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室內設計中開發小空間設計的開題報告!!!急!!!!
根據我的理解,有幾個方面能用到,色彩方面,牆面漆立邦有個能拓展視覺面積乳膠漆,好像叫皓朗,忘記了,色彩不能暗了,另外合理利用層高,牆面多利用,再有,保證行走、通風的前提下盡量增加儲存空間,光線也很重要,燈光、自然光都要布置好。。
回答得亂哈,自己想啥說啥,希望能幫到你一點。
② 跪求室內設計開題報告
現在家居裝飾進入了一個比較活躍的時期,從簡單的基本裝修到目前的「時裝化」、「個性化」的趨勢已日益顯著,但同時也出現了許多裝飾的誤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為了追求家居裝飾的「個性化」、「時尚化」,設計師也在設計風格上求新、求變,這本是無可厚非的好事,但是不得要領的似是而非的設計造成各式各樣的文化牆、主題牆、客廳、餐廳、起居室,造型吊頂變成了木質天花,假梁、假柱、地磚、復合木地板、竹地板、石才地面層出不窮。總之,不把房間六個面裝滿絕不罷休。而且,這種設計卻常常被看好,屢屢得獎。媒體更是大呼小叫,在電視、報紙的誤導下,彷彿只有這樣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裝修和室內設計。我想,做為一名設計師,在看名目繁多的時尚裝飾雜志、電視報道時,不要盲目地認同和追求,不要被一些純粹商業化的設計形式誤導,進入設計誤區。應有選擇的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實際上,家居裝修的最終目的是運用設計手段和裝飾材料,給人創造一個舒適、實用、安全、健康、優美的室內環境,所以,設計初期,首先考慮的應該是滿足使用功能的要求,另外,還要滿足視覺、聽覺、觸覺等生理和心理享受,這就需要設計師把握分寸,處理好實用與美觀的關系,假如我們裝修完的房間只是好看,而使用起來很不方便,那就成了布景而形同虛設,失去了裝修的本意和使用這一本質。
再有一點是避免過度的裝修。過度地使用高檔材料,一味的追求富麗堂皇,不僅造成經濟上的浪費,也給人帶來視覺污染,所以做為設計師,在這方面應給消費者以正確的引導。 我們提倡適度的裝修。室內設計做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涉及的內容很多,六個界面的裝修只是其中一部分,其目的是為室內空間創造一個良好的背景環境,用它來襯托出傢具、陳設、綠化裝飾等,而真正的主角應是居住其中的人,所有裝飾、傢具、陳設都是為居住者服務的,是以人為本的,不要喧賓奪主,進入過度裝飾的設計誤區。
還有一點,好的居室裝修設計與高額費用並不成正比,如何根據低造價營造具有個性化,又具實用性的居室環境則是衡量一個好的設計師的設計功底、設計水平的標准,因此我們設計師應在這方面多動腦筋,多運用低價位的裝飾材料,新穎的設計手法,大膽的色彩關系變化去營造溫馨、大方的居室風格,這是設計創作的難點,也是設計師應關注的重點。
營造一個「時尚化」、「個性化」的居室環境,重點不僅在於六面體的裝修,主要應放在與裝修風格相配套的傢具、陳設、軟裝飾的設計上。
首先,傢具的選擇要與設計風格有機的融合為一體,相互烘托。
其次,創意陳設—泛指各種供觀賞的藝術品,如國畫、油畫、銅版畫、裝飾畫、雕塑小品、各類擺設、藝術插花等,陳設品的選擇受人的不同個性所左右,針對不同風格的居室環境應配飾不同的陳設品,怎樣才能在一個有限的空間里,合理地布置其中的物品,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功能,體現一種品味和文化,這是設計師要面對的重要課題。
家居軟裝飾,一般通過裝飾織物來表現。裝飾織物泛指地毯、掛毯、壁掛、簾幕織物及床上織物、靠墊等等,材料上有棉、毛、麻、化纖等,其具有吸濕、隔音、溫暖柔和、富於彈性等特性。裝飾織物作為一種能體現文化內涵的特殊裝飾材料,應充分發揮其在居室空間中的視覺美、觸覺美、功能美的作用,來充分體現家居裝飾的「個性化」和舒適性,並符合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和審美情趣,同時這也是衡量居住環境質量的主要標准之一。
室內設計師雖然接觸到多種裝飾材料,但設計作品絕不能成為各種材料的堆砌,不盡其窮不成為設計的理念是一種沒落的消極設計,設計師應合理而巧妙的利用不同材料,來體現自己的設計,並且要經常注意材料的變化,可能的條件下,爭取使用最新的環保材料和地方材料,作為創造健康、安全、優美的室內生活空間的基本保障。
做為設計師,首先應有自己的品味和風格,然後幫助業主找到真正適合他的品味和風格,追趕時尚和效仿他人本身並不是錯誤,但應在自己確實喜愛的基礎上,由設計師來完善與發展,引導業主不斷提高自己的品味,同時也不斷完善與發展自身素質,體現自身價值,走出盲目追趕時尚的誤區。
在現代化商品經濟大潮中,美化家居、美化人的生存環境已成為改善生活質量的基本要求。家居裝飾也日益為人們所重視,設計師的觀念要更新,工作要創新,不斷提高家居裝飾藝術鑒賞能力,正確引導消費,走出裝飾誤區,創造美化家居新理念。
③ 急需!:關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研究的開題報告
中國房地產投資環境的地區差異分析
摘要:房地產投資環境優劣對城市和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影響。本文從房地產開發企業微觀決策的角度出發,抽象出企業進行房地產投資決策的決策模型,並依據該模型,建立房地產投資環境分析的指標體系。在指標體系的基礎上,根據各省相關統計數據,運用地理信息系統(GIS)軟體對我國房地產投資環境的地區差異進行顯示和分析,最後提出改善各地區房地產投資環境的相關對策建議以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關鍵詞:房地產 投資環境 地區差異 地理信息系統
1 引言
房地產業是指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和服務的行業。其具有高投資、高回報、高風險,綜合性強、關聯效應大等特徵。從1979年的住房制度改革以來,我國房地產業已經經歷了20多年的潮漲潮落。經濟學家們的論證和實際事實都證明,我國目前正經歷房地產業投資的第三輪快速增長。在這種形勢下,①系統地研究分析在一定時空范圍內,影響房地產投資活動(特指掌握項目決策權的實業投資活動)的各種外部環境即房地產投資環境,探討我國房地產投資環境的地區差異和成因,相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進行房地產投資的區位選擇和政府有針對性地改善房地產投資環境提供參考,以避免投資的盲目性。
2 理論基礎
為科學地分析評價房地產投資環境,我們必須首先建立投資環境分析的理論模型,並從該模型出發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選擇系列合適的指標。目前比較成熟的投資環境評價方法有多因素分析法、等級尺度法、系統計量法、冷熱國法、道氏公司評估法、風險評估法、投入產出法、系統動力學方法等多種,這些方法在分析投資環境時有一個共同之處,即都基本上是從宏觀的角度出發較系統地分析區域投資環境的各個影響因素,並進而建立相應的指標體系。然而由於缺乏微觀分析基礎,這類評價方法是否真正體現了微觀主體投資者的利益,反映了他們的決策選擇,卻值得懷疑。由於本文分析的是一個產業的投資環境,而作出產業投資決策的主體是微觀企業,這更要求本文要建立基於企業微觀決策的分析模型。
2.1 假設
假設1: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並設企業利潤為 (p-c)y(1+r),其中p為房地產單位價格,c為房地產單位成本,y為企業如果進入市場會提供的房地產數量,r指房地產的增值能力。由於房地產開發具有周期長、投資數額和風險大等特徵,因而這里我們假設企業在進行投資決策時,會以當前市場上的房地產投資收益狀況為基礎,若收益為正,則預測房地產建成時的房地產投資收益;如果當前市場上房地產投資收益為負,則不進行投資。
假設2:房地產開發企業是同質的。因而有,y=Y/Nc,其中Y為一個區域的房地產需要量,Nc指該區域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個數。作這個假設是基於數據的可獲得性。
假設3:我們定義A為一個區域人們的住房投資傾向因子,即人們願意將可支配收入的多大比例用於住房消費。我們可以用pc/p來對其進行描述,其中pc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④ 急!急!急!求助!求助!論文開題報告
一、城市化建設與耕地保護之間存在矛盾的對立統一
1.城市化建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要有一定土地做保障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市化水平得到迅速提高,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至今的近半個世紀中我國城市發展的最快時期。據統計,1998年我國城市人口約 3.8億,城市化程度大約為30.4%。但與世界相比,發展還是很慢,1996年世界城市化程度已經達到45.5%,而日本在1990年就達到 77.4%。據專家預測,我國到2050年,城市化水平將提高到70%,在未來50多年中,將有約5億農村剩餘勞動力及其家屬進城,變為城市人口。這樣不僅要建立大量新城市,而且現有的許多城市都要程度不同地擴大其規模。土地是城市的依託,城市化建設必然要有一定的土地做保障,按照每個城鎮人口佔地100 平方米計算,增加5億城市人口,約需要土地5萬平方公里,即7500萬畝。
國家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進城,並轉變為城鎮人口,推動大批新城市的建立。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原有城鎮需要調整產業結構,進行現代化建設和舊城的更新改造。新城市的建立和老城市的擴大是我國整個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實現現代化的客觀表現,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為此而佔一部分土地,包括一部分耕地,是不可避免的。
2.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後備資源不足,耕地保護形勢嚴峻
國土資源部、國家統計局、全國農業普查辦公室聯合發布的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最新公報顯示,全國耕地面積19.51億畝,人均耕地面積0.106公頃(1.59畝),仍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地區分布很不平衡。人均耕地較多的一些省,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這里自然條件較差,糧食產量較低;人均耕地較少的省(區、市),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和京津滬三市,這里自然條件較好,糧食產量高,但也是耕地大幅度減少的地區。全國還有607萬公頃(0.91億畝)的耕地坡度大於25度,而在耕地面積中,無灌溉設施的耕地比重高於有灌溉設施的耕地,全國還有30萬公頃的耕地不同程度地受到土地流失的危害。這些都說明,我國耕地的總體質量也是不高的。
新《土地管理法》著重強調了加強耕地保護問題,其目標是確保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新法明確規定「國家實行佔用耕地補償制度。非農業建設經批准佔用耕地的,按照「佔多少,墾多少」的原則,由佔用耕地的單位負責開墾與所佔用耕地的數量和質量相當的耕地」。但是我國耕地資源的主要特徵卻是耕地面積占土地資源比例小,耕地後備資源不足,質量低,人均耕地少,且日益減少。在自然條件和生產力所允許的條件下,絕大部分能開墾的土地已被開墾。此外,目前我國人口還在以每年一千多萬人的速度增加,經濟建設正處於快速增長時期,「吃飯」和「建設」給耕地帶來的壓力,有增無減,並沒有緩解。近年來,耕地面積連年銳減,尤其是一些優質耕地的減少,很難靠開發來彌補。目前這種趨勢還在發展。僅僅1997年、1998年兩年,全國耕地就凈減少近600萬畝。地方開墾條件差或土地後備資源的匱乏,致使其既實現確保耕地不減少的目標而又同時不影響經濟的發展相當困難。據有關方面預測,到2010年,我國還要增加一億多人口,而非農建設佔用耕地、陡坡退耕、災害毀地三項,可能還要減少耕地近一億畝。
