)的《中華坤輿詳志》,輯錄范圍主要限於20世紀頭十年。(註:Father Richard:Comprehensive Geographyof Chinese Empire.)此後40年均有城市人口資料的論著出現:如史杜弗(stuffer)在《中華歸主》中輯錄了1922年的數據;(註:Stuffer:The Christion Occupation of China.)杜格謝夫(Boris. p.Torgasheff)在其論文《中國城市人口》中輯錄了1920年代末的城市人口資料;(註:Boris P. Torgasheff:TownPopalation in China,The China Critic April 3.1930)Gleen T·Trewartha則綜合40年代以前的各種資料,著有《中國城市:數量與分布》;此類資料集大成者乃為莫里斯·B·厄爾曼(ullman,morris B)的著作《大陸中國的城市1953-1958》。施堅雅和珀金斯(Dwight H·perkins)均認為此書是此類資料最為完整的一部。(註:參見施堅雅「十九世紀中國的區域城市化」《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第二輯,第54-55頁,帕金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386頁。)
70年代以前,美國對中國近代城市研究中最富理論色彩的是施堅雅的集市體系理論。1964-1965年施堅雅的長文《中國農村的集市貿易和社會結構》連載於《亞洲研究學刊》(註:Skinner.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Journal ofAsiaStudies 24.1-3。),在德國學者克里斯塔勒(walter chirstaller)中心地理論的基礎上,施堅雅根據其在1949-50年間在四川成都東南25公里處的集市高店子所作的田野調查以及對許多定居海外的大陸移民的采訪,並參閱各地方誌和其他出版物,提出了這樣一個基本論點:同下一級的中心地相比,上一級的中心地能夠提供更為專門化的貨物供應,並擁有更為廣闊的腹地。據此,施氏還劃分出了五個等級的中心地:基層集市、中型集市、中心集市、地方城市、區域城市。
應當說,40年代陳達先生概括的本領域缺乏「足夠系統的研究」局面一直沿續到70年代。1966年,新當選的美國亞洲研究會主席奈特·畢乃德在其題為《現代化與近代初期的中國》的就職演說中,仍然不無遺憾地講道:
十九世紀中葉以來近代交通運輸和商業的擴展以及十九世紀末以來近代工業的擴展,為城市發展提供了非同一般的刺激。雖然這種發展與現代化的大部分其他方面的發展一樣,首先出現在外國控制的通商口岸,但在1919年以前,純粹的中國城市也在一定程度上成長起來。遺憾的是,這個時期中國人口的可靠數據幾乎沒有,也幾乎沒有人去把分散的資料收集起來,以說明城市化的趨勢。(註:奈特·畢乃德《現代化與近代初期的中國》,譯文見(美)西里爾·E·希等主編《比較現代化》,上海譯文出版社1996版,第218頁。)
二
七十年代後,本領域研究開始打破長期沉寂的局面,而新局面的出現首先來自美國漢學界。
大體而言,七十年代以前,美國對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主要受費正清(John k.Fairbank)為代表的「沖擊——反應」模式(Impact-respense model)和利文森(JoesphR.Levenson)為代表的「傳統——近代」模式(tradition-modernity model)的影響,認為中國社會基本上處於一個長期停滯的狀態,循環往復而缺乏突破傳統社會框架的內部動力,只有到19世紀中葉遭遇西方沖擊後,才發生向近代社會演變的劇變,柯文(PaulA. Cohen)批評其為典型的「西方中心論」。六、七十年代之交,在美國方興未艾的歷史反思潮流中,年輕一代的史學家一面尖銳地批評「西方中心論」的弊端,一面又倡導以中國為出發點,以實證的研究成果向其發起挑戰。柯文將此概括為「中國中心觀」(china-centered Approach),並將其特點歸納為四點:
(1)從中國而不是從西方著手來研究中國歷史,並盡量採取內部的(即中國的)而不是外部的(即西方的)准繩來決定中國歷史哪些現象具有歷史重要性:(2)把中國按「橫向」分解為區域、省、州、縣與城市,以展開區域與地方歷史的研究;(3)把中國社會再按「縱向」分解為若干不同階層,推動較下層社會歷史(包括民間與非民間歷史)的撰寫;(4)熱情歡迎歷史學以外諸學科(主要是社會科學,但也不限於此)中已形成的各種理論、方法與技巧,並力求把它們和歷史分析結合起來。(註:柯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中華書局1989年版,第165頁。)
斯坦福大學人類學系的「怪傑」施堅雅先生是「中國中心觀」的代表人物,而其主編的《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註:G.William Skinner,The CityinLate Imperial China.Stanford University.Press.1997.)則將晚清 城市史 的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該書按不同主題分為三編,每編各收入論文五、六篇,並冠以施堅雅所撰的專題導言,其中施氏本人的《十九世紀中國的區域城市化》、《城市與地方體系層次》、《中華帝國的城市發展》等重要論文均收入其中。芝加哥大學教授諾頓·金斯伯格(Norton Ginsburg)評論道:「此書標志著對中國城市的研究,已經跳出了晦澀難懂的傳統漢學的窠臼,開始進入了歷史社會科學的比較城市研究的軌道。」(註:引自陳橋驛:《讀〈中國王朝時代晚期的城市〉的兩篇書評》,載《杭州大學學報》,1980年第4期。)
