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設計 » 中日茶文化畢業論文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中日茶文化畢業論文

發布時間: 2021-03-15 21:01:38

㈠ 日語專業論文。日本茶道與中國茶道的比較。有獎勵

茶道是茶文化的精華,是茶文化的概括和抽象.需要茶人在長期的茶事實踐中去總結.<<茶經>>雖然沒回有提到茶道,但它有相答對完備的茶葉系統知識,而且有精神領域的升華:宜精行儉德之人.雖然沒有進一步的發揮,但我們可以認定這就是茶道.自唐以降,飲茶之風延綿不絕,茶道肯定是有的,但只存在民間,沒有文人加以概括而已.時至今天,幾經沉寂的茶業復甦,創立茶道的時機成熟.有賴茶文化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在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創立現代化的中國茶道,用來指導茶事業.

㈡ 你好,我想寫一篇日語中日茶文化比較方面的論文,能幫幫忙嗎

漢語可以 日語不會

㈢ 求論中日茶文化的異同論文一篇!!!!

論文還是lz自己寫了 只是頭緒上可以給lz一些個人建議 這個還是比較好寫的 其實並不難 您大可放心

1、同根同宗 茶葉並非是日本的本土植物 唐朝時期由日本遣唐僧 榮西禪師將茶籽帶入日本 開始了寺院種植 所以當時以及之後的很長時間里 日本茶葉 均以綠茶為主

2、最以體現日本茶文化的茶道 實質上就是中國宋朝時期 最為興盛的「點茶」法 不論是勝負的標准 還是使用器具 沖泡方法 都完完全全的保留下來了

3、日本茶道的「清凈寂寥」和中國所謂的「清凈寂和」在喝茶意境上基本也是一樣 將吃茶和禪學融入在一起 也是中日茶文化的共同點之一

4、就大的趨勢上來看 中日茶文化都從小眾化向大眾化邁進 但也從靈活、多變的文化思想向死板、單一的茶藝轉變
(以上是大同 以下是小異)

1、茶文化追求的境界不一樣 中國茶文化以「眾和」既大家一起喝茶聊天 熱鬧為主 和氣為貴 日本茶文化則以「寥省(xing)」為主導 既幾個人 一般兩個三個甚至一個人喝茶 品茶品人生 達到吾日三省乎吾身的效果 (當然日本也有大型的茶會 不過不是主流)

2、茶文化載體的數量不同 中國幅員遼闊 民族眾多 又是茶的淵源國度 因此茶葉製作工藝也很多 綠紅黃白青黑色 不酵半酵全酵茶 地域海拔等等因素 使得中國人飲茶根據四時 身體寒熱 選擇面甚廣 然而日本茶葉 由於自身地理因素的限制 所以基本上茶葉選擇面比較少 抹茶 綠茶 煎茶 基本上就這三種為主導
因此在茶葉品種上 兩國茶文化所依靠的媒介(茶葉品種)有很大差異

3、茶文化的精髓不一樣 中國「活」 日本「死」 中國的茶文化的精髓是「隨性」不拘泥某一種方式、用具和茶葉 而日本的茶文化的精髓則是「專注」並近乎於完美的學習、使用一種方式、用具和茶葉(日本茶道僅指「三千家」的抹茶道)

