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論文題目 » 奧鵬專科行政管理論文題目
擴展閱讀
中國網路原創新人樂團 2021-03-31 20:26:56
黨政視頻素材 2021-03-31 20:25:44
廈門大學統計學碩士 2021-03-31 20:25:36

奧鵬專科行政管理論文題目

發布時間: 2021-03-26 04:08:46

① 行政管理論文題目(大專)

行政管理學專業畢業論文題目 1.論在中等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政府行為的適度2.試論激勵機制在中國公務員制度中的確立與作用 3.關於政府職能轉變的幾點思考4.當前我國反腐敗問題研究5.近代西方「主權在民」思想的幾個主要理論6.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政府社會管理與服務職能的轉變7.中國行政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研究8.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行為的適度9.論公務員的行政道德規范10.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思考11.建立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問題研究12.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13.政府公共形象設計14.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企業人才管理思考15.機關後勤管理問題研究16.鄧小平政治思想研究17.我國所有制理論的突破與發展18.論經驗決策與科學決策19.民主問題研究20.鄧小平改革思想研究21.依法行...

②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題目怎麼選題

1、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的理念與方法探索
2、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構建高績效的服務型政府
3、西方發達國家公共部門績效管理的述評及其啟示
4、公共部門績效管理指標體系的構建與研究
5、行政成本分析及其有效控制途徑探索
6、公共事業單位產生與發展的原因分析
7、公共事業單位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探討
8、我國公務員制度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公共服務民營化研究
10、非政府組織運作的困境及對策
11、危機管理中政府職能重塑
12、服務型政府運行機制的構建問題研究
13、當前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動因和內容研究
14、腐敗治理過程中的道德建設與制度建設
15、村民自治的制約因素分析
16、城市社區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17、政府官員腐敗問題及對策
18、體制轉型與腐敗滋長的相關性分析
19、論我國腐敗的預防機制
20、權力制約與反腐敗機制問題研究
21、公共政策的基本理論演變及其發展趨勢
22、官員問責制的現狀分析
23、完善中國公共權力的路徑分析
24、農村公共產品供給效率問題研究
25、我國政府經濟職能的演變及其現狀分析
26、新公共服務與服務型政府的構建
27、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的政府職能研究
28、政府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角色定位
29、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的現狀及其方式轉換探析
30、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探討
31、公民政治參與與和諧社會構建
32、我國當前權力道德失范及其治
33、行政溝通中的障礙與對策研究
34、我國行政監督的回顧與思考
35、國外電子政務發展研究
36、行政倫理建設的重要性和途徑
37、行政改革的必然性和趨勢
38、咨詢在行政決策中的作用
39、分析我國的行政職能轉變和行政改革
40、政策執行的制約因素分析
41、行政環境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42、完善我國的行政監督體系
43、西方國家的行政改革對我國的啟示
44、論述行政法制化
45、論述行政領導在行政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46、完善我國公務員制度的必要性
47、行政組織變革的動因分析
48、影響行政組織設置主要因素分析
49、公共行政治理模式的理性分析
50、官員問責制與公共管理改革
51、WTO規則與中國政府的依法行政
52、現代化進程中權力腐敗的產生及其遏制

③ 行政管理專業論文的選題!

論文參考題目: 1、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進一步完善中央與地方關系研究
2、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進一步擴大政治參與研究
3、對行政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的思考4、進一步完善現在選舉制度研究
5、村民自治研究
6、進一步改革行政監督體制研究
7、行政公開化研究
8、行政信息化研究
9、行政改革動力系統研究
10、淺議如何改革我國公務員的監督系統
11、對國家公務員職業道德建設的探析
12、淺議知識經濟時代公務員能力與素質的提升途徑
13、試論國家公務員的激勵機制
14、對強化公務員勤政廉政建設的思考
15、知識經濟時代行政領導者創新能力的培養與開發
16、淺議經濟全球化條件下我國反腐敗斗爭的新思路
17、加強財政工作廉政建設的對策
19、行政職權濫用的危害與防範措施
20、對當前地方政府績效評估的價值取向分析
21、如何強化地方政府行政管理過程中的制度創新
22、論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政府經濟調控模式的轉變
23、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職能轉變的思考
24、試析行政權力與政府效能
25、我國村級管理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26、西部大開發中小城鎮建設的政府管理
27、WTO的透明度原則與我國行政公開制度改革
28、電子政府建設的標准化參考模式初探
29、政府信息化給政府管理帶來的機遇、挑戰及對策
30、制約政府網路化建設的主要因素及對策