施堅雅對晚清城市史研究的最大貢獻是其提出的區域體系理論(regional system theory),在他看來,「工業化前期,以中國作為整體的全國城市化率實際上幾乎毫無意義,要重新系統地闡述這一問題,就必須從各個區域出發。」(註:《國外中國學研究譯叢》第二輯,第1頁。)按照河流系統從支脈到幹流的層次,施堅雅將中國劃分為九大區域:長江下游、嶺南、東南、西北、長江中游、華北、長江上游、雲貴及東北(施氏認為,19世紀90年代以前,此區尚在開發之中,不宜列為完整地域進行系統分析)。施堅雅的這種劃分,不僅打破了傳統以政治邊界(即省份)劃分中國的方法,而且改變了自20年代以來西方學界認為中國城市化無從談起的韋伯模式,其意義重大且影響巨深。施堅雅的理論並沒有停止於此,他還在其宏觀區域理論中引入了中心邊際論,即每一個宏觀區域都包括中心和邊際兩大部分。中心地區是人口眾多,耕地面積較大,交通運輸發達的大城市所在地;而邊際地區則是較中心地區各方面均為蕭條的、聯系較為鬆散的地區。換言之,人口和資源往往集中在中心地區,並隨著從中心向邊際地帶外移越來越稀落。柯文對此評論說:「在我看來,施堅雅取向的最大優點在於他同時突出了各個區域之間以及每一區域內部的中心地帶與邊緣地帶之間,在空間與時間上存在的差異。」(註:柯文前揭書,第145頁。)應當說,施堅雅的理論並不是無懈可擊的,例如許多學者對施氏理論忽略各巨區(macroregion)間的聯系,忽略全國性因素在區域研究中的重要性就提出過尖銳的批評。(註:Barbara Sand. Ramon H. Myers,The Spatial Approach to Chinese Hstory: a Test.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Aug,1986). Gilbert Rozman,Population and Marketing in China. Co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2.)
不能忽略的是,施堅雅的理論受到過普林斯頓大學社會學教授羅茲曼(Glbert Rozman)的影響。(註:有關羅茲曼的介紹,可參見鄭羽:《美國歷史學家漢學家吉·羅茲曼教授》,載《世界史研究動態》1989年第3期。)羅茲曼在1973年出版的《清代中國和德川幕府時代日本的城市網路》(註:ClbretRozman,Urban Networks in Ch'ing China and Tokugawa Japan. 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1973.此書由羅茲曼先生賜寄,謹致謝意。)中創立了城市空間網路學說。羅茲曼認為,在中日兩國的工業化過程中,中國的城市化明顯落後於日本,在此書的扉頁,他特別繪制了兩個金字塔形的圖形來說明中日兩國城市結構的差異。羅茲曼強調,由於中國人口集中於城鎮和鄉村,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寥寥可數,因而金字塔的形狀是「上小下大」的錐形結構。這種城市網路,使中國難以形成一體化的城市體系,從而削弱了中央集權的統治。日本的情況則恰恰相反,19世紀初期開始,伴隨著各地大城市的出現,農村的集市卻呈衰微之勢,日本的城市網路表現為規格的金字塔形狀。中日兩國城市網路的差異,正表現在城市化指數的巨大差異,羅氏認為,18世紀日本的城市化指數已是中國的兩倍多,之後的一個多世紀內,這種差距愈發加大。
還應注意的是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珀金斯的相關成果。珀金斯在60年代末出版的《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年》(註:Perkins.Dwight,Agricultural Dver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中譯本由伍丹戈翻譯,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出版。)一書中,曾專辟《城市人口資料,1900-1958》一節作為附錄,羅列了約1900-1910年、20年代初期、1938年、1953年、1957年、1958年6個年份(代)1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數據,並對此作出了自己的解釋,也是研究中國近代城市化的重要參考資料。
威斯康辛大學經濟學教授趙岡先生長期致力中國經濟史的研究。據筆者陋見,80年代後趙岡先生對中國 城市史 研究給予關注,1983年作者的長篇論文《中國歷史上的城市人口》在台灣《食貨月刊》第13卷第3-4期發表,可以視其為城市人口的代表作。該文估算了自戰國迄至近代的城市人口,並判斷中國歷史上城市人口的發展有兩個重大的轉折點,即十二世紀的南宋和十九世紀的清末。他認為,南宋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22.4%是中國歷史上的最高峰,至19世紀中葉降至最低點。90年代初,《歷史研究》雜志又發表了趙文《從宏觀角度看中國的城市史》(註:《歷史研究》1993年第1期。)。1995年,台灣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又出版了趙岡先生的《中國城市發展史論》收錄了他有關中國城市史研究的主要成果。
最後,有關美國對中國近代城市研究的個案著作,最應注意的是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教授羅威廉(wlillan,T. Rowe)有關漢口的兩本著作,即1984年的《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商業與社會1796-1889》,1989年的《漢口:一個中國城市的沖突與社區1976-1985》。(註:William T.Rowe,Hankow:Commerceand andSociety in a ChineseCity,1796-1889,Stanforniversitypress,1984;Hankow:Conflict and Community in a Chinese city,1796-1895,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其中,在1989年的著作中,羅威廉在第一個部分就將「城市人口」作為重點首先進行了討論,涉及到漢口城市人口總量、人口移動、人口異質度增強等問題,以便展開對其沖突與社區主題的討論。羅威廉此書還以漢口為個案深入探討了八、九十年代以來風靡美國漢學界的「市民社會公共領域」范疇,正如楊念群先生概括的那樣:「羅威廉的漢口研究以史實勾勒出了一幅國家向社會公域讓渡權益的斑斕畫面。」(註:楊念群:《「市民社會」研究的一個中國案例——有關兩本漢口研究著作的論評》,載《中國書評》,1995年5月總第5期。)
台灣學者劉石吉對江南市鎮研究多有貢獻,其《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1987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收入作者有關江南地區專業市鎮、太平天國後市鎮發展、市鎮數量分析三篇論文,其中即有「市鎮人口的一個估計」。又,台灣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項目,迄今所出版的湖北、山東、閩浙台、湖南、江蘇、安徽六種,均有對人口及城市化的專門論述。
三
