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畢業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現代科學與技術概論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16 06:08:32

① 求一篇關於「科學、技術與社會概論」論文

科學技術作為人的一類社會活動,和其他類型的社會活動,如經濟活動、政治活動、軍事活動、教育活動、思想文化活動之間,無不存在著互動關系。互動,是社會學中的一個概念。其涵義是各種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互為因果的作用和關系。科學技術與社會的互動,從總體上看是一種雙向作用:一方面是科學技術能對其他社會活動產生的影響作用戶稱為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另一方面則是其他社會活動對科學技術的制約作用,這類作用構成科學技術發展的社會條件。
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
科學技術始終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進步的、革命力量。科學技術的社會功能,主要表現在提高人類的認知能力、推動經濟發展、促進社會變革和協調人與自然界的關系等方面。 (一)科學技術的認知功能 科學技術對人類戰勝迷信、愚昧,提高認識能力,對文化教育的發展,對改變人的精神和道德面貌,都能起到促進作用,這些就是科學技術認知功能的體現。 首先,科學是自然界本來面目的反映,它揭示了自然界的客觀現律,從它誕生起,與迷信和愚昧就是不相容的。從近代歐洲支藝更興起,自然科學成為了人們批判宗教迷信和舊的習慣勢力,宏揚理性、解放思想的有力武器。人們通過學習、掌握和發展科學技術,不斷提高自己認識自然界的理性思維能力,不斷探索新的認識領域。其次,科學技術的發展改變著文化教育的內容,不斷為教育提供先進的設備和手段,並且往往決定著教育改革的方向,從而為全面提高人類智能狀況,開發人類的智力資源創造了條件。再次,在科學研究的歷史過程中人們形成了尊重實踐、實事求是、不迷信權威、追求真理、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這種科學精神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晉級,對整個社會精神面貌和人們的道德觀念都發生了深刻影響,大大推進了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進程。 (二)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 近代資本主義制度確立後,資產階級依靠科學技術進步,使社會生產力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19世紀中葉,馬克思作出了「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社會勞動生產力,首先是科學的力量」的精闢論斷,在歷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進入20世紀後,科學技術逐步成為了生產力諸要素的主導要素。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科學技術已成為現代經濟發展中最主要的驅動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鄧小平繼承馬克思的思想,極其深刻地指出了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闡明了科學技術的生產力功能。 (三)科學技術的社會變革功能 馬克思「把科學首先看成是歷史的有力杠桿,看成是最高意義上的革命力量」,在歷史上首次揭示了科學技術的社會變革功能。科學技術變革社會的作用首先表現在對生產力的促進。生產力的大發展本身就是社會變革表現的一個方面,而且它還是其他社會變革的前提和基礎。其次,科學技術促進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或遲或早會引起生產關系和社會制度的變革,近代歐洲科學技術的採用,僅使得在封建社會內部產生了新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而且最終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取代封建生產關系,資本主義制度戰勝封建制度。當然,社會制度的變革不可能僅僅依靠科學技術的力量,在這里,科學技術的作用就在於給新的社會制度的產生奠定物質技術基礎。再次,在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科學技術的社會變革功能進一步得到發揮。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科學技術創造了空前巨大的社會生產力,經濟得以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社會主義政治和經濟制度日益鞏固。隨著科學技術的繼續發展,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將由初級階段逐步上升為更高級的階段。 (四)科學技術的生態調節功能 科學技術的發展大大提高了人類改造自然界的能力,但同時也出現了盲目使用這些能力,造成生態環境迅速惡化的趨勢。現在,全球性的環境污染、能源危機、資源短缺已成為人類必須正視的嚴重問題。然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認識這種嚴重後果,並自覺控制人類活動,之朝著不危害人類生存的方向進行的可能。科學技術的生態調節功能,就是在掌握自然規律、正確認識人類對自然過程干預不當所引起後果的基礎上,有計劃、有目的地調節和控制人類改造自然的活動,應用科學技術防止和消除有害後果,有效地、充分地、經濟地利用自然資源,維持生態平衡,創造一個適合人類生存和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環境。當然,生態環境問題必須在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生態調節功能的同時,加強社會的改造和管理、嚴格立法、執法,實行綜合治理,才可能有效地解決。
