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魯迅論文畢業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魯迅論文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21 00:02:13

❶ 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論文 《魯迅小說的藝術特點》

論文找我們就OK了,絕對通過

❷ 畢業論文的研究動態、選題依據和意義。 題目是魯迅《野草》中意象淺析。 謝謝咯···

《野草》中的墳、做夢、死亡等等可以作為重點分析。

❸ 關於魯迅作品人物分析的本科畢業論文

你懶得可以了,去核心期刊網找找相關論文

❹ 想寫一篇關於魯迅的畢業論文,主要方面是魯迅筆下落魄知識分子的形象,希望大家給點意見。

魯迅筆下的知識分子形象,其精神特徵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類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犧牲者,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陳士成等。他們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滿舊式文人的酸腐氣味,作者對他們既有批判,也有同情;
第二類是封建制度的維護者和追隨者,如《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爾礎等。他們的靈魂已經完全腐朽,表面上道貌岸然,實際上滿肚子男盜女娼,或是封建道德的衛道士、假道學,或是不學無術的文人垃圾、文人敗類。作者對他們只有批判,沒有同情;
第三類是封建制度的破壞者和反抗者,如《狂人日記》中的狂人、《在酒樓上》中的呂緯甫、《孤獨者》中的魏連殳、《傷逝》中的涓生和子君,以及《葯》中的夏瑜、《長明燈》中的瘋子、《一件小事》中的"我"和《幸福的家庭》中的"文學青年"等。他們具有現代的意識、進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過為自己理想而奮斗的輝煌歷史,但他們的反抗幾乎都以失敗而告終。這類形象不僅數量眾多,而且也是魯迅最為看重的現代知識分子形象。魯迅希望大家通過他們失敗的故事,看到他們的悲劇既是時代的悲劇、社會的悲劇,也是他們自己缺乏"韌性"精神和斗爭策略的結果。
魯迅創作《傷逝》的目的,不同於當時流行的同類題材小說,不是為了表現青年人為爭取戀愛自由和婚姻自主而對封建婚姻觀的反抗,也不是為了歌頌當時風行一時的"個性解放思想",而是為了指出"個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探討受"個性解放思想"影響的一代"五四"反叛青年在沖出家庭的牢籠後如何才能走上"新的生路"。
魯迅在寫作這篇小說的兩年前,即1923年12月,曾在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學校作過一次題為《娜拉走後怎樣》的演講。《娜拉》是挪威戲劇家易卜生的一部社會問題劇,曾被譯作《傀儡家庭》在中國公演,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當時人們關注的重點是如何走出家庭,而魯迅則在演講中告誡大家:"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做夢的人是幸福的;倘沒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緊的是不要去驚醒他。……然而娜拉既然醒了,是很不容易回到夢境的,因此只得走;可是走了以後,有時卻也免不掉墮落或回來。否則,就得問:她除了覺醒的心以外,還帶了什麼去?倘只有一條像諸君一樣的紫紅的絨繩的圍巾,那可是無論寬到二尺或三尺,也完全是不中用的。她還須更富有,提包里有準備,直白地說,就是要有錢。"兩年之後,魯迅舊話重提,是因為他認為"娜拉走後怎樣"的問題仍然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因此,他在《傷逝》中不厭其煩地12次用了"新的生路"一詞。《狂人日記》中作品通過主人公狂人的眼睛,觀察了他身邊的人:"他們--也有給知縣打過枷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給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然而,他們不但沒有起來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跟著吃人。狂人為此而困惑,作者為此而憤怒:"是歷來如此慣了,不為以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在狂人或作者看來,這些人如果不改,最後終會被吃掉的,而未來的希望只能寄託在那些"或者還有"的"沒有吃過人的孩子"身上,因此,他發出了"救救孩子……"的呼聲。作品不僅表現了徹底批判封建禮教的勇氣,還表現了作者"憂憤深廣"的人道主義情懷,表現了他以文藝創作來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總體精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狂人日記》的意義遠遠超出了文學的范疇。
狂人的形象具有"狂"與"不狂"的兩重性。狂人的"狂",一方面在於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特徵,一方面也在於他對傳統和世俗的反抗;而狂人的"不狂",則在於他"超前"的思想認識,說出了當時人們不敢說或根本還沒有想到的話。如同歷史上凡是反抗傳統、反抗社會現存秩序的人都無一例外地被視為"瘋子"一樣,狂人的思維和語言常常是離經叛道的,但他的觀察和結論卻是豐富和深刻的。因此,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於向傳統挑戰的已經覺醒的知識分子形象,一個敢於向現實的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的象徵形象。然而,魯迅對於狂人的命運和前途卻並不樂觀,因此,在作品的"文言小序"中預感到了他的結局:"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