3.緩解城市化建設與耕地保護之間矛盾的途徑
在客觀上,城市化建設與保護耕地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城市的發展和擴大必定要佔用一部分土地,但是,城市又不能不發展。所以,問題的關鍵在於如何處理發展城市與保護耕地之間的關系。一方面,我們必須較快地發展城市,以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們需要切實地保護耕地,使兩方面得到協調和統一,在發展城市中盡可能地減少耕地的佔用。
因此,必須找出一條既能減少耕地佔用,又能及時為城鄉各項建設提供必需的建設用地,保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以緩解城市化建設與保護耕地之間的矛盾。而解決這一矛盾的唯一途徑是走土地集約化利用的道路。土地集約化利用包括四個方面:(1)城市土地的集約利用;(2)農村非農用地的集約利用;(3)農村農用地的集約利用(主要是大城市周圍的高投入高產出);(4)全國整體的集約用地水平的提高。其中前三條是被大家所共識,而最後一條則未引起高度重視,而此條正是解決用地緊張的主要途徑。土地的集約化利用不但要從局部如某個城市或農村、某個地區或某塊土地的角度來考慮,而且要從系統整體(整個國家)的角度來考慮。加快城市化進程能更好地集約用地和節約用地,能夠提高全國整體的集約用地水平,促進經濟的發展,實現確保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的目標,起到保護耕地的作用。下面就加快城市化進程對減少耕地佔用的壓力談幾點看法。
二、發展城市化建設與土地集約化利用關系
1.城市化建設有利於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從而減小眾多人口對耕地的壓力
城市和鄉村代表了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區域單元,由於城鄉經濟水平、婦女職業類別和文化教育程度的差異,而使兩者的婦女生育水平有較大的差異,城鎮始終低於鄉村的生育率。生育期一孩率城鎮大大高於鄉村,高達90%以上,鄉村二孩率超過城鎮的1倍多。1998年我國城鎮人口出生率為13.67‰,自然增長率8.36‰,而縣出生率為17.05‰,自然增長率為10.04‰。以上海市為例,1998年人口出生率僅為5.20‰,自然增長率為-1.80‰。我國歷年市鎮與縣人口生長率與自然增長率對比見表1。
表1 我國歷年市鎮與縣人口出生率與自然增長率 單位:‰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市鎮 出生率 16.14 15.49 15.47 15.37 15.13 14.76 14.47 14.52 13.67
自然增長率 10.43 9.99 9.70 9.38 9.60 9.23 8.82 8.94 8.36
縣 出生率 22.80 21.17 19.09 19.06 18.84 18.08 18.02 17.43 17.05
自然增長率 15.79 14.04 12.18 12.17 12.04 11.09 11.08 10.53 10.04
影響生育率的因素有:第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般,經濟水平越高,總和生育率越低;反之,則總和生育率越高;第二,文化教育水平。無論是生育率、多孩率,還是平均孩次,有文化者都低於文盲、半文盲,並且,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多孩率和平均孩次愈低,兩者呈相反關系。造成城鄉生育水平差異的另一重要原因也是婦女文化程度的差異。鄉村文盲、半文盲率多,女性文盲、半文盲多及農、林、牧、漁業婦女文盲、半文盲多,這「三多」已成為鄉村生育水平高於城鎮的又一個重要因素。第三,職業與勞動性質。勞動性質與文化程度有一定關聯。腦力勞動者一般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生育率低;體力勞動者,尤其是從事農、林、牧、漁業的勞動者,文化程度較低,這一因素與經濟和其它社會因素共同的影響,使他們的生育率較高。職業的差別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了生育率的高低,農、林、牧、漁業婦女的生育率高於其它職業婦女生育率的2-3倍。而城市化建設有利於提高文化素質,減少農業人口,降低生育率。此外,計劃生育的作用在於引導和加速生育水平的下降,而由於城市社會經濟較發展,文化教育程度高,計劃生育政策的推行較容易,能夠嚴格控制人口數量的增長速度,人口的減少又可減少對耕地的佔用。
2.城市化建設有利於集約化利用土地,從而擴大耕地面積
如何做到城市化建設與保護耕地兩不誤,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主要是轉變用地方式,走集約利用土地、節地挖潛的路子。這包括兩個方面內容,一是整理宅基地,二是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潛力。而大力發展城市化建設,有利於實現粗放用地變為集約用地,並推動建設用地內涵挖潛和集約利用,是既積極而又有效地保護耕地的思路。一方面,城市容納人口多,城市人均用地比農村人均用地少,土地利用集約度高。我國歷年城市與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對比見表2。表2顯示,我國歷年城市與農村人均居住面積有逐年增長的趨勢,但農村始終較城市高出2-3倍。1998年城市人口為37942萬,人均居住面積達9.3平方米,而農村人口為86868萬,占總人口69.6%,人均居住面積達 23.7平方米。以山西省為例,1996年5個地級市人均佔地119平方米,農村人均佔地則達192.93平方米。此外,城市規模越大,城市的中心功能越強,人均用地也越少。與小城市相比,要素的投入產出率和主要經濟指標的人均水平也較高。我國不同規模城市各項指標見表3。表3表明,1996年全國城市增至666個,人均用地99平方米,其中,200萬人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均用地66.2平方米,100-200萬人的特大城市人均用地86.2平方米,50=100萬人的大城市人均用地99平方米,20-50萬人的中等城市人均用地105.3平方米,20萬人以下的小城市人均用地131.6平方米。而且大城市與小城市相比,產業密度(人均GDP)高,第三產業比重大,另一方面,城市化建設能促使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有利於耕地內部挖潛。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轉移,可以空閑出許多宅基地和非農用地,使這些宅基地和非農用地變為耕地,增加耕地數量。如前所述,5億農村人口進城,若農村按人均160 平方米計算,可減少佔地8萬平方公里,扣除城市建設用地5萬平方公里,則全國可節約3萬平方公里,即4500萬畝;農村勞動力的減少可以使農民統一經營,連片耕作,減少不必要的路和田坎,增加耕地,使農業生產集約經營和規模經營,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糧食產量,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
表二 我國歷年城市與農村人均居住面積對比 單位:平方米/人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城市人均居住面積 6.7 6.9 7.1 7.5 7.8 8.1 8.5 8.8 9.3
農村人均居住面積 17.8 18.5 18.9 20.7 20.2 21 21.7 22.4 23.7
表三 我國不同規模城市各項指標表
全國666個城市平均 超大城市200萬人以上 特大城市100-200萬人 大城市50-100萬人 中等城市50-100萬人 小城市20萬人以下
城市個數(個) 666 11 23 44 195 393
人口密度(萬人/平方公里) 1.01 1.51 1.16 1.01 0.95 0.76
人均佔地(平方米/人) 99 66.2 86.2 99 105.3 131.6
人均GDP 9138 15812 14455 13060 8400 6281
第三產業比重(%) 37.2 49.3 43.8 38.8 34.1 29.2
3.城市化建設有利於科技水平和人口素質的提高,從而提高土地的集約化利用程度
科技進步的發展推動了經濟的發展,經濟的發展又提高了城市和農村的集約化用地程度,提高土地的生產力和勞動生產率。人口素質的提高有利於生育率的降低,從而減少對耕地的佔用。城市化水平越高,越有利於集約用地,從國外的經驗來看,越是經濟發達國家,城市化程度越高,農業人口越少。而城市化程度比較低的國家則往往是發展中國家,具有經濟落後,農業人口多,出生率高,人口增長速度快等特點。
城市化的發展使科技與經濟水平不斷提高,推動了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假如我國城市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有足夠的資金和技術,去開墾後備的土地資源和復墾荒蕪的土地,從而增加耕地數量;農業科技的發展使農業先進的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得到應用,改變傳統的耕作方式,對農田精耕細作,從而可以提高耕地質量,達到增加糧食產量的目的;反過來農業的發展又保證和促進了城市化發展。
三、我國城市化建設中土地利用存在的問題
在現實的經濟發展中,特別是城市化建設中,並沒有很好地處理好城市化建設與保護耕地這兩方面的關系,存在著在加速城市化建設的同時,忽視保護耕地的傾向。在如何處理耕地保護和城市發展的關系中還存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
1.城市土地閑置與撂荒
隨著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和基本建設規模的大幅度增長,一些地方出現了城市土地閑置,甚至撂荒。從廣義上講,城市土地閑置是指:(1)取得土地使用權後,未及時對土地加以利用,或土地利用率未達到規定要求,致使土地處於未被利用或利用不充分的狀態;(2)各種非法批地所造成的閑置狀態;未經批准已圈佔了土地,以及未征、未用或利用不充分所造成的閑置等。1995年,全國開展了非農建設閑置土地清理工作。據國家土地管理局統計,全國共清查出非農建設閑置土地600平方公里,為1994年全國各項建設用地總量的27.3%,其中耕地270平方公里,佔45%。通過清理,已復耕240平方公里,占閑置耕地的 88.9%;限期開發建設9000公頃;調整使用2000公頃;收回土地使用權4000公頃。另外,根據國家土地管理局統計,目前我國因各種人為因素造成的廢棄地累計約為133300平方公里。其中,由於從事開采礦產資源、燒制磚瓦、燃煤發電等生產和建設活動廢棄土地約為33300平方公里,其中70%左右為耕地;全國因興修水利、修築鐵路、公路等建設活動廢棄的土地及農村坑塘、建築取土等零星廢棄土地約為100000平方公里,這之中耕地也佔到 50-70%。
2.城市違法用地現象嚴重
1995年,全國有18個省市(自治區、直轄市)按照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要求,結合貫徹國家土管理局《關於全面清理非農建設閑置土地的通知》精神,對1992-1994年貫徹執行土地法律、法規的情況開展了土地執法檢查。據《中國土地報》報道,陝、粵、贛、豫、皖、魯、吉、川、湘、浙等10個省,1992-1994年共清查出各類土地違法案件32萬宗,違法用地面積達 500平方公里,浙、粵、桂3省區違法佔用耕地達753300公頃。晉、遼、浙、津、鄂、閩等省,清查出各類土地違法案件41627宗,違法用地面積 7687公頃。在土地資源短缺的江蘇省,1993-1994年便查出違法用地8010宗,違法用地面積達3445公頃。這種大規模的集中佔用土地和違法濫用土地,不僅遠遠超出了經濟建設的正常需求和實際可能的開發能力,而且是外延發展、粗放經營、以犧牲大量土地資源為代價的。