科學技術發展的社會條件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在由各類社會活動和各種社會關系構成的社會大系統內進行的。因此,在研究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的推動作用的同時,也應當研究對科學技術的發展起重要作用的各種社會條件。這些條件可以概括為三方面,即社會生產、社會制度和社會思想文化。 (一)社會生產決定科學技術的發展 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是決定其它社會活動的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科學的發生和發展一開始就是由生產決定的」,人類早期的生產活動,是產生原始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能的源泉。近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也是由社會生產的需要所決定的,如18世紀的蒸汽技術革命,就是在英國大規模的世界貿易已發展到以人力為動力和手工勞動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時候發生的。在現代社會中,生產實踐對科學技術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要求也越來越高,從而不但促使了科學技術在20世紀突飛猛進,還導致科學技術研究成為獨立的社會事業和社會部門,研究方式也發生了根本性變革,由個人研究、集體研究轉變為國家規模甚至國際規模。社會生產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決定作用,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實現: 第一,生產實踐為科學技術提供研究課題和認識材料,同時科學技術成果的真理性和實用性也必須通過生產實踐來檢驗。因此,社會生產是科學技術最根本的認識基礎。第二,從一定意義上說,儀器設備和各種物質技術手段,標志著科學技術發展的水平,決定著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而科學實驗所需的這些物質技術手段是通過社會生產活動創造出來,是由工業生產所提供的。因此,社會生產是科學技術最重要的物質保證。第三,科學技術的研究經費也要靠社會生產提供。一個國家和社會能夠籌集多少資金用於科學技術,固然與認識水平和其他社會因素有關,但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社會生產發展的狀況和水平。因此,社會生產又是科學技術發展的資金來源。 (二)社會制度制約科學技術的發展 科學技術存在於社會環境之中,同社會相互作用而向前發展,因此,科學技術必然受到社會制度的制約和影響。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制度主要反映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在歷史上,科學技術成果總是被當時的統治階級所佔有、掌握和利用,並為鞏固一定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服務。一些國家的政府和財團,或者為科學技術研究提供物質條件和經濟支持,或者通過各種方式影響干涉甚至遏制某些科學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應用,其目的無非都是為了讓科學技術滿足他們的經濟和政治的需要,而不危及他們自身的利益。因此,盡管科學技術本身是沒有階級性的,但它在不同的社會制度下可以被不同地利用,用來達到不同的目的。忽視科學技術受社會制度、階級關系的制約,認為科學技術可以與社會制度相脫離的觀點是不正確的。 社會制度對科學技術的制約,還突出表現在社會制度的變革往往為科學技術的發展掃平前進的道路。英國17世紀資產階級革命的成功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為英國成為近代科學革命的中心,以及18世紀的產業革命創造良好的社會條件。近代日本在科學技術上的崛起,不能不說是同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導致的社會制度變革密切相關。而中國古代科技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到近代卻大大地落後於西方了,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腐朽而又頑固的封建制度桎梏科學技術的發展。 (三)社會思想文化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 社會思想文化主要是指哲學和宗教思想、倫理道德觀念以及文化教育等。這些社會因素對科學技術的發展往往起著相當重要的影響作用。 在歷史上,先進的哲學思想指導、推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而落後保守的哲學思想卻常常起阻礙作用。比如17世紀英國培根和18世紀法國狄德羅等人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就對近代歐洲的自然科學提供了進步的世界觀和有效的方法論,大大促進了自然科學的發展。而明清時期的傳統的儒家哲學為核心的文化專制主義,是導致中國科學技術衰落的重要社會原因。宗教本質上是與科學不相容的,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的黑暗統治使科學技術停滯幾百年,近代科學正是在與宗教勢力的斗爭中產生和發展的。但宗教與科學的關系也有復雜的一面,16世紀歐洲的宗教改革對近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客觀上又起過一定的促進的作用。倫理道德觀念對科學技術的影響,首先表現在如果一個社會形成了尊重知識、熱愛科學、追求真理的良好道德風尚,那麼就能有力地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反之,如果是鄙薄科學技術,像中國傳統觀念中視之為"奇技淫巧"的社會風尚,那就不利於發展科學技術。其次道德對科學技術的作用還表現在通過影響科技工作者的行為而實現。在長期的科學研究的歷史過程中,科學家在踐履社會道德的同時,形成了一套科學道德規范。科學道德是用以調整科學家之間、科學家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它還能激勵科學家克服困難,勇攀科學技術高峰,對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很深的影響。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有賴於文化教育事業的進步。教育具有著傳授文化和科技知識以及培養人才的職能,科學技術研究所需要的研究人才和管理人才,要依靠教育部門培養和提供,教育是推動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社會因素。一個國家的教育質量、規模、發展速度和水平,反映著這個國家的科學技術水平,同時也直接影響科學技術發展的進程。
[編輯本段]二、作為研究的方向
基於上述問題,科學技術與社會逐漸成為一個新興的、獨立的研究方向,通常簡稱為STS。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社會(Society)的研究簡稱為STS研究,它探討和揭示科學、 技術和社會三者之間的復雜關系,研究科學、技術對社會產生的正負效應。其目的是要改變科學和技術分離,科學、技術和社會脫節的狀態,使科學、技術更好地造福於人類。

