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一篇經濟方面論文的開題報告··
金融危機對浙江紡織產業的影響 當前,發端於美國次貸危機的金融風暴正在加劇,並開始向實體經濟快速蔓延,經濟危機陰影籠罩著各大經濟體,全球經濟增速下滑已成定局。
數據顯示,9月第一周,中國輕紡城各類長短纖梭織、針織布,整體行情走勢受市道全盤啟動大幅上升,輕紡城秋市終於迎來旺季。
「在中國輕紡城,沒有冬天的感覺。」紹興縣中國輕紡城建設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輕紡城建管委」)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國輕紡城的優勢正在發揮作用,在金融危機下成為逆勢增長的樣本。
逆勢發力
進入9月,中國輕紡城外來客戶有增無減,現貨成交各有涉及,來單要貨批次大增,成交面廣品種眾多,長短纖布成交雙雙放大,成交價格穩中有升,市場信心全盤復甦,整體強市格局顯現。
數據顯示,9月第一周,中國輕紡城各類長短纖梭織、針織布,整體行情走勢受市道全盤啟動大幅上升,輕紡城秋市終於迎來旺季。據常規市場長短纖布連日統計累計,一周總成交各類長纖布近3170萬米,較上周2760餘萬米增長約410萬米。一周總成交各類長短纖布近4040萬米,較上周近3640萬米上升400餘萬米。
紹興縣工業用電量、排污量、蒸汽施用量都已恢復到去年水平,而去年上半年這些數據是最高點,其中化纖今年上半年增長28%,針織31%,印染7%,服裝10.6%,相應的,利潤也在增長。
從輕紡城建管委了解到,截止到8月底,中國輕紡城成交額比去年同期增長15.9%;工商資料則顯示,到6月底,共有注冊經營戶19085戶,其中公司化經營的有3470家,今年上半年增加1676家經營戶,其中公司961家。日客流量10萬人次,產品遠銷187個國家和地區,全球每年有四分之一的面料在此成交,與全國近一半的紡織企業建立了產銷關系,市場群年成交額達600多億元。
「從今年的成交形勢來看,淡季不淡,旺季則繼續保持。」輕紡城建管委負責人說,在中國輕紡城感覺不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導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金融危機下,紹興縣確有數家紡織企業倒閉,但是從總的面上看,除外貿受到較大影響外,產業總體並未出現劇烈連鎖反應。
在輕紡城另一個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物流企業。一家物流公司老總表示,自己的車隊在以往旺季時每天發貨8-10車,現在最淡的六七月份每天也在6車左右,總體良好。導報記者在紹興縣采訪時也留意到,鄰近輕紡城市場群的104國道柯橋城區段(即輕紡城大道)除四五月份略顯空閑外,現在每天幾乎都要堵車,拉貨的大小貨車隨時都可以看到,甚至為一些小企業拉貨的人力板車也多了起來。
市場面積擴大了,營業房增加了,運貨車輛絡繹不絕,在中國輕紡城感覺不到經濟「寒冬」。業內人士笑稱,對中國輕紡城而言,或許有秋天的涼意,但肯定沒有冬天的寒冷。在各地市場面料交易形勢比較嚴峻情況下,輕紡城卻越來越興旺。
現在的輕紡城,紡織產品向高端邁進的動作比較大,世界頂級品牌的采購商在輕紡城內都能找到。比如義大利瑪格麗亞在柯橋設立采購和物流中心,依託這個品牌來做中國生意,美國CK等品牌也能在輕紡城找到。
優勢爆發
站在輕紡城建管委25樓的辦公室,推窗望向外面。極目處,除了連片的工廠、密集的屋檐、林立的塔吊,便是縱橫交錯的道路,各種各樣行駛的車輛,以及一些農田、山坡和河流。
這樣的一幅畫面,是對紹興縣作為中國東南海岸線上最為發達的紡織業製造中心的最好表達。在過去的30多年裡,紡織業這種最為常見的輕工業產品,以一條長龍之勢,挾市場、產業兩大優勢,漫卷紹興縣的城鎮、村莊,使連片的農村地區變身為轟鳴的經濟引擎。
2007年10月,商務部正式授權發布「中國柯橋紡織指數」,這是中國第一個紡織指數。一年之後,輕紡城建管委建成英文網站,指數擴大到全球發布。中國輕紡城,由此也成為全球紡織商人判斷產業變化的「風向標」。
按照輕紡城建管委主任周如生的看法,輕紡城有明顯的優勢。輕紡城市場傳統交易與現代交易良性對接,實力經營戶運用公司化模式運作,由研發、設計、倉儲、物流、營銷等多環節組成,是一個現代化的公司。目前公司化交易已經形成一定氣候,而且這種模式更有利於保護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歐美好的產品都放在專賣店裡,對保護知識產權大為有利,目前在輕紡城有不少採購商在傳統市場看貨,然後到商務樓里談生意。周如生認為,這是輕紡城競爭力的重要體現。
浙江中國輕紡城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儉告訴導報記者,中國輕紡城今年正在創建五星級市場,作為規模在全球紡織品交易市場中位列第二的中國輕紡城,創建五星級市場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周儉表示,政府服務和完善配套是輕紡城能逆勢增長的重要原因,也是輕紡城持續發展的優勢所在。下一步還將大力發展電子商務,與全球紡織網和網上輕紡城合作,並將網上虛擬門牌號與輕紡城內實體經營戶門牌對應起來,這一舉措將大大有利於輕紡城內經營戶,從而實現信息互通、用戶互通。輕紡城集團還將選擇500至1000家經營戶作為示範樣本,逐步推廣。與電子商務配套的,輕紡城集團還積極與金融機構對接,將盡快解決第三方託管等問題。
強勢出擊
目前在全球有5大紡織中心,但都是在國外,中國的紡織業量大,但是在品牌和工藝上都缺乏競爭力。像美國的品牌CK就是在輕紡城采購面料的,成本只有十幾塊錢的內衣可以賣到幾百元,附加值很高。紹興紡織企業的設備都是世界一流的,但是紡織工藝還有待改進,紡織企業需要技術創新和品牌創新。
目前一些紡織企業也意識到品牌競爭的重要性,在政府的重視下,市場實施了知識產權保護,引導培育技術創新、品牌創建、時尚創造和產業鏈整合的新型公司化經營模式,並取得良好成績。輕紡城建管委負責人表示,隨著設計、生產、銷售等區域供應鏈條的到位,未來柯橋成為世界紡織中心是很有實力的。
輕紡城提出「二次創業」就是要解決進一步發展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2006年初,紹興縣強勢啟動中國輕紡城「二次創業」。以市場為主軸,通過其升級發展來帶動整個紡織業的提升。紹興市委常委、紹興縣委書記徐煥明明確表示,提升發展中國輕紡城,是紹興縣作為經濟強縣的立縣之本、紡織產業的立業之本和柯橋縣城的立城之本。圍繞這一目標,紹興縣確立了一個稱之為「12345」的總體思路。紹興縣的一份描述說:以柯橋為核心,方圓30平方公里范圍內,形成了一個囊括PTA、化纖、織造、印染、服裝、家紡、經編、紡織機械及紡織軟體的產業體系。
三年轉瞬即逝,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強勢出擊的紹興縣。該縣總共投資50多億元,改建東升路等一批傳統交易區、新建服裝家紡類市場,並大力發展會展、倉儲中心等一大批市場設施,以謀求輕紡市場提升發展與產業、城市建設的互動並進。
在輕紡城繁榮的背後,更為重要的條件則是由紡織品製造等帶來的供應鏈競爭力。從2008年起,紹興縣就致力於打造三個中心建設:國際性的紡織製造中心、貿易中心和創意中心。紡織產業鏈的完善,讓紹興從原來的以紡織印染織造為主,延伸到了包括石化、化纖在內的上游產業,並形成了200多萬噸生產能力。上游生產能力的完善使得下游的產品更加豐富,紡織業開始進軍家紡和無紡布,同時進入了工業用布領域。
9月份全國紡織質量與標准研討會將在紹興柯橋舉行,紡織面料設計師協會也在籌備進程中……掌握行業話語權是輕紡城努力的目標,隨著國家紡織面料館的建立以及一批紡織研發機構的入駐,輕紡城在行業內的話語權越來越有分量,導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經有100家企業入駐紡織面料館,今後將形成輕紡城重要的商務平台。
展會也成了輕紡城重要的展示和交易平台。今年8月29日舉行的「展旺柯橋」中國輕紡城會展推介會上,三大會展簽約落戶紹興縣,同時紹興縣輕紡城會展辦也與上海市會展行業協會簽署了合作協議。輕紡城將吹響會展「集結號」,以已升格為「國字型大小」的紡博會為龍頭,積極引進和培育各類會展,將柯橋打造成在國內外有較高知名度的紡織類會展中心和在周邊地區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會展城市。
紡博會首次「梅開二度」舉辦春季展,中國輕紡城積極轉型升級使得紡博會正式升格為「國展」,紹興縣在去年開啟會展經濟元年便大有收獲。而紡博會在數經歷練之後,除了自身的國際化、專業化程度日漸成熟和對產業的反哺作用日益重要外,紡博會對拉動城市經濟的附帶效應也是日益明顯。
最為明顯的是,每年紡博會期間,是柯橋酒店經營的一個拐點,酒店生意明顯轉入旺季。
Ⅱ 高分急求 市場經濟下審計的職能與作用 論文的開題報告書
論我國市場經濟下內部審計的職能和作用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已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由於企業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變化,特別是在我國市場經濟秩序逐漸成熟的大環璄下,內部審計本身正在經歷著發展和變化,其職能、作用也自然要發生相應的發展和轉變。但我國市場經濟下的內部審計的職能和作用,既不同於我國計劃商品經濟體制下內部審計,也有別於西方國家的內部審計,只有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審計的效果,才能真正實現:我國市場經濟下內部審計具有的職能所發揮的作用。另外,我國進入WTO後,國際上一些先進的經濟監管經驗闖入我國,為我國的審計行業注入新的活力,內部審計的發展趨勢也必將與國際上的經濟准則相適應,國際上認知的內部審計的職能和作用無疑對我國的內部審計的改革也必將具有一定的指引作用。因此,我國市場經濟下的內部審計的職能和作用是審計理論和實務必須認識和正確定位的問題,是內部審計改革和發展的重要環節。內部審計作為企業的自我約束機制,已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部門和單位健全內部控制、嚴肅財經紀律、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的重要手段。現階段,我國的內部審計也正在經歷著蓬勃發展的過程,隨著各部門、單位對內部審計的認識和要求的逐漸提高,關於內部審計的職能也有了多種觀點,隨之對其在市場經濟下的作用也有了多種見解。