3.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根據1995年城市建設統計年報,全國640個城市建成區19264.2平方公里,空閑土地按10-15%計劃,這些城市用地潛力達1926-2890 平方公里,如按建設部頒布的城市規劃用地指標城市人均用地100平方米計算,可安排城市人口1926-2890萬,此潛力僅是充分利用城市空閑土地得到的。由此可以看出我國現有城市建設用地有很大的內部挖潛改造能力。此外,我國城市建成區平均整體容積率太低,1990年全國455個設市城市建成區平均整體容積率只有0.31。城市用地結構亦不合理,在結構上存在工業用地比例過大,商業用地比例偏小,道路用地比例過小的問題。用地結構不合理造成地不能盡其用,土地產出效益差,土地價值不能體現。1991年全國城市土地平均工業產值7277元/平方米,地均利稅715元/平方米,且因城市規模而差別大,20-50萬人口城市地均工業產值6625元/平方米,地均利稅525元/平方米,20-50萬人口以下城市地均工業產值2459元/平方米,地均利稅265元/平方米。
4.鄉鎮企業布局分散,用地規模過大
1996年全國共有鄉鎮企業單位數 2336.33×104個,職工1.35×108人,全國鄉鎮企業集聚在縣鎮的僅佔1%,在建制鎮的佔7%,其餘98%的鄉鎮企業少數在集鎮,絕大多數在村及村以下。由於過度分散,使用地規模至少增加1/3,出現了不注意節約用地,大量圈佔農田,削弱農業生產的問題。
5.城市用地增長速度超過人口增長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人口增長需要相應的土地供應,從而佔用部分耕地,這是符合經濟發展規律的。但是,在符合客觀規律的前提下,盲目擴大佔地規模,把城市的合理發展不適當地變成亂佔耕地,應予以糾正。1986-1995年,我國城市數量由321個增加到640個,增長近1倍,城市人口和城市非農業人口分別增長65.1%和51.6%,城市用地面積和建成區面積分別增長42.5%和90.2%,建成區平均每年擴大1015平方公里。城市越小,人均建設用地越多,小城市(20萬以下)分別為特大城市(100萬人以上)和大城市(50-100萬人)的1.91倍和1.62倍。
四、發展城市化建設,保護耕地應採取的措施
針對目前我國已面臨耕地不斷減少的嚴重威脅,保護耕地是我國一個基本國策,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採取有效措施,既加快城市化進程,又切實保護耕地。建議採取以下措施。
1.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建立土地集約化利用指標體系
通過供地機制的變革與創新,從根本上解決亂占濫用耕地的問題,進而推動建設用地內涵挖潛和集約利用。通過調查研究,盡快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土地集約化利用指標體系,在指標體系中體現城市人均用地標准、城市容積率、城市土地產出效益等。使所建指標體系,既有利於城市化建設,又有利於集約利用土地,既達到發展建設的目的,又起到最大限度地節約用地的作用,緩解建設用地和保護耕地的矛盾,變矛盾為協調和統一。
2.做好城市土地利用規劃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國家調控土地的基本手段,通過分析土地利用現狀和土地潛力,科學地預測未來土地需求,調整各類用地結構和數量,從而綜合平衡土地供需形勢,達到宏觀調控土地的目的。城市規劃是根據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在研究城市密度的前提下,對城市空間布局和城市形態的總體設計,並通過城市土地利用規劃來落實。必須將城市規劃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銜接起來,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的基本國策,堅持「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基本方針,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
3.控制鄉鎮企業的發展,避免鄉鎮企業佔用過多的耕地
由於城市化的發展,人、財、物等資源必然流向城市,通過城市基礎設施、資金、技術以及服務等便利條件引導分散的鄉鎮企業向城市集中,可以避免鄉鎮企業遍地開花,佔用過多的耕地,達到節省建設用地,減少環境污染的目的。
4.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潛力
城市的發展建設要立足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更多地通過實施舊城改造,確定以內涵為主的城市發展方針,充分挖掘城市存量土地的潛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土地容積率、產出率,增加城區容量;搞好城市規劃工作,堅持城市建設不求最大,只求最佳的原則,利用市場機制不斷調整區域城市結構、城市用地結構和用地布局,考慮城市、集鎮相互協作、取消重復設置,減少城市化過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費。把粗放型土地利用方式轉變為集約化經營土地。為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目標服務。
5.根據具體情況,改革現有有關不利城市化發展和土地集約利用的制度和政策
制定出一系列發展城市化建設的政策,改革現有有關制度和政策,以利於技術、資源和人才的流動。如改革城市戶籍制度。凡是基本上放棄農業生產,脫離農村,在城市做工、經商、經營企業,並成為自已和家庭的生活來源;長期居住城市並有自己住房,或有能力長期租住房屋的農村居民,應該改變戶籍關系,變農村戶口為城市戶口,享有同其他城市居民同等待遇。對於已經獲城市戶口的原農村居民,不再作為農村居民,也不再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並收回分配的責任田或口糧田。同其他城市居民一樣,脫離同土地,特別同耕地的直接聯系等。
6.依靠法律、法規制止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對耕地保護不利的方面
對於城市化發展中對耕地保護不利的方面,必須依靠教育,法律、法規,嚴格審批手續,採取經濟、法律和行政手段,保證城市化的健康發展,對重復、潛力挖掘不夠等亂佔耕地的項目則嚴格禁止,防止借城市化發展理由使耕地資源大量流失。
總之,城市化建設對減小耕地的佔用和土地集約化利用十分有效,我們應進行深入的調查和研究,搞清城市化建設(規模、速度)、耕地、經濟承載力、人口等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從節約利用耕地角度制定城市規劃和發展城市化建設的措施和政策,探索城市化的發展途徑,不斷挖掘城市土地的潛力;另一方面建立有利於城市化建設的土地管理體制。
城市化道路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城市化發展同社會生產力存在著必然的、本質的聯系,這種聯系在任何社會制度下都客觀存在著。世界城市化道路的發展過程就證明了這一點。人口城市化和人民生活方式城市化,既指示了經濟結構的現代化,也衡量了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經濟實力。當然城市化建設盡管佔用一部分耕地,但遠遠低於限制城市化的發展所帶來的人口增長及農村人口非農業佔用耕的數量。因此,為了實現確保耕地總量動態平衡,必須發展城市化建設。但在發展城市化進程中,要處理好保護耕地的問題。
參考文獻
1.中國統計年鑒,1999
2.中國城市統計年鑒,1997
3.國際統計年鑒,1997
4.劉岳等編:國人口分析與區域特徵》,海洋出版社,1996
5.楊重光著:城市土地管理與可持續發展》,中國大地出版社,1996
6.中國自然資源叢書編撰委員會編著,《中國自然資源叢書》,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出版,1995
⑤ 急求一份開題報告及其論文
看一看對你有沒有幫助阿!開題報告和論文:
(一)研究背景:1、在我國所處的這個改革開放、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知識經濟、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換和人們的生活方式轉型的偉大時代,關注兒童整個精神生活,賦予教育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成為當前中小學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新課程標準的頒布更新了我們舊有的教學思想,明確提出課程設計應注重重建學生的精神生活。學生的精神生活是一個涉及學生認知活動、情感活動、意志活動和道德活動等方面內容的整體。新課程確立了對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理解應該以生活為背景,以生命的全程發展為背景,以個體的完整生命狀態為背景的新思想。這就要求我們重新審視和關注課堂教學行為。提出課堂教學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的觀點,就是著眼於對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因素「人」關懷和重視,重新建立新型師生、生生之間的交往活動方式。2、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就是師生之間的互動,即相互之間交流、溝通及共同發展。沒有互動,沒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傳統的教學活動,過分強調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忽視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的互動,限制了學生主觀能動性和獨立創造性的發揮,壓抑了學生個性的發展。因此構建新型的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成為本次課改的重要任務之一。我在構建師生互動的教學關系中首先注重創造民主平等的和諧的師生關系,同時充分尊重學生個體的自主性。(二)研究思想把整個教學活動作為一項系統工程,綜合考慮影響教學諸多因素(如教師、學生、教法、學法、教材、實習設施和設備、教學輔助手段等)之間的關系,尋求最佳配置及有效交往方式。基本設計思路是:一方面總結歸納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創造的好的教學經驗和方法;另一方面以現有教學理論、教學模式為基礎,結合現代教育思想和教學理論,在整個教學進程中,對教學的諸多因素進行優化變革,做到教法與學法並舉,過程與結果並重,實施「多維」交互,在交往中學習,探索中提高,「多元」評價,促進發展,並形成一套具有鮮明教學特色和固定行為特徵的教育教學表達形式。(三)具體內容、階段、時間安排:1、對課堂教學中人際交往本質的思考階段{2002年7月至2002年10月}學習有關理論,搜集資料,整合各種教育思想,認識有關概念,區分各種關系,形成清晰認識。具體有:(1)交往目的特殊性。促進學生的發展。 (2)特殊的交往主體。在教學交往中,交往主體是具有特定社會角色、擔負不同社會期望的人——教師和學生。(3)特殊的交往媒介教學交往中的交往媒介則作為交往內容的物質載體與其合而為一。它主要是教材或其他知識載體。(4)特殊的交往機制。教學交往的組織形式更為嚴密,機制更為精細,體現了制度化教育的特徵。(5)特殊的交往方式。教學交往則屬於非日常交往的范疇,它具有自為、自學和理性化的特徵。2、構建有效課堂人際交往方式階段{2002年11月至2003年6月}主要包括:(1) 合作模式。生生、師生在知識面前其同探究、交流,完全處於平等、和諧的狀態。(2)支持模式。在這種類型中,由學生提出主要學習問題、製成學習方案,並附實施,由教師、同伴支持、配合,充當咨詢者或幫助者的角色。(3) 獨立模式。以學生為主體獨立進行研究性學習,不需要專家的幫助和指導。對自己的研究進行批判性的思考,並且採取相應的行動對讓會現實進行改造。3、課堂教學中人際交往方式研究總結、結題階段{2002年7月}(四)研究原則:1.雙向交互性原則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教學活動中要保持不斷的交往互動,通過有效的雙向互動,實現共同的目標。2.主題參與性原則 把學生作為真正的教學主體,以促進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個性充分發展而設計。