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資源環境和城市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論題選什麼比較好寫 。有哪些好的論文
提供一些資源環境和城市管理專業的畢業論文選題,供參考 。
1、含砷廢水的處理與工藝
2、含酚廢水的處理與工藝
3、含氟廢水的處理與工藝
4、含甲醇廢水的處理與工藝
5、含氨氮廢水的處理與工藝
6、粉末活性炭的水處理工藝
7、制葯廠污水特性及其處理工藝
8、造紙廠污水特性及其處理工藝
9、製革廠污水特性及其處理工藝
10、醫院污水處理技術
11、電鍍污水處理技術
12、煉油廠污水處理技術
13、農葯生產單位廢水處理與處置技術
14、啤酒工業廢水處理與利用技術
15、銅冶煉廢水的處理技術
16、工業生產中重金屬廢水的處理技術
17、氮肥廠廢水特性及其處理技術
18、磷肥廠廢水特性及其處理技術
19、水處理常用工藝及其特點
20、水處理新工藝及其應用前景
21、水處理中脫氮除磷常用工藝及其特點
22、我國中水回用現狀及其發展前景
23、好氧處理常用工藝及其適應性
24、厭氧處理常用工藝及其適應性
25、城市生活污水的處理技術與應用現狀
26、UASB反應器處理酒精廢水的研究
27、A/O法對含氮化工廢水的處理研究
28、SBR工藝脫氮除磷研究進展
29、我國水處理劑的現狀及發展前景
30、中高濃度氨氮廢水的綜合處理
31、廢水脫氮除磷生物處理技術
32、沉澱池類型及其應用
33、氨氮廢水處理技術現狀及發展
34、奧貝爾氧化溝的應用現狀及其發展
35、生物膜反應器在污水處理中的應用及研究進展
36、餐飲廢水的處理方法
37、城市污水資源化的開發利用及其對策
38、顆粒污染物凈化技術
39、機械式除塵器的應用現狀及其研究進展
40、過濾式除塵器的應用現狀及其研究進展
41、靜電式除塵器的應用現狀及其研究進展
42、氣態污染物凈化的常用方法及其適應性研究
43、煙氣中SO2凈化技術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44、煙氣中NOx凈化技術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45、含氟廢氣凈化技術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46、含揮發性有機物廢氣凈化技術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47、火電廠氮氧化物的處理技術
48、機動車尾氣的凈化處理技術
49、固體廢物填埋場對環境的影響研究
50、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工藝
51、生活固體廢物的處理工藝
52、城市生活垃圾的焚燒技術
53、熱電廠粉煤灰的綜合利用
54、衛生填埋法處理城市垃圾
55、有機固體廢物的沼氣化處理
56、城市垃圾的回收與利用
57、城市污水污泥處理與處置
58、城市污水廠污泥處置方式及資源化利用
59、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與處置
60、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與處理
61、工業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
62、農業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
63、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及處理對策
64、我國城市垃圾資源化現狀及其發展前景
65、我國現有環境管理制度綜述
66、我國現有自然資源環境管理綜述
67、我國現有區域環境管理綜述
68、水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常用方法及其特點
69、空氣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常用方法及其特點
70、水質現狀評價的新方法及其應用
71、空氣質量現狀評價的新方法及其應用
72、鄉鎮工業對農村(周邊)的環境影響
73、加快城鎮化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74、我國五大淡水湖的水質現狀及其治理對策
75、我國七大水系的水質現狀及其治理對策
76、松花江哈爾濱段水質現狀及其治理對策
77、哈爾濱市空氣質量現狀及其治理對策
78、我國西部大開發的利與弊
79、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與政府政策
80、湖泊富營養化的成因及其治理對策
⑵ 誰給一篇城市水資源及利用情況的論文
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不得不正視一個事實:可利用的淡水資源越來越匱乏。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能否確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發展觀,是關繫到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和子孫後代生存的重大問題。加大執法力度,全面關注水資源,應當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課題。
天氣、氣候與水資源
水是生命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地球上的生物所需要的水,絕大部分來自河流、湖泊、冰川和海洋等。這些可貴的淡水資源,其補給來源主要為大氣降水。在氣候系統中,水循環是最重要的物質循環之一。天氣、氣候與水分循環在正常情況下有利於人類生存與發展,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風調雨順。
怎樣才能期盼到風調雨順?生態學家研究後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個國家,如果它的森林覆蓋率達到30%左右,就很少發生重大的自然災害,如果能達到40%,就有一個比較好的生態環境;如果達到60%,這個國家將風調雨順、美麗富饒。
我國水資源面臨的嚴峻情況
隨著人類活動的不斷加劇、人口與城市化發展迅速,水資源面臨的情況越來越嚴峻。早在1972年,聯合國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就發出:「水將導致嚴重的社會危機」的警告。30多年過去了,水資源問題不僅沒有得到根本解決,而且越來越嚴重。
目前,我國水資源供需矛盾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在全國660多座城市中,缺水城市達400多個,其中嚴重缺水的城市108座。全國每年因缺水少產糧食近 800億公斤。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2000億元。我國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國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缺水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和環境改善的主要制約因素。
不容樂觀的是,在缺水的同時,我國水土流失和水資源污染情況仍然嚴重,水土流失導致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生態環境的惡化使得水資源與水環境陷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根據水利部《21世紀中國水供求》分析,2010年我國工業、農業、生活及生態環境總需水量在中等乾旱年為6988億立方米,供水總量6670億立方米,缺水318億立方米。這表明,2010年後我國將開始進入嚴重的缺水期。
從人口的增長上看,2030年左右,我國人口將達到16億,人均佔有水資源量將比目前減少1/5,降至1700立方米左右;從經濟增長上看,到21世紀中葉,國內生產總值要增長10倍以上,城市和工業用水將較大幅度增長,廢污水排放量也將相應增加,開源節流保護任務十分艱巨;從城市發展看,21世紀中葉,我國的城市化率將達到70%,城市水供求矛盾更加尖銳;從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上看,2050年前,我國糧食產量要比現在增加1400億公斤以上,這意味著農業灌溉總用水量必須增加,尤其是北方地區的水資源形勢將更加嚴峻。
依法節水、治水
水資源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社會發展不可缺少而又無法替代的物質資源。面對我國水資源供需面臨非常嚴峻的形勢,解決水資源須加大執法力度,從以下三個環節入手。
首先要依法節水,這是解決眼前供需矛盾的最有效措施。2002年8月修訂公布的新《水法》第八條明確規定:「國家厲行節約用水,大力推行節約用水措施,推廣節約用水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節水型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建立節水型社會」。節約用水的口號已提了許多年,但缺乏約束力,收效不明顯。現在應進入全民節水、依法節水的時代了。在全社會開展節水教育,利用經濟杠桿,進行強制性節水。對於肆意浪費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依法進行處治,切實建立節水型社會。