④ 行政管理專科2015畢業論文參考題目有哪些

希望對你有幫助!
選題范圍與例題

選題范圍一:管理體制研究
應用行政管理體制相關理論,分析我國行政管理體制的現實問題,可從某一具體的行政管理體制(如財政、教育、科技、衛生等)、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如城市綜合執法、大部制改革、地方政府機構改革等)、制度創新等領域的問題研究中確定論文選題。
選題舉例:
1、城市綜合執法體制問題
2、大部制與城市管理體制改革
3、我國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
4、我國財政管理體制問題
5、地方政府制度創新行為研究
6、政府機構改革案例研究

選題范圍二:行政組織研究
應用組織行為學和管理心理學等相關理論,分析公共組織建設、管理和發展的現實問題,可從組織關系、激勵機制、組織文化和組織環境等領域確定論文選題。
選題舉例:
1、公共組織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研究
2、組織中人際沖突的根源分析及其處理方式
3、公共組織中的上下級等領導關系分析
4、公共組織中的群眾決策模式
5、公共組織文化分析
6、公共組織的目標選擇

選題范圍三:非政府組織研究
應用非政府組織的相關理論,分析我國非政府組織發展的現實問題,可從某一非政府組織成長案例、非政府組織架構、非政府組織自身建設、非政府組織與政府的關系等領域確定論文選題。
選題舉例:
1、xx市xx街業主委員會的組織研究
2、非營利組織架構的設計問題
3、xx商會與政府合作的機制研究
4、志願者服務與組織的問題研究
5、中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6、中國非營利組織建設的合法性問題研究

選題范圍四:城市管理研究
應用城市管理的相關理論,分析我國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發展的現實問題,可從城市化理論與路徑、城市化進程中的社會問題(如農民工、新型城鄉關系、征地農民社會保障等)、城中村改造、城市形象與城市營銷、城市社區發展和城市街道管理等領域確定論文選題。
選題舉例:
1、我國城市群路徑選擇的條件與機制
2、xx市城市形象與經營的問題分析
3、xx市x村城中村改造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4、新生代農民工市民化問題研究
5、城市社區居民參與機制研究
6、街道管理與政策執行的問題研究

選題范圍五:電子政務研究
應用行政管理和電子政務的相關理論,分析我國推進電子政務或電子化政府建設的現實問題,可從電子政務建設的意義或作用(如電子政務與政府服務、電子政務與政務公開、電子政務與高效行政等)、電子政府建設的自身問題等領域確定論文選題。
選題舉例:
1、我國政務公開的問題研究——以某地方為例
2、中國電子化政府推進的障礙研究
3、電子政務對服務型政府建設的作用分析
4、電子政務的社會服務價值研究
5、互聯網與政府決策的關聯性分析
6、電子政務對城市社區建設的影響研究

選題范圍六:公共政策研究
應用公共政策和公共物品供給等相關理論,分析我國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的現實問題,可從社會某一領域的公共政策(如食品安全、垃圾處理、城市交通、社會治安等)、公共政策的形成過程或機制等領域確定論文選題。
選題舉例:
1、政策過程與公眾參與研究
2、環境領域中的政策問題與政策爭議
3、食品安全問題與政策工具選擇研究
4、文化產業發展的政策研究
5、教育均等化的政策形成與執行
6、廉政政策的社會效應研究

選題范圍七:人力資源研究
應用人力資源管理和政府績效管理等相關理論,分析我國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建設和管理的現實問題,可從激勵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績效考評、公職人員薪酬制度改革等領域確定論文選題。
選題舉例:
1、政府績效評估價值取向研究
2、政府績效評估方法研究
3、公務員考核制度比較研究
4、政府績效評估案例研究
5、公務員薪酬制度改革
6、基層公務員激勵現狀研究

選題范圍八:社會保障研究
應用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等相關理論,分析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的現實問題,可從制度建設和發展、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的主要問題(如扶貧濟困、失業保障、社會資助等)確定論文選題。
選題舉例:
1、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建設和改革問題研究
2、粵西地區扶貧問題研究
3、廣東省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
4、城市失業問題與失業保障體系
5、社會資助在解決在校貧困生問題的機制研究
6、慈善組織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的作用

⑤ 行政管理學畢業論文什麼題目好寫點(只要題目和方向)

1、政府職能部門行政職能優化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但不能以企業為研究對象。)

2、政府職能部門行政權力結構優化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

3、政府職能部門職能行使方式優化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

4、政府職能部門領導素質結構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

5、政府職能部門內部溝通結構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

6、政府職能部門內部控制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

7、政府職能部門內部激勵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

8、政府職能部門內部職權結構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

9、政府職能部門內部職位結構研究(以自己工作所在部門為研究對象。)

