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奶牛飼養管理畢業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奶牛飼養管理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2 18:10:53

⑴ 奶牛的飼養管理

管理要求
干奶期除了飼養方面的注意事項外,還要加強此期的管理工作。全期重點是保胎版、防止權流產。孕畜要與公畜分開,要與大群產奶牛分養,禁喂霜凍霉變飼料。冬季飲用水不能低於10~20℃,酷熱多濕的夏季將牛置於陰涼通風的環境里,必要時可提高日糧營養濃度.要加強牛體衛生,保持皮膚清潔.對干奶牛要每天進行乳房按摩,促進乳腺發育,在干奶後10d到產前10d這一時間內進行.給予適當的運動,避免牛體過肥引起分娩困難、便泌等。另外,干奶期飼料品種不要突變,以免打亂和導致干奶牛採食量的降低。

⑵ 如何科學飼養管理產奶母牛

奶牛飼養技術之產奶期的奶牛該如何飼養

母牛產下牛犢之後的飼養,直接影響母牛產奶量,所以在奶牛產奶期或泌乳期奶牛的飼養一定要重視。金寶貝專家提示在產奶期該如何飼養。
產奶前期。奶牛產犢後的兩周稱為產奶前期。
在產奶前期,由於母牛剛產完牛犢,體質比較虛弱,消化功能有所減退,產道尚未復原,乳房還存在有水腫的情況。因此,產奶前期應以母牛健康恢復為主,不宜過早對母牛進行催奶,防止大量擠奶對母牛健康帶來不利影響,預防產後疾病發生。(奶牛飼養技術之產奶期的奶牛該如何飼養)
產下牛犢後,應立即將母牛驅趕站立起來,防止子宮外脫,並使母牛飲用10公斤~20公斤含有鹽和鈣的溫熱麩皮湯,對母牛體力恢復、胎衣排出有重要作用。麩皮湯的配製方法:麩皮500克,碳酸鈣50克,食鹽50克,兌入適量溫水並拌均勻。
為使產犢後母牛子宮盡快恢復,應使母牛按照1次/天的頻率飲用益母草紅糖水,連續服用2天~3天。益母草紅糖水的配置方法:益母草250克磨成粉,水1.5升,煎成水劑,加入紅糖1公斤,水3升,混合均勻。益母草紅糖水的最佳飲用溫度為40℃~50℃。(奶牛飼養技術之產奶期的奶牛該如何飼養)

根據母牛乳房狀況和食慾適當增加精料飼喂。如果母牛出現乳房水腫或消化不良的情況,應減少精料飼喂量。同時,應控制好根莖飼料及青綠飼料的喂養,自由採食乾草。
產奶旺盛期。母牛產犢後的16天~100天被稱為產奶旺盛期。此時是整個產奶期的黃金時期,產奶量在全產奶期中大約佔到了40%。飼養管理會影響到母牛的產奶性和整個產奶期的產量。(奶牛飼養技術之產奶期的奶牛該如何飼養)
限制飼喂低能量的飼料,補充高蛋白、高能量的飼料。通常情況下,日糧干物質中應含有16%~18%的粗蛋白質、0.7%的鈣、0.45%的磷,精料與粗料各佔一半比例。如果飼料中精料過多會造成母牛瘤胃pH值偏低,胃酸過多,對母牛造成不利影響。為平衡pH值,在飼料中添加碳酸氫鈉和氧化鎂緩沖劑。
在條件支持的情況下,可以對高產奶牛採用引導飼養法,產奶多但相應喂料也增多,多喂精料,適量粗料。具體做法是:從生產前兩周開始,飼喂精料1.8公斤/天,以後逐漸增加,每天增加0.5公斤,直至每100公斤飼料中含有1公斤~1.5公斤精料。達到產乳高峰期後,精料量應隨之固定,等產奶高峰期過後,根據乳脂率、產奶量、母牛體重等狀況適當調整精料飼喂量。在引導飼養期內,粗飼料要保證足量、優質,讓母牛自由食用,並保持飲水充足,降低母牛消化道疾病發生。引導飼養法可以讓高產奶牛在達到產奶高峰期之前能夠將營養物質儲備充足,甚至能夠出現新的產奶高峰期,使養殖效益得到提升。(奶牛飼養技術之產奶期的奶牛該如何飼養)