七、八十年代之交,伴隨著國內史學研究新局面的出現,「中國 城市史 研究進入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張仲禮語)。「七五」期間,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小組將上海、天津、重慶、武漢四城市歷史列為重點研究課題。進入90年代,大部頭的四城市研究專著陸續問世;有關城市史的學術論文10年間已超出千篇;各種有關城市史的學術討論會在各地相繼召開;專門的《城市史研究》雜志應運而生。有學者預言,城市史有可能成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一個突破口。
雖然本領域的研究只被視為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的一項內容,但其成果也足以令人欣喜。除「七五」期間被列為重點研究的四城市史均辟專章或專節對城市人口以專門論述外,(註:張仲禮主編《近代上海城市研究》,199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隗瀛濤主編《近代重慶城市史》,1991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羅澍偉主編《天津 城市史 》,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皮明庥主編《近代武漢城市史》,199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還出版了對上海、天津、北京三大城市人口研究的專題著作:鄒依仁的《舊上海人口變遷的研究》1980年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競能主編的《天津人口史》1990年由南開大學出版社出版;韓光輝的《北京歷史人口地理》199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另外拙著《人口問題與近代社會》、姜濤《中國近代人口史》、葛劍雄主編、曹樹基著《中國移民史》第六卷、史明正《近代化的北京城——城市建設與社會變革》、樂正《近代上海人社會心態1860-1910》、忻平《從上海發現歷史——現代化進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會生活》、唐振常主編《上海史》、張仲禮主編《東南沿海城市與中國近代化》、茅家琦主編《橫看成嶺側成峰——長江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軌跡》、以及喬志強主編《中國近代社會史》、池子華《中國近代流民》、何一民《中國 城市史 綱》、顧朝林《中國城鎮體系——歷史、現狀、展望》、胡煥庸等《中國人口地理》、王育民《中國人口史》等專著也不同程度地涉及了本領域的研究。有關江南市鎮研究的論著也有兩部:樊樹志《明清江南市鎮探微》、陳學文《明清時期杭嘉湖市鎮史研究》。
與有關專著相比,本領域的學術論文相對為少,初步統計不過30餘篇。1989年拙文《略論中國近代的人口城市化》或許是最早涉及本領域的學術論文,此文初步論述了中國古代城市化水平領先,近代落伍的史實,並對近代中國城市化發展的模式及城市化與近代化的關系提出了拙見,雖不免粗略缺陷,似亦拋磚引玉。90年代後,本領域的學術論文逐漸增多,其中樂正先生的《開埠通商與近代中國的城市化問題(1840-1911)》及《近代城市發展的主題與中國模式》對開埠通商與近代中國城市化的啟動與遲滯、近代城市化、城市近代化及中國近代的城市化發展模式進行了較為系統的論述;宮玉松《中國近代人口城市化研究》對中國近代人口城市化的概況、原因、特點也有粗略的羅列和論述;王躍生《近代中國人口地區流動》,以人口城鄉流動為主線,論述了人口流動的形式及流動者身份、流動人口的歸宿及地域構成兩個問題;張景岳《北洋政府時期的人口變動與社會經濟》也對此期人口城市化的加速與社會經濟的近代化趨勢有概略闡述;張慶軍《民國時期都市人口結構分析》就民國時期都市人口性別結構、年齡結構、婚姻結構、職業結構、教育結構五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有關農民離村問題的研究則有王文昌《20世紀30年代前期農民離村問題》和魯西奇《中國近代農民離土現象淺析》兩文。(註:以上可謂本領域的綜合研究成果,分見《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1期;《中山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天津社會科學》1992第2期;《中國人口科學》1989年第6期;《人口經濟》1991年第4期;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近代中國》第3輯;《民國檔案》1992年第1期;《歷史研究》1993年第2期;《中國經濟史研究》1995年第3期。)個案的城市人口研究論文也時有發表,主要有:周源和、吳申元《上海歷史人口研究》、王躍生《清代北京流動人口初探》、戴一峰《近代福建的人口遷移與城市化》、沈毅《近代大連城市人口略論》、竺菊英《論近代寧波人口流動及其社會意義》、呂實強《清末民初期間四川城市的發展》、何一民《近代成都城市人口發展述論》、徐曰彪《近代香港人口》、王笛《清代重慶移民、移民社會與城市發展》、吉石羽《傳統期之天津城居人口探析》、張利民《論近代天津城市人口的發展》、許擅《16-19世紀山東人口的非農業化趨勢》等。(註:分見《復旦學報》1995年第4期;《人口經濟》1989年第6期;《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年第2期;《社會科學輯刊》1993年第2期;《江海學刊》1993年第5期;《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第3期;《 城市史 研究》第1、2、4、11-12輯。)另外,筆者所見的未刊論文尚有杜語博士的畢業論文《近代中國通商口岸研究》、夏明方博士的畢業論文《災害、環境與民國鄉村社會》、馬學強《區域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人口問題——1368-1911年江南地區分析》等,也對本領域問題有所研究。
對於明清以來城鎮的研究,尤其是對江南城鎮的研究可謂成果斐然。涉及本領域的兩篇綜論性的城鎮研究論文是黃葦《中國近代集鎮墟集的興衰存廢問題》和慈鴻飛的《近代中國鎮、集發展的數量問題》。(註:分見《學術月刊》1979年第3、4期;《中國社會科學》1996年第2期。)至於地區性和個案城鎮的研究論文至少在數百篇以上,茲不贅錄。
四