以上一點愚見 希望對lz有用

㈣ 關於茶道的本科畢業論文

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從唐代開始,中國的飲茶習俗就傳入日本,到了宋代,日本開始種植茶樹,製造茶葉。但要一直到明代,才真正形成獨具特色的日本茶道。其中集大成者是千利休(1522-1592年)。他明確提出 「和、敬、清、寂」為日本茶道的基本精神,要求人們通過茶室中的飲茶進行自我思想反省,彼此思想溝通,於清寂之中去掉自己內心的塵垢和彼此的芥蒂,以達到和敬的目的。「和、敬、清、寂」被稱之為日本「茶道四規」。和、敬是處理人際關系的准則,通過飲茶做到和睦相處、互相,以調節人際關系;清、寂是指環境氣氛,要以幽雅清靜的環境和古樸的陳設,造成一種空靈靜寂的意境,給人以熏陶。但日本茶道的宗教(特別是禪宗)色彩很濃,並形成嚴密的組織形式。它是通過非常嚴格、復雜甚至到了繁瑣程度的表演程式來實現「茶道四規」的,較為缺乏一個寬松、自由的氛圍。
平安時代初期,遣唐使中的日本高僧最澄和尚,將中國的茶樹帶回日本,並開始在近畿的坂本一帶開始種植,這就是日本栽培茶樹的開始,到了鐮倉時代,神僧榮西在中國學到了茶的加工方法,還將優質茶種帶回日本傳播,他於公元1211年寫成了日本第一部飲茶專著《吃茶養生記》。
中國的茶文化來自平民大眾的日常習俗,而日本則恰恰相反,飲茶文化走的是自上而下的道路,就如同明治年間的資本主義改革。茶在剛剛傳到日本的時候完全屬於奢侈品,只有皇族,貴族和少數高級僧侶才可以享受,茶道被當做一種高雅的先進文化而局限在皇室周圍,內容和形式都極力模仿大唐。自鐮倉時代開始,在思想上受到《吃茶養生記》的影響,將茶尊奉為靈丹妙葯的情況越來越普遍。而茶葉種植的高速發展也為茶走入平民家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段時間,飲茶活動以寺院為中心開始逐漸普及到民間。
與中國發酵茶葉的方法不同,日本茶將蒸過的茶葉自然乾燥,研成粉末,這樣的茶葉就稱為「抹茶」。到室町時代,畿內的茶農為了對茶葉評級而舉行品茶會,由這種茶集會發展成為許多人品嘗茶葉的娛樂活動,並發展了最初的茶道禮儀。這一時期,「鬥茶」成為茶文化的主流,游藝性為其主要特點。後來室町幕府的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對鬥茶進行了提煉,為向宗教性質的「書茶院」過渡做了鋪墊。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他隱居的京都東山建造了「同仁齋」,地面用榻榻米鋪滿,一共用了四張半。這種鋪滿榻榻米的室內設計為後世所借鑒,由此形成了各式各樣的「茶室」。此前的鬥茶會都在較大的空間舉行,顯得喧鬧而不注重禮儀;而「同仁齋」將開放式的,不固定的空間進行了縮小和封閉,這就給茶道的形成創造了穩定的室內空間。這種房間稱為書院式建築,在其中進行的茶會就稱為「書院茶」。「書院茶」要求茶室絕對肅靜,主客問答簡明扼要,從而一掃鬥茶的雜亂之風。書院茶完成了將外來的大唐文化與日本文化相結合的任務,並且基本確立了現代日本茶道的點茶程序。總之,到了室町時代末期,茶道的誕生就是遲早的事情了。

㈤ 日本茶道參考論文或資料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我國和東方乃至全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在中國制茶史上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自中唐以來,飲茶之風大興於西北塞外。因此,當地牧民便驅趕著良種駿馬,到內地來進行茶葉交換,後來又通過使者和商人,進一步擴大,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茶馬交易」。白居易《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勸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也可證明這一點。

茶文化的發展在於:

1、 飲茶的廣泛盛行。

茶葉的通俗與高雅,代均具備十分豐富的內涵。在大眾飲茶和宮廷茶飲外,還有一個僧侶圈,茶與佛教的緣分很深,到了唐代這種緣分聯系的更加緊密了。近年來陝西法門寺出土的唐僖宗時期的金銀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飲茶之間的特殊關系。

2、 文人介入,詩文吟頌。

在唐代茶文化的發展中,文人的熱情也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典型的是詩歌中的茶詩創作,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仙人掌》,白居易的《琴茶》齊已的《謝湖茶》等,這些茶詩的形式有古詩、律詩、絕句等,內容包括茶道的各個方面。

中國茶葉傳入日本在公元世紀開始,但當時日本並不產茶。因此,茶葉還及為稀貴,只有上流貴族階層和寺院才擁有,一般平民是不敢奢求的。似舉安溪茶藝.

