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本科畢業論文做「數據聚類分析演算法的研究」
這個題目的確是有點超出本科生能力,因為數據聚類演算法很多,都不是很容易實現,更不用說在效果,效率上的分析,而且絕大多數演算法的優缺點早就總結過了,也很難創新,我專業是數據挖掘,我在研究生期間都不做這樣的論文
⑵ 畢業論文涉及到很多的數據,所以說計算結果准確性不能保證,這樣會不會影響到畢業
那你仔細算,驗算多幾遍,除非你懶得仔細算
不過看論文的老師不一定會仔細檢查你有沒有算錯,但是數據計算結果要是差了10倍,100倍的話,不符合常理肯定不行啊
⑶ 畢業論文,對數據分析方法
圖表法
⑷ 本科論文的數據分析怎麼做相關性分析,假設檢驗,回歸分析需要那些數據
研究方法通常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差異關系,相關關系和其它關系。
如果思路上更偏向於差異關系研究,比如不同收入人群對於網購的態度差異。建議使用較多規范的量表題,因為量表規范性很強且可以使用非常多的研究方法;如果不是使用量表題,那麼就可以考慮卡方分析進行研究。如果進行更多豐富的研究方法使用,則對應需要使用多樣的問題設計,量表題和非量表題均需要有,並且預期上它們就需要進入差異對比的范疇。
如果思路上更偏向於研究影響關系,比如滿意度對於忠誠度的影響,看上去,滿意度和忠誠度均可以使用量表題進行表示,那設計成量表題沒有問題,因為可以使用線性回歸分析進行研究。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可以考慮,即logistic回歸,滿意度影響最終是否再次購買,是否再次購買被滿意度影響,這類情況是應該使用logistic回歸分析。如果是希望兩類研究方法均使用,此時滿意度對應的問題則需要有量表題,還有比如「是否願意再次購買」一類的定類數據問題。
如果預期數據需要進行統計上的信度分析,此時請記住一定需要設計成量表題,否則無法進行信度分析。以及如果預期思路上有分類,即比如將樣本分成3種人群,此時需要考慮使用更多規范的量表題數據。
總結上看,研究方法的匹配使用,事實上應該是在問卷設計前就進入考慮范疇。問卷研究設計完成後,大部分的問卷研究方法均已經確定,因而需要提前將問卷研究方法納入考慮中,便於可以進行更豐富的數據分析。相對來看,量表題是可以匹配更多的研究方法,而且也更規范,建議更多的使用量表題較好。
⑸ 誰會畢業論文的數據分析啊
一、標題 標題是文章的眉目。各類文章的標題,樣式繁多,但無論是何種形式,總要以全部或不同的側面體現作者的寫作意圖、文章的主旨。畢業論文的標題一般分為總標題、副標題、分標題幾種。 (一)總標題 總標題是文章總體內容的體現。常見的寫法有: ①揭示課題的實質。這種形式的標題,高度概括全文內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論點。它具有高度的明確性,便於讀者把握全文內容的核心。諸如此類的標題很多,也很普遍。如《關於經濟體制的模式問題》、《經濟中心論》、《縣級行政機構改革之我見》等。 ②提問式。這類標題用設問句的方式,隱去要回答的內容,實際上作者的觀點是十分明確的,只不過語意婉轉,需要讀者加以思考罷了。這種形式的標題因其觀點含蓄,容易激起讀者的注意。如《家庭聯產承包制就是單干嗎?》、《商品經濟等同於資本主義經濟嗎?》等。 ②交代內容範圍。這種形式的標題,從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觀點,只是對文章內容的范圍做出限定。擬定這種標題,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論點難以用一句簡短的話加以歸納;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內容的范圍,可引起同仁讀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鳴。這種形式的標題也較普遍。如《試論我國農村的雙層經營體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條條與塊塊的關系》、《戰後西方貿易自由化剖析》等。 ④用判斷句式。這種形式的標題給予全文內容的限定,可伸可縮,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文章研究對象是具體的,面較小,但引申的思想又須有很強的概括性,面較寬。這種從小處著眼,大處著手的標題,有利於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拓展。