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堂整理了自十五個經濟學畢業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產業鏈競爭力理論研究
2、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3、城市交通與城市空間演化相互作用機制研究
4、城鄉一體化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以成都市為例
5、城鎮住房分類供應與保障制度研究
6、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
7、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互動發展研究
8、促進中部崛起研究
9、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
10、低碳經濟範式下的環境保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11、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監管研究
12、東北地區區域城市空間重構機制與路徑研究
13、東北亞區域能源安全與能源合作研究
14、都市旅遊發展與政府職能研究
15、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研究
Ⅱ 求關於經濟學論文的題目
訁侖文寫的好、有創新就可以發表 訁侖文 懂嗎?重點在於新觀點你可擺渡輸入, 品優刊, ,咨詢下下。望採納!!!
Ⅲ 經濟學論文的參考題目
2012屆經濟學畢業論文題目
1、關中——天水經濟區城市群合作發展研究
2、產業組織視角下的軍民融合及其規制研究
3、陝西行業收入差距擴大的實證分析
4、我國收入分配效率與公平問題探討
5、××省(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擴大的原因及對策探討
6、論新農村建設中的環境保護問題
7、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幸福指數調查研究
8、渭南地區特色農業發展研究
9、適度消費與經濟和諧增長的對策研究
10、中等消費階層的消費特徵及其發展趨勢探討
11、中低收入階層實現小康的對策研究
12、渭南公共產品的城鄉統籌問題研究
13、渭南地區(某地區)勞動收入所佔比重持續下降的實證分析
14、渭南地區農業合作化發展研究
15、中外城鄉社會保障制度的差異分析
16、淺談我國循環型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17、××農業可持續發展研究
18、陝西農民工問題的經濟學分析
19、××省產業承接與產業結構調整關系研究
20、渭南地區新型工業化發展研究
Ⅳ 經濟學專業論文有哪些選題
四.流通經濟學:
1.現代流通方式研究
2.WTO背景下我國商貿流通領域大力推進連鎖、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方式的現實意義
3.有關商業物流的問題研究
4.傳統商流與現代物流的區別與替代
5.對外開放與農村流通產業連鎖化發展
五.消費經濟學:
1.我國居民收入差距問題研究
2.深化我國分配製度改革問題研究
3.拓寬消費領域和優化消費結構研究
4.我國消費結構問題研究
5.收入分配合理性的界定及調節
6.對可持續性消費的研究
7.休閑消費問題研究
8.擴大農民消費的對策
9.
六.其他可供選擇的論文題目
1. 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2. 我國市場信用體系建設研究
3. 我國國民信用體系建設研究
4. 我國金融混業經營問題研究
5. 新型工業化道路研究
6. 壟斷與反壟斷問題研究
7. 國有企業治理結構及體制改革研究
8. **省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研究
9. 勞動收入與非勞動收入問題研究
10. 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問題研究
11. 農村勞動力合理流動問題研究
12. 公司融資與公司資本結構關系研究
13. 股市投機問題研究
14. 公司治理與民營企業現代化改造
15. 環境、資源經濟問題研究
16. 生態經濟研究
17. 我國建立期貨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18. 西方主流宏觀經濟理論與馬克思宏觀經濟理論的比較研究
19. 民營企業融資問題研究
20. 經濟「軟實力」的內涵與打造
21. 城鄉貧困問題研究
22. 教育與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23. 企業成長與企業戰略
24. 「**省模式」研究的回顧
25. 城市化與工業化互動研究
26. 中國農業產業化研究
27. 住房貸款風險防範研究
28. 中國農業規模化經營
29. 中國投資管制體制改革研究
30. 民工與勞動力流動
31. 中國社會保障體制改革
32. 民工慌問題
33. 中國醫療社會保險體制改革
34. 勞動者權益保護
35. 中國養老社會保險體制改革
36. 社會誠信與經濟發展
37. 中國失業保險制度
38. 國有企業改革
39. 中國經濟轉型時期政府的經濟職能
40. 國有企業公司治理
41.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政府的經濟職能
42. 中國居民儲蓄持續增長的原因、影響與調整
43. 市場經濟中政府的經濟職能
44. 中國當前居民消費不足的成因與對策
45. 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與管制