目錄
一.內部審計的職能和作用隨著經濟的發展不斷發展變化。 1
二.內部審計的職能。 1
1.經濟監督職能。 2
2.經濟鑒證職能。 2
3.經濟評價職能。 2
4.經濟管理職能。 2
三.內部審計的作用。 3
1.制約、防範作用 3
(1)制約違法亂紀、防範非法活動。 3
(2)制約部門行為、防範內控虛設。 3
(3)制約劣跡支出、防範支出漏洞。 3
2.鑒證、促進作用 3
(1)鑒證經濟責任,促進內部管理體系的完善。 4
(2)鑒證經濟活動對象,促進高層決策。 4
(3)鑒證下屬實體遵章守製程度,促進整體協作。 4
3.預警、調節作用 4
(1)內控制度合規性預警,調節運作機制。 4
(2)財務安全預警,調節財務風險程度。 4
(3)經營安全預警,調節經營風險程度。 4
4.參謀、服務作用 4
(1)事前為決策環節提供參謀,為決策服務。 4
(2)事中為經營過程提供參謀,為經營服務。 4
(3)事後提供經營成果分析,為後續任務提供參謀、服務。 4
四.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和作用的對策。 5
1.加強、保障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5
2.提升、改善內部審計的法律環境。 5
3.提高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的認識程度。 5
4.吸納高素質專業人才充實內部審計隊伍。 5
附:參考資料 6
參考資料
1 《內部審計》作者:庄恩岳1997年8月出版
2 《現代內部審計學》作者:徐政旦 朱榮恩1997年9月出版
3 建立健全企業內控制度首先應強化內部審計工作
4 淺析新形勢下的企業內部審計
5 領導幹部審計知識讀本
6 新時期內部審計職能的變化
7 淺談內部審計的地位和作用
8 發揮內審作用、提高內審地位
Ⅲ 如何處理會計監督和審計的關系開題報告
會計監督工作流程
為進一步規范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確保會計信息真實完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制定本工作流程。
第一條 根據財政部確定的會計監督重點行業和要求,提出每年度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建議名單,經處、辦領導審定後上報財政部。
第二條 收集、保管有關會計監督的法律法規和制度規定,以備組織檢查和學習之用。
第三條 根據財政部確定的檢查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名單或重點行業,收集相關單位或行業基本情況等資料,並提出檢查方案。
第四條 檢查工作結束後,及時整理和起草工作總結和其他上報財政部的材料,經處、辦領導審定後按規定時間和要求上報。
第五條 收集整理有關檢查和處理處罰等資料,建立會計檢查檔案。
第六條 要堅持原則,秉公辦事,廉潔自律,注意保守被檢查單位的商業秘密。
第七條 會計監督檢查前組成檢查組,認真搞好檢查前的學習、培訓工作,做好檢查前的開具送達檢查通知書等各項准備工作。
第八條 檢查組實行組長負責制,組長對檢查工作質量進行監督,對有關事項進行審查復核,對提交的財政檢查報告和工作底稿負責。
第九條 檢查組進點後,應召開有被查單位分管財務的領導、財務等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見面會,由檢查組介紹檢查組的目的、要求、時間安排等情況,被查單位介紹生產經營、會計核算、部門機構設置及生產流程等情況。
第十條 檢查組嚴格遵守檢查工作程序及財政檢查工作規則,對參檢人員適當分工,按檢查單位認真收集檢查證據和填寫財政檢查工作底稿,如實形成財政檢查工作報告,草擬處理、處罰決定和建議,報辦領導審定後下發或上報財政部。對被檢查單位有異議的問題,要附書面反饋材料。
第十一條 會計監督檢查的重點內容是:
(一)被檢查單位是否執行會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1、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2、是否存在賬外設帳和私設「小金庫」行為。
3、是否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
4、填制或者取得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是否符合規定,財務會計報告的內容、編製程序、簽章要求、報送對象和報送期限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有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以及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的行為。
5、公司、企業會計核算是否有違反《會計法》第二十五條、二十六條規定的行為。
6、會計處理方法的採用和變更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
7、使用的會計軟體以及其生成的會計資料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要求。
8、是否按規定建立並實施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
9、是否按規定定期進行財產清查,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會計報表、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是否相符,會計賬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是否相符。
10、在崗會計人員是否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是否符合任職資格,法律法規規定應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是否設置總會計師。
11、會計檔案的建立,保管和銷毀是否符合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定。
12、單位負責人履行《會計法》所賦予職責的情況(包括是否有授意、指使、強令編造虛假會計資料的行為)。
13、其他違反會計法律法規和國家同意會計制度的行為。
(二)會計師事務所是否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核的要求履行審計程序和出具審計報告。
1、是否實施了必要的審核程序,收集了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
2、審計工作底稿是否完整,記錄是否真實詳細,是否有充分、適當的審核證據支持,已執行的審計程序和過程在審計工作底稿中是否如實體現。
3、是否嚴格執行了三級復核,審計結論是否與審計工作底稿記錄相符,出具的審計報告意見類型是否恰當,如有無用說明無保留意見代替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問題。
4、其他需要檢查的內容。
第十二條 貫徹檢查與調研相結合的方針,根據財政部安排重點進行認真調研,同時要以簡報等形式及時向部里上報檢查工作進展情況。對於嚴重違規違紀問題,要查深查透,並及時整理上報典型案例,以點帶面,有效促進檢查工作。
第十三條 在檢查中應當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廉潔自律、依法辦事,注意保守被查單位的商業秘密。嚴格執行《財政部門實施會計監督辦法》、《財政檢查工作規則》等各項規定。由於檢查人員沒有嚴格履行職責造成國家和單位利益受到損害的,要嚴肅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
第十四條 在檢查中發現重大問題應及時想辦領導匯報,對於嚴重違法違紀典型案例要及時整理上報。
第十五條 強化風險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行《財政機關行政處罰聽證實施辦法》和《財政檢查工作辦法》規定的程序,切實保障被檢查單位的合法權益。如果追究有關人員責任的,按照《財政部關於財政部門追究擾亂財經秩序違法違紀人員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的要求,製作《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建議書》,送達有權處理的部門並追蹤處理情況。
Ⅳ 急!!!高手進!求一篇開題報告
《企業部門的工作流程及質量控製程序》
摘要:實行項目管理,規范其組織模式和管理過程對於保證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成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管理過程中的質量控制及協調工作,這是控制開發成本、提高開發效率和保證開發成果質量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信息技術 管理系統 項目管理