如《從鄉鎮企業的興起看中國農村的希望之光》、《科技進步與農業經濟》、《從「勞動創造了美」看美的本質》等。 ⑤用形象化的語句。如《激勵人心的管理體制》、《科技史上的曙光》、《普照之光的理論》等。 標題的樣式還有多種,作者可以在實踐中大膽創新。 (二)副標題和分標題 為了點明論文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目的,對總標題加以補充、解說,有的論文還可以加副標題。特別是一些商榷性的論文,一般都有一個副標題,如在總標題下方,添上「與××商榷」之類的副標題。 另外,為了強調論文所研究的某個側重面,也可以加副標題。如《如何看待現階段勞動報酬的差別——也談按勞分配中的資產階級權利》、《開發蛋白質資源,提高蛋白質利用效率——探討解決吃飯問題的一種發展戰略》等。 設置分標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清晰地顯示文章的層次。有的用文字,一般都把本層次的中心內容昭然其上;也有的用數碼,僅標明「一、二、三」等的順序,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採用哪種形式,都要緊扣所屬層次的內容,以及上文與下文的聯系緊密性。 對於標題的要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要明確。要能夠揭示論題范圍或論點,使人看了標題便知曉文章的大體輪廓、所論述的主要內容以及作者的寫作意圖,而不能似是而非,藏頭露尾,與讀者捉迷藏。二要簡煉。論文的標題不宜過長,過長了容易使人產生煩瑣和累贅的感覺,得不到鮮明的印象,從而影響對文章的總體評價。標題也不能過於抽象、空洞,標題中不能採用非常用的或生造的詞彙,以免使讀者一見標題就如墮煙海,百思不得其解,待看完全文後才知標題的嘩眾取寵之意。三要新穎。標題和文章的內容、形式一樣,應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做到既不標新立異,又不落案臼,使之引人入勝,賞心悅目,從而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二、目錄 一般說來,篇幅較長的畢業論文,都沒有分標題。設置分標題的論文,因其內容的層次較多,整個理論體系較龐大、復雜,故通常設目錄。 設置目錄的目的主要是: 1使讀者能夠在閱讀該論文之前對全文的內容、結構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以便讀者決定是讀還是不讀,是精讀還是略讀等。 2為讀者選讀論文中的某個分論點時提供方便。長篇論文,除中心論點外,還有許多分論點。當讀者需要進一步了解某個分論點時,就可以依靠目錄而節省時間。 目錄一般放置在論文正文的前面,因而是論文的導讀圖。要使目錄真正起到導讀圖的作用,必須注意: 1准確。目錄必須與全文的綱目相一致。也就是說,本文的標題、分標題與目錄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2清楚無誤。目錄應逐一標注該行目錄在正文中的頁碼。標注頁碼必須清楚無誤。 3完整。目錄既然是論文的導讀圖,因而必然要求具有完整性。也就是要求文章的各項內容,都應在目錄中反映出來,不得遺漏。 目錄有兩種基本類型: 1用文字表示的目錄。 2用數碼表示的目錄。這種目錄較少見。但長篇大論,便於讀者閱讀,也有採用這種方式的。 三、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是全文內容的縮影。在這里,作者以極經濟的筆墨,勾畫出全文的整體面目;提出主要論點、揭示論文的研究成果、簡要敘述全文的框架結構。 內容提要是正文的附屬部分,一般放置在論文的篇首。 寫作內容提要的目的在於: 1為了使指導老師在未審閱論文全文時,先對文章的主要內容有個大體上的了解,知道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研究的主要邏輯順序。 2為了使其他讀者通過閱讀內容提要,就能大略了解作者所研究的問題,如果產生共鳴,則再進一步閱讀全文。在這里,內容提要成了把論文推薦給眾多讀者的「廣告」。 因此,內容提要應把論文的主要觀點提示出來,便於讀者一看就能了解論文內容的要點。論文提要要求寫得簡明而又全面,不要羅哩羅嗦抓不住要點或者只是乾巴巴的幾條筋,缺乏說明觀點的材料。 內容提要可分為報道性提要和指示性提要。 報道性提要,主要介紹研究的主要方法與成果以及成果分析等,對文章內容的提示較全面。 指示性提要,只簡要地敘述研究的成果(數據、看法、意見、結論等),對研究手段、方法、過程等均不涉及。畢業論文一般使用指示性提要。