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辯證的處理《浮士德》中的善
詩劇《浮士德》是歌德的代表作,它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以及莎士比亞的劇作齊名,被認為是西方文學史上最重要的、史詩性的巨著之一,享有崇高的地位。它也是歌德以畢生的心血來完成的一部傑作。全劇以主人公浮士德探索人生真理的過程為線索,寫他的思想發展的歷史。
浮士德追求真理的歷程可分為:①學者生活、②愛情生活、③政治生活、④追求古典美、⑤改造大自然五個階段。
浮士德的形象: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兩重性,既勇於進取,又貪圖享受。他說:「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這種永不滿足、不斷追求、努力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的一生,貫穿著批判現實精神和辨證精神。他與惡的化身靡非斯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一種辨證哲學的體現。
靡非斯特的形象:體現了惡,體現了否定精神,他對一切都抱著輕蔑嘲笑的態度。他的清醒,往往能揭穿丑惡事物的本質。他引浮士德走出書齋,使他過享樂的生活,一再引誘他作惡,實際上卻使浮士德不斷向真理前進,不斷向善,他成了浮士德前進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動力。作者通過靡非斯特表明了這樣一個哲理:即惡的作用不全是破壞,「人類正是在同惡的斗爭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取得進步」。
《浮士德》的藝術特點:
(1)形象繁復,構思宏偉採用了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創作方法。
(2)採用了自古以來的各種詩歌形式和表現手段。
浮士德形象分析
《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種積極進取精神的代表,是一個自強不息、執著探索者的形象。為了人生的真義,為了體察那短暫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鮮血和靈魂做低押;他在探求人生意義、探索理想社會的過程中,表現出一種生無所息、堅韌頑強、非凡毅力和品格。他經受了各種誘惑和考驗;同梅非斯特打賭,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熱戀的悲劇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從政的悲劇使他逃離避現實;古典理想的幻滅,使他重新回到現實中尋找實現理想的途徑。他永不滿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無論是在人間或在天上,沒一樣可滿足他的心腸」,始終向上向善。這些便構成性格上最鮮明的特徵。這正是歐洲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一些渴望擺脫蒙昧、獲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知識分子的寫照。浮士德又是普通人類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鮮明的兩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慾的驅使,常常沉迷於名利、地位、權勢、女人和美等現實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個人慾求和現實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的超越了自我,不斷走向新生活。他一方面想節欲精進,追求真理創造事業,一方面又迷戀著纏綿悱惻的兒女私情;他一方面是清醒的、理想社會的追求這,一方面又是盲目的、腐朽王權的支持者。浮士德身上的這種「靈」與「肉」的矛盾,「善」與「惡」的斗爭,體現了歌德身上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也展示了人類自身的復雜性和真實性,同時也反映了人類探求真理的艱巨性。