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項目管理是為了使開發項目能夠按照預定的成本、進度和質量順利完成,根據管理科學的理論,對需求、成本、人員、進度、質量、風險等進行科學分析和有效管理及控制,並利用工程化開發方法所進行的系統活動。
1 項目管理的組織模式
管理信息系統開發可以是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也可以是為實現企業某一管理職能而進行的一個單獨的開發項目。對於前者,需成立企業的項目委員會,委員會下設項目管理組、項目評審組和項目開發組;如果是後者,則可以根據職能所涉及的范圍,召集相關部門人員成立開發項目組,項目組中分設系統開發小組和項目評審小組,由項目負責人進行統一管理和協調。
項目管理負責人可以為多人,由職能部門和信息部門管理人員組成。主要職責為:擬定項目管理的進度安排;組織項目階段評審;協調整體開發工作;對項目管理採取優化措施。
項目評審小組一般由企業技術專家組成。主要職責為:對項目的需求分析進行評審;對系統選型和開發計劃進行評審;對系統開發進行階段性評審;對項目總結報告進行評審。
開發項目組有開發技術人員構成。主要職責是:根據項目負責人的安排具體負責項目的軟體開發工作;項目結束後提交開發成果並形成技術文檔。
2 管理信息系統項目管理過程
一個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項目通常包括三大階段:需求分析、系統選型和系統實施。從具體的項目執行過程上來講,項目管理可分為項目的項目授權、需求分析、項目選型、開發計劃制定與實施、項目評估及更新和項目完成驗收六個步驟。
2.1項目授權
在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要求提出後,需要確定開發項目管理的責任者,由其負責項目的可行性分析、需求評估,並進行項目開發的總體規劃和管理與質量控制等,即將項目開發與管理的許可權授予某一部門。一般而言,如果是針對企業的某項管理職能而進行的系統開發,應由具備此項管理職能執行能力的部門來負責;若是企業的總體管理信息系統開發,這應由成立的項目管理委員會負責。
2.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可分為三個過程:
1)可行性評估:根據項目所期望達到的目標,明確項目開發所需要投入的企業資源,並從企業現行的管理方式和理念、人力資源、技術支持等方面考慮,確定項目開發成果能否被使用者接受,能否促使工作流程的合理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管理運行成本。
2)需求評估:對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整體需求和期望做出分析和評估,詳細考慮需求的實現方式,確定系統的各個功能模塊及模塊間的關系,對系統的信息標准進行統一確定,並據此明確管理信息系統項目成果的期望和目標。
3)項目總體安排:對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時間、進度、人員等做出總體安排,制定項目的總體計劃。
2.3項目選型
在明確了項目的期望和需求後,項目選型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為開發選擇合適的軟體系統和硬體平台。在項目選型階段的主要管理工作是進行系統選擇的風險控制,包括正確全面評估系統功能,合理匹配系統功能和自身需求,綜合評價軟體系統和硬體平台的功能及價格、技術支持能力,充分考慮系統維護和後續開發等因素。
2.4 開發計劃制定與實施
在項目策劃時,要充分考慮具體開發人員對開發過程的意見,項目開發的負責人應當協同開發人員進行盡量精確的對開發過程情況的估計。開發計劃常以文本文檔和圖形文檔結合的形式出現,文本主要記錄項目的約束和限制、風險、資源、介面約定等方面的內容,對於進度和資源分解、職責分解、目標分解最好通過項目管理軟體工具來進行規劃和管理,以利於進行同步修改。
2.5項目評估及更新
項目評估及更新階段的核心是項目管理控制,就是利用項目管理工具和技術來衡量和更新項目任務。項目評估及更新貫穿於系統開發的全過程。在項目評估及更新階段常用的方法有:
1)項目實施過程的階段性評估,考察開發過程是否按計劃進行並達到預期的目的,如果出現偏差,研究是否需要更新計劃及資源,同時落實所需的更新措施。
2)通過定期編寫項目進度報告,召開項目開發情況通報會議,進行定期的工作小結,評估實施進度及成果。
3)通過對開發人員及需求部門人員進行培訓,編寫完善開發過程中的各種技術保障文檔,從而建立起完整的質量資料,以便於開發完成後的進行有效的系統維護,並對將來可能的後續開發提供全面、系統、准確的技術資料。
2.6項目完成
項目完成階段是整個實施項目的最後一個階段。
1)結合項目最初對系統的期望和目標,對項目實施成果進行驗收。
2)正式移交系統正式運轉及使用,由企業的信息部門進行日常維護和技術支持。
3)項目總結對項目實施過程和實施成果做出回顧,總結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
3項目管理質量控制過程
質量控制是項目管理的重要方面之一,建立和執行適當的質量衡量標準是進行項目質量管理的關鍵。質量控制貫穿了項目管理的全過程,是在項目管理中對質量的動態管理,它不僅僅是對開發成果的質量要求控制,還包含了對開發工作流程、開發方式、財務成本以及開發風險等更方面的控制管理過程。
3.1建立項目的質量衡量標准
項目質量控制標準的制定是依據系統開發的功能需求,通過開發項目的計劃和實施過程所建立起來的,對項目開發的若干要求,以此作為項目開發評審和控制標準的基礎和核心。具體的項目質量控制標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項目開發工作流程的合理化;
2)開發時間和成本預算控制;
3)項目風險控制;
4)開發工作安排效率;
5)開發工作的協調管理過程;
6)工程化開發方式的運用;
7)程序的運行效率和信息標準的統一;
8)管理信息系統需求方滿意度。
3.2觀察開發過程的實際表現情況
通過項目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渠道,收集項目實施的有關信息,了解開發過程的實際表現情況。在這一步驟中可以利用的信息渠道有:
1)正式渠道,如定期編寫項目進度報告,召開項目開發情況通報會議;
2)非正式的渠道,如在開發過程中與項目小組成員或需求方的交流等。
3.3進行實際表現和控制標準的比較
比較項目實施的實際表現和預先制定的控制標准,主要是了解項目進展情況,及時調整與項目計劃的偏差。
管理控制標准為客觀評價項目狀況提供了依據,使項目負責人能夠迅速、有效地對項目的實際進展情況做出全面、客觀判斷,從而及時採取必要的措施。
3.4採取調整措施
在比較項目實際表現和衡量標准後,如果出現偏差,就需要採取調整措施,糾正措施可以採取以下的形式:
1)對開發流程進行合理化調整;
2)協調項目資源的合理分配;
3)建立系統、全面、准確的技術文檔資料;
4)調整項目組織形式和項目管理方法。
4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協調工作
在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項目管理中,存在著大量的管理協調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
4.1需求方與開發方的關系
需求方與開發方是對立的統一體,雙方均希望將開發項目做好。但需求方可能對信息開發技術缺乏全面的了解;而開發方對需求方的需求、細節了解不充分等因素,使得雙方對開發過程的理解存在著差異。而這種認識上的差異與理解的不同會導致開發成果與實際需求偏差甚遠。因此,項目管理的重要目標便是建立一個便於開發方與需求方之間進行交流的環境。
4.2需求方參與項目管理人員與使用人員的關系
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一方面減輕了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而另一方面也改變了現行的工作管理模式,改變了原有的一些工作流程和工作習慣。但是管理信息系統的成功與否有賴於使用人員的檢驗。特別是在管理信息系統的試運行階段,使用人員對管理信息系統的使用實際上是對系統的深入測試,有助於幫助開發方進一步完善軟體功能,提高軟體的實用性、穩定性及可靠性。
4.3項目管理人員與軟體開發人員的關系
項目管理人員與軟體編程人員的關系處理得如何將直接影響軟體編程人員的積極性。當使用人員對系統提出問題,並改動要求時,軟體開發人員往往找出各種理由予以否定,而這正是引起開發方與需求方矛盾的最經常的原因。在管理信息項目開發中,項目管理人員需要經常協調使用人員和軟體開發人員的關系,既要滿足需求方的需求變化,又要充分調動開發人員的積極性。
4.4性能與靈活的關系
性能與靈活是系統設計中的一對矛盾,在項目管理中應充分考慮性能與靈活的關系。性能是系統可用性的重要因素,很難想像一個響應速度很慢的系統能得到最終用戶的認可,而靈活性是系統適應變化能力的重要因素,一個無法適應工作模式變化的系統也是難以推行的。
5結束語
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項目管理是通過對項目的科學計劃和管理,從開發過程的表現衡量與質量管理、風險管理控制等不同方面對項目進行控制,使企業實現項目所預期的成果和目標。項目管理對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的成功進行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保證開發質量和進度的有效手段。
Ⅳ 經濟學論文及開題報告
創業選擇的經濟學分析
摘 要 理性的創業者具有經濟人的本性:趨利避害,追求利益最大化。創業收益大於創業成本是創業者熱心創業的主要原因。預期收入是創業者創業的重要誘因。社會收益是創業者在「看不見的手」引導下貢獻給社會的財富,也是創業家們回報給社會提供的創業環境的酬金。創業環境越好,社會收益越大。成本是創業進入的壁壘,成本高創業的障礙就大。機會成本影響創業抉擇,機會成本與創業的可能性間呈逆向關系。
關鍵詞 創業選擇 成本 機會成本 收入 預期收入 社會收益 創業環境