46. 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的比較研究
47. 中國現階段經濟中的壟斷與反壟斷研究
48. 經濟全球化的影響與中國的對策
49. 反壟斷法與行政壟斷
50.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中國各個行業的影響
51. 地方保護主義
52. 中國未來的勞動力成本變化趨勢
53. 行業壟斷問題
54. 中國的收入分配狀況
55. 跨國公司
56. 拉美經濟發展教訓對中國的警示
57. 彩電行業的價格戰研究
58. 中國居民地區之間收入差距研究
59.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化
60. 中國城鄉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研究
61. 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與知識經濟的比較研究
62. 中國城市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研究
63. 1990年以來國際上企業並購浪潮
64. 中國農村居民之間收入差距研究
65. 論國際政治對國際經濟的影響
66. 收入分配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67. 法治、倫理與市場經濟的運行
68. 中國地區經濟發展差距研究
69. 東亞經濟奇跡的經驗與教訓
70. 新經濟地理學與區域經濟發展
71. 東亞的文化傳統與經濟發展
72. 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與經濟增長
73. 西方經濟學與中國經濟
74. 論出口貿易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
75. 評新經濟自由主義
76. 中國的失業問題
77. 評新制度經濟學
78. 中國經濟的周期性波動
79. 評增長極理論
80. 中國銀行業市場結構、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
81. 平衡增長戰略與不平衡增長戰略的比較研究
82. 論金融自由化與金融風險的關系
83. 西方經濟學中的政府幹預理論演變
84. 論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的條件與進程
85. 負的外部性內在化的一般途徑
86. 人民幣匯率定價機制與目前匯率水平
87. 可持續發展與科學發展觀
88. 金融業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研究
89. 綠色GDP
90. 中國利率管理體制改革問題
91. 對近期物價指數上漲的研究
92. 國有商業銀行不良債權處置研究
93. 人民幣匯率、對外出口和國際經濟關系有關問題
94. 中國創業投資發展
95. 高等教育產業化問題
96. 中國資本市場功能有效性檢驗
97. 新經濟有關問題
98. 論中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
99. 中部崛起經濟發展戰略
Ⅳ 經濟學論文寫啥題目好呢
建議兩個題目: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行為研究、中小企業發展與融資問題研究。專這些題目不屬涉及我國市場體系問題,因為要涉及民進國退,必然涉及體制問題,資料難掌握,表述不容易。也不涉及財稅金融等具體內容,不能深入其中而沒有新意,專業表達也困難。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政府行為研究應該是熱點,也是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內在要求,資料題材多,容易入手;中小企業發展與融資問題是個偽命題,其實,良性發展的中小企業並不存在融資問題,風險顯現的企業不可能有暢通的融資渠道,屬於影子銀行的服務范疇。
Ⅵ 求一個經濟學論文題目,要求 1:題目范圍小 2.比較好寫。
題目范圍小、比較好寫的經濟學論文題目,可以參考:
1.明星演唱會門票價格中的「粉絲經濟」優劣影響分析
2.奢侈消費行為的經濟學分析
3.當前樓市調控的經濟學原理
4.開征房產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分析
5.打官司的經濟學分析
6.腐敗的經濟學分析
7.從經濟學角度看「希望工程」的合理性
8.從春晚看邊際效用遞減規律
9.我國剩餘勞動力轉移的機理分析
10.拉高油價的力量分析
11.反微軟公司壟斷案的經濟學分析
12.階梯電價制度的思考
13.農產品品牌經營問題研究(可進行個案分析)
14.「達人秀」類選秀的經濟學分析
15.民工荒問題思考
16.從電池回收分析外部性
Ⅶ 經濟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選擇
當代中國經濟轉型下促進體育消費的對策
[摘要] 在經濟取得快速發展的前提下,我國居民生活水平和結構也相應的發生了較大變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使體育開始成為一種商品進入市場,並按照經濟規律運行。人們用貨幣購買自己所需要的體育,體育成為一種消費應運而生,萌發出勃勃生機,並日益發展成為人民日常消費的組成部分。我國體育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將會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極。伴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體育產業己日趨重要,而體育消費將是體育產業發展的核心。體育消費在居民生活消費中所佔的地位也將大大提高,逐漸增加的體育消費已說明了這一點。本文就當代中國經濟轉型下促進體育消費的對策做了相關探索。