舉例如下: 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固然應服從上級規劃部署的全局,但主要的著眼點應放在對下負責,對本地的經濟發展,對本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負責,這才是發展全局經濟的前提,從而也自然在根本上符合對上負責。 變部門「齊抓共管」企業為共同服務於企業,應成為部門工作的主要重點。(摘自《政府在市場經濟中 如何定位》一文的內容提要) 內容提要的寫作要求可以概括為「全、精、簡、實、活」。具體說來: 1內容提要要求具有完整性。即不能把論文中所闡述的主要內容(或觀點)遺漏。提要應寫成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 2重點要突出。內容提要須突出論文的研究成果(或中心論點)和結論性意義的內容,其他各項可寫得簡明扼要。 3文字要簡煉。內容提要的寫作必須字斟句酌,用精練、概括的語言表述,每項內容不宜展開論證說明。 4陳述要客觀。內容提要一般只寫課題研究的客觀情況,對工作過程、工作方法以及研究成果等,不宜作主觀評價,也不宜與別人的研究作對比說明。一項研究成果的價值,自有公論,大可不必自我宣揚。因而,實事求是也是寫作內容提要的基本原則。 5語言要生動。提要既要寫得簡明扼要,又要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在詞語潤色、表達方法和章法結構上要盡可能體現文彩,以求喚起讀者閱讀正文的慾望。 四、正文 正文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部分。這是畢業論文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它章節有專門詳細論述,這里不再重復。 五、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又叫參考書目,它是指作者在撰寫畢業論文過程中所查閱參考過的著作和報刊雜志,它應列在畢業論文的末尾。列出參考文獻有三個好處:一是當作者本人發現引文有差錯時,便於查找校正。二是可以使畢業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教師了解學生閱讀資料的廣度,作為審查畢業論文的一種參考依據。三是便於研究同類問題的讀者查閱相關的觀點和材料。 當然,論文所列的參考文獻必須是主要的,與本論文密切相關的,對自己寫成畢業論文起過重要參考作用的專著、論文及其它資料。不要輕重不分,開列過多。 列出的參考文獻一般要寫清書名或篇名、作者、出版者和出版年份。 畢業論文的格式和完成步驟: ⑴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語詞反映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應避免使用的不常見的省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元,代號和公式,字數一般不宜超過20個題名用語. ⑵ 作者姓名和單位,兩人以上,一般按貢獻大小排列名次. ① 文責自負;②記錄成果;③便於檢索 ⑶ 摘要:是論文的內容不加註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中文摘要一般不會超過300字,不閱讀全文,即可從中獲得重要信息.外文250實詞. 包括:①本研究重要性;②主要研究內容,使用方法;③總研究成果,突出的新見解,闡明最終結論.重點是結果和結論. ⑷ 關鍵詞.是從論文中選取出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3-7個,有專用《主題詞表》. ⑸ 引言.回來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布局,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預期結果和意義. ⑹ 正文 ⑺ 結論:是指全文最終的,總體的結論,而不是正文中各段小結的簡單重復.要求准確,完整,明晰,精練. ⑻ 致謝:是對論文寫作有過幫助的人表示謝意,要求態度誠懇,文字簡潔. ⑼ 參考文獻表(注釋),文中直接引用過的各種參考文獻,均應開列,格式包括作者,題目和出版事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起始頁碼)連續出版物依次註明出版物名稱,出版日期和期數,起止頁碼. ⑽ 附錄:在論文中註明附後的文字圖表等.