1 創業:經濟人的理性選擇
美國的經濟學家斯威格列茨在他撰寫的經濟學教科書中寫道,經濟學研究的是:我們社會中的個人、廠商、政府和其他組織是如何選擇的,這些選擇又怎樣決定社會資源如何被利用。就業還是創業是一個人一生中的重要選擇,創業選擇是一種重要的經濟行為,這種行為受到「看不見的手」的引導,表現為「經濟人」的理性選擇。亞當·斯密指出:「每個人都在力圖應用他的資本使其產品能得到最大的價值,一般來說,他並不企圖增進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進的公共福利為多少。他所追求的僅僅是他個人的安樂,僅僅是他個人的利益。在這樣做時,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他去促進一種目標,而這種目標決不是他所追求的東西。」創業正是創業者利用機會整合資源為社會提供產品和服務時,不斷積累個人財富,滿足個人追求財產和實現自我的需求,客觀上奉獻社會的過程。中國經過「文革」,在改革開放初,中國人沒有多少財產,財產觀念也十分淡薄,中國人窮,窮則思變,窮則創業。所以中國的生存型創業者多,就是說中國多數創業者是為了掙錢吃飯,為了活得更滋潤而創業。但20多年來從農民到市民,從科研人員到公務員、海外留學生,一批批創業者無不在個人財富的創造過程中為中國經濟的增長、社會的穩定、體制的革新作出巨大的貢獻。國外,特別是發達國家的創業者多為機會型創業者,即瞧准了機會就開始創業。他們的家庭和社會更富有,他們不是因為解決吃飯問題而創業,他們創業是為了通過抓住商業機會創造商業價值,進而成就自己的人生,對社會作出貢獻。比爾·蓋茨是一個典型的機會型創業者。他舍棄在哈佛法學院的學業,這是因為他在商業實踐中發現了軟體產業存在巨大的商機。他及其團隊非凡的創造力及軟體產業的行業成長性,使他只經過20年的時間就創造了傳統經濟無法企及的巨大財富,進而蟬聯世界富豪榜冠軍,2003年個人資產407億美元,僅該年度的社會捐資達十幾億美元。
理性的創業者具有「經濟人」的本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冒險的同時盡力規避創業風險。理性的創業者在自由地選擇創業,享有創業成功的快樂時,同時必須承擔著創業失敗的責任,而且他個人財富、價值與他對社會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的價值呈正相關。正如A·哈耶克所言,「如果允許個人自由地選擇,那麼他必然要承擔選擇的風險,並且,他因此所得的報酬肯定也不取決於他們目的的好與壞,而僅僅取決於對其他人的價值」。
每個人都面臨著這樣的選擇: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個人所擁有的知識技能,如何最大化利用自身的社會網路資源。一般人們有二種選擇:就業或創業。經濟學家弗蘭克·奈特(Frank H·Kright)認為,不確定性是創建企業的主要原因。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必然對其選擇的經濟行為進行預測並承擔風險。但由於信息不對稱和有限理性的原因,人們的預測往往有錯誤。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承擔風險的能力,所以那些不願意承擔風險者更傾向於做上班族,聽從老闆的調遣,拿穩定的薪水,沒有心理上的壓力和經濟上的風險;而那些願意承擔風險的人則選擇創辦自己的企業,以承擔風險去換取更大的收益和自由。到底是替人打工,還是自己當老闆,創業的可能性應與收益預期相關,可用公式表現為:
Pr(e)=f(r-w)
其中,Pr(e)是指獨立創業的可能性;r表示獨自創辦企業可能獲得的收入;w表示從事現在工作獲得的報酬。
可見,個人創業的可能性與r和w之間的差額呈正相關。兩者差額越大,創業的可能性就越大,創業動機在很大程度上由創業者對收益的預期和現在獲得的利益決定成本。
理性的創業者具有「經濟人」的本性:趨利避害,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創業是有風險的,理性的創業者在享受成功的預期時,也必須承擔創業可能的失敗風險,創業失敗,不僅使對收入的預期化為泡影,而且原有的穩定收入也喪失殆盡。因此,客觀估計自己的創業能力、科學評價創業環境和創業機會,通過市場調查獲得准確數據,切實考慮現在的利益,對創業選擇作出盡可能科學的經濟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是經濟人應有的理性態度。
2 創業選擇的成本分析
成本是人們從事某一經濟活動的總費用,一般包括會計成本、機會成本和邊際成本。創業者決定創業時,一定要選擇一個項目,並且圍繞這個項目要投入勞動、資本、智力成果,購買一定的設備,租賃辦公用房,支付工資。創業者在創辦企業,向社會提供產品或服務過程中必須支付的實際費用,構成了創業的會計成本。創業者創業就意味著放棄原有的職業,失去原有收入,同時時間是有限的,時間投入到創業項目就不可能從事其他職業。這種由於創業喪失從事其他固定職業可能掙得的收入值就是創業的機會成本。
成本是創業進入的壁壘,成本高創業的障礙就大。會計成本反映了創業項目需要的投資及運行費用,而機會成本則是創業者現有利益和創業者資源未來價值的反映。機會成本影響創業抉擇,機會成本與創業的可能性間呈逆向關系。機會成本越大,即在位者的利益越多,未來價值越小,創業的可能性越小;反之,在位者現有利益越小,未來價值越大,敢於創業的可能性越大。這一經濟學分析,正好闡述了迪克·克拉克(Dickie Clark)提出的「社會邊緣狀態」(Social Marginalng)這一新的概念。克拉克認為,當個體的屬性——身體特徵、智力特徵、社會行為方式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中承擔的角色發生沖突時,個體就處於社會邊緣狀態。實際上處於社會邊緣狀態者所獲得的現實利益少,個體放棄現有利益進行創業的機會成本小,因而創辦自己企業的可能性增大,創業也成了「社會邊緣狀態」者擺脫孤獨感,尋求心理平衡的重要途徑。我國改革開放之初的創業者大多是難找到工作的回鄉知識青年、城市無業遊民、政府中幾乎沒有提升機會的公務員、無法在經濟社會中找到適當位置的中年退伍軍人、預計無法晉升的大公司職員或極端個人自治主義者。這些處於「社會邊緣狀態」的人,在現實中沒有占據「有利地形」,沒有太大的現實利益,也談不上在社會正規渠道上有大的發展,因些,他們創業的機會成本小、顧慮少,他們通過創業,不僅能夠獲得收入,找到新的發展平台,而且能夠找到一種控制命運、實現自我的感覺。正如毛澤東同志在研習中華古典時所言:「貧人、賤人、被看不起的人、地位低的人」,反而「生力旺盛、迷信較少、顧慮少、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說敢幹」,富有創業精神。
創業項目的會計成本形成了對創業者選擇的項目的預算約束。「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些都形象地反映了會計成本對創業項目選擇的制約。任何大企業都是從小企業長大的,任何大富翁都始自小小的創業者,縱使是大企業內的創業,也是先成立研發小組從小做起,這說明,控制會計成本,對創業和企業的成長十分重要。
3 創業選擇的收益分析
創業者面臨著較大的壓力,表現為八個方面:只能成功的壓力、獨立決策的壓力、長時間工作的壓力、家庭親情的壓力、一定時期內得不償失的壓力、非程序事務壓力、來自企業內部利益斗爭的壓力。據統計,新創企業能活過一年的僅佔60%,從創業到成功上市僅佔6%;一般而言,成功率不足10%。盡管這樣,在過去10年中,美國每年新創公司的數量每年翻一番,從每年30萬家左右增加到60萬余家。在中國,每100人中就有12.3人創業。創業是「經濟人」的理性行為,創業收益大於創業成本是創業者熱心創業的主要原因。「創業的理由可以說上千萬條,但最終還是逃不出一個錢字」。新經濟的代表人物,網路英雄張朝陽認為「商業可以作為人的最高理想。商業的目標是為了賺錢」。
創業的收益一般指創業者投入資源後的實際產出核減會計成本後的剩餘部分。一般來說,創業者投入越大,產出越高;創業的會計成本越低,創業的實際收益越高。盡管創業成功率低,但創業一旦越過盈虧點,收益會大大超過工薪階層。邱君8年前是一家國有企業的省城辦事處主任,為解決夫妻分居問題,投資5萬元,開了一家湘味酒家。由於定位準確,有特色,每天的營業額都在1 500元左右,半年就收回了投資。第一年純利潤有6萬元,第二年他索性辭了工作和愛人一起打理酒店。通過加強管理、改善環境、突出特色,他已有一批固定的「食客」。他已在3年前買了小車,最近又買了復式住房,個人資產逾百萬。如果他仍然留在廠家上班,現在可能已經下崗。
預期收入是創業者創業的主要動因。按照西方理性預期學派的觀點,創業者作為「經濟人」,設法規避風險,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本性。因此,在創業決策作出之前,必然會搜尋一切相關的信息,並進行合理的分析、測算,來形成對創業收入的理性預期。盡管這種預期是心理的、主觀的,但由於這種預測的客觀概率分布的期望值等於主觀概率的分布期望值,因此,這種主觀的預期仍是創業者進行創業抉擇的客觀基礎。預期收入與創業者選擇的項目和進入的行業相關,與其能控制的資源相關。不同的項目和行業、不同的資源收入,帶給創業者的預期收入是不同的;同時,創業者所在環境中其他創業者的示範效應也影響創業者的預期收入。其他創業者的成功概率、財富狀況,客觀上會左右著創業者對收入的預期。因此,好的創業環境是提高預期收入、促進創業活動的要素。不斷改善創業環境,有利於招資引資或自主創業。
社會收益是創業者在「看不見的手」引導下貢獻給社會的財富,也是創業家們回報給社會提供的創業環境的酬金。個人的創業成就取決於國家或地區的體制和環境的優劣。創業者個人收益和社會財富間呈現一種正相關的關系。一個國家或地區市場化程度越高,體制環境和商務環境越優,創業成功者越多,該國家和地區的財富就越多,社會收益越大。據統計,全世界有476人擁有10億美元以上個人財富。在美國,有222人,占總數的47%,總價值達7 030億美元;歐洲134人,占總數38%,總價值3 940億美元;亞洲61人,其中日本19人,香港11人,財富總價值1 450億美元;中東和非洲財富價值690億美元。不難看出,創業者個人財富越多的國家和地區,社會財富越多,福利越好。同樣,那些個人創造財富最多的國家和地區,也是創業體制和環境最好、創業社會收入最高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斯蒂格利茨·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2 A·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M].北京:北京經濟出版社,1988