其次,要從戰略的角度,重視大氣水的開發利用。向空中要水是解決水資源危機的另一條途徑。我國人工增雨始於上世紀50年代末。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開展人工增雨的工作。1995年至2003年,全國有23個省共組織實施人工增雨4230多次,累計飛行9881小時,增雨面積達到300餘萬平方公里,增加降水約2100億立方米,在減輕和緩解乾旱對國民經濟帶來不利影響方面,發揮了顯著的作用。第三,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解決水資源的長遠與根本之計。森林與植被的破壞是導致水資源緊缺的重要因素。半個世紀以來,我國消耗森林資源達86億立方米,相當於把過去全國的森林都砍了一遍。如今,人均佔有森林面積和蓄積量分別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20%和12%。大規模盲目利用生態資源,使我國的生態資源質量急劇下降,江河斷流、湖泊萎縮,水資源涵養和調節能力嚴重不足。不斷發生的洪澇、乾旱和沙化三大災害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
水資源危機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瓶頸,它將威脅著中華民族的騰飛。為了拯救我們共同的家園,為了我們自身的生存與發展,在日益嚴峻的水資源危機面前,加大執法力度,運用法制的手段嚴格約束和治理,應當是解決水資源問題的有效突破口。
論文其實就是一種文章,就一種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它有自己獨有的論文格式。 下面就是標準的論文格式:
1、論文格式的論文題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論文格式的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論文格式的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論文格式的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格式的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d.結論。
6、論文格式的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
按照上邊的論文格式來寫,可以使你的論文更加容易被讀者了解,
⑶ 城市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以普洱市為例 為題的論文題綱怎麼寫
首先闡述城市土地資源的分類,性質,然後表達普洱市的歷史以及現狀,綜合分析出來然後找到問題,最後提出意見。
⑷ 關於「城市規劃建設與發展」這個論文題目怎麼寫
試論城市規劃要點
引言城市規劃的定義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戰略、建設城市的綱領、管理城市的依據。如何打造一個城市的風貌、建設一個和諧、生動、合理的空間體系,是現在規劃建設中十分熱門的話題。城市規劃必須注重個性特徵,城市個性是一個城市的特色,是獨特魅力之所在,在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中,千城一面、似曾相識的城市越來越多,城市的個性特色已湮沒在程式化的鋼筋混凝土之中,失去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城市個性化成為現代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和突出特點。打好「文化牌」,彰顯文化特徵是十分重要的課題。美國城市建築學家劉易斯·芒福德說:「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無論是歷史文化名城羅馬、威尼斯,還是現代國際大都市巴黎、紐約、芝加哥,座座堪稱文化藝術宮殿、建築博物館,處處折射出城市的文化,走進這些城市,就彷彿走進了他們的歷史。因此,在城市規劃中必須處理好建設與繼承的關系,在發展中傳承歷史文化。否則,城市一旦失去歷史陳跡,猶如人失去鮮明的個性,得到的利益是暫時的,而遺憾卻是永遠的。
由於城市所處的空間地理位置、地形條件、氣象條件和自然環境的不同,構成了不同的城市環境空間形態,提供了每個城市區別於其他城市的環境空間特性。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充分認識該城市的山、水、林和風景名勝等自然景觀要素,發掘、保護、利用、開發、改造自然環境空間特色,在共性中找出個性,圍繞個性建設特色城市。與此同時也要注重生態的和諧與持續發展的戰略。
1.規劃與人文精神
城市規劃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國際現代建築會議第四次會議發表的《雅典憲章》中提出的,裡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區原則影響了現代城市規劃將近半個世紀。這種功能主義的原則,一方面向古典建築學派提出挑戰,使城市規劃、建築開始從古典的放射、圓形廣場一類形式主義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另一方面功能主義又使城市規劃、建築逐漸陷入機械主義,它刻板地分區肢解了城市的有機結構,忽略了人與人之間的多方面聯系,破壞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結果是使城市形態單調、布局混亂、建築雷同。尤其是功利主義的影響,城市空間因最大限度的商業性開發,破壞了城市生態環境,污水、廢氣、雜訊、交通事故等給城市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因此城市在拋棄了人文精神的同時,便從「文明中最偉大的創造」變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壞」,也給人類帶來了生存危機。
20世紀60年代,重新關注城市的歷史文脈、地域文化和人們的生活,城市規劃中的人文理念開始復甦。與此同時,國際規劃、建築界人士開展了「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研究,並指出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發點是「為了城市人民」。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將得到完全意義上的復興與再生,人文因素將是21世紀城市文明的靈魂。
人文因素在中國的造城運動中是歷史悠久的。明清時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國城市運動中的代表作之一,彰顯出皇權的氣勢和霸氣。現代的城市建設也需要這種對人文精神的關注,在繼承與發揚的道路上不斷前進,為城市打造一種文化的底蘊。
1.1建築是人文精神的表現
1990年6月2日,國際建築師協會第十七次大會發表了《蒙特利爾宣言》。其開頭一行是:「建築是人文的表現,它反映了一個社會的形象。」世界建築史表明,人類的建築活動不僅是一項物質生產活動,而且還是人類文化活動的重要內容。一座城市的魅力,多數是由於建築藝術的魅力營造出來的。建築是時代的象徵。希臘雅典衛城建於公元前5世紀,其中有世界著名的保護神雅典娜帕提農神廟。衛城建築群是雅典這個黃金般的古典時期的紀念碑,是雅典全面繁榮昌盛的見證。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建築主要是國家性的大型建築,有些是專為榮耀路易十四或他的政權。這個時期建造的盧浮宮東立面、旺道姆廣場、凡爾賽宮及園林,都體現了路易十四「偉大的時代」的「偉大的風格」。建築語言常常是民族的語言,是凝固的民族精神,具有強大的感召力。著名美籍華人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中國銀行香港大樓,他以「中文的構思、英文的設計」,使這幢大樓滲透著深刻的人文含義:塔身,象徵著雨後春筍;風格,體現了出於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精神;樓的外表面,展示出寶石圖案。有學者說,巴黎人民很大程度上是巴黎的建築語言場教養、熏陶和塑造出來的。維也納的建築群及人文環境,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音樂大師;德國的一批具有藝術特色建築群和濃郁人文精神的城市,產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哲學家、科學家、音樂家。城市的建築具有強大的人文精神功能,一座有個性和人文魅力建築的城市能提示城市的廣大居民,提升這座城市的文明素質,使這座城市有自信心、活力和發展的推動力。
⑸ 急求一篇論文,論文題目是關於小城鎮建設的思考.