[關鍵詞] 經濟轉型 體育消費
一、當代中國社會經濟的轉型的特徵
我國體育產業成長於社會經濟轉型期,當代中國經濟仍處於轉型階段。社會經濟的轉型不是社會制度轉型,而是社會結構轉型,即社會的結構性變化。當代中國社會經濟轉型具有如下特點:
1.政府和市場的雙重啟動,在我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過程中,政府和市場表現為兩種不同的推動力量
這兩種力量的有機結合,是世界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成功範例。我國實行的是漸進式的改革,經濟的市場化進程始終表現為一種政府倡導,試點推廣的過程。在市場經濟逐步發育成長過程中,由於存在「市場失靈」,所以政府的有效干預是必須的,又由於還存在「政府失靈」,因而市場經濟成長壯大的前提是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綜觀我國的改革歷程,我們的經濟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我們的政治體制改革卻舉步不前,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市場經濟的發展。
2.轉型進程中的非平衡狀態
從本質意義上說,當代中國經濟和社會轉型是一個整體推進的現代化變革過程,經濟和社會轉型明顯地表現為不平衡特點,甚至成為結構性轉型的重要制約因素,這種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首先表現在地域上,即存在東部、中部、西部之間的「梯形發展格局」;另外表現為城鄉之間的不平衡,農村的經濟發展與社會事業的進步遠遠落後於城市;再次表現為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之間的不平衡。我們國家社會改革滯後,社會事業欠發達,在某種程度上社會事業已成為制約經濟增長的瓶頸。
二、經濟轉型期體育產業的發展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
1.社會經濟轉型期體育產業的發展可帶動相關產業的增長
體育產業與其他許多產業有著比較密切的產業關聯度,在與其他產業的行業邊緣交叉上可形成許多新興產業,大力發展體育產業,能夠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拉動整個經濟增長。
前蘇聯著名經濟學家瓦西里·里昂節夫曾經提出一個著名的部門關聯數學模型(里昂節夫矩陣),藉此模型,通過分析部門間產品的直接及多次間接相互消耗關系,可以定量計算出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產業關聯度,美國經濟學者曾藉此模型推算出體育產業與6個聯系較為緊密的行業之間的產業關聯度。
表 體育產業與其他行業之間的產業關聯度
與體育產業有產業關聯度的不僅限於這6個行業,在美國經濟結構現有的42個部門中,體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度被列為第8位,說明與體育有關聯的部門較多。體育產業的產業關聯性一方面表現為與其他產業的直接與間接的消耗關繫上,更重要的是表現在該產業與其他產業的行業邊緣交叉上,可以形成許多新行業,積極發展體育消費可以推動這些新行業的發展。
2.體育產業正成為推動我國社會經濟轉型期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力量
目前,我國已基本達到小康社會。如果按GDP年均增長7%測算,我國人均GDP到2018年將達到2516美元,完成工業化任務;到2030年人口將到達峰值15.5億人,人均GDP將達到5400美元左右,進入中等發達國家水平,2040年左右進入富裕國家行列,根據體育產業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及新世紀我國經濟的基本走勢,21世紀應是我國體育產業發展、壯大並走向繁榮的世紀,體育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對推動我國經濟在新世紀的持續增長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三、經濟轉型期我國體育消費存在的問題
1.體育消費水平偏低
盡管我國體育消費最近幾年發展速度較快,也取得了較大成績。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體育消費水平偏低,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我國城市居民體育消費占居民總消費的比例還非常低,據調查結果表明:在被調查的7個城市中,即使是體育消費水平最高的上海,2004年的人均體育消費為305.68元,人均總消費為8,167.65元,體育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為3.74%;而體育消費水平最低的鄭州,2004年人均體育消費為146.25元,人均總消費為5,213.36元,體育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只有2.81%;其他5個城市(吉林、福州、成都、蘭州和廣州)的這一比例也都不超過3%;而且我國城市居民的體育消費水平基本上保持在對體育實物的消費上。而經濟發達國家人們日常生活中用於體育消費方面的開支通常占整個社會消遣和娛樂消費的30%~40%。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有效體育需求不足,決定了以體育消費需求為基礎的體育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是有限的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