3 Knight,F·H,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A.M.Kenlly.New York, 1921
4 甘德安.中國家族企業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5 陳德智.創業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6 曹隨,王燕梅.中國大眾創業學[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7 阿葦,唐穎.創業高手[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1999
Ⅵ 開題報告怎麼寫
一、 開題報告的含義與作用
開題報告,就是當課題方向確定之後,課題負責人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撰寫的報請上級批準的選題計劃。它主要說明這個課題應該進行研究,自己有條件進行研究以及准備如何開展研究等問題,也可以說是對課題的論證和設計。開題報告是提高選題質量和水平的重要環節。
研究方案,就是課題確定之後,研究人員在正式開展研之前制訂的整個課題研究的工作計劃,它初步規定了課題研究各方面的具體內容和步驟。研究方案對整個研究工作的順利開展起著關鍵的作用,尤其是對於我們科研經驗較少的人來講,一個好的方案,可以使我們避免無從下手,或者進行一段時間後不知道下一步干什麼的情況,保證整個研究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可以說,研究方案水平的高低,是一個課題質量與水平的重要反映。
二、 寫好研究方案應做的基礎性工作
寫好研究方案一方面要了解它們的基本結構與寫法,但「汝果欲學詩,功夫在詩外」,寫好開題報告和研究方案重要還是要做好很多基礎性工作。首先,我們要了解別人在這一領域研究的基本情況,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點就是要有創造性,熟悉了別人在這方面的研究情況,我們才不會在別人已經研究很多、很成熟的情況下,重復別人走過的路,而會站在別人研究的基礎上,從事更高層次、更有價值的東西去研究;其次,我們要掌握與我們課題相關的基礎理論知識,理論基礎扎實,研究工作才能有一個堅實的基礎,否則,沒有理論基礎,你就很難研究深入進去,很難有真正的創造。因此,我們進行科學研究,一定要多方面地收集資料,要加強理論學習,這樣我們寫報告和方案的時候,才能更有把握一些,制定出的報告和方案才能更科學、更完善。
三、課題研究方案的結構與寫法
課題研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就是課題的名字。這看起來是個小問題,但實際上很多人寫課題名稱時,往往寫的不準確、不恰當,從而影響整個課題的形象與質量。這就是平常人們所說的「只會生孩子,不會起名字」。那麼,如何給課題起名稱呢?
第一,名稱要准確、規范。
准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麼,研究的對象是什麼交待清楚,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確地把你研究的對象、問題概括出來。
規范就是所用的詞語、句型要規范、科學,似是而非的詞不能用,口號式、結論式的句型不要用。因為我們是在進行科學研究,要用科學的、規范的語言去表述我們的思想和觀點。課題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正在探討,正開始研究,不能有結論性的口氣。
第二,名稱要簡潔,不能太長。
不管是論文或者課題,名稱都不能太長,能不要的字就盡量不要,一般不要超過20個字。這次各個學校課題申報表中,我看名稱都比較簡潔,我就不再多說了。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研究的目的、意義也就是為什麼要研究、研究它有什麼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麼實際作用,然後,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不要都寫成是堅持黨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等一般性的口號。主要內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關背景(課題的提出): 即根據什麼、受什麼啟發而搞這項研究。 ⑵ 通過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學實際,指出為什麼要研究該課題,研究的價值,要解決的問題。
(三) 本課題國內外研究的歷史和現狀(文獻綜述)。
規范些應該有,如果是小課題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廣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尋找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從而確定本課題研究的平台(起點)、研究的特色或突破點。 參考總課題報告。
(四)課題研究的指導思想
指導思想就是在宏觀上應堅持什麼方向,符合什麼要求等,這個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學、政治理論,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發展規劃,也可以是有關研究問題的指導性意見等。對於范圍比較大,時間又很長的課題來講,大家在總的方面,有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就可以避免出現理論研究中的一些方向性錯誤。這里,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何老師在《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研究方案里寫的課題指導思想里的一段話:「這一課題研究要依據黨中央和國家要求,依據廣東省委省政府的決定,依據佛山市委市政府的決定,結合國情、市情和佛山市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際,……力求揭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進程的規律及表現形式,為佛山市教育現代化實踐服務」。另外,還有一份供大家參考一下,廣東省教育科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研究和實驗方案裡面,課題指導思想這樣寫:「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從我國經濟領域實現「兩個轉變」和我省201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對基礎教育的要求出發,針對在中小學學科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的有關理論和實踐問題,開展全方位的改革實驗和理論研究,有效指導廣大中小學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深入教學改革,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從而推進我省基礎教育事業向前發展,為把廣東建成教育強省作出貢獻 」。
(五) 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後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定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時要緊扣課題,用詞要准確、精練、明了。相對於目的和指導思想而言,研究目標是比較具體的,不能籠統地講,必須清楚地寫出來。只有目標明確而具體,才能知道工作的具體方向是什麼,才知道研究的重點是什麼,思路就不會被各種因素所干擾。
常見存在問題是:不寫研究目標;目標扣題不緊;目標用詞不準確; 目標定得過高, 對預定的目標沒有進行研究或無法進行研究。
確定課題研究目標時,一方面要考慮課題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慮課題組實際的工作條件與工作水平。
(六)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
我們有了課題的研究目標,就要根據目標來確定我們這個課題具體要研究的內容,相對研究目標來說,研究內容要更具體、明確。並且一個目標可能要通過幾方面的研究內容來實現,他們不一定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大家在確定研究內容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很具體,寫出來的研究內容特別籠統、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義當作研究內容,這對我們整個課題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們要學會把課題進行分解,一點一點地去做。基本內容一般包括:⑴對課題名稱的界說。應盡可能明確三點:研究的對象、研究的問題、研究的方法。⑵本課題研究有關的理論、名詞、術語、概念的界說。