關於加快小城鎮建設的思考
小城鎮是以聚集人口、商品、文化、信息、科技、教育、金融和服務為特徵的地域系統。小城鎮位於農村之首、城市之尾,與農村經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點;又與大中城市關系密切,是大中城市進一步發展的基礎和後盾。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鎮化水平,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走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這是十堰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加快小城鎮建設,走符合十堰實際的城鎮化道路,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建設農村小康社會的一個戰略性問題。
一、發展小城鎮、加快城鎮化進程的戰略意義
十堰作為地處鄂西北山區的新興工業城市,產業結構單一,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典型,扶貧任務艱巨,加速推進城鎮化,既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跨越的歷史階段,也是解決目前以及今後經濟社會發展諸多問題的關鍵。發展小城鎮,推進城鎮化,實現社會、經濟結構轉型,把城鎮化與農村工業化和產業化有機結合起來,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實現城鄉共榮、協調發展。因此,加快城鎮化進程,提高城鎮化水平,成為我市新世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面臨的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1、推進城鎮化,有利於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特別是像十堰這樣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十堰市有近70%的人口在農村,有14萬貧困人口尚未解決溫飽問題。貧困山區的自然條件惡劣,單位土地的產出率很有限,種植業增長的空間也很有限。要使農民致富,唯一的出路就是通過城鎮化,實現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減少農民的數量,提高人均生產率。轉移出來的農村勞動力收入增加了,農村勞動力的價值也大大提高,收入相應增長。而大中城市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能力又極為有限。因此,實現大規模農村人口轉移只有發展小城鎮,實現城鎮化,改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實現人口、經濟要素的合理分布和自由流動,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和城鄉共同富裕,除此別無出路。
2、推進城鎮化,有利於加快實現農村工業化和農業產業化。從理論上說,城鎮化是社會分工的發展和生產專業化的結果。工業化和城鎮化是現代化過程的兩個側面。工業化需要聚集狀態,只有人類活動集中才會降低工業生產成本,才會形成聚集效應。因此,城鎮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產物,離開了城鎮化,工業化的效率就會降低;離開了工業化,城鎮化就無的放矢,就會失去發展的動力。目前,我市鄉鎮企業規模小,集約化程度低。通過發展小城鎮,使鄉鎮企業向小城鎮聚集。充分發揮小城鎮作為農村交通中心、信息中心、技術中心和人才中心的作用,為鄉鎮工業的發展提供基礎設施、市場、技術和人才條件;通過發揮小城鎮對農村的輻射作用,帶動農業產業化。
3、推進城鎮化,有利於改善生態環境。十堰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調水源頭,改善生態環境的任務光榮而又艱巨。我市山多地少,生態環境脆弱,在全市240多萬農村人口中,有當家地僅160萬畝,由於居住分散,自然災害頻發,種植業的70%望天收。只有通過城鎮化,減少農民數量,在總量上相應減少現有耕地承載人口數量,轉變農民的謀生方式,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使他們向城鎮聚集,給大自然以休養生息的機會,最終才能解決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森林覆蓋率降低等生態環境問題。
二、小城鎮建設的現狀與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1994年地市合並後,十堰市的城鎮有了較快發展。截止目前,建制鎮由1984年的13個發展到63個,其中城鎮居民萬人以上的9個,城鎮總人口111.8萬人,短短17年城鎮化率由14.9%提高到32.5%。城鎮的空間布局主要沿交通干線襄渝鐵路、漢江、209國道、316國道展開,城鎮職能改變了過去單一的政治職能或低水平商貿職能為主的狀況,形成了以經濟職能為主的各種類型結構。縱觀十堰城鎮化進程,有兩個特點:一是十堰城區(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經濟增長極,因汽車產業的聚集效應使城市人口增長較快,城市綜合實力日益增強;二是鄉村城鎮化即小城鎮的發展相對緩慢。建制鎮的發展由於在地市合並以前受行政管理區劃的限制,中心城市與區域內城鎮之間的經濟聯系表現為鬆散型,區域城鎮的經濟發展主要依靠自然資源開發利用、邊境貿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等,中心城市對小城鎮發展的輻射能力較弱。地市合並後,城鎮建設步入協調發展的軌道。由於十堰市農村人口較為稀疏,土地資源,尤其是耕地資源有限,這就決定了農業勞動力轉移壓力適中,同時農村經濟非常落後,因此,在農村地區形成小城鎮的內、外動力較弱,導致小城鎮發展滯後。