❺ 關於魯迅小說的論文

魯迅的小說大多寫實,這方面的論文也多,你到可以論一論他的浪漫主義小內說。比如《鑄劍》(容原題《眉間尺》)。這大不同於他別的小說,除了深沉熾熱的感情,還有豐富奇特的想像,離奇荒誕的情節。跟寫實小說相同的是,同樣也批判了國民性弱點,這是魯迅很大的一個創作特色。此外還有《傷逝》,這是魯迅較少涉及的愛情題材,也有寫論文的很大空間。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❻ 求有關魯迅的畢業論文

魯迅的愛情與魯迅的小說作者
【摘要】本文的創新點是將魯迅與許廣平的愛情分為相識、相戀和結婚三個階段,並結合魯迅在這三個階段中的小說作品來分析魯迅的小說創作。筆者認為,魯迅與許廣平的愛情對魯迅的小說創作而言,就像一把雙刃劍,推動魯迅的小說創作達到了最高峰,後來也是婚姻讓魯迅的小說創作失去了應有光芒。
【關鍵詞】魯迅;愛情;小說創作
魯迅研究一直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永久課題,從宏觀到微觀,由內到外,中國文壇已經形成了一門「魯學」。其中,魯迅的小說研究更是經久不衰。80年代以來,對魯迅愛情的研究也逐漸豐富起來,但是將魯迅的愛情與他的小說創作結合起來的研究還不多。筆者將魯迅的愛情分為相識、相戀和結婚三個階段。並分別結合這三個時期的作品來研究,試圖分析魯迅的愛情對其小說創作的影響。
從1918年發表的小說開始到逝世,魯迅筆耕不輟,碩果累累,作品風格迥異。筆者在本文中主要是討論愛情生活(即在1925年3月到1927年10月與許廣平共同生活這段時間)對魯迅創作的影響。
從愛情的影響來看魯迅的創作,可分為戀愛前的創作(1918年5月—1925年);戀愛中的創作(1925年—1927年十月);共同生活後的創作(1927年10月到逝世)在魯迅生命的最後十年,許廣平闖入了他的生活。從此,與許的二人生活沖撞著魯迅獨自生活的孤獨和苦悶。其創作拋物線也較明顯。為了便於闡述,筆者將魯迅戀愛前的創作稱為苦悶的爆發,戀愛中為苦悶的沉澱,共同生活後為苦悶的轉換。

一、孤獨苦悶的爆發
和許廣平相戀(1925年3月)以前,魯迅主要表現在外傾上的苦悶彷徨期。小說創作中大部分題材都來自社會中、生活中。魯迅在1918年至1922年間創作的《吶喊》中的作品幾乎都是反映的社會問題。1923年與周作人失和,魯迅無比憤怒和痛心,生了幾場大病加重了他心理上的苦悶。魯迅的心情進一步惡化,有寂寞、悲哀、憤激,甚至產生了不輕的頹唐、絕望情緒,從而產生了強烈的內心沖突和心態的不平衡傾向,進入了一個精神上難熬的「苦悶」期。這種苦悶正是文學的源。