(5)奧鵬專科行政管理論文題目擴展閱讀

可以說,新公共管理主要體現了B—途徑(企業管理途徑)的公共管理概念。新公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以現代經濟學和私營企業的管理理論與方法作為自己的理論基礎,把私人部門的管理手段和市場激勵結構引入公共部門和公共服務之中,主張在政府管理中採納企業化的管理方法來提高管理效率。

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來提高服務的質量和水平,強調公共管理以市場或顧客為導向來改善行政績效,從根本上改變政府與社會的關系,最終以新的公共管理模式取代傳統的官僚制模式。

由於新公共管理尚在發展之中,存在著不成熟及內在缺陷,所以嚴格來講,新公共管理尚未形成一種單一的理論,而只是一種理論思潮。新公共管理的思想公共管理研究,特別是新公共管理學是在公共行政學發展的基礎上產生的。

⑥ 行政管理的論文題目有不

不知抄道你是本科畢業論文還是研究生畢業論文,如果是本科的話,基本上管的比較寬松的,字數達到1W左右,查重不超過30%就沒問題,當然也要和你的畢業設計指導老師搞好關系,行政管理類的論文本身就不多,因為這個領域研究內容不是特別寬泛,如果你知網里找不到合適的論文題目,可以網路搜下:普刊學術中心,上面有很多領域的論文,看下是否有你想要的參考論文。

⑦ 大專行政管理畢業論文那個題目好寫

大專行政管理畢業論文那個題目好寫
我來幫你啊。,。,。,

⑧ 急求!!!行政管理專業(專科)畢業論文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義――反思與批判

〔內容摘要〕 公共行政的管理主義是20世紀70年代後在特定背景下發展起來並產生廣泛影響的政府治理理論以及運動。它為政府管理與改革以及公共行政研究提供了不同的視野。管理主義存在著許多值得反思與批判的缺陷:基本價值的偏頗;對市場機制的迷信;公私管理的混淆;不當的顧客隱喻等。21世紀公共行政的重建需要關注公共行政的公共性,關注政府與社會、市場、公民的互動,不可陷入偏狹的陷阱。

〔關鍵詞〕公共行政 管理主義 反思性批判

一、 導 言

自1980年代以來,公共管理已成為各國政府再造的理論基石和實踐指南。正如學者羅森布魯姆所言,由政府再造所促發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其理論及實務均已展現其獨特之處,成為與傳統管理途徑、政治途徑以及法律途徑並駕齊驅的新研究途徑。(Rosenbloom,1998,P.20)同時亦對公共行政學之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依學者哈貝馬斯的分類,科學認知包括三種旨趣,即經驗-分析性科學(empirical analytical science)、歷史-論釋性科學(historical-hermeneutical)以及批判取向的科學(critically oriented science)。本文的旨趣在於分析新公共管理作為一種理論主張以及實踐的內涵,探討其出現的環境系絡(context),進而進行批判性反思。

二、 公共行政管理主義之內涵

從1980年代以後,在西方大部分發達國家,均出現了大規模的政府再造運動,這一運動被冠以不同的稱號,如管理主義(managerialism)、以市場為基礎的公共管理(market-based Public administration)、企業型政府(entrepreneurial government),甚至具有政治理念色彩的名稱,如新右派(New Right)(Gray,1993)、新治理(New Governance),盡管名稱各異,但基本上卻描述著相同的現象,即傳統官僚體制已經被新型態的以市場為基礎的治理模式所取代,並認為公共部門正浮現出新的典範(New Paradigm)(Owen E.Hughes,1998,P.1-4)。那麼,這種公部門的管理主義或新公共管理包含什麼樣的內涵呢?依據OECD(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所作的界定,西方國家所展現的政府改革的共同內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管理技術的採用;

(2)服務以及顧客導向的強化;

(3)公共行政體系內的市場機制以及競爭功能的引入(OECD,1990,1993,1995)。學者拉森和斯圖亞特(Ronson & Stewart,1994,P14-15)認為,它包括:(1)視人民為顧客,並強調顧客的價值;(2)創造市場或准市場的競爭機制;(3)擴大個人以及私部門自理的范圍;(4)購買者的角色須從供給者的角色中分離出來;(5)契約或半契約配置的增加;(6)由市場來測定績效目標;(7)彈性工資。

學者胡德(Hood,1991)特別歸納出其七項要點,認為新公共管理的特質為:

(1) 在公部門之中放手給專業管理,這表示讓管理者自己管理;

(2) 目標必須明確,績效必須能夠加以測量;