十堰小城鎮發展存在諸多問題:一是規劃問題。規劃不科學,執行缺乏嚴肅性。城鎮建設缺乏特色,風格雷同;二是融資問題。目前,城鎮化仍然是一種政府行為,尚未面向市場,形成多元投資主體,因此,城鎮建設資金來源貧乏,投資渠道單一,投入嚴重不足;三是制度障礙。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延緩了農民離土離鄉的步伐,不利於調動農民進鎮務工經商的積極性。社會保障制度改革滯後,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使農民進鎮缺乏「安全感」,增加了城鎮化成本;四是政策問題。各地出台了鼓勵農民進鎮務工經商的系列優惠政策,但落實不力,農民在市場准入、稅費徵收、子女就學等方面享受不到優惠待遇,甚至有的地方農民進鎮享受不到城鎮居民的待遇。我市小城鎮發展滯後固然有許多原因,但從主觀上來看,主要原因在於城鎮建設的思維方式和指導思想存在有思維誤區,我們必須克服:
第一,要克服官位設市的思維誤區。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除了帝王以外,下面的州、府、郡、縣的設置,等級森嚴,不可僭越,哪一級官管轄下的城市,城牆該有多高,該有幾條街道,衙門有多大,均有嚴格的規定。建國後到改革開放以前,在計劃經濟條件下,省、市、縣、鎮的設置,也基本沿用封建社會那一套,嚴格按行政級別、管轄面積、人口設市,城鎮規模基本以官帽定位,而不是按經濟規模以及經濟發展速度定位。改革30多年了,包括體制上、觀念上很多脫離實際的東西都改過來了,但這一傳統的設市設鎮模式仍被頑強地保留下來。而且在我們的頭腦中、在體制上形成了固有的模式,難以體現時代精神,制約了城鎮化發展,我們必須克服。
第二,要克服人為構市的思維誤區。如果說古樓蘭曾為古絲綢之路開辟立下汗馬功勞的話,那麼它的消失,也應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城鎮的生存與發展及其發展規模該有多大,完全是有規律可循的。因此不能憑主觀想像來構築城鎮框架,我們不能不顧城鎮發展規模和區域經濟社會動態比較優勢,好大喜功,人為構市,盲目擴市,以至於城鎮「增肥」了,卻有城無市。如我市一些小城鎮,雖耗巨資建起了幾條街道和廣場,至今門可羅雀,成為「空殼」。這樣的浪費和教訓令人心痛。今後,我市的城鎮化必須注意克服這種違反規律、人為構市的思維誤區。
第三,要克服全能亂市的思維誤區。由於受計劃經濟思想和自然經濟的影響,我市不少小城鎮總想來個各行各業齊頭並進,搞「大而全」、「小而全」,忽略自身城鎮的產業強項和文化特色,搞「全能城鎮」。資深社會學家費孝通先生在蘇南地區凋查後曾提出一個「小城鎮、大戰略」的概念,意思是說,改革開放後,農村商品經濟發展很快,呼喚小城鎮的發展,為其提供信息、市場和科學文化服務。加快小城鎮建設,其目的一是解決農村內部商品經濟發展的流通問題;二是以小城鎮的廣泛建設解決大城市的「通病」。遺憾的是我們卻誤解了費老的原意,片面認為發展小城鎮商品經濟就是要搞「小而全」,而未能與時俱進,把小城鎮建設放在國際社會分工和經濟全球化的背景去考察去建設,導致在小城鎮的發展上出現了不少「全能城鎮」,造成了社會資源的浪費。
三、加快我市小城鎮建設的思路與對策
我市小城鎮建設要立足市情,既要增加城鎮的數量,但更應注意提高城鎮化的質量,不能搞「一刀切」。要科學規劃,完善體系,合理布局,突出重點,梯度推進,全面增強城鎮的綜合實力、聚集能力和經濟輻射功能,逐步形成以重點城鎮為支撐、各具特色的城鎮體系。要把為農業、農村和農民服務,作為小城鎮建設的出發點和歸縮點,把小城鎮建設與發展鄉鎮企業和推進農業產業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強小城鎮的吸引力和帶動作用,使小城鎮成為推動農村小康社會建設的戰略支點。按照小城鎮建設的基本思路,加快我市小城鎮建設應採取以下對策:
1、變官位設市為按經濟規模設市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就經濟規模而言,一些原來默默無聞的沿海鄉鎮已超過了西部不少地級市,其城鎮發展的規模和格局,也超過了西部的不少縣和市。就十堰而言,城鎮化進程起步晚,即使是縣城,與沿海一些鄉級小鎮相比,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經濟質量上的差別都很大,思想觀念上的差距、經營理念上的差距就更大了,盡管國家還沿用按行政級別設市的傳統行政管理模式,但打破這一傳統的桎梏,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我市應遵循城鎮化是一個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自然歷史過程這樣一條客觀規律,按經濟規模來安排城鎮資源的分配,收緊拳頭,突出重點,把握規律,有選擇、有特色地走自己的城鎮化之路。否則,我們的城鎮化進程必然會受到不可估量的影響。
2、變人為構市為產業興市
城鎮發展必須以經濟產業作為依託。我市多數小城鎮近些年來之所以出現布局混亂、交通阻塞、城鎮服務功能不配套等問題,甚至是沒有經濟內涵的「空殼鎮」,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從經濟發展的角度和產業發展的角度去規劃和架構小城鎮,小城鎮缺乏主導產業支撐。一個城鎮可以構築多種產業功能,但從城鎮特點來看只能突出一兩項主功能,形成一兩項優勢產業,而不是面面俱到。我國改革開放以後新興的城鎮,如溫州、綿陽、諸城等等都是以特色產業立市。小城鎮的發展,必須依據各自的優勢,推准主攻方向,大力培植工業主導產業,走依靠產業支撐輻射功能的路子。我市小城鎮應當發揮山區資源優勢,發展山區資源加工工業,培育城鎮支柱產業,增加城鎮經濟實力,從而增強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功能。
3、變全能鎮為特色鎮