二、孤獨苦悶的沉澱
《野草》時期(1924—1926)是魯迅文學創作之豐收期,主要起點於1925年,各類題材的創作達到了新的高度。對於魯迅來說,1925年是他人生軌跡發生轉變的一年。愛情賦予魯迅特別的鼓舞力量是主要原因之一。為了便於闡述,筆者將魯迅與許的交往到二人共同生活分為前期感情的復雜和後期的整合。
1、前期感情的復雜(1925年—1926年)
這一段時間的創作中,魯迅內心的復雜、苦悶和痛苦以及自己內傾向的精深剖析將他的藝術思維推向了又一頂峰。《高老夫子》(1925.5.1)是對當時社會風氣的反諷,也是對自己生活前途的思索。小說《孤獨者》(1925.10.17)簡直就是其本身的一個範本,一種渴望。《傷逝》(1925.10.21)是魯迅的藝術創作中唯一一篇以男女戀情為線索的小說,其中涓生的痛苦也是作者的擔憂。小說《弟兄》也是述說自己的親情中的困惑。如果說魯迅在走進愛情生活之前是用客觀的審判的眼光在注視著身邊的人和事,1925年以後則是轉向自我內心的思索。《彷徨》收集了1924到1925年間寫成的11篇小說,就總體而言,這一集子比《吶喊》好,因為個人的喜怒哀樂在此已經凈化。與許廣平的這份愛情在這一時期使魯迅復雜的感情更豐富,使魯迅的文學創作達到了他生命的最高峰。
2、後期的整合沉澱(1926年—1927年)
正式與許廣平戀愛後,雖然時不時有一份不敢愛的自卑,但有了許的主動積極的鼓勵支持,魯一方面把對自我厭惡與自我憤恨的情緒沉澱下來,一方面重拾信心,充滿戰斗的快感和激情,《這樣的戰士》是他這種情緒的宣言。1926年9月,魯迅和許一起南下,許到廣州,魯迅到廈門。魯迅在這里過著孤島般的生活,與許的通信給了他一份心靈的寧靜。他一邊潛心做學問,一邊寫一些回憶散文。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人生經歷和各種感情及其復雜情緒的整合。但遺憾的是,魯迅並沒有將這份孤獨和復雜的感情升華,他放棄了追尋那份若有若無的超越,他選擇了一種解脫的方式。與《孤獨者》中申飛沖出沉重,輕松上路的選擇有著驚人的相似。到年底,魯迅決定要真誠地面對許廣平,打算到廣州去。他拋棄了黑暗苦悶的糾纏,邁向自己製造的明朗的方向。這以後魯迅就只在這年的10月寫了《鑄劍》及12月的《奔月》兩篇小說,後編入《故事新編》。很可惜的是魯迅把自己的復雜的情緒從小說中收放到自己的心底去了,從此再也沒有創作出《吶喊》《彷徨》這樣的世界經典性的文學作品了。

三、孤獨苦悶的轉換
從這一年的作品可以看的出來,1926年之後,除了幾篇《故事新編》,他幾乎都轉向了雜文創作。
當然,魯迅的創作是復雜的,從不同時期和不同角度都有不同的闡釋。
從文體的角度來看,魯迅的創作分為兩類。一類是作為純文學的小說、詩歌、散文,一類是雜文學范疇的雜文。前者是以藝術思維為「圖」,而邏輯思維為「底」,建立一種「圖—底」關系;在此,邏輯思維以潛在的、直覺的形式與藝術思維相滲透。後者則以邏輯思維為「圖」,以藝術思維為底,建立的是與純文學大體相反的「圖—底」關系,在這種關系下,藝術思維不知不覺與理論思維滲透。簡而言之,純文學創作是相對感性的藝術,雜文創作是相對理性的藝術。因為雜文具有時效性,邏輯性,針對性的特點,所以是一種特殊的文體,一般不作為純文學研究。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魯迅選擇雜文創作,尤其是後十年,除了《故事新編》(文體風格上是敘述與議論的交織,在本質上是小說與雜文的相遇。而這些小說都來自與對神話傳說或歷史的敘述)以外,幾乎都是雜文創作,這不能不說是文學史上的一個遺憾。
夏志清指出:在他轉向以後,雜文的寫作更成了他一心一意的工作,以此來代替他創作力的衰竭。甚至認為魯迅的雜文非常有娛樂性,因為基本觀點不多——即使是發揮得淋漓盡致——所以他十五本雜文給人的總印象是搬弄是非、啰啰嗦嗦。雖然「創作力的衰竭」這種評價有些偏頗,但魯迅在後期的創作中的確沒有前期的藝術美感。這種轉向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筆者僅從愛情對其影響這一點來分析。
魯迅與許廣平生活在一起後,心情是愉快的,情緒是昂奮的,戰斗一直是旺盛的,思想是向上的,他成功地創造了魯迅雜文體。但是,也正是在1927年以後,魯迅的作品裡很難找到「我是為了在黑暗裡搗亂」的那種覺醒後的無奈愁緒,以及明知沒有路卻要想尋一條路的苦悶。而只能把自己積累的豐富知識犀利地批判點擊式地用於針砭身邊具體的人、事、物,以縝密的邏輯思維為主導,將他特有的藝術思維零星地潛伏於其中。即使偶爾有創作的靈感也只是用改編舊故事寄託自己的苦悶。他的作品《補天》中以「油滑」的筆調來表現的性壓抑就遠遠不及1918年發表的《狂人日記》中對青年精神壓抑的體現。早在1924年9月23日魯迅就翻譯了廚川白村的《苦悶的象徵》,其思想根底就是認為文學是苦悶的象徵。而魯迅後期的創作再也沒有直面自己的苦悶。這對於中國二三十年代的文學創作來說,不能不說是一份遺憾。
魯迅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獲得了一份真摯的感情。作為社會的一分子,魯迅是完整的,他擁有幸福的三口之家,又是一位時代的勇士;可作為文學史上的一位大師,卻實在有點遺憾,他放棄了早期的小說和散文創作,而轉向了以雜文為武器來抨擊社會。但是,魯迅最終也沒有實現與外界與他潛意識中「自身」的和解,從而也無法最終實現自我的目標,更為可惜的是魯迅沒有用一種藝術方式來表現出自己的這份沉甸甸的復雜的苦悶。這就不能不說是他一生的遺憾,也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遺憾。夏志清對魯迅的評價雖有偏頗,但這的確存在一個不爭的事實,魯迅是一個天才的作家,卻並沒有發揮好他的寫作才能。
頗有意思的是魯迅在病重期間,在他生命最後的日子裡,手裡始終拿著的一張木刻畫,上面是一個白衣女子在風中奔跑。不知是對自己的心中那份美麗的夢的追憶還是為那個殘夢而遺憾。此刻的魯迅是否明白了卡夫卡三次訂婚三次退婚而終身未娶的原因呢,還是在感慨西蒙娜·德·波伏娃和讓·保羅·薩特之間永遠的獨立角色。魯迅由於角色和生活的穩定,晚期的人格發展也相對停滯,我們可以試想:如果魯迅沒有選擇與許廣平一起生活,他會不會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來完善潛意識中的自我,把外在的憂憤和內在的苦悶完美的結合,從而達到藝術創作上的巔峰呢?

