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學新聞系本科畢業生應該怎樣做畢業設計
同意樓上兩位的看法說得文化點,就是二樓的,i你所學內容的總結以及綜合運用啊內;說容的實在點,就是一樓的,為了畢業,拿到畢業證,在中國,在大多數大學,只要你臨畢業沒掛科了,都會畢業的,畢業論文只不過是走走過場罷了,拿著師兄師姐的論文照葫蘆畫瓢就行了當然了,還有態度問題,如果你真的是熱愛學習,還是應該好好做的
『貳』 畢業設計想做一本新聞類雜志,《讀者》那樣的大小。但是本人對雜志具體設計製作不清楚,希望懂的人不吝賜
做的怎麼樣了啊?我也在考慮做畢業設計還是畢業論文,也是新聞雜志的策劃與製作,不知道你做的怎麼樣啦?問題是我們畢業設計需要60頁,還另外寫5000字的報告。
『叄』 如果畢業設計中涉及的公司被新聞報道說該公司的產品有造假會有影響嗎
你是什麼課題?需要幫忙嗎?
『肆』 新聞網站畢業設計論文
問題較多,簡單回答。1、高中畢業讀英國本科,好的學校需要讀預科,a.level+3年本科,也可以在國內讀。看高中成績。
2、本科階段轉學去英國讀本科,不需要再讀預科。需要2~3年,主要看雪芬能不能轉過去,能轉過去多少。看大學成績和大學本身的牌子。
3、本科畢業讀研究生。看大學前三年的成績。
4、好的學校要求雅斯成績。牛津劍橋LSE,帝國理工一般要7.5+
5、英國大學的學歷含金量越來越低,除了牛津劍橋LSE,帝國理工,很多學校在中國都招生代理,說明這些學校每況愈下,生源成了問題。
花費和學校、專業、學校地理位置有關,也和匯率密切相關。
大概20萬每年。
碩士和本科差別不是太大。
『伍』 新聞學的學生,畢設要做調查報告或深度報道,想徵求一下有什麼好的選題可以做呢謝謝各位大神!🙏
你好!就新聞也好,調查報告也好,這個東西必須得實,即然如此那就必須要做社會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動筆,具體寫啥必須得是你自己熟悉的領域。題目最好醒目,開門見山,別人沒法給你命題的。
『陸』 我畢業設計選了新聞發布管理系統,我想利用網路爬蟲抓取其他網站的新聞,這個可以實現嗎
爬蟲的可以用python寫,python爬蟲的話你用一個禮拜 左右差不都多就可以掌握了,畢竟網上源碼一抓一大把。
爬蟲這塊你用 java其實也是可以處理的,但是還是建議使用python.
Web那塊用spring struts2都是可以的。
整個流程無非是python抓取新聞內容入庫,然後javaweb作展示,然後寫個簡單點的後台管理系統就行了
『柒』 畢業論文里用到新聞里的話算抄襲嗎
只要不是文字形式的,在論文查重時檢測不到,而且使用率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是不算的。
『捌』 誰給我一篇新聞專業的畢業論文啊
新聞學畢業論文範文|芻議有聲語言創作中主持人個性化風格的建構
引言:主持工作是有聲的藝術創作形式,通過主持人對文字材料的感悟理解,以有聲語言的形式傳播給受眾。
在媒體分布多維化、信息資源廣泛共享化、媒介形態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節目的製作傳播形式和欄目風格越來越受到創作人員的高度重視,而對於一個欄目來說,主持人的個性化風格又起到決定性作用。在由許多欄目和版塊構成的電視台整體節目中,這些欄目和板塊的內部構成都是以主持人主持的形式呈現,甚至更有一些欄目名稱直接用主持人的名字命名,使欄目因主持人的個性化而形成欄目獨一無二的特徵。從這個角度來看,節目主持人的個性風格是節目收視率、欄目成活的關鍵。對於主持人個體來講,他們個性化風格的建構不管是對於自身發展還是欄目成功甚至中國電視業的發展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一、有聲語言創作中主持個性風格建構的必要性
(一)主持人個性化風格是有聲語言創作的題中之義
