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環保的作文題目,新穎一點,否則不給分,多一點!
有關環保的作文素材
XX年北京奧運會上,我們看到了「綠色奧運」的口號,實際上我們與環境保護的距離又有多遠呢?漫漫46億年,地球才變得鳥語花香、生機勃勃,可是,作為萬物生靈之首的人類,對待美麗的地球卻愚蠢殘酷:過渡墾荒農田、廢氣廢水排放、亂砍亂伐植物……於是我們看到天空不藍了、農田沙化了、水源變臟了、空氣污染了,甚至生態失衡了、大氣層破洞了……現在,環境保護問題已經成為全世界關注的重要問題,擺在每一個人面前。
請根據你對以上文字的理解與感悟,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作文。所寫內容應在上邊材料涵蓋的范圍之內。
【寫作導引】
材料的內涵非常明顯即是環保問題。
1、理性辯證的發表看法。
環境保護與社會發展問題之間存在著矛盾,要處理好這個矛盾需要理智的分析利弊,擅長理智的分析問題的同學可以對目前全球環境問題發表一些屬於自己的觀點看法。持有哪種觀點都是可以的,只要言之有理。但是要明確,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應該是並駕齊驅的。沒有經濟的發展,環境保護就無法實施;而只顧經濟發展,不注意環保,對人類來說無疑是一種自殺行為。在寫作時要注意辯證的看待。
2、可以採用對比寫法
昔日與現在的地球存在極大反差,我們可以採用對比手法,回憶過去,審視當今。昔日我們走進森林,可以看到花草樹木、飛禽走獸的歡愉;走進溪流,我可以分享到魚翔淺底、水流湍急的樂趣;走入大山,可以領略到高山青翠、奇石嶙峋的壯美,而今呢?歡愉在逐漸消逝,樂趣在不斷銳減,壯美在不斷黯然,用巨大反差來喚醒每個人保護地球、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責任。
3、從小處落筆
雖然環境保護是個大問題,但是我們寫作時候可以小中見大,從小處落筆,一片草地、
一朵鮮花、一隻小鳥,甚至是生活中的一雙筷子、一個塑料袋等等,都是我們很好的寫作對象,都可入題,或傷害破壞或愛護保護,小中見大,從行動中從細微處體現一種意識,一種思想。
4、角色轉換
關於「環保」的材料和文章數不勝數。每一位同學對這個問題都會有話可說,要想突破常規,我們可以角色轉換把作者的身份設置為地球、天空、樹林,甚至是一隻小鳥、一隻鉛筆,以他們的視角、他們的遭遇來展示這個世界的另一面,比我們人類習以為常的角度更鮮明更真實的展現這個世界中環境保護問題中的各個方面。
5、大膽設想
想寫好這類文章,我們必須在立足現實的基礎上,拓寬思路,在「創新」上狠下功夫、另尋一條新路。我們可以大膽想像,對未來,對過去,地球這個奇妙的環境中發生過什麼,可以大膽設想其中的片段,通過描述展示人類在這個環境中的所作所為。可以設想如果我們再不保護地球,那麼未來即將有怎樣的惡果出現,把未來的片段通過你的文字展現出來,才能更有效的激起人們的環保意識。
環境保護類文章的寫法是多種多樣的,只要你運用思考的武器,飽蘸創新的筆墨,就一定能寫出閃耀動人光彩的文章來。
【環保素材鏈接】
1、全球變暖與城市「熱島」
全球變暖會引起世界各地區降水與干濕狀況的變化,進而導致世界各國經濟結構的變化。中緯度地區將會因氣候變暖使蒸發強烈而變得乾旱,現在農業發達的地區將退化成草原;高緯度地區則會因變暖而增加降水,溫帶作物將可以在此安家。但就全球來看,氣候變暖對世界經濟的負面影響是主要的,得到好處的僅是局部某些地區。
城市的氣溫比近郊要高得多,猶如一座溫暖的島嶼。我國最大的城市「熱島」北京,比郊區溫度高出9.6度,上海與郊區的最大溫差也達6.8度。造成城市「熱島」效應的原因在於城市人口集中並不斷增多,工業發達,居民生活、工業生產和汽車等交通工具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燃料,釋放出大量的人為熱。還有一個原因是城市中由混凝土、石料、磚瓦堆砌成的建築群與柏油、水泥、陶瓷、石料等鋪設的路面、人行道、廣場,代替了原為植被、作物覆蓋的自然地面。它們反射率小,熱容量高,大量吸收太陽能。
2、物種迅速滅絕
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尤其是人們亂伐森林、濫墾草原,以及環境污染,造成了野生
動植物棲息地或生長地的喪失和生活環境的惡化,再加上人們濫捕濫獵野生動物,使世界上許多種野生動植物已經滅絕或瀕臨滅絕。
國際保護自然聯盟1996年發表的瀕危物種《紅色警報名單》顯示,世界現存4500種哺乳動物中,面臨絕種的已佔24%,而現存約9500種鳥類中,有12%即將滅絕。在已知的大約1萬種木本植物中,瀕臨絕種的約佔6%,其中1000種左右危在旦夕。每24小時就有150~200種生物物種永遠告別地球,據資料表明,目前地球上物種滅絕的速度比形成的速度快100萬倍。中國是野生動植物十分豐富的國家,但是,中國生物的多樣性正面臨嚴重的威脅。被子植物中,瀕危種有1000種,極危種28種;裸子植物瀕危種63種,極危種14種,已有1種滅絕;脊椎動物受威脅的有433種。
3、世界水資源嚴重不足
隨著世界人口的急劇增長,用水量不斷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嚴重,使許多本來可以
利用的淡水資源遭到破壞。目前世界上60%的地區面臨供水不足,已有20%的人口難以得到清潔水,50%的人口無法得到衛生用水。許多國家用水緊張,近年來美國、日本及東歐許多國家都出現了水資源不足的問題,甚至連淡水資源比較豐富的俄羅斯與加拿大,有些地區也受到缺水的威脅。非洲的一些國家連年乾旱,缺水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存。有人預計,水危機將成為21世紀城市裡「最容易引起爭端的問題」。