「安溪茶藝」源於安溪鐵觀音功夫茶。通過挖掘整理、編排提煉、升華為別 具一格的鐵觀音茶藝。
茶藝提示:讓品茶人了解烏龍茶,特別是名茶鐵觀音的沏茶技藝,是一門融傳統技藝與現代風韻為一體的品茶藝術。具體包括:品茶環境、茶葉選擇、水質鑒定、茶具選用、茶藝人才選拔、茶藝音樂等。茶藝流程講究禮貌待人、款款有序、協作細膩優美、富有茶的神韻,使人們在品茶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茶藝之本:(純)茶性之純正,茶主之純心,化茶友之凈純。
茶藝之韻:(雅)沏茶之細致,協作之優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藝之神韻。
茶藝之德:(禮)感恩於自然,敬重於茶農,誠待於茶客,聯茶友之情誼。
茶藝之道:(和)人與人之和睦,人與茶、人與自然之和諧,繫心靈之摯愛。它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理念。它傳播的是:人與自然的交融;啟發人們走向更高層次的生活境界。

日本茶道是人唐文化的翻版。其目的主要為接待賓客,聯絡感情,陶冶性情的特殊禮儀活動。最初,許多種茶的農民經常定期舉行茶葉評賽會,由此發展為許多人以品茶為一種娛樂。大家在一起飲茶敘誼。僧侶之間則利用茶氣來講經佈道,幽雅品茗,參憚悟道。

日本茶宗應體現,和(平),敬(友),清(寂),寂(幽雅)。

在日本一般舉行茶道的時間,分別為朝茶,飯後,消晝和夜話茶道對茶會的環境有一系列的規定,除「和」與「敬」,是指茶會上主人和客人之間應強調精神,態度和因有的辭儀外,「清」與「靜」則主要表現茶室,飲茶亭院的環境和氣氛要充分體現清靜和典雅,……

現今,在中國的一些茶區,如福建定期舉行的茶會大體上與日本茶道相似。如中國的安溪茶藝與日本茶道略有相似。

中日茶文化的對比之餘,不免有讓我們思考的地方。茶出於中國,興於中國,為什麼這燦爛的文化瑰寶,在近一百年中,卻改變了它千年的內含底蘊。試問當今有幾億人。

在品茶前沐浴更衣,喝茶不足引茶而是細細品們茶所帶給你的精神的愉快。

起碼

越脫這個充滿氣氛的世界,人們的追求也能從物質享受上升為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在這個竟爭激烈的時代更為迫切。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他們對茶文化的追求,大不必以泱泱大國的心態自居,日本今天保留了一套完整的飲茶習慣,並將它們作為教程編入大,中,小學生的教材中,可見其普遍性。

外國人一絲不苟的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並加以繼承,而我們自己卻不能將這些文化傳統很好的繼承和發揚??著不免讓我們思考!

夜深萬籟寂無聲,

曉看平階展素茵。

茗碗縱寒終有韻,

梅花雖冷自知春。

㈥ 幫我找一下關於茶道的參考文獻 是寫中日茶文化交流的論文

幫你從網路文庫裡面找了些,應該對你有幫助:
http://wenku..com/view/cf96061252d380eb62946df9.html
http://wenku..com/view/e59124225901020207409c57.html
http://wenku..com/view/915098fafab069dc5022013b.html
http://wenku..com/view/1104ea81e53a580216fcfe1f.html
http://wenku..com/view/f06b367f5acfa1c7aa00cc23.html
http://wenku..com/view/a86c25d126fff705cc170a4b.html
http://wenku..com/view/ce50c72f0066f5335a81218d.html

㈦ 日語論文題目 《淺析中日茶文化》用日語怎麼怎麼翻譯謝謝諸位~!!

「中日のお茶文化について考えてみましょう」
是最自然的。

按摟主的詞彙為;
「日中のお茶文化を淺く分析」

㈧ 茶文化與素質培養畢業論文

你多找點關於你這個題目的材料,到時候挑一個寫的比較少的方向,你真專的要從聽說讀寫中挑出一屬方面,我也是茶文化與素質培養專業的,我寫完論文了。現在論文要求 不能太泛太空太大,你從這四方面挑一個肯定有的說,是寫5000字嗎?肯定能寫夠,記住千萬多找材料,不然憑自己想是不行的!