對本研究領域作上述掃描式的回顧之後,這里有必要就城市發展史與城市化史的區別稍費筆墨。筆者認為,城市史與城市化史是兩個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研究范疇。就聯系而言,二者研究的對象都離不開歷史存在的城市客體;就區別而言, 城市史 要回答的問題是城市本身發展的歷史,而城市化史回答的重點則在城市的「化」這一過程,當城鎮或城市出現於地球之時,並不意味著城市化的歷史已經開始,作為一種世界性的普遍現象,城市化乃是一個發端於18世紀後期產業革命而迄今尚未完成的歷史過程,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說「現代的歷史是鄉村的城市化」,也正是基於這樣一種認識,上述回顧主要限於本領域的研究,而沒有寬泛到整個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領域。(註:有興趣全面了解國內外有關中國近代城市史研究狀況的讀者,可參見劉海岩《近代中國城市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歷史研究》1992年第3期)、王笛《近代美國關於近代中國城市的研究》(《歷史研究》1996年第1期)、史明正《美國學者對中國近代城市史的研究》(《中國史研究動態》1991年第5期)。詳細的論著目錄則見《 城市史 研究》第1輯,第11-12輯附錄。)
❸ 城市規劃畢業論文可以寫新概念小區建設方面的嗎
當時也是莫』文網的幫忙,很快就完成了
和諧社區的非物質要素集成研究
寧波市鎮海生態帶用地調控研究
增城市城市規劃建設發展研究
基於正負空間co-location模式挖掘的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區農房更新研究
石家莊市房產中介行業戰略管理
生態足跡法在城市規劃環境影響評價中的應用研究
城市新型社區導向系統開發與設計
關於居住區設計規范中日照問題的研究
基於GIS的城市空間擴展研究
廣佛都市圈經濟一體化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城市規劃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新形勢下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特徵及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的決策及實施研究
城市規劃檔案信息管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生態城市規劃中環境藝術設計的
寧德市規劃模式創新研究
征地區片綜合地價制訂方法探討
我國現行規劃體系下的總體城市設計
中等發達中小城市生態城市規劃建設
生態城市規劃中的用地評定方法與途徑
城市空間發展戰略可持續性評價方法初探
總體規劃編制方法的演進與變革
舊城改造中的公眾參與
株洲城市街區夏日溫度分布與街道特徵關系的研究
基於CA-Markov模型的城市擴展及預測模擬研究
殖民建築在武漢城市發展中生存方式的研究
城市形態及其發展趨勢以呼和浩特為例
城市綠地系統中G5綠地分類及其規劃設計
山地環境下的城市街旁綠地設計
❹ 探討城市化人口政策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畢業論文致謝怎麼寫
探討城市化人口政策對城市化進程的影響
具體的說多長的篇幅。
❺ 過幾天電大畢業論文就要答辯了,想問問大家《試論推進農村城鎮化的對策》的題目,導師會提問什麼問題啊!
城鎮化的具體對策?
城鎮化的意義何在?
哪些農村要推進城鎮化?
把論文發我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再具體幫您看看
❻ 「一村一大」畢業論文和小城鎮建設論文
淺談小鎮城發展中應注意的問題
作者: 冷列新 學號:1736004400631
義寧鎮是一塊物華天寶之地。華東大電網110萬伏高壓輸電線路把義寧的山城變成了不夜城,工農業生產已進入了電氣化;地面設施完善,城區的寧紅大橋和修江大橋把城北商業區與城南開發區、工業區和贛北大市場聯為一體;省道柯龍線縱貫境內、油路直達南昌、九江、武漢、長沙等大中城市,擬建的出縣境二級公路自義寧鎮東北部穿插而過;程式控制電話、行動電話全部開通,電話、傳真均可通向世界各地;文化教育、衛生醫療機構配套齊全,小學36所、中學5所、幼託事業15家、醫院3所、有線電視和調頻廣播普及千家萬戶,山城人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地下埋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的礦藏有金、鎢、釩、石煤、瓷土、石灰石等十餘種,其中石煤含量達12億噸、石灰石含量達56億噸、瓷土可產1100萬噸;有林面積14.2畝,林木蓄存量19.1萬立方米,桃里片區四面青山,環抱著5000餘畝無公害優質稻生產基地;海拔1100多米,四季如春的眉毛山頂載著5000畝肥沃的土地大有開發為奶牛、山羊養殖、葯材和雲霧茶種植基地的潛力;縣辦寧紅、康順、神茶、紅山、絲綢等五大集團公司盛產寧紅保健茶、減肥茶、神茶、耐熱瓷炊具、白廠絲、精煉植物油等名特產品馳名中外。
改革開放以來,義寧鎮經濟發展迅速,異軍崛起,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實現2.6個億元,財政收入連續四年創全縣一類鄉鎮第一名,99年財政收入達到845.33萬元。農民人均收1800元,連續四年獲縣表彰的綜合先進單位稱號。鎮辦企業20家,總產值已達2.1個億元,其中工業產值1.6億元。形成了以建築建材為龍頭,帶動竹木、食品加工業和第三產業全面發展的格局。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涌現出了2200多家,其中年產值100萬元以上的有43家。農業經濟在調整中穩步發展,農業產業結構逐步趨於合理,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現已培育了八個特色經濟示範基地村:即黃田、安坪、南橋、良塘的蔬菜生產基地;走馬、蘆塘、良塘等村的山羊飼養基地;西茗村的生豬生產基地;下路源、福灣、崗上、南橋等村的水果生產基地; 桃里片區生薑生產基地;吳都、湘竹村蠶桑生產基地;崗上、眉毛山的葯材基地;西茗、湘竹、茶舍村的香菇生產基地。特色農業和訂單農業已呈現發展好勢頭。