讓學生做到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和全程參與。3.協同創新性原則把教師教的創新與學生學的創新有機統一起來,把創新精神培養與實踐能力培養有機地結合起來,把課堂訓練創新與崗位實踐創新有機地結合起來。4.整體發展性原則以全體學生的共同發展、全面發展為本,為學生今後實現可持續性就業打好基礎。5.激勵探究性原則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探索性實踐任務,使學生具有探索性活動的廣闊時空。引導、激勵學生的探索慾望,使學生的心理經常處於一種追求創新的狀態。6.民主和諧性原則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個性和人格,師生之間要相互尊重和愛護,要講求民主和平等。各種教學要素要配置得合理恰當,達到和諧狀態。7.開放性原則要立足於課堂,放眼於企業和社會,要做到「三個面向」,要與社會廣泛接觸,走出去,請進來,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五)觀察學生的狀態有以下五個維度:(l)參與狀態。一是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二是看有的學生是否還參與教,把教與學的角色集於一身。沒有學生積極參與的課堂教學,是談不上開發學生潛能的。(2)交往狀態。一看課堂上是否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系與信息反饋,二看課堂上的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在人為不適當地強化學業競爭的學校班級里,會滋生自私、冷漠與厭學,把學生變得不想合作也不願合作,而學習無助感的加深又使學業的失敗現象雪上加霜。(3)思維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見解,二看問題與見解是否有挑戰性與獨創性。學生的主動創造是課堂教學中最令人激動的一道風景,而創造這樣的景觀絕非教師一日之功。(4)情緒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二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緒。有時課堂會突然爆出笑聲又嘎然而止,會從激烈的爭論轉入專注的聆聽,就是一種自發並能自控的良好情緒狀態。(5)生成狀態。一看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感到踏實和滿足,二看學生是否對後繼的學習更有信心,感到輕松。 5、本課題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礎和條件 學校環境: 我校全稱江蘇省邗江實驗學校 ,江蘇省邗江外國語學校,是一所由江蘇省教委批准創辦,揚州市邗江區人民政府重點規劃建設,實行體制、學制和課程三大改革的新型實驗學校。九六年創辦以來,瞄準「建設高起點,師資高素質,管理高質量,建成一流的能向國際友人開放的現代化窗口示範學校」的辦學目標,率先創新辦學理念,全面致力優質教育,著力培養品德高尚、學業優良、體魄強健、意志剛強、個性良好、富有創意、素質全面、特長鮮明的未來高素質公民和國際型人才,已成功創建成為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示範性初中,更以超強優質的現代化師資、出類拔萃的教育教學質量贏得同行信服和社會信賴,已經成為一所市內領先、省內聞名、全國有影響的名校。學校一直把科研興校作為辦學的重要方針。耐挫力培養、科學認讀識字、體驗教育研究、課堂教學素質化等重大課題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國范圍內都引起較大反響。個體環境: 本人能著眼於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積極嘗試和實踐「三本五重」等教學思想。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學生開展討論、經驗交流、信息反饋,教師點撥、誘引,鼓勵孩子大膽尋思,發表不同見地,實現人際間的親切對話,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學生學習積極性高,思維活躍。重視對語文學習的培養,開展語文學科活動,學生充滿樂趣,又學到了知識;在假想未來、角色扮演、交心對話、課題研究等一個個活動中,孩子們學會了語言表達,體會到了語文的快樂,更感受到師生人際關系的和諧。這為開展本課題提供了先決基礎。6、本課題指導老師的意見
一、 我國傳統的師生關系
(一)教師的絕對權威
中國自古就有「君為臣綱、夫為妻綱、父為子綱」之說。古代的師生關系也可用「師為生綱」來形容。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學習中,君王、丈夫、父親、老師往往具有絕對的權威。
傳統的「師為生綱」的教育中,教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具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並處處表現出絕對的權威。在大多數情況下,教師高高在上,對學生頤指氣使,往往認為自己是學生的監護人,對學生有絕對的權威。而學生則是被監護的對象。而且教師的權威不容輕視與侵犯,教師的命令不容置疑,教師對學生進行教導、教誨。對學生的錯誤進行批評和懲罰,教師處於主動和支配的地位。教師習慣於將自己置於絕對權威的地位,讓學生處處為師是瞻,將自己的人格凌駕於學生的人格之上,漠視學生的獨立性、主動性,學生對教師只能服從。在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處於權威的地位,他教的內容,學生必須學會,他提的要求,學生必須做到,他發的指令,學生必須服從,在教學關系中教師是施教者,是活動主體,學生是仿效者,是被動的接受者,在教學方法上,教師是「傳聲器」,負責把前人的知識經驗傳給下一代,學生是裝知識的容器,教師是獨奏者,學生是忠實的聽眾,導致了傳統教學方式就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在教學評價上,教師是唯一的評價者,學生是被評價的對象,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循規蹈矩、言聽計從、盲目崇拜、唯書、唯師、唯上,他們不能思考、不敢質疑、很難發揮其自身的能動性和創造性。甚至失去最起碼的人格品質。這樣教出來的是「奴才」而不是「人才」。
教師的絕對權威還表現在教師對學生的「暴力事件」上。「君子不重則不成」、「教不嚴,師之惰」、「嚴師出高徒」 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觀念,突出表現在一個「嚴」字上。於是傳統教師往往手持戒尺和教鞭,隨時監視學生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甚至於變相體罰,如罰站、罰跪、面壁思過、戒尺打手、「掌臉」、罰抄等更是家常便飯。這種以管代教,以批評甚至懲罰代教育的做法嚴重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拉大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極易造成學生的閉鎖心理或逆反心理,也導致師生關系冷漠,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二)教師是管理者
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在《教育學》中強調教師作為管理者的作用。「在學校的一切工作中,絕對保障教師作為管理者的絕對權威作用」,作為管理者的教師認為:學生小,不懂事。他們需要教師管,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就是管與被管的關系,而不是平等的合作關系;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越嚴格越好,服從管理的就是好學生,不服從管理的就是壞學生。我國的中小學教育大多數都是以類似的觀點展開教學的,即以「教師中心、書本中心、課堂中心」,「 三中心」進行的。傳統的師生關系最根本的就是不平等,無民主。范寅虎先生說「封建制度下的師生關系一般帶有教師獨斷全權管理,學生盲目的特徵他同家長制的家庭內部關系一樣,帶有半人身依附的性質,師生之間的本質是不平等,實際上是統治與被統治的關系,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是「上施下效」的關系,是「杯與壺」的澆注關系。我們傳統教育下的教師的教,用的詞「奴役」「管理」「禁錮」「壓抑」「欺騙」「愚弄」「宰割」「摧殘」,等。這些雖有以偏概全誇大其詞的嫌疑,但也從另一面說明了傳統教育中教師作為管理者無視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身心健康的事實。
(三)師生關系僅限於教學過程
師生關系除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工作關系和組織關系外,還應有人際關系、心理關系。但傳統的師生關系僅限於教育教學領域,且把教育窄化為教學,把教學窄化為知識教學,進而把師生交往簡單的理解為一種知識傳遞活動,師生很難在這一領域外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師道尊嚴」的傳統觀念在教師中存在,教師放不下架子,在加上在應試教育的教學中,在教學成績這座大山的重壓下,教師和學生多為都為「分 」疲於奔命,不合實際的高要求,超負荷的作業量使得部分學生、教師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教師不能平等的對待學生,甚至於對成績不理想的、不聽話的學生進行諷刺挖苦,使學生的個性心理受到壓抑。師生圍繞升學率的指揮棒轉,而提高升學率所付出的代價是失去了學生道德、情感的教育。於是很多情況下學生厭學、煩學、逃學。師生的交往僅限於教授知識,強制學生學生學習,導致學生喪失選擇的自由而被迫學習。
許多師生之間除了維持冷冰冰的最低程度的工作關系和組織關系之外,根本不可能形成為滿足一般的交往和情感需要的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師在管理、溝通上缺乏藝術,以管代教、以堵代疏以批評代替教育。這使得學生和教師的形象在各自的心目中發生了嚴重的傾斜,師生交往出現了種種的障礙和代溝,師生之間難以相互理解和相互信任。至於師生雙方在追求學業、社會理想、人生目標等方面相互吸引、期望與共鳴等的交往的心理效應也由於受師生之間這種僅僅局限於工作性質的事務關系的束縛,而大大的被削弱了。師生關系趨於疏遠。
(四)教師是教書匠、知識的傳授者,學生是聽眾、知識的接受者
幾千年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深刻的影響著師生關系,師生之間不能處於一種平等的對話狀態。傳統的教育主張以「教師為中心」向學生傳授知識,強調教師的絕對支配地位。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教科書的執行者,他們的任務就是教書,絕大多數老師都是按照統一的教材,統一的教學大綱,課後的標准答案在照本宣科。教學過程也是提前預設好的、有目的、有步驟地一步一步地進行的。有時忽略了課堂教學的偶然性和隨機性,很多教師都是年復一年的再重復地進行著機械式的勞動。這種教學嚴重的影響了教師個人的個性與創造力的發揮,在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更是在被動的進行學習。課堂並沒有賦予他們應有的發言權和獨立的思考空間。