產奶中期。通常情況下,母牛產犢後101天~200天被稱為產奶中期。此時母牛的泌乳量開始逐漸減少,奶牛的食慾也會變得更旺盛。在產奶中期內,飼養任務主要是降低泌乳量的減少速度,一般應控制到每月降低6%~8%的速度內。飼喂多樣化、適應性好的飼料,並減少精料飼喂,增加母牛粗飼料食用量。
產奶後期。產犢後201天到停止產奶被稱為產奶後期。這一時期內的飼料飼喂應滿足母牛的標准營養需求,對於體質消瘦、營養不良的母牛,要針對性增加相應營養,使母牛體重盡快恢復,體力增強,身體狀況達到中上等。另外,要防止奶牛體質過肥,引起一些其他疾病。(奶牛飼養技術之產奶期的奶牛該如何飼養)
飼養產奶期的奶牛要准守以上的方式方法,與實際情況相結合進行科學飼養。(奶牛飼養技術之產奶期的奶牛該如何飼養)

⑶ 動物科學畢業論文急求

牛奶富有營養價值,其成分可分為水和固形物兩部分,固形物包括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物質。固形物含量多少影響乳的品質,乳脂率是衡量乳質優劣的重要指標,含量一般為3%~5%。乳脂中含有人體必需的亞麻酸和花生油酸及多種脂溶性維生素、磷脂類等。提高乳脂率的主要方法是進行奶牛品種改良,選擇優質飼料,飼養管理也是提高乳脂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選育好的品種和個體
不同品種牛的產乳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異。經過精心選育的品種如荷斯坦牛,其產乳量顯著高於地方品種。產乳量和乳脂率之間存在負相關,產乳量較高奶的乳脂率相應較低。但產乳量高的品種通過有計劃地選育,乳脹率仍可提高。同一品種內的不同個體雖然處在相同的生長階段、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其產乳量和乳脂率仍會有差異,如荷斯坦牛的產乳量變異范圍在3000~12000kg,乳脂率為 2.6%~6.0%。選育優良的品種和個體並不斷地進行改良,是奶牛優質高產的有效途徑。
2 選擇優質飼料
牛的瘤胃代謝產物中揮發性脂肪酸即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結構,對奶牛的產奶量和乳脂率有重大影響。乙酸被吸收後,通過血液被輸送到乳腺,用以合成乳脂肪中的一系列短鏈脂肪酸;丙酸被吸收後,輸送到肝臟,成為合成葡萄糖的原料;丁酸是乳脂肪中的一種短鏈脂肪酸,也可與乙酸輔酶A縮合形成高級脂肪酸。乙酸、丁酸比例增加,有利於提高奶牛乳脂率。
乳脂是由兩種基本類型的前體合成的,其中約50%的脂肪是以瘤胃發酵產生的乙酸和醋酸為原料由乳腺合成,其餘部分則由飼料的脂肪或體內積蓄的脂肪供給(以長鏈脂肪酸的形態直接形成乳脂人不同飼料組成對乳脹的體內合成有極大影響。
2.l粗纖維
飼料中對乳脂肪影響最大的是粗纖維含量。纖維在瘤胃內被分解後生成乙酸,而澱粉則能增強瘤胃發酵、降低pH值,促進丙酸的生成,乳脂率與瘤胃內乙酸/丙酸比呈正相關。若日糧中的牧草低於50%,或者ADF(酸性洗滌纖維)低於19%,或把全部飼料的粗纖維限定在13%時,由於日糧纖維含量的減少將導致乙酸/丙酸比下降,從而降低乳脂含量。
2.2脂肪
