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2000字以上的論文不要超過2500就好!!題目是《如何正確認識當前中美關系》速度!!急!!高分!!
從經貿中看中美關系
中美兩國,一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明顯的成本優勢,廣闊的市場和無可限量的發展潛力;另一個是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經濟,科技實力的最大的發達國家。經濟是一個國家強大的物質條件,是最核心,最現實也是最切實的國家利益,直接決定著國家的地位與影響力。所以經貿是國家間關系的晴雨表。中美兩國處於不同的經濟發展階段,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兩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具有很強的互利性和互補性。同時,在互相競爭中,又存在著各種各樣的摩擦。
不斷擴大的中美貿易逆差是中美關系動盪的一個決定因素。中美之間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大的貿易差額,除了中美雙方採取的統計方法不同外,還與美國對華採取的貿易限制有關。中國向美國的出口產品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主要是農產品,附加值低,滿足了美國一般消費者的需要。而美國向中國的出口產品應該以資本與技術密集型產品為主。但美國把經貿政治化,以安全為由拒絕向中國出口高新技術。美國的高新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技術產品在美國對外出口中也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處於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對技術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美國的這種經貿限制,嚴重影響了貿易的互補性,導致貿易差額進一步擴大。由中美貿易逆差這問題來看,中美缺失的是一種理解,信任。正是這種不理解,不信任,造成了貿易摩擦。中美雙方只有靜下心來,加強了解,信任,才是更好的解決方法,而不是直接對抗。
中美經貿的另一個結就是人民幣的匯率問題。自1994年以來,人民幣在經常項目下按照1美元兌8.277左右的匯率自由兌換。美元從2002年開始持續貶值。從2003年起,美國公開要求中國採取「靈活匯率」。在美國,有一種意見認為,中國的匯率政策加重了美國國內失業問題。許多美國人把美中貿易赤字歸咎於匯率過低。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美國企業和民眾都希望看到人民幣升值。目前,中國已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中國如調高人民幣匯率而大量減持美國國債,美國的政府開支和個人消費可能都受到沖擊。實行浮動匯率和開放資本市場會使中國金融業固有的困難加惡化,擾亂中國經濟,甚至擾亂全球經濟。事實上,中國已實行人民幣匯率浮動的機制,只是這過程比較緩慢,但這是完全按照中國國情來發展的,適合中國的實際發展情況。美國一再要求人民幣升值,而且要求升值的幅度大,要一步到位,這是不現實的。世界上不存在什麼正確或錯誤的匯率。只有在適當的時機,實現浮動匯率才會對中美兩國的經濟和貿易有利。美國在人民幣升值這個問題,一方面要求人民幣大幅度升值,一方面又沒有為人民幣升值高定「時間表」。可見,中美雙方都是利益相關者,誰也離不開誰的發展。只有雙方更了解對方的國情與現實,才能找到雙方平衡的支點。強勢壓迫並不是解決之道。
知識產權保護,是夾在中美貿易中的一根刺。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美就在知識產權問題上出現糾紛。美國在技術密集型產業領域具有明顯的優勢,因此美國十分關注知識產權保護,並將其視為事關美國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地位的重大問題。在知識產權保護這方面,我們中國確實做得不夠好,但我們在知識產權保護的立法和執法方面都不斷取得重大進步。我們加強了打擊盜版和仿冒的稽查行動,並加強了對公眾尊重知識產權的宣傳工作。但是,保護知識產權也是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國際合作,並不是一個國家內部的事情。中美雙方只有在實事求是的精神指導下,加強對話,加強監督與合作,才能有效地保護知識產權,保證充分的自由競爭,最終解決知識產權紛爭。在相互依存的世界裡,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裡,摩擦是正常的,也是無法避免的,這並不可怕。中美經常性的經貿摩擦,反映兩國經濟關系的密切。中美經濟對雙方的重要性與日俱增。