主持人是媒體和受眾之間聯系的橋梁,沒有主持人的主持工作,內容再豐富的節目都無法傳達給受眾。從中央電視台1980年7月12日開播的《觀察與思考》節目第一次打出主持人字幕以來到今天二十七年的時間,主持人已經成為中國的受眾再熟悉不過的名詞。主持人的工作處於傳播過程中「喉舌的喉舌」。主持是一門對語言藝術要求很高的工作,它通過有聲語言和副語言與受眾進行交流,其中有聲語言佔有更重要的地位,因為語言是與受眾進行交流的最主要的方式,無論新聞、綜藝還是娛樂節目都是通過有聲語言來傳達的,播音員、主持人有聲語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節目的整體質量。同時,表情達意、言志傳神的有聲語言作為一種有聲符號必然包含了主持人對書面語言的個人理解、承載著對作品感悟的思想感情。別林斯基說「一個人的一切作品無論在內容和形式上怎樣分歧,還是有著共同的面貌,標志著僅僅為這些作品所共有的特色,因為它們都發自一個個性發自一個統一而不可分割的我。」 [1]這說明無論一位主持人如何加工、組織素材,原始文字材料的理解和表達都必須經過他所特有的文化素養、審美感受、性格氣質和語言表達才能的過濾,不可避免的打上主持人個性的烙印。
(二)傳媒業的發展和實踐呼喚主持人的個性化風格
關於個性化,從宏觀上看是政治、經濟、文化發展帶來的必然的多元化需求,從微觀上看是傳播激烈競爭的必然趨勢。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勒在《未來的沖擊》曾經說過:「向未來挺進,就必然要脫胎換骨遠離標准化,脫離產品的劃一,脫離千人一面的藝術。」 [2]《非常6+1》的成功與具有個性化特徵的主持人有直接關系。製片人哈文說:「節目組幾十個人在工作,到了錄制現場,就只有看主持人的表現了。主持人就像汽車駕駛員,方向盤、油門、離合器都由他操作,在關鍵時刻,只有他能控制現場;主持人的作用任何人也替代不了。」這句話通俗地道出了主持人風格的關系相輔相成。隨著電視傳媒業『窄播化』進程的加劇,節目主持人『大眾情人』的時代也將宣告結束,主持必將分眾化,以最大程度地吸引著自己節目所針對的受眾的目標,滿足這一特定部分受眾的收視需求進而滿足他們選擇節目的心理需求。與這種分眾化趨勢所映照的是,個性主持人將會隨之受到推崇。在廣播電視傳播中,播音員主持人是傳播主動一方的最後執行者、是傳播體的代表,他們應該成為一個欄目、一家電視台的個性化標志。在遵從社會主流價值判斷和對欄目定位及傳播對象的認識和遵從的基礎之上,主持人的獨特的思維方式、獨特的視角、獨到的見解、獨創的構思、獨有的感受和獨具特色的語言表達都是個性化的特徵。時代發展呼喚主持人的個性化,傳媒的分眾趨勢呼喚主持人的個性化,主持人職業的生存模式更需要傳播者自身的個性化。
(三)受眾多樣化的審美需求要求播音主持風格的多元化
從「文革」結束後的70年代末,全國二十幾家電視台發展到如今年的360家電視台;電視節目套數也發展到了2058套。受眾也從二十年前收看幾套節目的幾個主持人到現在可以收看各個頻道的欄目和不同風格的主持人。中國電視的成長與觀眾的成長是同步的。面對成熟的觀眾,電視欄目與節目的創新更增強了難度,對電視傳播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眾不再滿足於單一的傳播模式,報刊、廣播、電視、網路等媒體渠道豐富了個體的選擇。在這種競爭激烈的背景下一個對主持人而言「個性即生命」。鳳凰衛視「早間說新聞」的異軍突起引起大陸電視人的深刻反省。人們如此熱烈地歡迎這樣一種輕松愉快的主持風格充分反映出在內地電視人創造的播音主持風格與受眾多元化需求之間存在著急需填補的空白區間。再如江蘇城市頻道《南京零距離》的主持人孟非,據AC尼爾森南京地區電視節目收視調查公司的數據統計:《南京零距離》開播第二周,就進入排行榜(周平均收視率)前50名;第六周進入該排行榜前15名;第八周成為該排行榜第一名並一直保持領先。平均收視率為8.8%,最高收視率為17.7%。直今仍保持著高收視率。[3]勿庸質疑主持人孟非直陳觀點,不隔靴搔癢的個性化主持方式已經成為了 「節目中不可替代的核心競爭力」, 成為了觀眾喜歡的主持人並且在2004年獲得了首屆中國電視十大名欄目名主持的稱號。受眾這種多元化審美需求也可以從主持人觀念的不斷革新中尋找到端倪。
二十年來,對應著電視傳播理念與主持人節目的發展變化,主持隊伍構成經因了四個階段,與此同時,主持人的綜合素質、來源、工作機制方面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1.第一階段:主持人節目初創時期 (1980—1983)