Ⅱ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關系論文開題報告怎樣寫
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
明年是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時間緊迫,任務繁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一項主要任務,提出加大攻堅力度,確保節能減排取得重大進展,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是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促進發展,造福人民的重要部署。認真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我們必須把推進現代化建設與建設生態文明有機統一起來,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加大力度,迎難而上,打好節能減排攻堅戰、持久戰。
節能減排是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途徑,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搞好節能減排關系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關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關系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節能減排目標是「十一五」規劃中的約束性指標,完成這一目標是政府作出的庄嚴承諾。
今年以來,經過全國上下的共同努力,節能減排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繼續下降,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出現近年來的首次下降。節能減排成效初步顯現,但基礎還不牢固。從實現「十一五」節能減排的目標來看,任務依然艱巨,形勢相當嚴峻。明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三年,必須加大節能減排工作力度,取得明顯成效,否則後兩年的任務壓力更大。我們必須進一步增強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把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盡快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工作格局。節能減排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不僅要打好攻堅戰,還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打一場持久戰。
完善政策法規,強化激勵和約束機制,是促進節能減排和加強環境保護的重要保障。要更加註重用法律手段促進節能減排。加快出台和實施有利於節能減排的價格、財稅、金融等激勵政策,降低節能環保投入成本,真正反映能源資源使用和環境治理成本,使節能減排要求更緊密地與企業切身利益結合起來。要加快制訂和實施促進節能減排的市場准入標准、強制性能效標准和環保標准。
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節能減排的成效如何,直接關繫到全社會節能減排目標能否實現。要通過加強節能環保評估審查、提高准入門檻等手段,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堅決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過快增長。加強對重點耗能企業和重點排污企業的監管,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推廣應用,發展循環經濟。加強重點流域、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加強農村環境保護。
認真落實工作責任制是保證節能減排目標實現的組織保證。要把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檢驗經濟發展成效的重要標准,完善和落實節能減排統計體系、監測體系、考核體系,實行定期考核機制。
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好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歷史進程中,我們一定要增強全社會節能環保意識,把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變成全社會的自覺行動,讓經濟發展的代價越來越小,生態環境越來越好。
Ⅲ 湘潭大學 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學這個論文題目是什麼,什麼時候交,交到哪裡啊
去環保樓問問吧
Ⅳ 求環境經濟學文章,要2500字左右
以下這些絕對是原創!因為這是我上環境經濟學課交的論文!