② 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史論文

中國,古老而文明的象徵,五千年的文明繁衍至今形成了一種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民族魂!中國的生命中蘊含著兩百年前的輝煌,一百年前的恥辱與一百年後的奮爭 百年前的炮火轟開了這片古老大地的國門,持有先進武器的列強在我們的土地上縱橫馳騁,使我們的民族瀕臨滅亡。我們依靠民族的意志與精神戰勝了苦難,重新屹立於世界優秀民族之林。昔日的八國聯軍攻陷北京城,今日的十五國聯軍退守三八線,歷史的瞬間讓我們為百年戰火的恥辱劃上了句號百年後的今天,我們不再懼怕武力,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重新實現成為世界強國的夢幻。隨著人類文明程度的發展,掠奪與侵佔的內涵變得深遠。經濟手段的蠶食是一種無形的掠奪與侵佔,它雖沒有戰爭那樣殘酷,但仍會導致一個民族從物質到精神上的逐漸消亡。一個失去民族工業、失去民族文化的國家,在當今的世界裡,同樣意味著遭受殖民統治似的損失。麥當勞、賓士汽車、松下電器等等,在帶給我們世界先進的產品、先進的管理的同時,也給我們的民族工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經濟列強在瘋狂掠奪之餘嘲笑我們的無知、無能,大量傾銷劣質產品,大力宣傳所謂的西方文明,在物質與精神上逐漸使我們喪失反擊的能力。這是正在我們身邊發生的恥辱,一種比武力侵佔容易讓國人忍讓、接受的恥辱。中國人何時才能把握自己的命運?中國人何時才能大聲說「不」!面對這新的挑戰,迴避是不可能的,也不是我們民族的性格;閉關鎖國的慘痛教訓歷史已經證明;單純意義上的防守,只是把厄運推遲,是一種時間上的概念;唯有奮起競爭是我們的出路。我們的民族已經到了危險的時刻,需要我們用共同的智慧築起我們新的長城!中科人清醒的意識到:競爭的成敗在於效益的高低,效益的高低源於現代化管理、領導者的思維及全民素質的提高。中科人自喻為拓荒者,選擇了一塊提高民族現代化管理水平的土壤,並在這塊土地上默默耕耘。多年的辛勞換取的是為社會貢獻出的一種現代化管理工具,她的應用可以使國家的現代化管理水平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她的推廣需要眾多有識之士加入我們共同的事業與我們攜手認同,用我們共同的智慧創造我們民族的未來?

③ 現代科學技術與人類文明之間的關系 論文

摘要:科學技術帶來了強大的物質文明,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並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問題不是出在劍上,而是出於擎劍之手—人的智慧。用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來註解的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無疑是醫治現代科學技術弊病的一劑良葯,同時也是現代科學技術發展新的航標。

關鍵詞: 科學技術 天人合一 馬克思主義自然觀
科學在物質層面給人類帶來進步,這是有目共睹的事實,但它也給人類帶來深層的價值喪失,而這種喪失卻不易覺察。人是自然的產物,但人又不是一般的自然物。人類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人類是精神與物質的統一體。這是自然界任何其他事物都不具備的,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了物質文明,但精神的文明沒有相伴而來,相反人類的精神文明有倒退的趨勢。《聖經》里講亞當在自己摘取智慧之果後被驅逐出了伊甸園,人類會不會因為摘取科學技術這一個智慧之果而被開除出自然界呢?