為了改善中美貿易關系,消除貿易摩擦,我們中國可以在以下方面採取措施: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完善市場經濟運作方式,使中國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市場經濟體。在處理中美貿易逆差與具體的貿易摩擦中,中國有必要採取國際上常用的自動出口限制等貿易政策措施。這樣既起到了安撫的作用,又減少了貿易摩擦的代價。積極籌劃、組織、實施對美國的直接投資。這樣不僅可以避開貿易壁壘,大大減少貿易摩擦,而且通過投資設廠可以更有效地引進先進的技術與管理經驗,提高中國企業的綜合國際競爭能力。中國還應該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諸多方面對美國進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中國必須學會站在美國人的角度認識與思考中美之間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對美貿易政策和運作技巧。通過這種了解的增進,以使對美貿易政策與對策更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貿易戰並不是出路,中美雙方誰也打不起貿易戰。只有雙方妥善處理好貿易關系,才能更好地鞏固雙方的關系,才能更好使意識形態,政治問題得到解決。處理好一個地區發展大國與一個世界強國的關系,不但對兩國有益,達到雙羸;而且對世界的和平發展,持續發展也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自己改一下題目就好 通用的,上次我們老師也叫寫的論文。
㈡ 求一篇以「當前美國政治與大國關系」為主題的論文
伊戰以來美國外交動向和特點
9•11事件後,特別是對阿富汗和伊拉克戰爭比較順利得手後,布希政府要把美國帶進"美利堅帝國"的時代。美國當政者、特別是鷹派人物,現在就是要按照這一戰略目標改造這個世界,為"美國強權統治下的世界和平"注入嶄新的內涵。
奉行"多邊參與的單邊主義"
西方媒體常常把美國國內分成"單邊主義派"和"國際合作派"。這似乎有點簡單化了。嚴格說來,美國目前並不存在"國際合作派",也不存在不顧任何國際合作的"單邊主義派"。
從本質上來說,美國目前執意奉行的是"單邊主義"。但它實際上"處於獨霸全球與脆弱無力的悖論之中",也有力不從心的一面,也有顧忌國際輿論的一面,仍然需要不同形式的國際合作。這一點,一些鷹派人物也不否認。美國國務卿鮑威爾說的很清楚,美國需要聯合國發揮"帽子"和"管道"的作用,前者給予美國的決定以"合法性",後者則可以成為"國際援助的通道"。也就是說,這樣做既可以增加美國行為的可接受性,又可以幫助美國減負,為美國出力。實際上,911事件以來,美國確實爭取和加強了同各有關大國(如俄羅斯、中國和印度等)的磋商與合作,在不同程度上,改善和加強了同它們的關系。它奉行的可以說是一條"多邊參與的單邊主義",即組建由它指揮的大國交響樂隊。
按照"多邊參與的單邊主義"原則,美國需要聯盟。但它強調,"任務將決定聯盟,聯盟絕不能決定任務",非友即敵。現有聯盟可用則用,但要按照它的意向加以改造。如北約,美國要把它轉換為超越大西洋兩岸地域范圍的進攻型組織,順應它全球反恐和更替政權的任務。否則它就要按照"任務決定聯盟"的原則,組建新的或臨時的"志同道合者聯盟"。伊拉克戰爭期間它已經這么做了,今後它還會這么做。國際媒體近來不斷傳說的所謂西邊的"核心北約"和東邊的"亞洲版北約",並非是空穴來風。日本一家報紙最近指出,"美國有意建立世界范圍的新同盟","這種同盟被要求順應以反恐戰爭、單邊主義和導彈防禦系統為代表的盟國新世界戰略"。人們只要把這一議論同美國最近在歐洲和亞太地區的所作所為對照一下,事情也就十分清楚了。
不顧"金婚",分裂歐洲
歐盟的崛起,特別是歐元的問世,一直是美國的一個心病。
9•11事件後,先是德國有了個"施羅德現象",反對戰爭,要求平等夥伴關系。接著在對伊拉克戰爭問題上又出現了嚴重對立,法國、德國和比利時公開對美國說"不",阻撓北約參與沒有聯合國授權的對伊戰爭,法德甚至同俄羅斯一起發表共同聲明,反對美國單邊戰爭行為。美國對此顯然不能容忍,先後提出了新老歐洲論,推動英國、西班牙、義大利和一些東歐國家公開站出來同法德唱反調;拋出"懲罰法國、冷落德國、原諒俄國"的區別對待方針;花大力氣拉攏東歐國家,揚波抑德,邀請波蘭參加主持伊拉克一個地區的維和任務;決定把駐德幾個師的兵力移至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等一些東歐國家,以顯親東疏西意向(當然,也有使美軍更貼近歐亞大陸接合部和中東以及防止俄羅斯可能東山再起的深層次考慮)。
