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關於理智的議論文題目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關於理智的議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1-03-31 03:21:17

㈠ 以藉助強大力量理智冷靜為話題擬議論文題目

人物是寫人記來敘文的重點,寫人記敘文源的目的就是要寫出個性鮮明的人物,怎樣寫一個個性鮮明的人物,怎樣讓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動人心弦呢?每個人有不同的面貌,不同的語言、行動,不同的思想和性格,因此寫人第一寶典就是描寫。人物的描寫有肖像描寫、語言、動作描寫、心理描寫等。
第一、通過人物的肖像寫人
人物的肖像主要指人物的外貌,包括人物的容貌、服飾、姿態和神情等等。肖像描寫可以寫人物的靜態,也可以寫人物的動態。
進行外貌描寫有幾大技巧:
1、簡筆勾勒特徵;2、運用修辭手法;3、寄託作者愛憎;4、一人幾幅肖像;

㈡ 作文理智為話題

英國大發明家瓦特只因發明了蒸汽機,而沉醉於勝利的美夢中無法自拔。最終老無成就。三國梟雄劉備因失去二弟之死,無法忍受痛苦而擅自率領大軍攻打吳國,最終導致全軍覆沒,最後託孤於諸葛亮,成為千古悲劇。俗話說,勝不驕,敗不類。宰相肚裡能撐船。這一件件的教誨莫過於讓我們做一個理智的人。
在痛苦中,我們應控制自己的心智。理智的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勝利中,我們應控制自己的快樂。要不驕傲,更加努力奮斗。爭取取得最好的成績
在失敗中,我們應控制自己的痛苦。要不氣類,頑強拼博。爭取下一次取的勝利。
沖動的人,會因為失去了一切而纏繞於痛苦的陰影中不能自拔。從此一厥不振。頹廢人生的大好時光。相反,理智的人,不會因為失去了一切而痛苦。它控制自己。視這一切為前進的動力,努力拚搏。
沖動的人,會因為發明了一件物品而沉醉於歡樂的時光中。自此。樂不思蜀。喪失了前進的動力。相反理智的人。不會因為發明了一件物品而沉醉於歡樂中。它能控制自己。認為自己還沒有盡最大的努力。還可以做出更好的。一直努力奮斗
沖動的人,會因為一件不起眼的事情而追究到底,得理不讓人。相反理智的人會寬容他人。從此得到更多人生的道理
讓我們一起走入理智之門,成就與眾不同的人生。

㈢ 關於理智話題的作文

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高爾基
理智是一顆冷酷的太陽,它能放射光明,可是卻教人眼花,看不見.在沒有水分與陰影的光明底下,心靈會褪色,血會乾枯
.——羅曼·羅蘭(法)
理性分割一切,直覺連接一切.
——萊文(法)
理智之命令我們,要比一個主人更專橫得多;因為不服從主人我們就會不幸,而不服從理智我們都會成為蠢材。
——帕斯卡(法)
理智像太陽,它的光是恆久的,不變的,持續的……
——塞·約翰生(英)

㈣ 以理性為話題 議論文

有人說,感性是一匹脫韁的盲野馬,它的馳騁奔跑是任意的,而理性正是野馬的韁繩,掌控著野馬狂奔的方向;無論野馬怎樣的馳騁,只要有韁繩適當的束縛,也總不會偏離正確的方向.
奔跑是野馬的快樂,韁繩的束縛似乎是阻止它奔向快樂的外力;然而,盲野馬的馳騁奔跑自然是盲目的,它只在乎奔跑過程中給它帶來的快感,給予它的快樂,全然不顧前方是否有懸崖;而正當它盲目地"享受"著快樂的過程時,前方痛苦的結果也在等待著它;而此時,韁繩為了避免這樣的結果,便發揮了它的束縛作用,防止它奔向痛苦的結果!人天生就會傾向快樂,由於從小各方面的東西給我們帶來了快樂的體驗,所以我們從小就自然不自然地會傾向與快樂!這是人的天性.只要能給我們帶來快樂的事物,我們一般都會趨向與它!然而有的人不會去嘗試吸毒,有的人不會嘗試飈車,他(她)們當然知道(聽說)那樣會帶給我們"無限的"快樂,但是他(她)們不會嘗試,因為他(她)們更明白快樂過後,接著的可能會是什麼!那意味更大的痛苦!所以,韁繩不是束縛野馬,不讓它奔跑,而是不讓它墜入懸崖;同樣的,理性不是為了剝奪感性給我們帶來的短暫的快樂,而是為了防止長期的痛苦的結果.
正是因為我們許多人多無法抵禦當前感性的快樂,而帶給我們更多的就是將來的體驗痛苦過後的後悔!然而,為什麼我們許多人總是不夠理智呢?其實,我覺得,是快樂的問題,也是對未來痛苦無法切身感受的問題!由於事物帶給我們當前的快樂,我們的有意無意就趨向了它,開始享受這份背後隱藏著某種危險的快樂.我們容易陶醉,容易被迷惑.此時,野馬便使勁地要掙脫韁繩的束縛了,當韁繩的力度不夠時(意志力),韁繩就會被掙斷,而野馬就會奔向痛苦的快樂中去!這就是直接感性帶給我們的誘惑,帶給我們的快樂,而我們往往也會掙脫自己的韁繩,去享受那痛苦的快樂!可是為什麼有些時候我們明知道等待我們的是後悔,等待我們的是痛苦,而我們也總是不顧一切地去享受呢?也就是為什麼野馬明知道前方是懸崖,它還要往前奔呢?在當前快樂的迷惑下,因為我們盲目自信了,因為我們估計不足,因為未來的痛苦不可能具體地被提前體會.如果,未來的痛苦能夠具體地被我們提前體會,我們就會"切身地"感受到將來的痛苦,我們也就會從當前的快樂中清醒過來!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在經歷過痛苦體驗後的"過來人"總是要敬告後人要干麻不要幹嘛的原因,我想!羅嗦就是愛也確實不無道理,特別是關心你的人!
所以,要想避免不必要的痛苦,要想不後悔,因為體驗未來的痛苦似乎絕對不可能了,所以我們要"假想"體驗未來的痛苦!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告訴我們該不該去做什麼事!當然,因為上面說到估計不足的問題,所以也難免"假想"不十分接近,這樣我們就又得借鑒前人的智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