⑹ 碩士論文已經通過答辯了,這時發現數據計算有很多錯誤,這時還能改嗎(最後的定稿還沒有交)
可以,老師檢查出抄錯誤還是一樣得改。
論文答辯的目的對於論文的組織者、校方和答辯人、論文的作者都是不同的。大學組織論文答辯的目的,只是為了進一步考查論文,即進一步考證作者對論文主題的理解和現場演示的能力;進一步考察作者對專業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考察論文是否由學生自己獨立完成。
它是組織、准備、計劃和確定文件的重要形式。為做好畢業論文答辯工作,學校、答辯委員會和答辯人(論文作者)應在答辯會前做好充分准備。在答辯會上的負責人盡力查明了論文中的表現水平是否屬實。學生應該證明他們的論點是正確的。
(6)數值計算畢業論文擴展閱讀:
凡是參加畢業論文答辯的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條件,這些條件是:
1、應屆畢業生必須完成學校規定的全部課程,最後一名符合規定並經學校批準的學生。
2、學生必須通過所學課程的所有考試和考試;在實行學分制的學校,學生必須獲得學校允許畢業的學分。
3、學員撰寫的畢業論文必須由導師指導,導師簽字同意參加答辯。
必須同時滿足上述三個條件。只有同時具備上述三個條件的大學生才有資格參加論文答辯。另一方面,具備上述三項條件的大學生,除特殊情況下經批準的外,經答辯通過後方可畢業。
⑺ spss數據分析論文
恩,個人意見。
首先是畢業論文,必須得寫得專業一點,所以數據收集樓主還是算了吧。累死累活設計調查回收,問卷的質量還不一定得到保證。所以一般而言不建議自己做數據收集,投入產出不成正比。
其次,研究題目應該根據你自己的專業,樓主你列的那些題目,我想不到你是哪個專業的,市場營銷,商學院這些方向?我不知道。但是實話實說,用spss做這些分析,真的不太合適的,得出的結果也就那麼些吧,看著很好其實沒有多少創新的東西在的。
然後,畢業論文的要求,我不知道學校的具體要求,但大概各學校應該都差不多吧。標准,合格。這個看著很簡單其實挺難的,尤其是數據分析論文,要在調查研究問卷設計收集數據分析上做到標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啊。而且我覺得樓主應該還是個本科生吧,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對創新性沒有很高的要求,所以樓主也不要想著說做個什麼很特別的,找一份數據,選個差不多的題目,做一個標準的分析,寫一個標準的論文,就真的差不多了的。數據的話全國現在各種調查多了,有的數據是公開可獲得的,這個網路一下就差不多了。
⑻ 數據分析方向的本科畢業論文的題目選哪些合適
可以上知網,或者萬方查詢相關的文獻參考寫文章。
⑼ 急求一篇計算專業畢業論文
淺析計算機軟體可靠性設計
摘要:本文介紹了軟體可靠性設計的基本概念,軟體故障產生的機理,軟體質量的可靠性參數,並且著重介紹了軟體可靠性設計方法。
關鍵詞:計算機軟體;可靠性設計;機理;參數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軟體可靠性成為我們關注的一個問題,軟體系統規模越做越大越復雜,其可靠性越來越難保證。應用本身對系統運行的可靠性要求越來越高,在一些關鍵的應用領域,如航空、航天等,其可靠性要求尤為重要,在銀行等服務性行業,其軟體系統的可靠性也直接關繫到自身的聲譽和生存發展競爭能力。特別是軟體可靠性比硬體可靠性更難保證,會嚴重影響整個系統的可靠性。在許多項目開發過程中,對可靠性沒有提出明確的要求,開發商(部門)也不在可靠性方面花更多的精力,往往只注重速度、結果的正確性和用戶界面的友好性等,而忽略了可靠性。在投入使用後才發現大量可靠性問題,增加了維護困難和工作量,嚴重時只有束之高閣,無法投入實際使用。本文僅就軟體可靠性工程在軟體開發過程中的應用談談自己的認識。
1.軟體可靠性設計的基本概念