(七)課題研究的方法
1、本課題研究是否要設定子課題。 各子課題既要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又要形成課題系統。作為省、市級課題,最好設定子課題。形成全校的課題研究系統。
2、具體的研究方法可從下面選定: 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經驗總結法、 個案法、比較研究法、文獻資料法等。 如要研究學生實踐能力的現狀必定離不開調查法; 要研究如何優化小學生個性宜採用實驗法;要研究如何對青年教師進行培養可採用經驗總結法;要研究問題家庭學生的教育對策可採用個案法等等。
3、確定研究方法時要敘述清楚「做些什麼」 和「怎樣做」 。如要用調查法,則要講清調查的目的、任務、對象、范圍、調查方法、問卷的設計或來源等。最好能把調查方案附上。
4、提倡使用綜合的研究方法。 一個大的課題往往需要多種方法,小的課題可能主要是一種方法,但也要利用其它方法。
我們在應用各種方法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方法的要求,不能不三不四,憑經驗、常識去做。比如,我們要通過調查了解情況,我們如何制訂調查表,如何進行分析,不是隨隨便便發張表,搞一些百分數、平均數就行了。
突出介紹行動研究法。
(八)課題研究的步驟
課題研究的步驟,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研究的步驟要充分考慮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一般情況下,都是從基礎問題開始,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至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和時間安排包括:整個研究擬分為哪幾個階段;各階段的起止時間;各階段要完成的研究目標、任務;各階段的主要研究步驟;本學期研究工作的日程安排等。
(九)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
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麼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調查量表、測試量表、 微機軟體、教學設計、錄像帶等,其中調查報告、研究報告、論文是課題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現形式。 課題不同,研究成果的內容、形式也不一樣,但不管形式是什麼,課題研究必須有成果,否則,就是這個課題就沒有完成。
(十)課題研究的組織機構和人員分工
在方案中,要寫出課題組長、副組長、課題組成員以及分工。課題組組長就是本課題的負責人。一個課題組應該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權之士,二是有識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權了課題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識了課題質量、水平就會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實實踏實實去干。課題組的分工必須是要分得明確合理,爭取讓每個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責任,不能吃大鍋飯。但是在分工的基礎上,也要注意全體人員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討,克服研究過程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
(十一)其他有關問題或保障機制
如課題組活動時間;學習什麼有關理論和知識,如何學習,要進行或參加哪些培訓;
如何保證研究工作的正常進行;
課題經費的來源和籌集;
如何爭取有關領導的支持和專家的指導;
如何與校外同行交流等。
四、注意三點:
1、要學會搜集和獲取信息。處處留心皆學問(積累)。
2、要多學習,多借鑒。集思廣益開眼界(學習與借鑒)。
3、創新。登高望遠多創意(創新)。
Ⅶ 會計專業開題報告如何寫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1論文題目
2所選論題的背景情況,包括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概況
3本論題的現實指導意義
4本論題的主要論點或預期得出的結論、主要論據及研究(論證)的基本思路
5本論文主要內容的基本結構安排
6進度安排
文獻綜述
1 資本運營運作模式國內外研究現狀、結論
1.1資本運營的涵義
1.2資本運營相關理論綜合
1.2.1資本集中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2.2 交易費用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2.3產權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2.4規模經濟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3資本運營的核心——並購
1.3.1概念
1.3.2西方並購理論的發展
1.3.4並購方式
1.4研究課題的意義
2目前研究階段的不足
參考文獻
1論文題目
資本運營及某某企業資本運營的案例分析
2所選論題的背景情況,包括該研究領域的發展概況
企業資本運營是實現資本增值的重要手段,是企業發展壯大的重要途徑。縱觀當今世界各大企業的發展歷程,資本運營都起到過相當關鍵的作用,並且往往成為它們實現重大跨越的跳板和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在我國,近年來不少企業也將資本運營納入企業發展戰略,並獲得了成功。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了重視生產經營、忽視資本運營的瓶頸,認識到資本運營同生產經營一起,構成了企業發展的兩個輪子。可以預見,資本運營在我國企業發展進程中所起的作用特會越來越大。本文以經濟全球化和我國加入 WTO為背景,比較全面描述了國內外資本運營的現狀,深入地剖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對策,以及對於國外資本運營經驗的借鑒和教訓的吸取。
在研究領域發展方面,國外對資本運營的研究和運用都多於我國。在中國,資本運營是一個經濟學新概念,它是在中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和完善的背景下產生的,也是投資管理學科基礎的理論學科。資本運營是多學科交叉、綜合的一門課程。它是將公司財務管理、公司戰略管理、技術經濟等相關學科的理論基礎綜合起來,依託資本市場相關工具,以並購和重組為核心,以企業資本最大限度增值為目標,通過資本的有效運作,來促使企業快速發展的一種經營管理方式。資本運營概念雖然產生時間短,但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廣泛地進行資本運營。事實證明,如何有效依託資本市場進行資本運營已成為企業管理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正因為如此,資本運營課程在我國研究也比較熱門。
3本論題的現實指導意義
近年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建立和發展,資本運營觀念在不斷影響著企業管理者們。在資本運營的大潮面前,許多企業也在躍躍欲試。但從我國資本運營的實際來看,進行資本運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同時,國內企業也要面對跨國企業的挑戰。要搞好資本運營,必須先去了解和認識資本運營。
本文就是針對上述現實,充分考慮到國內企業的實際情況,對資本運營的內涵、形式、核心、企業並購的相關內容進行了研究。對企業開展資本運營提供依據和參考,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4本論題的主要論點或預期得出的結論、主要論據及研究(論證)的基本思路
本文主要介紹資本運營國內外發展、趨勢,以及資本運營的相關理論內容綜述。重點分析和探討資本運營核心——並購的模式、動因、效應分析,並通過國內外資本運營歷程分析我國資本運營發展趨勢。最後通過企業並購案例說明資本運營的過程及總結資本運營重點把握的要點和技巧。預期通過本文對整個資本運營在企業管理運營中的重要性、特點、操作、評價過程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同時對資本運營中的發展提出自己的觀點。
本文理論部分主要參考金融投資類、經濟類報刊雜志;以及圖書館中大量有關資本運營與企業並購方面的書籍;投資學教材與參考書和教學中老師對資本運營模式的總結與案例分析;另外,指導老師在研究過程中會提供較大量的參考資料。
5本論文主要內容的基本結構安排
本文主要內容分為三塊:第一部分為理論部分,主要介紹資本運營及其相關的概念、資本運營的特點、形式、國內外發展狀況及重組、並購的相關理論。第二部分重點介紹資本運營的核心——M&A,並通過一個案例分析說明資本運營的全過程、特點和技巧。最後一部分主要總結全文,對資本運營的發展趨勢、特點做一分析和總結。文章在闡述理論問題緊扣what—how—why,並加以背景的介紹,使文章具有較嚴密的邏輯性。
6進度安排