浮士德的形象意義,在於向人們指出一條精神凈化的道路,指出人生意義和人們應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們引向為崇高的理想而奮斗不息的偉大道路。
浮士德和梅非斯特的辨證關系
梅非斯特在詩劇《浮士德》中是作為浮士德的對立面出現的。他主觀作惡,客觀作善,是對浮士德形象的補充。他對於浮士德探索人生的過程,客觀上起著推動作用:他把浮士德引入塵世,主要目的是要誘惑浮士德墮落,實際上卻幫助他擺脫了陰暗的書齋,投身社會實踐;他多次誘惑浮士德作惡,客觀上卻使浮士德從錯誤和挫折中猛醒,向更高的境界邁進;他忠實的完成了上帝賦予他的使命:鞭策人們精神中的懈怠和貪圖安逸的惰性,激發人們更加努力。總之,梅非斯特和浮士德是對立統一關系,浮士德滿足之日就是身亡之時。他們打賭訂約一方面表明梅非斯特對他的幫助為了佔有他,有得必有失,得失之間是辨證關系。同時,他們的打賭,特別是浮士德之死,說明對真理的追求不應該有止境,滿足必然停止,停止就意味著死亡。矛盾永遠存在,矛盾解決之日就是事物死亡、消滅之時。所以進取不能滿足。天帝最後接浮士德上天,既說明善一定戰勝惡,也說明惡可以反過來推動善。正是在梅非斯特的推動下,才造成浮士德不斷追求。所以梅非斯特和浮士德體現了善惡相反相成的關系。
《浮士德》藝術特點
《浮士德》在藝術上有它獨特的風采。
①詩劇以幻想為主,將寫實與幻想結合。天上地下、現實古代、人類魔鬼,作者用幻想的情景和真實的生活,交織出一幅瑰麗奇異的藝術圖畫,使《浮士德》成為既是資產階級的激越頌歌,同時又是德國現實生活的深刻概括。
②在人物塑造上,最突出的是用辯證法塑造主要人物形象。浮士德靈與肉的對立統一,梅非斯特作惡造善的對立統一,推動了整個劇情的發展,也展示了他們各自的性格特徵。作品還用矛盾對比的手法刻畫人物群像。天帝與魔鬼是理性與情慾的對比:浮士德與梅非斯特是人類與魔鬼的對比:浮士德與瑪加蕾特是知識者與自然人的對比。比較的手法使各自的性格特徵更為鮮明。
③作品形式多樣化。詩劇開頭用自由韻體,寫瑪加蕾特用民歌體,海倫部分則用古希臘悲劇的詩體,幾乎當時歐洲的各種詩體都在作品中出現。敘事、抒情、議論揉為一體,使作品豐富多彩,斑斕多姿.另外,詩劇大量運用了象徵,批判教會則常作暗喻。但大量的幻想場面和人物的出現及象徵手法的運用,使讀者有撲所迷離之感。尤其是詩劇第二部抽象議論較多,使作品某些地方游離於主題,顯得鬆散。
歌德的世界意義
歌德是德國偉大的民族詩人,德國古典文學和民族文學最傑出的代表。他在長達60多年的創作生涯中,創作了大量的優秀詩歌、戲劇和小說,成為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葉德國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世界文學史上「作品等身」的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代表詩劇《浮士德》是一部關於世界和人生的作品,具有行而上的哲學意義,即人始終處於與外界的沖突中,失敗和災難無法避免,但主人公以自身的運動決定自己的本質,從而奠定了現代人格的基礎。歌德在《浮士德》中揭示出了人生真諦:「要每天每日去開拓生活和自由,然後才能作自由和生活的享受」,這對現代人無疑也有很大的教益。是歌德首先提出「世界文學」這一概念,促進全球文學一體化的進程。
2. 如何理解《浮士德》中善與惡的辯證關系
尋找一種枯萎可是
它有倒刺,象蜜蜂一樣!
在旋轉,整個房子
數杏仁,
蘋果墜落如碩大的露珠
該談婚論嫁的哈哈
3. 如何理解《浮士德》中善與惡的辨證關系
惡的代表靡非斯托雖然不斷的在對善的代表浮士德進行誘惑,但他的誘惑一直停留在「尊重」浮士德的基礎上。惡只是誘惑而並沒有強迫,他是被動的消極的,最終要不要選擇惡要不要和惡同流合污,主動權還是在善的手裡。第二,歌德也說過:靡非斯托是個過於否定的本質,而魔性的東西卻表現為一種完全積極的活力。也就是,惡對於善有一種推動作用,只要能把握好惡的一個度,善便能夠得以發展。浮士德也是把握好了那個所謂的度才能不斷「向上」的。