眾所周知,近代科學源於宗教改變和文藝復興運動在對抗神本主義的斗爭中,人們打出人文主義的大旗,用人性去對抗神性肯定和張揚人的理性和慾望。人們開始重新解讀基督教精神,文藝復興運動進一步使人們認識到,唯有人的幸福才能證明上帝的榮耀。人文主義在與神本主義的斗爭中催生了科學,並且使科學成了與之一同對付宗教神學統治作戰的同盟軍,完全可以說人文主義是科學得以生根、萌發、壯大的土壤。科學成了人文主義得以成立的一種手段,在這一段時間里,科學和人文被看成整個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而且兩者是兼容互補,相互確證的。科學關注人的物質享受以及人和自然的關系,同時帶來人的征服,侵略的慾望和對精神,道德的漠視。這一點無疑切合了那時新興資產階級的要求,從此科學從神學的婢女一躍成為主人,從歷史舞台的幕後走到了前台,並成了歷史的主角。科學是一股神奇的力量,它很快用數學的語言,實驗的方法建立起以經典力學為代表的近代科學體系。天上的行星與地上的物體竟然都嚴格地遵循著同樣的定律,人類第一次窺見到上帝的秘密。人類的「人定勝天」、「人為自然立法」的豪情油然而生。然後這一切跟它所引發的工業革命相比都不值一提。19世紀之後,科學還成了技術的先導,技術無疑放大了科學的力量。科學技術成了人類生活的核心內容,從此科技成了人類文明的重要向度,人類文明被簡化成科技文明,這與傳統的人類文明已大相徑庭。因為科技文明只關注人的物質享受以及人和自然的物質關系科學總是給人這樣一個假象,科學對自然和物質的研究是中立的,它只問是非,不管善惡。它拒絕考慮人的道德,終極關懷問題。這已經表明它帶有一種功利主義的人生價值。自然科學的研究限於我們能夠看見的空間和眼前的情況,而社會科學涉及另外的空間和人類長遠的生存狀態。隨著科學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科學的技術化而使科學上升為一種物質力量,使它有能力蠶食人類的精神空間。信息不對稱原理告訴我們:技術的種子撒向哪裡,哪裡就是一片技術的森林。科學技術具有強烈的滲透性,它迅速擴張到人類生活的一切領域。它所到之處,一切都理性化了,標准化了。人的生存狀態成為一種技術化生存,人性被扭曲了。科學技術無視人依賴自然的基本事實,嚴重破壞人和自然的和諧關系,科學在征服自然中摧毀了人存在的物質基礎。科技對於自然的態度是簡單化的,膚淺和粗暴的,它不能從總體上把握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現代技術展現的是一種強求,這個強求向自然提出苛求,要它提供能量,這種能量本身可以被開采和貯藏。但是,這難道不是也適用於古代的風車嗎?不適用風車雖然在風中轉動,但葉片始終直接聽任風的吹刮,風車並不開發氣流中的能量並加以儲存。現代科技對自然的把握缺少古代詩人所描寫的審美觀照。在許多神話和古老的觀念中,自然是具有人性或神性的一面的,人們把自然看作是自己的母親。這是一種人性的流露,人類生活在自然母親的懷抱中,吸吮著母親的乳汁,就應當對自然母親負起一種道德上的責任。科學憑著對自然自以為精深的膚淺了解,把自然母親變成了征服的對象,肆意破壞自然。從眼前看,科學確實創造了暫時的物質豐富,但是,從長遠看,正是科學在毀滅著我們生存的基礎。恩格斯早就告誡我們:我們不要陶醉於我們對自然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每一次的勝利,在第一步確實取得了我們預期的成果。但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卻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預料的影響,常常把第一個結果也取消了,如今,良田在變成沙漠,江河在斷流,濕地在消失,森林在被砍伐,水源在枯竭,就連水和空氣都貼上了價格的標簽,人類的生存基礎開始坍塌,人類已經走到了困境的邊緣。