脂肪的正作用是能量高並能直接為乳脂合成提供脂肪酸,約50%的乳脂肪必須由日糧中脂肪供給。當奶牛處於能量正平衡時,很難動用體脂肪並把它運入乳腺,因此在泌乳期內日糧脂肪是乳脂的唯一來源。脂肪的負作用是不飽和脂肪代謝產生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瘤胃內和氫結合促進丙酸生成從而降低乳脂含量;由於氫的加入,生成的轉移單不飽和脂肪酸也能抑制脂肪在乳腺內的合成。根據脂肪的上述雙重作用,為了不妨礙瘤胃發酵等特性,在飼料中添加3%~6%脂肪為宜。游離油脂常降低乳脂含量,而整粒油籽未產生此作用。大豆油或整粒大豆可以降低乳蛋白含量,而棉籽油和棉籽的影響很小。添加不飽和脂肪或大劑量脂肪常可導致乳脂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其對瘤胃發酵的影響。所以,人們試圖通過某些措施以減少脂肪的負面影響,如飼喂整的或壓碎的油餅,用甲醛處理使脂肪免受瘤冒發酵,採用鈣皂化等。這些技術措施在維持和提高乳脂率方面具不同的效果。高士爭等(1998)報道,添加脂肪酸鈣300g/d·頭可使奶中乳脂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總脂、必需脂肪酸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及鈣含量顯著增加(p<0.05)。奶牛添加脂肪酸鈣僅限於乳脂率3.5%以下的奶牛,對高乳脂率的奶牛無效。由於乳脂率的提高必須有50%乙酸作為合成前體物,故添加脂肪酸鈣時,日糧於物質中要求維持粗纖維17%、ADF21%的水平(張延利,1996)。
2.3能量及蛋白質
當日糧能量水平提高時,乳蛋白含量提高,但可能會降低乳脂率。日糧中蛋白質含量提高通常並不提高乳蛋白含量,但蛋白質低於需要時可能會降低乳蛋白。只有當奶牛在極低營養或長期營養不良的情況下,能量及蛋白質才有可能對乳脂率發生影響。
2.4無機鹽
當瘤胃pH值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時,乙酸的形成較丙酸更容易些,由於乙酸的增多,奶牛的採食量、產奶量和乳脂率都將得到提高。在高水分穀物和青貯玉米等易發酵飼料中添加鹼化劑可以取得理想效果,但在乾草和青貯鮮草等含ADF佔20%以上的飼料中添加鹼化劑無明顯效果。常用的鹼化劑多為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氧化鎂和碳酸氫鈉以1:2的比例製成的混合劑其鹼化效果很好。沸石能增大瘤胃pH值,但同時可能降低乳脂和乳蛋白含量。韓正康(1986)報道,當瘤胃處於丙酸型發酵時,添喂乙酸鈉能提高乳脂率。
2.5 其他飼料添加劑 煙酸能增加乳脂率或產奶量。據報道,在奶牛產後120 d內,每日飼喂煙酸6 g,可使產奶量提高11.9%,在泌乳中期給奶牛添喂煙酸其效果遠不如泌乳早期,原因可能是奶牛在泌乳早期常處於能量負平衡狀態。

⑷ 如何加強冬季奶牛飼養管理

(1)精粗飼料比例合理,每天適當增加10%的混合精料。冬季最好喂乾料或顆粒飼料。

(2)防寒保暖,注意牛圈衛生。牛圈要多鋪褥草,避免牛體直接與冰冷地面接觸。不要用水沖洗地面及牛欄,牛排泄的糞尿及污濕的墊草要及時處理。

(3)要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含量,做好飼草的處理和精料的配合,飼料必須清潔新鮮,凍結的多汁飼料、青貯飼料應解凍後再喂。最好給奶牛飲溫水。