4. 浮士德各個人生階段及意義 這是一道復習題,問問大家,謝謝~~
第一階段:知識悲劇,描寫浮士德的雙重活動。
通過浮士德從精神到肉體復活,深刻而細致地揭示了浮士德的精神和性格特徵,批判了中世紀經院哲學和封建意識形態,反映了這個時期開始覺醒的知識分子的追求和苦悶。
第二階段:愛情悲劇,描寫浮士德的愛情生活。
少女瑪甘淚是歌德精心塑造的形象,是一個要求個性解放的柔弱的犧牲者,瑪甘淚的悲劇十一處追求個性自由和幸福愛情的時代精神和傳統道德之間的尖銳沖突造成的悲劇,悲劇表現了浮士德既渴望精神自由也追求官能享樂的矛盾,表達了浮士德既想獲得愛情,又想擺脫慾望的痛苦抉擇。
第三階段:政治悲劇,描寫浮士德的政治生活。
通過這幕戲,歌德展示了整個德國封建時期(神聖羅馬帝國)的腐朽和資本主義世界金錢勢力的泛濫,表達了通過思想啟蒙為德國尋求出路的願望。
第四階段:美的悲劇,描寫浮士德對美的追求。
這是歌德對社會改革途徑的一種探索,但是由於脫離社會現實,以審美啟蒙變革社會的理想終究破滅。但古典的美促進民族文化的建立,起到教育人民的思想啟蒙作用。
第五階段:事業悲劇,描寫浮士德理想的部分實現。
表達了浮士德永不停歇的進去精神,但浮士德事業的成就是建立在伇使他人的基礎之上,同時浮士德事業具有明顯的資本主義掠奪性。
5. 何為「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的五個悲劇有怎樣的思想內涵他的形象有什麼象徵意義
浮士德精神:
首先是永不滿足的追求精神。梅非斯特一開始就相信像浮士德這樣好高騖遠,想「摘下天上最美的星辰」,想「獲得人間最大的快樂」,除此以外,一切都不能滿足其心腸的雄心勃勃的追求者,最終必將導致墮落,被他引入魔路。
「浮士德精神」另一個重要方面在於他重視實踐的積極入世精神。走出書齋是他實踐意識的朦朧覺醒。
追求、實踐、不滿足、再追求,自強不息,精近不止構成了浮士德精神的本質內涵。還是用浮士德的自白來作為結尾吧,這些已經告訴了你一個人活在世上應該追求什麼,實現什麼。
總之,「浮士德精神」是指在追求真理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這種精神的實質和內容主要有三點:重視實踐和現實;永不滿足於現實;不斷追求真理。
「浮士德」思想內涵:
詩劇《浮士德》是由兩個賭賽和五種追求構成的。
《浮士德》精神的內涵,強烈地體現在浮士德的形象之上。而浮士德的形象是通過他尋求真理的五個階段的生活歷程而進行展示的。第一階段主要通過描寫浮士德的新生,展示了一個新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者形象。他擺脫了中世紀經院哲學的束縛,有強烈的入世思想,他不滿現實社會,要為「人類」創造一個「真美」的世界。第二階段主要描寫浮士德的愛情生活,開始了對人生和理想的探求。但悲劇的沖突是新興資產階級個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勢力之間的矛盾。第三階段描寫浮士德在政治生活上的探求,不是起而反抗,而是遷就退避。他在封建宮廷中看到了王朝的腐敗。仍然盡心竭力為這個腐朽的王朝服務,實際上說明,為封建王朝服務不可能有所建樹,於是他又開始了新的探索,即第四階段,描寫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但古典美也消逝了,不能復活於現代。浮士德對古典美的追求,就這樣宣告破滅了。最後階段描寫浮士德改造大自然的努力。
總之,《浮士德》的勇於實踐,積極進取,自強不息的精神內涵,具有廣泛的進步性和深刻的進步意義。
象徵意義:
《浮士德》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它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同為歐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歌德根據16世紀一個民間傳說寫成的詩體悲劇,它花費了60多年的時間,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全書長達一萬兩千餘行詩句,分上下兩部;它描寫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歷。而在民間傳說的長期流傳和歐洲作家的反復加工過程中,浮士德這一形象凝結沉澱了文藝復興以來三百年間歐洲和德國民族廣袤深厚大社會心理,其內核是對「歷史之謎」期望作出解答的德國民族文化心理深層結構。他對自己生命本真和意義的自我意識,也就表現為分裂已是:至於型、情慾與理性、人性與神性都處於劇烈的搏鬥與奮爭中,對意識的分裂和二元化的體驗使他充滿了苦惱:「有兩個靈魂住在我的胸中,它們總是互相分道揚鑣。」浮士德的靈魂雖然在梅菲斯特的引誘下淪落,但是他卻沒有完全淪落,他的內心總是充滿了斗爭與矛盾,這也就是善與惡、靈與肉的不斷斗爭與沖突。
《浮士德》帶有歌德的自傳色彩,這個人物的身上也融合進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徵,而且這部作品誕生和貫穿了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或多或少的帶有那個特定時期的時代特徵和共性。18、19世紀是一個多元化文化凸現,封建主義走向沒落,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的一個新舊交替的轉換時期,人的理性主義,人文主義都正處在一個重新建構的重要時期,人性中的善良與丑惡的因子就在不斷的斗爭與撕裂狀態下。而《浮士德》中的上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良正義的一方,而魔鬼梅菲斯特卻恰恰處於對立面,是丑惡與罪惡的化身。浮士德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表著整個人類,而他一生的結局就象徵著人類的命運和前途。浮士德那種超人的智慧和孜孜不倦、勇於探索的精神。這就是人性中的一種積極肯定、向善的精神,尤其是作為人類追求意識的體現者而出現的。但是,為了凸現他這種人文主義精神歌德運用了辯證法的論證,浮士德這種對生活的肯定,真理的探求都是通過對錯誤的不斷否定來實現的。而作為人類的代表他又是善與惡的矛盾統一體,有著靈與肉,理想與現實實踐的沖突,追求的古典美與現代社會現實的不協調性,因而由於人格中的弱點而被魔鬼梅菲斯特利用引誘而屢犯錯誤,屢陷迷津。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完全墮落,完全淪落,而是處在一個不斷的斗爭中,這善與惡這兩種思想正是在他的意志與占據控制心靈力量的大小而此消彼長不斷變化,導致了他的行為的不斷變換與痛苦抉擇。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靈革命與社會實踐,感官之愛與藝術之美,共組一種平衡的生命觀照。它們共同驅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邁向善。而最終,絕對完美的善,卻是在上帝手中,要透過上帝的恩寵才能獲得。這是獲救的真義。浮士德沒有忘記自己的恪守的原則和他人性的本真內在本性,使得他有著戰勝誘惑的力量,去惡向善,排除欲的干擾,最後在理想國的實現下攀升進靈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他的靈魂未被梅菲斯特所帶走,而是在上帝的天使帶領下進入天堂。這也就代表著善良最終仍然戰勝了邪惡與醜陋。
浮士德在帶領群眾改造自然,興建海邊樂園的壯舉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找到了智慧的最後結論,也領悟到了理想的人生:「要每天每日去開拓生活和自由,然後才能夠作自由與生活的享受。」他的熱愛自由,積極進取,努力創造,樂觀向上的精神得到了上帝的垂青,盡管曾經因為被引誘而犯錯,但是上帝善待那些去惡向善的人,憐憫並接納他們。而且他的一生的奮斗也證明了上帝的話,人在努力時盡管難免迷誤,但是會返歸正道,由迷混不清進入澄明之境。