題目是《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當然,不少也是從一些經濟學書上抄來的
建議你還是不要全抄了,做個參考,自己思考思考挺好的
~~~~~~~~~~~~~~~~~~~~~~~~~~~~~~~~~~~~~~~~~~~~~~~~~~~~~~~~~
摘要 環境污染和保護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本文從經濟學角度結合實例對環境污染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環境污染 經濟學分析 治理建議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系統運行的基礎,生態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長期的生產和生活等社會經濟行為所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而反作用於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的不良影響,其實質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調。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社會性的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關繫到人類社會的生存。因此,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對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
自然環境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環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戶人家在房前屋後種了許多花草.把屋子周圍布置得像個花園。居住環境變得十分幽雅。但實際的得益者並不只限於這戶人家.因為鄰居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進.此類行為都產生一些沒有辦法完全收歸私有的利益。反過來說,環境被破壞帶來的影響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廠排放的廢水、廢氣,建築工程形成的噪音與塵土飛揚等都污染或破壞了環境,這些行為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都沒有由污染者或環境破壞者本身負擔.這就是環境效益的外部不經濟或負的外部性,外部性影響導致市場失靈是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
1.1 外部不經濟(或負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產權體系中.市場制度通過價格機制使資源達到最優的配置。但是在產權不明晰情況下,經濟活動必然產生經濟的外部性.從而導致經濟活動中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或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不一致。產生「市場失靈」。由於環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現得相當明顯。環境損害行為具有很強的負外部性,譬如,對大氣、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會共同承擔.而相應的收益卻為造成破壞的市場主體所獨享。由於私人成本對社會成本的偏離.私人的最優經濟活動水平也必然偏離社會的最優狀態.其現實表現就是污染產品生產過多導致污染超標,超過環境自凈能力。假定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氣體。對周圍的群眾造成危害。即具有負的外部性,那就意味著私人成本(即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成本)低於社會成本(即社會為企業生產所付出的代價)。
1.2 外部經濟(或正的外部性)
環境保護行為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即市場主體對環境改善所帶來的利益並不能獨享卻要獨自承擔環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樹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卻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補償。所以。如果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會產生廣泛的「搭便車」的行為.即市場主體從自身利益出發都不願為環保行動付費而會樂意坐享其成。這必然導致環境保護行為供給的嚴重不足。
如果某居民植樹造林改善環境,他獲得的私人收益是低的。但社會所得到的社會收益是大的.即具有正的外部性。那麼社會收益大於私人收益。但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若有外部經濟存在的話,則行為者因得不到全部好處,自然不願意生產使社會福利達到最大的產量。結果使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以,由於外部性影響。市場機制並不能使環境質量在經濟擴張過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從而出現「市場失靈」。這是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
2 治理環境污染的對策和建議
2.1 實行征稅或補貼的政策
對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企業,政府應征稅,其數額應等於該企業給社會其它成員造成的損失.使該企業的私人成本恰好等於社會成本. 使其因此而承擔污染成本從而消除外部影響。對造成外部經濟的居民(或企業)。政府則可以採取補貼的辦法,使居民(或企業)的私人收益與社會利益相等。無論是何種情況.只要政府採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與相應的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相等。則資源配置便可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2.2 界定環境資源產權關系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產品.其產權關系界定不清晰,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外部性問題。所以,將產權途徑引入環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強化市場機制的
運行並補充政府的干預,促進環境管理優化。作為政府,主要通過設計制度、保護產權,使環境保護與私人經濟主體的利潤緊密相連。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達到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2.2 界定環境資源產權關系
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產品.其產權關系界定不清晰,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外部性問題。所以,將產權途徑引入環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強化市場機制的運行並補充政府的干預,促進環境管理優化。作為政府,主要通過設計制度、保護產權,使環境保護與私人經濟主體的利潤緊密相連。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達到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2.3 加大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