2.第二階段: 主持人規模擴展時期 (1984—1992)
3.第三階段:新聞評論類主持人節目崛起時期 (1993—20世紀末)
4.第四階段: 主持人節目深入發展時期 (20世紀末—當前)
綜上所述,二十幾年來主持人節目走過的四個階段,我們不難看出主持人主流演變的軌跡是:從普通話語音、單純的語言表達的語言基礎層面的素質要求,以及一味強調漂亮年輕的誤區,向關強調人文素養,重視文化內涵和看好個性創新能力的綜合素質的變化。
二、制約主持人個性化風格建構的瓶頸因素分析
現實的情況是,個性鮮明的主持人畢竟為數不多,特別是在一些省級和地市級電視台,一方面播音員主持人崗位編制已滿,一方面卻又缺少優秀的主持人。那麼制約播音主持風格形成的瓶頸又在哪呢?筆者認為,制約主持人個性化風格形成獨特風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物理的、社會的、心理的因素都可以是影響個體主持人個性化風格形成的重要原因。綜合而言,以下方面問題值得特別關註:
(一)院校的模式化培養模式
有調查顯示:在我國現階段電視節目播音員、主持人的隊伍當中,具有本科學歷的佔了70%,而在這70%當中播音主持專業的畢業生又佔了45%[4]比重之大。這一群體勢必會對整個播音主持隊伍的的發展起到了領軍的作用,與此同時,院校模式化培養的烙印在他們身上也體現無遺。
1、專業院校招生選拔對播音主持風格的影響
全國播音主持專業院系的招生,基本都被納入了藝術類招生,考核成績由高考成績和專業面試成績構成。其中專業面試是對考生聲音、形象、普通話語言表達方面的先天條件及後天基礎做出判斷和選擇,往往具有很嚴格的評判標准;而對考生高考的成績的要求卻遠低於一般高校的錄取標准線。考核標準的蹺蹺板「相貌、聲音」一頭被抬高,「文化素質」一頭被壓低,這種重視了現有顯性基礎,但忽略了隱性發展潛力的傾向是令人擔憂的。同時,一些不具備辦學條件的院校紛紛開設播音與主持專業,招生條件放低、教學不規范、畢業生就業也成為難題,這些直接影響到播音主持隊伍的發展,更加影響到主持人個性化風格的構成。
2、播音主持專業課程設置對播音主持風格的影響
多數院校的播音主持專業在課程設置上偏重專業課程的開設,忽視人文課程和社會實踐的開展。學生在校時接受較多的語言表達方面和外部形態的有關訓練,但人文素養不足,社會了解不深,因此在工作單位表現為:「上手快但內涵不足,出場鮮亮但後勁不足」;主持人節目的深入發展和多樣化發展,需要復合型的、有生活閱歷的主持人,專業院校的畢業生知識結構的上層建築扎實,基礎建設空虛的「工具理性」式的畸形直接導致了技巧載體下的個性表達不足。
(二)主持人自身素質對個性化風格建構的影響
素質,按照《辭海》上的解釋,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來特點和原有基礎。[5]而所謂人的綜合素質,就是人們自身所具有的各種生理的、心理的和外部形態等方面的較為穩定的特點的總和。個體素質的表現形態至少可以體現在政治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幾個方面。作為節目「靈魂」的主持人,自身的素質高低不僅可以影響到個體風格的形成,也直接影響到整個節目的質量。
1、缺乏政治性敏感性:2003年2月25日,湖南人民廣播電台經濟頻道《心靈之約》節目正在進行直播,主持人羅剛忽然接到一個電話謊稱要談「中日友好關系」,在約定的三分鍾時間里,這位自稱「小原真太郎」的人卻大發反華言論,直到三分鍾後,羅剛才進行反擊。節目播出後引發了聽眾尤其是青年聽眾強烈的憤怒情緒,主持人羅剛和導播因為工作的嚴重錯誤,而被開除公職。這一事件折射出新聞媒體的政治導向性,也為主持人政治素質的建設敲響了警鍾。黨的指導思想、先進理論是對社會實踐的總結和理論升華,是我們經濟、社會、思想建設的方向標,對此必須保持高度的關注並上升到思想上層建築的高度。