正如在《歌德談話錄》中說的:「像其他一切事物一樣,道德也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它不是人類沉思的產物,而是天生的內在的美好性格。它多多少少是一般人類生來就有的,但是在少數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的心靈里大道很高的水準,這些人通過偉大事業或為大學說顯現他們的神聖天性,然後以這種天性所展示的美贏得人們的熱愛,強有力的因達人們敬重和效法。」「對道德的美與善的價值的知覺可以通過經驗和智慧獲得,因為丑惡已經證明自身是個人和集體幸福的破壞者,而高尚正直則是產生和鞏固個人和集體幸福的。因此,道德美便得以成為教義,作為一種明白表述的道理在所有民族中傳播開來。」
《瓦爾普吉斯之夜》這一場中是在瑪干淚接連遭遇誤殺母親,哥哥被殺,自己瘋癲,私生子被自己溺死而被判死刑,囚在牢獄這樣的背景中進行的,但是盡管最初浮士德受到魔鬼的誘惑而赴宴,而且他對群魔夜會上放縱無度的淫慾有所追求,但是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在經過了靈與肉的沖突,善與惡的斗爭,慾望與道德的矛盾,喚醒了他對春天的感應,從溪流中諦聽到「親切的愛的呻吟」,在群魔亂舞中爆發對瑪干淚的思念和不安。而在明白了她的處境之後,就憤怒的指斥梅菲斯特「我為了這個唯一的姑娘的苦難就覺得痛徹骨髓,而你卻無動於衷地對千萬人的命運獰笑!」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潛意識的道德里是善良的,有良知的,但是在魔鬼的作用下卻往往是不容樂觀的。後來還有出於對情敵的妒嫉,使得帕里斯的精靈爆炸;為佔有海倫,他用武力驅逐她的丈夫;為創建海邊王國,他以人為畜,死人無數,最後導致了不願遷居的老夫婦的死亡,盡管他的起點和歸宿都是為了「永恆的愛」和「崇高的靈的境界」和實現「在自由的土地上居住著自由的國民」的社會理想。彩虹般的人生中本來就存在著人類感情的多層面結構這種」多聲」現象,正如俄國著名作家格林卡在其《札記》中所說:「生活中一切都是對位的,也即互相矛盾的。」而歌德也發現自己作為藝術家,他是一個泛神論者;作為自然研究家,他是多神論者;作為有道德的人,他傾向於相信一種神性的人格。這樣對於浮士德的這種矛盾性格的塑造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這種善惡沖突在那個特定時代背景下帶上了時代的色彩和意義,價值觀念的尚未成熟,多種價值取向共存,沒落的封建勢力與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力量的斗爭與沖突等等,這些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浮士德的屍體最後是在上帝派出的天使們抬向了天國,得到了光明,使得上帝獲得了勝利,這就要歸功於他的樂觀向善,積極進取,努力奮斗的人格精神,是人文主義,人道主義,理性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的勝利,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小世界到社會,理想的大世界,也是資產階級的勝利。正如歌德所說的「他不是讓人固定在特性中,而是讓人在內在的法則中看到心靈生活的統一性,這種法則把這種統一性的各個生活瞬間結合在一起,好似結合成它的存在的旋律。」這讓我們對付使得這個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摧殘桂冠的人物形象的內在性格和人性有力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我們不禁要說:「歌德是美的作家,如同拉斐爾是美的畫家,莫扎特是美的音樂家。」
6. 如何看待關於人性善惡的論文論
莎士比亞的悲劇主要是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和理想的破滅、人文主義理想和現實社會惡勢之間的矛盾構成戲劇沖突。 以正面人物的精神和勇氣與惡勢力的對比中 體現社會的悲劇與人性善惡。