自古以來「傳道、授業、解惑」就被看作教師的天職,教師是知識的主宰者和傳授者,教師是知識的權威,學生也只有通過教師這一渠道獲得知識,教師教什麼,學生就學什麼,這個教學過程就是教師給學生指點迷津,在教師面前學生不敢有任何異議,「填鴨式」的教學使學生形成一種被動的學習模式,學生只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探究性受到很大的限制。教師始終處於一種控制與主導的地位,學生處於一種服從於被動的被控制的地位。教師是知識的權威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控制者,是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者,教師是站在居高臨下的位置上看待學生的,不容許學生有任何異議,教師是教學的中心,學生的學習是一種被動的接受過程,教師選擇學習的內容,學生接受學習的內容。由於師生之間很少有平等的對話和情感的溝通,缺乏交流和合作,學生對老師是敬而遠之的。這種師生關系長此以往勢必影響素質教育的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師生關系
(一)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
21世紀是人類繼續發展的世紀,也是人類人性復歸的世紀。同樣新的師生關系也應是充滿人性的。民主平等應該是21世紀師生關系的核心。新課程改革強調教師和學生在人格上是平等,在交互活動中是民主的,再相處的氛圍上是和諧的。它的核心是師生心理相容,心靈的相互接納,形成師生至愛的真摯情感關系。師生間的民主平等體現在知與情兩個方面。知是說:教師與學生只是知識的先知者與後知者的關系,二者並不存在尊卑的關系,教師不以知識的權威者自居,不對學生存有偏見和歧視。情是說:教師與學生一樣,在人格上是獨立的。每一個學生都有著自己的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學生需要教師的理解與尊重。新課程呼喚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下,教師也由幕前引退到了幕後,教師以朋友的身份參與學生的課題討論,誰先佔有知識和學問,誰就首先有發言權。教師不再高高在上,教學由過去的「聽我說」變為一起討論,一起商量,在學生的學習中,教師首先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教師以平等的身份主動地參與學生的學習。作為參與者,教師的任務就是經常深入學生的學習中,了解、傾聽學生的需求,拉近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認為教師是他們中的一員,願意沒有拘束的一起交談和討論,大膽的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隨時掌握學生的問題,有的放矢的進行指導,實現彼此的資源共享和經驗分享,讓自己從高高的講台上走下來。充分的信任學生鼓勵學生超前思維。學生要勇於向教師挑戰,善於否定教師的觀點。教師要突破「師道尊嚴」,倡導民主教學,使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
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獲得了自由的空間,有了自主的判斷,自主選擇的餘地。教師要使學生體驗到教師以真正平等的態度把他們看作生活和學習上的夥伴。教師要滿足他們的興趣和心理需要,使學生能夠確認自己是活動的主體,從而不斷地確立個體意識,追求自身的價值,培養自尊的品質。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下,學生的學校生活是有責任感的生活,它們具有民主意識和責任感,這會使他們具有一種社會主人翁精神而影響他們的一生。在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下,師生以多種角色,藉助語言和非語言的手段與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在這種交流中學生不斷地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表達自己的思想,調整自己的角色行為,懂得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與合作,形成生存所必需的社會交往能力。民主平的師生關系,營造了平等、友愛、信任、激勵、輕松的環境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不會因為說錯話而遭到嚴厲的訓斥,不會時時處處膽戰心驚、被動、壓抑;學生不用處處提防老師,他們能自由的表現自己,他們能接近於被充分理解和充分接受的狀態,他們將全身心的投入到大家所創造的融洽的關系氛圍中去,增強師生的情感交融。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無疑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他對學生的發展影響是即時的、又是長遠的,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的作用。
(二)對話式的師生關系
「對話」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以語言為中介所進行的交流與會談,雙方基於自己的理解結構,通過理解達到一種融合;是一種交往互動、溝通、合作、與民主、平等、理解、寬容聯系在一起。「對話」需要在場的主體充分平等的進行溝通,而不容許任何一方出現「話語霸權」。新型的師生關系就是一種對話過程,教師與學生作為平等對話的主體,在共同的情況下調動各自的背景知識,針對課程內容和學生的發展,展開的對話與交流,通過辯論、商談,最後達成理解與共識,最終促進學生的發展與成熟。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在場、相互理解、共同參與、彼此接納與共同分享。在對話式的相互作用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再是傳統的對象性的主客體關系,而是一種精神性的交往關系,即主體與主體之間的關系。
對話式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與學生的角色都需要轉換。教師由知識的傳授者變為對話的引導者。傳統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權威,扮演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而對話的師生觀把教師從知識權威的神壇上拉了下來,倡導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管理者,而是對話的引導者。教師的職責現在已經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是越來越多地激勵思考。除了它的正式職能外,他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以幫助發現矛盾論點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者變為主動的對話者,知識的建構者,在對話關系中,學生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個性得到重視,學生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者和聽話者,而是與教師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具有民主合作精神的對話者,主動的知識建構者。
在「對話」這種新型師生關系中,對話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存在「主體——客體」關系,也不存在「人——物」的關系,兩者是作為具有獨立個性和完整人格的主體共同步入「你——我」之間,實現「我」與「你」精神上的相遇,形成師生之間真正平等的「我——你」關系。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關系中,教師關注學生的整體人格,把學生當作一個整體的人來接納、理解,同時也向學生真誠的敞開自己的整體人格而拋棄不必要的虛假和偽裝。當教師真誠的對待學生、理解學生的內心、尊重學生的選擇時,學生也會真誠的對待教師,向教師敞開自己真實的人格。對話式的師生關系,使學生脫離了「非人」的地位,作為主體被尊重,超越了主客體二元對立的傳統思維方式。對話成為教學中師生關系的主旋律。
⑥ 求一片房地產開發 可行性 開題報告
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住房政策體系
住房政策,是指政府滿足不同層次住房需求的政策,它不同於產業政策,也不同於行業管理政策。從國際經驗來看,不同國家國情不同,住房政策也不同,但基本都是財稅政策、貨幣政策等的組合體,是一個政策體系。我國住房政策的設計,必須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出發,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住房政策體系。
一、正確把握我國的基本國情
建立我國的住房政策體系,必須考慮三個基本國情:
第一個基本國情是人口基數大,中低收入家庭多,人地矛盾尖銳。目前,我國城鎮居民約有5.6億人,約1.9億戶家庭。其中,中等收入以下家庭約佔70%,約4億人人口,通過政府供給來主導解決這么多人的住房問題,肯定不切實際。即使最低收入家庭(約佔10%)也有近6000萬人口,其中住房困難戶(人均住房面積低於10平方米)就有約1000萬戶、3000萬人,超過了很多國家的人口總數,僅保障這部分人的基本住房需求就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人口多的另一個突出問題就是人地矛盾。我國雖然有960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但適合城市化發展的平地面積只佔12%。我國人均平地面積不到900平方米,與人地矛盾非常突出的日本相當。平地資源的高度稀缺,意味著佔有土地的邊際機會成本很高。
第二個基本國情是社會差距巨大。2006年,我國最低收入戶的房價收入比(指居民購房總價與家庭年收入的比值)是22,而最高收入戶的房價收入比只有2.44,二者的差距達到了19.56,大大高於國際同等水平的差距。而且,這種差距呈逐年擴大的趨勢:2000年最低收入戶房價收入比是最高收入戶的5倍,2001年擴大到5.4倍,2003年擴大到8.5倍,2004年又擴大到8.9倍,2005年進一步擴大到9.3倍,2006年名義差距有所縮小,但仍有9倍。如果以房價增速與中等收入家庭收入增速大體同步為合理標准來看,我國近兩年房價增速明顯偏高,直接導致了中、低收入家庭購房支付能力下降。但由於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速一直較低,即使房價增速保持在一個合理水平,這些家庭的房價收入比也依然會較高,與中、高收入家庭的差距也會繼續擴大。因此,我國住房問題的核心是購買能力的社會差距過大,根源是收入差距過大。
第三個基本國情是住房徵信體系不完善,公民與政府間還不能實施有效監督。目前,與居民住房、購房相關的信息還分散在房屋、城建、民政、公安、金融等部門,不僅各個部門內部的徵信體系不完善,部門之間也無法互聯互通,政府主管部門也沒有建立起有效的公共信息披露制度,整個住房徵信體系很不完善。政府不能准確掌握居民的收入、住房情況,居民也不能對政府及政府官員的行為進行有效監督,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
當然,我國還有其它基本國情,但上述三個基本國情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在住房問題上的具體表現,是決定我國住房政策體系的最主要因素。
二、我國住房政策體系的總體框架
土地資源的稀缺性和收入差距客觀存在的現實,決定了政府對不同收入群體,應該有不同的住房政策:對低收入家庭,主要通過廉租房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的居住需求;對高收入家庭,主要通過市場來滿足其合理的居住和投資需求,但政府要通過間接調控來維護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對於中等收入家庭,則需要政府和市場同時發揮作用。從國際經驗來看,這種邊界的劃分是非常必要的,否則不是政策走樣就是擾亂市場,違背政策的初衷。www.lunwenwang.com 論文網在線