(4)要經常刷拭牛體,保持牛體皮膚清潔,改善皮膚和肺的呼吸,改善血液循環。經常刷拭牛體,可使產奶量提高8%~10%。

⑸ 夏季奶牛飼養管理要點是什麼

(1)增加日糧中營養濃度,選擇適口性好的青粗飼料,多喂青綠多汁飼料。在高溫條件下,氣溫每升高1℃,高產奶牛的維持能量需要增加3%,因此,在炎熱季節奶牛需要的能量比冬季還多(冬季每降低1℃維持能量僅需增加1.2%)。同時,據以色列報道,在熱應激時,泌乳牛的採食量減少40%。因此,夏季奶牛日糧中營養濃度需要增加。

據研究,在熱應激採食量減少情況下,添加脂肪有很好的飼養效果。油籽如整粒棉籽或大豆、牛羊脂以及脂肪酸鈣都是很好的脂肪來源。整粒棉籽每頭天喂量限制在2.3~3.0千克,其原因除了涉及棉酚的毒力以外,也由於環丙烷脂肪酸的作用,同時,飼喂全棉籽時,乳蛋白約減少0.1%,牛奶中長鏈脂肪酸的比例增加,添喂棉籽的日糧必須提高日糧干物質的含鈣量(提高10%)。

Hassan等試驗表明,在氣溫波動於17.8~32.8℃條件下,將奶牛日糧蛋白質水平從14.3%提高到20.8%,採食量增加11.3%,產奶量提高6%。但要注意不過量,否則過量的蛋白質被脫氨基供能,增加「熱增耗」,加劇熱應激。一般高產奶牛日糧的過瘤胃蛋白含量由28%~30%提高到35%~38%。

在夏季盡可能多喂適口性好的青綠多汁飼料,如:胡蘿卜、冬瓜、南瓜、瓜皮等。

(2)注意補充鈉、鉀、鎂。在炎熱季節,奶牛出汗較多,鈉、鉀、鎂損失較大,應進行補充。最近,美國佛羅里達州的研究已證實,奶牛夏季採用0.4%~0.5%鈉、1.5%鉀和0.3%~0.35%鎂的日糧,有助於緩解熱應激,提高產奶量。

(3)延長飼喂時間,增加飼喂次數。由於採食後的2~3小時為熱能生產的高峰階段,因此,建議夏季夜間喂料量應占日糧的60%以上,尤其粗料宜安排在20:00至次日5:00進行,以便使熱增耗產生高峰與氣溫高峰相間。同時,還可通過增加飼喂次數,延長飼喂時間,調制粥料等飼養措施來增進食慾,提高採食量。另外,夏季要給奶牛飲新鮮、清潔、充足的涼水,涼水有助於奶牛降低體溫,增進食慾。每天需飲5~7次,即每1.5~2.0小時就飲水一次,最好採用自動飲水器。

(4)增加排熱降溫措施。在牛舍內安裝排氣量大的風扇,加速舍內氣流的速度,減少舍內濕度以利牛體散熱。牛舍內安裝噴淋設施,給牛自動噴霧,使牛體表的溫度迅速下降。

(5)改善牛場小氣候,保持牛體和牛舍環境衛生。在牛舍和運動場周圍植樹遮蔭,減少太陽輻射,又可美化環境。

此外,在夏季,蚊蠅和其他昆蟲對牛隻的騷擾極大,並大量吮吸牛體血液和傳播疾病,對牛群的健康和產奶量均有較大影響。應積極採取措施予以消滅。首先應盡可能消除蚊蠅的孳生,清除奶牛場內的任何積水和叢生的野草,陰井和水溝要定期噴灑敵百蟲等有效而無害於奶牛的殺蟲葯物。其次,保持牛體和牛舍環境衛生,及時清除糞便、污水,使牛舍和牛床乾燥清潔,運動場和場地周圍的牛糞要盡可能清除干凈,因為牛糞是牛蠅的主要孳生處。