㈨ 茶道的論文 3000字 急~~~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然而,中國在茶業上對人類的貢獻,主要在於最早發現,並利用茶這種植物,並把它發展形成我國和東方乃至全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

唐代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朝代,在中國制茶史上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自中唐以來,飲茶之風大興於西北塞外。因此,當地牧民便驅趕著良種駿馬,到內地來進行茶葉交換,後來又通過使者和商人,進一步擴大,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茶馬交易」。白居易《琵琶行》中「老大嫁作商人婦,商人重利勸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去來江口守空船。」也可證明這一點。

茶文化的發展在於:

1、 飲茶的廣泛盛行。

茶葉的通俗與高雅,代均具備十分豐富的內涵。在大眾飲茶和宮廷茶飲外,還有一個僧侶圈,茶與佛教的緣分很深,到了唐代這種緣分聯系的更加緊密了。近年來陝西法門寺出土的唐僖宗時期的金銀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飲茶之間的特殊關系。

2、 文人介入,詩文吟頌。

在唐代茶文化的發展中,文人的熱情也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典型的是詩歌中的茶詩創作,比較著名的有李白《答族侄僧中孚贈玉仙人掌》,白居易的《琴茶》齊已的《謝湖茶》等,這些茶詩的形式有古詩、律詩、絕句等,內容包括茶道的各個方面。

中國茶葉傳入日本在公元世紀開始,但當時日本並不產茶。因此,茶葉還及為稀貴,只有上流貴族階層和寺院才擁有,一般平民是不敢奢求的。似舉安溪茶藝.

「安溪茶藝」源於安溪鐵觀音功夫茶。通過挖掘整理、編排提煉、升華為別 具一格的鐵觀音茶藝。
茶藝提示:讓品茶人了解烏龍茶,特別是名茶鐵觀音的沏茶技藝,是一門融傳統技藝與現代風韻為一體的品茶藝術。具體包括:品茶環境、茶葉選擇、水質鑒定、茶具選用、茶藝人才選拔、茶藝音樂等。茶藝流程講究禮貌待人、款款有序、協作細膩優美、富有茶的神韻,使人們在品茶過程中得到美的享受。
茶藝之本:(純)茶性之純正,茶主之純心,化茶友之凈純。
茶藝之韻:(雅)沏茶之細致,協作之優美,茶局之典雅,展茶藝之神韻。
茶藝之德:(禮)感恩於自然,敬重於茶農,誠待於茶客,聯茶友之情誼。
茶藝之道:(和)人與人之和睦,人與茶、人與自然之和諧,繫心靈之摯愛。它傳達的是:純、雅、禮、和的茶道精神理念。它傳播的是:人與自然的交融;啟發人們走向更高層次的生活境界。

日本茶道是人唐文化的翻版。其目的主要為接待賓客,聯絡感情,陶冶性情的特殊禮儀活動。最初,許多種茶的農民經常定期舉行茶葉評賽會,由此發展為許多人以品茶為一種娛樂。大家在一起飲茶敘誼。僧侶之間則利用茶氣來講經佈道,幽雅品茗,參憚悟道。

日本茶宗應體現,和(平),敬(友),清(寂),寂(幽雅)。

在日本一般舉行茶道的時間,分別為朝茶,飯後,消晝和夜話茶道對茶會的環境有一系列的規定,除「和」與「敬」,是指茶會上主人和客人之間應強調精神,態度和因有的辭儀外,「清」與「靜」則主要表現茶室,飲茶亭院的環境和氣氛要充分體現清靜和典雅,……

現今,在中國的一些茶區,如福建定期舉行的茶會大體上與日本茶道相似。如中國的安溪茶藝與日本茶道略有相似。

中日茶文化的對比之餘,不免有讓我們思考的地方。茶出於中國,興於中國,為什麼這燦爛的文化瑰寶,在近一百年中,卻改變了它千年的內含底蘊。試問當今有幾億人。

在品茶前沐浴更衣,喝茶不足引茶而是細細品們茶所帶給你的精神的愉快。

起碼

越脫這個充滿氣氛的世界,人們的追求也能從物質享受上升為更高層次的精神享受。我們要重視傳統文化,在這個竟爭激烈的時代更為迫切。我們應該向日本學習他們對茶文化的追求,大不必以泱泱大國的心態自居,日本今天保留了一套完整的飲茶習慣,並將它們作為教程編入大,中,小學生的教材中,可見其普遍性。

外國人一絲不苟的學習我們的傳統文化並加以繼承,而我們自己卻不能將這些文化傳統很好的繼承和發揚??著不免讓我們思考!