2、思想、文化素質積淀不足:據調查分析,20—30歲之間的主持人在我國播音主持隊伍當中佔有45%的比例,40歲以上的主持人僅佔4%。而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知名度的主持人,像丹?拉瑟、湯姆?布羅考等都是人到中年,甚至更大年紀時才坐上了主播的位置。他們幾乎都是資深記者出身,有著豐富的新聞從業經驗和社會閱歷,更准確的說他們有著較高的思想和文化素養。思想素質總是與一定的社會群體規范、行事風格、道德取向緊密聯系的,並在此基礎上形成深邃的群體覺知、道德判斷、道德選擇能力,這種能力對不同層次受眾群體的思想把握十分必要;而這里提的文化素質更類似於心理學中的晶體智力,總是和一定的專業和相關知識的積淀聯系在一起,它對於開拓主持人獨特的視野、豐富言語載體的內容、形成獨特的個性風格不無裨益。因此,如何豐富和提高我國主持人的思想和文化素質、形成年齡結構的合理梯次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同時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都是制約主持人主體形成個性化風格的一個重要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指對自我情緒和外部形態的良好調控,也不僅指對現場情況的良好協調和隨機應變能力,它還應體現在對受眾心理、對社會文化心理的准確把握上,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穩定的行為反應和問題處理風格,形成個性鮮明的播音主持風格。
(三)評價主體對主持人個性風格建構帶來的影響
作為評價的兩大主體——受眾和播音員主持人的管理機構,兩者都可以說是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衣食父母」。但是一部分受眾和廣播電視管理機構的認知不同也是導致主持人喪失個性化風格的主要原因。
1評價主體之一——觀眾
電視是動態的傳播媒介,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雙向性。做為受眾,他們的喜好決定了主持人和其欄目的成活和發展。而受眾的文化程度、知識背景不同,對於主持人以及節目的喜好就會大相徑庭。而這種喜好的交互作用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一方面,因為節目高品位、高質量,主持人的個性化從而提高了受眾的觀賞水平,另一方面,為了調和「眾口」,為了迎合部分觀眾不高的欣賞水平。某些節目和主持人以犧牲節目風格和自我的個性為代價希望使受眾滿意。筆者認為:主持人是以雙重角色出現在節目中的。作為一個文化傳播者,主持人應該考慮受眾的社會心態和接受心理。主持人竭盡所能的認識及把握受眾的需要,並能追隨受眾進而引導受眾。用真實的、非虛構的空間相互交叉組合的結構方式來傳播;把復雜的社會問題置於文化背景上,把深奧的文化問題化為具體的生活現象。
但是主持人也要處理好受眾中心與傳媒引導的關系,處理好商業利益與社會效應的關系,不懈努力地提高節目的文化含量,少一些庸俗、媚俗,多一些健康、益智、怡情元素。傳播學大師施拉姆和波特指出:在新聞傳播中,「一個人用整個身體進行傳播,並且動用全部力量來解釋收到的信息」。 [6]作為一個主持人,只有用整個身體、用全部力量來傳承悠久的民族文化,才會有吸引受眾的永恆魅力。
2評價主體之二——廣播電視的管理者
廣播電視的管理者他們的監管就顯得尤為重要。他們的評價對於主持人個性風格的形成也有巨大的影響。廣播電視學會和各級電台、電視台的領導等權威機構和人員對待主持人有著「生殺大權」。但這一評價機構的組成人員更應該緊跟國際接軌,緊跟電視業的發展步伐,由各個方面的人士組成,全面的、立體的、多維度的看待主持人的發展。單從業務的角度去簡單地評判一名主持人的好壞,不僅了影響一個好主持人的潛力發揮,更會毀掉一個好的欄目。傾聽多方意見、綜合考慮主持人的發展才是發展之策。
崔永元在一次在央視主題為「珍惜受眾信任,推廣健康形象」研討會上直言道: 「收視率是萬惡之源」。目前有些電視台把收視率當成命根子,因為收視率影響廣告收益,收視率也就成了衡量節目質量和主持人能力的標准,從而造成少數主持人放鬆自身約束,迎合庸俗、低俗之風。當然這一言論有特定的指向性,它針對的是面向特定審美層次受眾的一些娛樂類節目,因為這一群體構成了人群的大多數。追求收視率無可厚非,它是媒體生存的基礎,問題是如何形成面向不同群體的不同審美層次的欄目、形成不同主持風格的個性化欄目,這不僅是提升媒體層次的需要,也是社會受眾審美水平不斷提升的需要,是社會群體自我素質發展的必然要求。因此,結合不同類別節目,形成多元的評價指標體系是媒體管理主體改革的一個方向。