環保投入的實質是對環境的一種補償.是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保證 發達國家環境治理的經驗表明,要控制環境惡化的趨勢。環保投入須達到GDP的1.5% ,要使環境改善須達到GDP的2.5%。而我國環保投入一直以來都低於GDP的1.5% .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我國的環境「透支」已相當嚴重。因此,要使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就必須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以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2.4 加大審計部門對環保資金使用的跟蹤檢查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投入資金也呈逐年增加趨勢。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環保建設.同時又對環境污染單位執行排污收費制度.環保資金的一收一支構成環境審計的主要內容。審計部門要加強對環保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檢查.建立環境治理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反饋報告制度.對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做出審計。通過審計,既能監督此類資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發揮環保資金的效益。
2.5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充分利用宣傳、教育陣地、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學校、文藝、廣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傳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通過宣傳,強化全民生態和環保意識。同時,還要利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人口日、世界動物日等紀念日對青少年開展環保教育.加深鞏固下一代的環境意識。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2.6 建立公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監督制度
環境資源公共物品與行為外部性兩個特點。市場價格只能反映局部性私人成本.不能充分反映全部整體性成本,這樣,導致經濟行為失去制約,產生市場失靈。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公民社會能動性的參與特點。加強對環境污染單位個人和群體的監督,利用公民社會的自主力量.建立公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監督制度.彌補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不足。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共同努力,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
作為京城一名身在環保社團中的大學生,最後我想就我參加一些青年環保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和信息,結合以上理論分析來談談一些想法。
北京市的西部、北部所毗鄰的燕山,是北京的後花園,它是北京市民帶來周末休閑的好地方。北京的東南接入華北平原,是一片開闊地一直到海,水汽充足,這也就是為什麼北京的東南部常常會起霧的原因。但說到北京城裡遠眺時的霧呢,實際上天氣預報從某個時候已經改變了說法——叫「霾」,霾和霧直觀的區別就是顏色,自然的霧氣都是乳白色的,而北京的霧氣卻是灰色的,因為北京尤其是市區的大氣污染,已經從以二氧化硫等化工廢氣為主轉變成以可吸入顆粒物為主了,這也就意味著為北京的空氣污染「貢獻」最大的不是那些高聳的煙囪,而是我們身邊川流不息的車流了。這也是北京最大的環境問題——至少對一個普通市民來說是這樣。這也正如同前面的分析,北京越來越多的市民擁有私家車,他們享受便利的同時,整體上給環境造成了污染,但這種破壞又不能明確讓他們來負責和修復,所以北京市現在採取尾號限行的手段,既緩解了交通壓力,又控制了污染,使得北京近段時間經常可以看到藍天——當然我個人以為這種限制市民行車的強制性措施並不是根本方法,但目前來說大概是比較有效的。如同造紙等關系民生的污染工業一樣,我們也不可能將其一棒子打死,只能盡可能降低其污染程度。
至於北京春天的沙塵,那的確是外來因素,內蒙渾善達克沙地在北京上游,蒙古極低的植被覆蓋率也為西伯利亞寒流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沙源。所以,要想根治北京春天的沙塵暴,還要從三北防護林說起。根據一些資料,某些地方所謂的防護林,實際上僅有的幾棵小樹都細如鐵絲,這樣的林子怎麼能用來固沙呢。三北防護林,雖然一些地方初見成效,譬如多倫等等,但是任務還是很艱巨的,商都、化德、正鑲白旗一線的草原沙化不是一般的嚴重,那裡不是白色的世界就是黃色的世界。就是在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也有點點沙地。所以,北京的空氣問題,還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這不僅需要北京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上游省市的配合。畢竟北京作為北方遠海的城市,可以說什麼也沒有。這也同之前的分析一樣,因為不用負責,如果上游地區的政府只顧自己轄區的經濟發展而不顧對下游城市的危害,那環境問題無法解決。
另外還有一個個人建議是之前沒有明確提出來的,針對北京來說,就是發揮北京高校環保社團和周邊環保民間組織的作用。從西方經濟學理論上看,一個理性的個體確實都在追求獲得的收益最大化,但青年人在此之外又確實對環保擁有不計收益的熱情,雖然他們能做的事情也許並不專業,但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只要官方加以鼓勵和支持,是會有不小成效的。而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空有熱情投入,換來的卻多是鼓勵而少有實際意義上的支持,這也如同經濟學一樣,個體的收益或虧空都不足以影響整個社會群體。所以我覺得國家在採取宏觀手段的同時,也應盡可能對這些志願者們加以引導,讓環保從一個「大人物們的任務」轉變為「每一個公民的義務」。
參考文獻
紀小衛 城市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
中華環保聯合會 2008中國環境保護年度報告
魯傳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郭遠凱、李傳裕 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及經濟分析
Ⅳ 求一篇 環境經濟學論文 要有摘要 文獻參考 3000字 不要太深奧 謝謝
以下這些絕對是原創!因為這是我上環境經濟學課交的論文!
題目是《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當然,不少也是從一些經濟學書上抄來的
建議你還是不要全抄了,做個參考,自己思考思考挺好的
~~~在這個時候要環境經濟學的論文的話。。。樓主是在上交大衛老師的環境經濟學嗎?