(3) 特別強調產出控制,重視實際的成果甚於重視程序;(4) 走向分解的轉變。分解(disaggregation)的意思是透過小型政策領域的機關設立,而將大規模的部會分割開來;

(5) 轉變為更大的競爭性;

(6) 重視私部門型態的管理行為;

(7) 資源運用上的剋制與節約。

從理論和實務兩個方面來看,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基本主張:第一,公共行政研究的焦點在於結果而非運作的過程;第二,為了實際結果,公共行政應妥善運用各種市場競爭機制,以提供更佳的產品或服務,同時在市場機制下,政府各機關一方面應如同企業般從供給者與需求的互動過程中取得經費,另一方面也要與其它組織進行競爭;第三,配合市場導向和市場機制的運作,公共行政也應強調顧客導向(Customer Driven)的觀念;第四,政府應該扮演"導航者"的角色,政府的主要職責應定位於確保各項公共服務與公共財貨均可被順利提供,但卻不必要自己動手處理;第五,政府應推動法規松綁的工作,今日的公共管理應改變過去唯法則是向的觀念,更重視市場競爭、顧客需求以及成果的達成;第六,公共部門的工作人員應授予權能(empowered)以充分發揮創意並投入工作;第七,公共行政的文化應盡可能朝彈性的、創新的、問題解決、具有企業家精神的方向發展。

三、 公共行政管理主義的歷史背景

在分析管理主義的起源與發展時,學者波利特(Pollitt,1990)曾指出,管理主義的核心思想,根本是一種政治人物所信仰的意識形態,因配合社會與經濟情境的改變,最後成為社會所接受的觀點,並因此在實踐中予以推動。的確,導致管理主義興起,是多種因素所構成的,具體分析,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至為重要:1、 政府規模的擴大和政府角色的膨脹以及社會對政府之不滿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在福利更加觀念的推動下,政府的權力不斷擴張,政府的職能范圍擴大,政府的角色多樣化,尤其是為保障公民之福利,政大量透過立法管制干預人民的生活,包括經濟性的管制和保護性的管制,其結果是一方面政府必須投入大量的資源以提供公共服務,另一方面為支付大量公共開支所採取的重稅政策也導致經濟競爭力的下降和民眾的不滿。在此情況下,政府遭受到越來越多的抨擊,如胡斯所言,對政府的抨擊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認為政府的規模太大,而且消耗了過多的稀有資源;二是政府的范圍,政府自身陷入了過多的活動,而且許多活動的提供皆有替化方法可以運用;三是政府行事的方法,認為透過官僚體制提供服務必然導致平庸和無效率。
2、 經濟因素與財政壓力工業化國家朝福利國家的方向發展,造成政府每年必須負擔龐大的轉移性財政支出,拖垮了政府的預算和經濟,而經濟衰退、失業率的上升則形成了政治、經濟的不穩定。另一方面,國際經濟的自由化趨勢所造成的競爭壓力逐漸加劇,對各國政府均造成巨大的改革壓力,如何促進國內經濟的發展,節省政府的施政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自然成為各國執政者面臨的核心課題。在此情況下,思經政府改革以緩解財政經濟壓力,追求國家競爭力必成為一重要策略。

3、 社會問題與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隨著工業化和科技發展,在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如人口膨脹問題、都市化問題、社會治安問題、環境惡化問題、消費者保護問題、失業問題、教育問題、健康問題、種族歧視問題、交通問題、犯罪問題……層出不窮,舊的問題尚未解決,新的問題又不斷出現。政府所面臨的公共問題的復雜性、動盪性和多元性環境,導致政府不可治理性(ungovernability)的增加。另一方面,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問題,傳統的政府功能實有力不從心之感,加之官僚體系本身的保守、消極、被動,以及官僚制度的墨守陳規、不負責任、衙門作風、繁文縟節、官樣文章、腐敗,正如凱頓(G.E.Caiden,1991,P.1)所言:不管東西方國家,均可發現許多相似的行政問題,如行政傲慢(administrative arrogance)、無效能(ineffectiveness)、無效率(inefficiency)、行政帝國主義(administrative imperialism),均引發了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使政府的存在充滿了合法性危機。在此情況下,政府改革的呼聲日盛,特別是讓公共服務回歸社會、市場的呼聲而起,縮小政府職能成為一股潮流和趨勢。