參考文獻
[1]閻慶生. 魯迅創作心理論[M].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夏志清. 中國小說史[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30頁,
[3]魯迅散文全集.
[4]閻慶生. 魯迅創作心理論[M].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99頁.
[5]閻慶生. 魯迅創作心理論[M]. 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356頁.
[6]夏志清. 中國小說史[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38頁.
[7]夏志清. 中國小說史[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39頁.
[8]兩地書第一集.
[9]故事新編·序言.
[10]蕭紅. 回憶魯迅先生[M].

❼ 現當代文學本科畢業論文:魯迅筆下的婦女形象。五千字

您是殺人還是提問?沒有五千字的,我盡量寫,
魯迅在揭示土封建勢力對祥林嫂迫害的同時,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但她這種反抗意識是朦朧的。由於長期以來,受著封建反動文化思想的毒害,所以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規范的行為准則,作為自己的處世為人的依據和標准,故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識支配的。她第一次逃到魯鎮工謀生,這種對族權和夫權的反抗本是正當合理的。但她不懂這是她求生存的權利,她逃走的目的只是為了逃避婆婆的虐待,最後她還是被婆婆劫回賣掉。她被強迫改嫁時,也拚命反抗,但這種是對「從一而終」的恪守,是對封建節烈觀的愚忠。最後,她臨死時發出究竟有沒有魂靈地獄的詰頭,雖然表明她對封建神權思想有所懷疑,但她的思想依舊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祥林嫂這一系列的掙扎和反抗,是不自覺的,其力量是微弱和蒼白的,她最終還是被要深蒂固的封建大網路所捕殺。祥林嫂的最終死去,雖然與自己的愚昧軟弱不無關系,但根子還是吃人的封建制度。

相對單四嫂、祥林嫂來說,《離婚》中的愛姑,是魯迅婦女題材小說中最具反抗性的農村婦女形象。愛姑十五歲嫁入施家,婚後其夫另有新歡,要撇掉她。為了不被丈夫離棄,她大鬧的,不是離婚,而是不離婚。她在眾人面前怒罵其夫為「小畜生」,其公公為「老畜生」,這種大膽、潑辣、不屈不撓的性格,使用權這場斗爭顯得激烈和火葯味十足。「打過多少回架,說過多少回和,總是不落局。最後,在七大人的「調停」下,愛姑的不願離婚最終還是離了。