本文從去年11月份確定研究題目後,12月到今年3月份主要進行相關理論、文獻和案例的收集、整理。從3月到4月初完成開題報告(含文獻綜述)和前期正文的編寫。計劃到4月底完成初稿,並交給指導老師審核、修改。爭取5月中旬完稿,並進行論文答辯的准備。
開題報告範文 ·英語開題報告範文 ·論文開題報告格式 ·會計開題報告
文獻綜述
摘要:從理論上講,企業都在進行兩種經營:一種是所謂產品經營;而另一種為資本經營。一般說來,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都不可能沒有資本運營,只是程度大小的問題。所謂產品經營,就是企業圍繞產品與服務等主要業務,進行生產(含服務)管理、產品改進、質量提高、市場開發等一系列活動。而企業的資本運營,是指企業通過對資本大街夠、融資和投資的運籌,以謀求實現在風險與贏利之間的特定平衡,爭取企業資本增值最大化。
關鍵詞:資本運營;並購
1 資本運營運作模式國內外研究現狀、結論
1.1資本運營的涵義
在論述資本運營前,有必要把產品運營說一下。從理論上講,企業都在進行兩種經營:一種是所謂產品經營;而另一種為資本經營。資本運營與產品經營就有聯系也有區別。一般學術界定義產品經營(生產經營)是以物化為基礎,通過不斷強化物化資本,提高市場資源配置效率,獲取最大利潤的商品生產與經營活動。(張鐵男,企業投資決策與資本運營,2002.4,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有關資本運營的概念表述各有不同,綜合起來可以大體上劃分為廣義資本運營和狹義資本運營。廣義資本運營是指企業通過對可以支配的資源和生產要素進行組織、管理、運籌、謀劃和優化配置,以實現資本增值和利潤最大化。廣義資本運營的最終目標是要通過資本的運行,在資本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本增值和獲取最大收益。廣義資本運營內涵廣泛.從資本的運動過程來看,資本運營涵蓋整個生產、流通過程,既包括金融資本運營(證券、貨幣)、產權資本運營與無形資本運營,又包括產品的生產與經營。從資本的運動狀態來看,既包括存量資本運營,又包括增量資本運營。存量資本運營是指企業通過兼並、收購、聯合、股份制改造等產權轉移方式促進資本存量的合理流動與優化配置。增量資本運營是指企業的投資。
狹義資本運營是指以資本急劇增值和市場控制力最大化為目標,以產權買賣和「以少控多」為策略,對企業和企業外部資本進行兼並、收購、重組、增值等一系列資本營運活動的總稱。資本運營的總體目標是實現資本增值和市場控制力最大化。具體目標是加快資本增值,擴大資本規模,獲取投資回報。提高企業的市場控制力和影響力,優化經營方向。狹義資本運營主要研究的是存量資本的配置,具體運營方式包括股票上市、企業、企業聯合、資本互換、產權轉讓等。
1.2資本運營相關理論綜合
在資本運營理論研究過程中,有許多學者將它與其他經濟學理論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和研究。深刻分析資本運營產生的原因和作用的原理,從理論的高度掌握資本運營的精髓,有助於增強我們進行資本運營的自覺性,提高資本運營的技巧。
1.2.1資本集中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在19世紀上半葉,資本主義世界還沒有出現過大規模的企業並購浪潮:但是,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發展規模的深入分析,馬克思非常敏銳地抓住了資本集中這一重大問題,並且建立了資本集中型論。在《資本淪》中.馬克思首先論述了生產集中,並指出生產集中包括了資本積聚和資本集中。在文中,他還提到了「規模經濟」、「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等。馬克思關於資本集中的機制的理論論述,是完整的、有力的。即使在今天,這個由商品市場和經理市場所形成的競爭制度、股份公司制度、金融信用制度和股票市場等幾個方面所形成的整體,也的確是資本得以流動、重組乃至集中的最重要的機制。
馬克思的資本循環與周轉理論強調資本的流動性,指出資本的生命在於運動,這正是資本運營的核心所在,資本運營是建立在資本充分流動的基礎之上的,企業資本只有流動才能增值,資產閑置是資本最大的流失。因此,一方面,企業要通過兼並、收購等形式的產權重組.盤活沉澱、閑置、利用效率低下的資本存量,使資本不斷流動到報酬率高的產品和產業上,通過流動獲得增值的契機。另一方面,企業要縮短資本流動過程,加快資本由貨幣資本到生產資本,由生產資本到商品資本,再由商品資本到貨幣資本的形態轉換過程,以實現資本的快速增值。同時在資本運動總公式中,也相應地反映了生產經營和資本運營的關系。
1.2.2 交易費用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1937 年,著名經濟學家科斯在《企業的性質》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費用理論。該理論認為,企業和市場是兩種可以相互替代的資源配置機制,由於存在有限理性。機會主義、不確定性與小數目條件使得市場交易費用高昂,為節約交易費用.企業作為代替市場的新型交易形式應運而生。交易費用決定了企業的存在,企業採取不問的組織方式最終目的也是為了節約交易費用。所謂交易費用是指企業用於尋找交易對象、訂立合同、執行交易、洽談交易、監督交易等方面的費用與支出,主要由搜索成本、談判成本、答約成本,監督成本構成。企業運用收購、兼並、重組等資本運營方式,可以將市場內部化,消除由於市場的不確定性所帶來的風險,從而降低交易費用。
交易費用理論與垂直兼並、混合兼並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很好地解釋了企業垂直兼並、混合兼並的內在原因,並對原有理論作了補充和調整。
1.2.3產權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產權理論認為,資產的權利界定是市場交易的先決條件,明晰的產權界限是企業資本運營的客觀基礎。企業資本運營是建立在規范化的公司產權基礎上,沒有界定清晰的產權、規范的股權結構和合理有效的股權流動機制,真正的公司並購、重組等資本運營行為是難以產生和發展的。在清晰的產權界定基礎上,企業資本運營行為有助於推動產權的合理流動,盤活存量資產,實現資產的價值型管理和優化重組,進而促進資源的科學配置與有效流動,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同時,企業運用兼並、收購、重組等資本運營方式,推動公司產權的聚合與裂變,可以進一步促使公司產權明晰化。
產權理論要求產權必須明確.必須能夠白由流動.這將從如下方面對資本運營產生推動作用。首先,產權的自由流動可以推動公司並購的社會化。其次,產權的自由流動可以推進企業資本運營市場化進程。第三,產權的白由流動有助於推動企業資本運營國際化。
1.2.4規模經濟理論與企業資本運營
企業通過兼並收購等資本運營方式,有助於推動企業獲取規模經濟效益,優化企業規模結構。有關資料的研究成果表明,一個企業通過兼並收購其他企業而形成的規模經濟效應是非常明顯的。 西方發達國家大型跨國公司的成長經歷表明:運用資本運營方式,有助於謀求規模經濟效益.推動企業規模和經濟效益的同步增長,進而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通過企業的聯合與兼並,日本在不到10年的時間內,實現了產業結構的優化與重組,獲取了規模經濟效益。在我國,企業小型化、分散化的特點極為明顯.通過兼並、收購重組擴大企業規模,謀求規模經濟效益對於我國企業的成長與發展更具有現實意義。
1.3資本運營的核心——並購
1.3.1概念
所謂並購,即兼並與收購的總稱,是一種通過轉移公司所有權或控制權的方式實現企業資本擴張和業務發展的經營手段,是企業資本運營的重要方式。
並購的實質是一個企業取得另一個企業的財產、經營權或股份,並使一個企業直接或間接對另一個企業發生支配性的影響。並購是企業利用自身的各種有利條件,比如品牌、市場、資金、管理、文化等優勢,讓存量資產變成增量資產,使呆滯的資本運動起來,實現資本的增值。
並購的具體方式包括企業的合並、託管、兼並、收購、產權重組、產權交易、企業聯合、企業拍賣、企業出售等具體方式。
1.3.2西方並購理論的發展
並購理論來源於實踐,並推動並購實踐的發展;在研究西方公司並購史時,學者們從各種角度對並購活動進行了不同層面的
經濟學分析,從而形成多種並購理論。
(一) 效率理論(Efficiency Theory):
效率理論認為:公司有助十促使公司管理層效率改進,產生
協同效應,進而提高整個社會的潛在效益。效率理論可以細分為
管理協同效應理論、營運協同效應理論、財務協同效應理論、多
角化經營理論與價值低估理論。
(二)代理問題及管理主義者(Agency Problem and Managerism)
代理問題是由詹森和麥克林於1976年提出的,他們認為在代理過程中,由於存在著道德風險、逆向選擇、不確定性等因素的作用而產生代理成本,這種成本主要包括:所有者與代理人訂立契約成本、監督與控制代理人成本、限定代理人執行最佳或次佳決策所需的額外成本、剩餘利潤的損失。這一理論可以歸納為三點:並購可以減少代理成本;經理主義;負假說主義。
(三)現金流量假說(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 )
自由現金流量假說源於代理問題。在公司並購活動中,自由現金流量酌減少可以緩解公司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沖突,所謂自由現金流量是指公司現金在支付了所有凈現值(NPV) 為目的投資計劃後所剩餘的現金量。詹森(Jensen,1986年)認為,自由現金流量應完全交付股東,這將降低代理人的權力,同時再度進行投資計劃所需的資金在資本市場上更新籌集將受到控制,由此可以降低代理成本,避免代理問題的產生。
(四)市場勢力理論(Market Power)
市場勢力理論認為,並購活動的主要動因在於並購可以提高市場佔有率、增加企業長期潛在獲利的能力。但是,一些學者認為市場佔有率的提高,並不代表規模經濟或協向效應的實現。只有通過水平或垂直式收購整合,使市場佔有份額上升的同時又能實現規模經濟或協同效應,這一假說才能成立;反之如果市場佔有率的提高建立在不經濟的規模上,則收購可能會帶來負效應。