(6)調整作息時間。採用夜間放養運動,但應注意放出時間,要待地熱散發之後(如下午6點後),才能將奶牛放出,以免牛隻受本身熱量和地熱的雙重影響而導致突然中暑。

⑹ 動物科學畢業論文:關於奶牛的,產奶量和奶的品質與粗飼料的關系。

牛奶富有營養價值,其成分可分為水和固形物兩部分,固形物包括乳蛋白、乳脂肪、乳糖、礦物質、維生素等多種物質。固形物含量多少影響乳的品質,乳脂率是衡量乳質優劣的重要指標,含量一般為3%~5%。乳脂中含有人體必需的亞麻酸和花生油酸及多種脂溶性維生素、磷脂類等。提高乳脂率的主要方法是進行奶牛品種改良,選擇優質飼料,飼養管理也是提高乳脂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1 選育好的品種和個體
不同品種牛的產乳量和乳脂率有很大差異。經過精心選育的品種如荷斯坦牛,其產乳量顯著高於地方品種。產乳量和乳脂率之間存在負相關,產乳量較高奶的乳脂率相應較低。但產乳量高的品種通過有計劃地選育,乳脹率仍可提高。同一品種內的不同個體雖然處在相同的生長階段、相同的飼養管理條件下,其產乳量和乳脂率仍會有差異,如荷斯坦牛的產乳量變異范圍在3000~12000
kg,乳脂率為 2.6%~6.0%。選育優良的品種和個體並不斷地進行改良,是奶牛優質高產的有效途徑。
2 選擇優質飼料
牛的瘤胃代謝產物中揮發性脂肪酸即乙酸。丙酸和丁酸的比例結構,對奶牛的產奶量和乳脂率有重大影響。乙酸被吸收後,通過血液被輸送到乳腺,用以合成乳脂肪中的一系列短鏈脂肪酸;丙酸被吸收後,輸送到肝臟,成為合成葡萄糖的原料;丁酸是乳脂肪中的一種短鏈脂肪酸,也可與乙酸輔酶A縮合形成高級脂肪酸。乙酸、丁酸比例增加,有利於提高奶牛乳脂率。
乳脂是由兩種基本類型的前體合成的,其中約50%的脂肪是以瘤胃發酵產生的乙酸和醋酸為原料由乳腺合成,其餘部分則由飼料的脂肪或體內積蓄的脂肪供給(以長鏈脂肪酸的形態直接形成乳脂人不同飼料組成對乳脹的體內合成有極大影響。
2.l 粗纖維
飼料中對乳脂肪影響最大的是粗纖維含量。纖維在瘤胃內被分解後生成乙酸,而澱粉則能增強瘤胃發酵、降低pH值,促進丙酸的生成,乳脂率與瘤胃內乙酸/丙酸比呈正相關。若日糧中的牧草低於50%,或者ADF(酸性洗滌纖維)低於19%,或把全部飼料的粗纖維限定在13%時,由於日糧纖維含量的減少將導致乙酸/丙酸比下降,從而降低乳脂含量。
2.2 脂肪
脂肪的正作用是能量高並能直接為乳脂合成提供脂肪酸,約50%的乳脂肪必須由日糧中脂肪供給。當奶牛處於能量正平衡時,很難動用體脂肪並把它運入乳腺,因此在泌乳期內日糧脂肪是乳脂的唯一來源。脂肪的負作用是不飽和脂肪代謝產生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瘤胃內和氫結合促進丙酸生成從而降低乳脂含量;由於氫的加入,生成的轉移單不飽和脂肪酸也能抑制脂肪在乳腺內的合成。根據脂肪的上述雙重作用,為了不妨礙瘤胃發酵等特性,在飼料中添加3%~6%脂肪為宜。游離油脂常降低乳脂含量,而整粒油籽未產生此作用。大豆油或整粒大豆可以降低乳蛋白含量,而棉籽油和棉籽的影響很小。添加不飽和脂肪或大劑量脂肪常可導致乳脂率下降,主要原因是其對瘤胃發酵的影響。所以,人們試圖通過某些措施以減少脂肪的負面影響,如飼喂整的或壓碎的油餅,用甲醛處理使脂肪免受瘤冒發酵,採用鈣皂化等。這些技術措施在維持和提高乳脂率方面具不同的效果。高士爭等(1998)報道,添加脂肪酸鈣300