~~~~~~~~~~~~~~~~~~~~~~~~~~~~~~~~~~~~~~~~~~~~~~~~~~~~~~~~~
摘要 環境污染和保護是一個世界性的話題,本文從經濟學角度結合實例對環境污染的原因進行分析,並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 環境污染 經濟學分析 治理建議
生態環境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也是經濟系統運行的基礎,生態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長期的生產和生活等社會經濟行為所引起的生態環境破壞而反作用於人類社會經濟生活的不良影響,其實質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人與自然關系的失調。目前,環境問題已成為全球社會性的問題。如何解決好這一問題,關繫到人類社會的生存。因此,採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對促進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
自然環境是人類的共同財富.環境效益具有公共性。例如,一戶人家在房前屋後種了許多花草.把屋子周圍布置得像個花園。居住環境變得十分幽雅。但實際的得益者並不只限於這戶人家.因為鄰居的居住環境也得到了改進.此類行為都產生一些沒有辦法完全收歸私有的利益。反過來說,環境被破壞帶來的影響也是公共性的。例如,各工廠排放的廢水、廢氣,建築工程形成的噪音與塵土飛揚等都污染或破壞了環境,這些行為對社會所造成的傷害,都沒有由污染者或環境破壞者本身負擔.這就是環境效益的外部不經濟或負的外部性,外部性影響導致市場失靈是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
1.1 外部不經濟(或負的外部性)
在健全的產權體系中.市場制度通過價格機制使資源達到最優的配置。但是在產權不明晰情況下,經濟活動必然產生經濟的外部性.從而導致經濟活動中的私人成本與社會成本或私人收益與社會收益的不一致。產生「市場失靈」。由於環境本身所固有的公共特性.其外部性表現得相當明顯。環境損害行為具有很強的負外部性,譬如,對大氣、河流的污染,其成本通常都是由全社會共同承擔.而相應的收益卻為造成破壞的市場主體所獨享。由於私人成本對社會成本的偏離.私人的最優經濟活動水平也必然偏離社會的最優狀態.其現實表現就是污染產品生產過多導致污染超標,超過環境自凈能力。假定某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放有毒氣體。對周圍的群眾造成危害。即具有負的外部性,那就意味著私人成本(即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所消耗的各種成本)低於社會成本(即社會為企業生產所付出的代價)。
1.2 外部經濟(或正的外部性)
環境保護行為具有很強的正外部性.即市場主體對環境改善所帶來的利益並不能獨享卻要獨自承擔環境改善的全部成本。譬如,上游居民植樹造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使下游居民受益.卻往往不能得到下游居民的補償。所以。如果沒有相應的激勵機制,在環境保護問題上就會產生廣泛的「搭便車」的行為.即市場主體從自身利益出發都不願為環保行動付費而會樂意坐享其成。這必然導致環境保護行為供給的嚴重不足。
如果某居民植樹造林改善環境,他獲得的私人收益是低的。但社會所得到的社會收益是大的.即具有正的外部性。那麼社會收益大於私人收益。但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若有外部經濟存在的話,則行為者因得不到全部好處,自然不願意生產使社會福利達到最大的產量。結果使資源配置效率低下。所以,由於外部性影響。市場機制並不能使環境質量在經濟擴張過程中得到充分的保障.從而出現「市場失靈」。這是環境問題產生的經濟根源。
2 治理環境污染的對策和建議
2.1 實行征稅或補貼的政策
對造成外部不經濟的企業,政府應征稅,其數額應等於該企業給社會其它成員造成的損失.使該企業的私人成本恰好等於社會成本. 使其因此而承擔污染成本從而消除外部影響。對造成外部經濟的居民(或企業)。政府則可以採取補貼的辦法,使居民(或企業)的私人收益與社會利益相等。無論是何種情況.只要政府採取措施使得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與相應的社會成本和社會收益相等。則資源配置便可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2.2 界定環境資源產權關系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產品.其產權關系界定不清晰,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外部性問題。所以,將產權途徑引入環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強化市場機制的
運行並補充政府的干預,促進環境管理優化。作為政府,主要通過設計制度、保護產權,使環境保護與私人經濟主體的利潤緊密相連。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達到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2.2 界定環境資源產權關系
環境資源是一種公共產品.其產權關系界定不清晰,這就不可避免地產生外部性問題。所以,將產權途徑引入環境治理.可以有效地強化市場機制的運行並補充政府的干預,促進環境管理優化。作為政府,主要通過設計制度、保護產權,使環境保護與私人經濟主體的利潤緊密相連。使環境保護成為人們的一種自覺行為.達到生產消費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
2.3 加大環境保護的資金投入
環保投入的實質是對環境的一種補償.是實現環境質量改善的重要保證 發達國家環境治理的經驗表明,要控制環境惡化的趨勢。環保投入須達到GDP的1.5% ,要使環境改善須達到GDP的2.5%。而我國環保投入一直以來都低於GDP的1.5% .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我國的環境「透支」已相當嚴重。因此,要使環境質量得到改善,就必須加大環保資金的投入,以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