7. 請問浮士德有什麼難題
「浮士德難題」其實是人類共同的難題,它是每個人在追尋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時都將無法逃避的「靈」與「肉」,自然欲求和道德靈境,個人幸福與社會責任之間的兩難選擇。這些二元對立給浮士德和所有人都提出了一個有待解決的的內在的嚴重矛盾。在《浮士德》中,這一矛盾貫穿了主人公的畢生的追求,體現為浮士德的內心沖突和他與惡魔靡非斯特的沖突的相互交織。 歌德以深刻的辯證法意識揭示了浮士德人格中的兩種矛盾沖突的因素,即「肯定」和「善」的因素同「否定」和「惡」的因素之間的復雜關系及其發展歷程,更以樂觀主義的態度表現了浮士德永不滿足,不斷地克服障礙、超越自我,「不斷地向最高的存在奮勇」前進的可貴精神。 從某種意義上說,浮士德的內心沖突同時也是他與惡魔靡非斯特的矛盾沖突的內在化的體現,而他與惡魔靡非斯特的矛盾沖突則同時也是他內心沖突的外在化體現。在與惡魔靡非斯特這「一切的障礙之父」、惡的化身結為主僕,相伴而行之後,浮士德的前途可謂危機四伏,隨時皆有可能墮落為惡魔的奴隸。但是,不斷追求,自強不息,勇於實踐和自我否定是浮士德的主要性格特徵,這使他免遭沉淪的厄運,實現了人生的價值和理想。而惡在這里卻從反面發揮一種「反而常將好事做成」的推動性作用。歌德辯證地看待善惡的關系,不是視之為絕對的對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關系,揭示了人類正是在同惡的斗爭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斷取得進步的深刻道理。這在詩劇的開頭時上帝有關善人須努力向上才不會迷失正途的議論,以及詩劇結束時天使們唱出的"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的歌詞中都得到了明確的體現。
8. 結合文本分析《浮士德》的批判精神
浮士德的形象:表現了資產階級的兩重性,既勇於進取,又貪圖享受.他說:「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這種永不滿足、不斷追求、努力向上、自強不息的精神,就是所謂浮士德精神.浮士德的一生,貫穿著批判現實精神和辨證精神.他與惡的化身靡非斯特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是一種辨證哲學的體現.靡非斯特的形象:體現了惡,體現了否定精神,他對一切都抱著輕蔑嘲笑的態度.他的清醒,往往能揭穿丑惡事物的本質.他引浮士德走出書齋,使他過享樂的生活,一再引誘他作惡,實際上卻使浮士德不斷向真理前進,不斷向善,他成了浮士德前進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動力.作者通過靡非斯特表明了這樣一個哲理:即惡的作用不全是破壞,「人類正是在同惡的斗爭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取得進步」.浮士德》的主人公浮士德是一種積極進取精神的代表,是一個自強不息、執著探索者的形象.為了人生的真義,為了體察那短暫的、至善至美的一瞬,他不怕以鮮血和靈魂做低押;他在探求人生意義、探索理想社會的過程中,表現出一種生無所息、堅韌頑強、非凡毅力和品格.他經受了各種誘惑和考驗;同梅非斯特打賭,激起他重新探索的信念;熱戀的悲劇使他不再追求感官的享受;從政的悲劇使他逃離避現實;古典理想的幻滅,使他重新回到現實中尋找實現理想的途徑.他永不滿足,永不示弱,探求不止,「無論是在人間或在天上,沒一樣可滿足他的心腸」,始終向上向善.這些便構成性格上最鮮明的特徵.這正是歐洲資產階級上升時期,一些渴望擺脫蒙昧、獲取真知而勇往直前的知識分子的寫照.浮士德又是普通人類的代表,具有人身上鮮明的兩重性:一方面受生命本能情慾的驅使,常常沉迷於名利、地位、權勢、女人和美等現實欲求中;另一方面,他又未被個人慾求和現實所迷惑,而是一次又一次勇敢的超越了自我,不斷走向新生活.他一方面想節欲精進,追求真理創造事業,一方面又迷戀著纏綿悱惻的兒女私情;他一方面是清醒的、理想社會的追求這,一方面又是盲目的、腐朽王權的支持者.