g/d·頭可使奶中乳脂率較對照組顯著提高(p<0.05),總脂、必需脂肪酸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及鈣含量顯著增加(p<0.05)。奶牛添加脂肪酸鈣僅限於乳脂率3.5%以下的奶牛,對高乳脂率的奶牛無效。由於乳脂率的提高必須有50%乙酸作為合成前體物,故添加脂肪酸鈣時,日糧於物質中要求維持粗纖維17%、ADF21%的水平(張延利,1996)。
2.3 能量及蛋白質
當日糧能量水平提高時,乳蛋白含量提高,但可能會降低乳脂率。日糧中蛋白質含量提高通常並不提高乳蛋白含量,但蛋白質低於需要時可能會降低乳蛋白。只有當奶牛在極低營養或長期營養不良的情況下,能量及蛋白質才有可能對乳脂率發生影響。
2.4 無機鹽
當瘤胃pH值保持在正常范圍內時,乙酸的形成較丙酸更容易些,由於乙酸的增多,奶牛的採食量、產奶量和乳脂率都將得到提高。在高水分穀物和青貯玉米等易發酵飼料中添加鹼化劑可以取得理想效果,但在乾草和青貯鮮草等含ADF佔20%以上的飼料中添加鹼化劑無明顯效果。常用的鹼化劑多為碳酸氫鈉或碳酸鈉,氧化鎂和碳酸氫鈉以1:2的比例製成的混合劑其鹼化效果很好。沸石能增大瘤胃pH值,但同時可能降低乳脂和乳蛋白含量。韓正康(1986)報道,當瘤胃處於丙酸型發酵時,添喂乙酸鈉能提高乳脂率。
2.5 其他飼料添加劑 煙酸能增加乳脂率或產奶量。據報道,在奶牛產後120 d內,每日飼喂煙酸6 g,可使產奶量提高
11.9%,在泌乳中期給奶牛添喂煙酸其效果遠不如泌乳早期,原因可能是奶牛在泌乳早期常處於能量負平衡狀態。奶牛分娩後由於採食量下降、日糧組成改變及由此引起的瘤胃微生物群體改變等因素,導致日糧中供應的和瘤胃微生物合成的煙酸減少,造成奶牛煙酸缺乏;而在泌乳中期,奶牛瘤胃微生物群體穩定,泌乳量逐漸下降,奶牛依靠飼料和自身合成的煙酸可滿足代謝和生產的需要,因而在奶牛泌乳早期添加煙酸的效果顯著高於泌乳中期。所以,給奶牛添加煙酸要考慮產奶量、泌乳階段及飼料條件等因素,不應盲目添加。
對高產奶牛來講,為了保證奶牛攝入足夠的能量,粗飼料的攝入應受到限制。有關資料表明,在這種情況下,飼料中加入適量的乙酸鈉或雙乙酸鈉,可促進和改善機體電解質的平衡,刺激肝臟、腎臟和腸粘膜,從而提高乳脂率。另外,當精料比例增多使奶牛乳脂率降低時,可每天補飼450
g乙酸鈉鹽或丁酸鹽,以提高乳脂率。
拉沙里菌素和莫能菌素等離子載體對乳脂率有削減作用,因為這類抗生素物質能增加瘤胃內丙酸的產生量。
3 科學規范的飼養管理
3.l 合理搭配精粗飼料比例
在奶牛日糧中,不能過多強調精料,而應以多汁青綠飼草、青乾草等優質粗飼料為主。在充分供給優質青乾草等粗飼料後,不足的能量部分由精料供給,在飼喂上也應先粗後精,精料盡量做到少量多次飼喂,避免一次攝入大量精料。Poewll(l939)最早發現,給奶牛飼喂高精料、低粗料日糧會導致乳脂率下降。當飼糧中精料比例較高時,瘤胃中乙酸比例減少,丙酸比例增加;反之,當粗料比例較多時乙酸比例增多。可見,增喂粗飼料有利於提高乳脂率。但粗飼料不能提供乳牛合成乳蛋白的原料,會影響產。奶量。因此,牛的飼糧要合理搭配,不僅提供適量的精料和多汁料,保證奶牛高產,同時要保證有一定比例的粗飼料以提高乳脂率。生產中,奶牛飼喂多採用先粗後精或精粗混合的方法,粗料比例一般不低於日糧的40%。