現在看來,盡管雙方都有人呼籲要挽救大西洋兩岸的"金婚",美國有的學者甚至吁請布希去熱情擁抱希拉克和施羅德,法德方面也作了一些讓步和妥協,但雙方在這個世界"誰主沉浮"、"單邊主義"還是"多邊主義"等新世紀行為准則和戰略取向方面,矛盾很難調和。正如美國一位教授所說,兩者正由傳統的盟友變為地緣政治上的競爭對手;歐盟在長期內成為美國的勢均力敵的對手的前景不可避免。
全面施壓,各個擊破
從各方面看,美國對它所謂的"邪惡軸心國家"和"無賴國家"遲早是要一個一個收拾的。但它心有餘而力不足,而且,美國當政者(包括鷹派人物)心裡十分清楚,他們目前還是相當孤立的,連加拿大和墨西哥這樣的重要鄰國也不支持它的"邪惡軸心"論調,更不用說其他大國和發展中國家了。因此,他們採取全面施壓、以壓促變,各個擊破的方針。目前美國一是要穩住亞太,二是不時敲打古巴、蘇丹和利比亞之類的國家,三是重點打擊伊朗和敘利亞,頻頻向它們發出警告和威脅,甚至放風必要時將對它們"施行外科手術",企圖不戰而屈人之兵,或最後戰而勝之。當前美國在中東實際上有兩個"路線圖",一個是巴以的"和平路線圖",一個是經過伊拉克通向伊朗或敘利亞的"戰爭路線圖",兩者都是美國反恐戰爭和改造中東總體戰略的一部分,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相輔相成。所謂"和平路線圖",也不一定和平。最近巴以雙方相互恐怖襲擊,以暴易暴惡性升級,美國表示要"嚴厲對付"哈馬斯,要求哈馬斯解除武裝,就不是好兆頭。所謂"戰爭路線圖",也不一定就意味著戰爭,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變數很大,有待進一步觀察。
成功之路何在
冷戰結束後,人們普遍渴望美國善用它的優勢資源,善待弱小民族和國家。美國經不住"帝國使命"的誘惑,相信美國歷史上某個總統所說的,恨我們(美國)有什麼關系,只要怕我們就行。其結果勢必對現存世界多邊體系和相對穩定的國際秩序構成致命的威脅,給這個本已不太平的世界增加動亂和災難。
柯林頓過去希望全世界都愛美國,他失敗了。現在布希要全世界都怕美國,他會成功嗎?
冷戰時期的一些風雲人物,最近在一次世界政治論壇籌備大會上帶有反思意味的話,似乎對此作了回答。他們強調,以武力強加和平,不會有真正的和平;用戰爭輸送民主,則是新的烏托邦,是錯誤的。美國自己的一些有識之士也不斷奉勸美國政府,不要沉醉於濫用權力和過度擴張,並且警告說,"神要毀滅誰,就先讓他狂妄自大";"美國今天的實力炫耀,可能會成為明天令華盛頓頭痛的問題",實際上,"從慶祝帝國的輝煌到帝國實力的衰亡,只是一步之遙"。美國喬治城大學國際關系學教授查爾斯•庫普錢在他的新著《美國時代的終結:美國外交政策與21世紀的地緣政治》中,更具體地論述了美國霸權不可逆轉的衰落趨勢。另外還有一些學者指出,現在"實際的問題,不是美國霸權是否正在衰落,而是美國能否找出一條體面地衰落下去、對全球及其自身的破壞性最小的道路"。 [來源:論文天下論文網 lunwentianxia.com]
㈢ 題目,中國和美國不同之處寫一篇英語作文
這是美國人寫的,改一下人稱。
10 Major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always interesting to study other cultures and it is extremely important to do just that if you are going to have interactions with them. You don』t want to insult someone or embarrass yourself and your own culture. China is one of those interesting cultures mainly because what we usually know about the country is through movies or the local Chinese restaurant. What I』ve learned over the years is that that knowledge is usually useless. Sincere study of a culture is the only way to truly appreciate the differences.