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最終症結不在於劍,而在於擎劍之手—人的智慧。科學技術所帶來的一切問題歸根到底還是人類自身的問題,歸根到人類對待自然的態度。我們必須明確科學技術解決不了自身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求助於科學,那麼我們又能求助於誰呢?我們只能求助於人類自身。我們必須重新認識科學技術並反省人類自身,科學從來就不是人生意義的來源,它拒絕任何人的因素進入其視野,這是科學的本性,不是科學的錯誤,科學只塑造人們理解世界與自身的基本視界,科學性是判斷一門學術是否夠格稱得上是知識的最終標准,科學是重要的,但不是人類的全部,人類像需要科學技術一樣同樣需要著哲學,歷史學,文學,哲學使人明智,道德使人向善。歷史永遠是當代史。歷史不能淡忘。人們應該重視精神上的修養以及如何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系,珍視節制、容忍、真誠和禮讓的美德,決不能把文明只定義為科學技術文明!把文明的進展理解為一種物質豐富,把科技標榜為人類文明的最高成就,把人的解放理解為人從自然中得以解放。在科學充斥這個星球以前,一直在世界各地存在著不同的技術、文化和生活方式。例如:在19世紀之前,中國人生病了,用中醫治療;西方人病了,採用西醫治療,中醫學的理論與西醫學理論是完全不一樣的;中醫學上講的「氣」,如果用解剖學的理論來分析的話,那麼「氣」是不存在的。中醫是一種整體性的治療方式,它同樣可以把病治好。沒有必要討論中西醫孰好孰壞。不管中醫西醫,能治好病就是良醫。如果把這一問題進行放大,那麼中醫和西醫代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人類文明模式,我們可以說,以科學技術為先導的現代化也根本不是唯一的生活方式和社會進步模式,科學發展的道路是唯一的嗎,這個唯一之路就是西方科學的發展道路嗎?中國科學的發展只能學步於西方,按照西方的老路亦步亦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盡管西方文明最早實現了現代化,其知識系統也明顯比其他文明發達,但這不意味著它在總體上是一個比其他文明更高級的文明,世界本來就孕含著無限的潛在的知識和價值,也正因其無限,所以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窮盡它,那麼什麼文明可以彌補科學技術現代化的不足呢?夢里尋她千網路,驀然回首,非中華文明莫屬。當然同樣的道理,西方文明同樣也彌補中國文化的不足,從文化的深層底蘊來看,中西文化有著本質的差異,中國傳統文化是綜合,而不是分析。盡管東西方的思維方式迥異,但思維方式是不存在好壞之分的。因此,不能簡單地說綜合與分析孰好孰劣,在人類文明的初期,那種具有猜測性的不連續的綜合方法可能更容易切入事物的本質,但隨著科學進一步的發展,從綜合的角度切入事物的本質就變得困難了,這時分析的方法便展現出它的蓬勃生命力。這也正是近代科學發軔於西方的原因所在。這種蓬勃的生命力至今仍然沒有顯示出衰減的跡象,但它的加速度在減小,肯定會有這樣的一天,中國傳統哲學將以嶄新的姿態重返人類文明的歷史舞台,當然我們也不能帶有狹隘民族主義情緒,不加分析地一味幼稚地宣稱下世紀是東方文化或者儒家文化的世紀,要建設民主、富強、可持續發展的新中國,必須加強交流、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同時有意識地探索新的文化流派,構建一種具有時代特色、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新文化,應該努力探求一條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科學技術道路。

中國的文化理想只要經過正確的詮解,可以提供現代人類需要的自然觀,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思想,中國文化觀念!既有主客二分,主體意識的思想!亦有天人和諧兼有人可制天的理念。中國人既把天視為可宰制可利用的對象,又視為自身的生命沃原。懷特海說「事情越來越明顯!西方給予東方影響最大的是它的科學和科學觀點」。這一點是最值得借鑒的,但同時又要注意克服西方科學及其工業化在達到勝利的頂峰時又使整體沉淪於局部之中而不能自拔的毛病「智慧是平衡發展的結果」。如何平衡中西方的智慧,必須要有一個理論的指引。這個指引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我們必須善於把我國傳統哲學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結合起來,建立馬克思主義的自然觀,並用這種自然觀去指導當今中國的科學技術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它不僅是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理論指南,同時也是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指針。