我國中低收入家庭眾多、人地矛盾尖銳、收入差距過大、徵信體系不完善等現實國情,決定了我國政府直接供給住房只能限制在小范圍,即最低收入家庭。對於眾多的中等(包括中低和中高)收入家庭,政府首先應調控市場來滿足多樣化的需求,同時通過金融支持來提高這些家庭的支付能力。對於高等收入者,應由市場來供給住房,政府主要通過貨幣政策來調節房地產市場的波動。因此,我國住房政策體系應包括四個基本部分:累進制的房地產稅收制度,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廉租房制度,以及以貨幣工具為主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經濟適用房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說明這一制度並不適合我國國情。主要是因為我國的人口規模太大,扣除廉租房保障對象,其餘中低收入人口也有近3.5億人,想要讓經濟適用房、「雙限房」政策來解決這么多人的住房問題,是難以想像的。在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和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尋租和腐敗現象必然會發生,政策無效也是必然結果。因此,經濟適用房、「雙限房」作為過渡性、應急性的措施是必要的,但其長期效果不容樂觀,不宜作為我國住房政策體系的最終組成部分。今後有必要控制經濟適用房、「雙限房」的適度發展,並在廉租房制度基本成熟後,推動它們有序轉型,以新的住房政策體系取而代之。
三、實施與單戶面積和容積率掛鉤的房地產稅收制度
土地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資源,佔有土地,就等於佔用了其他人和後代人使用土地的權利,應該征稅。理論上,稅率應該等於土地佔用的邊際機會成本。佔用土地越多,機會成本越大,徵收的稅額也應越多。而且,高收入群體通常佔有了地段好、各種服務設施齊全的住房,享受了更多更好的社會公共服務。從這兩個意義上來說,將城鎮居民個人房產納入征稅范圍有助於增強社會公平。
目前,我國不動產稅制改革已基本達成共識,基本思路是:按照「保有重、流轉輕」的原則,在不動產的取得(開發)環節,取消目前存在的土地增值稅和耕地佔用稅;在不動產的保有環節,將目前的房產稅、城市房地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三個稅種合並為一個統一的房地產稅;在不動產的流轉(交易)環節,只保留契稅。不動產稅制的主體稅種為房地產稅,其納稅人為房地產所有者和法定使用人,包括內外資企業單位、經濟組織和個人;征稅對象為納稅人擁有的全部房地產價值,對自用和出租不再做區分;房地產稅稅率的合理范圍在0.3%-0.8%之間。為保證人們基本住房的需要,房地產稅可規定有限的減免稅條款,減免稅的權力下放到地方政府。 鑒於我國人地矛盾越來越突出的國情,統一的房地產稅稅率應該採用累進制,而且還應與單戶面積和容積率(指項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內全部建築面積與規劃建設用地面積之比)掛鉤:首先根據單戶面積確定基準稅率,然後在此基礎上乘以一個容積率調整系數(即:實際稅率=基準稅率×容積率調整系數)。住房面積越大,稅率越高,多套住房面積累計計算;容積率越低,系數越高。由於稅額最終會轉嫁給消費者,這種稅率制度設計主要是通過對需求的調節來引導供給,使同等土地多供給住房面積,同等面積多供給住房套數。
這一政策的關鍵是稅率和容積率調整系數的確定,其確定原則包括兩個:一是能有效調整供給結構;二是能將房價收入比社會差距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在具體的政策設計上,可按以下步驟操作:
首先,明確基本居住面積的合理標准。根據我國目前的土地資源、人口結構、現有居住水平、小康社會建設目標等因素,人均基本住房建築面積可以定為30平方米,戶均建築面積約90平方米。各地可在此標准以下酌情調整。
第二,確定基準稅率。對建築面積小於90平方米的住宅,按最低稅率征稅。超過90平方米,按全額累進方法征稅,超過越多,稅率越高。基準稅率可分5檔:小於90平方米,稅率為0.3%;90-120平方米,稅率為0.8%;120-150平方米,稅率為1.5%;150-200平方米,稅率為3.0%;大於200平方米,稅率為5.0%。
第三,確定基本容積率的合理標准。目前,我國普通住宅小區的容積率平均在2.0-5.0之間,容積率小於1.0的基本都是高檔住宅區。為了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程度,我國基本容積率的合理標准可以確定為2.0。各地可在此標准以上酌情調整。最後,確定容積率調整系數。容積率調整系數可分為三檔:容積率大於2.0的,系數為1;容積率在1.0-2.0之間的,系數為1.5;容積率小於1.0的,系數為2。
據此計算,一套建築面積小於90平方米、容積率大於2.0的住宅的實際房地產稅稅率為0.3%,而一套建築面積超過200平方米、容積率小於1.0的住宅的實際房地產稅稅率將達到10%(5.0%×2=10%),二者實際稅率的差距將達到33倍。這么大的稅負差距將會有效增加中小戶型普通住宅的供給,逐步改善住房供給結構,縮小房價收入比的社會差距。同時,較高的房地產保有稅率將避免業主控制或低效率使用財產,刺激交易活動,減少開發商的囤積行為,抑制投機性購房,促進二手房市場的發展。
四、加快建立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www.lunwenwang.com 論文網在線
住房是資金密集型的產品,單位價值很高,一般都在幾十萬元到幾百萬元之間,遠遠超過一般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因此,住房消費總是與社會信用、尤其是消費信貸緊密結合的。這樣,政府就可以對個人購房提供金融支持,來提高他們的支付能力。支持手段除了降低首付比例以外,更應提供長期優惠利率。可根據長期國債的利率趨勢,確定一個相對固定的政策性住房貸款利率,利率水平相當於市場利率的二分之一左右,還貸期限可延長到30年,對一些特殊困難人群到期無法還款還可在原貸款期限的基礎上再延長10年。為此,必須建立規范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
首先,積極推進住房公積金向政策性住房金融轉變。住房公積金兼具融資和補貼功能,是一種典型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但它現在歸建設主管部門管理,各地市場分割,遠沒有發揮出其應有的功能。可將各省級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機構)由行政管理部門逐步改造成住房金融銀行,並將住房金融銀行及其業務納入銀監會的統一監管體系,允許不同住房金融銀行異地開展業務,允許企業或個人自由選擇交納機構,增強住房金融市場的競爭性。
其次,還可以通過招標方式允許相關商業銀行開展政策性住房金融業務。具體可借鑒德國的經驗,實行先存後貸、存貸掛鉤的政策。同時,建立政策性住房貸款風險擔保機制,為中低收入者提供擔保。貼息資金和擔保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共同支付。可探索將經濟適用房向普通商品房轉型,將對土地出讓的暗補轉向對貸款利息的明補。
在個人收入和住房徵信系統還不完善的情況下,對政策性住房貸款必須有嚴格的限制:一是只對首次購買提供;二是只對標准面積以下的住房提供。任何人購買超過標准面積的住房,都不提供政策性貸款。用政策性住房貸款購買住房的,其房產證上必須註明,同時在貸款合同上約定一個市場利率水平,購買者如果將住房出售,必須按約定的市場利率水平補交利息,否則不得過戶;如果再購買其它住房,也必須按約定補交利息
五、加強和規范廉租房制度建設
廉租房是以「租」的方式來解決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問題,它不具備保值增值的功能,能有效解決資格審查的難題,並減少權力尋租現象,更適合我國國情。黨的十七大報告將「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列入「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重要內容。因此,必須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廉租房制度建設,主要應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是要增加供給。應將廉租房建設作為各級地方政府的重要責任,列入政績考核范圍,並加強督察,增強地方政府落實中央政策的執行力。地方政府應在每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廉租房年度建設指標,將建設任務具體化、法定化。通過這些措施徹底改變廉租房嚴重缺乏的局面。廉租房的保障對象應限定在低收入家庭,並以民政部門的低保戶等為重點,與其它政策性住房形成合理分工。
其次是要完善相關制度。各地政府應結合小康社會指標和本地實際,落實「國務院關於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等政策的要求,確定本地廉租房的建設標准、建設規模、套型結構、人均居住面積等指標,既不能將廉租房建成貧民窟,也不能和商品房攀比,以確保廉租房的流動性能。同時,充分吸取經濟適用房使用管理中的教訓,因地制宜地確定租金標准、租用期限及各項管理辦法和社會聽證、公示制度;對廉租房對象須跟蹤服務,對家庭收入超過規定范圍的廉租對象須及時清退。廉租房應免徵房地產稅。
第三是要完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政府提供廉租房,並不等於政府要直接建設廉租房,應鼓勵政府通過市場化購買、租賃等方式獲取房源,既減少尋租空間,也活躍房地產二級市場。在出租方式上,要逐步建立租金補貼與實物配租相互聯動的模式,最低收入戶以實物配租為主,其它保障對象以貨幣補貼為主。應建立專門的非營利性組織,統籌規劃、開發建設和管理廉租房。廉租房的受理、審核等工作,應以街道辦事處為主,並建立居住地和媒體兩級公示制度,增加出租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四是要保障資金供應。各地政府應根據年度建設目標,明確規定每年用於廉租房建設和租金補貼的財政預算資金、土地收益比例、公積金增值收益,從制度上保障每年用於廉租房建設的資金。由於廉租房的租金收益具有較強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因此可以探索用資產證券化(發行證券到期後再支付投資者券款)的方式,解決廉租房收益回收的時滯性問題。 www.lunwenwang.com 論文網在線
六、完善以貨幣工具為主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由於建造周期較長、土地資源稀缺以及位置固定等特點,住房產品的供給彈性是很低的。即使價格上漲,供給在短期內也不會迅速增加。同時,住房產品又具有很強的保值增值性,是一種理想的投資工具,極易產生投機性需求。在價格上漲時,需求往往不會下降還會增加。這樣,住房產品一旦出現供不應求,不會象其它商品一樣能很快通過市場調節達到新的供求平衡,相反,其供求缺口會越來越大,並形成泡沫。如果沒有政府幹預,住房產品價格在短期內會迅速上漲,降低消費者的實際購買能力;而一旦泡沫破滅,價格又會迅速下跌,直接損害投資者的利益。因此,政府有責任保持住房市場的穩定。
而住房市場投機需求旺盛,總是以流動性過剩為背景,任何減少流動性的緊縮性貨幣政策都會產生效果。因此,政府應通過相繼抉擇的貨幣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政策工具除了常規的利率政策、總量政策、金融監管以外,還應保持貨幣政策信息的透明、連續、明確,穩定社會心理預期,切斷「漲價-預期漲價-再漲價」的鏈條。同時,政府還應保持廉租房政策和住房金融政策的穩定性,確保低收入家庭不會受到房地產市場調控的影響,中等收入家庭較少受到影響。
為了保障上述政策的實施,必須盡快完善相關基礎工作。一是在購房實名制的基礎上,利用條形碼技術,依託房管、公安、民政、金融等部門的個人信息資料庫,建立個人住房徵信系統,全面記錄和反映個人的家庭、婚姻、現有住房、納稅情況等信息,有效監督家庭成員分散購買多處住房等現象。二是在土地和住房情況普查的基礎上,建立住房位置、權屬及面積台帳,加強房地產產權登記制度,增強房地產稅課征的有效性和嚴肅性。
純屬為你手工打造
⑦ 急求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題目是 「城市化進程帶來的環境問題」 各位大俠給我提供點東西啊 謝謝啊!