我們提出完善老城區,提升南城區,決戰良塘區工作目標,城建工作如火如荼,但是,在對發展小城鎮的認識和實踐上,也存在著一些誤區和不容忽視的問題。有的認為建設小城鎮就是把農民變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設;也有的理解為發展小城鎮就是"縣改市","縣改區"、"鄉改鎮"。有的不從實際出發,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亂鋪攤子,結果市場建起來了,卻"有場無市",造成資源浪費;有的忽視調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經濟規律辦事,搞"政績工程"、"形象工程",結果決策失誤,搞成"爛尾"工程;有的僅靠動員行政力量,搞小城鎮經濟建設,忽視了市場機制的運作,結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顧眼前利益,單純算經濟帳,忽視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不注重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長遠利益,對小城鎮的可持續發展造成隱患,等等。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小城鎮的發展就要走彎路,經濟建設就要遭受損失。因此,正確認識和把握城鎮化發展戰略的精神,理清建設和發展小城鎮的思路,對小城鎮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認真研判小城鎮建設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隨著鄉鎮企業的蓬勃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成為我國城鎮化建設最具活力的組織部分和主導力量。30年來,農村建制鎮的數量擴大了近15倍,發展到了19060多個。目前,我國的農村城鎮化正處在加速發展時期。農村小城鎮是我國城鎮體系中層次最低,數量最大的群體,它處於城市之尾,農村之首,起到連接城市經濟和農村經濟橋梁的作用。它不僅可以通過減少農業人口,增加城鎮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決工農兩大產業間的利益失衡問題,還可以擴大農產品市場的空間范圍,提高農民的相對和絕對收入水平。因此,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1、加快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有利於促進我國城市化進程
中國未來城市的城市化發展道路,可能的選擇方案將是走總體城市化與農村城市化共同推進的道路,即在發展大中城市的同時,有計劃地推行農村城市化,重點建設好一批縣城鎮和中心鎮,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為總體城市化的組成部分。顯而易見,沒有農村城市化,整體城市化將難以實現。因此,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既是整體城市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動力量。
2、加快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有利於促進鄉鎮企業的發展
鄉鎮企業尤其是鄉鎮工業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但是問題也日益暴露出來。鄉鎮企業規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農村,不僅難以管理,而且無法實現相應的聚集效益。通過小城鎮的發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業企業積聚到小城鎮,實現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資源的最佳配置,促進鄉鎮企業上規模、上檔次,加快發展步伐,走有中國特色的農村工業化道路。同時,農村企業轉變增長方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是發展農村經濟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發展小城鎮可以加強對資源利用的規劃管理,並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和規模經營,有利於轉變鄉鎮企業尤其是鄉鎮工業的經濟增長方式。
3、加快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可以有效地轉移農業剩餘勞動力,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
目前不僅有1億多農業剩餘勞動力等待轉移,而且數量每年還在增加。理論研究及客觀實踐已經證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有限。而鄉鎮企業由於正在發生增長方式的轉變,其吸納勞動力的能力呈下降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大力發展農村小城鎮,可以促進鄉鎮企業尤其是第三產業的發展,可以有效地轉移剩餘勞動力。
農村小城鎮通過吸納農業剩餘勞動力,使土地相對集中,這為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和提高勞動生產率創造了前提條件。另外,農村非農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可以為農業採用先進的、大型的農業機械設備提高機械化水平。同時,小城鎮建設為農村職業教育、科技推廣應用創造了條件。這將有利於農業生產、管理的科學化。
4、加快發展農村小城鎮建設,能夠促進農村小康的早日實現
小康社會是一個綜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會的指標也是多方面的。應包括社會結構、經濟發展水平、人口素質、生活質量、社會分配結構、社會秩序等多方面的內容。小城鎮建設可以集中相當多的文化、教育、科技、衛生、體育、信息和服務事業。這對於提高農村人口生活質量,促進鄉村精神文明建設將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因此,農村小城鎮建設不僅可以通過促進工業化、商品化而為農村實現小康提供物質基礎,而且也可以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從而推動農村小康的全面實現。