筆者認為,對此,重要的是認清生產力是不是只有自然屬性的問題,大力發展生產力是這個時代最響亮的口號,生產力成了現代社會的高頻詞、主題詞。但這絕不意味著人們已經正確的理解了生產力的內涵,人們總是以為,生產力是人們改造自然,影響自然和征服自然的力量,生產力只具有自然屬性,生產關系是人與人在生產中結成的社會關系,生產關系是社會屬性。因此,長期以來形成這樣一個觀念,自然科學是研究生產力的,社會科學是研究生產關系的,按照這種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中的科學技術便只是指自然科學技術,其實這是對馬克思主義生產力學說的曲解與誤讀。生產力不僅具有自然屬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社會屬性。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里就已經把共產主義理論與自然觀念結合起來,指出共產主義是人和自然之間,人和人之間矛盾的真正解決,馬克思稱這種完成了的自然主義,等於人道主義,而作為完成了的人道主義等於自然主義,明確主張人的自然主義與自然的人道主義的統一,並將這種統一視為人與自然的完成了的本質的統一和自然界真正的復活。總之,我們要像西方人文藝復興時期大力弘揚古希臘理性主義精神一樣去弘揚中國傳統哲學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觀,它是科學技術發展的航標!無疑也是醫治現代科學技術弊病的一劑猛葯。

④ 現代科學與前沿技術選修課結課論文

社會科學是指以社會現象為研究對象的科學,如政治學、經濟學、軍事學、法學、教育學、文藝學、史學、語言學、民族學、宗教學、社會學等,其任務是研究並闡述各種社會現象及其發展規律。 社會科學強調人的社會性、關系性、組織性、協作性等共性方面`所以你要在這方面下功夫喲!
1、 【定義】是指高技術領域中具有前瞻性、先導性和探索性的重大技術,是未來高技術更新換代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是國家高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
2、 【選擇前沿技術的主要原則】
一是代表世界高技術前沿的發展方向。二是對國家未來新興產業的形成和發展具有引領作用。三是有利於產業技術的更新換代,實現跨越發展。四是具備較好的人才隊伍和研究開發基礎。根據以上原則,要超前部署一批前沿技術,發揮科技引領未來發展的先導作用,提高我國高技術的研究開發能力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3、【前沿技術之生物技術】
生物技術和生命科學將成為21世紀引發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動力量,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研究正在引領生物技術向系統化研究方向發展。基因組序列測定與基因結構分析已轉向功能基因組研究以及功能基因的發現和應用;葯物及動植物品種的分子定向設計與構建已成為種質和葯物研究的重要方向;生物晶元、幹細胞和組織工程等前沿技術研究與應用,孕育著診斷、治療及再生醫學的重大突破。必須在功能基因組、蛋白質組、幹細胞與治療性克隆、組織工程、生物催化與轉化技術等方面取得關鍵性突破。

⑤ 科學技術概論論文

山東期刊采編中心(網路搜索下?)提醒您:寫作論文,請勿抄襲。以下論文來自互聯網,為已刊登發表的論文。
——————————————————————————————
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程教學的創新與實踐
作者:姚春梅
摘要:科學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已經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如何將「高、新、尖」科技知識引入課堂教學,從而將專業教育與綜合能力發展結合、專業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創新銜接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結合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程的教學實踐,就誼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行探索性研究。
關鍵詞: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程;科學素養;STS教育理念

大學專業教育關注的是各學科的、專門的知識和技能,這一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專業優勢,但不利於學生從整體上把握科學知識體系的聯系,造成學科封閉和文理隔離,束縛了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而且,課程設置及內容往往落後於科學發展的速度,許多前沿知識難以走進課堂,學生缺乏對「高、新、尖」科技知識及發展歷程的基本了解,缺乏對科技發展對社會進步影響的認識。從而影響了他們的科學素養和科學價值觀的形成。因此,我們嘗試建立由多學科教師組成的教學團隊,開設以介紹科學技術前沿專題知識為主線、穿插科學發展觀及科技應用探索背景的課程——現代科學技術概論,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滲透、專業基礎與技術應用相結合、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課程體系,作為對專業教育的重要補充。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課程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方法等進行探索性研究。