我市小城鎮建設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片面追求「小而全」,使小城鎮特色不突出。我市城鎮化應該走「小而特」的路子,不同的小城鎮必須打造不同的特點,或以產業特、或以文化風情特、或以區位特,突出特色,形成比較優勢,實施差別化競爭戰略,以鮮活的城鎮特色,形成「名鎮效應」,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升小城鎮的競爭力,反過來又推動城鎮規模的擴張。結合十堰產業與資源特點,可以著力發展以下幾類具有特色的小城鎮:一是建設工業主導型小城鎮。把小城鎮建設與鄉鎮企業二次創業緊密結合起來,根據區域市場、資源特點,合理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引導鄉鎮企業集中連片發展,建設小型工業園區,把鄉鎮工業塑造成為帶動小城鎮建設的主體力量。二是建設旅遊服務型小城鎮。旅遊資源豐富的鄉鎮要搞好景區生態環境建設,完善服務設施,全面提高風景名勝區的硬體設施水平和服務接待水平。三是建設流通商貿型小城鎮。邊貿口子鎮要在突出抓好市場等硬體設施建設的同時,以最優惠的政策、最便捷的服務、最寬松的經營環境,吸引周邊的鄂、渝、陝客商前來經商興業。四是建設特色產業型小城鎮。要依託葯材、黃姜、茶葉、綠松石等山區資源,建設特色產業基地,在擴大規模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加工、包裝、銷售業,逐步形成集種植、加工、包裝、銷售於一體的產業鎮。五是建設移民鎮。搶抓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機遇,用好用活移民政策,推動移民小城鎮的建設。
4、積極解決小城鎮建設中的具體問題。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小城鎮要以現有的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為基礎,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引導農村勞動力合理有序流動。」根據這一精神,結合我市實際,為使小城鎮得以健康發展,還應解決如下問題:
(1)搞好科學規劃。小城鎮規劃要堅持科學合理原則,選址要與國家的宏觀產業政策、導向政策、交通、通訊大動脈相聯系。起點要高,具有時代氣息;必須滿足我市農業產業化的要求,使小城鎮成為農業生產、加工、流通、服務的載體。小城鎮發展的規劃,不僅要考慮長遠義務教育設施布局,還應考慮職業技術教育設施布局,科教興鎮,保證小城鎮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要把市場一體化要求與本地經濟特點相結合,將小城鎮規劃建設融入分工明確、布局合理、同中心城市建設相結合的城鎮化體系格局,利用大市場形成強有力的經濟增長點;小城鎮的風貌一定要體現綜合經濟實力和居民群體凝聚力,使本地的文化歷史傳統得到繼承和發揚;要把環境生態建設列為主要內容,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和自然條件,建設生態小城鎮。規劃必須體現全局意識,著眼於長遠,決不能因黨政負責人的更換而改變。規劃一經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而且要列入目標考核責任制,要強化規劃的實施力度。
(2)運用市場機制,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籌集小城鎮建設資金,可以實行財政資金為引導、吸納民間資金為主,吸引外資為輔的多元化投融資體制。首先,財政資金可以向小城鎮傾斜,在注重抓好水、電、路及通訊、市場等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增加與農民利益有密切聯系的、有巨大消費空間的項目,以此吸納民間投資與吸引外資,加快建設速度,完善城鎮功能,增強城鎮的經濟實力。其次,通過小城鎮安居工程,吸引農民建房資金。再次,把市場機制引入小城鎮建設。政府通過在提高服務質量和工作效率、健全規章制度、創造良好投資環境等軟體上下功夫,使小城鎮產生較強的吸引力,並以「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吸引眾多的人帶著資金參與城鎮建設。要大膽嘗試和探索將城鎮當作資產來經營的思路,堅持市場化運作,不斷建立和完善「經營城鎮」的新機制。要最大限度地盤活土地資源,把自然資源變成城鎮發展的寶貴財源,變過去土地使用的「行政審批制」為現在的「市場配置制」,使國有土地的資本效益趨向最大化,大力推行競價拍賣等多種土地經營形式,為城鎮建設籌集更多的資金。同時,營運市政設施,實現滾動開發。經營城鎮有形資產,把公共房產及道路、橋梁、公路燈桿等市政設施的使用權和經營權推向市場,能賣則賣,宜租則租;經營城鎮無形資產,把城鎮空間、戶外廣告標牌經營權、交通線路營運權、道路和其它設施的冠名權等,通過轉讓、拍賣、租賃等形式推向市場,使無形資產變成有形資產。
(3)加快改革步伐,消除制度障礙。
要推進城鎮戶籍制度改革,逐步落實以現居住地劃分城鎮戶口和農村戶口的戶籍登記制度,實行以住戶、職業、生活來源等主要生活基礎為依據的落戶標准,以居民住地劃分城鎮人口和農村人口,以職業劃分農業人口和非農業人口。確保進鎮農民的子女入學、參軍、就業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勵和吸引農民進鎮落戶,務工經商。要改革土地使用辦法,在堅持穩定現有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的同時,對農村土地使用流轉制度進行創新,允許農民對土地進行出讓、出租、轉包、入股、抵押等流轉活動,解決農民擔心長期離開農村後、遇到困難生活沒有保障和後路問題,並為農民進鎮後土地集中使用打好基礎。同時,要推進配套制度改革,大力推進醫療、就業、教育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規范的就業、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為農民進鎮解決後顧之憂。
⑹ 誰能給我一篇有關城市水資源的論文。1500字左右就好。我看看格式怎麼寫/
1、論文格式的論文題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確、簡練、醒目、新穎。
2、論文格式的目錄
目錄是論文中主要段落的簡表。(短篇論文不必列目錄)
3、論文格式的內容提要:
是文章主要內容的摘錄,要求短、精、完整。字數少可幾十字,多不超過三百字為宜。
4、論文格式的關鍵詞或主題詞