二、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政策措施和建議
建設和發展小城鎮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農村小城鎮在農村經濟發展具有多項功能,是當前和今後較長時期農村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如何建設和發展小城鎮是十分值得重視和研究的問題。所以,要搞好農村小城鎮建設必須採取以下措施:
1、解放思想,樹立發展是富民建鎮的第一要務
中國發展小城鎮有許多有利條件,也有許多不利因素,最大的不利因素,還是思想解放不夠,改革力度不大,措施辦法不多。要以十六大精神為指導,大膽解放思想,不斷深化改革。當前,加快發展小城鎮建設,必須提高以下幾種認識:一是始終堅持發展是富民興鎮的第一要務。積極引導幹部、群眾認識生產力,掌握資本;挖掘生產力,積攢資本;發展生產力,增加資本;擴大開放,引進資本。要積極引導農民進鎮做工、經商、辦企業。一切以發展辨是非,以發展評得失,以發展論英雄。二是不搞爭論,大膽改革,大膽實踐,銳意進取。學習先進經驗,"先干不爭論,先試後評論,先做再議論",弘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勇於創業"的精神。面對矛盾不迴避,面對改革不動搖,面對議論不爭論,允許試,允許闖,爭取時間發展,讓實踐作結論。堅持正確的,完善不足的,引導扭曲的,改革錯誤的,寬容失誤的。真正做到創新不跟風,依靠不依賴,引導不誤導,使大家立足鎮情心繫群眾,開拓創新,大膽實踐,把思想集中到發展上來,把精力用到改革上去,招商引資放手發展私營個體經濟。三是給農民以國民待遇。對一些小城鎮的戶口一律放開,只要有固定住所、穩定工作和固定收入的都可以在城鎮人戶、就業、入學、勞動保障等,對進城農民一視同仁。 四是一切堅持"三個有利於"。在農村解放思想的落腳點是加快發展,促進農民致富,促進小城鎮建設。解放思想的具體行動則表現為一切堅持"三個有利於"為標准,即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有利於人民群眾的富裕,有利於城鎮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堅持千政策、萬政策,引導群眾致富就是好政策;大幹部、小幹部,領導群眾致富就是好乾部。有了這樣的理念,就有了定位的標桿、做事的標准、幹事的標尺,解放思想就有形化、具體化了,經濟發展、小城鎮建設就有了思想基礎。
2、用科學規劃作為發展小城鎮的奠基工程
小城鎮的發展不能靠搞運動和行政命令,要依靠市場機制的作用,農民進小城鎮要靠市場吸引。但是,小城鎮不是完全自發能夠形成的,特別是宏觀布局上要有控制,城鎮建設上要有規劃。小城鎮規劃要體現高起點、可持續。高起點、可持續的規劃可以使城鎮健康有序地發展,而目光短淺的規劃會給老百姓和社會留下無盡的遺憾和痛苦。所以,在編制和完善城鎮發展規劃中,首先,要提高規劃的科學性。從根本上說城鎮化水平是由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沒有農業經濟和工業經濟的發展,以及市場流通的活躍,就不可能有農村城鎮化。同時,城鎮發展還受人口、資源、地理環境等自然條件的制約。因此,發展小城鎮,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重點發展有潛力的縣城和縣域中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的中心鎮。要按照市場經濟的需求,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立足優勢,突出特色,規模適度,注重實效,科學確定小城鎮的經濟布局和市場定位,走集約式城鎮化道路。城鎮規劃應同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及長期規劃相銜接,以使小城鎮成為聯接廣大小集鎮、農村與大中小城市的紐帶,形成較強的推動經濟發展的聚集效應和擴散效應。其次,要注重規劃的超前性、協調性。城鎮建設規劃關系農村現代化的百年大計,必須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要體現地方特色,突出時代感和文化底蘊,有適度的超前性。要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針,堅持高起點、高標准,統一規劃,適度超前;同時,又要全面協調、合理布局、抓住重點、量力而行,分步實施。其中包括經濟、社會、生態環境的協調,各產業發展與基礎設施的協調,城鎮功能的健全、規模適度、空間的合理分布、以及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等。第三,要加強規劃的指導性、可操作性。制定規劃要以"農村工業化,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城鄉一體化"作為基本發展目標,建立完善的規劃編制與實施的管理制度,健全規劃成果的專家審查制度,制定保證規劃得以實行的措施和法規,確保規劃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並綜合運用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嚴格依規建設,有序發展。使小城鎮建設適應城市化和社會化大生產及現代生活的要求,邁上新台階。第四,要體現特色和精品意識。特色是小城鎮可持續發展的動力。縱觀城鎮發展的歷史,越是有特色的城鎮,知名度越高,發展越快。小城鎮建設必須增強精品意識,追求自己的時代特色和地方風格,構築自己的鮮明特色和品位,形成獨特的吸引力,不要盲目模仿大城市,貪大求全,面面俱到。如果每個鄉鎮都是一張面孔,千篇一律,那麼就會出現"走了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鎮;走了一鎮又一鎮,城鎮像農村"的狀況,整個小城鎮體系將失去生機和活力。所以,各個鄉鎮要根據本地資源條件、自然景觀、鄉風民俗、經濟發展水平、歷史人文背景、區位特徵等進行創新性的開發,揚長避短,發掘特色,培植特色,科學定位,體現個性,做到以特見長、以精取勝、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宜旅遊則旅遊,實行各具特色的工業興鎮、農業產業化興鎮、旅遊興鎮、商貿興鎮、歷史文化名地興鎮。
3、以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為發展小城鎮的根本措施