一、明確課程目標定位,創新教學理念

1 圍繞科學與人文教育融合,確立課程教學目標
作為綜合性很強的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程,其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全面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
科學素養的缺失、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不足,不僅僅在部分文科大學生身上有所反映,在某些理工科學生中也同樣存在這方面的問題。科學教育的對象,不僅是文科學生,而應面向全體學生,只是各有側重。更何況科學與人文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人文的科學是跛腳的,沒有科學的人文是盲目的;科學作為一種文化現象,一開始就有著深厚的人文基礎。創新能力與開拓精神更多地來源於自然科學和社會人文科學的碰撞與交流。
這就啟迪我們要圍繞科學與人文教育的融合確立課程教學目標,明確培養當代大學生科學素養的基本維度:(1)是所獲知的科學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科學知識界定問題,獲得新知識,解釋科學現象,對科學事件做出有科學依據的推論。(2)是明確科學是人類獲取知識和進行探究的一種形式,理解科學活動的典型特徵。(3)是了解科學和技術如何形成我們的物質世界、智力和文化氛圍。(4)是做一個反思型公民,積極主動地從事與科學有關的事件,並有自己獨特的科學意識。
對於文、理、工科學生而言,通過對於科學技術前沿的了解,認識和理解科學對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自身的發展所起的影響作用,重點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態度、觀察與思考問題的科學性以及科學的批判精神,也包括了解決實際問題的科技能力,學會使用和管理科學與技術以適應現代化的社會生活。對於理工科學生而言,應進一步注重將專業知識與應用技術結合的能力,努力培養應用與創新技術的能力。

2 強化「STS」教育理念,深刻認識科技與社會的關系
STS教育即科學、技術、社會教育。在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全面開發現代科學技術對心靈的教育功能。從當前世界面臨的與科技有關的重要問題入手,去探詢科學、技術與社會三者問的互動關系,去探詢作為一個科學家和決策者對這種互動的影響;使當代大學生對科學、技術與社會以及人、自然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有著清醒與深刻的認識,樹立科學技術與社會協調發展的新型的價值觀,並提高參與社會民主決策的科學素養。

二、把握時代發展脈搏,創新教學內容

1 反映科技前沿,創新課程教學體系
根據21世紀科技發展的趨勢——跨門類科學與技術整合化,科學與技術一體化,科學技術高度社會化,社會高度科學技術化,建立以科學技術前沿專題為主線,融科學於技術的理論體系。課程教學內容分為自然科學篇、高新技術篇、科技發展戰略篇三部分,自然科學部分主要講授學科結構、重大成就和前沿報告;高新技術部分主要講授人口健康與現代生物技術、資源與環境技術、光電信息技術、先進製造與建築技術等;科技發展戰略主要講授科學技術與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與強國之路。在整體構架和安排上,充分體現該課程的跨學科性、多元性和前瞻性等特點,及時反映科學技術的前沿動態、熱點聚焦,穿插科學發展觀及科技應用探索背景,同時又注意不同學科之問的差異性,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滲透、專業基礎與技術應用相結合、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融合的課程體系。引導學生結合專業特點與個人興趣有選擇地開展主題研究,強調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思維方法、探索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2 理論聯系實踐,促進基礎知識與應用技術的銜接
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人們往往認為教學主要是知識的積累過程,因而將掌握知識本身作為學習的最終目的,學習本質上就是增加這些事實材料和解題的技巧,不強調知識在真實情景中的運用。在這樣的教學理念下,往往認為學生從學校里獲得的抽象知識能夠直接遷移到實際應用的新情境中去。顯然,這不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要求的。為此,在教學中注重通過自然科學以及高新技術的發展過程,研討科學發現、技術發明,工業生產與社會生活的關系,目的是激發學生追求科學的熱情。注重分析科學技術發展的要素,如市場的需求、科學知識的准備、技術的研發和資金的投入等,告訴學生應去研討什麼和如何進行。重視知識在真實環境中的應用,重點闡述高新技術的科學基礎、技術要素等;讓學生與教師一起探究科學知識如何與應用結合產生新技術,新技術如何與市場結合形成企業;這是我們採取的又一改革策略。這樣不但可以使知識的應用性需求成為促進學生認知發展的動力,更重要的是將學生置於真實的世界之中,建立問題與生活之間的紐帶,強化概念、內容與社會、經濟以及技術條件間的聯系;面向實際,加強實踐環節,還可以使學生在共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真正形成知識的應用和創新的體驗,強化了科學技術對於廣闊世界的現實意義。