2.4 加大審計部門對環保資金使用的跟蹤檢查
隨著環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政府部門對環境保護投入資金也呈逐年增加趨勢。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於環保建設.同時又對環境污染單位執行排污收費制度.環保資金的一收一支構成環境審計的主要內容。審計部門要加強對環保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檢查.建立環境治理項目資金使用情況反饋報告制度.對資金使用的合法合規性做出審計。通過審計,既能監督此類資金是否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又能充分發揮環保資金的效益。
2.5 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公民的環保意識
充分利用宣傳、教育陣地、運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學校、文藝、廣告牌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形式。大力宣傳環境與資源保護的方針、政策和法規。通過宣傳,強化全民生態和環保意識。同時,還要利用植樹節、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人口日、世界動物日等紀念日對青少年開展環保教育.加深鞏固下一代的環境意識。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使保護生態環境成為人們的自覺行動。
2.6 建立公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監督制度
環境資源公共物品與行為外部性兩個特點。市場價格只能反映局部性私人成本.不能充分反映全部整體性成本,這樣,導致經濟行為失去制約,產生市場失靈。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公民社會能動性的參與特點。加強對環境污染單位個人和群體的監督,利用公民社會的自主力量.建立公眾社會參與環境保護的監督制度.彌補政府管制與市場機制的不足。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共同努力,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持續發展的目標。
作為京城一名身在環保社團中的大學生,最後我想就我參加一些青年環保活動中獲得的知識和信息,結合以上理論分析來談談一些想法。
北京市的西部、北部所毗鄰的燕山,是北京的後花園,它是北京市民帶來周末休閑的好地方。北京的東南接入華北平原,是一片開闊地一直到海,水汽充足,這也就是為什麼北京的東南部常常會起霧的原因。但說到北京城裡遠眺時的霧呢,實際上天氣預報從某個時候已經改變了說法——叫「霾」,霾和霧直觀的區別就是顏色,自然的霧氣都是乳白色的,而北京的霧氣卻是灰色的,因為北京尤其是市區的大氣污染,已經從以二氧化硫等化工廢氣為主轉變成以可吸入顆粒物為主了,這也就意味著為北京的空氣污染「貢獻」最大的不是那些高聳的煙囪,而是我們身邊川流不息的車流了。這也是北京最大的環境問題——至少對一個普通市民來說是這樣。這也正如同前面的分析,北京越來越多的市民擁有私家車,他們享受便利的同時,整體上給環境造成了污染,但這種破壞又不能明確讓他們來負責和修復,所以北京市現在採取尾號限行的手段,既緩解了交通壓力,又控制了污染,使得北京近段時間經常可以看到藍天——當然我個人以為這種限制市民行車的強制性措施並不是根本方法,但目前來說大概是比較有效的。如同造紙等關系民生的污染工業一樣,我們也不可能將其一棒子打死,只能盡可能降低其污染程度。
至於北京春天的沙塵,那的確是外來因素,內蒙渾善達克沙地在北京上游,蒙古極低的植被覆蓋率也為西伯利亞寒流提供了極其豐富的沙源。所以,要想根治北京春天的沙塵暴,還要從三北防護林說起。根據一些資料,某些地方所謂的防護林,實際上僅有的幾棵小樹都細如鐵絲,這樣的林子怎麼能用來固沙呢。三北防護林,雖然一些地方初見成效,譬如多倫等等,但是任務還是很艱巨的,商都、化德、正鑲白旗一線的草原沙化不是一般的嚴重,那裡不是白色的世界就是黃色的世界。就是在水草豐美的呼倫貝爾,也有點點沙地。所以,北京的空氣問題,還不是一天兩天可以解決的,這不僅需要北京自己的努力,而且需要上游省市的配合。畢竟北京作為北方遠海的城市,可以說什麼也沒有。這也同之前的分析一樣,因為不用負責,如果上游地區的政府只顧自己轄區的經濟發展而不顧對下游城市的危害,那環境問題無法解決。
另外還有一個個人建議是之前沒有明確提出來的,針對北京來說,就是發揮北京高校環保社團和周邊環保民間組織的作用。從西方經濟學理論上看,一個理性的個體確實都在追求獲得的收益最大化,但青年人在此之外又確實對環保擁有不計收益的熱情,雖然他們能做的事情也許並不專業,但其對社會的影響力,只要官方加以鼓勵和支持,是會有不小成效的。而他們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空有熱情投入,換來的卻多是鼓勵而少有實際意義上的支持,這也如同經濟學一樣,個體的收益或虧空都不足以影響整個社會群體。所以我覺得國家在採取宏觀手段的同時,也應盡可能對這些志願者們加以引導,讓環保從一個「大人物們的任務」轉變為「每一個公民的義務」。
參考文獻
紀小衛 城市環境污染的經濟學分析
中華環保聯合會 2008中國環境保護年度報告
魯傳 資源與環境經濟學
郭遠凱、李傳裕 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及經濟分析
Ⅵ 經濟學畢業論文題目
學術堂整理了自十五個經濟學畢業論文題目供大家進行參考:
1、產業鏈競爭力理論研究
2、產業投資基金支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
3、城市交通與城市空間演化相互作用機制研究
4、城鄉一體化的理論探索與實證研究--以成都市為例
5、城鎮住房分類供應與保障制度研究
6、創意產業發展與中國經濟轉型的互動研究
7、創意產業與區域經濟增長互動發展研究