1.1 軟體及軟體故障。軟體(也稱程序)本質上是一種把一組離散輸入變成一組離散輸出的工具,它由一組編碼語句組成,這些語句的功能基本上是以下功能之一:(1)計算一個表達式並將其結果存儲在單元里;(2)決定下一步要執行哪個語句;(3)進行輸入/輸出控制。
軟體產品與硬體產品一樣。軟體的可靠性工作也是貫穿於軟體的整個壽命周期的。軟體的壽命周期,是指從軟體任務的提出一直到它完成使命,因陳舊而被廢棄為止的整個時間歷程,這個壽命周期包括了提出要求/規格說明、設計、實現、檢驗、維護等五個階段,前四個階段為開發期,維護階段為使用期。
1.2 軟體可靠性。關於軟體可靠性的定義是什麼。較多的人認為軟體的可靠性與「概率統計的可靠性」的概念密切相關,軟體的可靠性是軟體在規定的條件下、規定的時間周期內執行所要求功能的能力。軟體的可靠度是軟體在規定的條件下、規定的時間內不引起系統故障的概率,該概率是系統輸入與系統使用的函數。
2.軟體質量的可靠性參數
2.1 系統平均不工作間隔時間(MTBSD或MTBD)。設d為軟體正常工作總時間,d為系統由於軟體故障而停止工作的次數,則定義TBSD=Tv/(d+1)。式中,TBSD—MTBSD;Tv—軟體正常工作總時間(h);d—系統由於軟體故障而停止工作的次數。MTBSD反映了系統的穩定性。
2.2 系統不工作次數(一定時期內)。由於軟體故障而停止工作,必須由操作者介入再啟動才能繼續工作的次數。
2.3 可用度A。設Tv為軟體正常工作總時間,TD為由於軟體故障使系統不工作的時間,則定義A=TV/(TV+TD)。它反映了系統的穩定性,亦可表達為A=TBD/(TBD+TDT)。式中,TBD—MTBD(h),TDT—平均不工作時間,以下簡稱MDT(h)。對一般生產用計算機系統,要求A≥99.8%;銀行計算機系統,要求A>99.9%。
2.4 MTTR。它反映了出現軟體缺陷後採取對策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軟體企業對社會服務的責任心。對於在線系統而言,MTT只要求不超過2天,變差系數應小於1。一般的MTTR也應小於7天,變差系數小於1。
2.5 平均不工作時間(MDT)。即由於軟體故障,系統不工作的均值。對在線系統而言。MDT要求不超過10min一般的MDT<30min。
2.6 初期故障。一般以軟體交付使用後的三個月內為初期故障期。初期故障率的大小取決於軟體設計水平、檢查項日數、軟體規模、軟體調試徹底與否等因素。
2.7 偶然故障率。一般以軟體交付給使用方四個月後為偶然故障期,偶然故障率以每1000h的故障數為單位,它反映了軟體處於穩定狀態下的質量。一般最少要求偶然故障率不超過1,即每千小時不到1個故障,亦即MTBF超過1000h。
2.8 使用方誤用率。使用方不按照軟體規范及說明等使用造成的錯誤叫使用方誤用。在總使用次數中,使用方誤用次數占的百分率叫使用方誤用率。造成使用方誤用的原因之一是使用方對說明理解不深,操作不熟練,但也有可能是說明沒有講得很清楚而引起誤解。其他的原因還有軟體系統的可操作性還應改進、對使用方的使用培訓還要更深入等等。2.9 用戶提出補充要求數。這反映軟體未能充分滿足用戶的需要,有時要求是特定用戶的特定要求,生產方為了更好地為社會服務,應該盡力滿足他們的要求。
2.10 處理能力。處理能力有各種指標。例如可用每小時平均處理多少文件、每項工作的反應時間多少秒等來表示,根據需要而定。在評價軟體及系統的經濟效益時需用這項指標。
3.軟體可靠性設計方法
從軟體可靠性的概念可知,軟體的缺陷可以導致錯誤並造成系統的故障,因此,缺陷是一切錯誤的根源。為了提高軟體的可靠性,最關鍵的還是力求減少軟體中的缺陷。軟體的缺陷來自軟體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因此應想方設法在壽命周期的各個階段減少缺陷。缺陷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暴露,導致系統運行中出現錯誤。軟體的錯誤概括地說可能由規范(要求/規格說明)、軟體系統設計及編碼過程產生。