4、 新右派學說與保守主義政治意識形態的巨大影響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管理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的運動,正如波利特所言,管理主義乃是新右派在思考國家時,一種可接受的門面。從20世紀70-80年代起,具有保守主義政治傾向的政黨在西方執政,新右派的政治主張抨擊60年代盛行的社會福利國家和政治有許多重要缺點,例如多元主義盛行使公共支出大幅增加;官僚體系偏好擴大自己所能享有的資源以致發生"預算最大化";公共服務系壟斷型態的運作模式;政府過度擴張的結果威脅個人自由,同時不利於企業及企業精神之伸張;政府尋求均等的社會正義措施缺乏正當性;公共支出大幅增加會因舉債而排斥私部門之成長。在他們看來,政府之失靈比市場更為嚴重。對於新右派的信仰者而言,更佳管理提供了一種標簽,其中私部門領域可引進公部門之中,政治控制可獲得強化、預算削減、專業自主性降低、公務員的工會弱化,以及半競爭性的架構將奮起趕走官僚體制天生的無效率。正是在這種意識形態下,親市場、反國家的信念大行其道,公共行政求助於市場或者類似市場的解決之道,幾乎成為一種不可置疑的選擇。

四、 管理主義的反思與批判

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義,自從其產生起,理論界和實務界見仁見智。學者胡德認為,管理主義是一種沒有實質內涵?quot;誇大伎倆",它實際上並沒有改變任何東西。根據他的觀點,管理主義對公共服務造成傷害,同時它在降低成本的中心主旨方面,也沒有太大的效果,它認為管理主義"頂多瓶子是新的,但裡面的觀念卻是舊的",並認為這是一時之狂熱(Cargo Cult)(Hood,1991,)。而在其它人看來,管理主義代表著一種新的典範,代表著未來公共行政與國家治理的方面。在我看來,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義,和其它公共行政的理論和學說一樣,均代表著人類尋求良好政府治理(Good Governance)的一種努力;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社會以及社會公民對有效率的政府服務的合理期待;管理主義的許多主張和創意不能不說是極具啟發性的。但是,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義,與其說是一種典範的轉移,還不如說是另一個解謎之道。對管理主義的過度迷信,也是一種"致命的自負"。從反思批判的觀點來看,公共行政之管理主義也存在著許多缺陷。在我看來,這種缺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對人性認識的偏頗管理主義的理論基礎主要來自公共選擇理論(Public Choice Theory),委託-代理人理論(Principal Agent Theory)以及交易成本理論(Transaction Cost Theory)、新古典經濟學理論(The Neoclassical Theory)。管理主義承繼了新古典經濟學對人性的假設,認為(1)理性行動者是由自利所激勵;(2)理性行動者是機會主義的、欺詐的、自我服務的、怠惰的和善於利用他人的;(3)由於這種假設,理性行動者不能被信任。然而,管理主義援引新古典經濟學的人性假設,可能產生幾個盲點,首先,它忽視了文化因素對人性的規制。人的自利性在以下情形下可能會比較突出:無任何社會互動之原子化的個人;團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嚴重抵觸時;短期互動;涉及自身重大利益且是可以量化的情況下。除此而外,同胞愛、互惠性、互信、容忍、體諒、利他等文化因素同樣會對人的行為產生規制的;另外,許多理論同樣說明,人性是復雜的,人的需要也是多樣化的;更重要的是當我們接受了人性走私理論假定時,就會產?quot;習焉不察"的現象,即我們失去了對自私和麻木不仁的道德敏感度,逐漸接受"利己不損人"的生活態度,而忽略了促進良好美德的重要,也會引發公共利益和公共倫理的危機。因為理論不僅可以是事實的反映,也可能引導人們走到理論假設的方面上去。在這樣的人性假設下,公務倫理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依據,而事實上,良好的公務倫理是十分重要的。

2、管理主義所導致的公共行政價值的偏頗和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過程的正當性的喪失管理主義看來,政府施政的基本價值在於"三E ":經濟(economy)、效率(efficiency)與效能(effeteness),也就是強調企業價值的優先性和工具理性(instrument rationality)。然而事實上,公共行政具有追求或要求多元的,有時甚至於沖突的多元價值的特質。公共行政在本質上是以民主憲政為基石,強調追求人民主權、公民權利、人性尊嚴、社會公正、公共利益、社會責任等多元價值的。過分強調對效率和工具理性的追求,使公共行政無力反省公共行政以及公共服務的根本價值、目的,將其矮化為執行與管理之工具,不但無力負起公共行政對民主政治價值捍衛責任,也無法實現提升公民道德生活的信息與使命。行政學家鄧哈特(Roberts Denhardt,1993)認為,以效率為導向的工具理性只會引導人們關注達成既定目標的手段,而忽略對目的本身的關切;也就是在工具理性下的種種行動,將使行政工作越來越遠離社會價值的體現,而只是斤斤計較減少行政成本,而淪為公務產生過程中的工具,以致完全喪失作為行政體系行動本身的"道德系絡"(Moral Content)。學者佩龍和葛爾力(Bellone and Goerl, 1992,131-132)曾指出以市場為導向的公共行政或管理主義與民主政治價值之間存在著沖突,即自主性朊裰髟鶉?Autonomy Vs Accountability)、個人遠見與公民參與(Personal Vision Vs Citizen Participation)、秘密性與公開性(Secrecy Vs Openness)、風險承擔與公共財的監護(Risk-Taking Vs Stewardship of Public Good)之間的沖突,的確是有道理的。筆者也同意泰瑞(Terry,1998)的觀點,經由公共選擇理論,代理人理論等確立的管理主義對於"民主價值"是無益而經不起深究的。現代政府的正當性或合法性必須奠基於足以承擔責任,並能實踐民主社會的價值前提。