浮士德身上的這種「靈」與「肉」的矛盾,「善」與「惡」的斗爭,體現了歌德身上唯物主義辯證法思想,也展示了人類自身的復雜性和真實性,同時也反映了人類探求真理的艱巨性.浮士德的形象意義,在於向人們指出一條精神凈化的道路,指出人生意義和人們應追求的生活理想,把人們引向為崇高的理想而奮斗不息的偉大道路.浮士德和梅非斯特的辨證關系 梅非斯特在詩劇《浮士德》中是作為浮士德的對立面出現的.他主觀作惡,客觀作善,是對浮士德形象的補充.他對於浮士德探索人生的過程,客觀上起著推動作用:他把浮士德引入塵世,主要目的是要誘惑浮士德墮落,實際上卻幫助他擺脫了陰暗的書齋,投身社會實踐;他多次誘惑浮士德作惡,客觀上卻使浮士德從錯誤和挫折中猛醒,向更高的境界邁進;他忠實的完成了上帝賦予他的使命:鞭策人們精神中的懈怠和貪圖安逸的惰性,激發人們更加努力.總之,梅非斯特和浮士德是對立統一關系,浮士德滿足之日就是身亡之時.他們打賭訂約一方面表明梅非斯特對他的幫助為了佔有他,有得必有失,得失之間是辨證關系.同時,他們的打賭,特別是浮士德之死,說明對真理的追求不應該有止境,滿足必然停止,停止就意味著死亡.矛盾永遠存在,矛盾解決之日就是事物死亡、消滅之時.所以進取不能滿足.天帝最後接浮士德上天,既說明善一定戰勝惡,也說明惡可以反過來推動善.正是在梅非斯特的推動下,才造成浮士德不斷追求.所以梅非斯特和浮士德體現了善惡相反相成的關系
9. 分析浮士德的雙重性格。
善與惡的靈魂沖突
——浮士德的人物形象分析
《浮士德》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它與荷馬的史詩,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並列同為歐洲的四大名著。
《浮士德》是歌德根據16世紀一個民間傳說寫成的詩體悲劇,它花費了60多年的時間,傾注了畢生的心血。全書長達一萬兩千餘行詩句,分上下兩部;它描寫了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經歷。而在民間傳說的長期流傳和歐洲作家的反復加工過程中,浮士德這一形象凝結沉澱了文藝復興以來三百年間歐洲和德國民族廣袤深厚大社會心理,其內核是對「歷史之謎」期望作出解答的德國民族文化心理深層結構。他對自己生命本真和意義的自我意識,也就表現為分裂已是:至於型、情慾與理性、人性與神性都處於劇烈的搏鬥與奮爭中,對意識的分裂和二元化的體驗使他充滿了苦惱:「有兩個靈魂住在我的胸中,它們總是互相分道揚鑣。」浮士德的靈魂雖然在梅菲斯特的引誘下淪落,但是他卻沒有完全淪落,他的內心總是充滿了斗爭與矛盾,這也就是善與惡、靈與肉的不斷斗爭與沖突。
《浮士德》帶有歌德的自傳色彩,這個人物的身上也融合進了歌德自己的某些性格特徵,而且這部作品誕生和貫穿了德國狂飆突進運動時期,或多或少的帶有那個特定時期的時代特徵和共性。18、19世紀是一個多元化文化凸現,封建主義走向沒落,資本主義制度建立的一個新舊交替的轉換時期,人的理性主義,人文主義都正處在一個重新建構的重要時期,人性中的善良與丑惡的因子就在不斷的斗爭與撕裂狀態下。而《浮士德》中的上帝正是代表了人性中善良正義的一方,而魔鬼梅菲斯特卻恰恰處於對立面,是丑惡與罪惡的化身。浮士德這一人物就是「人」的代表,代表著整個人類,而他一生的結局就象徵著人類的命運和前途。浮士德那種超人的智慧和孜孜不倦、勇於探索的精神。這就是人性中的一種積極肯定、向善的精神,尤其是作為人類追求意識的體現者而出現的。但是,為了凸現他這種人文主義精神歌德運用了辯證法的論證,浮士德這種對生活的肯定,真理的探求都是通過對錯誤的不斷否定來實現的。而作為人類的代表他又是善與惡的矛盾統一體,有著靈與肉,理想與現實實踐的沖突,追求的古典美與現代社會現實的不協調性,因而由於人格中的弱點而被魔鬼梅菲斯特利用引誘而屢犯錯誤,屢陷迷津。但是我們可以看出,他並沒有完全墮落,完全淪落,而是處在一個不斷的斗爭中,這善與惡這兩種思想正是在他的意志與占據控制心靈力量的大小而此消彼長不斷變化,導致了他的行為的不斷變換與痛苦抉擇。
在歌德的《浮士德》中,心靈革命與社會實踐,感官之愛與藝術之美,共組一種平衡的生命觀照。它們共同驅使冀望超越自己的人邁向善。而最終,絕對完美的善,卻是在上帝手中,要透過上帝的恩寵才能獲得。這是獲救的真義。浮士德沒有忘記自己的恪守的原則和他人性的本真內在本性,使得他有著戰勝誘惑的力量,去惡向善,排除欲的干擾,最後在理想國的實現下攀升進靈的境界,在此突出了人性中的理性力量和向善性的巨大作用。他的靈魂未被梅菲斯特所帶走,而是在上帝的天使帶領下進入天堂。這也就代表著善良最終仍然戰勝了邪惡與醜陋。