3.2 注意日糧的可消化性和物理形態 Van
Soest(1963)通過大量奶牛試驗證實了乳脂率與日糧纖維有關,並推斷日糧纖維含量和來源對乳脂率的影響可能與纖維的長短有直接關系。飼餵奶牛要注意日糧的消化性,高產奶牛日糧消化率不應低於65%,無論精料還是粗料都應注意其消化性能。精料中易降解的是大麥、高粱,玉米相對較差,粗料中禾本科青乾草易降解,其他牧草相對差一些。同時要注意日糧的物理形態,精料的籽實類以打碎或壓碎為好,而青粗飼料不易太碎,一般以8
cm左右為好,青貯牧草可適當長一些,這樣可增加飼料在消化道內的時間,從而達到提高粗纖維、干物質的消化率,進而提高乳脂率的目的。
3.3 補充脂肪
一般奶牛日糧脂肪含量約在3%左右,而有關資料表明,日糧中脂肪含量在5%~6%時奶牛對養分利用率最高。因此,在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油菜籽或保護脂肪酸,可有效提高乳脂率,但添加量也不宜過高,掌握在日糧中脂肪含量大體在5%~6%即可。
3.4 加強干乳期的管理
產奶牛干乳期是胎兒迅速生長發育需要較多營養的階段,改善母牛營養狀況也對下一泌乳期有利,為延長生產年限准備必要的條件;同時干乳期間乳腺分泌活動停止,是分泌上皮細胞更新動下一泌乳期能正常分泌的必要准備階段。因此,母牛干乳期供給充分的營養並結合科學的飼養管理(如加強干乳中後期乳房的按摩等),可有效提高乳脂率。
3.5 掌握正確的擠奶方法
正確的按摩和擠奶操作,能增強排乳反射,提高奶產量和乳脂率。規范和提高擠奶技術,每次擠奶時力求使乳腺胞內的乳汁盡量擠凈,不僅可提高產奶量(增幅為10%~20%),而且可增加乳脂率0.2~0.4個百分點。掌握擠奶速度,盡可能在5分鍾內擠完。
3.6 適當的運動
舍飼奶牛運動量較少,如果給予適當的運動,不僅能鍛煉體質,加強代謝,增強健康,而且還能提高產奶量和乳脂率。一般情況下,奶牛每天自由運動時間應不少於6h。據報道,對奶牛每天驅趕3公里,可以有效地提高產奶量和乳脂率,但運動不宜劇烈,時間也不宜過長,應根據牛的生理、營養狀況而定。過量運動有時會造成能量負平衡,引起酮病。
4 加強奶牛乳房炎的預防
乳房炎症是影響奶牛產奶量和乳脂率高低的重要因素,尤其是由乳鏈球菌、大腸桿菌、巴氏桿菌等引起的乳房炎,乳汁會呈水樣,乳脂率明顯降低。由於乳房炎病因復雜且有很多影響因素,預防工作有一定難度。預防乳房炎,必須從各個環節著手,採取綜合的措施,貫徹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日常管理中,要搞好環境和畜體衛生,尤其是乳房的衛生;要注意擠奶衛生和正確擠奶;定期進行隱性乳房炎或DHI測定,對於隱性乳房炎檢測結果呈「++」以上反應的及時用葯治療;重視和堅持乳頭葯浴工作,浸漬乳頭的葯液要求殺菌力強、應激性小、性能穩定、作用時間長,常用的有0.3%~0.5%洗必太溶液、0.5%~l%碘附等。要對病牛實行隔離飼養,及時淘汰慢性病牛