So, being an American what do I see as the 10 biggest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t took a long time to narrow it all down since we could get so detailed that an encyclopedia would be the end result. But the sweat over the computer paid off.
These differences do not make either culture better or worse than the other one. It just shows their differences which has been created through centuries of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China can trace their traditions and custom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America is still a small babe of a nation that has had very few traditions of its own but has become such a melting pot of cultures that there is almost no specific American culture that can be said is applied across the board. This makes both cultures unique and worthy of study and respect.
Age of Ambition: Chasing Fortune, Truth, and Faith in the New China
Buy Now
1. Social Structure – In China the social structure is formal and hierarchical. You know where you fit in the structure and you abide by the rules there. There is no crossing into other areas. In America, it is much more loose and informal. It is not uncommon to see those of various social levels socializing and knowing each other. There are very few lines that socially are not allowed to be crossed. This can cause problems in business relationships if the visiting culture is unaware of it.
2. Confrontation/Conflict – If you are planning on concting business in China or expecting an extended stay, it might be useful to know that the direct way that most Americans approach issues is not the way to go in China. Direct conflict or confrontation over issues is highly frowned upon. Doesn』t matter that the 「truth」 needs to be spoken, respect and honor to each person supersedes that. To prove a point and show yourself in the right even over business issues is considered shameful and should be avoided.
3. Self – The Chinese looks more at the group collective than at indivialism. America has become known for its push of indivialism which has been a source of conflict with other cultures that look collectively. A person from China is more prone to look at how their acts affect the whole instead of how it affects them personally. They are more willing to give up and sacrifice for the greater good. America』s indivialism has been its backbone and the reason for its success as a world power, but when visiting China it needs to be reined in.
4. Face/Reputation – Reputation of the indivial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na. If an action will humiliate someone or ruin a reputation, it is avoided. When shame occurs, the person sacrifices their job or whatever it is that will heal the shame. In America, reputations come and go overnight and in the end usually does not matter. The end result is more of the focus. A person is more likely to overlook a reputation to get the job done.
5. Business Relations – When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be prepared for much socializing. Business becomes secondary as the parties get to know each better. If it delays a contract, that is perfectly acceptable as long as the correct social time is allotted for. In America, business associates are usually more aloof. There might be some social gathering but the business is more important and the socializing will be sacrificed to get the job done if needed. Though there seems to be shift in America regarding this. The recognition of networking is becoming more pronounced.
6. Morals – Chinese society places high values on the morals of their people. Marriage is not encouraged until the late twenties. In fact, dating is discouraged early in a young alt』s life and proprieties are expected to be held up. The American culture is much more relaxed and some could even argue that there needs to be more moral emphasize.
7. Recognition of the Dead – One of the time honored traditions of the Chinese is the recognition of the dead. Once a year, all members of a family visit the gravesites of each ancestor and pay their respects. Honoring ancestors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nese culture. This is in direct contrast to most Americans who rarely know where the majority of their ancestors are laid to rest. This might be e to the fact that most Americans are immigrants who either have lost the information on grave locations or the locations are in foreign countries. China』s culture is much older and the percentage of immigration is far less.
8. Humility – Humility is a revered virtue in Chinese culture. The success of one』s business or personal life is downplayed while in America the successes are lauded. Most Americans in the fast business world consider humility a sign of weakness. This can be an issue that hurts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Be very sensitive to comments and ac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another culture.
9. Time Sensitivity – Crossing cultures for business can be frustrating when it interferes with getting the job done. Most Americans are very time sensitive when it comes to meetings and deadlines. If the meeting was to commence at 2:00, then all parties are to be present at that time. The Chinese do not view time as an absolute but more as a suggestion. Concern is not expressed for a meeting starting late or ending at a different time. The same can be applied to deadlines. If a report is e on Friday, an American would be waiting for that report to be received before end of business day. The Chinese would not worry if it showed up several days later.
10. Respect – Being sensitive to another person』s needs is very important 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expected that you will respect the other person and treat them well. Their needs are met at each encounter. This is a characteristic that unfortunately has fallen on the wayside in most American circles.