浮士德在帶領群眾改造自然,興建海邊樂園的壯舉中實現了人生的價值,找到了智慧的最後結論,也領悟到了理想的人生:「要每天每日去開拓生活和自由,然後才能夠作自由與生活的享受。」他的熱愛自由,積極進取,努力創造,樂觀向上的精神得到了上帝的垂青,盡管曾經因為被引誘而犯錯,但是上帝善待那些去惡向善的人,憐憫並接納他們。而且他的一生的奮斗也證明了上帝的話,人在努力時盡管難免迷誤,但是會返歸正道,由迷混不清進入澄明之境。
正如在《歌德談話錄》中說的:「像其他一切事物一樣,道德也是從上帝那裡來的。它不是人類沉思的產物,而是天生的內在的美好性格。它多多少少是一般人類生來就有的,但是在少數具有卓越才能的人的心靈里大道很高的水準,這些人通過偉大事業或為大學說顯現他們的神聖天性,然後以這種天性所展示的美贏得人們的熱愛,強有力的因達人們敬重和效法。」「對道德的美與善的價值的知覺可以通過經驗和智慧獲得,因為丑惡已經證明自身是個人和集體幸福的破壞者,而高尚正直則是產生和鞏固個人和集體幸福的。因此,道德美便得以成為教義,作為一種明白表述的道理在所有民族中傳播開來。」
《瓦爾普吉斯之夜》這一場中是在瑪干淚接連遭遇誤殺母親,哥哥被殺,自己瘋癲,私生子被自己溺死而被判死刑,囚在牢獄這樣的背景中進行的,但是盡管最初浮士德受到魔鬼的誘惑而赴宴,而且他對群魔夜會上放縱無度的淫慾有所追求,但是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在經過了靈與肉的沖突,善與惡的斗爭,慾望與道德的矛盾,喚醒了他對春天的感應,從溪流中諦聽到「親切的愛的呻吟」,在群魔亂舞中爆發對瑪干淚的思念和不安。而在明白了她的處境之後,就憤怒的指斥梅菲斯特「我為了這個唯一的姑娘的苦難就覺得痛徹骨髓,而你卻無動於衷地對千萬人的命運獰笑!」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他的潛意識的道德里是善良的,有良知的,但是在魔鬼的作用下卻往往是不容樂觀的。後來還有出於對情敵的妒嫉,使得帕里斯的精靈爆炸;為佔有海倫,他用武力驅逐她的丈夫;為創建海邊王國,他以人為畜,死人無數,最後導致了不願遷居的老夫婦的死亡,盡管他的起點和歸宿都是為了「永恆的愛」和「崇高的靈的境界」和實現「在自由的土地上居住著自由的國民」的社會理想。彩虹般的人生中本來就存在著人類感情的多層面結構這種」多聲」現象,正如俄國著名作家格林卡在其《札記》中所說:「生活中一切都是對位的,也即互相矛盾的。」而歌德也發現自己作為藝術家,他是一個泛神論者;作為自然研究家,他是多神論者;作為有道德的人,他傾向於相信一種神性的人格。這樣對於浮士德的這種矛盾性格的塑造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這種善惡沖突在那個特定時代背景下帶上了時代的色彩和意義,價值觀念的尚未成熟,多種價值取向共存,沒落的封建勢力與日益強大的資產階級力量的斗爭與沖突等等,這些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浮士德的屍體最後是在上帝派出的天使們抬向了天國,得到了光明,使得上帝獲得了勝利,這就要歸功於他的樂觀向善,積極進取,努力奮斗的人格精神,是人文主義,人道主義,理性主義,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的勝利,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小世界到社會,理想的大世界,也是資產階級的勝利。正如歌德所說的「他不是讓人固定在特性中,而是讓人在內在的法則中看到心靈生活的統一性,這種法則把這種統一性的各個生活瞬間結合在一起,好似結合成它的存在的旋律。」這讓我們對付使得這個在世界文學史上有著摧殘桂冠的人物形象的內在性格和人性有力更深的認識和體會。我們不禁要說:「歌德是美的作家,如同拉斐爾是美的畫家,莫扎特是美的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