一定要看仔細看啊,我找了 好久才找到的 ,算是對的起這個分了!

⑺ 冬季奶牛如何飼養管理

(1)精粗料比例合理,適當增加精飼料喂量

試驗表明,環境溫度在18℃以下時,每下降1℃,奶牛每千克代謝體重增加維持需要量2.51千焦,需要進食更多的能量飼料以維持產奶及體溫。通常的做法是,每天增加10%的混合精料。另外,在冬季,要控制濕拌料中水的比例,最好喂乾料或顆粒飼料;如果採用全混合日糧,水分含量要控制在40%~45%,不能太濕,以免結冰。

(2)防寒保暖,注意畜舍衛生

防大風和賊風的侵襲。牛床要多鋪褥草,避免畜體直接與冰冷地面接觸。不要用水沖洗地面及牛欄,牛排泄的糞尿及污濕的墊草要及時處理。

(3)保證飼料品質,

提供充足的飲水,最好給奶牛飲溫水

試驗表明,多飲溫水能夠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冬季青綠飼料較少,所以要相對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等營養成分的含量。同時,要做好飼草的處理和精料的配合。飼料必須清潔新鮮,凍結的多汁飼料、青貯飼料,應解凍後再喂。霉變、腐爛、變質、踐踏的飼料不能喂。

(4)保持畜體衛生,加強運動等日常管理

要經常刷拭牛體,保持牛體皮膚清潔,改善皮膚和肺的呼吸,改善血液循環。經常刷拭牛體,可使產奶量提高8%~10%。

⑻ 能否幫我寫一份奶牛相關的畢業論文

找度娘、

⑼ 奶牛的階段喂養管理

1、犢牛時期
犢牛指0-6個月齡的牛隻。這個時期的牛隻又可分為斷奶前和斷奶後兩個時期。犢牛出生後1-2小時內應讓其吃上初乳,喂量不能少於1千克。哺乳期每日餵乳量應在10-15千克之間。犢牛出生7日後可以開始訓練採食精料和柔軟的青飼料,當每日採食量達到0.75-1.0千克時就可以斷奶了,時間段一般在8周左右。
2、育成牛時期
育成牛指7-15月齡的牛隻。育成牛時期也可分為兩個階段,7-12月齡是乳腺形成的關鍵期,13-15月齡是瘤胃快速發育階段。這個時期的飼喂特點為:日糧開始以粗飼為主,蛋白水平需達到13-14%,搭配2-2.5千克精料。粗飼應該選擇中等質量的乾草,這樣有助於培養牛隻耐粗飼性能,提高瘤胃機能。
3、青年牛時期
青年牛指16月齡直至分娩的牛隻。青年牛時期也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16-18月齡期,該階段為成長期,飼喂日糧以中等質量的粗飼為主,日糧蛋白水平達到12%,每日每頭搭配2.5千克精料。第二階段為19月齡至預產期前60天,該階段飼開始控制飼料分量,日糧干物質進食量應控制在11-12千克之間,以中等質量粗飼為主,日糧粗蛋白水平達12-13%。每日每頭混合精料2.5-3千克。第三階段為預產前60天至預產前21天,此階段繼續控制飲食,提高日糧粗蛋白水平和精料比例。日糧干物質進食量應控制在10-11千克之間,以中等質量粗飼為主,日糧粗蛋白水平達14%。每日每頭混合精料3千克。第四個階段為預產前21天至分娩,該階段相當於干乳期,飼喂於前期大致一樣,繼續提高日糧蛋白水平和精料比例,日糧粗蛋白水平達14.5%,每日每頭混合精料4.5千克。
4、成年母牛時期
成年母牛是指分娩過後的牛隻,成年母牛飼養方法比較簡單,主要注意為奶牛提供干凈、乾燥舒適的生產環境。飼養管理主要需注意干乳期和圍產期。干乳期飼喂應當以優質青乾草為主,混合精料不宜超過2.5千克。干乳期後期精粗料比例應定在3:7左右。圍產期需要補充營養,飼喂應當逐漸增加精料比例,但最大餵食量不超過牛隻體重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