關鍵詞是從論文的題名、提要和正文中選取出來的,是對表述論文的中心內容有實質意義的詞彙。關鍵詞是用作計算機系統標引論文內容特徵的詞語,便於信息系統匯集,以供讀者檢索。每篇論文一般選取3-8個詞彙作為關鍵詞,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題詞是經過規范化的詞,在確定主題詞時,要對論文進行主題分析,依照標引和組配規則轉換成主題詞表中的規范詞語。(參見《漢語主題詞表》和《世界漢語主題詞表》)。
5、論文格式的論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稱前言、序言和導言,用在論文的開頭。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寫出作者意圖,說明選題的目的和意義, 並指出論文寫作的范圍。引言要短小精悍、緊扣主題。
〈2)論文正文:正文是論文的主體,正文應包括論點、論據、論證過程和結論。主體部分包括以下內容:
a.提出問題-論點;
b.分析問題-論據和論證;
c.解決問題-論證方法與步驟;
d.結論。
6、論文格式的參考文獻
一篇論文的參考文獻是將論文在研究和寫作中可參考或引證的主要文獻資料,列於論文的末尾。參考文獻應另起一頁,標注方式按《GB7714-87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進行。
中文: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
英文:作者--標題--出版物信息
所列參考文獻的要求是:
(1)所列參考文獻應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讀者考證。
(2)所列舉的參考文獻要標明序號、著作或文章的標題、作者、出版物信息。城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方針與對策 摘要:現實情況表明,水資源短缺已越來越成為我國發展的制約因素,另一方面我國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還有一定的潛力;如果不盡快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全面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我國許多地區特別是城市將面臨水危機的嚴重威脅。這方面,黨和政府的方針應是:以節水為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這是關繫到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計。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上述方針,根據我國城市與節水存在的問題,應採取相應對策及關鍵技術。
關鍵詞:城市水資源 可持續利用 方針與對策 現實情況表明,水資源短缺已越來越成為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另一方面我國在水資源開發利用上還有一定的潛力;如果不盡快把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全面地提到議事日程上來,我國許多地區特別是城市將面臨水危機的嚴重威脅。這方面,黨和政府的方針應是:以節水為先、治污為本、多渠道開源,這是關繫到我國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計。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上述方針,根據我國城市與工業節水存在的問題,應採取相應對策及關鍵技術。 1對策1.1 把節約用水放在解決我國城市水資源問題的優先地位,並作為一項國策,大力加強節水宣傳,增強全民節水意識以節水為先,即將節水作為解決城市水資源問題的基本出發點和首要對策。從水資源可持續利用高度看,節約用水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長期任務,應通過堅持不懈的節水宣傳教育,在全民中樹立對水資源的憂患意識,使節水成為全民行動和社會風尚,使我國逐步成為節水型社會的國度,其潛在作用是深遠的。 應特別注重對兒童和青少年的節水教育,開展多種形式生動活潑的宣傳教育活動。1.2 加強全國城市與工業節水工作統一領導與城市與工業節水是一項涉及面廣、情況復雜、政策性與技術性極強的工作,應實行在全國水資源主管部門統一領導下的各有關與行業主管部門分工負責的。以克服目前存在的政出多門、管理松馳、無序狀態,使節水工作納入科學的、以全局利益為重的統一協調的管理軌道。1.3 全面制定和實施城市與工業節水規劃與計劃在科學分析評價全國、各地區和城市水資源條件與用水(節水)狀況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經濟發展要求、城市和工業生產用水特點,自上而下地制定全國及各地區的城市與工業近遠期節水規劃。規劃應明確水資源供需平衡情況、節水目標、節水指標、節水計劃與措施。更為重要的是應將節水規劃納入相應的國民經濟規劃或經濟建設發展計劃、分步實施。節水規劃目標或計劃指標應列入相應國民經濟序列,定期審查公布。1.4 加強立法,統一制定有關節約用水的、法令和條例規定等,建立相應的節水技術法規體系依法治水管水,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水的統一立法,是改變目前「多龍治水」、政出多門而又無法可依、管理松馳的無序的狀態,將節水工作納入法制軌道的重要步驟。隨節水工作的深入發展,原有技術法規在數量和技術上已日顯不足,為此須從我國國情、城市與工業行業實際情況和節水實踐經驗出發,制定一系列有關節水的技術法規體系,包括標准、規范、規程、方法、指標、規定等,使之與節約用水的有關法律、法令和條例等配套實施,以便將節水工作納入科學化、制度化的軌道。其中至少應包括:(1)基礎性節水技術法規,如名詞術語定義,節水考核指標定義、計算方法,節水指標體系等;(2)節水統計數據與考核指標的上報、審核規程及分析評價制度;(3)水量平衡測試方法、規程;(4)企業用水合理化分析評價方法及實施辦法;(5)循環用水和冷卻塔使用管理規定;(6)城市與工業廢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規定;(7)冷卻塔、循環冷卻水系統及廢水回用(包括中水回用)系統水質指標;(8)節水裝置、器具使用規定;節水裝置、器具質量審查標准、方法及審查辦法。