三、有聲語言創作中主持人個性風格建構的途徑探索
找到了制約播音主持風格建構的症結就像找到了病人的「病根」,「對症下葯」才能「葯到病除」。有聲語言創作中主持人個性風格建構的途徑探索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自身素質的提高
主持人素質的全面提高,這種提高除了在技術層面、觀念形態、知識結構等方面需要「長跑+快跑」之外,更應在綜合能力及心理、品格上狠下功夫。越來越多的主持人更多更廣的參與節目的選題、策劃。隨著主持人中心制的逐步推行,更多的主持人將成為節目和欄目組的雙重負責人。目前,主持人和所有新聞從業人員一樣,正面臨著席捲全球的信息革命所多方改變,面臨著新技術時代的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質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解決有聲語言創作中個性風格平平的主要途徑。
(二) 建立多維度的用人選拔機制和院校培養方式
央視體育節目的主持人兼製片人張斌說:以往的電視是一種很封閉的渠道,現在門檻低了,但是要求更高了。比如北京電視台的元元,上海電視台的曹可凡和央視《今日說法》的撒貝南都不是從專業院校出來的,但是他們卻成為了受眾喜愛的主持人,具備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和生活閱歷是他們成功的基礎。院校的培養應該盡快制定和改進:
1雙學位培養復合型主持人
專業院校可以面向各類不同學科的畢業生開辦主持藝術雙學位,而不是現今的從高中畢業生中選拔;
2完善就業機制:
專業院校應該在學科當中更多的加入實踐的比重,並且有用人單位聯合辦學,指定培養。對招生對象進行有針對性地、對口培養專業方向加具體、鮮明的主持人。這些方式的施行可以改變現在的藝術院校特別是播音與主持盲目過「熱」,招生過多,而最後就業情況不樂觀的現狀。
(三)建立健全不同層次的業務評價機制和評獎制度
中央電視台人事辦公室的晉延林也曾經說過:國內對主持人人力資源還沒有建立起科學規范的管理制度,電視台在管理中還存著一些誤區,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我國電視節目的水準和主持人個性化的形成。[7]現在很多電視台都建立了節目質量評估體系,從觀眾、製作人、專家等多個層面對節目進行評議和講評,這是值得肯定和學習的。從月評、季評、年評到台評、省評、全國評這些都對主持人的個性化風格建構起到直接的作用。但是評獎過程中,除了對獲獎的主持人獎勵之外,更加重要的是要找到他們的不足和缺點,只有這樣才能達到評獎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同時業務評價的主體應該採取多元的組成部分,其中除去專家、主管領導之外更應該有主持人同行和受眾。多與觀眾座談,了解觀眾需要也是一個必要的途徑。
結 語
有聲語言中主持人個性化風格的建構雖然不是一個新的課題,但是它的建構元素會隨著時代的進步和電視業的發展而發展,這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主持人在節目中不斷地調整和完善自已的風格。與此同時,「我們完全不必因為有些人的曲解而不敢提個性化,從客觀工作環境講,如果沒有積極的工作機制,不給有潛質的主持人機會和壓力,總是簡單的重復,主持人的創作個性也難以形成;從主觀角度看,對於年輕的主持人來說,不要把個性化作為首要的目標,急於尋找個性,更忌離開欄目硬去設計和孤立地追求自我的個性,只有當你全身心地融入到節目當中,關注社會生活,用心思索感悟,真誠服務受眾,你的創作個性才會漸漸凸顯和形成。」
『玖』 畢設做一個新聞網站應該選什麼樣的主題,有好的選題告知嗎
這個可以從垂直的角度去做,現在的新聞網站有很多,內容也都很豐富,你可以搜集某個行業的信息匯集到你的網站裡面,從而增加知名度和訪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