在龐大而堅固的封建勢力面前,愛姑這條不安分的魚,只能在水池中掀起幾點水花,最終還是擺脫不了被吃的命運。她想憑自己個人的力量,去沖破用幾千年時間織成的強大的封建羅網,那隻能是妄想。當她意識到這點時,卻又可悲地把希望寄託在七大人身上,認為他會為她主持公道。而封建秩序和封建利益的維護都是由七大人之流操縱的。愛姑這種天真幼稚的想法和行為,最終只能自吞失敗的苦果。在潛意識里,愛姑認為被丈夫休掉是「失節」的大事。在封建社會性,只有休妻,沒有離婚,而休妻是當時社會被人們尤其是婦女認為最恥辱的事情,被休之人,其地位是連寡婦也不如的。為此,愛姑才反抗,想討回一個「說法」。愛姑表現出來的行為,說明她靈魂深處還是被封建倫理道德中的「從一而終」的觀念牢牢地統治著。從這一角度看,盡管她的反抗激烈,但其意義是有限的。

單元四嫂、祥林嫂、愛姑封建社會農村婦女的典型形象,在數千年漫長而黑暗的艱難歷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負著更為沉重的精神重壓,靈魂深處被奴化被扭曲更為嚴重。作者魯迅對她們表現出更大的關懷與同情,同時也表現出無限的悲哀和憂憤。

❽ 請幫忙寫一篇"談魯迅小說的風俗描寫"的畢業論文

11.最近老是想你,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我控制不了自己,不把心裡的話告訴你

我會後悔一輩子,不管你的決定如何,我都要鼓足勇氣問你:那兩毛錢啥時還我

?~
12.八戒正在月球上摟著嫦娥獻媚,忽見一人藏在鐵罐里從眼前飛過,嫦娥驚呼

:有人偷看我們隱私! 八戒問:是高老莊派來的嗎? 嫦娥答:還好,是楊利偉

~
13.知識競賽主持人問:貓是否會爬樹?老鷹搶答:會!主持人:舉例說明!老

鷹含淚道:那年,我睡熟了,貓爬上樹。。。。後來就有了貓頭鷹。。
14.大黑熊將一個蜂窩放到水裡,想把蜂窩里的小蜜蜂泡出來。誰知道蜂出來後

就追得大黑熊滿世界亂跑。熊太太見狀大罵:就你哪個笨熊樣,還敢泡小蜜??
15.夜,已經很深了,
我從睡夢中醒來
因為我想起了你
為什麼你總是在深夜的時候悄然離我而去
我真的很需要你
咳......
枕頭又掉哪兒去了?

❾ 關於魯迅的論文,3000字,六年級,不是畢業論文那

3000字?你們老師太誇張了吧!!
關於魯迅

《吶喊》讀後感
——自然的身影

《吶喊》是魯迅先生自《狂人日記》後的第二本經典小說集,它是中國的名著。同樣也是世界的名著,這本書中有些文章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例如有《故鄉》,《葯》,《孔乙己》等等魯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魯迅先生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在日本的首都東京留學時,看到和聽到當時中國人民的麻木不仁從而使魯迅先生強烈的愛國意識蘇醒,醫學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因此他棄醫從文,從此投身文學的知識寶庫中。
魯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八個字來概括了那時的中國人民,以及對於他們的憐惜和悲傷。
《孔乙己》中那個因為家境貧困好吃懶做,無所事事,社會層次低而又嚮往社會上流階級的生活的孔乙己,從孔乙己在澡堂是人們取笑的話題,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為職業,在最後因為偷了有錢人的書後被打折了腿,最後還是默默地離開了人世。
《故鄉》中那個見什麼人說什麼話的「豆腐西施」,還有和劇中主人公從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銀項圈的小英雄閏土見到老爺時歡喜而又凄涼的神情,從而體現了當時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勢力壓迫和打擊下的情形,而《葯》則更能夠淋漓盡致地表現這一點。文中凶暴殘酷的劊子手康大叔,因為小兒子小栓的癆病而拿出所有家檔去買了個人血饅頭的華老栓,和那些在茶店裡議論紛紛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為革命而被處死,最後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饅頭而犧牲的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說明了當時社會的狀況,康大叔的殘酷,卑鄙,仗勢欺人。華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們的盲從和人與人之間的勢利,夏瑜的英雄氣概但是完全脫離群眾的革命是無法成功的。
當然,在《吶喊》這本書中,像這樣的文章還有許許多多,魯迅先生寫這些文章是為了讓當時的中國人民看了以後,能夠清醒過來。魯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帶有諷刺意味的語言,憤怒而又帶有鼓勵的語氣,激勵著當時半夢半醒的中國人,用帶有指責和批評的語言,說明當時社會的黑暗,表現了魯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龍——中國,早日蘇醒,重整我中華雄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