3、市場基本教義和對市場機能的不當崇拜管理主義以方法論上的個人主義為基礎,以自利與理性為假定,以演繹推理與計量模型證明市場是最有效率的制度。至於政府,由於人民對其所有權系分散且不可讓渡,故缺乏加以監督的誘因,加上沒有市場機制予以制衡,因而自利的官員得以罔顧公益,專注於追求個人利益,是故政府效率低下。因此主張公共財貨與服務應交更有效率的市場來提供,減少政府的職能,使政府更加小而美。然而這種市場基本教義(Market Fundamentalism)本身就是天真的、和不符合邏輯的。首先,對市場的過分崇拜忽略了市場的缺陷。經濟學家事實上並不諱談市場經濟的限制,福利經濟學承認市場機能的失調(Market Failure),政府以財政政策與公共政策介入市場,設定官僚體系執行這些政策,以挽救消費者權益,改正因市場機能失調所產生的問題,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晚近的組織經濟學(Organizational Economics)從交易成本切入,了解完全競爭市場的理論限制,間接展現市場與政府權力之間的特殊關系,從契約法規權威的建立,財產權的確立,到各種管制政策,都顯示市場權威建立的背後,存在政府介入的需要。其二,市場基本教義也忽略了公部門競爭與完全競爭市場誘因結構的差異。對於公私部門競爭而言,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如公部門產品的不可分割性(indivisibility),政府的產出(政策或服務)是公共財、無法分割、內容上是互斥的;龐大的規模經濟而產生的獨斷性;政府政策具有強制性;服務具有獨占性;進入市場的高門檻(Barriers to Entry);價格系統之不存在等。正是由此,公部門引進競爭機制,是存在很大的限制的。也就是說公部門引進市場機能的限制,就是市場機能本身的限制,吾人無法將市場無法運作而交到公部門手中的工作再丟回市場管理。其三,從實踐來看,公共部門市場化的途徑主要有二,一是民營化(Privatization);二是簽約外包(Contracting out),其效用如何,仍是一個未可肯定的問題。"在競爭市場上,私人公司通常比政府體制有效率,但僅憑此推斷沒有競爭也沒有市場考驗的私人組織會帶來效率,將是不實際的想法"(Dohahue, 1989, P.222)。事實上,公共部門市場化在提供希望的同時,也提供了許多錯誤,如公益的喪失、規避巧用、尋租、特權與貪污等。管理主義對市場的迷信,顯而是不恰當的。金融大亨索羅斯在其"全球資本主義的危機"一書中認為:"市場基本教義錯誤解釋市場運作方式,讓市場扮演一個過度重要的角色,無意中對開放社會構成危險","對政治的不滿促進了市場基本教義,而市場基本教義的抬頭又回過來使政治失靈。全球資本主義最大的缺陷之一是容許市場機制和利潤動機滲透了原來補助不應該出現的活動范圍之內",吾人值得深思。同如布隆克所言:"自由市場這看不見的手,盡管他有不可懷疑的力量,但是它仍不足以確保許多牽涉到人類幸福以及能讓人類持進步樂觀態度的社會目標的實現"(布隆克,2000年中譯本,P.5)。
4、向私部門學習之自我解構與公私管理之混淆公共行政的管理主義的一個主要假設在於:公共部門之管理與私部門的管理不存在差異,存在著一種跨越公私情景的一般管理(Generic Management)。無論是在政府機關還是私營機關從事管理者,都需要類似的管理知識、技能、概念與工具,以幫助同樣功能(如計劃、決策、組織、領導、溝通、控制)的發揮,從而長期有效地生產和提供財貨與服務,在這樣的理論下?quot;企業型政府"幾乎成為政府再造的精神支柱,目的在於全面引進私部門的價值、文化、結構、流程、技術進行政府改造,進行自我解構(deconstruction)。吾人應該承認,公私部門之管理的確存在相似性的,管理知識、技能、工具亦可相互學習與借鑒。然而,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有本質之差異。行政學大師瓦爾多早在1948年便批判此種公私通則性忽略了公共行政之根本,即源於民主政治理念之"公共"本質(Waldo,1948:P.159-191),艾利森(Allison,1980)在其經典著作便揭示了公私兩域之管理,在所有不重要層面上相同,而在所有重要的層面上不同。奧托、赫迪(Ott,Hyde,1991)也指出企業管理與公共行政有不同的意識形態和不同之價值。羅森布魯姆(Rosenbloom, 1998)亦從國家主權、公共利益、法律規則等方面分析了二者之不同。在我看來,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是存在巨大的差異的,這種差異表現在:憲政與市場、公益與私益、法治與契約自由、社會公義與效率利潤等多方面。簡單而言,公共行政在本質上是以民主憲政為基礎,通過政府整合社會資源,落實民主治理的基本理念,展現公共利益之過程。將公共管理與私人管理相混同,恰恰喪失了公共行政在民主治理中的正當角色,喪失其應有的真正意義。