8、促進中部崛起研究
9、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研究
10、低碳經濟範式下的環境保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11、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監管研究
12、東北地區區域城市空間重構機制與路徑研究
13、東北亞區域能源安全與能源合作研究
14、都市旅遊發展與政府職能研究
15、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s)研究
Ⅶ 畢業論文題目如何處理現階段我國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我國社會現階來段的主要自矛盾是人民日益發展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 首先 從國家入手 政府要能夠執行好各自的職能 通過各階層代表大會 出台新政策 體現出人民當家做主的真實性、廣泛性 這樣能使社會主義社會更加完善 也能體現出政府的職能 更能調動人民生產的積極性 最終達到資源的開發與合理利用 使現階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發展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也就是人口與資源問題得到最好最快的改善 經濟也能得到最快最穩定的發展 其次 通過人民代表大會以及相關部門出台的政策 使資源的合理利用 環境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最後 對待外來文化應該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吸收有利於我國發展的文化 使外來優秀文化與中華文化相結合 革故鼎新 推陳出新 以此來增強我國國民意識 文化底蘊 推動生產力更快速的發展 總而言之 國家是階級統治的工具 只有好好利用國家這個工具才能更好的處理現階段我國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Ⅷ 經濟類論文怎麼選題
如何找到自己的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
在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時,我們首先要學會如何去發現一個好的問題,在知道靈感後,根據自己的所學知識以及經驗積累,盡快入手撰寫畢業論文。一般來說選題靈感大致的來源有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真實世界現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接觸哪些問題,比如在你今天實習的路上,有一個特別的現象引起了你的思考,這時你該想到如何把它和你的經濟專業知識去聯系起來;
第二個方面是通過大眾傳媒,網路渠道等報道的時事新聞,展開的對經濟問題的一系列思考;
第三個方面是在與人溝通和交流中,你通過他人的語言、行為等方面所感悟的問題。
第四個方面是通過閱讀一系列經濟類文獻,寧對立面所展示的問題產生自己的見解。
不知道大家看完上面這些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有沒有得到靈感,或者已經對自己的題目有了想法呢?論文其實並不難寫,難的是有想法。論文完成後不要忘記去查重,現在學校一般都非常重視畢業論文學術不端行為的。如果查重幾次後還未通過要求的重復率,那可能就會被推遲畢業哦,因此大家務必認真對待論文查重,且要選對查重工具進行查重。
以上就是關於「經濟類畢業論文選題參考大全 速進!」的全部內容了
Ⅸ 經濟類論文,什麼題目比較好寫,大家給個意見幫我在以下題目中選一個好寫的。
編號論文題目1. 國際石油價格研究2. 亞洲共同市場展望3. 人民幣升值的利弊評估4. 國民經濟可持續性發展與環境保護5. 切實注重「三農問題」6. 全面取消農業稅的意義與作用研究7. 如何看待「房地產熱」8. 我國企業年金制度研究9. 振興中華商業,弘揚「老字型大小」傳統10. 「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考11. 中小企業融資結構研究12. 中小企業治理結構研究13. 銀行不良資產構成研究及解決對策。14. 企業研發項目投資與企業績效研究15. 企業資金約束對企業績效的影響16. 日本式企業管理和企業文化17. 論戰後日本東亞區域合作政策及其走勢18. 美、日企業公司治理結構比較研究及啟示19. 日本通貨緊縮時期的宏觀經濟政策及其效果評價20. 日本經濟的重振與中日經貿關系21. 如何引導房地產業健康有序地發展22. 就業和再就業研究23. 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和意義24. 我國民營企業的現狀和進一步發展的對策25. 農業產業化研究26. 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27. 電子商務下的市場營銷28. 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29. 國有銀行商業化的障礙與改革措施30. 我國加入WTO後的國際貿易發展趨勢31. 中國城鎮就業問題研究32. 經濟增長對就業的拉動作用研究33. 利率市場化的宏觀經濟效應研究34. 國有企業改革問題研究35. 中國製造業發展分析36. 中國養老金投資及其與資本市場發展之間的關系37. 中國投資連接保險產品的發展歷史與現狀38. 中國汽車貸款問題研究39. 中國城市用水的水價問題研究40. 控制城市空氣污染的政策性工具分析41. 我國可持續經濟增長問題42. 我國中小企業融資難及其對策43. 如何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44. 我國金融風險的防範策略45. 振興我國農村經濟的思考46. 建立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和諧社會47. 加速第三產業的發展48. 略論我國居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的問題49. 