㈣ 論文題目<美國的經濟貿易對中國的影響>應該從哪幾方面入手呢
看看這個,參考一下http://www.cqvip.com/qk/96476A/200304/8185049.html
㈤ 有關中美關系的論文的題目怎麼取
可以選擇中國的軍事擴張與美國的警惕與遏制為題材
㈥ 有關美國文化的論文題目有哪些
理解中美兩國文化的差異
IPHCC 國際中國文化出版社 任京生
文化,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她包含一個民族長期積累形成的深層的心理積淀。說到兩個民族思想與行為的不同,如果透過現象看本質,實際上就是兩種文化的不同。由於文化的不同,會產生思維模式的不同;由於思維模式的不同,又會產生行為方式和社會關系的不同。就像兩個不同的根系,會生長出兩棵不同的大樹一樣。中國與美國無論在哪一方面,都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要理解這些差異,首先要理解中美兩國文化方面的差異。中、美文化差異,主要表現在中、美文化的幾個特性之上。
一、中國文化的古老性與美國文化的現代化
中國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這古老的歲月本身就具有無盡的財富,文化也同名勝古跡一樣,時間愈久遠,便愈具有無以倫比的價值。然而她也像一棵千年古樹,一方面根深蒂固,枝繁葉茂;一方面又含有一些枯枝敗葉。中國的先哲們給後人留下了豐美的歷史寶藏,也留下了沉重的歷史包袱。你望著這棵遮天蔽日的參天大樹,你會為她的蒼勁美麗而折服,你也會想像有多少歲月神奇的秘密蘊藏其中。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國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國的一切現代文明都只能在這棵大樹上進行嫁接而成;考慮中國的任何事情,都離不開歷史這個無形的手對現實的影響。中國的社會關系也就好比這棵大樹的根系,樹越古老,根系越繁雜。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形成的理論基礎,對中國的社會關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響。
而美國只有兩百年的歷史,美國的文化,是一群現代人,按照現代人的意志和思維模式構建起來的一座現代文明的宮殿。美國人沒有豐富的歷史寶藏可挖掘,但也沒有沉重的歷史包袱去承受,美國人完全在按現代人的需要去創造科學,創造財富,創造民主的社會制度。美國的人際關系也是按現代人的標准建立起來的。美國發達的商業文化、科學技術是其現代文化的突出標志。
二、中國文化的民族性與美國文化的多元化
中國漢族占總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個少數民族在膚色、人種上也與漢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國可以說是一個單一人種和單一文化的國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國文化的主體,尤其是儒家文化,對中國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佔有統治地位。中國文化具有強烈的民族性。
而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人口構成極為復雜,世界各國的人才在這里群英聚會,各種文化交相輝映,形成了各種民族、各種文化的大熔爐。因此美國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並且帶有強烈的時代氣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三、中國文化的政治性與美國文化的經濟性
中國作為一個統一的大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兩千多年來,要統治這樣一個地域如此遼闊,人口如此眾多的大國,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統治失調,就意味著國家分裂、諸侯紛爭、戰亂不休。因此,自古以來,穩定和統一,一直是中國歷史上的兩件大事,政治是統帥,集中統一是靈魂。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古代社會上層建築中的一系統,與上層建築中的政權統治形成相輔相成之勢,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關於教育統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倫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學,中國古代社會一直重農輕商,重文輕商,科舉制度使文化與政治密切相連,文化中帶有很強的政治性。貫穿在社會關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有很強的政治色彩。