5、不恰當的"顧客"隱喻公共行政中的管理主義,將顧客對企業的重要性比擬為人民-政府間的關系,因此強調顧客滿意(Customer Satisfied)作為政府施政的目標,並認為顧客導向的理念會促使服務者直接對顧客負責;由顧客作選擇提供服務者,排除了政治因素的不當干預;依對象的不同,對民眾提供更多的選擇;以顧客為導向的產出較能符合大眾的需求,而且亦能達成公平(Osborn and Gaebler, 1992: 181-186)。但是,顧客導向的公共服務本身乃是一個值得懷疑的不當隱喻:首先,公民在民主治理中的角色是比較復雜的,公民是公共服務的接受者,從這個角度要求政府提供服務;公民亦是公共服務的合夥人或參與者,其行為亦對公共服務的績效發生影響;公民亦是公共服務的監督者,有責任監督政府的運作;同樣公民亦是納稅義務的承擔者。將政府服務的對象比作顧客,可能無法全面理解公民的角色,使公民與政府之間的關系不健全、角色錯亂。正如佛里克森(G. Federickson, 1997)所言,民眾是政府的"所有者"(owner),而非顧客,"所有者"概念具有主動性,它可以決定政府的議程為何,更符合人民的地位;其二,雖然顧客至上的初衷是改進公共服務的質量,這是好的,但亦有許多困難必須加以解決:如難以滿足多元目標,因為在開放社會下人民要求政府服務的范圍相當廣泛,甚至於多元目標經常出現沖突,政府在有限資源下,不可能滿足每一位顧客;與顧客需求連接的困難,政府的每一規則從整體利益角度考慮,很難與每一位顧客的需求對接;其三,政府不僅僅是服務的提供者,也是管制者,在許多情況下,政府必須抑制公民的某些需求,才足以保證公共利益的存在,而且事實上,無非公民的一切期求都是合法的,政府滿足的僅是公民合法之期待。其四,政府服務的獨占性或壟斷性,由於缺乏競爭的壓力,人民需求彈性又大,無論將其視為顧客或主人,均難以發揮顧客導向所企圖的優點。的確,政府與人民間的互動關系,切忌不可單方操縱或過度消極,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建立民主之對話機制,並使各自既分享權利又履行義務。
五、 公共行政重建之理論與實踐之思考

應該承認公共行政之管理主義,對於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踐提供了一種視角。無論如何,對於公共行政而言,多元視角的透視是有益的。然而,管理主義是否象有些學者所講的,公共行政典範(paradigm)的轉移,還是一個值得懷疑的問題。行政學者全中燮(Jong ,J 1994)認為,行政學典範的效果不能以其出版的經驗著作來衡量,而必須以?quot;概念架構"(Conceptual Framework)和應用於有效解決問題的是否健全以判斷。新典範取代舊典範,必須表現新典範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解謎(Puzzle Solutions)的能力。顯然,現在談論管理主義是一種典範仍為時過早,這種先於事實(Before the Fact)的典範支持者或許過於自信。另外,將其視為一種典範,很容易將以"市場機制"、"小而能"、"顧客導向"、"效率至上"的企業型政府視為一種絕對的信仰,構成一個不當的"市場中心主義",而扭曲了公共行政的特質。吾人應承認,每一個時代皆有每一個時代的政府治理,政府治理應隨時代政治、經濟、文化、技術之變遷而發展。同理,公共行政之理論和學說亦應隨時代的發展而發展。在這個社會大轉變的時代,公共行政之理論是需要不斷重建和發展的。通過對公共行政管理主義的批判性反思,筆者認為,公共行政之理論重建在未來二十一世紀,需要關注和思考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 公共行政應更多視為一種民主國家治理的過程,而不僅僅視為一種管理過程;