2.城市化水平低影響體育消費的擴大
城市化水平過低有三個方面的不利影響:一是抑制了體育產業的發展,就體育消費品,尤其是體育服務消費品供給不足;二是廣大農民的收入不高,體育消費難以啟動;三是城鄉差距過大,農民的生活方式、消費習慣天然地對體育消費需求不足。城市是體育消費活動、體育產品的聚集地,將直接影響體育消費水平。城市較之鄉村發展體育產業的經濟基礎和社會基礎更好一些,如果對城市功能填平補齊,建設完善,使之接近發達國家城市的水平,那麼,城市對於體育消費、體育產業現期的直接作用將是巨大而現實的,會在較短時間內奏效。而目前我國城市化水平過低,對於體育消費的啟動與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制約著體育消費的擴大,這是影響我國體育消費浪潮規模和質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3.缺乏體育消費環境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國(包括全國范圍內,除我國台灣、中國香港特區、中國澳門行政區,各系統、各行業、各種所有制形式)共有符合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要求的各類體育場地85,0080個,以2003年底全國總人口129227萬人(不含港澳台地區)計算,平均每10萬人擁有體育場地65.8個。與西方國家差距很大,如義大利,每10萬人有212個,芬蘭是457個,德國是240個,瑞士是220個,日本是260個,韓國是100個。我國非但數量少,而且開放率低,全部向居民開放的只有41.2%。場館種類單調,籃球、排球、門球場地就占總量的87%,制約了其他項目的開展。體育場地設施是體育消費的場所,是體育消費發展得以順利進行的基本物質保障。我國目前體育場地數量少、開放率低和場館種類單一,從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居民置身於體育消費浪潮中的參與性。
四、促進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發展的對策
1.培育體育消費的主體——體育消費者
體育消費的主體是具有體育消費能力和消費需要的個人或家庭,培育體育消費者,就是要培育其體育消費能力和消費需要。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主要取決於收入水平,這一點早已被理論和實踐所證明。因此,增加居民收入是提高體育消費能力、促進體育消費發展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大力發展生產力,特別是大力發展和培育服務業,提高就業水平,增加居民總收入。隨著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有力地推動了包括體育消費在內的消費需求的增長。但是,我國居民收入在總量不足的情況下,還存在分配嚴重不均和社會保障不足的缺陷,二者均對居民消費產生了嚴重不利影響。貧富差距過大會造成體育消費規模不足和結構滯後;而社會保障的缺失將使得居民消費信心不足,不敢消費,不利於體育消費的發展。因此,在增加居民收入水平總量的同時,還必須調整收入結構,把縮小城鄉二元收入差距、增加廣大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建立、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放在重要位置,這樣才能培育出具備體育消費能力的消費者。
2.發展體育消費的客體——體育消費資料
發展體育消費的客體就是要做大作強體育消費資料市場,促進體育產業的發展,提高滿足體育消費主體需求的能力。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為體育產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體育消費作為體育產業的出發點和歸宿,要求體育產業必須圍繞體育消費的要求,以體育消費的需求為軸心,既要追求經濟效益,更要堅持社會效益。因此要滿足我國人民不斷增長的體育消費需求,就必須重視對我國體育產業及和體育有關的產業的開發和利用。要發展體育產業,關鍵的措施就是制定和調整體育產業政策。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從實際出發,發展各具特色的項目,讓不同地區、不同收入階層的群眾共享體育產業發展的成果。例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應圍繞大型體育賽事,帶動相關服務業的發展,推動產業結構升級。一些邊遠地區則可以利用當地的優勢開展有特色的賽事和健身活動,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如「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國際性公路自行車賽事,已連續三年成功舉辦,成為青海省對外開放的「金名片」。
3.增加體育消費的時間和空間保障
體育消費行為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狀態下進行,餘暇時間和場館設施是體育消費過程的時間和空間保障,是體育消費過程的必要條件。在居民具備體育消費能力和消費需要的前提下,這種時空保障變得不可或缺。各類體育場館,應加速向經營型轉變,使有限的體育設施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可實行企業化管理,逐步做到有償使用,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打破傳統封閉的自我服務體制,確實提高體育設施的使用效率。國家在加強場館建設的同時,應通過提供優惠政策等形式鼓勵企業、集體、個人等社會力量興建各種類型的娛樂場所,切實走國家、集體、個人多元投資模式,用經濟手段,市場法規管好用好體育設施,建立自我投資,自我受益的良性循環的運行機制。