而美國是一商品經濟極為發達的國家,文化具有濃厚的經濟性,與經濟建設相適應的科學、技術、經濟管理等文化佔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萊塢電影、迪斯尼樂園、麥當勞快餐等等發達的商業文化更是受世人矚目。美國的人與人之間關系,也帶有濃厚的經濟色彩,親兄弟明算賬。
四、中、美兩國主文化與亞文化之間存在的差異
很多探討中美文化差異的文章都指出中國文化注重集體主義,美國文化注重個人主義。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使我們產生困惑。生活在中國社會中,我們會發現,許多人個人主義思想也很嚴重,缺乏團結的現象時有發生;而當我們來到美國,卻發現很多的美國人很關心社會和集體。有人做過這種觀察,一群美國人開大會,會前不同觀點會展開很激烈的爭論,但一旦會議主題決定了,大家就會安安靜靜地一起開大會;但一群中國人在一起,卻往往是上面開大會,下面開小會,各自為政。關於這個文化與現實的差異問題,我們從社會學中找到了答案。一個社會中,不僅有統治階層所推行的正統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間流行的亞文化。亞文化往往是對於主文化的一種逆反,一種對立和統一。由於中國文化過分宣揚國家和集體,輕視個人,所以民間社會的亞文化又使個人利益得到補充,得到平衡。美國過分地宣揚個人主義,人們不滿足於彼此隔閡,彼此冷漠的現象,又重新回到互相關心,熱心公益事業的和諧的社會關繫上來。由此我們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個國家,不僅要從書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還要到那個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時間,從民間去了解那個民族的亞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東西是人類共有的,如個人主義思想,在美國是得到公開承認,而在中國卻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麼否定,它卻是深藏在人們心底的。就像中國古代宣揚禁慾主義,但不管你怎樣宣揚,男女相悅卻是怎麼也不能從人們心底抹去。
五、中國文化的兩極性與美國文化的多極性
中國古代哲學非常注重陰與陽的辯證統一,認為世界萬事萬物都是由陰陽兩極組成的矛盾的對立統一體,如:上與下、左與右、正與反、內與外、男與女等等。中國的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國文化的兩極性。儒家文化主張積極進取,而佛、道文化主張消極避世,組成了矛盾的對立統一體。中國古代的許多知識分子在青年時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奮發圖強;當仕途多有磨難,到了晚年時又遁入佛、道文化,從佛老思想中尋求內心的安寧。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雲梯,激勵著仁人志士們努力攀登,去摘取事業的果實;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張安全網,有人從雲梯上跌落下來,就有這張大網將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這兩極文化對立統一、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穩定發展的中國文化系統。
而美國是一個多種文化兼容並蓄的國家,不僅有英國文化、法國文化,還有西班牙文化、墨西哥文化,以及中國的儒家文化和佛、道文化,等等。美國的文化不是兩極,而是多極,提供給人們更多的選擇機會。
六、中國文化的內向性和美國文化的開放性
中國屬內陸國家,中國文化就是在這大片的土地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內陸文化。中國自古以來不斷遭受外族侵略,因此不斷地修築長城,閉關自守。受此影響,中國文化也演變成了保守的陸地文化,自成體系,對外來文化有很大的排他性。從清朝的戊戌變法到今天的改革開放,每一次打開國門,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中國文化不斷地同化著外來文化,卻從來不被外來文化所同化。就連接受西方文化最徹底的台灣、香港、新加坡來講,也並沒有完全西化,而是仍然保留著許多儒家文化的傳統。然而,與正統文化相對立的是,開放式的中國民間文化卻是以敞開的胸懷迎接著外來文化。好萊塢電影、麥當勞快餐店、西方哲學思潮,等等西方文化,無不是借著中國民間文化的東風吹遍了中國的村村落落。
美國的主流文化源於歐洲,是一種開放型的海洋文化。而美國的民主與法律制度又保護了美國的文化自由發展,不受政治的打擊和控制。加上美國每年招收大量的外國學生與學者,同時也帶來大量的不同文化與碰撞。美國對於各種外來文化兼容並蓄,吸收其中優秀部分以使自己變得更加豐富。
七、中國儒家主文化與美國基督教主文化