1.5 水資源化,建立科學合理的水費體制水資源市場化是推動節水工作最直接、最有效、最便捷的對策之一。水資源是國有資源,但從市場經濟觀點看,作為一種特殊商品,應有償使用。為此應改變傳統計劃經濟用水模式與狀態,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其關鍵是,建立科學合理的城市與工業水費體制,以促進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水費體制的建立是水資源市場化的核心,應兼顧水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水費體制包括水費類別、標准(基準)系列及收費制度。應改變目前簡單化的水費類別、比較單一的水費標准,建立各種水費類別與標准,全面推行浮動、累進收費制度。水費體制的建立,應在國家有關領導部門統一領導下有計劃地逐步推行,應採取系統優化與社會公平原則,應考慮不同地區及其城市的水資源特點,應有利於提高城市供水部門的自我發展能力,促進城市供水事業的發展、水資源利用和水污染防治的良性循環。水費體制的建立是一項社會性、政策性、技術性極強的綜合性課題,應專門立項研究。1.6 在工業節水中,研究引入節水機制——激勵機制與制約機制目前,在我國絕大多數工業生產中用水成本不及1%,因此在經濟杠桿尚不能充分發揮作用之前,在工業節水中引入節水機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對生產者運用節水鼓勵性對策,以激勵其節水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其節水的主人翁觀念;對生產管理者,通過運用經濟杠桿和實行節水計劃目標責任制等,以加強約束。這樣,可以補充用水(節水)計劃管理的不足。工業節水的激勵機制和制約機制具有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應作為節水管理科學課題,加強研究。1.7 提高工業用水效率提高用水效率是工業節水的核心。從廣義上講,它體現了從提高用水系統的重復利用率、企業改革、發展生產經濟規模、生產工藝技術進步、到實行清潔生產和科學管理等所產生的全部節水效果。因此,提高工業用水效率是一項涉及面廣、科學技術性強和影響深遠的系統工程。它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同步,不可能一蹴而就。從總體上講,提高工業用水效率,近期應側重於系統節水和管理節水,以後應逐步把節水工作的重點轉向工藝節水。有關技術措施後述。1.8 鼓勵和提倡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回用水,包括中水)、其它低質水和海水回用水、低質水和海水的利用,均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水質、可利用范圍、地點或地域等客觀條件的限制,應因地制宜地判別其適宜的技術經濟條件,解決好有關技術、經濟、政策、管理以至社會問題,應在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行。1.9 控制污(廢)水對水環境的污染,改善水源水質1.10 以科技為先導,加大城市與工業節水的科技與資金投入城市與工業節水具有豐富的科技內涵。從發展觀點看,不加強節水的科技導向和投入,將難以推動節水工作向深入持續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單純依靠目前節水技術力量也難以承受日益復雜的綜合性很強的節水任務。因此,必須提高節水人員素質,加強科學技術力量的橫向聯合,此外必須加大節水資金投入,注重節水技術經濟分析,以提高節水經濟效益。上述各項對策是互相關聯的整體,採取這些對策是我國城市與工業集約化發展的必由之路。 ;
2 關鍵技術2.1 加強節水技術基礎工作技術基礎工作薄弱,至今仍是全國、各城市和工業節水系統的突出問題,而加強節水技術基礎工作又是作好城市與工業節水工作不可逾越的首當其沖的重要環節。其主要內容有:(1)提高節水基礎數據質量節水基礎數據直接關繫到節水統計、分析、評價是否正確和判斷的准確性。這方面須迫切解決的問題是: · 按「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准」和相關統計口徑,嚴格進行節水統計中的行業分類; · 統一節水名詞術語、節水考核指標、指標計量單位與計算方法; · 通過統一的、上報、匯總和審核,確保統計資料的正確性、完整性和連貫性; · 分析、篩選、審定各水平年(1985、1990、1995、2000年)的基本節水考核指標數據與節水水平。 (2)建立較完整的基礎資料庫 其中應包括有關水資源開采利用數據、相關宏觀指標、城市和行業生產經濟技術指標、用水節水統計數據、節水考核指標等,使資源共享。 (3)建立各城市、各工業行業和企業的用水、冷卻水、回用水系統技術資料庫、冷卻塔技術資料庫。 2.2 完善並加強水量平衡測試工作,開展企業用水合理化分析水量平衡測試是開展企業節水工作的基礎。原來的水量平衡測試成果已逐漸失去實際應用價值,應在新方法和規程下定期開展水量平衡測試工作,並切實進行用水合理化分析,判定實際用水效率與節水潛力,為開展企業節水工作提供科學依據。2.3 提高冷卻水循環利用率和冷卻效率提高冷卻水循環利用率和冷卻效率是系統節水的主要途徑。 應根據有關法規對冷卻水循環系統和冷卻塔實行科學監督,以提高冷卻水循環利用率和冷卻效率。按文獻規定目標,我國各類城市的有關指標如表1所示。我國各類城市冷卻水系統效率指標 表1 指標 Pr(%) Pcy 冷卻效率(%) 濃縮倍數 城市類別 2000 2010 2000 2010 2000 2010 2000 2010 一 75 85 85~90 95~97 65~75 75~80 2.6~3.0 3.1~3.5 二 70 80 80~85 92~95 55~65 6~75 2.1~3.5 2.6~3.0 三 65 75 ≥80 ≥90 ≥55 ≥60 1.5~2.0 2.1~2.5 註:城市類別:一類為直轄市、開放城市、重點城市;二類為省會城市,日供水量大於40×104m3/d的城市;三類為其餘城市為實現上述目標,須採取的主要技術措施有: · 擴大冷卻水循環利用范圍,這對大量的小型企業尤為重要; · 關停或改造一批質量或性能不合格的冷卻塔; · 開發、推廣使用新型、高效(冷卻效率>65%、吹散損失<0.2%~1.0%)、低噪音(<50 dB)冷卻塔; · 推行循環冷卻水處理,提高冷卻水處理率,這是提高冷卻效率和濃縮倍的關鍵; · 全面監測不同地區不同季節冷卻塔運行情況,加強運行管理; · 研究開發適合於不同水質條件、氣象條件下的水質穩定、殺生和旁流處理技術——處理方法、設備與水處理劑,並分析確定其優化運行技術經濟條件; · 研究推廣冷卻水系統(包括空調系統)的清洗技術,提高冷卻效率; · 研究運用高效熱交換器及其優化組合技術。 