(五)財富再分配理論
財富再分配理論的核心觀點為,由於公司兼並會引起公司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利益再分配,兼並利益從債權人手中轉到股東身上,或者由一般員工於中轉到般東及消費者身上,所以公司股東會贊成這種對其有利的兼並活動。
(六)市場壟斷理論
由於企業購並等資本運營本身的特點所在,就是在產權理論形成
以後,關於購並對市場力量影響的討論依然在進行。從經濟有益的一
面來看,購並帶來的好處也許是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對此我們前面
已作了很多的說明。從對社會經濟不利的一面來看,購並活動有可能
帶來壟斷。但是現在關於壟斷也有人認為其有好的一面,或至少是不
可避免的一面。因為壟斷集中本身是競爭的產物。在現代經濟中,由
於競爭己從簡單的價格競爭發展成為質量、技術、服務、產品類別等
諸多方面立體的競爭,因此即使是大公司之間也很難就壟斷達成什麼
共謀。此外,大公司和大企業在現代科技中的作用日益增大,這也是
購並等資本運營活動對現代經濟發展貢獻之一。
除了以上各種理論之外,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購並中獲利一方的收益來源是對企業中其他利益主體的剝奪。如股東為企業內部人,而債權人為企業外部人,在信息方面股東有優勢,因此股東有可能通過企業購並來提高股票的價值,而降低債券的價值,由此來對債券持有人進行剝奪。這就是所謂的再分配理論。另外,按照並購的分類不同,早期的理論還包括橫向兼並理論、縱向兼並理論、混合兼並理論等,此後再做闡述。
購並活動是導致企業規模擴大的經濟行為。在實際的資本運營活動中,也存在著通過出售和分立等方式來減小企業規模的活動。在分析這方面的活動時,也形成了關於公司分立的理論。幾從分析中所使用的工具和方法來看,可以說都是我們在上面講述企業購並理論時已經使用過,因此這里不打算對關於分立的理論進行論述。
基本上可以說,在產權進論形成以後,直到它在50年代 — 60年代興起,它與同時代興起的信息經濟學和博弈論結合在一起,對開闊人們的視野,提供新的分析工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由此資本運營理論也大量地涌現出來。但總體上看,現代的資本運營理論大都還是一種假設或假說,還沒有形成一個比較統一的理論體系。
1.3.3並購效應
並購的效應包括:(1)佯量資產的優化組合效應;(2)資產與經營者的結合效應;(3)經營機制的轉換效應;(4)劣質資產淘汰效應;(5)產品升級換代效應;(6)進入利潤水平更高的行業。
1.3.4並購方式
1、按被並購對象所在行業分:
(1)橫向購並,是指為了提高規模效益和市場佔有率而在同一類產品的產銷部門之間發生的並購行為。
(2)縱向購並,是指為了業務的前向或後問的擴展而在生產或經營的各個相互銜接和密切聯系的公司之間發生的並購行為。
(3)混合購並,是指為了經營多元化和市場份額而發生的橫向與縱問相結合的並購行為。
2、按並購的動因分:
(1)規模型購並,通過擴大規模,減少生產成本和銷售費用。
(2)功能型購並,通過購並提高市場佔有率,擴大市場份額。
(3)組合型購並,通過並購實現多元化經營,減少風險。
(4)產業型購並,通過購並實現生產經營一體化,擴大整體利潤。
(5)成就型購並,通過並購實現企業家的成就欲。
3、按並購雙方意願分:
(1)協商型,又稱善意型,即通過協商並達成協議的手段取得並購意思的一致。
(2)強迫型,又可分為敵意型和惡意型,即一方通過非協商性的手段強行收購另一方。
4、按並購後被並一方的法律狀態分:
(1)新設法人型,即並購雙方都解散後成立一個新的法人。
(2)吸收型,即其中一個法人解散而為另一個法人所吸收。
(3)控股型,即並購雙方都不解散,但一方為另一方所控股。
1.4研究課題的意義
企業作為運用資本進行生產經營的單位,是資本生存、增值和獲取收益的客觀載體。企業對生產經營進行組織與管理,實質上是對資本進行運籌與規劃,任何企業的生產經營都是根植於資本運作的基礎之上,都必須藉助於資本形式轉換。在某種意義上,企業生產經營可以視為資本經營的實現形式。特別是我國加入WTO後,資本運營對於我國的經濟、社會有著戰略意義。
首先,資本運營將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立和完善實質是要由行政機制配製資源轉向市場配置資源,使資本機製得以生產並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主導作用。
其次,資本運營將推動想帶企業制度的完善。
另外,資本運營思想的確立將推動企業家隊伍的建設,促進企業經營理論的發展,提高我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最後,資本運營為政府宏觀調空提出了新的課題。
2目前研究階段的不足
長期以來、我國企業界一直重視生產經營,忽視資本運營。重視增量投資,忽視存量資本。重視內部交易型戰略的運用,忽視外部交易型戰略的實施,這些誤區已經嚴重影響國民經濟和企業的發展,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社會的生產和再生產是離不開資本的。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資本是經濟活動得以持續運行的標志,資本就像一塊巨大的礁石,將社會各種生產要素吸引到它的周圍。資本流向何處,何處的經濟運行就會活躍起來,資本聚集在何處,何處的經濟就會不斷地走向繁榮。
在強調資本運營的同時,我們並不否認產品經營的重要性。事實上,資本經營並不排斥生產經營。在生產領域內的資本運營,必須通過生產經營進行轉換。只有通過生產經營的途徑,資本經營的目標才能最終得以實現。正是產品運營如此重要,有關生產經營的研究成果比較多,而對資本運營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卻很少,也正基於以上原因,筆者才將資本運營作為研究對象。
本文主要介紹資本運營國內外發展、趨勢,以及資本運營的相關理論內容綜述。重點分析和探討資本運營過程中問題的解決途徑。最
後通過企業並購案例說明資本運營的過程及總結資本運營重點把握的要點和技巧。預期通過本文對整個資本運營在企業管理運營中的重要性、特點、操作、評價過程有一個深刻的認識,同時對企業資本運營的發展趨勢做一展望。
Ⅷ 淺談中國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處責任 的開題報告
注冊會計師被人們譽為不吃皇糧的經濟苦察.,其收益與風險並存,地位與貴任版並!,注冊會計師的權職業性質決定了它是一個容易遭受法律訴訟的行業。那些縈受損失的受害人總想通過起訴注冊會計師盡可能使損失得以補償.解決好注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間魔不僅影響社會審計的質a,決定審計職業社會地位的高低.對我國市場經濟的法制建設也將起到很大的作用。
Ⅸ 會計專業開題報告怎麼寫
會計專業開題報告寫法:
(1)選題的背景和意義
主要說明所選課題的歷史背景、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歷史背景部分著重說明本課題前人研究過,研究成果如何。國內外研究現狀部分說明本課題目前在國內外研究狀況,介紹各種觀點,比較各種觀點的異同,著重說明本課題目前存在的爭論焦點,同時說明自己的觀點。發展趨勢部分說明本課題目前國內外研究已經達到什麼水平,還存在什麼問題以及發展趨勢等,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以解決的方法。開題報告寫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論證本課題研究的地位和價值,即選題的意義,包括對選題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的說明;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明開題報告撰寫者對本課題研究是否有較好的把握。
(2)研究的基本內容和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相對於選題的意義而言,研究的基本內容與擬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比較具體的。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想說明什麼主要問題,結論是什麼,在開題報告中要作為研究的基本內容給予粗略的,但必須是清楚的介紹。研究基本內容可以分幾部分介紹。
(3) 研究方法及措施
選題不同,研究方法則往往不同。研究方法是否正確,會影響到畢業設計(論文)的水平,甚至成敗。在開題報告中,學生要說明自己准備採用什麼樣的研究方法。比如調查研究中的抽樣法、問卷法,論文論證中的實證分析法、比較分析法等。寫明研究方法及措施,是要爭取在這些方面得到指導老師的指導或建議。
(4) 研究工作的步驟、進度。課題研究工作的步驟和進度也就是課題研究在時間和順序上的安排。畢業設計(論文)創作過程中,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寫作、論文的修改等,都要分階段進行,每個階段從什麼時間開始,到什麼時間結束都要有規定。在時間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各個階段研究內容的相互關系和難易程度。對於指導教師在任務書中規定的時間安排,學生應在開題報告中給予呼應,並最後得到批准。學生在實際操作中,時間安排一般應提前一點,千萬別前松後緊,也不能虎頭蛇尾,完不成畢業設計(論文)的撰寫任務。
(5) 主要參考文獻。在開題報告中,同樣需列出參考文獻,這在實際上是介紹了自己的准備情況,表明自己已了解所選課題相關的資料源,證明選題是有理論依據的。在所列的參考文獻中,同樣應具備不少於2篇的外文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