3 把握科技為「人」的本真屬性,實現科技與人文的溝通與重構
在功利主義當道的科技時代中,人文教育之所以重要,乃是因為它直接觸及學生價值觀的培育。在科學技術教育中強化STS教育,就是嘗試將現代科學技術與人文教育進行溝通與重構,注重介紹在科研問題中的各種觀點,並通過科技發展過程說明任何科學成果都是社會的產物,並非少數人關在象牙塔中所能得到的。教育學生懂得社會、集體和實踐在科學發展中的作用。在學習現代科學技術的同時,進行感悟與反思,關注人類為什麼去從事科學技術,以什麼樣的態度去從事科學技術,以什麼樣的方法去從事科學技術,怎樣對待科學技術的結果,如何運用科學技術等;這一切,涉及作為科學技術主體的人的利益趨向和價值判斷,體現了人類對科學技術的人文態度。
在21世紀多元價值並存、多元文化碰撞的時代中,將科學技術教育的精神與人文精神滲透於專業教育之中,為學生建立價值定位,把握科技為「人」的本真屬性,使當代大學生成長為新時代有科學理性與遠見的知識分子。

4 拓展學科領地,突出全球化視野下的本土特色
我們正處於知識經濟時代的信息化社會中,全球化趨勢日益壯大。世界各地區間的「相互關聯性」與日俱增。全球化趨勢對高等教育最大的沖擊就是世界各國的大學都直接或間接地捲入全球性的競爭之中,各大學培養的人才將不僅是為滿足各國國內的市場需求,更必須能適應全球性就業市場的趨勢與要求。相應於這一變革,現代科學技術概論課程就必須拓寬學科領地,在全球化視野下,融入中國本土特色,充分反映世界科技動態的同時,展示中國當代科學技術的最新進展以及民族工業發展現狀,激發當代大學生振興民族工業的信心和鬥志。

三、探究與應用結合,創新教學方法

1 以專題探究式教學為主,培養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
「教學過程」首先是學生的「學習過程」。「教」意味著更多地控制和支配,而「學」則意味著更多的主動與自由。因而,建立由多學科精英組成的教學團隊,有效組織多學科交融的教學;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活動及教學評估等環節中,都努力從「引導」的角度去喚起學生「學」的興趣與動力。以科技前沿專題為主線,開設若干個專題供學生自由選擇。教學中,通過師生互動,營造主動學習的環境與氛圍,創設有利於學生達到理性思維彼岸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式教學及相應的實踐活動。通過學習專題的確定、調研問題的界定、學習方法的選擇、社會實踐活動的開展等環節,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創新能力,讓學生學會科學研究方法,培育科學精神。只有通過探究活動,學生才能真正理解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和本質,並對科學技術的理解和科學技術探究的經歷內化為科學素養。

2 完善立體化教學資源建設,為學生搭建自學平台
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和信息技術,建成了以文本教材、多媒體課件、網路課程、音視頻資料庫等豐富l的立體化教學資源;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為學生自學提供信息資源與交流平台。

3 以實踐活動為拓展,實現科技教育與社會互動
為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並得到來自實際的體驗和感受,我們以科技文化活動為主要載體,在課程教學中安排了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些實踐活動既拓展了課堂教學內容,又培養和鍛煉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實現科技教育與社會的互動,收到良好效果。

4 完善考試與評價方法,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提升
以作業成績+課堂討論成績+調研報告成績+筆試成績匯總,作為對學生學習狀況的綜合評價。另外,對於在科技服務、科普教育活動中表現特別突出者,對於在科技製作、創新大賽中獲獎者,分別予以相應的獎勵加分。這種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以及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發展狀況的考核方法,雖增加了考核與評價的難度,卻為學生提供了有選擇的自由發展的空間,受到學生的普遍歡迎,更有利於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全面提升。

責任編輯 楊裕南

⑥ 求現代科技概論和知識產權論文

哈哈哈。。。表示一模一樣的題目。。你不會是安全工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