2.4 因地制宜地研究推廣各種節約循環冷卻水量的其它技術如空氣冷卻、汽化冷卻、人工製冷冷卻、大氣冷源技術和物料換熱技術。這些技術在一定條件下可大量減少冷卻水量或不用水冷卻,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2.5 提高廢水回用率對於工業企業,廢水回用是僅次於冷卻水循環利用的另一個主要節水途徑。 目前我國廢水回用總水量不過5×108 m3/a,實際回用率很低,為此應採取以下技術措施: · 提高工業廢水的回用范圍,例如將其用作冷卻補給水、鍋爐補給水、空調除塵水、洗滌水、清洗水、沖渣(灰)水、熄火降溫水和廠區部分生活雜用水等。從一定意義上講,在工業企業內部進行廢水回用比外部污水回用經濟可行。 · 研究開發一系列經濟實用的工業廢水或其它廢棄資源的減污排放、處理回收或回用技術。 · 研究開發經濟適用、高效的中小型工業廢水處理裝置,特別是含油、重金屬、有毒物質和高濃度有機污染物的廢水處理裝置,提高這些廢水的回用量,以減少污染負荷。 · 研究開發工業回用水系統水質穩定、殺生技術。 · 對工業回用水系統的運行情況實行監控,加強運行管理。 · 擴大城市污(廢)水處理回用規模和范圍。 擴大城市污(廢)水處理回用范圍和規模的關鍵技術措施是: · 結合不同地區和城市的具體情況,進行城市污(廢)水回用的技術經濟條件分析,確定污(廢)水直接回用的范圍和規模,作為制定污水回用發展規劃的依據; · 制定不同回用水水質標准,研究確定回用水(特別是與人體接觸的回用水)安全評價方法;· 研究開發適用於不同地區和條件的適用經濟的污(廢)水處理特別是深度處理技術及裝備;· 研究、推廣安全可靠的中水處理技術和設施;· 研究、建立城市、小區和物的分質供水系統,其中城市分質供水系統應與工業企業、市政設施與灌溉分質供水系統相配套; · 污(廢)水回用系統的監管技術措施。 從我國城市與工業廢水回用發展情況看,除受到廢水處理率(包括合格率目前二級生化處理i<5.6%)低和一些客觀條件限制外,歸根到底將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估計回用率的年遞增率會遠低於20%。在考慮廢水回用時,應考慮對人體健康和生產的影響。 2.6 擴大海水、低質水可利用范圍,建立各類分質供水系統據估計,我國1995年海水利用總量約為100×108 m3/a,2010年預計達350×108 m3/a,後者還遠低於目前日本、美國海水利用水量。為此,要研究經濟、有效、安全可靠的海水利用技術,如管路、冷卻系統防腐、海生物防治、水質穩定技術及海水淡化技術。應積極研究開發海水循環冷卻專用技術以取代海水直流冷卻系統,同時應加強相應專門技術研究,如專用水質穩定劑、海水冷卻塔等。此外,應開展海水沖廁污水處置問題的研究。2.7 開展工業生產工藝節水技術研究近期可結合工業企業改革、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加快工藝節水步伐。從長遠考慮,應注重下列因素對工業節水的影響:(1)經濟規模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2)生產工藝方法、技術、流程與裝備的發展進步; (3)原料路線與政策的改進或改變; (4)清潔生產技術的實施; (5)工業生產的科學管理水平提高; (6)因素變化。 以上因素都可對工業生產用水情況產生深遠影響,而且從發展趨勢看絕大多數因素的變化都會在不同程度上不斷地促進水資源合理利用,減少水污染,致使單位產品(或產值)用水量、取水量逐漸減小,使水環境得以改善。對此,應按行業開展專門研究。 2.8 研究開發性能優良的節水器具採用節水器具,一般可節水10%~30%。我國目前節水器具多處於低水平、盲目、重復研製開發狀態,近10年來幾無進展,質量低劣,因此有必要有組織地進行研究開發,其重點是應用范圍廣、使用頻繁、易造成浪費的用水器具。例如,開發推廣小容量(6 L)或無「介質」的成套衛生潔具、限壓節流水龍頭、延時自閉水龍頭、冷熱水洗浴水龍頭等。應堅持對節水器具的基本要求。 2.9 加強對重要節水問題的技術經濟分析、研究,提高節水工作水平和節水效益節約用水是關繫到資源、環境、人民生活和經濟的大事,屬跨行業(專業)的綜合技術領域。很多節水問題的決擇,都須從技術、經濟、社會以至政策等方面權衡利弊、得失,而技術經濟方法則是在這類問題的多方案比較中取得最佳效果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當前,對下列有關節水問題的分析研究具有普遍意義,例如:· 地區或城市范圍內,水資源的優化配置;· 地區或城市在長距離調水與節約用水之間的權衡;· 地區或城市節水潛力分析、節水目標的確立、節水基本對策的制定及其定量評價;· 城市節水規劃的制定;· 地區、城市或企業范圍,循環用水、污(廢)水回用及低質水或海水利用中的利弊權衡;· 循環冷卻水系統狀態優化控制;· 污(廢)水回用方式——直接回用與間接回用的選擇與協調;· 污(廢)水直接回用范圍規模與水質指標;· 城市群污(廢)水回用與流域污染控制技術分析;· 城市水費體制(水價)研究;· 節約用水技術經濟分析方法本身的理論與實踐研究</SPAN></SPAN>
⑺ 求論文,題目是關於旅遊資源的開發與規劃
「旅遊資源復的開發和規劃」與制「旅遊景區的開發和規劃」有什麼區別?就一般意義上說,現代旅遊資源觀應該涵蓋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特別要注重生態、民俗、城市、商務、會議、休閑、健身、節慶、娛樂、購物、教育、科技、產業、時尚等各種旅遊資源,以及傳統的以觀光旅遊為主的自然旅遊資源和文化旅遊資源。「旅遊資源的開發規劃」事實上涵蓋了「旅遊景區的開發規劃」,也可以說「旅遊景區的開發規劃」是「旅遊資源的開發規劃」的一部分而已。 摘自:北京巔峰智業旅遊規劃設計院
⑻ 城市與鄉村區別的論文題目
城市與鄉村區別的論
知道更多理解的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