中國品牌(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的現狀與問題50. 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與完善51. 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和中國對外區域經濟戰略52. CEPA實施對大陸和港澳的影響53.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和東亞經濟合作54. 利率自由化對我國銀行業的影響55. 中國匯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6. 當前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及其特點57. 美元匯率變動的影響58. 石油價格變動的影響和中國的能源戰略59. 中國納稅人意識研究60. 預扣制下所得稅意識研究61. 電子商務稅收問題62. 個人所得稅的收入調節功能分析63. 增值稅改革研究64. 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成因與對策分析65. 跨國銀行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研究66. 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獨資化」趨勢的動因分析67. 論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造及上市68. 中國匯率制度的選擇分析69. 銀監會與中國銀行業監管和改革70. 我國農村金融問題研究71. 我國政策性銀行改革研究72. 我國農村信用社改革與風險防範研究73. 國際金融監管模式比較研究74. 論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系的意義75. 收入分配方式與政策分析76. 海峽兩岸經濟的互補性77. 中國與東盟國家建立自由貿易區的意義78. 發達國家主張人民幣升值的原因79. 中國中、東、西部地區經濟差距擴大的主要原因80. 東北經濟發展的分析81. 中國外貿進出口結構的變化與特點82. 中國屢遭國外反傾銷起訴的主要原因83. 中國如何利用WTO規則參與全球公平競爭84. 和諧企業建設的分析85. 對企業領導層實行年薪制的評析86. 中國汽車業發展前景研究87. 中國機電產品國際競爭力研究88. 外商投資優惠政策國際比較89. 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的研究90. 論外貿出口中的「以質取勝」的戰略意義91. WTO與區域合作的互補競爭92. 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基礎與障礙93. 人民幣匯率調整對中國外貿的影響94. 「入世」後中國反傾銷的特點及前景95. 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及有關對策96.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經濟發展分析97. 工業化過程中的農業問題98. 房地產泡沫研究99. 房地產價格分析100. 收入差異分析101. 中國農業保險初探102. 保險投資的風險與防範103. 投資銀行問題研究 104. 公司財務105. 行為金融學有關問題的研究106. 中國證券市場實證分析107. 組織行為學中的自組織行為與社會實踐108. 溝通與沖突化解的案例思考109. 理性人假設與經濟學思維110. 人力資源配置中的同質化弊端111. 勞動力流動的障礙與成本112. 中國養老金制度改革研究113. 中國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研究114. 金融混業經營研究115. 中國經濟對外開放研究116. 市場競爭中的企業行為研究117. 當代國際貿易中政府的作用118. 金融監管與金融自由化119. 經濟轉軌與俄羅斯民族資本的發展120. 投資自由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121. 投資自由化對世界經濟的影響122. 內地與澳門特色經貿關系進展與展望123. 21世紀中國國際投資政策建議124. 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影響125. 外國直接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126. 反傾銷問題研究127. 技術性貿易壁壘問題128. 貿易自由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問題129. 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的方式130. 對財政權與事權關系問題的認識131. 基層財政問題及解決途徑132. 論政府間財政關系得協調133. 中國預算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134. CEPA的實施與港商對內地投資的機遇和前景135. 國際風險投資政策與投資新動向136. PDI與國內汽車行業重組137. PDI與國內信息產業重組138. PDI與國內家電產業重組139. PDI與國內高科技產業重組140. PDI與國內紡紡織業重組141. 科學發展觀與中國經濟發展142. 經濟改革模式研究143. 農村金融發展的分析144. 次貸危機分析145. CPI對居民消費的影響146. 農村土地流轉研究147. 中國旅遊產業發展分析148. 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149. 企業文化建設150. 中國貨幣政策效應分析151.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產業結構變化的分析152. 改革開放以來居民消費結構變化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