4.體育消費統籌規劃
我國居民體育消費的重要特點是發展不平衡,存在體育消費的二元結構,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體育消費水平相差迥異,這與我國二元經濟結構和消費結構是緊密相關的。從城鄉來看,我國居民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居民的體育消費規模、消費結構、消費觀念等都遠遠超過農村居民;從地區來看,我國居民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發達省市,其中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塘地區又是主要的體育消費市場,而廣大中西部地區居民的體育消費水平十分有限。我國東部沿海和城市地區是市場經濟比較成熟的地方,居民的消費水平和消費觀念都比較發達,因此,可以充分發揮「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放寬政策,打破壟斷,引進外資、啟動民間資本發展體育市場,促進該地區居民體育消費的進一步發展。廣大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市場經濟的力量還很弱,有必要加強政府引導和扶持,政府有必要加大對該地區的投資力度,增加居民收入,改善體育消費環境,培育體育消費觀念以促進該地區居民體育消費的快速發展。這樣,確保了效率和公平,必將對我國居民體育消費規模和結構產生積極的影響。
有問題可以在來找我
Ⅷ 經濟學實證報告論文題目有哪些
1、廣泛收集參考文獻,決定計劃的目的和范疇:
•決定所要解釋的現象是什麼?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
•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
•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
2.建構實證計量模型;
•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
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數和應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causality);
釐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
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
•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3.收集相關資料;
•對數據的精確性一定要嚴格查核,對錯假漏數據要仔細修正;
•使用電子表格軟體對數據列表繪圖,以驗證數據的邏輯合理性,對不合理的數值要有所處理;
•不論要用的是橫斷面數據或是時間數列,數據數目越多越好,追蹤數據(PanelData)尤佳;
•對資料數值作一些整理,表列各種基本統計量(樣本平均值、變異數、變數間的樣本相關系數等)、變數之間的兩兩交互列表、做一些初步圖解分析。
計量方法的執行:
1.計量方法不應太簡單(例如只做到最簡單的OLS),但也不必過於復雜,應針對問題採用恰到好處的計量方法。若採用了比較復雜的計量方法,則要說明為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適合。計量方法的好壞不在其復雜程度,而在於它是否能夠幫我們得到正確的估計值,以了解數據中所包含的真正信息。
2.除了估計值以及對應的t檢定外外,也可做一些F檢定之對多個系數的假設檢定。
3.回歸模型的設定,尤其是解釋變數的取捨,可在估計過程中不斷的修正。對應變數和解釋變數均可嘗試諸如對數、指數、冪函數等不同的轉換。這些轉換方式的決定,以經濟理論上的考慮最為重要,不能單只為了提高模型的配適,而盲目的做一些不合理的變數轉換。
4.選取解釋變數時,應有如下的考慮:
•解釋變數和應變數之間的因果關系一定要正確,也就是說,解釋變數是原因在先,應變數是結果在後,有一定的先後順序。尤其要注意,有些變數數值的產生很可能是和應變數同時決定的,或是因果關系不很明確(也就是說,相對於應變數而言,這些變數是內生的),則在選取這些變數作為解釋變數時,便要非常小心。解釋變數的內生問題常常是研究被批評的主要原因;
•要注意解釋變數的同構型,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將一大堆彼此相關性很高的變數(包括相同變數的不同轉換、或是幾個變數間的各種交乘項)放進回歸式內,造成嚴重的線性重合問題;
•經濟理論所牽涉到的變數常常是無法觀察到的,因此在做實證研究時必須採用替代變數(Proxy),研究者要對所選用之替代變數的合理性詳加說明。由於數據總有些缺失,常有人在束手無策之下,採用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替代變數;
•虛擬變數的定義要清楚而合理,使用要小心;
•要探討解釋變數不足、觀察值有誤差等數據缺失所可能造成的計量問題。
Ⅸ 求一個經濟學本科專業的畢業論文題目
經濟學裡面有不少悖論,paradox
你從這肢棗蠢方面著手,順便分析一下,提出點岩豎意見怎樣?
如果你歷陪是國際貿易專業的,不妨寫寫貿易摩擦淺談。
輪胎特保案最近熱,而且還把鋼鐵拉下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