2、 公共行政應承認政府在國家治理過程中的正當性,避免過度強調市場,可造成"空洞化的國家";

3、 公共行政應關注其公共性,避免公共精神的喪失;

4、 公共行政應從政府與社會、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政府與公民的互動角度思考問題,避免兩極化之思考;

5、 公共行政應跨越"左"和"右"的意識形態,發展較為中性的整體觀點;

6、 公共行政固然要向企業學習,但大可不必,亦沒有必要走向"自我解構",甚至於反國家的道路。更重要者,在學習企業的同時,應考慮情景之特殊性;

7、 公共行政不應淡化對公務倫理的要求,因為這是實現良好治理之必需;

8、 公共行政既要重視公共系絡,亦要重視管理的知能與策略;9、 公共行政之研究,要采科際整合的途徑,避免單一視角帶來的盲點。二千餘年前,中國先哲大聖老子曾謂:"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quot;。並謂"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長"。對公共行政之理論與實務而言,可謂是至理名言。

主要參考文獻:Allison,G.T., 1980 ,Public and Private management : Are They Fundamentally Alike in All Unimportant Respects? OMP Document 127-52-1,pp.27-38.Barzelay,Michael ,1992, 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 : A New Vision For Managing in Government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llone,C.J. and Goerl, 1992, Reconciling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and Democracy,PAR,Vol.52,No.2Bozeman and Straussman ,1990, public Management Strategies ,Jossey-BassCaiden,G E. 1992 , Administrative Reform Comes of Age ,Walter de GruyterDenhardt,R.B.,1993, Theory of Public Organization. Brooks/cole.Farnham ,D and Horton, 1996,Managing the New Public Service ,MacmillanFlynn,N.,1997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Prentice-Hall.Frederickson,H.G.,1997,The Spiri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 Jossey-BassGoodsell,C.T.1993, Reinvent Government or Rediscover It? PAR,Vol 53.Gray,J., 1993, Beyond the New Right ,RoutledgeHenry,N,1999,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public affairs,prentice-HallHood ,C.,1991,A Public management for all seasons? Public administration,69,pp.3-19Hughes,O.E.,1998, Public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ST.Martin's PressIngraham,P.G.,1994,New Paradigms for Government, Jossey-BassJun,Jong,1994 ,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on, Daeyoung Moonhwa InternationOECD,1990,1991,Publ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s, Paris: OECDOsborne, David and Gaebler, Ted,1992 Reinventing Government: How the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Reading,MA: Addison-WesleyOtt, J. Steven, Hyde, Albert C. and Shafritz, Jay M.1991, Public Management :The Essential Readings, Chicago:Lyceum Books/Nelson HallPeters,G.,1996, The future of Governing ,university of kansasPollitt, 1990, Managerialism and the Public Services, Basil Black-wellRainey,Hal G.1991,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Public Organisations ,Jossey-BassRanson,S. And Stewart,1994 Management For Public Domain ,St.Martin's PressRosenbloom,D,1998, Public Administration ,McGraw-HillTerry,L.,1998,Administrative Leadership, Neo-management and the public management movement ,PAR,Vol.58,No.4Waldo,D.1948, The Administrative State, Holmes and Meier publishersWamsley,G.L.andWolf,1996, Refounding Democratic Public Administration,Sage

⑨ 關於行政管理的論文題目有哪些

這個到時候會有專門的老師(就是你的論文指導老師) 指導老師會給出幾個題目 所以不要擔心題目,而且會有至少一兩個月的時間留給你寫論文的 指導老師還幫你修改的 所以不著急的!

⑩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題目跟公司有關

1、城市房地產價格中的地方政府因素:成因、機制和效應(房地產公司)
2、 論管版理者的性格培養與管權理效能(各個公司都適用)
3、 論管理情景對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約性(各個公司都適用)
4、論中介機構與行政部門的脫鉤和改制(中介公司)
5、健全和完善監督制度是反腐敗的根本措施(公司內的法務部)
6、試論信息經濟時代企業知識型員工的管理(任何公司都適合)
7、試論信息經濟時代企業知識型員工的管理(任何公司都適合)
先這些吧,如有需要再call我。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