城市化
城市化城市發展進程的概述。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歷史過程,是工業革命的伴生現象,一般是指工業化過程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的地域空間上城鎮數量的增加和城鎮規模的擴大;農村人口向城鎮的轉移流動和集聚;城鎮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居主導地位,成為社會前進的主要基地;以及城市的經濟關系和生活方式廣泛地滲透到農村的一種持續發展的過程。隨著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會不斷增大。城市化程度也是一個國家經濟發達程度,特別是工業化水平高低的一個重要標志。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城市規劃術語》對城市化的定義,是「人類生產與生活方式由農村型向城市型轉化的歷史過程,主要表現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一般認為城市化是一個國家或地區實現人口集聚、財富集聚、技術集聚和服務集聚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生活方式轉變、生產方式轉變、組織方式轉變和傳統方式轉變的過程。城市化過程還包括諸如城市影響、城市傳播和城市帶動的外向式的擴散過程。城市化實質上就是以內向式集聚為主和外向式推延為輔的綜合作用的過程。要注意城市化不單純是農民進城,它意味著國民經濟增長模式、國民生活形態和國民意識的重大轉變。缺乏城市化,工業化就難以加快步伐,信息革命也難以深入發展。城市化進程雖然很需要政府的規劃、指導和推動,但它更多的是通過人們趨利、求新的生產方式、交換方式和生活方式,由「看不見的手」自然推動的一個過程。
城市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隨著18世紀中葉英國的產業革命,工業的興起和發展,城市化進程迅速加快。但是,由於城市化研究的多學科性和城市化過程本身的復雜性,對城市化概念的界定,一直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馬克思指出現代的歷史是鄉村城市化。美國新版的《世界城市》:「都市化是一個過程,包括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人口從鄉村向城市運動,並在都市中從事非農工作;二是鄉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的轉變,包括價值觀、態度和行為等方面。第一方面強調人口的密度和經濟職能,第二方面強調社會、心理和行為因素。實質上這兩方面是互動的。我們認為,城市化是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導致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變化的過程。其內涵在於,它不僅是簡單的城鄉人口結構的轉化,更重要的,它是一種產業結構及其空間頒布結構的轉化,是傳統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向現代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行為方式的轉化。
人口集中到城市或城市地區的過程。此過程通過城市地區數量增加和每個城市地區人口的增加而實現和發展。其特點為:(1)城市人口不斷增長:1920年時,世界城市人口占總人口19.4%,到1980年,上升到41.3%。(2)世界人口不斷地向城市集中,百萬人口以上的城市不斷增加。城市化進程促進了工業化,增強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提高了對物質和能量的利用效率,節約了空間和時間,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時又帶來住房困難、交通擁擠、環境污染等問題。也包括許多生態問題,如對城市氣候、對動植物、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問題,流行病問題,城市質量問題。城市生態學是新興的、正在蓬勃發展的科學,參與城市生態研究有偏重自然生態、經濟生態和社會生態等不同方面的人員。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人們經濟、政治和社會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經濟、社會、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衡量國家和地區社會組織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標志。城市化是人類進步必然要經過的過程,是人類社會結構變革中的一個重要線索,經過了城市化,標志著現代化目標的實現。只有經過城市化的洗禮之後,人類才能邁向更為輝煌的時代。然而,僅僅看到城市化所帶來的豐碩成果而贊嘆不已、振臂高呼是遠遠不夠的,城市化過程並不一定是一曲美妙的樂章,像很多進步一樣,城市化過程中也夾雜著許多不和諧之音。正確認識城市化所帶來的影響,並採取必要的措施認真的予以解決,對我國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從分析城市化的含義著手,從城市化的幾種不同類型討論了我國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以及阻礙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一些問題。
一.城市化的含義
城市化,也有的學者稱之為城鎮化、都市化。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角度對之有不同的解釋,就目前來說,國內外學者對城市化的概念分別從人口學、地理學、社會學、經濟學等角度予以了闡述。
1 .人口學
人口學把城市化定義為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人口的過程。他們所說的城市化就是人口的城市化,指的是「人口向城市地區集中、或農業人口變為非農業人口的過程」。中國的人口中大頭是農民,目前我國城鎮人口在36%左右,因此加快我國人口城市化的步伐對於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轉移、實現農村經濟的增長有著很重要的戰略意義。
2. 社會學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城市化就是農村生活方式轉化為城市生活方式的過程。發展不是目的,只是一種手段,其根本目的還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人們的生活質量,促進人的技能和素質的提高,提高人類社會的整體發展水平,使人與人、人與自然關系達到和諧發展。
3 經濟學
經濟學上從工業化的角度來定義城市化,既認為城市化就是農村經濟轉化為城市化大生產的過程。在現在看來城市化是工業化的必然結果。一方面,工業化會加快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率,同時工業擴張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農村的落後也會不利於城市地區的發展,從而影響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而加快農村地區工業化大生產,對於農村區域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是有著很積極意義的。不同的學科從不同的角度對城市化的含義做出了解釋。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發現對城市化的規定其內涵是一致的:城市化就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由農村向城市轉移、農村地區逐步演變成城市地區、城市人口不斷增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不斷提高,同時城市文化和城市價值觀念成為主體,並不斷向農村擴散。城市化就是生產力進步所引起的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的轉變的過程[2]。
二.城市化的三種形式及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城市化的三種基本形式有:集中型城市化、分散型城市化、舊地型城市化。在我國不同時期的不同地區,各種形式的城市化發揮著它們各自的作用。在對三種形式的城市化的分析過程中,通過以上我們對城市化含義的了解,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們就可以認識到各種形式城市化過程中所產生的一些阻礙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因素。
(一)集中型城市化
集中型城市化就是農村人口和非農經濟活動不斷向城市集中。在這種城市化的過程中,暴露出原有的很多影響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因素,同樣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新的問題。
1.舊的戶籍制度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我國所實行的戶籍制度在特定時期確實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隨著經濟、政治制度的發展,以及城市化的擴展,這一制度已經成了制約我國城市化進程、經濟發展的一個方面[3]。幾十年前,劃出的「農村人」和「城裡人」的這個鴻溝已經成了我國農村經濟、城鎮經濟發展的障礙。眾所周知,提高農民收入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引導農民進城、促進農村富裕勞動力的轉移。大量人口滯留農村的局面如不盡快扭轉,不僅直接制約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業現代化的進程和農村經濟的全面繁榮;還將長期抑制農村消費需求的增長,嚴重影響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加快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所以,我國應盡快逐步改變現有的落後的戶籍制度,為勞動力的合理、有序流動創造更好的制度環境。
2 .進城外來工的應享受的「國民待遇」難以實現
城市建設創造了大量的建築業、工業等就業崗位;進城的外來工也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據北京市2003年統計資料顯示,進城外來農民工對北京市2003年GDP的貢獻率在10%左右。同時,農民通過進城務工就業學到了各項非農就業技能,感受到了城市文化,領略到了市場競爭,提高了綜合素質。同樣,進城務工也是農民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徑。但是,在實際中農民進城打工卻受到很多不合理的限制,而且他們的工資、福利、醫療等都得不到保障。同樣另外一個問題外來工子女入學難的也成為諸多媒體所關注的另一個熱點問題。外來工子女入學問題是關繫到社會、國家發展進步的一個長遠問題。
這些問題不僅影響外來工的生活、工作,也對城市的發展產生了很多消極的影響。如2004年初開始報道的泉州工人嚴重短缺的情況,對城市的經濟發展及城市信用產生了很大的不良影響。《中國青年報》曾經報道,「招工春荒」現象在福建省泉州市2004年再次出現。原因何在?泉州市有關官員認為:一是有些小企業拖欠工人工資;二是勞動環境差;三是工資待遇低。創造好的「打工環境」,保障進城就業農民的合法權益,政府責無旁貸。無論是從關懷弱勢群體、以人為本的要求出發,還是從經濟發展的目標出發,政府都應該拿出切實的行動來。尤其是在當前打工者尚沒有完全組織起來與強勢力量進行博弈時,政府的作用更顯得重要。