發展小城鎮,首先遇到的是城鎮布局問題,即城往哪裡建?我認為:一是根據區位優勢來布局。在大城市周邊地區,要按照產業和人口的合理分布,適當發展一批衛星城鎮。在沿海發達地區,要適應經濟發展較快的要求,完善城鎮功能,提高城鎮建設水平,更多地吸納農村人口。在中西部地區,應結合西部大開發戰略,重點支持區位優勢和發展潛力比較明顯的小城鎮加快發展。二是適應產業發展需求來布局。在一個城鎮里,功能區要嚴格區分。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行政區等要避免混雜,有條件的城鎮在功能區之間要用綠地或自然景觀隔離,可以設立商業生活街或休閑自然風景區等。 每個小城鎮在分布上應弱化行業劃分的分散格局,強化經濟區域優勢,形成有瓜菜的、有水果的、有商貿的、有旅遊的、有飲食服務的集散中心,一鎮一品,形成區域經濟中心。三是依據歷史文化特色布局。歷史文化特色也是發展小城鎮的重要依託。其次是突出特色的問題。如果一個小城鎮在合作和競爭的過程中,沒有自己的特色,沒有專業化、專門化的效率,就會在別的小城鎮和城市強有力的競爭中衰落。因此,小城鎮的發展,要根據城鎮資源、區位、產業和經濟結構特點、歷史沿革和發展現狀,立足比較優勢,揚長避短,突出特色,在"個性"上下功夫,開發拳頭產品,選准項目,培育發展主導產業,走以市興鎮、產業立鎮之路,形成自己的獨特優勢,走出一條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發展加工主導型小城鎮;以農業產業化為對象,發展主導型小城鎮;以專業市場為依託,發展市場主導型小城鎮;以旅遊、文化資源為依託,發展旅遊開發主導型小城鎮;以地理集散為依託,發展交通樞紐型小城鎮;以吸引外資為重點,發展開放主導型小城鎮;以農業科技革命為動力,發展科技主導型小城鎮等。
4、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把小城鎮建設成為培養新型市民的大學校
社會主義社會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偉大事業。物質文明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基礎,因而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必須牢牢把握,不可動搖,但精神文明如果搞不好,物質文明也會受到破壞,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會成為一句空話。我國的基本國情除了地大物博外,還應看到人口眾多、素質較低的現實情況。這個問題在農村表現得尤為突出。全國約有多半數人口居住在農村,受過高等教育的寥寥無幾,受過中等專業教育的也是少數,而多數文盲、半文盲集中在農村。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這是我國城市化、現代化的一大難題,是農村城鎮化、現代化的最大難題。因此,必須花很大的氣力,像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那樣,大力加強小城鎮的精神文明建設,把小城鎮建設成為培養和教育新型市民的大平台。
三、正確認識建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情況及存在的問題
加快小城鎮建設,既是解決農村富餘勞動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
1、首先要以農民就業和增收為目標,以產業為依託,實現業興城富
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必須圍繞農村剩餘勞動力實現持續、穩定、永久轉移這個中心,著力實現「三個轉變」。即在發展途徑上,由過去先建城鎮後興產業,向以產業為支撐、實現業興城富轉變。在發展布局上,由過去的遍地開花分散發展,向重點推進、梯度延伸轉變;在產業轉移方式上,由過去就鄉鎮工業抓鄉鎮工業結構調整的思路,向用城鄉統籌的思路去推進鄉鎮工業的升級換代轉變。
2、發展小城鎮在具體運作方式上要與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相結合農村城鎮化,實際是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的過程,脫離了農村經濟的全面發展,小城鎮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建設小城鎮,必須注重以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小城鎮,以鄉鎮企業夯實小城鎮經濟,並以所有制改革為契機,促動小城鎮成為二三產業的集中地、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地、農村商品和生產要素的集散地。具體運作方式上,要做到四個結合,即把發展小城鎮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把發展小城鎮與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相結合;把發展小城鎮與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相結合;把發展小城鎮與突出地域特色相結合。
3、發展小城鎮的突破口要著力排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體制性障礙。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當務之急是要在就業、工資、社會保險等方面,消除對農民工的歧視,使農民真正融入城市和社會。」實踐證明,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形成的城鄉「二元」管理體制,制約了「三農」問題的解決,延緩了農村城鎮化進程。改變這種「城鄉分治、一國兩策」的「二元」社會結構,必須改革完善現行的戶籍制度、土地制度、金融制度和鄉鎮行政管理制度,為小城鎮建設提供配套的制度保障。
總之,發展小城鎮,是發展農村的重要抓手,是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途徑,是我國實現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主要途徑,我們一定要持續的堅持科學的發展下去,科學建設下去。
❼ 急求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題目是 「城市化進程帶來的環境問題」 各位大俠給我提供點東西啊 謝謝啊!