3.1 要求/規格說明。只要在規格說明與用戶要求說明之間存在誤差,就會產生規范錯誤。
規范它不僅規定程序的要求,還規定所用的結構、研製及試驗中需要的程序試驗要求和文件,以及程序語言、輸入和輸出的基本要求。通過對這些方面作出適當的規定,就可以建立使產生錯誤的可能性最小、並保證錯誤能被發現和改正的程序生成的結構。
這種說明書是軟體設計人員和用戶間相互了解的基礎,是軟體設計人員進行程序設計、調試的基礎和評價軟體的依據。要求/規格說明書應具有以下性質:
(1)可測性:生產出來的軟體產品應能根據要求/規格說明書的內容進行測試。(2)完整性:對軟體要求的描述要完整無缺。(3)明確性:對軟體的要求必須是明確的,不存在語義上的支義性。(4)一致性:要求說明書中的概念與規范化。(5)彈性:當軟體的工作環境發生變化時,其功能說明也相應地擴充或壓縮。
3.2 軟體設計。軟體系統是根據要求/規格說明(規范)設計的,通過設計將確定程序結構、測試點及限制等。為設計出可靠的軟體,需要在考慮諸如機型、資源、語言、模型及數據結構等實際問題的基礎上,採取一些有效的設計方法。
3.2.1 「自頂向下設計」法。這種設計方法是處理分級問題最有效的設計技術。它是以一個系統功能的最抽象描述開始作為最高層次;從它出發,設計一系列較詳細的子系統。由這些子系統來完成員高層次的功能;再以每個子系統為基礎,設計出一系列更詳細的子系統,等等。如此逐次向下作功能分解,直到最低層次的子系統能夠比較方便用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來實現為止。自頂向下設計方法的價值在於,它在設計的同時,指出了復雜性不同的處理層次,而且各種設計要素之間的關系是比較清楚的。通過這樣一種結構化構造途徑,有可能在早期就洞察出設計問題,從而避免了不必要地先去考慮較低層次的細節問題。
3.2.2 結構化程序設計。軟體結構對軟體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義。結構良好的程序易於編寫、檢查,便於查錯定位、修改和維護。結構化程序設計(也稱為模塊化程序設計)把程序要求分成若干獨立的、更小的程序要求或模塊化的功能要求,分別提出各自的要求/規格說明,並註明是如何與程序中的其他部分介面,還必須指出所有的輸入與輸出,以及測試要求。對每一個更小的程序和模塊,可分別編程和測試,使得模塊間高度分離。
3.2.3 容錯設計。對軟體錯誤所引起的後果特別嚴重的情況,如飛機的飛行控制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核反應堆安全系統等,需採用容錯軟體。容錯設計的途徑有:(1)加強軟體的健壯性;使程序設計得能夠緩解錯誤的影響,不致造成諸如死鎖或崩潰這樣的嚴重後果,並能指出錯誤源。(2)採用N(>2)版本編程法:即盡可能用不同的演算法與編程語言,經不同的班組編制,以提高各軟體版本的獨立性。這N個軟體版本同時在N台計算機上運行,各計算機間能進行高效通信,並作出快速比較,當結果不一致時,按多數表決或預定的策略選擇輸出。(3)恢復塊法:給需要作容錯處理的塊(基本塊)提供備份塊,並附加錯誤檢測和恢復措施。3.3 軟體編碼。在軟體結構設計的基礎上就可以進行編碼,編碼產生的缺陷是軟體錯誤的主要來源。一般的編碼錯誤是:鍵入錯代碼;數值錯誤(尤其是單位不統一時易出這類錯誤);丟失代碼(如括弧);用了被零除這樣不定值的表達式等。為了減少編碼錯誤,實現設計與生產分離,首先由高水平的軟體工程師完成結構設計,再由程序設計員完成程序的編制是合理的、必要的,並在編碼過程中盡早地查出缺陷予以改正。
4.結束語
軟體可靠性設計工程是一門雖然得到普遍承認,但還處於不成熟的正在發展確立階段的新工程學科,任然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去探索、研究和解決。本文介紹只在軟體可靠性設計方面拋磚引玉,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