摘 要:改革開放以後,我國逐步放開了原有對人口流動的控制,大量農民工流向了城市,同時加快了城市化的進程。但是我國城市化的滯後給中國的經濟、社會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矛盾。本文從分析城市化的涵義著手,在對城市化的三種基本形式進行說明的基礎上,討論了我國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以及影響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幾個問題。
⑧ 高分求論文開題報告
內容摘要:隨著全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貿易壁壘」逐漸形成並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造成很大影響。本文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遭受綠色貿易壁壘阻礙的原因進行了分析與綜合,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議,旨在降低綠色貿易壁壘對現行我國農業的不利影響並推動我國農業朝著可持續性的綠色農業方向發展。
關鍵詞:綠色貿易壁壘 環境保護 農產品 出口
我國農產品出口屢遭綠色壁壘阻礙
隨著整個社會環境保護意識的不斷增強,國際間的農產品貿易已成為各類環保規則及標准所涉及的主要領域。一個例子就是WTO框架下的《貿易技術壁壘協議》及《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議》規定成員國政府有權採取適當措施,確保人畜食物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劑影響,確保人類健康免遭進口動植物所攜疾病的損害。這些例外條款賦予成員國根據本國環保水平制定對本國產品和進口品同時生效的環保標準的權力。這些制度層面的變化客觀地支持了綠色貿易壁壘的形成。
綠色貿易壁壘是指各世貿組織成員為保護環境和國民健康,對進出口商品制定的技術、安全和衛生標准。但須遵循兩個原則:非歧視性原則;對發展中國家成員設立這些措施時應予特殊考慮。在此基礎上,世貿組織對於「正當綠色貿易壁壘」予以肯定。然而,由於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且對所謂「正當綠色貿易壁壘」並無規范和公正的評判標准,這一權力不可避免地被許多進口國濫用。
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銷售到最後的消費都與環保問題息息相關,綠色貿易壁壘必然對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貿易產生重大影響。一般說來,綠色貿易壁壘只對發展中國家起作用。發達國的經濟基礎好、技術水平高、環保意識強,環保標准比較嚴格,而發展中國家經濟基礎薄弱,生產技術落後,環保水平和環保標准在短期內無法與發達國相比。為了競爭的需要,發達國家常常制定過分苛刻的環保標准。綠色貿易壁壘成為發達國家利用世貿組織協議下允許的游戲規則限制進口、保護國內市場的不公平競爭手段。其結果是發達國家的農產品能順利進入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而發展中國家的農產品往往因難以達到發達國家的環保標准而被拒之於發達國家之外。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農業生產的環保水平還比較低,農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方法及過程、包裝貯運、產品成分及性能等與先進國家相比都有較大差距。因此我國是受綠色貿易壁壘影響較大的國家。據聯合國統計,2002年我國約有包括農產品在內的價值74億美元的出口商品因綠色貿易壁壘受阻。以養蜂業為例,我國是世界蜂業大國,蜂蜜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但今年年初,歐盟以我國蜂蜜所含氯黴素等抗生素超標為由,中止進口中國蜂蜜。歐盟國家的許多商場陸續將中國產蜂蜜撤下櫃台,停止出售;已運抵歐盟國家的中國蜂蜜被執行退運。歐盟甚至全面禁止進口中國的動物源性食品和水海產品。另外,中國成為受到美國「綠色貿易壁壘」限制進口最多的國家,甚至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對我國的許多農產品實施了綠色貿易壁壘。綠色貿易壁壘給我國農產品出口帶來了巨大損失,嚴重削弱了我國出口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因此,合理應對國際貿易中日益苛刻的綠色貿易壁壘,是走出我國農產品出口困境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迫切要求。
我國農產品出口受綠色壁壘阻礙的成因分析
客觀地分析,我國農產品出口所陷綠色貿易壁壘困境,其原因來之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競爭壓力下產生的貿易保護主義;另一方面則來自於我們自身。
外部因素
世貿組織中許多有關環境保護的協議和規則,缺乏規范性和統一性,存在諸多漏洞,爭端解決機制不完善,例外規則滋生機會主義行為。如關於食品衛生安全的規定就比較模糊。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形勢下,一些國家把這些並不完善的規則當作制定歧視性政策的依據,為限制進口的手段帶上合理合法的面具。在WTO目前的框架下,缺乏應有的雙邊或多邊的非正式的協調溝通機制,一旦出現某種變化,進口國往往無法及時採取補救措施而遭受巨大損失。如青島海關2002年1至3月被退運凍雞505.4噸,就是因為進口國實行了新的檢疫標准。
內部因素
我國環境標准與國際標准相比過低,缺乏一套統一的環境認證體系。在現有的19278項國家標准中,採用國際標准和國外先進標準的不足50%,高新技術標准嚴重缺乏。此外,國外在產品研發階段就已開始制定標准,而我國的標准制定卻存在滯後期,周期也長。國內較低的環保標准和落後的環保貿易法律體系,使得我國在應對綠色貿易壁壘方面陷於被動地位。
農產品外貿體制不完善。改革開放後,國有外貿公司進出口專營的壟斷局面被打破,但我國農產品出口還沒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體制。通常的做法是,擁有進出口權的貿易公司通過收購或者事先簽訂的訂單從農村獲得貨源,經過進一步的加工和包裝,然後出口。其弊端是生產與出口主體分離,負責生產的管不到出口,負責出口的也難以參與生產。這種分離造成了主體利益的不一致性,致使交易雙方掌握的信息不對稱和機會主義行為的滋生。
缺乏服務於農產品生產、銷售的中介組織,造成農產品市場信息無法及時獲取、傳遞和擴散。經常出現某家企業在遭遇綠色壁壘後的一段較長時間內,國內其他企業重蹈覆轍的現象。如2002年歐盟禁止進口我國動物源性食品,由於信息不暢,企業各自為戰,以至接二連三地遭遇退運,損失慘重。
土地聯產承包經營責任製作為一項產權制度安排,在改革開放初期,曾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使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然而隨著我國生產力的不斷提高,經濟環境發生很大變化,其弊端也逐步顯示出來。聯產承包責任制對農產品出口的最大障礙就是其生產分散性。這種以家庭為單位的分散生產方式缺乏協調統一性。如造成病蟲害防治的不同步性,導致防治的不徹底,從而增加農葯噴灑的次數和數量,使得我國農產品的農葯殘存量超標。缺乏規模經濟效應以及農業投入不足,難以生產出高標準的綠色環保產品。
農產品生產的稅收和財政制度不完善。如當前農業補貼採取的常用方式是直接把補貼款交到農民手裡,其實施效果與目的產生了偏差。對農戶來說,人均分得少量的補貼款並不能對其生產帶來多大的支持,農戶更缺乏的是技術,更急需的是市場。因此,在稅收和財政補貼上,應該向從事農業一體化生產和經營的企業及中間組織傾斜,向綠色產品生產企業和農戶傾斜,對從事農業技術研究和綠色無公害產品開發的機構給予財政支持。目前我國對農業科研投入和農業技術推廣的財政支持很少。據統計,1996年我國政府對農業科研投資強度不及發達國家平均數(2.37%)的1/10,也不及30個最低收入國家簡單平均數(0.65%)的1/3,大大低於印度、墨西哥等發展中國家。
對綠色技術研發和綠色產品生產缺乏金融支持。二元經濟下的農村金融制度不完善導致大量資金通過金融系統流出農業部門,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推算,1979-2000年,通過農村信用社和郵政儲蓄的金融資金凈流出量為10334億元。其中農村信用社凈流出8722億元,郵政儲蓄凈流出1612億元。從事綠色產品開發和生產的中小民營企業缺乏抵押資產,很難獲得信用貸款;就直接融資來看,我國資本市場不完善,從事綠色技術研發的投資的風險資金也沒有退出的渠道,限制了綠色產品研發的風險資金投入。
跨越農產品綠色貿易壁壘的政策建議
以上筆者從國際貿易規則、環保標准、外貿體制、中間組織、農業土地制度及財政金融制度等方面,對我國農產品出口遭遇綠色關稅壁壘的原因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
針對內因
轉變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將農業生產導入綠色農業的軌道。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應起主導作用,對不利於環境保護的農業生產實施收縮戰略;對符合環保潮流,採用新型先進的環保生產技術的生產進行大力扶持。我國入世後,在綠色農產品生產方面進行了初步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的綠色食品生產總量達到1000多萬噸,基地4000多萬畝,產值100多億元,這些綠色食品的出口還沒有被退回的案例。
在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和運輸過程中推行全程質量控制技術,建立農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體系,建立與國際質量標准接軌的農業質量標准體系。
改革農產品外貿體制,進一步擴大農產品生產企業進出口經營權,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使出口企業能夠從生產、加工到包裝、銷售等各個環節,控制農產品的質量和環保標准。
建立和完善行業協會、農產品出口商會等中介組織,通過它們反映企業的要求和問題,收集企業所需的信息,使之成為農產品出口綠色標准、技術成果等相關信息交流和發布的平台。此外中介組織還應協調行業內企業之間關系,以民間組織角色與國外有關部門交涉和協商,為行業會員提供優良服務。
改革農村土地制度。包括重新構造農地產權制度,明晰土地產權;建立承包土地社會保障制度,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實現農業的規模化、產業化經營。
通過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以及金融支持來增加農業投入。完善農村財政金融制度,對綠色農產品生產農戶、綠色農業經營企業、綠色農業技術開發單位增加財政補貼並實行稅收減免;通過農村信用合作社、農業發展銀行對其進行信貸支持;鼓勵和扶持有潛力的綠色農業經營企業通過二板市場上市,從資本市場獲取資金支持。
針對外因
按照世貿組織《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議》,迅速設立我國的「綠色貿易壁壘」,建立和完善國內環保貿易法律體制。同時,積極推行ISO14000環境管理新體系。引入ISO14000系列國際環境標准,以規范企業等組織行為,達到節省資源,減少環境污染,改善環境質量,促進農產品出口和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
積極參與國際間的綠色貿易規則的制訂及建立同外國貿易管理部門的信息溝通機制。政府應積極開展「環境外交」,參與國際環境公約和國家多邊協定中環境條款的談判。在國際的多邊貿易組織中,充分發揮貿易大國的作用,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協調與合作,制定一些有利於發展中國家或發展中國家能承受的國際環保標准,或者在一些國際標准中附加保護發展中國家在國際貿易中免受發達國家歧視的保障條款。
積極與他國交涉協商,爭取建立有效的雙邊或多邊的非正式協調溝通機制,使我國可以及早獲得進口國的新環保標准,及時通報相關企業和出口商採取補救措施,並且估計本國所受影響程度以及達到新標準的能力的速度,與進口國進行協商談判,爭取有利於我國的實施標准和時間安排。