夜深萬籟寂無聲,

曉看平階展素茵。

茗碗縱寒終有韻,

梅花雖冷自知春。

㈩ 我寫一篇關於中日茶文化的文章,有誰推薦一些書集或者論壇 網站

茶趣網,網路一搜就能找到,這個網站里有很多茶文化方面的知識介紹。

中日茶文化的區別

中日兩國是一衣帶水的鄰邦,日本的植茶、制茶、飲茶以及茶具的生產技術和風俗習慣,無不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日本的茶文化與中國的茶文化有淵源關系。但是在很多方面有不同之處:
1.核心思想不同
中國茶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融儒、道、釋為一體,三者之間是互相補充的多、相互抵觸的少,從而使中國的茶文化內容非常豐富。日本茶道文化則主要反映中國禪宗思想,當然也融進了日本國民的精神和思想意識。日本的茶道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不像中國茶文化那樣主要受儒道釋三位一體的中國文化綜合影響。在7世紀之前,日本人沒有喝茶記錄。在7世紀初,日本的僧侶們來中國學習佛教,同時將寺院的生活文化也帶了回來,其中之一便是飲茶與茶禮。由此,日本茶文化自開初就與佛教結下了不解之緣。由此可見,日本的茶道藝術的思想背景為佛教,其思想的核心是禪。它是以禪的宗教內容為主體,以使人達到大徹大悟為目的而進行的一種新型宗教形式。
中國人「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這四條都是通過飲茶貫徹儒家的禮、義、仁、德等道德觀念以及中庸和諧的精神。日本茶道的「茶禪一味」,體現出「和、敬、清、寂」特色,其吸收了中國茶文化思想的部分內容,它規勸人們要和平共處,互敬互愛,廉潔朴實,修身養性。
2.表現形式不同
中國茶文化更崇尚自然美、隨和美。日本茶道文化有其嚴格的程式和體系,程式嚴謹,強調古樸、清寂之美。日本茶道主要源於佛教禪宗,提倡空寂之中求得心物如一的清靜之美。
中國茶文化最初由飲茶上升為精神活動,與道教的追求清靜無為的神仙世界很有淵源關系,作為藝術層面的中國茶文化強調自然美學精神便成了一種傳統。但是中國的茶道沒有嚴謹的儀式可循,影響了茶文化精髓的作用發揮和規范傳播。所以一說茶道,往往首推日本。
3.普及層次不同
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層次復雜、內容豐富,包含了社會各個層次的文化。中國茶文化自宋代深入普及到各級民眾,反映在全國各地興起開辦的茶樓、茶館、茶亭、茶室上。在這些地方,士農工商都把飲茶作為友人歡會、人際交往的手段,成為社會生活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各地民間也遍存著具有地方民風的「茶民俗」。而日本茶道文化,有著許多著名的派系和世家,他們世代相傳,在茶道中影響較廣,而對普通民眾的影響力較小。所以說,中國的茶文化具有民眾廣泛性,而日本的茶道文化具有典型精英性。
一千多年來,從日本僧人在唐代學習中國的茶文化,借鑒中國禪學思想開始,歷經日本茶人一代代精英們的開拓創新與傳承播揚,幾百年間一以貫之,終成氣候,茶道已成為日本人最喜愛的文化形式,被認為是日本文化的結晶。近現代西方文化的沖擊,並沒有改變這一基本樣式。日本茶道延續至今,並成為其國人的基本教育方式與普遍的修養禮儀,增添了日本文明形象,這對於素有「禮儀之邦」的中國來說,值得深入地反思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