城市化
城市化城市發展進程的概述。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是工業革命的伴生現象,一般是指工業化過程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的地域空間上城鎮數量的增加和城鎮規模的擴大;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流動和集聚;城鎮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成為社會前進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經濟關系和生活方式廣泛地滲透到農村的一種持續發展的過程。隨著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會不斷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特別是工業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市規劃術語》對城市化的定義,是「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一般認為城市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人口集聚、財富集聚、技術集聚和服務集聚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生活方式轉變、生產方式轉變、組織方式轉變和傳統方式轉變的過程。城市化過程還包括諸如城市影響、城市傳播和城市帶動的外向式的擴散過程。城市化實質上就是以內向式集聚為主和外向式推延為輔的綜合作用的過程。要注意城市化不單純是農民進城,它意味著國民經濟增長模式、國民生活形態和國民意識的重大轉變。缺乏城市化,工業化就難以加快步伐,信息革命也難以深入發展。城市化進程雖然很需要政府的規劃、指導和推動,但它更多的是通過人們趨利、求新的生產方式、交換方式和生活方式,由「看不見的手」自然推動的一個過程。
城市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18世紀中葉英國的產業革命,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快。但是,由於城市化研究的多學科性和城市化過程本身的復雜性,對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馬克思指出現代的歷史是鄉村城市化。美國新版的《世界城市》:「都市化是一個過程,包括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人口從鄉村向城市運動,並在都市中從事非農工作;二是鄉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包括價值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第一方面強調人口的密度和經濟職能,第二方面強調社會、心理和行為因素。實質上這兩方面是互動的。我們認為,城市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導致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變化的過程。其內涵在於,它不僅是簡單的城鄉人口結構的轉化,更重要的,它是一種產業結構及其空間頒布結構的轉化,是傳統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向現代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轉化。
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區的過程。此過程通過城市地區數量增加和每個城市地區人口的增加而實現和發展。其特點為:(1)城市人口不斷增長:1920年時,世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19.4%,到1980年,上升到41.3%。(2)世界人口不斷地向城市集中,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促進了工業化,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對物質和能量的利用效率,節約了空間和時間,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時又帶來住房困難、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也包括許多生態問題,如對城市氣候、對動植物、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問題,流行病問題,城市質量問題。城市生態學是新興的、正在蓬勃發展的科學,參與城市生態研究有偏重自然生態、經濟生態和社會生態等不同方面的人員。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城市化是人類進步必然要經過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結構變革中的一個重要線索,經過了城市化,標志著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只有經過城市化的洗禮之後,人類才能邁向更為輝煌的時代。然而,僅僅看到城市化所帶來的豐碩成果而贊嘆不已、振臂高呼是遠遠不夠的,城市化過程並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樂章,像很多進步一樣,城市化過程中也夾雜著許多不和諧之音。正確認識城市化所帶來的影響,並採取必要的措施認真的予以解決,對我國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從分析城市化的含義著手,從城市化的幾種不同類型討論了我國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以及阻礙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一些問題。
一.城市化的含義
城市化,也有的學者稱之為城鎮化、都市化。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角度對之有不同的解釋,就目前來說,國內外學者對城市化的概念分別從人口學、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角度予以了闡述。
1 .人口學
人口學把城市化定義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他們所說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區集中、或農業人口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中國的人口中大頭是農民,目前我國城鎮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國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對於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實現農村經濟的增長有著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2. 社會學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城市化就是農村生活方式轉化為城市生活方式的過程。發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人的技能和素質的提高,提高人類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使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達到和諧發展。
3 經濟學
經濟學上從工業化的角度來定義城市化,既認為城市化就是農村經濟轉化為城市化大生產的過程。在現在看來城市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一方面,工業化會加快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率,同時工業擴張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農村的落後也會不利於城市地區的發展,從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而加快農村地區工業化大生產,對於農村區域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是有著很積極意義的。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角度對城市化的含義做出了解釋。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對城市化的規定其內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農村地區逐步演變成城市地區、城市人口不斷增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提高,同時城市文化和城市價值觀念成為主體,並不斷向農村擴散。城市化就是生產力進步所引起的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的轉變的過程[2]。
二.城市化的三種形式及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城市化的三種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舊地型城市化。在我國不同時期的不同地區,各種形式的城市化發揮著它們各自的作用。在對三種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過程中,通過以上我們對城市化含義的了解,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們就可以認識到各種形式城市化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阻礙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農村人口和非農經濟活動不斷向城市集中。在這種城市化的過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響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因素,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
1.舊的戶籍制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國所實行的戶籍制度在特定時期確實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隨著經濟、政治制度的發展,以及城市化的擴展,這一制度已經成了制約我國城市化進程、經濟發展的一個方面[3]。幾十年前,劃出的「農村人」和「城裡人」的這個鴻溝已經成了我國農村經濟、城鎮經濟發展的障礙。眾所周知,提高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引導農民進城、促進農村富裕勞動力的轉移。大量人口滯留農村的局面如不盡快扭轉,不僅直接制約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繁榮;還將長期抑制農村消費需求的增長,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所以,我國應盡快逐步改變現有的落後的戶籍制度,為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
2 .進城外來工的應享受的「國民待遇」難以實現
城市建設創造了大量的建築業、工業等就業崗位;進城的外來工也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據北京市2003年統計資料顯示,進城外來農民工對北京市2003年GDP的貢獻率在10%左右。同時,農民通過進城務工就業學到了各項非農就業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領略到了市場競爭,提高了綜合素質。同樣,進城務工也是農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中農民進城打工卻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們的工資、福利、醫療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樣另外一個問題外來工子女入學難的也成為諸多媒體所關注的另一個熱點問題。外來工子女入學問題是關繫到社會、國家發展進步的一個長遠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外來工的生活、工作,也對城市的發展產生了很多消極的影響。如2004年初開始報道的泉州工人嚴重短缺的情況,對城市的經濟發展及城市信用產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中國青年報》曾經報道,「招工春荒」現象在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再次出現。原因何在?泉州市有關官員認為:一是有些小企業拖欠工人工資;二是勞動環境差;三是工資待遇低。創造好的「打工環境」,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合法權益,政府責無旁貸。無論是從關懷弱勢群體、以人為本的要求出發,還是從經濟發展的目標出發,政府都應該拿出切實的行動來。尤其是在當前打工者尚沒有完全組織起來與強勢力量進行博弈時,政府的作用更顯得重要。
摘 要: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逐步放開了原有對人口流動的控制,大量農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但是我國城市化的滯後給中國的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從分析城市化的涵義著手,在對城市化的三種基本形式進行說明的基礎上,討論了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以及影響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幾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