中國是以儒家文化為主流文化的國家,儒家文化注重家庭關系,宗族血統,中國古代家庭關系的兩大特點是,第一,講究尊卑有別,長幼有序,父母管教孩子,孩子孝敬父母,二者不可逾越。第二,以親情、血緣為紐帶,由此延伸到社會,講究朋友之間以兄弟相稱,四海之內皆兄弟,講哥們義氣。
美國是一個以基督教為主流文化的國家,大部分美國人信教,相信上帝。按基督教義,無論什麼人,都是上帝的兒子,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而家庭,只是替上帝撫養孩子的場所,因此,即使是父母,也不能隨意打罵自己的孩子,否則,將會受到法律的追究。基督教講究博愛,在人與人之間關系中,也體現了這一價值觀。
八、中國文化的統治性與美國文化的大眾性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個中間小,兩頭大的社會。即中產階層佔少數,統治階層與普通大眾佔主體。而統治階層又駕馭普通大眾之上,對於文化具有絕對的影響力,中國傳統文化充分體現出統治階層的利益。
美國是一個中產階級佔多數,中間大,兩頭小的社會;美國文化充分體現了中產階層的利益。加上嚴密的民主與法律制度,使普通大眾得以自如地參加文化的構建。因此美國文化表現出濃郁的大眾性。
九、中國文化的人文性與美國文化的科學性
中國傳統文化以儒家文化為主體,儒家文化中又以倫理道德為主體。倫理道德與詩詞歌賦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兩條主線。倫理道德注重於社會關系的協調,詩詞歌賦注重於情感的宣洩,因此在中國人的傳統思維和性格中,自古重人文、重情感。
美國人以歐洲移民為主體,人數最多。因此美國文化是在歐洲文化基礎上發揚光大的現代歐美文化。歐洲文化的重理性、重科學等特性在現代美國文化中也有所繼承。美國人協調社會關系用法律,而不是用人情;美國人熱愛科學,相信實力,以發達的科學技術和雄厚的經濟實力向世人說話。
了解了深層次的文化差異,再看彼此的思維模式與行為方式,就會有一種撥開雲霧見天日的豁然開朗之感覺。因此研究中、美兩國文化的差異,有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彼此的社會和社會關系,有利於增進雙方的理解和交往。最重要的是,我們可以通過差異的對比,認清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優點,在交流與學習中取長補短,發展自身文化。
㈦ 關於大學生如何看待中美關系的論文。1000字左右!!
從中美經濟相互依賴看中美關系的發展
隨著近年來中美經貿關系的迅猛發展,兩國之間已經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經濟互相依賴關系。對於此類關系的發展和其所產生的政治、經濟、安全影響,國內大多學者的判斷都是積極的。有學者認為:中美之間的經濟互動已發展為一種共生關系。這種關系的形成為兩國注入了戰略的新內容,強化了彼此相互借重的迫切感。一方面美國對外戰略設計開始以中國為核心考慮對象,其東亞安全戰略的施展和經濟發展環境的營造有賴於中國的合作;另一方面中國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和平發展戰略也迫切需要美國的和平姿態。文章最後得出,世界無法承受中美兩大國交惡,中美保持良好關系是世界和平的前提。無論美國所說「中國是具有共同戰略利益的國家」,還是中國所稱的「中美建設性夥伴關系」,都說明了兩國已形成一種難以分割的互需關系,它無形地引導著中美兩國走向「經濟互相依賴和平」之路。
但是,這種經濟上的相互依賴真的可以鑄造和平嗎?對於上述觀點,筆者不敢完全同意。在筆者看來,上述論點對某些問題的看待略有偏差,同時對兩國間的一些現實問題,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試分析如下:
首先,對於是什麼導致了目前中美之間的經濟相互依賴?文章中的回答偏重經濟學視角,認為是中國在勞動力要素上的比較優勢吸引了大量跨國公司對華投資,同時美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不可否認,美國政府推動中美關系固然有經濟利益的考慮,但最重要的,應該還是對華戰略的需要。冷戰結束後,美國國內對於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對華戰略存在較大分歧,但最終接觸戰略取代節制戰略成為美國應對中國力量上升的最終選擇。美國認為與節制相比,接觸戰略能更好的促進中國融入國際社會,從而在美國主導的國際體系中發揮建設性作用,相互尊重有利於促進戰略共識和合作。基於對華接觸戰略,美國沒有限制同中國的經濟聯系;為了更好地實現此戰略,美國擴大了同中國的貿易往來。在這個意義上,中美經濟相互依賴不僅是美國對華戰略手段,同時也是其產物。可以想像,如果美國像冷戰初期對待蘇聯那樣對中國,中美之間目前的相互依賴是不可能產生的。如果意識到中美經濟相互依賴的關鍵原因在於美對華戰略,受到國家行為體的深刻塑造,那麼對其分析就不可能簡單地採用「經濟相互依賴和平」路徑,而應考慮更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